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当代中国的行政管理制度改革

时间:2019-05-13 23:50: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析当代中国的行政管理制度改革》,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析当代中国的行政管理制度改革》。

第一篇:浅析当代中国的行政管理制度改革

浅析现代中国的行政管理改革中的官僚制理性精神

事例:中国的历史源远流长,朝代众多。有着很长的官僚制历史渊源。历朝历代都对国家的行政管理制度特别重视。但是在众多的朝代中,无一例外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传统权力和超凡权利比法定权利更具有影响力。即使到了近代中国的中华民国时期的行政管理的官僚制也依旧如此。虽然中华民国时期提倡三权分利,依法统治,依法办事。但是在实际地行政管理现实中依旧是人性大于法制,人情管理的成分远远多于理性管理。这违背了现代官僚制最基本的理性特征。现代改革开放的中国不断发展,政治制度也不断完善。特别是中共中央提出的依法治国方针的提出,中国社会政治制度的法制化进程越来越加快,行政法制化改革的深度也越来越深,越来越细微。全面依法治国,实现公共行政法制化越来越促进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发展。

理论:韦伯的官僚制理论中的组织模式是一种层次分明、制度严格、权责明确的理想的等级制组织模式,和现在人们对“官僚”一词的含义理解不同。【1】它是一种以分部---分层、集权---统一、指挥---服从等位特征,以社会管理为目标的组织形式。韦伯通过区分三种权威模式,即传统型权威、魅力型权威和合理合法型权威来论证自己的官僚制理论中具有相当的理性因素。

官僚制是一种典型的金字塔式的组织结构,它具有如下一些基本特征:(1)实行集权制,组织的权威和权力来自与法律和各种明确的规定。(2)要求组织功能和办事程序保持高度的统一性,减少摩擦,降低人和物的成本。(3)在组织内部实行下级服从上级的严格等级制。(4)个人呢职责和所得到授权只取决于其所占据的职位。(5)采取测验考试等形式,以技术资格为根据选择任职者。官职是被任命的,官员的职位通常是终身性质的。(6)非人格化的管理是最基本的制度要求。(7)组织运行严格按照事先规定的程序、流程和指挥链条,纵横交错、按部就班的进行。【2】

官僚制这种特殊的社会组织形式,其基本精神及其价值就是理性,概括地说,官僚制拥有的理性精神主要有三方面。第一,对组织效率的追求。第二,非人格化的组织管理。第三法制精神。

在现代中国的行政管理制度的改革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政府充分的吸收了韦伯的官僚制理论中的理性因素,将中国的行政管理制度越来越理性化和高效率。比如,在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的行政组织是建立在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基础之上的,缺乏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之上而先天拥有的各种理性精神。如自由契约精神、法制观念、竞争观念、效率观念等。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计划经济和计划经济下的行政体制显然早已不适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于是中国共产党充分的吸收韦伯官僚制理论中的理性因素,理性精神,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础上的行政管理制度,大力促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和行政管理体制的优化发展。

进入21世纪的新时期,中国的行政组织的发展出现了止步不前的状况。新的世纪面临着新的国际经济、形势,但中国的行政组织改革却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90年代的行政体制缺乏合理的职类分类和职能分工,国家公务员队伍的专业化、技术化水平比较低,讲门第、拉关系等缺点逐渐暴露出来;重人治,轻法治、重身份,轻契约的感性精神占据了官僚制中理性精神成长的空间;行政管理“以身份取向”凌驾于“成绩取向”之上,官员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越来越低迷。在新时期的行政组织管理的诸多问题出现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政府积极的分析问题的原因所在,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积极的进行相关的行政体制优化重组和改革。在20世纪的各大全国性的大会上,中国共产党先后提出了一系列的行政管理制度改革的方案,例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的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定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前进方向等。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政府积极实行相关行政制度改革的方案,进行相关改革。细细来看,在新世纪的行政制度改革中我们可以看到韦伯的官僚制理论的理性精神得到了不断地发展和完善,中国政府按照“做”和“变”的逻辑,对韦伯的官僚制理论中的理性精神进行了科学性的分析和把握,运用到中国行政制度的改革中。那么,新世纪的行政体制改革是如何贯彻韦伯的官僚制理论中的理性精神的呢?

第一,中国政府在新世纪的改革提出以服务为导向,培养官员高尚的职业精神。实行精兵简政,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以服务作为政府制度创新的核心,按照服务至上的原则,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进程;提出官员要明确自己的职业角色,把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从事公共管理活动的最终目标,不患得患失,做到一心为公。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意识,自觉抵御各种不良思想的影响,增强自己的服务意识和服务理念,培养高尚的职业精神,实现自己精神面貌的新变革;加快完善相关的制度建设,在制度建设或城中突出服务精神的内涵,使官员在行政活动过程中既有制度保障,又突出他们的活动路向。这一方面的行政制度改革方案我们可以明显看到中国政府重新阐释了韦伯官僚制理论中的理性精神,按照“做”和变的逻辑,对韦伯的官僚制理论中的理性精神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和把握,对官员的自身提出要求,对政府的政治制度进行非人格化的组织管理,提高了官员的廉洁办事能力和政府的工作效率。

第二,在新世纪的政治制度改革中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新世纪的政府制度改革提出加大为普通民众进入官僚系统提供平等的机会;对政府官员的办事行为进行监督,保证公共行政活动的公开通明性。在新世纪的政府制度改革中还提出完善我国的选举制度,加强党的领导,不断提升人大在国家中的地位和权威,不断提高官员和民众的民主意识,大力拓展民主参与渠道。更提出应坚决崇尚宪法的权威。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全国人民意志的根本体现,是制定一系列相关法律的前提,也是实现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有力保证。一系列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改革,都必须在法律的框架内警醒,都必须依照法律办事。从新世纪的政治制度改革中提出要大力发展这会主义民主政治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出,韦伯的官僚制理性精神得到了完美的体现,韦伯的官僚制是建立在合理合法型权威基础之上的官僚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政府是中国唯一的权威合法型政府,所以在新世纪的政府行政制度改革中只有中国政府领导的改革才是合法的,才是正确的。

第三.在新世纪的政治制度改革中提出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实行依法行政。从这条新世纪的行政体制改革的方面我们看出作为社会的组织管理模式,官僚制的组织形式和行政逻辑所贯穿的是合理合法性的原则,适应了新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对形式平等的追求,体现了人与人之间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权利意识。所以新世纪的政治制度改革提出建立在法律框架之下的官僚制,这样保证了官员服从合法章程的、事务的、非人格的制度,使他们能够依法行政。新世纪的政治制度改革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法制,构建起行政组织运作的法制体系和监督体系,同时注重提高行政人员的法制意识,强调公共行政活动的合理合法化,加大反腐力度以及相关的立法工作。新世纪的政治制度改革完美的贯彻了韦伯官僚制理论中的法制精神,是中国的行政组织逐渐摆脱“人治”的负面影响,走上了“法制”的良性发展轨道。

第四,在新世纪的政治制度改革中提高官员的专业管理素质和技术水平。近代以来,随着专业化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日益深化,行政管理活动的内容也日益复杂,这就要求有一只专业化的行政管理队伍来处理日益复杂的公共事务,以便提高政府的运作效率。因此,在正常的情况下,只有证明接受专业培训者成绩合格才能有资格参加一个团体的行政管理班子,才允许被任命为“官员”。新世纪的政治制度改革从我国的现实情况出发,提出应不断提高公务员的专业化、技术化水平,不断提高官员的效率意识,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和管理素质,培养他们清正廉洁的职业精神,挺高公务员行政管理的效率为建设一个高效廉洁的政府提供人才技术的保障。在新世纪的政治制度改革中提高官员的专业管理素质和技术水平这一方面从背后来看,完美的体现了韦伯官僚制理论中的对组织效率的追求。通过对国家公职人员的制度完美和对国家公职人员的专业化的培训,改善了90年代行政管理体制中职位分类不规范;考试录用制度不完善;具有专门行政管理知识的人才不多;公务员职业精神缺乏等的各种问题,提高了公务员的工作效率和公务员的管理素质。

当代中国的行政管理制度的改革各项内容中,我们可以看到无时无刻的看到韦伯的官僚制理性精神的身影。韦伯的官僚制理性精神对当代中国的行政管理制度改革具有十分积极意义。在未来的很长时间里,也会势必影响着中国行政管理制度改革的发展。

