第一篇:秋冬季传染病预防主题班会教案4
秋冬季传染病预防主题班会教案
时间:2014年9月28日 班级:九年级(4)班 班主任:梅松先 活动目的:
1、通过班会课中的看录像、看照片、知识竞赛等,让学生对传染病的发生、传播等有全面的了解;让学生知道讲究卫生的重要意义。
2、通过小组讨论、演讲各类发言等形式激发学生讲究卫生,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决心。
活动准备:
1、关于预防传染病的挂图、录像。
2、准备知识竞赛题十个。
3、前黑板上作相应布置,渲染气氛,桌椅围四周,中间空出。活动过程:
一、导入:
主持人:秋季气温变化比较大,初秋时,气温较高,一些肠道传染病和虫媒传染病高发。从晚秋至冬季,气温逐渐下降,天气寒冷、风大干燥,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时节。同时由于学生是以集体生活为主,接触密切,一旦学生中有患者出现,极易通过空气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因此,秋冬季加强传染病的防治,对保证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二.秋冬季传染病预防小常识(一)、秋冬季易发传染病
一般秋冬季常见的传染病可分为三大类:肠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和虫媒传染病。
1、肠道传染病
常见的肠道传染病有霍乱、伤寒、副伤寒、痢疾、轮状病毒引起的感染性腹泻和甲型肝炎等。这类传染病是“吃进去”的传染病,通常是由于细菌或病毒污染了手、饮水、餐具或食物等,未经过恰当的处理,吃进去后发病。
2、呼吸道传染病
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有流感、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水痘、肺结核等。这类传染病经呼吸道传播,细菌或病毒可直接通过空气传播,或通过灰尘中细菌或病毒的飞沫经呼吸道进入人体后发病。
3、虫媒传染病
常见的虫媒传染病有乙脑、疟疾、登革热、流行性出血热等。这类传染病是通过一些昆虫传播,如蚊子,先叮咬病人,然后再叮咬健康人,同时将细菌或病毒传入健康人的体内导致发病。
(二)、几种主要传染病症状
1、甲型肝炎(简称甲肝)
甲肝是由甲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以肝脏损害为主的肠道传染病。该病以粪便和饮食为主要传播渠道,病人的粪便、尿、呕吐物污染周围环境,食物、食具、水源或人的手染上病毒后未经消毒,很容易传染给他人。
2、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起病很急,传染性强,容易造成暴发性流行。表现为全身症状较重而呼吸症状较轻。开始表现为怕寒、发热,同时患者感觉头痛、全身酸痛、软弱无力,且常感眼干、咽干、轻度咽痛。部分病人可有咳嗽、喷嚏、流涕、鼻塞。有的可见胃肠道症状,加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有的以肺炎症状为主,发病1-2天后会出现咳嗽、气喘等症状。
3、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发病急,同时有发烧、怕冷、头痛、食欲不振等症状。除上述一般症状外,最大的特点是口腔周围的唾液腺肿大,以耳垂为中心,向周围扩散,边缘不清楚。张口或者咀嚼时感到腮腺部位疼痛,尤其吃硬的或酸的食物时,疼痛会加剧,肿胀会在4-5天消退。
4、麻疹
麻疹发病初期,症状和患感冒差不多,有发烧、咳嗽、流鼻涕、眼怕光、流泪等现象。发病2-3天后,口腔黏膜会有改变,口腔内两侧臼齿旁的颊黏膜上,可以看到灰白色针尖大小的小点,周围有红晕,这种麻疹黏膜斑是麻疹所特有的症状,是早期诊断的重要依据。发病3-4天后,开始出皮疹。皮疹会按照耳后、颈部至面部、躯干、四肢,最后到手心、脚心的顺序出现。出疹一般持续3-5天,这期间持续高烧,常伴有呕吐、腹泻等症状。疹子出齐后,体温开始下降,并逐渐恢复正常,症状也随之减轻。
5、水痘 潜伏期7~17日
前驱期:成人可有发热头痛、全身不适及上呼吸道症状,1~2日后才出疹。偶可出现前驱疹。
出疹期:发热同时或1~2天后出疹,皮疹有以下特点:先见于躯干、头部,后延及全身。皮疹发展迅速,开始为红斑疹,数小时内变为丘疹,再形成疱疹,疱疹时感皮肤搔痒,然后干结成痂,此过程有时只需6~8小时,如无感染,1~2周后痂皮脱落,一般不留瘢痕。
6、肺结核
① 全身症状:全身不适、倦怠、乏力、不能坚持日常工作,容易烦躁,心悸、食欲减退、体重减轻、妇女月经不正常等轻度毒性和植物神经紊乱的症状,发热,在入睡或睡醒时全身出汗,严重者衣服尽湿,伴随衰竭感。
② 局部症状:咳嗽、咳痰,早期咳嗽轻微,无痰或有少量黏液痰,病变扩大,有空洞形成时,则痰液呈脓性,量较多;咯血,约1/3-1/2的病人有咯血症状,咯血量不等;胸痛,部位不定的隐痛常是神经发射作用引起的,不受呼吸影响。
