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创新)(最终版)

时间:2019-05-13 23:18: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习近平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创新)(最终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习近平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创新)(最终版)》。

第一篇:习近平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创新)(最终版)

习近平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

2014年06月10日 08:48:23 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2版 【字号 大小】【留言】【打印】【关闭】

新华社北京6月9日电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

(2014年6月9日)

习近平

各位院士,同志们,朋友们:

今天,群英荟萃,群贤毕至,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开幕了。有机会同大家见面,感到十分高兴。首先,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对两院院士大会的召开,表示衷心的祝贺!向两院院士和全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表示诚挚的问候!向前来参加会议的外籍院士和国际科学界的朋友们,表示热烈的欢迎!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是我国科学技术界、工程技术界的杰出代表,是国家的财富、人民的骄傲、民族的光荣。长期以来,广大院士胸怀报国为民的理想追求,发扬不懈创新的科学精神,秉持淡泊名利的品德风范,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勇攀科学技术高峰,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增强我国综合国力,为推动我国科技进步、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国防建设和优化国家决策作出了重大贡献。

我看了不少两院的咨询报告和院士们的建议,从报告的字里行间,从建议的思考研究中,都能体会到院士们忧国忧民的情怀、求真务实的精神。大家为党和国家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在此,我向各位院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各位院士、同志们、朋友们!

今年是甲午年。甲午,对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具有特殊的含义,在我国近代史上也具有特殊的含义。回首我国近代史,中华民族遭受的苦难之重、付出的牺牲之大,在世界历史上是罕见的。面对厄运和苦难,中国人民没有屈服,奋起抗争,前仆后继,终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掌握了自己的命运。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而要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就必须坚定不移贯彻科教兴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定不移走科技强国之路。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自古以来,科学技术就以一种不可逆转、不可抗拒的力量推动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16世纪以来,世界发生了多次科技革命,每一次都深刻影响了世界力量格局。从某种意义上说,科技实力决定着世界政治经济力量对比的变化,也决定着各国各民族的前途命运。

拿我国来说,中华民族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我们的先人们早就提出:“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可以说,创新精神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禀赋。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高度发达的文明,我们的先人们发明了造纸术、火药、印刷术、指南针,在天文、算学、医学、农学等多个领域创造了累累硕果,为世界贡献了无数科技创新成果,对世界文明进步影响深远、贡献巨大,也使我国长期居于世界强国之列。

然而,明代以后,由于封建统治者闭关锁国、夜郎自大,中国同世界科技发展潮流渐行渐远,屡次错失富民强国的历史机遇。鸦片战争之后,中国更是一次次被经济总量、人口规模、领土幅员远远不如自己的国家打败。历史告诉我们一个真理:一个国家是否强大不能单就经济总量大小而定,一个民族是否强盛也不能单凭人口规模、领土幅员多寡而定。近代史上,我国落后挨打的根子之一就是科技落后。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科技事业,团结带领广大科技工作者和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建立起全面独立的科研体系,形成了规模宏大的科学技术队伍,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举世瞩目的科技成就。今天,“向科学进军”的伟大号召依然在我们的耳畔回响,“科学的春天”依然在祖国的天空上播洒阳光,科教兴国战略依然给我国科技事业发展提供着强大驱动。

“两弹一星”、多复变函数论、陆相成油理论、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等成就,高温超导、中微子物理、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纳米科技、干细胞研究、人类基因组测序等基础科学突破,超级杂交水稻、汉字激光照排、高性能计算机、三峡工程、载人航天、探月工程、移动通信、量子通讯、北斗导航、载人深潜、高速铁路、航空母舰等工程技术成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支撑,为国防安全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也为我国作为一个有世界影响的大国奠定了重要基础。

各位院士、同志们、朋友们!

当前,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正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团结奋斗。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强大的科技创新力量。党的十八大作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部署,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这是党中央综合分析国内外大势、立足我国发展全局作出的重大战略抉择。

进入21世纪以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全球科技创新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和特征。学科交叉融合加速,新兴学科不断涌现,前沿领域不断延伸,物质结构、宇宙演化、生命起源、意识本质等基础科学领域正在或有望取得重大突破性进展。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广泛渗透,带动几乎所有领域发生了以绿色、智能、泛在为特征的群体性技术革命。传统意义上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产业化的边界日趋模糊,科技创新链条更加灵巧,技术更新和成果转化更加快捷,产业更新换代不断加快。科技创新活动不断突破地域、组织、技术的界限,演化为创新体系的竞争,创新战略竞争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日益重要。科技创新,就像撬动地球的杠杆,总能创造令人意想不到的奇迹。当代科技发展历程充分证明了这个过程。

面对科技创新发展新趋势,世界主要国家都在寻找科技创新的突破口,抢占未来经济科技发展的先机。我们不能在这场科技创新的大赛场上落伍,必须迎头赶上、奋起直追、力争超越。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众多主要经济指标名列世界前列。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经济规模很大、但依然大而不强,我国经济增速很快、但依然快而不优。主要依靠资源等要素投入推动经济增长和规模扩张的粗放型发展方式是不可持续的。现在,世界发达水平人口全部加起来是10亿人左右,而我国有13亿多人,全部进入现代化,那就意味着世界发达水平人口要翻一番多。不能想象我们能够以现有发达水平人口消耗资源的方式来生产生活,那全球现有资源都给我们也不够用!老路走不通,新路在哪里?就在科技创新上,就在加快从要素驱动、投资规模驱动发展为主向以创新驱动发展为主的转变上。

前几天,我看了一份材料,说“机器人革命”有望成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一个切入点和重要增长点,将影响全球制造业格局,而且我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国际机器人联合会预测,“机器人革命”将创造数万亿美元的市场。由于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同机器人技术相互融合步伐加快,3D打印、人工智能迅猛发展,制造机器人的软硬件技术日趋成熟,成本不断降低,性能不断提升,军用无人机、自动驾驶汽车、家政服务机器人已经成为现实,有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已具有相当程度的自主思维和学习能力。国际上有舆论认为,机器人是“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其研发、制造、应用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机器人主要制造商和国家纷纷加紧布局,抢占技术和市场制高点。看到这里,我就在想,我国将成为机器人的最大市场,但我们的技术和制造能力能不能应对这场竞争?我们不仅要把我国机器人水平提高上去,而且要尽可能多地占领市场。这样的新技术新领域还很多,我们要审时度势、全盘考虑、抓紧谋划、扎实推进。

各位院士、同志们、朋友们!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根本的是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最紧迫的是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面向未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最重要的就是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步伐。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科技整体水平大幅提升,一些重要领域跻身世界先进行列,某些领域正由“跟跑者”向“并行者”、“领跑者”转变。我国进入了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并联发展、叠加发展的关键时期,给自主创新带来了广阔发展空间、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强劲动力。

我多次讲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我国越发展壮大,遇到的阻力和压力就会越大。从这个经验看,关键是时机和决断。历史的机遇往往稍纵即逝,我们正面对着推进科技创新的重要历史机遇,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必须紧紧抓住。

我们有改革开放30多年来积累的坚实物质基础,有持续创新形成的系列成果,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备良好条件。因此,要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对国家和民族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科技决策,想好了、想定了就要决断,不然就可能与历史机遇失之交臂,甚至可能付出更大代价。

2013年3月,我在参加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科协、科技界委员联组讨论时讲过这样一个意思,就是从总体上看,我国科技创新基础还不牢,自主创新特别是原创力还不强,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格局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只有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真正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不能总是用别人的昨天来装扮自己的明天。不能总是指望依赖他人的科技成果来提高自己的科技水平,更不能做其他国家的技术附庸,永远跟在别人的后面亦步亦趋。我们没有别的选择,非走自主创新道路不可。

实践告诉我们,自力更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问题看到了,就要以时不我待的精神,快马加鞭改变这个局面。不能说了很多年,最后老是没有根本改变。当然,自主创新不是闭门造车,不是单打独斗,不是排斥学习先进,不是把自己封闭于世界之外。我们要更加积极地开展国际科技交流合作,用好国际国内两种科技资源。

科学技术是世界性的、时代性的,发展科学技术必须具有全球视野。当前,科技创新的重大突破和加快应用极有可能重塑全球经济结构,使产业和经济竞争的赛场发生转换。在传统国际发展赛场上,规则别人都制定好了,我们可以加入,但必须按照已经设定的规则来赛,没有更多主动权。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大机遇,就是要在新赛场建设之初就加入其中,甚至主导一些赛场建设,从而使我们成为新的竞赛规则的重要制定者、新的竞赛场地的重要主导者。如果我们没有一招鲜、几招鲜,没有参与或主导新赛场建设的能力,那我们就缺少了机会。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也总是留给有思路、有志向、有韧劲的人们的。我国能否在未来发展中后来居上、弯道超车,主要就看我们能否在创新驱动发展上迈出实实在在的步伐。

李四光说过:“科学的存在全靠它的新发现,如果没有新发现,科学便死了。”法国作家雨果说过:“已经创造出来的东西比起有待创造的东西来说,是微不足道的。”我国科技发展的方向就是创新、创新、再创新。要高度重视原始性专业基础理论突破,加强科学基础设施建设,保证基础性、系统性、前沿性技术研究和技术研发持续推进,强化自主创新成果的源头供给。要积极主动整合和利用好全球创新资源,从我国现实需求、发展需求出发,有选择、有重点地参加国际大科学装置和科研基地及其中心建设和利用。要准确把握重点领域科技发展的战略机遇,选准关系全局和长远发展的战略必争领域和优先方向,通过高效合理配置,深入推进协同创新和开放创新,构建高效强大的共性关键技术供给体系,努力实现关键技术重大突破,把关键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

“聪者听于无声,明者见于未形。”科技创新永无止境。科技竞争就像短道速滑,我们在加速,人家也在加速,最后要看谁速度更快、谁的速度更能持续。荀子说:“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意思是,骏马一跃,也不会达到十步;劣马跑十天,也能跑得很远;雕刻东西,如果刻了一下就放下,朽木也不会刻断;如果不停刻下去,金属和石头都可以雕空。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敢于担当、勇于超越、找准方向、扭住不放,牢固树立敢为天下先的志向和信心,敢于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在攻坚克难中追求卓越,勇于创造引领世界潮流的科技成果。

各位院士、同志们、朋友们!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一个系统工程。科技成果只有同国家需要、人民要求、市场需求相结合,完成从科学研究、实验开发、推广应用的三级跳,才能真正实现创新价值、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我一直在思考,为什么从明末清初开始,我国科技渐渐落伍了。有的学者研究表明,康熙曾经对西方科学技术很有兴趣,请了西方传教士给他讲西学,内容包括天文学、数学、地理学、动物学、解剖学、音乐,甚至包括哲学,光听讲解天文学的书就有100多本。是什么时候呢?学了多长时间呢?早期大概是1670年至1682年间,曾经连续两年零5个月不间断学习西学。时间不谓不早,学的不谓不多,但问题是当时虽然有人对西学感兴趣,也学了不少,却并没有让这些知识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起什么作用,大多是坐而论道、禁中清谈。1708年,清朝政府组织传教士们绘制中国地图,后用10年时间绘制了科学水平空前的《皇舆全览图》,走在了世界前列。但是,这样一个重要成果长期被作为密件收藏内府,社会上根本看不见,没有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什么作用。反倒是参加测绘的西方传教士把资料带回了西方整理发表,使西方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对我国地理的了解要超过中国人。这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呢?就是科学技术必须同社会发展相结合,学得再多,束之高阁,只是一种猎奇,只是一种雅兴,甚至当作奇技淫巧,那就不可能对现实社会产生作用。

多年来,我国一直存在着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不力、不顺、不畅的痼疾,其中一个重要症结就在于科技创新链条上存在着诸多体制机制关卡,创新和转化各个环节衔接不够紧密。就像接力赛一样,第一棒跑到了,下一棒没有人接,或者接了不知道往哪儿跑。

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破除一切制约科技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推动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打通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通道,以改革释放创新活力,加快建立健全国家创新体系,让一切创新源泉充分涌流。

如果把科技创新比作我国发展的新引擎,那么改革就是点燃这个新引擎必不可少的点火系。我们要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完善点火系,把创新驱动的新引擎全速发动起来。

科技体制改革要紧紧扭住“硬骨头”攻坚克难,加快把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科技体制改革各项任务落到实处。要着力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加快制定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顶层设计,对重大任务要有路线图和时间表。要着力从科技体制改革和经济社会领域改革两个方面同步发力,改革国家科技创新战略规划和资源配置体制机制,完善政绩考核体系和激励政策,深化产学研合作,加快解决制约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关键问题。要着力加强科技创新统筹协调,努力克服各领域、各部门、各方面科技创新活动中存在的分散封闭、交叉重复等碎片化现象,避免创新中的“孤岛”现象,加快建立健全各主体、各方面、各环节有机互动、协同高效的国家创新体系。要着力完善科技创新基础制度,加快建立健全国家科技报告制度、创新调查制度、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大幅提高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水平。要着力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聚焦国家战略目标,集中资源、形成合力,突破关系国计民生和经济命脉的重大关键科技问题。要着力加快完善基础研究体制机制,把基础前沿、关键共性、社会公益和战略高技术研究作为重大基础工程来抓,实施好国家重大科学计划和科学工程,加快在国际科学前沿领域抢占制高点。要着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全方位推进产品创新、品牌创新、产业组织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实到现代化建设整个进程和各个方面。

在推进科技体制改革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一个问题,就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是我们成就事业的重要法宝。我国很多重大科技成果都是依靠这个法宝搞出来的,千万不能丢了!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同时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强统筹协调,大力开展协同创新,集中力量办大事,抓重大、抓尖端、抓基本,形成推进自主创新的强大合力。

各位院士、同志们、朋友们!

“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人是科技创新最关键的因素。创新的事业呼唤创新的人才。尊重人才,是中华民族的悠久传统。“思皇多士,生此王国。王国克生,维周之桢;济济多士,文王以宁。”这是《诗经·大雅·文王》中的话,说的是周文王尊贤礼士,贤才济济,所以国势强盛。千秋基业,人才为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人才越多越好,本事越大越好。我国是一个人力资源大国,也是一个智力资源大国,我国13亿多人大脑中蕴藏的智慧资源是最可宝贵的。知识就是力量,人才就是未来。我国要在科技创新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必须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必须大力培养造就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型科技人才。

我国科技队伍规模是世界上最大的,这是我们必须引以为豪的。但是,我们在科技队伍上也面对着严峻挑战,就是创新型科技人才结构性不足矛盾突出,世界级科技大师缺乏,领军人才、尖子人才不足,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同生产和创新实践脱节。“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我们要把人才资源开发放在科技创新最优先的位置,改革人才培养、引进、使用等机制,努力造就一批世界水平的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工程师和高水平创新团队,注重培养一线创新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

要按照人才成长规律改进人才培养机制,“顺木之天,以致其性”,避免急功近利、拔苗助长。要坚持竞争激励和崇尚合作相结合,促进人才资源合理有序流动。要广泛吸引海外优秀专家学者为我国科技创新事业服务。要在全社会积极营造鼓励大胆创新、勇于创新、包容创新的良好氛围,既要重视成功,更要宽容失败,完善好人才评价指挥棒作用,为人才发挥作用、施展才华提供更加广阔的天地。

未来总是属于年青人的。拥有一大批创新型青年人才,是国家创新活力之所在,也是科技发展希望之所在。“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广大院士不仅要做科技创新的开拓者,更要做提携后学的领路人。希望广大院士肩负起培养青年科技人才的责任,甘为人梯,言传身教,慧眼识才,不断发现、培养、举荐人才,为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铺路搭桥。广大青年科技人才要树立科学精神、培养创新思维、挖掘创新潜能、提高创新能力,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不断超越。

各位院士、同志们、朋友们!

长期以来,我国院士制度在推动科技界出思想、出谋略、出成果、出人才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我国院士制度在实践过程中也存在一些社会关注、科技界反映较突出的问题,比如有时院士遴选受非学术因素干扰过多,有的地方和部门让院士称号承载了一些非学术的、带有明显功利性的负担,有的人把有多少院士当作出政绩的一个标志。如此等等,都背离了我国院士制度的本义,必须加以纠正。广大院士对这些现象也有意见。这些问题需要通过深化改革加以解决,使院士制度更加完善,真正守住学术性、荣誉性的本质。

根据广大院士和各方面意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改革院士制度的要求,主要就是要突出学术导向,减少不必要的干预,改进和完善院士遴选机制、学科布局、年龄结构、兼职和待遇、退休退出制度等,以更好发挥广大院士作用,更好发现和培养拔尖人才,更好维护院士群体的荣誉和尊严,更好激励科技工作者特别是青年才俊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两院院士在我国科技界拥有最高学术荣誉,在全社会具有高度关注度,一言一行对学术风气和社会风尚都有极大的影响。希望广大院士坚守学术操守和道德理念,把学问和人格融合在一起,既赢得崇高学术声望,又展示高尚人格风范。

马克思说:“科学绝不是一种自私自利的享乐,有幸能够致力于科学研究的人,首先应该拿自己的学识为人类服务。”这是一种很高的精神境界。长期以来,我国科技界涌现出许多受到人民爱戴的科学家,他们代表的是一种时代精神,影响的是一代又一代年轻人。今天,我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两院院士发挥作用。希望广大院士善养浩然之气,发扬我国科技界爱国奉献、淡泊名利的优良传统,以身作则,严格自律,在攻坚克难、崇德向善中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带动科技界乃至全社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在政治上关怀院士、工作上支持院士、生活上关心院士,当好“后勤部长”。有关部门要加强相关政策保障,让包括院士在内的各类优秀人才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更好建功立业。

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是我国科学技术界和工程技术界最高学术机构,是国家科学技术思想库。两院要组织广大院士,围绕事关经济社会及科技发展的全局性问题,开展战略咨询研究,以科学咨询支撑科学决策,以科学决策引领科学发展。

各位院士、同志们、朋友们!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强大科技支撑,是时代赋予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历史使命。希望同志们锐意进取、锐意创新,努力创造出无愧于时代的业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二篇:胡主席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

胡锦涛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三次院士大会和 中国工程院第八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

(2006年6月5日)

各位院士,同志们:

中国科学院第十三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八次院士大会今天隆重开幕了。首先,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两院院士和全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致以诚挚的问候!

这次两院院士大会,是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十一五”时期的重要时刻召开的。开好这次会议,对发挥两院院士在我国科学技术事业发展中的领军作用,动员我国科技界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建功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下面,我讲三个问题。

一、目前的形势和我国科技战线的任务

改革开放28年来,我国经济社会长期保持较快发展势头,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明显加快,社会生产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日益改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全面加强,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我们已经胜利完成了“十五”计划,全国各族人民正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满怀信心地为实现“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而奋斗。今年初,国务院制定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召开全国科学技术大会,提出了用15年时间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重大战略任务。全国广大科技工作者正在意气风发地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奋斗。

越是取得的成绩大,越是发展的前景好,我们越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要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全面分析和正确认识我国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从国际环境看,和平、发展、合作是当今时代的潮流,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产业和技术转移加速进行,各国同我国合作的意愿普遍增强。同时,国际局势继续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我国仍面临着发达国家经济科技占优势的压力。

从国内发展看,我国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渐完善,劳动力资源丰富,市场空间广阔,社会政治保持长期稳定,我国的发展具有更为坚实的基础,也具有更为广阔的前景。同时,我国是一个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发达,发展还很不平衡,人民生活还不富裕,农业基础比较脆弱,经济增长方式比较粗放,能源资源约束日渐突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严重。要解决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实现现代化建设的目标,需要我们进行长期努力。

从世界科技发展看,科学技术特别是战略高技术正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科技进步不断突破人类认识的已有境界,学科之间、科学和技术之间、科学技术和人文社会科学之间交叉渗透,产生了众多新的跨学科领域。科学发现正在为技术创新和生产力发展开辟更加广阔的道路,科技成果产业化周期缩短,技术更新速度越来越快,以信息科技、生物科技为主要标志的高技术及其产业快速发展,不断创造出新的科技制高点和经济增长点,成为科技创新和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国家核心竞争力越来越表现为对智力资源和智慧成果的培育、配置、调控能力,表现为对知识产权的拥有、运用能力。在当代世界科技发展的澎湃大潮中,可以说,谁把握了这些新特点新趋势,紧紧抓住追赶和跨越的机遇,不断增强科技实力特别是自主创新能力,谁就能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占据更有利的战略地位。世界主要国家纷纷加快了争夺科技制高点的步伐。世界科技进步迅猛发展及其带来的巨大影响,给我们提出了不能回避、也回避不了的严峻挑战。我们必须急起直追、锲而不舍,加快自主创新步伐,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带动我国社会生产力实现质的飞跃,努力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和保持发展的主动权。经过长期努力,我国科学技术事业取得了伟大成就,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学科布局,培养了一支勇于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优秀科技队伍,部分重要领域的研究开发能力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但是,我国科技的总体水平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有许多不适应的地方,特别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发明专利数量少,关键技术对外依存度高,高新技术产业所占比例较低,企业还没有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许多技术研究开发的成果还难以实现产业化,优秀拔尖人才比较少,科技体制机制存在不少弊端。这些影响我国科学技术事业发展的突出问题,都需要我们下大气力认真加以解决。

总之,无论从国际看还是从国内看,无论从经济社会发展看还是从科学技术事业发展看,我们都既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又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古人说:“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的情况下,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既要认清机遇、抓住机遇、用好机遇,又要正视挑战、迎接挑战、战胜挑战。要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分析和应对可能影响我国当前和长远发展的各种挑战上,把着力点更多地放在把握和解决可能影响我国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上,更多地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党中央、国务院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作出的一项战略决策。建设创新型国家,就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就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就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我们一定要有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宽广的世界眼光,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要求,坚定不移地把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坚定不移地贯彻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发展必须面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方针,制订科技发展的重大政策和配套措施,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加强基础研究、高技术前沿研究、可持续发展相关研究,加快把知识和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真正使科学技术现代化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

二、建设宏大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在人才,尤其在创新型科技人才。没有一支宏大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作支撑,要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是不可能的。世界范围的综合国力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特别是创新型人才的竞争。谁能够培养、吸引、凝聚、用好人才特别是创新型人才,谁就抓住了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战略主动、实现发展目标的第一资源。这里,我想专门讲讲加紧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的问题。

古往今来的科技创新实践都表明,创新型科技人才是新知识的创造者、新技术的发明者、新学科的创建者,是科技新突破、发展新途径的引领者和开拓者,是国家发展的宝贵战略资源。抓紧并持之以恒地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国家发展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战略思想,把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作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举措,加紧建设一支宏大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

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要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求作为基准,遵循创新型科技人才成长规律,用事业凝聚人才,用实践造就人才,用机制激励人才,用法制保障人才,不断发展壮大科技人才队伍,努力形成江山代有才人出的生动局面。

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级党委和政府、有关部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及全社会共同努力。在工作中,要突出抓好以下几个重要环节。

第一,要完善培养体系。创新型科技人才的成长是一个综合培养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首先要从教育这个源头抓起。要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科学技术事业发展的要求,继续深化教育改革,加强素质教育,努力建设有利于创新型科技人才生成的教育培养体系。要以系统的观点统筹小学、中学、大学直到就业等各个环节,形成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的有效机制。要改变单纯灌输式的教育方法,探索创新型教育的方式方法,在尊重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更加注重培育学生的主动精神,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把中小学生从沉重的课业负担下解放出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使广大青少年在发掘兴趣和潜能的基础上全面发展。要改革和完善高等学校的课程设置,更新教学内容,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要高度重视技术科学的发展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把科技成果转化为工程应用的能力。要多层次、多渠道、大规模地开展在职科技人员的继续教育,加快建立网络化、开放式、自主性的终身教育体系,使广大科技人员不断掌握新知识新技能,不断提高进行科技创新的素质和能力。

第二,要不拘一格选用人才。要建立健全一套有针对性的管理制度和方法,坚持在公平竞争中识别人才、发现人才、培育人才,摒弃论资排辈、攀比学历等做法,为优秀人才特别是年轻的创新型科技人才施展才干提供更多机会。要认真贯彻国家和产业层面的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积极推进创新团队建设,依托国家重大人才培养计划、重大科研和重大工程项目、重大产业攻关项目、重点学科和重点科研基地、国际学术交流合作项目,积极搭建各类创新平台,为创新型科技人才脱颖而出、建功立业创造条件。要大力发展奋力攀登的创新文化,培育相互友爱的人际关系,保持宽松自由的工作氛围,营造团结和谐的组织机制,理解创新型科技人才的个性特点,允许他们在学术上发表新见解新主张,鼓励和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最大限度地激发和保护科技人员的创新激情和活力,保证科技人才能够心无旁骛地从事科技创新活动。科技创新具有很强的风险性和不可预见性,要允许和宽容科技创新失败,关心和爱护在探索中受挫的科技人才,支持他们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继续前进。科技团队的领军人物和管理者要提高科技领导和管理的能力,争当发现创新型科技人才的“伯乐”,做到知人善任,促进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第三,要完善制度和政策保障。要继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建立健全人才培养、使用、评价、分配、流动等方面的体制机制,坚决破除束缚人才成长和限制人才充分发挥作用的观念、做法、体制,保证激励科技创新的制度和政策在科研第一线得到落实。要完善品德、业绩、知识、能力等要素构成的全面的人才评价体系,对创新型科技人才的贡献实施目标化管理,进一步克服人才评价中重学历资历、轻能力业绩的倾向。要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健全鼓励企业增加科技投入的机制,形成多元化的科技投入格局,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推动创新型科技人才向企业集聚。要完善知识产权制度,激励创新,保障权益,为推动科技创新和创新成果的运用提供法律保障。要改革和完善职称评审制度,以引导和激励各类人才积极进行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为导向,更加关注重点行业和人才密集单位,更加关注边远贫困地区和基层科技推广、工农业生产第一线,更加关注取得显著社会经济效益的各类企事业单位,更加关注中青年专业技术人员。要建立健全鼓励人才创新的分配制度和激励机制,坚持向关键岗位和优秀人才倾斜的政策,对作出突出贡献的给予重奖,真正形成岗位靠竞争、报酬靠贡献的激励机制,让优秀人才得到优厚报酬。要健全人才流动机制和人才信息化管理机制,进一步消除人才流动的体制性障碍,促进人才合理有序流动,让稀缺人才和特殊专业人才充分发挥作用,并保障国家重大科技工作的人才储备。