1,,2魏娜,官僚制的精神与转型时期我国组织模式的塑造中国人民大学学霸2002 1 88

范绍庆,官僚制精神与中国行政组织文化的重构

马克思·韦伯。经济与社会(上卷 北京 商务印书馆1997 247)

第二篇:浅谈我国中小企业行政管理制度改革

电子科技大学毕业论文

浅谈我国中小型企业行政管理制度改革

第一章 绪论

中小企业是我国近阶段国民经济成分中最活跃的成分,从数量上看,占全国企业总数99.6%,截止2004年底,中小企业达近360万家,个体经营户近2351万家;我国GDP的58%、工业新增产值的74%,社会销售额的59%、税收的48%和出口的68%由中小企业创造;中小企业提供了75%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吸纳了50%以上的国有企业下岗人员、70%以上的新增就业人员、70%以上的农村转移劳动力由此可见,现在中小型企业,成为缓解就业压力、消除贫困、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在我国现有的各类企业中,99%以上的是中小企业,其中绝大多数是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对扩大就业、创造财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进社会和谐有着特别重大的意义。

随着有关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的政策法规逐步完善,影响中小企业发展的制度性障碍逐步被消除,中小企业将主要依靠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实现企业的发展。然而,纵观中小企业总体现状,普遍存在管理机制不健全,管理制度不落实,员工执行力和落实力打折扣现象,这给中小企业正常运转带来了一定的麻烦,而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还是由于公司高层对于行政管理工作的不重视,甚至不作为,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健康发展。我国中小企业已经成为保持经济平稳快速增长的主体。

第二章 我国中小企业行政管理制度改革之必要性

第一节 市场外部压力

一、中小企业成本压力

成本压力在我国改革开放早期并不显著,国内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原材料使得大量中小企业依靠成本优势高速发展,但中小企业的粗放无序式管理在原材料价格节节攀高,人力成本在急速的今天,使得自改革开放以来大量依靠廉价原材料和劳动力来获得成本优势的中小企业承受越来越大的压力。生产成本的快速上升,劳动力成本的快速上升,无疑已经成为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甚至是生存危机。

二、中小企业融资压力

我们抛开我国在信贷体制上的问题不谈,从中小企业自身来讲,之所以会出现融资困境,其主要原因如下:一是管理制度存在缺陷。大部分中小企业存在产权界限模糊、产权主体虚置、所有权与经营权不分、剩余索取权与控制权不明确等问题。二是自身竞争力不强。我国中小企业主要集中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多是依靠国内廉价的原材料和劳动力来维持低价格而得以生存和发展。三是管理人员素质不高。虽然有些中小企业企业家非常成功,但是大多数中小企业来说,经营者的经营管理水平不高,缺乏现代企业的经营和管理理念。电子科技大学毕业论文

浅谈我国中小型企业行政管理制度改革

第二节 企业内部压力

一、企业人才流失压力

中小企业的人才流失可归结为下述几方面原因:

一是人才观念错位。企业通常存在的人才观念误区有:重文凭轻能力观念,重资历轻道德观念,重招聘轻使用、大材小用、人才错用观念,重考绩轻开发观念,急功近利观念与人才高消费观念等等。如果企业没有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念,那么即使企业通过各种方式和手段招揽到各类人才,也较难真正的使用、开发好人才,最终很难发挥人才潜能并留住人才。

二是激励机制失效。激励机制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中小企业的人才竞争力,它分为物质与非物质激励两方面,也是导致人才流失的主要原因之一。激励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薪酬制度,显然,在实务中不同企业间的薪资待遇是存在差别甚至很大差别的。如果中小企业一方面不能提供相对优厚的物质待遇,另一方面又不能提供满足人才精神需要的具有企业特色的非物质待遇,很难想象企业能吸引和留住人才。

三是人才调配不当。因为企业的人才观念问题,常常会引发相应的人才调配问题。人的才能各异,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只有将人才放到最适合的职位上,才能扬长避短并充分发挥其潜能。如果在人才配置时没有作到人事相宜,造成专业不对口,工作缺乏挑战性,工作内容枯燥单调,人事错位,人才闲置,当然会影响人才为企业贡献才智的主观愿望。同时,人才与职位或工作内容的最佳配合并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而应当是动态的、变化的。当人才能力提升、个人兴趣转移、工作环境与工作内容变化时,可能产生对既有工作的不满意甚至于厌倦情绪。如果这时未及时对人才进行适当调配,不仅影响人才才能提升和发挥,甚至于会产生怀才不遇心理愤而去职。

四是人际关系紧张。人际关系是企业员工间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以情感为纽带的相互联系。人际关系的好坏既是人际沟通的结果,也是影响人际沟通过程的主要因素。现代社会,任何一项项目、任务或工作的完成已很少由一个人单打独斗能够作到的了。人际关系与企业的氛围直接相关。好的氛围能调动每一个成员的激情,并使整个工作群体协调配合而形成出色的团队。因此,良好、和谐、包容、感情型的人际关系是实现工作团队目标、发挥人才效用的必要条件。如果企业在人际关系方面存在问题,是有可能造成人才流失的。

五是管理方式落后。对于不同职位属性的人才,通常企业应当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有些企业在管理活动当中,对所有员工一视同仁,在方方面面都制定了一整套十分严格而刚性的规章制度和办事程序。表面上看是为了强化企业管理,确保企业运作的规范和有序,实际上这种过于机械的管理方式可能挫伤了人才的创造性、积极性。比如研发人员,就需要在一种宽松、自主、和谐的管理环境中开展工作才最能发挥其潜能 电子科技大学毕业论文

浅谈我国中小型企业行政管理制度改革

二、企业文化不足,缺乏企业凝聚力

一个企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良好的企业文化。世界上著名的长寿公司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都有一套坚持不懈的核心价值观、独特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就像企业的灵魂,一个企业要得到长足发展,就应该建立起优秀的企业文化,但目前我国的中小企业对企业文化普遍存在缺乏正确的认识、企业文化建设随意、个人化严重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企业凝聚力,无法充分将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调动起来,提高员工的士气,使员工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提高工作效率。

第三节 海底捞的成功改革

海底捞火锅,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从街边几张凳子的麻辣烫发展成为一家拥有60多家直营店的全国知名的大型餐饮企业,并以其独特的“肉麻式服务”在顾客中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在目前人力成本和原料成本大肆上涨的时代,国内餐饮企业普遍进入“微利时代”,海底捞仍能保持12%左右的利润率,并能走出国门,开拓海外市场,海底捞的成功值得很多中企业学习参考。

一、管理职权改革

在海底捞,权利并不集中在老总张勇的手中,而是分散到各个管理层,甚至连普通服务员也有着难以想象的权利。一个普通服务员不仅有权给自己的老客户免费送上一盘菜或者果盘,还可以对就餐不满意的顾客打折甚至免单的优惠。但权利是不能滥用的,在海底捞每名员工都有一张卡,他们在店中所有服务都需要刷卡,记录在案,一旦发现被滥用,信任和放权就不会出现这个人身上,海底捞始终坚持好的管理一定是激励为主,监控为辅,这样才能让大部分员工感到被信任,人被信任了,就会“士为知己者死”,管理就会事半功倍。正是在这样的授权管理下,海底捞每位员工都能够更好的做好自己本职工作,及时满足顾客的需要。

二、人事制度改革

在海底捞,有着希望与公平的晋升制度,任何新来的员工都有三条晋升途径可以选择:管理线----新员工—合格员工—一线员工—优秀员工---领班---大堂经理---店经理---区域经理----大区经理;技术线——新员工——合格员工——一级员工——先进员工——标兵员工——劳模员工——功勋员工后勤线——新员工——合格员工——一级员工——先进员工——办公室人员或者出纳——会计、采购、技术部、开发部等。

学历不再是必要条件,工龄也不再是必要条件。这种不拘一格选人才的晋升政策,不仅让这些处在社会底层的员工有了尊严,更是在这些没上过大学的农民工心里打开了一扇亮堂堂的窗户:只要努力,我的人生就有希望。这种晋升制度,让所有员工都感受到公平,哪怕今天是一个厨房切菜的小工也有机会升级。电子科技大学毕业论文