7、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
乙脑是由嗜神经的乙脑病毒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性传染病。经蚊等吸血昆虫传播,流行于夏秋季,临床上以高热、意识障碍、惊厥、呼吸衰竭及脑膜刺激征为特征。部分患者留有严重后遗症,重症患者病死率较高。
三、如何预防秋冬季传染病
1、搞好饮食卫生:不暴饮暴食;不吃腐败变质食物,不吃生冷不洁食物,不吃苍蝇、蟑螂叮爬过食物;不吃生的或未煮熟的河鲜或海鲜;隔夜的饭菜和买回来的熟食要重新煮沸蒸透;生食瓜果蔬菜要洗涤消毒;生吃瓜果要削皮,喝开水不喝生水,碗、筷等餐具要严格消毒。
2、养成个人良好的卫生习惯:讲究个人卫生,要养成饭前便后洗手,外出归家和拿钱钞后要洗手的良好习惯。不随地吐痰,不随地大小便,不到被污染的河、塘水中取水、洗澡。日用品常进行日照消毒和适当处理,加强个人卫生和个人防护,勤洗手、勤洗澡、常刷牙,纠正不良卫生习惯。
3、及时发现和控制传染源:发现病人或可疑病人,要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防止病毒传播。
4、加强个人防护:了解肠道传染病的相关知识,感染肠道传染病应立即上医院就诊,不要胡乱用药,特别是不能自行使用抗菌素进行不规范治疗,防止耐药性的产生,某些肠道传染病抗生素的不当使用,甚至可导致生命危险。
①疾病流行季节,尽量减少到人多的公共场所去,尽可能避免与确诊的呼吸道患者接触。
②随时关注天气预报,注意气候变化,随时增减衣服,避免淋雨、受凉。人体受凉时,呼吸道血管收缩,血液供应减少,局部抵抗力下降,病原体容易侵入。③加强体育锻炼,特别是户外锻炼,如早操、晨跑、气功、散步、游泳、太极拳等。体育锻炼可增强血液循环,提高免疫力。平时增加户外活动,多晒太阳,以增强体质,提供机体抗病能力。
④注意生活规律,保证充足睡眠,补充营养。充足睡眠能消除疲劳,调解人体各种机能,增强免疫力。要注意饮食均衡,保证每天适量的蛋白质、淀粉、脂肪、水分和维生素的摄入。多喝温开水或茶水,保持鼻黏膜和咽喉部的湿润。保持良好的心情有助于预防秋冬季肠道传染病。
5、免疫预防:流行季节前可进行相应的疫苗预防接种,如流感、肺炎、流脑等疫苗
四.活动总结
秋冬季已经来临,让我们将今天学到的知识在生活中加以应用,让传染病远离我们.祝大家健健康康过冬天!
第二篇:秋冬季传染病预防 主题班会教案
秋冬季传染病预防
主题班会教案
三年级 2015年12月14日
秋冬季传染病预防 主题班会教案
活动目的:
1、通过班会课中的看录像、看照片、知识竞赛等,让学生对传染病的发生、传播等有全面的了解;让学生知道讲究卫生的重要意义。
2、通过小组讨论、演讲各类发言等形式激发学生讲究卫生,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决心。
活动准备:
1、关于预防传染病的挂图、录像。
2、准备知识竞赛题十个。
3、前黑板上作相应布置,渲染气氛,桌椅围四周,中间空出。活动过程:
一、导入:
主持人:秋季气温变化比较大,初秋时,气温较高,一些肠道传染病和虫媒传染病高发。从晚秋至冬季,气温逐渐下降,天气寒冷、风大干燥,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时节。同时由于学生是以集体生活为主,接触密切,一旦学生中有患者出现,极易通过空气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因此,秋冬季加强传染病的防治,对保证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二.秋冬季传染病预防小常识
(一)、秋冬季易发传染病
一般秋冬季常见的传染病可分为三大类:肠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和虫媒传染病。
1、肠道传染病
常见的肠道传染病有霍乱、伤寒、副伤寒、痢疾、轮状病毒引起的感染性腹泻和甲型肝炎等。这类传染病是“吃进去”的传染病,通常是由于细菌或病毒污染了手、饮水、餐具或食物等,未经过恰当的处理,吃进去后发病。
2、呼吸道传染病
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有流感、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水痘、肺结核等。这类传染病经呼吸道传播,细菌或病毒可直接通过空气传播,或通过灰尘中细菌或病毒的飞沫经呼吸道进入人体后发病。
3、虫媒传染病
常见的虫媒传染病有乙脑、疟疾、登革热、流行性出血热等。这类传染病是通过一些昆虫传播,如蚊子,先叮咬病人,然后再叮咬健康人,同时将细菌或病毒传入健康人的体内导致发病。
(二)、几种主要传染病症状
1、甲型肝炎(简称甲肝)
