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师资格证面试_小学语文试讲《桥》
http://www.xiexiebang.com
《桥》教案
本教案是本人当时考特岗准备的,面试成绩 89 分,仅供参考!
一、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词,理解重点词句。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感悟老支书在危难面前所 表现出来的无私无畏、舍己救人的高尚品质和人 格魅力。
4、领悟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二、教学重点:
1、结合课文,让学生感受到情况的危机,领悟老支 书每一次举动的内涵和精神。
2、理解“桥”的深刻含义。
三、课前准备:搜集各地遭受洪灾的图片和录像资料。
四、课时安排:2 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略)第二课时 师: 同学们,大家回忆一下,之前我们学过有关 “桥” 的课文有哪些? 这些课文讲述了什么内容? 生:学过《兰兰过桥》,讲的是新奇的潜水桥和塑料桥。生:学过《赵州桥》,介绍了赵州桥的雄伟,坚固,美观。生:学过《跨越海峡两岸的生命桥》,讲的是海峡两岸人民用爱心救 助一位大陆白血病患者的故事。师: 同学们的记忆力很好,今天我们要讲的这篇课文,仅用一个 “桥” 字作为题目,那么这又是怎样的 http://www.xiexiebang.com
一座桥呢?(板书:桥)请同学 们打开课本的第 78 页,认真的读一遍这篇课文。师:同学们,课文读完了,这是一座什么样的桥? 生: “窄窄的木桥” “不结实的木桥” 师:又窄又不结实的木桥,(板书:桥),这样的一座桥,平日里在山 村中或许只是很不起眼的的一座桥,可是洪水来临的时候,却成 了? 生: “逃命桥”“救命桥”“希望桥”、、。师:就是这样一座又窄又不结实的桥,成了洪水突然来袭时的唯一的 逃命桥。那么它是否真的能轻易的救老百姓的性命呢?当时的情 况又是怎样的呢?这究竟是一场多么可怕的洪水呢?大家再读 一下课文,读的过程中画出描写洪水的句子。生:(自由朗读课文)师: 同学们读完了么?谁把自己画下来的句子读一读?这位同学你来 读。生: “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 当。,”“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死亡在洪水的 狞笑声中逼近。,” “水渐渐窜上来,放肆的舔着人们的腰。,” “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 师:找的很准确,把描写洪水的句子都找了出来。“咆哮”(板书:咆 哮)是什么意思?这里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呢?这位同学你说。生: “咆哮”指野兽的吼叫。这里用了比喻修辞手法。师:回答的很好,(板书:比喻)作者把洪水比作“受惊的野马”,来 表现洪水来势凶猛。“洪水在路面上跳舞”,是演员在跳着优美的 舞蹈么?对,不是,是魔鬼,野兽在跳舞,跳的是死亡之舞。“死 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狞笑是一种怎样的笑呢(板书:狞 笑)?这里用到了什么修辞手法 http://www.xiexiebang.com
呢? 生: “狞笑”是一种凶恶的笑,这里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师:回答的很好。是什么在向人们逼近?是死亡啊!同学们在脑海中 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洪水像野兽长着大嘴向你扑来,跳着恐怖 的死亡之舞,狞笑着向你逼近,再来读下这些句子!生:(有感情的读描写洪水的句子)师:读的很好,看来同学们已经感受到了洪水的可怕,从这五句话,我们仿佛看到洪水在不断上涨,灾情在加重。此时此刻,在场的 每一个村民都会有逃生的欲望。我们来看看村民是怎样逃生的。一起读一下课文的 3-6 自然段。生: “村庄惊醒了。人们翻身下床,却一脚踩进水里。是谁惊慌地喊 了一嗓子,一百多号人你拥我挤地往南跑。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 在路面上跳舞了。人们又疯了似的折回来。东面,西面没有路。只有北面有座窄窄的木桥。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人们跌跌撞撞地向那木桥拥去。师:同学们,村民们惊慌失措,如果一百多号人都拥上了这座又窄又 不结实的木桥,那么这座桥能承受的了么?它将变成怎样的一座 桥呢? 生: “要命的桥”“通向死亡的桥”,师:回答的很好,这座桥马上就要成为一座通向死亡的桥,就在这危 机的时刻有一个人出现了!他是谁? 生齐答:老汉。(板书:老汉)师: 老汉是什么身份呢?他出现在这里要干什么呢?请同学们一起读 下课文的 7-9 自然段。生: “木桥前,没腿深的水里,站着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全村人 都拥戴的老汉。” “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 像一座山。” “人们停住脚,望着老汉。” 师: http://www.xiexiebang.com
在这些惊恐不安的村民眼里,老汉像什么? 生齐答:一座山。师:(板书:山)这里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同学们思考一下,为什么 把老汉比作“一座山”? 生:这里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了老汉的威严,写出了老汉在人 们心中的地位,老汉就是村民们获得生命希望的靠山.师:回答的真棒,大家掌声鼓励一下。面对如此惊慌失措的村民,老 汉默不作声,可是他心里也没有说话么?你知道他心里在想些什 么么?是啊,此时此刻,老汉虽然默默无言,但心中却为村民的 安危而焦急如焚啊。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中。在这危难的时刻,老 汉下了一道命令,什么命令?请同学们读一下。生: “老汉沙哑的喊话: „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 ‟。师:好一句“党员排在后边”,谁排在前面?对!老汉始终把群众的 安危放在第一位。老汉的这几句话有什么特点?什么标点符号引 起了我们的注意? 生:每一句话都很简短,连续用了三个感叹号!师:同学们思考一下,为什么老汉说的话都很简短?为什么用到了三 个感叹号?这位同学你说。生:当时的情况很危急,容不得老汉多说,感叹号表现出了老汉说话 的急促、声音洪亮。师:回答的很好,老汉的喊话虽然是沙哑的,但是三个感叹号传出的 声音就像大山一样坚定!就像大山一样稳重!让我们满怀感情,再读一读这一段话!生:(朗读课文第 10 自然段)师:同学们,老汉大山般得形象已经让我们刻骨铭心,除了老汉,文 中还有一个人作者也进行了具体描写,是谁? 生:小伙子。(板书:小伙子)师:好,请同学们认真读 http://www.xiexiebang.com
课文后面的几个自然段,划出描写老汉与小 伙子动作的词句。师:同学们画出来了么?谁来说一说描写老汉动作的语句。这位同学 你说。生: “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 “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板书:揪—推)” 师:谁来说一说描写小伙子动作的语句。这位同学你说。生: “小伙子瞪了老汉一眼,站在了后面。” “小伙子推了老汉一把,说: „你先走。”(板书:瞪—推)‟。师:同学们,老汉刚开始狠狠的“揪”出小伙子,凶的像只豹子,到 了危难关头,他又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小伙子开始时候 “瞪”了老汉一眼,表现出来的是不满、不情愿,可是到了危难 关头,却心甘情愿的将生的希望让给老汉。这前后充满了矛盾啊!同学们,你们能读懂么?从大家的表情可以看出来,大家有些似 懂非懂。我们接着读完后面几个自然段,我相信同学们会在顷刻 间明白许多许多??。同学们一起读。生: “突然,那木桥轰的一声塌了。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 “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塔。” “一片白茫茫的世界。” 师:读到这,我们知道,桥怎么样了? 生齐答:塌了。师:小伙子怎样了? 生齐答:被洪水吞没了。师:老汉呢? 生齐答:也被洪水吞没了.师:同学们,此时此刻,我们的心情很沉重,同学们怀着沉痛的心情 接着读完最后几个自然段 生: “五天以后,洪水退了。” “一个老太太,被人搀扶着,来这里祭奠。” “他来祭奠两个人。” “她丈夫和她儿子。” 师: “祭奠”是什么意思?这位同学你说。生:为死去的人举行仪式,表示追念。师:这位老太太 http://www.xiexiebang.com
祭奠的丈夫是谁?老支书!这位老太太祭奠的儿子是谁?小伙子!同学们现在你们明白之前的矛盾了么?是啊!老汉和小伙子,他 们是一对亲生的父子啊!老汉的一“揪”一“推”说明了什么? 这位同学你说。生:说明了老汉作为共产党员,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作为一名 父亲,他同样爱着他的儿子。师:是啊!这一“揪”一“推”充分显示了老汉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像一座威严的山,忠于职守,先人后己,他是无愧的;作为一 名父亲,他同样像一座山,父爱如山,在生死关头,老汉做出的 抉择,表现出的大爱,让我们为之动容,他的身上充满着人格魅 力,闪耀着人性光辉。同学们,让我们怀着沉痛的心情,再读下 课文的 24—27 自然段。生:(朗读课文)师:同学们,现在思考一下作者为什么以“桥”来作为题目?可以按 照课前分好的的小组讨论一下!生: “老汉救了很多人,老汉就是一座桥” “老汉用自己的生命搭建了 一座桥” 师:回答的很好!老支书是村民们跨越死亡的生命桥,在生死关头,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他用自己的血肉之 躯筑起了一座永远不倒的“桥”。师:同学们,今天的课就到这里,下课!
来源:中师教育 www.xiexiebang.com
第二篇:教师资格证面试小学语文试讲教案
http://www.xiexiebang.com
教师资格证面试小学语文试讲《恐龙》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恐龙的种类、形态及生活习性。教学重难点:
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说出课文介绍了哪几种恐龙及其特点,领悟课文是怎样把它们的特点给写具体的。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写的是一种曾经是地球的主人,但今天已不复存在的爬行动物,请同学们猜一猜,这是什么动物?
2、这篇课文是以这种动物的名称为题的。当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你想知道些什么呢?
二、初读指导
1、自学生字词。
(1)自由轻声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语。(2)会读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会读田字格前面的生字。(3)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或观察插图,理解词语的意思。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生字新词,指名读、齐读。
(2)指导观察字形,弄清每个生字的结构及各部分之间的比例关系,然后让学生有重点的书写。
(3)指名结合上下文解释词语。(4)齐读生字词语。
3、各自试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4、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
5、理清层次
(1)理解每个自然段的内容。(2)给文章分段。
第一段(1节)交代了恐龙的生活年代、生活环境的优越、活动范围广、数量多。第二段(2——5节)介绍了恐龙以及近亲的种类和生活习性。第三段(6节)恐龙消失了,但其原因至今还是一个谜。
6、师总结:恐龙是两亿年以前地球的主人,属爬行动物,它们与神话传说的“龙“无关。恐龙的种类繁多,一般体大个小,生活在陆地或者水中。约在6000千年前消失了。文章直截了当地以“恐龙”为题,既可突出文章描写的对象,又可引发对读者的阅读兴趣。
三、导读第一自然段(1)指名读课文。
(2)说一说,从这一自然段中,你知道了什么?
