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毛概考试重点总结

时间:2019-05-13 22:17: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8毛概考试重点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8毛概考试重点总结》。

第一篇:2018毛概考试重点总结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意义

(选择、简答)(P3)1】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迫切需要 2】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内在要求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选择、简答、辨析)

(P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过程。(具体的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结合起来,同中国的优秀历史传统和优秀文化结合起来,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又发展马克思主义。)1】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实现具体化 2】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上升为马克思主义理论 3】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总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在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中国特色。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选择、简答、辨析)

(P5)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它们之间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1】首先,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

2】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3】最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选择: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4、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灵魂和主要内容。7,13,9-13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

毛泽东思想的灵魂,贯穿各个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有三个基本方面: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包含着丰富内容:(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2)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3)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4)政策和策略的理论;(5)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6)党的建设理论。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及其三大基本问题(选择)

(P18)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基本问题:紧紧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大条目—选择)

(P1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紧紧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三大基本问题展开,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发展战略、根本任务、发展动力、依靠力量、国际战略、领导力量和根本目的等问题上,提出了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思想理论观点,构成了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理论

3】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理论 4】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5】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理论 6】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理论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理论 9】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理论

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核心理论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选择、简答)

(P22)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2】新时期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3】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指针(选择:“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8.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内容及科学内涵

(选择、简答)(P27)

思想路线的内容:党的思想路线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重点!一个字不能错)“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看问题不要从抽象的定义出发,而要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从分析这些事实中找出方针、政策、办法来。”

“理论联系实际”,就是善与应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进一步从中国历史和现实的实际的认真研究中,在各个方面做出合乎中国需要的理论创造。

“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就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判定认识或理论是否是真理,而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

(选择:“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或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9.为什么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选择、简答)

(P29)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在基本精神上是一致的,他们都坚持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事求是既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精髓。1】首先,实事求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时间)2】其次,实事求是体现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逻辑空间)3】最后,实事求是是渗透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方法论原则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42)、主力军和最基本的动力。(40)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1)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中国革命的历史任务,决定了中国革命的性质不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而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2)中国革命已不是旧式的、一般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而是新的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力军。无产阶级是中国革命最基本的动力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2、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34)和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40)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其中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

农民问题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问题。

3、新旧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区别。43**(1)所属革命阵营不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处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时代,是世界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一部分;而旧民主主义革命是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2)领导力量不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是中国国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中国共产党;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是资产阶级力量。(3)指导思想不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是资产阶级平等、自由思想和民主共和理念。(4)革命前途不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资本主义。(5)革命发展和群众发动的深度、广度不同:新民主主义革命提出了彻底的革命纲领,广泛发动群众,解决了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土地问题;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革命纲领不彻底,群众发动不彻底,土地问题没有彻底解决;(6)结果不同: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完成了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产阶级的革命人物;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民主革命的任务没有完成,社会性质没有改变。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38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法宝。49-53 三大法宝: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党的建设。武装斗争是党领导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统一战线是党实现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党的建设是党正确领导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的关键。

第三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1、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社会。56-57**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的第一阶段,其性质是新式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特征:(1)政治方面:实行以人民民主专政为内容的建国理论(共同纲领);(2)经济方面:以保护和发展生产力为中心,实行新民主主义的各项经济政策;(3)文化方面:实行发展新民主主义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1949年-1952年底 人民大众与地主阶级、国民党残余势力、帝国主义势力的矛盾;1953年-1956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中国与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

2、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基本内容。58-59** 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方法。63-66(1)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2)采取从低级(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包销、经销代销)到高级(个别企业公私合营、全行业公私合营)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3)把资本主义工商业者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

第四章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思想成果

1、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取得了哪些思想成果?75-84**(1)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思想;(2)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3)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

2、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86-89(1)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符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2)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3)必须从实际出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建设规模和速度要和国力相适应。(4)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5)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加强执政党建设。(6)必须坚持对外开放,不能关起门来搞建设,要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建设社会主义。

第五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

1.我国基本国情、基本矛盾

(选择、判断)

(P96)基本国情:我国仍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基本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101-103)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

(简答、容易出辨析)

(P96)两层含义:

1】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2】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于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两层基本含义既相互区别,又紧密联系,构成了一个具有特定内涵的新概念。这里所说的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历史阶段。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相似和区别有哪些?(概率小)(P97)相似之处:都存在多种所有经济成分 区别:

1】从经济基础方面看,他们之间的根本区别在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是否成为社会经济的主体,从而整个经济社会生活是否牢牢建立在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之上。

2】从上层建筑方面看,它们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社会主义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是否确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在整个社会思想文化领域中的指导地位是否得到基本确立。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选、判断)(P98)(中间一段,共九条)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的重大意义(简答、辨析?)

(P99)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新论断,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立论基础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适当制定和执行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出发点。3】在坚持社会主义的问题上,只讲性质和方向,不讲程度和水平,或者只讲程度和水平,不讲性质和方向,都会使人们陷入盲目不清醒的状态,发生“左”的或右的错误,使社会主义事业遭受挫折和损失。

6.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简答、辨析?)(新内容!!)

(P100)

社会主义初级阶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发展阶段,在不同时期会显出不同的阶段性特征,是“长期性”与“阶段性”统一的动态发展过程。

新世纪以来,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心得发展阶段。尽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主要矛盾”和“我国作为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但经济和社会发展出现的许多新情况、新变化,显示出了一系列的阶段性特征。(遇到类似问题答这段)(1)长期性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从根本上说是由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条件和建成社会主义所需要的物质基础决定的(2)阶段性

1】首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2】其次,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全面进步,同时发展面临新的重大结构性问题,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

3】最后,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

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的内容。(只可能出选择)

(P104-105)

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基本路线最主要的内容

(中心:经济建设

基本点: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奋斗目标的根本立足点 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内容

(只可能出选择)(P107-109)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辩证统一 最低纲领:根据革命或建设的不同发展阶段的客观实际有所不同。最高纲领:实现共产主义

第六章 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

1.社会主义的本质

(选择、简答)

(P113)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

(选择、简答、辨析)

(P113)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既包括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问题,又包括了以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关系问题,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1】第一,突出强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相较于改革开放前,片面强调生产关系)

2】第二,突出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结合第11章)

需要注意的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我们必须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中,在根本任务与发展目标的辩证统一中,全面准确的把握社会主义的本质,更好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3.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意义

(选择、简答)(P114)1】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科学水平2】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4、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115-116 社会主义的本质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1)解放和发展社会劳动力;(2)大力发展科学技术;(3)坚持科学发展。原因:(1)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是实现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2)解放生产力是是为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开辟道路(3)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5.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只可能出选择)(P122)“中国梦”的核心思想内涵: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是“人民幸福”的基础和保障)

“中国梦”的实现途径: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1.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选择)(P127)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关键抉择:把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2.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选择)(P129)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3.邓小平对社会基本矛盾的看法(社会主义发展动力)(概率小?)(P130)

1】判断一种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是否相适应,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主要看他是否适应当时当地生产力的要求,能否推动生产力发展。

2】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是统一的,它们要求必须把经济建设作为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3】过去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没有讲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不完全,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下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4.“改革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原因

(简答、选择)(P130)

(改革性质是重点)

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扫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

