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班音乐教案:小青蛙学唱歌
小青蛙学唱歌(中班音乐)
活动目标:
1、掌握×、××、×0、××××等不同的节奏型;
2、掌握2/4节奏的特点;
3、引导幼儿学会在生活中发现音乐,感受音乐。
教学对象:中班幼儿
重点难点分析:
这是一个轻松活泼的2/4拍子的曲子。尤其在歌曲的后部分通过模拟了青蛙“呱呱”的叫声,使全曲更加生动活泼。这首曲子的重点在于让幼儿感受这首曲子的气氛,从整体上理解曲子;难点则是不同节奏型的掌握以及2/4的特点。为了解决这个难点,有以下几个方法:
1、蹦跳感受节奏
2、通过让小朋友多次听音乐,模拟歌曲的节奏来掌握十六分音符和八分休止符。
3、通过有趣的节奏游戏来掌握和辨认×0、××××的节奏型。
活动准备:
一、教具准备:
1、小青蛙的头饰全班小朋友人手一个
2、预先写好的乐谱
3、录音带(按所需的音乐次数录好)
4、带双面胶的小卡片,上面写几种不同的节奏型,一共八张,四张×0,一张××××,还有一张是××,一张×和一张四分休止符0。
二、练声:(大概在活动正式开始的前5分钟)
练声曲: 2 3 4 32 1
小 青蛙 学唱 歌
活动过程:
老师:(头戴青蛙头饰,学青蛙“呱呱”叫,按着节奏做青蛙蹦跳状出场)小朋友,这是什么小动物啊?
小朋友:青蛙!
老师: 对了!真聪明!小朋友知道青蛙住在哪里吗?它有什么本领呢?
小朋友:(七嘴八舌地将他们知道的青蛙的一些情况讲出来)
老师 : 恩,小朋友们知道的真多。那小朋友知不知道,青蛙还会唱歌呢。它呀,有个很好听的外号叫“田园音乐家”。小朋友想不想学青蛙唱歌啊?
小朋友:想!
老师: 好,那么现在我们都来做会唱歌的小青蛙。请小朋友每个人拿一个小青蛙的头饰戴在自己的头上。
(小朋友做好准备。老师开始放音乐《小青蛙学唱歌》)文档仅供参考
老师: 现在,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来做青蛙?(老师开始做青蛙蹦跳状,注意要按着歌曲的节奏蹦跳,休止符处一定要空得明显,并让小朋友跟着跳。)
老师: 好了。那我们现在来听听小青蛙怎么样学唱歌的。听完了歌曲,小朋友要告诉老师,这首歌曲有几段。(放音乐,让小朋友从整体上感受歌曲。)
一遍音乐之后
老师:现在请小朋友告诉老师,这首歌曲有几段啊?
小朋友:两段!
老师:对了!那现在请小朋友再听一遍,然后告诉老师第一段的歌曲里,小青蛙叫了几声?(继续放音乐,只放第一段)
老师:现在请小朋友告诉老师,小青蛙一共叫了几声?
小朋友:
(看情况,决定是否需要再放一次音乐)
老师: 现在,老师请小朋友再听一次第一段的音乐,然后告诉老师,小青蛙是怎样叫的?
(再听一遍,然后根据小朋友回答的情况决定是否多放一次音乐)
老师:现在,我们要来做一个有趣的节奏游戏。(拿出写有节奏型的小卡片出示给小朋友看。)这个是我们刚刚才学过的小青蛙唱的歌,那么现在请小朋友跟老师一起再来唱一次好不好?(逐一示范每一个节奏型,口中念出来,在配上拍手动作,加强直接感受。)
老师: 那现在我们就要开始正式玩游戏了。请小朋友先选择你们喜欢的节奏型,贴在自己的青蛙头饰上。(等小朋友准备好)好,现在老师会用手拍一个节奏型,请拿到那个节奏型的小朋友站出来,并跟着用手文档仅供参考
拍一遍。好,游戏现在开始。
游戏规则:
老师开始随机拍出几种节奏型。几次练习之后开始按照歌曲后四节的节奏型组合拍出来,让小朋友进一步感受歌曲的节奏。最后是由小朋友按照歌曲原有的节奏型自己组合。也就是说老师不再提示节奏型之间的连接顺序了。(假若时间允许的话,可以让小朋友交换节奏型进行游戏,保证每一个小朋友都能掌握和辨认节奏型)
老师: 恩,小青蛙们学唱歌学得可真快!现在就请小朋友跟着老师一起来读一下歌词好不好!(老师要按照歌曲的节奏读词,可重复示范两到三遍,然后请小朋友们自己读,检查是否掌握了节奏特点。)
老师: 真是一群聪明的小青蛙!现在,请小青蛙们来跟着老师的钢琴唱歌好不好?