(3)引导学生抓住“两亿年”、“大片大片”、“密密”、“到处漫游”、“遍及整个世界”等词语来感悟恐龙生活年代之久远,生活条件之优越,活动范围之广及数量之多。(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5)齐读。
http://www.xiexiebang.com
四、布置作业
1、出示生字。
2、讲解生字要领。
3、学生描红。
来源:中师教育 www.xiexiebang.com
第三篇: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
自我介绍:
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我是_____号考生。说课: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____________》。首先我们来进行教材分析。教材分析:
本节课出自______________出版社出版的高中《________》第__册第__章第__节。
1、本节课分____个部分内容,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
2、本节课贯穿了______以后的整个教学,是学生进一步顺利、快捷操作____的基础,也是形成学生合理知识链的重要环节。(这条基本上通用)
3、本节课联系了________和_________,在以后学习______具有重要意义。
4、本节课是在学习______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___________的关键。
(以上4条,灵活运用,不用全部说上就行。可以参考序言中的句子,主要是说学习本节课的意义。)接下来说一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2、能力目标;
1、通过讲练结合,培养学生处理____、解决问题的能力。
2、分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与他人沟通交流、分工合作的能力。
3、通过设置问题情境,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
2、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和对学习计算机的热情。当我们对教材进行了分析并且了解了教学目标之后,就不难理解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 难点:
(对于重点、难点,依然是说出本节课的内容就行,可以参考本节课的题目和各部分的标题)
那么,究竟应该怎样来完成本节课的任务呢?下面说一下本节课的教法和学法。教法:
1、范例、结合引导探索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师精讲、学生多练,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
3、采用类比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自主学习,从而体验到独立获取知识的喜悦感。
4、通过“教”“学”“放”“收”突破重点和难点。
(根据需要任意选取教法。2-3个就行。根据时间自行安排。)教学相长,本节课我所采用的学法主要有两个。学法:
1、主动学习法:举出例子,提出问题,让学生在获得感性认识的同时,教师层层深入,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索知识,培养学生思维想象的综合能力。
2、反馈补救法:在练习中,注意观察学生对学习的反馈情况,以实现“培优扶差,满足不同。”
最后我们说一下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本节课在多媒体教室进行,所需教具是教师机---学生机、投影仪、黑板、等。我将本节课分为三个部分。
用约5分钟时间进行导入部分,主要是复习和引入新课。
用约20分钟时间进行正体部分。主要是通过讲练结合的方式完成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几部分的学习。
最后,用约5分钟的时间进行尾声部分,主要是小结和作业。或者说是,对本节课进行总结以及布置作业。
(1、关于讲练结合,如果是理论课,练就表示做习题,如果是操作课,就表示上机实际操作
(2、我是按一节课40分钟分配,待考证。
(3、大概模式是这样的,你根据时间要求自行取舍吧。
(4、声音一定要大,语速不能太快。对于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等表示你说课流程的词汇要突出。但是,不要板书,浪费时间。(5、注意,偶尔要看一下评委,眼神交流。
最后要说“说课完毕”
对于试讲,引出这节课,之后顺手把本节课的题目写黑板上。要用力写清楚。如果觉得整节课讲不完,你可以说我今天主要讲____几部分。因为没有学生,所以讲的不要太散,要有思路.如果能显出你跟学生交流的过程就显一次,不然的话,就直接讲自己的。
第四篇:教师资格证面试如何“试讲”
面试中的“试讲”环节
一、形象:⑴青年人要阳光、正派,开朗、活泼;⑵洋溢青春气息,有自信,充满正能量。
二、试讲以“微课”形式进行,共10分钟。其中,最好有
一、两分钟要有点“激情”,带有艺术性(有限度的、和教学内容相关联的表演和夸张),这是得分点。
⑴结构完整,不是片断。教学过程各个环节(复习、导入;新授;练习;小结)不可以省略,但必须简化,保留核心要素。这是教学的设计的得分点。⑵
三、教学语言是必备的教学基本功之一,⑴普通话要尽可能标准些;⑵声音要洪亮,但是不能喊。⑶语速近似于演讲,绝对不可以太快,如果拿捏不好,必须多加演练。这是教学语言关键得分点!讲话不要半推半就、含混不清,防止自说自话。⑷在讲台上要有台风。语文教师要求更高,咬字清晰,语音悦耳,抑扬顿挫。⑸还要注意跟台下评委的眼神配合,眼睛的视线不要一直停留在讲稿上,要使台下的每一个评委都以为你在看他们,注视着他们。⑹要面带微笑,不要太严肃,但绝对不可以嘻皮笑脸。
四、面试时要衣着得体、打扮朴素,切记:不要佩带饰物。行为举止大方,不拘禁,也不能太嚣张,要给人留下稳重端庄的印象。
五、注意恰当运用肢体语言。不要僵直地站在讲台上,按美学的说法是,站立位置大部分时间应该在黄金分割点(0.618),当然,要在试讲前备课时有准备,把讲课内容的相关背景等知识了解到位,并把课的内容和这些背景结合起来,让背景知识在吸引人的同时把人引导到课本的内容上来。
六、配合教学内容适当板书:板书设计要突出主题,要有条理,用楷体书写,要工整、美观、适量,书写时注意“笔顺笔画”,千万不可以出现“错字白字”,尽可能和教学语言同步(这是得分点),最后别忘了“布置作业”。
最好能采用多媒体教学(试讲时不允许“真实呈现”,技巧上可以用自己的语言“具体形象”的复述出来),这通常是可以加分的,也能体现新课程的理念。
七、试讲完成以后还会有提问,基本上都是涉及到如何安排你所教的课程的,教学侧重点应该在哪里,如果学生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你该如何等等。不要慌张,首先肯定教师提出的问题,并结合以往的教学经验予以适当的重复和肯定,与此同时思考应对的策略。
回答的时候最好能有一个提纲,分几点来说明你的观点,显得层次鲜明,逻辑性强。点到即可,除非特别自信,不要过于展开。
心理素质和基本的知识水平:
1、着装。穿衣服一定不要太随便,也不要太花哨,很多评委看不惯。尽量整洁、斯文 点。如果你是女孩子,可以化点淡妆,但千万不要浓妆艳抹。
2、备课一定要充分,所谓的充分有三层意思:
(1)内容要稍多一些,多准备点不要紧,可跟椐试讲时间(10分钟)自己控制。
(2)试讲主要是评委想了解你的“口才”,当然也看看你有多少“料”。
(3)内容可以插入一些新颖、前沿的知识,同社会某些现状加以联系。这样会让评委感觉你很有“料”,能够把握最新进展,能够理论联系实际!
3、试讲之前一定要默练。即使你有足够的信心也要默练一次。当然,能面对自己的朋友演练就更好了,因为他们或许还能给你提点意见和建议呢!
4、写一手漂亮的“板书”或画“简笔画”会给一些评委留下一个很好的印象,二来,在写的过程中,可以想:接下来我要讲什么?也就是说,给自己一个缓冲的时间,消消紧张情绪,当然不要因紧张而写的飞快,慢点写不要紧,关键是把字写好,写的有条理。
5、讲话语速不要太快。这是试讲者共有的一个不足。如果真的试讲时语速突然加快了(有时面对下面一双双陌生的眼睛,你自己都无法控制),就停下来,做个深呼吸,效果还是不错的。
6、试讲完后,可能下面的评委会问你几个问题。这时,你“最熟悉最感兴趣的内容”的优越性就体现出来了,对于自己会的,不要抢着回答(为了证明自己懂),等人家完全问完了,自己再回答,当然可以停顿一下想想再说;对于自己确实不会的,一定不要乱说(不会本来就不好了,再乱说岂不是罪加一等),直接说:这个问题我确实不太清楚。在回答问题的时候,一定要保持面带微笑,这种微笑会让你省去很多麻烦的。
1、慢点:一紧张,绝对说话太快,人家不易听懂,时刻提醒自己说清楚,慢点,宁愿没说完。
2、目光:自信,眼光要看着听课得人,把他们想象成学生(根据授课对象决定)
3、熟悉:熟悉能够缓解紧张,做到可以脱稿。
4、专注:把思想专注在要说得内容上,全身心投入。
5、互动:适当和听者互动,提问等方式,试讲时可“自问自答”。
6、条理:注意教学过程各个环节之间的逻辑与衔接自然。
7、慢点,还是要再慢点。
全国教师资格证认定面试问答试题精讲汇总 全国教师资格证认定面试问答试题精讲汇总 全国教师资格证认定面试问答试题精讲汇总
9页 免费26页 免费4页 免费
教师资格证全国统考面试——如何试讲(模拟上课)6页 免费 全国教师资格证认定面试问答试题精讲汇总 更多与“全国教师资格证面试”相关的文档>>
教师资格证考试锦囊:试讲+面试
1页 免费
2010年 教师资格证认定考试试讲(说课)指导2页 免费 教师资格证考试的试讲
泉州教师资格证考试试讲部分经验总结 2010年教师资格证认定考试试讲(说课)指导 更多与“教师资格证考试试讲”相关的文档>>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全套)高中信息技术 全套教案(经典)高中信息技术教案(全套)
88页 免费36页 免费17页 免费
2页 免费3页 免费4页 免费
20页 1财富值
高中《信息技术基础》必修全套教案53页 2财富值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全套
解读《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信息技术)》—...4页 免费
12页 1财富值
更多与“高中信息技术教案全套”相关的文档>>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解读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解读 兰州2010.8....《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解读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解读 成都2010.6.1...英语教师面试自我介绍 面试时英语教师自我介绍 英语教师面试自我介绍 英语教师面试自我介绍汇集 英语教师面试自我介绍
2页 免费3页 免费5页 免费8页 免费2页 1财富值
53页 2财富值95页 2财富值3页 1财富值88页 免费
更多与“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解读”相关的文档>>
更多与“教师英语自我介绍 面试”相关的文档>> 全国教师资格证认定面试问答试题精讲汇总9页 免费 全国教师资格证认定面试问答试题精讲汇总26页 免费 全国教师资格证认定面试问答试题精讲汇总4页 免费 教师资格证认定面试问答试题 教师资格证(说课、面试)试题全集
更多与“教师资格证面试试题”相关的文档>>
17页 免费18页 2财富值
第五篇: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资格证试讲面试模版
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资格证试讲面试模版
目录
编写说课模板要点..............................................2 《声音的播放与录制》..........................................6 《可爱的动物》................................................9 《美化表格》.................................................10 《字形与字体》...............................................12 《字体,字号和颜色设置》......................................14 《彩色世界》.................................................17 《认识word》................................................21 《奇异的绘画天地》...........................................24 《从互联网上下载信息》.......................................31
本资料为云南教师资格面试试讲科目考试复习资料,仅供大家复习下载,切莫错过说课试讲考试公告和考试时间以及网上报名。
—1—
编写说课模板要点
—说课试讲考试复习资料
