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年级道德与法治课程纲要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课程纲要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一年级的小朋友,在情感态度、行为习惯方面都很幼稚,希望通过本册教学,努力把他们培养成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二、教材分析
《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性质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生活型综合课程。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生活性;(2)开放性;(3)活动性。材力求体现思想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现实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和活动性原则。根据《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要求和本套《品德与生活》教材的编写指导思想,教材将以主题单元形式展开,并重点突出以下特征: 1.从儿童真实生活出发实现学科内容的整合
教材不是从传统德育的规范体系或德目体系展开学习内容,而是着眼于儿童现实生活的整体性,从学生生活原型出发,重新融入儿童生活之中,有机整合为学习主题。2.强化教材的生活指导职能
教材试图“以适应儿童现实生活为起点,帮助儿童实现高质量的幸福生活”作为一以贯之的编写线索和基调,围绕“如何发展儿童判断、选择、适应、超越的能力,以争取个人幸福、社会有用性和更广泛的人类福祉”的生活教育主题,突出教材的生活指导意识,发展儿童对幸福生活的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一方面通过现实情景的捕捉和再创造,让儿童感受生活的美好和快乐,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另一方面通过引入儿童生活中的典型问题,鼓励儿童自己在探寻问题解决方案过程中,参与生活、创造生活,展示儿童多样化的个性和丰富的智慧,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3.以活动型教学为主要特征的过程导向设计
为切实地引导活动型教学的开展,教材设计将改变传统教材编写中以教师的“教”组织教学过程的设计思路,消解以“预成的学习结果”为核心的教材组织模式下课文加练习的刻板结构,将活动型教学中学生的活动过程作为设计的主要依据。因此,教材试图从学生的学习行为出发组织主题单元,促进自主活动,在学习活动的渐次展开中,引导教师重点关注学生学习过程里呈未分化状态的整体学习状态和学习需要,使学生能在活动的不断演进过程中实现原来被课程目标割裂的“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目标的自然统整。4.让教师和学生走进教材,保持教材的弹性和广泛适用性
各主题单元均选择具有通用性的、可供师生具体真实地参与的活动题材,使教材成为师生开展活动的指导,从而将各地具体而微的自然、人文资源和经济、文化背景,以及师生的经验和兴趣等等都纳入课程资源体系,为师生在活动中进行二次开发留有空间.三、教学总要求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因此本册教材是培养儿童能够健康、安全地生活(儿童生活的前提和基础)愉快积极地生活(儿童生活的主调)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儿童应当遵循的基本道德要求)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时代的进步对儿童提出的要求)。
四、教学措施
1、通过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
2、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运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结合实际地培养儿童的品德儿童的好奇心,引导儿童探索的欲望。
3、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联系本地区和儿童的实际,及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收到课程中去,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突破性。
五、教学时间安排 第一周 :我们爱整洁 第三周 :我们有精神 第四周 :我不拖拉 第五周 :不做小马虎 第六周 :风儿轻轻吹 第七周 :花儿草儿真美丽 第八周 :可爱动物 第九周 :大自然谢谢您 第十周:我和我的家 第十一周 :家人的爱 第十二周 :让我自己来整理 第十三周 :干点家务活 第十四周 :我想和你们一起玩 第十五周 :请帮我一下吧 第十六周:分享真快乐 第十七周 :大家一起来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课程纲要
七里堂小学
高巧云
2017.2
第二篇:《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课程纲要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课程纲要
课程类型:小学思想品德必修
教学材料: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授课时间:16课时左右
授课教师:马海英^^^^^^^^
授课对象:小学一年级学生^^^^^^^^
课程目标:
培养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学会有精神,面貌好。
珍惜时间,和拖拉说拜拜。
不做“小马虎”。
亲近大自然,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
感受大自然的美和生命,热爱大自然。
珍爱小动物,保护自己。
能用自己的方式爱亲敬长。
学会交朋友,和朋友分享,同朋友合作。
