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唐代四大诗人“留迹”诗乡绥阳
唐代四大诗人“留迹”诗乡绥阳
吕金华
绥阳史上有座陈子昂祠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每当我们读着这首《登幽州台歌》时,一位政治抱负不能实现却反受打击,因而心情苦闷的诗人形象,就会浮现在我们的脑海里。这位诗人就是初唐文坛四杰之一的陈子昂。可是谁能想到,这位生于四川射洪,死于四川射洪的大诗人,在千里之外的贵州省绥阳县,居然于明代万历年间有过一座专门祭祀他的祠堂呢?
陈子昂(661年-702年),字伯玉,因曾任武则天的右拾遗,故后世称他为陈拾遗。他的诗留下来的有一百多首,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感遇》38首,《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7首和《登幽州台歌》。陈子昂辞官回乡后,受武三思所害,冤死射洪狱中。明人陈昭远,是陈子昂的后裔,住在潼川(今四川省三台县),是当地名士,好古文词,工五七言,而且性格任侠,不知什么原因树了仇人,后来只得远迁播州以躲避仇家。他于明万历年间来到播州后,定居在今绥阳县蒲场镇大溪源沟,三十年后离开人世,现今大溪源沟等地仍有陈昭远的后裔。陈昭远感念自己不能常回四川祭祀陈子昂等先祖,就在大溪源沟建了一座陈子昂祠来祭祀陈子昂。陈昭远临终前,留书给他的邻居好友,当时在北平公干多年未回来的刘仁臣,嘱刘仁臣给陈子昂祠写一篇记,并刻于片石之上立于祠中。
清人编修的《遵义府志卷八·坛庙》记载:“陈子昂祠,在绥阳县西,其裔孙陈昭远建。”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绥阳志》也载有一篇《陈子昂祠堂记》:
昭远陈君,潼川名士,其先系出射洪,以避仇居播。万历庚子征播,余从先大人转饷,播平落业,与陈君比邻,遂订交焉。陈君性任侠,好古文词,工五七言。唐拾遗陈公伯玉,乃其远祖,平章公其九世祖也。辛亥秋,陈君作家庙以专祀。时余有北平之役,闲居九载,归而陈君谢世矣。其子真赉缄过
请曰:‚此先君遗命,以致先生者。‛启函述其创修之意,而嘱余记其事。其略曰:‚拾遗祠之在吾乡者,有世祠堂专祀拾遗公,平章公配焉。吾宗以丧乱多散处,某不幸避地来绥三十年,祠堂香火斩然久缺,某恐旦暮填沟壑,不护照先人邱墓,恨当何如耶?聊构数椽,以继射洪之祠焉。‛余谓真曰:‚子知之乎?君子将营宫室,先立家庙于正寝之东,昭孝思也。拾遗在唐,为一代文宗,工部诗曰:‘有才继骚雅,哲匠不比肩。公生杨马后,名与日月悬。’又曰:‘终古立忠义,感遇有遗编。’由是观之,其文其人,拾遗千古如见,若为念祖,而修厥德,不陨厥祀,固无穷之孝思也,子其勖。余因之有感矣。年将就木,故园之思,刻刻不忘,先茔在此,难以舍去,今观仁人孝子之用心,而余益滋愧矣。子其时修而荐享之,以不负乃翁之意,孝莫大焉。‛真曰:‚唯唯,谨受教。‛乃厥命第以片石,书小楷列诸壁间。
从这篇记中可知,刘仁臣是因为于明万历庚子年(1600年)平定杨应龙之乱而入播,并定居于大溪源沟与陈昭远比邻的。陈昭远建陈子昂祠是万历辛亥年(1611年),而刘仁臣作记当时在北平,回来后才作了这篇记,时间应在1620年前后。这篇《陈子昂祠堂记》,用语简约,记事清楚,层次分明,不失为一篇情真意切的散文精品。
陈子昂祠和《陈子昂祠堂记》都是中国诗乡绥阳不可多得的历史文化遗产。
李太白与诗乡绥阳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读着这首诗,人们的脑海里无不勾勒出唐代大诗人李太白的潇洒形象。
李太白曾经被流放夜郎,但究竟到没到夜郎,史学界争论不休,有的说到了,有的说没到。全唐诗中所载李白的诗共896首,其中含有“夜郎”两字的诗多达19首。而清人王琦编注的《李白全集》共收诗1010首,涉及李白流放夜郎的诗作有32首。李白写了如此多的夜郎诗,说明流放夜郎是李白一生中的重大经历之一。其中《忆秋浦桃花旧游,时窜夜郎》一首,更是值得揣摩。“桃花春水生,白石今出没。摇荡女萝枝,半摇青天月。不知旧行径,初拳几枝蕨。三载夜郎还,于兹炼金骨。”“三载夜郎还,于兹炼金骨”这两句,其意是在夜郎呆了三年才回来,于那里炼就了一身金骨。这分明就是说他实实在在到过夜郎。此外,《遵义府志》引明人曹学佺撰《名胜志》所载一首李白诗《题娄山石笋》: “石笋如卓笔,悬之山之巅。谁为不平者,与之书青天。”也证明李白到过夜郎,因为娄山就位于夜郎境内。
