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时政热点:司法改革,以顶层设计谋“体制质变”[大全]
[键入文字]
系统性重构,就是要寻求“质变”,通过打破积弊已久的现有体制掣肘,以顶层设计的高度与气魄,来一次提纲挈领的“化学反应”。
7月12日,上海召开全市司法改革先行试点部署会,落实中央和市委关于司法改革的决策部署,对先行试点工作进行安排部署,拉开了试点工作的序幕。
关注本轮司法改革脉络者不难看出,上海的试点举措,呈现出“员额制”、“责任制”、“省级统一管理”等不少亮点;也自然会知晓,上海的此次试点,其实是6月初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司法体制改革试点若干问题的框架意见》、《上海市司法改革试点工作方案》等三个重要文件的落地。而若再往前溯源,这一系列改革举措,更可在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中找到已经非常成形的思路与部署。
改革是对既有体制性缺陷的修补。细览上海司法改革试点的各项举措,再结合近些年来广大群众甚至包括司法队伍本身对地方司法工作的不满与非议、法学专家的反思与呼吁,不难看出其相应的现实针对性和实用性。比如,“推行主审法官、主任检察官办案责任制”一条,就明文规定了法官、检察官的“责任”。以往枉法案件中,“审案的不判案、判案的不审案”,责任主体的模糊化和过度行政化,成为造成冤假错案的一个主因。与此类似,前几年河南法院系统推行的“错案责任终身追究”,以及不久前珠海横琴新区人民法院实行的“法官自审自判”、“终身承担审判责任”,亦属有益探索。又如,“建立以法官、检察官为核心的人员分类管理体系”、“85%人力布局一线,选任和薪酬体系有别于公务员”等改革,明确了法官、检察官的主体地位,尊重了司法职业特点,在明确责任的前提下赋予其更大权限,有望对普遍存在的“司法行政化”积习形成有力矫正。
改革更是对既有利益格局的突破。实事求是地说,细微环节上单兵突进式的小手术诚然重要,但如果缺乏系统性重构的条件和气候,对司法的“去行政化”和“去地方化”(现实中二者往往相互交织)料难发挥更大功效。司法体制的病症,绝不仅仅体现于工作流程上的不尽合理,更源自“司法对谁负责”这一问题的长期含糊。其本质与成因是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的设计逻辑出现偏差,导致司法权力的授受关系不清。最明显的莫过于,法院、检察院的吃同级财政饭、人事关系的多重交叉管理等现状。比如,一个副省级城市中级法院的干部便分为省管、市管、市委组织部管、市委政法委管、市人大常委会任命等类别,其中一些干部受到几重交叉管理,从而不利于上级法院对下级法院审判工作的指导和监督,法院难以有效抵制地方和部门的保护主义。
对于这一更本质性、更复杂的问题,我们不妨借用6月初总书记在同一个会议上谈到财税制度改革时所用到的“系统性重构”这一表述。司法改革领域的“系统性重构”,绝不是一个简单的措辞上的变化,而是基于对当前改革步入“深水区”所面临困难与障碍的深刻、清醒认识。系统性重构,就是要寻求“质变”,通过打破积弊已久的现有体制掣肘,以顶层设计的高度与气魄,来一次提纲挈领的“化学反应”。在这一层面,上海司法改革试呼伦贝尔人事考试信息网:http://hlbe.offcn.com/
[键入文字]
点中的一些举措值得期待——如,省以下法院、检察院“法官、检察官和经费省级统一管理”的两项改革,将望有党管干部原则与尊重司法规律相结合,同时克服“吃人嘴短”的底气不足,理顺司法系统的管理体制,减少不必要的外来权力掣肘与干扰。
司法体制是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上海试点为试验田的本轮司法改革,有着深远的典范意义和标本功能。置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更宏大语境下,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将日益从主流话语走向日常行动。下一步,如何处理好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坚持党的领导和确保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职权、维稳和维权等几对重要关系,既需要审慎的改革举措,更需要非凡的改革魄力。(徐锋)
呼伦贝尔人事考试信息网:http://hlbe.offcn.com/