课程内容:
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教材共四个主题单元16个课题。
第一单元:我的好习惯
1、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培养学生进取积极的学习态度
第二单元:我和大自然
1、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大自然的美妙,培养学生观察力、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
2、通过活动,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培养学生搜集资料、整合资料的能力。
第三单元:我爱我家
1、让学生初步认识到自己作为家庭一员的责任,要学会自理,还应该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活;让学生认识到在学校在家一个样,诚实、有礼貌,能为家庭带来欢乐。
2、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养成坚持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的行为习惯。通过学习做不会做的事情,培养学生做事用心、不怕困难、持之以恒的品质。
3.、让学生体会到父母长辈对自己的关爱,体会家庭生活的幸福;能用自己的方式孝亲敬长,向长辈表达自己的爱、自己的心意,从而学会感谢他人、关爱他人。
第四单元:我们在一起
1、体验大家齐心协力完成任务的快乐。
2、学会与他人一起合作完成任务,体会团结力量大。
3、体验分享的快乐,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课程实施:
1、认真学习《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把握课程的实质。
2、树立开放的、综合的课程观。
3、树立科学的学生观,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创设宽松、和谐、活跃的课堂氛围。
4、确立新的教学观,教学方式服务于学习方式。
5、尊重学生的差异,进行开放性的、发展性的、鼓励性的评价。
6、创造性的使用教科书,开拓性地寻找和使用教学资源。
7、通过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
8、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运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结合实际地培养儿童的品德儿童的好奇心,引导儿童探索的欲望。
9、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联系本地区和儿童的实际,及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收到课程中去,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突破性。
课程评价:
一、平时学习评价包括学习态度、作业情况、成绩等构成。
1、学习态度包括:(1)预习情况(检查学习内容的预习情况,奖励小红花)(2)课堂学习状态(听讲、参与、回答、讨论、合作,奖励小红花)
2、作业情况构成:(1)是否独立完成(2)是否及时纠错(3)是否有进步。(及时奖励小红花)
二、测试成绩评价
形式:实验抽查考试,统一命题;评定等级,并对优秀和进步较大的同学奖励测试星:(A)85分以上为优秀A;(B)70—84为良好B;(C)60—69为及格C;(D)60分以下为不及格D。
第三篇:八年级道德与法治课程纲要学科课程纲要规范
2018—2019学上学期八年级道法课程纲要
【一般项目】
学校名称:巩义市河洛镇实验学校 课程类型:义务教育必修课程
教学材料: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适用年级:八年级 设计教师:郅文杰 设计时间:2018年8月
【课程元素】
[课程背景] 学情分析:
在改革开放的今天,让学生了解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政治、文化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查阅文献资料、小组合作讨论等方法让学生走进生活,能够正确利用网络,学会理性参与网络生活,能够正确参与社会生活。
认识规则对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作用,树立以遵守规则为荣,以违反规则为耻的意识,自觉养成遵守规则的好习惯。知道违法行为的含义,认识一般违法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知道责任的含义及来源,懂得人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认识到自己的责任,能够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努力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认识到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学会以实际行动维护国家利益,树立国兴我荣,国衰我耻,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坚决维护国家利益。牢固树立国家利益至上观念,增强危机意识和防范意识,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我们面对的是一群活泼好动、思维活跃的中学生。因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关键。而思想品德课有着天然的优势,“其知识是生活的升华,其内容是学生身边的实践”,“与学生联系紧,时代性强”。因而如何用“课本知识来解释社会现象,用社会现象来论证课本知识”,让学生感到“学以致用、学以解惑、能够正确的认识自己与社会”,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兴趣的目的。
