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屯垦戍边铸忠诚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屯垦戍边铸忠诚
作者: 戴岚 发布时间: 2009-10-02 14:42:29 来源: 人民网
[打印本稿][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简要内容:55年来,257万兵团儿女劳武结合、屯垦戍边在与8国接壤的边境线上,被新疆各族群众称为“永不挪位的生命界碑”。同付华一样,兵团58个边境团场的职工种地就是站岗,放牧就是巡逻,用生命筑起巩固西北边防、维护祖国统一的铜墙铁壁。
在祖国的西部边陲,有一个特殊的群体——新疆生产建设兵团。55年来,257万兵团儿女劳武结合、屯垦戍边在与8国接壤的边境线上,被新疆各族群众称为“永不挪位的生命界碑”。
为新疆现代文明铺路
1954年,中央人民政府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对驻疆部队发布命令:“你们现在可以把战斗的武器保存起来,拿起生产建设的武器,当祖国有需要召唤你们的时候,我将命令你们重新拿起战斗的武器,捍卫祖国……”从此,这些从南泥湾走来的革命军人,来不及洗去满身征尘,就投身到了新疆建设的洪流中。此后,又有许许多多来自内地的有志青年,踊跃加入屯垦戍边的行列。
兵团建立伊始,按照“不与民争利”的原则,绝大部分团场建在“水到头、路到头、电到头”的大沙漠边缘。大漠的罡风、漫天的黄沙没有吓倒这些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没有运输工具,他们就肩挑背扛;没有牲畜,他们就用人拉犁开荒种地……一代又一代的兵团儿女像红柳、胡杨一样在戈壁沙漠中深深扎下了根。
在新疆,人们只要一看那长方形的条田,那整齐的林带、配套的渠道、宽阔的道路,不用猜,这里准是兵团的团场。只有大农业,才有大条田;有了大条田,才便于使用大机械;有了大机械,才有了大生产;只有大生产,才有大发展。几十年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农业机械化、自动化水平一直走在新疆、全国的前列。
兵团也是新疆现代工业的奠基者。新中国建立前,新疆的工业停留在“打马掌,拧毛线”的原始加工阶段。兵团人靠节省一个帽幨、一个衣袋,建设起了新疆的现代工业。在交通运输、建筑工程、商业服务、科技推广等方面,兵团也都为新疆各族人民默默奉献着。
展读新中国成立后新疆的发展历程,有一个事实毋庸置疑: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不仅是新疆现代农业的奠基者,也是新疆现代工业、现代商业、现代科技的奠基者。
固国强边的铜墙铁壁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维护边境安宁和社会稳定方面,更是发挥了其他任何组织都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被新疆各族群众称为“固国强边的中流砥柱”。
在长达数千公里、纵深10到30公里的边境上,兵团建起了58个团场。“我家住在路尽头,界碑就在房后头;界河边上种庄稼,边境线旁牧羊牛。”这句顺口溜是边境团场人的真实写照。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史册上,镌刻了兵团人的印迹:
1962年四五月间,新疆伊宁、塔城、裕民、霍城发生边境居民外逃事件,一时震动中外。在迅速出击平息事态后,兵团调遣上万名干部职工、筹集十数万元资金,从事伊塔地区的代耕、代牧、代管工作,控制了局势,稳定了社会秩序。
1988年4月,特大洪水冲垮了阿拉克别克河桑道克龙口,如果洪水沿着中方自然沟流进额尔齐斯河成为新河道,按照国际惯例就将成为新界河,55平方公里的国土可能他属。兵团战士冲向决口,用血肉之躯苦战八天八夜,终于堵住了洪水,寸土未丢。
从新中国建立之初剿匪反霸,到1962年平息“伊塔事件”;从20世纪90年代处置巴仁乡反革命武装**与平息伊犁“2·5”事件,到积极参与平息不久前发生在乌鲁木齐的“7·5”事件,兵团人用鲜血和生命维护着新疆的社会稳定。
兵团职工群众是不穿军装、永不转业的战士,遍布天山南北的170多个农牧团场,使寓兵于民的战斗力量亦遍布于天山南北,在我国西部数千公里的边境线上,筑起了军、警、兵、民四位一体的牢不可破的铜墙铁壁。
从经营农业转向经营城市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创业史,也是一部推动生态平衡向良性发展的历史。几十年来,兵团既是国土卫士,又是生态卫士。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三师的18个农牧团场散落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400多公里的戈壁荒原
上。50多年来,18个团场平均向沙漠腹地推进30公里,造出人工林近5万公顷。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边缘日益“长大”的绿色,曾引起联合国环境组织的高度关注。
提起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们首先会把它同农业连在一起。然而,经过50多年的稼穑耕耘,兵团人的足迹已跨越垄亩,开始实现历史性跨越……从经营农业转向经营城市。
5年前,兵团的阿拉尔、图木舒克、五家渠3座城市同时挂牌。随后,兵团的38个重点小城镇建设全面启动。现在,兵团90%以上的连队用上了自来水;《草原之夜》中唱的可克达拉不但有了邮局,还有了图书馆、文化馆和体育场。
在兵团的发展历程中,中央领导对兵团的任务和作用提出过明确的要求。兵团党委书记、政委聂卫国说,兵团将始终把屯垦戍边事业放在国家和民族最高利益的高度,放到新疆工作大局中去认真对待和把握,将永远履行自己的神圣职责和使命。
第二篇:新疆兵团屯垦戍边的历史
新疆兵团屯垦戍边的历史
一、新疆屯垦简史
新疆屯垦戍边事业源远流长,远从西汉屯田戍边开始,历经东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元、明、清代 2000 余年,相袭至今。早在汉代张骞“凿空”(《史记.大宛列传》)西域后,汉武帝元封 6年(公元前 105 年),汉朝细君公主远嫁乌孙王猎骄靡时,在乌孙国的 胘靁(今伊犁河谷)即开始了屯田,史称赤谷屯田,这是西汉在西域 最早的屯田点。
1.公元前 101 年至公元 25 年新疆屯垦
公元前 101 年,汉驻军屯田于轮台、渠犁(今轮台和库尔勒)两 地,并置使者校尉管理屯田事务。公元前 68 年—公元前 62 年,西汉 相继派兵车师交河,设置戊己校尉专司屯田。公元前 60 年,汉任命郑吉为西域都护,立都护府乌垒城(今轮台县境),总领天山南北两道,从此西域正式划入祖国版图。当时,屯田遍及西域各地。轮台、渠犁、焉耆、龟兹(库车)、车师前(吐鲁番西)、楼兰(今罗布泊 周围)、伊循(今若羌县东米兰)、姑墨(阿克苏)、赤谷(乌孙国 都,今伊塞克湖东南)等地都是重要屯田区。西汉时期屯田近70 年 中逐渐形成都护、戍已校尉、曲侯和屯长四级管理体制,直属中央大司农管理,新疆屯田士卒达 2 万余人。公元9年,王莽篡国建立新朝 后,实行民族歧视政策,西域大乱,屯垦事业中断。公元 25 年,刘 秀建立东汉,再通西域,沿袭西汉成例,继续设置西域都护及戍已校 尉管理西域,屯田区扩大到伊吾庐(今哈密)、金满城(今吉木萨尔 县)、柳中城(今鄯善县鲁克沁一带)、高昌壁、疏勒(今喀什疏勒 县)等地。
2.魏晋南北朝
在此后魏晋南北朝的将近400 年内,中原政治势力,此消彼长,对西域的管理虽相对削弱,但派遣官吏,推行中央政令从未中断。隋 代,隋炀帝即位后积极经营西域,于公元 610 年在西域设伊吾郡,在 伊吾大兴屯田。唐朝在西域的屯田始于 630 年,到 791 年吐蕃攻占西 域时停止,历经 161 年,以军屯为主,有军就有屯,在 11 个屯田区中,有 7 个是西域战略要地,主要分布于伊州(今哈密地区)、西州(吐鲁番地区)、乌垒(今轮台县策大雅乡)、于阗(今和田附近)、庭州(吉木萨尔县一带)、轮台(唐轮台、乌鲁木齐南部乌拉泊古城)等地。东起巴里坤,西至楚河畔,南到昆仑山,北至准噶尔,屯田遍 及天山南北。唐代设置支度营田使专管西域屯田,西域屯田出现繁荣 局面。
3.元、明、清时期
唐朝衰弱之后,以至五代、两宋时期西域屯田相继衰微结束。元 代西域屯田长达 20 年,军屯与民屯并举,后因撤出军队,屯田遭到 破坏,以至明代逐渐废驰。主要分布于哈密力(哈密西北)、别失八 里(今吉木萨尔县北护堡子),腾竭儿(今阜康)、亦里黑(今伊宁)、曲先(库车)、可失哈尔(今喀什)、斡端(和田)等地。有屯军 2 万 余人,屯民 3.7 万余户,屯田 6.6 万余公顷。
清康熙 55 年(公元 1716 年),清政府派苏德尔募兵到哈密、巴 里坤和木垒等地屯田。1725 年,清军在阿尔泰举办屯田。屯田范围 遍及南北疆。清代屯田共经历 195 年,屯田主要分布在东疆地区巴里 坤、哈密和吐鲁番 3 地;北疆地区木垒、奇台、吉木萨、阜康、乌鲁 木齐、昌吉、呼图壁、玛纳斯、库尔喀喇乌苏(今乌苏)、晶河(今 精河)、伊犁、塔尔巴哈台(今塔城)和阿尔泰等 13 地;南疆地区喀 喇沙尔(今焉耆)、新平(今尉犁)、卡克里克(今若羌)、库车、阿 克苏、乌什、巴尔楚克(今巴楚)、喀什噶尔、叶尔羌以及和田等 10 地。
公元 1840 年以前,清代前期在新疆共有屯丁 12.67 万人,屯田 20 万公顷。1840—1850 年,布彦泰、隆迎阿任伊犁将军,新疆屯垦 掀起第二次高潮,先后垦荒地 83 万公顷。1864 年后新疆爆发战乱,浩罕国阿古柏和沙俄乘机侵占新疆大部分地区,屯垦事业遭到毁灭性 破坏。公元 1878 年,左宗棠率军收复新疆。1884 年建立新疆省后,左宗棠、刘锦棠大力倡导民屯,新疆屯垦事业出现第三次高潮。1905 年,全疆新垦荒地 64 万公顷,至 1911 年辛亥革命时耕地增至 70.3 万余公顷。屯垦事业的发展促进了新疆经济的复苏和文化的发展,巩 固了祖国统一。
4.民国时期
民国时期,1912 年—1928 年,杨增新统治新疆,发展民屯,使 新疆耕地由 70.3 万公顷很快增加到 80.1 万公顷,基本解决了全疆军 民衣食问题。1928—1933 年,金树仁统治新疆,屯垦遭到极大破坏。1933—1944 年,盛世才统治新疆,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大力支持下,执行两个 3年计划,建立屯垦委员会,第一次创办机械化农场,兴建 水利工程,使耕地有了较大的增长,粮食增加到 58.65 万吨。1944年9月至1949年国民党统治时期屯垦事业再次衰落,北疆屯垦全遭 破坏,南疆屯垦陷入瘫痪。