第二篇:2014年池州政法干警招聘考试:司法改革,以顶层设计谋“体制质变”
2014年池州政法干警招聘考试:司法改革,以顶层设计谋“体制质变”
欢迎加入池州政法干警考试交流群:24861220
17月12日,上海召开全市司法改革先行试点部署会,落实中央和市委关于司法改革的决策部署,对先行试点工作进行安排部署,拉开了试点工作的序幕。关注本轮司法改革脉络者不难看出,上海的试点举措,呈现出“员额制”、“责任制”、“省级统一管理”等不少亮点;也自然会知晓,上海的此次试点,其实是6月初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司法体制改革试点若干问题的框架意见》、《上海市司法改革试点工作方案》等三个重要文件的落地。而若再往前溯源,这一系列改革举措,更可在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中找到已经非常成形的思路与部署。
改革是对既有体制性缺陷的修补。细览上海司法改革试点的各项举措,再结合近些年来广大群众甚至包括司法队伍本身对地方司法工作的不满与非议、法学专家的反思与呼吁,不难看出其相应的现实针对性和实用性。比如,“推行主审法官、主任检察官办案责任制”一条,就明文规定了法官、检察官的“责任”。以往枉法案件中,“审案的不判案、判案的不审案”,责任主体的模糊化和过度行政化,成为造成冤假错案的一个主因。与此类似,前几年河南法院系统推行的“错案责任终身追究”,以及不久前珠海横琴新区人民法院实行的“法官自审自判”、“终身承担审判责任”,亦属有益探索。又如,“建立以法官、检察官为核心的人员分类管理体系”、“85%人力布局一线,选任和薪酬体系有别于公务员”等改革,明确了法官、检察官的主体地位,尊重了司法职业特点,在明确责任的前提下赋予其更大权限,有望对普遍存在的“司法行政化”积习形成有力矫正。
改革更是对既有利益格局的突破。实事求是地说,细微环节上单兵突进式的小手术诚然重要,但如果缺乏系统性重构的条件和气候,对司法的“去行政化”和“去地方化”(现实中二者往往相互交织)料难发挥更大功效。司法体制的病症,绝不仅仅体现于工作流程上的不尽合理,更源自“司法对谁负责”这一问题的长期含糊。其本质与成因是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的设计逻辑出现偏差,导致司法权力的授受关系不清。最明显的莫过于,法院、检察院的吃同级财政饭、人事关系的多重交叉管理等现状。比如,一个副省级城市中级法院的干部便分为省管、市管、市委组织部管、市委政法委管、市人大常委会任命等类别,其中一些干部受到几重交叉管理,从而不利于上级法院对下级法院审判工作的指导和监督,法院难以有效抵制地方和部门的保护主义。
对于这一更本质性、更复杂的问题,我们不妨借用6月初总书记在同一个会议上谈到财税制度改革时所用到的“系统性重构”这一表述。司法改革领域的“系统性重构”,绝不是一个简单的措辞上的变化,而是基于对当前改革步入“深水区”所面临困难与障碍的深刻、清醒认识。系统性重构,就是要寻求“质变”,通过打破积弊已久的现有体制掣肘,以顶层设计的高度与气魄,来一次提
纲挈领的“化学反应”。在这一层面,上海司法改革试点中的一些举措值得期待——如,省以下法院、检察院“法官、检察官和经费省级统一管理”的两项改革,将望有党管干部原则与尊重司法规律相结合,同时克服“吃人嘴短”的底气不足,理顺司法系统的管理体制,减少不必要的外来权力掣肘与干扰。
司法体制是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上海试点为试验田的本轮司法改革,有着深远的典范意义和标本功能。置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更宏大语境下,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将日益从主流话语走向日常行动。下一步,如何处理好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坚持党的领导和确保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职权、维稳和维权等几对重要关系,既需要审慎的改革举措,更需要非凡的改革魄力。
更多政法干警相关信息,敬请关注:
池州人事考试网、安徽政法干警考试网
第三篇:2015年河南选调生时政热点:新一轮司法改革力度前所未有
www.xiexiebang.com
2015年河南选调生时政热点:新一轮司法改革力度前所未有