夜郎也是个颇受争议的地方,据贵州夜郎文化研究的资深专家王德埙先生考证,秦夜郎治所在绥阳县境内。他的论文《鄨邑与开明王朝通考》详细地论证了这件事,这篇论文提交给贵州夜郎文化研究会2012年年会,引起同行广泛关注,特别是省文化厅考古专家的关注和支持。论文提交给贵州省民族文化学会第11次国际学术研讨年会,得到审稿的贵州省社科院领导高度评价,王德埙因而在大会上作了重点发言,引起了中外专家的关注,纷纷来索取论文,后来这篇论文被“贵州名博”发表出来。这说明,绥阳曾是古夜郎的中心,并得到了有关专家的肯定。
如果李太白真到过夜郎,那么在绥阳生活过就完全有可能。在绥阳,有一处地名和一个古建筑是与李太白有关系的。绥阳现在有一个太白镇,是由古代自然村太白,发展成民国时期的太白乡,解放后再发展为太白区,1992年撤区并镇成了今天的太白镇。人们之所以很钟情于这个地名,把它的地域一再扩大,就因为它是以李太白的名字命名的,有纪念李太白之意。试想,在遥远的古代,一个偏远山村怎么会与李太白搭界呢?其中必有缘故。在绥阳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一座古建筑——怀白堂。民国17年(1928年)成书的《绥阳县志》,在“地理志”“古迹”篇中说,“怀白堂:城北旺里尹珍场口,唐李白流寓处,遗址尚存”。既然“遗址尚存”,那么在这里出现过怀白堂这个建筑就不是空隙来风了。
明代曾任铜仁知县,累官监军副使的遵义人程生云,来绥阳旺草拜怀白堂时写过一首《怀白堂》:“山间明月留佳句,江上清风忆昔年。一自昌龄于役后,愁心终古在湘川。” 诗的大意是:在怀白堂周围的山间月下,李太白留下了许多佳句;那江上清风,还时时忆起当年的他;李太白被贬夜郎时,经常都忧愁苦闷地在芙蓉江边徘徊啊。“一自昌龄于役后”,是借唐代另一大诗人王昌龄被贬谪龙标(今湖南黔阳县)之事来喻李太白被贬夜郎,因为黔阳与夜郎相邻;“终古”是经常之意,“湘川”指的是怀白堂紧挨着的芙蓉江。离此不远的遵义有一条湘江,在明代以前称芙蓉江,而流经旺草的河流,因绥阳在唐至明期间曾叫过芙蓉县,治所在旺草,河随县名,早在程生云写此诗以前,就称为芙蓉江了。遵义的湘江与流经旺草的芙蓉江同属于乌江水系。程生云的这首诗,很巧妙地借助了王昌龄与李太白的相似经历,和湘江与芙蓉江的地名变化,“重现”了李白当年在旺草芙蓉江边的一段生活情景。清代遵义人张鉴也写过一首《怀白亭》:“猿声鸣罢乱鸦啼,人入仙源迳欲迷。正拟登亭呼太白,雨声吹过夜郎西。”从程生云和张鉴的诗中我们可以读出来,怀白堂(或称怀白亭),在明清时期是还挺立着的。
绥阳曾有地名叫太白,曾出现过一座古建筑叫怀白堂,县志中也有相关记载,这说明,无论李太白到没到过绥阳,古代的绥阳人却是把李白作为诗文化偶像的,并以此激励人们一代一代为绥阳的诗文化增辉添彩。的确,在绥阳史上,有史可查的明清诗人就达50多人,其中还有13人有诗文集传世,并涌现出了一代名贤冉琎、冉璞兄弟,从二品高官诗人王作孚,执教沙滩培育了黎庶昌等大文化人的杨实田,贵州晚清著名的教育家雷廷珍等许多重要的文化名人。而今天的绥阳成了享誉全国的中国诗乡,也不能不说与历史渊源是紧密相关的。
白居易与绥阳金山寺
说起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很多人都熟悉他的《长恨歌》、《琵琶行》、《卖炭翁》等诗作,更熟悉他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这是他16岁时写的作品,也是他的成名作。读着这首诗,不仅会使人在脑海里展开一幅画面:野草离离,生生不已,古道送别,其情难述。就是这样一位伟大的诗人,却与中国诗乡贵州省绥阳县有着紧密的“联系”。
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绥阳志·乡祠》载:“白氏庙:唐播州刺史白居易。在金子坝。”民国17年(1926年)《绥阳县志·坛庙》载:“金山寺:在金字坝,即白氏庙。唐播州刺史白居易子孙移居绥时所建。”该志《邱墓》载:“白居易族墓:在城西二十里金山寺园林内。现有碑存,但年禋代远,碑文糊模,难辨。”
金山寺至今犹存。这座寺庙建于何时,无史可考。最早的金山寺位于现在的风华镇联丰村莲安小学内,解放后迁到了离莲安小学约500米远处,寺庙沿山麓随势构筑,从西向东,现存古建筑一栋,现代建筑两栋,设有观音殿、大雄宝殿、玉皇殿等。不但已没有了白居易的位置,而白居易族墓也已经荡然无存了。