二、兵团的产生及发展(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由来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成立于 1954 年 10 月 7 日,由中国人民解放军 第一野战军第一兵团第二军和第六军的大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 二兵团的全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军的大部组编而成。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前身是湘赣苏区工农红军第六军团,参加 了中央苏区五次反“围剿”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改编为八路军一二零 师三五九旅。1944 年 10 月组成八路军南下支队,南下北返,中原突 围,于 1946 年秋返回延安,与独立四旅组成第二纵队(后独立六旅 归二纵队建制),次年 3月西渡黄河。1949 年 2 月,改称中国人民解 放军第二军。6 月,归一野一兵团建制,出色地完成了自卫反击、解 放大西北、进军新疆和西藏阿里的光荣任务。
1946 年 11 月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六纵队,后改称第六军,由 新四旅和教导旅组成。新四旅前身是 1927 年黄(安)麻(城)起义 组建的光山独立团发展的红三十一军九十一师,后与一方面军的三十 九团合编为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六旅七七一团,参加过“百团大战”。教导旅的前身是中央苏区红军的一部,参加了创建和保卫中央苏区诸 战役和长征,还有一部分是陕北红军和红二十五军,后编入八路军一 一五师,参加了平型关战役和开辟根据地的斗争。后一二九师七七一 团等 3 个团赴延安组成新四旅,晋察冀、冀鲁豫的劲旅到边区,组成教导旅。
第六军先后参加了保卫延安等重大战役,解放西安,攻克兰州。1949 年 11 月由二兵团转隶一兵团建制,由王震司令员、徐立清政治 委员率领进军新疆。
新疆和平解放后,根据中共中央军委和毛泽东主席的命令,国民 党新疆警备总司令部起义部队于 1949 年 12 月 7 日改编为中国人民解 放军第二十二兵团。新疆三区革命民族军于 1949 年 12 月 20 日正式 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军。一兵团从二、六军中抽调大批优秀政工 干部到二十二兵团和五军的军、师、团中,建立起各级党委会和政治 工作机构及制度,加强了二十二兵团和五军党的工作和部队建设。
1949 年 9 月 25、26 日,国民党新疆警备司令部和省政府分别通 电和平起义。1949 年 10 月 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54 年 10 月 7 日,中央军委决定,中国人民解放军二军大部、六军一部、五军大部、二十二兵团全体集体转业,成立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1949 年 9 月 25 日新疆和平解放,月 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 尔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兵团进驻新疆各地区,新疆的屯垦事业揭 开了崭新的历史篇章。
(二)兵团屯垦事业序曲
解放前,新疆经济十分落后,百业凋零,物资奇缺。1949 年全 疆工农业总产值仅 7.2 亿元(以 1980 年不变价计),其中工业产值仅 占 0.5%。广大农村异常贫困,平均每 3 户农民仅有 1 头耕畜,9 户 农民 1 辆木轮车,2 户农民 1 把砍土曼。1949 年全疆粮食总产 8.48 亿千克,人均占有 195.7 千克,各族农民除去地租、口粮和种子外,已所剩无几,就地解决近20 万军队粮响绝无可能,当时,新疆军区 每月派飞机去北京运一趟银元,购粮以供军用。鉴于此,毛泽东高瞻 远瞩,认真分析新疆形势,借鉴历代屯田戍边经验,为了西陲边疆长 治久安,决心在新疆大兴屯垦戍边事业。
1949 年 12 月 25 日中央军委发布《关于 1950 年军队参加生产建 设工作的指示》,决心在全军立即开展大生产运动,从根本上解决部 队粮饷问题。要求当年“开荒种地 4 万公顷”。遵照命令,全军指战 员投入开荒生产,当年开荒播种 5.58 万公顷,收获粮食 3292.2 万 千克,棉花 37.85 万千克,油料 186 万千克,瓜菜 2254.5 万千克,饲养了各类牲畜 18 万头(只),全军粮食自给 7 个月,食油、蔬菜全 部自给,不仅改善了部队生活,而且极大地减轻了新疆各族人民负担,使部队在新疆站稳了脚跟。
1.新疆军区发布大生产命令
1950 年 1 月 21 日新疆军区发布命令:(一)全体军人一律参加劳 动生产,即使因机关业务关系,不能全部参加劳动生产,亦得自己动 手参加本单位种菜,不得有任何军人站在劳动生产建设战线之外。(二)全新疆部队 19.3 万人,除担任祖国边防警卫和城市卫戍勤务者、辎 重汽车兵团、挽马、骆驼、运输等部队,军工部工厂职工外,必须发 动 11 万人到开垦种地的农业生产战线上去。(三)除由苏联购买双挽 犁 1.5 万个,坎土曼 5 万把、铁钯 5000 个外,其余农具,均由各部 自行准备。(四)棉种由苏联购买 10 万千克,粮食种子则由食粮中开 支,准予实报实销。(五)王震同志在财经委员会上根据上述生产建设计划的命令的报告,予以批准,随同命令同时公布,我们在春耕夏耘 秋收时期分赴各地检查,各部业已学习过毛主席去年 12 月 5 日文告,希望各部订出自己的生产计划,互相帮助,开展生产竞赛运动。
2.节衣缩食 奠定新疆现代工业基础
1951 年部队播种面积增加,收获粮食比上年增长 35.4%;1952 年播种面积扩大到 10. 万公顷,1950 年增加近1 倍。8l 比 与此同时,王震代司令员号召全军将士节省部分军费投入新疆工业建设,并动员 全军指战员节衣缩食每年(2 套)军衣节约 l 套,件衬衣节约 1 件,2一年发1套棉衣改 2 年发 1 套,鞋、袜自备,帽子去掉帽檐,衬衣去 掉翻领,军衣口袋由 4个减为2个,并从粮食、菜金、马饲料、杂支、办公费用等挤出一部分资金支援工业建设。
从 1950--1951 年底,参加集资指战员达 90%以上,资金数额占 两年工业建设总投资的 80%。1951年先后兴建的项目有:六道湾露 天煤矿、乌拉泊水电站、新疆水泥厂、七一棉纺厂、八一钢铁厂、十 月汽车修配厂(现十月拖拉机厂)、新疆机械厂、八一面粉厂、木工 厂等 10 多个工矿企业。同期,生产部队为解决农副产品加工和建筑 工程的需要,各师、团先后建成了小型发电、碾米、磨面、榨油、轧 花、修造、皮革、被服、锯木、砖瓦、陶瓷、印刷等各类作坊 76 个,初步奠定了新疆工业发展的基础。
1952 年,根据中共中央新疆分局二次党代会精神及 1952 年 10 月 23 日,根据党中央《关于整顿新疆财经工作的指示》。生产部队进 行调整和收缩,将开垦的 3.67 万公顷耕地无偿赠给各族群众,并把 节衣缩食兴办的一批骨干工业(包括人员、设备)全部无偿移交地方。计有:七一棉纺厂、苇湖梁火力发电厂、八一钢铁厂、十月汽车修配 厂、六道湾露天煤矿、八一面粉厂、乌拉泊水电站、肠衣厂、陶瓷厂、被服厂、毛巾厂、水磨沟发电厂、肥皂厂、水泥厂等 19 个工业企业 和 618 辆汽车以及市镇军人合作社(含商品 2000 万元),随厂干部、战士达 10797人。
3.新疆部队整编 成立生产部队
1952年 2月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发布部队整编命令。1953年5月新疆军区根据中央军委和西北军区命令,将驻新疆部队分别整编为国防军和生产军。六、二、五军大部和二十二兵团全部编入生产部队,分别整编为 10个农业师、1个建筑工程师、1个建筑工程处、1 个运 输处,共约 1055 万人,担负屯垦戍边任务。
编入生产部队的有:第二军第五师编为第一师,驻阿克苏;第六 师编为第二师,驻焉耆;第五军第十四师编为第三师,驻伊犁;第十 五师编为第四师,驻巩留;第六军第十六师编为第五师,驻哈密;第 十七师编为第六师,驻五家渠; 第二十二兵团第二十五师编为第七师,驻沙湾县炮台;第二十六师编为第八师,驻石河子;第二十七师编为 第九师,驻焉耆;骑兵第七师编为第十师,驻绥来县小李庄;骑兵第 八师编为工一师,驻石河子。
4.新疆军区八一农学院成立
1952 年,新疆军区在第二步兵学校的基础上筹建农学院,毛泽 东亲自给学院取名“八一农学院”。当年 8 月 1 日开学,涂治任院长。从内地省(市)大专院校和新疆农业技术人员中选调了 63 人到校任 教。学生全部从部队官兵中选送,设置农业、农经、森林、畜牧、水利 5个系 8 个专修科,当年招收学生 804 名。1954 年兵团成立后,学院交兵团管理,兵团副政委张仲瀚兼任院政委。1956 年,兵团政 治部干部部在《高等教育事业的计划》中提出了扩大八一农学院,增设本科专业。
1954—1957 年兵团累计投资 613 万元扩建八一农学院,并将原 来的 3 年制专科改为 4 年制本科。1957 年 11 月,八一农学院交自治 区,受国家农垦部和自治区双重领导。
(三)兵团的产生与发展
1954 年 10 月 7 日,经中央军委批准,新疆军区生产部队成立 “新 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下辖 10 个农业建设师,2 个生产管理处,1 个建筑工程师,1 个建筑工程处及一些直属单位,总人口 17.5 万人,官兵 10.55 万人。
生产建设兵团成立后,新疆屯垦事业由原军垦农场开始逐渐转变 为正规化国营农场,正式纳入国家经济计划;企业化生产代替原军队 自给性生产。截至1956年12月底,兵团指战员全部办理复员转业手 续,并从1957年7月起实行工资制,取消供给制,实现了全民所有 制企业的转变。
1954 年起,兵团先后从山东、河南、河北、甘肃、江苏、上海、天津等地招收大批知识青年、支边青壮年以及接收大批转业复员军人 参加边疆建设,至 1960 年末,总人口已达 72.41 万人,为 1954 年 兵团成立时的 4.l倍。
1955-1957 年,兵团着手正规化国营农场建设,大规模地进行 土地勘测规划工作,并对垦区内零星农牧民土地进行调整,从而使农 场土地连片成大面积。3 年共规划新农场 44 个,此后又用 2 年时间,把已建成的 36 个农场进行现场审定,从而使农场正规化建设向前推 进一步。
1958-1960 年,全国“大跃进”的形势如火如荼,兵团迅速掀 起垦荒造田大兴水利建设高潮,重点开发南疆塔里木河流域和北疆玛 纳斯河流域,共垦新开荒地 56.67 万公顷,新建农牧团场 107 个。
同时,兵团工业生产也蓬勃发展,1958 年新增各类企业 100 个,1959 年新建企业 132 个,其中现代化企业 37 个。1960 年工业总投资 达 7548 万元,除续建工程外,又新建企业 39 个,至年底,全兵团已 拥有各类工业企业 343 个,工业总产值达 60149 万元,比 1957 年增 长 2.5 倍。此期兵团工农业生产发展规模是新疆农垦发展史上发展 最快的 3 年。1961-1962 年,中央实施“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 针,兵团压缩基本建设投资,纠正高指标,把农业放在第一位,精简机关,下放干部,撤销 9 所学校,对 36 家产品质次价高的企业实行关、停、并、转,坚决执行中央“农业第一,粮食第一”方针,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经过调整,从 1963 年起,兵团各项事业很快进入一个全面大发 展时期,农牧团场基本实现机械化、水利化、园林化。1966 年底兵 团职工总数增到 80.86 万人,总人口增至 148.54 万人,农牧团场发 展到 158 个,独立核算工矿企业发展到 112 个,耕地面积达 80.86 万 公顷,播种面积达 55.68 万公顷,粮食总产 72.03 万吨,棉花总产 2.49 万吨。工农业总产值占自治区的 1/3,达 97669 万元,粮食、棉花、甜菜也分别占自治区的 21.8%、31%和 99%。