甲肝是由甲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以肝脏损害为主的肠道传染病。该病以粪便和饮食为主要传播渠道,病人的粪便、尿、呕吐物污染周围环境,食物、食具、水源或人的手染上病毒后未经消毒,很容易传染给他人。
2、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起病很急,传染性强,容易造成暴发性流行。表现为全身症状较重而呼吸症状较轻。开始表现为怕寒、发热,同时患者感觉头痛、全身酸痛、软弱无力,且常感眼干、咽干、轻度咽痛。部分病人可有咳嗽、喷嚏、流涕、鼻塞。有的可见胃肠道症状,加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有的以肺炎症状为主,发病1-2天后会出现咳嗽、气喘等症状。
3、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发病急,同时有发烧、怕冷、头痛、食欲不振等症状。除上述一般症状外,最大的特点是口腔周围的唾液腺肿大,以耳垂为中心,向周围扩散,边缘不清楚。张口或者咀嚼时感到腮腺部位疼痛,尤其吃硬的或酸的食物时,疼痛会加剧,肿胀会在4-5天消退。
4、麻疹
麻疹发病初期,症状和患感冒差不多,有发烧、咳嗽、流鼻涕、眼怕光、流泪等现象。发病2-3天后,口腔黏膜会有改变,口腔内两侧臼齿旁的颊黏膜上,可以看到灰白色针尖大小的小点,周围有红晕,这种麻疹黏膜斑是麻疹所特有的症状,是早期诊断的重要依据。发病3-4天后,开始出皮疹。皮疹会按照耳后、颈部至面部、躯干、四肢,最后到手心、脚心的顺序出现。出疹一般持续3-5天,这期间持续高烧,常伴有呕吐、腹泻等症状。疹子出齐后,体温开始下降,并逐渐恢复正常,症状也随之减轻。
5、水痘
潜伏期7~17日
前驱期:成人可有发热头痛、全身不适及上呼吸道症状,1~2日后才出疹。偶可出现前驱疹。
出疹期:发热同时或1~2天后出疹,皮疹有以下特点:先见于躯干、头部,后延及全身。皮疹发展迅速,开始为红斑疹,数小时内变为丘疹,再形成疱疹,疱疹时感皮肤搔痒,然后干结成痂,此过程有时只需6~8小时,如无感染,1~2周后痂皮脱落,一般不留瘢痕。
6、肺结核
① 全身症状:全身不适、倦怠、乏力、不能坚持日常工作,容易烦躁,心悸、食欲减退、体重减轻、妇女月经不正常等轻度毒性和植物神经紊乱的症状,发热,在入睡或睡醒时全身出汗,严重者衣服尽湿,伴随衰竭感。
② 局部症状:咳嗽、咳痰,早期咳嗽轻微,无痰或有少量黏液痰,病变扩大,有空洞形成时,则痰液呈脓性,量较多;咯血,约1/3-1/2的病人有咯血症状,咯血量不等;胸痛,部位不定的隐痛常是神经发射作用引起的,不受呼吸影响。
7、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
乙脑是由嗜神经的乙脑病毒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性传染病。经蚊等吸血昆虫传播,流行于夏秋季,临床上以高热、意识障碍、惊厥、呼吸衰竭及脑膜刺激征为特征。部分患者留有严重后遗症,重症患者病死率较高。
三、如何预防秋冬季传染病
1、搞好饮食卫生:不暴饮暴食;不吃腐败变质食物,不吃生冷不洁食物,不吃苍蝇、蟑螂叮爬过食物;不吃生的或未煮熟的河鲜或海鲜;隔夜的饭菜和买回来的熟食要重新煮沸蒸透;生食瓜果蔬菜要洗涤消毒;生吃瓜果要削皮,喝开水不喝生水,碗、筷等餐具要严格消毒。
2、养成个人良好的卫生习惯:讲究个人卫生,要养成饭前便后洗手,外出归家和拿钱钞后要洗手的良好习惯。不随地吐痰,不随地大小便,不到被污染的河、塘水中取水、洗澡。日用品常进行日照消毒和适当处理,加强个人卫生和个人防护,勤洗手、勤洗澡、常刷牙,纠正不良卫生习惯。
3、及时发现和控制传染源:发现病人或可疑病人,要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防止病毒传播。
4、加强个人防护:了解肠道传染病的相关知识,感染肠道传染病应立即上医院就诊,不要胡乱用药,特别是不能自行使用抗菌素进行不规范治疗,防止耐药性的产生,某些肠道传染病抗生素的不当使用,甚至可导致生命危险。
①疾病流行季节,尽量减少到人多的公共场所去,尽可能避免与确诊的呼吸道患者接触。
②随时关注天气预报,注意气候变化,随时增减衣服,避免淋雨、受凉。人体受凉时,呼吸道血管收缩,血液供应减少,局部抵抗力下降,病原体容易侵入。
③加强体育锻炼,特别是户外锻炼,如早操、晨跑、气功、散步、游泳、太极拳等。体育锻炼可增强血液循环,提高免疫力。平时增加户外活动,多晒太阳,以增强体质,提供机体抗病能力。
④注意生活规律,保证充足睡眠,补充营养。充足睡眠能消除疲劳,调解人体各种机能,增强免疫力。要注意饮食均衡,保证每天适量的蛋白质、淀粉、脂肪、水分和维生素的摄入。多喝温开水或茶水,保持鼻黏膜和咽喉部的湿润。保持良好的心情有助于预防秋冬季肠道传染病。
5、免疫预防:流行季节前可进行相应的疫苗预防接种,如流感、肺炎、流脑等疫苗
四.活动总结
秋冬季已经来临,让我们将今天学到的知识在生活中加以应用,让传染病远离我们.祝大家健健康康过冬天!