白居易生于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卒于唐武宗会昌六年(846年)。播州置于唐贞观十三年(639年),终于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其中639年至876年为流官制,876年后,杨端从南诏军手中收复播州,即实行世袭土司制,由杨氏独领。白居易的生卒年代在播州流官制期间,与白居易同时代的大诗人刘禹锡就曾贬为播州刺史,还留下了柳宗元以柳易播的历史佳话,虽然刘、柳二人最终都没有到播州任职,但充分说明那时的播州是有外地人来此任行政长官的,这使白居易到播州任刺史成为可能。
白居易做播州刺史,正史中没有记载,查《白居易年谱》也找不到蛛丝蚂迹,白居易的作品中也未见应证。但人生踪迹不能详载,他或许到播州任过刺史也未可知。抑或是绥阳这块诗歌乐土,历来仰慕大诗人,以建庙、立祠,杜撰史实,也很难说清。
不管怎样,白居易这位唐代的伟大诗人,到底是跟今天的中国诗乡绥阳有着一定的联系了,也为诗乡绥阳的历史文化增添了光彩的一笔。
柳宗元与绥阳儒溪书院
在贵州绥阳历史上,曾有过一座儒溪书院,相传为唐代政治家、文学家柳宗元所建。
在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绥阳志》和民国十七年(1928)《绥阳县志》上也有多处关于儒溪书院的记载,兹录数则如下:
余少时闻以柳易播之说,意有其事,及见子厚全集与墓志,始信公之未入播也。绥阳治西二十里,有柳溪书院,遗址堂庑尽废,仅存角亭一楹,佥谓昔柳公所建,有耆年益元者,公之后也,世藏公遗贴,昔有见者,今无存矣。因诏见元,询其始末。谓:‚公,实乾符三年入播。‛相传如此,似非无因,遂捐资补葺旧宇,择其近院田地三十亩,授元为业,并量免其杂差,俾世守祠祀。无斁宁以疑存祀,不容以疑废祀也。昔刘梦得、柳子厚、李太白俱以救李璘坐罪,谪贬夜郎,今播志有怀白堂庚年谱。又谓白流夜郎,即半道承恩放还,是白亦未入播也,而何以又有怀白堂也?堂在正安乐源乡,与县属长嵌相咫尺,距夜郎城之百里,岂半道承恩此地耶?因窃意公初为刘以母老请易,刘得改,而公遂仍之柳州,亦未可知。人生踪迹,不能详载。公或曾经其地,亦未可知也。不然,梦得与公,均名贤也,倘以好事者借名为重,何独于刘而遗之?姑志之以质疑。(明·詹淑《儒溪书院存疑碑记》)
唐元和间,柳公与友人刘梦得俱出为刺史。公得柳州,梦得得播州。公以梦得之亲在堂,不堪远谪,言至泣下,愿以柳易播,会宪宗改梦得于连州。今播地有儒溪书院,相传为公遗迹,事属无稽,而易播一语,友谊笃挚,高风千古,有关名教,则事之有无不必辩,而祠之存留宜也。公,解人也。余于公为后学,慕公之文章,仰公之气节,匪伊朝夕矣。甫任即展拜公祠,见其堂庑尽废,只余数椽,恻然伤之,遂以缮修为己任,乃命择吉鸠工庀材,而里民好义者,莫不负畚荷锸,群焉趋事。不数月,前后堂宇六楹登进有防,环缭以垣,靡不就绪。余偕簿尉韩、朱二君,陈生、王漠等群往拜谒,见其栋宇巍峨,气象轩敞,而柳公当年笃友之谊,历万世如一日,余因之有感。三晋距播七千余里之遥也,萱亲在堂,不殊昔之梦得也。谒选辞亲之时,啼泣伤心,人所听睹,而长太息也。欲希柳公之关心者谁乎?嗟!嗟!古今人之不相及如此哉!因记柳溪书院,而并及其事,以寄慨耶。(明·冯士奇《重修儒溪书院碑记》)柳塘湾,谁将子厚传?追思往日事,几人全。高情易播留古今,夜郎前。(清·任昌期《摘得新·柳公祠》)
以上三则同时见于“乾隆志”和“民国志”。
按:碑在朗里大溪源之江家湾右里许。明知县冯士奇撰,碑高七尺一寸,宽三尺一寸许,额有‚儒溪书院‛四大字。碑卧荒莽中,裂为三段,字迹端楷,惜多剥蚀,记文载《旧志》,已据收入古迹中。记末云:因赋拙句二绝以寄。唐宋于今几代更,儒溪书院尚传名。□□□□何必问,存留千古振交情。□□□□又自伤,当年洒泪刘郎□,□□□□□□□,□□□□□□□。料为乡人□□□万历壬子岁季冬之吉,知绥阳县事冯□□、主簿浮阴、韩邦泰、□典史古亭、朱楼、生员陈王谟、张四维、谭昌祚、汪□玉、舒国栋、万中一。考壬子,乃万历四十年。(儒溪书院残碑说明)
柳子何尝至播州,只因播土仰高流。闻风便设陈蕃榻,计日应同郭泰舟。幸与刘郎成一易,欲教司马不终游。至今唯存残碑在,野老津津说不休。(明·程生云《儒溪书院》)以上二则只载于“民国志”。
从以上史料可看出,儒溪书院又名柳溪书院,别号柳公祠,位置在过去的绥阳县朗里大溪源之江家湾右里许,即现在的绥阳县蒲场镇大溪源沟柳塘湾。
至于儒溪书院为何人建于何时,《儒溪书院存疑碑记》说,有个自称柳宗元后人的柳益元,称已圮毁的书院是柳宗元于唐乾符三年入播后修建的。唐代的播州,相当于今遵义市,治所在今绥阳县境内。乾符三年是公元876年,柳宗元生于公元773年,卒于公元819年,时间上相错了几十年。而所有史籍均无柳宗元入播记载,只有柳宗元被贬柳州、刘禹锡被贬播州时,因刘禹锡有老母在堂,播州太偏远、蛮荒,柳宗元担心刘母经不起路途颠簸,要求与刘禹锡对换到播州来任刺史,后因皇帝改变主意,改贬刘禹锡到连州,柳宗元仍去柳州,留下了“易播”的千古佳话。可见柳益元的说法是靠不住的。那么是谁于何时修建了儒溪书院,就成了历史之谜。