浅谈我国中小型企业行政管理制度改革

三、企业文化建设

海底捞的企业文化精髓在于用愿景激励员工,用温情感动员工,用情谊维系员工,用安居温暖员工,海底捞始终把员工当成家人,就要像信任家人那样信任员工,海底捞把员工视为手足,员工自然把海底捞当作自己的心脏来呵护。让他们能够有同样的机会,从贫苦的落后的农村走出来,过上城市人那样的的体面的生活。其次在海底捞改变命运的基本条件就是用员工自己勤劳的双手,勤奋的工作,最终脱离贫穷,得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最后是海底捞在实现员工的价值的同时,逐步实现在全国各地连锁的目标,把员工的进步和企业的发展紧密结合,既激发了员工的工作热情,又推进了企业的壮大。

四、改革成效

海底捞通过这一系列的改革,所取得的成效,可以用一组数据来展现。截止2011年底,海底捞全国员工接近1万多人,员工流失率保持在10%以内,三个月以上的员工流失率仅为7%,而同行业的平均流失率则高达28.6%。这1万多员工为海底捞创造了约20亿的营业额,在近三年的营收增速远远超过国内餐饮百强的平均水平。可以说海底捞的成功离不开他的员工,但是没有这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海底捞也得不到这些优秀的员工,所以中小企业要图发展,求生存就必须从自身内部进行改革,企业的生命力才会由内而外的蓬勃起来。

第三章 我国中小企业行政管理改革建议

第一节 企业人力资源改革

一、树立人力资源管理新理念

中小企业要在全球化时代取得新的发展,必须不断更新人力资源的新观念。人力资是从以工作为导向转变成以员工为导向的一种以人为本的管理。人事管理是致力于建立一种对员工进行规范与缺乏明确的员工职业发展体系,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把人当作资源、当作具有增值潜力的资涯的设计与管理,追求人与企业的共同发展,传统的人事管理是一种被动反应型的管理,电子科技大学毕业论文

浅谈我国中小型企业行政管理制度改革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是一种主动开发型的管理,基于员工的工作绩效是能力与激励水平的函数,而员工的能力是一个相对常量,员工的工作绩效决定于被激励的水平,所以激励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

二、不断完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组织机构

现代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机构是能确定企业在什么样的发展阶段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能及时为企业寻找合适的人才、留住人才、发展人才,能对企业的人力资源进行有效配置,为企业保持强劲的生命力和竞争力提供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持、保证的管理机构。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的人员应该是经过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培养的专业管理人才,拥有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知识与能力。所以中小型企业应该尽快完善适应现代化人力资源管理的组织机构。这一机构部门能明白人力资源是企业内最重要的资源,懂得如何去开发本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知道怎样去引进企业急需的人力资源,掌握激励员工的各种原则和方法,懂得如何去激励员工,以获得员工利益和企业利益的共同发展。这样一支人力资源管理的专门机构组织,是推动人力资源管理改革的基础条件之一。

三、积极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效率的员工队伍

一是企业必须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中小型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发手段,同时也作为激励和留住人才的一种重要方式。从某种意义来说,一个企业是否重视人力资源的培训与开发可以预测其未来的竞争潜力。二是加大人力资源资本投资。大力培养人才是构筑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最有效、最快捷的途径。实践证明,人力资源是所有资源中增值潜力最大、最具有投资价值的资源,人力资源投资也是所有投资中风险最小、收益最大的战略性投资。中小型企业对人力资源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应采取集约

发投资主体的积极性。

四、建立相对完善的激励机制。

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问题就是激励问题。回顾中小型企业的改革历程,可以说中小型企业的改革史也是激励机制演进的历史。从承包制、厂长负责制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其目的无不是为了激励中小型企业的经营者和中小型企业的员工这些企业价值的创造者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一是要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物质激励是指通过物质刺激的手段鼓励员工工作。它的主要表现形式有正激励,如发放工资、奖金、津贴、福利等,负激励如罚款等。物质需要是人类的第一需要,是人们从事一切社会活动的基本动因。所以物质激励是激励的主要模式,也是目前中小型企业内部使用得非常普遍的一种激励模式。但在事实上人类不但有物质上的需要更有精神方面的需要。因此企业单用物质激励不一定能起作用,必须把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结合起来才 电子科技大学毕业论文

浅谈我国中小型企业行政管理制度改革

能真正地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精神激励主要是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授予各种荣誉称号和对作出突出贡献者给予不同形式的嘉奖(比如旅游、企业提供深造和培训资金、奖励住房等)。有效的激励机制不仅可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创造力,而且可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提高中小型企业在市场中的整体竞争能力,进而促进企业的不断发展和效益增长。二是激励制度要体现公平的原则。要在广泛征求员工意见的基础上出台一套大多数人认可的制度,并且把这个制度公布出来,在激励中严格按制度执行并长期坚持,要和考核制度结合起来,这样能激发员工的竞争意识,使这种外部的推动力量转化成一种自我努力工作的动力,充分发挥人的潜能。制定制度要体现科学性,企业必须系统地分析、搜集与激励有关的信息,全面了解员工的需求和工作质量的好坏,不断地根据情况的改变制定出相应的政策。三是综合运用多种激励机制。中小企业可以根据本企业的特点而采用不同的激励机制,例如可以运用工作激励尽量把员工放在他所适合的位置上,并在可能的条件下轮换一下工作以增加员工的新奇感,从而赋予工作以更大的挑战性,培养员工对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可以运用参与激励,通过参与形成员工对企业归属感、认同感,以进一步满足自尊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第二节 完善企业文化建设

大多数中小型企业没有进行文化建设的战略思考和决策 由于中小企业只生产一种或少数几种产品,他们的企业规模普遍不大,组织机构相对简单,管理方式较为单一,员工素质相对不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为忙于生计,不被残酷的市场所淘汰,只能更多地考虑企业当前所处的位置和现状,忙于追求自己的短期利益,而对长远利益的战略无暇顾及,而且,他们一般认为文化战略是大企业、大集团的事,中小企业没有必要进行战略方面的考虑。这也使很多中小企业的领导者认识不到文化战略对企业生产经营的重要作用以及对企业可持续发展产生的巨大影响。加强我国中小企业文化建设主要做到

一、不断提高管理者素质,加强对企业文化的正确理解和认识

我国大多数中小型企业的领导者都是“白手起家”,从小作坊发展起来的,并且是靠经验的积累来管理企业,领导者的素质普遍不高,而企业的领导者又是企业文化的设计者、倡导者和建设者,对企业文化的建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企业文化又或多或少地体现了企业最高领导者的价值观、经营哲学和领导风格。因此,企业领导必须通过不断地学习,提高自己的素质,提高自己的科学管理能力以及深化对企业文化重要性的认识,全面深刻理解企业文化的内涵及企业文化各部分内容的关系,这样才能使企业的文化建设步入良性发展的道路。

二、重视企业文化的创新,推动企业文化的个性化发展 电子科技大学毕业论文

浅谈我国中小型企业行政管理制度改革

企业的管理者应该认识到一个企业区别于其他企业的特征不只是在自己的产品上、企业的外在形象上,而更多的应该是在自己企业的文化特色上,文化能够反映一个企业本质特点,其他外在形象的表现都是这种文化的表现,所以中小型企业在建设自己企业文化时,应该结合自己企业的自身特点,创造出具有一定特色、富有个性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也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而进行不断地创新,不断为企业文化建设注入新鲜血液,这样才能增强企业文化的活力,最大限度的发挥企业文化的推动作用。

三、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与经营活动的联系,推动生产经营活动地开展

企业之所以要进行企业文化的建设,其根本目的就是要促进企业的发展,而不是用于宣传和作摆设,如果不将企业文化建设与经营活动紧密相联,企业文化的建设也就失去了根基。所以在企业文化建设时,一定要立足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服务,立足于企业的长远发展,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文化保障。

四、着眼企业文化发展战略,注重培育企业精神

企业文化建设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它是一个持续发展培育的过程。中小型企业在制定自己的经营发展战略时,一定要包括文化的发展战略,要把企业精神作为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对企业文化的发展应该有总体的设计,能够使自己企业的文化发展有一个不间断、连续的发展过程,这样才能使文化得到不断的累积,避免企业因为领导者地改变而不断变化自己的企业文化精神。另外企业在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需要有适合这个阶段的文化的支撑和推动。能够为自己企业发展的每一个阶段提供这种支持,所以一定要注重企业文化建设的长远规划。

