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武定县参与云南省贫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教学质量调查研究》子项目研究报告
白路小学关于《武定县参与云南省贫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教学质量调查研究》子项目
研 究 报 告
白学先
白路小学关于《武定县参与云南省贫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教学质量调查研究》子项目研究于2013年8月启动以来,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指导下,尤其是县教研室的悉心关怀、指导、帮助下,在同事们的大力支持及努力工作下,使子项目研究沿着规范化、科学化方向发展。课题组积极做好课题的调查研究和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调查成果和经验。现总结报告如下,恳请各位专家、领导给予指正、审议。
白路乡位于县境西部,北连环州乡,西邻元谋县老城乡和元马镇,南抵猫街镇,东接高桥镇。辖白路、毕家、岔河、小井、中村、古黑、平地、三合、营盘、洒布柞10个村民委员会,97个自然村,106个村民小组。国土面积283平方千米。2013年末,全乡总户数3792户,总人口14702人,其中:农业人口14333人,非农业人口369人;少数民族人口11171人。人口自然增长率2.67‰。耕地面积16374亩。全年粮食总产量326.6万千克。工农业总产值12375.2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226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263元。有乡镇企业398个,从业人员732人,乡镇企业总产值54267万元。全乡10个村委会全部通公路。初中小学在校班数61个,在校生1709人,其中小学46个班1113人。有卫生院1所,村级卫生所9个,文化站1个。广播电视覆盖率分别为96℅。全乡外出务工人员1076人。白路小学下辖9个小学,其中完全小学一所,在校学生1113人,在 职教职工71人,近3年我校教育教学质量居全县山区片前列。
我国自1986年正式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以来,我乡义务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近年来在提高义务教育教学质量方面尽了很大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我乡实现了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为积极推进《武定县参与云南省贫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教学质量调查研究》子项目的研究,推进义务教育的全面发展,解决好影响我乡义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过程中存在的特殊困难,提出切实有效地解决对策,我乡的义务教育发展状况进行了调研。
一、调研的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课题组选择了我乡所有学校作为调查对象。除采取实地调查的研究方法外,还采用了文献法、问卷法、访谈法、数据分析法等研究方法。
二、影响我乡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的主要问题
通过本次调研,课题组发现影响我乡义务教育教学质量存在着不少的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有:
(一)我乡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整体滞后
我乡少数民族种类较多、人口比重较高的边疆乡镇。由于历史形成的原因,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发育迟缓,加之少数民族多分布在贫瘠的山区,居住分散,交通不便,给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带来了很难想象的困难。10个村民委员会,97个自然村,106个村民小组只能保生存,不能求发展。又因为在“人民教育人民办”的错误导向下,迫使 少数民族地区的义务教育在不具备基本办学条件下,突击发展,留下了严重的后患,已突击的“普九”处于低标准、低水平状态,控辍保学的任务十分艰巨。
(二)、教学设施条件较差,存在不少安全隐患
保障学校校舍的安全,是办学的首要任务。据统计,危房率高达13.2%。加快小学危房改造在我乡显得十分重要和紧迫。
1.中心小学教室紧缺
在课题组调研的这几个小学中,中小学教学设施普遍较差,并且存在不少安全隐患。部分学校的校舍基本可以满足教学需求外,其余的大部分学校都存在教室紧缺、教学设施不足等现象,特别是白路中心小学和三合小学,目前的学校设施更本无法满足学生的就学需要。
2.住宿条件较差
我乡由于地处山区,居住分散,在广大的中小学校里,学生的住宿条件十分简陋。如三合小学24平方米的宿舍里竟住着36个学生;我乡中心完小一间由教室改装的宿舍里则住着64个学生;由于住宿条件有限,有的学校甚至让5个学生挤住2个床位,有的学校则让学生在校外借住,给学校的管理带来困难,同时学生的安全也难以保证。
