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3%!央行表态人民币汇率的所有压力已得释放
3%!央行表态人民币汇率的所有压力已得释放
2015-08-13
戴蔚珑
农村金融时报
自8月11日央行声明人民币中间价将参考上日银行间外汇市场收盘价后,人民币连续三日贬值,幅度合计3.55%。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助理张晓慧在今天的汇改吹风会上表示:人民币汇率的积累贬值压力得到一次性释放,偏差校正已经基本完成。
北京成方街23号对人民币汇率一次小小的“纠偏”,让全球金融市场都为之震撼。
自8月11日央行声明人民币中间价将参考上日银行间外汇市场收盘价后,人民币连续三日贬值,幅度合计3.55%。
在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司原司长管涛看来这并不意外。这位外汇研究专家认为,短期的贬值是过去供求失衡压力的集中释放,如若中间价不改,则汇改无法进行。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助理张晓慧在8月13日汇改吹风会上表态,也印证了管涛的看法。张晓慧表示:“经过两天的调整,人民币汇率逐渐向市场化水平回归,3%左右的积累贬值压力得到一次性释放,偏差校正已经基本完成。”
就在不经意间,人民币汇率改革完成了惊险的一跃。
人民币汇改恰逢其时
长期以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在引导市场预期、稳定汇率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透明度不高,导致中间价很多时候与市场价背离严重。
此次调整,在很多业内人士看来恰逢其时,有利于提高中间价形成的市场化程度,对汇率改革利在长远。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易纲在吹风会上表示:“一个僵化的、固定的汇率是不适合中国国情的,也是不可持续的。”他指出,弹性的汇率形成机制更利于经济 的长期发展,是国际收支的稳定器,可以自发调节一些不均衡。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更是直言:“让市场主导人民币汇率,这是我迄今为止所见到的中国经济最明智的政策。”在他看来,汇率的市场化贬值将有助于改善总需求,促进中国经济尽快复苏。
人民币贬值不仅是改革要求,更有其客观压力和主观诉求。7月份进出口同比下降8.8%,疲弱的贸易加上新兴市场国家货币的大幅贬值,人民币早已承担了较大的贬值压力。
据中信建投分析,中国为了维持人民币强势已经付出较大成本,包括为以牺牲出口来维持人民币的坚挺。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徐高也认为,人民币汇率贬值有利于缓解出口压力。
人民币仍为强势货币
针对人民币未来的走势,张晓慧表示:“人民币仍为强势货币,未来还会进入升值通道。”张晓慧解释,经常项目主体货物贸易顺差高企,是决定外汇市场供求的主要基本面因素,也是支撑人民币汇率走强的重要基础。
短期看来,中信证券预计人民币兑美元贬值仍将渐进,未来12个月内可能贬值3-5%。但在央行的密切关注和调控下,不会出现断崖式暴跌或无序贬值。管涛表示,未来汇率双向波动将成常态,对于市场主体来说,一味去做单边的汇率升值还是贬值的预判,意义不大,关键是用好工具、管好风险。对于货币贬值的影响,IMF中国执行董事金中夏认为,应当用辩证角度去看待。他表示:“现在最怕有人主张要像救股市一样救人民币,无谓地消耗外汇储备,还把资本外流等同于资本外逃,重新走回资本管制的老路。那样就表明我们没有透彻理解新形势下的宏观调控规律,弄不好会自毁江山,功亏一篑。”
对银行是机遇也是挑战
受人民币贬值影响,国内以人民币计价的大宗商品一扫颓势,整体强势上扬。卓创咨讯分析师刘新伟认为这是重大利好,中国大宗产品价格的下降将使得产品竞争力显著提升,出口得到有力提振。
除大宗商品之外,此前一直低迷的纺织和化工行业,也会因其出口导向而受
到提振。同时,作为运输主力的航运业也会受益颇多。
人民币汇率的市场化改革给商业银行带来了新的挑战与契机。来自商业银行的信息表明,不少银行都在密切关注人民币汇率走势,调整外汇业务战略,主动为企业规避外汇风险提供服务。