(老师弹出整首歌曲的旋律,让小朋友跟着唱,可重复三四遍)
老师:真棒!现在小青蛙们都已经学会唱歌了。那么有哪只小青蛙可以为我们表演一下呢?(鼓励小朋友运用各种形式大胆地表现自己,但要求他们一定是要以唱歌表演为主)
老师:小青蛙们真不愧是“田园音乐家”!唱的可真是好!
活动延伸:小青蛙的故事
请在课后小朋友自己编一个有关小青蛙唱歌的故事或是画一幅图画。
我是一片树叶(音乐)
目标
1.丰富幼儿有关生活经验,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并运用到音乐活动中去。
2.能在音乐的伴奏下,自由地用动作表现对歌曲的理解和感受。
准备
长的硬纸条、钉书器。歌曲《秋叶》的录音带。
过程
1.带幼儿到户外欣赏秋季景象,感受秋风拂面、天高气爽的宜人气候,以及树木花草的变化,培养幼儿热爱秋天的情感。
2.观察秋季树叶的变化
①树叶的颜色有什么变化?
②刮风的时候树叶怎么样?刮大风和刮小风树叶有什么不同?
③树叶变黄以后怎么样?
④树叶飘落到什么地方?
3.带幼儿拾落叶,做成头饰(将树叶用针书器钉在长纸条上,再围成圆圈)带在头上。在制作头饰过程中,播放歌曲《秋叶》的录音,使幼儿进一步感受歌曲优美的旋律,理解内容。鼓励幼儿跟唱歌曲。
4.在此基础上,启发幼儿结合观察活动扮成树叶边唱边自由表演。
5.请不同水平的幼儿说说自己表演动作的内容。然后反复进行表演。
建议
1.此活动应结合认识秋季特征进行,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理解歌曲内容、动作与大自然的关系,让幼儿自己获得知识经验,自由地舞蹈。幼儿的任何动作都会表达出自己的感受,不要强求统一。教师要使不同水平的幼儿都有表现的机会,都要给以肯定。
2.这种活动还可以结合认识春季的柳条发芽,让幼儿获得有关知识经验,选择恰当的歌曲让幼儿自由地进行表现杨柳的舞蹈。
3.4岁的幼儿可以分两次进行。第一次观察、捡落叶,教师帮助幼儿每人做一个头饰。制做头饰时,教师可自唱这首歌曲让幼儿欣赏。第二次学唱歌曲和在歌曲音乐伴奏下,幼儿自由舞蹈。
第二篇:中班音乐教案:小青蛙学唱歌
活动目标:
1、掌握×、××、×0、××××等不同的节奏型;
2、掌握2/4节奏的特点;
3、引导幼儿学会在生活中发现音乐,感受音乐。教学对象:中班幼儿 重点难点分析:
这是一个轻松活泼的2/4拍子的曲子。尤其在歌曲的后部分通过模拟了青蛙“呱呱”的叫声,使全曲更加生动活泼。这首曲子的重点在于让幼儿感受这首曲子的气氛,从整体上理解曲子;难点则是不同节奏型的掌握以及2/4的特点。为了解决这个难点,有以下几个方法:
1、蹦跳感受节奏
2、通过让小朋友多次听音乐,模拟歌曲的节奏来掌握十六分音符和八分休止符。
3、通过有趣的节奏游戏来掌握和辨认×0、××××的节奏型。活动准备:
一、教具准备:
1、小青蛙的头饰全班小朋友人手一个
2、预先写好的乐谱
3、录音带(按所需的音乐次数录好)
4、带双面胶的小卡片,上面写几种不同的节奏型,一共八张,四张×0,一张××××,还有一张是××,一张×和一张四分休止符0。
二、练声:(大概在活动正式开始的前5分钟)练声曲: 1 2 3 4 32 1 小 青蛙 学唱 歌
活动过程:
老师:(头戴青蛙头饰,学青蛙“呱呱”叫,按着节奏做青蛙蹦跳状出场)小朋友,这是什么小动物啊? 小朋友:青蛙!