改革不是对原有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是一场深刻而全面的社会变革,它既包括经济体制,又包括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体制,既涉及生产力又涉及生产关系,及涉及经济基础又涉及上层建筑,既包括体制层面又包括思想观念层面。改革是一场伟大的革命。但它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意义上的革命,不是也不允许否定和抛弃我们已经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制度,他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5.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及其面临的困难(只可能出选择)

(P132)

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6.改革开放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的经验

(只可能出选择)

(P133)

坚持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

(☆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促进,提高改革决策科学性,广泛凝聚共识,形成改革合力。——新内容))7.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

(只可能出选择)

(P133)

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核心:改革中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有利于树立关于政府和市场关系的正确观念,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有利于抑制消极腐败现象。

8.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个重要支点

(选择)

(P135)改革、发展、稳定

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

9、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135-136 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胆子要大、步子要稳。要坚持改革、发展、稳定的统一,把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程度统一起来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在保持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

1.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144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立

2、计划和市场关系

(简答、选择)

(P144)

计划经济使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东西 已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 计划和市场内在统一,市场起基础性作用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要点

(简答、选择)

(P145)

1】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不是划分社会制度的标志,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不等于资本主义。

2】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有优势和长处,社会主义实行市场经济要把两者结合起来。

3】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可以和不同的社会制度结合,但它和不同的社会制度结合具有不同的性质。

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色所在。

(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所有制结构、分配制度、宏观调控三个方面。)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145(1)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2)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3)宏观调控上,把人民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发挥计划和市场的长处。

5、十八届三中全会,把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改为“决定性作用”,反映了什么?(简答、选择)

(P145)

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实质上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认识的深化,是理论和实践上的重大推进。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实际上就是要处理好在资源配置中市场起决定性作用还是政府起决定性作用这个问题。理论和实践都证明,市场配置资源是最有效率的形式,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市场经济本质上就是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

6.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简答、选择)

(P146)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7.基本经济制度确立的依据/理由是什么?(简答、选择)

(P146)

1】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的基础。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区别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特征。

2】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够发达,发展也很不平衡,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3】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发展社会主义服务。8.辨析“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必须旗帜鲜明的发对私有化和单一公有制”(发展混合经济)

(简答、辨析)(P147)

私有化的观点认为,只有私有制才能真正搞市场经济,只有走私优化的道路才能促进经济发展。这些观点,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中既不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也不符合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发展的事实。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取得的巨大成就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同样,如果回到过去那种单一公有制的发展道路上,也会葬送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实践证明,我们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不但没有削弱和动摇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反而巩固和发展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增强了国有经济的控制力。

9.如何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148-150** 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

10、什么是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

(简答)(P148)1)共有资产在社会中总资产中占优势

2)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11.如何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简答、选择)

(P148)1)坚持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要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 2)要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3)还要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

12.如何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基本原则?(简答、选择)

(P148)

1)要坚持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废除对非公有制经济各种形式的不合理规定,消除各种隐性壁垒,制定非公有制企业进入特许经营领域具体办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实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2)要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基本原则:

1)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2)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 1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只可能出选择)

(P151)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只有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才能体现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按劳分配以外的多种分配方式,其实质是按生产要素的占有状况进行分配。14.生产要素的分类

(☆只可能出选择)

(P152)

一类是各种物质的生产条件,如土地等自然资源以及各种生产资料;

另一类是人的劳动,包括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提供的活劳动、技术、信息、管理等。15.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类型(只可能出选择)(P152)1)以劳动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2)劳动以外的生产要素所有者参与分配

3)管理和知识产权的生产要素,如科技发明、创造、信息、专利等参与分配。16.如何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只可能出选择)

(P153)1)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2)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 3)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4)必须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

17.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简答、选择)

(P155)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2)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3)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总之,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必须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实践之中,决不能把它们分割开来或对立起来。

18、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以及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156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依法治国。

19、我国的国体和政体以及我国的政党制度。157-158 国体:人民民主专政 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 20.依法治国的含义是什么?(简答)

(P159)

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21.依法治国的重要性

(简答、选择)

(P159)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完善社会主义法治,对于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保障国家的长治久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

1)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他同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是完全一致的,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2)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础,社会主义法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保障。

3)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客观需要,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发展,可以为扩大对外开放保驾护航。

4)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依法治国就是要依靠法治来协调社会关系,化解社会矛盾,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22.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简答、选择)

(P160)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23.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要求

(简答、选择)

(P160)1)维护宪法法律权威,把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提高到一个新水品 2)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建立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行政执法体制 3)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证国家法律统一正确实施 4)优化司法职权配置,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 5)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

2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四个方面(简答、选择)

(P163)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四个方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社会主义荣辱观

25、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和中心环节以及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核心。164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包括两个方面:即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文化建设。思想道德建设要解决的是整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教育科学文化建设要解决的是整个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现代化建设的智力支持问题。这两个方面密不可分,缺一不可。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和中心环节是思想道德建设。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

2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24个字)

(多选)

(P165)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价值目标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价值取向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价值准则

(记忆方法:富民(温)和,自平公法,爱敬(成)友)27.什么是文化强国

(简答、选择)

(P167)是指这个国家具有强大的文化力量。

28.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简答、选择)

(P168)1)需要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自信。2)要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3)必须加快文化体制改革。

29.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

(简答、选择)

(P169)

一般的讲,和谐社会就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的社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任务,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对于推进党和人民的事业发展,保证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30.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容

(☆简答、选择)

(P170)六个方面:

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记忆方法:民工诚充安自然)31.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选择)

(P170)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33.如何保障和改善民生

(只可能出选择)

(P171)1)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2)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 3)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 4)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

34.什么是生态文明建设,核心(选择)

(P173)

生态文明建设,是指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主动保护自然,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健康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核心: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35.建设社会主义 生态文明的总体要求

(简答、选择)

(P173)

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个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

36.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新内容)

(简答、选择)(P174)

1)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2)主题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初步建立。

3)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 4)森林覆盖率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人居环境明显改善。37.什么是生态文明理念

(只可能出选择)

(P174)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第九章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

(本章不考大题)

1.“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

(☆只可能出选择、填空)

(P187)五个方面:

一个中国(“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核心); 两制并存; 高度自治;

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寄希望于台湾人民

2.“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意义

(只可能出选择、填空)

(P188)第一,“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第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有利于争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所需要的和平的国际环境与国内环境

第三,“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为解决国际争端和意识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3.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时间

(只可能出考选择)

(P189)香港:1997年7月1日 澳门:1999年12月20日

4.坚定不移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道路提出四点建议(只可能出选择)(P192)习近平:

第一,坚持从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高度把握两岸关系大局 第二,坚持在认清历史发展趋势中把握两岸关系前途 第三,坚持增进互信、良性互动、求同存异、务实进取 第四,坚持稳步推进两岸关系全面发展

第十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

(本章不考大题)

1.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

(只可能出选择)

(P209)第一,坚持独立自主地处理一切国际事务的原则

第二,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指导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原则 第三,坚持同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与合作的原则 第四,坚持爱国主义与旅行过级衣服相统一的原则

(☆选择:在国际关系中,中国坚持弘扬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

2.为了建设和谐世界,应努力做到什么

(☆只可能出选择)

(P211)1)政治上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共同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

2)经济上相互合作、优势互补、共同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方相发展 3)文化上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4)安全上相互信任、加强合作,坚持用和平方式而不是战争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共同维护世界和平稳定

5)环保上相互帮助、协力推进,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3.我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只可能出选择)(P206)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4.什么是和平发展道路,特点

(☆只可能出选择)

(P203)

和平发展道路归结起来就是:即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在强调依靠自身力量和改革创新实现发展的同时,坚持对外开放,学习借鉴别国长处;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潮流,寻求与各国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同国际社会一道努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这条道路最鲜明的特征是科学发展、自主发展、开放发展、和平发展、合作发展、共同发展。

第十一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理论

(本章不考大题)

1.为什么要坚持一切为了人民

(☆只可能出选择)

(P214)1】一切为了人民是唯物史观的根本观点 2】一切为了人民是党的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

3】一切为了人民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2.为什么要坚持共同富裕的目标?

