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与口才(讲稿)(合集五篇)

时间:2019-05-13 23:04: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演讲与口才(讲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演讲与口才(讲稿)》。

第一篇:演讲与口才(讲稿)

《演讲与口才》讲稿

导入:

ppt 自我介绍一下„„

下面来说说这门课——《演讲与口才》,这门课,应该说是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通过这门课,可以让大家了解演讲的基本知识,一次演讲如何准备、如何开始,介绍一些演讲的技巧、方法,包括一些应该注意的细节事项,可以交给大家一些基本的理论、基本的知识。但这不是说,上完这六次课,我们在座每一位出去了都可以口吐莲花,说起话来可以就如同长江之水滔滔不绝。演讲的真正法门,在于满怀信心地实践、实践再实践。因为不当众说话,谁也学不会在大庭广众面前演讲的,就好比一个人不下水,便永远学不会游泳一样。你可以把有关当众演讲的著作都读遍,却依旧开不了口。书本只是能对我们起到一种指引作用,而要想有收获,还必须将书上的建议付诸实施才行。我们在课程中也会安排一些口头的训练,希望让每一位同学都能有当众开口的机会,但课时受限,靠课堂上的一两次肯定是不行的,所以,如果大家真的想锻炼当众说话、演讲能力的话,还是需要自己找机会多训练。

大家不妨去参加一个组织,志愿从事需要你讲话的职务。在公众聚会里,你要勇敢地站起身来,使自己出个头,哪怕是附议也好。在参加各种会议时,千万别去做陪座的角色,而要洒脱一些,活跃地参予进去。如果我们不去主动地开口说话,我们永远不会有进步,也永远不知道自己会有怎样的进步。

(1、演讲与每个人密切相关。)有的同学可能会认为,我又不参加什么演讲比赛,学这个干什么?其实,从广泛的范围来讲,演讲和每个人都有关系,它是我们生活学习工作的一部分。ppt 演讲与我——“零距离”

调查研究要讲话 动员部署要讲话 总结汇报要讲话 述职竞岗要讲话 交流合作要讲话 谈判会晤要讲话 朋友聚会要讲话 婚庆丧事要讲话„„ 其实,我们离不开演讲。

ppt 美国中学生流行的口号:“未来的美国,让不会演讲的人走开!” ppt “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国器也;” ——荀子《大略篇》

2、演讲的魅力。

(1)增强自信,益于健康

事实上,就算你终生都不可能正式公开演讲,接受这种训练的益处仍然是多方面的。举例来说:当众演讲的训练,是通往建立自信的大道,因为你一旦发现自己能够起立,伶牙俐齿、头头是道地对人群说话,你在与人个别交谈时,必然就更具信心和勇气。

你学着对别人讲话时,你的自信心会随之增强,而你整个人的性格也会愈来愈温和,愈来愈美好。这意味着你的情绪会渐入佳境,情绪既已渐入佳境,身体当然也就渐入佳境了。在我们现代世界里,不论男女老少,都得当众讲话。也许对于普通大众来说,并不太看重演讲在政治、经济上带来的利益,但是它给健康带来的益处,我想,每个人还是乐于享受的。只要有机会,便对几个人或许多人说说话;你会愈说愈好,心情也会越来越开朗。

1(2)演讲是最适于宣传鼓动,激发群情的言语表达活动之一,(3)它可以有效地帮助人们打开交际局面,促进思想交流,(4)还可以巧妙地提高个人素质,塑造个人形象。

先说两个小故事。1945年,联合国创立会议在旧金山举行。长期任菲律宾部长的矮子罗慕洛当时作为一个还未独立的国家代表团团长参加会议。当然他也未受到重视。当罗慕洛应邀发表演讲时,他站在差不多和他一样高的讲台前,出入意料地道出了第一句话:

“我们就把这个会场当做最好的战场吧!”

全场顿时寂静,接着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接下来罗幕洛放弃了原来准备的演讲稿,思如泉涌,妙语连珠,令人刮目相看。后来他的一些精辟言辞还被各家报纸登载出来,人们也争相称颂。

充满智慧的演讲更能化腐朽为神奇,反败为胜。一次,林肯与竞选对手道格拉斯进行辩论。道格拉斯在辩论中指控林肯说一套做一套,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两面派。待林肯上来讲话,他首先说:“道格拉斯说我有两张脸,大家说说看,如果我有另一张脸的话,我能带着这张脸来见大家吗?”他的话逗得哄堂大笑,连道格拉斯本人也跟着笑了起来。

林肯初任总统时,曾有一个议员取笑林肯的父亲是个鞋匠,林肯回应说:“不错,我父亲是个鞋匠,但我希望我治国能像我父亲做鞋那样地娴熟高超。”他的话立即博得人们的一片喝彩。

这就是成功演讲的魅力,一个人,尤其是年轻人,如果能具备这种才能就会如虎添翼,事半功倍。

3、演讲能力是训练出来的:

许多人有一个误解,以为成功的演讲者都是天生的。事实上不是这样的,成功的演讲者也大都是从许许多多羞辱和失败中走出来的。西赛罗是古罗马最著名的演讲家,但他也曾在一次演讲后说:“演讲一开始,我就感觉到自己面色苍白,四肢和整个心灵都在颤抖。”美国著名讽刺小说家、演讲家马克·叶温刚开始练演讲时,一上讲台,两只膝盖碰得喀喀响,嗓子里像塞了棉花团。美国总统林肯更是闻名于世的演讲家,据他的法律顾问说,林肯刚开始演讲时,声音嘶哑刺耳,听了让人感到极不舒服,他的举止、态度和他暗黄色的布满皱纹的紧绷着的脸,还有他古怪的姿势、异常的动作,一切东西都好像与他自己作对。可见,成功的演讲能力是训练出来的,不是天生的。对于年轻人而言,关键是如何找到门径,对症下药,总结经验,成为一个成功的演讲者。

经验的获得,当然是要靠实践的积累。据说美国前总统杜鲁门在任职的头三年,意识到一个总统的演讲能力非常重要,因而为谨慎起见,总是用事先难备好的讲稿宣读,结果十分呆板,公众对他的支持率一天天减少。有的美国公民看到他吃力地念讲稿或背讲稿,说他总像是在“凑句子”。杜鲁门自己也承认:“我不善于朗读一篇演讲词,并把感情灌注到里面去。”后来,杜鲁门接受了专家的意见。在以后的总统竞选中,有计划有步骤地训练了自己的演讲能力,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邱吉尔就是一代演讲大师。他能使大厅里数千名听众,或使数百万广播听众为之入迷。他把娴熟的英语和巧妙的表演技巧结合在一起,使他的每一句话说出来都富有神奇的力量。他发现了一条伟大的真理:要感动别人,演讲家首先要自己先受感动。因此,他演讲时,一切在他脑海里都是活生生的。掌握公开演讲的技巧,对他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刚开始时,2 他先写好演讲稿,然后一字一句背下来,对着镜子练手势、动作。为了达到最佳效果,他采用不同的方法念出稿中的句子。他多次起草,反复修改,反复吟诵,反复练习,直到他觉得可以在任何地方流利地演讲出来为止。

英国前首相威尔逊发表竞选演讲时,台下有人高喊:“狗粪、垃圾!”明明是给威尔逊捣乱,说他在胡说八道,但威尔逊不紧不但地回敬道:“这位先生,我马上就要谈到你提出的脏乱问题。”捣乱者哑口无言。

足球王子贝利一次当众演讲,有听众提问:“有无可能出现另一个贝利?”贝利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这样说:“世界上有很多喜剧演员,但卓别林只有一个,世界上有成千上万个足球运动员,但贝利只有一个。而且我觉得我父母的制造厂早已关门了。”

面对这种类似的情况,你能像威尔逊那样镇定而灵活地处理吗?你能够像贝利那样简洁幽默地回答听众的问题吗?对于初学演讲的人,做这种高水准的演讲要求都太高了一些。成功不会降临在一个没有准备的人身上,演讲才能也照样不会降临在一个仅仅只会事先准备的人身上。我们该做的是通过学习,训练自己的演讲能力,把握现在的每一刻,才是一个真正的有志于演讲事业者的本色。

“台上几分钟,台下十年功。”演讲能力更是如此。演讲是综合素质的体现,是演讲者魅力高浓度的凝缩。不间断地增强你的素质,最合理地组织你的话言,最巧妙地安排你的语言结构,最有风度地表现你的个人魅力,最具机智地掌握现场氛围与听众互动,你才能在演讲上取得最佳效果,这是演讲者的基本功。

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威廉·詹姆斯曾写下这样六句话,这六句话,是阿里巴巴勇探宝穴的开门口决,很可能对我们一生发生深远的影响: “倘若你对某项结果足够关心,你自然一定会完成。如果你希望做好,你就会做好。若你期望致富,你便会致富。若是你想博学,你就会博学。只有那样,你才会真正地期盼这些事情,并一心一意地去做,而不会费许多心神再去胡思乱想其它不相干的杂事。”

第一讲

演讲知识ABC(2教时)

演讲活动是一种源远流长的社会现象,始终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古今中外,凡是历史发展的重要关头,凡是社会激烈变革之时,演讲的特殊功能就越表现得突出。当今世界,是知识爆炸的时代,人类正在跨入一个由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空间、海洋等六大群体技术构成的“信息时代”,信息化社会的浪潮,以其雷霆万钧之势冲击着各国经济结构和政治格局,已经或正在深刻地影响着社会一切领域。在西方,“舌头、金钱和电脑”已成为三大战略武器。在我国,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人,随着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飞跃发展,演讲之风也蓬勃兴起,各种类型的演讲活动广泛开展,研究和传播演讲学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一)什么是演讲

1、演讲的定义

演讲又叫讲演、演说。“演讲”这一概念,最早见诸荷马史诗。相传双目失明的行吟诗人荷马,常年云游各地,演讲关于特洛伊战争的英雄事迹。在我国,“演讲”一词较早出现 3 在《北史·熊安生传》中:“公正(尹公正)于是有所疑,安生皆为一一演说,咸究其根本。”

对演讲或演说,古代有的称之为“言辞”,有的称之为“谈说”。(去掉)演:《说文》上讲,演,长流也。段玉裁《说文解字》认为:“演之言,引也,故为长远之流”,转义于语言,就是语流之意。说:《说文》上称:“说,释也,从言,兑声。一曰谈说”,段注云:“说释者,开解之意”,《说文》上解释为“和解”。讲:段注云:“不合者调和之,纷纠者解释之,是曰讲”,这说明“讲”者有剖析矛盾,解释分歧之意。可见“演说”是因疑作答,明辨是非,以期达到释疑解惑的目的。

现在,在人们的语感中,“演讲”一词,与“演说”同义,就是专指人们“就某个问题对听众说明事理,发表见解”(见《现代汉语词典》)。

显然,演讲是一种言语表现,但并非所有言语表现都是演讲。人们的自言自语,感叹唏嘘不是演讲;日常的寒暄聊天儿,一般性的个别交谈,也不是演讲。望文生义,简单地把“演讲’,解释为“表演+讲话”,也未免失之偏颇。

演讲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

广义演讲是指主题明确的言语表达活动。

狭义演讲是指个人在公众集会上运用有声语言和体态表情就某一问题直接发表意见、阐述观点,以达到说服人、影响人、感染人的目的的特殊言语行为。它是个人对听众的单向的言语表达活动。我们这门课主体讲的是狭义演讲。大家接触较多的可能也是狭义演讲形式。

2、狭义演讲的特征:

(1)主题鲜明单一。(明确的中心论点)

(2)目的具体明确。(传播思想、谋求职位、扬善惩恶)(3)事先有所准备。(新手、大师都需要)(4)兼有表演的成分。(体态表情、肢体语言)

a、演讲的许多环节都需要“艺术处理“。如选题、开场、布局、语言运用、手势运用、有声语言、发生主观之变或客观之变等,这些问题处理得好,体现了“艺术性”,就会吸引听众,就会引起听众的反响,演讲就会走向成功;相反,这些问题处理得不好,无“艺术性’’可言,演讲必以失败而告终。

b、演讲具有某些艺术门类的特点和因素。如从演讲者的活动空间看,演讲与戏剧有相同之处(舞台);从演讲者的语言运用看,演讲与曲艺(艺术性的语言)有相同之处;从演讲者的手势运用看,演讲与雕塑又有相同之处等(体态表情,雕塑以演讲中状态为母本,孙中山)。

3、演讲的构成要素

任何演讲活动都存在四个问题:由谁讲,对谁讲,在何时何地讲,讲什么?这就是演讲的四个构成要素:演讲者、听众、演讲环境和演讲内容。

(1)演讲者

演讲者是演讲活动的主导、是演讲信息的发布者。无人发布演讲信息,也就无所谓演讲。演讲的成功与否,取决于演讲者自身有关情况好坏。对演讲者的评价有品德、才识、情感、个性等指标。

要想做成功的演讲,演讲者必须具备下列知识:

a、专业知识。一般说来,演讲者都是某个领域或学科的“行家”或“专家”。(可以给听众带来权威的、新鲜的、有价值的信息。当然,演讲需要有专业知识,但不是就以专业知识为演讲内容,或者说,仅仅知道专业知识是完全不够的。)

b、百科知识。一般说来,演讲者都是知识渊博的人。(广泛的知识基础,就像拥有庞大的信息库,古今中外、天文地理,信手拈来并可触类旁通,说服力强,感染力强。)

c、演讲知识。这正是“演讲学”存在的价值之所在。(演讲技巧、经验的总结,用理论指导实践。)

要想做成功的演讲,演讲者必须具备下列能力:

a、观察能力。在演讲之前,有了它,可以搜集必要的材料;在演讲之中,有了它,可以捕捉观众的反映。

b、分析能力。在演讲之前,有了它可以提炼理想的演讲主题;在演讲之中,有了它,可以对听众的反映做出正确的判断;在演讲之后,有了它,可以及时地总结演讲成功的经验或演讲失败的教训。

c、写作能力和构思能力。有稿的演讲,需写作能力;无稿的演讲,需构思能力。有稿的演讲,在演讲过程中,面对来自于主观或客观方面的变化,必须对事前准备的演讲内容进行调整,这时也需构思能力。写作能力也好,构思能力也好,其实都是指语言驾驭能力。d、记忆能力。有了它,搜集到的材料,才可以过目不忘;有了它,写好的讲稿或理清的思路,才可以倒背如流。

e、演讲能力。即:口头表达能力。

f、应变能力。有了它,才可以应付演讲过程中的各种情况变化。

g、社交能力。有社交,演讲才能有用武之地。社交能力越强,演讲机会也就越多。

要想做成功的演讲,演讲者必须具备下列素质;

a、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演讲,要用正确的思想去说服人、教育人、感染人、打动人,要使人知、使人信、使人激、使人动,因此,演讲者应该是正确思想的“传声筒”、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从更严格的意义上说,演讲者应该是一个时代的“思想家”。

b、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强调:在涉猎百科知识的基础上,精通一两个学科(或专业)。c、良好的心理素质。包括:敏捷的思维、广泛的兴趣、乐观的情绪、丰富的情感、自信、沉着、果断、诚实、活泼等。

d、良好的身体素质。包括:健康的体魄、伶俐的口齿等。

此外:

a、要想做成功的演讲,演讲者必须注重有声语言(“讲”)。

b、要想做成功的演讲,演讲者必须注重态势语言(“演”)。包括:表情、眼神、手势等。c、要想做成功的演讲,演讲者必须注重自身形象。影响演讲者形象的因素有:站姿、举止、仪表、礼仪等。

(2)听众

听众是演讲的客体和受众、是演讲信息的接受者。演讲要适应听众的需要,但这并不意味着迎合或迁就听众。演讲者要牢牢的把握演讲的主动权,引导听众认同或至少理解自己的观点。无人接受演讲信息,同样不存在演讲(充其量不过是正式演讲前的“预讲”)。演讲的 5 成功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听众自身有关情况的好坏。

a、对听众知识结构的最低要求:主动去听演讲的听众,肯定是对演讲所涉及的知识感兴趣——他既可能是这个知识领域的“新兵”,也可能是这个知识领域的‘‘老手”;被动去听演讲的众,对演讲所涉及的知识,可能有所了解,也可能一无所知——这无关紧要,因为演讲可以让他增长知识。

b、对听众能力结构的最低要求:无论何种层次的听众,都应至少具备一定的获取信息的能力、理解问题的能力、辨别是非的能力等。

c、对听众素质结构的最低要求:具有求知欲望、懂得文明礼貌等。

(3)演讲环境

演讲环境包括具体场合和时代背景两个因素。演讲者在准备演讲的时候,对演讲的具体环境应有所了解。

所谓具体场合就是“特定时空环境”,一般指演讲者和听众都处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环境中。如“街头演讲”,演讲者与听众同时处在街头;“法庭论辩演讲”,演讲者与听众同时处在法庭的氛围之中。一般说,演讲活动都要有相应的场合、相当的听众、适当的布置、合适的讲台、良好的音响效果和一定的时限。一定的时空环境反作用于演讲,制约着演讲的内容、语言和表情动作等等。一旦时空环境发生转移和变化,演讲的内容、语言和表情动作等也必须随之转移和变化,以适应新的时空环境。

在科学飞跃发展的今天,时空观念发生了离异性变化,时间在超强度地缩短,空间在奇迹般扩大。广播、电视,拓宽了人们的空间范围,同时也缩短了人们的时间差距,运用广播、电视可以把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演讲者和听众组合起来,使传统的演讲出现了新的发展和突破。如广播电视演讲,从表面上看,听众、观众似乎并未直接与演讲者处在同一时间和同一环境中,但从根本上仍是处在特定的时空环境中,演讲者仍然必须有强烈的现场感,宛若置身于听众之中,也要考虑听众对演讲的情绪、反应、态度和评价,尽管各种反应和评价不一定立即在现场流露出来。

大环境:从客观的角度来说,任何一个演讲者都无法逃脱他所处的时代环境对他的制约,离开了这些,演讲也就失去了它的存在价值。

(4)演讲内容

包括选题范围、主要观点、具体材料等等。演讲内容是由演讲者、听众和演讲环境决定的。

(二)狭义演讲的分类

现代社会经常进行的正式演讲活动有以下五类:

1、政治演讲(1)定义

政治演讲用于公共场所和政治集会,它具有极强的鼓动性。

政治演讲,是指人们针对国家内政事务和对外关系,表明立场,阐明观点、宣传主张的一种演讲。它是政治斗争的重要武器。其内涵丰富,适应面广。诸如政府首脑的竞选演讲、施政演讲、就职演讲,各级领导宣传大政方针和实施计划的演讲,以及在政治集会上代表一定阶级、政党或个人发表的演讲等,都是政治演讲。从广义来讲,军事演讲和以思想政治教 6 育为目的的演讲也都属于政治演讲。

(2)政治演讲的特点 a、旗帜鲜明的政治观点

政治演讲的目的在于宣传自己政党、集团或个人的政治见解和主张,借以说服和鼓动听众,使其接受并付诸行动。因此,好的政治演讲,总是具有巨大的思想容量、精辟的政治见解、旗帜鲜明的立场观点。不仅如此,好的政治演讲,其观点总是先进而健康的:符合历史发展的规律,起着推动社会前进的积极作用。

例如:美国著名政治家帕特里克·亨利的《在弗吉尼亚州议会上的演讲》,就像一支炽烈的火炬,照亮了美国人民争取独立的道路。1775年,美国政治活动家、演讲家帕特里克·亨利发表了为独立而战的《在弗吉尼亚州议会上的演讲》。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美国人民反对殖民主义、争取自由独立的呼声日益高涨,而美国一些资产阶级领导人却主张与殖民者妥协和解,英国趁机调集大批军舰,企图镇压北美人民的反抗。在紧急关头,帕特里克·亨利发表了这篇蜚声世界的演讲,他以大量铁的事实,揭露英国殖民主义者的贪婪,指明妥协退让的危害,划清是非界限,旗帜鲜明地提出必须“拿起武器”与英国殖民主义者斗争。

亨利发表的这篇为独立而战的演讲很快就传遍了全美各英殖民地,成为美国人民反击英殖民主义的战斗动员令和争取独立自由的宣言书,使千百万人觉醒起来,掀起了一场为独立与自由而战的伟大斗争。可见其说服力之强、感染力之大、鼓动性之盛。整篇演讲,充满炽热的爱国激情和献身精神,擂响了争取独立的战鼓,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b、雄辩严谨的逻辑威力

充分而雄辩的说理,严谨而有力的逻辑论证,是成功的政治演讲的又一基本特点。特别是在论辩性的政治演讲中,要克敌制胜,单有真理是不够的,还要求有辩证的思维、严密的逻辑、高明的策略和犀利的语言等等。因此,为了迅速圆满地达到政治演讲的目的,演讲者对其所要表达的观点总是经过深思熟虑,使其具有很强的说服力:提出问题的前提背景、分析问题的材料依据、解决问题的方法步骤,逐条逐款,环环相扣,布局合理,结构严谨,概念明确,判断恰当,推理合乎逻辑,始终保持思维论断的确定性和明确性。例如,列宁的演讲就具有“不可战胜的逻辑力量”。当年,有很多听到过列宁演讲的人都说:“列宁演讲中的逻辑好像许多万能的触角,从各方面把你钳住,使你无法脱身,你不投降,就是完全失败。”

还是让我们来看一看帕特里克·亨利《在弗吉尼亚州议会上的演讲》中的一段话吧: 假如我们想得到自由,也就是说要拯救我们为之长期奋斗的神圣而珍贵的权力,不卑怯地放弃我们已投身多年并发誓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崇高斗争的话,我们必须战斗!我再重复一遍,主席先生,必须战斗!拿起武器,诉诸万军之主,这才是我们惟一的出路。

在这段话中,帕特里克·亨利运用了两个省略了小前提的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肯定前件式,向听众表明了“我们必须战斗"的充足理由,体现出强烈的论证性和雄辩的说服力。(可以再补充例子)

c、刚劲强烈的鼓动力量

成功的政治演讲,都具有刚劲强烈的鼓动力量。特别是一些政治集会演讲,其内容往往意义重大,为人们所共同关注。演讲者或动员,或宣传,或批驳,或声讨,不仅旗帜鲜明、观点明确,逻辑严谨、论证有力,而且感情真挚,以情动人,要能在瞬间引起听众的强烈共 7 鸣,产生“共振效应”,从而极富鼓动性和号召力。

帕特里克·亨利《在弗吉尼亚州议会上的演说》,在这篇演讲中,他态度严峻,言辞激烈,语调坚决,运用一连串的反问句和排比句,显得气势恢宏有力,而且充满热情和赤诚。最后,他发出震撼人心的呼吁:“在这场斗争中,我不知道别人将如何行事,但对于我来说,不自由,毋宁死!”爱国者的凛然正气,立即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据记载,当他讲完后,整个会议厅寂静得鸦雀无声,直到几分钟后,议会中反应快的一部分成员才从座位上跳起来,兴奋地高声呼喊:“拿起武器!拿起武器!”而后,大厅便像刮起旋风一般,“拿起武器!”的吼声此起彼伏,高声呼喊的人们群情激昂,眼中闪烁着爱国主义热情的火花。这段记载十分形象生动地再现了帕特里克·亨利演讲的鼓动性是多么的强烈!