“文化大革命”期间,兵团事业遭到严重破坏,生产不断下降。“文革”第二年,兵团出现历史上第一次经营亏损,数额达 3849 万 元。此后几年亏损额越来越大,至 1975 年 10 年累计经营亏损 7.94 亿元,兵团经济濒临崩溃边缘。1975 年 3 月 25 日中共中央、中央军 委决定撤销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及各师建制,所属企事业单位全部移交地方管理。
1975 年 5 月 24 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农垦总局。尔后,11 个地州、相继成立农垦局,管理全疆国营农场。兵团解体,1976 年,自治区部分地、州,将其 20 多个国营农场下放到县,有的将农场拆 散下放到公社。原所属的 2 个汽车团、10 个汽车营以及 5000 余辆汽 车、21 个拖拉机修配厂、机械厂,132 个独立核算的工矿企业和原兵 团、各师物资供应、商业、粮食、勘测设计、科技、建筑工程部门和 所有大中专院校、垦区医院、通讯线路等全部对口移交地方。
1975—1977 年,农垦总局所管理的农牧团场,除原兵团移交地 方的农牧团场外,又增加 20 多个地方国营农场。由于多种原因,农 牧场总数虽有增加,但生产水平下降,3 年共亏损 6.67 亿多元,是 新疆农垦史上亏损最严重的 3 年。据此,1978 年 2 月,国务院决定新疆农垦总局改由国务院主管部和自 治区双重领导,国家建设投资和农场所需主要物资由国务院主管部直 接供应,新疆农垦事业渐有起色。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一系列改 革开放政策使新疆农垦得到恢复和发展。1981 年粮食总产达到 92.3 万吨,比 1977 年增长 48%;棉花总产 5.25 万吨,比 1977 年增长 3 倍;工农业总产值达到 18.4 亿元,比 1977 年增长 138、9%,每年平均递增 24.3%。
鉴于新疆农垦事业面临的实际状况和兵团的特殊地位和作用,1981 年 12 月 3 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恢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决 定》。兵团恢复后的思想政治工作及公、检、法等均由自治区领导,生产计划、长期规划、生产、财务、物资供应、劳动工资作为农垦 部直属单位,受农垦部领导,同时列入自治区国民经济计划,成为区 经济计划一部分。干部由兵团统一管理,并按中央干部管理权限审批; 财政拨款纳入中央财政预算管理,并按照中央的规定,以自治区农垦 总局和各地、州农垦局为基础,组成兵团和各师机关。兵团实行兵团、师、团(场)三级管理,兵团和师设司令部、政治部、纪律检查委员 会等。下辖10个农业师、1个建筑工程师、3个农场管理局,以及工 交局、商业局、物资局等 18 个师级单位。
1983年又组建成立了 12 个师级单位,至中共十四大召开前夕,兵团共辖30个师级单位,其中农业师 10 个,农场管理局 3 个,建筑 工程师 1 个,其他企事业单位 16 个。1981 年兵团恢复时拥有 221 万 人,其中职工 92.5 万人;耕地面积 90.7 万公顷,播种面积 73.61 万公顷。粮食总产 92.3 万吨,棉花总产 5.25 万吨,油料总产 5 万吨,甜菜总产 24.76 万吨。牲畜年终保留头数 271.54 万头。工农业总产 值 18.4 亿元。
1983年以后,兵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速进行农垦经济 体制改革,农业创办了第一个家庭农场——农七师耿千里家庭农场,推行各种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财务包干,自负盈亏管理 办法健立了收入和效益挂钩的新分配制度。1986 年,兴办各种家庭 农场 4.46 万个,划给职工家庭宅基地 3.1 万公顷,户均 0.13 公顷,发展庭院经济。工业调整结构,实行厂长(经理)经营承包责任制,搬掉干部“铁椅子”,解放了生产力,推动了各项事业的发展。
1990年兵团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在国家实行计划单列,为兵团 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三、新疆兵团屯垦戍边的三大作用
新疆兵团(以下简称兵团)是党政军企合一的特殊组织,担负的历 史使命就是屯垦戍边。50 多年来,兵团在履行屯垦戍边使命的实践 历程中,党中央三代领导集体都对兵团的任务和作用做出过明确的要 求,先后赋予兵团屯垦戍边,执行战斗队、生产队和工作队的“三个 队”的任务;要求兵团在新的历史时期做新疆生产建设的模范,安定 团结的模范,民族团结的模范,稳定新疆和巩固祖国边防的“四个模 范”。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要求兵团更好的发挥促进社会进 步的建设大军,确保社会稳定的中流砥柱,维护祖国统一的铜墙铁壁 的“三大作用”,在新时期不断开创兵团屯垦戍边事业的新局面。
(一)充分发挥兵团在新疆屯垦戍边的中流砥柱作用
维护新疆稳定,巩固祖国边防,是兵团屯垦戍边职责中重要的一 环。新疆作为我国西北地区的门户,是我国最靠近国际政治、宗教势 力交汇中心和国际“热点”多发地区的省区。近代以来,西方敌对势 力想方设法在新疆上做文章。然而长达几千公里的边境线和远离内 地、交通不便,不仅使得单纯依靠军队守卫边疆成本浩大,也难以应 急和周全。新疆这种特殊的区情,使得新疆需要一支亦兵亦民,熟悉 本地情况,平时以生产为主,有事时能召之既来、来之能战的特殊组 织,以分担一部分国防军的任务。兵团是一个准军事组织,是一个强 大的国防后备力量。发挥中流砥柱作用,主要体现“三股势力”(即 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和暴力恐怖势力)同境内外的民族分裂 分子相互勾结,相互呼应,利用民族宗教问题制造事端并由此引发局部地区社会动荡时,兵团能够通过“以民制乱”和本身具有的组织优 势,起到稳定社会、稳定大局和稳定人心的作用。1.兵团承担着重要的稳定职能
兵团特殊的组织形式,适应了巩固西北边防的需要。50 多年来,兵团不论在承担支援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的任务上,还是在边境地区 建立边境农场、与国防军几十年如一日地驻守在边防线上,都有效地 巩固了祖国的西北边防,减轻了国家的国防负担,起到其他任何组织 都无法替代的作用。与此同时,面对民族分裂主义分子和西方敌对势 力危害新疆稳定的活动,不论是在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反对民族分裂 主义的斗争中,还是在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打击暴力恐怖活动和反 渗透中,兵团总是站在反分裂斗争的最前沿,成为民族分裂主义分子 进行分裂活动无法逾越的一道屏障,有效地维护了新疆的稳定,为国 家集中精力进行现代化建设创造了条件。
兵团农牧团场地处反分裂、反恐怖斗争的前沿,时刻警惕和积极 应对敌对势力和“三股势力”的分裂破坏,能够抵御各种反动思想传 播,增强各族人民反对分裂、维护稳定的信心;兵团是维护社会稳定 和巩固边防的重要力量。新疆与 8 个国家接壤,有5400公里国境 线,边防巩固是新疆稳定的重要保障。兵团作为一支准军事组织,特别是兵团边境团场的民兵常年在边防线上从事生产活动,是人民军队 的特殊“耳目”。有人熟、地熟、情况熟等特点,可以把发生的突发 事件遏制在萌芽状态,控制在最小范围,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必要的经 济和政治损失。兵团始终坚持“兵”的特点,寓兵于民,劳武结合,出色地完成了党和国家交给的戍边任务。
1962年“伊塔事件”发生后,遵照中共中央和自治区党委的指 示,兵团承担着维持治安、劝阻边民外逃,对边民外逃遗留下来的农 牧业生产和基层工作实行“三代”(代耕、代牧、代管),并在沿边 境地区有计划、迅速地建立了边境农场带。几十年来,兵团坚持劳武 结合与军队、武警、人民群众共同建立了军、警(武警)、兵(兵团)、民“四位一体”的联防体系,在打击和抵御境内外分裂势力的破坏和渗透活动,保卫祖国边疆的稳定和安全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特 殊作用。兵团始终与新建各族人民一道,高举维护各民族大团结和维护法律尊严的旗帜,加强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在中印、中苏边境自卫反击战等新疆历次重大军事和政治斗争中,在抢险救灾、执勤巡逻、平息突发事件、制止**、打击民族分裂和暴 力恐怖活动中都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2.兵团是构筑军、警、民共同应对分裂恐怖活动体系中极其重要 的组成部分
兵团有助于形成维护稳定的强大机制;能够反对民族分裂,维护 新疆政治稳定。在加强民族团结的同时,驻疆人民解放军及其生产建 设兵团坚决维护国家的最高利益,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打 击“三股势力”的破坏活动,在历次重大的政治斗争中都始终冲在最 前列,在维护社会政治稳定和反分裂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 世 纪 50 年代剿匪平叛,迅速稳定局势。在“1989 年乌鲁木齐发生的 5 月 19 日骚乱事件;1990 年 4 月,阿克陶县巴仁乡发生的反革命武 装**;1997 年,伊犁 2 月 5 日骚乱事件中,兵团武警和民兵都迅 速出动平息了事态,并组建民兵防暴分队,出色地完成了重要目标的 警卫任务,受到军委总部的表彰。”
3.兵团是有效应对突发事件和紧急事态的体制机制,能够震慑和 迅速有力打击分裂破坏势力、确保社会稳定,支援兄弟省区建设、执 行援外任务
从 20 世纪 50 年代后期起,兵团除积极为新疆各族人民办好事 外,还尽力支援内地省市建设,并执行一定的援外任务。1959 年至 1961 年,我国经济困难时期,内地各省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兵团 曾向灾区人民支援粮食、种子等。1965 年以后,兵团抽调各级干部 和业务骨干,支援内地有关省区发展农垦事业。
从 1960 年开始,兵团执行国家交给的援外任务。1960年3月至1965年11月,支援越南创办8个军垦农场。1965年8月至1981 年7月,支援坦桑尼亚建立两个农场和两个农业项目。1968年6月至1978年5月,支援巴基斯坦修建喀喇昆仑公路。1978年9月至1991 年1月,支援索马里建设费诺力稻谷农场。1960 年至 1984 年,兵团 先后向亚洲、非洲、拉丁美洲 13 个国家,派出各类工程技术人员 1.17 万人次,提供 3 个农场的成套设备项目、5 个技术合作项目和所需 工程技术人员的对外援助,圆满完成了土地规划、开史志鉴研究荒造 田、水利水电、房建通讯、道路修筑等建设。1987 年 4 月至 1988 年 8 月,兵团工一师还支援斯里兰卡,承包了哈威利农田水利工程。兵 团技术人员发扬国际主义精神,战胜各种困难,出色地完成了援外任 务,赢得受援国政府和人民的信任和赞扬。兵团人不仅以自己的奋斗 与牺牲换来了边境地区的稳定与安宁,更重要的是为祖国赢得了光荣 与尊严。