第四,要进行开放式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特别是领军人物,关起门来是培养不出来的。在世界科技水平总体领先于我国的形势下,不采用开放式培养,难以尽快培养造就大批创新型科技人才。在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基础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赶超世界先进科技水平的有效途径,开放式培养则是加快培养造就国际一流的科技尖子人才和科技领军人物的有效途径。我国两院院士以及一些杰出的科技工作者,大都曾留学海外或经常与国外同行进行交流,既在国际交流合作中展现了自己的才华,也汲取了先进的创新理念和最新的科技知识。要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加强同国际科技界多种形式的交流合作,有效利用全球科技资源,积极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要鼓励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同海外研究开发机构建立联合实验室或研究开发中心,支持在双边和多边科技合作协议框架下实施国际合作项目,支持我国企业在海外设立研究开发机构或产业化基地,鼓励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究开发机构。要积极参与国际大科学工程和国际学术组织,支持我国科学家和科研机构参与或牵头组织国际和区域性大科学工程。要善于利用国内国外两种人才资源,坚持自主培养开发和引进海外人才并重,立足国内进行人才资源开发,坚持自力更生培养人才,同时加大引进人才、引进智力工作的力度,采取多种方式吸引广大出国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尤其是要积极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紧缺人才。

第五,要营造鼓励科技创新的社会氛围。创新文化同科技创新有着相互促进、相互激荡的关系。中华文化包含着鼓励创新的丰富内涵,我们的先人们历来强调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强调“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要大力倡导和弘扬崇尚创新、鼓励创新的精神,为造就一支浩浩荡荡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要在全社会培育创新意识,大力提倡敢于创新、敢为人先、敢冒风险的精神,营造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良好社会环境。要在全社会广为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使广大人民群众更好地接受科技武装,进一步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社会风尚。要加强宣传科技创新的典型事迹和典型人物,让人民群众了解科技创新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推动作用,引导全社会树立创新光荣的价值观,使科技创新成为全社会景仰的工作和活动。要加强科普工作,使我国广大青少年从小就树立从事科技创新的理想,立志成为未来科技创新的生力军和我国科学技术事业发展的接班人。

实践表明,创新型科技人才特别是领军人物都具有成长成才、实现科技创新所必需的一些基本素质和特点。归纳起来,在当代中国,要成为一名创新型科技人才,应该具有以下主要素质和品格。一是具有高尚的人生理想,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科技事业,努力做到德才兼备,坚持在为祖国、为人民勇攀科技高峰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二是具有追求真理的志向和勇气,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保持强烈的创新欲望和探索未知领域的坚定意志,对新事物新知识特别敏锐,敢于挑战权威和传统观念,为追求真理、实现创新而勇往直前。三是具有严谨的科学思维能力,掌握辩证唯物主义的思维方法,善于运用科学方法和科学手段,坚持终身学习,不断更新知识、夯实理论功底,构建广博而精深的知识结构,养成比较全面的科学文化素质。四是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广阔的国际视野、敏锐的专业洞察力,能够准确把握科技发展和创新的方向,善于对解决重大科技问题提出关键性对策。五是具有强烈的团结协作精神,善于组织多学科的专家、调动多方面的知识,领导创新团队在重大科技攻关和科技前沿领域取得重大成就。六是具有踏实认真的工作作风,淡泊名利,志存高远,坚忍不拔,不怕艰难困苦,不畏挫折失败,勇于在科技创新的实践中经历磨练,不断攀登科学技术高峰。这些素质和品格,不仅可以在世界许多成功的科学家身上看到,也可以在我们的院士和一些优秀科技工作者身上看到。我们要继承和发扬我国科技工作者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使之在培养造就大批创新型科技人才中发挥重要作用。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国际一流的科技尖子人才、国际级科学大师、科技领军人物,可以带出高水平的创新型科技人才和团队,可以创造世界领先的重大科技成就,可以催生具有强大竞争力的企业和全新的产业。在我们的院士队伍里,就不乏这样的将才和帅才。但是,从整体上看,我国这类人才还不够多。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首先要抓紧培养造就这类人才,尤其要培养造就一批中青年领军人物。同时,我们还要培养大批各个层次的创新型科技人才,在学术和技术梯队中形成科技创新的骨干力量和符合科技创新需求的人才结构,以推动科技活动各个领域各个层面的创新实践。

我国科技事业正处在实现发展跨越的重要机遇期。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既对科技事业发展提出了迫切要求,也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施展才华提供了广阔舞台。有志气、有抱负的我国科技工作者,一定要抓住这个重大历史机遇,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伟大事业中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实现美好的人生追求。

三、两院院士要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大显身手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代表着我国科学和工程技术界的最高学术水平,享有崇高荣誉,受到全社会广泛尊重。长期以来,两院院士作为全国科技大军的领军人物,崇尚科学,敬业奉献,为我国科学技术事业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从1956年我国制定《十二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到在条件异常艰苦的岁月里成功研制“两弹一星”,从制定和实施对我国科技发展起到重大作用的“863”、“973”计划到“神舟五号”、“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船遨游太空,从我国取得杂交水稻、陆相成油理论和应用、高性能计算机等领域的重大成果到三峡工程、南水北调、西电东送、西气东输、青藏铁路、高速轨道交通等重大决策,两院院士都付出了大量心血和辛劳。前不久过世的王选院士就是我国院士的杰出代表,他献身科学、敢为人先,提携后学、甘为人梯,为我国广大知识分子树立了光辉的榜样。两院院士真正是祖国和人民的骄傲!

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的院士制度,有利于凝聚我国科技界的精英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出主意、攻难关,有利于组织创新团队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有利于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贡献智慧才干。院士制度在我国才实行几十年,需要根据形势的发展,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继续完善,使之更好地发挥作用。

党中央、国务院和全国人民对两院院士寄予厚望。希望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进一步发挥跨学科、跨部门、高水平的优势,围绕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改善人民生活、保障国防安全等方面的重大科技问题,开展宏观性、战略性、前瞻性、综合性的决策咨询,组织科研团队在专业领域内发挥领军作用,为党和政府决策提供真知灼见,以实际行动推动重大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希望两院院士发扬心系祖国、自觉奉献的爱国精神,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不畏艰险、勇攀高峰的探索精神,团结协作、淡泊名利的团队精神,争当科技创新的尖兵。要紧紧抓住当前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把国家需求、宏观部署和自由探索结合起来,继续推进原始性创新,继续推进核心技术、关键技术、集成技术研发,继续推进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继续推进产学研相结合,努力为实现自主创新能力的跨越式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贡献力量。

希望两院院士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伟大实践中做拼搏奉献的楷模,带头弘扬追求真理、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积极实践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承担起向社会示范创新行为、展示创新成果、传播创新文化的责任,培养广大人民群众对科技的兴趣和爱好,加深全社会对科技创新的认识和感知,共同建设创新文化。同时,我殷切希望大家承担起培养和提携人才特别是创新型科技人才的重任,建设好学术梯队,为年轻人奋勇创新提供舞台,为年轻人加快成才铺路搭桥。

各位院士、同志们!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大科技支撑,是时代赋予我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使命。希望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埋头苦干、锐意进取,努力创造出无愧于时代的光辉业绩,不断为祖国、为人民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完)

第三篇:胡锦涛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

在中国科学院第十六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一次院

士大会上的讲话

(2012年6月11日)

胡锦涛

各位院士,同志们:

中国科学院第十六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一次院士大会今天隆重开幕了。首先,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两院院士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

2010年6月,我们召开了中国科学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次院士大会。会议强调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切实把科学技术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战略基点,把科技进步与国家发展战略、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紧密结合起来,构建完整的创新体系,下大气力解决影响我国未来发展的重大科学和关键技术问题,大力发展与民生相关的科学技术,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抢占未来发展先机。

两年来,两院院士和广大科技工作者紧紧围绕我国发展重大战略需求,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开拓进取,锐意创新,奋勇拼搏,我国科技工作取得一系列新成就新进展。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交会对接成功,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创下5188米的下潜记录,实现了我国空间海洋技术新跨越。首座实验快堆成功并网运行,“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研制成功,煤制乙二醇和甲醇制烯烃实现工业化应用,风能、光伏发电、储能电池等关键技术取得新突破,宽带无线移动互联网、量子通信实用化取得新进展。百亩超级杂交稻试验田亩产突破900公斤,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技术、重大药物创制和低成本医疗设备研发等提高了保障和改善民生能力。基础前沿领域取得了中微子振荡、铁基超导、拓扑绝缘体等一批世界领先的科学成果,量子信息、纳米科技、干细胞和再生医学、生命起源和进化等若干重要和新兴领域的前沿探索进入世界前列。两院作为科学技术思想库,积极推进决策科学化,为国家相关决策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为我国科技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两院院士和广大科技工作者,致以诚挚的问候!

当前,世界主要国家为了摆脱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和推动经济复苏增长,克服全球共同面临的能源资源环境等重大问题,纷纷加大科技投入,抢占科技制高点,争取发展主动权。科技竞争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更加突出,科学技术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纳米科技、认知科技呈现群发突破的生动景象,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催生新一代技术群和新产业生长点。能源资源科技将推动能源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可持续能源和资源体系的形成,材料和制造技术将加速绿色化、智能化、可再生循环的进程,空间海洋和平利用和开发将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巨大增量资源,生态环境保护能力提升将有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量子世界的调控,暗物质、暗能量的探测,生命现象系统整体的认知,都有可能引发科学知识体系的结构性变革。

“十二五”时期,我国仍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国家制定了“十二五”规划纲要,强调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调整需求结构和扩大内需为导向,确立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长、社会建设明显加强、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等重大目标。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要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更多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科技、教育、人才规划纲要,大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形势和任务对两院院士和广大科技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也提供了大显身手的广阔舞台。

两院院士和广大科技工作者要肩负起自己的使命和责任,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把推动科技创新驱动发展作为重要任务,紧紧围绕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紧迫需求,抓住新科技革命的战略机遇,大幅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共性、核心、关键技术突破能力,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大力推动科技惠及民生,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尽快走上创新驱动的轨道。这里,我对两院院士提几点希望。

第一,希望两院院士坚持勇于创新,积极引领科技加快发展。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最根本的是要依靠科技的力量,最关键的是要大幅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只有具备强大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在全球日益激烈的竞争中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才能真正建成创新型国家,进而向世界科技强国进军。包括两院院士在内的广大科技工作者要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取得基础性、战略性、原创性的重大成果。要加快推进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深入实施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工程,增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要加强战略高技术创新,发展空天战略高技术,保证我国有效进出与和平利用空间;发展海洋战略高技术,提高我国海洋经济水平,保护海洋航运安全,开发深海资源;发展生物安全应对技术,有效防控对人民生活和生态环境的生物威胁;发展信息网络战略高技术,建设基于网络信息的社会态势预警、分析、监控、应急体系,维护信息基础设施和网络安全。要加强基础研究和原始科学创新,在生命科学、空间海洋、地球科学、纳米科技等领域力争取得原创性突破。要加强先导技术研究,在关系长远发展的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能源技术等关键领域力争取得重大创新成果。

第二,希望两院院士坚持服务发展,积极推动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最关键的是要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既要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中找准科技创新主攻方向,又要把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要牢固树立服务发展意识,更加积极地投身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要面向重点产业转型升级,加强系统集成创新,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实现关键工艺技术、高端产品研发重大突破,从根本上扭转重点产业关键核心技术严重依赖国外的局面。要面向培育发展高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促进高技术产业向技术创新引领型转变,从产业链低端向产业链高端延伸,力争在战略性新兴产业若干方面引领世界技术和产业发展方向。要面向推进农业现代化,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绿色农业,满足对农产品总量、质量、安全和多功能需求,延伸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要面向建设可持续能源资源体系,加快科技创新和成果应用,促进能源结构调整,加强传统化石能源高效清洁安全利用,加快新能源产业化,提高油气资源、重要矿产资源、水资源的勘探、开发、综合利用能力。

第三,希望两院院士坚持创新为民,积极促进科技成果造福人民。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必须坚持把以人为本贯穿科技工作始终,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科技创新成果,让广大人民生活得更健康、更舒适、更安全、更幸福。要面向民生重大需求,加强关系人民衣食住行的科技创新,努力解决人民群众高度关注的食品安全、饮水安全、空气质量的科技问题,努力解决多发病、常见病、急性传染病诊断和治疗药物问题,发展早期监测、早期干预技术,努力攻克对人民群众有严重危害的重大慢性疾病医疗技术,发展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科学技术。要面向生态环境保护重大需求,发展城乡环境保护、治理、修复技术,着力解决环境污染、垃圾处理等突出问题,开展示范和推广应用,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提高自然灾害监测预报和防灾减灾能力。要自觉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知识,努力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和全社会创新意识,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要运用先进科学技术手段,创新文化载体,促进现代文化产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文化需求。

第四,希望两院院士坚持锐意改革,积极推动科技发展体制机制创新。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必须建立健全科学合理、富有活力、更有效率的国家创新体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深入,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科技生产力。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科技体制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迫切需要仍不适应,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新要求仍不适应,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仍不适应,必须继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中央正在制订《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要以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紧密结合、支撑引领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着力解决制约科技创新的突出问题,加强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有机结合,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强化基础性、前沿性技术和共性技术研究平台建设,加强军民科技资源集成融合,推进各具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鼓励发展科技中介服务,深化科研经费管理制度改革,完善科技成果评价奖励制度。大家工作在科技创新第一线,对科技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比较了解,对科技体制存在的问题有切身感受。希望两院院士站在全局高度,积极探索符合规律的新机制新模式,正确处理好个人和集体、局部和整体、当前和长远的关系,积极支持和投身科技体制改革。

第五,希望两院院士坚持甘为人梯,积极培养和提携优秀青年才俊。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人才为本。一部科技发展的历史,也是一代代科学家不断继承创新、超越前人的历史。拥有一大批创新型青年人才,是国家创新活力之所在,也是科技发展希望之所在。两院院士都是学有建树的学术带头人,许多同志既是科学家也是教育家,发现、培养、提携青年人才是大家的一项重任。要善于发现青年人才,不拘一格,慧眼识才,坚持科学标准,客观公正评价人才,热情关心和支持有科学潜质的优秀青年人才。要积极培养青年人才,身体力行,言传身教,坚持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紧密结合,遵循创新型人才成长规律,积极探索培养创新型人才新思路新方法。要大力提携青年人才,虚怀若谷,举贤荐能,着力营造包容兼蓄、和谐有序的人才成长环境,真诚尊重人、细致关心人、充分信任人,发扬学术民主,提倡不同学术观点的平等讨论,鼓励青年人才敢于发表和坚持自己的学术见解、敢于质疑和超越老师的学术思想、敢于开辟新的研究方向,营造多出成果、多出人才的学术环境。要建设好学术梯队,放手使用优秀青年人才,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广揽英才,为他们奋勇创新提供舞台,为他们加快成才铺路搭桥,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在实践中茁壮成长。

第六,希望两院院士坚持建言献策,积极发挥决策咨询重要作用。实现创新驱动发展需要科学决策,科学决策需要科学咨询。两院要发挥国家科学技术思想库作用,紧紧围绕应对全球性重大挑战、突破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发展瓶颈、破解科学技术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深入开展咨询研究,客观独立发表意见,坦率真诚提出建议。两院和国家有关部门要积极构建有利于发挥院士专家咨询作用的体制和程序。两院院士作为我国科技界的领军人才,要前瞻新科技革命方向,善于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需求中提炼重大科学技术问题,引导我国科技工作提升创新起点、优化学科布局、凝炼前沿方向。

各位院士、同志们!

院士称号是我国科技界的最高学术荣誉,院士的一言一行都会对社会风尚和学术风气产生很大影响。希望两院院士牢固树立追求真理、造福人类、服务国家的理念,继承中华民族“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传统美德,传承老一代科学家爱国奉献、淡泊名利的优良品质,以身作则,严格自律,模范遵循学术规范和科学伦理,自觉抵制学术不端行为和不正之风,加强科研诚信建设,团结带领全国科技界为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第四篇:习近平在院士大会上的讲话2018

习近平在院士大会上的讲话2018

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

新华社北京5月28日电

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

(2018年5月28日)习近平

各位院士,同志们,朋友们:

今天,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隆重开幕了。这是党的十九大后我国科技界召开的一次盛会。首先,我代表党中央,向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大家并通过大家,向全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致以诚挚的问候!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任务,描绘了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开启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实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必须具有强大的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总结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实践,观察大势,谋划全局,深化改革,全面发力,推动我国科技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

——我们坚持党对科技事业的领导,健全党对科技工作的领导体制,发挥党的领导政治优势,深化对创新发展规律、科技管理规律、人才成长规律的认识,抓重大、抓尖端、抓基础,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政治保证。

——我们坚持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奋斗目标,健全国家创新体系,强化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支撑,掌握全球科技竞争先机,在前沿领域乘势而上、奋勇争先,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

——我们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坚持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明确我国科技创新主攻方向和突破口,努力实现优势领域、关键技术重大突破,主要创新指标进入世界前列。

——我们坚持以深化改革激发创新活力,推出一系列科技体制改革重大举措,加强创新驱动系统能力整合,打通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通道,不断释放创新潜能,加速聚集创新要素,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我们坚持创新驱动实质是人才驱动,强调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不断改善人才发展环境、激发人才创造活力,大力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

——我们坚持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深入参与全球科技创新治理,主动发起全球性创新议题,全面提高我国科技创新的全球化水平和国际影响力,我国对世界科技创新贡献率大幅提高,我国成为全球创新版图中日益重要的一极。

这些年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国科技界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下,我国科技事业密集发力、加速跨越,实现了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重大变化,重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一些前沿方向开始进入并行、领跑阶段,科技实力正处于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点的突破向系统能力提升的重要时期。

——我们着力推进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化学、材料、物理等学科居世界前列,铁基超导材料保持国际最高转变温度,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多光子纠缠世界领先,中微子振荡、干细胞、利用体细胞克隆猕猴等取得重要原创性突破,悟空、墨子、慧眼、碳卫星等系列科学实验卫星成功发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上海光源、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装置等重大科研基础设施为我国开展世界级科学研究奠定了重要物质技术基础。

——我们着力推进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战略高技术研究,超级计算机连续10次蝉联世界之冠,采用国产芯片的“神威·太湖之光”获得高性能计算应用最高奖“戈登·贝尔”奖,载人航天和探月工程取得“天宫”、“神舟”、“嫦娥”、“长征”系列等重要成果,北斗导航进入组网新时代,载人深潜、深地探测、国产航母、大型先进压水堆和高温气冷堆核电、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开发、纳米催化、金属纳米结构材料等正在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我们着力引领产业向中高端迈进,复兴号高速列车迈出从追赶到领跑的关键一步,超超临界燃煤发电、特高压输变电、杂交水稻、海水稻等世界领先,移动通信、语音识别、新能源汽车、第三代核电“华龙一号”、掘进装备等跻身世界前列,集成电路制造、C919大型客机、高档数控机床、大型船舶制造装备等加快追赶国际先进水平,龙门五轴机床、8万吨模锻压力机等装备填补多项国内空白,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深度学习芯片实现商业化应用,超导磁共振等医疗器械实现国产化替代,重大传染病防控和疫苗研制、重大新药创制等有力改善民生福祉。

——我们着力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基地形成系统布局,在科技计划管理、成果转化、评价奖励等方面大胆改革,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显著增强,科技创新人才加速集聚成长。

——我们着力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深化国防科技工业体制改革,提高军民协同创新能力,完善军民协同创新机制。

各位院士,同志们、朋友们!

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的时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以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移动通信、物联网、区块链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突破应用,以合成生物学、基因编辑、脑科学、再生医学等为代表的生命科学领域孕育新的变革,融合机器人、数字化、新材料的先进制造技术正在加速推进制造业向智能化、服务化、绿色化转型,以清洁高效可持续为目标的能源技术加速发展将引发全球能源变革,空间和海洋技术正在拓展人类生存发展新疆域。总之,信息、生命、制造、能源、空间、海洋等的原创突破为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提供了更多创新源泉,学科之间、科学和技术之间、技术之间、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之间日益呈现交叉融合趋势,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人民生活福祉。

当前,我国科技领域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特别是同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相比,我国科技在视野格局、创新能力、资源配置、体制政策等方面存在诸多不适应的地方。我国基础科学研究短板依然突出,企业对基础研究重视不够,重大原创性成果缺乏,底层基础技术、基础工艺能力不足,工业母机、高端芯片、基础软硬件、开发平台、基本算法、基础元器件、基础材料等瓶颈仍然突出,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我国技术研发聚焦产业发展瓶颈和需求不够,以全球视野谋划科技开放合作还不够,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不强。我国人才发展体制机制还不完善,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的激励机制还不健全,顶尖人才和团队比较缺乏。我国科技管理体制还不能完全适应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需要,科技体制改革许多重大决策落实还没有形成合力,科技创新政策与经济、产业政策的统筹衔接还不够,全社会鼓励创新、包容创新的机制和环境有待优化。

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需要建设世界科技强国!

现在,我们迎来了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同我国转变发展方式的历史性交汇期,既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又面临着差距拉大的严峻挑战。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有的历史性交汇期可能产生同频共振,有的历史性交汇期也可能擦肩而过。

形势逼人,挑战逼人,使命逼人。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握大势、抢占先机,直面问题、迎难而上,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引领科技发展方向,肩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勇做新时代科技创新的排头兵。

第一,充分认识创新是第一动力,提供高质量科技供给,着力支撑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墨经》中写道,“力,形之所以奋也”,就是说动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支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要通过补短板、挖潜力、增优势,促进资源要素高效流动和资源优化配置,推动产业链再造和价值链提升,满足有效需求和潜在需求,实现供需匹配和动态均衡发展,改善市场发展预期,提振实体经济发展信心。

世界正在进入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时期。我们要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融合发展的契机,以信息化、智能化为杠杆培育新动能。要突出先导性和支柱性,优先培育和大力发展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构建产业体系新支柱。要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做大做强数字经济。要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推动产业技术变革和优化升级,推动制造业产业模式和企业形态根本性转变,以“鼎新”带动“革故”,以增量带动存量,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

第二,矢志不移自主创新,坚定创新信心,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只有自信的国家和民族,才能在通往未来的道路上行稳致远。树高叶茂,系于根深。自力更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吾心信其可行,则移山填海之难,终有成功之日;吾心信其不可行,则反掌折枝之易,亦无收效之期也。”创新从来都是九死一生,但我们必须有“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豪情。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有强烈的创新信心和决心,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勇于攻坚克难、追求卓越、赢得胜利,积极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

实践反复告诉我们,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只有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要增强“四个自信”,以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为突破口,敢于走前人没走过的路,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得有标志性科技成就。要强化战略导向和目标引导,强化科技创新体系能力,加快构筑支撑高端引领的先发优势,加强对关系根本和全局的科学问题的研究部署,在关键领域、卡脖子的地方下大功夫,集合精锐力量,作出战略性安排,尽早取得突破,力争实现我国整体科技水平从跟跑向并行、领跑的战略性转变,在重要科技领域成为领跑者,在新兴前沿交叉领域成为开拓者,创造更多竞争优势。要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科技创新的落脚点,把惠民、利民、富民、改善民生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向。

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抓住大趋势,下好“先手棋”,打好基础、储备长远,甘于坐冷板凳,勇于做栽树人、挖井人,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夯实世界科技强国建设的根基。要加大应用基础研究力度,以推动重大科技项目为抓手,打通“最后一公里”,拆除阻碍产业化的“篱笆墙”,疏通应用基础研究和产业化连接的快车道,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精准对接,加快科研成果从样品到产品再到商品的转化,把科技成果充分应用到现代化事业中去。

工程科技是推动人类进步的发动机,是产业革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有力杠杆。广大工程科技工作者既要有工匠精神,又要有团结精神,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瞄准经济建设和事关国家安全的重大工程科技问题,紧贴新时代社会民生现实需求和军民融合需求,加快自主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在前瞻性、战略性领域打好主动仗。

第三,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升创新体系效能,着力激发创新活力。创新决胜未来,改革关乎国运。科技领域是最需要不断改革的领域。2014年6月9日,我在两院院士大会讲话中强调,推进自主创新,最紧迫的是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围绕这些重点任务,这些年来,我们大力推进科技体制改革,科技体制改革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发展,科技体制改革主体架构已经确立,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

2015年8月,党中央、国务院出台《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部署了到2020年要完成的143条改革任务,目前已完成110多条改革任务。在科技领域存在的多年来一直想解决但没有能解决的难题方面,我们都取得了实质性突破。同时,科技体制改革还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主要是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还不强,科技创新资源分散、重复、低效的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项目多、帽子多、牌子多”等现象仍较突出,科技投入的产出效益不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实现产业化、创造市场价值的能力不足,科研院所改革、建立健全科技和金融结合机制、创新型人才培养等领域的进展滞后于总体进展,科研人员开展原创性科技创新的积极性还没有充分激发出来,等等。

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决心不能动摇、勇气不能减弱。科技体制改革要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闯难关,破除一切制约科技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正所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要坚持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以问题为导向,以需求为牵引,在实践载体、制度安排、政策保障、环境营造上下功夫,在创新主体、创新基础、创新资源、创新环境等方面持续用力,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要优化和强化技术创新体系顶层设计,明确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创新主体在创新链不同环节的功能定位,激发各类主体创新激情和活力。要加快转变政府科技管理职能,发挥好组织优势。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是推动创新创造的生力军。正如恩格斯所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要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的主体,培育一批核心技术能力突出、集成创新能力强的创新型领军企业。要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方向、路线选择、要素价格、各类创新要素配置的导向作用,让市场真正在创新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要完善政策支持、要素投入、激励保障、服务监管等长效机制,带动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蓬勃发展。要加快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彻底打通关卡,破解实现技术突破、产品制造、市场模式、产业发展“一条龙”转化的瓶颈。