一、认识是说好课的前提 无论做什么工作都应对其有深刻的认识,方能做好。说课活动也是如此,要想说好课,必须对说课的要素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有深刻的认识。因此要求说课人应有良好的认识素质。首先要认清说课活动的性质。说课是把教师的教案转化为“教学活动”的一种授课前的实践演习;是教师在独立备课基础上,向同行系统的谈自己的教学设想及其理论依据,然后由同行评议,达到互相交流,共同提高的一种教研活动。说课是加强课堂教学研讨、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还是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的有效途径。其次要明确说课的内容及要求。
说课内容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对象,训练反馈等基本内容。基本要求是:
1.依据教材、大纲,符合学生实际。2.重点突出,层次分明,内容具体。3.说理透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4.语言准确、简练、科学。掌握说课方法。说课不仅要明确说课性质、内容和要求,而且更要掌握说课方法。方法对了,事半功倍;方法错了,则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说课应遵循以下原则:
1.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2.科学性原则; 3.可行性原则。
说课质量的高低,除本人的素质外,准备工作也重要环节。准备的充分,说课质量才会高。
说课的准备工作一般可分为如下四步:
1.学:即钻研大纲和教材,明确大纲的基本要求和教材的结构,基本知识;确定重点、难点;学习必要的教育教学基础理论,做好理论准备。
2.析:分析学情,确定教学的指导思想与基本教法和学法。3.写:遵照相馆说课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要求,写出说课讲稿。
4.演:说课前的试讲,从中找出不足,并加以修改和完善说课内容。说课活动开展的好与坏,首先了取决于说课人对说课活动认识水平的高低,所以要搞好说课,必须从认识说课入手,努力提高自己的认识素质。
二、情感是说好课的动力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人原各种活动都与情感不无关系。列宁曾说过:“没有‘分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乞追求。”同样,在说课中不能不考虑教师的情感因素。
—2—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对于说课活动具有积极的情感可激发教师 说课活力,使教师精神焕发,朝气蓬勃,从而提高说课水准。
1.说课要有激情
激情是一种迅速强烈地爆发而时间短暂的情感。积极的激情与冷静的理智、坚强的的意志相联系,能激励说课人克服困难,攻克难关,成为说课活动的巨大动力。所以说课人必须要有激情。
2.说课要有良好的心境
心境是一种微弱平静而持续的情绪状态。在心境产生的全部时间里,它能影响人的整个行动表现,在现实生活中,心境的作用是很明显的,积极良好心境可使人振奋,从而完成困难的任务。说课要求说课人具有稳定的情绪,不急不躁,在说课中树立起坚定的信心:通过自己不断的努力,教学水平一定能得以充分的发挥。因此说课人必须有良好的心境。否则,无论准备的多么充分,也有可能挥失常。
3.说课要有热情
热情是一种强有力的稳定而深刻的情感。它可以掌握整个人的身心,决定一个人思想行动的基本方向,成为巨大推动力。巴甫洛夫指出:“科学是需要人的高度紧张性和很大热情的。”说课是一种新型教学研究活动。它的要求严格,教师即要有深厚的文化专业知识,又要有较好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更需要有较强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应用能力和研究能力。说课的难度大,人们对此经验又不足,必然会遇到的问题,要想较好的完成这项工作,参与说课,解决遇到的问题,没有热情是无法做到的,所以要求说课人要有热情参予说课活动。情感是决定人的活动效率的重要心理因素。说课人只有化消极的情感为积极的情感,用饱满的激情、稳定的心境、满腔的热情投入到说课活动中去,说课活动必会结出丰硕的果实。
三、意志是说好课的保障 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困难,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
它对行为的支配和调节具有巨大的作用。意志在说课活动中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二个方面:
1.坚持力
坚持力也称毅力。它是指人确信行动的正确性而不懈努力,坚持到底的意志品志。坚持力的根本动力来源于人对事业原信心。说课人坚信说课活动会给教学质量的提高带来新的活力,那么就会推动说课人去寻找设备,查询资料,向他人请教,使自己的说课活动获得圆满的成功。自立性是坚持力的重要特点。自立性这里是指说课人能独立分析情况,形成自己的风格,在说课中不墨守成规,努力创新,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2.应变力
—3—
应变力是指人根据不同情况作非原则性变动的能力。说课是新鲜事物,我们是在“摸着石头过河”,会有许多新的问题出现,会遇到许多新的障碍,这就要求我们凭借自身的应变能力,及时解决问题、克服障碍。说课既是科学,又是艺术,随机性很大。如果说课人没有理论与实际情况相联系的较强应变能力,那么说课活动很容易陷入困境,再则说课人在说课中的角色与讲课中的角色不尽相同,这种角色的移位需要说课人迅速的适应,因此说课人应有意识的训练自己的应变能力。认识、情感、意志三种心理要素互相联系。认志的产生是以认识为前提的,离开了认识过程,意志不可能产生,意志对认识过程也有影响,没有意志努力,就不可能有认识过程。认识也的情感的基础,情感又是认识的动力。意志与情感也有密切联系,情感对人的活动起推动或支持作用时,情感也成为一直的动力,因此,要想说好课,说课人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说课的定义:授课教师在充分各课的基础上,向专家和同行陈述其教学设计过程及这样进行教学设计的理论依据;然后、专家和同行教师进行评说和共同讨论,确定改进意见;再由授课教师依据其指导性意见对教学设计和过程进行修改和完善,其主旨在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师教学业务素质与教学科研水平的教学研究活动形式。
(一)“说”教材
说明所选用的教科书,教学的内容是什么,含有哪些知识点、操作技能、技巧,并且说明这些知识点、操作技能、技巧在整体知识结构申的地位和作用;参照大纲(课程计划或课程指导纲要)及教材进行分析与思考,结合所教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结构特征以及本学科内容、知识结构特点,学生现有的发展能力和潜在的发展能力,说明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和关键,并说明这样确定的理论依据。
(二)“说”学情
学生是教学活动过程中最基本的因素之一,对学生的充分认识,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必要条件。对学生年龄特征、知识水平、能力结构、认知水平结构、可接受水平、当前的发展水平以及可能的发展水平。学生的共性及个别差异等进行分析和了解,以利于教学过程的科学设计。
(三)“说”教学目标
在教材和学情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结构特点以及本学科内容的结构和特点,恰当地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并说明这样确定教学目标的依据。
(四)“说”教法
在以上情况分析的基础上,说明教学方法的选择,其中包括必要的教学手段、教具和学具的使用等,以及这样选择的依据。如果选用的教学方法不止一种,可分别说明其依据,也可就其申居主体地位的教学方法说出依据;说明教学过程中如何根据学生的情
—4—
感、意志、兴趣等 “非智力因素”以及年龄特点、认知结构特点、学科知识水平、能力结构特征、现有发展能力和潜在发展能力等,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学生思维训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
(五)“说”学法
根据新课程标准及教材进行分析与思考,要教给学生哪些学习方法以及要强化哪些学习方法,并阐明原因;说明本课的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掌握哪些知识,要培养或提高学生哪些能力,渗透或强化学生哪些思想方法,并阐明其原因。
(六)“说”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课堂教学的申心环节,因此“说”教学过程也是说课的申心环节。在这个过程申,要说明教学过程的整体安排。其中包括新课的引入、新课的展开、练习的设计、小结如何进行、作业如何布置、板书设计等。并且说明这样安排和设计的理论依据;说明教学过程申,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如何安排和有机结合,说明教学过程的构想与整体分析;
说明本课教学过程申应如何体现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具的运用、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学生思维活动的落实,如何采取各种措施,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手段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和关键,以及如何实现前面提出的各项教学目标等。
(七)展示个人素质
充分展现教师的个人风采。
展现教师的仪表气质。穿戴要整洁大方、朴素自然。态度要和蔼、自信,充满活力。根据教材内容、结构、特点和教学要求,展现教师的学科素养。注重教育教学专业素养的展现。
注重语言表达。普通话要标准流畅、语言简明扼要、清晰生动、逻辑性强。其次还要求教师语言要富有感情、有感染力。再进一步要求语言要富有个性、能够体现出一名教师的独特风采。
—5—
《声音的播放与录制》
—说课试讲考试复习资料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苏教版《信息技术》(小学六年级下册)教材第2课,教材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充分运用多媒体计算机感受听觉媒体的功能,教材目的是让学生学会进行声音的播放、录制与应用(设置系统声音),形成学生“了解熟悉——技巧掌握——综合运用”这一合理的知识链。为学生提供了有利于多元智能发展的智能环境。学生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能进行文字处理、作图绘画等。“声音的播放与录制”一课,主要让学生学会利用的“录音机”播放和录制.wav声音文件,学会查找声音文件及对声音文件进行简单的处理,操作较简单,学生很容易掌握。
二、学情分析
作为六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Windows 98的基本操作,能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进行文字处理、作图绘画等,能操作实物录音机,知道录音机的各个按钮功能。能利用网络查阅资料。
三、教学目的与要求
(1)学会使用“录音机”播放与录制声音。(2)学会查找声音文件和学会存储录制的声音文件。(3)初步了解“录音机”的“效果”功能。(4)学会系统声音的设置。
四、学习目标: 1.认知目标:
让学生熟悉计算机的“录音机”功能的操作,体验多媒体计算机中听觉媒体的功能,掌握对声音进行效果处理的方法。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如何获取声音信息、处理声音信息和应用声音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自我探索、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自我创新、团体协作的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自我展示、自我激励,体验成功,在不断尝试中激发求知欲,在不断摸索中陶冶情操。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使用“录音机”来播放与录制声音文件“.wav”。
教学难点:
1.学会查找声音,学会存储录制的声音。
2.初步了解“录音机”的效果功能,能使用录音机进行简单的声音编辑。
—6—
3.系统声音的设置
六、教法阐述:
本课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有“任务驱动法”、“创设情境法”等。信息技术教学大纲明确指出:知识及技能的传授应以完成典型任务为主。因此本课采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主体式教学模式。通过学生已经受过的音乐教育、英语教育和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整合),创设一个优美音乐、歌曲演唱的情境(创设情境法),设置一个个任务,让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自己动手,有机结合录音机的各种操作(任务驱动法),以任务驱动的方式查漏补缺,使教学内容合理流动,水到渠成。教学中,启发、诱导贯穿始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注意调节课堂教学气氛,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愉快的学习,使课堂能在生动、有趣、高效中进行。主动与其它学科整合,如:用音乐教材中的歌曲《中国,中国,我爱你》,结合爱国主义教育,与音乐课程整合;让学生用英语来录制声音,与英语课程整合。
七、学法指导:
本课教给学生的学法是“接受任务——思考讨论——合作操练”。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由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故此本课教学过程中,巧妙设计,让学生带着一个个任务通过课堂讨论、相互合作、实际操作等方式,自我探索,自主学习,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实现知识的传递、迁移和融合。
八、课前准备:
1.音乐教材第十二册中的歌曲《中国,中国,我爱你》,找一学生录制一句英语“同学们,大家好!欢迎您的到来”。下载几首学生喜欢的流行歌曲,如《老鼠爱大米》,并用.wav的格式保存在教师机中。
2.实物录音机和录音机按钮的图片。
九、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激情导入首先创设一个优美音乐、歌曲演唱的情境(播放音乐教材中的歌曲《中国,中国,我爱你》)。问:刚才的歌曲好听吗?你还想听什么歌曲?(学生点歌)。好!等一会同学们自己点播。接着播放学生录制一句英语“同学们,大家好!欢迎您的到来”,猜猜看,谁说的?(学生回答:***)让学生产生好奇性。听了刚才的歌曲和***的一段英语,你想说点什么?想知道点什么?同学们发言,提出一些问题,如:“我也想在电脑上听歌。”“我想知道***的声音是怎么录进去的。”等等。很好,我也想知道这些。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学习“声音的播放和录制”。好吗?板书课题:声音的播放和录制此环节设计目的是创设美好的学习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巧妙地让学生提出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情景中主动、积极地接受任务。
—7—
(二)播放声音
问:你在家里是用什么来听歌的?(录音机,教师拿出实物录音机),电脑上的录音机在那里呢?让学生找到后回答。板书:打开录音机:“开始”—“程序”—“附件”—“娱乐”—“录音机”。学生打开录音机后观察上面的按钮和菜单,教师出示录音机按钮的图片,让学生比较。下面同学们可以听音乐了,音乐在“教师机—D盘—流行歌曲”同学们相互交流,帮助学习有困难同学。此环节设计目的是让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自己动手,有机结合录音机的各种操作,以任务驱动的方式查漏补缺,使教学内容合理流动,水到渠成。
(三)录制声音
有的同学想知道***的声音是怎么录到电脑里去的,下面我们就来研究声音的录制。行吗?谁愿意来先试试看,让一学生上教师机试录一段话,(“大家好!我是***”)。录好后播放给大家听。你学会了吗?你是否也试一下。同学们合作学习,自己录音。并播放自己的录音。保存处的声音在D盘自己的文件夹中。小结,谁来说说声音是怎样录下来的。(板书:“文件”—“新建”—“录音”按钮—“停止”按钮—“另存为”)此环节教师则以参与者的身份介入,目的是发挥协作学习的作用。
(四)加工声音
师:我们还可以对录制的声音进行加工,在“效果(S)”菜单中的“提高音量(按25%)(I)”、“降低音量(D)”、“加速(按100%)(N)”、“减速(E)”、“添加回音(A)”、“反向(R)”对所录制的声音进行修饰。(演示)将刚才录制的声音进行效果处理,并播放。
(五)设置系统声音。
教师演示,(打开“控制面板”—双击“声音 ”图标—打开“声音属性”—在“事件”列表中选择“启动Windows”选项—按声音“浏览”按钮—找到刚保存的一句话声音文件—选定后按“确定”按钮—试听效果—设置好声音后单击“确定。同学们合作学习,设置系统声音。此环节设计目的是让学生对教材内容有更深刻的学习,培养同学间的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六)小结说一说用“录音机”录制声音的过程。
师:打开“录音机”程序,单击“录音”按钮,进行录音,结束单击“停止”按钮。点击“播放”按钮,即可听到录制的声音了。
(七)作业利用录音机程序录一段话,并播放、保存,对声音进行效果处理。
—8—
《可爱的动物》
—说课试讲考试复习资料
《可爱的动物》是重庆大学版《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第三册“用PowerPoint制作演示文稿”单元中的一课。
本课是在学生认识了解PowerPoint、学会PowerPoint中插入多张幻灯片之后,对美化幻灯片、插入剪贴画的学习;同时也为以后学习在幻灯片中插入影片、表格打下基础。
本课教材从学生喜欢的小动物入手,学习插入剪贴画的方法,图文并茂、操作步骤讲解详细,学习内容虽然简单,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受书上步骤限制,在实际应用中就不太容易灵活运用、举一反三。
二、学生情况分析
通过对本单元前两课的学习,学生的操作能力已经达到会制作有多张幻灯片的演示文稿,能在幻灯片中插入文本框的水平。同时,小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思维定势少,喜欢观察、发问、探索、质疑,喜欢展示自己的发现,如果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去保护他们的学习热情、激发学习兴趣,他们就会迸发出创造的思维火花。这一切都为这节课的学习做好了准备。
三、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①学会在幻灯片中插入剪贴画,以及改变剪贴画大小、位置的方法;学会修改幻灯片背景的方法;
②能够运用本课知识点独立设计制作多页图文并茂,背景丰富的演示文稿;信息素养:培养学生处理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制作3-5张本课知识点卡片。情感与态度:培养合作和探究意识。引导学生能够正确的欣赏、评价同学的作品。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剪贴画的插入、背景色的修改。教学难点:剪贴画大小、位置调整和幻灯片背景设置的灵活运用。
四、教法与学法素质教育要求我们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一代新人。因此教师要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激发学生主体参与的精神,教师只能是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是为学生服务的,而学生则是实践者、领悟者、应用者,是教师服务的对象。在这样的理论指导下,结合本课教材的特点我确定了本课的教法主要采用:激趣法、质疑法、竞赛法等,学生主要采用自主探究、实践操作、合作交流、归纳总结等方法进行学习。
—9—
五、教具准备 知识点卡片范例。
《美化表格》
—说课试讲考试复习资料
一、教材分析
《美化表格》是《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第八课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在掌握了制作一个完整的Excel表格之后,学习如何合并、居中单元格,修饰文字,设置边框。这节课为整个表格的美化从理论知识和操作能力上开好头。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掌握合并、居中单元格,文字的美化,表格背景的设置以及表格边框和颜色的设置。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观察能力,审美观,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4.情感目标:
通过具体实例的操作,培养学生的美感,激发学生对美的追求。我为本课确定的教学方法是:(教法):对比式导入,以两张六年级的课程表为事件导入新课,把此表的全局设置作为贯穿全课新知识教学的主线,边学边练,教法与学法相渗透。并且在教学过程当中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形象生动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应用讲述法、谈话法、比较法、引导学生思考一系列问题,使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中,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总结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以及确立的依据 1.教学重点:
表格边框和颜色的设置。这是表格美化的基础,又是整个表格编辑的基础。2.教学难点:
边框设置的过程。其中边框设置的顺序既是难点又是重点。初学者对此缺乏感性认识,较难抓住本质。
四、教材处理
根据教材重难点、六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本内容课时安排为2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下面,我重点就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做下简单的介绍。本课分为6个环节,1.复习提问,—10—
2.导入新课,3.自主探索,协作学习4.展示学习成果 5.巩固练习
6、总结本课。
(1)复习提问(2分钟)首先,对上节课的学习内容行宽和列高的设置进行回顾,复习,并请1位学生展示具体的操作。
(2)导入新课(2分钟)为了让学生更容易接受新知,激发学生的兴趣,我选择了课程表作为贯穿全节课的操作对象。首先我给他们看了两张六年级课程表,其中一张没有经过任何美化,一张经过了美化。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从文字,边框,背景等几个方面找出不同点,从而引出今天的课题——美化表格。(课题板书:美化表格)
接着,我会把今天要学习的三个知识点板书出来板书: ①合并、居中单元格②修饰文字③设置边框
板书重点,难点,是想让学生明白本节课的教学任务,使学生学习针对性更强。作为本节课的难点,边框的设置,可让学生根据自身水平进行选择学习。
(3)自主探索,协作学习(9分钟)在明确了教学任务,创设情景后,就可让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自主学习。引言“老师今天为同学们请来了一个小博士,它能带领同学们一起去学习今天的知识”。让学生选择要学习的内容,按照内容的不同把学生分为三组,学生自主学习,小组讨论。
板书:第1组;第2组;第3组;这环节主要是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4)展示学习成果(16分钟)小组—合并、居中单元格
①由第一组1-2名学生向全班展示他们的学习内容,边操作边讲解,遇见问题老师及时解决。
②学生操作。学生认真观察每一步的演示并聆听讲解,学生通过思考,作出自己风格的东西。
③小结本节内容。利用比较法,让学生明白设置之前,选中对象区域的重要性。④展示优秀作品。
(6)巩固练习。(10分钟)让学生打开事先准备的习题,(六年级体检表)进行联系,(教师可在一旁指导)。其中有要求学生做记录的要做好笔记,需要讨论的地方要引导学生双双讨论,尽可能使课堂气氛活跃。评比,完成好的小组加星。
(7)总结。(1分钟)(说课中的亮点)在整个教学设计中,我感觉比较有特色的是,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学习由①被动接受变为愉快的学习,体现在自主学习。我没有把教学任务一一讲解,而是让学生自主完成任务。②协作学习,交流的方式只是教师、学生之间互学。
—11—
《字形与字体》
—说课试讲考试复习资料
一、教材分析
(1)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第四册第六课中的内容,教学对象是小学四年级学生。它是教材关于word的文本编辑的延伸,是学生能够顺利、快捷操作使用word的练习之一。教材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字形与字体的编辑设置,实现文档的美化。新的教育理念告诉我们,学生的需要就是我们教学的动力,基于此点,我设计了这一课时,目的在让学生掌握字形与字体的设置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而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其情感。单就内容而言,对已掌握字体的部分设置的四年级学生来说并不难,因此在课堂上只需坚持精讲多练的原则,重难点知识让学生通过学习交流大家一起讨论解决或教师作适当个别指导帮助解决。