(二)充分发挥兵团在新疆屯垦戍边的铜墙铁壁作用兵团的作用 决定了兵团的地位,有为才有位。
新疆特殊的战略地位,决定了兵团的特殊作用。1954 年新疆兵 团的成立,就是因为新疆特殊的战略地位决定的。胡锦涛同志指出: 新疆是我国西北的战略屏障,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也是我国 战略资源的基地。新疆的发展和稳定,关系全国改革发展的稳定大局,而兵团是稳定新疆的核心,起到中流砥柱和铜墙铁壁的作用。
1.兵团的开发建设使新疆成为国家重要的战略支撑点。兵团的开发建设,能够稳定边疆、充实边疆,使新疆成为国家重 要的战略支撑点,进而改善我国西北地区的防御态势。
一是完善屯垦戍边战略布局,使屯垦戍边成为国防体系中的重要 一环。进疆部队最初的屯垦戍边活动是从驻防之地的大生产开始的,随着部队整编和兵团的成立,屯垦区域的部署和规划,主要根据国防 安全战略考虑,同时考虑在开发建设中不与民争利,逐步形成三个农 垦带。南疆农垦带,包括库尔勒垦区(农二师)、阿克苏垦区(农一 师)、喀什垦区(农三师)、和田垦区(农十四师);北疆农垦带包括 哈密垦区(农十三师)、昌吉垦区(农六师)、乌鲁木齐垦区(农十二 师)、石河子垦区(农八师)、奎屯垦区(农七师)、博乐垦区(农五 师)、伊犁垦区(农四师)、塔城垦区(农九师)、阿勒泰垦区(农十师);边境农垦带是指各垦区(主要是北疆垦区)沿边境一线建立的 边境农场带。三个农垦带的建成,最终形成了兵团团场两周(两大沙 漠周边)一线(边境沿线)的战略格局。这种战略格局通过实边、兴 边,迅速改变了新疆长期以来“有边无防”的状况,成为新疆国防体 系中的重要一环。几十年来,兵团屯垦戍边战略格局在维护我国的国 防安全中,发挥了特殊而重要的作用。
二是加强民兵武装力量建设,协助军队开展边防。兵团有自己的优势,在局部战争中可以发挥多种作战任务,通常是配合部队作战,主要担负后方警戒、城市反空袭、游击战等任务,保证主力部队以主 要兵力完成主要进攻方向作战任务。兵团有着配合部队作战的光荣传 统,1962 年对印自卫反击战中,兵团组织各族民兵支援和配合西线 作战,配合部队封锁边境,控制要点,袭敌扰敌,为主力部队歼敌创 造了有利条件。未来战争后勤和技术保障任务艰巨,需要组织大量的 民兵支前,兵团具有组织化程度高和易集中的特点,最适合担负各种 战略物资、武器弹药的运输和抢救伤员、抢修设备等任务。兵团如王 震所说,“是一支产业大军,是一支有组织、有训练的强大的警备新 疆的国防军的后备力量”,“是新疆军区的后备军。”因此,兵团必须从构筑国家边防安全长城的高度,认识承担的戍边职能,自觉、主 动、充分地发挥铜墙铁壁作用,时刻警惕和防范来自境外敌对势力的 各种渗透、破坏活动,成为巩固祖国边防的模范,在巩固边防和维护 国家安全过程中,不断实现兵团的战略价值。
2.兵团的发展壮大,能够为国防军提供有力的后勤补给保障、后 备力量支持、空间回旋支撑和战略战役协同,震慑各种妄图入侵之敌 根据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和国防安全的需要。
1960 年兵团开始建立兵、师、团武装工作机构,同时组建民兵 连。当年底,就组建了数十个民兵连,共 1.2 万多人。一旦边境地 区发生突发事件,就迅速进行布防,稳定局势。1962 年“伊塔事件” 发生后,根据党中央和自治区党委的指示,兵团在中苏边境迅速组建 独立营、值班连队和基干民兵连。“1969 年 9 月根据党中央和中央 军委的指示,兵团又在各师组建了现役部队。”兵团的武装部队和广大职工,一手拿镐,一手拿枪,平战结合,劳武结合,长期驻守,永 不换防,成为一支特殊的、不可替代的维护稳定的力量和巩固国防的 力量。“伊塔事件”发生后,兵团独立营和值班连队,迅速在中苏边 境布防,建立边防哨卡、检查哨和巡逻点,负责边防巡逻警戒,劝阻 边民外逃。“1962 年 10 月,在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中,兵团承担 支前运输任务,抽调汽车、民兵和司机运送物资,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目前,兵团除了民兵武装外,还有现役部队、武警部队和预备役 部队,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武装体系。比较突出的是建设边境农场带,构筑起屯垦戍边的国防屏障。边境农场带主要是针对“伊塔事件”发 生后,边境地区严峻复杂的边防形势,为实边防边,加强边境建设,从 1962 年开始兴建的。到 1972 年,兵团在长达 2 019 公里的边境 沿线建立了边境农场,种“军事田”、放“政治牧”,形成了纵深 10~30 公里的边境农场带,筑起了屯垦戍边的国防屏障。这是劳武 结合、亦兵亦农、屯垦戍边的具体体现,是巩固国防的直接产物。许 多边境农场生产生活条件恶劣,主要是从巩固边防的角度兴建起来的。几十年来,边境一线农场职工多次挫败霸权主义的武装挑衅,擒获 过苏联派遣特务和越境直升飞机。1988 年 4 月,中苏两国界河发生 百年不遇的洪水,洪水冲毁我方一侧的散德克龙口,夺路哈拉苏自然 沟进入额尔齐斯河。在场毁家破的危机关头,兵团人首先想到的是国 土。如果任凭界河改道,将有 55.5平方公里的土地非我所有,何况 苏联一直认定哈拉苏自然沟为两国国界。兵团农十师一八五团和全师 赶来支援的职工连续奋战 16 个昼夜,终于堵住了决口,迫使河水重 新进入界河。几十年来,在边境反渗透、反破坏、反蚕食斗争中,边 境农场的兵团军垦战士不辱使命,不畏强暴,不怕牺牲,用鲜血和生 命维护祖国的领土、主权和尊严,成为边境线上永不移动的界碑。有 一首诗称赞:催不跨的边防线,难不倒的兵团人。兵团农四师 62 团 的团歌是这样写的:我们种田就是站岗,我们放牧就是巡逻,若问军 垦战士想的是什么,祖国的繁荣昌盛就是我的最大欢乐„„不仅唱出 了兵团民兵戍边的心声和情怀,更是他们生活的真实写照。
3.兵团与地方各族人民长期交往和亦兵亦民的形式,有利于联系 军队和各族群众,共同构筑起军、兵、警、民边疆同守、维护国家统 一的强大机制兵团的预备役、民兵、公安武警、职工群众一体化,具 有横向联系紧密、军民交流通畅、军地设施互用的特色,便于在遇到 边防危机时迅速动员和有效应对;兵团建立边境团场、建设边境团场 带、组建边境值班连队、与国防军一起站岗放哨等形式,能够改变边境地区的边防形势,预防敌对势力的渗透、蚕食、破坏和经济政治文 化影响;兵团通过边境团场带推动对外开放、开展对外经济文化交流 合作,有利于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同周边地区一道开创互利、互补、互惠的新格局,建立友好、和睦、繁荣的边境带和边境地。
(三)充分发挥兵团在新疆屯垦戍边的建设大军作用兵团的实力 需要通过屯垦得到增强,兵团的作用需要通过戍边得到发挥。
兵团在履行屯垦戍边任务的同时,对新疆的经济建设起到了很重 要的作用。开创了新疆现代化农业,农业的基础地位更加明显;创建 了新疆的现代工业,为新疆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兵团发挥了 屯垦戍边的建设大军作用,成为新疆经济的三大支柱之一。
1.大力发展工农业,迅速提升了新疆的生产力水平兵团的前身人 民解放军进疆伊始就开始了大规模的垦荒活动,1950 年创办军垦农 场 13 个。兵团成立后,继续向沙漠要耕地,在新疆两大沙漠周围勘 察布点,垦荒建设,进行大规模正规化、机械化、现代化国营农场建 设,在新疆建成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大农业体系。“到 2006 年,全兵 团共建成国营农场 175 个,拥有耕地 105.708 万公顷(1585.62 万 亩)、生产粮食 130.97 万吨、棉花 159.22 万担(79.61 万吨)、油 料 13.17 万吨、甜菜 146.51 万吨,分别占到全国的 100.3%、16.2%、0.5%、11.6%和自治区的 15%、53.1%、29.7%、31.4%,成为国家重要 的棉、油和甜菜生产基地,粮、有效地改善了国家的粮食生产布局。” 开创了新疆现代化农业。新疆和平解放时,工业总产值 9800万元,其中手工业产值占 92.8%。为了改变这种状况,驻疆部队节衣缩食发 展公交商建企业,1950 年节约 26%的口粮、60%的菜金、50%的津贴,集资兴办各类商业合作社。1950 年合作社达到 80 个,商业网点达到 224 个,纯销售额达 4200万元。兵团成立后,先后组建了兵团 商贸集团公司、兵团物产集团公司、兵团供销合作总公司等,商业流通和交通运输业得到进一步发展。1951年开始,驻疆部队平均每人 一年节约费用 91.2 元,创办工业企业“八一钢铁厂”、“七一棉纺 厂”、“十月拖拉机厂”等 42 个(其中重工业 25 个)。1952 年 12月,为了支援地方建设,把一批骨干企业,包括人员、设备,全部无 偿移交给地方,奠定了新疆现代工业发展的基础。兵团成立后,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继续大力发展工业生产。“到 2006 年,兵团已拥 有工业企业 4 763 家,形成了煤炭、电力、纺织、轻工、食品、造 纸、皮革、机械、化工、建材、医药等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完成工业增加值 53.5 亿元”。为繁荣新疆经济,改善国家工业发展的布局做出了贡献。50 多年来,兵团在大漠戈壁、亘古荒原,建起了石河 子、五家渠、阿拉尔、图木舒克、北屯等军垦新城,建起 200 多个 富有军垦特色的小城镇,加快了新疆的城镇化进程,进一步推动了新 疆经济和社会发展。
2.积极支援内地和帮助地方恢复生产,维护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秩 序 1949 年至 1950 年 10 月,新疆地区不法分子投机活动猖獗,物 价暴涨,扰乱了经济秩序,危害各族人民的切身利益。部队商业合作 社积极配合当地政府,在各地及重要城镇,按合理比价抛售银元 30 余 万元,并将大批粮食、棉布、糖、菜等商品投放市场,稳定了人心,稳定了市场秩序。兵团成立后,继续在消除各种破坏、维护人民群众 生产生活秩序方面发挥排头兵的作用。1962 年“伊塔事件”发生后,边境空虚,生产生活秩序遭到严重破坏,兵团遵照党中央的指示,立 即从农五、六、七、八、十师和兵直单位,抽调干部职工 1.7 万余 人,奔赴出事地区,执行“三代”(代耕、代牧、代管)任务。劝阻 边民外逃,维护地方治安;重建基层政权,恢复和发展生产,迅速恢 复了当地的生产生活秩序。在边境局势安定下来后,兵团及时将所代 耕、代牧、代管的生产生活资料一一清点移交给地方。在国家遇到自 然灾害时,兵团积极支援内地。兵团先后支援河北、河南、山东等省 灾民粮食 500 万公斤、小麦种子 15 万公斤及油菜、黄豆种子 2.5 万公斤;1964 年帮助甘肃省组建农业建设第十一师,支援粮食、种子 500 多万公斤,维护了国家的粮食安全和群众生产生活秩序。”