3.教师住房紧张
由于教育经费奇缺,我乡小学基本上无力建盖专门的教师宿舍,教师住房紧张的现象十分普遍。我乡中心完小有三分之二教师没有宿舍,只能租住在大街上。三合小学也有4位教师在外租住,好多学校的教师2人合住一间,都住在单间面积不足10平方米房间里,这些 房间既充当卧室,同时又是书房、厨房、客厅,给教师的工作和生活带来很多不便。
(三)师资缺乏,素质偏低,流失严重
1.师资队伍素质偏低
由于我乡小学教师队伍素质偏低,虽然从表面上看教师学历达标率较高,但教师提高学历的途径基本上是函授、成人高考等形式,并且在此过程中不少教师村在调换专业提升学历的现象。如原来具有中师学历教师,再提升学历的时候考虑到学科本身的难度,往往选择教育管理、中文等人文专业,这样一来,虽然获得了比以前高一级的学历证书,但本专业水平却没有得到真正提高。
2.师资严重不足
由于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生活条件不如城镇优越等因素的影响,我乡小学师资严重不足。而优秀教师则又设法向城镇流动,考虑到县的财政负担,每年所能补充的教师人数也相当有限。以上种种不利因素使得原本已经十分缺乏师资的农村小学更加举步维艰。
3.教师队伍不稳定,流失现象严重
由于上述的不利因素,加之当前实施的教师人事制度改革,使得教师的流动合理化,不少教师想尽办法向生活、福利待遇好的地区流动。由于师资奇缺,教师大多教学任务重,而住房、福利等待遇却不能与城镇学校的教师相当。教育主管部门每年都要对教师进行考试、考核,将一些优秀教师调入城区学校或其他一些离城区近、教育质量好、待遇高的学校。这些教师大多是乡县级骨干教师或教坛新秀,是 我乡学校师资队伍中的栋梁,学校在培养他们时往往花了很多人力、物力和财力,他们的离去不但给学校的教育计划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紊乱,也给教育质量带来一定影响,更是给学校培养教师工作的信心以打击。所以学校管理者普遍认为这以后在培养教师时只要培养成“半成品”就行了,即培养出来后不给上报评“骨干教师”或“教坛新秀”,以免被人挖走,但这样又会挫伤教师的积极性。骨干教师的流失导致我乡教育质量下降,使我乡生源流失。我乡生源流失问题已比较严重,一些比较优秀的学生或家庭比较富裕的学生,都流向了城区比较好的学校。
(四)学生贫困面较大,小学生入巩固难、控辍保学任务较重
在课题组调研的小学入学率、辍学率、完学率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城乡差别。在小学阶段,乡镇一级的学校入学率和巩固率均较高,而村完小及其以下的教学点入学率和巩固率都大大低于乡镇一级
此外,在调查中调查组还发现在小学阶段,女生的辍学率一般要比男生高。
虽然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农村贫困地区学生的救助力度,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实行了 “两免一补”政策,极大的缓解了农村贫困家庭的经济压力,但在我乡困难并没有得到全面的解决。我乡山高谷深,群众居住较为分散,给学校的布局设点带来困难,为提高学校办学效益,节省教育开支,不少学校进行了撤销和合并,这就带来了大部分学生入学必须住宿和交通费用的问题。
以中心小学为例,一个小学生每月交通费10x 2x 4.4=88元,加上其 它的生活费用,每个在校学生每月的学习和生活至少需要120元左右,这给当地许多还在温饱上挣扎的农村家庭带来了较为沉重的负担,进而导致了小学生的辍学。
(五)校点分散、办学规模小、效益低
由于受到地理因素的影响,我乡山高谷深,村落分散。加之改革开放后,政府本着方便群众子女就近入学的原则,积极发动群众办学,村村有学校,从客观上造成了学校布点缺乏合理性。在2010-2013学年,全乡有10所小学,但仍有教学点3个,教学点为当地适龄儿童就近入学提供了机会,但师生比低,办学效率低,教育教学质量难以保证。教学点办学的低效益直接影响着我乡教育的效益。在2012-2013 学年,全乡共有小学生1116 人,平均每校只有112 人(全国平均为374.54 人),我乡明显低于全国水平。
由于校点分散,办学规模小,对学校管理极为不利。不仅资金投入无法做到校校兼顾,图书、教学设备等严重短缺,更加严重的是不少教学点的教师由此产生了“山高皇帝远”的心理,严重损坏了教师队伍的形象,还对当地的教学质量产生了极坏的影响。
(六)当前激烈的社会竞争和就业形势给义务教育发展造成压力
由于当前的就业形势较为严峻,不少大中专毕业生就业都存在困难,因而在少数民族地区,一股新的“读书无用论”正在悄悄蔓延。不少学生和家长看到这种现实,加上当地科技含量较低的粗放型农业生产方式使他们看不到接受教育所带来的收益,因而上学受教育的观念较为淡薄。有的学生不愿意学习,家长也不愿送子女入学。有部分学 生辍学流失后,经过学校动员和救助重返学校,但由于学习过程断断续续,基础较差,且年龄比同龄人偏大,逐渐失去学习兴趣,加之受到这种 “读书无用论”的影响,一旦得不到救助,便会重新离开学校。
(七)民族特殊问题给义务教育发展带来困难
早婚习俗
苗族、彝族、傈僳族等少数民族学生由于受到民族风俗习惯的影响,早婚现象十分突出,许多学生往往年仅十四、五岁就按照家庭的安排回家组织家庭,形成事实婚姻。对小学生的入学和巩固也造成不小的影响。
三、对解决我乡义务教育教学质量发展问题的对策探索