而汇率调整对于商业银行的影响,多半是通过与其相关联的出口型企业来实现。
一方面,企业融资需求的扩张会带动银行出口信贷的发展。同时,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加大,也会激发企业利用金融衍生品规避汇率风险的需求,为商业银行开拓非利息收入的空间。
而另一方面,人民币的贬值也提高了人们持有美元的意愿,不断增加的美元存款余额也给银行外汇流动性的管理带来难度。相应地,人民币理财产品吸引力下降,给银行带来了一定的创新压力。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商业银行有必要充分研究如何通过衍生金融工具对冲汇率风险,甚至提升自身收益。同时,有针对性地发展贸易结算业务,充分考虑到人民币币值的变动对进出口行业的不同影响,为企业提供包括贸易结算在内的一揽子服务。
本期执行主编:苏竞翔 本期责任编辑:张晓玮 本期制作:刘雄
第二篇:央行开始让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升值解读
央行开始让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升值
如果在国际市场上,美元兑欧元和日元汇率继续反弹,这也会使得人民币贸易加权汇率加快升值。但是,这很可能是因为美元汇率走势造成的,而不是因为中国央行对人民币升值政策发生了变化
最近几周,人民币升值步伐大幅减速,以截至5月16日的汇率中间价计算,自3月末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仅升值了0.32%。同时,自 4月初以来,人民币兑欧元升值了2.43%,兑日元升值了5.13%。根据这些货币的走势,有种说法认为中国央行现在开始发挥参考贸易加权一篮子货币的作用。一些人认为,通过放慢人民币兑美元的升值步伐,中国央行其实并没有改变其货币政策,只是它现在瞄准的是让人民币实现一个实际的、贸易加权的升值,而不是像之前那样只兑美元出现升值。
我们认为这种说法存在缺陷,原因有二。
第一,人民币升值步伐放慢是因为中国管理层内部的压力,主要包括出口商和他们的支持者,而他们更希望见到人民币真正的、贸易加权的升值步伐也放慢,而不仅仅是兑美元升值放慢。根据这种观点,最近人民币兑欧元和日元出现升值,只不过是因为美元汇率在全球市场上的走势。
第二,我们对每天的欧元-人民币和日元-人民币汇率中间价的走势分析表明,中国央行实际上从4月初开始就放慢了人民币兑欧元和日元的升值步伐,其真正鼓励人民币兑欧元和日元升值是在1月到3月份。这个结果与那种中国央行正在让人民币兑一篮子货币实现一个真正的、贸易加权的升值的说法并不相符。在我们看来,更有说服力的解释是,中国央行面临着放慢人民币升值步伐的压力,经过一段时间的稳定之后,人民币兑美元会再次逐步升值。中国央行希望通过这段人民币汇率稳定时期,摆脱掉一些赌人民币在2008年全年都会快速升值的投机者。我们仍然认为今年全年人民币兑美元升值幅度为8%~10%。
人民币升值减速原因
关于第一种说法,始于4月份的放慢升值步伐的最根本原因是,有出口商呼吁升值应该给予他们喘息之机,出口商在中国管理层内依然有着很大影响力。另外,热钱加快流入也是导致人民币升值步伐放慢的一个因素。去年秋季,中国央行主张加快人民币升值速度来抑制通胀,但是其结果却反而是投机性资本大量流入,我们估计2008年第一季度流入中国的投机性资本超过了1000亿美元。央行第一季度货币政策报告中公开支持了这种看法,报告表示“有必要加强对资金流入的管理,减少热钱的流入,为改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争取时间”。
此外,由于第一季度CPI增幅达到8.0%,中国央行希望通过人民币升值来抑制通胀的努力可以说没有什么效果。再加上出口商施加的压力,更有证据表明出口增速在下滑(尤其是对美国的出口),所以中国央行很可能放慢了人民币兑美元升值步伐。如果人民币升值速度放慢是基于这种因素造成的,那么关于中国央行正在让人民币实现一个真正的、贸易加权的升值的这种说法就是没有道理的,因为这种升值也会影响出口商的生意,他们还是会担心并施加压力。
有可能有关方面只是表面上满足出口商的要求,而实质上却通过放慢人民币兑美元升值步伐的同时,不经宣布就让人民币兑欧元、日元和其他货币进行了升值。这种情况是可能的,但是可能性不大;我们下面对汇率中间价的分析也与这种情况相矛盾。