儒溪书院经过多少次重修难以弄明白,史料中只能找到詹淑和冯士奇两次重修的记
载。明万历二十九至三十三年(1601-1605)任绥阳县令的詹淑看到“存角亭一楹”,这已距柳宗元约800年了,其间不知儒溪书院重修过没有。绥阳在詹淑以前没有真正建县,县志中找不到史实来证明。但到了1612年,冯士奇任绥阳县令时,才重修几年的书院不知何故又“堂庑尽废,只余数椽”了,于是冯士奇再度重修,使之“前后堂宇六楹登进有坊,环缭以垣”,“栋宇巍峨,气象轩敞”。但维持的时间仍不久,崇祯年间(1627-1644)拔贡程生云的《儒溪书院》诗中,就“至今唯存残碑在”了,这之后再没有重修记载。1694-1702任绥阳县令的任昌期写过一首《摘得新·柳公祠》,但读不出儒溪书院是存是毁的任何信息。“乾隆志”在《古迹》篇中,说它已“圮”了。“民国志”中还有关于儒溪书院残碑的说明,仍是冯士奇重修之事。证明儒溪书院是在康熙晚期到乾隆早期这段时间内圮毁的,冯士奇后再没有重修过。
关于书院的消失,有个民间传说。相传有一天,一位先生正在讲学,一头小鹿跑进书院躲在了先生长袍下,接着一个猎人闯进来扫视书院,没发现小鹿就离开了,然后先生放走了小鹿。一天,小鹿又跑进书院衔着先生的衣角往外拽,先生顺着它走出了书院,学生们也跟出去看热闹。这时忽听一声巨响,书院却陷到地下不见了,只留下一个大水坑,即现今柳塘湾的“烂眼”,据说有人在这里发现过碎瓦片。这仅是传说,不一定靠得住。
是谁出于什么动因而建儒溪书院呢?史料中有三个说法。一是“祀”,即祭奠柳宗元;二是“仰”,即敬仰柳宗元;三是教化后人。《重修儒溪书院碑记》中说,“易播一语,友谊笃挚,高风千古,有关名教,则事之有无不必辨,而祠之存留宜矣”,显然是借柳宗元的大德和文名来教化民众,塑造美的灵魂。当然这些都是后人的附会,而建者的真正动因已无法确考。
笔者写此文,是希望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今天,能重建儒溪书院这样意义非凡的古迹,以使其再次起到巨大的教化功能。
第二篇:唐代诗人---马戴诗鉴赏
马戴诗鉴赏
生平简介
马戴,字虞臣,曲阳(今江苏东海西南)人。会昌进士。在太原幕府中任掌书记,以直言获罪,贬为龙阳尉。得赫回京,终太学博士。与贾岛、姚合为诗友。擅长五律。诗保存在《全唐诗》中。
边城独望 马戴 聊凭危堞望,暗起异乡情。霜落蒹葭白,山昏雾露生。河滩胡雁下,戎垒汉鼙惊。独树残秋色,狂歌泪满缨。
马戴诗鉴赏
初秋时节,诗人独自凭倚着高高城楼的堞墙,眺望塞外风光,不由自主萌发了一股独客异乡的感情。
诗人马戴,曾从军大同军幕,独在异乡,面对荒凉的塞外,翻腾着感情波澜,这是十分自然的。全诗似乎是前后两联抒情,中间两联写景,但细细读来四联诗又浑然一体,情景互生。
“聊凭”、“暗起”这两句诗把读者带进了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里去。诗人面对当前处境,既无可奈何,又无法排遣心中的郁闷。这样,就从诗人的内心开始展现诗人的自我形象。颔联、颈联承首联之“望”,写望中所见;也承首联“异乡情”,写出了“异乡情”
暗起的环境。严霜凝结,蒹葭一片惨白,使人感受到一阵寒意;远山昏暗,雾霭在山林中升腾而起,弥漫于山峦峰壑。这是一幅远景,画面中突出了萧索的气氛。紧接着,诗人又呈现一幅近景。胡天的雁群垂下了翅膀,落在荒凉的河滩上;一阵阵动人心魄的鼙鼓之声,从军营里传出。这幅近景,加强了全诗画面凄冷萧瑟的悲凉之感。诗人望中所见,是如此萧条、冷落,又具有鲜明的异乡情调,自然会引起万千思绪,回应了异乡情暗起的缘由。诗人选取了富有特色、富有感情色彩的意象来构成望中所见的境界,引发了读者无限的情思。
诗人的情绪也随着所写步步激荡。末联里“独” 树,“残”“秋色 ”,层层递进,把诗人的情绪“逼” 向了高潮。在孤零零的一棵树上,几片黄叶残留枝头,萧瑟的秋色、萧飒的秋风之中,诗人在树下徬徨,继而狂歌、号泣,泪水如雨,洒落衣襟..这样,诗人就完成了对自我形象的刻画。
从独自一人无可奈何地在城楼凭堞而望,到眼前凄清、悲凉的秋景,到情绪的爆发而狂歌号泣,从叙述、描绘到抒情,从外在动作形态,进入到情绪的深处,很有层次感地完成了诗人自我形象的刻画。这一形象的塑造,动作性鲜明,感情浓烈,可谓形神兼备,给人留下极深刻的印象。严羽《沧浪诗话》曾说:“马戴在晚唐诸人之上。”在某方面说来,这一评价是有一定依据的。
落日怅望 马戴 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临水不敢照,恐惊平昔颜!
马戴诗鉴赏
