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定西市2013年农村危房改造实施细则
定西市2013年农村危房改造实施细则
为了继续扎实有效地实施好农村危房改造,保质保量完成2013年改造任务,根据国家危房改造的有关规定,按照以人为本、改善民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目标任务
2013年我市农村危房改造继续重点优先实施“三线一点”(主要公路、铁路、风景旅游区沿线和“双联点”)农村危房改造,整社整村集中连片推进,深入结合“双联”行动和“百镇千村”建设示范工程,进一步扩大集中改造点建设规模,通过狠抓农村危房改造集中点和节能示范点,着力打造一批各具特色、不同风格的农村危房改造精品点,努力提升农村危房改造工程的实施效果。具体任务以省上实际下达的中央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计划为准,工作考核目标为开工率100%,竣工率100%,信息录入率100%。2012年的第四批农村危房改造计划纳入2013年考核范围,进度要求是2013年5月底前验收归档。
二、工作重点
2013年,是国家实施连片特困地区区域经济发展与扶贫开发规划的关键一年,农村危房改造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要找准新一轮扶贫开发与市情、县情、区情的结合点,按照“扩大规模、规范管理、保证质量、突出效果”的总体思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攻克难点,着力研究解决近几年农村危房改造工程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力求在改造效果、规范实施及解决特殊困难家庭住房问题等方面上台阶、上水平。
(一)突出规划引领作用,着力提升改造效果。
一是严格规划实施,确保一次到位。通过农村危房改造推动村庄建设规划和乡镇域规划(农村居民点调整布局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充分发挥规划在农村危房改造中的先导地位,进一步提高村庄建设规划编制覆盖率,进一步发挥村庄建设规划对农村危房改造和村庄整治、建设和管理的指导作用。农村危房改造工程作为连片特困地区区域经济发展与扶贫开发的主要内容,要尽可能打破区划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或由农户自行建设。原址分散建设的,要结合村庄整治规划完善建筑布局、改善环境面貌,易地集中建设点要无条件地按照规划进行建设,统筹协调道路、供水、沼气、环保等设施建设,整体改善村庄人居环境。
二是集中连片改造,着力凸显改造效果。按照整村整社推进,集中连片建设的要求,重点优先安排 “三线一点”建设,即铁路、高速公路、旅游景点沿线及“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联系点实施,高起点规划、高水平设计、高标准建设,集中财力、物力、人力,以整乡、整村、整社推进为重点,结合旅游乡村、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建设,按照“确定一个点、实施一个点、验收一个点”的思路,积极推行《甘肃农村危房改造特色风格设计方案汇编》方案应用工作,对结构安全但需要整修立面的房屋,按照“立面色调一致、乡村特色浓郁、环境协调统一”的要求, 最大限度提升农村人居环境。通过整村集中连片改造,使农村危房改造与村庄整治有机衔接,相互渗透,着力打造一批各具特色、不同风格的农村危房改造精品点,形成村容村貌大改变、村庄形象大彰显的良好效果。
(二)优先安排特困家庭,着力解决特殊群体住房问题。在近几年的农村危房改造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受群众筹资能力的限制,致使一部分经济最困难、住房条件最危险的农户无法实施危房改造。这一问题业已引起各县区的高度重视,2013年须采取更加强有力的措施和办法,使特殊困难群体的住房问题从根本上得到缓解。
一是严格实施程序,确保选户准确。农村危房改造要坚持“经济最贫困、住房最危险、功能最基本”这一基本原则,突出“选户准确”这一基本要求,严格按“一申二评三核四批”的程序进行,把农民危房程度的鉴定作为工程的重点环节,以危房程度确定补助标准,并对评议结果、复核结果、批准对象在村公开栏进行公示,接受村民监督,做到公平、公正、公开操作,真正达到利民惠民的效果。
二是严格实施对象,优先解决弱势群体。农村危房改造的对象为长期居住在存在安全隐患的窑洞、土坯房等危房,且无能力自行改造的农户。我们要在用足用活中央和省上补助资金的同时,从急难险重处着手,按照“先危房后旧房”、“先困难户后一般户”的原则,对符合条件的独生子女领证户和二女结扎户、单亲特困母亲户、农村贫困残疾人家庭、农村贫困复员退伍军人家庭、分散供养的五保户、低保户和其他贫困户中住房最危险的农户优先安排,确保实事办实、好事办好。
