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制刀工艺那些事儿

时间:2019-05-13 23:36: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传统制刀工艺那些事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传统制刀工艺那些事儿》。

第一篇:传统制刀工艺那些事儿

传统制刀工艺那些事儿

有俗谚称:“高密刀、高密镰,蹭蹭磨磨用三年;能切大能切小,一切切到海南岛;能切粗能切细,一切切到意大利。”

日本工匠的守护

用钳子从火炉中夹出烧得通红的钢块,山田佳孝娴熟地抡起铁锤锻打起来,火花四溅,但山田身上却未穿戴任何护具。“打刀20多年,我知道火花怎么飞溅,一点也不怕,”山田笑着说。

山田佳孝今年44岁,是日本京都百年老店“金高刀具店”的打刀匠。“金高刀具店”藏身于京都闹市区,外观不起眼,却有着200多年的历史。如今,山田佳孝和长兄山田和宏一起续写着家族传奇。

在日本,打刀匠作为一种职业起源于公元12世纪前后。千百年来,一代代打刀匠探索钻研,创造出独特的日式制刀工艺,并传承至今。京都现存约10家传统打刀铺,每家各有千秋,自成品牌。

“金高刀具店”的打刀作坊不足10平方米,只有一座火炉和一些古老简单的锻打、研磨工具,没有任何现代化仪器,但从温控、冷却到锻打、研磨,制刀的各个环节都彰显出工匠的精湛技艺,凝聚着日本制刀业的千年沉淀。

对刀具生产而言,温控十分关键。日本刀具的一大特点是,刀背和刀刃分别由软铁和硬钢两种不同材质的原料熔炼锻接而成,对温控的要求极为严苛。但在金高打刀作坊,没有测温仪,炉温控制全靠山田的眼睛。“我看一眼炉内钢块的颜色,就知道温度,”山田说,炉内钢块超过一定温度后,温度变化引起的色差极小,温度拿捏很考验工匠的水平。山田更相信自己的感觉,而不是仪表数据。他说,作坊的气温和水温随着四季交替变化,他会根据时节对钢块出炉的温度进行精细微调,以保持最佳。

锻打成型后,山田将火烫的刀具放入稻草灰堆,冷却一晚上。“这是日本特有的冷却法,很古老,但它比放在空气中冷却更能缓和锻打后的金属疲劳,是先人的智慧结晶,”山田说。

生于打刀世家,山田从小就给身为第六代传人的父亲磨刀打杂。20岁那年,父亲决定传授他锻打技艺,但在入门头3年,父亲却只让他干一件事――敲碎木炭。原来,对日本传统制刀业来说,如何将整块的长条木炭均匀地敲打成最适合烧炼的形状,也是一门很重要的技术。“我一开始很不解,后来才得知,业内有‘入门敲炭3年’一说。学徒若不真正立志成为打刀匠,耐得住寂寞,不可能熬得过去,”山田说。

在日本,掌握锻打、淬火、研磨等技术,成长为一名独立的合格打刀匠,至少需要10年功夫。山田已在窄小的作坊里敲敲打打20多年。如今他的锻打技术炉火纯青,蜚声日本国内外。曾经有日本知名画家委托他打制削笔刀,中国顾客也找他定制特殊刀具。

随着日本刀具日益在欧美国家受到青睐,金高刀具均价较10年前上涨近300%,单把售价在15000日元左右(约合870元人民币),但山田的收入并不高。山田说:手工刀具价格高,但因工艺复杂,费工夫,产量很低,“我的收入和同龄日本普通工薪族差不多”。

日本纯手工刀具的锋利度、耐用性等指标都远胜工业化量产的模具压制刀具,而背后的秘诀,正是费时费力的锻打环节。“一次锻打,对刀就是一次‘历练’,”山田说,“金高刀具至少经过10次锻打和回炉才能成型,质量自然好于一次成型的压制刀具。我要赚钱也不难,搞量产就行,但日本传统手工制刀工艺不允许我这样做,扩产意味着放弃传统。”守护日本传统制刀工艺,是山田坚持的最大动力。他展示了一把刀背厚实的砍竹刀。“这种刀是京都地方特有,结构特殊,锻造工艺极难。其制法一度失传,我经过多年研究,才让它‘复活’。我担心日本千年制刀传统工艺失传,导致很多工具消失。”

“我爱打刀,一辈子最大的乐趣,就是看着自己的手艺一点点进步,而不是钱越挣越多,”山田说,每把刀都刻有他的名字,倾注他的感情,“听到顾客说金高刀具好使,就是对我最大的褒奖”。

探访高密李进菜刀厂

在那些锻打的铁具中,堪称“高密一绝”的菜刀历史悠久,名扬大江南北,享誉关东内外,是名副其实的高密特产、老字号。

作为民间传统制作工艺,高密菜刀已伴随着红高粱沃土上的乡民百姓走过了400多个年头,2008年被列入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小作坊块头变大

目前,在夏庄镇的河西村里有四户人家延续着刀具制造这项传统的手工艺,而李进的前进刀具厂,已发展为当地规模以上的刀具厂。

据了解,明代末年,高密夏庄、姜庄、张鲁集等地,就有了打刀的刀匠并逐渐建立了刀铺,经过百余年的发展传承,几乎人人都能打制菜刀,代代相传。

53岁的李进毕生的精力全部投在了刀具生产上,也是见证着高密菜刀一点点的发展变化。他说:“我们这个地区一直以来是出铁匠的地方,以前基本上村里的人都会打铁制菜刀,最早可以追溯到明清时期。”