沈德潜评此诗云 :“意格俱好,在晚唐中可云轩 鹤立鸡群矣。”(《唐诗别裁》)这里所说的“意”,是 指诗的思想感情,全诗以乡愁为主题,曲折地表现了诗人的坎坷不幸,所谓“格”,主要地是指谋篇布局 方面的艺术技巧。这首诗在艺术上最突出的特色,可以说就是:情景分写。情与景,是抒情诗的主要内涵;情景交融,是许多优秀诗作的重要艺术手法。然而此诗用情景分写之法,却又是另外一番景象。
开头二句写诗人在黄昏日落之时,满怀惆怅地遥望乡关,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仰视所见的景物 :“孤云 与归鸟,千里片时间。”晚云孤飞于天际,归鸟投宿 于林间,借着它们有形和无形的羽翼,虽有千里之远也片时可达。诗以“千里”与“片时”作强烈比照,写出云、鸟的自由无碍和飞行之速;但是,这绝不是纯客观的景物描写,而是诗人“怅望”所见,而且这种景物又是引发诗人情思的契机 :“念我何留滞,辞 家久未还。”原来,诗人久客异地,他的乡关之思早 已深深地闷在胸中了。因此,颔联由外界景物的描绘自然地转入内心情感的直接抒发,不言惆怅而满纸生愁,不言归心似箭而实际上早已望穿秋水。
前面写情之后,颈联又变换笔墨写景,景物描写不但切合诗人眼前的情境,而且由近到远,层次分明。
夕阳从近处的树梢往下沉落,它的余晖返照秋山,一片火红,象野火在远远的秋山上燃烧,渐渐地隐没在山的后面。“入”字写出夕阳的逐渐暗淡,也表明了 诗人伫望之久,忆念之殷。不仅如此,这种夕阳西下余晖返照之景,不但增加了诗人的乡愁,而且更深一层地引发了诗人内心深处感时伤逝的情绪。客中久滞,渐老岁华;日暮登临,益添愁思,徘徊水边,不敢临流照影,恐怕照见自己颜貌非复平昔而心惊。其实诗人何尝不知自己容颜衰老,其所以“临水不敢照”者,怕一见一生悲,又增怅闷耳,“临水不敢照,恐惊平昔颜!”尾联充溢着一种惆怅寂寞的心情,以此收束,留下了袅袅余音。
情景分写确是此诗谋篇布局上的一个特点。全篇是写“落日怅望”之情,二句景二句情相间写来,诗情就被分成两步递进:先是落日前云去鸟飞的景象勾起乡“念 ”,继而是夕阳下山回光返照的情景引起迟 暮之“惊”,显示出情绪的发展、深化。若不管格律,诗句稍颠倒次序可作 :“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
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
临水不敢照,恐惊平昔颜。”如此前半景后半情,也是通常写法,但显得稍平,没有上述那种层层递入、曲达其意的好处。而“宿鸟归飞急 ”引起归心似箭,紧接“辞家久未还”云云,既很自然,而又有速(千里片时)与迟(久留滞)对比,所以是“起得超脱,接得浑劲”(见《瀛奎律髓》纪批。)
李重华《贞一斋诗说》指出 :“诗有情有景,且 以律诗浅言之,四句两联,必须情景互换,方不复沓。”
他所说的“情景互换”,就是“情景分写”。当然,这种分写绝不是分割,而是彼此独立而又互相映衬,共同构成诗的永恒美。
楚江怀古(其一)
马戴 露气寒光集,微阳下楚丘。
猿啼洞庭树,人在木兰舟。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云中君不见,竟夕自悲秋。
马戴诗鉴赏
唐宣宗大中初年,原任山西太原幕府掌书记的马戴,因直言被贬斥为龙阳(今湖南汉寿)尉。从北方来到江南,徘徊在洞庭湖畔和湘江之滨,触景生情,仰慕前贤,感怀身世,写下了《楚江怀古》五律三章。
这是其中第一篇。
近人俞陛云在《 诗境浅说 》中说:“唐人五律,多高华雄厚之作,此诗以清微婉约出之,如仙人乘莲叶轻舟,凌波而下也。”他以“清微婉约”四字标举 此诗的艺术风格,确实独具一格。
秋风摇落的薄暮时分,江上晚雾初生,楚山夕阳西下,露气迷茫,寒意侵人。这种萧瑟清冷的秋暮景象,深曲微婉地透露了诗人悲凉落寞的情怀。斯时斯地,听见的是洞庭湖边树丛中猿猴的哀啼,看见的是江上飘流的木兰舟。“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楚辞·九歌·湘夫人》),“船容与而不进兮,淹回水而凝滞”(《涉江》),诗人泛游在湘江之上,见景怀人,屈原的歌声仿佛在叩击他的心弦。“猿啼洞庭树,人在木兰舟 ”,这是晚唐诗中的名句,一句写听觉,一句写视觉 ;一句写物,一句写己;上句静中有动,下句动中有静。诗人伤秋怀远之情并没有直接说明,只是点染了一张淡彩的画,气象清远,婉而不露,让人思而得之。黄昏殆尽,夜幕降临,一轮明月从辽阔的洞庭湖上升起,深苍的山峦间夹泻着汩汩而下的乱流。“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二句,描绘的虽是 比较广阔的景象,但它的情致与笔墨还是清微婉约的。