秋冬季传染病预防
主题班会教案
一年级 2015年12月14日
疾病预防、疾病治疗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小学生常见病的种类。
2、掌握常见病的预防措施及防治方法。
3、家校配合共同促进孩子健康成长。教学重、难点:常见疾病的预防措施。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小学生处于童年期,也是人生中最健康的阶段,其患病率和死亡率都极低,但随着课业负担的加重,也难免会有些常见病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孩子的健康,因此今天我们就来共同探讨“小学生常见疾病的防治”。现在我们可以简单的把常见病划分为两类:不传染和传染性疾病。
二、小学生不传染的常见病有哪些呢?
近视眼、龋齿、单纯性肥胖、营养不良、贫血、蛔虫感染、脊柱弯曲异常。
下面我们就分别来谈谈它们防治方法。
1.近视
1)近视是青少年的一种常见病,是指看远看不清,看近清晰的屈光异常。青少年近视多数是假性近视。其主要原因是平时不注意用眼卫生,使睫状体过度紧张而逐渐形成近视眼。如果不注意用眼卫生,久而久之,就会形成真性近视。它的发生和发展与遗传和环境因素有关。
(2)防治方法:
a.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自觉做到“五要”、“五不要”。
五要是:
光线要充足,姿式要端正(一拳一尺一寸),劳逸要结合,字迹要清楚,要认真做眼保健操。
五不要是:
不要在光线太强、太弱和阳光照射下看书、写字;不要在走路或乘车时看书、写字;不要躺着或歪着看书;不要连续长时期看书、写字;不要近距离看书、写字。
b.药物治疗和配戴眼镜。
2.龋齿
(1)龋病及牙周疾病是影响儿童青少年健康和生长发育最常见的口腔疾病。我国学生的龋齿患病情况严重,而且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学生牙周病患病尤为突出。因此,我们要从学生口腔健康教育入手,提高学生口腔健康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龋齿是口腔中的食物残渣附着在牙齿上经过发酵产生酸形成牙菌斑。可将龋齿分为三度即浅龋、中龋和深龋。俗话说“牙疼不是病,痛起来要人命”。
(2)那么如何预防龋齿呢?
a.注意口腔卫生,养成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习惯。
b.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既上牙往下刷,下牙往上刷,咬合面来回刷。
c.推广使用保健牙刷及含氟牙膏。
d.少吃甜食,加强锻炼合理营养。
e.定期检查。
3.营养不良和单纯性肥胖
(1)学生营养不良和肥胖评定方法是:以同等身高标准体重值为100%,体重在标准体重91-110%范围内为营养状况良好,低于90%为营养不良,学习体重在标准体重的111-120%为超重,高于120%为肥胖。目前中学生中营养不良和肥胖的患病率均已超过10%营养不良将导致学生生长发育障碍,而肥胖是高血压、高血脂症、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等的诱发因素之一。这两种疾病均与日常饮食关系密切。
(2)防治方法:
a.对孩子进行营养知识教育,使孩子了解合理营养的重要性。
b.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纠正偏食挑食吃零食的不良习惯,尤其c.要纠正孩子不吃早餐的习惯。
d.教育孩子加强体育锻炼,上好体育课和课外活动。
4.蛔虫感染
(1)蛔虫感染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肠道寄生虫疾患之一,对儿童少年的健康和生长发育有长期的不良影响。
(2)防治方法:
a.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饭前便后洗手,勤剪指甲,不喝生水,生吃瓜果要洗净削皮。
b.注意环境卫生。
c.及时治疗。
5脊柱弯曲异常
(1)脊柱弯曲异常是学生中容易发生的姿势缺陷,主要原因是因年龄小正在长身体的时候经常坐姿不正确、缺乏体育活动,营养不良和疾病导致的。
(2)防治方法:鼓励孩子使用双肩背包,要消除生活中导致单侧股肉紧张的一些因素。
教育孩子一定不要逞能背负过重的物品。
坚持体育锻炼,坚持正确的读写站立姿势。
三、小学生常见传染性疾病的种类及预防方法。
沙眼、流行性感冒,水痘、腮腺炎,流脑、麻疹等。其中流行性感冒,水痘、腮腺炎,流脑、麻疹等传染性疾病,主要是通过空气中的飞沫经呼吸道传播。
1.沙眼
(1)沙眼是常见的慢性传染病,是由沙眼衣原体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人对沙眼衣原体的免疫力很弱,可以重复感染,常因并发症而使视力受到障碍,沙眼的发病率与卫生状况及环境因素有明显关系,但是沙眼是可防性的眼病,因此要让孩子掌握防治沙眼的卫生常识。
(2)防治方法:
a.改变家庭中公用洗浴用品的习惯,养成“一人一盆一巾”的良好习惯能有效控制重复感染。
b.教育孩子养成勤洗手,勤剪指甲,讲究卫生的好习惯。
c.对已患沙眼的孩子可根据病情采取药物治疗。
流行性感冒,水痘、腮腺炎,流脑、麻疹等是冬、春季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多发季节,此类疾病的主要特点有:可通过空气、短距离飞沫或接触呼吸道分泌物等途径传播。急性起病,以发热为首发症状,可伴有头痛、全身关节酸痛、结膜充血、咽痛、咳嗽、皮疹等症状。有些家长对这类传染性疾病认识不够,自家的孩子患病后怕影响孩子的学习而没有进行隔离治疗,结果导致所在班级大面积传染。现就着重讲解流行性腮腺炎和水痘的基本知识。
2.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的病原是流行性腮腺炎病毒。病毒存在于患者及隐性患者的唾液内,当大声说话、咳嗽或打喷嚏时,随飞沫喷出。与病人密切接触的易古老通过吸入带有病毒的飞沫而被传染。患儿在腮腺明显肿胀前6-7日至肿胀后9日期间具有传染性。患病初期可有发热、头痛、无力、食欲不振等前驱症状,发病1-2日后出现颧骨弓或耳部疼痛,然后出现唾液腺肿大,通常可见一侧或双侧腮腺肿大。
3.水痘
水痘是由一种特殊的水痘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小儿急性传染病。水痘病毒存在于早期水痘病人呼吸道内。一般人出疹前1天至出疹后5天或皮疹全部结痂、干燥前均有传染性。主要通过唾液飞沫传染,亦可因接触被水痘病毒污染的衣服、玩具、用具等而得病。病人从出现皮疹前2日至出疹后6日具有传染性。
患病初期可有发热、头痛、全身倦怠等前驱症状,在发病24小时内出现水疱,水疱分布呈向心性,即躯干、头部较多,四肢处较少。大部分情况下,病人症状都是轻微的,可不治而愈。
4.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原体为甲、乙、丙三型流行性感冒病毒,通过飞沫传播,临床上有急起高热、乏力、全身肌肉酸痛和轻度呼吸道症状,病程短,有自限性,中年人和伴有慢性呼吸道疾病或心脏病患者易并发肺炎。流感病毒、尤以甲型,极易变异,往往造成暴发、流行或大流行。
四、如何预防以上由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呢?