2、法庭演讲 1)定义

法庭演讲是检察官、律师或诉讼当事人向审判官、诉讼参与者和旁听人陈述自己对案件的主张的公开演讲。它是实现各种诉讼职能的必要手段,对诉讼活动的质量有着直接影响,法律工作者利用法律演讲可以具体形象地宣传国家的法律,鞭挞违法犯罪行为,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协助法庭实现司法目的和对公民进行教育。

2)法律演讲的特点 a、鲜明的政策性

法律演讲不同于一般演讲。特别是法庭论辩演讲,必须严格依照法律进行,以法律为准绳,不能敷衍了事,更不允许进行非法的人身攻击。国家的法律最神圣的。它是统治阶级意志的反映,是方针政策的条文化和具体化。法庭演讲要保证法律的正确实施。因此,它必然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政策性。演讲者——无论是公诉人、辩护人或审判长无一例外都必须对法律有深刻准确的理解,实事求是,公正坦诚,不偏不倚。尊重法律,尊重个人,体现出鲜明的政策性。

b、材料的准确性

法律演讲不是简单地引用法律条文,也不是不加分析、不加评价地复述案件事实。法律演讲要广泛地运用逻辑来推理论据,无论是公诉人还是辩护人,演讲时都必须有确凿的证据。叙述案件的实际情况,分析和评价证据,是法庭演讲的主要内容、核心所在。事实胜于雄辩,与论题有关的事实的总和是最有力的无法反驳的论据。所以法律演讲必须确保材料的绝对准确,不能有任何主观臆断和猜想揣度。因此,法庭演讲总是首先要求诉讼证据是确凿无疑的。

c、言辞的严密性

准确、鲜明、严谨、字斟句酌、无懈可击,是法律演讲的语言特色。显然,这是由法庭的特定环境、辩论的特定内容和法律具有的特定功能所决定的。一字之差,人命关天,不能稍有差池;如果将“犯罪未遂”说成“犯罪中止”,把“抢夺罪”说成“抢劫罪”,就会铸成大错,含混模糊的词语如“大概”、“可能”之类,在法庭辩论中也常被禁止使用。不论是以“立论”方式发表的公诉演说,还是以“驳论”方式发表的辩驳演说,都必须做到用词精确严密,具有雄辩的力量。

3、学术文化演讲

为传播学术文化观点而发表的演讲。(1)、学术演讲的含义

学术演讲是指介绍科学研究成果、传授科学知识、表述学术见解的演讲。它是一种高层次的演讲,通常在学术研讨会、学术报告会和学术讲座上进行。

从传授知识的角度来看,它与授课相近,但在表达上则与课堂教学很不相同,它很少有课堂教学那种相对固定的程式,也不像课堂教学那样受教材和教学大纲的约束。学术演讲对传播文化,普及科学知识,促进科学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因而,世界各国都利用它来兴办教育启迪民智。

(2)、学术演讲的特点 a、科学严谨的内容

学术演讲要求内容具有高度的科学性。这就要求有正确的观点、翔实的材料、充分有力的证据以及严密周全的论证。可以说,内容的科学性是学术演讲的生命,学术演讲离开了严谨科学的内容,就毫无价值可言。鲁迅先生1927年在广州所作的《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的演讲,就是学术演讲的典范。他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以大量历史事实为依据,详细论证了魏晋文风形成的原因,并且对曹操、何晏、王弼、嵇康、阮籍以及陶渊明等人的思想的内在矛盾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做出了科学的评价。正因为鲁迅的见解完全是通过对大量史料的具体分析和严密推理而得出的,因而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b、真知灼见的独创

学术演讲不仅要求内容有科学性,还要有真知灼见,有独到见解,具有一定的独创性。所谓独创性,是指对原有理论有所突破,能提出新的问题、新的观点,构成新的理论体系等等。独创性是推动科学前进的动力,也是学术演讲的价值所在。学术演讲最忌人云亦云,即使是介绍某学科领域的发展状况或科学普及教育的演讲,虽然对独创性的要求不高,但也必须尽可能从讲述角度、讲述重点、讲述方法上多作文章,力图讲出一点新意来。前面提到的鲁迅的《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的学术演讲正是这样,不仅其严谨科学的内容令人信服,他在推论中立足历史,面向现实,巧妙地把学术性与现实性结合起来。

c、平易准确的语言

学术演讲的语言要求准确平易。学术演讲是高层次的演讲,常常不可避免地要使用一些专业术语、独特的符号以及独特的表达形式等等。对于内行来说,它们是熟悉、生动、有趣的;而对于一般听众来说,却可能是陌生、艰涩、枯燥、乏味的。因此,演讲者为扩大演讲的影响,在做到语言严谨准确的同时,应力求达到平易、生动;有时甚至需要运用富有趣味性的语言来表达艰涩的学术观点,做到深入浅出。鲁迅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的学术演讲中,许多地方就运用了古今通变的手法,把遥远艰涩的历史事实巧妙地与现实联系起来,运用现实与历史的不协调的类比,产生出强烈的幽默讽刺效果。当他讲到晋人“扪虱而谈”时,机智地打趣道:“‘扪虱而谈’,当时竞传为美事。比方我今天在这里演讲的时候,扪起虱来,那是不太好的。”这种看似与学术无关的话,实际起了调节气氛、增强感染力的作用。

d、多种多样的辅助手段

为了增强听众的直观效果,使深奥抽象的道理具体化,学术演讲常常借助于多种辅助手段,例如幻灯、投影、录音、录像、挂图、板书、实物,以及实际操作、演示等等。

4、礼仪演讲(1)定义

礼仪演讲是在各种纪念、庆祝、贺喜、吊丧仪式上的演讲。最常用的礼仪演讲有欢迎词、祝酒词、追悼词等等。

礼仪演讲是指在公众节令或重要仪式上发表的演讲。它是调节人际关系的重要手段,主要有凭吊和庆贺两种类型,意在表达感情和表示礼节。

(2)礼仪演讲的特点 a、强烈的感情色彩

感情色彩浓重是礼仪演讲最显著的特点。凭吊演讲感情深重,语调沉缓悲切,与那种悲痛的气氛要相协调。庆贺演讲情绪昂扬,语调高亢热烈,与喜庆的欢乐气氛相统一。不管是悲是喜,演讲者的感情总是明显外露,声情并茂;表达充分而自然,扣人心弦;在修辞上,文学语体特征更为显著。

历史上,出色的凭吊演讲很多,感情色彩的表达则丰富多彩。如爱德华·埃弗雷特在葛底斯堡烈士公墓落成典礼上发表的一段演讲,开头这样说道:“站在明净的长天之下,极目远眺经过人们常年耕耘而已安静憩息的广阔田野,那雄伟的阿勒格尼山脉隐约耸立在我们前方,兄弟们的坟墓就在我们脚下,我真不敢用我这微不足道的声音来打破上帝和大自然安排的这意味无穷的寂静。”以低缓凝重的语调,娓娓描述明净的长天、广阔的田野、雄伟的山脉、以及兄弟们的坟墓,渲染了一种寂静、庄重、肃穆的气氛。在闻一多在李公朴追悼会上发表的《最后一次的讲演》,悲愤交加,情绪缴昂,字字句句,似匕首利剑,势不可挡。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缅怀战友,情深意切,充分表达无限敬仰思慕之情。

庆贺演讲气氛热烈,常常表达庆贺、欢迎、祝愿的感情。b、符合礼节规范

礼仪演讲是在特定的社交活动中进行的,特别要注意礼节规范。

1、“李波和程波从此小就相识,小时同住在一个大院。可以说‘二波’从小就生活在爱河里。李波和程波,一波连一波,一波追一波,一波爱一波,今天的婚礼,是爱河里泛起的五彩涟漪。”

5、其他演讲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的多样化,演讲的门类也在不断的增加,有的演讲很难归入以上四类演讲的某一类,我们统称为“其他演讲”,如:竞赛表演性演讲、动员报告、先进事迹报告、典型经验介绍等等。

(三)演讲的意义

在民主精神成为世界政治主流的信息时代,演讲作为一种广泛的社会活动,至少具有以下作用:

1、演讲是发扬民主的重要形式。

1963年8月28日,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在华盛顿特区组织领导了一次25万人的集会和游行示威,反对种族歧视,要求民族平等,当游行队伍到达林肯纪念堂 10 前时,他发表了著名的《在林肯纪念堂前的演讲》。在这次演讲中,他热情洋溢地赞扬了100多年前林肯签署的《解放宣言》,然后,话锋一转,指出了100年后的今日,黑人仍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号召黑人奋起斗争,并且以诚挚抒情的语调,描述了黑人梦寐以求的平等、自由的理想:“黑人儿童将能够与白人儿童如兄弟姐妹般携起手来”,“上帝的灵光大放光彩,芸芸众生共睹光华!”

这是一篇反抗种族歧视,争取民族平等的战斗檄文,大大推进了美国黑人的民权运动。正因为演讲与政治活动联系密切,具有极大的组织、鼓动、激励、批判和推动作用,所以,人们不仅利用演讲来为特定的政治目的服务,同时也广泛关心各国政界、军界和知名人士的演讲,从中了解和研究其演讲所透露的信息,’预测今后的发展趋势,制定相应的对策。

2、演讲是文明管理的必要手段。

在经济活动中,企业或事业的领导人,也常常要运用演讲,把企业活动的奋斗目标、方针、措施,向本部门的职工传达,使领导的决心变成职工的具体行动,从而推动企业各项工作的全面开展。再比如,在贸易洽谈中,生动的演讲常常能把客户的注意力引到产品价格相对的价值上来,使对方感到他们将得到好处,而不是付出。

3、演讲是传播知识、启迪智慧的良好方法。

演讲作为现场直接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表达活动,能对人体感官作多重的综合刺激,高度调动人们的注意力,促进思维活动,并且使听众在情感、意志等方面同时受到影响,从而加深对演讲所传播的科学知识的理解,增强学习效果,因而说它是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提高文化素养的有效途径。

学校是传播文化科学知识的基地。一般的课堂教学不能算作演讲,但它具有许许多多演讲的因素。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课堂传道授业,也可以说是演讲功能的体现;同时,在学校教学活动中,经常开展的各种类型的学术讲座,这是非常正规的演讲。这种演讲通常具有相当的权威性和可靠性,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对深化课堂教学内容,繁荣学术研究,促进科学文化的普及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此外,学校广泛开展各类专题辩论演讲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综合能力、表达能力也都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此外,由于演讲在内容方面和形式方面的特殊要求,还可以有意识地通过演践来训练人们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应变能力语表达能力。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是思维的手。没有丰富的思想、敏捷的思维,怎会有精彩的演讲?演讲活动可以使思维品质得到全面的训练和发展。同时,演讲还可以使大脑的各个功能区域,诸如感受区域、判断区域、贮存区域和想象区域等都处于良好的活动状态,运转协调,思维力、观察力、分析力、表达力、应变力都得到发展。因此说它是培养思维、开拓智力的有效途径。

4、演讲是锻炼口才、提高综合素质的最佳途径。

首先,人有两大基本能力:一个是说的能力,一个是写的能力。演讲是“说的能力’’之一,是人的两大基本能力之一。人们无论从事什么职业,演讲能力都是必不可少的。第二,为什么说是最佳途径?因为它好用,用起来方便。演讲,不需携带什么设备、物品,只要一个有头脑、一个三寸不烂之舌即可;如果需要,张嘴就来。

当今公共关系学已成为一门新兴的科学,在公关活动中,演讲与口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日本企业家把青年在大街上说唱叫卖而毫无愧色的表现作为合格人才的首要条件,这也 11 反映了演讲在社会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在美国甚至开办了直接以演讲活动来盈利的公司。据1984年4月15日《参考消息》报道,美国纽约帝国大厦有一家名叫哈利·沃克的特殊公司,这是一家专门提供演讲服务的演说公司,它拥有六间办公室,十几位雇员,生意十分兴隆,年收入纯利润竞高达1000多万美元。这不仅说明了演讲的重要,为世人所瞩目,而且也表明,演讲本身也像商品一样进入了经济活动的市场。

思考题:

1、演讲的定义和意义。

2、狭义演讲的特征及其分类。

第二讲

演讲前的准备(2教时)

一次成功的演讲,关键在于正式登台前的准备。

话题是演讲的内容所在,确定一个合适的话题,犹如开辟了一个由自己主宰的战场,可以自由驰骋,往来无敌。而怎样选择话题就成为关键性的第一步。这是针对不定题演讲而言的,选话题有标准和技巧可循的。例如,谈自己熟悉的事情,属于自己的题材,就可以挥洒自如地演讲。

一、选择一个适当的话题

有人经过统计之后发现,初学演讲者所碰到的最大问题,“往往不清楚怎样选择适当的题目进行演讲”,这是演讲水平要上一个新台阶首先碰到的一个瓶颈。如果题目选择正确,你就能获得第一步的成功。

1、选题的规则

1)从自己的生活中寻找有启示意义的题目

什么才是适当的题目呢?假使你曾经具有某种生活经历和体验,通过经验和省思而使之成为你的思想,你便可以确定这个题目适合于你。

怎样去寻找这样的题目呢,深入自己的记忆里,从自己的生活背景中去搜寻那些有意义并给你留下鲜明印象的事情。其实,能够吸引听众注意、最为听众欣赏的题目往往都与某些特定的个人背景有关。

A、早年成长的历程——与家庭、童年回忆、学校生活有关的题目,一定会吸引他人的注意。因为某个人在生长的环境里如何面对并克服阻碍的经过,最能引起人们的兴趣(如何面对困难、挫折,自己亲身体会的事例可能比爱迪生的例子更好用,更有说服力)。体操运动员李小双在仙桃中学做的演讲:

体操运动员是要天赋和灵气的。可是当你还是一个丑小鸭的时候,谁会赞扬你呢。在我12岁的时候,省队教练把我送到国家队,可国家队教练根本看不上我,说我美和力的条件都不够,因此被赶回省队。在我15岁那年国家队又招我去,可是不到一星期,又把我赶回了省队。我仍不气馁,憋足劲,拼命练。半年之后,我才勉强进了国家队。可进了国家队之后没有教练肯要我,那个滋味呀,真像捡来的孩子遭遗弃。我不但不泄气,反而拼命地练,终于在全国第二届青运会上夺得了三块金牌、两块银牌。这下谁还会轻视呢?要知道,你只有以你的成绩、你的出类拔萃,才能引起人们的注意。我觉得我成功的因素,除了具备体操运动员的基本素质,最大因素就是自信。我自信我可以拿金牌,别人看不起我的时候,我就 12 想:等我拿了金牌看你还小瞧不?县体操队条件差,护掌不配套,我就光手在单杠上摇摆,一两次还行,百次千次就不行了,我的两只手掌的皮全磨掉了,血糊糊的,单杠上都沾上了嫩皮和血,我还是不停地练。大家都知道,学习好比逆水行舟,一篙松劲退千寻。体操也是如此,贵在坚持苦练,一点小伤小困难就停止训练,怎么能进步呢?

如果有可能,尽量可以将自己曾经遭遇的挑战、生活的实例穿插在演讲中,但是,怎样才能确定别人会对白己小时所发生的事情感到兴趣呢?有个办法可以测试。多年之后,如果某件事情依旧鲜明地印在脑海中,呼之欲出,那几乎便可保证会令听众感到兴趣了。

B、你的嗜好和娱乐——这方面的题目依各人所好而定,因此也是能引人注意的题材。说一件纯因自己喜欢才去做的事,一般不会出差错的。你对某一特别嗜好发自内心的热忱,能使你把这个题目清楚地交代给听众。

C、特殊的知识领域——在某一领域工作多年,你一定可以成为这方面的专家。即使根据多年的经验或研究来讨论有关白已工作、职业方面的事情,也可以获得听众的注意和尊敬。(田长城例子。)

D、信仰与信念——如果你曾经花费许多时间和努力去思考个人、社会乃至世界所面临的重大以及自己对之所持的态度;倘若你曾花费许多时间倾力研究一些重大问题,自然很有内容可以谈论它们。在备选题目中,谈自己的信念这一类题目是保证错不了的,你对自己生活中的某方面一定具有某种强烈的信仰,因此你不必上天入地去寻觅这些题材。它们通常就在你的意识层面,因为你时常会想到它们。

只是这样做时,一定要举例说明白己的信念。听众一般都不爱听那些满是陈腔滥调的演讲。千万不要人云亦云,对某项题材,如果自己所知道的不比听众多多少,则少说为妙。可是,反过来说,如果曾花费多年时间思考研究过的某项题材,那毫无疑问便是你的选择题目。

准备演讲并不只是写些机械化的文字在纸上,或者背诵一连串的名言警句;也不是从匆促读过的报章杂志里抽取一些第二手的意见。它是从自己的脑海及心灵里深深挖掘出来,并将生命贮藏在那里的重要信念提取出来的。人的内心积存都是丰富的,就等你去发掘。不用觉得这样的题材太私人化、太轻微,听众不会喜欢听,其实这佯的演讲才能使人们感动,具有真切地打动人的力量,才更富有吸引力。

2)选择自己热切想要倾诉的话题

无论是对于初习演讲者,还是对于渴望再上一个新台阶的演讲者,必须要对自己要演讲的题目有深切热爱的感觉,这一点极为重要,除非对自己所选择的题目怀着特别偏爱的情感,否则就不要期望听众会相信你那一套。道理很明显,如果你对你选择的题目有实际的接触与经验,对它充满热诚;或者你对这个话题曾做过深入的思考,因而全身心投入,那么就不愁演讲时缺乏热心了。

卡耐基在其著名的回忆录里就曾这样说——

很多年前,在纽约我的某个班次里有一场演讲,其热诚所产生的说服力鲜明地展现在我的眼前,至今没有出其右者。我听过很多令人心服的演讲,可是这一个——我称它是‚兰草对山胡桃木灰‛的案例,却鹤立鸡群,成为真诚战胜常识的绝例。

在纽约一家极具知名度的销售公司里,有个一流的销货员一位极杰出的科学家。我告知他,没有一个人——不论他是生还是已死——曾经完成、或有能力完成他所声称的已完成的 13 奇迹。

我神态安详地告诉他这些,因为我感到他的错误非常明显、非常荒谬,毋须特别加以驳斥。我说完之后,班上的学生都看出了他论述中的谬误,惟独他自己不见,连一秒钟的领悟也没有。他对自己的观点非常热衷,热衷得简直不可救药。他即刻起立告诉我,他没有错。他抗议说,他并不是在引证某种理论,只是在陈述自己的经验而已。他是深知自己的说话对象的,他继续往下说,扩大了原有的论述,并提出更多的资料,举出更多的证据,他的声音中透出一片真诚与诚实。

我再度告诉他:他的观点正确的可能性渺远之极。没想到他马上又站了起来,提议跟我打赌五块钱,让美国农业部来解决这场纷争。

你想知道后来又发生了什么怪事吗?班上有好几个学生都被他争取到那边去了。许多人开始将信将疑。我若是对此做个明确的表决,我相信班上一半以上的人都会倒向他那边。我问他们,是什么动摇了他们原先的论点的?他们一个接一个都说是演讲者的热诚和笃信使他们自己怀疑起常识的观点来。

既然班上的学员们如此易于轻信,我只得写信给农业部。我告诉他们,问这么一个荒谬至极的问题,真觉得不好意思。果然,他们的答复说,要使兰草或其他活的东西自山胡桃木灰里长出是不可能的。他们还附加说明道,他们还从纽约收到另一封信,也是问同样的问题。原来那位销售员对自己的主张太有把握了,因此坐下后即刻写了封信。

这件事使我终生难忘、也给了我一个有益的启示:演讲者若是热切强烈地相信某件事,并热切强烈地发表白己的观点,便能获得人们对他的信仰的拥护,即使是他宣称自己能从尘土和灰烬当中培植出兰草也无妨。既然这样,我们胸中有所归纳、整理出来的信念,其在常识和真理这边,便会有多大的驱动力。

其实,卡耐基道出了这样一个道理,虽然几乎所有的演讲者都会怀疑,自己选择的题目是否提起听众的兴趣,但却有一个方法能保证他们对此感兴趣:点燃自己对话题的狂热,就不怕它不能调起人们的兴趣了。

下面还有一个例子,可以说明这种热切的倾诉欲望对选题的重要性。

有位先生、他参加了演讲话动。刚开始时,他演讲的内容是描述都市生活。他所选用的事实是从当地一家报社所发生的一本小册子里搜集来的,听起来就令人感到枯燥、不连贯、未经消化。虽然他在都市住了许多年,却没能举出一个亲身的经历说明他为什么会喜欢都市。他只是一味诉诵着一连串枯燥无趣的事实。听众听着难受,他自己也讲得痛苦。

又有一次演讲,他有辆新车停放在街上,一位不知名的人开车撞上来,把它撞得个稀烂,事后也不通名报姓,便逃逸无踪。这件事可是活生生的亲身经历了。因此,当他说起这辆撞得稀烂的汽车时,他的演讲便显得情真意切,源源泉涌,烈火沸腾。同样是在这个班上,仅两星期的间隔,听众反差竟如此之大,前次还烦躁无聊,在椅子里扭动不安,此次观众却给这位先生报以温馨感人的掌声。

还要注意的一点是,惟有对所选的题目是真心所感、真心所想时,诚意才会完全显露。费希尔·J·辛主教是美国最具震撼力的演讲家。

他在《此生不虚》一书里写道:

我被选出参加学院里的辩论队。在圣母玛丽亚辩论的前一晚,我们的辩论教授把我喊到 14 办公室里去责骂。

‚你真是饭桶!本院有史以来还没有一个演讲者比你更差劲。‛

‚那,‛我想替自己辩解,‚我既是这样一个饭桶,干嘛还挑我参加辩论队?‛ ‚因为,‛他答道,‚你会思想,而不是你会讲。到那个角落里去,从讲辞中抽出一段把它讲出来。‛我把一段话反反复复地说了一个钟头,最后,他说:‚看出其中的错误了吧?‛‚没有。‛于是再来一个半钟头,两个钟头,两个半钟头。最后,我精疲力竭。他说:‘还看不出错在哪里吗’,由于天生反应快,过了这两个半钟头,我知道了。我说:‚看出来了,我没有诚意。我根本心不在焉,我说得没有其情真意。‛

3)讲述生命对自己的启示

一般地说,诉说有关生命启示话题的演讲者,绝不会吸引不到听众。当然,有时很不容易让演讲者接受这个观点——他们避免使用个人经验,以为这样太琐碎、太有局限性。他们宁愿上天下地去扯些一般性的概念及哲学原理。往往出现的情况是,那里空气稀薄,凡夫俗子无法呼吸。人们都会关注生命,关注自我,因此当你去诉说生命对你的启示时,他人自然会成为你的忠实听众。

据说,爱默生非常喜欢倾听人们说话——不论对方身份多么卑微,因为他觉得自己可以从任何人身上学到东西。“恐怕我所听过的成人谈话,比起任何人来都要多。”其实,在一个演讲者叙述生命给他的教导时,不管那种教训是多琐细、微不足道,都不会枯燥乏味。毕竟那是一个个体生命的真切感受。