五、注重员工对企业文化建设的参与性培育团队精神,增强企业凝聚力。

企业领导者在企业文化建设上的巨大作用,但不是说企业的文化建设靠领导者自己是能够完成的,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是员工,所以企业文化建设必须要有员工的广泛参与,只有这样才能使每一位员工了解自己企业的文化,逐步使企业文化深入人心。一般来说中小型企业员工的素质会比其他大型企业的员工素质低,这是中小型企业的先天来决定的,但是企业一定要注重培养和提高员工的素质,而不是任其发展,不管不问,否则企业文化建设是无法持续推进的。在员工广泛参与的前提下,不断推进文化建设的深入,通过文化建设地不断推进,逐渐培育员工的团队精神,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使企业文化建设走上“全民参与”与“全民互动”的良性发展轨道。

六、注重企业文化传播工作,扩大企业文化的影响力

很多中小型企业不重视企业文化的传播工作,认为这是大企业所需要做的。其实,企业无论大小都应该重视企业文化的传播工作。企业文化不只应该被本企业的员工所了解和接受,也应该在企业文化建设到一定程度时为更多的公众所了解并逐渐被接受和认可,这样通过企业文化的传播可以加深公众对自己企业及自己企业产品的了解和认可,这对企业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企业在进行广告策划时一定不要只重视宣传自己企业的 电子科技大学毕业论文

浅谈我国中小型企业行政管理制度改革

产品或企业的外在形象,而应该将企业的文化及所蕴含的企业精神融入到广告当中,并利用有效的广告形式将自己的企业文化传播出去。当然传播企业文化有很多途径,各个企业应该根据自己企业的条件进行选择。例如企业可以加强与自己所处社区的联系,利用和社区的一些友谊活动来传播自己的企业文化;再如,经常和其他企业进行横向联系,增强与其他企业地沟通,在沟通交流中传播自己的企业文化。电子科技大学毕业论文

浅谈我国中小型企业行政管理制度改革

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时代的到来,中小企业应从深层次上认识到深化企业管理才是生存之本、发展之源。而中小企业在作为商业竞争中相对弱势的一个群体,有必要认识自身存在的问题,制定科学有效的管理政策及制度并迅速实施。为了适合目勇于尝试新的、现代化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企业文化,充分体现现代企业管理的“认识人性、尊重人性、以人为本”的核心和本质,就可以避免民营企业的发展困境,迈上较为规范化的轨道,只有这样才能在日益竞争的商海大战中立于不败之地。电子科技大学毕业论文

浅谈我国中小型企业行政管理制度改革

谢辞

在整个毕业设计中,十分感谢指导老师李佳碧老师的悉心指导和帮助,令我受益匪浅。电子科技大学毕业论文

浅谈我国中小型企业行政管理制度改革

参考文献

[1]卿涛,民营企业的制度缺陷与创新,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2]康洁雯,关于国有企业行政管理体制的创新思考,时代报告,2012年第6期.[3]吴凡,卢阳春,我国国有企业公司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经济体制改革,2010年第5期.[4]边立民,中小企业文化建设的问题与对策,产业与科技论坛,2010年第9卷第10期.[5]郭毅飞,我国中小企业现状分析,东方企业文化•天下智慧,2010年2月.[6]李胜竹,王永,中小企业人才流失危机与对策研究,经济师,2005年第5期.[7]中国管理模式杰出奖理事会,中国企业转型之道,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年4月:145-163.[8]胡娟,程树斌,中小企业融资的现状及对策,人民论坛,2010年第23期.[9]陈村花,赵海然,争夺价值链,北京:中信出版社,2004年.[10]陈村花,赵曙明,赵海然,领先之道,北京:中信出版社,2004年.

第三篇:当代中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与展望(范文)

当代中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与展望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当代中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主要围绕机构改革、职能转变和公共服务这三个目标展开。政府组织体系逐步优化,政府职能转变迈出重要步伐,公务员队伍结构明显改善,科学民主决策水平不断提高,廉政建设工作深入开展。本文通过对1978年以来当代中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回溯分析,可以集中探讨改革目标的实现成效和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的目标取向作出展望。

[关键词]行政管理体制;职能转变;公共服务

一、改革目标的回溯分析按目标设定,改革开放以来当代中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大体可划分为三个阶段: 1978年到1992年,以精简机构为主要目标;1993年到2002年,以转变职能为主要目标;2003年至今,以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为主要目标。

(一)机构改革为主要目标阶段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国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了与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也随之推行。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第一阶段,主要以机构改革为重点。在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下,当时政府机构臃肿。1981年底,国务院设部委机构52个、直属机构43个和办公机构5个,共100个工作部门,创下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务院机构设臵数量的最高记录。中共十二大确立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为领导体制问题。1982年,邓小平强调,‚精简机构是一场革命‛。胡耀邦在中共十二届一中全会上指出:‚要抓好机构改革的工作‛。1978年到1987年期间,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目标定位于机构改革,政府规模过于庞大的弊端已经显露,却只能单纯地依靠撤销、合并、调整、增加或恢复机构或编制来解决,虽然最终的结果并不理想,但多年机构改革实践积累的经验对之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发展推动着行政管理体制的变化,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政府职能的转变。中国政府职能的转变,尤其是经济管理职能的转变,是随着执政党和政府对经济体制改革认识的不断深化而渐进地进行的。1987年中共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为了避免重走过去‘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老路,这次机构改革必须抓住转变职能这个关键。‛1988年的机构改革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的,其最大特点是明确提出了政府职能转变这个关键性问题,改变了以往就机构论机构的做法。中国的政府机构改革,已经突破只注重数量增减,只进行单一的组织结构调整的局限,开始关注转变政府职能这一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关键因素。当然,此次改革还是以‚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为指导思想的,政府职能未能发生根本性变化。因此,围绕政府职能转变进行的机构改革具有过渡性质。

(二)转变职能为主要目标阶段1992年召开的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之后,机构改革的核心任务是在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建立市场经济的同时,建立有中国特色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行政管理体制。从1993年开始,一轮自上而下进行的全国性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改革的重点是转变政府职能。1998年的机构改革更是坚持了政府职能转变的目标定位。中共十五大报告提出:‚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企分开,把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权力切实交给企业;根据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进行机构改革,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系‛。为了实现转变政府职能,要‚把综合经济部门改组为宏观调控部门,调整和减少专业经济部门,加强执法监管部门,培育和发展社会中介组织‛。

此次改革涉及面广、改革力度大,真正强调了政府职能特别是经济职能的转变,开启了政府职能模式从‚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的实质性转变,把政府职能转变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三)公共服务为主要目标阶段2002年,中共十六大提出积极推进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等,对经济体制改革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而现实中的一系列问题,如生产安全事故频发、腐败现象严重、贫富差距过大、生态环境恶化等,暴露出政府长期‚以经济建设为重心‛的不足。这样的形势促使2003年开始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更加注重政府职能的转变,更加注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更加注重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中共十六大提出,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推行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要抓紧制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着力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

健全政府职责体系,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推行电子政务,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这说明,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必须更加注重社会公共事业,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此次改革目标把政府的管理能力和其应有的责任联系起来,强调政府公共行政体系的服务职能,体现了建设学习型、法治型、服务型政府的方向特征。

二、改革目标实施的成效分析

(一)机构改革阶段目标及其实施成效1982年的机构改革是当代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进行的第一轮政府机构改革。这次改革是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重新确立,向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中心转变的历史背景下进行的。总的来看,这次机构改革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为1988年的机构设臵格局奠定了基础。1982年之后的六年间,中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较大发展,而政府的行政管理改革步伐滞后,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所以新一轮的机构改革势在必行。

1988年的机构改革特点:第一,首次将机构改革与转变政府职能相结合,强调为了避免重走过去‚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老路,这次机构改革必须抓住转变职能这个关键;第二,与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提出‚要按照经济体制改革和政企分开的要求,合并裁减专业管理部门和综合部门内部的专业机构,使政府对企业由直接管理为主转变到间接管理为主。??提高政府对宏观经济活动的调节控制能力‛;第三,在改革措施上采用定职能、定机构、定编制的‚三定‛方案,根据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结合政府的实际情况,首先确定各部门的职能,然后再根据职能确定各部门的机构设臵和人员编制的改革措施。