“由于从小耳濡目染,我从小就在村里的生产队里给村里打铁制刀,那个时候是纯手工,算是小铁匠,比较累。结婚后,同样从事着打铁,并逐渐地发展了自己的家庭小作坊式的生产,一步步发展到如今。”如今李进的前进刀具厂已发展为一家规模以上的企业,他也注册了属于自己的品牌,如今的李进菜刀销往全国各地,小铁匠也成了小老板。

莫言作品中曾有描述

高密菜刀的祖传格言是:“铜薄响,铁薄快”;“背厚刃薄,使到老不用磨”。高密,是菜刀之乡。有俗谚称:“高密刀、高密镰,蹭蹭磨磨用三年;能切大能切小,一切切到海南岛;能切粗能切细,一切切到意大利。”

高密菜刀的最大特点是色泽黑蓝,用锰钢制作,又称夹钢刀。历史上经营打制菜刀、镰刀等刃子活儿的是铁匠,也称刀匠。所用工具有炉、风箱、砧子、锤子、凿子、剪刀、磨石等,一盘炉要4人操作,即分掌钳、打头锤、打旁锤、拉风箱各一人,先将熟铁打成毛坯然后开槽夹钢、熟火、开片、接信子、剪毛边、粗开刃、淬火、水磨刃、上把。淬火是最重要的一道工序。要使刀刃不卷不崩,锋利耐用,主要由淬火决定。传统淬火工艺,全凭经验丰富的刀匠通过用手测试水温,用眼观察锻打刀具的成色,用耳倾听刀触水时的“滋滋”声来确定。这是制作高密菜刀工艺的精髓所在。

据了解,莫言在其作品《透明的红萝卜》中,对桥梁工地上老铁匠与小铁匠师徒两人有关淬火技术的争斗,就有一段精彩的描写。

发展为30多个刀类品种

谈起高密菜刀的发展,也由传统的几个单一品种发展为30多个品种,其用分工明确,用途多元化。如有专门用来切菜的、有专门用来切骨头的、还有专门用来切水果的等等,可谓是功能齐全。而传统的纯手工制作也逐渐被机械化所替代,更加省力、出效率。

据了解,高密菜刀历史悠久,享誉关东内外,是名副其实的高密特产、老字号。作为民间传统制作工艺,高密菜刀已伴随着红高粱沃土上的乡民百姓走过了400多个年头,2008年被列入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李进说,继续将高密这一民间传统工艺发展下去,让其走得更远,是一个目标。到目前为止,他的高密菜刀已销往深圳、安徽、重庆、上海等全国各地。

第二篇:传统制瓶工艺与先进生产工艺的区别

山东景耀玻璃集团科技情况汇报

一、玻璃生产工艺(见附表)

二、传统制瓶工艺与NNPB生产工艺对比: 传统制瓶工艺:吹-吹B-B法:

吹-吹法:生产过程中采用扑气形成瓶口,倒吹气形成初坯,在扑气、倒吹气过程中,容易形成扑气线,产品成型后会产生“断腰”,造成瓶壁厚薄不均匀,理化指标不稳。

先进制瓶工艺:小口压吹NNPB法:

小口压吹法采用冲头冲压直接形成初坯和瓶口,去掉了扑气过程,产品成型后瓶壁厚度均匀,实现薄壁轻量和瓶体“瘦身”,理化指标更加稳定,从而使瓶重整体降低1/2。

三、轻量化啤酒瓶项目研发:

轻量化瓶在欧美等地区已普遍使用,已有配套生产设备及成熟技术。目前国内玻璃厂因设备、技术制约,没有一家成功生产轻量瓶。青岛啤酒出口啤酒急切从国内寻求有实力的生产厂家。

我公司抓住这一机遇,与青岛啤酒集团签订轻量化啤酒瓶合作框架协议,新上轻量化啤酒瓶研发项目。经过广泛市场调研,并咨询行业专家论证,第一期投资2.3亿元,从德国海叶HEYE公司引进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10双5′制瓶机和小口压-吹法(NNPB)工艺,突破国内玻璃厂吹-吹(B-B)法无法解决的瓶壁不均的问题,研发轻量化啤酒瓶,填补国内 空白。窑炉耐材、配料系统、自动包装、检验机等均从国内知名品牌厂家选购,建设国内第一条轻量化啤酒瓶示范生产线。

从2012年4月份动工,项目已完成主厂房、成品库等工程,现已进入窑炉砌筑、设备安装阶段,计划明年9月份投产。窑炉工程这一市级产学研创新项目,将随着新项目顺利投产而研发成功,为推动轻量化瓶装备、技术国产化做出有益的探索。

四、公司未来在科技方面的打算:

1、轻量化啤酒瓶研发成功后,将引进、吸收、集成、创新,形成我们景耀公司的专利,并复制到后续生产线上。

2、将轻量化啤酒瓶这一填补国内空白的产品,将质量标准进一步优化,申报国家标准。

3、瞄准同行业先进技术,加强国际交流和合作,继续走引进消化创新之路,增强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不断为行业技术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

山东景耀玻璃集团有限公司

二○一三年四月三日

下载传统制刀工艺那些事儿word格式文档
下载传统制刀工艺那些事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