要高标准建设国家实验室,推动大科学计划、大科学工程、大科学中心、国际科技创新基地的统筹布局和优化。要加快建立科技咨询支撑行政决策的科技决策机制,注重发挥智库和专业研究机构作用,完善科技决策机制,提高科学决策能力。要加快构建军民融合发展体系,完善军民融合组织管理体系、工作运行体系、政策制度体系,清除“民参军”、“军转民”障碍。要加大知识产权保护执法力度,完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

2016年5月30日,我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要着力改革和创新科研经费使用和管理方式,让经费为人的创造性活动服务,而不能让人的创造性活动为经费服务;要改革科技评价制度,建立以科技创新质量、贡献、绩效为导向的分类评价体系,正确评价科技创新成果的科学价值、技术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我们接连出台了几个重要改革方案,包括《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央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见》、《关于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的若干意见》、《关于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关于深化科技奖励制度改革的方案》,得到广大科技工作者热烈欢迎。大家反映,这些改革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有的还没有完全落地,有关部门要认真听取大家意见和建议,继续坚决推进,把人的创造性活动从不合理的经费管理、人才评价等体制中解放出来。

第四,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贡献中国智慧,着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科学技术是世界性的、时代性的,发展科学技术必须具有全球视野。不拒众流,方为江海。自主创新是开放环境下的创新,绝不能关起门来搞,而是要聚四海之气、借八方之力。要深化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在更高起点上推进自主创新,主动布局和积极利用国际创新资源,努力构建合作共赢的伙伴关系,共同应对未来发展、粮食安全、能源安全、人类健康、气候变化等人类共同挑战,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惠及其他更多国家和人民,推动全球范围平衡发展。

要坚持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科技创新,全方位加强国际科技创新合作,积极主动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提高国家科技计划对外开放水平,积极参与和主导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工程,鼓励我国科学家发起和组织国际科技合作计划。要把“一带一路”建成创新之路,合作建设面向沿线国家的科技创新联盟和科技创新基地,为各国共同发展创造机遇和平台。要最大限度用好全球创新资源,全面提升我国在全球创新格局中的位势,提高我国在全球科技治理中的影响力和规则制定能力。

第五,牢固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全面聚集人才,着力夯实创新发展人才基础。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世上一切事物中人是最可宝贵的,一切创新成果都是人做出来的。硬实力、软实力,归根到底要靠人才实力。全部科技史都证明,谁拥有了一流创新人才、拥有了一流科学家,谁就能在科技创新中占据优势。当前,我国高水平创新人才仍然不足,特别是科技领军人才匮乏。人才评价制度不合理,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的现象仍然严重,名目繁多的评审评价让科技工作者应接不暇,人才“帽子”满天飞,人才管理制度还不适应科技创新要求、不符合科技创新规律。要创新人才评价机制,建立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形成并实施有利于科技人才潜心研究和创新的评价制度。要注重个人评价和团队评价相结合,尊重和认可团队所有参与者的实际贡献。要完善科技奖励制度,让优秀科技创新人才得到合理回报,释放各类人才创新活力。要通过改革,改变以静态评价结果给人才贴上“永久牌”标签的做法,改变片面将论文、专利、资金数量作为人才评价标准的做法,不能让繁文缛节把科学家的手脚捆死了,不能让无穷的报表和审批把科学家的精力耽误了!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得人之要,必广其途以储之。要营造良好创新环境,加快形成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培养机制、有利于人尽其才的使用机制、有利于竞相成长各展其能的激励机制、有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的竞争机制,培植好人才成长的沃土,让人才根系更加发达,一茬接一茬茁壮成长。要尊重人才成长规律,解决人才队伍结构性矛盾,构建完备的人才梯次结构,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要加强人才投入,优化人才政策,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的政策环境,构建有效的引才用才机制,形成天下英才聚神州、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创新局面!

各位院士,同志们、朋友们!

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是国家科学技术界和工程科技界的最高学术机构,是科技大师荟萃之地。长期以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团结带领包括院士在内的广大科技工作者,以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为己任,着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破解创新发展难题,在重大科技领域不断取得突破,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要继续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作用,同全国科技力量一道,把握好世界科技发展大势,围绕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敏锐抓住科技革命方向,大力推动科技跨越发展,勇攀科技高峰。

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是国家高端智库。多年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围绕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战略问题,紧扣国家发展新战略新形势新需求,组织广大院士开展战略咨询工作,得到了党中央高度认可。我看过两院院士提交的很多意见和建议,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要继续发挥院士群体的智力优势,开展前瞻性、针对性、储备性战略研究,提高综合研判和战略谋划能力,提出专业化、建设性、切实管用的意见和建议,为推进党和国家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各位院士,同志们、朋友们!

“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两院院士是国家的财富、人民的骄傲、民族的光荣。长期以来,一代又一代科学家怀着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凭借深厚的学术造诣、宽广的科学视角,为祖国和人民作出了彪炳史册的重大贡献。祖国大地上一座座科技创新的丰碑,凝结着广大院士的心血和汗水。我们的很多院士都具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深厚情怀,都是“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民族英雄!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奋斗,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担当。荣誉意味着责任和担当,党和人民对广大院士寄予了殷切的期望。科技创新大潮澎湃,千帆竞发勇进者胜。希望广大院士弘扬科学报国的光荣传统,追求真理、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勇于创新、严谨求实的学术风气,把个人理想自觉融入国家发展伟业,在科学前沿孜孜求索,在重大科技领域不断取得突破。

古人说:“人必其自爱也,而后人爱诸;人必其自敬也,而后人敬诸。”希望广大院士善养浩然正气,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守院士称号学术性、荣誉性的本质,传播真理、传播真知,崇德向善、见贤思齐,言为士则、行为世范,提携后学、甘当人梯,在全社会树立良好道德风尚。要发挥院士制度凝才聚智的导向性作用,不拘一格降人才,使院士制度成为引导我国科技创新人才健康成长的强大正能量!

各级党委和政府对院士们要政治上关怀、工作上支持、生活上关心,当好后勤部长。要做好退休院士工作,保证他们的待遇和礼遇,鼓励他们继续发挥作用。希望退下来的院士们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继续在传播科学知识上学为人师、在弘扬科学精神上身体力行,积极为国家发展建言献策、为科技进步贡献智慧。

各位院士,同志们、朋友们!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科技创新事业不断前进的根本政治保证。我们要坚持和加强党对科技事业的领导,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万众一心为实现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目标而努力奋斗。各级党委和政府、各部门各单位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九大精神上来,统一到党中央对科技事业的部署上来,切实抓好落实工作。

各级领导干部要加强学习和实践,提高科学素养,既当好领导,又成为专家,不断增强领导和推动科技创新的本领。要尊重科研规律,尊重科研管理规律,尊重科研人员意见,为科技工作者创造良好环境,服务好科技创新。

青年是祖国的前途、民族的希望、创新的未来。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科技就有前途,创新就有希望。“人材者,求之则愈出,置之则愈匮。”希望广大院士关心和爱护青年人才,把发现、培养青年人才作为一项重要责任,为青年人才施展才干提供更多机会和更大舞台。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放手使用优秀青年人才,为青年人才成才铺路搭桥,让他们成为有思想、有情怀、有责任、有担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当科学家是无数中国孩子的梦想,我们要让科技工作成为富有吸引力的工作、成为孩子们尊崇向往的职业,给孩子们的梦想插上科技的翅膀,让未来祖国的科技天地群英荟萃,让未来科学的浩瀚星空群星闪耀!

各位院士,同志们、朋友们!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航向已经明确,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轮正在乘风破浪前行,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坚定信心,攻坚克难,向着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伟大目标奋勇前进!

人生没有白费的努力,也没有碰巧的成功!只要认真对待生活,终有一天,你的每一份努力,都将绚烂成花!

第五篇:材料学界两院院士

材料学界两院院士

3040821025(金币+1,VIP+0):谢谢提供

师昌绪(1920年11月15日—),出生于河北徐水。金属学及材料学家。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4年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5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56年加入九三学社。九三学社第七届中央委员会委员,第八、九届中央委员会常委。

师昌绪出生于一个封建大家庭。其父师克和为清朝秀才,以教书为业。母亲从事家务,一生勤劳。师昌绪7岁入邻村荆塘铺小学,两年后转入徐水县城模范小学,在全县统考中名列第一。1933年入县立第一高小,毕业后考入著名的保定师范(即河北保定第二师范)。该校除专业教学以外,还强调生产劳动,培养了他的艰苦朴素、热爱劳动的品德。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他随家人到河南,入冀绥平津联合中学,后来该校迁到豫西淅川,改名国立第一中学。1940年他中学毕业,步行到陕南,考入西北工学院矿冶系,以优异的学习成绩获林森奖学金。毕业后到资源委员会所属的四川电化冶炼厂,从事炼铜方面的技术工作,1947年转到鞍山钢铁公司任科技秘书。1948年赴美留学,于9月进入密苏里大学矿冶学院,1949年5月获硕士学位。1950年1月进圣母大学冶金系,1952年6月获博士学位。

在美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北洋大学欢迎他回国任教,他欣然同意。但当时正值抗美援朝期间,美国政府禁止所有留美学习理工的中国人回国。他曾设法经第三国绕道归来,未能成功。在这种情况下,他获得博士学位后又进入麻省理工学院,在国际著名金属学家M科恩(Cohen)教授指导下从事博士后研究。师昌绪的科研活动涉及冶金学的许多重要领域,其中以物理冶金方面的成就最为突出。在密苏里矿冶学院,他利用锌的蒸气压较高,在真空下容易挥发和氧化的特性,从炼铅过程中所得的锌熔渣中分离锌,最后获得纯度达90%左右的银。当时真空冶金的工作在全世界刚刚起步,他的工作有一定的开创性。

在麻省理工学院,他首先研究了FeMnAl合金的恒温马氏体相变,发现其马氏体相变曲线呈C曲线状,并计算出了相变激活能。同时,他还开展了硅在超高强度钢中作用的研究,以4300系钢(CrNiMo系结构钢)为基础,变化钢中硅和碳的含量,系统地研究了硅对回火、残留奥氏体以及二次硬化的影响。从他的工作基础上发展出来的300M超高强度钢,成为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世界上最常用的飞机起落架用钢,解决了过去飞机起落架常因断裂韧性或冲击韧性不够而发生事故的问题。

这一期间,他和张兴钤、李恒德等组织起一批要求回国的积极分子,联名给周恩来总理写信,表达要求回国的心愿;又写信给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谴责美国政府对中国留学生归国的阻挠。他们给周总理的信件,成为我国在日内瓦会议期间,黄华大使揭露美国政府无理扣留中国留学生的根据之一。

1955年6月,师昌绪终于回到祖国,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工作,一心想为国家做一些对经济建设有实际效果的工作。1957年起,师昌绪负责金属研究所―合金钢与高温合金研究与开发工作‖。他的工作主要集中在解决钢铁企业生产中的一些迫切问题上,在他的领导下,建立了钢中杂物的鉴定方法,并开展了夹杂物生成过程的研究工作。这项工作推广到全国各钢铁企业,促进了我国改进钢质量工作。为了高温合金的推广与生产,他走遍全国的特殊钢厂和航空发动机厂,解决生产中出现的问题,被人们称为―材料医生‖。

20世纪60年代初,由于国际关系的变化,我国工业面临着极大的困难,特别是高温合金的生产制约着航空工业的发展。身为金属学及材料科学家,师昌绪依据我国缺镍少铬,又受到国际封锁的情况,提出以铁基代替镍基合金的科研思路。他是中国高温合金开拓者之一,领导并开发了中国第一种铁基高温合金。他和钢厂采用真空冶炼技术,研制出一种可代替喷气发动涡轮盘的铁基合金。

在全国高温合金会战中,师昌绪为发展我国变形高温合金的加工工艺创出了新的路子,由他领导的课题组攻克了包套挤压工艺难关。此间师昌绪要每天往返于沈阳和抚顺之间,连夫人临产也无暇顾及。几年后,英国一位高温合金权威专家在一份报告中指出:―中国在60年代初发展的包套挤压工艺为变形高温合金的生产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1961年美国研制成功了铸造空心涡轮叶片的技术,并投入使用,然而其技术是严格保密的。1964年,我国围绕如何使国产歼7飞机提高档次的问题,发动机设计师和材料工程师们展开了异常激烈的辩论。航空研究院主管材料与工艺的副总工程师荣科教授大胆提出了―采用空心涡轮叶片以提高涡轮工作温度‖的方案。荣科请师昌绪主持空心涡轮叶片的研制工作,并采用―设计、材料、制造一条龙‖的方案。很快师昌绪便组织起100余人的攻关队伍。为了国家的需要,师昌绪和大家一起日夜奋斗在金属所简陋的精密铸造实验室,在设计、材料、制造三个环节的通力协作下,不到一年的时间,研究出中国第一代空心气冷铸造镍基高温合金涡轮叶片,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二个采用这种叶片的国家。此项科研成果使我国喷气发动机涡轮叶片技术跃上了两个台阶:一是从锻造到铸造,一是从实心到空心,而且我国涡轮叶片的制造工艺更精巧。

在60年代,沈阳401厂生产了一批涡轮叶片,但因晶粒粗大造成抗疲劳性能降低。师昌绪带领金属材料课题组,经过反复分析研究提出在叶片表面采用高温处理的方法,使叶片表面形成细晶粒,从而提高了叶片的抗疲劳强度,不仅让这批叶片起死回生,并且探索出一种提高零件性能的新技术。

80年代初,师昌绪出任中科院金属所副所长时,争取到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的支持,成立了材料科学与工程培训中心,加强了中外专家的交流与合作,此间他组织举办了多次技术讲座。1982年,师昌绪出任中国科学院金属腐蚀与防护研究所所长。建所伊始,他便提出,要将腐蚀所办成一个开放型的研究所,强调全所应加强与高等院校、产业部门和地方科研单位的联系,增进交流与合作,并建议中国科学院应适时选择一批实验室面向社会,建立开放实验室。1983年师昌绪任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主任,1986年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1994年6月3日任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他担任高层次科研组织领导后,对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方向、科技政策、科技管理等方面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意见和建议。他曾在1986年的技术科学部学部委员扩大会议上发表―实现四化必须重视技术科学,技术科学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报告,阐明了技术科学的内涵和性质以及它对国家建设的作用,并对技术科学的发展方向提出了有益的建议。为促进技术科学研究单位与各大企业的联系,他联合20名专家提出倡议,得到国家经济委员会的重视,并在哈尔滨召开了一些研究所所长和大企业负责人的座谈会,落实这一建议。从此,中国科学院内与技术科学有关的研究所和国内大企业分别建立了业务协作关系,促进了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也推动了企业的技术更新。师昌绪还主张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对国家建设及科技发展的重大问题发挥咨询作用,并在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学部委员扩大会议上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会议接受了他的建议,确定了几个与钢铁、能源、通讯、计算机及高等工程教育有关的课题,由学部委员进行软科学研究。师昌绪对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在科研工作中的地位、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在国家建设中的作用等问题有全面而精辟的见解。

师昌绪热心出版工作,他长期担任《金属学报》常务编委,1983年起任主编;他创办了由国家科委支持的《能源材料通讯》和中国金属学会主办的《中国金属科学技术杂志》(Chinese Journal of Me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后者是我国第一份用英文出版的金属科学刊物。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作以后,他又主编了《中国科学基金》和《自然科学进展》两份刊物。

数十年来,在师昌绪的指导下,中青年科技人才茁壮成长,其中已有不少人晋升高级职称,有的成为学科带头人,还有一些人成为出色的科技管理人才。自建立学位制度以来,在他指导下毕业的博士生已有20余人,硕士生60余人。此外,他还是清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东北大学和西北工业大学的兼职教授或名誉教授,为培养我国材料科学人才做出了重要贡献。

由于师昌绪在学术上、科研管理上和对国家科技规划上的成就与贡献,他曾多次获得国家级和院、部级的荣誉和奖励。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上,他的四项成果获奖;1982年,因FeMnAl合金研究方面的创造性工作,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1985年,因为研制和推广我国第一代铸造气冷涡轮叶片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987年因低偏析合金研究的成就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同年,因制订技术革命新材料规划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因制订我国中长期规划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988年因领导制定全国新材料发展长远规划和新技术革命新材料规划,分别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989年,高速气体雾化急冷粉末技术与装置获国家科教进步奖二等奖,同年他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在总结近半个世纪的科研经验时,他语重心长地谈了三点感受:一是要有恒心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否则将一事无成;二是要依靠集体的力量,要相信每一个人都有长处,作为一个指挥者或领导者,要善于发挥和运用他们的长处;三是对水平的认识。师昌绪说:―发表论文固然是科研工作的重要的目标之一,但当我从事新材料、新工艺的研究工作后,就改变了看法,衡量水平一个更重要的标准是看能否解决实际问题,确切地说,每个行当都有自己的水平,不要拿自己所长去衡量别人之短,这样大家都能做到相互尊重了。‖

师昌绪院士虽然年事已高,但他仍在为我国的科技事业呕心沥血并不遗余力地奋斗着,对国家科技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表现出强烈的责任心。2000年他曾经就我国出现的―纳米热‖给国务院科教领导小组写了题为―纳米科学技术的现状及本人对我国如何开展这项工作的意见‖的报告,建议国家应对―纳米科技‖予以重视并指导协调使其有序发展,他的意见很快为国务院采纳并落实。他对中国科学院和工程院的咨询工作也表现出极高的热情,参与并完成了很多关系国民经济发展的咨询报告。

了解他的人知道他患有好几种疾病,跟他说:―师老,您这么大年纪了,该多休息了,不要拼命工作了。‖他却说:―正是能干工作的时间不多了,要抓紧时间多干点。‖

钟香崇

(1921~)

钟香崇,无机材料学家,我国耐火材料学科的带头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他解决了平炉硅砖等的质量问题,为恢复当时钢铁生产起了重要作用。他组织指导了具有我国特色的镁铝砖和高铝砖的研究开发,当时居国际领先地位;氧气转炉炉衬材料和连铸长水口研究开发,显著提高使用效果;并组织指导了耐火纤维、绝热板等新型耐火材料的开发。在耐火材料高温力学性能的研究上有独到之处,发展了耐火材料学科理论。他是洛阳耐火材料研究所的主要创建人之一。

钟香崇,广东省潮安县(现潮州市)人,1921年11月21日生于汕头。幼时,他父亲去新加坡、越南经商。他与姐弟随母亲在香港生活。其母曾在广州读中学,受过―五四‖新文化的薰陶,对子女思想成长有积极影响。钟香崇自幼好学,热爱祖国。他少年时期,正是我国备受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之时,国难深重,日益高涨的抗日救亡运动,激发了他的爱国热忱和民族自尊心,他立志走科学技术救国强国之路。钟香崇高中学习成绩优异,每学年都获奖学金,免费上学。1937年高中毕业,在全港中学会考中他名列前茅,并考取奖学金免费进香港大学攻读理化专业。他1941年毕业,获学士学位;是年年底,香港沦陷,钟香崇不甘当亡国奴,返回内地。几经辗转,于1942年夏进重庆耐火材料厂工作,直到1945年抗战胜利。这三年是钟香崇投身耐火材料事业,从启蒙到热爱耐火材料的三年。他从此与耐火材料结下了不解之缘,终生为之奋斗。

1946年钟香崇考取英国文化委员会奖学金赴英留学。他先在英国联合钢铁公司研究所从事科学研究工作,1947年转到里兹大学燃料冶金系做研究生,研究碱性耐火材料高温机械性能。1949年6月获博士学位。当时,全国解放在即,他怀着报效祖国的赤子之心,毅然放弃国外优厚的工资待遇和舒适的生活条件,决定回归祖国。时其妻张韵清随钟父母侨居越南,钟香崇归途路经香港时与其妻相晤,并商得其妻同意,一起携带子女,共同投身新中国的建设事业。

1949~1969年钟香崇先后在重工业部、冶金工业部工作,历任工程师、副处长、处长等职,分管耐火材料的科研和生产工作。在这20年中,他既组织推动了我国耐火材料工业的发展,也指导和参加了很多耐火材料的科研工作;在发展品种,提高质量,推广先进技术,采用先进工艺,改变行业面貌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自1963年起,他兼任洛阳耐火材料研究所所长,筹办建所工作。他是洛阳耐火材料研究所的第一任所长,也是该所的主要创建人之一。1970至1973年任昆明钢铁厂生产技术组副组长。1973年他正式调到洛阳耐火材料研究所,后任所长、总工程师。1984年10月他退居二线,任该所顾问。

他曾被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聘为硅酸盐工程学学科组、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组和钢铁冶金专业组成员,以及发明评选委员会特邀审查员。

1980年以来钟香崇曾先后被聘为武汉钢铁学院、北京科技大学、西安冶金建筑学院、郑州大学的兼职教授。1984年被批准为博士研究生导师。1991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93年改称院士)。

1953年12月,钟香崇加入中国共产党。

钟香崇热心于社会学术活动。他曾任中国金属学会和中国硅酸盐学会第1~4届常务理事,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第1届理事,中国金属学会、中国硅酸盐学会耐火材料学会理事长,《硅酸盐学报》编委等。他还曾应邀为联合国国际耐火材料学术会议(1989年在美国)技术委员会委员、国际硅酸盐陶瓷学术会议(1990年于联邦德国)国际顾问委员会委员。

钟香崇曾多次得到各级表扬和奖励,1950年被评为唐山钢厂特等劳动模范,并获得重工业部通报表彰和奖励;1956年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和重工业部先进工作者称号,并参加了全国先进工作者代表大会和重工业部先进工作者代表大会;1978年被评为冶金工业部先进科技工作者,参加了全国科学大会;1990年被授予中国金属学会荣誉会员称号。

钟香崇从事耐火材料科技工作50年,在无机材料学科理论和耐火材料工艺技术方面有很深的造诣,在研究和生产上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是我国耐火材料学科带头人之一,在国际耐火材料界也颇负盛名。几十年来钟香崇兢兢业业地工作,为我国冶金工业和高温技术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他在科学技术上的成就和贡献既表现在他的科技成果和学术论著上,还突出地表现在各个时期他对耐火材料发展的正确判断和参谋作用上。

钟香崇----在郑院士基本情况表

基本情况

姓 名 钟香崇

性别 男

出生年月 1921.11.21 院士类别 科学院院士

专业 领域技术

耐火材料

在郑 工作单位 郑州大学高温材料研究所

联系电话 7766196(O)

每年在郑

工作时间 全年

E--mail zxchg#371.net

研究方向及课题 当前研究课题为:

1、立足我国资源优势,研究开发优质合成耐火原料;

2、研究高温功能材料制备工艺、结构和高温性能。

取得的成果

1、开拓了符合我国国情的现代耐火材料生产技术;

2、根据我国资源特点研究开发有特色的优质耐火材料新产品,如镁铝砖、高铝砖和低蠕变热风炉砖均属国际首创;

3、系统研究了高铝矾土烧结材料、锆刚玉莫来石材料和氧化物与非氧化物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显微结构与高温性能的关系。

获得的 荣誉

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现称院士);

1991-1992年,当选为中国金属学会和中国硅酸盐学会荣誉会员;

1993年被评选为联合国际耐火材料学术会议终生杰出会员;

1998年被评为河南省科技功臣(首届);

1999年当选为美国硅酸盐学会荣誉会士;

2000年,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薛群基

薛群基(1942.11.28-)。特种润滑材料专家。山东省沂南县人。1965年毕业于山东大学,1967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获硕士学位。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所学术委员会主任。长期从事特种润滑材料和摩擦化学的研究工作。主持、参加和领导研制成功了多种航天和航空工业所需的特种润滑材料;主持建设了特种润滑材料研制实验室;领导并参加研制了在海洋环境中应用的新型润滑和防护材料;研制成功具有显著经济效益的稀士润滑材料及节能润滑材料;所研制的材料与技术为国家重点工程的实施做出了重大贡献。多次获得国家及省部级奖励。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出版专著3本,授权专利60余件。

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徐匡迪(Xu KuangDi)

男,1937年12月生,浙江崇德人。

1959年北京钢铁学院冶金系毕业。现为上海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长,曾任上海市市长。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匡迪教授是上海市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我国冶金界的知名科学家。长期从事喷射冶金、钢的二次精炼及―熔融还原‖跨世纪新流程研究,获得重要成果,创造性的解决一些关键技术,得到国内外同行的重视和赞赏。他是我国喷射冶金技术的开拓者,研制的SGDF型喷粉罐在78家钢厂应用,获巨大效益。他提出的真空循环脱气加喷粉(RH-IJ)技术引起国外大企业高度重视,成为国际上生产高纯管线钢的重大技术手段。他领导的超低硫钢研制及熔融还原不锈钢母液工业试验取得国际先进成果,已成为冶金学中一项跨世纪新发展。在国内外著名刊物上发表了具新颖学术思想的冶金动力学系列研究成果,如脱硫过程拟一级不可逆反应处理法、锰熔融还原三步反应模式等。近年来,在他领导下的SELF钢坯连铸用―电磁软接触结晶器‖技术基础研究在国内领先,转炉和电弧炉炼钢过程的计算机仿真技术已在宝钢等20余家钢厂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徐匡迪教授先后获国家、部委和上海市重大成果奖、科技进步奖6项,发表专著一部、译著一部、论文50多篇,其中在国外刊物上发表的有14篇,被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专家称号,在国际同行中深受推崇。

周邦新(Zhou BangXin)