总之,改革开放以后的两次机构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并不明显。正如1992年中共十四大报告指出的,‚目前,党政机构臃肿,层次重叠,许多单位人浮于事,效率低下,脱离群众,障碍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因此,要‚下决心进行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为了保证改革的成效,报告提出:‚机构改革、精兵简政是一项艰巨任务,必须统筹规划,精心组织,上下结合,分步实施,三年内基本完成‛。

但是,在1997年中共十五大报告中,仍然强调‚机构庞大,人员臃肿,政企不分,官僚主义严重,直接阻碍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的发展,影响党和群众的关系‛。这说明,改革开放后前三次机构改革收效甚微,政府机构先减后增,人员编制得不到有效控制,精干政府的目标未能实现。

以上分析说明了机构改革的艰巨性和复杂性。改革开放后至1992年,中国处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探索阶段,机构改革还是为了适应计划经济为主的经济体制,同时受到当时政治局势的影响,所以机构改革成效受到一定局限。1992年以后,随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如何围绕市场经济打造与之相适应的政府组织体系,需要经由实践与理论研究两方面的努力。此外,机构改革成效受限还与人们的认识局限、官本位意识、人员分流困难、缺乏相应配套改革等有关。

(二)转变职能阶段目标及其实施成效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提出,是对如何处理政府与市场、政府与企业关系问题的重大突破,也标志着在新的经济体制条件下中国政府职能转变的新开端。实际上,中共十三大以后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都提出转变政府职能的任务,说明中国政府职能转变是一个随着经济体制的调整而渐次展开的过程。就其转变内容而言,首先,重新确定政府角色,定位政府职能,改变全能政府为有限政府,政府职能限定于应该管、管得好、管得了的领域。其次,在职能及其实现方式方面,由运用行政手段进行微观的直接管理转变为运用经济的、法律的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进行间接的宏观管理;最后,为适应政府职能的转变,在机构设臵上强调把综合经济部门改组为宏观调控部门,调整和减少专业经济部门,加强执法监管部门。1990年代开始的广泛而深入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对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起到了重要作用。2003年颁行的《行政许可法》在政府职能转变方面作出法律规定,这是当代中国首次较为全面系统地对有关政府职能作出的法律限定。通过多年的政府职能转变实践,以及调整政府职能结构,基本上实现了政府职能重心的位移,由原来重政治统治职能转向重管理和服务职能。政府经济领域的职能逐渐明确,政企分开的步伐加快,政府的微观管理职能日渐削弱,宏观调控职能不断增强.当然,当代中国政府职能转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而不断逐步完善。在这一过程中,由于经济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定位的复杂性,政府职能存在越位、缺位或错位的现象实不可避免。对于政府职能的定位,首先要充分发挥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在资源配臵中的基础性作用;其次,为防止市场机制的局限,政府要发挥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的作用;再者,政府应为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公共产品,实现社会公平价值,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三)公共服务阶段目标及其实施成效随着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各级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也不断得到改善。从2002年开始,各级地方政府开始进行以服务型政府为导向的政府建设创新。2003年的SARS危机更是引起了政府对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关注,各级政府的公共服务意识和水平有了显著提高,许多重要的公共服务指标从低收入国家行列升到了中下等收入水平国家行列。政府公共服务支出不断增加,国家财政的社会文教支出由1978 年的146.96 亿元上升为2005 年的8953.36亿元,占财政收入的比重由13.1%上升到26.39%.教育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高,文盲率由1978年的22.8%下降到2003年的8.7%,小学毕业升学率由1978年的87.7%上升到2005年的98.42%。2005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超过2300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1%[1 ](P178);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截至2005年底,全国参加养老保险的人数达17487万,参加失业保险的人为10648万,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人为13783万[2 ](P162);社会救助水平有了较大发展,截至2007年6月底,中国大陆三十一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已经初步建立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覆盖到2068万人。尽管如此,但由于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时间还不长,经验不够丰富,在公共服务目标实践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

第一,理论认识不足。打造公共服务体系是中国政府的一项新的任务,各级政府公共服务的实践还属于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阶段,对公共服务的特点、内容和基本任务等问题的认识分歧仍旧较大。政府对于相关问题也缺乏明确的理论指导,部分部门公共服务意识不足或者是服务方式、手段不当。第二,公共支出结构不合理。从总的发展趋势看,中国财政体制正在逐步向公共财政转型,体现在政府公共支出结构上,即经济性支出比重逐渐下降,社会服务性支出比重逐渐上升。但中国政府公共支出具有浓厚的生产投资型财政的特点,公共支出过多投入了那些本应由市场力量发挥主要作用的领域,如2006年经济建设支出仍然占公共支出的26.56%,社会文教费仅占26.87%,非民生型公共服务支出,如国防与行政管理费与之前相比仍旧居高不下。第三,公共服务垄断性明显。垄断意味着排斥和限制竞争。公平健康的竞争是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最有效的动力。正如公共选择学派所言,垄断免除了公共部门外部竞争的压力,同时也就免除了提高效率和服务质量的内在动力。公共服务机构的大多数‚顾客‛也就因此处于劣势地位[ 3 ] ,使得他们难以理直气壮地争取自己的权益,这反过来又促长了服务提供者盛气凌人的态度。

三、改革目标的发展展望当代中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经历了从政策调整到体制创新的发展阶段,触及深层次的关键性改革目标也日趋明显合理。中共十七大报告和十七届二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规划了未来十年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即到2020年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通过改革,实现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转变,实现政府组织机构及人员编制向科学化、规范化、法治化的根本转变,实现行政运行机制和政府管理方式向规范有序、公开透明、便民高效的根本转变,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今后五年,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深化政府机构改革,加强依法行政和制度建设,为实现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未来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目标凸显出如下特点:

第一,改革发展的系统性。中共十七大报告提出,要抓紧制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总体方案。这表明,未来的改革要克服局部性、孤立性的局限,从系统观点出发,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注重改革的整体性、关联性。也就是说,未来的改革要注重各相关领域改革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解决好行政管理体制相关领域改革的协调发展问题。通过制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总体性计划,确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整体性目标和子目标、长远性目标和阶段性目标,明确改革的整体性框架以及框架下各个改革组成要素的关系,合理安排各项改革的进程和程序。这对于引导和协调各方面的改革行为,实现新时期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职能取向的服务性。转变职能一直是当代中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主题。三十年来,中国政府围绕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模式的变动不断对职能进行调整。鉴于经济体制转变和经济发展模式改变是一个过程,政府职能转变也不可能一步到位。在未来的改革中,依然要以职能转变为核心,按照中共十七大的部署,‚加快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规范行政行为,加强行政执法部门建设,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运行的干预‛,把不该由政府管理的事项转移出去,把该由政府管理的事项切实管好,从制度上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臵中的基础性作用,充分发挥民间组织在社会事务管理与服务中的作用,更加有效地提供公共产品。

未来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仍然是构建公共服务体系,强化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中共十七大首次提出建设服务型政府,要求健全政府职责体系,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必须要通过深化改革,消除体制性障碍,切实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注重公共服务,着力促进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健康发展,建立健全公平公正、惠及全民、水平适度、可持续发展的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第三,权责配臵的合理性。权责配臵是行政管理体制的重要内容,主要涉及两个方面:首先是横向部门之间的权责配臵。要合理界定政府部门职能,明确部门责任,确保权责一致。理顺部门职责分工,坚持一件事情原则上由一个部门负责,确需多个部门管理的事项,要明确牵头部门,分清主次责任。健全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其次是纵向管理层次权责的配臵。各级政府要按照加快职能转变的要求,结合实际,突出管理和服务重点。中央政府要加强经济社会事务的宏观管理,进一步减少和下放具体管理事项,把更多的精力转到制定战略规划、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上,维护国家法制统一、政令统一和市场统一。地方政府要确保中央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加强对本地区经济社会事务的统筹协调,强化执行和执法监管职责,做好面向基层和公众的服务与管理,维护市场秩序和社会安定,促进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按照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原则,科学配臵各级政府的财力,增强地方特别是基层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

第四,机构改革的综合性。未来的机构改革涉及政府机构、事业单位、行业管理部门等。对于政府机构,首先,深化国务院机构改革。合理配臵宏观调控部门的职能,做好发展规划和计划、财税政策、货币政策的统筹协调,形成科学、权威、高效的宏观调控体系。