3.开展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维护了生态安全兵团在做“国土卫 士”的同时,又作“生态卫士”。1950 年驻疆部队按驻地布点,整 修水渠,就地生产,陆续修建起一批骨干水利工程。兵团成立后,在 南北疆垦区进一步开展水利建设。2005 年,到 兵团拥有水库 109 座,总库容 30.47 亿立方米; 灌溉渠道 9.53 万公里,各类渠道建筑物 101 157 座,机井 9 771 眼;1 万亩以上的灌区 114 处;堤防 1 561.43 公里。另外,大力推广喷、滴、微观等节水灌溉技术。在兴修水利确 保农田灌溉的同时,兵团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治理沙漠活动,不断改 善生态环境。1950 年部队开展大生产时就植树 71 万公顷(1 065 万 亩)兵团成立后,坚持“边开荒、边生产、边植树造林”方针,认真 规划,在条田、渠道、居民点植树造林。由于兵团场有 88 个分布在 新疆两大沙漠边缘,处于风沙前沿。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先后实 施“西部边境造林工程”、“准格尔盆地南缘防沙建设工程”、“塔 里木盆地东部绿色走廊建设工程”等一批生态建设工程,不断改善生 态环境。1999 年,兵团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机遇,实施了 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北缘、准格尔盆地西南缘生态环境重点治理工程,“三北”地区重点防护林,14 个师 80 个团场退耕还林还草等工程 建设,使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2006 年,“全兵团林地面积达到 28 万公顷(720 万亩),159 个平原团场有 148 个实现了农田林网化”。这对改善新疆的生态环境,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沧海横流,方显 英雄本色。
兵团 50 多年的发展,几代军垦战士忠实地履行着党和国家所赋 予的屯垦戍边的神圣使命,以党、政、军、企合一的形式承担着“生 产队、工作队、战斗队”三大战略任务,成为了一支不穿军装、不拿 军饷、永不复员的特殊部队,为新疆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发挥了巨 大的作用。实践证明,在新的形势下,兵团工作面临新的任务。这就 要求兵团要更好地发挥推动改革发展,更好地发挥增进民族团结、确 保社会稳定的中流砥柱作用;更好地发挥巩固西北边防、维护祖国统一的铜墙铁壁作用;以及更好地发挥在新疆屯垦戍边的建设大军作 用,以此来更好的实现兵团的战略价值。
四、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疆军垦事业与任何封建王朝的屯垦戍 边本质的区别。
首先,历代封建王朝的屯垦戍边都是为戍边而屯垦;都只是为了 自身的生存和利于统治的需要; 而且历代封建王朝的屯垦戍边都只是 求得短暂的生存,而没有长久统一的规划,丝绸之路的多绝多通就说 明了这一点;而解放后的新疆军垦事业固然有戍边因素在其中,但更 重要的意义还在于它在整个新疆的开发建设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它不仅仅是求得自身的丰衣足食,更重要的是帮助新疆各族人民开展社 会主义建设,同时它也得到新疆各级政府的支持。兵团和自治区走的 是一条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道路。它是毛泽东军事经济思想与新疆 军垦事业相结合的产物,是新疆长治久安的大业,新疆兵团四十多年 开发与建设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是任何封建王朝也不可能同日而语 的。
其次,任何封建王朝的屯垦戍边,都只是固守封建大国门户并以 此为依托进行军事扩张一种手段; 而解放后的新疆军垦事业则主要是 为了维护祖国统一,造成一种安定和平与友好的边境气氛,最终达到 世界范围内的文化交流。
其三,从屯垦者的人格力量来看,历代王朝的屯边戍卒,被统治 阶级压迫奴役,缺少献身精神和竞争意识,一盘散沙,没有凝聚力。所以,几千年来西域内乱不息,外辱不止,发展非常缓慢,远远落后 于中原地区; 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屯垦战士,自觉自愿地扎根边疆、保卫边疆,为新疆的开发建设舍身忘我、无私奉献,凝结成一股神奇 的力量,创造出了辉煌而独特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其四,从屯垦者的本质力量来看,历代王朝的屯边戍卒的封建文 化背景如自私狭隘、忠和都的文化矛盾等等,使他们不可能具有扎根 边疆无私奉献的崇高的思想境界,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军垦战士,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新文化的创造者,高瞻远瞩,胸怀世界,以天下为已任,具有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和强烈的爱国意识、责任感和使命感。
五、兵团的性质
关于兵团的性质,简单地讲,就是党政军企合一的特殊组织。具 体地讲,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实 行党政军合一的领导体制,在自治区党政军的统一领导下,以经济建 设为中心,依照国家和自治区的法律、法规,对所辖垦区行使一定的 行政、司法管理职能,以整体向国家和自治区负责,是执行屯垦戍边 历史使命的特殊的政治、经济、军事、社会组织。
兵团党政军企合一的复合性质是由兵团承担的多重任务所决定 的。兵团的“党”是指兵团自上而下建立的各级党组织,它们发挥着 领导核心作用;兵团的“政”是指兵团具有部分政府的职能部门,拥 有公、检、法、司、监等政府机构,依法自选管理所辖垦区的行政、司法事务,并承担着政府发展科教文卫体等社会事业的职能;兵团的 “军” 是指兵团涵养着一支以民兵为主的武装力量,行使着保卫边疆、巩固国防的军事职能;兵团的“企”是指兵团拥有 174 个国有农牧团 场和 561 个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工交建商企业,具有开发建设新疆,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职能。
兵团特殊的性质是合一的而不是分离的,其中党是领导核心,企 是基础和载体,政和军的职能依附于企这个载体。实践证明,党政军 企合一的特殊组织是完成屯垦戍边特殊任务的最佳组织形式,也是兵 团区别于其他组织的显著特点。
第三篇: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教学研究室文件
兵教研发[2010]4号
关于开展评选小学数学(人教版)教育教学论文活动的通知
各师教育局教研室、各直属学校:
接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室通知,2010年5月举行小学数学(人教版)教育教学论文评选活动,我室将选送部分论文进行评选。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论文主题。
这次征集的论文主要有以下7个专题、对现行小学数学(人教版)教材使用的体会、意见和建议等。
2、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实践。除了对小学数学一般教学方式的研究,还包括对《数学课程标准》中四个领域的具体教学方法的研究。
3、小学数学教学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4、小学数学教学评价改革。主要包括对小学数学教学评价的研究和小学生数学学习评价的研究。
5、小学数学教师的专业发展。可以从小学数学教师的专业精神、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等方面展开。
6.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7.小学数学教研活动的有效开展。
二、送评论文的要求
1、论文要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围绕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育思想,有利于加强素质教育,提高兵团数学教育水平。
2、论文的主题是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体课题可围绕课程、教学、学习、评价、计算机辅助教学等领域选题。重点是课堂教学改革和教学评价以及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应用。
3、论文观点要正确、鲜明、有思想性和启发性;对重要而有争议的问题,鼓励参与讨论,提出见解。论文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必要时配有典型课实录),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防止空泛议论,避免单纯介绍经验,力求具有新意。
4、论文叙述要条理清楚,层次分明,逻辑性强。论文文字要通顺、准确、简明、流畅、无错别字。论文字数在3000--5000字之间。并附有不超过200字的作者简介。
5、送评论文严禁抄袭。
二、论文评选办法
1、送评论文首先由兵团教研室和兵团小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进行阅评,评出兵团级的一、二、三等奖优秀论文;在此基础上选出部分论文送交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参加全国小学数学(人教版)教育教学论文评选活动。
2、被评出的兵团级优秀论文由我学会颁发证书。
三、送交参评论文的时间及其它
1、参评论文应一式5份,有条件的请附送电子文稿。2、论文要有封面及作者的姓名和单位及联系方式。特别注
意:姓名和单位及联系方式等写在封面,不要写在论文正文中的前面或后面。送审论文要于2010年3月10日前报送兵团教研室。
3、参评论文原则上以各师教研室为送评单位,如有特殊情况也可直接寄我会。
4、每篇参评论文需交评审费60元。
联系人:杨卫平
地址:乌鲁木齐市新民路卫生巷79号兵团教研室
邮编:830002
电话:0991——8830840***
名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兵直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心 帐号:***218
开户行:新疆兵团分行乌鲁木齐市建设路支行
附加信息及用途:兵团教育学会(请注明小学数学论文字样)
二〇一〇年一月八日
主题词:教育教学论文通知
抄送:高继宏局长、黎兴平副局长
基教处师资处