(1)在人群聚集场所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绢或纸巾掩盖口鼻,不要随地吐痰,不要随意丢弃吐痰或揩鼻涕使用过的手纸。
(2)勤洗手,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
(3)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或擦净。
(4)避免与他人共用水杯、餐具、毛巾、牙刷等物品。
(5)注意环境卫生和室内通风,如周围有呼吸道传染病症状病人时,应增加通风换气的次数,开窗时要避免穿堂风,注意保暖。
(6)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增加机体免疫能力。
(7)尽量避免到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
(8)适当接种疫苗也能有效的预防这类传染病。
五、总结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每个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健康成长,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都了解了小学生常见病的基本知识以及防治措施,希望家长们树立“健康第一”的原则,做到早发现、早治疗,真正让孩子有健康的身体,乐观的生活态度,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第三篇:三年级“预防秋冬季传染病”主题班会
三年级“关注食品安全,预防秋冬季传染病”
主题班会
时间:2015年11月20日 地点:三年级教室
参与人员:三年级全体师生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有关安全知识,使学生在购买食品时要进行选择和鉴别,使学生安全、健康成长。通过本次学习,为学生控制秋冬季疾病流行和健康的生活提供了知识保障。
2、使学生知道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在预防疾病中的重要性,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班会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生活在幸福、温暖的家庭里,受到父母和家人的关心、爱护,似乎并不存在什么危险。但是,生活中仍然有许多事情需要备加注意和小心对待,否则很容易发生危险,酿成事故。下面就谈谈食品安全要注意什么:
1、正确洗手,是饮食安全 标的食品不能买;没有生产日期的食品不能买;没有厂址的食品不能买。天气炎热,微生物繁殖迅速,食品容易腐败变质,一旦不注意易发生食品中毒,故烹调及保存食物时应特别注意卫生,尤其是厨房环境设施卫生、个人卫生及食品原材料调理都要注意。
2、除了服药预防外,食疗也是方便可行的选择。一根白萝卜、半个橘子皮、三片生姜、两段葱白、一绺香菜,煲汤全家喝,就能够达到增强呼吸道防护能力的作用。
三、发生身体不适怎么办?
1、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品。
2、饮水。立即喝下大量洁净水,稀释毒素。
3、催吐。用手指压迫咽喉,尽可能将胃里的食物吐出。
4、用塑料袋留好呕吐物或粪便,送医院检查,以便于诊断。
5、出现脱水症状(如皮肤起皱、心率加快等),应尽快将国毒病人送往附近医院救治。
教师引言:秋冬季气温变化比较大,同时雨水较多,一些肠道传染病和虫媒传染病高发,甚至可能爆发流行;随着气温逐渐下降,风大干燥,这时是一些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时节。因此,秋冬季加强传染病的防治,对维护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四、学生说说秋冬季常会生一些什么病?
(一般秋冬季常见传染病可分为三大类:肠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和虫媒传染病。:口角炎、秋燥症等)
五、这些病症一般是这样容易产生的?又如何预防?