对于演讲,人们一般都觉得无话可说,一般都以事情多得分不开身,常常感到准备不充分、或者认为为一次演讲做准备很困难,因而推脱作罢。其实,他们毕生所想的都是根据自己一个人的思想、个人自身的信念,并从自己特定的角度来考虑。事实上,每个人都已经积存了几十年的谈话素材,但是他们当中有些人就是不懂得、不相信这一点。

但要注意,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一个演讲者对于某种给自己生命启示的事物还没有消化的情况下,虽然他试着要表达、宣泄自己,但其中并没有什么内涵,那也还是很难让听众感动的。

演讲时,不妨告诉人们,你个人想的是什么,要把更多的属于自己的东西放在演讲里,问问自己是否同意自己的观点。如果是,就以你自己的观察经验来陈述你所同意的东西。如果你不同意自己的观点,请告诉听众为什么。从记忆里搜索例证来证明白己的观点,以自己亲身的经验来详细地推演,所做的演讲也就充满了根据他自身生活背景所得出的信念。这样的演讲也必然是成功的。

4)演讲话题的内容,也要超越一点听众所理解的范围

真正伟大的经典,就是那少数几本非一般人所能理解的书籍。所以它们就好像是工具书一样,可以不断重复地阅读。而且每次阅读时,都可以从里面吸取不同的东西,而每次所获得的,就代表心智发展又往前跨出了一步,同时也能慢慢领悟出其他有待深入了解的事物。

就增进我们的理解能力而言,只要是能够帮助我们达到这种境地的书籍,都可以算是我们的伟大经典,虽然它对别人而言,并不尽然如此。

那么演讲话题的内容,也要超越一点听众所能理解的范围。除此之外,还必须再靠两点来加以适度调和,一个是要正确估计听众的水准,这样才不会太超出他们的理解范围,否则 15 就算他们想努力了解,也永远领悟不出个中端倪。另一点就是要确定听众是否能够充分了解部分的演讲内容,让这些容易理解的内容,成为他们在舒展心智时的稳固基石。(难易与审美,现代派的艺术,抽象、象征。)

5)能够激发听众与演讲者产生共鸣

凡是演讲情况至少要由三个要素构成:演讲者、演讲内容以及听众。这就是说,惟有演讲者使自己的演讲内容与活生生的听众发生关联之后,演讲的情况才真正形成。

演讲也许准备周详,也许是关于演讲者所热衷的话题;然而要真正地完全成功,还有另一个因素要考虑:他必须使听者觉得他所要说的很重要;他不只是要对自己的话题充满热情,还得把这种热情传染给听众。历史上著名的演讲家都具有这样的老王卖瓜之术。高明的演讲者热切地希望听众能够感觉到他所感觉的东西,同意他的观点,去做他以为他们该做的事,分享他的快乐,分但他的忧苦。他以听众为中心,而不是以自我为中心。他明白自己演讲的成败不是由他来决定——它要由听众的脑袋和心灵去决定。(李敖的狂,李敖对独立人格、对人的思想、精神自由的推重。)

2、选题的步骤

第一步,回忆自己曾对哪些问题做过认真思考。第二步,仔细分析以上问题中哪些是听众感兴趣的。第三步,确定你对其中哪个问题思考得更成熟

二、确立一个新颖的主题

有了选题,就有了演讲的大方向,但仅有大方向还不行,还必须确定一条具体的途径,必须确定主题。主题是演讲的灵魂,它决定演讲思想性的强弱,影响到材料的取舍和组织,影响到论证方式和艺术手法的调度。它是选题的具体化、明朗化。没有明确的主题,演讲就如同没有了灵魂,即使讲得天花乱坠,也会让人不知所闻,不得要领。

1、立意的规则: 1)鲜明

确立的主题要明确、显豁。爱什么,恨什么;赞成什么,反对什么,态度要明朗,旗帜要鲜明。不可吞吞吐吐,模棱两可,似是而非,朦朦胧胧。要使主题明确、突出,一是要注意在写演讲稿以前要确立好文章的主题;二是要在行文中处处紧扣主题,突现主题。

2)集中

一篇文章一般只能有一个主题,全文应自始至终围绕这个主题,决不能旁逸斜出,分散主题,或改变初衷,乱了整体架构。立意集中,一是要把文章的主题定得单纯些,不要既想写这个意思,又想写那个意思;二是要全力找出材料与主题的联接点,淮确把握这个联接点,努力凸现这个联接点。

3)深刻

确立的主题要有较高的思想价值,能揭示事物的本质,反映事物的内在规律,达到“人人心中皆有,人人笔下皆无”的效果。要使立意深刻,就要锻炼自己的各种能力,如提高自己认识生活和理解生活的能力。要提高这种能力,就要善于对生活现象和写作材料进行反复深入的开掘,思想上产生认识上的飞跃,真正认清事物的本质。如“滴水穿石”,照一般理解,它比喻尽管力量很小,只要坚持不懈,就能做出看来很难办到的事情。但可以对它作进 16 一步探索:为什么屋檐下的石头会出现坑坑洼洼,而海滩上的石头长年累月被海潮冲刷,却成为鹅卵石呢?这样一推究,我们就可以看出,水滴之所以能穿石,除了持之以恒的因素以外,还有目标集中、用心专一等因素;如果结合工作学习来谈启示,就可从立下志向、认准目标、不懈努力等方面来论述。据此作文,就比一般的认识深了—层。

4)新颖

确立的主题要反映新的思想、新的观点和独到的见解,即所谓“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令人耳目一新。要使立意新颖,就要善于摆脱陈言俗意,另辟路径,别具匠心。如前所举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对题材作深入的开掘和探索,寻找新的表现角度,提炼新的见解,以期有所发现,有所前进,推陈出新。要使立意新颖,还要善于寻找事物矛盾的特殊性。任何事物都是一般和个别、普通和特殊的统一体。人们往往容易看到事物一般和普通的一面,而不容易看到它的个别和特殊的一面,一旦找到了事物的特殊性,它与其他事物的区别一下于就显出来了,从这方面立意,自然会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崔永元的演讲《话说和顺》)

2、立意的步骤

第一步,努力回忆在所选话题上你曾有过哪些想法。第二步,认真分析这些想法哪些与一般观点不完全一样。

第三步,仔细思考这些独特想法哪些能够找到充足的理论根据和事实根据。

3、立意的实例

三、准备一份完整的讲稿

准备讲稿的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四步:组织材料,谋篇布局,锤炼语言。

1、搜集材料

主题是演讲的灵魂,材料是演讲的血肉。书上对演讲材料的基本要求列出了三条:丰满充足,典型切题,真实可靠。具体化一下,有以下几点:

(1)材料要充分

材料要充分。演讲要求大量地、详尽地收集和占有材料、既要纵向了解事物发生、发展的经过,又要横向了解事物各方面的联系;不仅了解事物的正面材料,而且还了解事物的反面材料,以便多方位、多角度进行分析、比较,这样可以避免认识上的主观性和片面性。材料越充分,思路就越开阔。论据就越充分、就越能正确有力地阐明观点,产生令人信服的雄辩力量。特别是学术演讲和法庭演讲,更要求论据充足,旁证博引。材料不足,往往难以言之成理,很难达到顶定的目标。

(2)材料要真实

所谓真实,就是指材料的客观性。即所选材料是客观世界确实存在的、符合历史实际的。只有真实的材料才最有说服力,才最有利于人们形成坚定的信念。任意杜撰、虚构材料,很可能与真实的情况相矛盾,势必被揭穿。为了保证材料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必须交代材料的出处。如引用事例必须讲清是什么人、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干什么事,为什么以及怎么样。即恪守5个“w”和1个“H”——Who(什么人),when(什么时候),Where(什么地方),What(什么),why(为什么)、How(怎样)。这样可增强真实感,提高信息的可信度和影响力。同时要知人论事,既不夸大事件的意义和拔高人物思想,也不低估事件的价值和贬损人物品 17 德。对于选做论据的书面材料,要严格检查、核对;要善于鉴别,去伪存真,切忌抄转讹传,张冠李戴、引起哄笑。

(3)材料要新鲜

新颖别致,是就听众的感觉而言的。新奇感是促使人们注意的心理因素。演讲者立论高妙,演讲材料新鲜,就能较好地激起听众的新奇感,引起注意。这对深化主旨、充实内容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演讲者“人云亦云”,重复使用别人用滥了的材料,就会令人感到乏味,甚至反感。因此,要尽力防止和避免材料的雷同,要造成新鲜感。一方面要留心收集现实生活中新近发生的事情、同时也要善于收集那些过去早已发生但并不为人所知的事例。此外,还要善于观察分析,抓住现实中看似一般的材料,从中挖掘出新意来。这些当然不是唾手可得的、而必须有耐心,有自己的思考。鲁迅先生在这方面为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他常借古讽今,十分生动。如《由中国女人的脚,推定中国人之非中庸,又由此推定孔夫子有胃病》的演讲,运用了大量历史材料和现实材料,古今结合,使人感到异常新鲜有趣。

我中华民族虽然常常的自命为爱“中庸”,行“中庸”的人民,其实是颇不免于过激的。譬如对于敌人罢,有时是压服不够,还要“除恶务尽”,杀掉不够,还要“食肉寝皮”。但有时候,却又谦虚到“侵略者要进来,让他们进来。也许他们会杀了十万中国人。不要紧,中国人有的是,我们再有人上去”。这真教人会猜不出是真痴还是假呆。而女人的脚尤其是一个铁证,不小则已,小则必求其三寸,宁可走不成路,摆摆摇摇。慨自辫子肃清以后,缠足本已一同解放的了,老新党的母亲们,鉴于自己在皮鞋里塞棉花之麻烦,一时也确给她的女儿留了天足。然而我们中华民族是究竟有些“极端”的,不多久,老病复发,有些女士们已在别想花样,用一枝细黑柱子将脚跟支起,叫它离开地球。她到底非要她的脚变把戏不可。由过去以测将来,则四朝(假如仍旧有朝代的话)之后,全国女人的脚趾都和小腿成一直线,是可以有八九成把握的。

然则圣人为什么大呼“中庸”呢?曰:这正因为大家并不中庸的缘故。人必有所缺,这才想起他所需。穷教员养不活老婆了,于是觉到女子自食其力说之合理,并且附带地向男女平权论卢头;富翁胖到要发哮喘病了,才去打高而富球,从此主张运动的紧要。我们平时,是决不记得自己有一个头,或一个肚子,应该加以优待的,然而一旦头痛肚泻,这才记起了他们,并且大有休息要紧,饮食小心的议论。倘有谁听了这些议论之后,便贸贸然决定这议论者为卫生家,可就失之十丈,差以亿里了。

倒相反,他是不卫生家,议论卫生,正是他向来的不卫生的结果的表现。孔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juan四声)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以孔子交游之广,事实上没法子只好寻狂狷相与,这便是他在理想上之所以哼着“中庸,中庸”的原因。

以上的推定假使没有错,那么,我们就可以进而推定孔子晚年,是生了胃病的了。“割不正不食”,这是他老先生的古板规矩,但“食不厌精,脍(kuai)不厌细”的条令却有些稀奇。他并非百万富翁或能收许多版税的文学家,想不至于这么奢侈的,除了只为卫生,意在容易消化之外,别无解法。况且“不撤姜食”,又简直是省不掉暖胃药了。何必如此独厚于胃,念念不忘呢?曰,以其有胃病之故也。

倘说:坐在家里,不大走动的人们很容易生胃病,孔子周游列国,运动王公,该可以不生病证的了。那就是犯了知今而不知古的错误。盖当时花旗白面,尚未输入,土磨麦粉,18 多含灰沙,所以分量较今面为重;国道尚未修成,泥路甚多凹凸,孔子如果肯走,那是不大要紧的,而不幸他偏有一车两马。胃里袋着沉重的面食,坐在车子里走着七高八低的道路,一颠一顿,一掀一坠,胃就被坠得大起来,消化力随之减少,时时作痛;每餐非吃“生姜”不可了。所以那病的名目,该是“胃扩张”;那时候,则是“晚年”,约在周敬王十年以后。

(4)材料要典型

选取的材料,既要求真实、新鲜,还要求典型。真实具有可信度,新鲜具有吸引力,而典型则由于其深刻揭示事物本质,具有代表性,有效强的说服力。演讲的目的在于说服人、鼓动人,因而,要认真审慎地收集那些最能说明主旨、最具代表性的事实材料和事理材料,防止和避免材料的平淡化。

典型材料与一般材料是相比较而存在的。只有在充分掌握许多材料的基础上,才有比较余地,分出高下。在与众多材料进行比较时,要发现典型材料,关键在于演讲者的观察分析能力和思想认识水平。比如,为了说明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人生观的重要性,有人在众多的材料中选取了一位女大学生自杀的材料。这位女大学生相当爱美,常为自己的单眼皮伤脑筋,后来自费做手术,不料手术无效,眼睛反而显得更难看。她陷人了极度苦恼之中,无法解脱,竟一死了之。这种愚蠢的轻生行为竟然发生在一位正在受着高等教育的人身上,这充分说明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人生现的必要性。

(5)材料要具体

具体,是相对抽象笼统而言的。有些材料虽然真实、新鲜、典型,但出于详略处理不当,尽管讲清楚了来龙去脉,也使人感到“不够味”、“不解渴”。这恐怕就在于叙述太简略笼统所致。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对于事例性的感性材料来说,往往是忽视了对重点材料的必要的渲染;从记叙的诸要素看,常常是对why(为什么)和How(怎样)交代得不够。如果把why和How的内容进行较为详细的阐述,作必要的渲染,就会显得具体,给人留下明晰的印象。比如讲“他带病坚持工作,最后累倒在车床旁”,给人的印象就较笼统。如果进一步把他为什么带病工作,如何做的,怎样累倒的,累倒后又怎样,当时的现场怎么样等作必要的交代和渲染,结人的印象就具体得多。

(6)材料要感人

在演讲活动中,要注意选取能提高听众兴趣和引动听众感情的材料。在现实生活中,许多感人的事情都是看似违背常理、出人意料,不可思议,但又在情理之中。例如,有位演讲者在演讲时引用了一位老师上课老是请假跑厕所的事。这种事显然违背常理,令人好笑。可是,当你知道这位老师身患膀胱癌,长期尿血,直到他被抬上病床,大家才发现他揣了一大摞病假条却从不请假时,你会觉得看似违背常理的事情,其实在情理之中。演讲者用这件事来表现这位老师的高风亮节,十分生动感人。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这样的事例,关键在于要善于发现这种有违常理事例的特殊性。(比如洪战辉事迹)此外,演讲要感人,讲人们的奋斗经历,讲与听众切身利益相关的事,容易达到目的。

2、谋篇布局

演讲词的正文部分实际上是一篇议论文,因此,谋篇布局的要求也就是议论文的结构要求。由于听演讲不像看议论文那样可以反复分析,因此演讲词更要求前后连贯,一气呵成。

演讲的特性决定了演讲的文稿具有独特之处——声传性、临场性和整体性。

1、具有声传性

演讲稿是根据口头发表的需要而写出的文稿,是现场演讲的依据,是由“心声”变有声语言的中介。因此,声传性是演讲稿的显著特点。

为了发挥演讲稿声传的特点,撰写演讲稿要做到“上口”和“入耳”。所谓“上口”,就是指词句适合口语表达,讲得顺口,自然流畅,具有平时交谈时“讲”的特征。所谓“入耳”,是指听起来明白易懂,没有什么障碍。演讲稿只有做到了“上口”、“入耳”,经得起说和听的考验,才能达到声传的目的,起到交流思想情感的作用;否则,忽视了任何一面,都会有损于感情息的交流。

2、具有临场性

演讲稿既是供演讲用的,就必然要考虑演讲的时空环境,要考虑听众的情况和可能出现的种种反应。因此,演讲稿不仅要考虑内容的针对性,还要具有应变性。也就是说,在保持内容完整的前提下,要适当注意内容的伸缩性。比如储备几个能说明问题的例子或生动幽默的趣闻轶事,以便在必要而恰当的时间插入。事实上,演讲稿开头、主体和结尾的撰写都取决于演讲的内容、环境和听众的情况,要充分考虑它的临场性。

3、具有整体性

一篇成功的演讲稿需要有一个整体的安排考虑。不仅要考虑到属于演讲者的情况,还要考虑到属于听众的情况,还有诸如演讲内容与演讲环境的联系、演讲的开头、中间与结尾的联系„„如果只注意了某一方面而忽视了其他方面,就无法使演讲完美成功。例如我们只注意演讲声传的特点,仅仅在语言和修辞上下功夫,而忽视了题材结构等其他因素,就不能体现演讲稿的整体性的功能。这种顾此失彼的状况,会导致演讲的失败。人们常常用健美的人来比喻完美的演讲词:高尚的灵魂好比演讲的主题,丰满健壮的血肉如同演讲的材料,而支撑血肉之躯的骨骼就是演讲稿的结构。

正因为组织结构起着支撑主题思想和材料,使之组成一个完美的整体的作用,所以对演讲稿的结构必须进行深入的考虑安排。

具体到一篇演讲文稿的谋篇布局——总是由开头、中间和结尾三部分组成的。由于演讲往往以论说为主,因而,一般地说,演讲词开头总是提出问题,中间分析问题,结尾解决问题。这三个部分必须配合恰当,形成有机的整体。开头如何勾勒提要,定好基调;中间如何逐层分析,形成高潮;结尾如何自然收束,发人深省,都必须认真揣摩。元代乔梦符说:“作乐府亦有法,曰凤头(吸引人)、猪肚(丰满充实)、豹尾(有力)六字是也。”他虽然说的是乐府诗的做法,其实,写演讲稿也是这样。

引言——犹如诗歌中的“序诗”或音乐中的“序曲”,目的在于指明演讲的目的,点出全篇的主旨,使听众在心理上有所准备。

陈述——不同类型的演讲,陈述的角度不一样。法庭演讲陈述的是过去发生了的事情,有必要将案情的本末作出简明、扼要而且令人信服的全面叙述;政治演讲、礼仪演讲却有必要把所有的事实合盘托出,要结合情景、情节,根据情况在适当的地方插入一些叙述或描写。

论证——它往往是与陈述结合在一起的。陈述的材料就是论证的根据,论证要材料充分、典型、有说服力。论证的观点要明确、鲜明。论证要有严密的逻辑关系。

结语——又可以称作“尾声”。结语和尾声或者总结演说的要点,或者强调重要部分,20 以引起听众的赞同和共鸣。

打一个比方,一篇演说词的布局和篇章结构应该像军队列陈,强者在先,最强者殿后。强有力的结语往往比带有启发性的引言更为重要,这就是我们在前面提到过的“豹尾”。

美学家朱光潜先生在他的学术演讲词《谈作文》中说:“作文章布局安排有如作战时之布列阵势。方阵,讲究所谓‘常山蛇阵’,击首则尾应,击尾则首应,击腹则首尾俱应。我们写文章何尝不是如此。”

首、腹、尾,相当于引言、陈述论证、结语。首、腹、尾如“常山蛇阵”,就是要层次清楚有序,有内在的连贯性。文章轻重分明,首、腹、尾各得其位,便能完整严谨、首尾呼应。

演说辞虽然以陈述论证为主,但是开头、结语同样重要。诗歌讲究“起兴”、“煞尾”,文章讲究‘起、承、转、合”、小说戏剧讲究“开端、发展、高潮、结尾”。“起”和“煞”,就是开头要引人入胜,结尾要干脆利落。无论哪一种演说,无论是从感情入手还是从理智入手,无论是激昂慷慨还是冷静隽永,开头和结尾都是经过煞费苦心的推敲的。至于陈述与论证,则要强调层次与节奏。

材料与结构,在建筑领域里是两门重要的学科,两者关系十分密切,决定着建筑艺术的形态。秦砖汉瓦,造就了传统的亭台楼阁;钢筋水泥,造就了现代化的摩天大厦,装饰材料的革新,造就了新型建筑的千姿百态。当然,同样的材料,在高明的建筑师手里能创造出新颖别致的建筑造型,在一般的建筑师手里只能默守陈规、依样画葫芦。这里就有结构技巧。演说辞有长有短,有的用于广场、礼仪,有的用于厅堂、教室。听众的多寡和层次、需要往往大相径庭,无法划一。对于煽动性较强的政治演说,感情色彩较浓的礼仪演说来说,往往偏重抒情;对于法庭演说、学术演说来说,往往倾向于冷静、严谨的论说文;对于事迹演讲来说,更多地趋向于夹叙夹议的记叙体。结构技巧千变万化,形形色色的节奏韵律可以组合成多采的乐章,如何在基本结构规律的原则上灵活处理,取得最佳效果,需要演说者事先斟酌。

3、锤炼语言

(一)定义:

演讲语言是演讲者交流思想、表达情感、传递信息的工具。

演讲语言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演讲语言,泛指演讲前记录演讲信息的语言和演讲中传递演讲信息的有声语言和态势语言;狭义的演讲语言,专指演讲前记录演讲信息的语言。

这里所说的“演讲语言”,指的是狭义的演讲语言。

(二)、对演讲语言的要求

演讲语言运用得好坏,直接关系着演讲成败。要想做精彩的成功的演讲,必须要在演讲语言上下功夫。

对演讲语言的基本要求是:

1、要简练

简练,就是用最少的语言去表达最丰富的内容。这种语言驾驭能力是演讲者语言成熟的重要标志。要做到简练,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1)锤炼思想。思想简练,语言才可能简练。语言是思想的外壳。

21(2)锤炼主题。删掉那些不必要的“小主题”,就会省却许多材料和语言。

(3)锤炼材料。删掉那些众多的非典型材料,用几个富于表现力的典型材料取而代之,就会节约许多笔墨。

(4)锤炼字句。要毫不留情地删掉那些可有可无的字、句、段,直至“句中无余字,篇外无长语”;尤其要毫不留情地删掉那些听了就让人生厌的空话、套话、口头禅等。

2、要通俗

通俗,就是运用大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去表达某一内容。演讲语言通俗,演讲内容才容易被听众理解和接受。要做到通俗,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1)少用专业用语和书面语(2)不要滥用方言、土语。

3、要准确

只有准确地语言,才能恰如其分地表达思想感情。要做到准确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1)要积累丰富的词汇。语汇丰富,选择余地才大,才可能使语言准确。

(2)要注意词语的感情色彩。以“死”为例,褒义词有“牺牲”、“逝世”、“英勇就义”、“以身殉职”、“为国捐躯”等,贬义词有“死了”、“完蛋了”、“蹬腿了”、“上西天了”、“下地狱了”、“见阎王了、“见上帝了”等,要注意区别使用。

(3)要注意语法和逻辑。说一个人枪法好,用“弹无虚发”、“百发百中”、“百步穿杨”或“神枪手”就够了,而用“超准确射手”就不合逻辑了。

(4)不理解的词语不要用。据说,山东军阀韩复榘曾在某大学做过这样的演讲:“今天到会的人很茂盛,鄙人实在很感冒。你们都是大学生,懂得七八国英文,我不懂这些,今天真是鹤立鸡群了。”这显然是不理解词语的含义而造成的。

4、要生动

只有生动的语言,才能感染听众打动听众。要做到生动,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1)使用“形象化”的语言。尽量不要使用那些抽象的枯燥的概念、判断、推理,要将形象融入议论之中。例如:

我梦想着,有那么一天,甚至现在仍不为平等的灼热和压迫的高温所炙烤着的密西西比,也能变为自由与平等的绿洲。

我梦想着,有那么一天,我的四个孩子,能够生活在不是以他们的肤色,而是以他们的品性来判断他们的价值的国度里。

我梦想着,有那么一天,就在邪恶的种族主义者仍然对黑人活动横加干涉的阿拉巴马州,黑人儿童将能够与白人儿童如兄弟姐妹一般携起手来。

我梦想着,有那么一天,沟壑填满,山岭削平,崎岖地带铲为平川,坎坷地段夷为平地,上帝的灵光大放光彩,芸芸众生共睹光华!