同是用五律写明月,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望月怀远》),李白的“梦绕城边月,心飞故国楼”(《太原早秋》),杜甫的“星垂平野阔,江入大荒流”(《旅夜书怀》),都是所谓“ 高华雄厚”之作。而马戴此联的风调却有显著的不同,这一联承上发展而来,是山水分设的写景。但“一切景语,皆情语也”(田同之《西圃词说》),“广泽生明月 ”的阔大和静 谧,曲曲反衬出诗人远谪遐方的孤单离索 ;“苍山夹 乱流”的迷茫与纷扰,深深反映出诗人内心深处的零乱彷徨。夜已深沉,诗人尚未归去,俯仰于天地之间,沉浮于湘波之上,他不禁想起楚地古老的传说和屈原《九歌》中的“ 云中君 ”。“屈宋魂冥寞,江山思寂寥”(《楚江怀古》之三),云神无由得见,屈子也邈 矣难寻,诗人自然更是感慨万千了。“云中君不见,竟夕自悲秋”,点明题目中的“ 怀古 ”,而且以“竟夕”与“悲秋”在时间和节候上呼应开篇,使全诗在变化错综之中呈现出和谐完整之美,让人寻绎不尽。从这首诗可以看到,清微婉约的风格,在内容上是由感情的细腻低回所决定的,在艺术表现上则是清超而不质实,深微而不粗放,词华淡远而不秾艳,含蓄蕴藉而不直露。马戴的这首《楚江怀古》,可说是 晚唐诗歌园地里一枝具有独特的素馨花。
灞上秋居 马戴 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
马戴诗鉴赏
此诗纯写闭门寂寞之感。整首诗篇好似一幅形象鲜明、艺术精湛的画卷。我们把它慢慢地打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灞原上空萧森的秋气:撩人愁思的秋风秋雨直到傍晚才停歇下来,在暮霭沉沉的天际,接连不断的雁群自北向南急急飞过。连番的风雨,雁儿们已经耽误了不少行程,好不容易风停雨歇,得赶在天黑之前找到一个宿处。这里用一个“频”字,既表明了雁群之多,又使人联想起雁儿们急于投宿的焦急之状。古人每见雁回,易惹乡思。下面我们继续打开画卷,景象则由寥廓的天际渐渐地转到地面,转到诗中的主人。只见风雨中片片黄叶从树上飘落下来,而寄居在孤寺中的一个旅客正独对孤灯,默默地出神。“落叶他乡树 ”这句,很值得玩索。中国有句老话叫做“树高千丈,叶落归根 ”,诗人在他乡看到落叶的情 景,不能不有所感受。自己羁留异地,何时才故乡东海(今江苏连云港市西南)呢?其心情之酸楚,完全渗透在这句诗的字里行间。“寒灯独夜人”,一个“寒”字,一个“独”字,写尽客中凄楚孤独的况味。不难想象:一灯如豆,伴着一个孤寂的身影。夜已深了,寒意重重,在寒气包围中,灯光更显得黯淡乏力,而诗人孤独凄苦的心情也随之更进了一层。“ 寒 ”与 “独”起着相互映衬的作用:由寒灯而显出夜长难捱,因孤独而更感到寒气逼人。五、六两句让画卷再向下推移,它不仅显示了更大的空间,更细的景物,而且出神入化,展现了诗人的心境。这时夜阑人静,连秋虫都已停止了歌唱,只有露珠滴落在枯叶上的响声,一滴接着一滴,虽很微弱,却很清楚。这句“空园白露滴”用的是以“动” 烘托“静”的手法,比写无声的静更能表现环境的寂静,露滴的声音不但没有划破长夜的寂寞,反而更使人感到静得可怕。试想,连露滴的声音皆可听到,还有什么比这更寂静的呢?下一句“孤壁野僧邻”同样是用烘托的手法。明明要说的是自己孑然一身,孤单无助,却偏说出还有一个邻居,而这个邻居竟是一个绝迹尘世、犹如闲云野鹤的僧人。与这样的野僧为邻,诗人的处境的孤独就显得更加突出了。这两句在写景的同时写出了诗人的心境:秋夜孤房连露滴的声音皆可听到,正说明他思潮起伏,长夜无眠;而所与为邻的只有一个野僧,表明他正想到自己已经被抛出世外,不知何日才能结束这种生活。正是因为这样,所以诗的最后两句也就与前面的描写自然衔接起来,不显得突兀。
最后两句直接说出诗人的感叹 :“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诗人为了求取官职来到长安,在灞上(又作“霸上 ”,长安东)已寄居多时,一直没有找 到进身之阶,因而这里率直道出了怀才不遇的苦境和进身希望的渺茫。
这首诗写景,都是眼前所见,不写浮词雕饰;写情,重在真情实感,不作无病呻吟。因此,尽管题材并不新鲜,却仍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出 塞 马戴 金带连环束战袍,马头冲雪过临洮。卷旗夜劫单于帐,乱斫胡兵缺宝刀。
马戴诗鉴赏