常见的肠道传染病有霍乱、伤寒、副伤寒、痢疾、轮状病毒引起的感染性腹泻等。这类传染病经“粪-口”途径传播,是“吃进去”的传染病,通常是由于细菌或病毒污染了手、饮水、餐具或食物等,未经过恰当的处理,吃进去后发病。
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有流感、军团菌病、肺结核等。这类传染病经呼吸道传播,是“吸进去”的传染病。细菌或病毒可直接通过空气传播,或通过灰尘中细菌或病毒的飞沫核经呼吸道进入人体后发病。常见的虫媒传染病有乙脑、疟疾、登革热、流行性出血热等。这类传染病是通过一些昆虫媒介,如蚊、螨、虱子、跳蚤等叮咬人体后传播,是“叮咬传播”的传染病,昆虫先叮咬病人,然后再叮咬健康人,同时将细菌或病毒传入健康人的体内导致发病。
口角炎:秋冬季空气比较干燥、寒冷,口唇黏膜经不起刺激;另外,秋冬季绿叶蔬菜的减少使人体所需的维生素B2、维生素C容易缺乏。因此,在秋冬季学生易患口角炎。
预防措施:多吃萝卜、冬瓜、菠菜、银耳、鸭子、梨、葡萄甘蔗等润肺生津的食物。如果学生出现口唇干裂的症状,应让学生加倍饮水,并涂写防裂油或润唇膏,以保持嘴唇湿润。
特别提醒:嘴唇干裂时,提醒他不要用舌头去舔。因为口水极易蒸发,水分蒸发时带走热量,会使局部湿度降低,加重口唇的干裂和疼痛。另外,口水中细菌很多,舔嘴唇是不卫生的。
秋燥症: 秋季气候干燥,不少学生会出现喉痒咳嗽、干咳无痰,这种症状医学上称为“秋燥症”。
预防措施:多饮开水、淡茶、豆浆及牛奶等饮料,多吃些胡萝卜、西红柿、豆腐、银耳、梨、柿子、藕、蜂蜜、香蕉等具有润肺生津、养阴清燥作用的食物。
六、讨论:平时,我们怎样做回更有效的预防疾病的产生?
1、把好“病从口入关”,做好“三管一灭”,加强自身防护:管好饮食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不吃苍蝇叮爬过的食物;不暴饮暴食;饭前便后洗手;隔夜的饭菜和买回来的熟食要重新煮沸;餐具、食物要防蝇;餐具要煮沸消毒;生熟刀板要分开;生食瓜果蔬菜要洗涤消毒;杜绝生吃水产品。从事餐饮业、保姆等工作的人员应定期体检。
2、在采购食品时,应选择新鲜食物,病死的家禽、家畜、不新鲜的水产品不要购买。
管好水源自来水要按规定消毒;不喝生水;消灭苍蝇保持室内外环境卫生,消除和控制苍蝇孳生地;采取各种措施消灭苍蝇、蟑螂、老鼠。
加强个人防护了解肠道传染病的相关知识。充足的睡眠和丰富的营养可增强体力;保持良好的心情有助于预防夏季肠道传染病。适当进食蒜、醋可预防胃肠道传染病。
感染肠道传染病应立即上医院就诊,不要胡乱用药,特别是不能自行使用抗菌素进行不规范治疗。防止耐药性的产生,某些肠道传染病抗生素的不当使用,甚至可导致生命危险。
七、学生谈班会收获
祝大家都拥有健康的身体、快乐的学习生活!
第四篇:秋冬季传染病主题班会
秋冬季传染病主题班会
水源胜利小学二年级
活动目的: 1.通过班会课中的看视屏、看照片、知识竞赛等,让学生对传染病的发生、传播等有全面的了解;让学生知道讲究卫生的重要意义。
2.通过小组讨论、演讲各类发言等形式激发学生讲究卫生,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决心。
活动准备:
1.关于预防传染病的挂图、录像。2.准备知识竞赛题十个。
3.前黑板上作相应布臵,渲染气氛,桌椅围四周,中间空出。活动过程:
一、导入:
主持人:秋季气温变化比较大,初秋时,气温较高,一些肠道传染病和虫媒传染病高发。从晚秋至冬季,气温逐渐下降,天气寒冷、风大干燥,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时节。同时由于学生是以集体生活为主,接触密切,一旦学生中有患者出现,极易通过空气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因此,秋冬季加强传染病的防治,对保证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二.秋冬季传染病预防小常识(一)、秋冬季易发传染病
一般秋冬季常见的传染病可分为三大类:肠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和虫媒传染病。
1.肠道传染病
常见的肠道传染病有霍乱、伤寒、副伤寒、痢疾、轮状病毒引起的感染性腹泻和甲型肝炎等。这类传染病是“吃进去”的传染病,通常是由于细菌或病毒污染了手、饮水、餐具或食物等,未经过恰当的处理,吃进去后发病。
2.呼吸道传染病
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有流感、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水痘、肺结核等。这类传染病经呼吸道传播,细菌或病毒可直接通过空气传播,或通过灰尘中细菌或病毒的飞沫经呼吸道进入人体后发病。
3.虫媒传染病
常见的虫媒传染病有乙脑、疟疾、登革热、流行性出血热等。这类传染病是通过一些昆虫传播,如蚊子,先叮咬病人,然后再叮咬健康人,同时将细菌或病毒传入健康人的体内导致发病。
(二)、几种主要传染病症状 1.甲型肝炎(简称甲肝)