这一轮较为全面、深入的司法改革,既是法院自身体制机制不断完善的需要,也是民众对于司法公正的迫切期盼,更是一种广泛的社会共识
在中共中央明确了全面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和方向之后,7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通过媒体向社会通报《人民法院第四个五年改革纲要(2014-2018)》(以下简称《纲要》)八个方面的重要内容。与前三个五年改革纲要相比较,这次设计的改革方案,内容更为全面,体系更加科学,力度也前所未有。
应当看到,一项改革能不能获得成功,首先取决于其设置的内容是不是具有现实针对性,看它是不是真正以问题为导向,同时,体制性改革还必须切中要害,要获得社会的普遍认同。就这一点来讲,本轮司法改革抓住了问题的实质,完全符合民众期待,确实正当其时。
长期以来,人们对司法的诟病有三:一是司法审判不够独立,法官在法律之外往往还有其他的上司。表现在体制方面,就是人财物受制于当地政府,有时法院难免要看政府官员的脸色行事,司法的地方化色彩浓重,不利于对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平等保护。二是法官难以独立履职,案件处理中审裁分离现象普遍存在。表现在机制方面,就是司法的行政化倾向明显,法官的职权责不清,难以建立有效的法官司法责任体系。三是履职水平欠佳,一些法官不仅缺乏应有的专业知识、社会阅历,甚至存在司法不廉等问题。表现在能力方面,就是缺乏先进的司法理念和深厚的法学功力,不能通过娴熟的法律技能和公开透明、充分说理的司法裁判,取得定分止争的社会效果。
而《纲要》的内容,正是针对着那些长久存积于司法机关内外的体制缺陷和机制弊端等所提出的改革措施。可以说,这一轮较为全面、深入的司法改革,既是法院自身体制机制不断完善的需要,也是民众对于司法公正的迫切期盼,更是一种广泛的社会共识。
国家公务员| 事业单位 | 村官 | 选调生 | 教师招聘 | 银行招聘 | 信用社 | 乡镇公务员| 各省公务员|
政法干警 | 招警 | 军转干 | 党政公选 | 法检系统 | 路转税 | 社会工作师
www.xiexiebang.com
人们注意到,除了省级以下司法机关脱离地方影响和牵制的人财物体制改革外,《纲要》这次确实把重点放到了法院自身的审判机制改革、操作制度完善和司法能力提高的建设方面。有些内容,本身就是对前期地方各级法院实践探索成熟经验的总结和纳入。比如,关于法官制作的裁判文书的签发问题,其实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文书流程和技术层面的机构性问题,它涉及改革如何遵循司法规律,裁判权归属、裁决权自主和法官在案件审理、调解、判决中的地位及其职权界定、责任担当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纲要》提出:“改革裁判文书签发机制,主审法官独任审理案件的裁判文书,不再由院、庭长签发”。这里设计的改革步子其实并不大,因为院、庭长不签发裁判文书,仅限于“独任审理”案件的情形,并不涵盖“合议庭”审理裁决的案件。这其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探讨,其改革方向究竟如何?领导签发法律文书的性质、意义、责任和效果究竟如何?是不是依然容易留下领导影响、干扰合议庭独立办案的空间与流弊,同样值得认真评估与思考。
《纲要》同时提到完善法官等级定期晋升机制,“确保一线办案法官即使不担任领导职务,也可以正常晋升至较高的法官等级”。这一措施对稳定一线办案法官队伍(尤其是资深法官)具有重要意义,也会因此适当改善他们的收入等待遇。但在仍然维持保留院、庭长现有职数及行政职权不变的情况下,法院内部的行政化倾向等问题,依然有可能存在,资深法官追求领导职位的动力同样有可能再度产生。
最高人民法院在改革《纲要》出台后,需要不断关注改革措施在实践推进中的细节问题,让具体操作细节更加贴近目标。在当前,尤其应当考虑采取进一步的制度性手段,从司法改革的大局出发,围绕审判这一中心工作,破除部门既得利益,不断削减行政领导职务的人数,并通过领导职能调整和权力界定,防止他们以“管理”“监督”之名,去干预一线法官依法独立办案,影响司法的公正与公信。(游伟)
国家公务员| 事业单位 | 村官 | 选调生 | 教师招聘 | 银行招聘 | 信用社 | 乡镇公务员| 各省公务员|
政法干警 | 招警 | 军转干 | 党政公选 | 法检系统 | 路转税 | 社会工作师