这首《出塞 》,除具有一般边塞诗那种激越的诗 情和那种奔腾的气势外,还很注意语言的精美,并善于在雄壮的场面中插入细节的描写,酝酿诗情,勾勒形象,因而能够神充气足,含蓄不尽,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金带连环束战袍,马头冲雪过临洮。”“金带连环”四字,极精美。“金”字虽是“带”字的装饰词,但又不仅限于装饰“带”字。似写战袍,却旨在传达将士的那种风神俊逸的丰姿。“马头冲雪 ”的“冲”
字,也不只是一个单纯的动词。作者不用带雪、披雪,而用冲雪,是要用这个动词传出人物一往无前的气概和内心的强烈感情。“金”字和“冲”字,都极简洁 而又很含蓄,都为激扬的诗情涂上了一层庄严壮丽的色彩。在着重外形描写时用一两字透露人物内心的美,使人读后感到诗情的既激扬又精致,没有那种简单粗糙,一览无余的缺点。
“卷旗夜劫单于帐,乱斫胡兵缺宝刀。”“卷旗”,避免惊动敌人,的是夜间劫营景象。因风疾所以卷旗,一以见战事之紧急,再以见边塞战场之滚滚风尘。这岂只为景物描写,作者正以战旗之卷,写出勇士夜赴战场的决心与行动。
卷旗夜战,正是短兵相接了,但实际上只是雷声前的闪电,为下句作铺垫。“乱斫胡兵缺宝刀”,才是全诗中最壮烈最动人的一幕。这场“乱斫胡兵”的血战,场面是很激烈的。“缺宝刀 ”的“缺”用得好。
言宝刀砍到缺了刃口,其肉搏拼杀之激烈,战斗时间之长,以及夺得最后胜利,都在此字中传出。诗人在全诗二十八字中,极为精彩地处理了选材、顺序与如何运用并积聚力量等重要问题。前三句,只是引臂抡锤,到第二十六字“缺”时,奋力一击,流火纷飞。
读岳飞《满江红》“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深感“缺”字韵押得险而有力,得高山危卵之势。而马戴在这首诗中的这个“缺”字,虽不当韵脚处,却同样使人惊诧。“乱斫”两字虽很真切而且精辟,但,如无“缺”字,则不见作者扛鼎之力。这一个字所传达的这一真实细节,使诗情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
全诗结构紧密,首句以英俊传人物风姿,次句以艰难传人物苦心,第三句以惊险见人物之威烈,结句强劲有力。至此,人物之丰神壮烈,诗情之飞越激扬均无以复加了。总之,此诗在艺术上处处见匠心,在古代战歌中,不失为内容和形式完美结合的上乘之作。
第三篇:开展“美丽诗乡,幸福绥阳”主题活动总结
小关小学“美丽诗乡,幸福绥阳”
主题活动总结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开展 “美丽诗乡,幸福绥阳”主题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品质,特拟定此实施方案。
一、开展活动内容:
1、开展“美丽诗乡,幸福绥阳”征文演讲比赛。
2、开展诗集制作比赛活动。
3、开展“美丽诗乡,幸福绥阳”诗文、绘画比赛。
二、活动取得成效
1、通过本次活动的开展,让学生收集描绘绥阳风物的诗词,引导青少年在活动中加深对家乡悠久的历史、秀美的山川、淳朴的民风和多彩的文化的认识,激发他们对家乡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增强传承和发展绥阳文化历史责任感。
2、各班充分发动和鼓励全体学生参与到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中。特别是六年级(3)班以班级小组进行诗集制作自己喜欢的诗集,很有新颖,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共同完成,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小关小学少先队
二〇一三年九月六日
第四篇:《鸟》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作品,诗人运用了平白 …
《鸟》的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鸟》,培养古诗读背兴趣。
2.了解这首古诗的大意,体会怜惜动物的情感。
3.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劝导不文明行为。
4.适当延伸,引导学生爱护其他动植物(自然环境),进行口语练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体会情感
1.欣赏《苗岭的早晨》片断,引出可爱的小鸟。
(1)请大家欣赏一段美妙的乐曲。一群歌唱家正在唱歌呢。听一听,告诉我,它们是谁?(鸟儿)
(2)你们喜爱鸟儿吗?为什么?(生说)
2.许多诗人也喜欢鸟儿,把它们写进了古诗。谁来背一背写鸟的古诗?