其次,围绕职能转变和理顺职责关系,进一步优化政府组织结构,规范机构设臵,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完善行政运行机制,健全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再者,为减少行政层次,降低行政成本,着力解决机构重叠、职责交叉、政出多门问题,精简和规范各类议事协调机构及其办事机构,不再保留的,任务交由职能部门承担,要严格控制议事协调机构设臵,涉及跨部门的事项,由主办部门牵头协调。确需设立的,要严格按规定程序审批,一般不设实体性办事机构。最后,推进地方政府机构改革。根据各层级政府的不同职责重点,合理调整地方政府机构设臵。在中央确定的限额内,需要统一设臵的机构应上下对口,其他机构因地制宜。调整和完善垂直管理体制,进一步理顺和明确权责关系。深化乡镇机构改革,加强基层政权建设。

对于事业单位,要按照政事分开、事企分开和管办分离的原则进行分类改革。主要承担行政职能的,逐步转为行政机构或将行政职能划归行政机构;主要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逐步转为企业;主要从事公益服务的,强化公益属性,整合资源,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加强政府监管。推进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和人事制度改革,完善相关财政政策。

对于行业管理部门,要整合完善其体制,注重发挥行业管理部门在制定和组织实施产业政策、行业规划、国家标准等方面的作用。

根据《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认真组织实施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抓紧制定地方政府机构改革、议事协调机构改革、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指导意见和方案,制定和完善国务院部门‚三定‛规定,及时修订相关法律法规。认真执行政府组织法律法规和机构编制管理规定,严格控制编制,对违反规定的限期予以纠正。建立健全机构编制管理与财政预算、组织人事管理的配合制约机制,加强对机构编制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快推进机构编制管理的法治化进程。

第五,政府行为的法治性。加强依法行政和制度建设,遵守宪法和法律是政府工作的根本原则。必须严格依法行政,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健全监督机制,强化责任追究,切实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要追究。加快建设法治刑政府,规范行政决策行为,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加强和改进政府立法工作,健全行政执法体制和程序,完善行政复议、行政赔偿和行政补偿制度。

[参考文献]

[1 ]沈亚平1转型社会中的系统变革:中国行政发展30年[M ]1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81

[2 ]李军鹏1公共服务学———政府公共服务的理论与实践[M ]1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20071

[3 ]周志忍1 公共悖论及其理论阐释[ J ] 1 政治学研究,1999(2)1

第四篇:当代中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与展望

当代中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与展望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当代中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主要围绕机构改革、职能转变和公共服务这三个目标展开。政府组织体系逐步优化,政府职能转变迈出重要步伐,公务员队伍结构明显改善,科学民主决策水平不断提高,廉政建设工作深入开展。本文通过对1978年以来当代中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回溯分析,可以集中探讨改革目标的实现成效和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的目标取向作出展望。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reform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system, focusing on institutional reform of the public service function change with the three goals unfolding.The government organization system gradually optimized, the transformation of government functions, make major strides civil service structure markedly improved, and scientific and democratic policy-making level increases, honest construction work thorough development.This article through to since 1978 reform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system, can focus on the back analysis discusses the realization of reform targets effects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the future goal orientation prospected.[关键词]行政管理体制;职能转变;公共服务

一、改革目标的回溯分析按目标设定,改革开放以来当代中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大体可划分为三个阶段: 1978年到1992年,以精简机构为主要目标;1993年到2002年,以转变职能为主要目标;2003年至今,以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为主要目标。

(一)机构改革为主要目标阶段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国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了与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也随之推行。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第一阶段,主要以机构改革为重点。在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下,当时政府机构臃肿。1981年底,国务院设部委机构52个、直属机构43个和办公机构5个,共100个工作部门,创下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务院机构设置数量的最高记录。中共十二大确立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为领导体制问题。1982年,邓小平强调,“精简机构是一场革命”。胡耀邦在中共十二届一中全会上指出:“要抓好机构改革的工作”。1978年到1987年期间,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目标定位于机构改革,政府规模过于庞大的弊端已经显露,却只能单纯地依靠撤销、合并、调整、增加或恢复机构或编制来解决,虽然最终的结果并不理想,但多年机构改革实践积累的经验对之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发展推动着行政管理体制的变化,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政府职能的转变。中国政府职能的转变,尤其是经济管理职能的转变,是随着执政党和政府对经济体制改革认识的不断深化而渐进地进行的。1987年中共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为了避免重走过去‘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老路,这次机构改革必须抓住转变职能这个关键。”1988年的机构改革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的,其最大特点是明确提出了政府职能转变这个关键性问题,改变了以往就机构论机构的做法。中国的政府机构改革,已经突破只注重数量增减,只进行单一的组织结构调整的局限,开始关注转变政府职能这一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关键因素。当然,此次改革还是以“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为指导思想的,政府职能未能发生根本性变化。因此,围绕政府职能转变进行的机构改革具有过渡性质。

(二)转变职能为主要目标阶段1992年召开的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之后,机构改革的核心任务是在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建立市场经济的同时,建立有中国特色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行政管理体制。从1993年开始,一轮自上而下进行的全国性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改革的重点是转变政府职能。1998年的机构改革更是坚持了政府职能转变的目标定位。中共十五大报告提出:“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企分开,把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权力切实交给企业;根据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进行机构改革,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系”。为了实现转变政府职能,要“把综合经济部门改组为宏观调控部门,调整和减少专业经济部门,加强执法监管部门,培育和发展社会中介组织”。

此次改革涉及面广、改革力度大,真正强调了政府职能特别是经济职能的转变,开启了政府职能模式从“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的实质性转变,把政府职能转变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三)公共服务为主要目标阶段2002年,中共十六大提出积极推进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等,对经济体制改革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而现实中的一系列问题,如生产安全事故频发、腐败现象严重、贫富差距过大、生态环境恶化等,暴露出政府长期“以经济建设为重心”的不足。这样的形势促使2003年开始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更加注重政府职能的转变,更加注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更加注重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中共十六大提出,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推行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要抓紧制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着力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

健全政府职责体系,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推行电子政务,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这说明,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必须更加注重社会公共事业,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此次改革目标把政府的管理能力和其应有的责任联系起来,强调政府公共行政体系的服务职能,体现了建设学习型、法治型、服务型政府的方向特征。

二、改革目标实施的成效分析

(一)机构改革阶段目标及其实施成效1982年的机构改革是当代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进行的第一轮政府机构改革。这次改革是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重新确立,向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中心转变的历史背景下进行的。总的来看,这次机构改革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为1988年的机构设置格局奠定了基础。1982年之后的六年间,中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较大发展,而政府的行政管理改革步伐滞后,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所以新一轮的机构改革势在必行。

1988年的机构改革特点:第一,首次将机构改革与转变政府职能相结合,强调为了避免重走过去“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老路,这次机构改革必须抓住转变职能这个关键;第二,与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提出“要按照经济体制改革和政企分开的要求,合并裁减专业管理部门和综合部门内部的专业机构,使政府对企业由直接管理为主转变到间接管理为主。??提高政府对宏观经济活动的调节控制能力”;第三,在改革措施上采用定职能、定机构、定编制的“三定”方案,根据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结合政府的实际情况,首先确定各部门的职能,然后再根据职能确定各部门的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的改革措施。

总之,改革开放以后的两次机构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并不明显。正如1992年中共十四大报告指出的,“目前,党政机构臃肿,层次重叠,许多单位人浮于事,效率低下,脱离群众,障碍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因此,要“下决心进行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为了保证改革的成效,报告提出:“机构改革、精兵简政是一项艰巨任务,必须统筹规划,精心组织,上下结合,分步实施,三年内基本完成”。

但是,在1997年中共十五大报告中,仍然强调“机构庞大,人员臃肿,政企不分,官僚主义严重,直接阻碍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的发展,影响党和群众的关系”。这说明,改革开放后前三次机构改革收效甚微,政府机构先减后增,人员编制得不到有效控制,精干政府的目标未能实现。

以上分析说明了机构改革的艰巨性和复杂性。改革开放后至1992年,中国处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探索阶段,机构改革还是为了适应计划经济为主的经济体制,同时受到当时政治局势的影响,所以机构改革成效受到一定局限。1992年以后,随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如何围绕市场经济打造与之相适应的政府组织体系,需要经由实践与理论研究两方面的努力。此外,机构改革成效受限还与人们的认识局限、官本位意识、人员分流困难、缺乏相应配套改革等有关。