八年级学生已初步具有观察、思维、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同时作为中考毕业生,经过以前的学习,对相关知识已经初步了解,已经学会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这一原则。但知识综合起来,学生理解运用难度增大,需要引导学生关注时政热点并学会分析归纳,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培育四有新人的目的。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编写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尤其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积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将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前瞻性要求与青少年思想品德发展、法治素养提升、健康人格形成的基本规律相结合,努力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时代命题。
本册教材编写依据《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遵循生命的逻辑、生活的逻辑和知识的逻辑相统一的原则,从八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品德发展需求出发,在不断扩展的生活场域中聚焦“我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将“我”的生命感受与国情、法律、心理健康和道德诸领域的知识相融合,推动学生对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所生发出的不同主题开展深度学习,在自我探索与自主建构的基础上对这些价值观念逐步认同、接受和内化。
经过七年级一年的道德与法治的学习,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生活、对自我的认识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学生不断扩展的生活基础上,八年级上册的教材内容主要围绕“我与社会和国家的关系”这一主题展开,旨在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社会,学会遵守规则和法律意识,树立勇于承担责任的观念;了解国家安全,培养维护国家安全的意识。教材本身就是以学生逐步展开的生活为基础,所以,教师要充分挖掘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学会在对生活的思考中获得新知,力求把正确的价值蕴涵在鲜活的生活主题之中,通过课内课外的有效结合,使学生的思想品德在道德践行中健康发展。[课程目标] 道德与法治教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旨在促进初中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通过阅读教材、查阅文献资料、小组合作讨论等方法让学生走进生活,能够正确利用网络,学会理性参与网络生活,能够正确参与社会生活。
通过阅读教材、收集图片资料、小组合作等方法了解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与法律,培养与人交往的道德意识,掌握与人交往的技巧,理解生活中既要遵守道德又要遵守法律的意识,做守法尊法护法的中学生。
通过阅读教材、收集图片资料、小组合作等方法了解责任的含义,知道责任的来源;懂得人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懂得每个人因该自己对自己负责,了解不负责任的后果,从而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通过阅读教材、查阅文献资料、欣赏影视作品等途径,明白国家利益至上,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关心国家发展,为建设美好祖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课程内容] 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
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的一个“接点”,并由此获得相应的身份,个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社会为每个人的成长提供了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青少年要努力关心、融入、奉献社会的过程中实现自身价值。
互联网改变和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极大的促进了经济和民主的进步,但不良的网络信息,网络安全和网络违法犯罪等问题也随之而来,青少年要树立科学信念,科学精神,同时应该在网络生活中把握自我,遵守道德与法律,做网络的主人。
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
认识规则对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作用,认识自由与规则的关系,知道社会规则既约束自由,又保障自由。树立以遵守规则为荣,以违反规则为耻的意识,自觉养成遵守规则的好习惯。
学会在与人交往时做到语言文明、仪表端庄、举止文明、逐步学会以礼待人。体验文明有礼带给自己的乐趣,树立不讲礼为耻,有礼为荣的交往态度,并乐于以礼待人,拥有诚信智慧,践行诚信要求,自觉做一个诚信的人。
知道违法行为的含义、类别及其承担的法律责任。认识一般违法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学会依法保护自己,逐步提高依法保护自己、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
第三单元 勇担社会责任