甲肝是由甲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以肝脏损害为主的肠道传染病。该病以粪便和饮食为主要传播渠道,病人的粪便、尿、呕吐物污染周围环境,食物、食具、水源或人的手染上病毒后未经消毒,很容易传染给他人。
2.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起病很急,传染性强,容易造成暴发性流行。表现为全身症状较重而呼吸症状较轻。开始表现为怕寒、发热,同时患者感觉头痛、全身酸痛、软弱无力,且常感眼干、咽干、轻度咽痛。部分病人可有咳嗽、喷嚏、流涕、鼻塞。有的可见胃肠道症状,加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有的以肺炎症状为主,发病1-2天后会出现咳嗽、气喘等症状。
3.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发病急,同时有发烧、怕冷、头痛、食欲不振等症状。除上述一般症状外,最大的特点是口腔周围的唾液腺肿大,以耳垂为中心,向周围扩散,边缘不清楚。张口或者咀嚼时感到腮腺部位疼痛,尤其吃硬的或酸的食物时,疼痛会加剧,肿胀会在4-5天消退。
4.麻疹
麻疹发病初期,症状和患感冒差不多,有发烧、咳嗽、流鼻涕、眼怕光、流泪等现象。发病2-3天后,口腔黏膜会有改变,口腔内两侧臼齿旁的颊黏膜上,可以看到灰白色针尖大小的小点,周围有红晕,这种麻疹黏膜斑是麻疹所特有的症状,是早期诊断的重要依据。发病3-4天后,开始出皮疹。皮疹会按照耳后、颈部至面部、躯干、四肢,最后到手心、脚心的顺序出现。出疹一般持续3-5天,这期间持续高烧,常伴有呕吐、腹泻等症状。疹子出齐后,体温开始下降,并逐渐恢复正常,症状也随之减轻。
5.水痘
潜伏期7~17日
前驱期:成人可有发热头痛、全身不适及上呼吸道症状,1~2日后才出疹。偶可出现前驱疹。
出疹期:发热同时或1~2天后出疹,皮疹有以下特点:先见于躯干、头部,后延及全身。皮疹发展迅速,开始为红斑疹,数小时内变为丘疹,再形成疱疹,疱疹时感皮肤搔痒,然后干结成痂,此过程有时只需6~8小时,如无感染,1~2周后痂皮脱落,一般不留瘢痕。
6.肺结核
① 全身症状:全身不适、倦怠、乏力、不能坚持日常工作,容易烦躁,心悸、食欲减退、体重减轻、妇女月经不正常等轻度毒性和植物神经紊乱的症状,发热,在入睡或睡醒时全身出汗,严重者衣服尽湿,伴随衰竭感。
② 局部症状:咳嗽、咳痰,早期咳嗽轻微,无痰或有少量黏液痰,病变扩大,有空洞形成时,则痰液呈脓性,量较多;咯血,约1/3-1/2的病人有咯血症状,咯血量不等;胸痛,部位不定的隐痛常是神经发射作用引起的,不受呼吸影响。
7.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
乙脑是由嗜神经的乙脑病毒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性传染病。经蚊等吸血昆虫传播,流行于夏秋季,临床上以高热、意识障碍、惊厥、呼吸衰竭及脑膜刺激征为特征。部分患者留有严重后遗症,重症患者病死率较高。
三、如何预防秋冬季传染病
(一)搞好饮食卫生:不暴饮暴食;不吃腐败变质食物,不吃生冷不洁食物,不吃苍蝇、蟑螂叮爬过食物;不吃生的或未煮熟的河鲜或海鲜;隔夜的饭菜和买回来的熟食要重新煮沸蒸透;生食瓜果蔬菜要洗涤消毒;生吃瓜果要削皮,喝开水不喝生水,碗、筷等餐具要严格消毒。
(二)养成个人良好的卫生习惯:讲究个人卫生,要养成饭前便后洗手,外出归家和拿钱钞后要洗手的良好习惯。不随地吐痰,不随地大小便,不到被污染的河、塘水中取水、洗澡。日用品常进行日照消毒和适当处理,加强个人卫生和个人防护,勤洗手、勤洗澡、常刷牙,纠正不良卫生习惯。
(三)及时发现和控制传染源:发现病人或可疑病人,要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防止病毒传播。
(四)加强个人防护:了解肠道传染病的相关知识,感染肠道传染病应立即上医院就诊,不要胡乱用药,特别是不能自行使用抗菌素进行不规范治疗,防止耐药性的产生,某些肠道传染病抗生素的不当使用,甚至可导致生命危险。
1.疾病流行季节,尽量减少到人多的公共场所去,尽可能避免与确诊的呼吸道患者接触。2.随时关注天气预报,注意气候变化,随时增减衣服,避免淋雨、受凉。人体受凉时,呼吸道血管收缩,血液供应减少,局部抵抗力下降,病原体容易侵入。
3.加强体育锻炼,特别是户外锻炼,如早操、晨跑、气功、散步、游泳、太极拳等。体育锻炼可增强血液循环,提高免疫力。平时增加户外活动,多晒太阳,以增强体质,提供机体抗病能力。
4.注意生活规律,保证充足睡眠,补充营养。充足睡眠能消除疲劳,调解人体各种机能,增强免疫力。要注意饮食均衡,保证每天适量的蛋白质、淀粉、脂肪、水分和维生素的摄入。多喝温开水或茶水,保持鼻黏膜和咽喉部的湿润。保持良好的心情有助于预防秋冬季肠道传染病。
5.免疫预防:流行季节前可进行相应的疫苗预防接种,如流感、肺炎、流脑等疫苗
四.活动总结
教师:秋冬季已经来临,让我们将今天学到的知识在生活中加以应用,让传染病远离我们.祝大家健健康康过冬天!