这就是我们的希望!这是我返回南方时所怀的信念!怀着这个信念,我们就能从绝望的群山中辟出颗希望的宝石。怀着这个信念,我们就能变我们祖国的吵杂喧嚣为一曲优美和谐的兄弟交响乐。怀着这个信念,我们就能共同工作、共同祈祷、共同斗争,甚至哪怕共同入狱。既然知道有朝一日我们终将获得自由,我们就能为争取自由共同坚持下去!……([美]马丁〃路德〃金《在林肯纪念堂前的演说》)

这种“形象化”的议论,不但不枯燥,反而极具有感染力。

(2)使用幽默的语言。幽默,可以使语言生动,可以吸引听众。因此,演讲者往往在演讲开头、在听众疲倦或喧哗的时候等等,都不失时机地运用幽默。

(3)使用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排比、感叹、反语、反问、设问、引用、幽默等修辞手法,可以使语言生动。

(4)使用多变句式。长句与短句、整句与散句等交叉使用,可以使语言生动。思考题:

1、如何选择演讲的话题?

2、确立主题应注意哪几个步骤?

3、准备讲稿一般分为哪几个步骤?

第三讲演讲的登台和开场(2教时)

演讲的登台和开场是演讲者向听众出示的第一个,同时也是最重要的信号,这个信号能否表现出色,是否具有吸引力,对于整个演讲都是很重要的。

一、演讲的登台艺术

演讲者走上讲台,实际上就是“亮相”。无论是赛事演讲还是非赛事演讲,当主持人准备介绍你上场的时候,你的演讲就算正式开始了。如何迈出关键的第一步,说出得体的第—句话,做出恰当的第一个动作,对树立起自己的演讲形象,产生良好的首因效应,非常重要。

1、仪表堂堂:南开张伯苓:“容止格言”:“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钮必结(国际礼仪中西装扣的扣法: 西装扣的扣法很有讲究。穿双排扣西装,扣子要全部扣上;单排两粒扣西装,只扣第一粒,也可以全不扣;单排三粒扣西装,只能扣中间一粒或全不扣;单排一粒扣西装,扣与不扣均可;如果穿三件套西装,则应扣好马甲上所有的扣子,外套的扣子不扣。)。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气象:勿傲、勿暴、勿怠。颜色:宜和、宜静、宜庄。”

2、挺胸平视

3、步频稍快

当主持人庄介绍你时,你就应从座位上站起来,走到适当的位置准备上台。介绍完后要向主持人点头致意,然后神情饱满地上台。有经验的演讲者很重视走上讲台的那一瞬间,虽然时间只有十几秒钟甚至几秒钟,但如何走得有风度,给听众留下好印象,对演讲关系很大。根据心理学研究表明:听众在开始的七秒钟内就能对演讲者做出判断。因此演讲者要挺胸平视,手指自然弯曲,手臂伸直放松,步伐比平时稍快。切忌扭捏作态,一步三晃,走八字步;切忌急不可待,大步流星;切忌低头垂首,腰驼背弯;切忌狂妄自大、目空一切。即上面说的“三勿三宜”。这样才能在听众心目中形成良好的印象。否则你还没站定,下面就哄堂大笑或议论纷纷,听众感觉不好,也会给自己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产生许多的担心与疑问:“这是为什么?”“怎么啦?”“下面怎么那么乱”,特别容易怯场慌乱,使下面的环节陷入不良状态,大脑一片空白,忘词,精神状态提不起来,容易灰心,越说越没劲。

初学演讲的同学不妨在上台前,脑海里假想一下,“放映”几遍自己上台的动作、表情,23 临场时正常发挥出来就可以了。

登上台后,走到适当位置后要自然地转过身来,站定后向听众鞠躬,面带微笑,用眼神与听众交流。然后调整好话筒,开始演讲。

二、演讲的开场艺术

美国演说家洛克伍德·桑佩曾经这样说过:“在整个讲话过程中做到轻松地、巧妙地与听众交流思想是困难的。然而要做到这一点的关键是讲话开头的用字和表达。”中国也有句俗话说的好:“万事开头难。”因此演讲开头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演讲整体的展开,影响听众的情绪和整个演讲会场的气氛。一个好的开头,有利于引起听众的注意力,创造出适合全场演讲的气氛,容易取得引人入胜的良好效果。

怎样才能使开头具有吸引力呢?瑞士作家温克勒说得好:“开场白有两项任务:一是建立说者与听者之间的同感;二是如字意所得,打开场面,引入正题。”开场的主要作用就是:联络听众感情,创造良好的会场气氛,吸引听众并导入正题。演讲开头并没有什么固定的格式,它往往取决于演讲的内容主题、类型和演讲者的经验与风格。它的基本要求应该是:服务主题、言简意赅、引人入胜。下面主要介绍几种开场的方法、技巧。

1、以名言、警句、俗语、诗歌和富有哲理的话开头

这样的开始,有两种好处;第一,引用一位名人所说的话,易使听众对于下面的话格外注意;第二,就是引起人们的好奇心。

无论是名言警句,或是俗语诗歌,或是哲理小语,都具有精辟、凝练、深刻的特点,立足点高,启迪性强,能直接把听众引入一种深深思考的状态,如有人在题为《我的思考和奋起》的演讲中是这样开头的:

一个人的思想如果一辈子都不曾混乱过、那么他从来就不曾认真地思考过。

记得1979年刚进校不久,我给一位学友写信说:‚考入政治系,一头扎进马克思的怀抱,忽然觉得是那么匆忙、幼稚。现在我的境地就像是一个圆点、四处延伸着的是大小不等的句号。‛

名言、警句、谚语等,言简意赅,富有哲理性,发人深思,对演讲内容又能起提纲挈领、画龙点睛的作用。

例如:曾获全国青年演讲比赛奖的《精英大营救》,其开头部分是:

法国大文豪巴尔扎克有一句名言:‚一年可以冒出一个暴发户,但是三年也培养不出一名贵族。‛然而,对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更为重要、更为宝贵、更为难得的,既不是暴发户,也不是贵族,而是精英——民族的、国家的精英!巴比仑犹大教法典说:‚一个精英胜过一个以色列国王。因为一个国王死了,所有的以色列人是合格的人选;而一个精英死了,却没有人能够代替他!‛所以德国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能够理支气壮地对那些权倾朝野的王公大臣们说:‚你们算什么,国王算什么,你们和国王到处都是,而我贝多芬只有一个!‛

这种开头能激发听众的好奇心,产生强烈的求解心理

吴奇同志在《我们全部是龙的传人》的演讲中,就是这样开始的:

‚古老的东方有一条龙,它的名字就叫中国,古老的东方有一群人,他们全都是龙的传人‛。同志,你一定听到过《尤的传人》这首歌吧,你知道为什么这首歌能越过海峡,将台 24 湾人民和大陆人民的心,水乳交融般地连在一起吗? 《龙的传人》这首歌早已在大陆传遍。所以当演讲者一念出达段歌词时,听众就知道了这是一首什么歌。这样就使演讲者与听众的感情通过这一段名言连接起来,并且显得十分自然和谐。(上次我们程松林同学也是以歌声开场,但因为太喜欢唱歌,变成才艺展示,不是演讲了。以后我们用这个方法要注意,要为主题服务,引出你要说的话。)

这种格言警句、小诗短文,语言优美、思想深邃,高雅精炼,能很好地调动、活跃听众的兴趣,起到振奋精神,启人心扉之妙处。用的恰当,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必须把握好两点:一是引用的材料必须切题,不能游离于主题之外;二是引用的材料要做到新颖,准确、精炼。

2、提出问题,造成悬念

这种开场白在没有交代点破主旨前,先设疑,能引导听众积极地思考问题,而不是消极被动地听演讲,引起听众求答求解的兴趣,为你的后文点明主题蓄势。如一位叫苏敏的同志在其《应该感谢她们》的讲辞中就是这样开头的:

‚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应该感谢她们!’感谢她们?她们是谁呢?她们、不是驰骋疆场的猛士。可驰骋疆场的猛士不能没有她们;她们,不是胸佩勋章的英雄,然而,又有多少英雄把勋章佩戴在她们的胸前;她们的名字不曾写在国防建设的功劳簿上,但是,她们的生活却熔炼在保卫祖国、保卫四化这一伟大事业中!‛

‚她们究竟是谁呢?她们就是:军人的妻子!‛

1980年复旦大学举办的《青年与祖国》的演讲比赛,当时由于种种原因,会场嘈杂难静。其间有位同学上台,他刚讲了个开头,就立即扭转了混乱局面,紧紧抓住了观众的心。他说:“我想提个问题。”台下听众立即被他这种新奇的开头方式吸引。他顿了顿,继续说:“谁能用一个字来概括青年和祖国的关系?”这时,台下听众议论纷纷,情绪活跃。他立即引导说:“可以用‘根’字来概括中关系。”接下去他说:“我们青年有一个共同的姓,就是‘中华’;有一个共同的名,就是‘根’。‘中华根’应该是中国青年最自豪、最光荣的名字!”话音刚落,全场顿时掌声雷动。

这样的提问开头,新颖别致,往往出乎人意料,激起听众浓厚的兴趣,并能引发听众自己的思考、讨论。这时,演讲者立即将话题收回,谈自己的看法。很巧妙地突出了演讲的中心内容。

采用设问开头的方式,关键在于问题提得好,提得恰当。从信息论的观点来看,提问的过程是信息传递的动态过程。提问的内容要和对象、场合相适应,要使听众感到新鲜、出乎意料,这就能激发听众积极思考;同时还要注意内容的合理性和确定性,而且要与后面阐述的问题联系紧密,能巧妙而自然地引发出演讲的主题内容。否则,泛泛地为提问而提问,问题设计不当,或者故弄玄虚,反而会弄巧成拙,不仅不能使人感到新颖别致,反而让人觉得故意卖弄,浅显俗套。

3、以故事或寓言开头

演讲者一开始就讲述新近发生的奇闻怪事、令人震惊的重大事件或生动感人的故事。由于故事具有情节生动、内容新奇的特征,这种开头容易赢得听众的关注,并能造成悬念,激起听众的兴趣。如一篇题为《失败是人生的踮脚石》的演讲的开头:

一天,一个农民的驴子掉到了枯井里。那可怜的驴子在井里凄惨地叫了好几个钟头,农民在井口急得团团转,就是没办法把它救起来。最后,他断然认定:驴子已经老了,这口枯井也该填起来了,不值得花这么大的精力去救驴子。农民把所有的邻居都请来帮他填井。大家抓起铁锹,开始往井里填土。驴子很快就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起初,它只是在井里恐慌地大声哭叫。不一会儿,令大家都很不解的是,它居然安静下来。几锹土过后,农民终于忍不住朝井下看,眼前的情景让他惊呆了。每一铲砸到驴子背上的土,它都作了出人意料的处理:迅速地抖落下来,然后狠很地用脚踩紧。就这样,没过多久,驴子竟把自己升到了井口。它纵身跳了出来,快步跑开了。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惊诧不已。

其实,生活也是如此。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会如尘土一般落到我们的头上,要想从这苦难的枯井里脱身逃出来,走向人生的成功与辉煌,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将它们统统都抖落在地,重重地踩在脚下。因为,生活中我们遇到的每一个困难,每一次失败,其实都是人生历程中的一块垫脚石。

可以被引用描述的事情很多,关键在于选择切合讲题的典型事例。

例如,《救救孩子》的演讲,就是以叙述两件具体时间开头,然后展开论述的: 去年5月24日的《新民晚报》披露了这样一个事实:一个四年级小学生每天带要带父母新手剥光了壳的鸡蛋到学校吃。有一次,父母忘了给鸡蛋剥壳,差点憋坏了孩子。他对着鸡蛋左瞅右看,不知如何下口。结果只好原蛋带回。母亲问他为什么不吃蛋,回答很简单:‚没有缝,我怎么吃!‛无独有偶,据某杂志载,一个将要留学法国的地质学院研究生,因为害怕出国后没有人照料自己的生活而吓的全身痉挛,有时竟连续5小时。神经学专家的结论是:‚病人发病的根源在于社会生活能力差,出国反而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压力……‛这个结论,我想不应该只是针对这位患有‚出国恐惧‛的研究生,所有的教师,所有的家长,是否也应该考虑一下我们的学生的社会生活能力究竟怎样?今后他们能自立于社会,贡献与社会吗?

演讲者选用两件看来酷似笑话、令人啼笑皆非的事实开头,十分生动,富有吸引力,引人深思。听众很自然地被引入“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的议论中去。

4、幽默式开场

这种开场白独具魅力,不仅能使人集中注意力,还能使人振奋精神,而且其中具有的逻辑性、哲理性、更能教育人、启迪人、陶冶人。但不是任何人随便就能掌握的。因为它不仅要求演讲的内容具有喜剧色彩,而且需要演讲者具有幽默的素质。

例如,一位外国留学生在大陆某地参加“普通话演讲比赛”,他的开场白是这样的:“诸位女士、诸位先生,我首先得向各位道歉,我的普通话说得不好。我与贵国语文的关系就如同我跟太太的关系一样,我很爱它,却又无法控制它。” 这样的幽默话语可以缓和现场气氛,也让演讲者自己避免紧张。

很多主持人在主持节目时,也是凭借幽默的开场获得观众的喜爱,如教材第42页台湾主持人凌峰的例子。

在运用幽默方式作为开场白时,有一点需要注意,幽默是要引人发笑,但这个笑并不是演讲者的真正目的,真正的目的是让听众在笑声中积极思考问题。如课本第34页说到的开场《从?到!》,朱桦同志举了两个例子,一是连砸别人三个热水瓶来庆祝胜利,二是赌钱将 26 赢款寄往灾区救济灾民。听上去这些确实令人发笑,但也发人深省。对当代大学生究竟该怎样理解评价?这就是演讲者接下去将要扩展的主体内容。如果只是单纯追求笑的效果,可能会走向低级趣味的歧路。同时,幽默更多情况下与个性素质相关,如果不适合自己,效果也未必好,可以积累一些幽默小故事,恰当的时候进行穿插运用,不要故意装幽默,反而迷失了自己的本色。再比如,有一位演讲者在讲《我们的放弃与获得》这个题目时,说了这样一个故事。(一家公司招收新职员,出了一道测试题,你开着车,到一个公交车站,车站上三个人,垂危老人、恩人医生、做梦都想娶的女人,错过就没了。只能带一个人,带谁?200个应征者,只有一个录用了。)

5、借喻式开头

青海学生唐彩霞的《强者之歌》的讲解开头:

我们这些大学生都像是在一辆公共汽车上的乘客。坐着的是名牌大学的;站着的是—股院校的;挤在门口的则是我们这些师专生。坐着的自命不凡、沾沾自喜;站在座椅旁边的有些愤愤不平,总认为自己应该坐着;挤在车门口的,有人因挤上车而暗自庆幸,但更多的人则唉声叹气,悲叹怀才不遇,错失良机,挤到了这倒霉的教书匠的角落里。是啊,跟坐着的相比,没有那般舒适可靠,与站着的相比,也似乎低了一大截子呢!……

朋友,假如生活真像一辆车,载着我们这些还算幸运的乘客,那么,张海迪,她的位臵又在哪里?生活赐予她的,也是一辆车,但只是—辆轮椅车!就是在这轮椅车上,我们的同龄人,中国的保尔——张海迪,却用汗水和心血写下了她光荣的历史,用这辆普普通通的车子,上过了生道路上最令人鼓舞的历程,靠这辆只用人力启动的轮子,走在时代的最前列,用微笑和鲜花迎来了最美好的春天。

有谁能够不被好奇心所动呢?如果你在演讲的时候,第一句话就能引起听众的好奇心,也就立刻可以证明已经引起了听众的兴趣和注意。

6、开门见山,直接引入主题

演讲一开始就单刀直入地点明演讲的主题,不需要任何铺垫渲染,一语中的,毫无累赘之言,使听众一听便知道演讲的中心思想是什么,也有利于听众对演讲者产生干脆、痛快的好感,从而增强演讲效果。

钱继辉同志在他的演讲《下一个》中就运用了这种开场白:

当球王贝利踢进第一千个球时,有一位记者问他,‚哪一个最精彩?‛贝利回答说;‚下一个!‛努力追求‚下一个‛,是优秀运动员和各行各业先进人物的共同品格。

这种开头扼要地解释、说明演讲题目的含义,能自然顺畅转入正题。

例如,在某次“演讲与口才”培训班结业典礼时,一位民警同志接在一位营业员之后发表演讲,他借营业员演讲的结尾,引出自己的开头。承接顺畅自然,显得生动有趣。他说:

同志们,刚才那位营业员同志说,欢迎大家到百货大楼来,可我呢?却不欢迎大家到我那里去,因为我是长春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的。提起交通警察,有人给我们送了个雅号——‚马路橛子‛。好吧,今天我就专题讲一讲《好一个马路橛子》。

这种风趣的开头,不仅扼要地说明了题目的含义,也具有即兴的特点。这种开头,要避免冗长罗嗦,同义反复。同时,在承接前面已有的演讲内容时,要力求出新,不落俗套。

7、描述式开头

这类开头的目的不在于塑造形象或直接表现主题,而在于用形象的事物引发听众的联想,以导入对主题的阐发,不过,这种开头一般都长些,但很吸引人。这类开头也有多种。

如李燕杰同志的《青年是我师,我是青年友》的演讲开头:

一次,我在北京师院美术系讲课,—道教室,看到桌上摆着一本大画册。翻开一看、其中有一幅清朝大画家石涛的《黄山图》。画上写着:‘黄山是我师,我是黄山友’,下面是:‘搜尽奇峰打草稿’。画家把黄山看成自己制作的对象和老师。我反复读了几遍,从中悟出一个道理:一个艺术家要以创作对象为师为友,那么一个教育工作者,也一定要以青年和学生为师为友,所以,我就套用石涛的话改为:青年是我师、我是青年友!

8、借日常生活的小事议论开头

其长处是朴实、平易近人,对比度强,观点鲜明。如王惠平同志的演讲《走自己的路》: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听到有人在唉声叹气:‘唉。现在是说话难,办事难,做人更难!’难吗?就现实生活来讲,确实有些难。比方说你想在工作中干出点成绩吗?有人就说你假积极,想捞取名利;假如某个领导表扬了你,有人就会说你准是拍了马屁;假如你在公共场所制止了坏人坏事。就会有人说你是多管闲事,冒‘傻气’‛。

同志们,当我们遇到这些问题的时候,该怎么办呢?记得陶铸同志说过:‘心底无私天地宽。’只要你的选择是正确的。那就应该坚持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9、抒情式开头

这种开头意在渲染气氛,以情感人,使听众迅速受到情绪感染,注意聆听演讲内容。这种开头多采用排比、比喻、比拟等修辞手法;多用诗化的语言,有的干脆直接饮用诗歌进行,因而自然优美,形象生动,引人入胜。

例如,《我是夜幕的一颗星》的演讲是这样开头的:

水兵喜欢把自己比作追波逐浪的海燕,飞行员喜欢把自己比作搏击长空的雄鹰,而且哦们警卫战士却喜欢把自己比作夜幕上闪亮的星星。不是吗?当皓月当空,万籁俱寂的夜晚,疲劳的人么已经进入梦乡,祖国大地的每一个角落里不都有闪烁着警卫战士一双双警惕的眼睛吗?它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样,不知困惑地注视着大地,搜索着每一个可疑的目标。

10、用实物来刺激听众注意

这种开头方式多在军事演讲、法庭演讲或学术演讲中使用。它通过实物展示,首先给听众一个感性的直观印象,然后借助具体实物,提出和阐述自己的见解。如军事沿江首先向听众战士军用挂图和战场实物,学术演讲首先展示科研成果或图表,法庭演讲战士证物等等。这样开头,由于增强了演讲的直观性和实体感,更有利于内容的表达和逐步深化。在一个古钱展览会中,一位男士曾用两个手指执了一枚钱币,高举过肩、自然观众都向他手上的钱币上看了。然后,他才开始演讲说:“在场的诸位,有没有人在街上拣到过这样的钱币?”接着,他就讲述这枚钱币的稀贵和他的收藏经过了。

例如,《拼搏——永恒的旋律》这篇演讲,演讲者一开头就说: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样礼物。(举起一个小铜盒)我珍藏已经五年多了。它不仅使我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更使我明白了自己肩上重担不止千斤。你们一定想知道它是什么?那就请听一个关于我自己的真实故事……

这样的开头很自然地给听众留下悬念。接着,演讲者便以铜盒为线索见了下去。说到关 28 键处,激动地打开铜盒,拿出里面装的用血书写的“拼搏到底”四个字,使听众产生强烈的感情冲动。最后,演讲者说:“历史、时代间新我们共同拥有一个永恒的旋律——这就是拼搏!”再次高举血书。

拿一些实物来给听众看,这是引起人家注意的一个最容易的方法。这种实在的刺激物,有时在一些知识程度很高的听众面前也会发生很好的效果。

当然,开场白不仅上面几种方式。还有:从讲题目、讲主题开始,自然开场;讲惊人的意外的事例,扣人心弦;引述流行话题开头,令听众有亲切感;用拿道具、做动作开场,使听众产生好奇感等等。只要能抓住听众,打开演讲局面,取得良好的开端,各种手段都可采用。

对于开头,必须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应根据临场的情况,灵活发挥。在一次广东高校的即兴演讲比赛中,一位参赛大学生抽到了《商品经济的合作与竞争》赛题。由于本题难度较大,致使他一时苦思无计,但他领悟到:“演讲比赛本来就是竞争,如果大家都不合作,怎么去竞争”这个道理和“商品经济的合作与竞争”的道理是一样的。于是,他在演讲时就开了这样一个头:

诸位,很不幸,我抽了一个理论性很强的题目:《商品经济的合作与竞争》,太难了。还是不讲算了吧,(说到这里他故意停顿了一下,台下大惑不解的听众开始了议论,个别调皮的还大喊了一句:‘好!下来吧!’这位演讲者马上接上去,用洪亮的声音斩钉截铁地说)不!同志们,演讲比赛和商品经济一样,都是竞争!如果我们对演讲比赛采取不合作的态度,那么这场比赛就搞不成了,因为没有合作,就没有竞争!

