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管理办法
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保护生态环境,防止秸秆焚烧污染,保障人体健康,维护公共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秸秆系指小麦、水稻、玉米、薯类、油料、棉花、甘蔗和其他杂粮等农作物秸秆。
第三条 在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农业等有关部门负责秸秆禁烧的监督管理;农业部门负责指导秸秆综合利用的实施工作。
第四条 禁止在机场、交通干线、高压输电线路附近和省辖市(地)级人民政府划定的区域内焚烧秸秆。
省辖市(地)级人民政府可以在人口集中区、各级自然保护区和文物保护单位及其他人文遗址、林地、草场油库、粮库、通讯设施等周边地区划定禁止露天焚烧秸秆的区域。秸秆禁烧区范围:以机场为中心15公里为半径的区域;沿高速公路、铁路两侧各2公里和国 道、省道公路干线两侧各1公里的地带。
因当地自然、气候等特点对秸秆禁烧区界定范围做调整的,由省辖市(地)以上人民政府会商民航、铁路等有关部门划定,未做调整的,严格按前款执行。
第五条 禁烧区以乡、镇为单位落实秸秆禁烧工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公布秸秆禁烧区及禁烧区乡、镇名单,将秸秆禁烧做为村务公开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禁烧区乡镇名单由所在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 关部门提出意见,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
第六条 各地应大力推广机械化秸秆还田、秸秆饲料开发、秸秆气化、秸秆微生物高温快速沤肥和秸秆工业原料开发等多种形式的综合利用成果。
到2002年,各直辖市、省会城市和副省级城市等重要城市的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60%;到2005年,各省、自治区的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5%。
第七条 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工作应纳入地方各级环保、农业目标责任制,严格检查、考核。
第八条 对违反规定在秸秆禁烧区内焚烧秸秆的,由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立即停烧,可以对直接责任人处以20元以下的罚款,造成重大大气污染事故,导致公私财产重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严重后果的,对有关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篇:秸秆禁烧综合利用
驼峰乡大学生村官为综合利用秸秆
出谋划策
秸秆禁烧工作关键在于如何综合利用秸秆。目前,驼峰乡大学生村官通过网络、走村串户调研、向有关部门咨询等方式,积极为综合利用秸秆出谋划策。目前在全乡范围内,正在与4家养牛大户洽谈收购玉米秸秆合同,解决3个相邻村的玉米秸秆综合利用问题。同时已与2家养驴户主完成沟通,向他们免费提供废弃秸秆,户主负责整理运输,减轻了村里处理废弃秸秆经费与劳动力。另外,通过实地走访与调查,许多村里的小豆腐坊需要废弃秸秆,现阶段正在统计数据和协商具体合作细节。
第三篇: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管理办法
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管理办法
1999-04-16 颁布机关: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农业部、财政部、铁道部、交通部、中国民用航空总局 颁布时间:1999-04-16 实施时间:1999-04-16 修订时间:
发文文号: 环发[1999]98号 时效性:有效
第一条 为保护生态环境,防止秸秆焚烧污染,保障人体健康,维护公共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秸秆系指小麦、水稻、玉米、薯类、油料、棉花、甘蔗和其他杂粮等农作物秸杆。
第三条 在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农业等有关部门负责秸秆禁烧的监督管理;农业部门负责指导秸秆综合利用的实施工作。
第四条 禁止在机场、交通干线、高压输电线路附近和省辖市(地)级人民政府划定的区域内焚烧秸秆。
省辖市(地)级人民政府可以在人口集中区、各级自然保护区和文物保护单位及其他人文遗址、林地、草场、油库、通讯设施等周边地区划定禁止露天焚烧秸秆的区域。
秸秆禁烧区范围:以机场为中心15公里为半径的区域;沿高速公路、铁路两侧各2公里和国道、省道公路干线两侧各1公里的地带。