二、教学目标认知目标:
初步掌握字形与字体的变化以及特殊符号的输入方法。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我探索、自我创新、自主学习的能力。
情感目标:让学生自我展示、自我激励,体验成功,在不断尝试中激发求知欲。
三、教法阐述本课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是“任务驱动法”。
信息技术教学大纲明确指出:知识及技能的传授应以完成典型“任务”为主。因此在上课时先让学生打开前两节课写的作文,设置一个个任务,让学生运用课堂所学知识,自己动手,完成对作文的再次编辑、排版。教学中,启发、诱导贯穿始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注意调节课堂教学气氛,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愉快的学习,使课堂能在生动、有趣、高效中进行。
四、学法指导本课教给学生的学法是“接受任务——独立操练——思考讨论” 新课改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由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因此本课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带着任务通过实际操作,自我探索,自主学习,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实现知识的传递、迁移和融合。
五、教学过程根据本课教学内容以及信息技术课程学科特点,结合四年级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设计教学流程如下:
首先,谈话引入,由学生所看过的涉及字形变化的报刊、杂志发问学生,这些特
—12—
殊字形是怎样编辑的?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再告诉学生这堂课探讨的问题就是使用word给我们提供的工具美化自己的作文。接下来布置任务,让学生翻开课本15页,自己先认识一下这些工具。
然后再打开第三课写的作文,利用这此工具再次编辑作文。让学生独立操练,遇到困难交流讨论,教师巡视并个别指导,再利用广播教学规范操作,最后再由学生操作。利用同样的教学方法继续认识字体设置,以及学会插入符号的两种方法,并思考这两种方法有什么异同,以及各自的优缺点。整堂课按“学生操作——教师个别指导——规范操作——学生练习”的顺序进行教授。
—13—
《字体,字号和颜色设置》
—说课试讲考试复习资料
一、教材分析
我说课的内容是省编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三年级信息技术第《初识WORD》设置字体、字号和字的颜色,会使Word文档整个版面看上去更美观,这是Word使用中的一个小的升华,也是学习后续知识的基础。Word中提供了的字体和字号要比写字板丰富得多,这是Word有别于写字板的独到之处,学生一定会感兴趣,教师要及时抓住学生的兴奋点展开教学。
对一部分文字进行字体、字号和颜色的设置。
首先应选中这部分文字,这和上一节课文字块的移动、复制与删除方法相同。所以可以借鉴上一节的方法,进行知识扩展。但是由于学生刚刚接触这样的操作,往往不选中文字就去设置字体、字号等,结果设置完了没有看到字体字号的变化,教师
二、学情分析
通过写字板的学习,学生对设置字体、字号和字的颜色并不陌生,所以在这里可以借助写字板中的设置方法来学习Word。
由于时间较长,可能会有一些学生淡忘了这些知识,所以教师首先应带领学生做好复习。关键是要培养学生学会知识的迁移,这对学生一生的学习、工作都是至关重要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文字录入技巧以及对文章的修改,在作文集中已有2-3篇自己的文章,但是文张字体单一,字号较小,颜色较单一,学生急于改变现状,所以本课适时推出,解决学生的“燃眉之急”。
同时也应看到,学生所处的年龄特点,对于合理的文章美化没有一定的标准,很可能出现技术已经学会,但文章杂乱,审美观点不强,美化不够合理,所以教师要做到合理引导。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熟练掌握对文字进行字体、字号和颜色设置的方法。2.方法和过程目标在学习改变字体和颜色过程中,运用任务驱动法,培养学生自我探索、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学科融合,综合创作环节中培养学生自我创新、团体协作的能力和审美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学习改变字体、字号和颜色过程中,让学生在不断尝试中激发求知欲,在不断摸索中获得知识。通过自我展示、自我激励,团队协作,培养学生鉴赏美和欣赏美的能力。
四、重点难点 重点:
—14—
应重点提示:在给一段文字设置字体字号前,要把这段文字定义成文字块。字体、字号和颜色的设置方法。难点:文字颜色的合理应用。
五、设计理念
1.我在设计的时候注意了学科整合。
在情境导入与学生练习环节,我特地翻阅了第三册语文教材,并询问班主任教学进度,刚好在本周学习古诗二首,为下周本课的顺利进行打下良好的基础。在综合创作环节中,选择语文课本学生编辑的电子作文,自由编辑文本格式,设置字体、字号和颜色。比一比谁编辑的更美观。渗透了语文、美术两个学科的相关知识,又实现了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
2.倡导新的学习方式。
运用各种手段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愉快的学习。在改变文字字体和颜色等环节的教学中,让学生首先通过”画图”的合理配色,通过知识迁移、自主、合作、探究等方式去习得知识,获得成功,突破难点。
4.任务驱动与激励制度的融合。
5.通过任务驱动和课堂评价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促使学生去自我探索、自主学习和团体协作,以实现教学目标。
六、教学准备 1.多媒体网络教室。2.自主开发的课件。
3.已经输入好的需要编辑的古诗。
七、教学流程:
(一)兴趣导入,揭示课题
运用广播教学软件展示古诗。教师点拨:这两首一样的古诗,你更喜欢哪一个,为什么?说说你的见解。总结归纳不同找出,一是字体不同,二是字号不同,三是颜色不同。同学们想不想让自己打出来的字变得赏心悦目、丰富多彩?我们的Word工具完全可以实现大家的愿望。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运用Word工具设置文字的字体字号和颜色。
(二)任务驱动,学生自主
根据学生学情,本环节突出由易到难,以点带面,由扶到放的过程,分四个层次展开教学:第一层次:从设置字号入手,揭示新知识点。
1.任务驱动。尝试自己设置字号。
2.鼓励会的学生主动上台演示改变字号的方法。(让学生边演示边讲解,如讲解的不清楚的其他学生可以适当补充,老师引导点拨)这样做既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又在自我展示过程中得到了成功体验。
3.当这个学生演示完,接着全体学生尝试操作。渗透小知识点,字号有几种单位,每种单位最大是多少,最小值是多少?再找几位学生上台演示,巩固、强化知识点。在—15—
学生自主尝试的过程中要注意及时评价,对做得好的学生加以肯定和鼓励,激发学习动力。对掌握不熟练的学生给与指导。第二层次:知识拓展,给文字设置字体字号。1.利用多媒体展示对古诗进行字体、颜色设置的学生,引出知识点。激发学生兴趣,同学们想不想实现这个效果?2.学生讲解,其他学生二次自主尝试。任务驱动,对古诗进行字体、和颜色的设置。3.评价并总结合理设置字体、字号、和颜色的方法。
本层次教学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体会到深入学习的快乐,从而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
(三)学科融合,综合创作
1.任务驱动,打开自己前几节课录入的文张,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篇,进行自由修饰。
2.出示评价标准,为学生创作提供扶手,便于学生有目的的修改自己的文章。3.学生对文章修饰完之后,小组内互相评价,并推荐出小组中最好的作品,全班展示。师生对小组推选出的作品进行评价。在这一教学环节中,通过课堂评价培养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提高学生信息技术的素养。
(四)归纳总结,课外延伸
(1)让学生交流本节课的学习心得。
(2)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归纳总结。在这里重点强调,编辑文章的过程中要注重美观,不要滥用效果,以避免画蛇添足。
(3)拓展延伸让学生在课外找一些文字资料,了解1-2种字体的来历,在下节课上与大家一起交流,增广见闻,让学生了解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16—
《彩色世界》
—说课试讲考试复习资料
一、教材
《彩色世界》(1)是省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上册)第13课中的内容,教学对象是小学三年级学生。它是教材关于画图知识铺垫的延伸,并且贯穿着以后整个的画图知识教学,是学生能够顺利、快捷操作使用画图的基础之一,也是形成学生“了解熟悉——技巧掌握——综合运用”这一合理知识链的必要环节。
教材目的是让学生学会置前景色、背景色和掌握对封闭图形进行彩色处理的方法。重点是掌握利用画图的“涂色”、“喷枪”、“刷子”、“取色”等工具对封闭图形进行彩色处理的方法。
色彩是小学低中年级学生在受到美术教育后最感兴趣的,它蕴涵了许多感性和理性的内容,如黄色象征宁静,绿色代表生命,蓝色象征高尚等,丰富的色彩既可以美化画面,还可以让人感受理性美的熏陶,尤其是学生在学习了新的一种绘画方法计算机画图的基本操作要领之后,学习兴趣更是被大大激发,学习热情也空前高涨,表现欲望极其强烈。新的教育理念告诉我们,学生的需要就是我们教学的动力,基于此点,我才设计了这一课时,目的在于进一步让学生掌握画图功能的使用,同时培养学生的自我创新能力,进而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其情感,拓展“彩色世界”的丰富内涵-美丽的色彩不仅有自然景色,还有人性的美德,从而使学生受到美的教育。
因此这节课是基于网络环境下整合美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的画图知识教学提高课。
单就内容而言,对已掌握了一定画图操作技能的三年级学生来说并不难,而且也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东西,因此在课堂上只需坚持精讲多练的原则,重难点知识让学生通过一些中华勵誌网作文范文页上的帮助自己研究或通过学习交流中心大家一起讨论解决或教师作适当个别指导帮助解决。
二、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让学生熟悉画图功能的操作,了解利用IE浏览器和学习交流中心获取帮助,掌握对图形进行彩色处理的方法。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如何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自我探索、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自我创新、团体协作的能力。
情感目标:让学生自我展示、自我激励,体验成功,在不断尝试中激发求知欲,在不断摸索中陶冶情操。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过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掌握对封闭图形进行彩色处理的方法。
—17—
难点:“彩色世界”丰富内涵的理解、体验与表现。
四、教法阐述
本课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有“任务驱动法”、“创设情境法”等。信息技术教学大纲明确指出:知识及技能的传授应以完成典型“任务”为主。因此本课采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主体式教学模式。通过学生已经受过的美术教育和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整合),创设一个电子画展的情境(创设情境法),设置一个个任务,让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自己动手,有机结合画图的各种操作(任务驱动法),以任务驱动的方式查漏补缺,使教学内容合理流动,水到渠成。教学中,启发、诱导贯穿始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注意调节课堂教学气氛,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愉快的学习,使课堂能在生动、有趣、高效中进行。
五、学法指导