(☆只可能出选择)

(P215)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它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指明了社会主义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1】共同富裕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价值诉求 2】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体现 3】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目标

3.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

(☆只可能出选择)

(P217)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是相互促进、互为条件的。

1】经济社会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和条件,没有经济社会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也就失去了基础和保障。

2】人的全面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规定根本目的,离开了人的全面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就是去了目标和动力。

第十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领导核心理论

1.为什么说政党是有阶级性的(只可能出选择)

(P238)阶级性:

第一,中国共产党是以中国工人阶级为其阶级基础的,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第二,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

第三,中国共产党是是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的,代表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

(选择:两个先锋队: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华民族的先锋队。)(选择: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了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2.为什么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只可能出选择)

(P240)第一,坚持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第二,维护国家统一、社会和谐稳定,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第三。,正确处理各种复杂的社会矛盾,把亿万人民团结凝聚起来,共同建设美好未来,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第四,应对复杂的国际环境的挑战,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3.如何改善党的领导

(只可能出选择)

(P243)1)首先,要正确处理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2)其次,要改革、完善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

3)最后要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选择:执政党对国家权力系统的领导,包括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之后本章内容极可能考大题)4.党的建设面临的四大考验

(☆简答、论述)

(P245)(细节内容回归课本详细阅读)1)执政考验

因为权力的诱惑,容易形成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特权思想,甚至出现严重的消极腐败现象。执政考验的核心就是能有长期执政下去的问题。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如何实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做到长期执政而不变质,这是党所面临的长期而严峻的考验。2)改革开放考验

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和挑战,能有坚定信心,迎难而上,排除各种干扰,全面推动各个领域的改革,考验党的勇气和智慧。同时,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中能否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也是对党的考验。3)市场经济考验

如何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充分发挥时常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有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有效避免和克服市场机制的弊端,仍然是党需要不断探索和回答的重大课题。这是党需要经受住的严峻考验。4)外部环境考验

面对来自外部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外交、军事等方方面面的挑战,如何抓住和用好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既积极学习借鉴他国经验,有顶住压力,防止颠覆渗透,切实做到趋利避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也是党面临的长期考验。5.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面临的更多危险

(☆简答、论述)

(P245)(结合上题,具体细节看书)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

6.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指导原则(即经验)

(简答、选择)

(P248)必须坚持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必须坚持推进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增强社会主义的生机和活力;

弄需坚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发展作为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 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学友联系;

必须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必须坚持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党的建设,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能举例、战斗力。7.如何加强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建设

(简答、选择)

(P249)

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就是要通过推进党的各方面建设,使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和我国社会发展进步的要求,反映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和愿望,是各级党组织不断提高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始终发挥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使广大党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适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使党永葆与时俱进的品质、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加强党的纯洁性建设,就是要通过推进党的各方面建设,使党的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在思想和行动上符合党的宗旨要求,保持纯粹清正的状态。党的纯洁性体现在党的思想、政治、组织和作风各个方面。

8.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关系

(简答、辨析)

(P249)

先进性和纯洁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贯穿于党的性质、总之、任务和全部工作中,体现在各级党作之和全体党员的实际行动上。党的先进性同党的纯洁性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纯洁性是先进性的前提和基础,先进性纯洁性的体现和保证,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当然,这种先进性和纯洁性,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与时俱进、随着形势和任务的发展变化而不断丰富与发展的;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必须通过坚持不懈的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才能保持。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深刻表明,保持、发展先进性和纯洁性始终是马克思主义只当根本的思想政治任务,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和前途命运。

9.中国共产党如何继续加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简答、选择)

(P250)1】坚持从思想教育入手,引导党员和干部认真学习并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体系,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执行者。

2】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把实现人民根本利益作为检验先进性和纯洁性的试金石,在为群众排忧解难、造福人民的实践中体现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3】提高领导骨感的素质,夯实组织基础,推动领导干部以率先垂范的实际行动体现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4】完善党内制度及工作机制,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健全以党章为根本,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的制度体系,为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提供制度保证。

10.学习型、服务型、创新性政党的含义

(简答、选择)

(P250)

1】学习型政党:能够形成重视学习、善于学习的理念、机制、方法,使学习成为内在需求,从而更好地处理和解决面临的问题,不断增强生机活力的政党。

2】服务型政党:就是指在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过程中贯彻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把服务人民作为执政的首要价值和核心任务,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政党。3】创新型政党:就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坚持一切从变化着的实际出发,把改革创新作为事业发展的推动力量,使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始终保持与时俱进、奋发有为精神状态的政党。

11.学习、服务、创新三者的关系

(简答、选择)

(P251)

学习是基础、服务是目的、创新是动力。三者是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的。三者相辅相成,体现了党永葆生机和活力的开拓进取精神。

(选择: 必须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辨析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错误。(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头3年,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建立和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继续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遗留任务和恢复国民经济。(2)1953年中共中央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对生产资料私有制实行社会主义改造。(3)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确立了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上建立起来,才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

2、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错误。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毛泽东思想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观察和分析中国的历史和现状,阐明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发展规律。

3、中国资产阶级包括大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三部分。错误。中国资产阶级只包括买办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两部分。买办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是私有者,是剥削阶级。小资产阶级是小私有者,是劳动者,不是剥削阶级。把小资产阶级包括在中国资产阶级之内,混淆了剥削者和劳动者的界限。

4、毛泽东思想既是中国的,又不完全是中国的

正确(1)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2)一方面,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是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3)另一方面,毛泽东思想又是中国的,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4)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完美结合和高度统一,这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片面肯定或夸大某一方面,而否定或忽视另一方面,都是错误的。

5中国共产党是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错误。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1)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以工人阶级为阶级基础,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先进政党。(2)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为中国共产党的产生奠定了阶级基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3)五四运动后,具有初步共产工人思想的知识分子深入到工人中去进行马克思主义宣传,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从而产生了中国共产党。

6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错误。(1)旧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阻碍中国生产力的发展,是中国革命的对象。官僚资本主义凭借地主、买办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力量而发展起来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中国反动和落后的生产关系,也是中国革命对象。因此,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2)中国资本主义分为官僚资本主义和民族资本主义两部分,前者是对象,而后者是中国革命的动力。中国革命不是一般地反对资本主义。因此,不区别官僚资本主义和民族资本主义,就是混淆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界限