因当地自然、气候等特点对秸秆禁烧区界定范围做调整的,由省辖市(地)以上人民政府会商民航、铁路等有关部门划定,未做调整的,严格按前款执行。
第五条 禁烧区以乡、镇为单位落实秸秆禁烧工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公布秸秆禁烧区及禁烧区乡、镇名单,将秸秆禁烧做为村务公开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禁烧区乡镇名单由所在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提出意见,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第六条 各地应大力推广机诫化秸秆还田、秸秆饲料开发、秸秆气化、秸秆微生物高温快速沤肥和秸秆工业原料开发等多种形式的综合利用成果。
到2002年,各直辖市、省会城市和副省级城市等重要城市的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60%;到2005年,各省、自治区的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5%。
第七条 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工作应纳入地方各级环保、农业目标责任制,严格检查、考核。
第八条 对违反规定在秸秆禁烧区内焚烧秸秆的,由当地环境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立即停烧,可以对直接责任人处以20元以下罚款;造成重大大气污染事故,导致公私财产重大损失或人身伤亡严重后果的,对有关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篇:肥东县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肥东县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认真贯彻落实《安徽省农作物秸秆禁烧奖补办法》(财建„2014‟584号)、《安徽省财政厅安徽省环保厅安徽省农委安徽省发改委安徽省审计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奖补资金使用管理工作的通知》(财建„2017‟72号)、《合肥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合肥市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管理办法的通知》(合政„2016‟54号)等有关规定,规范肥东县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管理,明确资金使用范围,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专项资金是指由中央、省、市、县财政预算安排用于支持小麦、油菜、玉米、水稻等农作物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的专项资金。
第三条 专项资金由县财政局会同县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领导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县禁烧办)共同管理。
(一)县财政局主要负责专项资金预算安排,会同相关部门审核拨付专项资金,对专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和绩效管理。
(二)县禁烧办主要负责会同有关部门做好秸秆禁烧和综
— 1 — 合利用工作,组织项目申报、实施、检查验收、考核及绩效管理工作。
第二章 使用范围
第四条 省级以上奖补资金使用范围。主要用于秸秆还田农机具购置和作业,秸秆发电财政奖补,推广玉米免耕直播技术,秸秆饲料化和基料化利用,秸秆沼气技术推广及秸秆气化工程技术研发和试点推广,秸秆成型燃料生产和炉具推广,秸秆工业原料化及能源化利用,秸秆归集收储体系建设等,一律不得用于工作经费等方面支出。
第五条 市级专项资金使用范围。鼓励秸秆离田或机械化还田和堆腐还田;实行联收联耕补助;鼓励规模化购置联合收割机、大型拖拉机大面积作业;扶持秸秆收储体系建设;鼓励开展秸秆能源化利用;推动秸秆利用科技创新;禁烧目标任务完成奖励;一律不得用于工作经费等方面支出。
第六条 县级专项资金使用范围。用于秸秆还田农机具购置和作业;秸秆发电财政奖补;推广玉米免耕直播技术;秸秆饲料化和基料化利用;秸秆沼气技术推广及秸秆气化工程技术研发和试点推广;秸秆成型燃料生产和炉具推广;秸秆工业原料化及能源化利用;秸秆归集收储体系建设等;鼓励秸秆离田或机械化还田和堆腐还田;实行联收联耕补助;鼓励规模化购置联合收割机、大型拖拉机大面积作业;扶持秸秆收储体系建设;鼓励开展秸秆— 2 — 能源化利用;推动秸秆利用科技创新。在保证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各项奖补按规定兑现的前提下,适当安排用于本区域秸秆禁烧工作直接相关的人员经费、办公经费、交通费用等保障性支出。