男,1935年12月生,江苏吴县。

1956年7月毕业于北京钢铁学院金相及热处理专业,1956年~1970年先后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金属研究所工作,1970年以后在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从事核燃料及材料方面的研究,1987年晋升为研究员,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为上海大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材料研究所所长。周邦新院士自大学毕业以来长期从事材料方面的研究和开发工作,是我国核材料和核燃料元件领域著名的科学家和学科带头人之一,他不但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而且有实事求是、精益求精的科学态度,曾多次主持和参加了高难度科学项目的攻关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我国核动力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曾十七次荣获国家、部、省等颁发的各种荣誉称号。周邦新院士还担任中国核学会理事,中国核材料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理事、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四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程与材料学部评委等职务。

孙晋良(Sun JinLiang)

男,1946年1月生,高级工程师(教授级),中国工程院院士。

现任上海大学复合材料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市纺织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专业:材料科学、复合材料。主要研究领域:碳/碳复合材料、碳/碳复合材料的开发应用及特种纺织材料。获奖:碳/碳复合材料等研究成果曾获国家发明三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部、委及上海市科技进步奖5项。荣誉称号: 1985年获国家科委、国家计委、国家经委、国防科工委先进个人称号,获国家纺织工业部先进个人称号。1986年国家人事部批准为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获国防科工委授予的―献身国防科技事业‖荣誉章,1992年获国务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5年获光华科技基金二等奖,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目前承担的课题:―固体火箭发动机喷管碳 碳喉衬材料‖(航天、国家纺织工业局、国防科工委),―碳/碳复合材料X光无损检验方法‖(国防科工 委)等。

周国治(Zhou Guozhi; Chou Kouchih),男,1937年3月生,广东潮阳人。

1960年7月毕业于北京钢铁学院冶金系,留校在理化系任教。1979年至1982年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进修。1990年至1994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波士顿大学等多所大学任客座教授。1984年被破格提升为教授、博士生导师。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院士。2001年7月起在上海大学任教。现任上海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科技大学教授。周国治教授主要从事冶金材料及物理化学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在熔体物理化学性质的测定 与计算、相图理论、溶液模型、冶金过程动力学、冶金过程模拟以及新工艺探索等方面都取 得了很大成绩。他导出了一系列各类体系的熔体热力学性质计算公式,概括了一些新原理。他提出的新一代溶液几何模型解决了国际上三十多年来几何模型存在的固有缺陷,为实现模 型的选择和计算的完全计算机化开辟了道路。他系统地研究了氧离子在冶金体系中迁移的规 律,为描述和模拟各类冶炼过程打下了基础。他的工作已被国内外专家学者应用到合金、熔 盐、炉渣、半导体材料等多种体系中,用来处理热力学和动力学问题。他的研究成果已被同 行系统地编入到多部高校教科书中。他是中国金属学会理事,上海交通大学、重庆大学等多所大学的兼职教授。科研成果“三元系和多元系热力学性质的计算”在1987年获国家教委科技成果二等奖;“二 元相图正误判定熔体推广应用”在1993年获国家教委科技成果二等奖;“冶金熔体模型与热 力学性质研究”在1996年获国家冶金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多元熔体及其反应的基础研究” 在1997年获国家教委科技成果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先后发表论文150余篇,取 得一项中国专利,三项美国专利。他所指导的博士论文获得了2000年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奖。1984年获首批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

傅恒志,男,1929年生人,汉族。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高校科学院院士。

1950年毕业于西北工学院,1955年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毕业,1962年在前苏联列宁格勒工学院获副博士学位。先后在西北工学院、西北工业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任教。历任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1984至1992年任西北工业大学校长。曾任全国政协委员。现为中国航空学会、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常务理事,西北工业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

------------------

学科

材料加工工程

------------------

研究方向

------------------

论著成果

傅恒志院士长期从事铸钢、铸造高温合金、定向和单晶凝固理论和技术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1993年因在超高梯度定向凝固理论和技术方面的卓越成就而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与此同时还获得包括《定向凝固超细柱晶组织及其形成机制》在内的多项国家发明奖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目前已出版《高温合金及其熔炼技术》等专著3部、发表论文300余篇,指导博士30余名、硕士40余名、博士后10名。

傅恒志院士是我国著名的材料学家,在航空航天材料及其加工技术方面具有很高的造诣,曾主持了多项型号研制任务,他提出的特种合金及其金属间化合物航空航天发动机叶片液态无模电磁成形和超高梯度超细化定向凝固技术属世界首,为我国航空发动机领域向推比10以上发动机方向的发展提供了科学的材料和工艺基础。

傅恒志院士博学多识,治学严谨,具有敏锐的科学思维,始终站在材料科学发展的前沿,精辟的提炼出材料及其加工过程的科学问题,特别对航空航天用高温结构材料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宽以待人、严于律己、诲人不倦,以其科学家的胆识和魄力,对促进材料和加工学科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曾于1988年创建了国内唯一的凝固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目前,傅恒志院士正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重要基础研究项目(973)和国防预研项目的课题,并以大推力、超高温发动机为研究背景,自主开发耐热温度在1000℃以上的钛铝基金属间化合物无(软)接触电磁成形单晶定向凝固发动机叶片的制备技术,该技术的开发成功将使我国的航空航天发动机材料水平迈上一个新台阶,出现一个崭新的局面。

雷廷权教授,男,1928年生,陕西西安人。中国材料科学与热处理专家,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

雷廷权教授1949年毕业于西北工学院机械系,1951年来哈尔滨工业大学进修及工作。1956年赴苏联莫斯科钢铁学院进修,1960年获苏联技术科学副博士学位。1962年被评为副教授、1978年晋升为教授,1981年首批被批准为热处理专业博士生导师,1997年入选中国工程院院士。1951~1987年担任哈工大金属材料及热处理教研室主任职务。学术兼职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评议组成员(第一、二、三届),国际热处理联合会(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for Heat Treatment and Surface Engineering, IFHT)副主席(1993)、主席(1994~1995)、执委,金属精密热加工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材料研究学会(C-MRS)常务理事,中国金属学会理事,材料科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热处理主席(1994~1995)、执委,金属精密热加工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材料研究学会(C-MRS)常务理事,中国金属学会理事,材料科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热处理专业委员会理事长(1987~1991、1999~2003),中国兵工学会材料分会理事,国家教委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962-1996),全国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研究生培养工作研究会理事长(1984~)等。先后被聘为西安交大、国防科大、吉林大学、吉林工大、山东工大、沈阳工大、河北工大、青岛化工学院、华东冶金学院、安徽机电学院、山东矿院等十余所学校的兼职教授。曾先后到美国、瑞典、印度、日本、前苏联、法国、英国、伊朗、韩国等十余个国家考察、出席国际会议或讲学。现任《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Technology》编委、《金属热处理学报》编委会主任委员、《材料科学与工艺》编委会主任委员。

------------------

学科

材料学

------------------

研究方向

------------------

论著成果

廷权教授是我国形变热处理理论及应用研究的奠基人,在形变金属动态再结晶、亚组织形成及强化机制等方面有多项新的发现,并在许多重要零件上获得应用,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还在国际上开创了形变化学热处理新领域。他带头在我国开展双相钢及双相组织热处理研究,首次发现了相硬化和相软化现象,在双相组织微观变形与断裂行为、双相钢强度理论及实际应用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观点,引起国际学术界的重视。他提出了高温回火脆由a相中碳化物微沉淀引起的新机制,修正了世界公认的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迈克曼教授晶界偏聚理论的不足,该教授来信表示赞同。1985年以来,在国内系统地进行了ZrO2陶瓷中相变过程、相变韧化及晶须韧化等方面的基础研究工作,大力开展了陶瓷复合材料在航天工业的应用研究,利用短纤维及颗粒复合增强石英陶瓷,成功解决了烧结致密化与析晶的矛盾,为新型号导弹端头帽及其它防热部件提供了透波型及不透波型两种崭新的材料及工艺。先后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三等奖10余项,出版专著八种,发表论文390余篇(其中国外153篇),被引用(他引)256次(其中国外87次)。

雷廷权教授是哈工大热处理专业的创始人之一,长期致力于金属材料及热处理学科的教学工作,讲授多门课程,培养出一支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先后培养了博士生35人及硕士生多人。《高质量硕士博士研究生培养机制》等教学成果分别获得省和国家优秀教学成果奖。他先后荣获黑龙江省劳动模范、航天工艺突出贡献者等多个荣誉称号。

赵连城 1958.09-1963.09 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冶金系金属材料专业金属物理专门化

1978.12-1982.09 哈尔滨工业大学金属材料及工艺系 讲师

1982.09-1989.11 哈尔滨工业大学金属材料及工艺系 副教授

1989.11-1993.03 哈尔滨工业大学金属材料及工艺系 教授

1993.03-2002.05 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学院材料科学系 博士生导师

2002.05-目前 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学院材料物理与化学系 博士生导师

2003.11 工程院院士

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理事

中国金属学会材料科学学会常委理事

国家自然科学委员会金属学科评审组组长(1996年-1999年)

总装备部科技委兼职委员,先进制造技术专业组组长

国际形状记忆与超弹性顾问委员会委员(1994年起)

国际马氏体相变顾问委员会委员(1994年起)

2005年中国上海国际马氏体相变会议主席兼秘书长

------------------

学科

材料物理与化学

------------------

研究方向、光电薄膜功能材料与器件:以光电薄膜功能材料微结构分析和器件物理为基础,以分子束外延(MBE)和化学气相沉积(MOCVD)为主要制备手段,重点研究化合物半导体异质晶片和超晶格光电功能材料的结构设计、制备技术、性能表征和器件物理及应用;

2、性光学晶体材料与器件:以非线性光学物理和分子工程学为基础,研究非线性光学晶体材料的生长科学和加工及应用技术,包括激光变频晶体和器件,电光晶体和器件,光折变晶体和光学全息存储器件等;

3、光纤和光纤器件

4、状记忆与超弹性材料及其工程和生物医学应用

------------------

论著成果

[1]信息功能材料学(国防科工委重点教材,主编),哈工大出版社,2003年8月

[2]先进功能材料(航空航天材料第六章,执笔)国防工业出版社,2002年1月

[3]合金的形状记忆与超弹性(专著),国防工业出版社,2002年1月

[4]形状记忆与超弹性合金研究与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列第一名)2000年

[5]形状记忆合金的微观变形机制与应变恢复特性,获国家自然科学四等奖(列第一名)1999年

严东生

著名材料科学家。1918年2月生,浙江杭州人,就读于清华大学及燕京大学,于1939和1941年分别获学士和硕士学位,后于1949年获美国伊利诺大学博士学位。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950年回国,历任中科院冶陶所研究员,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副所长、所长。化学部常委,化学部主任;1981中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副院长,至1987年。现任中科院特邀顾问,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国化学会理事长等职。严东生毕生致力于材料科学研究事业。他在高温材料制备科学与机理,多元氮化物与氧化物体系的热力学与动力学研究,高性能材料设计与微观调控以及陶瓷基复合材料的研究等诸方面作出了开创性的工作。他同时着眼于实际问题的解决,在高性能无机材料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成绩卓著,是中国无机材料科学的奠基人。他是精细陶瓷、纳米材料科学等国家重大研究项目的首席科学家,并与国外建立了广泛的研究合作关系,他领导研制生产的锗酸铋(BGO)大单晶被 欧洲核子中心选用,其质量、数量与性能均居世界第一。由于他的成就和贡献,被国外多个大学和学术团体授予荣誉称号,被国际无机材料科学界誉为最有影响的学术领导人之一。

中国科学院院士:

宋玉泉

男,中国民盟盟员,中科院院士,生于1933年6月12日(农历),1955年南开大学物理系毕业。现已在超塑性的研究领域发表学术论文近70篇。讲授14门课程,培养硕士13人,现有在读博士生4人。

1955年-1979年,先后在吉林工业大学物理教研室、金相教研室、锻压教研室任教。1979年晋升为金属塑性加工专业副教授。1985年晋升为金属塑性加工专业教授。1987年任吉林工业大学应用物理系兼职教授。1992年由国家教委评为博士研究生导师。1988年筹建超塑性研究室。1994年筹建超塑性及塑性研究所。1997年被评为中科院院士。兼任《中国科学》、《科学通报》、《机械工程学报》、《宇航学报》编委。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四等奖一项、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一项、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一项、机电部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一项。在研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项、博士点基金项目一项。

主要论著目录:

[1]Mechenical Theory of Strain Rate Sensitivity Idex m and New Method of Measurement Using Constant Load, Mat.Sci.Tech.5(1989),p.443.(with Lian Shujun)

[2]A Mechnical Analysis of the Superplastic Free Bulging of Metal Sheet, Mat.Sci.Eng.,84(1986),p.111.(with Zhao Jun)

[3]Technological Analysis of Superplastic Bulging of a Metal Sheet, Mat.Sci.Eng.,86(1987),p.179.(with Zhao Jun)

[4] Superplastic Bulging Constitutive Equation with Varying m Values,Science in China A,33(1990),10,P.1246.(with Lian Shujun)

[5]Mathematical Model of Thinng Patten for Non-Sphere Superplastic Free Bulging,Science in China A,35(1992),1,p.122.(with Zuo Wanyong)

[6]Moddels of Geometric Profile for Non-Sphere Superplastic Free Bulging,Science in China A,35(1992), 2,p.247.(with Zuo Wanyong)

[7]Superplastic Bulging Forming of Domes ,Mat.Sci.Tech.9(1993),p.57.(with Z.C.Wang)

[8]Effects of Back Pressure on the Superplastic Forming of Domes , J.Mater.Sic.,30(1995),p.2549.(with Kou Shuqing,Z.C.Wang)

[9]Analytical Theory of Superplastic Extrusion,Science in China A,37(1994),5,p.607

[10]Analytical Theory of Superplastic Extrusion Tchnology,Science A,37(1994),7,p.862.崔崑 男,1925年生,山东济南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共党员。现任华中科技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曾荣获―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199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崔崑1948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机械系,1951年至1954年在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班就读,in China 1958年赴苏联莫斯科钢铁学院进修,他先后任华中工学院机械工程二系金属材料教研室主任,机械工程二系主任,国家发明奖励评审委员会冶金评审组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学科评审组成员等职。

他致力于高性能新型模具材料钢的合金化、夹杂物工程、高性能Ti(C,N)基金属陶瓷、激光熔覆基础理论等多方面的研究,先后承担国家攻关、国家技术开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以上课题20多项。国家新颁布的合金钢钢号,有一半由他主持研制。

他创造性地研究和开发了一系列高性能新型模具钢,其性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创造经济效益超过2亿元,为发展我国新型钢种做出了巨大贡献。这些高性能模具钢已被列入国家科委―八五‖、―九五‖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项目,其中有两种已列入国家工具钢标准GB1299-85。他的研究成果共获得省、部委级以上奖励15项,其中国家发明奖二、三、四等各一项(均为第一发明人),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50余篇。

朱 静

About Professor Jing Zhu ZHU Jing,(1938.10.10-)born in Shanghai, graduated in Department of Physics, Fudan University in 1962.Professor in Department of Materi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the Dean of school of Materi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nd the member of the University Council of Tsinghua University.Academician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and the member of the presidium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From 1962.9 to 1996.3 she worked in Central Iron and Steel Research Institute.Meantime, in 1980.8 National 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Ministry of Metallurgical Industry sent her to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ASU)of U.S.for an advanced study under the guidance of Prof.J.M.Cowley, the great scientist in diffraction physics.From 1980.10 to 1982.9 she was recommended as a Faculty Research Associate in Center For Solid State Science of ASU, and from 1984.9 to 1985.4 she was invited as a Faculty Visiting Associate Professor in Department of Physics and Astronomy of ASU.Prof.Zhu is one of the pioneers in analytical electron microscopy field in China.She has been engaging in developing electron microscopy for characterization of crystal structure, deformation structure and electronic structure and doing applied fundamental research in metals, alloys, functional ceramics, nano-materials.From the late 1960s to late 1980s, Prof.Zhu and her colleagues investigated alloying principle and the toughening method in high-strength steel, based on their research, a rational heat treatment system and alloying way which are adopted in the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were suggested.The effect of coherent electron wave on a nano diffraction from an individual planar fault was found and defined for the first time in the world by her observation using the cold field emission gun scanning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and analysis with diffraction theory in 1982.The original publications have been widely cited.Since 1990th she has developing the characterization methods in nano-scale.For example, the measurement of ordered degree in grain boundary by nano-diffraction, the investigation of stress-induced phase transformation in alloys by electron microscopy and mechanical testing, electron diffraction from a helical structure and size effect of one dimensional material on its physical properties and structure stability, etc.Prof.Zhu received 9 awards, including the National Nature Science Prize;the 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gress Prize;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gress Prizes by Metallurgical Industry Ministr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and National Education Committee, respectively.She has published over 180 articles in academic journals, such as Science, ANGEWANDTE CHEMIE-INTERNATIONAL EDITION, Adv.Mater.,Applied Phys.Lett., and;Physical Review B, and 4 monographs.柳百新

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学术委员会委员

美国物理学会理事(Fellow)

国际期刊J.Nuclear Materials顾问编委会委员

国际玻姆物理学会(Bohmische Physical Society)科学会员

[简历]

1955-1961 在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学习(六年制)

1961年毕业后留校工作至今

1981-1982 由教委派遣去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访问研究

1985.11.晋级为副教授;1987.7.晋级为教授

1990年任博士生导师

1998年当选为美国物理学会理事

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研究方向:离子束与固体的作用及材料改性、计算材料科学、薄膜材料、核材料等。

科研项目:(部分项目名称)

1.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课题:

载能离子束制备新材料的基础研究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金属合金系中界面、亚稳相及相关性能的实验研究和物理多尺度理论计算

主要成果:曾以第一获奖人获得:

1.1993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2.1999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

3.1997北京市科技进步(自然科学类)一等奖

4.1993中国物理学会叶企孙(凝聚态)物理奖

5.1990国家教委科技进步(甲类)一等奖

6.1986国家教委科技进步(甲类)一等奖

教学情况:培养了22名博士和6名硕士。1995年毕业的张政军博士获得全国首届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1998年毕业的陈益钢博士名列1997SCI论文数全国第二名;3名博士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7名博士获得德国洪堡博士后奖学金;等。柳百新因培养研究生的工作获1997年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项目名称: 培养国际一流水平博士生的研究与实践],1995年北京市优秀教师称号和1997年全国优秀留学回国人员荣誉证书。

名: 金展鹏 民

族: 汉

别: 男 职

称: 院士

生: 1938-11-8 籍

贯: 广西荔浦 电子邮件:

教 研 室: 中国科学院院士

详细介绍

金展鹏院士,广西荔浦人,1963年中南矿冶学院研究生毕业,1978—1981年瑞典皇家工学院访问学者。金展鹏院士所从事的专业为材料科学、相图与相变。2003年11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 士,曾任国际合金相图委员会委员、中国材料学会理事,现任国际相图计算杂志副主编、美国相平衡杂志顾问编委、亚太材料科 学院成员。现为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金展鹏院士长期从事相图计算以及相变动力学的研究,发展了合金相的热力学模型,提出了高效研究相图的扩散偶微区成分分析方法,合作提出了阶段性亚稳相转变理论和推导亚稳相组织图的方法,评估和计算预测了一系列合金体系、氧化好锆基陶瓷体系和人上晶体体系等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的相图,并建立了相应体系的热力学和相图数据库,发表了论文一百七十多篇,被涉及到物理学、化学、材料学以及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五十多种国外期刊广泛引用,并作为建立新理论、发展新方法、设计新材料、阐明新现象和制定新工艺的依据。在国际学术界声誉卓著。1991年,金展鹏教授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培养四十多名研究生,他们都己在欧洲、亚洲、美洲成为国际相图界的骨干。

名: 黄培云 民

族: 汉

别: 男 职

称: 教授 院士

生: 1917-8-23 籍

贯: 福建福州

电子邮件:

教 研 室: 中国工程院院士

详细介绍

技术职称 : 教授 院 士 : 中国工程院院士

出生日期 : 19170823

出生地点 : 福建 福州

专业领域 : 金属材料;粉末冶金

专业代码 : 450.30;430.40

外 语 : 英语;德语;俄语;日语

获奖类别 : s

邮 码 : 410083

电 话 :(0731)8879565

传 真 :(0731)8883255

机构类别 : U;A

通讯地址 : 湖南省长沙市中南工业大学

政府主管部门: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

现任职务:

工作单位: 中南工业大学

职 务: 学术顾问

学 历:

时 间: 1934-1938

学 校: 清华大学 所获学位: 学士

国 别: 中国

时 间: 1941-1945

学 校: 麻省理工学院

所获学位: 科学博士

国 别: 美国

金属材料及粉末冶金专家。1917年8月23日生于北京,原籍福建福州。193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45年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学位。曾任武汉大学教授,中国金属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副理事长。现任中南工业大学教授。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粉末冶金学科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创立了著名的粉末压制理论和烧结理论。研制成功多种用于核、航天、航空、电子等领域的粉末冶金材料。提出了非规则溶液活度系数的计算、模型、三元参数计算、三元系相图的方法及模型和多级快速凝固制取非晶、准晶和微晶金属粉末理论。多次获得国家及省部级奖励,“乙种分离膜制造技术”获1986年国家发明奖一等奖。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专著两部。

黄培云教授是我国粉末冶金学科的启蒙者和创始人之一。

在中国,他创办了第1个粉末冶金专业,创建了第1个粉末冶金研究所。他亲自撰写教材、开设课程、制定教学计划,培养研究生,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科学技术人才,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80余人,本科生2000余名,都已成为我国粉末冶金领域的骨干力量。他创建和领导的粉末冶金研究所,现已成为我国粉末冶金学科中心。在他的主持和领导下,共完成国家重点科研项目300余项,其中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三等奖2项;国家发明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四等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进步奖三等奖1项、四等奖1项;省部级奖47项。这些科研成果被广泛应用于国防建设和国家重点工程上,先后3次受到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贺电和嘉奖。经过黄培云教授几十年的辛勤努力,中南大学粉末冶金研究院的科研学水平已被国内外同行所公认,国家计委先后批准以该所为依托建设―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粉末冶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黄培云教授不仅对我国粉末冶金学科的创立和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而且在粉末冶金和材料科学研究中取得了重大成就。他在60年代初就提出了著名的粉末冶金烧结过程的综合作用理论,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承认和验证。从6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初,黄培云教授对粉末压制理论进行了近20年的潜心研究。

黄培云,粉末冶金专家和教育家,我国粉末冶金学科创始人之一。他创办了中国第一个粉末冶金专业和粉末冶金研究所,提出了粉末冶金过程综合作用理论和双对数粉末压型理论,为中国粉末冶金学科的发展、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和国防现代化建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黄培云,1917年8月23日生于北京市。祖籍福建省闽侯县(今福州市)。其父在海关工作经常易地任职,全家随行。因此,黄培云小学读于北京,初中读于烟台,高中读于苏州。但这并没有影响他的学业,反而使他开阔了眼界,增长了不少见识。由于勤奋好学,1934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清华大学化学系。1935年,为了挽救民族危亡,他毅然参加―一二·九‖运动。1937年,日本侵略军进占北平,清华大学迁至长沙,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组成西南临时大学。不久,西迁昆明成立西南联合大学。1938年2月,黄培云参加由闻一多等教授率领的步行团,并担任学生小组长,风雨兼程,历时两个多月,从长沙步行到昆明。这次步行对黄培云一生影响极大。在忆及这段往事时,他说:―它不但锻炼了我的身心,更重要的是深入穷乡僻壤,了解到不少民间实际情况与疾苦,使我进一步向进步与革命靠拢。‖1938年9月,黄培云大学毕业,在清华大学金属学研究所任助教。

1940年,黄培云考取清华大学第五届公费留美生,1941年秋抵美,在麻省理工学院研究生院攻读博士学位。1945年获科学博士学位后,他继续在该院从事博士后科学研究工作,同年7月,与哈佛大学国际著名语言学家赵元任的次女赵新那结为伉俪。

黄培云的博士学位论文的题目是《铜反射炉渣中铜的存在形态研究》。论文发表后,很受美、苏、英等国矿冶工程界重视。英国出版的《冶铜物理化学》一书对该文作了较详细的介绍。黄培云的导师、国际著名学者M·柯亨(Cohen)教授等对他很器重,要挽留他继续留美。但为了中华民族的振兴,黄培云毅然偕同已入美国籍的夫人于1946年底回到了祖国,以图科学救国。1947年春,他受聘到武汉大学矿冶系任教授和系主任。1948年冬,中国人民解放军准备渡江南下时,在美国的岳父母担心黄培云夫妇的安全,来信来电敦促他们立即赴美工作,都被婉拒。

1952年,我国高等院校院系调整。政务院(今国务院)决定将武汉大学等六所院校的地质、矿冶系(科)合并,在长沙成立中南矿冶学院(1985年更名为中南工业大学),黄培云受命参加筹备工作,同年11月学院成立后,任副院长兼教务长,倡导―三严‖作风,即严肃对待教学工作、严密组织教学过程、严格要求学生。1956年,他作为冶金专家代表,参加了国家―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的制定工作。这一年中国科学院矿冶研究所在长沙成立,黄培云兼任副所长至1983年(该所现为矿冶研究院),195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他恢复了副院长职务,兼任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主管全校科研工作。1982年,黄培云当选为中共十二大代表。1984年他退居二线,任校学术顾问。

为了推动我国科学事业的发展,黄培云还积极从事学会的组织领导工作。从50年代后期开始,曾先后担任中国金属学会、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的理事、常务理事和副理事长,以及湖南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席等职。他长期担任中国金属学会和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粉末冶金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机械工程学会粉末冶金学会副理事长,积极组织和推动全国范围内粉末冶金方面的学术交流活动。

为表彰黄培云的先进事迹,1989年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授予他―全国优秀归侨、侨眷知识分子‖称号。1990年,中共湖南省委和省政府又授予他―优秀专业技术工作者‖称号。