7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存在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正确。(1)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首次论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两类社会矛盾学说。(2)毛泽东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即敌我之间的矛盾和人民内部的矛盾。(3)敌我矛盾是根本利益对立基础上的矛盾,因而是对抗性的矛盾;人民内部矛盾是人民利益根本一致基础上的矛盾,因而是非对抗性的矛盾。我们要严格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论述

1、试述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答:毛泽东思想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创造性地运用于中国具体实际的优秀典型。这个运用过程不是照搬照抄的过程,而是在运用中发展、在发展中运用的复杂曲折的创造性过程。它的一系列独创性的新原理、新结论,阐述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发展规律,使马克思列宁主义由欧洲的形式和语言变成中国的形式和语言。它完全符合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一般原理,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它不是在个别方面,而是在许多领域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形成了自己的科学体系。它是具有中国特殊内容和民族表现形式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可见,毛泽东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关系是继承和发展、运用和创新相统一的关系。

2、简述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过程的特点。第一,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中国共产党人在如何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来解决中国革命实践中的问题上,曾经出现过两种错误倾向:一种是教条主义的倾向,另一种是经验主义倾向。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坚持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注意从中国实际出发来学习、研究和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不仅完整地提出和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科学原理,而且逐步学会了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有机结合起来,从而获得了克敌制胜的强大武器。

第二,毛泽东思想是在同错误思潮的斗争中形成和发展的。20年代后期和30年代前期,中国共产党内盛行的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曾使中国革命几乎陷于绝境。毛泽东思想就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巨大的理论勇气和求实的革命精神,在同这种错误倾向作斗争并深刻总结这方面的历史经验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第三,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项事关中国革命成败的特殊困难的事业。在中国共产党内,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认识最早,做得最好,贡献最大。

3、怎样理解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答:以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作为革命的主要任务是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相同之处,二者的性质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但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一种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这是因为:第一,新民主主义革命发生在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代,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范畴。第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者是无产阶级,这是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最根本区别。第三,新民主主义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第四,新民主主义革命以社会主义为发展前途。

4、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答: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使我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已经占了绝对优势,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20世纪中国第二次划时代的历史性巨变。(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旧中国长期战乱的局面,实现了全中国空前的大团结和大统一。中华民族摆脱了任人宰割和奴役的地位,实现了民族独立。(2)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消灭了几千年来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阶级剥削制度,使广大劳动人民当家作主,从此结束了被剥削被奴役的命运。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了必要的前提。(3)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改变了整个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进一步壮大了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亚非拉被压迫人民的革命斗志,为他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4)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在理论和实践上解决了在一个人口众多、经济落后的大国能否以及如何建立社会主义的新课题,从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这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的创举,也是毛泽东思想的伟大胜利。

5、中国革命为什么必须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

答:第一,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在内部没有民主制度,受封建制度压迫;在外部没有民族独立,受帝国主义压迫。这种特殊的国情,决定了中国无产阶级政党只能走武装斗争的道路。(5分)第二,中国反动统治阶级同帝国主义相勾结,对人民实行残暴统治,对革命进行武装镇压,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只能以革命的暴力对付反革命暴力,这是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第三,敌人力量对比悬殊,帝国主义之间、反动统治集团之间的矛盾,以及中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状态,规定了中国革命的武装斗争将不可避免地要经历一个长期而曲折的过程。

6、中国共产党进行自身建设的有利条件是什么?

答:第一,党的建设有一个好的思想基础。由于中国共产党产生在俄国十月革命之后,党的创建得到了列宁领导的共产国际的直接帮助,因此,党从一开始就坚持了马列主义的建党原则,为建设新型的无产阶级政党创造了条件。第二,党的建设有一个好的阶级基础。由于中国工人阶级身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三重压迫,整个阶级都有坚决的革命性,因而中国共产党没有产生改良主义的社会基础。第三,党的建设有一个完整的建党学说。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列主义的建党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形成了完整的有中国特色的建党学说,为党的建设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

7、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它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所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要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具有中国的民族特点和民族形式,成为指导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的理沦。它的基本内容包括,第一,在内容上,它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问题,揭示中国革命和建设发展的客观规律。第二,在形式上,它把马克思主义从欧洲形式变成中国形式,深入浅出地阐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阐述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理论和政策。

8、如何理解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答“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实事求是的第一项基本内容是一切从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际出发,而不是从

“本本”或“原则”出发。这是实事求是的基本前提。实事求是的第二项基本内容是理论联系实际,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这是实事求是的根本途径。实事求是的第三项基本内容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的实践观,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实事求是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是毛泽东思想根本出发点,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9.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政治纲领、经济纲领、文化纲领)是什么?

答:新民主主义政治纲领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国体”是无产阶级领导几个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人民民主专政);政体是政权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新民主主义革命政治是一种过渡性质。新民主主义的三大经济纲领: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极具特色),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条件。

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基本特征:1)新民主主义文化是新民主主义政治、经济在思想文化上的反映,并为其服务。2)新民主主义文化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3)新民主主义文化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新民主主义文化与旧民主主义文化的相区别的标志,是否以共产主义为指导思想。

10、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及其内涵是什么?

答: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穿于毛泽东思想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它们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1)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第一项基本内容,就是一切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第二项基本内容,就是理论联系实际,就是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这是做到实事求是的根本途径和方法。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第三项内容,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实践观,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2)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路线。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群众,这是群众路线的核心内容。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群众路线的又一重要内容,也是中国共产党最基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根本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是党的一切组织和一切工作必须坚持和贯彻的根本路线。3)独立自主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立足点。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的根本方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所必须坚持和遵循的原则,是从中国实际出发,依*中国人民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必然结论。

11、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包括哪些成分?它们之间的关系怎样

答: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包括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个体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五种经济成分。其中。国营经济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代表着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发展方向;合作社经济是半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具有两面性,党的政策是利用和限制;个体经济是分散的落后的,要引导它走集体化的道路;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前途是向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发展。新民主主义经济,应在国营经济领导下,使五种经济成分统筹兼顾、分工合作,以促进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发展。12.如何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

答首先,要完整准确地理解和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绝不能用毛泽东的个别观点、个别词句来理解毛泽东思想,要着重掌握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主要内容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其次,要把毛泽东晚年的错误思想与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严格区别开来。毛泽东晚年的错误思想主要是指阶级斗争扩大化的理论和

经济建设中急于求成等的“左”倾思想。这些错误明显脱离了毛泽东思想的科学轨道,不应属于毛泽东思想的范畴。第三,要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和立场、观点、方法必须坚持。毛泽东思想又必定要随着时代、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邓小平理论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在当代中国,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

第二篇:毛概总结——考试重点

A卷

一.辨析题

1.新民主主义的性质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错)

2.在社会主义改革与社会主义改造的问题上,有人说:早知今日,何必当初。(错)

3.十二五时期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要坚持以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主线。(对)

二.简答题。

1.简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2.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内涵。

3.简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4.如何加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三.论述题。

1.胡锦涛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强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是五位一体。”请结实际加以论述。

2.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强调说:“形式的发展,事业的开拓,人民的期待,都要求我们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的科学化水平。”请结合实际加以论述。

B卷

一.辨析题

1.我国的国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其他同上。

解答: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性质(答案: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性质)

1.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性质的革命。(错误)