三是实行差异化补助,建设“交钥匙”工程。要通过实施差异化补助,对分散供养五保户、低保户等特殊困难家庭的危房改造要采取政府主导、镇村组织协调、党员干部帮扶、群众投工投劳、实施差异补助等多种方式,切实解决特困家庭的住房问题。各级政府补助资金打捆使用,拉大补助标准差距,继续鼓励乡镇政府组织村民委员会负责建设一定数量的“交钥匙”工程,建筑面积控制在40平方米以内,补助资金控制在30000元以内,由村民委员会分配给无任何筹资能力的特殊困难家庭居住,通过几年时间的努力,实现所有村民“住有所居”。
(三)强化规范执行,着力解决结构安全和建筑节能。
以农村危房改造为载体,以推进“百镇千村建设示范工程”为契机,进一步扩大集中改造示范点建设规模,围绕规范化建设,突出示范带动作用。建设融合民居文化、体现地域特色、充满现代生活气息的新型示范民居。要充分认识乡土建筑文化对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深入挖掘各地民俗文化资源,切实处理好功能与品位、现代与传统、人文与自然的关系,突出地域特色、民族特色和历史文化特色,着力打造一批特色鲜明、功能齐全、居住安全、节能保温的具有代表性和说服力的典型示范新农村。
一是提供设计图集,提升建房效果。各县区都要编制提供符合当地民族特色、地方特点的,适合当地农民生活水平的,让农民“看得懂、学得会、用得上”的危房改造建房设计图集,解决农村群众的冻土层地基处理及对滑坡、山崩、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地段提出避险、避灾措施,确保房屋安全。并由具备相应资质的施工单位承建或由农户按设计图纸自建,新建农房一律为砖混或砖木结构,达到抗震设防标准,结构安全达不到要求的一律不予验收,不得享受国家补助,切实落实农村危房改造“上下圈梁构造柱”的抗震结构安全和建筑节能示范的基本要求,建设安全适用、积极美观、节能环保、特色鲜明、文化凸显的农村住宅,为农村危房改造整体质量安全、建筑节能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二是强化监督检查,确保结构安全。建设部门要加强对农民自建房屋的技术服务和指导,建立健全安全质量巡查制度,定期、不定期地开展检查活动,确保建筑质量和施工安全。乡镇政府要采取领导包片、干部包村的办法,认真排查房屋建设中的质量和施工安全问题,确保把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建成优质工程、安居工程。把农民住房危程度的鉴定作为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工程的重点环节,对乡镇及村社干部逐级进行危房鉴定知识培训,建立一支以乡镇干部为骨干、村社干部为补充的农村危房鉴定队伍,规划期内对计划改造的农村危房逐户进行鉴定,按鉴定结果确定补助标准,未进行鉴定以及未达到抗震结构安全要求的危房改造不得验收。检查工作要留有痕迹,有工程进度、有存在问题、有整改措施及结果,整改不到位的不予验收,不得享受国家补助,确保农村危房改造的工程质量和实施效果。
三是严格执行规范,强化建筑节能示范。建筑节能示范要严格执行建设部印发的《严寒和寒冷地区农村住房节能技术导则》和省建设厅印发的《关于开展甘肃省农村建筑节能“南墙计划”的指导意见》,结合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建筑节能示范的实际情况,实施“南墙计划”,从户型设计、围护结构、采暖系统等各个方面强化措施,在建筑物朝阳的南立面上加设阳光间、暖廊,配设太阳能光热、光伏等设施设备,提高居住舒适度、降低化石能源消耗,确保达到一定的节能效果。不按有关规定执行建筑节能标准的不得享受建筑节能示范补助。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工作责任。各县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整村集中连片危房改造工作,层层落实工作责任,做到安排计划到点、过程指导到位、检查验收到场,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将整村集中连片、“三线一点”农村危房改造工作作为年终农村危房改造考核的重要内容。为了确保“三线一点”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扎实有效推进,凡各县区编制连片推进2013年“三线一点”农村危房改造实施方案重点不突出、片线不明确、措施不到位的县区,市上将与省建设厅衔接沟通,对以后批次的农村危房改造计划予以调整,用于支持方案编制科学、重点明确突出、措施扎实到位的县区实施“三线一点”农村危房改造。