老师: 对了!真聪明!小朋友知道青蛙住在哪里吗?它有什么本领呢? 小朋友:(七嘴八舌地将他们知道的青蛙的一些情况讲出来)
老师 : 恩,小朋友们知道的真多。那小朋友知不知道,青蛙还会唱歌呢。它呀,有个很好听的外号叫“田园音乐家”。小朋友想不想学青蛙唱歌啊? 小朋友:想!老师: 好,那么现在我们都来做会唱歌的小青蛙。请小朋友每个人拿一个小青蛙的头饰戴在自己的头上。(小朋友做好准备。老师开始放音乐《小青蛙学唱歌》)
老师: 现在,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来做青蛙?(老师开始做青蛙蹦跳状,注意要按着歌曲的节奏蹦跳,休止符处一定要空得明显,并让小朋友跟着跳。)
老师: 好了。那我们现在来听听小青蛙怎么样学唱歌的。听完了歌曲,小朋友要告诉老师,这首歌曲有几段。(放音乐,让小朋友从整体上感受歌曲。)一遍音乐之后
老师:现在请小朋友告诉老师,这首歌曲有几段啊? 小朋友:两段!
老师:对了!那现在请小朋友再听一遍,然后告诉老师第一段的歌曲里,小青蛙叫了几声?(继续放音乐,只放第一段)
老师:现在请小朋友告诉老师,小青蛙一共叫了几声? 小朋友:
(看情况,决定是否需要再放一次音乐)
老师: 现在,老师请小朋友再听一次第一段的音乐,然后告诉老师,小青蛙是怎样叫的?(再听一遍,然后根据小朋友回答的情况决定是否多放一次音乐)
老师:现在,我们要来做一个有趣的节奏游戏。(拿出写有节奏型的小卡片出示给小朋友看。)这个是我们刚刚才学过的小青蛙唱的歌,那么现在请小朋友跟老师一起再来唱一次好不好?(逐一示范每一个节奏型,口中念出来,在配上拍手动作,加强直接感受。)
老师: 那现在我们就要开始正式玩游戏了。请小朋友先选择你们喜欢的节奏型,贴在自己的青蛙头饰上。(等小朋友准备好)好,现在老师会用手拍一个节奏型,请拿到那个节奏型的小朋友站出来,并跟着用手拍一遍。好,游戏现在开始。游戏规则:
老师开始随机拍出几种节奏型。几次练习之后开始按照歌曲后四节的节奏型组合拍出来,让小朋友进一步感受歌曲的节奏。最后是由小朋友按照歌曲原有的节奏型自己组合。也就是说老师不再提示节奏型之间的连接顺序了。(假若时间允许的话,可以让小朋友交换节奏型进行游戏,保证每一个小朋友都能掌握和辨认节奏型)
老师: 恩,小青蛙们学唱歌学得可真快!现在就请小朋友跟着老师一起来读一下歌词好不好!(老师要按照歌曲的节奏读词,可重复示范两到三遍,然后请小朋友们自己读,检查是否掌握了节奏特点。)老师: 真是一群聪明的小青蛙!现在,请小青蛙们来跟着老师的钢琴唱歌好不好?