我国粉末冶金学科的创始人之一

粉末冶金是制取金属粉末,以及用金属粉末(或金属粉末与非金属粉末混合物)作为原料,经过压型和烧结,制成一定形状的产品的工艺技术,可以直接做出合乎尺寸要求的产品,既省工、省料、省能,又能满足各种特殊使用环境对材料的特殊要求。原子能、航空、航天等一些高新技术领域都离不开粉末冶金。因此,早在20世纪初,一些发达国家就开始注重对该领域的研究。而我国则起步于50年代初,黄培云是当时的学科带头人。

1954年,全国156个重点建设项目上马。为满足生产建设第一线对技术人才的需要,黄培云在中南矿冶学院亲手筹建了中国第一个粉末冶金专业,从而填补了我国高校专业设置的一项空白。1960年,黄培云根据国防尖端工业所用特殊材料的需要,创办了新材料研究室,从事粉末冶金科学研究。当时该室承担了国家重大科研项目——浓缩铀用多孔分离膜的研究,黄培云是该项目科技方面的领导者和参加者,以后该项任务移交另一科研单位。在新材料研究室承担的所有重要研究工作中,黄培云都予以指导,亲自组织攻关,提出研究方案,解决难题。1979年,该室扩建成粉末冶金研究所,黄培云兼任所长。1988年,经国家教委和国家计委专家组联合评审,确认以该所为基础成立我国第一座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1992年又经国家计委、国家教委、国家科委综合评审通过,决定投资建立粉末冶金工程中心。

经过30多个春秋的艰苦创业,黄培云领导的中南工业大学粉末冶金研究所如今已发展成为我国粉末冶金的学科中心。世界几种著名粉末冶金刊物都载文对黄培云及该所进行过介绍。多年来,黄培云和他的学生及同事一道,共完成国家重点科研项目近300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近40项,其中获国家级重大奖励7项,为我国原子弹、导弹、卫星、雷达等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为此,粉末冶金研究所分别于1980年和1982年两次受到中共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联合发来的贺电嘉奖。1985年,国防科工委、国家计委、国家经委、国家科委联合授予该所―先进单位‖称号,以表彰他们在完成国防军工协作任务中的显著成绩。1990年,该所又被评为全国高等学校科技工作先进集体。黄培云本人于国庆39周年之际获得了国防科工委颁发的―献身国防科技事业荣誉证章‖,以表彰他为国防现代化建设所作出的贡献。

作为我国粉末冶金学科的创始人,黄培云把大量精力放在人才培养上。1954年他负责在中南矿冶学院成立了中国第一个粉末冶金专业。黄培云亲自制定教学计划,撰写教材,上专业课,培训青年教师,筹建粉末冶金实验室。1956年,第一届粉末冶金专业的学生毕业。从此,不断为我国粉末冶金事业的发展输送专业人才。他先后给学生讲授硬质合金生产、冶金物理化学、粉末冶金原理等课程。他主编的教材《粉末冶金原理》获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优秀教材一等奖(1986年)和国家教委颁发的全国高等学校优秀教材奖(1987年)。

早在1956年,他就着手培养研究生,至今他已培养硕士生、博士生30余人,其中很多人已成长为我国粉末冶金领域的骨干力量。

为粉末冶金理论和高新技术的发展作出贡献

在粉末冶金过程中,成型和烧结是其中两道主要工序。半个世纪以来,许多学者对把烧结过程看作是扩散机制还是流动机制在起作用一直存在不同见解。60年代初期,黄培云经过潜心研究和反复计算之后,提出了粉末冶金烧结过程综合作用理论,即把复杂的粉末烧结过程看作是扩散、流动和物理化学反应综合作用的过程。这一理论既可对烧结过程所发生的现象正确地定性描述,也可对烧结过程的参数进行定量计算。运用黄培云烧结过程综合作用理论,不仅能够很好地定性描述多种粉末(Ni、Co、Mo、Ta、Fe等)的烧结规律;而且对粉末的活化烧结、粉末热压、陶瓷粉末烧结均能很好地进行定量描述。这一理论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承认和验证,成为国际上著名的烧结理论之一。

在粉末压制成型(简称压型)过程中,粉末因压缩而发生的变形涉及到松散介质变形、弹塑性体的流变行为等一系列错综复杂的力学问题,这些问题在力学领域中也属于未能圆满解决的问题。自从1923年汪克尔(Wa1Ker)根据实验,首次提出了粉末体的相对体积与压制力的对数呈线性关系的经验公式以来,人们提出了众多的压制理论公式和经验公式;但都不能反应从软的锡粉、铜粉到硬的碳化钨的整个成型范围。这是由于多数理论都把粉末体作为弹性体处理,并且未考虑到粉末压制过程中的加工硬化和变形的弛豫过程;有的则未考虑粉末之间的磨擦;而且多数理论忽略了压制中的时间因素,因而难于对压制过程作出正确的定性分析和准确的定量分析。

黄培云对粉末压型问题进行了研究。他考虑了粉末体的非线性弹滞的特征及压型时应变大幅度变化这些事实,根据理论推导和实验验证,于60年代提出了一种新的压型理论和双对数压制方程式的数学模型。他认为,前人关于―标准线性固体的概念尽管已广泛应用于金属内耗的研究中,但不适用于粉末体的压型过程‖。1980年,黄培云对双对数压制理论又作了补充和完善,使这一理论不仅适用于等静压制,也适用于一般单向压制。与当今国际上提出的众多压制理论和方程式相比较,黄培云的压型理论,物理模型明确、定量精确,引起了国际粉末冶金界的关注和高度评价。1986年,这一理论被评为湖南省十大科技成果之一,同年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1990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四等奖。80年代,黄培云曾两次应邀到美国访问讲学,还多次去瑞典、德国、英国、西班牙等国进行访问和讲学。1984年,美国粉末冶金学会(APM)推选黄培云担任该学会国际联络委员会委员。1987年,他又当选为美国金属粉末工业协会(MPIF)与APMI主持的P/M88′会议国际协调委员会委员。

黄培云是国际上最早采用粉末流变学理论来研究粉末压制的学者之一。他提出了―粉末体应变推迟‖、―应力松弛‖、―粉末变形弛豫‖,以及粉末的非线性流动模型等一系列新概念和新理论,对粉末冶金学科理论的发展有重大贡献。他提出的动压理论应用于大块准晶和非金属固结研究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果,特别是采用粉末冶金方法制造出大块准晶材料在世界上尚属首次。

80年代初期,黄培云除了从事粉末冶金学科的研究外,还领导合金设计和计算相图的研究工作。他提出了非规则溶液活度系数的计算模型以及用二元系参数计算三元系参数的模型和方法,在国外著名专业杂志发表过多篇论文。他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参加的《无机相图的测定及计算的若干研究》获1991年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80年代中期,黄培云开始从事粉末冶金高技术和新材料的研究工作。他主持、领导并亲自参加多项研究工作。其中在快速冷凝超微粉末领域,他和他的学生一起发明了一系列新型快速冷凝装置,并取得国家专利。这种装置的综合性能指标达到或超过国际上一些著名的同类产品。1988年,采用上述装置成功地制备了固体火箭推进器用微细铝粉。经国家计委、国防科工委、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联合组织鉴定,认为此项技术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同年被评为湖南省十大科技成果之一。1991年,黄培云主持的《快速凝固粉末及其材料的制备原理和技术的研究》获国家教委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老骥伏枥,壮心不已。年过70高龄的黄培云怀着报效祖国的赤诚之心,仍然努力拼搏在教学和科研第一线,为粉末冶金和高新技术的发展、为国防现代化建设不断作出贡献。

简历

1917年8月23日 生于北京市。

1938年 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学系。

1938~1941年 任清华大学金属学研究所助教。

1941~1946年 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究生院学习,1945年获科学博士学位后,在该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1947~1951年 任武汉大学矿冶系主任、教授。

1952~1984年 任中南矿冶学院(今中南工业大学)副院长兼教务长、教授,兼中国科学院矿冶研究所(现冶金部长沙矿冶研究院)副所长。

1979~1991年 任中南工业大学粉末冶金研究所所长,校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

1984年~ 任中南工业大学学术顾问。

主要论著

1 黄培云.铜反射炉渣中亚铁酸铜的生成条件(英文).美国矿冶工程学会学报,1945.

2 黄培云.18-4-1钨铬钒高速钢的热处理问题.武汉科学杂志,1948.

3 黄培云译.铜镍冶金学.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56.

4 黄培云.综合作用烧结理论研究.中国金属学会沈阳科学报告会,1961.

5 黄培云.温度对粉末烧结影响.中国金属学会第一届冶金物理化学学术报告论文集,1962.

6 黄培云.压型问题,载中国科学院矿冶研究所科学报告会.1964,中南矿冶学院学报,1982(增刊):1~17.

7 黄培云.粉末冶金压制方程的统计分析验证.第一届中美双边冶金学术会议论文集(英),1980:332;中南矿冶学院学报,1982Nol,1~8.

8 黄培云主编.粉末冶金原理.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80.

9 黄培云.粉末压制功与不完全γ函数.中南矿冶学院学报,1983(2):1~7.

10 黄培云.用XRF二元系数据与参数对三元系数未知成分的理论计算.中国光谱学会光谱学术讨论会,1983.

11 黄培云.处理XRF的R/X比为表现活度系数由二元系数据计算三元系参数,光谱与光谱分析,1984(5):21~29.

12 李旭,黄培云.热压方程的研究——铁粉热压实验验证.中南矿冶学院学报,1985(1):119~126.

13 黄培云.非线性粉体的数学模型.中南矿冶学院学报,1986(增1):47~57.

14 黄培云.粉末压型问题.中南矿冶学院学报,1986(增1):1~17.

15 黄培云.粉末冶金进展及相邻学科问题.第一届材料研讨会特约报告,1986;材料科学进展,北京:科学出版社,1988:168~190.

16 黄培云.样条函数在粉末冶金科学技术中的应用.中南矿冶学院学报,1986(增1):33~46.

17 陈振华,黄培云,吕海波.金属粉末动压成形的理论研究,中南矿冶学院学报,1986(增1):58~80.

18 黄培云.金属粉末压制理论专集.中南矿冶学院学报编辑部,1986.

19 陈振华,黄培云.金属粉末低速动压成形的理论研究.湖南冶金,1987(6):9~14.

20 陈振华,黄培云.金属粉末恒压成形的理论研究.中南矿冶学院学报,1988(1):60~66.

21 Qiu caian,Jin zhanpeng,Huang peiyun.phase equilibria in the W-Ni-Cu system(PartI).Z.Metallkd,1988,79(11):708~711.

22 Qiu caian,Jinzhan peng,Huang peiyun.phase equilibria in the W-Ni-Cu SyStem(PartⅡ).Z.Metallkd,1988,79(12):767~769.

23 Huang peiyun.Mathe maticalmode1s for

the evaluation of activity coefficieuts of

nonregular system.Chin.J.Met.Sci.Jech.1988(4):125~133.

24 Zhen kejun,Jinzhanpeng,Huang peiyun。The eftect of Nb on the hot corrosion behaviour of Ni.ba sesupporal10g.Z.Metallkd,1989,80(2):129~134.

25 Chen zhenhua,Huang peiyun,Jiang siangyang eta1.Preparation of QuasiCrgstalline Powder and Bulk Quasicrystalline Alloys.Quasicrysta1s,ProCeedings of China-Japan Seminars,Tokoy 1989,Beijing 1990,23~30.

26 Du young,Jin zhanpeng,Huang Peiyun.Ther-modynamic assessment of the ZrO2YO 1.5system,J.Am,Ceram.Soc.,1991,74(7):1569~1577. 姓

名: 左铁镛 民

族: 汉

别: 男 职

称: 教授 院 士

生: 1936-9-3 籍

贯: 北京

电子邮件:

教 研 室: 中国工程院院士

详细介绍

技术职称 : 教授 院 士 : 中国工程院院士

出生日期 : 19360903

出生地点 : 北京

专业领域 : 金属材料;塑性加工

专业代码 : 430.40;430;430.35

外 语 : 日语;俄语;英语

获奖类别 : s;m;p

邮 码 : 100816

电 话 :(010)6097062

传 真 :(010)6020784 机构类别 : M

通讯地址 : 北京市西单大木仓胡同37号国家教育委员会科技司

政府主管部门: 国家教育委员会

现任职务:

工作单位: 国家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司

职 务: 司长

工作单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职 务: 委员

工作单位: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审组委员会

职 务: 委员

工作单位: 国际科联环境问题科学委员会中国全委会

职 务: 委员

学 历:

时 间: 1954.9-1958.7

学 校: 东北大学

所获学位: 本科毕业

国 别: 中国

1936年9月出生,北京市人,中共党员,1958年毕业于东北大学。

左铁镛教授1958至1991年在中南工业大学任教,曾任中南工业大学副校长、国家教育委员会科技司司长,现任北京工业大学校长、中南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95年5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左铁镛教授长期从事材料科学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专长于金属材料及其塑性加工,特别是在难熔金属材料及加工方面造诣很深。

他承担多项―六五‖、―七五‖、―八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获得一批系统的创造性的重大研究成果,为我国国防、军工、电子工业用基础材料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获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11项,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科技专家。

左铁镛教授现任的学术职务主要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委员、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副理事长等。

一、著述目录

(一)专著

塑性加工的物理基础(著)

稀有金属材料加工手册(主编)

(二)论文

进一步加强高校的基础研究 与谢焕忠合著 中国高等教育,1995(5)/P19-21 抓住机遇,积极开拓,努力推动高校科技工作改革与发展 研究与发展管理,1996/8(1)/P1-5

科学基金:高等学校优势结合创造辉煌 中外科技政策与管理,1996(7)/P19-21 高校科技管理工作理性分析的新尝试 科学与管理,1997/17(1)/P43-44 实施科学、规范的学科、专业,促进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7(5)/P1-2 根据需求的不同层次,深化地方工科院校教育改革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9(1)/P5-7

二、研究资料

(一)专著

(二)文章及报道

中南工大三教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左铁镛、古德生、钟掘)

为国家振兴而拚搏——记中国工程院院士左铁镛(图)湖南日报,材料专家左铁镛 湖南画报,1996(65/12/7/P2

有色高校名人小传——中国工程院院士左铁镛 有色金属高校研究,1996(3)

封面人物左铁镛 科学中国人,2000/7

三、获奖情况

电真空用钼板 冶金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汽车接点用钨棒 冶金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软铝加工新工艺新设备 冶金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名: 曾苏民 民

族: 汉

别: 男 职

称: 教授 院士

生: 1932-2-14 籍

贯: 湖南双峰人

电子邮件:

教 研 室: 中国工程院院士

详细介绍

曾苏民,男,汉族,中共党员,1932年2月出生,湖南省双丰县人,西南铝加工厂厂长高级科技顾问,教授级高工,1999年新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曾苏民50年代从新风加工厂职工业余大学毕业。1950年任东北重工业部有色局技术员,1953年至1955年在东北轻合金加工厂任工艺组组长、车间副主任、工程师,1966年起至今在西南铝加工厂工作,历任车间主任、总工程师、厂科协主席等职,创造出了一系列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新工艺,解决了许多重大工程技术难题。他主持研制成功新产品100多种,累计创经济效益6亿多元。获国家级科技奖15项(其中特等奖2项,一、二等奖6项)省部级一、二等科技奖9项。被授予国家“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及“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运用多学科基本原理不断创造新工艺攻克国家重点工程关键技术难关。

1960年,因苏联中断供货,国家急需轰

六、歼八等8个机种的特大型铝金模锻件,他运用塑性成型力学原理,减少承压面积和降低金属变形流动阻力,创造出“分部、高温、多次横锻”新工艺,在一万吨水压机上研制成功了苏联在三万吨水压机上生产的H81等22种特大型铝合金锻件,为国家节约外汇约1800万美元。

获全国科学大会奖2项,国防科技重大成果奖2项,国防科委科技成果奖4项和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1971年,返回地面卫星及火箭急需高镁铝合金大环,当时在三万吨水压机还没有安装的情况下,他综合多种压力加工方法,创造了“锻造+热轧”新工艺,攻克了特大铸锭锻造裂纹等5个技术难关,研制出优质铝合金大环。获全国科学大会奖。此后,又成功地研制出规格更大,性能更高的超强铝合金优质大环,用于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的“战略武器火箭”和“巨浪一号”上。

1976年,331工程急需超宽铝合金薄板,超出国内外冷轧机能力。他用轧管原理,创造“分段多次旋压”新工艺,成功研制出该超宽薄板。长二乙(捆)、长三甲,长三乙(捆)急需3.1至3.5米的高强铝合金锻环,他综合多种锻造方式的特点和变形规律,创造三镦两扩新工艺,成功研制出特大锻环,比航天部原钢环方案产品重量大为减少。用此锻环已进行50次火箭发射,累计减少发射费1亿美元,获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871工程需要3平方米的模锻件,按正常工艺需要6万吨级的水压机才能生产,他通过控制金属塑性流动的摩擦状态,研究出“预薄高温模锻”新工艺,在3万吨水压机上成功地锻造出特大型精密铝合金模锻件。

1979年承接了涡喷13发动机用TC11钛合金模锻件的研制任务。这种钛合金在热变形中变形抗力大且存在相变,工艺复杂,技术难度大,他试验研究了在模锻温度区间TC11钛合金塑性流动本构关系的动态规律后,成功地创造出“预薄、空心、快速模锻”新工艺,攻克了变形死区、变形不均匀条件下的a和b相的形貌、大小和数量配比的控制技术难题,为我国钛合金模锻开辟了一条新途径,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节约外汇550万美元,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他为解决这个技术难题,花了3年多的时间,做了100多次试验,其间,因过度劳累,急性肾炎又发作了,然而他在住院治疗期间,仍经常去现场指挥研制工作。凡是他主持的刘题,无论是否身体有病,他总是亲临第一线,直到完成课题。

在涡喷13、14、10A、长征四号发动机GH698、GH169高温合金涡轮盘模锻件的研制中,他应用等温变形和在高应力球张量条件下变形的原理,创造“复合包套模锻”新工艺,从而攻克了横锻理裂纹、晶粒粗大、性能不合格等质量难关,此种工艺又成功地应用于烟气轮机GH132合金大型涡轮盘等28种高温合金模锻件的研制中,创经济效益5600万元。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创造精密模锻技术体系,获波音锻坯、锻件生产许可证。

1986年工厂签订了向美国出口波音锻件的合同。美方要求锻件高精度,高金属纯洁度、高电导率、高力学性能、高顺低倍流线。他用模拟均匀变形的相似理论,创造出“同步成型”等新工艺,研制了新型润滑剂,成功地生产出高质量的波音锻件,并获得美国波音公司颁发的锻件和锻坯生产许可证。已实现十几个品种批量生产创新铝合金工艺因素相关强化技术,成功应用于国家重点工程关键产品的研制。

DF31工程高性能铝合金大型整体锥形锻环是用于制造火箭末修舱的重要锻件,要求力学性能高于国标20%。他利用不同磨擦阻力和不同温度对金属变形流动的影响,以及工艺因素相关强化技术,创造出“四锥两特”的新工艺,成功地研制出大型整体锥形锻环。经用户试验,末修舱整体抗破坏负荷大幅度提高,火箭射程大大增加,显著提高弹着精度。

高性能铝合金三角锻环用于制造发射22颗卫星的卫星座,要求力学性能高于国标40%,残余应力极小,精加工变形小于0.015。他不顾60岁的高龄,不避高温酷署,坚持深入现场,夜以继日分析研究,创造了大变形量、超长时间固溶、超长时间高温时效的“一大二长”新工艺,成功研制出纵横向性能相等的锻环,使高强铝合金达到了超强铝合金性能,经美国复验,质量优良。他在这次研制中,因高温季节连续超负荷工作,体重减轻了10多斤。

近年来将铝合金固溶处理的多因素相关强化技术上升为理论,使之更具有普遍适用性,取得显著的应用成就和巨大的经济效益。

他运用铝合金内部能量变化规律,将13个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补偿的因素构成一个关系式,定量描述这些因素之间的相关规律,运用该规律采用现有的设备和特种工艺,使铝合金达到晶粒超细化、组织超均匀化、强度提高10%--60%,塑性提高30%--90%,不均匀性减少30%---80%。超级全面综合性能显著提高,基本达到了日本正着手实施的现有铝合金性能提高0.5倍的目标。运用这项技术:(1)解决了出口7075及6061铝合金予拉伸厚板的横向力学不合格等问题,性能超过美国标准的要

求;(2)优化新型卫星用LY12CZO优质特薄淬火板最终冷变形率与固溶处理的工艺,使板形好,力学性能高且均匀;(3)将“30工程”用耐蚀铝合金919CS超大管材的产品力学性能提高了30%;(4)提高了出口美国的6063合金电杆用有缝管的挤压焊缝性能,超过了美国无缝管的先进水平;(5)大幅度减少了LD2CS挤压型材粗晶环。这些技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已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名: 黄伯云 民

族: 汉

别: 男 职

称: 教授 院士

生: 1945-11-24 籍

贯: 湖南南县

教 研 室: 中国工程院院士

详细介绍

湖南南县人,1945年11月24日生。1970年中南矿冶学院(今中南大学)特种冶金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80年后获美国爱阿立州大学硕士、博士学位,1986年在田纳西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1988年后,历任中南工业大学(今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副校长、校长、粉末研究所所长。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化工、冶金与材料学部院士。是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有色金属粉末冶金及金属陶瓷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和―国防军工配套先进工作者‖,荣获湖南光召科技奖。长期致力于航空投制动材料、高温金属间化合物和特种功能材料研究。开创高性能磨擦材料制备新技术,发展了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粉末冶金航空制动材料,为苏27飞机制动材料和国家―11号重点工程‖作出了重大贡献;完成国154飞机制动材料的取证研究,取得了我国第一个航空制动材料国外生产使用许可证,成功地进行该飞机加载四吨的制动实验;发明了―钛铝合金二次包套快速变形细化晶粒‖等技术,在解决该类合金脆性这一世界性难题材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开发了多种粉末冶金特种功能材料。其中―高性能粉末冶金飞机刹车材料制造‖,1997年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154M飞机国产粉末冶金刹车副(盘)研究与开发‖1998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坚持教学科研相结合,促进粉末冶金学科的发展‖1997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著有《钛铝金属间化合物》,撰有《热变形TIAL基合金的超塑性行为》等征文80余篇。

黄伯云教授目前担任的主要学术职务有:国家―863‖高技术新材料领域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粉末冶金及金属陶瓷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主编,>(原>)主编,美国粉末冶金学会会员。

黄伯云教授长期从事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他治学严谨、实事求是、富于开拓精神。1991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4年被评为―全国百名人民好公仆‖,1995年被国家计委、国防科工委、国家科委、国家经贸委联合授予―国防军工协作配套工作先进工作者‖称号。1998年荣获湖南省科技最高奖--―光召科技奖‖。2001年5月评为―全国国防科技工业先进工作者‖,他亲自撰写教材、开设课程、制定教学计划,言传身教,指导和培养研究生,现共指导博士研究生28人,硕士研究生10人。

近几年,他共获得重要科技、教学成果奖10余项,其中国家级二等奖3项,省部级一等奖3项,省部级二等奖8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和国际会议上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 100余篇。1997年由于他获得国家发明二等奖―高性能粉末冶金飞机制动材料制造‖以及获得国家教委颁发的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坚持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促进粉末冶金学科的发展‖,被推荐为获奖代表,出席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1997年国家科技及教学成果颁奖大会‖,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李 鹏、朱镕基、李岚清等的亲切会见。他主持的―图-154飞机航空刹车材料推广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由他主持的―TiAl金属间化合物研究‖、―活性生物陶瓷材料研究‖和―低松比雾化铜粉研究‖等项目取得了显著成果,均获得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他还获得国家专利2项:―低松比雾化铜粉研制‖、―HC-TCP活性生物陶瓷制备‖。

在他的直接领导下,粉末冶金研究院现已发展建设成为我国粉末冶金专业学科的综合基地,被誉为―五星级‖学科单位即拥有:―粉末冶金博士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国家重点学科、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粉末冶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995年11月,俄罗斯图波列夫航空联合体还向该所颁发了图-154M飞机刹车副生产许可证;这在我国尚属首次,标志着该所研制生产的航空刹车材料已达到或超过国际同类产品水平; 1997年5月,该种刹车盘(副)还成功地通过了由俄罗斯图波列夫航空联合体会同俄罗斯国家民用航空工业研究所组织进行的加载飞行试验,受到国内外同行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近几年来,在黄伯云教授及其他领导同志的共同努力下,该所的国际信誉不断提高,国际合作交流也不断扩大;同时不断加强粉末冶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建设,目前已出站博士后人员10人,在站进行研究工作的博士后人员14人,并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高技术专业人才,为学科的发展、国家国防现代化和实施国家―科教兴国‖战略作出了突出贡献。

魏寿昆先生简介

魏寿昆,男,1907年9月16日生于天津市,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北京科技大学教授,九三学社中央顾问,著名的冶金学家、工程教育家,我国冶金物理化学的奠基人和中国金属学会创建人之一,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时任国家一级教授。

魏寿昆先生1929年毕业于北洋大学矿冶工程系,1935年获德国德莱斯顿工业大学化学系博士学位,1935~1936年在德国亚琛工业大学钢铁冶金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一年。1936年9月受聘为北洋工学院矿冶系化学及冶金教授,七•七事变后,辗转大半个中国,参与组建多所高校,曾任西北联合大学、西北工学院、西康技艺专科学校、贵州农工学院、重庆大学、北洋大学及唐山交通大学教授、系主任、教务主任以及重庆矿业研究所研究室主任、代理所长等职。1949年后任北洋大学工学院院长、天津大学副教务长。1952年起任北京钢铁学院教授、教务长、副院长。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学部院士。从1930年任北洋大学助教起,从事工程教育77年,桃李满天下,培养了大量的冶金、科技和管理人才,为我国的高等工程教育做出卓越贡献。