知道责任的含义及来源,懂得人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认识到自己的责任,能够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努力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崇敬那些不计较代价与回报而无私奉献的人,努力做负责任的人。知道关爱他人就是关爱和善待自己。
认识到关爱他人是一种幸福,学会关爱他人,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懂得服务社会体现人生价值。
第四单元 维护国家利益
认识到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维护国家利益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学会以实际行动维护国家利益,树立国兴我荣,国衰我耻,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坚决维护国家利益。
了解总体国家安全观,树立国家安全意识,能以实际行动为维护国家安全作出自己的贡献。认识到维护国家安全是我们的共同责任,自觉增强国家安全意识,树立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自觉维护国家安全。
正视我国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了解国家采取的各种积极措施及取得的成效,对国家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帮助学生认识到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培养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课程安排:
第一周 分享课程纲要,帮助学生认识道德与法治学习内容与学习方法 第二周 第一课 丰富的社会生活 第三周 第二课 网络生活新空间 第四周 单元复习测试
第五周 第三课 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第六周 国庆假期
第七周 第四课 社会生活讲道德 第八周 期中复习考试 第九周 期中分析与反思 第十周 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 第十一周 单元复习与测试
第十二周 第六课 责任与角色同在 第十三周 第七课 积极奉献社会 第十四周 第八课 国家利益至上 第十五周 第九课 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 第十六周 第十课 建设美好祖国 第十七周 期终复习第十八周 期终考试 [课程实施]
一、教学方式 思想品德情感、意识的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都离不开实践。思想政治课强调与社会生活、学生生活的紧密联系,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校、家庭和社区的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提高思想道德水平;提倡参与、体验、讨论、探究等多种学习方式,促进学生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
总之,新教材是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点,以学生的活动和体验为过程,以促进学生的能力和素质的提高为目标而组织编写的。四个单元的内容既相对独立,又具有内在的联系,共同构成一个活的有机体。要重视情境创设,在具体活动中得到体验,求得发展。要学会活化教材,拓宽教材的探索空间挖掘教材的个性内涵还原教材的生活本色。要善于和谐教学,课前参与课中探索课后延伸。要发挥学生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要运用教学媒体,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
二、学习方式:
整个教学过程设计理念,能使学生主动参与,鼓励学生勇于探索,有利学生勤于动手,促使学生善于反思,能让学生乐于合作。通过阅读教材、查阅文献资料、小组合作讨论等方法初步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认识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社会的发展规律,认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个曲折漫长的过程。
通过阅读教材、收集图片资料、小组合作等方法了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体验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各领域取得的成就。通过阅读教材、查阅文献资料、欣赏影视作品等途径,了解我与他人、我与社会、我与自然的道德规范,具有基本的道德判断和辨别是非的能力,能够负责任地做出选择。能够逐步掌握和不断提高搜集、处理、运用社会信息的方法和技能,能够独立思考、提出疑问和进行反思。
三、实施策略: 教师切实深入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挖掘学生最真实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加强对学生学习思想品德学科的正确方法和途径的引导与渗透,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对教材进行合理的整合重组,提高教学的效率,优化学习效果;
教师要善于利用并创设丰富的教育情境,以情景剧、生活场景再现等形式,排演生活短剧,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体会教材、感悟人生道理;运用现代媒体教学手段,通过声音、图画、录像、影音等多种手段,提高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热爱程度和认知程度,有效的实施教学,提高课堂效率。引导和帮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与感悟,在获得情感体验的同时,深化思想认识。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体会教材、感悟人生道理;