本课教给学生的学法是“接受任务——思考讨论——合作操练”。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由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故此本课教学过程中,巧妙设计,让学生带着一个个任务通过课堂讨论、相互合作、实际操作等方式,自我探索,自主学习,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实现知识的传递、迁移和融合。
六、教学环境 制作画图站
七、教学过程
根据本课教学内容以及信息技术课程学科特点,结合四年级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生活情感,设计教学流程如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首先展示一个美丽的电子画展情境(可用FLASH模拟一个场景),接着出示电子画展中未涂色的作品,学生通过已有生活体验肯定会发表自己的评价,认识到电子画展中未涂色的作品由于缺乏色彩而显得单调、不“美”。最后教师抓住时机提出任务:学生自己选择图画涂色,要求注意色彩的搭配。
此环节设计目的是创设美好的学习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巧妙设计了一个显而易见的缺憾,利用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情景中主动、积极地接受任务,从而乐学。同时复习已经掌握的操作技巧,为后面的教学打下铺垫。
(二)步步为营,导学达标 本环节分两个层次展开: 第一层次:
—18—
(1)学生选择图画练习涂色,教师巡回指导色彩搭配。(2)交流评价学生作品,教师肯定学生的成绩,小结过渡。第二层次:
1.教师指出画面内容的不丰富性,结合学生已受过的德育教育,集体讨论,引导拓展“彩色世界”的意义——美丽的色彩不仅有自然景色,还有人性的美德。
2.制定整合美育、德育和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任务:
自我创作一幅体现各种“彩色世界”的图画。要求对于画面设计(如内容、颜色搭配等)可利用小组协作方式来解决。进行比赛,优胜者发奖品:软盘和书签。
3.学生自我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为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性,采用分层教学:操作技能比较熟练者为A等,操作基础薄弱者为B等,A等学生可让其充分自主学习,B等学生教师可适当进行个别指导。)
4.集体讨论交流、评价,优胜者发放奖品。这一环节是课堂重点部分。
(1)我以任务驱动的方式来整合美术、思想品德和信息技术三大学科。任务是课堂的“导火索”,教师通过课程整合后的优点,抛出一个个任务,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从而促使学生去自我探索自主学习和团体协作、自我创新,达到掌握操作和使用的目的。同时使用优越有效的也是信息技术学科所特有的激励制度,为任务驱动法注入又一推动剂,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作积极性。
(2)分层教学的运用,使得全体学生得到发展,提高自身操作水平。(即分层教学的策略和效果)
(三)归纳总结,完成建构
(1)学生交流学习心得,互评互助。(2)教师帮助学生输理知识,归纳总结。
为了检验和促进每个学生达到预期的目标,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是必须的,也是有效的。目的在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理解,完成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建构。
八、设计理念
在设计这节课的时候,我注重体现以下几个思想:
1.学科整合的问题。本课整合了美术、信息技术和思想品德三大学科,同时注意了信息技术教育知
识的内部整合。
2.讲练结合。单就内容而言,对已掌握了一定画图操作技能的四年级学生来说并不难,而且也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东西,因此在课堂上只需坚持精讲多练的原则。重难点知识精讲。
—19—
3.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愉快的学习,并且通过多种学习方式(如自主学习、协作学习、自我创新、利用网络学习等),获取信息,掌握操作。
4.情景与任务驱动的融合。在每一个任务抛出的时候,都创设了许多适当的情景,以此让学生在不知不觉在情景中积极主动地接受任务。
5.分层教学的实施。怎样照顾到学生个体差异性,使得每一位学生在教学活动都获得个体的发展。(不同对象分别对待)
—20—
《认识word》
—说课试讲考试复习资料
一、教材的分析与处理
本节课《认识Word》一节内容,是四年级的内容,在本册教材中是一个很重要的知识环节,它起到承上启下的知识链接作用,基础性很强对学生今后的电脑技能学习有着深远的意义。学习《认识Word》不仅可以巩固前面已经学过的“块操作”及“美术创意”,同时为学习其他“修改文档”、“板报设计”打下基础,根据新课程内容标准,学生必须熟练掌握、了解Word窗口功能,学会常用工具栏的名称、按钮的使用及文字输入。从而更有效、更直观化、更形象化地提高“新建文档”、“保存文档”的重难点教学效率,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学习、巩固和提高。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对电脑的认识有一个共同性是好奇,但是要他真正的按教材去学习一般的兴趣都不高,学习比较被动,自主学习能力比较差,很多学生对电脑的好奇只停留在玩游戏上。加上学生的来源不同,本地生之间的差异性,本地生与外来生之间的差异性,体现在电脑技能基础、知识接受能力的个性差异。
于是,我设计的教学任务要顾及到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要顾及到学生的技能基础和个体差异,同时也要注意到他的可行性、操作性和实用性。因此,我的教学设计又要考虑到的教学进度和学生的整体基础,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安排的任务要符合学生生活实际,还要注意任务的层次性,由学生自主选择。另一方面设置较高层次、一般层次、较低层次教学,从而保证每位学生都有一定的收获。
三、教学目标
鉴于对教材的解读和对学生学情的分析,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认识word窗口的组成,了解word的启动方法及word文档的保存方法。2.掌握word中菜单栏、工具栏的使用方法。
3.形成利用计算机进行文字处理的意识并提高相应的能力。4.让学生积极尝试用计算机来表达思想。
5.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知识迁移的能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四.教学重难点
1.重点:掌握启动和退出word的方法。2.难点:认识word窗口的组成及其主要功能。
五、说教学设计
为了能够让学生有效的掌握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我预设了如下的学习活动。1.创设情景,引出课题。
—21—
2.设置任务,自主探究。3.参与游戏,突破难点。
4.归纳总结,成果展评。
六、具体阐述如下:
(一)创设情景,引出课题。
师:展示用Word编写出的各种诗歌、日记、短文等作品。图文并茂的文学作品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认识Word的教学埔平道路。
首先让学生观察、欣赏教师所展示的各种文学素材。
师:这些漂亮的作品都是用文字处理软件word制作的。Word功能强大,我们可以做word来写作文、记日记,还可以在文章中插入漂亮的图片,做好以后,还可以用彩色打印机打印出自己的得意之作,让我们开始学习word吧。(从学生身边的活动出发,让学生对新的知识点产生兴趣,由此感知知识对生活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出更强烈的学习欲望,不断探索科学知识的真谛。)
(二)设置任务,自主探究 活动1:word的启动。教师示范。
单击“开始”按钮,依次指向“程序”、“microsoft office”、“microsoft office word 2003”,单击“microsoft office word 2003”命令,打开word 2003窗口。
(板书:word 2003的启动。执行“开始——程序——microsoft office——microsoft office word 2003”命令。)
学生操作。
教师提问:是不是还有其他的启动方法? 学生上机尝试,请个别学生向全班学生做示范。
讨论:你认为哪种方法比较好?请选择一种你认为最好的方法启动word。
(通过学习让学生顺利地启动“Word”窗口的方法,并对其窗口进行初步的认识。)
(三)参与游戏,突破难点。活动2:word窗口的组成。
1. Word窗口和写字板窗口很相似,先打开写字板窗口让学生说一说各部分的名称。
2.打开word窗口,教师介绍常用工具栏、格式工具栏、任务窗格、状态栏等。3.小游戏:
游戏1:在菜单栏中找命令。
游戏目的:熟悉菜单栏中的命令,每小组至少说出5个。指出相应命令所在的菜单,—22—
最好能说出命令的功能。
游戏2:在工具栏中找命令。游戏规则同上。
教师:工具栏中的所有命令在菜单栏中都可以找到,你们相信吗?
与教师比一比:学生考教师,由学生说出工具栏中的命令,教师在菜单栏中找出相应的命令。
4.小练习:输入“实践园”中的文字。
(通过游戏的方法使学生始终保持兴趣高昂的状态,从而提高了课堂效率,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活动3:保存word文档。
1.单击“文件”菜单中的“保存”命令,弹出“另存为”对话框。2.在对话框的“保存位置”框中选择D盘中自己的文件夹。3.在对话框的“文件名”框中输入文件名。4.单击“保存”按钮。学生完成“实践园”。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从比较中掌握正确的文档保存方法,完成保存文档的操作,完成了理论到实际的应用,实践了知识的迁移。)
活动4:退出word。
学生自主尝试退出word的方法。培养学生:
(1)动手能力(敢于大胆操作,掌握正确的Word操作方法)(2)动脑能力(敢于思维、想象,有探索精神,有求知欲)
(3)动口能力(敢于师生对话、同学交流,观点互动、取长补短、共同分享)。)
(四)归纳总结,成果展评。
现在每组推选一名本组中画的最好最有创意的作品进行全班展示,大家分别给每个作品进行打分,评选出小小打字员。
(学生进行自主点评,打分,说说好在什么地方,有哪些方面做的还不够。)(通过全班交流,更进一步拓展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通过各奖项的评比,达到了对学生学习活动进行多元化评价,并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最后教师归纳总结。
七、教学理念。
纵观本课的学习活动的预设,我始终立足于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宗旨,以学生的亲手操作、亲历情境、亲身体验为基础,强调学生的全员参与和全程参与。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在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过程中,掌握信息技术,—23—
感受信息文化,增强信息意识,内化信息伦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奇异的绘画天地》
—说课试讲考试复习资料
一、教材分析
《奇异的绘画天地》是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第一册(下)第二课中的内容,教学对象是小学四年级学生。它是教材关于画图知识铺垫的延伸,并且贯穿着以后整个的画图知识教学,是学生能够顺利、快捷操作使用画图的基础之一,也是形成学生“了解熟悉——技巧掌握——综合运用”这一合理知识链的必要环节。教材目的是让学生初步了解一些常用工具的基本用法,初步掌握“绘画工具箱”中前7种绘画工具的名称,使用方法。重点是掌握利用画图的“涂色”、“喷枪”、“刷子”、“取色”等工具对封闭图形进行彩色处理的方法。色彩是小学生在受到美术教育后最感兴趣的,它蕴涵了许多感性和理性的内容,如黄色象征宁静,绿色代表生命,蓝色象征高尚等,丰富的色彩既可以美化画面,还可以让人感受理性美的熏陶,尤其是学生在学习了新的一种绘画方法计算机画图的基本操作要领之后,学习兴趣更是被大大激发,学习热情也空前高涨,表现欲望极其强烈。新的教育理念告诉我们,学生的需要就是我们教学的动力,基于此点,我才设计了这一课时,目的在于进一步让学生掌握画图功能的使用,同时培养学生的自我创新能力,进而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其情感,拓展“奇异的绘画”的丰富内涵-美丽的色彩不仅有自然景色,还有人性的美德,从而使学生受到美的教育。
因此这节课是整合美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的画图知识教学提高课。