(二)明确职责分工。建设部门负责农村危房改造工程的统一组织和协调,并做好规划制定、组织实施(建房规划设计、质量监督检查)工作;财政部门负责配套资金落实、资金拨付和监督管理工作;国土资源部门负责建房用宅基地的规划和审批工作;审计部门负责资金使用的审计监督工作;监察部门负责农村危房改造工作中违纪行为的防范和查处工作;宣传部门要大力宣传农村危房改造的先进典型,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各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积极落实相关扶持政策,减免相关收费,为农村危房改造提供便捷服务。
(三)强化部门配合。整村集中连片实施危房改造作为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建设部门要积极主动与有关部门协调配合,发挥规划在村庄建设和农村危房改造中的龙头作用,按照“渠道不乱、项目不变、整合使用、各计其功”的原则,将涉及村庄建设的项目整合,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益。
(四)加大监督检查。要形成对集中连片地区农村危房改造技术服务和监督检查的长效机制,结合“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采取“领导包村、干部包户”的方式,加强对危房改造工程的技术服务和质量监督,及时研究解决危房改造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制定监督检查和考核验收办法,加强验收和考核工作。
(五)严肃工作纪律。坚决杜绝弄虚作假等套取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的现象。对实施对象不合理,或者组织不力,致使建房质量达不到规定标准,完不成当年改造建设任务,或优亲厚友、瞒报虚报,特别是贪污、挤占、挪用、截留危房改造资金的单位和个人,要严肃查处,并停止当地农村危房改造资金发放。对施工企业在使用建房材料时以次充好、施工中偷工减料、不严格按照规划设计进行施工的,要严肃处罚。同时,对历年来实施的农村危房改造工程要进行“回头看”,总结经验,纠正错误。
(六)做好档案管理录入工作。农村危房改造档案实行一户一档,要将改造申请、政府补助资金审批表、改造前后住房资料及时整理归档,做到资料完备、真实、准确。按照农村危房改造信息软件系统要求,认真做好档案信息录入工作,纸质档案内容应与信息软件内容相一致,杜绝错误信息,降低质疑率、档案录入错误率,确保录入率、准确率达到100%。
四、工程验收
2012年的第四批农村危房改造计划纳入2013年考核范围,市上将组织相关部门6月份进行复验,复验抽查入户率达到30%以上。
2013年农村危房改造工程于9月底前全面完成。工程竣工后,村民委员会对工程实施情况组织村民代表进行民主评议,作出定性定量评价;乡镇政府逐户验收;县区政府组织相关部门于10月底前完成抽查验收,抽查率达到50%以上;市上组织相关部门于11月底前进行复验,复验抽查入户率达到30%以上。通过市、县区组织验收,认真总结经验,及时查漏补缺,接受省上组织的最后验收。验收结果作为安排下年度农村危房改造任务的依据。
抄送:市委办公室,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市政协办公室。
定西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3年4月1日印发
第二篇:农村危房改造
海 东 地 区 财 政 局
第期
海东地区财政局办公室二〇一一年十一月三十日
海东地区4.2亿元资金
改造2.12万户农村困难群众危房 为进一步解决好农村困难群众基本住房安全问题,帮助农村贫困家庭改善了住房条件。近日我区又下拨2011年第三批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补助资金3392万元。至此,2011年我区分三批共安排41704万元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资金万元(其中县级配套6784万元),帮助2.12万户农村贫困户危房改造。
为使资金安全到位,按照地区财政局和地区民政局《转发〈青海省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的要求,将各级财政补助资金全部纳入县财政专户(账)管理,确保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补助资金按照工程进度及时足额发放到建房户手中。
通过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支持促进农村危房改造及奖励性住房工程建设,使部分贫困群众妥善解决了居住安全问题。
本期报送:省财政厅办公室、社保处,地委办、人大工委办、行署办、政协工委办,各县财政局。2
第三篇:大水乡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实施意见
大水乡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实施意见
根据《中共毕节地委