魏寿昆先生在冶金理论和工艺、资源综合利用、冶金熔体理论上取得开拓性研究成果。建立了高温熔体活度理论体系和炉渣脱硫的离子理论,解决了我国冶金工业生产工艺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提出选择性氧化与转化温度的概念,为提高和改进我国共生矿的冶炼技术,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在国内率先开展固体电解质电池直接快速定氧技术的研究,该技术于1974年被誉为当时国际钢铁冶金三大发明之一,是控制钢液脱氧、提高钢质量的关键性手段。80年代北京科技大学(原北京钢铁学院)建立了固体电解质重点研究室,使我国固体电解质电池的研究处于国际先进水平。改革开放后,魏寿昆院士作为资深专家,深入调查研究,对我国冶金、港口等大型项目建设和资源综合利用进行科学论证,为政府提出合理化建议,为我国现代冶金工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魏寿昆先生发表学术论文140篇,出版专著5部,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国家自然科学奖等多项奖励。其《活度在冶金物理化学中的应用》、《冶金过程热力学》成为冶金及相关学科的经典著作,在国内外影响深远。

周廉院士简介

1940 年 3 月出生,吉林省舒兰县人 , 著名的材料学家,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法国约瑟夫傅立叶大学名誉博士。1963 年毕业于东北大学,周廉院士致力于超导和稀有金属材料的研究发展工作,近年来研究方向还涉及钛及钛合金、材料加工和制备技术,以及生物工程材料等多个领域。共荣获包括国家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有色金属等奖励 21 项、国家发明专利 14 项。他长期活跃在国内外材料学界,享有较高知名度。领导和参与了多项政府间科技合作项目,多次主持和参加国内外重大学术活动。发表论文 480 多篇。他现任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NIN)院长、兼任国际材联(IUMRS)主席、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理事长(C-MRS), 中国工程院冶金、化工与材料学部主任、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战略咨询委员会主任、国际低温工程材料委员会和世界钛会执委会委员等职,中国钛业协会首任会长。是第九届、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周廉院士先后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的出国留学人员‖、―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有色金属工业特等劳动模范‖、―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等荣誉。

张立同院士简介

中国材料学家。历任西北工业大学铸造教研室副主任,现任复合材料研究所所长。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在高温合金和铝合金无余量熔模铸工艺理论和制造技术、特种高温陶瓷、航空航天结构陶瓷及其复合材料等方面进行了开创性研究。17项国家及省部级重点课题研究,解决了多项重大技术关键。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4项,省部级二等奖9项。发表论文140余篇。先后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航空部先进工作者‖、―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陕西省优秀共产党员‖等。1992年获国防光华科技基金1993年被评为部级―优秀研究生导师‖。

周尧和院士简介

中国物理冶金学家。现为凝固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带头人。1988年任全国铸造学会理事长,同年当选为国际铸造学会执行委员,1993年任国际铸造学会主席。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在凝固理论研究方面有重要建树。在国内外发表论著200余篇。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和发明奖各1项,部、委级科技进步奖14项。他总结的―从严、重导、求新‖的教学方法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先后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1991年获得国家首次颁发的航空工业最高奖——航空金奖,成为获此殊荣的10名专家之一,同时也成为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表彰的有重大贡献的8名科学家之一,并被授予科技成就奖。

郭可信于1923年生于北京(原籍福州)。1946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工系。1947年公费赴瑞典在皇家理工学院从事合金钢的研究,1951-1953年在乌布撒拉大学X射 线晶体学实验室从事合金相结构的研究,1954-1955年在斯德哥尔摩金属研究所从事高合金钢显微组织的电子显微镜研究,1955-1956年在荷兰Delft皇家理工学院物理化学系从事白锡-灰锡相变的X射线衍射研究。1956年回国任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1985年迄今任北京电子显微镜开放实验室(1997年并入中国科学院凝聚态物理中心)研究员。1980年被瑞典皇家理工学院授予荣誉技术科学博士学位。1980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和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1991年被选为日本金属学会和印度材料学会的荣誉会员。1982-1996年任中国电子显微学会理事长,1992-1996任亚太电子显微学会联合会理事长。

郭可信主要从事Frank-Kasper合金相及准晶和有关准晶的研究,他的研究小组首先发现Frank-Kasper合金相的五重对称衍射和Ti-V-Ni二十面体准晶,八重旋转晶体及一维准晶。他们正在研究Gummet的准晶覆盖理论中的原子团簇。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了百余篇论文。

部分获奖情况:郭可信等在1987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和在1992年获得―国家教委自然科学‖一等奖,他还在1993年获―第三世界科学院物理奖‖及第一届―何梁何利‖基金奖。

柯 伟(1932.12.30-)。金属腐蚀与防护专家。出生于辽宁省沈阳市,原籍浙江省黄岩市。1957年毕业于北京钢铁工业学院。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长期从事高温合金的蠕变、疲劳及腐蚀疲劳等材料失效与保护的研究。提出疲劳预形变诱发蠕变空穴的模型,发展了蠕变与疲劳交互作用理论;首创喷丸和氩气联合处理的新工艺,解决了航空发动机叶片特大晶粒的难题;开拓了我国较为薄弱的腐蚀疲劳领域,发展了局部化形变与腐蚀交互作用的实验和理论;开发出多项寿命评估技术、新型耐蚀合金和涂料,并得到推广。多次获得国家及省部级奖励。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2001年当选为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理事长。

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叶恒强,著名材料科学家、电子显微学专家。1990年被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1991年当选为中科院学部委员(院士)。曾任中科院金属研究所所长、中科院固体原子像开放实验室第一、二届主任,并担任中国电子显微镜学会理事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中的专家委员会及学科评议组成员等职。现为北京大学教授、电子显微镜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中科院金属所研究员,《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 》(973计划)材料计算设计与性能预测基础问题项目首席科学家。

叶恒强院士主要从事材料的电子显微学研究。他与国外学者同时独立发现了传统晶体学不允许的五次对称性,进而与合作者发现并研究了20面体对称、8次对称等准晶相,为我国在准晶学研究方面居于国际前列作出了突出贡献。他在用高分辨原子成像技术对固体材料结构与缺陷的研究方面有独创性的发现;在高温合金拓扑密堆相中发现多种新相及畴结构;发现层状晶体多种长周期结构;直观揭示了合金非公度结构的原子模型。

叶恒强院士曾四次获国家自然科学奖(82年三等奖;87年一等奖;89年四等奖;99年四等奖),并获钱临照奖(1994年)、何梁何利奖(1996年)等。近十多年来,共发表5部学术专著、250余篇论文。先后培养博士、硕士30余名,其中数人获全国优秀博士论文、中科院院长奖学金等多种奖励。

卢柯,男,1965年5月生 1985年8月-毕业于南京理工大学机械系

1985年----考入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攻读硕士学位

1990年----在本所获工学博士学位,导师为已故中国

科学院院士王景唐先生。

卢柯博士现为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1993),博士生导师(1995),快速凝固非平衡合金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1997),九三学社中央委员, 辽宁省政协常委,南京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和吉林工业大学兼职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学科评审组成员;沈阳市科技进步奖评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际纳米材料顾问委员会‖委员;―ISMANAM年会国际顾问委员会‖委员;《国际非平衡过程杂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on-equilibrium Processing》)编辑委员会委员;国际《纳米材料》杂志《(Nanostructured Materials》Acta Metall.Inc.)副编辑;《材料研究学报》编委。多次出任国际和国内学术会议主席及组委会委员。

卢柯博士先后三次赴德国马普金属研究所任客座教授,又先后二次赴美国维斯康星大学材料系任客座教授。

卢柯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对非晶态金属的晶化动力学及其微观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0余篇,被本领域一些知名专家称为―非晶态金属晶化方面近十年来的好文章‖。这些成果包括:修正了被引用10多年的英国科学家斯考特等人确定的Ni-P非晶合金晶化产物间的位向关系;提出非晶态金属的新晶化机制。于1989年荣获首届―中国科学院院长奖学金特别奖‖。

在新晶化微观机制的基础上,卢柯博士于1990年提出制备纳米晶体的新方法-非晶晶化法,该方法具有工艺简单、晶粒度易于控制、界面清洁且不含微孔洞等优点。论文在美国《J.Appl.Phys》及《Scripta Metall.Mater.》发表后至1994年6月份已被引用近200次。国际学术刊物《Mater.Sci.Eng.Reports》邀请他撰写此领域的专题综述。该制备方法的确定,使我国在纳米晶体研究领域一跃进入国际前列,卢柯博士也因此荣获国家、院、省的20多项奖励。

1998年国际亚稳及纳米材料年会(ISMANAM)授予卢柯博士ISMANAM金质奖章, 以表彰他对这一新兴领域的杰出贡献。

卢柯博士的主要成果有:在国际上首次提出非晶态金属的新晶化机制-原子集团切变沉积机制,引起国际同行的极大关注;在国际上首创了制备纳米晶体的一种新方法-非晶完全晶化法,该方法已成为目前国际上公认的纳米材料三种主要制备方法之一;深入系统地研究了纳米晶体的微观结构、理化性能及相变。其中几项成果已成为该领域中的经典之作,首次在合金纳米晶体中发现了反常Hall-Petch关系, 在纳米晶体中观察到反常的热稳定性效应、发现了纳米晶体的晶格畸变及晶界致密化现象等。目前正在开展低维材料科学方面的研究, 主要有纳米金属材料的制备及合成技术;纳米晶体的相变过程热力学及动力学研究;纳米晶体的微观结构表征及分析;纳米晶体的界面热力学研究, 并开展了大量实验及理论工作, 得到了许多有新意的结果, 尤其是在三维大尺寸纳米金属材料的制备, 纳米晶体的熔化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卢柯博士共负责承担了七项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国家重点基金, 杰出人才基金,优秀实验室基金,百人计划,攀登计划等等;获国家专利6项,国际专利1项;在国际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50余篇,有关论文被SCI引用达400余次;并15次在国际会议上作特邀报告,多次在世界各地的大学、研究所做学术讲座(美国,德国,日本,法国,印度,新西兰和中国);国际《材料科学与工程评论杂志》(Materials Science & Engineering Reports)特邀为其撰写长篇综述论文并发表了专刊。

卢柯博士培养博士及硕士研究生19人, 博士后3人;培养出有高水平的科研青年骨干十余名。所领导的小组被世界同行专家誉为纳米材料方面的六大研究小组之一。目前他所在小组又被德国马普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共同确立为马普青年科学家伙伴小组, 正开展高水平的科研工作和国际合作交流。

柯俊(和柯伟是亲兄弟),1917年生,英国归侨,浙江黄岩人,1953年回国,北京科技大学(原北京钢铁学院)材料物理及技术史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1980当选)。回国前任英国伯明翰大学终身讲师,1950年应中国科学院之聘参加金属研究所筹备工作。回国后应人事部安排任教钢铁学院,创建我国第一个金属物理专业和金属物理化学专业,成为国家第一批重点学科。由于该专业在培养电子显微镜工作者的功绩,中国电镜学会1989授予第二届桥本初次郎奖。学术上回国前首先阐明合金钢在温度过高受热破坏脆化的现象,对钢在加热后在一定温度内发生晶体结构变化的贝氏体相变的研究,所提出的机制已成为国际上主流派理论。为此1957被授予我国第一届自然科学奖,1984加拿大麦克麻斯特大学授予荣誉理学博士学位。50年代后,我国受到国际封锁,转向节约战略资源研究,先后发展了无镍铁铬铝电热合金、无镍钻电度表用铁铝碳硬磁合金、无镍高硅无磁致伸缩铁硅合金;铁铬铝的研究奠定了我国生产国际水平电热合金的基础。70年代后,与合作者一起研究了我国富有硼钒在钢中作用的机理,先后获得冶金部及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先后担任中国《金属学报》副主编、主编,美国《材料科学工程》杂志、德国《钢研究》杂志国际编委。1974年起,组织领导了我国古代冶金史的系统研究,创造了一系列研究文物的金属学方法;阐明我国春秋战国炼铁及生铁炼钢史,早于欧洲2000年,导致农业革命和对中华文明的发展的决定性作用。与合作者一起获1987国家教委二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1982-1990连续两次担任中国科技史学会理事长和中国科技考古学会首届理事长,英国萨瑞大学授予名誉博士学位,由于对材料科学发展的贡献,中国材料研究协会1996年授予最高荣誉的贡献奖。1992年以来根据我国科教兴国振兴中华的方针和世界科技发展潮流,学习国情,研究工程教育发展,积极投入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工作。1996国家教委成立―高等教育面向对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顾问组‖,被聘为副组长。1990年国家教委授予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1999年荣获全国归侨、侨眷先进个人称号。以―活到老学到老‖为座右铭。

肖纪美,男,汉族,湖南省凤凰县人,生于1920年12月。材料科学家、金属学专家和冶金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43年毕业于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1948年2月赴美国留学。1949年1月获美国密苏里大学冶金工程硕士学位,1950年8月获冶金学博士学位。曾在美国林登堡钢铁热处理公司实习一年半,随后在爱柯产品公司和美国坩埚钢公司任研究冶金师五年半。1957年7月冲破美国政府的重重阻挠,回中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1957年 10月到北京钢铁学院(现北京科技大学)任教至今。先后任金属物理教研室主任,材料失效研究所所长、环境断裂开放实验室主任。1978年被聘为国家科委冶金新材料组和腐蚀科学学科组成员;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93年改称院士)。1991年,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四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历任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第一、二届副理事长,第三、四届理事长;中国金属学会理事、材料科学学会理事长、荣誉会员;中国稀土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材料研究学会顾问;并在中国兵工学会、中国航空学会,中国宇航学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所属的材料专业委员会任职。1999年至2000年任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副理事长,为中国博士后制度的建立做出了贡献。1977年至1986年先后获得北京科技大学优秀教师,北京市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冶金教育劳动模范称号。1989年国务院侨办授予全国优秀归侨称号,中国科学院授予他对中国科学事业作出贡献的荣誉章;1984和1991年,两次当选为北京市海淀区人民代表,1980年至1995年担任国际性学术刊物―冶金学报‖(Adta Metallurgica)及―冶金快报‖(Scripta Metallurgica)的中国编辑;1999年美国腐蚀工程师协会(NACE)授予―资深会员‖称号。1996年国家科委和教委授予全国高校先进科技学作者称号,1977年至1999年,共获得部级奖励27项,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教学方面:40多年来,为北京科技大学金属物理专业和材料物理系的本科生、研究生主讲过―热力学‖、―金属材料学‖、―腐蚀金属学‖、―合金相理论‖、―金属物理‖、―断裂力学‖、―断裂化学‖、―金属的韧性与韧化‖、―合金能量学‖、―材料学的方法论‖等课程或讲座,并应邀到20多个省市的50所大学及95个学术研究单位讲学。先后12次应邀在国际专业学术会议上作大会特邀报告,并受邀到美国、德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巴西等国讲学,在国际材料界赢得了较高的学术声誉。传播材料学的知识方法,在国内材料学界有广泛的影响。先后编写教材,出版专著15部,共计560多万字,其中《合金能量学》及《合金相及相变》分别于1988年及1992年被国家教委评为全国优秀教材;《材料的应用与发展》1990年获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并根据该书内容编导拍摄成20集电视科教片,已在中央电视台教育频道正式播放2次。1989年 3月,以师昌绪院士为组长的评审专家组认为:―这是中国电化教育领域的创举,为干部继续教育作出了贡献‖、《材料学的方法论》1995年获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此外,他合作主编的《金属腐蚀手册》获1991年华东地区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材料的表面与界面》及《中国稀土理论与应用研究》先后于1993年及1995年获高教领域出版著作的优秀图书奖。从1962年到现在先后培养博士及硕士研究生53名。

科研方面:从事金属材料的基础理论研究。早在50年代中期,对铬锰氮奥氏体不锈钢的相图、相变和力学性能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首次提出了节镍奥氏体不锈钢基本成分设计和力学性能计算的新方法,获得了美国专利;回国后,继续深入研究节镍不锈钢和耐热钢的新钢种。主要从事合金钢、晶界吸附、脱溶沉淀、晶间腐蚀、应力腐蚀断裂及氢致开裂等领域的研究工作,对中国铬锰氮系不锈钢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1981~1985 年是国家科委两个基础研究重点项目:―金属腐蚀机理研究‖及―金属材料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研究‖的主持人,1986~1990年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金属材料断裂规律及机理研究‖的负责人。1993~1997年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与国家攀登计划共同资助的―材料损伤、断裂机理和宏微观力学理论‖重大项目的共同负责人。在进行金属材料力学性能的教学和科研过程中,十分重视对工程构件的断裂分析和研究。1974~1985 年先后开展对中国冶金、机械、石油、化工、电力、建筑、兵器、航空、航天、原子能等工业部门13个项目工程材料与构件的断裂分析和安全性评价,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和改进措施,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工程材料与构件的断裂方法,在国防工业学术会议上进行介绍,得到同行专家和工业部门的好评。1983年获国防科工委及冶金部攻关成绩优异奖。1996年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首次提出了―断裂化学‖这个分支学科,成为―断裂力学‖、―断裂物理‖、―后断裂‖学科的三大理论支柱之一,对发展断裂力学理论和断裂学科作出了重要贡献。1985年创建了北京科技大学失效研究所,1986年建立了国家教委所属的―环境断裂开放实验室‖。1977~1986年,以其为首的科研集体,针对国家建设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和发展前沿科学的需要,对金属材料的应力腐蚀和氢致开裂机理开展了系统的研究。实验研究中发现在多种系统中压应力可以导致金属材料的应力腐蚀开裂;同时查明了稀土元素提高低合金结构钢抗硫化氢应力腐蚀的机理;实验发现扭转型裂纹或缺口试样都能引起氢致开裂;证实氢能促进塑性变软,提出了氢致软化机理。通过对金属材料相图中含氢相所产生的各种变化、形变、相变、化学变化及对氢致开裂影响作用等的系统分析,统一了各种氢致开裂的机理。被国内外同行誉为―最系统的研究‖、―在世界范围内处于科学进展的领先地位‖。在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发表论文 300多篇。由于在这方面的突出贡献,198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近20年来,在学术上不断提出新的思想和观点,发展新的学科体系,主张微观与宏观结合,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及人文学科相结合,建立―材料学‖与―宏观材料学‖新的学术体系,在这方面发表论文50余篇。

涂铭旌院士简介

涂铭旌教授、男、中国工程院院士,博士生导师。1928年11月15日出生于四川省巴县,1944—1947年同济大学附中学习,1947—1951年同济大学机械系毕业。1953—1955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钢铁学院金属材料系研究生毕业。自1951年历任同济大学助教,上海交通大学助教、讲师,西安交通大学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材料系主任,金属材料及强度研究所副所长、所长。1983年赴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材料科学研究所访问研究一年。1988年8月调至成都科技大学,任高新技术研究院院长,现任四川大学教授,稀土及纳米材料研究所所长。1984年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0年由国家教委和国家科委授予全国高等学校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1991年被收入《二十世纪中国名人辞典》,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95年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涂铭旌院士曾任第一届全国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第五届常务理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材料学科评审组成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治金与材料‖学科评议组成员,西安交通大学《金属材料及强度》及上海交通大学《金属基复合材料》两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现担任四川省机械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四川省纳米技术协会名誉理事长,《材料热处理学报》,《中国有色金属学报》,《建筑材料学报》,《金属热处理》,《功能材料》,《中国表面工程》,《机械工程材料》等杂志编委或顾问。兼任山东省工业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华侨大学名誉教授,以及同济大学,吉林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科技大学,合肥工业大学,河南科技大学等兼职教授。

涂铭旌院士长期从事金属材料及热处理,材料强度与断裂等学科领域的研究。作为主研人员在―发挥金属材料强度潜力的理论与应用‖、综合强化‖、―耐寒高强钢的低温脆断规律、机理、判据及安全评价‖以及―重大机械装备失效分析‖等方面的研究中,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名一项,省、部级成果奖十项,取得了上亿元的社会经济效益。

涂铭旌院士近十五年来主要从事功能材料及纳米材料的研究与应用。包括稀土钕铁硼永磁材料、稀土贮氢合金,稀土室温磁致冷材料及磁制冷样机,电磁波屏蔽复合涂料,稀土掺杂ZnO高压压敏电阻,各种稀土纳米材料,纳米金属粉体的制备与应用,纳米ZnO、TiO2,SiO2、CaCo3复合改性及提升传统产业,纳米尺寸度上的分子组装,以及微纳米生物医药材料等。其中有两项被列入―十五‖、―863‖高技术材料项目。省部级鉴定科研成果十余项,申报国家发明专利二十项,获部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三项,其中微特电机用塑料粘结NdFeB永磁体的研究成果经成都银河磁体公司产业化后,2003年产值已达到3亿元;―室温磁致冷材料‖和―无钕稀土系镍氢动力电池‖两项研究成果分别被评选为2002年和2003年稀土十大科技新闻。

涂铭旌院士编写并出版了《钢的热处理》、《机械零件失效分析与预防》、《材料创造发明学》等四本专著。与合作者联合发表论文三百余篇,其中近百篇被SCI和EI收录。培养研究生一百余名,三十名博士研究生被授予博士学位,尚有十多名博士生在读。指导九名博士后,其中已有五名出博士后流动站。1996年荣获香港柏宁(中国)教育基金―孺子牛金球奖‖,1998年荣获四川省优秀教师称号。

柳百成

柳百成 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教授, 中国工程院院士。1933年生于上海,195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获金质奖章。1978-1981年以访问学者身份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及麻省理工学院进修2年。兼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学科评审组成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铸造分会名誉理事、北京市铸造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机械工程学报编委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st Metals Research编委等职。

他在推动我国先进制造技术发展,应用电子计算机技术改造传统铸造行业,及在铸铁结晶凝固基础研究与球墨铸铁生产技术应用研究等方面均作出了重要贡献。主要获奖成果9项,其中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2项、北京市高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部委级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及国外奖励2项。完成国家发明专利2项。应邀赴美、英等国20余所大学讲学, 在国际会议宣读论文20余篇。出版著作3本,在主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80余篇(英文80篇)。

潘际銮

潘际銮,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1927年生,江西瑞昌人,著名焊接专家。毕业于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毕业。现任南昌大学校长。参与创建国内高校第一批焊接专业。50年代末实验成功板极电渣焊及重型锤锻模堆焊,应用于生产。

60年代初试验成功氩弧焊应用于核反应堆制造。完成了我国自己生产的第一套核反应堆焊接工程。继之研究成功我国第一台电子束焊机,并对焊接热裂纹的机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70年代末研究电弧传感器,首次建立电弧传感器的动、静态物理数学模型,并研制成功具有特色的电弧传感器及自动跟踪系统。80年代研究成功 ―QH-ARC‖焊接电弧控制法,首次提出用电源的多折线外特性,陡升外特性及扫描外特性控制电弧的概念,为焊接电弧的控制及焊接自动化开辟了新途径。

中国工程院院士孙伟教授

孙伟,女,1935年11月出生。教授、博士生导师。1958年7月毕业于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即留校任教至今。曾任土木工程系建筑材料教研室副主任、主任,土木工程系副主任,材料科学与工程系主任。2005年11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现兼任中国建筑材料科技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国水泥制品工业协会理事,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纤维混凝土委员会和高性能混凝土委员会委员,中国《硅酸盐学报》副主编,中国《建筑材料学报》编委,英国《Cement and Concrete Composite》学报编委等职。

孙伟院士长期致力于土木工程材料领域的教学、科研与人才培养工作,是我校该领域的学科带头人。她先后承担和负责国家―八五‖、―九五‖攻关项目、十五―863‖、―973‖项目专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和面上项目、省部级科研项目、润扬长江公路大桥、南京地下铁道、长江三峡大坝、江苏高等级公路、南京长江二桥、苏通大桥、国防军工项目等重大工程项目及国际合作项目近40项。取得了多项具有国际先进或领先水平的创新成果。以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解决了一系列与国民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国防防护工程中土木工程材料的许多理论难题和关键技术,在工程应用中取得了突出的技术、经济和社会效益。

孙伟院士先后获国家发明三等奖1项,教育部提名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等省部级奖9项;国家发明专利1项。发表论文280多篇,被SCI收录39篇、EI收录88篇,被SCI引用100多次。主编国际会议论文集1部,参编专著等4部,主编、参编国家和省部级规程6部。1篇博士论文获国家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和江苏省优秀博士论文奖,1篇获江苏省优秀博士论文奖。培养博士生28人,硕士生31人,近年来她曾获全国先进女职工、江苏省优秀研究生导师、江苏省科技先进工作者、江苏省三八红旗手、《硅酸盐学报》优秀编委等多项荣誉称号。

阮雪榆院士

简历

阮雪榆院士于1933年出生于上海,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现任上海交通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模具CAD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国家数字化制造技术中心主任、上海模具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总裁、美国福特汽车公司-上海交通大学C3P联合研究室主任、瑞士FEINTOOL公司高级顾问、韩国“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utomotive Technology”杂志编委、德国“Research in Engineering Design ”杂志编委、国际环境保护与制造委员会(ICEM)常务委员。

阮雪榆院士是国际知名的塑性加工和模具技术专家,我国冷挤压理论与技术的开拓者之一,在国内外首创冷挤压许用变形程度理论,并首先研究成功黑色金属的冷挤压技术,著有《冷挤压技术》等4部专著,对指导和推动我国冷挤压理论与技术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曾先后主持完成国家重点攻关项目、上海市科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福特-中国研究与发展基金项目。阮雪榆院士获得了多项国家、部、市奖和国际奖励。

阮雪榆院士在国内率先将CAD/CAM、数值模拟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研究、开发与应用引入到塑性加工和模具制造领域。并于1983年在上海交通大学和上海第二轻工业局的共同支持下建立了集科研、教学和生产为一体的上海模具技术研究所,先后完成科研成果400余项,成果转移和技术服务覆盖了全国21个省、市、自治区及美国、日本、德国和瑞士等多个国家,涉及轻工、电子、机械、航天、汽车和仪表等十多个行业。1994年国家计委在上海模具技术研究所的基础上批准成立了国家模具CAD工程研究中心。