兵团教研室办公室2010年1月8日印发
第四篇: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论文题目
兵团经济管理专题课程结业论文
关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认识
姓
名
范
物流2011级2班
2011 兵团经济专题 专业、班级 学课
号
程
名
称
【摘要】关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性质这个问题,存在着诸多争议。由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处在特殊条件下的特殊集团,它既不是简单的经济实体,也不是正规部队,兼有二者的属性,担负着屯垦戍边、保卫边疆、增强民族团结的历史重任。兵团也不是国家机关,而是一个具有综合职能的特殊的社会组织。
【关键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社会组织、特殊性
一、兵团的概况
1954年组建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承担着国家赋予的屯垦戍边的职责,是在自己所辖的垦区内,依照国家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法律、法规,自行管理内部的行政、司法事务,在国家实行计划单列的特殊社会组织,受中央政府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双重领导。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也称中国新建集团公司。兵团现有14个师(垦区),174个农牧团场,4391个工业、建筑、运输、商业企业,有健全的科研、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金融、保险等社会事业和司法机构,总人口245.36万人,在岗职工93.3万人。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对新疆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兵团的农牧团场、工交建商企业在依法向当地政府纳税的同时,几十年来坚持为新疆各族人民服务的宗旨,积极支援地方建设,每年抽调大批技术人员到附近的县、乡、村举办种植、农机等各类培训班,推广先进技术;从1964年起,每年筹集资金帮助地方搞规划和建设,为各民族群众送医送药,给予各方面的帮助。为支持新疆工业发展,兵团还把已经建设起来的规模较大的一批工交建商企业无偿移交给地方,为自治区的现代化建设作出了贡献。
兵团作为新疆稳定、边防巩固的重要力量,坚持劳武结合,与军队、武警、人民群众共同在边境地区建立了”军、警(武警)、兵(兵团)、民”四位一体的联防体系,近五十年来在打击和抵御境内外分裂势力的破坏和渗透活动,保卫祖国边疆的稳定和安全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在屯垦戍边中建立与地方政府的密切关系。兵团自觉接受自治区人民政府的领导,遵守政府的各项法规和法令,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努力为新疆各族人民办好事、办实事,积极发展融合型经济,密切了与各族群众的血肉联系,做到边疆同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繁荣。
兵团的发展,始终得到了自治区各级政府和各族人民的帮助与支持。在屯垦初期,各族群众当向导,提供生产工具,给予各种支持;自治区各级政府给兵团划拨了大片的国有荒地和草场、矿山及天然林等资源,奠定了兵团发展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自治区人民政府出台的相当多的政策都明确适用于兵团,促进了兵团和地方经济的融合发展。
在长期发展中,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已有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蒙古族等37个民族成分。垦区主要有伊斯兰教、佛教、基督教和天主教等,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人口约25万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全面贯彻中央政府制定的民族宗教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使兵团成为各民族团结的大家庭。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近五十年的发展,对加快新疆经济发展,促进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巩固边防,维护祖国统一,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兵团性质认识
(一)兵团不是国家机关或一级行政区域
根据我国宪法、组织法与行政法的有关规定,我国国家机关由中央国家机关和地方国家机关组成。中央国家机关分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根据宪法的规定,我国行政区域分为省、市、县、乡四级,各级与中央国家机关相对应,设立相应的地方国家机关。在上述国家机关或行政区域的组成体系中,没有关于” 兵团”的内容。而且,在各类文件及领导的讲话中,从未有将 “ 兵团”作为一级国家机关或行政区域的内容。因此,根据我国有关法律的规定,兵团不是一级国家机关或行政区域。
(二)兵团是社会组织 学者彼得.布芬认为,”社会组织”意指人类行为被社会性地组织起来的方式。我国学者一般认为,社会组织是指为了执行一定的社会职能,完成特定的社会目标、具有明确规章制度的一个独立单位,是正式化的社会群体。国家赋予兵团以屯垦戍边的社会职能,其直接目标是保卫边疆、巩固国防、推动和促进边疆地区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与进步。兵团作为国家单列的受国务院与新疆自治区双重领导的党政军企合一的组织单位,具有其正式性与独立性。兵团通过贯彻落实有关法律法规和内部的规章制度,约束其内部成员与组织的行为,为保卫边疆、巩固国防、推动和促进边疆地区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与进步而共同努力。可见,兵团是社会组织。
(三)兵团是企业型的社会组织
设立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目的是屯垦戍边,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一直被归属于农垦系统,其所从事的是农垦事业,在计划单列前的相当长时期内直属农业部管理。所谓屯垦,指军队在屯营的地方开荒种地。从广义上说,是指国家通过驻扎军队和安置居民,大规模地开垦荒地和从事各种经济社会开发建设事业,以确保国家的长治久安。所谓农垦,是指国家组织农民,在国有土地上使用现代机械和科技,大规模地从事以农业为主的生产建设事业。由此可见,不论是 “ 屯垦”还是 “ 农垦”,组织生产建,实现经济发展,都是 “ 垦”的直接目的。这是兵团这一社会组织具有企业性质的根本表现。“ 兵团要实行企业管理”、“ 兵团是一个大型垦区”、“ 兵团是一个综合性经济组织”等论述都说明了这一点,尤其在中发[1997]17号文件中提出组建新疆生产建设集团公司之后,这一性质体现得更为明显。
(四)兵团是具有综合职能的特殊社会组织
兵团是企业型的社会组织,但兵团并不企业,而是一个具有党政军企综合职能的特殊社会组织。所以如此,在于兵团的存在具有极强的社会性、政治性,其对国家的长治久安具有军事性、宏观性和大局性的影响。这使得兵团这种社会组织与其他社会组织相比具有明显的特殊性。
为充分发挥兵团的作用,必须要赋予兵团以综合职能。1981年邓小平同志指出恢复后的兵团,“ 任务还是党政军结合”,即为适应新疆综合性开发要求、适应新疆稳定和发展双重需要而采取 “ 党、政、军合一”的特殊组织形式,以集中执行屯垦戍边这一综合任务。兵团自上而下建立的各级党组织,对兵团事业发挥着领导核心作用。兵团通过公检法司劳等管理部门,行使部分政府职能,自行管理内部行政司法事务。兵团有一支以武警为主体的武装力量,行使着保卫边疆、巩固国防的军事职能。兵团的174个农牧团场和5000多家工交建商企业,承担着经济建设的职能。兵团的教、科、文、卫等社会组织系统,承担着企业办社会的职能。这之中,” 党”是领导核心,“ 企业”是基础和载体,” 政”和 “ 军”的职能均依附于企业这一基础与载体之上。可以说,党政军企职能的综合,是兵团与其他社会组织的最大区别。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兵团不是国家机关,而是一个企业型的具有综合职能的特殊社会组织。
三、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现状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The Xinjiang Production and Construction Corps)受中央政府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的双重管辖,享有省级的权限,并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实行国家计划单列。兵团的党务和税收事务由自治区分管,而行政、司法、经济、财政等则由中央政府管理并依照国家法律自行管理内部的行政、司法事务。在统计方面,兵团的人口和面积一般都计入地方政府的统计中(兵团四个城市除外),但国民生产总值等则单独列出,不计入自治区的数据。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管理体系主要有兵团、师、团三级。兵团和师均设第一政治委员、政治委员、司令员或师长三个主要职位。兵团的司令部设在乌鲁木齐,曾迁至石河子,后又迁回乌鲁木齐市。
兵团第一政治委员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王乐泉兼任。兵团党委书记、政治委员兼任自治区的党委副书记,由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直接任命,党内级别为中央委员。兵团现任政治委员和司令员分别是聂卫国和华士飞。
兵团的师大都与自治区的地区行政中心分别对应,由相应的地委书记兼任师第一政委。师另设专职的政治委员和师长。
兵团的团级单位除了团场外,还有农场、牧场等,一般统称为”农牧团场”,行政级别为县处级。团场编以数字番号。四个师实行师市合一体制,如石河子市(建立于1975年,为新疆最早的城市之一,现为新疆第二大城市),后效仿石河子模式建立五家渠市,图木舒克市,阿拉尔市等。这四个市均为县级市。
在兵团总部、各师师部和团场密集的垦区,设有三级公安局、检察院、法院机构,如:兵团公安局-农八师公安局-下野地垦区公安局,特例:兵团公安局-石河子市公安局(农八师公安局)-城区分局。