毕节地区行署关于全面实施危房改造工程的意见》、风景区危改领导小组《关于印发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2009年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为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加快解决农村住房问题,改善农村居民住房条件,现就实施全乡农村危房改造工程,提出如下安排意见:
一、目标任务
2011全乡实施153户危房改造建设任务。153户均为一级危房,均为一般户。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群众自筹、政府补助、部门帮扶、社会捐助的原则。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提倡机关、企事业单位结对帮建。
(二)坚持统筹规划、同步实施的原则。按照村庄建设总体规划,结合新农村建设、小城镇建设、人居环境治理和防灾抗灾,进行科学选址,统一规划,按突出重点、先易后难,整体推进。
(三)坚持因地制宜、方便群众生产生活的原则。适度集中和分户散建相结合,就地改造和异地重建相结合。严禁在行洪区、低洼区、断层、泥石流和滑坡等地质灾害隐患地带和其他不具备人居环境的自然条件恶劣地带建房。
(四)坚持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的原则。充分考虑当地建房习俗和群众的经济承受能力,引导群众建设安全防灾、经济实用、造价适中的住房。反对不切实际高标准建房,杜绝负债建设。
三、实施对象
这次农村特困群众危房改造对象为长期居住存在安全隐患的茅草房、简易石板房、土坯房等危房,且无能力自我改造一般家庭类型。对符合条件的重点优抚对象、独生子女领证户、两女结扎户、残疾人户和因灾严重损坏房屋户应优先考虑。
四、改造标准
(一)每户6000元补助.(二)新建房屋由建筑设计部门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进行设计,一律为砖木或砖混结构。毛石基础,水泥砌筑,混凝土现浇下圈粱。
五、改造方式
危房改造采取同步推进,分散建设。
六、实施程序
(一)申请。急需进行危房改造的农村特困家庭要先向村委会提出书面申请一式两份,说明投工和自筹资金情况,提供相关身份证明。
(二)评议。村委会负责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对申请危房改造户进行评议,初步评定危房改造户,提出补助标准,经公示7天后无异议的,上报乡镇政府。
(三)审查。乡镇政府对上报的危房改造户申请材料进行审查并组织人员入户调查,初步审定危房改造户及补助标准,经公示7天后无异议的,上报县民政局。
(四)审批。县民政局对乡镇政府上报的危房改造户进行汇总复查抽查,经核实无异议的,予以审批。独生子女领证户和两女结扎户、残疾人家庭,县人口、残联部门要分别核查加注意见后审批。
(五)实施。危房改造工程由县政府统一组织实施,乡镇政府具体负责建设。通过邻里互助按建设要求自我施工或公开招标方式,选择有资质的施工企业或具备施工技能的建筑工匠改造建设。
(六)督查。乡镇政府、有关部门要对危房改造工程的进度、质量和补助资金、捐赠物资的使用等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七)审计。对危房改造工程省级补助资金,市、县政府配套补助资金的使用情况要进行审计监督,并严肃查处违纪违规问题。
(八)验收。危房改造计划任务于7月组织施工,9月底前完成。由乡(镇)、县政府要分别组织竣工验收。乡镇政府要根据改造标准进行初验,建档立卡,拾遗补缺。凡验收不合格的工程一律不准交付使用,并责令限期整改。
经验收合格的改造建设房屋,每户统一设置“建房明白卡”标志牌。
七、资金筹措与管理
(一)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实施分类补助,不搞平均分配。
(二)农村危房改造资金全部纳入财政部门开设的“专项资金专户”,分账管理,专款专用,单独核算。不得将农村危房改造资金用于该工程以外的任何项目。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挤占、截留、挪用。
(三)危房改造补助资金采取非现金结算方式,由县级民政部门按补助标准,根据工程进度及时供给危改农户。
八、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农村危房改造是一项社会关注、群众企盼、惠民为民的德政工程。为加强对危房改造工程的组织领导,乡人命政府成立农村危房改造工程领导小组,负责危房改造工程的统一协调。
(二)明确职责分工。各部门要齐抓共管,通力协作,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积极落实相关扶持政策,简化程序,减免相关收费。
(三)落实责任制度。要建立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乡政府签订危房改造责任书,分级负责,落实责任。乡镇政府与承建施工的企业或建筑工匠、危房改造户分别签订建房协议,明确任务、质量、进度及竣工时限。