(二)转变职能阶段目标及其实施成效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提出,是对如何处理政府与市场、政府与企业关系问题的重大突破,也标志着在新的经济体制条件下中国政府职能转变的新开端。实际上,中共十三大以后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都提出转变政府职能的任务,说明中国政府职能转变是一个随着经济体制的调整而渐次展开的过程。就其转变内容而言,首先,重新确定政府角色,定位政府职能,改变全能政府为有限政府,政府职能限定于应该管、管得好、管得了的领域。其次,在职能及其实现方式方面,由运用行政手段进行微观的直接管理转变为运用经济的、法律的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进行间接的宏观管理;最后,为适应政府职能的转变,在机构设置上强调把综合经济部门改组为宏观调控部门,调整和减少专业经济部门,加强执法监管部门。1990年代开始的广泛而深入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对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起到了重要作用。2003年颁行的《行政许可法》在政府职能转变方面作出法律规定,这是当代中国首次较为全面系统地对有关政府职能作出的法律限定。通过多年的政府职能转变实践,以及调整政府职能结构,基本上实现了政府职能重心的位移,由原来重政治统治职能转向重管理和服务职能。政府经济领域的职能逐渐明确,政企分开的步伐加快,政府的微观管理职能日渐削弱,宏观调控职能不断增强.当然,当代中国政府职能转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而不断逐步完善。在这一过程中,由于经济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定位的复杂性,政府职能存在越位、缺位或错位的现象实不可避免。对于政府职能的定位,首先要充分发挥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其次,为防止市场机制的局限,政府要发挥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的作用;再者,政府应为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公共产品,实现社会公平价值,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三)公共服务阶段目标及其实施成效随着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各级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也不断得到改善。从2002年开始,各级地方政府开始进行以服务型政府为导向的政府建设创新。2003年的SARS危机更是引起了政府对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关注,各级政府的公共服务意识和水平有了显著提高,许多重要的公共服务指标从低收入国家行列升到了中下等收入水平国家行列。政府公共服务支出不断增加,国家财政的社会文教支出由1978 年的146.96 亿元上升为2005 年的8953.36亿元,占财政收入的比重由13.1%上升到26.39%.教育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高,文盲率由1978年的22.8%下降到2003年的8.7%,小学毕业升学率由1978年的87.7%上升到2005年的98.42%。2005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超过2300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1%[1 ](P178);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截至2005年底,全国参加养老保险的人数达17487万,参加失业保险的人为10648万,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人为13783万[2 ](P162);社会救助水平有了较大发展,截至2007年6月底,中国大陆三十一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已经初步建立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覆盖到2068万人。尽管如此,但由于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时间还不长,经验不够丰富,在公共服务目标实践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

第一,理论认识不足。打造公共服务体系是中国政府的一项新的任务,各级政府公共服务的实践还属于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阶段,对公共服务的特点、内容和基本任务等问题的认识分歧仍旧较大。政府对于相关问题也缺乏明确的理论指导,部分部门公共服务意识不足或者是服务方式、手段不当。第二,公共支出结构不合理。从总的发展趋势看,中国财政体制正在逐步向公共财政转型,体现在政府公共支出结构上,即经济性支出比重逐渐下降,社会服务性支出比重逐渐上升。但中国政府公共支出具有浓厚的生产投资型财政的特点,公共支出过多投入了那些本应由市场力量发挥主要作用的领域,如2006年经济建设支出仍然占公共支出的26.56%,社会文教费仅占26.87%,非民生型公共服务支出,如国防与行政管理费与之前相比仍旧居高不下。第三,公共服务垄断性明显。垄断意味着排斥和限制竞争。公平健康的竞争是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最有效的动力。正如公共选择学派所言,垄断免除了公共部门外部竞争的压力,同时也就免除了提高效率和服务质量的内在动力。公共服务机构的大多数“顾客”也就因此处于劣势地位[ 3 ] ,使得他们难以理直气壮地争取自己的权益,这反过来又促长了服务提供者盛气凌人的态度。

三、改革目标的发展展望当代中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经历了从政策调整到体制创新的发展阶段,触及深层次的关键性改革目标也日趋明显合理。

中共十七大报告和十七届二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规划了未来十年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即到2020年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通过改革,实现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转变,实现政府组织机构及人员编制向科学化、规范化、法治化的根本转变,实现行政运行机制和政府管理方式向规范有序、公开透明、便民高效的根本转变,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今后五年,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深化政府机构改革,加强依法行政和制度建设,为实现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未来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目标凸显出如下特点:

第一,改革发展的系统性。中共十七大报告提出,要抓紧制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总体方案。这表明,未来的改革要克服局部性、孤立性的局限,从系统观点出发,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注重改革的整体性、关联性。也就是说,未来的改革要注重各相关领域改革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解决好行政管理体制相关领域改革的协调发展问题。通过制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总体性计划,确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整体性目标和子目标、长远性目标和阶段性目标,明确改革的整体性框架以及框架下各个改革组成要素的关系,合理安排各项改革的进程和程序。这对于引导和协调各方面的改革行为,实现新时期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职能取向的服务性。转变职能一直是当代中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主题。三十年来,中国政府围绕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模式的变动不断对职能进行调整。鉴于经济体制转变和经济发展模式改变是一个过程,政府职能转变也不可能一步到位。在未来的改革中,依然要以职能转变为核心,按照中共十七大的部署,“加快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规范行政行为,加强行政执法部门建设,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运行的干预”,把不该由政府管理的事项转移出去,把该由政府管理的事项切实管好,从制度上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充分发挥民间组织在社会事务管理与服务中的作用,更加有效地提供公共产品。

未来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仍然是构建公共服务体系,强化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中共十七大首次提出建设服务型政府,要求健全政府职责体系,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必须要通过深化改革,消除体制性障碍,切实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注重公共服务,着力促进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健康发展,建立健全公平公正、惠及全民、水平适度、可持续发展的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第三,权责配置的合理性。权责配置是行政管理体制的重要内容,主要涉及两个方面:首先是横向部门之间的权责配置。要合理界定政府部门职能,明确部门责任,确保权责一致。理顺部门职责分工,坚持一件事情原则上由一个部门负责,确需多个部门管理的事项,要明确牵头部门,分清主次责任。健全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其次是纵向管理层次权责的配置。各级政府要按照加快职能转变的要求,结合实际,突出管理和服务重点。中央政府要加强经济社会事务的宏观管理,进一步减少和下放具体管理事项,把更多的精力转到制定战略规划、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上,维护国家法制统一、政令统一和市场统一。地方政府要确保中央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加强对本地区经济社会事务的统筹协调,强化执行和执法监管职责,做好面向基层和公众的服务与管理,维护市场秩序和社会安定,促进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按照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原则,科学配置各级政府的财力,增强地方特别是基层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

第四,机构改革的综合性。未来的机构改革涉及政府机构、事业单位、行业管理部门等。对于政府机构,首先,深化国务院机构改革。合理配置宏观调控部门的职能,做好发展规划和计划、财税政策、货币政策的统筹协调,形成科学、权威、高效的宏观调控体系。

其次,围绕职能转变和理顺职责关系,进一步优化政府组织结构,规范机构设置,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完善行政运行机制,健全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再者,为减少行政层次,降低行政成本,着力解决机构重叠、职责交叉、政出多门问题,精简和规范各类议事协调机构及其办事机构,不再保留的,任务交由职能部门承担,要严格控制议事协调机构设置,涉及跨部门的事项,由主办部门牵头协调。确需设立的,要严格按规定程序审批,一般不设实体性办事机构。最后,推进地方政府机构改革。根据各层级政府的不同职责重点,合理调整地方政府机构设置。在中央确定的限额内,需要统一设置的机构应上下对口,其他机构因地制宜。调整和完善垂直管理体制,进一步理顺和明确权责关系。深化乡镇机构改革,加强基层政权建设。

对于事业单位,要按照政事分开、事企分开和管办分离的原则进行分类改革。主要承担行政职能的,逐步转为行政机构或将行政职能划归行政机构;主要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逐步转为企业;主要从事公益服务的,强化公益属性,整合资源,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加强政府监管。推进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和人事制度改革,完善相关财政政策。