阮雪榆院士领导的科研队伍针对高新技术的特点,有效地实施了―研究开发、技术转移和工程支持‖的战略,以模具为载体和切入点,在先进制造技术的实施和应用方面完成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他还首次提出了与国际合作的新模式—共建联合研究室,帮助企业解决高新技术的研究、开发与应用中的具体问题,既得到了充分的资金支持,也学习到了国内外著名企业的高新技术的管理模式,更得到了最新的战略和技术信息。他先后建立了30多家联合研究室和应用中心,如福特-上海交通大学C3P联合研究室、瑞士FEINTOOL联合研究室和美国ETA联合软件开发中心等。

阮雪榆院士实施的高技术发展新战略,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高度评价,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批准,在交通大学成立了产学研一体化的―冷锻教席‖。国家模具CAD工程研究中心经过国家验收认为中心具有―很强的技术创新、开发和综合能力及队伍‖,受到国际学术界和企业界的高度评价。

阮雪榆院士共指导博士研究生40多名,博士后8名,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

阙端麟

阙端麟 男,1928年生,教授,博士生导师,中科院院士。1951年厦门大学电机系毕业后留 校,1953年调浙江大学工作至今。1954年在国内开始了半导体温差电材料研制。1959年 开始硅材料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并完成的研究课题有硅烷法制取高纯硅;红外光源硅单

晶寿命仪;减压充氮直拉硅单晶技术;双频动态电导法硅单晶导电型号仪.1超高纯硅烷 国家六五攻关;探测器级特高阻硅单晶国家六五、七五攻关项目;微氮直拉硅单晶的基 础研究有关课题和多孔硅发光机理研究等。先后为本科生、研究生开设《电工材料》、《半导体材料》、《近代物理基础》等课程。其中国家攻关项目都获得四委表彰。除省部 级奖外,―全分了筛吸附法提纯硅烷‖获1980年国家发明三等奖;―高额109/m红外光电 导衰减硅单晶少子寿命测试仪‖获1988年国家发明三等奖;―减压充氮直拉硅单晶技术 获1989年国家发明二等奖。发表的重要论文50余篇。获中国发明专利权8项。个人荣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浙江省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Dr.Duanlin Que

Professor, Institute of Semiconductor Materials,College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27 China

Tutor: Semiconductor Silicon Crys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airman: Institute for Semiconductor Materials

Member: Academia Sinica

Que Duanlin became a professor in the department of Materi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1981.In 1991, he was elected member of the Academia Sinica.He is a tutor for the Semiconductor Silicon Crys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Prof.Que has ever won national invention prize for three times.He holds eight patents in silicon crystal growth.He has authored and co-authored more than 100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papers in journals.His research interests are semiconductor silic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The behavior of light element impurities of oxygen, carbon and nitrogen, in addition, the formation and annihilation of micro defects in silicon crystal are ongoing topics in silicon crystal science.The silicon crystal technology addresses the growth of large diameter nitrogen-doped crystal, and processing of silicon wafer.Current Projects:

Basic research of impurities and defects in large diameter silicon crystals used for ULSI

New methods for oxygen control in silicon crystal

Growth of large diameter nitrogen-doped silicon crystal

沈之荃

高分子化学家。1931年出生于上海,1952年毕业于上海沪江大学化学系。1980年至今在浙江大学任教,1984年晋升教授。历任化学系主任、高分子研究所所长、国务院学位委学科评议组成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学科评议组成员及浙江省科协副主席等职。现任浙江大学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教授,中国化学会常务理事。她长期从事高分子化学和材料科学方面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工作,主攻过渡金属和稀土络合催化聚合。60年代,首先研究三元镍系顺丁橡胶,并为成功地建立我国万吨级顺丁橡胶工厂作出突出贡献,获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特别奖;60-70年代,开展并组织领导了稀土络合催化聚合学科及其橡胶的研究工作,1982年获国家自然学科二等奖;80-90年代将稀土络合催化固定CO2制备聚碳酸酯等新领域,取得一系列创新成果,获1993年国家自然科学三等然,1990年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及1986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已发表200余篇论文和专著于国内外学术书刊。1988年被评为浙江省首届先进女科技工作者,1993年获全国先进女职工称号,1994年获光华科技一等奖,1995年获浙江省“十大杰出女性”和浙江省劳动模范称号,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称号和人民教师奖章,1998年被选为第二届中国“十大女杰”。

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联系方式:

电话:0571-87951059 Email:Zqshen#163.net

Zhi-quan SHEN Professor,Institute of Polymer Science,College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27 China

Email:Zqshen#163.net

Tel: 86-0571-87951059

Background:

Academician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1995-), Professor(1984-).Born in 1931.B.S.Shanghai University(1952);Lecturer, Suzhou University(1952-62);Research Associate, Director of laboratory, Institute of Changchun Applied Chemistry(1962-79);Visiting Associate Professor, Akron University(1982-83);Visiting Professor, RWTH Aachen, Germany(1989);Chairperson, Department of Chemistry, Zhejiang University(1984-87), Director of The Institute of Polymer Science & Materials, Zhejiang University(1987-92);Evaluation member,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1988-93);Councilor, Academy Degree Committee State Council(1992-96);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Prize(1982, 1993);National Science Technology Progress Special Prize(1985).More than 200 papers published.Research Interests:

Exploit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new catalysts especially rare earth catalysts and methodologies in polymer synthesis.Main areas of research include:(1)New catalysts for olefin and diene polymerization;(2)New catalysts for cyclic and polar monomer polymerization;(3)New synthetic methodologies for biodegradable polymer;(5)Synthesis of polymeric membrane.Selected Publications:

1.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highly random copolymer of ε–caprolactone and D,L-lactide using rare earth catalyst J.P.S.Part A.polym.Chem.1996, 34, 1799.2.Characteristic and mechanism ofε–capro-lactone polymerization by rare earth halide systems Macromolecules, 1996, 29, 3441

3.Novel rare earth catalysts for living polymerization and block copolymerization ofε–caprolactone, Macromolecules, 1996, 29, 8289

4.Polymerization of acetylenes with rare earth coordination catalysts, Macromolecular Symposia, 1994, 84, 5

叶渚沛:男,1902年生,祖籍福建厦门,生于菲律宾,中国著名冶金学家,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第一任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

1925年毕业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冶金专业。先后在美国中央合金钢公司、联合碳化物研究所、机器翻砂公司担任工程师和冶金组主任等职。1933年回国,历任资源委员会冶金室主任、重庆炼钢厂厂长、电化冶炼厂总经理。1944年去欧美考察,曾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组副组长等职。1950年回国,任中央重工业部顾问、中国科学院学术秘书;1955年任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筹备处主任,1958年任化工冶金研究所所长。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现称院士),为第二、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及常务委员。他长期潜心于科学研究,知识渊博;善于综合运用多种学科和技术的观点,为解决有关的重大科学技术课题提出意见和建议。中国科学院院士 叶渚沛

(1902-1971)

他在中国很早就倡议研究化工冶金学,并创建了化工冶金研究所,为发展中国的化工冶金科学事业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他对中国采用当代钢铁冶金中的几项最重要的新技术,如应用于现代大型高炉的重要技术措施、氧气顶吹转炉和连续铸钢等,提出了方向性的建议;对中国几个主要钢铁基地和复杂矿(如包头、攀枝花),以及某些有色金属矿藏的开发利用,提出了重要建议。

晚年,他积极建议发展技术科学以及开展微粒学、计算机在冶金中的应用和超高温化工冶金过程的研究等。此外,他在“关于解决我国农业问题的建议”专著中,建议发展钢铁-化肥联合企业和竖炉炼磷,以解决我国化肥短缺的问题。

他提出各种建议并拟写论文近百篇,主要著作有:《论在中国采用吹氧转炉方法炼钢问题》、《论强化高炉冶炼过程的基本问题》、《高炉冶炼的发展趋势与“三高”炼铁》、《关于合理利用包头稀土稀有资源的建议》等,其中《论强化高炉冶炼过程的基本问题》一文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有关氧气顶吹转炉炼钢、高炉钒钛磁铁矿冶炼和竖炉炼磷的实验和研究,曾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和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成果奖。

1971年因病在北京逝世。

才鸿年院士

金属材料专家。2001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兵器工业52研究所研究员、所长、兵器工业总公司科技委副主任。现任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兵器装备集团公司科技委副主任。长期从事兵器用金属材料科研工作,获多项国家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和部级科技进步奖,这些成果均已用于武器装备。兼任总装备部科技委委员、总装备部先进材料技术专业组组长、国防科工委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参与和主持了―七五‖以来历次军用新材料发展战略、中长期规划的研究和五年计划的编制,有力的促进了我国军用新材料的发展。1984年经人事部批准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1获兵器工业功勋奖,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顾真安院士:

无机非金属材料专家。江苏省无锡市人。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博导。长期从事特种玻璃和光导纤维研究。研究稀土族元素在石英玻璃和光导纤维中的光谱和非线性光学特性,获得多种元素的D-F电子宽带跃迁具有紫外强吸收和可见荧光转换特性,以及上转换荧光、倍频和光放大性质;研究了化学气相掺杂沉积、溶液掺杂和氢氧焰熔制-电熔成型两步法工艺技术,解决了难熔玻璃制备技术难题;研制成功超低膨胀石英玻璃、耐辐照石英玻璃、激光技术用石英玻璃、稀土石英光纤等新材料。8次获得国家及省部级奖励,―激光技术用石英玻璃‖获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耐辐照石英玻璃‖获1996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程镕时 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高分子物理及物理化学家,华南理工大学、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材料学院高分子研究所所长。

1927年10月生,1949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化学系。早年参加中国合成橡胶的研究开发工作,从事高分子分子表征的研究,为顺丁橡胶的选型和聚合条件的优化提供了科学依据。对高分子溶液粘度性质方面的研究,曾提出了一系列新概念和应用广泛的公式。在凝胶色谱的研究上提出了凝胶色谱的扩展和分离效应的统一理论,创立了凝胶色谱的绝对定量化原则,拓展了凝胶色谱的应用范围。近年对高分子凝聚态物理的研究又取得重要成果。曾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和三等奖,以及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和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3项。

姜中宏 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博士生导师、华南理工大学双聘院士。

1930年8月生,1953年毕业于华南工学院化工系。1953年至1964年在中科院长春光机所工作,1964年至今在中科院上海光机所工作。兼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无机非金属材料评审组成员、国际玻璃协会(ICG)第七委员会委员、中国硅酸盐学会理事、特种玻璃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长期从事特种玻璃和光纤材料的研究,完成第一、第二、第三代激光玻璃研制。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中国科学院特等、一等、三等及重大成果奖各1项,上海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先进个人表彰奖1项,取得二项专利。在《科学通报》、《无机材料学报》、《J.Non-Cryst.Solids》、《J.Ceram.Soc.Am》等刊物上发表论文160多篇,其中被三大索引收录的有80多篇。

曹镛 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博士生导师,材料学院高分子光电材料及器件研究所所长。

1941年10月生,1965年在原苏联列宁格勒大学获化学学士学位。1987年获日本东京大学理学博士学位。1988年获国家科委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中青年科技专家‖称号。1988年至1998年曾任美国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高分子及有机固体研究所资深研究员、圣巴巴拉UNIAX公司资深研究员。长期从事有机固体、光电高分子材料及器件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其学术成就得到国际学术界的广泛承认。在国际权威刊物上共发表论文130余篇,其中2篇发表在国际顶级权威刊物《NATURE》上,其论文被他人引用达3000余次;已获得中国专利l项,美国专利12项,另有6项美国专利正在审查中。分别于1988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和1991年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三等奖。

郑兰荪院士

郑兰荪院士是首批中美联合招收的化学类(CGP项目)研究生,1982-1986年在美国Rice大学参与了原子团簇科学的开拓性研究,1986年学成归国后,旋即回到母校工作。他充分发挥国外所学之长,立足国内条件,在国内率先开展了以激光产生和研究原子团簇的工作,从无到有地建立起了在国内有重要影响并得到国际同行重视的原子团簇科学研究基地,为推动这一前沿学科在国内的开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郑兰荪教授的研究特点是善于创新研究方法;注重学科交叉,综合运用高新技术,不断拓展和深化研究领域;将实验与理论相结合,发现和总结基本规律。从1986年回国后,他已在J.Am.Chem.Soc.等刊物上发表了260多篇学术论文,相关的研究工作包括:(1)研制多台激光产生和原位研究原子团簇的大型装置,包括能同时记录正负离子质谱的飞行时间质谱仪、交叉离子-分子束串级质谱仪、激光离子源射频离子阱质谱仪、单一团簇离子的沉积装置等,通过碰撞诱导解离、离子选择囚禁、离子选择沉积等方式,结合理论计算,发现和研究了一系列新型团簇的结构特性和规律;(2)将激光、电弧等产生团簇的物理方法和溶液等化学合成的环境相结合,创建了液相电弧、激光溅射、辉光放电、微波等离子体、催化热解等多种合成方法,制备了一系列特殊构型的团簇及其相关纳米结构材料;(3)选择碳簇为切入点,精心设计一系列实验,深化了对碳及其他原子团簇形成过程的认识。如以仅含一个碳原子的氯仿为反应起始物,不仅合成C60等富勒烯,而且得到了一系列代表富勒烯形成过程中间产物的全氯代碳簇,由此揭示了氯原子存在下碳簇的生长过程;在激光蒸发石墨的实验中,独选单晶态石墨为样靶,发现C60的形成与石墨晶面的取向密切关联;通过分析实验记录的大量质谱,发现并总结了碳及其它原子团簇的统计分布规律,它能揭示团簇构型间的转化,将团簇统计分布与其形成动力学关联起来,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反映团簇形成机理的动力学方程,求解了形成分布函数,揭示了各种实验条件对形成反应的影响。

钟掘,女,汉族,1936年9月出生,河北省献县人,中共党员,1960年毕业于北京钢铁学院。

钟掘同志长期从事机械工程和材料制备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在大型材料制造装备,复杂机电系统设计与技术集成,微电子、光电子器件制造装备等方向承担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等近50余项,发表论文210余篇,出版专著4部。在金属材料制备原理与技术装备、塑性加工界面技术、复杂装备设计理论与故障诊断等研究中获得一系列创新性成果,对我国装备制造业的技术进步做出突出贡献。其中,她发现多种装备驱动系统中存在封闭力流;轧机机组中存在多类机电耦合、工作介面动力耦合;大型水压机运行中的巨大附加载荷;高速轧机的自激振动等事实,提出复杂机电系统耦合设计与解耦控制等相关理论,促进了复杂机电装备设计与运行监控理论的发展;她与课题组的同志一起发明了电磁铸轧技术、快凝铸轧技术,为我国高性能铝材生产的发展开发了新的超常制造模式;参加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战略研究,所提出的―极端制造‖主题已列入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她的课题组在新发展的微电子、光电子器件制造方向的研究中发现制造参数与制造体的多种微结构演变及器件性能的定量关系。她的研究成果共获有关奖励2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一、二等奖3项;国家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发明专利7项;并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十佳女职工‖等荣誉称号,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科技专家。

钟掘教授1995年5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科技委副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机械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工程与材料学部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评委,国家科技进步奖评审委员会成员等。

王淀佐,男,汉族,1934年出生,辽宁省锦县人,中共党员,1961年毕业于中南矿冶学院。

王淀佐教授是著名的矿物工程学家,曾任中南工业大学校长、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院长,现任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王淀佐教授长期从事选矿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在矿物加工浮选理论方面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他所创立的浮选化学理论已成为现代浮选理论的基础,被国内外学者公认为未来浮选科技发展的方向。他治学严谨,著述甚丰,发表了200多篇科技论文和多部著作。他的研究成果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国家优秀科技图书奖和国家优秀教材奖等多项奖励,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科技专家。

王淀佐教授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他还是美国国家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俄罗斯圣彼得堡工程院院士。

左铁镛,男,汉族,1936年9月出生,北京市人,中共党员,1958年毕业于东北大学。

左铁镛教授1958至1991年在中南工业大学任教,曾任中南工业大学副校长、国家教育委员会科技司司长、北京工业大学校长,现任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95年5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左铁镛教授长期从事材料科学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专长于金属材料及其塑性加工,特别是在难熔金属材料及加工方面造诣很深。他承担多项―六五‖、―七五‖、―八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获得一批系统的创造性的重大研究成果,为我国国防、军工、电子工业用基础材料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获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11项,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科技专家。

左铁镛教授现任的学术职务主要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委员、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副理事长等

金展鹏,男,汉族,1938年11月生,广西荔浦人,中共党员,1963年中南矿冶学院研究生毕业,1978至1981年瑞典皇家工学院访问学者。

金展鹏教授长期从事相图计算以及相变动力学的研究,发展了合金相的热力学模型,提出了高效研究相图的扩散偶微区成分分析方法,合作提出了阶段性亚稳相转变理论和推导亚稳相组织图的方法,评估和计算预测了一系列合金体系、氧化锆基陶瓷体系和人工晶体体系等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的相图,并建立了相应体系的热力学和相图数据库,发表了论文170多篇,被涉及到物理学、化学、材料学以及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五十多种国外期刊广泛引用,并作为建立新理论、发展新方法、设计新材料、阐明新现象和制定新工艺的依据,在国际学术界声誉卓著,研究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培养了50余名博士和硕士研究生,他们大部分都在欧洲、亚洲、美洲成为国际相图界的骨干。

金展鹏教授2003年11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国际合金相图委员会委员、中国材料学会理事,现任国际相图计算杂志副主编、美国相平衡杂志顾问编委、亚太材料科学院会员。现为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刘业翔,男,1930年9月生,湖北武汉人,1953年毕业于中南矿冶学院,1979-1982年留学挪威工业大学。现任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9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刘业翔教授是我国著名冶金、材料及工业电化学专家,在轻金属冶金、熔盐电化学、功能电极材料、新能源材料及冶金过程模拟、控制与优化等方面进行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他率先研究了高温熔盐电解电催化,并应用于铝电解工业,锂盐阳极糊技术、TiB2阴极涂层技术、智能模糊控制技术及铝电解智能控制系统等经推广应用,节能增产效果显著;研发的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部分已中试投产。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省部级一等奖、光华科技二等奖、湖南省光召科技奖和湖南省―科技之星‖称号等,有专利6项。

刘业翔教授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48年,培养博士和硕士研究生50余名。在国内外发表论文150余篇,专著3本。曾任中南工业大学党委书记兼校长,现为中南大学学术顾问,湖南省人民政府参事,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常务理事及轻金属学委会主任委员、美国TMS学会资深会员,欧洲ISE会员。

陈新民(1912.11~1992.12),男,汉族,安徽省望江县人,中共党员,193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学系,1945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获科学博士学位。

陈新民教授是著名的冶金物理化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他曾任天津北洋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1952年受命筹建中南矿冶学院并担任首任院长,是中国冶金高等教育的开拓者之一。他长期从事冶金物理化学理论、热力学和动力学方面的科研和教学,在国内外发表几十篇重要科学论文;他把物理化学应用于冶金、材料等学科,形成了我国有特色的、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冶金物理化学专业。

陈新民教授曾任中南工业大学名誉校长、博士生导师,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他担任过的主要社会兼职有:全国政协委员、湖南省政协副主席、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民盟中央常委、民盟湖南省主任委员。

高庆狮 中国科学院院士

高庆狮,男,汉族,福建厦门人,生于1934年8月。195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1980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五届及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曾任: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加拿大Alberta大学和TUNS大学高级访问教授,以及美、加、日等国的大学和研究所的访问教授。曾担任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地面控制中心设计负责人之一(负责计算机系统设计,后来移交给军方)。现任北京科技大学教授,兼任: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兼职首席研究员,以及大连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科学技术大学、厦门大学等客座教授,深圳大学名誉教授。1978年被评为全国科技大会先进工作者,1984年被国家科委授予第一批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

教学方面:指导过70多名博士、硕士研究生。

科研方面:从事大型、巨型计算机体系结构(1958~1980),并行算法(1973年起),自然语言及其处理(1980年起),人类智能及其模拟和应用(1980年起),网络安全(2000年起)等等的科学研究工作和工作设计,为中国第一台自行设计的大型通用电子管和第一台大型通用晶体管计算机体系结构设计负责人之一;中国第一台10万次/秒以上晶体管计算机(专为两弹一星研制的被誉为―功勋计算机‖的109丙机)体系结构设计负责人;中国第一台超大型向量计算机新体系结构原理提出者和总体设计负责人;中国第一个管理程序(在109丙机上)总体设计负责人。研究并指导过两批博士硕士研究生创汇 300多万美元。获国家级一等奖两个(集体一项是理论提出者和总体设计负责人,另一项是体系设计负责人之一);科学院特等奖一个(集体);全国科学大会重大成果奖四个。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

1、计算机应用;

2、并行算法与并行处理;

3、自然语言及其处理;

4、人类智能及其模拟与应用。专著有3部:《向量计算机》(科学出版社,1984)、《计算机系统结构论文选编》(新华出版社,1985)、《智能系统基础与技术》(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在国内外一级学报及国际会议等发表过《一个带有可变结构的总线的常数排序处理机阵列》、《无冲突存取系统的一类斜排方法》,Technical Analysis Machine Translation,The Principle of Macro-Transform,A Vector Computer for Sparse Matrix Operations等70多篇学术论文,此外还有如《通用大型晶体管计算机109乙机系统设计与逻辑设计》、《通用大型电子管计算机119机系统设计与逻辑设计》等30多篇有关重大工程的论证报告。

周国治 中国科学院院士

周国治,男,汉族,广东潮阳人,生于1937年3月。1960年7月毕业于北京钢铁学院(现北京科技大学)冶金系,并提前留校在理化系任教。1979年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进修。回国后,1984年被破格提升为教授,博士导师,并获首批―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称号。此后,多次出国讲学和合作科研,曾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波士顿大学等多所大学任客座教授。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院士。现为北京科技大学教授,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任中国金属学会理事,国际矿业冶金杂志编委,上海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安徽工业大学、重庆大学等多所大学兼职教授。

教学方面:周国治主要讲授―物理化学‖、―化学热力学‖、―电化学‖、―冶金热力学‖、―相图计算‖、―冶金动力学‖、―统计热力学‖等课程。所指导的博士论文曾获得2000年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奖。

科研方面 :周国治的科研领域主要在―冶金和材料物理化学‖方面。其主要贡献可概况为如下三个方面:1.多元熔体和合金的物理化学性质的计算。导出了一系列各类体系的熔体热力学性质和相图的计算公式,概括了一些新原理和方法。提出的新一代溶液几何模型解决了国际上三十多年来几何模型存在的固有缺陷,为实现模型的选择和计算的完全计算机化开辟了道路。近期这方面的工作又有了进一步的进展,几何模型已发展成统一化模型,并将热力学性质的计算进一步扩展到多种物理化学性质的计算中。2.氧离子迁移的理论和应用。周国治及其科研小组系统的研究了氧离子的迁移规律,并将这一理论成果应用到各种工艺过程中,提出了―无污染脱氧‖,―无污染提取‖等冶金新概念和新工艺,并为描述和模拟各类冶炼过程打下了基础。这方面的成果已取得了多项专利。3.材料在微小颗粒下的物理化学行为研究。主要研究材料在微小颗粒下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反应机理,已成功地被应用于纳米材料,储氢材料和Sialon材料中。周国治的许多科研成果已被国内外专家学者以―周模型‖和―周方法‖应用到合金、熔盐、炉渣、半导体材料等多种体系,用来处理热力学和动力学问题。研究成果也被系统地编入多部高校教科书和专著中用来指导博士和硕士生的论文工作。周国治先后发表论文150余篇,获得中国专利二项,获得美国专利三项。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一项、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冶金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以及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二项。陈难先,男,汉族,浙江杭州人,生于1937年10月。1962年北京大学物理系毕业,后在北京钢铁学院任教,1962~1980年间任助教、讲师;1980~1986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维拉诺互大学、IBM公司担任访问学者和研究员。1984年获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电气工程与科学博士,1997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为博士生导师。2000年5月任清华大学教授、理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曾任:北京科技大学应用物理所所长、北京科技大学副校长。兼任:国家高技术功能材料专家组组长、《中国物理快报》副主编;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常务委员、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理事、中华职业教育社理事长、中国材料研究会理事、全国政协华侨委员会委员等职。曾获1981年CDC公司技术发明奖;1991年北京市优秀教师奖;1993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994年国际理论物理中心资深研究员奖,2001年国家863计划十五年重要贡献奖。

教学方面:主 讲―电动力学‖、―振动波动学‖、―热力学‖与―分子物理‖等课程。

科研方面:主要从事固体界面声子谱与应用物理中逆问题的研究。主要成就集中在石墨插层化合物和应用物理逆问题的研究。第一个从第一原理出发算出石墨与锂石墨的各种光学性质及色散关系,并分析了等离子散发的起源。在国际开创用数论方法由结合能由线得出原子间对势的简捷而严格的公式,并结合虚拟结构设计解决了一系列原子间、离子间和原子与离子间相互作用势的建立问题。和国际先进软件平台接轨,建立了面向国家目标和有系列性、含自主原创性内容的科技材料模拟设计实验室。对新型稀土化合物和半导体材料结构以及界面的研究有所突破。逆问题研究包括黑体辐射逆问题、由声子比热反溃声子能谱逆问题、晶体总热反溃原子部二体相互作用问题、费米体系能谱问题、单电子周期势反溃等效离子-电子相互作用问题等重要方面(其中有些方法是本人开创的),如第一个运用富氏卷积和数论中莫比乌斯变换得到问题的两种严格形式解,并分析了问题的存在唯一性及稳定性。所建立的比热逆问题的普遍解,推广和统一了爱因斯坦解与德拜的解,在凝聚态物理的应用方面有首创性;黑体幅射逆问题的普遍解为遥感和天体物理学的应用提供了新方法。以上工作曾得到英国Nature杂志主编整版评论,认为是开创性工作,方法十分巧妙。另外,Physical Review,Physics Letters等重要杂志也都有专门评述,命名陈定理。在核结构、电路分析幻方变换群、静电屏蔽、薄膜光学性质、调制法测焦点等方面都有过许多工作,曾发表各种论文几十篇。其代表作主要有《锂石墨光谱从头计算及其离子激光之起源》和《变型莫比乌斯定理的物理应用》;译著有《付里叶变换及其物理应用》、《振动波动物理学》等。