第四篇:2014年公考时政热点:司法改革“中央主导”意在攻坚克
华图网校:http://v.huatu.com
2014年公考时政热点:司法改革“中央主导”意在攻坚克
司法改革的核心,是责任调整和权力的优化配置,不仅涉及上下级法院,在我国现有体制下,也涉及政法委、公安、检察、司法行政、国家安全、信访等诸多部门。也只有“中央主导”,才能更具统筹性,更好地攻坚克难。
据报道,民众期待的司法改革方案,或许在4月份就将解开“面纱”。这次改革与前两轮司法改革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此前司法改革措施的推行,都是在既有的司法体制框架下的工作机制改革,而这一轮改革,则是中央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框架下统筹规划和主导的,被放在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大盘子”里,极可能会在一些重大的、敏感的问题上动真格。
司法体制改革的核心,是责任调整和权力的优化配置,不仅涉及上下级法院,在我国现有体制下,也涉及政法委、公安、检察、司法行政、国家安全、信访等诸多部门,其作业面广、流水线长。前几次司法体制改革,具有明显的最高法和最高检推动、主导的色彩,主要进行了体制内的修补式改革,而司法地方化、行政化痼疾却并未得以割除,这也是一些地方冤案频现、涉法涉诉信访案件数量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
近年来,张氏叔侄案、唐慧案等严重侵蚀了司法公信力,这亟待国家通过司法体制的更新,以回应公众的公平期许。在这一背景下,将司法改革纳入全面深化改革框架下统筹规划,并由中央主导,可以针对影响司法公正的体制性障碍和深层次问题深入调研论证,提出更具宏观性的改革方案,这是重树司法权威、回应公众期待的积极举措。
中央统筹司法改革的意图,首先在于着力破除司法地方化、行政化沉疴。长期以来,司法机关的“人权”、“财权”由地方控制,司法部门与地方党政部门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使得司法地方保护主义潜滋暗长,而深厚的行政化色彩也导致了“谁都在办案、谁都不负责”的问题。但是,司法体制改革既涉及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也涉及复杂的部门利益,改革的阻力和压力非常大。中央主导司法体制改革,则可以有效地破除地方保护主义的干扰,也可以较好地破除部门利益阻碍改革的难题。
当然,司法体制改革中一些深层次的问题,远远不只是“推动省以下法院检察院人财物统一管理”就能解决的,即使是法官任免权上收至省级高院,也面临诸多难题,例如如何使这一改革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相契合,从而使改革在宪法和法律的框架下展开;再比如,如何平衡中央、省级财政和市(县)级财政的经费负担问题,也需要深入研讨。这些问题,也只有交由中央统筹规划和主导,才能使改革在法律框架下进行。
只对法律负责、独立履行法律职能而不受干扰的司法系统,是法治国家最强有力的柱石,也是公民权利的坚强保障。中央统筹规划和主导,彰显了攻坚克难的决心,我们坚信,在中央总体部署和统一领导下,华图网校:http://v.huatu.com
司法地方化、行政化的“痼疾”能够逐步破除,公正、权威而有效率的司法体制能够逐步确立,而“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也能渐次着地。
第五篇:2018云南大理三支一扶考试时政热点:以5000年文明理解40年改革:把发展优势变成
dali.offcn.com
2018云南大理三支一扶考试时政热点:以5000年文明理解40
年改革:把发展优势变成
【导语】在三支一扶考试中,时政热点在选择题中和申论材料里都有可能设考点。因而中公三支一扶考试网每日发布国内国际时事政治热点,为备考三支一扶考试的考生们提供时事政治热点政策解读理论观察、时事大事记及时事政治热点汇总等。
改革进入不惑之年,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中国改革40年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奇迹,但还存在着硬实力与软实力的落差,发展优势并没有转化为话语优势。因此,理解中国改革,也涉及到一个认知方法的转换,应该回到中国的历史和传统中来理解中国改革。