就这样,他以自己的“灵活”开头,赢得了听众热烈的掌声,他的演讲成功了,并获得了二等奖。

无论怎样开头,都要注意以下几点:一要新颖别致,不能落俗套,机战地重复别人的做法。二要服从演讲主题的需要,不可扯得太远。王要有声势,吸引住听众。四要简洁有力,不可拖拖拉拉、五要生动自然,不能有意做作。

思考题:常见的演讲的开场有哪些方式?

第四讲

演讲的展开和入戏(2教时)

一、展开、入戏的意义

演讲的展开论述,这是演讲的主体部分,直接决定着演讲的成功与否。演讲者要力求演讲内容的丰富、生动、全面、准确;同时,随着内容的变化,演讲也要显出波澜起伏,跌宕多姿;不仅要能以理服人,以情动人,还要能以兴趣振奋人,用故事吸引人,有时候还需要用数据教育人,用妙语激励人,随时注意保持听众心弦不同幅度的振动,这样的一次演讲不仅具有教育效果,还具有艺术效果。无论说者、听者都是一种享受,一次精神大餐。

二、展开入戏的方法(一)以道理说服人

演讲的目的是要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以理说服听众,达到影响听众惩恶扬善,引领听众奋起追求等效果。要达这样的目的,就必须用充分可靠的论据去论证演讲的主题。做到观点正确全面,事实充分有力,论证逻辑严密。为了使演讲以理服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努 29 力:

1、围绕主题说理

演讲的主题是整篇演讲的中心思想,是灵魂,是核心。因此,在进入正文以后就要紧紧扣住主题,逐层展开,全面论述。

主题是演讲的灵魂,是演讲的中心思想。在一篇演讲中,特别是短篇演讲,只能安排一个中心,不能搞多中心,因为多中心即无中心。如果你一会儿谈爱国主义,一会儿又说勤俭节约,就会显得杂乱无章,使人难以理解。所以,在演讲的正文中,要自始至终地围绕着一个中心选择素材,使主题鲜明突出。要使主题鲜明突出,必须加强综合性阐述。想要透彻地说明某一个观点,单从一个角度出发去论证显然是不够的,演讲者应当从多方面综合加以分拆。比如,你要证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光讲社会主义社会消灭了剥削还不行,你还应该从内外、正反、纵横等各个方面去考察。就内外方面来说,内是指内容,外是指形式;从正反方面来看,正是肯定的一面,反是否定的一面;而纵横方面,纵是指历史的角度,横是说空间地理位置。如果你能在各个方面都有力地阐明了社会主义比以往其他社会的优越之处,那演讲就牢牢地抓住了中心。

古罗马的演讲家西塞罗的演讲《论友谊》从他的演讲题目来看,我们可以知道他讲的是友谊。他在开场白中说,我以为,友谊的基础是美德。别人相信你有美德,所以才与你建立友谊。你若放弃了美德,友谊也就不存在了。(开篇举起鲜明旗帜,并从正反两方面支撑起论点。接着就进入正文):

我以为那些挫败功利当作基础的人,实在是丢掉了友谊的基础。我们愉快,不是由于从朋友那里得到了物质利益,而是由于得到了朋友的爱。如果我们的资助使我们得到了愉快,那是因为其资助是出于真诚的爱。请问天下有没有哪一个人愿意在无穷的物质财富中,而不准他爱一个人,同时也不准一个人爱他?只有暴君肯过这样的生活。没有信仰,没有爱,也没有对人的信任,一切都是猜疑、犹豫、憎恨,这里绝对没有友谊的位臵。(这一段边破边立,驳斥了功利观念,确立“有信仰,有爱,有对人的信任,才有友谊的位置”的观点。)

‚我们爱朋友犹如爱自己‛——这样说是不恰当的,因为有许多事我们只是为朋友做,而不为自己做。有时去恳求一个卑鄙的人,有时去冒犯一个不该冒犯的人,这些为自己本不值得去做的事,为了朋友便欣然去做了。有目共睹。在许多情况下,有美德的人宁肯牺牲自身利益,而使朋友得到欢乐。所以,应该说:‚爱朋友胜过爱自己。‛(这一段大胆否定了“爱朋友犹如爱自己”的观点,指出友谊的真谛在于爱朋友胜过爱自己。再看下一段):

美德之所以能创造友谊、保持友谊、是因为美德里有和谐、有坚贞、有忠诚、有无私、有明智、有善、有美、有爱。一个人的美德一旦表现出来,便会光芒四射,并且借助这种光芒,照见别人的美德。美德与美德互相吸引,光芒与光芒交相辉映,结果便燃出友谊的光焰。

先看准了朋友,然后再爱他。不要因为先爱了他,就认作朋友。因为,凡是心灵值得爱的人,才是值得去结交的人。(对以上论述的总结收束,水到渠成。)

从西塞罗的演讲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的演讲思路清晰,主题显豁,一层一层如剥笋一般,紧紧扣住了友谊当以美德为基础的这个中心主题。

2、观点正确全面

演讲要以理服人,如何让别人就信服、接受你的观点,就必须做到你所持观点是正确、全面的,而不能片面肤浅、夸大失实,要使观点自身站得住、站得稳脚跟,这样才具有强大的说服力。

例广西陆建原的演讲《人民——上帝》:

几百年来,为了拯救人民的危亡,为了摆脱贫穷落后的面貌,我们的人民前仆后继、英勇奋斗,经历了无数次的挫折和失败,最后终于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取得了1949年的伟大胜利。从此以后,人民才真正成了国家的主人。然而令人感到痛心的是:在革命胜利以后的一个很长时期内,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我们的人民并没有真正过上舒心的好日子,正如雷军长说的那样:‚你只要看雷梁大娘穿的那一身衣裳,再看看梁三喜留下的那张欠账单,你就不难想象出,她们还过着啥样的日子阿……‛甚至在养育革命的圣地延安,居然还有不少人家连吃饭的黑碗都买不起呀!同志们,这决不是杜撰,这是事实,无可讳言的事实。可就是在这样困难的条件下,我们的人民却依然坚信党的领导,依然和党同心同德,依然没有怨恨,没有忘记革命,没有忘记祖国的利益,始终不渝地坚持着我们的整个事业。一旦祖国需要,他们又义无反顾地献出自己的一切!

这就是我们的人民,伟大的中国人民!

我们有这么好的人民,这正是我们的事业胜利之所在,希望之所在,前途之所在!观点正确、全面、深刻是演讲成功的一大要诀。作者把人民与上帝放在同等位置,把深刻的思想,生动的形象,感人的场面交织在一起,层层递进,环环相扣,从全新的角度挖掘出:“我们有这么好的人民,这正是我们的事业胜利之所在,希望之所在,前途之所在!”这个颠扑不破的真理,立意新颖而深远,思想深邃而不俗。

3、事实充分有力

我们知道,演讲者只能引导听众接受自己的观点,而不能强迫听众去听讲,演讲者要想使听众接受自己的观点,必须保证演讲本身的内容精彩丰富,材料翔实有力。陶骏同志的演讲《现代中国人民的自信力》曾得到许多同志的赞赏,就因为他的演讲内容充实,十分精彩。他首先提出,要树立起现代中国人民的自信力,必须先有一个民族的自豪感。接着他在正文中作了全面的论述:

我们先看历史吧,虽然今天我们许多方面都落后了,但在历史上,我们民族曾有着一个作为当时之界文明顶峰的伟大时代。威尔斯在《世界文明史纲》中就有这样的记载:‚从七世纪到九世纪,中国是世界上最安定的文化之国。‛

当时,在人口稀少的欧罗巴和西方亚细亚,极其疲惫的人民住在茅屋土堡的市街,而中国无数居民都过着极有秩序、安定的日子。当西方人正禁锢于神学的固执和偏狭之中时,中国人却已得到了研究上的自由。

这两段是引证权威的史论观点,从历史的角度来说明我国文明发展史源远流长,以增强中国人的自豪感。

方志敏烈士在《可爱的中国》一书中也曾作过这样的生动比喻:朋友,中国是生育我的母亲……以言气候,中国处于温带,好象我们母亲的体温不高不低,最适宜孩儿们的偎依。以言国土,中国土地广大,纵横万数千里,中国土地的生产力是无限的,地底蕴藏着未开发的宝藏也是无限的,这又岂不象征着我们伟大的母亲,保有着无穷的乳汁和无穷的力量吗? 31 这一段是从我国的地理位置的优势来增强我们的自豪感。

我们伟大的祖国不仅历史悠久、资源丰富,而且人民智慧……我仅举翻译家傅雷先生的一段论述,他指出,西方人被基督教统治了一千四百年,他们信仰神,崇拜神,他们是在一种狂热的宗教信仰和自由扩张的矛盾心理中度日的,这种心理是容易的。而我们中国人呢,性情则多是中正、平和、淡泊、朴实,较轻视物质的享受,而把追求智慧、觉悟,作为人生的最高目的。

这又从中国人民的优秀品质来说明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值得骄傲自豪的民族。最后在强有力的论据支撑下,作者发出内心的感慨:

同志们,每当我读到这里时,我就感到了无比的自豪!

在陶骏的这篇演讲稿中,我们可以看到,其内容全面,生动形象,既有古老的历史,又有现实的感受,而且广征博引,内容丰富多彩,对论点的阐述充分到位。

4、论证逻辑性强

演讲是说理的艺术,演讲的文体属于论说文范围,因此必须十分重视演讲的逻辑问题,具体地说就是怎样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

论点、论据和论证是论说文的三要素。论点是演讲的中心论题,演讲者要说明的中心观点,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和依据;论证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论证要有力可信,需要依靠逻辑的力量,要借助分析、判断、推理、归纳、反证等逻辑手段进行论证。

演讲的展开也就是一个运用逻辑进行论证的过程,一般,演讲者经常运用两种逻辑方式,演绎推理法和归纳推理法。

1、演绎推理法

这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公元前四世纪首创的逻辑形式体系。它是从一般的公理出发,引申出个别的结论,其中典型的形式就是三段论。例如,人总是要死的,(大前提)他是人,(小前提)所以,他也是耍死的。(结论)如果把这个三段论扩展出去,就能构成一篇演讲。例如,一八八三年三月,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发表的一篇悼词就是一个范例。

悼词的大前提——伟大的人物将永垂不朽。(思格斯把它省略了,因为这是大家所公认的道理,一般可以不讲。)悼词的小前提——马克思是伟大的人物。(恩格斯在演讲的正文,着重论证了马克思是‚当代员伟大的思想家‛和‚巨人‛。因为马克思一生中有两个伟大的发现,‚正象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以及‚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此外,恩格斯还讲马克思是一个伟大的革命活动家。由此可以确信,马克思是伟大的人物。)悼词的结尾——马克思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

演绎推理法告诉我们,如果大前提和小前提是正确的,那么最后的结论就必定是无可驳斥的。所以要使演讲的结论符合逻辑,首先要保证大前提和小前提是绝对可靠的。

2、归纳推理法

演绎法是从一般到个别,即由普通性的原则引申出个别结论的一种推理方法。而归纳法则恰恰相反,是由个别到一般,从许多个别材料概括出普遗性结论的一种推理方法。

一九四一年十二月八日,美国总统罗斯福在要求对日宣战的演讲中运用了归纳推理法。他的逻辑层次是这样的:

日本已向夏威夷岛和美国海上舰队发动了进攻; 昨天,日本政府也发动了向马来西亚地区的进攻; 昨晚,日本军队进攻了香港; 昨晚,日本军队进攻了关岛; 昨晚,日本军队进攻了菲律宾群岛; 昨晚,日本军队进攻了威克岛; 昨晚,日本军队进攻了中途岛;

所以,日本军队已在整个太平洋地区着手突然袭击。

归纳推理法中的结论是否可靠,要看引证的材料是否站得住脚。如果你所引证的材料出了问题,那么你演讲的中心论题便会不攻自破。另外,必须注意,在归纳法中,引证时材料必须要有一定的数量,并带有普遍性。(不可孤证)否则,以一论百,以个别说一般,见风就是雨,违反了正确的逻辑形式,也难以获得听众的信服。

(二)以情感牵动人

演讲的“情”不是指一般的情,而是“激情”。因为激情是感人的酵母剂,激情是烈火,激情是生命!激情能使演讲产生巨大的鼓动、鼓励和鼓舞作用。

演讲的激情有五个特点: 1.情感的真挚

演讲者的抒情是真情实感的自然表露,它能激起听众感情的巨澜,形成对理智的强大冲击;它能够渲染气氛,造成合适的环境,使听众和自己一起同爱同恨。

要有真情实感。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演讲者要有真情实感。它来之于演讲者对内容的真切感受。二是对听讲的听众要有真情实感。只有这样,他的语言、声音以及形体动作,才会真实自然,才能产生较大的感染力。戏剧里强调演员要进入角色,就是让演员体会出角色的思想和情感,这样表演起来才真实而且具有艺术魅力,才能打动观众的心灵。演讲者同样要具有角色意识。作为演讲者,你自己先要笑,才能引起别人脸上的笑,同样,他自己得哭,地才能在别人脸上引起哭的反应,你要我哭,首先你自己得感觉悲痛,这样你的不幸才能使我伤心。如果演讲者没有真情实感,而是做作地运用有声语言和态势语言来进行演讲,这不但不能引起听众的情感共鸣,反会使听众感到别扭,甚至反感和厌恶。

2、情感的内涵丰富

演讲者的情感,不仅要有深度,而且要有广度,即情感丰富多采和富于变化。抒发情感时,要运用自如,控制适当,恰到好处。

二千多年前,中国的古人就已认识到:人有七情。到了17世纪,法国哲学家笛卡尔也提出入有六种情感。到了近代,人们把喜、怒、哀、惧四种列为人类最基本、最主要的情感形式,认为这四种形式中的任何一种都可以由于具体体验程度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形式。例如“喜”可有满意、喜悦、愉快、欢乐、狂喜等,其实又何止于此呢?当代朗读学家张颂 33 先生从朗读的角度出发,把情感分为爱憎、悲喜、惧欲、急冷、怒疑五大类,共十种基础情感色彩。如再细分下去,那将是不会少十几十种的。还不包括那些很中有爱、悲中有喜、欲敢又惧、意急情冷等相互交织、错综复杂的情感在内。

人的情感的内涵非常的复杂多样,作为一个演讲者,特别是初学演讲的人,应该努力去丰富自己的情感素养。因为只有这样,才可能在演讲中准确、精细地去表达所需表达的情感。例如,古罗马演说家安东尼的《在安葬凯撒时的演讲》,仅其中的第一段,就包含着演讲者丰富的情感:有对凯撒不幸遇难的痛惜之情,对这位挚友的怀念、崇敬、爱戴之情,对他死后得不到公正评价的怨愤之情;有对布鲁图斯等所谓“正人君子”的表面称颂而实在痛恨、讥贬之情;还有那甘冒生命危险,也要伸张正义的愤慨激昂之情等等,情感内涵的如此丰富,这决不是一个情感未经磨炼的人所能恰到好处地表现出来的。

3、情感的辩证变化

情感运动同一切事物的发展变化一样,有它的辨证规律。演讲内容能将苦与悲、爱与恨、紧与松、强与弱等这些对立的情感组合在一起,便会产生特殊的艺术效果。

4、情感的凝聚、升华

演讲者的情感由淡到浓、由弱到强,逐渐浓化和强化。它在演讲的核心或高潮部分,则形成情感的凝聚点和升华圈。从美学观点来看,就是有计划地调整和安排听众的审美情感的激动度,以求得审美情趣的最佳效应和最终进入升华圈。

5、情感的相互交融

演讲者以诚挚的情感,引起听众热烈的反响,台上台下相互交融。听众之所以能够动情,就是因为演讲者已经将诚挚之情倾注在演讲辞中。”

(三)以数据教育人

演讲中,数字往往是不可缺少的,运用和表示的方法也很多,它遍布于历史、政治、经济、科学、教育、文化和整个日常生活中。真实、可靠的数据可使听众产生一种实在感、可信感,在听众的心灵上掀起感情的波澜。

让数字生动起来

在演讲中,不可避免地要列举一些数字,而这些数字表现的量往往是抽象的、枯操的。对于大小、多少、轻重,我们虽然可以科学地把它们的量表达出来,但往往使人难于感知。有些数量,即使它们看起来已经十分具体了,如一度电的价值,一公斤煤的能量,但对听众来说,也还不够形象化,不易感知。怎样才能使演讲中的数字更生动呢?浙江省的袁克宏同志给我们提出了具体办法。他的办法就是进行折算或换算。例如,有一稿演讲词说道:

‚在兽性发狂的一个多月中,日本侵略者在南京屠杀了30万个中国入!30万个人排起来,可以从杭州连到南京!30万个人的肉体,能堆成两座37层高的金陵饭店!30万人的血有1200吨!‛

“30万个中国入”,这已是具体数字了,但还不够形象。“从杭州连到商京”,“两座37层高的金陵饭店”,“1200吨血”,这样一换算、“30万个人”就既具体又鲜明、起到了突出强调的作用。

当年美国决定修建尼亚加拉大瀑布水利工程之前,赞成者与反对者争论激烈。有一位赞成者作了如下演讲:

‚我们听说在国内有几百万民众是胼手胼足地过着日子,而且憔悴,显出营养不足的样子。他们缺乏面粉来充饥,可是尼亚加拉瀑布,每小时都要无形中消耗掉与25万块面包相等的瀑布能量。我们可以想象到:每小时有60万只鸡蛋,越过悬崖,变成一块巨大的鸡蛋饼,跃到湍流的瀑布中;如果从织布机上织下来的白布能够有4000尺宽,它的价值也等于厄亚加拉瀑布所消耗的一样。……这是个多么惊人的巨大消耗啊!对于这个无形的消托,有人主张拿出一笔款子来利用这一个巨大的水能。想不到也有人来加以反对呢!‛

把尼亚加拉水能资源价值每小时的消耗,喻作“25万块面包”、折算成“4000尺宽的白布”,是十分浅显易懂、反驳有力的,听到这样的话,听众怎会不为之动容。

(四)以兴趣振奋人

一个善于演讲的人,懂得如何根据听众的趣味,把枯燥的或颇为严肃的演讲内容,通过幽默的力量——轶事,故事、趣事、新奇事,使它变得生动有趣,让听众在活泼愉快的气氛中自然而然地接受启迪和教育。演讲中,幽默是使语言更具有渗透力、感召力和凝聚力的艺术,能使演讲锦上添花,精彩迷人。

幽默通过有限的语言,以影射、讽喻、双关等手法,含蓄地表现出充满情趣而又耐人寻味的道理,在轻松愉快的语言环境中表达深刻的事理。幽默、风趣的语言能够增强演讲者讲演的表现力,既能深化主题,又能使讲演的气氛轻松和谐。

美国前总统里根在竞选总统时,曾与蒙代尔就年龄问题进行电视辩论。里根深知自己七十岁高龄在竞选中是一大障碍,当一记者既尖刻又彬彬有礼地询问里根总统自己是否过于年迈,不宜当总统时,里根满怀信心,微笑了一下,回答说;“我希望你能知道在这场竞选中我不愿把年龄当作一项资本,我不打算为了政治目的而利用我对手的年轻和缺乏经验。”这令人生畏的简短妙语,使年轻的竞选对手意识到自己为竞选所作的四年努力已付之东流了。他无可奈何地笑了一下,仿佛他的年轻成了竞选总统的一大障碍。里根靠这次幽默机警的对话赢得了选民的支持,为他竞选扫清了障碍。

幽默是睿智的体现,是一个人的思想、学识、智慧、灵感在语言中的反映。培根说过“善谈者必幽默”。幽默的具体运用并非易事,演讲者还应了解和掌握幽默的常见方式。

1、一语双关法

双关是一种修辞方法,这种表达方式大多是利用了词语的多义性或词的音同意近现象,故意使某些词语在特定的环境中临时具有双重意义来表达说话音的意思,而听者可以借双关的意义心领神会,收到含蓄、生动或幽默、风趣的特殊效果。

一位语文老师在向学生讲授如何修改文章时,巧妙运用双关的表达方式,深人浅出地讲解了修改文章的重要性。他说:

每个人的脸皮就是一篇天生的‚文章‛。古今中外,许多女人都是非常讲究‚修改文章‛的。她们每天早晨起来梳妆,对着镜子,用增白霜反复‚揣摩‛,再用胭脂、唇膏精心‚润色‛,还要用特制的眉笔仔细地修改‚眉题‛。甚至于连标点符号也毫不含糊——非要用手术刀将‚单括号‛改为‚双括号‛不可!你们看,这是何等严肃认真、高度负责的态度啊!生动形象、风超幽默的双关语运用,使课堂里充满了笑使学生加深了对于修改文章重要性的理解,收到了引人人效果。

2、巧用反语法

正话反说或反话正说,都是用与词语本义恰恰相反的话来表达词语本义的一种方法。它的特点是:说话时表面是一层意思,而实际上是表达的另外一种完全相反的意思。

如一位环保志愿者在一篇演讲中有这样几段话:

坦率地说,我能够磕磕绊绊读上大学,并且至今都没有退学的原因,主要得益于我父亲的破坏环保行为。

我家田少,每年农田里产的收入,除了交各种费用之外,就只剩下把肚子混的半圆的粮食了。父亲为了多挣点钱,可谓是想尽了办法,上山下河,打鸟捉鱼,砍柴摘菇,什么都干过。我家房屋旁边小溪里成群的梭边鱼,在我读小学的时候,就全被我父亲卖进城里换钱为我交了学费。

读初中的时候,我家屋后面那片小树林便遭了殃,父亲将树一棵一棵砍掉换成了我的学费。

上高中时,为了让我完成学业,父亲打起了院子里那株百年老银杏的主意…… 上大学时,挖树根给城里人做根雕、挖煤矿……

乍一听,似乎是在讴歌父亲为了我上学付出的辛劳,实际上都是运用正话反说,无一不是在讲述对环境的破坏,但又比直接说对环境的破坏有一种特殊的幽默感,而幽默之中也深刻警醒人们:贫穷如果得不到治理,那环保只能是海市蜃楼。

3、借题发挥法

巧妙地借用别人的话题进行发挥,以表达自己的意思。记者有一次问美国国务卿基辛格潜艇的数目。

基辛格说:‚至于潜艇,我的苦处是;数目我知道,但我不知道是不是保密的。‛记者说;‚不是保密的。‛基辛格反问道:‚不是保密的吗?那你说是多少呢?‛

基辛格以一个外交家特有的机敏,借题发挥,巧妙地避开了这一难于回答的话题。

4、寓庄于谐法

寓庄于谐,可以巧用双义、比喻、借代等修辞方法,也可以故意用似是而非的话言或者是颠倒逻辑的方法来叙述某一件事,都能产生幽默的效果。

1991年4月,台湾的凌峰在北京展览馆主持‚海峡情‛大型文艺晚会。舞蹈家刘敏在表演独舞《样林嫂》时,不慎跌落于2米多深的乐池,台上台下都楞住了。这时,凌峰不慌不忙地走到台前,摘下礼帽,向观众深鞠一躬,说:‚大家请放心,假如刘敏真的跌坏了,我愿意后半辈子嫁给她……刘敏说‘艺术家追求的是尽善尽美,奉献的是完整无缺。’现在,她要把刚才没有跳完的3分钟舞蹈奉献给大家,奉献给海峡两岸的父老兄妹!‛观众席上立刻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面对突如其来的意外事故,主持人凌峰,以其所特有的沉着和机敏,以其笑星持有的谈谐——“假如刘敏跌坏了,我愿意后半辈子嫁结她”一句话,把“嫁”字反用,平息了广大观众的慌乱与担心;接着话题一转,为刘敏的继续演出作了天衣无缝的铺垫,不仅使观众沉重的心情得缓解,而且借“尽善尽美”、“完整无缺”的话,表现了一名艺术家的高尚追求。其深刻含意已远远超过了舞蹈本身。

幽默的主要作用:

1、幽默——集中听众注意力

2、幽默——调节主宾关系 3·幽默——变严肃紧张为轻松和缓

4、幽默——折射出自身的力量

幽默是自信的表现,使能力的闪光,它综合地反映着说话人的思想、能力、气质、心境等,使其语言形象独具魅力。

5、幽默——充满强劲的说服力(五)以妙语激励人

演讲稿的语言运用,要注意什么问题呢?用一句话来说,就是既要采用口语,又要讲究修辞。为什么?因为演讲是给人听的。要人听,自然要让人家听懂,还要让人家喜欢听。我们知道,演讲的内容,主要依靠有声语言来传达,而且声过即逝,听讲者不能象读文章那样,可以随意翻阅,仔细琢磨,只能在当时就听清楚,听明白就理解,才可以有所收益。所以为了保证听者能够听得清楚明白,能够理解接受,演讲者的语言要做到通俗易攫,活泼流畅,而且是美的、精彩的,要富有生活气息,富有人情味,合乎人们的听觉习惯,使人们感到无比的亲切。演讲的语言是表达演讲者思想感情的主要手段,要使演讲者语言生动有力、形象感人,深深拨动听众的心弦,除了要求语言准确贴切、通俗易懂、完整朴素、简洁凝炼之外,还要求能灵活熟练地运用修辞手法,塑造语言风格的美。

1、排比

排比,即连用三个以上结构形式相伺的句子,从各方面进行表意的方法。这种方法有深化思想,加强气势,增强说服力的效果。怎样在演讲中运用排比,使自己的演讲生辉呢?