二年级秋冬季传染病主题班会图片资料
二年级开展秋冬季传染病主题班会
二年级观看秋冬季传染病相关视频
第五篇:传染病及其预防主题班会教案(参考)
2篇传染病及其预防主题班会教案(参考)
篇一
常见传染病及其预防常识
一、设计思路
“常见传染病及其预防常识”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其防治”部分的重要教学内容,虽然学生对传染病并不陌生,但对传染病的理论认识还很欠缺,本课时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传染病的流行及其预防措施,引导学生初步形成对传染病的理性认识。
知道常见传染病的特点及预防方法是教学的重点,联系学生熟悉的流感病例进行讨论与分析,采用交流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传染病的流行的三个环节及预防措施,引导学生逐步建立预防传染病的正确观点。
二、教学目标
1.知道几种常见的传染病。
2.了解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更好地进行传染病的预防。
3.具有预防传染病的意识,初步建立预防传染病的正确观点。
三、重点和难点
重点:知道常见传染病的特点及预防方法。
难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及预防措施。
四、教学准备
寻找有关禽流感的资料
五、教学过程
(一)介绍传染病的历史
瘟疫、战争和饥荒,被称为人类历史悲剧的“三剑客”。他们不仅带给人类痛苦和恐慌,有的时候也导致整个社会的衰退,甚至于国家的消亡。传染病带来的死亡和创伤,远远地超过战争的总和。
十四世纪,欧洲发生鼠疫,两千万人死亡,占总人口的四分之一。
十七、十八世纪,天花大流行,1.5亿人口死亡
1918年流感大流行,2500万人死亡。(图片展示)
由于对病原体的认识、抗生素的使用和疫苗的应用,我们在与传染病的较量中取得了很大的胜利。但老的传染病将长期存在,而且新的传染病也不断出现,如疯牛病、艾滋病、非典、禽流感等传染病的防治需要全社会的参与,传染病的防治原则: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治疗、早隔离
(二)介绍传染病的概念
传染性疾病就是我们常说的传染病,是许多种疾病的总称,它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染的疾病。最常见的如流行性感冒、乙肝、细菌性痢疾、流脑、结核病、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红眼病)等
中国目前的法定传染病有甲、乙、丙3类,共39种
(三)介绍传染病的传播和流行的三个环节
1.传染源:是指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且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包括病人、病原携带者和受感染的动物。这是“三大环节”的基础。
2.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入侵其它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
3.易感人群是指对传染病缺乏抵抗力的人群。在易感者较多的情况下,一旦有传染源引入即易引发流行。
现学现用:图片1.图中谁是传染源?2.谁属于易感人群?3.该病的传播途径是什么?
(四)如何预防传染病
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具备三个环节,即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如果缺少或阻断其中任何一个环节流行就不会发生或者中断。
引导学生从三个环节入手:
1.控制传染源: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治疗、早隔离(同学思考如果传染源是动物呢?)
2.切断传播途径:注意个人卫生,多通风,勤洗手
3.保护易感人群:不与患者或疑似患者接触,加强锻炼,接种疫苗。
4.消除病菌生存条件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示范:六步洗手法
介绍洗手的好处和注意的地方。
(五)如何预防禽流感
1.介绍目前禽流感的流行状况。
2.通过上面关于传染病的预防的介绍我们到底该如何预防呢?(学生讨论)
3.观看预防禽流感的视频。
(六)布置任务
查阅资料如何预防水痘等我们常见的传染病。
篇二
二(1)班
时间:4月11日
地点:二年级(1)班
人员:二年级(1)班全体学生
主题:春季传染病的防治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展示图片,激发兴趣
二、组织讨论:
1、学生讨论关于传染病的发生、传播和预防。
2、报告讨论结果
教师总结:预防传染病其实并不难,我们每个人只要做到以下要求,就会远离传染病:
1、头发:头发整洁无异味;男生不留长发。
2、脸:洁净无污垢。
3、颈:脖颈、耳根干净无污垢。
4、手:手干净无污物;不留长指甲,指甲缝内无污垢。
5、衣服:衣服整洁,勤换洗;衣领、衣袖无污垢;
6、鞋袜:鞋子整洁,上学穿袜子,不拖鞋带。
7、书包:书包干净整洁,书本摆放整齐。
8、桌面:整洁无杂物。
三、预防传染病知识:
1、了解春季的常见传染病
春季的常见传染病有以下几种:
A、流感流感是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潜伏期1—3日,主要症状为发热、头痛、流涕、咽痛、干咳,发热一般持续3—4天,也有表现为较重的肺炎或胃肠型流感
B、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潜伏期8—12日,主要症状为发热、怕光、流泪、流涕,眼结膜充血,出现口腔粘膜斑及全身斑丘疹
C、流行性腮腺炎是由流腮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伏期14—19日,发热,耳下或下颌角疼痛,以耳垂为中心1—2天内迅速肿大,张口和咀嚼时疼痛
D、猩红热是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特点为发热,咽炎、全身弥漫性皮疹,疹退后伴皮肤脱屑等,潜伏期1—7天
2、如何预防?
不同的传染病有不同的治疗方法,但基本的预防措施是相通的,我们只要注意以下几点,就能有效地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A、每天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避免交叉感染等
B、不到人口密集、空气污染的场所去。
C、勤洗手,并用流动水彻底清洗干净,包括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
D、注意不要过度疲劳,防止感冒,以免抗病力下降;
E、发热或有其它不适及时就医;
F、避免接触传染病人,尽量不到传染病流行疫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