新近出版的经济图书《中国的改革哲学》,将尝试“以中国为方法”理解中国改革,用基于中国的话语来解释中国的经济改革。这本书认为“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的中庸和包容智慧,对中国改革路径的选择产生了潜在影响,正因为此,中国才能够在经济改革方案的设计中,不偏向任何一个极端,而是遵循混合至上、执两用中的方法论原则,形成了各种元素相互抵消缺点而又彼此激荡优势的“混合优势”。
这本书得到了中国经济50人论坛成员曹远征、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杨光斌、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张军、农行前首席经济学家向松祚、重阳投资总裁兼首席经济学家王庆等人作序或推荐。现将这本书的前言刊发出来,以飨读者。
——编者
中国是独一无二的,没有哪个国家享有如此悠久的连绵不断的文明,抑或与其古老的战略和政治韬略的历史及传统如此一脉相承
——亨利·基辛格(一)许多年以后,当人们回望人类的21世纪,最值得记取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进入新千年,人们见证了太多重大历史事件。纽约双子星座轰然倒塌,美国开启了全球反恐战争;雷曼兄弟意外陨落,一场持续近10年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贸易保护、民粹主义、难民危机、恐怖袭击等沉渣泛起。与此同时,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突破,预示着一个全新的未来。这些事件都具有巨大的影响力,但就对人类历史的长远影响来看,这些重大事件与中国崛起还不在一个层次上。
毫无疑问,中国崛起是21世纪最为重大的事件。
更多公职类考试信息和资料 dali.offcn.com
作出这一概括的不是中国人,而是西方的主流媒体。全球语言监测机构评出 21 世纪全球十大新闻,中国崛起高居榜首。从日本、韩国机场俯首即是的中文广告,到中国人设计的桥梁公路通行于非洲大陆,从巴黎奢侈品店门前由中国消费者排起的长队,到纽交所不断响起的由中国企业上市发起的敲钟声,全世界每一个角落都能感受到中国崛起带来的震撼。13亿多人开启现代化的征程,这是人类历史上空前绝后的进军,而能以如此之大的国家规模、人口规模实现后发赶超,在人类现代文明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壮举。
过去,很多发展中国家都是“眼睛向西”,希望从西方先发国家的发展历程中寻找摆脱贫困、走向现代文明的钥匙。现在,不仅是发展中国家,很多发达国家也纷纷把目光转向东方,希望能从中国的改革实践中提炼出具有借鉴意义的改革艺术、制度模式和治理经验。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与改革40年的经济奇迹同样受到瞩目的,是对中国改革的普遍性思考。“中国模式”“北京共识”等新概念,一时间成为风靡世界的学术热词,代表着人们对理解中国改革的热情期待。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新制度经济学奠基人科斯说,中国的改革是“我们时代最伟大的故事”,美国《时代》周刊写到,“这是我们时代的伟大故事,不是中国人的事,是我们的故事,是全人类的故事”。这个伟大的故事,也引起了世界上最聪明的头脑对它的认真思索:在波澜壮阔的发展奇迹背后,究竟潜藏着怎样的成功密码?中国改革40年的历程,拓展了人类走向现代化的途径,这其中的核心启示是什么?向世界讲清楚这些问题,需要更好地讲述中国改革的伟大故事。中国不缺乏精彩的故事,缺乏的是精彩的讲述。
(二)当我们谈论中国经济改革,我们究竟在谈论什么? 比较优势战略,市场导向改革,中国特色产权界定,发展主义政府引领……各种经济理论应运而生,都想破解中国改革成功的密码,并基于中国的改革实践提炼出具有普遍性价值的理论框架和制度模式。这不仅会丰富人类的知识版图,更会直接对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提供有别于西方的“另一种可能性”,在知识和发展两个层面有益于人类的总体进步。