(1)论证性排比运用论证性排比,可将道理阐述得更透彻。

演讲辞《请看看我们头顶上的月亮》在阐述中国人民不应该自悲自叹,应应有信心、有能力为全世界贡献自己的力量时,多处用了排比。

中国不但要有所发明,更应该有所发展,有所创造、有所前进。正是基于此,中国共产党才崛起于新世纪之初,才浴血于屠刀之下,才推翻了三座天山,才高举起改革之旗,才名扬国威于世界!

这几个排比句,整齐顺畅、和谐连贯;读来气势逼人,不容置辩,层层推进,有力地证明了中国人民有能力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道理。

(2)反驳性排比

批评反驳时,运用排比回击,使对方没有喘息机会。针对敌人,鲁迅先生用犀利的语言揭露假三民主义,他说:

‚文人学士究竟比不识字的奴才聪明,党国究竟比贾府高明,现在究竟比乾隆时代光明。‛

(3)叙述性排比

写人叙事时,运用排比,可把事物描述得更细致、更深刻。有位县委书记在全县干部会议上分析当前部分干部同志意志薄弱时说:

他们,有的肩软,不敢担重担;有的耳软,听风就是雨;有的嘴软,该讲的不敢讲;有的手软,该抓的不敢抓;有的脚软,该调查的不调查……

几个“的字结构”作主语组成的排比,使部分“浑身软”的干部形象历历在日,描述达 37 到呼之欲出的境地,给人以活生生的印象。

(4)赞美性排比运用排比句式赞美一种事物,讴歌一种精神。

‚稚子之心,美在无邪;少女之心,美在无暇;志士之心,美在无私;壮士之心,美在无畏!‛

‚我们如果把它比作一朵朵小花,当我们把它连结到一起,就可形成一个巨大的花环;我们如果把它比作一颗颗小草,当我们把它连结到一起,就可以看到芳草绿遍天涯;我们如果把它比作青年人献上的一砖一瓦,我们就应当把它砌成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大厦!‛

以上这两例排比句,前者,有力地说明了青年一代对真、善、美的热烈追求;后者赞颂了奉献精神的可贵,强调应当以青年自身存在的闪光思想去教育青年,二者都表明了演讲者对青年一代的信任和希望,而演讲者所表现的热情,又能深深地感动他的听众。

但是,这种方法要用得正确、适度,才能产生积极效果。否则过份了,会令人感到单调、生硬,甚至导致相反的效果。

2.设问和反问

运用设问和反问是为了强调某一事情的意义,引起人们思考、注意,演讲者要有意识地用“问”的形式来阐明自己的思想观点,表达自己的情感。演讲中运用设问和反问有强调语气、深化感情、渲染气势的作用。

(1)标题设“问”。标题设“问”是演讲者通过对问题的突然提出,产生悬念,抓住人心。在一次“学雷锋、学赖宁”演讲会上,某同志的以“呼唤雷锋精神”为主题的演讲辞,就是以新颖的设“问”标题《雷锋“出国”能回来吗?》来引起悬念,扣人心弦的。

(2)开篇设“问”。演讲必须要有精彩的开头,这是听众的心理要求。在这方面,开篇设“问”正可以开门见山、单刀直入地把演讲者精心设计的问题亮出来,以对听众起到一种“激疑”作用。郭学明的演讲《真正的危机》开篇就是以“间”引疑,以“问”引思,在平淡中显示出它的精彩的艺术魅力的。

每逢过年,我给老岳母买东西时,都格外费一番心思。为什么呢? 一个平常的生活问题在这里被演讲者出人意料地放在篇首,自然立即会引起听众的“疑”,为什么呢7是老岳母爱挑剔呢?还是因为妻子要面子呢?“疑”吸引着听众往下听——

老岳母三个女婿,老大跑远洋货船干劳务,挣洋钱;老三干个体,跑生意,有气度;唯有‚我‛搞工程,啃技术,靠工资吃饭,一副寒酸样。因此,孝敬岳母时,想买的东西既要拿得出手,又要显得丰厚,可我……

演讲者通过设“问”,巧妙地抓住了听众,造成一种开篇设疑的效应。

(3)篇中设“问”。篇中设“问”一来可以造成语势的波澜起伏,情感产生变化回旋,使演讲的气势激荡有力;二来可以使演讲过渡自然,衔接紧密,起承转合,巧妙得体,表现出一种内在的、紧密的逻辑联系。白义琴的演讲《改革,唤起了女性的新觉醒》在反驳世俗观点时,就有这样一个运用“问”的语段:

有人说:现在的女人都想上天了。其实这话也不错。天若是可以上,我们为什么不上呢?美国不是有个麦考利夫登上了‚挑战者‛号吗?虽然她在瞬间就消失了,但是她却塑造了足以使全世界都不能忘记的伟大女性形象。今天的改革为我们提供了超越的机会,我们为什么 38 不利用呢?没有改革,穷山沟里的农家妇女李桂莲能成为名扬全国的农民企业家吗?……

这一连串的反诘句,穿插在叙述的言语中,形成了一种强烈的情感色彩,也增强了演讲的说服力。

(4)篇末设“问”。在演讲快要结束的时候巧用设“问”,将问题提出,使演讲在结束主体部分的高潮之后奇峰再起,发人深思。如有一篇竞职演讲是这样结尾的,‚同志们,当听完我的构想以后,也许你会想:你的想法倒挺好,可实现得了吗?说实话,我只是一个平凡的人,不是神,我就是浑身是铁也打不了几个钉,要是光靠我自己,甭说是三年,就是三十年也实现不了。可古语说得好:人心齐,泰山移,如果在座的各位都甩开膀子和我一起干,我想问,有什么困难是不能客服的呢?‛

这里,演讲者的篇末设“问”,既表达了演讲者的坚定决心和万丈豪情,又能引人深思,振奋听众对未来的信心。

3.对比和反复(1)对比

对比,是把两种事物作比较,它因此具有进一步渲染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的作用。把同一事物中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来说,能把事物说得更透彻、更明白。

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只怕货比贷。”这“货比货”就是对比。相类的两样东西,一经对比,不仅美丑优劣立见,而且倍觉分明。对比,是识别事物的好方法,这种方法,运用到演讲上来,同样能够帮助我们把事理说得清楚,把观点表达得鲜明。如《国家、民族与正气》中,就把文天样与汪精卫对比,说明爱国的人受到人民的爱戴,卖国的人受到人民的唾弃,说明什么是民族的正气。道理说得明白,爱憎也异常鲜明。周恩来同志《在上海鲁迅逝世十周年纪念会上的演说》,谈到对待“内战”问题时,也用了对比法。他一方面说明鲁迅先生诅咒内战,一方面又指出反动派要打内战,把鲁迅同反动派在对待内战上的两种态度一起提出来,对比之下,谁是谁非,谁应该得到称赞,谁应该受到遗责,一听就明白。因为人民要求民主、独立、团结、统一,反对内战,而鲁迅是与人民站在一起的。

(2)反复

反复,就是在演讲稿的各个部分,反复强调一些主要的词语。这是加重语气,强调中心意思或者重要思想的很有效的一种方法。

演讲是一种一次性的时间艺术,而反复可以拯救被时间淹没、遗忘的信息,突出重点和精华,同时反复还可构成节奏和旋律美。闻一多先生《最后一次的讲演》中,从开头至结尾,反复使用“反动派暗杀”、“暗杀”等字句,就有这种效果。它使听众强烈地感受到闻一多先生的愤激感情,具体地认识了反动派的血腥罪行和卑劣无耻。与反复法具有同样作用的还有复迭法。所谓复迭,即相同字句的选用。它不同于反复,无需间隔出现,而是接连着出现。如:“杀死了人,又不敢承认,还要诬蓖人,说什么‘桃色事件’,说什么共产党杀共产党,无耻啊!无耻啊!‛这当中的‚无耻啊!无耻啊!”便是复迭。“无耻啊!无耻啊!”一经选用,不但感情色彩显得更加强烈,就是反动派的卑鄙无耻,也被强调得更为突出了。还有一个大学老师在毕业会上的演讲,“我想,哪怕是多少年过去之后,你们都一定会想起这个只属于你们的大学生活的尾巴。以及今晚你们年级的聚餐和狂歌。我祝福你们,祝福你们了”。

反复、复迭,确实可以加强语气,突出思想意见,增强演讲的效果。然而,我们也不可 39 因此而用得过多。过多了,听众就有腻烦的感觉,听讲的注意力或者兴趣自然也会跟着分散或者消失,特别是那些无关重要,说服力薄弱的字句的反复和复迭,其后果更会是这样。

4.比喻和比拟

好的演讲,总是具体形象的,因为具体形象,可以使思想变得明白、有力,增强演讲的生动性。在演讲中运用比喻和比拟,用人们所熟知的事物,去说明人们所不知道、不了解的事物。这种方法,能把事物的形状和事情的背景绘声绘色、栩栩如生地呈现给听众,使演讲情景交融,生动可观。既能帮助演讲者把自己的思想意见说得清晰、有力,把抽象的道理说得具体形象,又能使听众发生兴趣,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大凡有名的演讲家,或者善于辞令的人,都十分重视这种方法。例如鲁迅在《关于知识阶级》这一演讲中,批评一听到新思想就害怕的胆子小的中国人时,说:

这样的害怕,一动也不敢动,怎样能够有进步呢?这实在是没有力量的表示,比如我们吃东西,吃就吃,若是左思右想,吃牛肉怕不消化,喝茶时又要怀疑,那就不行了,——老年人才是如此,有力量,有自信力的人是不至于此的。虽是西洋文明罢,我们能吸收时,就是西洋文明也变成我们自己的了。好象吃牛肉一样,决不会吃了牛肉自己也即变成牛肉的,要是如此胆小,那真是衰弱的知识阶级了……

这里鲁迅先生连用吃东西、吃牛肉两个比喻,把为了有进步,需要大胆接受新思想,吸收西洋文明的道理,说得通俗明白,有说服力,而且也增加了讲话的形象性和生动性。又如,爱因斯坦在对一位不懂相对论的人进行解释的时候,他说:

如果你在一个漂亮的姑娘旁坐一个小时,你只觉得坐了片刻;反之,你如果坐在一个热火炉上,片刻就象一小时。这就是相对的意义。

这也正是因为采用了比喻的说法,一个深奥的理论,便被爱因斯坦说得明白易懂,生动活泼了。

]937年郭沫若从日本只身潜回祖同参加抗日,上海地下党组织各界人士集会,欢迎他与获释的“七君子”返沪。会上,有人鼓吹“—党专政”和抗日必须统一于“政府”之下。郭沫若作了一个精彩的演讲,说:

政府好像是一个火车司机,人民好比火车上的来客。司机、乘客是向着同一目的地。乘客应该一致服从司机开车,才能达到共同的目的地。但是如若给我们开车的司机,是个喝了酒的醉汉,或者他已经睡着了,这个时候全车乘客都将有生命之虞,更不能安全到达目的地,这样我们就不能并服从他了。我们不但不能服从他,而且应该叫醒他了!

郭沫若生动地运用比喻的演讲,有力地反驳了那些居心叵测的人,收到了良好的现场效果。

5、层递和追加

所谓层递,是指同一句群的几个句子在意义上逐次扩展,语意上逐渐加强,以致形成后浪赶前浪,一浪高一浪的修辞效果。如一位女记者在《世界也有我们的一半》中这样感叹:“我相信,女性是伟大的!我也相信,男性是伟大的!我更希望我们都相信,伟大的男性和伟大的女性加起来才是伟大的人民!他们的自信、自尊、自爱焕发出来的巨大搏力才是伟大的文明!”

所谓追加,就是为了把话说得具体、准确、全面,有意进行补充、注释。如台湾一个叫 40 高震东的校长在大陆做的演讲中说,‚同学们,你们说‚天下兴亡‛的下一句是什么?(台下声音:‚匹夫有责‛)──不,是‚我的责任‛。如果今年高考每个人都额外加10分,那不等于没加吗?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于大家无责。‚匹夫有责‛要改成‚我的责任‛,我是这样教我的学生的。所以说,现在我们大陆教育办得不好,是我高震东的责任,只因为这样,我才回祖国专门举办道德方面演讲。

另外,演讲辞还要求有诗的意境,即要求演讲者的演讲有韵律,有风格。韵律使演讲明快流畅,富有文采;风格令演讲独树一帜,不落俗套。

思考题:

1、演讲展开的方法有哪些?

2、如何提高演讲语言的生动性?

3、演讲的激情有哪些特点?

第五讲 演讲的控场与应变(2教时)

(一)控场的涵义

所谓控场,就是演讲者对演讲场面进行有效控制的技能和办法。在正式演讲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听众的情绪、注意力及场上气氛、秩序常有变化的可能。演讲者要有效地调动听众情绪,集中听众注意力,驾驭场上气氛,稳定全场秩序,使之向有利方向发展,不能不借助于控场技巧。演讲者要善于观察听众的种种反映,确定控制会场的相应措施,随机应变地避开和克服演讲中出现的障碍和被动,并变被动为主动,做演讲的主人,“消灭思想”太野蛮了,起码要通过你的引导、表达,影响到观众的想法,让场上达到一种“心随我动,意与我通”的良好效果。

(二)控场的要求

1、亮相得体

演讲者一上台,首先给观众的第一印象是视觉形象的刺激,常常能够强化人们注意的意向性。生活经验表明,“第一印象”往往能决定听众注意力集中的程度。因此,演讲者走上台时,要特别注意自己的仪表、举止;应以稳健、大方、镇定自若的姿态出场“亮相”,“镇住”听众,给听众留下美好的印象,使听众油然产生“一见钟情”的感情,造成先入为主的心理定势,从而使听众对演讲者的演讲能力作出较高的判断,并随之给以高层次的注意。

如何把握“第一印象”呢?一般来说,这与演讲者的性格、态度、能力、学识等有关。就性格而言,稳重、活泼、谦逊、自信和幽默,能够赢得听众的热情;从态度来讲,热情、真挚、公正、认真易于博得听众的好感;而聪慧、机敏、见多识广、通古达今、博闻强记,更能使听众倾倒。因此,当演讲者走进麦克风的瞬间,切不可忸怩作态,招来听众哄笑;而应该衣着大方适宜,挺胸迈步,头微微侧向听众,脸上露出甜美的微笑,显露出心中充满着诚恳和热情,以坚实的步伐传递出自信、成熟和热情。走到讲桌和麦克风前时,应从容转身,恭敬地向听众鞠躬致意,显示出文雅庄重,切不可贸然急速转身,急忙点头、哈腰,给人以 41 草率可笑之感。在讲台上,不宜前后摇摆,也不应左右晃荡,不要随便用手撑住讲桌,也不要懒散地靠在桌边;要挺直腰板,以温和的目光扫视全场,略等几秒,待场内寂静无声,便抓住最佳时机,提高声音,从容开讲。

2、脱离讲稿

脱离讲稿是控场的基础,这既有助于增强听众对演讲者的信服感,也有助于演讲者与听众进行更好的面对面的交流。面对一样有文化的听众,有时念错常用字或错句可能会招致一片讪笑?而说话流利,发言难确,则能较容易取得听众的欢迎。有的人脱不了稿子,是由于内心恐惧,头伏在稿子上,以念代讲,这当然不能顾及和场上的听众了,克服这种状况的办法是,不要背稿子,而是要把稿子从始到终按照逻辑思路整理出一条线来,这样讲起来也就自然通顺了。我们观察一下优秀的演讲家,他们演讲时无不是脱离讲稿的,脱离讲稿有助于自己表达感情,吸引听众的注意力,值得一提的是,所谓脱离讲稿并不是不用讲稿,此时讲稿是备用的,它起“提示”或“道具”作用。比如有一次陈毅在演讲时,旁边的同志看到他不时拿起个无字的稿子看,然后又接着演讲,会后有个同志不解地问陈毅,陈毅解释说,我不拿稿怕别人说我不认其、不严肃,其实我是很认真准备的。可见,对于优秃的演讲家来说,稿子甚至也不起“提示”作用,它只不过是一种道具罢了。

3、动静结合

演讲者不仅要把目光、动作的变换作为表达感情的一种方式,而且要把它作为吸引听众注意力的重要手段。

演讲者要以恰当的目光,潇洒的动作影响听众,使他们不会出现分心的现象。一般说来,听众的注意力持续大约30~40分钟时间内,如果你的演讲很乏味呆板的话,那么听众可能很快就厌倦了。相反,你的眼神、表情、动作非常有魅力、吸引人,听众即使是听上二、三个小时也会觉得太短了。(眼神、表情、动作)

在演讲时把动静结合起来,列宁可堪称典范,他静的时侯,两眼凝视听众,嘴唇紧闭;他动的时候即演讲的时侯,他的身子时而前俯,时而后仰,他的左手习惯地插在背心肩口,右手自然地挥动,做出很多优美有力的动作。时过多年,高尔基描述了他那迷人的艺术:“他的动作轻巧而灵活,手势简捷而有力,与他那言语不多,但思维丰富的讲演完全相吻台。”(与感情)

4、变换节奏

演讲者应以抑扬顿挫的不同语调和疾缓快慢的不同速度进行演讲。尽量做到节奏适宜。有的演讲像行云流水,轻松自如,有的演讲像狂风暴雨,如疾如狂,有的演讲缓疾相间,一澜高如一澜,演讲时究竟使用哪种节奏为好,应以内容性质、场合要求为准。一般来说,开业、开学、结婚庆典的演讲辞应以声音短促,节奏明快为主。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是纪念辞当中的典范之作,这篇讲话悲痛而不沉闷,颂扬而不借助于词藻,节奏的轻重也溢于文端,(轻)三月十四日下午二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总共不过二分钟,等我们再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是永远的睡着了……(轻)(重)正因为这样,所以马克思是最遭嫉妒和最受诬蔑的人。各国政府——无论专制政府 42 或共和政府——都驱逐他;资产者——无论保守派或极端民主派——都纷纷争先恐后地诽谤他、诅咒他。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他们当作蛛丝马迹一样轻轻抹去,只是在万分必要时才给予答复。现在他逝世了,在整个欧洲和美洲,从西伯利亚矿井到加利福尼亚,千百万革命战友无不对他表示尊敬、爱戴和怀念,我敢大胆地说,他可能有过很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重)。

恩格斯的《讲话》不言悲痛,但情感深切,同样令人缅怀;不尚辞藻,一样激动人心,使演讲达到了很高境界。

5、设置悬念

在必要的地方设置悬念以引发听众的好奇心,激起听众的兴趣,调动听众的情绪。有一次李燕杰同志在演讲时,看见大厅门口站着几个人,显然他们是想听一听就走,李燕杰心想怎样才能把他们调动进来呢,他随手举起一张照片,说;“看,这是我在国外和留学生的合影。”当时人们对国外和留学生的生活还很神秘,都想看清是在什么背景下照的照片,于是坐着的先前倾,站着的不由得先前迈了几步,大厅门口的几个人也很自然地进来了,接着李燕杰施展了他的演讲才能,把在场的听众都牢牢地吸引住了,可以说李燕杰是用了一张小照片设了个悬念,把听众吸引住的。这是利用道具设置的悬念,是外在的悬念,还有一种悬念不是凭借道具,而只靠语言,这是内在的悬念。

设置悬念的方法很多。可以运用与演讲内容相联系的实物;可以运用突然发出与内容反差较大的情感(重点中学开学典礼上,老师说“你们是不幸的!”);可以运用听众一时难以回答上来的问题,可以运用带有夸张色彩的动作;可以运用录音、幻灯、录像设备等。

一般说来,悬念设置在演讲的开头,这利于它贯穿整个演讲。也可运用在中间和结尾处。成功设置悬念,听众都急切地想要了解内情时,也就是注意力非常集中的时候,演讲者才向听众作出解释,效果就会很好。

注意:悬念的设置要做到的是:新奇,产生出人意料的效果;形象,能直观、直接引起听众注意;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不能故弄玄虚,应精心选择既能扣住演讲主题,又不为听众所共知的东西,作为设置悬念的依托,同时要选择听众兴越正浓之际戛然而止,(拖延让人失去耐心)使悬念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奇异功效。

6、有意提问

演讲中在适当的时候进行提问可以缩短与听众的距离,满足听众的好奇心,创造宽松的气氛。利于演讲者处于主动。请看下段演讲:

‚同胞们,敌人在践踏我们的领土,敌人在屠杀我们的乡亲,敌人在掠夺我们的财产,敌人在烧毁我们的房屋,难道我们能容忍他们如此兽性大发,胡作非为吗?难道我们能让他们涂炭生灵,为非作歹吗?不能,绝对不能!怎么办?‛大家说怎么办?‛

(强烈的情感鼓动点燃了听众对敌斗争的熊熊火炬,他们义愤填膺,异口同声):‚与他们拼了!‛(这样,听众与演讲者心相连,意相通。)

提问要适时而发。要在气氛很融洽的情况下进行。这样听众才能很好地同你配合。如当你讲到现实生活中机构臃肿、办事艰难,你的观点又引起了听众的共鸣时,你可这样发问:“朋友,刚才我说到的这种‘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您碰到过没有?”听众一定会回应你的。提问要视事而发。在听众有一种强烈的探讨欲、表现欲时进行提问。比如演 43 讲中讲到“金钱”问题时,这个问题一般人对它很敏感。可以这样问:“有人大声呼喊‘世间只有金钱好,没有金钱不得了’,在座诸位,您说对吗?”提问是最易使演讲掀起高潮与最易走向低谷的手段要把握分寸。

要问得简洁。提问次数不能太多,每次提问要简短,问题的答案要能让听众在很短的时间内答出来,甚至在潜意识驱使下就能做答。切忌内容深奥难懂,用语陌生隔离,如下面这个问题就提得不太好:“朋友们,有人说美是客观属性,有人说美是主观反应,你说呢?”