(老师弹出整首歌曲的旋律,让小朋友跟着唱,可重复三四遍)
老师:真棒!现在小青蛙们都已经学会唱歌了。那么有哪只小青蛙可以为我们表演一下呢?(鼓励小朋友运用各种形式大胆地表现自己,但要求他们一定是要以唱歌表演为主)老师:小青蛙们真不愧是“田园音乐家”!唱的可真是好!活动延伸:小青蛙的故事
请在课后小朋友自己编一个有关小青蛙唱歌的故事或是画一幅图画。健康:多吃蔬菜身体棒
一、活动目标:
1、在老师的引导下,有目的地观察菠菜、胡萝卜、大蒜、西红柿等蔬菜,知道名称,了解其丰富营养;
2、通过亲自“烹饪”,激发幼儿爱劳动的兴趣,同时教育幼儿懂得多吃蔬菜身体好,养成爱吃蔬菜的好习惯。
二、活动准备:
1、多种蔬菜(菠菜、胡萝卜、大蒜、西红柿等)
2、烹饪用具、音乐磁带、小篮子
3、丰富词汇:维生素
三、设计思路: 买菜、认识、了解常见蔬菜、烹饪、品尝、收拾、整理、针对中班幼儿,对其纠正挑食、偏食的心理与行为,进而爱吃各种食物,均有着重要的影响。
四、活动进程
1、进超市、《买菜》音乐导入
师: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地方?幼:××蔬菜超市!师:我们到超市里去买点喜欢吃的蔬菜吧。(音乐)
师:请把你买的菜放在桌子上,排好。
师:啊,你们可真能干!买了那么多,都有什么菜呀?
2、认识蔬菜,了解其丰富营养(分别出示)
师:这是菠菜,长得什么样子呀?(有绿色的叶子,红色的根),谁喜欢吃菠菜,你为什么喜欢吃菠菜?有什么营养?菠菜里含有Va,它能使我们的皮肤变光滑,小朋友经常口腔溃疡,那是因为身体里缺少了Va,所以请小朋友喜欢菠菜、多吃菠菜。你们知道还有那些蔬菜里含有Va吗?青椒、南瓜、油菜里也含有Va。还有一种蔬菜里面含有Va你知道是什么菜吗?请你们猜一猜它是桔红色的,动物中兔子和马非常愿吃。对!是胡萝卜。师:你们看,这是什么菜?西红柿,你们吃过西红柿做的什么菜?西红柿里也有许多的营养,象Vc他能是我们的牙齿骨骼变的坚固,还能防止牙龈出血。
师:小朋友平时都是谁做菜给你们吃呀?咱们自己也来做一个菜尝尝好吧。
烹饪过程(介绍大蒜的营养)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随机教育,共同分享劳动成果并学会收拾整理。
第三篇:中班音乐《青蛙唱歌》
中班音乐《青蛙唱歌》
1、学习辨别音乐的强弱、高低,并能用不同动作来表现对音乐的理解感受。
2、尝试用语言节奏表现青蛙的叫声。
3、能从音乐高低变化中区别老青蛙、小青蛙,并学习用不同的声音来演唱,体验演唱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大“荷叶”一片,钢琴。
2、虫子一串,青蛙指偶两个(老青蛙、小青蛙)。
活动过程:
1、出示荷叶,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呀?哦!原来是一片大大地、绿绿的荷叶呀,我们让她静静的躺在水面上吧!(师生手持荷叶站在原地不动。)
2、倾听音乐,感受和辨别音乐的强弱。