但是几乎所有的分析,从抽象意义上来说都集中于有形的制度模式层面。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新制度经济学大师诺思认为,制度不仅有正式的、成文的制度规定,还有非正式的制度安排,比如说文化传统、民风习俗和意识形态等看不见的因素。从这样的视角来看,解读中国改革,就不能缺少基于文化的解释,新加坡《联合早报》这样总结︰在经济增长的故事以外,中国还有一个也许较不抢眼、较不具新闻轰动效应的故事——一个文明重建的故事。
更多公职类考试信息和资料 dali.offcn.com
历史学家史华慈说过,“人类过去的各方面经验,不论有益有害,都可能继续存在于现在之中” 并认为中国的传统与现代是“两种流动不居、互相渗透的状态”。从这个视角来看,寻找中国经济改革的成功密码,就要找到中国改革的独特性,找到中国独有而其他国家所无的特质,这就是中国几千年来薪火相传、未曾断代的文化。那些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它们所体现的思维方式、哲学观念和想象世界的方式,并没有埋进时间的故纸堆,而是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依然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看待我们这个光怪陆离的现代世界。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敏锐地洞察到数千年历史传统对中国的影响:“中国是独一无二的,没有哪个国家享有如此悠久的连绵不断的文明,抑或与其古老的战略和政治韬略的历史及传统如此一脉相承。”因此,在探讨中国经济奇迹时,就不能忽视文化对于中国改革成功的重要意义。中央政治局委员刘鹤明确指出,“中国古老的传统文化在改革开始就起到重要作用,主要是按照循序渐进的传统和中庸文化特点摸索改革路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夏斌也说,“中国30年奇迹及其背后的制度演化逻辑同样清楚地表明,近30年内的经济变迁绝非是纯经济制度因素所能概括。”
这些洞见让人透过中国经济改革的40年,看到了中国文明延续的上下5000年。今天,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一个文明古国正在重拾昔日荣光。讲好中国的改革故事,也应该摒弃西方中心观,走出“被表达”、“被代言”的困境,努力“以中国为方法”理解中国改革,以5000年文明理解40年改革,在中国发现历史,在中国看见智慧,在中国遇见未来。
(三)40年与5000年。这是传统与现代的相遇,也是历史向未来的延伸。与俄罗斯、波兰等转轨国家比较就可以发现,中国的渐进改革带来了一种混合的经济形态:既有有效的市场,也有强大的政府;既有公有制经济,也有非公有制经济;既有充当发展“助推器”的城市,也有充当发展“稳定器”的农村……曾被视为相互矛盾的对立元素在中国的改革中不仅并存共处,而且戏剧性地发挥着互补的作用,这可以说是中国古老的中庸哲学的当代运用。
一位经济学家注意到,中国的经济改革,展现出一种全方位学习的能力:科学技术可以学美国,工业制造学德国,管理学日本,分解房地产的使用权学香港,工业园区学新加坡,农业还可以学以色列。国际金融大鳄索罗斯也感慨:“中国人学得快啊!”面对日新月异的技术,面对现代社会的治理,面对各种经济理论,中国展现出了一种海纳百川的包容能力,“到中国讨论多元文化的共存和发展,会比在纽约联合国讨论还要受到大家欢迎”。
更多公职类考试信息和资料 dali.offcn.com
这就带来了一个根本性的问题:面对不同的经济学说,为什么中国没有偏执地选择其中一个?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俄罗斯等国家选择基于“华盛顿共识”的“休克疗法”。中国的经济改革,为什么能把各种经济学说以及基于这些学说的解决方案结合起来,吸收各自的合理成分并混合应用于现实?这个问题涉及到如何看待不同的经济学说的认知问题。这是一个文化传统和哲学观念的问题,也就是改革哲学的问题。
中国改革走过40年,现在确实到了总结中国的改革哲学的时候了。中国传统文化对改革的影响,绝不只是锻造了中国人勤劳、节俭、务实等性格特点,更重要的是在传统文化中沉淀形成的包容性思维方式和哲学观念,影响着人们对待不同改革方法的认知方式,并最终形成了中国改革不走极端、兼收并蓄的混合形态。显然,贯穿于改革过程的“包容型智慧”,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源远流长的谱系,它最早的表述就是孔子总结提炼的“中庸”。