要问得真诚。除了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比如想通过提问来平息喧闹时,一般不要问得离奇,问得庸俗,问得莫名其妙。要示之以城,发自真心。

提问要能放能收。要放得开去,收得拢来。要始终围绕主旨发问,使听众的回答正好落在你的“圈套”里,(如:无商不什么?),借听众的回答转到到你要说的话题上,可以运用“对啊”、“是啊”、“正像刚才这位朋友所说的一样”等词句接下话头。如果问题提出来后听众没有反应,自己要巧妙地接引下去。

7、临乱不惊

一旦出现秩序混乱的现象,演讲者须镇定自若,切忌大动肝火。要根据造成混乱的不同原因,采取不同的应变措施。

俄国的早期革命理论家普列汉诺夫有一次在日内瓦发表演洪,当时在场的某些社会革命党人和无政府主义者蓄意骚乱,他们吹口哨,吵吵嚷嚷,搅得演讲难以进行。在此情况下,普列汉诺夫非常冷静沉着,他双手交叉在胸前,两眼闪出嘲笑的目光,略微沉默之后,大声说道:

‚如果我们也想用这种武器同你们斗争的话,我来时就会……(他停顿了一下,听众不得不猜测他的下文,而结果却完全出乎意料),我来时就会带着冷若冰霜的美女。‛

话音一落,会场顿时发出一阵大笑,就这样,演讲在新的气氛中又进行下去了。一个混乱的场面如此迅速的得到改观,这显然得利于普列汉诺夫的控场技巧。

(三)应变的涵义

所谓应变,是指演讲者在演讲过程中,面对主观或客观出现的突发事件和意外情况所造成的阻碍和干扰时,敏锐、及时、准确地做出反应,并采取有效措施,迅速、果断、巧妙地平息和排除,使演讲顺利进行的一种技巧、方法或处理能力。演讲者要想取得良好的演讲效果,就必须努力培养机敏的应变能力。(四)应变的方法

据说江南学士纪晓岚暑期与同僚编书,因气候燥热,而裸露上身工作。忽传皇帝到,纪映岚穿衣不及,一头钻到桌底下,其时皇帝已见其相,故未出声。良久,纪晓岚问同僚:‚老头子走了吗?‛一边说一边从桌子底下钻出来,看见皇帝吓了一跳,皇帝沉吟道:‚问便问了,何以称老头子?‛纪映岚镇静地回答:‚所以称老,是称万岁万寿无疆;所以称头,是因为万岁是天下之长;所以称子,是天子简称也,故口‘老头子‛。皇帝一听,龙颜大说,赦纪晓岚无罪。

上面就是一种典型的急中生智的应变方法。演讲中应变方法常常被应用,因为你面对听众演讲,总可能出现你没有料到的情况,出现了这种情况怎么办?那就要寻求方法自我解脱,应变方法就是在演讲中出现窘境的情况下,怎样寻求自我解脱的方法。

1、应付主观之变的方法

(1)排怯场法

在演讲过程中,演讲者由于一种强烈的畏惧心理而使精神高度紧张,出现心慌意乱、手足无措、呼吸急促、心跳加速等反应。轻者张口结舌,语无伦次;重者目瞪口呆,说不出话。克服怯场的方法有:

一是增强自信心,在心理上处主动地位; 二是了解听众情况,熟悉现场环境,消除陌生感; 三是做好周密准备,做到胸中有数;

四是刚上台要“目中无人”,上台后要“满目友人”; 五是全神贯注在你的话题上;

六是可以做深呼吸,设法释放因紧张而产生的大量热能; 七是别去注意会使你慌乱的消极刺激; 八是对自己讲一番鼓舞士气的话;

九是要相信听众是来听你演讲的,主导者是你; 十是假定听众是一无所有、一无所知的; 十一是加强演讲训练,熟能生巧。(2)去忘却法

演讲容易紧张,一紧张就容易卡壳,如果一卡壳就着急的话,那就更麻烦。那就更麻烦。很多演讲者因为卡壳而措手不及,甘地夫人曾因卡壳引起尴尬发誓以后不再登台演讲;雨果演讲卡壳时,恨不得钻到地底下。更多初上场的演讲者一卡壳就会惊恐万状。其实演讲中的卡壳现象是常有的,一旦出现不要太急,一急会卡得更厉害。这就要分析原因,寻找经验,多多锻炼。下面介绍几种如何减少演讲中“卡壳”现象的方法:

首先要熟记演讲稿,熟能生巧。再有经验,再有技巧的演讲家上台演讲之前也要对演讲稿再三准备,做到胸中有数,使演讲稿“定格”在心中。这样才能“基础扎实”,即使你技巧不很娴熟也不至于卡壳。尽量记住逻辑结构,中心脉络,“说”而不是背。

另外要加强各方面的修养。“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东边破了西边补,有一捅水何愁临时倒不出一杯水? 一旦“卡壳”,又怎么办呢”一旦卡壳,不要急,不要做出任何有损形象的怪功作,如吐舌头、抓脑袋、抬肩膀等,要稳住、平静,尽量赢得时间,搜索枯肠,寻找“链接点”。

一是重复衔接法。可以重复一下刚说过的话语,如果无效,可以重复有一定整体意义段的升头部分,以求贯通。可以放慢速度,把临近的语句平稳地、有感情地表达出来,好象你正陶醉在演讲中,一融进了演讲的情绪中,下面就容易接通了。一旦接起来,不要太激动,应采用刚才同样的语速进行,逐步走向正轨。

二是跳跃衔接法。可以丢掉你卡住的这一部分,接着下面的你很清晰的段落,“忍痛割爱是为了保全大局。”如果卡壳处离结尾不长了,对演讲又无伤大雅的话,就干脆丢掉下面的,轻松灵活地根据演讲主题结束。

三是插话衔接法。(演讲中向观众提问,如“八荣八耻”,观众回答提醒,或赢得时间自己想起来。)

最后要加强锻炼。久经沙场者自会摸索出一套临场应变的技巧,也会减少“卡壳”的次数。

(3)失言应变

失言就是讲错了话,这是最普遍的毛病。水平再高的演讲者也无法保证自己公演讲中不发生失误,而在发生口误的情况下善于巧妙地遮掩或纠正错误,这是演讲者水平高的表现。例如某师范学校的班主任在新生入学后的第一次班会上发表即兴演讲,他说:

同学们,人家好!你们从四面八方来到这所师范学校,开始新的学习生活,我相信同学们—定会刻苦学习,不断进步,将来希望每个同学都成为合格的小学教师?不,应当这样说——希望将来每个同学都能成为合格的小学教师。因为这希望是现实的,它表达的是我此刻的真实心情;而你们将来才会真正走上讲台,开始从事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

这位老师在即兴演讲中凭敏锐的语感发觉了这句话的语序错误,并在迅速改正之后,作了巧妙的辨析。这样,既表明了语言的毛病,又巧妙地解释了改正的原因。

在演讲者自己失言的情况下,通常使用下列应变法:

一是顺水推舟法:这种方法就是不承认自已是失言而是特意这么说的,而这么说又是有道理的。传说民国时期一个军阀召集手下文僚训话,他把“文墨之士”说成了“文黑之士”引起台下一片嘲笑之声,他身后的稳书小声告诉他:“黑字下面有个土念:墨,是文墨之士。”他支吾了一下说:“我不知道你们是‘文墨之士’吗?我嫌你们太土了,特意去掉这个土字,你们大家都要当气派的文墨之士”。这个军阀不懂文墨却善于辞令,一句话把自己的失言解释得正大光明,听起来也似乎言之有理。

二是将计就计法:这种方法就是把特殊出现的情况特殊处理,而万变仍不离其宗。一个推销员当众推销他的铁锅,他滔滔不绝地讲述他的铁锅如何结实,质量如何好的时候,为了证实起见,他举起一只铁锅往上摔,没想到这只锅竟被他摔碎了,他马上接着说:“看,像这样的锅我们一只也不卖。”推销员用不卖破锅的话把这件事遮掩过去了。其宗旨是要说他还是要卖给你好锅。

2.应付客观之变的方法

应付客观之变,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听众对象突然变化——因人演讲,随机应变;

(2)演讲的主题与他人撞车——除专题赛外,要重新选材组稿,或提取部分引出新意;(3)突然发现有名人、领导或专家到场——强化“我是讲台主人”,我讲我素,照讲不误;(4)由于某种原因,听众甚少——或热情不减,或改变方式,更多交谈讨论。

(5)听众在听演讲中兴趣转移——抓住这一兴趣,生发开去。(特级教师支玉恒“晏子使楚”的处理),巧妙转移再回主题;

(6)听到台下喝倒彩和唏嘘声——见怪不怪,冷眼相视,置之不理,切勿生气;(7)出现对立观点和对立情绪——切勿截流,慢慢疏导,善言商榷,会后推敲;(8)反响强烈,不时掌声——暂停演,目谢听众。切勿趾高气扬,应有礼有节,不必羞怯不安而应潇洒庄重;

(9)收到条子或当场提问——根据具体情况及时作答,或恰当处理;

(10)突然断电,扩音器无声,场内变暗,或突然雷雨大作——要镇定,可开开玩笑,设法 46 补救。

3、提高应变能力和增强自信心 1)提高应变能力

开发想象力,积累资料,丰富知识,善于纵横联想和左右取舍; 锻炼洞察力,登台说话时能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见微知著,迅速反馈; 培养感受力,感受听众心理和情绪,知道他们的愿望与祈求;

提高判断力,能正确分析听众的情绪反馈,并迅速作出对应的决断回音; 增强应变力,经常参加辩论会、辩论赛或观看辩论会辩论赛。2)增强自信心

演讲是对演讲者心理素质适应性的严峻考验。演讲时,演讲者常常因不适应演讲环境而产生胆怯畏惧心理。这种怯场心里往往在准备阶段就产生。就其原因,是由于自卑感太强,平日就比较谨小慎微、胆小害羞;或是由于准备不足,心中没有底,顾虑重重,怕忘记讲稿,怕遇见厉害角色,怕场上出现特殊变故。

毫无疑问,怯场心理对正常发挥演讲是非常有害的,必须克服。美国诗人爱默生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对演讲来说也是这样。要是演讲成功,必须克服怯场情绪,树立自信心。所谓自信心,就是个体对自己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结果抱有成功把握的一种预测反应,是一种推断性心理过程。它是演讲者重要的心理支柱。自信心可以坚定自己的意志,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再复杂挫折的情况下,头脑清醒,随机应变。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自信,是建立在熟悉演讲基本规律,了解演讲时空环境和对自己演讲的基本内容有充分把握基础上的科学自信,而不是那种对自己、对实际、对知识、对听众都缺乏应有了解的非理性的盲目的自信。

思考题:

1、演讲过程中如何控场?

2、如何应付演讲过程中的主观之变?

3、如何应付演讲过程中的客观之变?

第六讲演讲的结尾和收场(2教时)

演讲的结尾和开头一样,都是最能显示演讲艺术的环节,对整篇演讲的成败得失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出色的开场白好比与人初次相逢,能赢得听众的兴趣和注意力;而精彩的结束语好比与人离别,能促人深思,耐人寻味,给听众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

一、结尾的方式

结尾是演讲思想内容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整个演讲的总收束。这就要求演讲的结尾要比开头和主体部分站得更高,内容更有深度,语言更有力度,方法更巧妙,效果更耐人寻味。

怎样做到结尾的成功,这里介绍八种方式:

1、总结概括式

演讲者在演讲结束前用极其精练的语言,简明扼要地对已阐述的思想和观点作一个高度概括性的总结,以起到突出中心、强化主题、首尾呼应、画龙点睛的作用。如《用利剑和铁拳治理商业贿赂》这篇演讲,前面揭穿商业贿赂现象,指出它的危害,分析它的成因,最后在结尾进行了有力的总结:“要彻底地战胜商业贿赂,我认为最需要的有两个武器:法律的 47 利剑和信念的铁拳。法律的利剑,不仅是书写在纸上的章节条款,更应该是深入官员和公众心灵的行为规范;信念的铁拳,传达的是一种坚定的意志,是敢于以身试法的奸商必然倾家荡产,是胆敢进行权利寻租的贪官必然无处遁形。那时,我们就可以拍着胸脯说:中国商业,你是在阳光里自由地呼吸!”

2、鼓舞号召式

演讲者以慷慨激昂、热情奔放、扣人心弦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主张,赢得听众感情上的共鸣,对听众的理智和感情进行呼唤,提出任务,指明前途,表达希望,发出号召,鼓舞听众振奋精神,付诸行动。如一篇题为《请专家学者们多说点人话》的演讲的结尾:“我们要像费孝通那样,真正深入到社会最基层的经济组织,像陈景润、杨乐、张广厚等埋头书斋,对基础理论深入专研,以及乐于为民效命鼓呼,说人话、办人事的学者。“套话、假话、空话、废话、屁话都不是人话”——愿学者们都能以此为戒。”

3、名言哲理式

恰当地引用名人的名言、格言、诗句等作为演讲的结束语,可为演讲的主题思想提供一个有力的证明,使听众在联系和印证中得到更深的启发。如一篇竞职演讲的结尾:“在各位领导和同学面前,我还是一个才疏学浅的新兵,可是拿破仑的那句‘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在激励着我斗胆一试。记得有个哲学家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起整个地球。’我也想说,请你们给我这个支点,我将不辜负你们的信任和期望。谢谢大家!”

4、含蓄幽默式

用幽默、比喻、象征等含蓄的言词或动作结束演讲,意思虽未明言,但饶有趣味,发人深省;听众在欢声笑语中禁不住要去思考、领会演讲者含而未露的深刻用意。比如,“今天的考试,我们要求同学们‘包产到户’,不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再如,某年《传记文学》杂志举办周年酒会,创办人刘绍唐致词,笑说:“这杂志把死人办活了,把活人办死了,把我自己办老了。”短短三句话,幽默地道出他几十年的辛苦和成就,以及对人生的感叹,更是令我佩服。

5、诚挚赞颂式

诚挚的赞颂,本身就充满了情感和力量,最容易拨响听众的感情之弦,引起和谐的共鸣。如《带着诚信上路》“让我们选择诚信吧,因为它比美貌来得可靠,它比金钱更具内涵,它比荣誉更具长久性,只要你一直耕耘,它就会永远美丽!你将诚信的种子撒满大地,你的人生就会美丽到天长地久!”

6、提问思考式

在演讲结尾时,演讲者向听众提出问题,甚至是一连串的问题,供听众思考。如这样一篇演讲稿《六月寒与三冬暖》的结尾:“阳光不可能时时普照大地,恶语也时常散布在我们四周,我们应该如何面对恶语呢?是把打击当动力,在挖苦羞辱中崛起?是无动于衷,报以无言的轻蔑?或是以牙还牙,以眼还眼?还是多说赞人、励人、暖人的良言,而少讲甚至不讲骂人、贬人、伤人的恶语?聪明的朋友,您要选择那一种呢?”

7、层层推进式

所谓层层推进,指的是意思一层深入一层,句子一句比一句有力。这种方法能表现出强烈的情绪,造成排山倒海之势,极富感染力。如《救救孩子》这篇演讲词的结尾:“鲁迅在 48 上世纪五四时期曾经发出过‘救救孩子’的呐喊,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的孩子正面临着新的困扰、新的压力、新的危机,为了每一位母亲舒心的微笑,为了每一个家庭的幸福和谐,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让我们再一次肩负起历史的重任——救救孩子!”

8、点明主题式

一般说来,演讲者总爱先点明主题。其实,有时也可来个“且听最后分解”。这种方法说得理论化些叫“蓄势”,说得通俗化些叫“吊胃口”。如《大学不是演艺场》前面铺陈了一系列大学“傍”星现象,四川师范大学聘李湘为客座教授,安大聘牛群为兼职教授,成龙被聘为北大影视编导的“特聘教授”,还有周星驰、曾志伟等等,随后剖析大学之道,教师之责,最后在结尾点明主题:“大学,从来就应该是一座圣洁的殿堂,大学,从来就不是影视、娱乐明星的演艺场。某些妄图沾点明星名气的大学校长们,我真诚地劝告各位:如果真想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还是一心一意回到培育人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的正道上来吧!因为:意识的明星可以让大学瞬间如烟花般璀璨,而大学自身培养的优秀学生却能够使其如钻石般永恒久远!”

二、收场的禁忌

演讲结尾之时,就是听众退场之前。为了使收场圆满,结束语有“五忌”:

1、忌拖沓冗长

结尾一定要简洁明快,铿锵有力,让丰富深刻的内涵与精炼含蓄的语句相结合,造成回味无穷的效果。因此不适宜拖泥带水,繁复冗长。重复的话不可多说,与主题无关的话一句也不要说,要学会“点明题旨”之后“戛然而止”。

2、忌节外生枝

结尾是演讲意旨集中的焦点,或收拢全文,或照应开头。目的是为了突出主题,所以最忌讳当止不止,节外生枝,破坏演讲的完整统一结构,冲淡全篇的中心思想。

3、忌缺乏激情

结尾是演讲主题的升华,是感情的高潮。语言要富有哲理和充满激情,使听众从逻辑思维到形象思维都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峰,达到既明于理,又动于情。

4、忌鲁莽偏颇

如果不是面对敌人演讲,那么结尾时不要言辞过于激烈,咄咄逼人,要真实、诚恳、友好和有自信。

5、忌陈言俗套

有些人总喜欢说几句别人听厌了的陈言滥语,搬用旧套套,或谦虚,或致歉意,或喊几句空洞口号,或提几点无所不包的要求与希望。言辞毫无新意,给听众的信息量几乎为零,纯属浪费听众时间。

思考题:

1、常见的演讲的结尾方式有哪些?

2、演讲收场“五忌”是指什么?

第七讲

无法回避的广义演讲

(2教时)

我们的社会在个人兴趣方面己经是多元化的社会。尽管演讲是一项既有意义又有趣味的社会活动,仍然会有许多朋友对它不感兴趣。如果有人说他一辈子不打算走上演讲台,他也许能作到;但如果他说一辈子不发表任何演讲,那是根本做不到的。因为广义的演讲己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每个人都或多或少要通过演讲来参与社会生活,除非他是一个哑巴。

一、广义演讲和狭义演讲

就演讲稿的范围来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与之相对应的演讲也相应分为广义演讲和狭义演讲两大类。

广义的演讲稿包括了凡是符合基本传播模式和过程要求的文字稿。比如:教案演讲稿、即席发言稿、领导讲话稿、谈话稿、报告稿、住持仪式用稿等。

狭义的演讲稿是指专用于演讲的、只作为演讲依据、规范和提示的文字稿。广义演讲和狭义演讲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四点:

其一,狭义的演讲即演讲者根据听众反馈可以随时调整语言传播内容,而广义的演讲如报告则不能;

其二,广义的演讲一般都是由具有特定身份(职务、职称)的人承担。如讲课,主要是由教师、学者担任;讲话、报告主要由领导担任。而狭义的演讲则无此限,三教九流中的人谁都可以去讲;

其三,广义演讲的内容大都是专指的,如报告都是就某个问题的阐述;讲课,内容是教科书上规定的。而狭义的演讲即使是命题演讲,也只规定题目不限定具体内容;

其四,从传播媒介上看,广义演讲和狭义演讲都以有声语言为主,但狭义演讲更讲究运用无声语言,力求有讲有演,生动活泼。而广义演讲却不宜多用无声语言和“演”的手段,以免喧宾夺主。

二、广义的演讲的主要形式

归纳一下,广义的演讲主要有以下一些形式:

(一)课堂讲授

1、对教学活动的认识

提到课堂讲授,就不能不提对教学活动的认识。迄今为止,对教学活动的认识大致有了三种认识。第一种认识。认为教学活动本质上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或者是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过程。例如《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中关于教学的第一个描述性定义,即主张“教学就是传授知识或技能”,《不列颠百科全书》也把教学定义为“进行教授工作的行业,尤指在小学、中学、大学中。从事教学的人,通常必须符合某种要求。标准因国而异但通常包括,受过正式的教育或训练,具有某一学科领域的专业知识,取得从事这种工作的证明或许可,并保持不断更新和扩充的业务水平。”虽然《不列颠百科全书》的编者也承认在不同文化背景及学生面前教师的角色并不相同且相互冲突,但知识传授仍然是基本要求。

第二种认识。认为教学的本质是师生双方的共同活动,是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组合起来的共同活动过程。主张“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共同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必须有可供教学的教材。因此,构成教学的基本成分是:(1)教授——教师的活动;(2)学习——学生的活 50

第二篇:演讲与口才

课程大纲

一、教学内容、学时分配及教学基本要求

第一章 演讲与口才的意义(共2学时)

(一)教学内容:

第一节 掌握演讲与口才的理论 知识要点:演讲本质、特征、要素、作用 第二节 树立训练语言表达能力的观念

知识要点:要勇于表达,表达的准确,自信心的树立 教学重点:树立表达的观念 教学难点: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二)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本门课程的实际意义,正确理解理论的应用意义,掌握演讲与口才这门选修课设置的应用价值,使学生熟练掌握理论运用到实际中去的能力。

第二章 如何提高的途径(共4学时)

(一)教学内容:

第一节 方法一:外在修养的提高

知识要点:文化素质的提高,行为体态修养的提高 第二节 方法二:内在修养的提高

知识要点:演讲者的人格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心理素质的提高 教学重点:内在修养的提高

教学难点:如何由内至外散发个体魅力

(二)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提高演讲能力的具体途径,初步掌握提高修养的方法,熟练掌握理论与演讲实践结合的能力。

第三章 话题训练

(一)(共6学时)

(一)教学内容: 第一节 儒家文化

知识要点:能够明确儒家文化中具有时代进步意义的内容,第二节 道家文化

知识要点:对道家思想“天人合一”的现代时把握 第三节 佛家文化

知识要点:对佛家“生死”观的话题表达 教学重点:话题表达哲学思想的技巧 教学难点:对传统文化的正确评价

(二)教学基本要求:

首先大致了解话题训练的意义。然后分三周进行具体的训练,通过对中国文化的讨论,使学生能初步掌握理解和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熟练掌握对古代哲学思想的话题表达。