(四)加强质量管理。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农村危房改造工程的质量,直接关系党和政府的形象。要认真执行项目招投标、工程监理和责任追究制度,按照国家有关工程建设的程序和规范要求,实行乡镇政府领导包片、一般干部包户责任制度,严把规划设计关、建材供应关、施工质量关、检查验收关,规范运作,强化管理,确保建房质量和进度。
(五)严肃工作纪律。危房改造要透明公正,严格制度,严格程序,严格管理,严明纪律。对优亲厚友、瞒报虚报,贪污、挤占、挪用、截留危房改造资金或建房材料以次充好、施工中偷工减料、建房质量达不到规定标准,存在安全隐患,领导重视不够、组织不力、完不成当年改造建设任务的,要严肃查处。对在危房改造工程中做出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
2011年3月18日
大水乡人民政府
第四篇:2011农村危房改造实施节能示范技术方案
2011农村危房改造实施节能技术
方
案
为贯彻落实国家节能政策,合理选用建筑节能技术,指导我县农村危房改造的节能示范工作。按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建筑节能师范的实施意见》及《关于印发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建筑节能示范工作省级考核评价指标(试行)的通知》的通知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技术方案:
一、总结要求
1、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建筑节能示范要求本着因地制宜、经济使用、就地取材、利于推广的原则,积极稳妥地开展,此项工作。
2、对确定为集中建设点得危房在新建、翻建时必须采取一定的建筑节能技术和措施。
3、试点乡镇应至少选择一个相对集中的建筑节能示范点,其他乡可以结合当地情况选择几个不同地理特征的村社进行示范。
4、建筑节能示范应重点在房屋的墙体、门窗、屋面等部位采取节能措施。改造后的农牧民住房节能效率和居住舒适度要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二、建筑节能与能源利用
建筑布局节能。住房宜采用南北向布置,主立面朝南向,可充分利用太阳能。住房体型应简单、规整、高度一致,住房室内
净高不宜超过3米,住房开间不宜大于6米。住房在满足日照、通风前提下,男向宜采用大窗户、北向宜采用小窗,窗墙面积比限制宜按照减少散热的要求确定。住房入口宜设置门斗或入口设置双层门。住房屋面可以根据当地建房和特点。优先选用节能型屋面。
能源利用和采暖通风方式。农牧民生活能宜,根据当地资源条件,优先选择可再生能源,太阳能、沼气利用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应采取灵活的方式,可采用单户分散利用方式,也可用集体利用的方式。住房采暖宜根据当地资源条件,优先选择改良火坑、火墙等燃用生物燃料的采暖方式。推荐使用节能锅炉,也可以试点使用太阳能取暖,夏季尽可能利用自然通风。
三、维护结构节能
危房改造建筑节能示范工程的维护结构应采取相应的保温措施,保温措施的选择应采用适合农村现有经济和应用条件的保温节能材料和施工工艺。改造后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要适应当地气候条件。
1、墙体。住房的墙体宜采用经济使用的空心砖。
2、门窗。外门和外窗的选用可根据住房具体情况确定,在满足安全、采光、通风等性能要求下提高其保温性和气密性。推荐使用平开塑钢门窗和中空玻璃。
3、屋面。各类型屋面均应增设保温层,屋面保温材料可优先选用当地常见的麦秸、麦壳、锯末等保温性能好的生物质材料,具
备条件的可选用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型材料(SPX)。结合农牧民住房不同屋面类型及状况,采取不同的改造措施。同事,应特别做好屋面防漏、防火和耐久性处理。
四、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试点乡镇要高度重视农村危房改造建筑节能示范项目工作,成立专门指导小组,负责具体工作。要把每一个工程落实到村庄和农牧户,并指导实施。
2、制定技术措施。试点乡镇要结合本地自然条件、资源状况和农村住房不同类型,根据有关要求,制定具体节能示范技术措施,采取适宜的可再生能源应用技术,明确施工方法和指标要求,3、强化工作指导。各工作机构要加强沟通联系,做好工作指导,各指导小组要加强对示范项目施工现场巡查和督导,并探索在节能示范工作中,如何搞好施工组织,保证各项施工技术措施落实到位,确实起到节能效果。
4、重视技术培训。农村危房改造建筑节能示范,是有一项一定技术含量的惠民工作,其施工环节的质量控制非常重要。开展危房改造示范乡镇,要认真组织相关管理和施工人员进行建筑节能政策、标准和施工技术的学习培训,提高其组织指导和实施能力,确保较好地完成危房改造节能示范任务。