师:风儿吹来,荷叶会怎样呢?听,风吹来了,是什么样的风?(另一教师弹轻风的音乐)请你们猜一猜,轻轻的风吹过来,荷叶怎么动?(轻轻的)荷叶是轻轻的柔柔的抖动。(师再次弹轻风,师生共同轻轻抖动荷叶。)我们转起来,轻轻地抖起来,踮起脚尖。(师生小碎步转、抖动2遍。)
师:听,又来了一阵风,是什么风?(师弹狂风音乐,幼儿听。)你们听了有什么感觉?我们边听边抖动荷叶。(再次弹狂风,师生抖动荷叶。)
师:嘘!风停啦,(师生停在原地)我们都知道风是会变的,让我们来跟着风声来变化着抖动荷叶吧!(弹两种不同的音乐,师生共同变化抖动荷叶。)
3、尝试用语言节奏表现青蛙的叫声,用不同的声音区别老青蛙、小青蛙声音的变化。
(1)师:风停了,荷叶停在了水面上(师生把荷叶放在地上),小朋友,荷叶上是谁最喜欢坐得呀?(小青蛙)小青蛙们,我们一起来跳上荷叶休息一会!(师生共同跳上荷叶,坐下来。)
(2)引导幼儿尝试用语言节奏表现青蛙的叫声。
师:小青蛙,你们最喜欢坐在荷叶上干嘛?是怎么叫得?(个别幼儿学叫)这只青蛙叫得真好听,还有节奏呢?其实,青蛙叫不一样的声音就是在说不一样的话,听我说:××▕××▕你好!你好!×××▕×××▕真高兴!真高兴!那你们能不能把叫声也像说话一样说给大家听呢?(幼儿学说)说得真好!还有谁叫文档仅供参考
出不一样的呢。(鼓励幼儿学)
(3)倾听音乐,学习用不同的声音区分老青蛙、小青蛙。
师:你们看,(出示指偶)荷叶上有两只青蛙,他们在荷叶上愉快地唱歌,我们来听听是谁在唱?(配班老师弹两段不同节奏的青蛙音乐,幼儿倾听。)先是谁唱的?后面的呢?我们再来听一听,比比谁的耳朵最灵,(再次倾听)小青蛙唱的歌是怎样的?是跳跳的,还是连连的,细细的还是粗粗的?(跳跳的、高高的、细细的)老青蛙呢?(连连的、低低的、粗粗的)
师:老青蛙说:我要跳到荷叶上去玩。小青蛙说:我也要去。(老师情景表演)他们见了面唱起了歌,(问幼儿)谁先唱?(老师示范唱一遍小青蛙)该轮到老青蛙唱了。(示范唱一遍老青蛙)我们跟着小青蛙唱一遍,好吗?(幼儿学唱,师生一起唱。)小青蛙的声音是细细的,老青蛙的声音是粗粗的,和我一起唱。(师生一起清唱)
师:青蛙的歌好听吗?谁愿意做老青蛙呢?谁愿意做小青蛙呢?(教师帮助幼儿分组)记住要唱出老青蛙和小青蛙不同的声音哦!(幼儿分组唱2遍)
4、游戏:小青蛙捉害虫,结束活动。
师:哎呀!我们唱得肚子好饿啊,我们去捉害虫吧,一起把荷叶收起来。噢!对了!我们是怎么跳得?听到高高的声音就跳得高高的,听到低低的声音呢?(配班老师放高低的音乐,幼儿听音乐跳。)来捉害虫啦!哇!好累啊,我们回家啦!文档仅供参考
我是一片树叶(音乐)
目标
1.丰富幼儿有关生活经验,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并运用到音乐活动中去。
2.能在音乐的伴奏下,自由地用动作表现对歌曲的理解和感受。
准备
长的硬纸条、钉书器。歌曲《秋叶》的录音带。
过程
1.带幼儿到户外欣赏秋季景象,感受秋风拂面、天高气爽的宜人气候,以及树木花草的变化,培养幼儿热爱秋天的情感。
2.观察秋季树叶的变化
①树叶的颜色有什么变化?
②刮风的时候树叶怎么样?刮大风和刮小风树叶有什么不同?
③树叶变黄以后怎么样?
④树叶飘落到什么地方?