80年代以来,军团的武装连队改编为武警,整编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武警指挥部及其隶属的各支队、大队、中队。副军级建制的兵团军事部执行省军区的职责权限,即兵役动员、预备役编组、民兵工作等。兵团的各支民兵应急反应分队是新疆维护稳定、处置突发事件的重要力量。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已经走过了48年的历程,经历了创建、发展、解散、恢复的曲折道路。现在正乘中央关于西部大开发决策的东风,昂首阔步进入新的大发展时期。历史证明:新疆兵团不仅为建设新疆、保卫边疆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而且具有不可估量的生命力,经受了困难、挫折等严峻的历史考验,在十分困难的征程中,谱写了一部战天斗地、威武雄壮、不断发展的光辉史篇,创造了人间奇迹。兵团过去和今后的历史地位、兵团人的伟大献身精神,应当得到符合历史实际的评价。
四、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重要作用
(一)兵团已经成为新疆经济建设的重要力量
发展经济,既是兵团开发新疆、建设繁荣富裕而文明的新疆的历史任务,也是兵团自我发展、更好地履行戍边使命的要求。几十年来,兵团一直坚持不懈地进行经济建设。早在兵团成立之前,为了减轻新疆各族人民负担,部队一进疆,就一手拿枪、一手拿镐,投入大生产运动,经过三年艰苦奋斗,为兵团成立奠定了物质基础。兵团成立后,大规模进军塔里木、准噶尔盆地,建农场、办工厂、修学校,使荒无人烟的万古荒原呈现生机勃勃的景象。兵团创业伊始,缺乏资金,又大多战斗在气候和自然条件比较差的地方,遇到的困难是难以想像的。兵团人发挥了人民解放军艰苦奋斗、顽强拼搏、勇于和困难作斗争的光荣传统,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创造了人间奇迹。到2000 年底,兵团生产粮食117.57 万吨、棉花69.39 万吨,国内生产总值180.68 亿元,上缴税收 9.069 亿元[ 1],成为自治区重要的经济力量,使自治区经济实力更为强大,经济更为繁荣。不仅如此兵团还承担着本应由国家承担的30 多万离退休人员绝大部分的离退休费及社会事业的支出,并先后两次向自治区移交了一批工商企业,如果把这些因素都考虑进去,兵团经济总量将更多,对自治区的贡献也就更大。
(二)兵团是守卫边防、维护祖国领土完整的重要力量
兵团从成立到现在,一直忠实地履行着戍边任务。中印边界反击战时,兵团担负了后勤支援任务,保证了后勤供应的需要及反击战的胜利。1962 年在前苏联策动的伊犁、塔城等地边民外逃事件中,中央、自治区党委一声令下,兵团立即抽调干部、职工、汽车及农机具,奔赴裕民、塔城、额敏、霍城等县的边境地区,执行代管庄稼、代耕土地、代牧牲畜的三代!任务,并承担
三代!费用。此后,根据中央、自治区党委指示,先后在边境一线组建几十个农牧团场,沿中苏边界形成了一条10至30 公里的边境农场带,筑起了一条屯垦戍边的国防屏障。这不仅保证了边境安宁与稳定,而且结束了长期以来外国不断蚕食我领土的历史,为维护祖国领土完整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几十年来,兵团一直和人民解放军边防部队,担负着祖国西部2017 公里的边界守卫任务,定期巡逻、守土卫国、保境安民。在当前民族分裂主义分子不断制造事端的情况下,守好边防,对新疆改革开放与经济建设的贡献更是功不可没。
(三)兵团是保证新疆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 解放初期,这支部队就进行了英勇的平叛、剿匪斗争,接着又投入建立地方政权、减租反霸、土地改革的运动,保证了新疆解放初期的社会稳定。兵团成立后,以稳定新疆为己任,继续进行了剿匪斗争。对于长期存在的民族分裂与反分裂的斗争,兵团始终把平息**及突发事件放在压倒一切的位置。巴仁乡事件及伊犁
二五!事件发生后,兵团民兵根据自治区党委指示,立即奔赴出事地点与当地干部、群众一道,平息**,恢复社会秩序。兵团在稳定新疆大局方面是有功的。兵团的存在,本身就是对民族分裂主义分子的威慑力量。邓小平把兵团称为稳定新疆的核心力量,是对兵团在新疆稳定中的作用、地位的高度评价。
五.组织的特殊构成
“屯垦戍边”的使命。兵团的总体特征是: “受命于特殊的历史条件,根植于特殊的地理环境,依托于特殊的组织形式,承担着特殊的历史使命”。兵团具有准军事化的特点实行兵、师(局)、团、营、连、排、班的部队体制。执行着部分政府职能,它有工会,计委等政府机构。同时,还要担负一些所谓国家专政机关的职能,如镇压**、兴办和管理监狱。兵团是以汉民族为主的多民族农垦队伍,据有关的统计,汉民族占有88%以上。这种以汉民族为主体的组织形式,在边疆发生重大事件的情况下,可以发挥稳定边疆,巩固国防的作用。”两圈一线”的布局。兵团的174个农牧团场大多是在”两圈一线”的布局。兵团的174个农牧团场大多是在1950~1955年建立的。新疆多大,兵团多大,它所辖面积约20万平公里,主要分布在新疆的15个地州及边境地区。在布局上,更多地考虑了当时剿匪和今后的守边任务,形成了点多、面广、布局分散的”两圈一线”格局。由于农场根据战略和政治的需要,多集中在边远、高寒、干旱缺水的少数民族聚集区,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极其恶劣,先天的不足造成了脱贫难度的加大。即使脱贫了,也会反复出现返贫现象。如1999年,因遭受自然灾害和农产品大幅降价等因素的影响,已经实现基本脱贫的22个边境农场就几乎100%返贫。管理体制的混乱。现今的兵团依然保留着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农耕都要实行统一播种,统一收购,统一价格等五统一的方式。指令性计划占生产计划的95%。团场承包者的收入中还包括要上交团场的各种费用,职工承担了完全的土地风险。兵团管理机构则获取了三方面的利润: 土地租金、对投入生产要素的价格控制,对农业产出品的价格控制。因此,兵团土地契约形式着重于财富的再分配而不是财富的创造,对职工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不公平的”剥削”。
【参考文献】
[ 1]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史志编纂委员会.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年鉴(2000)[ 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 2 ] 《新疆建设兵团统计年鉴》 编辑委员会编.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1998.[ 3 ] 新疆通志(第37卷).新疆人民出版社,1998.61.[ 4 ] 兵团计委调研组.兵团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分析和建议.载新疆农垦经济,2003,(3).[ 5 ] 李新.新时期兵团边境反贫困战略的思考.载新疆农垦经济,2005(7).(新疆兵团边境农场戍边使命与反贫困战略协调研究成果)[ 6 ] 孙柯.后兵团时代的军垦困境.载新西部,2004,(11).[ 7 ] 兵团党校科研处.兵团农牧场改革探索.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1998.[ 8 ] 陈海泉.新疆兵团土地契约制度研究.新疆农业大学2005年硕士论文.[ 9 ] 李僚仪.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法律地位研究.载新疆农垦经济,1997,(2).[ 10]郭 刚.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 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 5-11.[11]《新形势下关于兵团性质的哲学思考》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年。[12]《新疆兵团史料选集》 第三辑(内部),第 10 页。
[13]《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年鉴》 1991年,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 1992年版
第五篇: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教学研究室文件
兵教研发[2012]3号
关于印发《2012 年兵团教研工作要点》的通知
各师教育局教研室,各直属学校、二二二团学校:
现将《2012年兵团教研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 2012年兵团教研工作要点
二○一二年二月二十日
主题词:工作要点通知
抄送:高继宏局长、黎兴平副局长
基教处师资处
兵团教研室办公室2012年2月20日印发 附件:
总结经验展示成果,均衡发展全面推进
——2012年兵团教研工作要点
2012年恰逢义务教育课程改革10周年、普通高中课改第二轮开局之年。为了把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施10年来的经验、问题认真总结、疏理,把好的做法、经验、成果加以展示,相互学习、交流和借鉴,以达到进一步深化改革,共同提高质量实现均衡发展的目标;普通高中课改以围绕人才培养模式和改变学习方式为目标,认真总结和挖掘第一轮课改成功经验,特别是对2011年普通高考的总结与反思,进一步完善课改体系和具体操作,提高质量,确保兵团高中教育的优势。结合兵团基础教育2012年的整体工作要求,提出2012年兵团教研工作要点。
一、加强政治学习,努力提高理论水平
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实施兵团教育规划纲要,坚持“教研优先、教研兴教、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加快教育改革与发展。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为目标,加强政治学习和理论学习,不断丰富自身内涵,提高自身素质,切实履行好“研究、指导、管理、服务”的职能。
二、破解“双语”教学难题,力争初见成效
实行“双语”教学是国家、自治区和兵团为推进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教育进步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促进少数民族青少年学习交流先进文化、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民生工程,无论从政治、经济、社会层面看都具有积极作用和现实意义。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却面临认识模糊、师资匮乏、措施不当等困难。兵团已明确向国家相关部委承诺,用三年的时间,使兵团中小学双语教学走在自治区的前列。2012年成为兵团实施双语教学初见成效并稳固推进的关键之年,此项工作必然成为兵师教研部门今年工作重点之一。为此,应努力做好三方面的工作,一是继续加大宣传教育的力度,除做好学校领导和教师的认识教育工作外,重点做好学生和家长的宣传教育工作,通过讲事实、摆道理、现身说法等途径使此项工作的意义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进而