木垒县抗震安居办公室
第五篇:关于推进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
关于推进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
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河 北 省 财 政 厅
关于推进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
(冀建村〔2011〕425号)
各设区市人民政府,省政府有关部门:
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快推进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工作要求,做好我省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工作,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关于做好2011年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工作的通知》(建村[2011]62号),经省政府同意,就推进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推进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解决农村困难群众的基本居住安全问题为目标,紧紧依靠农民群众,通过政府适当补助、政策扶持和社会参与等措施,加快推进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工作,改善农村困难群众生活条件,推动农村基本住房安全保障制度建设。
(二)基本原则
1、农民自主自愿,政府支持指导。以农民为危房改造实施主体,政府给予适当补助,提供政策支持和工作指导。
2、帮贫扶困,补助对象准确。重点补助、帮扶居住在农村危房中的分散供养五保户、低保户、贫困残疾人家庭和其他农村贫困户。
3、建设标准适宜,保障居住安全。严格控制危房改造各户的建筑面积和标准,帮助农村贫困危房户解决最基本的居住安全问题。
4、阳光操作,规范管理。公开扶助政策、申请条件、审批程序和审批结果,规范操作程序,严格管理,接受群众监督。
(三)目标任务
按照国家要求、计划和我省实际确定每年的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工作实施范围和改造数量。2011年的实施范围为所有县、县级市,改造数量为10万户;“十二五”期间争取完成50万户。
二、补助对象、补助标准、改造标准和改造方式
(四)补助对象
重点是具有本村农村户口且居住在危险场地、D级(整体危险)、C级(局部危险)危房中的分散供养五保户、低保户、贫困残疾人家庭和其他农村贫困户。
农村危险房屋是指依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农村危险房屋鉴定技术导则(试行)》判定为场地危险或鉴定为D级、C级的房屋。
分散供养五保户、低保户、残疾人家庭按有关规定确定,农村贫困户是指家庭年人均纯收入在当地政府规定的农村贫困线以下的农户。
(五)补助标准
2011年中央补助标准为平均每户6000元,对建筑节能示范户每户再增加2000元;省级财政补助标准为国家补助标准的20%,市、县(市)财政视财力情况给予一定补助。省根据各县(市)财力差别等情况进行分类补助,适当向财政状况较差的县(市)倾斜。各县(市)根据农村危房等级、农户经济状况和可用财力等因素,可区分翻建新建、修缮加固等不同情况,自行确定不同方式、不同类型的分类补助标准。以后各补助标准按照国家和省的有关政策执行。
(六)改造标准
严格控制建筑面积和总造价。翻建新建或修缮加固住房建筑面积原则上控制在40至60平方米。农房设计建设要符合农民生产生活习惯、体现民族和地方建筑风格、传承和改进传统建造工法,推进农房建设技术进步。要组织技术力量编制可分步建设的农房设计方案并出台相关配套措施,引导农户先建40到60平方米的基本安全房,同时又便于农民富裕后向两边扩建或者向上加盖。地方政府要积极引导,防止出现群众盲目攀比超标准建房问题。
(七)改造方式
拟改造农村危房处于危险场地的,应异地新建;属于D级的应原址翻建或异地新建;属于C级的应修缮加固。重建房屋原则上以农户自建为主,一般分散、分户在原址或就近进行改造建设。农户自建确有困难且有统建意愿的,县(市)、乡(镇)政府或有关部门要进行组织协调,帮助各农户选择有资质的施工队伍统建。处于危险场地或D级危房超过10户以上的,可统一规划和设计,集中连片建设,实施村庄规划、危房改造、基础设施配套一体化推进,整村整治。对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户,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住宅建筑设计规范要求,同步实施无障碍设施建设。