第三章 使用程序
第七条 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奖补专项资金使用遵循科学合理、突出重点、统筹兼顾、绩效考核的原则。
(一)秸秆机械还田和堆腐还田补助。根据上年统计部门公布的农作物播种面积,给予30元/亩补助,县级在禁烧工作开展期间将补助资金拨付到各乡(镇、园区),由乡(镇、园区)按相关规定发放到位。对农户自行组织机械还田和堆腐还田的,补助资金需通过“一卡通”打卡发放到户。同时,对因焚烧秸秆被扣拨省市级补助资金的乡(镇、园区),按相同比例扣拨乡(镇、园区)秸秆离田还田补助资金。
(二)联收联耕补助。行政村种植面积达到3000亩以上,成立或者联系农机合作社,签订农机作业合同,做到统一组织机械收割、统一旋耕还田、统一技术要求、统一收费标准,进行联收联耕作业。每村每年给予5万元补助,市、县两级财政均担。申报流程:符合建设要求的乡镇,需事先推荐上报,经市禁烧办、市财政局确认;联收联耕村若出现焚烧火点即取消资格,禁烧结束后,由县(市、区)考核验收,通过验收并经公示无异后,县级兑现本级补助资金。市级奖补申报:由县级禁烧办和财政局联
— 3 — 合行文并附公示、兑现凭证和申报材料向市禁烧办和财政局上报,市级复核确认后,拨付市补助资金。
(三)规模化购置联合收割机、大型拖拉机补助。对当新购联合收割机、80马力(含)以上的大型拖拉机6台(含)以上且本内秸秆机械化还田作业面积不少于10000亩的,经工商部门登记注册从事农机作业服务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企业,一次性奖补10万元,市、县级财政按5:5比例承担。申报流程:项目储备、主体申报,乡镇审核,县级确认,市级评审,资金拨付。市级奖补拨付:由市禁烧办和市财政局根据评审和公示结果,复核确认后,拨付市补助资金。
(四)秸秆收储体系建设。
1、秸秆收购。对从事秸秆能源化、肥料化、饲料化、工业化利用,年收购市域内秸秆达到2千吨、3千吨、4千吨、5千吨及以上的企业、合作社,市里分别按每家10万元、15万元、20万元、25万元标准给予补助,每家最高补助限额为25万元。县财政先行全额兑现,市、县财政按8:2比例承担。收购企业、合作社,收购秸秆前,需与收购的乡镇签订收购协议,并报辖区内县级禁烧办备案。申报流程:申报主体凭收购协议,县级备案材料,当期收购当地秸秆的付款凭据(凭据上标有农民、收储组织等签名、联系方式)、生产设备参数、原料入库单、产品出库单、销售票据、电力消耗证明、禁烧乡镇政府、村(居)委提供的收购证明等,向县(市、区)禁烧办申报,由县(市、区)负责验收、公示并先期全额兑现补— 4 — 助资金。
2、收储站建设。在禁烧乡镇新建秸秆收集、打包、储存、转运(或加工)等功能的区域性秸秆收储站, 每站一次性补助20万元,市、县财政各承担50%。建设主体需在禁烧期前申报,经市禁烧办、市财政局确认后,方可实施建设。收储站须距离建筑物、电线、烟囱等50米之处,占地达到8亩以上,有仓储设施,配备水泵和灭火器等防火设备,配备秸秆打包机及抓草机各1台或打捆2台套(含动力机械)、地磅等设备,有管理用房,具备50KW以上用电容量,且年收购加工本地秸秆量达5000吨。申报流程:禁烧结束后,凭市级批复、场地来源证明,机械设备购置发票、支付凭证,收购秸秆证明,向县级禁烧办申报;由县(市、区)验收,通过验收并经公示无异,县级兑现本级补助资金。市级奖补申报:由县级禁烧办和财政局联合行文并附公示、兑现凭证和申报材料向市禁烧办和财政局上报,市级复核确认后,拨付市补助资金。
(五)秸秆能源化利用。对新建供气300户以上的秸秆气化集中供气工程,一次性给予50万元建设补助;对新建秸秆固化站,年加工量不少于3000吨的秸秆固(炭)化加企业,可申报秸秆固(炭)化成套设备购置补助。给予秸秆固化成套设备购置费50%补助;市、县财政各承担50%。建设主体需在禁烧期前申报,经市禁烧办、市财政局确认后,方可实施建设。申报流程:企业凭市级批复、设备发票、供气户证明、秸秆收购证明、乡镇和村证明等,向县(市、区)禁烧办申报,县级审核、公示并兑
— 5 — 现本级补助资金。市级奖补申报:由县级禁烧办和财政局联合行文并附公示、兑现凭证和乡镇申报材料向市禁烧办和财政局上报,市级复核确认后,拨付市补助资金。
第八条 省级秸秆综合利用与禁烧专项资金拨付。省财政按照上年统计部门公布的小麦、油菜、玉米、水稻播种面积和补助比例,确定各县(市、区)奖补资金,由市财政拨付到县(市、区)。省奖补资金实行当年预拨次年清算。省里以县为单位,对重点区域内每发现1个焚烧火点扣5%省奖补资金,非重点区域每发现1个焚烧火点扣2%省奖补资金,因省奖补资金扣回形成的补助缺口,由乡(镇、园区)全额承担。
第四章 有关要求
第九条 专项资金使用必须严格按照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管理规定执行,确保专款专用。中央、省级、市级、县级配套资金要实行分账核算、分别列支。专项资金不得用于同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无关的支出,市级以上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奖补资金除明确的工作经费和奖励资金外,不得用于人员经费、办公经费、交通工具和办公设备购置等,不得截留、挤占和挪用,确保资金规范、有效使用。