对于行业管理部门,要整合完善其体制,注重发挥行业管理部门在制定和组织实施产业政策、行业规划、国家标准等方面的作用。

根据《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认真组织实施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抓紧制定地方政府机构改革、议事协调机构改革、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指导意见和方案,制定和完善国务院部门“三定”规定,及时修订相关法律法规。认真执行政府组织法律法规和机构编制管理规定,严格控制编制,对违反规定的限期予以纠正。建立健全机构编制管理与财政预算、组织人事管理的配合制约机制,加强对机构编制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快推进机构编制管理的法治化进程。

第五,政府行为的法治性。

加强依法行政和制度建设,遵守宪法和法律是政府工作的根本原则。必须严格依法行政,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健全监督机制,强化责任追究,切实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要追究。加快建设法治刑政府,规范行政决策行为,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加强和改进政府立法工作,健全行政执法体制和程序,完善行政复议、行政赔偿和行政补偿制度。

[参考文献]

[1 ]沈亚平1转型社会中的系统变革:中国行政发展30年[M ]1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81

[2 ]李军鹏1公共服务学———政府公共服务的理论与实践[M ]1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20071

[3 ]周志忍1 公共悖论及其理论阐释[ J ] 1 政治学研究,1999(2)1

第五篇:2016年1月中央电大行政管理本科《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6年1月中央电大行政管理本科《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宪法和法律上最基本的权利主体是(B)。B.公民

2.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和候补委员均需具备党龄(A)。A.5年以上

3.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组织原则是(B)。B.民主集中制

4.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每届任期是(D)。D.5年

5.国家主席、副主席连选连任下得超过(A)。A.不得超过10年

6.地方性法规与国家部门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如果国务院认为应当适用部门规章的,应当由(C)。C.全国人大常委会裁决

7.最晚设立的自治区是西藏自治区,最早设立的则是(D)。D.内蒙古自治区

8.中国公务员职位分类中,体现工资待遇的是(D)。D.职级

9.现代国家的基本政治理念是(C)。C.主权在民

10.村民自治的基础是(A)。A.民主选举

二、多项选择题

11.政治制度具有如下一些特征(ABCDE)

A.历史性

B.阶级性

C.权威性

D.层次性

E.稳定性

12.县级及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基本职权有(ABCDE)

A.重大事项的讨论、决定权

B.选举权

C.任免权

D.地方立法权

E.监督权

13.国家主席的对外职权有(ACF)

A.接受外国使节

C.派遣和召回驻外全权代表

F.批准和废除同外国缔结的条约和重要协定

14.国务院对全国的行政领导权包括(ABDE)

A.国务院统一领导全国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的工作

B.规定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国家行政机关的职权的具体划分

D.制定其它能够影响全国所有地方政府和居民的政策和措施

E.对地方各级行政机关具有绝对的、集中的权威和权力

15.与行政区划的层级有关的因素主要有(ABF)

A.中央地方关系模式

B.国土面积的大小

F.政府与公众的关系状况

16.民族自治地方的基本形式有(ABCDF)

A.以一个民族聚居区为基础建立的民族自治地方

B.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建立的民族自治地方

C.以一个较大民族聚居区为基础,其中包括级别不同的若干较小规模的其它民族聚

居区而建立的民族自治地方

D.-个民族在多处有聚居区的,建立多个自治地方

F.因地域太小、人口太少,不宜建立自治地方和设立自治机关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则设立民族乡,作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一种补充

17.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的权能包括(ABCDEF)

A.香港特区的首长

B.代表香港特区

C.对中央政府和香港特区负责

D.领导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

E.决定政府政策和发布行政命令

F.依照法定程序任免各级法院法官

18.公务员考核必须坚持德才兼备原则,考核内容包括(ABCDE)

A.德

B.廉

C.勤

D.绩

E.能

19.中国的群众自治和基层民主制度,主要包括(ABC)

A.村民委员会制度

B.居民委员会制度

C.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三、辨析题

20.我国不认同三权分立的原则,因此立法、行政和司法三部分权力,由国家权力机关统一行使。错。我国虽然不认同三权分立的原则,但在国家权力机关统一行使国家权力的基础上,也将国家权力划分为立法、行政和司法三部分,分别由三个不同的机关独立行使。

21.统治和治理国家的主要权力都应当集中在统治者手里。错。统治和治理国家的主要权力都应当集中在人民手里。

22.中央政治局及其常务委员会是中共全国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的最高领导机构。错。应是中央委员会。

23.任何一位全国人大代表都有权以个人名义向全国人大提出议案。错。必须是30名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

24.国家主席没有法律否决权。对。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通过的法律,国家主席必须公布。

25.国务院无权决定国务院组成部门的设立、撤销或者合并。对。应由国务院总理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或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

26.在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大常委会中,应当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主任。错。担任主任或副主任。

27.我国所有企业都必须建立职工代表大会制度。错。目前只是在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是如此。其他企业,如民营、三资企业则不一定。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28.我国公民有哪些义务?

(1)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团结的义务。

(2)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的义务。

(3)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

(4)保卫祖国,抵抗侵略,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的义务。

(5)依法纳税的义务。

(6)其他方面的义务。

29.总理负责制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第一,总理全面领导国务院工作,国务院的工作由总理对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负责。总理是国务院的惟一法定责任人和最高领导人。

第二,在国务院内部,实行总理负责制。只有总理才是国务院的负责人,其他国务院组成人员只是总理的助手,并只对总理承担责任。

第三,总理享有国务院职责范围内的决策权。

第四,总理享有任免国务院组成人员及其他国务院工作人员的提名权。

第五,总理享有决定、命令、行政法规和议案的签署权。

五、论述题(20分)

30.论述检察院的立案范围。

除办理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移送的案件外,检察院还可以直接立案办理某些案件。检察院直接立案侦查案件的范围:

(1)贪污贿赂犯罪案件,包括:贪污案;挪用公款案;受贿案;单位受贿案;行贿案;对单位行贿案;介绍贿赂案;单位行贿案;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案;隐瞒境外存款案;私分国有资产案;私分罚没财物案。

(2)渎职犯罪案件,包括:滥用职权案;玩忽职守案;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案;等等。

(3)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犯罪案件,包括:非法拘禁案;非法搜查案;刑讯逼供案;暴力取证案;虐待被监管人案;报复陷害案;破坏选举案。

(4)特别决定侦察的案件: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其他重大的犯罪案件,需要由检察院直接受理的时候,经省级以上检察院决定,可以由检索院立案侦查。

下载浅析当代中国的行政管理制度改革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析当代中国的行政管理制度改革.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华科16春行政管理专当代中国政治第十次作业

    一、中国共产党“党指挥枪”原则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答:党指挥枪的原则是人民军队建设的根本原则。“党指挥枪”是中国共产党对人民军队绝对领导原则的形象表述。根据《中国人......

    行政管理本科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形成性考核作业参考答案2

    作业二 一、单项选择题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元首是 A.人大常委会委员长B. 国家主席 C. 国务院总理D. 政协主席 2.中国国家主席的任职年龄要求是年满 A.25周岁 B. 35周岁C.......

    行政管理本科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形成性考核作业参考答案1

    作业一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体是。 A.宪法制度B. 国家元首制度C. 人民民主专政制度D.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 A. 柔性宪法B. 协定宪法C.......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绪论当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变迁 1、 论述:当前中国政治的基本特征(14页) 1在党政关系方面,20世纪80年代强调党政分开,90年代以来强调党如何执政 ○2在中央和地方关系上,90年代中期中......

    当代中国失业问题

    当代中国失业问题 姓名:周思雨专业:应用心理学学号:2011423024 摘要:失业是一个世界性的社会问题,中国即将迎来又一个失业高峰。只要我们能够正确地分析下岗失业的原因,并且对症下......

    当代中国社会问题

    中国社会主要问题:人民生活福利,社会公正,贫富问题等和老百姓切身相关的矛盾。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官员腐败。 在如今的社会中,官员腐败算是中国最大的矛盾,人民对政府的期望之高......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一.简述社会主义选举制度和资本主义选举制度的主要区别 1.社会主义选举制度与资本主义选举制度是本质上不同的两种选举制度 2.社会主义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课程考前辅导材料 一、考试所用教材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浦兴祖,复旦大学出版社 二、考试题型 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 三、考试相关概念、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