三、实施步骤和要求
(八)补助对象确定
各县(市)应根据本地实际制定危房改造户申请审批具体办法,其中应包括“农户申请、村级初审、乡级审查、县级核准”等主要内容和步骤。县(市)政府根据省下达的农村危房改造任务,按照生活最困难、住房最危险者优先、同等条件下残疾人家庭优先和村镇间适度平衡的原则,将任务逐级分解落实到乡镇、村庄,乡镇、村庄根据下达的任务开展危房改造户确定工作。
1、农户申请。符合农村危房改造条件的农户自愿向村民委员会提出申请,按要求提供书面申请、户籍证明、收入证明及危房证明。农户自己申请确有困难的,村委会应协助申请。
2、村级初审。村委会收到农户申请后,应将农户申请情况与农村危房调查摸底分户登记表进行比对;对与摸底情况不一致的,组织3~5名村民代表入户走访和现场踏勘,对住房状况再作核实。对与摸底情况一致和经核实的,提交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进行民主评议,并将评议结果在村务公开栏和主要街道公示3天以上。对经评议、公示认为符合补助条件的,上报乡(镇)政府。对经评议或公示存在异议、村委会复核不符合补助条件的,不予上报,并向申请人说明原因。
3、乡级审查。乡(镇)政府收到村委会的申报材料后,应及时组成经县级以上培训的工作组赴现场逐户对农村贫困户的真实情况进行核查,对危房等级进行鉴定,提出明确的核查与鉴定意见。核查与鉴定结果应在乡镇政府政务公开栏和农户所在村庄公示3天以上。符合条件的,由乡(镇)政府根据农户贫困类型和危房等级提出改造排序意见报县(市)政府。不符合条件的,将材料退回原村委会,并说明原因。发现有明显遗漏农村贫困危房户的,责成村委会重新申报。
4、县级核准。县(市)政府根据普查情况、乡镇政府审查意见,组织复核小组对危房改造户申请按一定比例随机进行复核。经复核确认符合规定条件的,批准实施改造,不符合条件的不予批准并说明原因。审批结果要在县级媒体或政府网站以及各村予以公布。村级初审、乡级审查和县级核准应分别在10个工作日内(含公示时间)办结。县级政府将确定的危房改造户名单等信息及时上报设区市建设、发展改革、财政部门备案。设区市建设部门汇总后于一个月内报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厅备案。
(九)危房改造实施
1、开工建设。危房改造户具备下列条件,可批准开工建设:(1)需要占用耕地的,由有权机关依照国家规定批准用地;使用原有宅基地、村庄空闲地的,经乡(镇)政府审核,报市、县人民政府批准;
(2)已完成施工图设计(含简易图)或已选定参考样图;(3)已经选定施工队伍或建筑工匠;
(4)已筹集足够的建设资金。
施工队伍或建筑工匠要按照施工图纸、有关技术规范、标准进行施工,不得使用不符合工程质量要求的建筑材料和构件,不得偷工减料,必须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
乡(镇)政府负责所辖村镇危房改造的进度、质量、安全管理,应委派经培训的技术人员或村委会人员到改造现场进行质量监督。
2、推进建筑节能示范。根据《严寒和寒冷地区农村住房节能技术导则(试行)》,重点在房屋墙体、门窗、屋面、地面等方面采取节能措施。每个县(市)至少安排一个相对集中的示范点(村),有条件的县(市)每个乡镇安排一个示范点(村)。
3、工程验收。危房改造完成后,县级政府要及时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和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竣工验收。验收标准及办法由设区市建设、发展改革和财政等部门根据本地实际情况以及工程改造方式制定,并报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备案。验收应具备以下主要条件:(1)符合村庄规划,完成改造工程全部设计与合同约定内容,农户能够直接安全入住;
(2)经设计单位、施工企业(建筑工匠)联合评价,确认质量合格;(3)建筑节能示范户达到相应的节能要求。
验收合格的,准予交付使用;不合格的,责令有关单位改正,并追究相应责任。
4、档案管理。要按规定建立农村危房改造农户档案管理制度,规范有关信息管理。纸质档案实行“一户一档”,批准一户、建档一户。农户纸质档案须包括档案表、农户申请、审核审批、公示、协议等材料,以及改造过程中形成的设计、施工、材料、合同、质量评价等文件资料。其中档案表必须按照《全国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农户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公布的样表制作。县级建设部门负责农村危房改造档案管理。在纸质档案基础上,建立农村危房改造信息系统,把纸质档案信息及时、全面、真实、完整、准确地录入系统。各地工程进度等情况将以录入信息系统中的数据为准。