(1)民主主义革命是中国革命的第一阶段,其性质是属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是由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阶段构成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之所以是属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是因为这个革命的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争取民族独立,反对封建主义、扫清政治民主化和经济现代化的障碍,它们都没有超出资产阶级革命的范围。

(2)但由于中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积极参加并取得领导权,这个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已以不再是旧式的民主主义革命,而是新式的特殊的民主主义革命了。

(3)在中国,民主革命领导权的归属,或者说这个革命是由无产阶级领导还是由资产阶级领导,这是新旧民主革命的主要区别点,也是民主革命能否取得胜利的关键。

2.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所以,其革命性质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错误)

(1)近代中国革命的历史证明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都不能担当起反帝反封建革命的领导责任。中国革命的领导权就历史落到了无产阶级的肩上。

(2)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是反帝反封建,这决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革命而不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3)但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它不同于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其革命目的不是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共和国而是要走向社会主义的3.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政治、经济、文化特点和前途

答:性质:新民主主义社会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中国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过渡性的社会形态。

特点:经济形态上,是一种多元的经济结构,社会主义因素与资本主义因素及个体经济同时并存;在政治形态上,新民主主义的政治也是多元的,它不是一个阶级的专政,而是

几个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在文化上,实行以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这种文化属于共产主义的思想体系。前途:社会主义。

二.早知今日,何必当初(不对)。

答:(1)不论50年代的社会主义改造,还是70年代末以后的社会主义改革,都是中国共产党朝着社会主义方向而奋斗的伟大历史进程中的大胆摸索,是两个不同的阶段的探索。

(2)社会主义改革并不是对社会主义方向的否定,而是对社会主义的再探索,它继承了过去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基本成果,又对社会主义改造的一些遗留问题以及其后出现的偏差和失误进行了纠正,并在此基础

上继续前进。

(3)无论是社会主义改造,还是社会主义改革,都统一于社会主义事业前进的道路,有着内在的、历史的逻辑关系。一方面,不能用现在的社会主义改革来否定50年代的社会主义改造;另一方面,同样不能用50年代指导社会主义改造的思想观点来否定现在的社会主义改革。

三.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线

在“十二五”期间以科学发展为主题,这就要求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在主题和主线之间,主题决定主线,主线体现主题。当前,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和问题就是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问题。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要求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做到这“五个坚持”,是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的重要体现,也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切实保证。

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把马克思主义根植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三位一体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内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丰富的内涵,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现实依据、根本途径、主要任务和根本目标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它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两个基本前提: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

一个基本路线:已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一个总体布局:建设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五位一体)。

一个总体目标:实现个人全面发展,广大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

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基本内容

灵魂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和灵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马克思主义提供的是科学的世界观,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立场、观点、方法。

主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现阶段中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的主要表现形式。

精髓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思想源泉,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精神动力,也是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重要内容和主导精神。

基础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内在联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有机统一,共同构成了完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共同构成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体内容。没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就失去了方向和灵魂;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就失去了内核和主题;没有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就失去了精髓和主旋律;没有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就失去了价值坐标和道德标准。

七.如何加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答:1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优化教育结构,推进教育改革创新,坚持教育公益性质。2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第一,千方百计扩大就业。第二,以创业带动就业。第三,推进就业体制改革创新。健全覆盖城乡的就业服务体系。第四,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

3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第一,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进一步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第二,逐步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第三,加大个人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合理调整收入分配格局。

4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

社会保障是社会安定的重要保证。要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5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6完善社会治理体制,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八.什么是五位一体(和谐社会)

五位一体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明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其中经济建设是中心,政治建设是保障,文明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

1.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答: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的深化,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党执政理念的升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使社会更加和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有利与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抓住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促进社会和谐是中国最广大人民利益的所在,把构建社会和谐落实有利于进一步解决好人民的问题,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有益于保持国内安定和谐的社会政治局面有利于增强凝聚力和抗风险的能力,更好的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2.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①民主法治: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

②公平正义: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③诚信友爱 :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

④充满活力: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

⑤安定有序:“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

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九.党的建设 简介

广义上的党的建设,指的是政党为完成自身的使命而进行领导国家、社会和提高自身生机和活力的理论和实践活动。狭义上的党的建设,指的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指导下进行的领导国家、社会和提高自身生机与活力的理论和实践活动。

党的建设是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同党的建设实践活动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是党的建设的指导原则。党的建设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在实践中的应用。

2含义

党的建设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研究党的建设的理论科学;二是在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指导下所进行的党的建设的实践活动;三是作为理论原则与实际行动两者中介的约法规章。

党的建设包括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反腐倡廉建设等,具有鲜明的党性和实践性,指导党在不同时代、不同情况下的工作与活动。

3要求

加强党的建设必须坚决实现的四项基本要求。即:

(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2)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3)坚持民主集中制;

(4)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这四项基本要求,为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加强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4意义

在长期执政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是一个重大现实问题,直接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是我们党对这个重大现实问题的明确回答。

5总体要求

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必须着眼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全面推进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进一步把党建设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党始终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十.我国的国体

我国的国体,就是我国的国家性质。国体就是各个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具体的说就是哪个是统治阶级哪个是被统治阶级。我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我国的政体,政体是国家统治阶级以何种形式组织政权,就是政权的组织形式。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十一.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答: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和保障,改革、发展、稳定三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整体。如何处理三者关系:“三个讲究”胆子要大、步子要稳;既要加强顶层设计,又要摸着石头过河;整体推进、重点突破。

十二.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

1.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

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问题上,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我国实际结合起来,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

2.你对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重要性的认识?

答:①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实践中,根据不同实践环境和具体任务,针对贯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而分别突出强调的重点问题,其目的和归宿,都是为了坚持实事求是。

②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体现了党的思想路线在实践发展基础上形成的在具体表现方面的时代特征,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十三.发展是硬道理

1、为什么说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答:A、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一再强调了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性。1992年他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

第一,发展才是硬道理,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

第二,发展才是硬道理,是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

第三,发展才是硬道理,是适应时代主题变化的需要。

B、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所决定的,是对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也是党实现对所承担的历史责任的需要。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人民的选择,而人民之所以选择中国共产党,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它能够领导中国实现民富国强、振兴中华。只有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党才能实现自己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历史使命,承担起自己的历史责任。

2.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发展才是硬道理):

第一,发展才是硬道理,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符合马克思主

义基本原理,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第二,发展才是硬道理,是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第三,发展才是硬道理,是适应时代主

题变化的需要。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是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

第三篇:毛概考试重点总结

第一章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当教条,要和中国国情相结合。)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中国有着几千年的文明历史,应该了解中国历史状况社会状况,认真地概括提炼。)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马克思主义是外来思想,要让国人接受,深入浅出地阐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它们之间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1)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3.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2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3政策和策略的理论.4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5.党的建设理论。4.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穿于毛泽东思想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三个基本方面:实事求事,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5.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2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3党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

正确认识毛泽东思想的指导意义: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他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立和发展,为中国各族人民解放事业的胜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为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和人类进步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毛泽东晚年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中的确犯有严重错误,但是他的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将他所犯错误同毛泽东思想区分开来,有利于我们准确理解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6.(选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理论: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中国最大的国情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清楚地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依据。