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奋斗目标。我乡95%的人口在农村,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在农村,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农村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重要作用。农村义务教育是农村教育的主体,发展农村义务教育,使广大农村学龄儿童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是实现教育公平和体现社会公正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要求,更是提高农民素质、实现全面小康的重要保证。
农村义务教育是提高农民素质的基础性工作,目前的农村义务教育从“量”上来看(如小学入学率,小学毕业生升学率,巩固率等)已经是形势喜人了,但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上仍面临很多困难和问题,仍有很多工作要做。为此,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一)、课题组认为,教育体制僵化,办学形式单一,农村基础教 育脱离农村经济发展需要,缺乏与农村社会的血肉联系,这是当前农村教育问题的突出表现。
保守、消极的教育观念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当前的学校教育内容与少数民族聚居民生活需求相关联度不大。所致,因此,要根据少数民族聚居区社会发展主动加强教育与之的适应性,促进教育为少数民族聚居区的社会经济文化以及学生发展服务。特别要注意加强教育内容的适应性和教育结构的适应性。
1.加强地方课程开发,增强教育内容对地方社会、经济、文化的适应性
长期以来,少数民族聚居区学校的课程设置都是按国家的统一计划制定的,缺少对地方特色的反映,学生在学校学到的知识与之所处的环境和生产活动相关性太小,降低了学校教育的吸引力。少数民族聚居区急需建立起完善的地方课程体系,这些地方课程资源是相当丰富的,可以建立起完善的适应当地社会、经济、文化需求的地方课程,通过这样的方式增强教育对地方的服务功能。根据本地的社会、经济、文化、自然和民族等方面的实际需要开设一定数量的课程,或对已有的课程进行某些完善、补充和改编,使学生更加了解家乡、热爱家乡,更加了解本民族、热爱本民族,从而立志将来为家乡的现代化建设、为 传承和发展本民族的文化而贡献力量;同时还有助于克服课程、教材脱离实际的弊病,有利于学生把学得的知识运用于实际,促进学用的一致。
2.调整和完善多层次教育结构,特别是完善职业教育(农科教)结构
少数民族聚居区教育结构应该与当地的社会发展相适应,因此需要建立多层次的教育结构体系,特别是根据当地的学生的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实际来丰富和完善教育结构特别是完善职业教育结构。将教学内容与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相结合,使他们感受到所学有所用,由此来调动他们积极的教育观念。
3、加大“两免一补”力度
根据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中央和省财政应加大对这些地区“两免一补”的力度,使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普遍得到资助。中央还应将贫困地区“一费制”收费标准的制定权也下放到省级政府,以适应区域义务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4、加强对学校布局的管理,办好“寄宿制”学校
加强对“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的管理。学校布局调整要因地制宜,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城镇化建设的需要结合,与学生受教育的需求结合起来,确保学生不因布局调整而失学;要适当提高贫困寄宿生的生活补贴标准,减轻贫困家庭的负担,确保贫困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
从我乡的实际情况出发,学校布局应继续坚持“以集中办学为方向,宜并则并,需增则增”的原则。集中办学对提高质量及效益有利,必要时增加校点对普及入学率也有一定的好处。
(二)建立及完善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学生救助体系和机制
通过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努力,多渠道筹措资金,建立对义务 教育及义务教育以后的各教育阶段贫困学生救助体系和机制,切实解决贫困学生的学习、生活困难,让这些学生上得起学。这一贫困学生救助体系应是整个教育系统中的经常性的工作,具有稳定性、长效性、持续性及有效性。对于民族教育来说,救助体系要保证在义务教育阶段中所有贫困的少数民族学生不会因家庭经济困难而上不起学。在义务教育阶段以后的教育中,也要尽量使有学习能力和愿望的贫困少数民族学生有机会继续学习。这一政策十分重要,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和更好地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