一些分析师认为3月末央行的汇率政策发生改变是不可能的,因为中国政府的决定都要获得内部的一致同意。据分析,有关方面将1至3月人民币加快升值这段期间视为一个“实验期”,来研究人民币加快升值的影响。出口商的压力以及热钱的明显加速流入,使得中国央行关于继续让人民币加快升值的主张站不住脚。不过,3月末人民币汇率不再加快升值也不意味着就放慢人民币升值步伐形成了一个新的一致意见。
每日汇率中间价表明的情况
我们反对中国央行正在让人民币兑一篮子货币(包括欧元和日元)实现升值的这种说法的第二个理由是,这种升值中没有用到每日的汇率中间价。事实上,情况似乎正好相反,在3月末之后,中国央行让人民币兑欧元和日元贬值,而实际上在过去两年的大部分时间里是在鼓励人民币兑欧元和日元升值,而同期美元汇率是在贬值的。
我们认为中国央行似乎在利用每日的汇率中间价作为管理人民币升值步伐的一个工具。自2006年1月引入每日汇率中间价制度的过去两年里,美元兑多数主要的货币基本上是在贬值。所以如果所有条件相同,美元汇率在隔夜市场上的贬值,应该会使得人民币升值,并以每日汇率中间价(每天的上午 9:15制定)上升的形式表现出来。
但是,总的看来,这种情况并没有出现。以总的数据计算,在过去两年的大部分时间里,只有在市场交易时间里,人民币汇率才上升。中国央行通过每日的汇率中间价来控制人民币升值步伐。而且,从去年10月到今年3月,人民币汇率日间升值大幅加速,说明央行试图利用每日的汇率中间价来推动人民币兑美元升值。
每天早晨,央行也公布人民币兑欧元和日元的每日汇率中间价。我们研究了央行从4月开始指导人民币兑欧元和日元的每日汇率中间价上升的可能性,假设前提是央行对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也用了类似的目标设定。根据北京时间每天早晨8点的欧元兑美元及美元兑日元汇率(用的是中国招商银行的数据),并将这两个汇率乘以当天的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早晨9:15制定),我们计算出欧元兑人民币及日元兑人民币的隐示中间价。我们再将这些隐示中间价与中国央行制定的欧元兑人民币及日元兑人民币实际中间价进行比较,并跟踪他们自2006年1月以来总的走势情况。为了进行比较,我们还用前一个交易日(只比下一个北京交易日早了大约9个小时)中午时间纽约联储的美元兑欧元和美元兑日元汇率进行了同样的计算,结果完全相同。
在过去两年半的大部分时间里,央行实际上似乎指导人民币兑欧元升值了,而人民币兑日元似乎既没有升值也没有贬值,直到2007年9 月份在国际外汇市场上美元开始快速贬值。有趣的是,这种状况在4月初左右随着央行在每日的汇率中间价上让人民币兑欧元和日元贬值(与根据欧元兑美元和美元兑日元汇率得出的隐示中间价相比),而开始出现扭转。
在我们看来,数据相当明显地表明,那种关于中国央行正在让人民币兑一篮子货币,而不是只兑美元实现升值的说法是不正确的。中国央行似乎利用每日的汇率中间价作为管理人民币兑美元升值步伐的一个工具,在央行从2007年10月到今年3月推动人民币加快升值期间,人民币加快升值通过每日的汇率中间价表现在日间人民币汇率走势上面。自3月末以来,央行推动人民币兑欧元和日元累计汇率贬值这一事实表明,央行的目标并没有发生大的改变。更可能的情况是,最近人民币兑欧元和日元的升值是因为美元汇率在国际外汇市场上的相对反弹,并且最近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保持稳定造成的。
人民币汇率预期
继4月人民币兑美元升值了0.35%之后,5月份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仍然保持了相对稳定。但是这可能是为了吓阻投机性资本的流入,我们预计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很快会恢复缓慢升值,不过升值速度会低于去年12月到今年3月期间的速度。如果在国际市场上,美元兑欧元和日元汇率继续反弹,这也会使得人民币贸易加权汇率加快升值。但是,这很可能是因为美元汇率走势造成的,而不是因为中国央行对人民币升值政策发生了变化。我们仍然认为2008年人民币兑美元将升值8%~10%,并且依然坚持之前关于人民币汇率不可能出现一次性大幅升值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