7.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目的。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历史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的科学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们党最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全国各

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

9.为了揭露主观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错误的思想根源,1937年毛泽东在《实践论》和《矛盾论》阐述了理论对于实践的依赖关系以及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10.为了统一全党思想并为制定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奠定思想基础,在延安整风期间,毛泽东从思想路线的角度,系统地阐述了坚持实事求是的重要性。1941年5月,他在《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中,对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作了马克思主义的界定,而且将能否坚持实事求是,提到了有没有党性或党性纯不纯的高度。此后,毛泽东为中央党校题写了“实事求是”四个字作为校训。经过延安整风和党的七大,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全党得到了确立。11.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科学内涵是:实事求是的科学内涵: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12.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精髓的原因:1实事求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2实事求是体现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3实事求是渗透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方法论原则。

第二章

1、(选择)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1919年五四运动之后,中国无产阶级开始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由自在阶级转变为自为的阶级。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的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逐步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近代中国革命以五四运动为开端,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2、(选择)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国共合作的大革命时期,是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北洋军阀,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是国民党新军阀,抗日战争时期是日本帝国主义,解放战争时期是美国主义支持下的国民党反动派。

3、(选择)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无产阶级是中国革命的最基本的动力,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城市小资产阶级是无产阶级的可靠同盟者,民族资产阶级也是中国革命的动力之一。

4、(选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中国革命的历史任务,决定了中国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

5、(简答题)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一,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新民主主义共和国既不同于欧美式的资产阶级专政的共和国,又和苏联式的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共和国相区别;二(辨析简答)、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

民族工商业。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内容,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题中应有之义,保护民族工商业,是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中极具特色的一项内容。三(选择)、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新民主主义文化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新民主主义文化是民族的,就其内容说是反对帝国主义压迫,主张中华民族的尊严和独立;就其形式说是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民族形式和民族特色,要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新民主主义文化是科学的,是反对一切封建思想和迷信思想,主张实事求是、客观真理及理论和实践的一致性。对于封建时代创造的文化,应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同时要尊重中国的历史,反对民主虚无主义,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的态度对待古今中外文化,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

第三章

1.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社会?1.新中国成立,标志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开始。这一时期,我国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2.新民主主义要不断扩大国营经济,同时逐步将资本主义经济和个体经济改变为社会主义经济。3.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是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社会。

2.(选择)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经历了三个步骤?1.第一步主要实行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2第二步主要实行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3.第三步是实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3.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1.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2.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3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

4.论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及其理论依据 ?(1)1956年底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中国历史上长达数千年的阶级剥削制度的结束,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2)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使我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已占绝对优势,这表明,几千年来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剥削制度已被消灭,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起来,社会主义公有制已成为我国社会的经济基础;(3)在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基本建立的同时,我国的政治领域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我国确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定及颁布施行,为各族人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提供了条件和保证,为逐步健全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4)伴随

着社会经济制度和社会经济结构的根本变化,使我国社会的阶级关系也发生了根本变化。工人阶级成为领导阶级,地主富农和民族资产阶级已经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农民和个体手工业者都成为社会主义集体劳动者;知识界已经成为一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队伍;(5)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随着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社会的主要矛盾也发生了变化。过渡时期存在的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上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成为现阶段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一主要矛盾的办法,就是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益,尽快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第四章

1.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

基本矛盾: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非对抗性)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决 主要矛盾: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敌我矛盾:人民同反抗社会主义革命和敌视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的社会势力和社会集团的矛盾,是根本利益对立基础上的矛盾,是对抗性的矛盾。

人民内部矛盾:工人阶级,农民阶级,知识分子各自内部的矛盾,工农两个阶级之间的矛盾,工人,农民同知识分子之间的矛盾,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同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政府和人民群众之间的矛盾,民主同集中的矛盾,领导同被领导之间的矛盾,国家机关某些工作人员的官僚主义作风同群众之间的矛盾,比较正确的反映客观规律的一些人同比较不正确的反映客观规律的一些人之间的矛盾,是在人民利益根本一致的基础上的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解决敌我之间和人民内部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采用专政和民主的方法。2.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论述的第一大关系: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关系。(简答,论述)

毛泽东提出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以农轻重为序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以及一整套“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即重工业和轻工业同时并举,中央工业和地方工业同时并举,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同时并举,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同时并举,等。走中国工业化道路,是党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一个重要思想,强调正确处理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符合中国人口多,工业基础薄弱的实际,对于加快我国经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3.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简答,辨析)(1)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2)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3)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问:如何认识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虽然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过程中犯过包括“文化大革命”这样严重的错误,遭受了重大挫折,但从总体上看,我国在经济建设上所取得的成就仍然是巨大的。从历史上看,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经过两次胜利两次失败的经验教训才使党逐步掌握了中国革命的规律,领导革命取得成功。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同样经过了一个反复的探索过程,其间也经历过“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的两次重大挫折,八大以后社会主义建设20多年的曲折发展也深刻地教育了全党,为我们逐步掌握建设社会主义的规律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及其所取得的成果,成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前提和条件,为中国共产党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提供了基础。改革开放伟大事业,就是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取得宝贵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

4.对外开放的必要性(辨析)

(1)当今的世界开放的世界,这是对世界经济发展历史的深刻总结,是生产社会化和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2)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3)实行对外开放也是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需要。(4)实行对外开放要处理好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

第五章

1.社会主义初级的科学含义: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两层基本含义既相互区别,又紧密联系,构成一个具有特定内涵的新概念。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的重大意义: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新论断,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立论基础;二,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是党制定和执行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出发点;三,是排除“左”与右的干扰,夺取改革开放的现代化建设胜利的思想武器。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4.科学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一,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全面进步,同时发展面临新的重大结构性问题,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三,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

人民(这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发(这是最主要的内容,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基本途径),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这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奋斗目标的根本立足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这是基本路线规定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全面发展的要求)。

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做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政治。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名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以改善民生为重点,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五,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就是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8.如何理解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统一。第一,实现共产主义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最高纲领,同时在革命和建设的不同发展阶段,党也制定了最低纲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纲领,就是党在现阶段的最低纲领。第二,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辩证统一于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的全部历史过程。最高纲领为最低纲领的制定指明前进方向;最低纲领为最高纲领的实现准备必要的条件。第三,科学阐明和正确处理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是中国共产党在理论上政治上清醒和成熟的重要标志。

第六章

1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 终达到共同富裕。

2.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社会主义内涵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概括为社会主义的本质。第二,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突出了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社会主义的目标并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方面阐明了实现这个目标的途径。

3.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内容: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4.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意义:第一,发展才是硬道理,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

第二,发展才是硬道理,是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第三,发展才是硬道理,是适应时代主题变化的需要。

5.“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温饱问题。这个任务已经基本解决(1987年)。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均达到800美元),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1995年基本实现)。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两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6.中国梦的思想内涵: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1.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经济更加发达,政治更加民主。2.自身的不断发展与强大,创造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以及先进的文明成果实现,将其传递给全世界。3.人民权利保障更加充分,人人得享共同发展,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7.中国梦的实现途径:必须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中国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中国力量,就是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第四篇:毛概考试重点

一,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含义:1,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中国革命的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2,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3,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二,为什么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毛泽东的全部内容是以实事求是为出发点和根本点的,它是实事求是的产物。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特点: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走出了一条不同于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心内容:

一、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目标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

二、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

1、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这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心内容,也是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经济纲领之一。

2、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这是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的又一重要内容。

3、保护民族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是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的极具特色的一项内容三、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

1、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文化由无产阶级思想即共产主义思想领导,新民主主义文化中居于指导地位是共产主义思想。

2、民族的:强调文化的民族形式,反对帝国主义压迫的奴化思想,主张中华民族的尊严和独立。吸收外来先进文化。

3、科学的强调文化的科学内容,反对一切封建思想和迷信思想,主张实事求是、主张客观真理,主张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对于古代文化要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尊重中国的历史,给历史以一定的科学地位,尊重历史的辨证发展,而不是颂古非今,不是赞扬任何封建的毒素。

4、大众的:强调文化的大众方向。这种文化应该为全民族90%以上的工农大众服务,并逐渐成为他们的文化。

5、重视知识分子的作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纲领:政治纲领:推翻社会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经济纲领: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文化纲领:新民主主义文化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1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五、党在长期中形成的三大优良作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和人民群众紧密的联系到一起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

六、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中国的政治生活主题: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政治生活的主题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党和国家的根本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除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七、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毛泽东论十大关系中的基本方针: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都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基本方针。

之所以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本质上就在于它尊重事实,尊重实践,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在于它讲究实事求是。什么是“实事求是”?毛泽东说:“‘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用“实事求是”这一科学概念来概括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本立场,并以之作为无产阶级政党的思想路线,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一个杰出贡献。实事求是的基本精神就是要按照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及内在的规律,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决定的,马克思的两大体系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而要坚持这两大体系首先要坚持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是历史上最彻底的唯物主义,他创造性地提出唯物主义历史观,这是之前的任何唯物

主义所做不到的,所以说马克思主义是最彻底的唯物论,而实事求是唯物主义的最根本要求,所以也就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要求,也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

一、计划经济体制优点:

1、所有的人都有工作

2、不象市场经济那样严重消耗自然资源的,是一种环保经济

3、贫富差距不象市场经济那样严重,身份等级差别也较小

4、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5、有利于公益事业的建设

6、有利于经济的有序运行第一,能够在全社会范围内集中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重点建设。第二,对经济进行预测和规划,制定国民经济发展战略,在宏观上优化资源配置,对国民经济重大结构进行调整和生产力合理布局。第三,能够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兼顾效率与公平,保证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弊端:政企职责不分,条块分割,国家对企业统的过多过死,权力过于集中,忽视商品生产、价格规律和市场经济的作用,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

二、公有制的性质:公有制是一种经济制度,体现一个社会的本质属性,它反映了人与人在占有生产资料方面的关系,其核心是生产资料归谁所有的问题。公有制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核心。公有制实现形式是指公有资产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同一性质的公有制可以有不同的实现形式,同一实现形式也可以为不同的公有制所采用。公有制实现形式属于生产关系范围 ,应由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决定。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如何认识公有制的性质与实现形式之间的关系?(1)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2)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公有资产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意质的提高。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可以通过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以加强重点,提高国有资产的整体质量(3)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使用。要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有利于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目前出现的多种多样的股份合作制经济,是改革中的新事物,要支持和引导,不断总结经验,使之逐步完善(4)性质体现在所有权的归属上,坚持供优质的性质,根本的是坚持国家和集体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公有制在现实中又要通过具体的形式来实现,即采取多种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都可以作为公有制经济的实现形式,只要控制权掌控在国家和集体手中,就能有效的实现公有制经济的性质。

民生建设的内容和重要性,有哪些方面可以改善内容:(1)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2)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3)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4)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

(5)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6)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意义:1.以改善民生建设为重点社会建设的体现了深入贯彻社会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

2.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体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3.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是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的体现4.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和要求

如何改善

(一)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

(三)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

(四)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五)提高人民健康水平。6采取切实措施加强监管,确保食品安全。

怎样做到尊重与保障人权

第一,要进一步维护宪法的尊严和权威,确保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的实施。第二,要将 重和保障人权贯穿于执政治国的全过程,落实到立法、执法、司法和执政、行政各个环节之中。第三,要将尊重和保障人权贯彻到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体现在人们日常的生产生活中。

第四,要创造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文化,使其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意识和行动。第五,要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努力树立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国际形象。

第二,党的性质(从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到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如 何认识性质的变化党的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这样表述党的性质,切合我们党的历史发展和现实状况,符合时代要求,有利于我们党始终坚持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有利于拓展党的工作的覆盖面,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有利于全党同志更加深刻地认识和落实党所肩负的历史责任,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以中国工人阶级为基础的,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中国共产党党员是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是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的。

中国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同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内在要求;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也是党以实现民族振兴为己任的必然选择。

两个先锋队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始终成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党真正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先锋队的政治前提。自觉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先锋队,是党真正成为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的必然要求。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案例题:问题:民以食为天,生命无价,健康第一,综合以上案例,针对我国食品安全的诸多隐患,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和社会和谐,其折射出来的问题,涉及到许多领域,试探其原因究竟何在?我们该如何面对,以便从根本上解决我们健康赖以必须的食品安全问题,并确保社会和谐?试运用我们已学的理论,联系实际解析之。

原因:(1)企业经营者缺乏基本的职业道德,在利润的驱动下大量生产劣质食品,以牟取暴利。(2)相关监管部门执法不严,缺乏责任感,互相推脱责任,执法工作存在严重漏洞。(3)食品企业市场准入机制不完善,缺乏约束力,致使劣质食品轻易进入市场流通。(4)法制不健全,标准不规范。缺乏必要的《食品安全条例》,对生产劣质食品的企业处罚不严。相关措施:第一,政府必须要高度重视食品安全问题,将食品安全列入我国公共卫生的重点领域,必须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和幸福放在政府工作的首位。必须要摒弃极端功利主义的观念,不仅要对食品安全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严肃处理,而且要关注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第二,只有切实的加强宣传食品安全宣传,进一步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从思想上和制度上“双管齐下”才能有效抑制食品安全危机.第三,要严格执法,常抓不懈。第四,加强食品源头质量监管,严格市场准入制度;加强食品流通,消费领域的监管,提高食品卫生质量安全水平;建立高效的食物安全预警系统;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标准和检验检测体系。第五,食品行业和企业要加强自律。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食品行业尤其需要企业的信用,食品行业自律组织要加强对本行业企业的管理,及时纠正存在的问题,要引导食品企业创品牌、创信誉。第六,作为消费者个人,要及时充分地了解产品信息,认清食物安全性的危害。

诚信经济:是市场经济的重要基础。诚信,是信用体系的重要道德基础。在经济条件下,竞争作用的正常发挥,需要一种公平交易的秩序,使市场行为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而平等的要求之

二,选择题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基本目标是: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 有机统一起来。