3.带幼儿拾落叶,做成头饰(将树叶用针书器钉在长纸条上,再围成圆圈)带在头上。在制作头饰过程中,播放歌曲《秋叶》的录音,使幼儿进一步感受歌曲优美的旋律,理解内容。鼓励幼儿跟唱歌曲。
4.在此基础上,启发幼儿结合观察活动扮成树叶边唱边自由表演。
5.请不同水平的幼儿说说自己表演动作的内容。然后反复进行表演。
建议
1.此活动应结合认识秋季特征进行,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理解歌曲内容、动作与大自然的关系,让幼儿自己获得知识经验,自由地舞蹈。幼儿的任何动作都会表达出自己的感受,不要强求统一。教师要使不同水平的幼儿都有表现的机会,都要给以肯定。
2.这种活动还可以结合认识春季的柳条发芽,让幼儿获得有关知识经验,选择恰当的歌曲让幼儿自由地进行表现杨柳的舞蹈。
3.4岁的幼儿可以分两次进行。第一次观察、捡落叶,教师帮助幼儿每人做一个头饰。制做头饰时,教师可自唱这首歌曲让幼儿欣赏。第二次学唱歌曲和在歌曲音乐伴奏下,幼儿自由舞蹈。
第四篇:幼儿园中班音乐:青蛙唱歌(范文)
中班音乐:青蛙唱歌(课例解读)
(本课程为优质课,有配套视频,完整教案。)
设计意图:
音乐是一个丰富的整体,它由音高、节奏、力度、旋律等多种元素组成。活动中多种音乐元素多样地呈现,它们不仅是交融的,更是递进的。对于一个音乐活动来说,它的意义并不在于教给孩子一首歌曲,或者一个节奏,而是让孩子真正体验和感受歌唱的快乐、歌唱的魅力。
《青蛙唱歌》这首歌曲的旋律源于一部电影《河东狮吼》的插曲:“来来,我是一颗菠菜,来来来„„”原作改编自“康康舞曲”。由于这首曲子欢快诙谐,让人听了有一种不由自主想要跟着哼唱的渲染力,但最后一小节的节奏和音域跨度对于中班幼儿来讲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我对它进行了一些改动,使它变得更为规整,以适应中班幼儿的歌唱特点。
活动的重点是让孩子们尝试用高低不同的声音进行歌唱,但是当我们把音乐呈现在孩子面前是应该是多样的、多元的。比如:“荷叶和风”看似一个韵律游戏,但它的背景音乐运用的是歌曲的旋律,让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熟悉旋律,为后面的歌唱埋下伏笔,这是一个显性目标。而它的隐性目标则在于聆听高音区轻柔舒缓的音乐和低音区快速强劲的音乐,感受音乐的高低变化,通过多通道感官的共同参与,让幼儿体验音乐变化和身体动作之间的联系,为幼儿今后对音乐的表达表现积累经验。再如:“青蛙的叫声”,这首歌曲的旋律不难,但歌词中连续的“呱呱呱„„”对于中班幼儿来说在歌唱的咬字和吐字方面都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出现歌曲前先让幼儿想象青蛙不同的叫声,在富有变化的叫声中不仅使孩子们的咬字清晰,更提升了幼儿的节奏这一艺术技能。更重要的是,将青蛙叫声与我们人类的语言这两者之间产生互动联想,不仅赋予了节奏以活力,更拉近了动物与我们人类的距离,引发幼儿关注动物与我们人类相似的地方,多角度的理解动物与人的关系。
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的高低、快慢变化,尝试用不同的声音、速度、肢体动作等大胆表现所体验到的动物(青蛙)与事物(风、荷叶),表现小青蛙和老青蛙。
2、想象青蛙的叫声,乐意用语言节奏创造性地表现。
重点:尝试用不同的声音、速度快乐地歌唱,表现老青蛙和小青蛙。
难点:乐意用语言节奏创造性地想象并表现青蛙的叫声。
活动准备:
1、大荷叶一张(能容纳进行活动的幼儿)
2、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感受音乐的高低变化,尝试韵律游戏:荷叶和风。
1、发现荷叶:
——“小朋友,你们看,这会是什么?我们一起把它打开吧!”
——“荷叶长在什么地方?如果一阵风吹来,荷叶会怎么样?”
2、倾听高音区轻柔舒缓的音乐——游戏:小风和荷叶
——“听!风来了,你觉得这是一阵怎样的风呢?”
——“当轻轻的风吹来,荷叶会怎么样呢?”
3、倾听低音区快速强烈的音乐——游戏:大风和荷叶
——“又有一阵风吹来了,听!这又是一阵怎样的风呢?”
——“当大风吹来时,荷叶又会怎么样呢?”