单就内容而言,对已掌握了一定画图操作技能的四年级学生来说并不难,而且也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东西,因此在课堂上只需坚持精讲多练的原则,重难点知识让学生通过学习交流大家一起讨论解决或教师作适当个别指导帮助解决。
二、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让学生熟悉画图功能的基本操作,初步掌握对图形进行彩色处理的方法。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如何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
培养学生自我探索、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自我创新、团体协作的能力。情感目标:
—24—
让学生自我展示、自我激励,体验成功,在不断尝试中激发求知欲,在不断摸索中陶冶情操。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掌握“绘画工具箱”中前7种绘画工具的名称,使用方法。难点:“奇异的绘画天地”丰富内涵的理解、体验与表现。
四、教法阐述
本课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有“任务驱动法”、“创设情境法”等。
信息技术教学大纲明确指出:知识及技能的传授应以完成典型“任务”为主。因此本课采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主体式教学模式。通过学生已经受过的美术教育和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整合),创设一个电子画展的情境(创设情境法),设置一个个任务,让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自己动手,有机结合画图的各种操作(任务驱动法),以任务驱动的方式查漏补缺,使教学内容合理流动,水到渠成。教学中,启发、诱导贯穿始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注意调节课堂教学气氛,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愉快的学习,使课堂能在生动、有趣、高效中进行。
五、学法指导
本课教给学生的学法是“接受任务——思考讨论——合作操练”。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由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故此本课教学过程中,巧妙设计,让学生带着一个个任务通过课堂讨论、相互合作、实际操作等方式,自我探索,自主学习,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实现知识的传递、迁移和融合。
六、教学过程
根据本课教学内容以及信息技术课程学科特点,结合四年级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生活情感,设计教学流程如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首先展示一个美丽的电子画展情境(可用FLASH模拟一个场景),学生通过已有生活体验肯定会发表自己的评价,认识到电子画展中的作品是多么多姿多彩。最后教师抓住时机提出任务:学生自己选择图画,要求注意工具的用法。
此环节设计目的是创设美好的学习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利用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情景中主动、积极地接受任务,从而乐学。同时复习已经掌握的操作技巧,为后面的教学打下铺垫。
(二)步步为营,导学达标 本环节分两个层次展开: 第一层次:
1.学生选择图画工具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25—
2.交流评价学生作品,教师肯定学生的成绩,小结过渡。第二层次:
1.教师指出画面内容的不丰富性,结合学生已受过的德育教育,集体讨论,引导拓展“奇异的绘画天地”的意义——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展示自我风采
2.制定整合美育、德育和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任务:自我创作一幅体现自我个性的图画。要求对于画面设计(如内容、颜色搭配等)可利用小组协作方式来解决。遇到技术问题可通过小组讨论,向老师求助来解决。
3.集体讨论交流、评价。
这一环节是课堂重点部分,因此,(1)我以任务驱动的方式来整合美术、思想品德和信息技术三大学科。任务是课堂的“导火索”,教师通过课程整合后的优点,抛出一个个任务,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从而促使学生去自我探索、自主学习和团体协作、自我创新,达到掌握操作和使用的目的。同时使用优越有效的也是信息技术学科所特有的激励制度,为任务驱动法注入又一推动剂,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作积极性。
(三)归纳总结,完成建构
(1)学生交流学习心得,互评互助。(2)教师帮助学生输理知识,归纳总结。
为了检验和促进每个学生达到预期的目标,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是必须的,也是有效的。目的在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理解,完成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建构。
七、设计理念
在设计这节课的时候,我注重体现以下几个思想:
1.学科整合的问题。本课整合了美术、信息技术和思想品德三大学科,同时注意了信息技术教育知识的内部整合。
2.讲练结合。单就内容而言,对四年级学生来说是非常感兴趣的东西,因此在课堂上只需坚持精讲多练的原则。重难点知识精讲。
3.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愉快的学习,并且通过多种学习方式(如自主学习、协作学习、自我创新等),获取信息,掌握操作。
4.情景与任务驱动的融合。在每一个任务抛出的时候,都创设了许多适当的情景,以此让学生在不知不觉在情景中积极主动地接受任务。
—26—
遨游因特网
—说课试讲考试复习资料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课是省编教材小学信息技术下册《遨游因特网》的内容,是在学生已掌握了第一课中Internet的基本操作方法,如:浏览器的打开,网址的输入,链接等操作的基础上而设立的高层次的学习任务:是教会学生在Internet上信息搜索的方法,处理信息的能力。考虑到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首先给学生提出一个感兴趣的任务“做个小导游,介绍九寨沟”,提高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引出如何在Internet上搜索信息。以查找“九寨沟有哪些特色”为任务明线,搜索的技巧与方法为暗线,两条线路同时进行。通过任务的完成,来驱动搜索方法的学习,驱动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能力的培养。在课堂上贯穿着基于Internet的资源学习的教学模式,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原则,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在网上搜索“九寨沟”的有关信息;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组内学生各有分工,合作查找所需的信息,通过讨论交流,确定有用的信息。使学生不仅学习了信息技术,同时也扩展了他们的社会知识,培养了他们信息素养、信息的收集与处理能力。
2.学生状况分析
学生学习成绩可能有差距,天才学生和一般学生及后进生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的不同会对教学效果有影响,所以考虑适当的分层教学。
3.教学目标的确立
二、知识与技能目标:
1.使学生了解在Internet上搜索信息的意义,了解搜索信息的基本方法。2.掌握简单的关键词搜索的方法和保存网页信息的简单操作,培养学生信息的检索、搜集、筛选、整理、加工的能力,提高学生信息的综合素养。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学生交流、师生交流、人机交流、学生活动等形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1.让学生在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成就感,为今后学会自主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通过小组协作和主题研究活动,培养学生协作学习的意识和研究探索的精神,从而激发学生对网络产生浓厚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利用Internet查询、收集信息的习惯;用关键词检索信息的方法;
—27—
将收集到的信息加工处理的方法。
三、教学方法 1.任务驱动法 2.协作学习法 3.分层教学法 4.赏识教育法
四、教学过程
课堂教学应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自主探究为特征的探究性学习模式,以此来实现让课堂活动起来,让学生动起来,使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的目的。以学生为中心,学习者在教师创设的情境、协作与会话等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当前所学的知识进行建构并用其所学解决实际问题。在这种模式中,学生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和运用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指导者与组织者,意义建构的促进者和帮助者;信息所携带的知识不再是教师传授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本课尝试引导学生置身于网络这一开放的信息化资源环境中,通过亲身体验,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研究,积极主动地去获取、整理、创造性地加工信息,更进一步地提高学生的信息综合素养,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提升学生探索能力。
1.任务—搜索信息的方法(1)任务启动:
兴趣是学生积极求知的诱因,当学生对所要学习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时,自然便能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结合学生在语文课本中学过的《九寨沟》一课,书中介绍的九寨沟是一个人间仙境,非常得美!如果老师现在想更多地了解一下九寨沟,你有什么办法吗?怎样才能在包罗万象的信息海洋里快速找到我们所需要的东西呢?随即引出“搜索引擎”。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使学生主动地进入探求的氛围之中。
(2)操作指导:
在网上查询信息也需要一个工具—搜索引擎,但是在我们自己的计算机中是没有的,他一般在一些大型的门户网站中才有,比如有名的网站:搜狐、雅虎、新浪等,那么同学们可以跟我来看一看。打开两个搜索窗口,让学生观察他们有什么异同点?一个是IE浏览器自带的搜索窗口,一个是大型门户网站上(如搜狐)的搜索窗口。搜索引擎常用的查询方法有两种:关键字检索服务和分类检索服务。教师解说以上两检索的区别:目录检索适用于按主题(某一类别)查找信息,而关键字检索适用于按只言片语查找的信息。教师演示操作过程。
(3)学生操作:
学生可以通过教师的讲解进行操作,也可通过教师提供的可自主交互的网络课件平台,一方面,为学生提供了有搜索引擎的网站,如搜狐:www.xiexiebang.com; 等一些相关网站;另一方面,为学生提供了网上搜索信息的方法,如分类检索、关键词搜索。还可以请同学们进入搜狐网站首页,看一看,想想如何在这里搜索信息(他们可以通过网站上的搜索帮助,了解搜索的方法,锻炼学生的自学与信息获取能力。)
(4)信息反馈:学生就进入具体的操作过程,在实践与体验中,让学生利用网络资源与网络工具,在大量的信息源中选择有效方式获取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学会对资料的检索与分类。请同学们说一说这两类检索的区别之处,个别学生操作演示给大家看,他是用什么方法,如何来查找信息的;信息搜索记录有几条,查找到了哪些九寨沟的资料等等。
(5)归纳总结:网上的资料浩如烟海,纷繁复杂,我们只有通过关键词搜索、分类查询的方法,才能很快地找到我们所需要的素材。大家通过访问不同的网站,都能发现有自己需要查找的内容,那么想把它为自己所用,又该怎么办呢?