2.一国两制:(1)历史:A.1982年1月,邓小平指出:“九条方针是以叶副主席的名义提出来的,实际上就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这是邓小平首次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概念。B.1982年12月。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表明,实行“已过两制”有了宪法的保证。C.“邓六条”使“一国两制”的构想更加完备、充实,更加具体化、系统化。D.1985年3月,六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正式把“一国两制”确定为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2)实质: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住,同时在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3)现状:A一国两制构想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B1992年,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达成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的“九二共识”,在此基础上开启了两岸事务性商谈。1993年4月,两岸举行了汪辜会谈,两岸关系发展迈出历史性的重要一步。【九二共识20周年】(4)在美国和台湾之间的约定:1978年12月中美决定自1979年1月1日起建立外交关系。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并承认中国的立场,即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1979年元旦,《告台湾同胞书》,郑重宣示了争取祖国和平统一的大政方针。(5)香港回归的问题:1984年9月,中英双方达成协议,草签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及3个附件。同年12月9日,中英两国政府领导人在北京正式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及3个附件,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将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回复行使主权。(6)一国两制不会改变中国的性质。

3.社会主义民主作为国家制度是有我国的国家阶级性质决定的。

4.当代世界的主题:和平与发展

遇到的障碍:国际金融危机仍在持续,发展不平衡更加突出,气候变化、粮食安全、能源资源安全等全球性问题进一步显现,恐怖主义、跨国有组织犯罪、重大传染性疾病等非传统安全威胁任然存在,局部冲突和热点问题此起彼伏,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世界和平与发展面临诸多挑战。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局势发展的基本态势。

5、“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的理解:邓小平同志认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的论断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6.党的领导——执政兴国的理解:发展史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7.十八大:(1)最大创新:确立科学发展观为党的指导思想(2)经济发展目标:居民收入翻番(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表述:确保到二0二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二0一0年翻一番。——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民主形式更加丰富,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基础更加坚实。——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就业更加充分,收入分配差距缩小,社会保障全民覆盖。

8.市场经济理论: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把经济搞得太死,企业缺乏应有的活力,实践证

明只搞计划经济束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是在所有

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切符合“三个

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二是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三是在宏观调控上,以实现最广大劳动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

9.收入分配:(1)分配的主要形式和主体: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2)公平中对于过高收入的调节:

1、坚持和完善我国的分配制度

2、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

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

3、再分配注重公平。取缔非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保护合法收入,扩

大中等收入,提高低收入。通过税收调节防止两极分化。

4、国家宏观调控,防止收入差距悬殊,提倡奉献于回报社会。

10.当今世界政治发展呈现出什么样的局势:当今世界基本上还是一超多极共存发展的现状,一超即美国,其他主要的经济体如欧盟,俄罗斯,中国,东南亚,日本,巴西等也

有自己的力量以抗衡美国.政治上美国和法国,英国,德国等一些欧盟国家的价值观相类似,但都有自己的利益,所以现在大家都是在联合国这个大框架下进行各国协商,美国有时

会做出避开联合国自己行动的行为:如打伊拉克,但基本上还是在联合国之

内的,不能为所欲为.中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1.计划经济的主观条件:当时在理论上普遍吧计划经济看作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重要特征。

12.工人阶级的先进性的表现:因为工人阶级掌握着先进的工业生产技术,是时代生产力的创新者和实践者;工人阶级由于生产实践长期形成的纪律性、组织性强。

13.军队建设:中心:现代化是军队建设的中心任务。

(按照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相统一的原则加强军队全面建设;革命化是军

队建设的政治方向;正规化石军队建设的基础)

要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全军各项建设的首位,坚持不懈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军。

14.毛泽东提出的两个务必的时间和地点:1949年3月5日毛泽东同志在中国共产党七届

二中全会所做的报告中指出:“敌人的武力是不能征服我们的,这一点已经

得到了证明了。资产阶级的捧场则可能征服我们队伍中的意志薄弱者。可

能有这样一些共产党人,他们是不曾被拿枪的敌人征服过的,他们在这些

敌人面前不愧英雄称号;但是经不起人们用糖衣裹着的炮弹的攻击,他们

在糖衣炮弹面前要打败仗》””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

步。”他特别提醒全党,在革命取得胜利后,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

苦。因此他向全党提出了两个“务必”。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15..市场经济体制的特征:一是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

展,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

会主义服务。二是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三是在宏观调控上,以实现最广大劳动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社会主

义国家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相结合起

来,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更好的发

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是两种不同的社会支队与市场经济的结合,它们体

现的是不同社会经济制度下的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与不同的经济制度相结

合就会体现出不同的制度特征。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相结合,就要坚

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坚持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

16.国有经济在经济发展中起到的控制作用:国有经济需要控制的行业领域主要包括:涉及

国家安全的行业,自然垄断的行业,提供重要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行业,以

及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的重要骨干企业。

17.非公有制经济的组成部分:个体经济、私营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公有制成分。

18.党的三大优良作风: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作风;

2、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

3、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

19邓小平在强调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时候是如何表述的:p258第一第二段

第五篇:毛概考试重点归纳

单选

1.党的十四大明确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2.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3.只要能够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元化。

4.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公有制成分等。

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6.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

7.建设创新型国家,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

8.四化: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

9.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关键问题。

10.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

1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的政体。

12.四大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名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13.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市场对资源的配置起决定性作用

14.公有制经济的范围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15.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16.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从、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17.评价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政治结构和政策是否正确,关键看三条:第一是看国家的政局是否稳定;第二是看能否增进人民的团结,改善人民的生活;第三是看生产力能否得到持续发展。

18.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生存权和发展权是最根本最重要的人权。

19.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20.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都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原则

21.党的十七大首次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基本范畴。

22.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23.1996年2月提出了“依法治国”思想,党的十五大报告第一次深刻地阐述了依法治国的含义

24.1999年3月,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正式把“依法治国”这一治国方略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下来。

25.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基本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26.评价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政治结构和政策是否正确,关键看三条:第一是看国家的政局是否稳定;第二是看能否增进人民的团结,改善人民的生活;第三是看生产力能否得到持续发展。”

27.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生存权和发展权是最根本最重要的人权。

28.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是着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有理想为核心)

29.三贴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3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31.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时代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求真务实、奋勇争先的时代精神

32.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这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两个主要内容,其中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中心环节

多选

辨析

1.2.3.4.简答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涵

①一是突破了过去公认的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代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经济制度本质属性的观念②二是计划和市场作为调节经济的两种手段③三是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不具有制度属性

2.3.4.5.论述

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

第一,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有利于第二,第三,第四,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 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的需要。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下载2018毛概考试重点总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8毛概考试重点总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毛概考试重点

    1、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国致公党,九三学社,台湾民主自治同盟 2、1947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1955.10月新疆维吾尔族......

    毛概考试重点

    毛概考试题一.名词解释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更近一步地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

    毛概 考试重点范文

    第一章,总体上介绍《毛泽东思想概论》的,这一章在每年的考试中解答和论述题里面,几乎每一年每一次考试都有,应该说也是出题比较多的这么一章内容,在这一章里面,我觉得我们应该重点......

    2013上毛概考试重点总结

    一、主观题 1. 简述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必然性。 2.、简述毛泽东思想是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必然产物。 3、简述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基本内容。 4、 简述社会主......

    毛概考试重点总结笔记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当教条,要和......

    毛概重点总结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 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了《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强调指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这是党首次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毛概重点总结

    第一章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当教条,要和中国国情相结合。)2.马克思......

    苏州大学毛概考试重点

    ☆1、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是什么?它有哪些理论成果? |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问题的需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