4、强弱不同的音乐交替进行——游戏:会变的风和荷叶
——“风会变吗?仔细听音乐里的风是怎么变的?”
——“风停了,荷叶怎么样了?”
二、想象青蛙的叫声,用不同的声音表现小青蛙和老青蛙。
1、经验再现:小青蛙。
——“谁最喜欢荷叶?”(青蛙)
——“小青蛙是长得怎样的?”(唱唱跳跳:歌曲《小青蛙》)
——“小青蛙是什么能手呢?”(试着轻轻跳到荷叶上)
2、想象青蛙的各种叫声。
——“青蛙在荷叶上喜欢干什么?它是怎么叫的呢?”(尝试不同节奏的叫声)
交流讨论:原来青蛙有那么多不同的叫声,它就象我们人一样,不一样的叫声就好象在说不一样的话。如:
“呱呱!呱呱!”(你好!你好!)
“呱呱 呱呱 呱呱 呱!”(今天我呀真高兴!)
“呱呱 呱!呱呱 呱!”(真热啊!真热啊!)
(说明:教师与幼儿即兴互动,大胆想象不同的语言节奏。)
3、媒体情境:青蛙唱歌。
? 小青蛙和小金鱼——拓展经验:谁会在水里吐泡泡?(引出歌曲《青蛙唱歌》)
? 小青蛙和大白鹅——听听猜猜:教师即兴将自编的大白鹅的谜语随乐曲旋律编唱。
? 小青蛙和老青蛙——试着用不同的声音歌唱,并自主选择角色进行歌唱游戏。
三、音乐游戏:青蛙下水
1、编编唱唱:蛤蟆下水——青蛙下水。
2、唱唱玩玩:1只青蛙——2只青蛙——3只青蛙„„——许多青蛙!
第五篇:小班音乐活动:小青蛙学唱歌
一:活动背景:
小班幼儿对小动物有一种很特殊的感情,无论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都会对它们表现出莫大的关心与好奇,喜欢不断的模仿它们的动作和声音。我从幼儿的这个兴趣出发设计了这节音乐活动“小青蛙学唱歌”。在活动设计中,我注重以游戏的形式,让幼儿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中学会歌曲,达到“玩中学,学中乐”的教学效果。
二:活动目标:
1:学会歌曲,能用好听的声音来演唱歌曲。
2:初步了解四分休止符“0”的概念。
3:通过模仿小青蛙唱歌,体验音乐活动的无限乐趣。
三:活动准备:
小青蛙唱歌图片一幅,图谱五张,青蛙头饰四个。
四:活动过程:
1:导入:师:“小朋友让我们来唱唱歌吧。”幼儿齐唱“我上幼儿园”。师:“小朋友的歌声真动听,传到了小动物的耳朵里,它们也想来学唱歌了,猜猜它们是谁。”引出课题“小青蛙学唱歌”。
2:学习歌词:老师出示青蛙唱歌的图片,请幼儿观察。师:“小青蛙唱歌很认真,看看它的嘴巴张的怎么样啊?”“小青蛙在哪里学唱歌的?”“猜猜青蛙是怎么唱歌的?”引出歌词,老师出示相对应的图片与图谱。“小青蛙唱歌很调皮,唱唱歌,她还要跳起舞来,于是它在荷叶上跳了一下。”引出四分休止符的图谱(用荷叶表示),老师引导幼儿拍手或跺脚。
3:学习歌曲:听老师完整的唱一遍,引导幼儿边听边学一学;请幼儿一起来学一学,用好听的声音来唱一唱。第一遍唱时,休止符处,请幼儿拍手,第二遍时请幼儿跺脚,掌握以后再学小青蛙一样跳一下。
4:歌曲表演:师:“小朋友你们学会这首歌曲了吗?现在老师想请小朋友来做小青蛙了。”选四位幼儿上来带上青蛙头饰,学小青蛙来唱歌。(分角色,下面的幼儿唱前两句,上面的幼儿唱“呱”的部分。)
5:结束本课:师:“小青蛙都学会唱歌了,现在让我们跟着音乐一起回家吧。”幼儿与老师一起听音乐做游戏,结束本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