2.任务二—加工处理信息的方法
(1)任务启动:把网上搜索到的资料进行筛选、整理、加工,把自己需要的内容保存到下表。
九寨胜景
九寨文化
九寨物产
九寨气候
九寨动物
九寨线路
(2)操作指导:学生在保存搜集到的图片或文字资料时,可以将鼠标移到被选中的文字或图片上单击右键,从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复制”命令,再打开word新建一个文档,将光标定位到新文档中,通过“粘贴”命令,被选中的文字或图片就被复制到word文档中去,再保存word文档。教师操作演示。
(3)学生操作:学生认真观察老师每一步的演示并聆听老师的讲解。让学生自己去分析思考,去尝试新的创作,同时上课环境是在开放的互联网环境下,这样就使得学生除了获得老师提供的信息资源外还可获取大量新的信息,通过整理加工形成自己所需的信息。
(4)信息反馈:学生将搜集到的各类信息填入老师布置的表格中,形式一份调查报告,以小组合作汇报或展开答辩会等形式。展示的过程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及语言组织能力,这也是与语文学科知识的结合,通过交流,分享成果,拓展了思路,使认识和情感得到提升。
(5)归纳总结: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在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的同时,—29—
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和喜悦。学生在展示作品时,教师多给学生扬长性地评价,肯定学生的学习成果,激发学生持续探究的兴趣。
本课是对任务驱动和基于Internet资源型学习的信息技术课的一次尝试,教师由学科专家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指导者,学习的主要资源不再是课本而是Internet这一拥有相对无限信息的资源,学生更注重问题,强调学生发现信息的过程。由于学习是由学生的计算机及网络运用能力控制的,因此我在这一过程中指导学生认识信息资源的特点,指引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解决问题最直接相关的信息上,以最快的速度,查找最准确的信息。
3.分层教学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协作学习习惯的培养
根据学生能力的不同,一方面我在提供的课件中的辅导区里明确分类,不同程度的学生可以选择不同层次的帮助,另一方面在对学生调控过程中进行不同层次的辅导,让学生都能完成任务。因为本节课的特点是一节综合实践课,基本知识学生已经在前一课学习过,因此本节课,教师讲解少,主要任务是适时适当对学生加以组织调控,所以我留给了学生极大的空间,让他们去自主学习,协作学习。
4.评价总结,再次深入展开,周而复始
最后用1-2分钟的时间简单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内容,学生的知识技能得到提升。并对学生在网络中产生的新问题到下一课再次展开研究,让研究再次深入,从而培养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做到研究不止追求可持续发展。
总之,我的侧重点在于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信息技术对各学科知识的整合,协调学生与教师之间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注重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30—
《从互联网上下载信息》
—说课试讲考试复习资料
一、说教材
《文字的剪切和复制》这一课是科学出版社九年义务教育小学实验教材《小学信息技术》第二册(下)的第四课,这一课分两课时。今天我说的是第一课时的内容。它是学生提高文字编辑效率的重点、建立电子小报的基础。根据教材的目的和特点,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使学生认识理解剪切和复制的方法。2.理解剪切和复制的区别。
能力目标:
1.掌握对文本进行选取、移动和复制操作。2.培养学生的分析、观察能力,学会自学的方法。3.初步培养学生综合编辑的能力。
情感目标:
鼓励学生与人合作、互相启发、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文本的移动与复制的操作技能。
难点:复制与剪切的区别。
二、说学生
四年级小学生有特定的心理特征:好玩、好问、好奇,他们对理论性强的知识点不易理解,对具体的操作较容易接受,对通俗易懂的语言比较容易理解。在学习本课之前,他们已学会输入文字、对菜单和工具栏进行操作、文字插入和删除操作。
三、说教法与学法指导
本课综合选用讲练结合、启发式教学、演示法等教学方法,以启发式教学法为主,把“自主学习——尝试”的思想渗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在明确目标任务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发现方法、解决问题,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根据信息技术学生操作性很强的特点,在讲完一个知识点后,及时做相应的练习,以巩固所学内容。在理解剪切和复制的区别时,我用动画课件来演示讲解,帮助学生理解。
在这节课中我注重学生思考和实践操作,学生通过观察演示、小组合作来解决自己所碰到的问题。本课教学中,力求发挥学生的主体功能,激发他们积极参加学习的主动性,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说媒体
—31—
1.学习材料和资源:绕口令、Flash课件。2.设备:多媒体教学软件、投影仪。
五、说设计
在教学中,围绕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我的教学过程设计为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首先我用投影仪展示绕口令“吃葡萄不吐葡萄皮,不吃葡萄倒吐葡萄皮”,组织大家来玩游戏——说话和打字的速度哪个更快?在游戏中,选两名学生进行绕口令,其余同学观察老师用电脑输入绕口令。由游戏结果可引入本课课题——文本的移动与复制。
(教学意图)通过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告诉他们本课学习的内容和任务。
(二)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围绕教学目标,我带领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新的知识。
(1)在对一段文字进行复制操作之前,首先要选定这段文字。提问学生知道怎样选定文字?用什么方法来选取?有哪些的方法?让大家参照书上内容。两个同学一组互相讨论学习。从理解到实践有一定的距离,学生可能会有困难,然后由我用简要的词语阐述操作步骤、示范讲解,并提醒学生需要注意的地方,比如在文本区再次单击鼠标左键可以取消选定。然后,让学生打开文件名为“任务书”的文档,以报听写的形式选中自己听到的词语或句子,并注意学生反馈。
(2)由于我事先故意将绕口令个别词语或句子顺序颠倒,学生在刚才的“报听写”中可能已经发现这个问题,或者由我提示学生,请求学生该怎么办?用什么方法解决?让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已掌握文字插入和删除,他们可能会说先删除后插入的方法。然后我用板书来提示文本移动的步骤:选取文本——剪切——光标定位——粘贴,并演示说明“剪切”和“粘贴”功能都在“编辑”菜单里。让学生尝试操作,老师巡视观察,适当指点。提问学生还有哪些方法,比如使用菜单、常用工具栏中的按钮、右键等。
(3)既然文字已经修改正确了,现在我们就可以复制了。板书出示文本复制的步骤,通过板书上文本移动和复制的步骤相比较,让学生自己去尝试操作。提问学生,文本的复制是否也能象移动那样有多种方法。
(教学意图)尊重学生的个体发展,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使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新的知识,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通过练习,加强学生的操作,从反馈中我也了解学生对文本选取的掌握程度。
(三)解决学生质疑、突破难点
小学生好奇心很强,对新事物会有很多疑问,我让学生自由发问所碰到的问题,并针对他们的问题进行解答。提问大家绕口令进行剪切和复制的操作,在没有进行粘贴之
—32—
前,计算机把绕口令放在哪里?文本的剪切与复制有什么区别?接着我用一个Flash动画课件来展示:文本移动过程就象一本书放在书包里从家里带到学校一样,而复制就象印章一样,先把文字刻在印章上,然后印章就可以不断盖出相同的文字。也就是说,书包和印章都起到一个中转站作用,电脑里的这个中转站我们是看不到的,这就是所谓的“剪贴板”。剪切是删除选中的模块,并把此模块放在剪贴板中。复制是把选中的模块放在剪贴板中,不删除任河内容。这就是两者的区别。
(教学意图)让学生自由讨论,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通过书包和印章的形象比喻,引导学生认识“剪贴板”的作用,突破教学难点。
(四)练习巩固、体验乐趣
在这一环节我设置了两个任务:第一、将26个字母按字母顺序排列(用鼠标完成),第二、综合运用文字移动和复制操作,按照书上第31页,把《电脑歌》补充完整,并将完成的任务保存在“网上邻居/teacher/‘我完成了’文件夹”。这环节中,有一部分同学可能先完成,让他们充当“小老师”的角色,帮助有困难的同学。
(教学意图)鼓励学生将自己探索到的、通过自学等得到的知识,主动地运用到新问题的解决上,巩固文字移动和复制操作。将学生任务完成情况直接用投影仪显示,使完成任务的同学感到自豪,同时激励还没完成任务的同学。初步培养学生综合编辑的能力。
六、说小结
在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中,更多的是培养学生操作能力,让学生在轻松有趣的学习中,掌握知识点,培养自学能力。因为信息技术知识在不断更新,所以我注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强调把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放到首位,提高综合运用能力。老师利用板书进行归纳总结,通过总结使学生的知识系统化。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基本上可以完成了知识目标、情感目标和能力目标,掌握了移动与复制文本的操作方法及技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大胆探索、相互协作的精神。
—33—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下午好!
(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我说课的题目是《剪切图形》,《剪切图形》是江苏省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第17课的“用计算机画画模块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在学完其他画图工具后,对菜单工具的更深入的学习。其中的复制、粘帖命令是以后学习的基础。本节课的内容如果掌握好会大大节省创作绘画的时间,变换各种形状图形,为创作绘画打下良好基础。
根据本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的特点,我制定了教学目标为:
1.(知识和技能)掌握图形剪贴,复制的技技巧,学会、翻转命令的使用方法。2.(能力)通过学生的观察、分析、创作培养学生处理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3.(情感和态度)在同学的互助下交流合作中,培养合作意识和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编辑菜单中“复制”、“粘贴”命重难点的使用。教学难点:翻转/旋转工具的使用
(理论和指导思想)信息技术课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而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指出学生获取知识不是通过教师教育,而是学习者在一定情境中,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学习资料,能通过自我建构重组的方式获得知识。因此,为实现教学目标我设计的设计时准备以学生“任务驱动”为主线,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完成教学任务,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教学过程,分别说出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在说每一个环节的同时说“怎么做,为什么要这么做”)
一、激情引趣,导入新课
以“你知道孙悟空有什么本吗?学生知道,有七十二变。那么今天我们也就来在计算机上让它变一变。设这样情境的意图是激发学生对这些问题的兴趣,孙悟空是学生比较熟悉的形象,容易激发学生的情绪。
二、讲解重点、点拔难点
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必须有一定基础知识背景,否则就只能盲目尝试。所以本对画出一个月亮,“月亮”、“复制”、“粘贴”的过程。指出“旋转”命令在“修改”菜单中。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完成任务提供基础。
三、自主探索、协作学习。
在明确了教学任务,创设情境后,这时就应大胆的让学生尝试练习。在操作过程中学生有一学生有一些解决不了的问题,我想可以通过对1.教材的阅读,2.同学之间的帮助,3.教师的指点让学生在不断的尝试中得到新知。
—34—
这个环节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在不断尝试中得到新知。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把教材、同学、教师都作为学习的帮助者,目的是为了自我学习,同时也可照顾学生之间的差异。让先完成教学任务的同学帮助学习慢的同学。
四、创作绘画,互评互学活动。
学生在完成教学任务后,掌握一定技法,就有一种创作欲望。这时教师让学生自主创作一幅作品,充分利用本节课学习内容,创作出一幅“简单的绘画作品”然后教师引导同学从技法的运用,构图是否合理等几个方面,让同学之间展开互评。教师选几个好的画让全班评。
评价本着发展学生个性和创新精神有利原则,评价方法要灵活多样,鼓励学生创新。上面的评价方法,旨在使评价主体多元化,评教师是自已、同学、教师、评价2.结果的多样化,不再是单一的好和不好而是用鼓励性活动给予肯定性评价。
这样设计,可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培养学生辨别的能力。让学生不要单一的只用好和不好,而是说出好在哪里,实现主体的多元化。评价的结果多样化。在这个教学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提高信息的辨别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这正在我们信息技术所致力求的目标。
(突出说课中的亮点)在整个教学设计中,我感觉比较有特色的是: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学习由1.被动接受变为愉快的学习。体现在自主学习,教师没有把教学任务一一讲解,而是让学生自主完成任务。2.协作学习,交流的方式只是教师,学生之间互学,3.创造学习,即巩固所学的知识,对贴近生活,有利于问题的解决。教学目标: 1.文件的打开。2.学会颜料桶的使用。
3.工具箱、颜料盒的隐藏与恢复。教学过程:
一、文件的打开:
上节课,我们把画好的画保存下来,我们怎样把它打开呢?教师可演示打开上次保存文件的方法。打开保存的文件后,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我们能不能给图画涂上漂亮的颜色”很自然转到颜色的填充这一环节。
二、油漆桶的运用
教学颜料桶时可采用对比的方法让学生体会在进行填色时,封闭图形与未封闭图形有什么不同。在讲清楚封闭图形的涂色后,可以让学生打开课文例图,自己尝试对色块的更改(换衣服)。
如果要将图画中的某一特定颜色A改成另一特定颜色B,即颜色A->B,可以使用彩色橡皮,具体方法如下:
—35—
1.将前景色设为颜色A; 2.将背景色设为颜色B; 3.选择橡皮;
4.按住鼠标右键,在需要修改的地方拖动鼠标。
(彩色橡皮的使用有一定难度,教材中没有介绍,但这个功能比较常用,可根据情况作为补充知识介绍。)
工具箱、颜料盒的隐藏与恢复在平常学生使用画图软件时经常要碰到工具箱或颜料盒没有出现的情况,所出学生从心理上就比较想了解工具箱与颜料盒的隐藏与恢复,在这里教师可以设置一个暗箱,让学生碰到问题,自己去尝试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再从总体上给全体学生一个明确的方法。本课时讲这一内容为学生以后操作标准菜单的工具栏服务。如果学生把工具箱或颜料盒拖到桌面外时,可采用更改屏幕的分辨率来找到工具箱、颜料盒。
应该让学生把涂好颜色的图画保存下来。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