第四章 话题训练

(二)(共6学时)

(一)教学内容:

第一节 语言表达的概括能力

知识要点:通过对汉民俗的讨论,训练学生在语言表达上的简洁、明了,表达的准确完整

第二节 语言表达的逻辑能力

知识要点:通过对汉民俗的讨论,训练学生语言表达的缜密,思维的严谨,有序

教学重点:训练学生语言表达的综合能力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的语言表现欲

(二)教学基本要求:

使学生了解语言表达的基本知识,初步掌握演讲时语言运用的方法,使学生在讨论汉民俗的过程中提高并熟练掌握语言表达能力。

第五章 话题训练

(三)(共4学时)

(一)教学内容:

第一节 要养成学生独立观察的能力

知识要点:通过对社会的某一现象的分析,训练学生掌握观察力的作用,观察力的体现,观察力的培养,观察方法

第二节 要养成学生独立想象的能力

知识要点:通过对社会某一现象的分析,训练学生掌握想象力的作用,想象力的具体方式,想象力的培养

第三节 要养成学生独立表达的能力

知识要点:通过对社会某一现象的分析,训练学生表达能力的含义,表达能力的基本特征,提高表达能力的途径

教学重点:培养独立想象的能力 教学难点:如何将理论方法贯彻到实践中

(二)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独立观察、思考、表达能力的实际意义,理解这些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掌握如何培养这几种能力的方法、途径,尤其注意训练学生熟练掌握独立想象的能力

第六章 欣赏优秀演讲片断(共4学时)

(一)教学内容:

第一节 欣赏国内优秀演讲片段

知识要点:演讲者的素质、修养与演讲技巧 第二节 欣赏国外优秀演讲片段

知识要点:演讲者的素质、修养与演讲技巧 教学重点:演讲技巧的学习

教学难点:学习演讲应具备的风度以及风格

(二)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国内外优秀演讲者的素质与技巧,初步掌握提高演讲能力的方法,熟练掌握具体演讲的技能要求,培养学生欣赏优秀演讲的能力。

第七章 话题训练

(四)(共4学时)

(一)教学内容:

第一节 对和平与战争的看法

知识要点:训练学生对国际问题独立思考和口头表达的能力 第二节 对经济全球化的看法

知识要点:训练学生宏观与微观评价问题和客观表达的能力。第三节 对全球环保的看法

知识要点:训练学生从不同角度切入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思辨能力,准确的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独立、客观评价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如何寻找正确的角度

(二)教学基本要求:

首先了解话题训练的意义。然后进行具体的训练,使学生能初步掌握独立评价与思考的能力,熟练掌握话题表达的方法,培养学生客观公正并能站在一定的历史高度评价国际问题的能力。

第八章 对演讲与口才的总结(共2学时)

(一)教学内容: 复习、回顾、总结

教学重点:演讲者所具备的素质与具体的技巧 教学难点:演讲者实践中的口头表达能力

(二)教学基本要求: 使学生了解演讲者应具备的条件,初步掌握演讲的具体方法,熟练掌握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在回顾本课程设置的意义上重新认识演讲与口才的重要性。

二、课内实验、实践环节及要求 无

三、考核办法 1.考核方式:考查

2.考核形式:论文或者主题演讲视频

第三篇:演讲与口才

姓名:李建华

学号:

班级:

余世维的演讲

--余世维的职业经理人培训讲座简介:

姓名: 余世维行业: 管理

☆著名跨国公司职业经理人,哈佛大学企业管理博士后

☆北京时代光华教育发展有限公司特聘高级培训师

☆牛津大学国际经济博士后

☆美国诺瓦大学公共决策博士

☆现任上海慧泉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

☆美国富顿集团中国总经理

☆曾服务的客户有:日本航空、飞利浦、柯达、联合利华、ABB、三得利、3M、西门子、摩托罗拉、中国电信等国内外著名企业

余世维,香港光华管理学院、北京时代光华教育发展有限公司特聘高级培训师,哈佛大学企业管理博士后,牛津大学国际经济博士后,美国诺瓦大学公共决策博士,曾任美国雅黛公司副总裁、日航副总裁,现任上海慧泉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美国富顿集团中国总经理。曾服务的客户有日本航空、飞利浦、柯达、联合利华、ABB、三得利、3M、西门子、摩托罗拉、中国电信等国内外著名企业。

余世维博士是一位极具学习力的学习型人才。他曾是多所国际知名学府的佼佼者,获得美国诺瓦大学公共决策博士,哈佛大学企管博士后,牛津大学国际经济博士后学位,是一位学识广博,文化积淀深厚的经济学教授。

余世维博士虽出生台湾,但足迹遍及世界各地。母亲是皇家格格,姓爱新觉罗;父亲是新军参谋长他曾任:日本航空公司台湾地区副总经理、美爽化妆品公司驻美副总经理、泰华土地开发公司(泰国工业区)总经理、谊联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全渌企业青岛研发中心总经理、美国富顿集团中国总经理。几十年的商海搏击,丰富的阅历和经验,不断的学习和成长,使余世维博士不仅成为一位杰出的企业家,而且成了一名优秀的企业咨询师、著名的企管顾问。余世维博士现任上海优仕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首席顾问、上海慧泉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余世维博士还擅长市场经济环境中的企业经营管理,从企业战略制定到方针目标的量化展开,均有其独到之处,能实实在在地为企业提供个性化的解决方案。余世维博士为企业度身定制的内训课程,更是企业确立新观念、解决存在问题的高效处方。具有国际演讲大师美誉的余世维博士的授课,“寓观念于谈笑间,蕴哲理于诙谐中”,风格生动、幽默,讲解深入浅出。不仅案例丰富,且提供多种实用的解决问题之工具及技巧。对参训者具有极大的吸引力、感染力和意想不到的后续效果。近年来,他为日本航空、统一、安泰保险、德国莱茵、紫江集团、3M、飞利浦、柯达、朗讯、西门子、ABB、贝尔、史克华瑞制药、立达制药、日本第一制药、三得利、联华超市、中国电信、摩托罗拉、金光纸业等多家著名企业做过企业文化、21世纪成功经理人、决策陷阱与反面思考、情商与冲突管理、MRPⅡ、全脑思考与创意思维、市场竞争策略与策略的选择、客户信用管理及如何防止呆帐的发生、如何有效地参与和主持会议、预测、预算与成本控制等内训课程,深受企业好评。

余世维博士不仅是咨询业一颗璀璨的明星,更是一位极富爱国精神的有识之士。他有心凭藉“慧泉咨询”这个平台,把自己前半生所积累的各种资源进行整合,集团队的智慧,为发展中的中国企业提供源源不断的智慧源泉。为中国经济的腾飞,为21世纪成为中国人的世纪而贡献自己的一份薄力。

今天看了余世维的成功经理人讲座,心里颇有一种震撼的感觉。对于我们这些没有经历过系统规范化的管理学知识的在校大学生来说,真的有如醍醐灌顶,相当于在管理学上进行了一次启蒙教育,受益匪浅!

现实生活中我也是学校社团里面的一名负责人,但是在平时的管理工作中颇有些吃力。主要是因为没有掌握一些管理的技巧,不得要领。以前的管理我主要是跟着感觉走,因为自己比较善良、平易近人,所以从人性化出发处处为自己的干事着想。说话很温和且从不扮黑脸,因此缺乏威信,也走了不少弯路。首先有一条就是,作为主管不要与下属过于厮混在一起,甚至称兄道弟,要有一些必要的层次区分,否则工作就很难开展。余博士有句话是这样说的:要做人就不要做事,要做事就不要做人,管理不等于比赛看谁爱的最多,不能当滥好人!一个主管如果只会压制自己,这样不能做,那样不能做,他的部属乱七八糟,这样叫做怕事;一个主管如果只会纠正自己,不要这样不要那样,部属不敢纠正,公司就会天下大乱;一个主管如果只会节俭自己,这样不要花那样不要花,这叫做犯贱!一个主管应该做的是:压制你的部属,纠正你的部下,让你的组织节约,建立有效的管理体系,使公司运作得井井有条,自己轻轻松松,即使远离公司也不会出事,这样才叫做有本事!在做人还是做事方面,还有一点尤其要注意的是:切记不能在下属面前发牢骚。这是我个人看过余博士的演讲后的一些客观感受,接下来我将就余博士的演讲的艺术效果谈些看法。

首先是演讲的性质,一般来说,演讲活动属于现实活动范畴,而不属于艺术活动范畴,它是演讲家通过对社会现实的判断和评价,直接向广大听众公开陈述自己主张和看法的一种现实活动。余博士的演讲大多针对企业的管理人员,在校大学生以及创业人士。所以他的演讲具有听众的广泛性。可以说,只要是有理想的人,听了余世维的讲座你都会心潮澎湃。余博士有着丰富的人生阅历,他具有演说家的风采、战略家的气度、学者的才华,寓观念于谈笑间,蕴哲理于诙谐中。整个讲座过程中现场掌声不断。余博士生动幽默的语言兼具口语性与艺术性,深入浅出,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与感悟力。比如他所举得例子就都很有意思,在说明在多数情况下认错有助于事情的解决,要培养对事情结果负责的精神的时候。余博士举了小孩子撞桌子的例子:小孩儿不小心撞到桌子上,大哭。中国妈妈和日本妈妈对这件事情的态度是不同的:中国妈妈往往第一个动作是打桌子,当然这是哄小孩儿的一种方法,可是在无形中告诉孩子,责任在别人。日本妈妈把孩子带到桌子旁边说:“来,再走一次。一个人跑步会撞到桌子有3个原因:第一个是小孩子跑步的速度太快,躲闪不及;第二个是小孩子的眼睛一直看着地没有注意前方;第三个事小孩子心里面不知道在想什么,你是哪一种呢?”从上面的小故事可以看出,日本的教育非常注意对孩子责任心的培养,桌子是没有生命的,不能把撞到桌子的责任归咎于桌子,推卸责任是不可取的。拒绝承担责任是一个易犯得错误。作为一名有效的管理者,应该为事情的结果负责。他的观点非常鲜明,作为一名领导者,应该先学会如何认错,为事情的结果负责!他阐述的也非常系统,反馈也很及时,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其次,从演讲者的活动来看。演讲者的活动不同于表演艺术家的活动。演讲者是现实中的自己,走上讲台的仍然是他自己,面对广大听众公开发表自己的主张和观点。比如刘吉、李燕杰、曲啸,他们在台下是他们自己,一走到台上还是他们自己了。而表演艺术家则不然,在台下是生活中的自己,一走上舞台就不是

自己了。而是要按照剧本规定的角色,运用多种艺术手段,根据舞台及情节的需要进行修饰和化妆。因此,演讲家给人真实的现实感,而表演艺术家则给人以形象的艺术感。

最后,从表现形式上看,演讲是以讲为主,以演为辅,直接抒发情感,公开陈述自己主张的。这个“讲”虽然是语言的艺术,但仍然是演讲家根据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和需要,进行现实的、真实的“讲”,而不是表演艺术家根据塑造典型人物的需要,所进行的那种艺术的甚至是夸张的“讲”,但是在听过余博士的讲座后,我觉得他的思维和对问题的一针见血的认识是毋庸置疑的。但对问题产生的原因却缺乏深度的理解,他将一个管理人员的思维和高度定在了一个常人无法达到的高度。这就无法让听众达到共鸣,当然这可能与其职业生涯的高管经历有关。演讲者虽然也有“演”的艺术性,但这个“演”不仅形式不同于艺术的“演”,且就其“演”的作用来说,也不同于艺术的“演”。比如,舞蹈是通过一系列连续不断的形体动作表达思想感情的;而演讲的“演”,不但是真实生活的再现,是有节制、有限度的,而且它在演讲里的作用是从属的、次要的、它是为“讲”服务,为有声语言的表达服务的。

演讲之所以优于其他的一切现实的口语表达形式,并有较大的魅力,还因为它不仅是由多系统(如语言系统、声音系统、表演系统、主体形象系统、时境系统等)要素构成的综合的实践活动,而且还在于它使这些系统要素有机结合而形成了自己的特点:第一;具有统一的整体感;第二,具有协调感;第三,富于变化。任何美的事物都是富于变化的。余博士的讲座过程中十分注意自己演讲的艺术性,手势的配合、音调的高低配合的可谓很完美。另外余博士看上去也很平易近人,说话温和,给演讲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演讲没有鼓动性,就不称其为演讲。政治演讲也好,学术演讲也好,都必须具备强大的鼓动性。就是因为;首先,一切正直的人们都具有追求真、善、美的强烈愿望、都有渴求知识的欲望。而演讲的目的就是要传播真、善、美,就是要传播知识,开启人们的智慧,陶冶人们的情操。听众自然就愿意听,容易引起强烈的共鸣。其次,演讲家在传播真、善、美的时候,总是饱含着灼烈的情感。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演讲家总是以自己的情感之火去点燃听众的情感之火,感己灼烈的情感之手去拨动听众的心弦,从而使其动情,引起共鸣,达到影响的声音、语调,那丰富的表情和多变的手势,都容易感染听众,加强着演讲的说服力。纵观余博士的整个演讲,掌声不断,同时也给予了听众以充分的互动,现场的效果非常好。虽然说一般的培训都是很枯燥的,但余博士的讲座却完全没有给我这种感觉,正是有了丰富的内容才使得他的听众听的津津有味!

最后,我想说,听着余博士的讲座每每都有收获,都能让人入迷。你能学到你想要的。。

李建华

第四篇:演讲与口才

《演讲与口才》在线学习感悟

口才在如今的社会很重要的,一个很有才能的人,如果没有好口才,不能把自己所想很好的表达出来。也就应了那一句俗语:茶壶里下饺子,有口倒不出。

在这门课程中姚小玲教授首先点名了开设此课程的目的:旨在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为今后更好地“传道、授业、解惑”打下良好的基础。本门课程主要介绍口才概述、演讲本质、演讲的听众以及演讲稿的准备等,强调基本知识理论与实践训练想结合,突出人文性,交互性,参与性,操作性,能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演讲与口才的技能,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养成稳定的职业口语风格与从业规范。

姚小玲教授自身博学,语言幽默风趣,而且活泼大气,在这门课程中她又引用了很多名言警句,使自己的讲课内容丰富多彩,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演讲能力是现代人特别是高校教师必备的基本能力之一.为了让演讲课教学更具实效性, 教师要以身作则,演讲教学也是如此,身为演讲课教师,传授有关演讲的基本理论和技能技巧是很重要的,同时,把这些理论与技能技巧整合为一场别开生面的演讲,也是相当关键的。

演讲是一种实力,成功的演讲者能够使人理解你、信任你,为你感动,受你鼓励,被你说服。在演讲时,必须要对听众进行分析,同时要对演讲者自身定位准确。

1、要了解和理解我们的听众。成功的演讲者既要使演讲成为听众的一部分,也要使听众成为他的演讲的一部分,而其中首要的,便是要了解和掌握听众的心理特点。听众心理既有个个独立思考、不唯上、不唯书的独立意识的一面;又有受其他听众影响改变自己看法的一面。

2、了解听众的心理需求。演讲应该反映时代的主人——人民的心声,懂得人民想了解什么,想知道什么。演讲随人心之所需,合乎潮流之所求,往人们心上讲,定会迸发出耀眼的火花,激发起人们的热情,推动时代的前进。

3、演讲应该合乎自己的身份。演讲者应该以朋友和对话音的身份,不仅提出问题,还应该摆出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思考与解决它们的办法,使听众觉得你不是发号施令的空谈家,而是实实在在地为解决这些问题思考着、努力着。

4、演讲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如自信,果断,热情等。说话者对自我情绪和情感的调节控制。如果演讲者不自信、不热情,或者对自身情绪调控不了,很难感染听众,也会给听众造成听觉负担。

我认为演讲与口才的训练一定要在实践中进行,而且是一个持之以恒的过程,作为高校的教师,一定要多读书,读好书,增强语言的美感,而且要坚持朗读和写作,在这些过程中发现不足、及时改正。

第五篇:演讲与口才

演讲与口才的重要性

学号:2009810062姓名:潘阿伟班级:09计本2班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谁都希望自己出口成章、妙语如珠;谁都希望自己在任何场合都能恰当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一个人的演讲口才不仅能体现一个人的口头表达能力,更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体现。美国总统林肯被公认为美国历史上口才最好的总统,他一生中作过无数次的演讲。但1963年11月19日葛底斯堡演说以其思想的深刻,行文的严谨,语言的冼练,成为演讲史上彪炳青史的大手笔。其实这篇演讲稿译成中文只有短短四百字左右,却被认为是英语演讲中最富有诗意、最漂亮的文章之一。只有两分钟的演讲,却赢得了长达10分钟的掌声,被媒体评价为“是在合适的地点说了恰到好处的话”。这着实说明了演讲的魅力和重要性之所在。1 演讲的特点

演讲概说演讲,又叫演说或讲演。广义上说,凡是以多数人为对象的讲话都可叫演讲。一般说,是指就某个问题面对听众发表意见的一种口语交际活动。在特定的时空环境下,通过有声语言和相应的体态语言,公开传递信息,表达见解,阐明事理,抒发感情,以达到感召听众的目的。演讲有3个特点 :1.针对性。演讲是一种社会活动,它以思想、情感、事例和理论来晓喻听众,打动听众,必须要有针对性。作者提出和解决的问题必须是听众所关心的,能使听众受到教益,明辨是非,这样才能起到良好的演讲效果。例如:李燕杰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著名的演讲家,一次他应清华大学的邀请为大学生作婚姻爱情的演讲;但他考虑到如果单纯和学生讲怎样树立正确的爱情婚姻观,可能会遭到年轻人的抵制,演讲的效果会适得其反。所以他以自己潜心研究的红楼美学为讲述内容,用宝黛对纯洁爱情的追求对清华学生做了一次生动的爱情婚姻观的教育。演讲历时九个半小时,座无虚席,受到了广大学生的欢迎。其实李燕杰就是很好地把握了演讲对象的心理,清楚他们不喜欢说教,但喜欢古典名著和名著中感人的爱情故事,以形象的爱情观叙说收到了很好的演讲效果。2.真实性。演讲中最打动观众的是真情,说实事,讲实话,吐真情。因此演讲者要十分注重自己与听众之间的情感交流。但演讲中情感的表达还要注意一个“度”,演讲者应合理运用与控制情感,否则容易造成情绪失控,让听众有情感虚伪之感。例如: 被誉为“铁嘴”的宁波商管公司的柳宛成2006年参加《情商学习》演讲比赛,获得了特等奖。事后她回忆自己的演讲过程,认为主要是得力于“以情致胜”。《我们都是被上帝咬过的苹果》,柳宛成以一个让人耳目一新的题目引发了观众极大的好奇心,其中一个盲人小男孩勇于战胜挫折与困难而获得成功的故事十分感人,而她又把自己的亲身经历融入到演讲中,每位听众都为她讲述的故事而动情。但她也谈到刚开始演讲时没有很好地控制情感,让听众和评委感觉很不自然。所以用情过度也是演讲的一大忌讳,特别是演讲刚开始,听众还没有完全进入状态,此时不合理的情感流露会让让观众觉得虚伪,也会造成自己难以,严重者会造成情绪失控的后果。

3.论辩性。演讲的目的是表达自己的见解和观点,使听众认同演讲者所讲的道理。所以,演讲要注重主题的阐述,鲜明地亮出观点,旁征博引地论证,把自己对某一问题的观点看法阐述清楚,引起听众的共鸣。4.艺术性。演讲是一种极富吸引力和感召力的宣传艺术,它可以使人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启迪思想,焕发热情,激励斗志,是思想、逻辑、感情和文采的结晶体,是言语、声音、目光、动作和姿态的综合运用,具有极强的鼓动性和艺术性。

2演讲的类型

演讲的分类根据有无文字材料的凭借,我们可以将演讲分为命题演讲与即兴演讲两类。根据预定的题目事先写好讲稿,有文字材料凭借的演讲,称为命题演讲;在特定场景和主题的诱发下,或者是自发或者是他人要求,不凭借文字材料立即进行的演讲,称为即兴演讲。根据演讲的内容和目的的不同,演讲又可分为教育性演讲、鼓励性演讲、报告性演讲、说服性演讲、娱乐性演讲等。

三、演讲的作用获得尊重,赢得关注与认同影响与鼓舞他人,巩固你的领导地位巩固你的人际关系以你的睿智与幽默声名远播向他人清楚传达你的思想与信息推广你的公司及其产品或服务提升你的事业并赢得更多的经济回报。结合计算机专业谈谈对演讲与口才的重要性

计算机专业是一个理工科专业。学这个专业的学生大都都比较理性。不太爱在公众场合演讲交流之类的。所以演讲与口才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显得十分重要。让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能够走出自己狭隘的空间。不仅仅是从事理论编程。他们需要改变自己,让外界知道计算机的学生也有演讲的天赋。说话之类的很到位。理工科的学生相对于文科学生而言理性思维比较强,所以如果自己的阳江与口才也很好的话,这就是一位十分出色的人才。要知道这类的人才很难得。一位伟大的演讲家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

4总结

演讲与口才是一门学问,是一门人际交往科学指导。作为社会的小我,我们都得认真的学习交流,这样我们的社会才会显得更加的和谐。

下载演讲与口才(讲稿)(合集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演讲与口才(讲稿)(合集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演讲与口才

    演讲与口才考试大纲 一.名词解释 1.演讲:它是人们用口头表达方式阐明道理推衍大义的一种交际形式,是交流传播信息的重要手段之一。 2.演讲者:是在演讲活动中有口头表述方式阐明......

    演讲与口才

    如何提高自己的演讲水平 南阳理工学院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班级:2011060701 姓名:李元博 学号:1106654030一、摘要 演讲就是借助有声语言和身体语言的......

    口才与演讲

    1口语交际就是特定的人,在特定的语境里,为了特定的目的,运用语音手段,传递信息、交流思想和感情的一种言语活动。 2演讲的基本特征:理论思维形象化、语言表达立体化、思想观念的......

    演讲与口才

    探讨邹越——《让世界充满爱》的演讲艺术摘要:爱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一场演讲带给人们带来心灵上的撞击更是让人们体会到爱的伟大。本文从演讲的题材和演讲者与听众的关系上......

    演讲与口才

    演讲口才教学辅导 一、什么是演讲 演讲,又叫演说或讲演,是演与讲的有机结合,演讲者凭借有声语言和相应的态势语言,在特定的时空环境中,郑重系统地发表见解和主张,从而达到感召听众......

    演讲与口才

    《演讲与口才》的读后感 《演讲与口才》是为了适应职业教育的要求,并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一本书。它阐述了口语艺术的特征和基本法则,并从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演讲与口才

    这个世界不需要冷漠 向老师及在坐的各位同学: 大家好! 今天我给大家演讲的题目是“这个世界不需要冷漠”! 在拟这个题目的时候我在想“不需要”三个字是不是太过绝对。因为这......

    演讲与口才

    演讲与口才 中国有句古话:“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确,跟那些真正具有口才的人交谈,比喝了茅台、五粮液更令人兴奋,甚至比上戏院或听音乐更能振奋精神。演讲活动是一种源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