积极配合,积极参与;二是严把师资入口关和加大师资培训的力度。今后,招聘双语教师严格从思想素质、语言能力和业务素质三个方面考量、选拔,有条件的师市也可从特岗教师中招聘合格的双语教师。配合行政和人事部门加大现有双语教师培训力度,实行“培训上岗、不合格再培训,再不合格调岗”的用人机制。三是注重质量跟踪、反馈和评价,开展并做好行之有效的“双语”教学教科研工作,在去年农三师兵团“双语”教学现场会成功举办的基础上,今年择机举办“双语”教学研讨会,进一步探索“双语”教学的有效模式和改进措施,切实把此项工作做实做好。
三、加强学前教育师资培训和教科研工作
落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关于发展学前教育的实施意见》,将学前教育纳入基础教育体系。实施《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学前三年行动计划(2011-2013年)》、《兵团扩大学前教育资源规划》和团场学前教育推进工程。由于历史的原因,学前教育师资普遍存在低学历、非专业等现象,加之幼儿园基本办园标准还未出台,没有系统的课程体系和标准,更没有相对成熟和稳定的教材、器材等,在各级各类幼儿园中普通存在“幼儿教育小学化”和“幼儿教育随意化”等倾向,甚至一些正常的教学内容和活动都被列入收费范围,严重影响了学前教育的健康发展。为此,2012年兵师教研室要把学前教育中的师资培训和教科研工作也作为工作重点之一,并开展幼儿园分类定级评估工作。待时机成熟,拟成立学前教育专业委员会,以加强此项工作。
四、进一步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仅事关社会、人民对教育是否满意,更事关每一个孩子是否享受到公平教育。实施《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2011-2020)》,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目前单从学校硬件建设来看,学校之间的差异不大,但在内涵发展和办学质量方面还是存在不小差距。对此,兵师教研部门肩负更为艰巨的任务。一是均衡发展不是“削峰填谷”搞平均主义,既要鼓励优质学校做好示范引领作用,教育教学更加开放,又要帮助薄弱学校以各自的优势为突破口办出特色,并通过一些办学模式全面提高质量;二是处理好均衡发展过程中的“输血”与“造血”的关系,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既要在人、财、物等方面适当向薄弱学校倾斜,学校内部更要挖掘潜力,加强管理和教科研,注重内涵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三是加强区域联动,优势互补,各有特长,避免在师资、生源上恶性竞争,逐步实现各学校良性循环发展。
五、实施新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
从今年秋季新学期开始,新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将正式启用,中小学将使用修订后的新教材。为此,兵师教研部门应做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1、明确要求。认真做好配套教材的选用、教学工作考核指标体系的调整、教学条件和辅助资源的配置工作,保障新课标的实施;兵师教研部门要将新课标的实施作为今年及今后一个阶段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将新课标的理念贯穿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将新课标的各项要求落实到课程教学的各个环境,确保新课程标准吃得透、拿得准、落得实,确保新课标平稳过渡。
2、组织学习。各级教研机构要率先学习新课标,深刻领会课标修订的目的和意义,切实提高对课标的认识,增强对新课标实施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各级教研人员要认真对照新老课程标准,深入了解课程标准修订的重点,进一步明确新课程标准实施的难点,科学制定各学科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方案。
3、组织培训。今年上半年要围绕新课程标准实施,开展三个层面的培训工作。以兵师两级教研员为对象,兵团组织开展新课程标准培训者培训;以学校学科教研组长为培训对象,师组织开展骨干教研员培训;以义务教育学校全体教师为对象,学校组织全员培训;确保今年秋季开学前所有义务教育教师均经过新课程标准培训。
4、强化落实。兵师教研和教育督导机构要将课程改革实施纳入专项检查和督导范围,对课程方案的执行、课程标准的实施、配套教材的选用、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管理等加强检查指导,进一步规范教学行为。各师在秋季期末前组织一次针对新课标实施的专项调研或检查,为进一步安排部署新课程标准实施工作提供依据。
六、以提高质量为核心,深化义务教育课改,完善普通高中课改
义务教育课改已近十年,可谓“十年磨一剑”。经过广大教育工作者10年不懈努力,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012年应把这些课改的成果充分展示,并进行深化,特别是农牧团场学校,要结合自身实际,探索一些适合自身发展的办学思路和教学模式。杜朗口中学的教学模式虽然不能复制,也不能照搬,但对农村和农场学校还是有一定借鉴意义的,希望兵师两级教研单位认真总结、吸收和探索,特别是积极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有效模式和方法,加大课程建设、课题研究、专家指导的力度。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等改革。普通高中课改经过三年推进已初步建立了新的课程体系,各普通高中也在自身课程建设、课堂教学改革、考试与评价、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但通过2011年新课程改革后的第一次高考发现,许多高中教师对高考命题立意不清,对高校招生在学科能力和综合能力方面的要求不清,因此在教学中不能科学系统地针对学生的学科能力和综合能力培养制定教学计划,一味地增加高考学科的课时,而其他对学生发展有重要作用的课程则采取减课时、减内容的不当做法,甚至出现违反教育规律的教学行为。今年对普通高中课改重点放在提高教师对培养学生学科能力和综合能力的认识、提高教师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评价水平、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上,这就要求教研部门和广大教师改进课堂教学,改变学习方式,以效率和质量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使所有普通高中能认真落实国家、自治区和兵团制定的课程方案、课程开设与管理,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
七、加强中小学校德育科研和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研究
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中小学教育指导纲要》、《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关于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关于新形势下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等。2011年10月兵团召开首届兵团德育示范校和校园文化建设现场会,在受到表彰的两批共37所兵团德育示范校的评估验收报告中,无一不被指出“缺乏德育教科研”,没有德育就没有教育。对此,应引起兵师教研部门的高度重视。今年拟通过研讨或征文形式把此项工作开展起来。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文化强国战略和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一切的思想,首提“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作为文化教育领域,用文化教育人、用文化感染人、用文化引领人是我们的责任,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特别是在打造适合师生成长发展的校园文化,包括课程文化、课堂文化等方面做一些有益的探索,进而指导学校文化建设工作。
八、加强教研队伍自身建设
一是加强自身素质建设,包括思想素质、业务水平和能力素质,让一线教师服、信、听、干!在兵、地树立良好形象;二是加强制度建设,包括岗位职责、常态工作、学习调研、培训提高、廉洁自律和准入等方面的制度;三是加强考核与评价制度,包括自上而下的考核制度、自下而上的评议制度以及对各级教研室和教研员的考核等。
九、继续加大中小学教师培训力度
国家和兵团花费巨资对中小学教师进行培训,兵师教研部门肩负一定的培训任务,在形式上坚持国家培训、本级培训和校本培训相结合,在内容上更加注重针对性和实用性,在成效上加大考核力度,不求人人过关,也要人人过堂,初步形成参培→收获(体会)→考核(考试)→跟踪→反馈→评价(分析)报告等流程。
十、进一步加强学会工作
各学科专业委员会是一支重要的教学研究力量,兵师教研部门都要高度重视学会工作,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尚未成立的,可先做好前期筹备工作,待条件成熟按程序申报并制定章程;组织不全的,可在今年择机进行改造。但无论新建还是改建,都要积极开展工作和活动,而不只是一个摆设。
在新的一年里,工作繁杂、任重道远。兵团在新疆的经济、社会中发
挥着“三大作用”,兵团教研在兵团教育中也应发挥三大作用:智囊、引领、助推。切实把兵团教研打造成为“五个中心”即教育发展咨询、服务中心,现代教育理论引领、转化中心,教师专业成长指导、培训中心,教育质量分析、诊断和改进中心。为进一步提高兵团中小学教育质量、推进新疆和兵团实施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贡献我们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