葛昌纯,男,汉族,浙江平湖人,生于1934年3月6日。中共党员。1952年毕业于北京交通大学冶金物理冶金专业。1952~1984年在冶金部钢铁冶金总院先后在冶金室、压力加工室、粉末冶金室担任专题负责人、高级工程师、研究室副主任。1980年10月~1983年4 月作为德国洪堡基金会研究员在Max-Planck材料科学研究所和柏林工大非金属材料研究所从事粉末冶金和先进陶瓷研究,获Dresden技术大学工学博士学位。1985年起在北京科技大学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晋升为教授、博士生导师。2001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88年被人事部评定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990年被国家教委和国家科委评定―全国高校先进科技工作者‖。兼任:中国金属学会粉末冶金专业委员会特种材料与制品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世界陶瓷科学院层状和梯度材料学会主席;世界陶瓷科学院自蔓延高温合成学会理事;Key Engineering Material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HS Materials Technology和―粉末冶金工业‖等国际、国内刊物的编委。

教学方面:到2002年共培养博士生8名,硕士生12名。

科研方面:长期从事材料科学研究,主要研究领域是粉末冶金和先进陶瓷。1960~1984 年负责研制用于生产浓缩铀235的孔径为纳米量级的分离膜,创建起中国第一个比较完整的包括金属和非金属、粉末合成,材料制造和性能检测的纳米材料实验室,是国家一等发明奖―乙种分离膜的制造技术‖的第一发明人,冶金部科技成果二等奖―戊种分离膜的制造技术‖的第一完成人,为中国―两弹一星‖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科研项目―以复合氮化物做烧结助剂的氮化硅基陶瓷的研究‖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冶金部科技进步三等奖;―燃烧合成氮化硅陶瓷的应用基础研究‖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997 ~2000年提出、论证和指导完成了―863‖课题―耐高温等离子体冲刷的功能梯度材料研究‖,已通过验收。―以氮化物做烧结助剂的氮化硅陶瓷‖获得发明专利(87101293.6)。1985年创办特种陶瓷粉末冶金研究室,和其他教授先后创建起中国第一个粉末冶金博士点和北京科技大学非金属材料博士点。在国内外各类核心刊物上主要发表论文164篇,近期的有SHS Research in Lab Special Ceramics.P/M at USTB Beijng,New Development of SHS Composites in LSCPM, USTB of China,Present Status and Trends of SHS FGM(Keynote lecture)等,其中被SCI收录15篇,被ISTP收录11篇,被 CSCD收录8篇,被EI收录19篇。专著一部。

教学方面:到2002年共培养博士生8名,硕士生12名。

科研方面:长期从事材料科学研究,主要研究领域是粉末冶金和先进陶瓷。1960~1984 年负责研制用于生产浓缩铀235的孔径为纳米量级的分离膜,创建起中国第一个比较完整的包括金属和非金属、粉末合成,材料制造和性能检测的纳米材料实验室,是国家一等发明奖―乙种分离膜的制造技术‖的第一发明人,冶金部科技成果二等奖―戊种分离膜的制造技术‖的第一完成人,为中国―两弹一星‖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科研项目―以复合氮化物做烧结助剂的氮化硅基陶瓷的研究‖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冶金部科技进步三等奖;―燃烧合成氮化硅陶瓷的应用基础研究‖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997 ~2000年提出、论证和指导完成了―863‖课题―耐高温等离子体冲刷的功能梯度材料研究‖,已通过验收。―以氮化物做烧结助剂的氮化硅陶瓷‖获得发明专利(87101293.6)。1985年创办特种陶瓷粉末冶金研究室,和其他教授先后创建起中国第一个粉末冶金博士点和北京科技大学非金属材料博士点。在国内外各类核心刊物上主要发表论文164篇,近期的有SHS Research in Lab Special Ceramics.P/M at USTB Beijng,New Development of SHS Composites in LSCPM, USTB of China,Present Status and Trends of SHS FGM(Keynote lecture)等,其中被SCI收录15篇,被ISTP收录11篇,被 CSCD收录8篇,被EI收录19篇。专著一部。

陈国良,男,江苏宜兴人,生于1934年3月。1951年考入北洋大学(天津大学)冶金系,1952年因院系调整到清华大学,一年后再到北京钢铁工业学院金相热处理专业学习,1955年9月毕业并留校工作至今;1979~1981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1989~1990年在田纳西大学和德国马普所学习和研究。历任讲师、副教授;曾任北京科技大学教研室主任、系主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现任北京科技大学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曾多次组织国内和国际专业会议任会议主席及做特邀报告,是中国知名学者。兼任INTERMETALLICS杂志编委和美国金属学会MATERIALS REVIEW委员会委员。

教学方面:已培养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博士后50多人。50年代和60年代,为了解决国家急需的高温合金高级技术人才,共培养了高温合金本科生及进修教师480名,并建设了高温合金实验室。80年代,在发展研究生和建设学位制度方面取得重大的进展,1987年通过国家教委金属材料专业博士点全国评估,名列第一。90年代,以较低的成本组装了一台高水平雾化喷射成型装置,建设了一个高水平的新金属材料国家级研究基地,1995年顺利通过国家验收,1998年通过了国家教委的评估。目前该实验室的研究工作水平已与国际同步,有些领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科研方面:主要从事高温合金物理冶金、高温部件力学冶金及寿命估算、金属间化合物新型结构材料、大块金属玻璃及其他新金属材料、雾化喷射成型技术等材料置备新技术新工艺等方面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第一代涡轮盘的研究:60年代后期,冶金部确定其牵头合作研究,生产高质量的轮盘以替代原有老合金涡轮盘。同有关单位进行联合攻关,全面研究了生产和应用中各关键科学技术问题,生产出了高质量的技术上有自己特色的轮盘和环件,经过试车、试飞并大量成功使用。2.第二代涡轮盘的研究: 70年代中后期中国炼油工业烟气能量回收装置的核心是烟气轮机,当时烟机大型涡轮盘质量有问题,1981年底受石油部委托负责试制,本人及研究组在第一代涡轮盘研究成果和吸收国内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生产工艺路线、关键工艺参数和国际先进的技术条件,又研制出了新一带烟机转子材料,使中国能量回收装置的发展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3.高性能钛铝合金的研究:80年代后期,对钛铝新型金属间化合物的研究取得重要创新成果。1980年作为第一作者获得第四届高温合金国际会议(美国)唯一最佳论文奖,取得国家专利。1995年第一届国际钛铝金属间化合物合金会议(美国)主席在大会报告中认为,中国发展的高铌TiAl合金是发展高温高性能TiAl合金的―首例‖,应邀在 1999年2月第二届国际钛铝金属间化合物合金会议上做特邀报告。目前发展高温高性能钛铝合金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还发展了疲劳蠕变交互作用系统的理论和热端部件寿命估算方法,并已应用实践。4.大块金属玻璃的研究:90年代中期,在国内率先开展了普通铸造大块金属玻璃的研究并取得突破,获得―863‖研究项目,在国内召开首次大块玻璃国际会议,取得很大成功。共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国家发明奖四等奖2项;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7项。专利4项。发表《有序金属间化合物结构材料物理金属学基础》、《高温合金》等8本著作和译著,学术论文300 多篇。

周惠久(1909~1997)

中国金属材料力学性能及热处理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09年3月1日生于辽宁沈阳。1931年获唐山交通大学工学士学位。1936年获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力学硕士学位。1938年获密歇根大学冶金硕士学位后回国。历任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西安交通大学金属及强度研究所名誉所长、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学科评议组组长等职。先后被选为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副理事长、材料学会理事长、热处理学会副理事长、美国金属学会国际会员。他率先开设并改革充实《金属力学性能》课程。曾起草并组织协调全国科技规划中机械制造材料强度中心问题的研究工作,筹建并领导金属材料及强度研究室,为中国材料强度科学的建立作出了重要贡献。主持开展多次冲击抗力等课题的研究,从多冲抗力、疲劳缺口和过载敏感度、塑性等方面论证了提高材料使用强度水平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开展了低碳马氏体强化及其总和机械性能的研究,突破了对低碳钢选材用材的传统观念。其中多次冲击力理论被列为1963年国家重大科技成果。低碳马氏体的研究获1987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他总结多年的研究形成―发挥金属材料强度潜力——强度塑性、韧性的合理配合‖的理论成果,并推广应用,取得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198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1984年获国家发明奖三等奖。主编《金属机械性能》教科书和《机械工程手册》的材料强度篇以及《金属材料强度学》大型参考书。

李鹤林

李鹤林(1937.7.5-)。机械工程材料和石油管工程专家。祖籍湖北,出生于陕西省南郑县。1961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石油管材研究所高级工程师。

长期从事石油机械用钢及石油管工程科技工作,是我国这一领域的开拓者和主要奠基者之一。主持研制10余种新材料,使一批石油机械的质量跃居国际先进水平。提出了―石油管工程‖的研究范围及对象,开展大量系统的、有创造性的研究,20多项成果达国际先进水平,22项(次)获部省级以上科技进步奖,包括国家级奖9项。3项成果被国外一批重要石油管制造公司采用,6项成果被美国石油学会(API)采纳修改标准。他负责组建和创立起来的中国石油管材研究所已成为国内外有影响的石油管工程研究基地及质量检测、认证和仲裁中心,是ISO和API的3个委员会中方技术归口单位。出版专著5种,在国内外发表论文170余篇。

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胡壮麒

胡壮麒,1929年8月生于上海。1952年上海沪江大学化学系毕业。金属材料专家。中共党员。现任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1990年担任博士生导师,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历任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高温合金与特种铸造研究室主任、快速凝固与非平衡合金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等职。现任中国材料学会理事、英文版《材料科学技术》杂志主编,《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杂志顾问。东北大学、哈工大等十几所大学的名誉教授和兼职教授。

主要从事高温合金和非平衡合金研究。先后获国家科学进步二等奖、中科院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及省、部级各种奖励10余项,其中―发动机配套的多孔气冷铸造一级涡轮叶片的研制与推广‖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在国外发表论文411篇,国内发表论文366篇,出版专著4部,译著5部,申请专利14项。培养博士生60名。先后获辽宁省劳动模范、辽宁省优秀专家、沈阳市荣誉优秀专家、中科院沈阳分院优秀研究生导师等荣誉称号。

闻立时

闻立时,1936年3月23日出生于湖北省武汉市,原籍湖北省浠水县。1960年毕业于莫斯科钢铁学院物理化学系。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薄膜和纳米科技专家。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期从事等离子体表面工程技术和界面研究,主要研究耐高温防护层和纳米多层膜电磁功能材料。―电弧等离子体技术及其在表面防护上的应用‖、―卫星回收天线耐高温隔热涂层‖均获1977年辽宁省重大科技成果奖;―返回地面式人造卫星‖、―中速率遥测热天线‖分获1986年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和三等奖;―纳米复合电磁功能材料原理开发‖获1991年中科院科技进步一等奖 ;―纳米复合电磁功能材料应用技术‖获1997年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公开发表论文210余篇,出版专著5本,译著1本。1991年获国防科工委表彰和中科院―七五‖重大科研任务先进工作者,1992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5年获辽宁省优秀专家。

李依依:冶金与金属材料科学家。女。生于北京。原籍江苏苏州。1957年毕业于北京钢铁学院冶金系。1999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1990-1998年任该所所长。早期在高Mn奥氏体低温钢研究中,做出Fe-Mn-Al系相图与相鉴定方法,发现在低温下存在反铁磁转变,及Fe-Mn合金中e-马氏体形核长大遵循层错重叠及极轴机制,解决了几十年来只有理论推测而未得到实验证实的难题。82年以来,连续主持四个五年计划国家科技攻关课题,完成五种强度级别的抗氢钢系列,负责合金成分设计,热处理与相鉴定,并提出科学思想、技术路线和组织实施。目前,主要从事特种合金制备工艺与计算机模拟。负责精密管材基地工作。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李薰(1913~1983)

中国冶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13年11月20日生于湖南邵阳,1983年3月20日卒于昆明。1936年毕业于湖南大学冶金系。1937年考取公费留学英国雪菲尔德大学冶金学院,1940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后留校任研究员兼指导研究生工作,后任冶金学院研究部负责人;1951年获冶金学博士学位。1951年8月回国,筹建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任所长。历任中国科学院沈阳分院院长、金属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技术科学部主任、中国金属学会副理事长、《金属学报》主编,辽宁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主任、辽宁省科学技术协会代理主席等职。在英国期间,在研究飞机引擎主轴断裂的原因中,就冷加工对钢的组织和性能的影响以及氢在钢中的作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现钢中氢脆的奥秘和规律,证明了钢的内部发裂是由于氢的存在引起的,其分布则决定于内应力。并以扩散、溶解度和钢的结构等关系,阐明了不同温度下钢材尺寸大小、时间与钢中氢含量的关系。此规律对世界各国钢铁技术一直有着非常重大的影响,使他成为这一领域公认的创始人。在他的领导下金属研究所开拓了铀冶金、铸造高温合金、难熔金属、高温物理性能测试、稀土在钢中应用等研究领域并取得许多重要成果。如提高钢的产量和质量,支援创建武钢、包钢,建立中国合金钢系统,综合利用稀土资源,研制空心气冷涡轮叶片,返回地面卫星蒙皮及其天线的材料与工艺等,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重返地面人造卫星、第一架超音速喷气飞机、第一艘核潜艇提供关键材料,作出了重要贡献。1956年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三等奖、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发表科学论文30余篇。

姚熹

材料科学家。江苏苏州人。1957年毕业于交通大学电机系。1982年获美国宾州州立大学固态科学博士学位。西安交通大学、同济大学教授。从事电子陶瓷材料与器件的研究工作,在双晶和多晶界面的研究中发现了陶瓷晶粒的压电共振现象,并采用计算机电路模拟方法,计算出了晶粒大小和取向都随机分布的多晶聚集体的介电频谱,其结果与实验十分吻合。对铁电体中的极化弛豫现象进行了系统研究,发现了微畴-宏畴转变、电场诱导纳米结构调整以及超顺电状态等一系列新现象,对发展机敏材料有重要意义。1987年当选为国际陶瓷科学院院士,2001年当选为美国陶瓷学会会士。1991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徐祖耀

材料科学家。浙江宁波人。1942年毕业于国立云南大学矿冶系。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在马氏体相变、贝氏体相变、形状记忆材料及材料热力学诸领域研究获丰硕成果。揭示了无扩散的马氏体相变中存在间隙原子的扩散,由此重新定义了马氏体相变、修正了经典动力学方程;成功地由热力学计算铁基。铜基合金和含Zr02陶瓷的马氏体相变开始温度(Ms);运用群论分析马氏体相变晶体学;创建了铜基合金贝氏体相变热力学,论证了贝氏体相变的扩散机制并发现Zr02-Ce02中的贝氏体相变。建立形状记忆合金的物理-数学模型,发展了形状记忆材料,优化了一些实用材料的相图,推出Cu-Zn相图热力学,以及杂质元素在钢中分布热力学等。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蒋民华

蒋民华,男,1935年8月16日出生,汉族,浙江临海人

主要学历:

1952-1956 山东大学化学本科生

主要经历:

1956-1964 山东大学化学系助教、讲师

1964-1978 山东大学晶体生长研究室主任、副教授

1978-1993 山东大学晶体材料研究所所长、教授

1987-1998 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博士生导师

1989-1996 山东大学副校长

1991.11 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1991-1996 国家863新材料领域专家委员会、专家组长、首席科学家

2000-山东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院院长

研究领域:

功能单晶的生长和表征

半有机二阶和三阶非线性光学材料的探索 先进半导体材料的制备

社会兼职:

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副理事长

中国硅酸盐学学会、晶体生长和材料分会理事长

中国仪表材料学会理事长

国际晶体生长组织理事和执委会委员

《人工晶体学报》主编

《功能材料》第五届编委会主任

《Journal of Materials Research》主编(1995-2002)

《Progress in Crystal Growth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Materials》编委

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

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

主要奖励和荣誉:

国家发明一等奖(1988)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987)

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1988、1995、1996)

山东省首届科学技术最高奖(2003)

何梁何利科学技术进步奖(1996)

山东省科技成果一等奖(1981)

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999)

五一劳动奖章和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1987)

全国先进工作者(1989)

论著和专利:

主编《晶体物理》、《功能材料概论》、《神材妙用丛书》

合编《晶体生长》、《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

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300余篇学术论文,获发明专利8项

邱竹贤院士------------------男,汉族,1921年4月12日生于江苏省海门县。1943年于交通大学唐山工程学院矿冶系毕业。先后在四川电化冶炼厂、台湾高雄铝厂和抚顺铝厂任铝电解技术员、工程师。1955年奉调来东北工学院,历任副教授、轻金属冶金教研室主任、有色冶金系主任。1978年任教授。1981年被聘为首批博士生导师。主要讲授铝电解和融盐化学课程。首批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主要学术成就在于研究融盐电解理论及其应用技术,涉及融盐结构和性质,界面现象(金属雾生成,电极湿润性,阳极效应,电解质向阴极渗透),电极过程,电流效率和电能节省。已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撰写《铝冶金物理化学》与《预焙槽炼铝》专著两部。此外,合作撰写《铝电解》、《有色冶金学》教材及专著四部,合作译著《铝电解原理》等五部。1990年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1991年获国家自然科三等奖,1992年获国家科委科技进步一等奖。从60年代开始培养研究生,至1996年已有25名硕士生和21名博士生毕业。1987年当选为挪威技术科学院院士,1989年当选为挪威科学院院士,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沈家骢 沈家骢(1931-)中国高分子化学家。生于浙江绍兴。195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学系。历任吉林大学化学系主任、副校长、教育部科技委委员兼化学部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高分子学科评委、组长。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现为吉林大学教授、浙江大学教授。

沈家骢上世纪50年代从事加成聚合反应概率统计理论研究。运用模型与概率函数建立了反应机理与分子量分布函数的关系。运用分子模型处理链段结构建立了较完整的共聚反应统计理论。并相应研究了分子量测定方法、开发了凝胶色谱柱。上世纪90年代,在国内率先开展了超分子化学的研究,创建了吉林大学超分子结构与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在应用各种弱的驱动力构建有机/聚合物超薄膜及超分子层状结构,光电信息材料与器件,人工硒酶的构建等方面做了系统的工作。1995年在浙江大学高分子复合材料所内建立了生物大分子研究室,从事生物相容性界面、组织工程、微胶囊等生物大分子与细胞结合的材料研究。合著有《高分子反应统计理论》(1989),《加聚反应微观动力学反应机理与分子量分布的关联》(1995),《超分子层状结构-组装与功能》(2003)。获1989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988年国家发明三等奖。共发表论文400篇,发明专利10余项。

Mr.Jiacong Shen

Professor,Institute of Polymer Composites

College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27 China

Email: tepolymer#cmsce.zju.edu.cn

Tel:86-571-87951108

Honors and Societies:

Academician of Chinese Academy Science

Dean of the College of Materials Science & Chemical Engineering

Tutor: PhD Materials Science, Polymer Physics & Chemistry

Tutor: MSc Materials Science

Jiacong Shen, graduated from Department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of Zhejiang University in 1952, is the Professor and tutors for PhD and MSc degrees in Materials Science and Polymer Physics & Chemistry, respectively.He worked in Department of Chemistry, Jilin University for over 40 years.Since 1994, he has been the professor of Department of Polymer Science & Engineering, Zhejiang University.His teaching duties in Zhejiang University are mainly in the area of Biomacromolecules.He is currently the Members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 Member of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ittee of National Education Committee, Vice in-Chief editor of Chemical Journal of Chinese Universities, Member of IUPAC Working Party of Knietic Modelling and Polymerization process.He has been engaged for years in scientific research in biomacromolecule, nano-structure and self-assembly of macromolecules, design and synthesis of new kind of optical plastics, and study on micromechanisms and kinetics of free radical polymerization.He has been awarded 9 prizes at the national and ministerial levels, including the Outstanding Achievement of Scientific Progress, the second rate prize of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Prizes and the third rate prize of National Invention by National Invention Committee.He has published more than 350 scientific papers in peer-reviewed journal.His research interests include: biomacromolecules, etc.nano-structure and self-assembly of macromolecules, functional supramolecular systems for biological and biomedical application, engineering polymeric materials for biomedical use such as cardiovascular device, tissue engineering etc.Current Projects:

*Immobilization of cell growth factor onto biodegradable tissue scaffold

*Novel Coating Minimizes Thrombosis and Restenosis in Cardiovascular Stenting

*Scaffolds for tissue engineered skin and cartilage

*Self-assembly Polyelectrolyte Hollow Capsules: Smart Open-close Property Based on Micro-phase Separation

王国栋 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国栋,男,1942年10月生,辽宁大连市人。现任东北大学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曾任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王国栋院士主要从事钢铁材料轧制的理论、工艺、自动化方面的研究,在板形理论和板形控制、热轧板带组织和性能的预测与控制、塑性加工理论与有限元方法、轧制过程的人工智能优化、板带新产品的开发等方面做出一系列创新成果,对轧制理论发展和轧制技术进步产生很大的影响。

承担国家的重大基础研究规划项目(973)、国家高技术项目(863)、国家攻关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等。所发表的论文被SCI、EI收录200余篇次,专著4部,合作完成译著4部。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5项。担任中国金属学会轧钢学会副理事长、中国金属学会轧制理论及新技术开发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第四届理事会理事。

王国栋院士主要学术成就:

在超级钢的研究中,提出晶粒适度细化、复合强化等学术思想,解决了提高材料抗拉强度、降低屈强比和在现有轧机上生产超级钢两个关键问题,完成了板材、棒线材生产工艺制定、原型钢研制、热轧超级钢轧制、产品工业应用等系统研究工作。在一批热轧带钢连轧机和棒线材连轧机批量工业生产超级钢,在汽车和建筑等部门推广使用。相关成果―低碳铁素体/珠光体钢的超细晶强韧化与控制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承担国家重大技术装备研制项目,集成和开发了大型中厚板轧机控轧控冷、中厚板轧制钢材组织性能预测与控制、中厚板生产线自动控制等技术,形成了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成套中厚板核心轧制技术,闯出了大型中厚板轧机实现国产化的新路,相关成果已经在首钢、南钢等中厚板厂的新建和改造中得到应用。相关成果―首钢3500mm中厚板轧机核心轧制技术和关键设备研制‖获冶金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综合运用人工智能、组织性能预测、有限元等方法,建立连轧过程数模开发工具和模型参数调优工具,利用轧制过程得到的海量信息,进行轧制过程优化与数模调优。提出将―变形参数调优‖、―组织性能参数调优‖和―人工智能调优‖三种方法融为一体进行轧制过程优化的创新思想,形成了具有特色的轧制过程智能优化理论体系和实用方法;将上述理论成果应用于宝钢、抚钢、本钢等企业,提高了产品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相关成果 ―板带钢轧制过程的智能优化与数模调优‖ 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王国栋院士治学严谨,学风正派,勇于开拓,深入实际。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教书育人,培养博士36人,硕士34人。在1996-2004年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期间,正确把握实验室的发展方向,加强研究平台建设,带领实验室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形成了凝聚团队、深入现场、躬行实践、争创一流的实验室特色,成为促进我国轧制技术发展和钢铁工业进步的有生力量,在我国轧制领域有良好的学术声誉和影响。

徐僖

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著名高分子材料科学家。现任四川大学教授、高分子研究所所长,《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油田化学》期刊主编。兼任上海交通大学高分子材料研究所所长及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南京化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中理工大学等10余所高校教授,《高分子学报》、《化工学报》、《internationa l material reviews target=_blank title=网上书城检索internationa l material reviews》和《progression polymer processing series target=_blank title=网上书城检索progression polymer processing series》等期刊和丛书编委。曾担任《中国大百科全书·化工卷》高分子化工分支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化学卷》高分子化学分支副主编,《中国材料科学技术百科全书》高分子材料分支主编。曾担任成都科技大学副校长、高分子材料系主任,曾任第三、第五、第六、第七、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

唐明述(1929.3.31-)南京工业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无机非金属材料专家。几十年来,对影响混凝土工程寿命的―碱-集料反应‖课题进行了系统研究,在科学理论和工程应用方面获得了重大突破。他创建的砂石碱集料活性快速鉴定法在国际上被认为―中国法‖,现已分别被我国和法国列为国家标准。其研究成果于1987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并被应用于长江三峡大坝和江阴长江大桥等大型混凝土工程。

下载习近平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创新)(最终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习近平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创新)(最终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1 两院院士评选结果

    2011 两院院士评选结果 中国科学院 数学物理学部(共9人) 鄂维南 47 数学 北京大学、普林斯顿大学 袁亚湘 51 运筹学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陈永川 47 应用数学 南开......

    2021两院院士大会心得体会三

    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心得体会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28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隆重......

    2021两院院士大会心得体会二

    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心得体会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28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隆重......

    2021两院院士大会心得体会一

    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心得体会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28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隆重......

    胡锦涛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定稿)

    胡锦涛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 时间:2010年06月08日 08时20分 来源:新华网 作者:胡锦涛 字号:『 大字体 中字体 小字体 』 6月7日,中国科学院第十五次院士大......

    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讲话

    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中国共产党在以前的100多年中,发扬了伟大的精神,在长期的斗争中,不同时期产生了不同内涵的精神,成就了坚强的政治品格。历史文化悠久漫......

    习近平在建党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习近平在建党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2011年7月1日) 《中共中央关于表彰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的决定》 中国共产党走过了90年波澜壮阔的光辉历程。9......

    在全市科技创新大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这次全市科技创新大会,是我们在全面实施“十一五”规划,巩固小康成果、向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迈进的新形势下召开的一次重要的全局性会议;也是我们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