5、产权登记。改造后农户住房产权归农户所有,并做好产权登记。完全由政府出资新建、免费提供给分散供养五保户居住的住房,其产权归乡(镇)政府所有。
四、相关政策措施
(十)资金筹集与管理
1、积极筹措资金。农村危房改造资金以农民自筹为主,中央和地方政府补助为辅,并通过银行信贷和社会捐赠等多渠道筹集。县(市)政府可为农村贫困户危房改造贷款提供政策支持。省和市、县(市)财政要调整支出结构,视财力情况在预算中安排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各县(市)要整合资源、统筹规划,将抗震安居、游牧民定居、自然灾害倒损农房恢复重建、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扶贫安居等工作与农村危房改造有机结合,提高政策效应和资金使用效益。各级政府部门开展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所需经费,通过同级财政预算予以安排。严格禁止向农户违规收取任何费用。
2、加强资金管理。各县(市)要按照有关规定对农村危房改造资金实行专项管理,分账核算,专款专用,并按有关资金管理制度的规定严格使用,适时适式拨付,严禁截留、挤占和挪用。各县(市)要制定农村危房改造资金补助、管理和拨付办法,并予以公布。各级财政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严肃处理。问题严重的公开曝光,并追究有关责任人员的责任,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十一)搞好农村危房改造规划
各设区市、县(市)要根据全省部署和本地实际,制定农村危房改造“十二五”规划和分改造计划。做好与其他有关规划的衔接。农村危房改造应符合村庄规划。要对农村新民居、道路、供水、沼气、环保、扶贫开发、改厕等建设项目统筹协调整合,提高项目建设的效益与效率,以危房改造带动村庄人居生态环境改善。
(十二)加强工作指导
各县(市)有关部门要协助指导危房户办理有关改造建设审批手续。县级建设部门要为农村危房鉴定改造提供技术支持和工程纠纷调解服务,并加强施工管理,组织技术人员进行巡视检查;要组织有关设计单位设计农村危房改造施工图纸或编制标准图集。设计应采用和传承当地传统的结构形式和建筑风格,墙体、地面、房顶、门窗等宜采用当地普通材料。要组织协调主要建筑材料的生产、采购与运输,免费为农民提供建筑材料质量检测服务。各级建设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根据实际需要逐级开展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培训,未经培训人员不得参加相关的审查、核查、检查、鉴定等工作。
(十三)建立信息报告制度
实行农村危房改造月报制度。改造工作开始后,县(市)建设部门于每月5日前将上月危房改造进度、补助资金使用情况以及本月改造计划报送设区市建设部门,设区市建设部门汇总后报送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厅。各市、县(市)要及时将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情况、建设成效、存在问题和有关建议等以简报、通报等形式,定期或不定期报送省有关部门。
(十四)加强监督检查
各县(市)要设立农村危房改造投诉或举报公开电话,受理群众投诉或举报。各级各有关部门特别是县级有关部门要加强工作监督检查,发现有关工作人员和乡镇、村“两委”人员有弄虚作假、优亲厚友等问题的,要按规定严肃查处;发现改造户不符合条件的,要取消其受助资格,并责令退回补助资金。要利用各种媒体宣传农村危房改造的好作法,推广经验,营造氛围。省每年组织检查,对于完不成任务的,予以通报批评,调低其下目标任务及补贴数量。
(十五)建立健全领导体制
在全省保障性安居工程领导小组中设立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工作办公室,具体组织和协调全省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工作,办公室设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发展改革、财政、民政、民族事务、环保、交通运输、水利、农业、卫生、扶贫、残联、国土资源、监察、审计等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共同推进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工作。各市、县(市)也要建立相应的领导机构,整合利用各方资源推动工作顺利开展。农村危房改造工作以县(市)为单位组织开展,县(市)政府为责任主体,具体负责本地农村危房改造的组织实施工作。设区市负责本辖区农村危房改造规划、工作计划的组织实施。
日
二○一一年七月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