提出“北京共识”概念的雷默早已注意到中国崛起的“非对称特点”,中国的实力并不仅仅体现在可以数字化的显性实力,也体现在向世界贡献了一种全新的看待现代化的认知方式和思想观念。政府与市场,集中与分散,管制与自由,中央与地方,城市与农村,内需与外贸,国内与国际,东部与中西部……在所有这些相关联的二元范畴中,中国的经济改革始终坚持执两用中的原则,进行综合运用、形成叠加优势。
对待不同的经济学说以及由此派生出的改革方案,中国都是以学习的态度汲取其合理成分,又以批判的眼光扬弃其不足之处,并最终混合应用于改革实践,形成了各种元素相互抵消缺点而又彼此激荡优势的“混合优势”或者说“叠加优势”。换句话说,中国的经济奇迹不只是后发优势、大国优势,也不仅是规模优势、人口优势,很难归因于哪一个简单的方面,而是一种综合优势、混合优势和叠加优势。这就是贯穿于中国改革的“包容型智慧”,这些哲学观念应用于现代中国,却有着几千年的文化传承。理解中国当代的发展,需要到几千年深根固本的历史中寻找解释。
(四)时间变成历史,中国内涵天下。
中国改革40年取得的经济奇迹,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文化积淀。这本书的使命,就是要寻找引领中国取得改革成功的思维方式和哲学观念,展示出中庸哲学与“包容型智慧”如何运用于中国改革40年的进程,并由此尝试“以中国为方法”理解中国改革,用基于中国的话语来解释中国的经济改革。中国的经济奇迹无论有多少种经济解释,基于文化的解释必将占有一席之地。这是几千年历史在当代的延伸,也是这40年对于5000年的回响。
更多公职类考试信息和资料 dali.offcn.com
这本书将分为8个章节,第一章是总论,寻找中国经济奇迹的文化解释;第二章到第四章分别从改革的目标模式、改革的路径选择、改革的转轨方式等动态视角,深入观察“包容型智慧”运用于经济改革的过程;第五章到第七章分别从中央与地方、城市与农村、政府与市场的结合,从静态视角来观察“包容型智慧”达到的经济绩效。第八章是总结,明确提出“作为一种方法论的中国”的概念,用中国的方法论去理解中国、认知中国,并对“包容型智慧”做出系统解释,形成讲述中国故事的认知框架。
这本书将尝试把经济分析的专业性与哲学文化的思想性结合起来,既形成一种通俗的经济读本,也透视经济选择背后的哲学观念。经济学往往被戏谑地称为“令人抑郁的科学”,在加入思想图景之后,这本书的经济分析将变得灵动起来;同时,讲到中国的传统文化,一种需要避免的倾向是陷入盲目的自大,这本书将以一种哲学思辨和科学理性的态度来分析中国的“包容型智慧”,传统文化的精髓不是云里雾里的玄学、令人捉摸不透的神秘体验或故弄玄虚的封建迷信,而是一整套内涵明确、可被复制的科学思维,经由理性总结完全可以成为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讲好中国故事,绝不仅仅只是从事实层面展示中国的改革历程,这是讲好中国故事的初级层次。英国崛起带来了自由的观念,德国崛起让人看到国家的作用,美国崛起则制造出“历史终结论”,可以说,历史上每一个崛起的大国,都曾给世界贡献出新的思想观念和话语体系。中国的崛起同样应该有这样一个思想贡献。因此,从理论和知识的高度总结中国改革的经验,提炼出能够改变人们思维方式的哲学观念和理论图示,才是讲好中国故事更高层次的任务。
这正如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的预测:中国可能“有意识地、有节制地融合中国与其他文明的长处”,“其结果可能为人类文明提供一个全新的文化起点”。这本书正是朝着这个方向进行努力,也许它所提炼出的“包容型智慧”,只是中国的改革哲学一个微不足道的部分,更深厚的思想智慧还等待着更多人去思考和挖掘。这本书并不是封闭的终章,而只是一个具有启发性的开始。
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中国人民近代以来170多年斗争史,中国共产党90多年奋斗史,中华人民共和国60多年发展史,改革开放30多年来探索史,这些历史一脉相承,不可割裂。”这句话饱含着深刻的方法论智慧。历史不是关于过去,而是关于现在,它一直参与到今天的选择与决策中。“5000多年文明史”与“30多年来探索史”,也有着深刻的联系。让我们一起回顾改革40年那些激动人心的故事,并在历史与现实的互动中,打捞中国的改革哲学,感受中国向世界贡献的思维方式和哲学智慧。
更多三支一扶信息关注大理中公教育信息网
更多公职类考试信息和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