第十条 每年各乡(镇、园区)及相关单位要定期开展专项资金使用情况自查工作,县级农业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对乡(镇、园区)进行重点检查,形成检查报告于每年12月1日前— 6 — 上报县农委、县财政局。
第十一条 对专项资金使用过程中存在弄虚作假、截留、挪用、未经批准变更资金使用对象及范围的,一经查实,责令限期整改,并减少下一奖励资金;情节严重的,由县有关部门收回资金,并视情节依法、依纪追究责任单位或直接责任人的相关责任。
第五章 附 则
第十二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第十三条 本办法有效期为5年
第五篇: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管理办法环发[1999]98号
关于发布《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管理办法》的通知环发[1999]98号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农业部、财政部、铁道部、交通部、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发布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为保护生态环境,防止秸秆焚烧污染,保障人体健康,维护公共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农业部、财政部、铁道部、交通部、国家民航总局联合制定了《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管理办法》,现予发布,自即日起施行。
各地接到本通知后,可以翻印《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管理办法》,并在乡镇、村庄张贴,广而告之。
附件: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管理办法
一九九九年四月十二日
附件:
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保护生态环境,防止秸秆焚烧污染,保障人体健康,维护公共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秸秆系指小麦、水稻、玉米、薯类、油料、棉花、甘蔗和其他杂粮等农作物秸秆。
第三条 在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农业等有关部门负责秸秆禁烧的监督管理;农业部门负责指导秸秆综合利用的实施工作。
第四条 禁止在机场、交通干线、高压输电线路附近和省辖市(地)级人民政府划定的区域内焚烧秸秆。
省辖市(地)级人民政府可以在人口集中区、各级自然保护区和文物保护单位及其他人文遗址、林地、草场、油库、粮库、通讯设施等周边地区划定禁止露天焚烧秸秆的区域。
秸秆禁烧区范围: 以机场为中心15公里为半径的区域;沿高速公路、铁路两侧各2公里和国道、省道公路干线两侧各1公里的地带。
因当地自然、气候等特点对秸秆禁烧区界定范围做调整的,由省辖市(地)以上人民政府会商民航、铁路等有关部门划定,未做调整的,严格按前款执行。
第五条 禁烧区以乡、镇为单位落实秸秆禁烧工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公布秸秆禁烧区及禁烧区乡、镇名单,将秸秆禁烧做为村务公开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禁烧区乡镇名单由所在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提出意见,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
第六条 各地应大力推广机械化秸秆还田、秸秆饲料开发、秸秆气化、秸秆微生物高温快速沤肥和秸秆工业原料开发等多种形式的综合利用成果。
到2002年,各直辖市、省会城市和副省级城市等重要城市的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60%;到2005年,各省、自治区的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5%。
第七条 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工作应纳入地方各级环保、农业目标责任制,严格检查、考核。
第八条 对违反规定在秸秆禁烧区内焚烧秸秆的,由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立即停烧,可以对直接责任人处以20元以下罚款;造成重大大气污染事故,导致公私财产重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严重后果的,对有关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