教师还要为学生提供直接参与实践的机会,提高他们道德践行的能力 教材强调师生能够与教材设计的内容与问题情境产生一定的共鸣或思想冲突,能够与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真实的内在体验、感受进行对话,而不是仅仅浮于表面形式。这样的对话无疑会增强课堂的开放性。
[课程评价]
一、学生行为评价:
评价既要重视学生对本课程基本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更要考查学生在思想品德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是否开始形成了好公民所应有的态度、能力、价值观和行为。对学生思想品德课程的学习评价不仅要重视结果,更要注重发展、变化和过程,要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要注意给予学生足够的机会展示他们的成绩。要重视学生、教师和家长在评价过程中的作用,使评价成为学生、教师、家长等共同参与的交互活动,使评价过程成为促进学生、教师共同发展的过程。
要重视对学生评价的反馈。反馈是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论采用何种评价方式或方法,评价结果都应反馈给学生。对学生评价的反馈可以是正式的,也可以是非正式的;反馈既可以是及时的、也可以是延时的,重要的是要把握时机,促进学生的品德发展。
二、教师教学行为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随时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做到及时鼓励优秀、提醒不足、关注进步学生;多用鼓励性语言。对每次布臵的作业要做到及时批改,从作业格式、规范的解题方法和学科语言的正确运用等方面对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对符合要求的同学,进行学业展览,起到榜样作用;对作业的错误率加以控制;
在复习中让学生自行设计表格,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归纳整理所学得知识,检测其归纳综合能力和复习整理能力;卷面测试:平时单元测试和期中、期末测试;
学生自评与互评相结合,即课堂纪律情况、参与练习情况、团结协作情况等,同时与教师、家长的评价相结合,给每位学生做出综合评定。与家长保持联系,听取家长对学生在家情况的评价,及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真正达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 道德、心理健康、法律的知行统一。
第四篇:一年级道德与法治
16、新年的礼物
教学目标:
1、通过鼓励学生主动了解自己进步的情况,接受别人对自己的客观评价,正确看待自己的优缺点,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真诚虚心和积极进取的情感和态度。
2、培养学生对自己进行阶段性小结的习惯,通过“为同学喝彩”,发现别人的优点和长处,尝试用多种方法正确认识自己,正确认识别人,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3、勇于给自己不断提出新目标的奋发向上的精神。
一、课前准备:
1、自制一张“新年贺卡”,不要写任何的字。
2、“——眼中的我”,家长、老师征询活动。请家长给自己在各方面的表现进行一次评价,可以就所取得的进步、优点、长处或是不足、缺点来评价,并能在新年来临之际提出希望。请老师对你的在校表现进行评价,提出要求。
二、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新年即将来到,上节课布置同学们回去自己动手制作一张“新年贺卡”,现在我们来各自欣赏一下。学生制作的贺卡展示。
师:在这些精美的贺卡上怎么都没写字呀,那是为什么呢? 生交流
师:看来同学们都希望别人能在这张卡上写上他们送给你的希望和祝福,是吗?
2、家长、老师眼中的你 师:同学们,想知道你们的爸爸妈妈和你们的老师在新年来临之际送给你们什么礼物吗?先来猜猜。
(播放采访录象)为了满足同学们的好奇,老师特地在课前与你们的家长、任课老师进行了一次沟通。我们一起去看看。谈话的主题:在您眼里,您孩子从幼稚园升入小学一年来有些什么改变?有什么希望或要求吗?
第五篇:一年级道德与法治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开开心心上学去》教学设计
(2016-08-30 08:49:54)转载 ▼
开开心心上学去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上学的意义,引导学生适应并喜欢上学。
2、教育学生有礼貌、爱惜新书。
3、动手制作课程表,热爱学习。
教学重点、难点::
让学生了解上学的意义,引导学生适应并喜欢上学。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学生活动时间约32分钟)
一、导入。
1、师自我介绍。
2、同学们,我们已经是一名小学生了,欢迎你们。你们喜欢上学吗?板题:我上学了。
3、“击鼓传花”——介绍自己。(让每个学生都有进行自我介绍的机会。)
二、点播课文彩图,传授新内容。
1、课件出示课文彩图,谁来说说图画上的小朋友们在干什么?
2、假设你上学了,你怎样向妈妈告别?你怎样向老师问好?见到不认识的同学,你该怎么办?(组织同学讨论,讨论完毕指名发言,老师再创设情景说话,进行礼貌教育。)
3、来到学校,想不想看看我们的教室是什么样的吗?请跟我来,谁来说说我们的教室里有什么呢?(联系实际指名发言)
4、参观完教室,小朋友快坐好,老师要发新书了,快看看老师发给你什么新书?我们要怎样爱护新书呢?(生讨论—指名回答—补充意见—师小结)
5、上学了,我们的生活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生讨论—指名回答—补充意见—师小结)
二、认识课程表。
1、喜欢这张课程表吗?谁来说说课程表是用来干什么的?
2、认识课程表
3、按课程表整理书包。
三、总结全文。
活动延伸:
课后开展“找朋友”游戏,引导学生通过做名片、交换或佩带名片以及多种游戏方式来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