3.播放母鸟喂食的课件,请学生说说图的内容。
(1)我也喜欢鸟儿,瞧,我还给大家带来几张鸟儿的图片呢。我们一起欣赏欣赏!
(2)图上的鸟儿在干什么呢?
4.请学生表演母鸟捕食归来欲哺幼鸟的情景(教师适时引导后,全体学生活动)。
(1)鸟宝宝们张大嘴巴等着妈妈喂食的样儿真可爱!你猜猜它们现在心里想的是什么呀?
(2)现在我们请××当鸟妈妈,大家当鸟宝宝,好吗?(教师旁白,引导学生表演。)哎,好久没吃东西了,宝宝们饿了。鸟妈妈连忙飞出去找吃的,找呀找呀,啊,找到一条大虫子,赶快叼起来去喂宝宝!
5.讨论能否捕杀鸟儿,换位思考,体会情感。
(1)当课堂充满浓浓的亲情之时,教师扮作猎人:“这只鸟儿可真大呀!瞧我,把它打下来,美美地吃上一顿!”(观察学生的反应,相机引导。)
(2)为什么不能打鸟?
(3)请小记者采访鸟妈妈和鸟宝宝,让他们谈谈鸟妈妈将要遭到枪杀时的感受。
①小组活动:学生分别扮演记者、鸟妈妈和鸟宝宝,进行采访。
②推选一组学生上台表演。
二、导入古诗,读背古诗
1.揭题,简介作者。
(1)噢,鸟儿也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我们应该爱护它们。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古诗。(出示古诗《鸟》。)
(2)学生读诗题,教师简介作者。
2.学生轻声自读诗文,不会读的字多拼读几遍。
3.指名学生试读,学生评议后大家练读。
4.听范读,学生模仿读。
5.出示标有停顿符号的《鸟》,学生自练。
6.以各种形式赛读。
7.教师示范背诵,并适当加动作。
8.学生自背古诗,自配动作。
9.指名学生试背,小组赛背。
三、读中感悟,理解诗意
1.小组讨论诗意,交流互助。
2.全班交流,质疑释疑,理解大意。
四、复习巩固,拓展延伸
1.再设情境,请学生讨论:怎样有礼貌地劝阻伤害小鸟的行为?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1)瞧,这儿又来了一位打鸟人,你该怎么说,怎么做?
(2)谁能用上我们今天学的知识去劝阻他?
2.学生自由谈自己平时保护动物(植物)的事。
鸟的教学反思
《鸟》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作品,诗人运用了平白如话的语言和生动形象的比喻。首先展开议论,讲出鸟儿性命微小,但它们也和人一样,同样有骨、有肉、有皮肤,同样生活在大自然之中,同样拥有美好而珍贵的生命。接着运用母子之情来规劝人们不要伤害鸟类,情感深挚,引人共鸣。从这首诗可以看出,我们的祖先在古时候就有“环保意识”,其中“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已经成为爱护鸟类的宣传语。可以看出爱护大自然是人类的共同愿望。开学初拿到教材我大致了解了教材的教学内容,所以在平日的学习生活中时刻进行软备课,积累对教学有用的材料。本学期,我们的文道早餐是诵读《弟子规》,我每天与学生用心体会《弟子规》的内涵,并落实在自己的实际行动中。我发现大诗人白居易的《鸟》也被收录在《弟子规》小册子的《护生爱物篇》中。我细细地品读了这部分内容,十分兴奋,我一定把这些讲给学生们听。于是在语文书《鸟》这一页的左下角标注上《弟子规》51页-59页,到讲课时备用。
当我和学生们学习《鸟》这首诗时,在完成“读通诗句”“借助注释和词典理解诗意”后恰当地运用了《弟子规》中的故事、图画、标语,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如:放生不杀生,爱护小生命。生态保平衡,美化好环境。我动情地讲述了《一头母牛和子牛的故事》,学生们被深深地感动了,甚至泪流满面。最后,学生们用心背诵《鸟》,为这节课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我想:作为老师的我是用无限的时间,无限的生活在备课;作为学生的孩子们是在用今后的人生经历感受体会诗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