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在中国-爱尔兰经贸投资论坛上的讲话(全文)(推荐5篇)

时间:2019-05-13 23:37: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习近平在中国-爱尔兰经贸投资论坛上的讲话(全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习近平在中国-爱尔兰经贸投资论坛上的讲话(全文)》。

第一篇:习近平在中国-爱尔兰经贸投资论坛上的讲话(全文)

习近平在中国-爱尔兰经贸投资论坛上的讲话(全文)

2012/02/21

2012年2月20日,正在爱尔兰访问的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都柏林出席中国-爱尔兰经贸投资论坛并讲话。讲话全文如下:

在中国-爱尔兰经贸投资论坛上的讲话

(2012年2月20日,都柏林)

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习近平

尊敬的肯尼总理,尊敬的瑞恩首席执行官、万季飞会长,各位企业家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今天,我很高兴有机会在美丽的都柏林同中爱两国工商界朋友们欢聚一堂,共商两国经贸合作发展大计。借此机会,我谨向各位企业家朋友,以及长期以来为促进中爱友好合作作出积极贡献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良好的祝愿!

爱尔兰被誉为大西洋上的绿宝石。这里优美独特的自然风光、悠久深厚的历史文化,都给中国人民留下了美好深刻的印象。长期以来,中爱两国坚持平等相待、互信互利,树立了国与国关系的典范。近年来,两国高层交往日益密切,相互了解不断加深,民间交流更加活跃,为深化双边经贸合作奠定了坚实政治基础、营造了良好社会氛围。

我们高兴地看到,在两国政府和工商界共同努力下,中爱双边经贸合作一直保持良好发展势头。据中方统计,2011年双边贸易额达到58.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8.6%。中国已连续

5年成为爱尔兰在亚洲的第一大贸易伙伴,爱尔兰对华贸易已连续3年保持顺差,2011年顺差额超过15亿美元。截至2011年底,爱尔兰在中国投资项目累计已达241个,实际投资6.41亿美元。中国对爱尔兰投资虽然起步稍晚,但发展势头迅猛,目前实际投资已达1.48亿美元。不断扩大的双边经贸合作,给两国和两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也增进了双方交流,加深了彼此友谊。

女士们、先生们!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同世界各国在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交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2010年,中国经济总量比1978年翻了四番多,占世界经济总量比重从1.8%增加到9.3%。2011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9.2%。特别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从2001年到2010年,平均每年进口商品7500亿美元,为贸易伙伴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和投资机会;在华外商投资企业累计汇出的利润达2617亿美元,年均增长30%。与此同时,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年均增长40%以上,2010年达到688亿美元,居世界第五位。2011年,中国出口增长20.3%,进口增长24.9%,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160亿美元。中国企业“走出去”步伐进一步加快,多边和双边经贸关系继续深化。

当前,中国正在积极实施2011年至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在此期间,中国将构建扩大内需的长效机制,不断扩大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中国将加快科技进步和创新,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加快应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国将继续注重绿色发展,节约能源,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中国将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将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进一步促进对外贸易平衡发展。预计到2015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达到32万亿元人民币,约合5万亿美元,国内市场规模将位居世界前列,进口规模累计有望达到8万亿美元,对外投资将超过5000亿美元,这将给包括爱尔兰在内的世界各国企业带来巨大商机。爱尔兰企业家素有勤于耕耘、勇于开拓的美誉。希望两国企业家抓住机遇,把深化经贸合作作为促进两国经济共同发展的着力点和两国关系新亮点。为此,我提出以下5个方面建议。

第一,扩大双边贸易,大力推动服务贸易发展。“十二五”时期,中国把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将加大力度促进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水平提升。欢迎爱尔兰企业家踊跃参加将于今年5月举行的首届中国(北京)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爱尔兰一直将出口作为经济发展的引擎,是服务贸易强国。中爱货物和服务贸易领域合作前景广阔。希望双方共同努力,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贸易规模,积极发挥中爱经济和产业互补优势,寻找服务贸易合作新的契合点,挖掘更多具有针对性和互补性的产品和服务,充分释放双边贸易的发展潜力。

第二,加强相互投资,拓宽投资合作领域。双向投资合作有利于促进两国经济结构调整,加快产业升级,扩大社会就业。两国政府有关部门应该继续为两国企业加强相互投资提供支持,帮助企业拓宽投资领域,创新投资模式。中国政府将继续鼓励有实力的中国企业赴爱投资,也欢迎更多爱尔兰企业来华投资兴业,共享中国经济繁荣发展的机遇。中国将更加重视保护知识产权,继续为包括爱尔兰企业在内的境内外投资者营造更加公开透明的法律政策环境、更加高效便捷的融资环境和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欢迎爱尔兰企业参与中国经济结构调

整和产业升级,特别欢迎有更多爱尔兰企业到中国中西部、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投资兴业。

第三,发展高新技术,拓展新兴产业合作。爱尔兰在软件开发、信息通信、生物制药等高新技术产业方面具有很强的产业集群优势和成果转化能力。中国正在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推动技术创新,优先发展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在内的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高新技术与新兴产业合作可以成为中爱经贸合作的重点。两国企业家应该抓住机遇,在拓展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合作中增创互利合作新优势。

第四,扶持中小企业,夯实经贸关系基础。中小企业既是两国最活跃的市场主体,也是经贸合作的生力军。应该充分发挥两国中小企业众多及其在技术、研发、人才、市场和经济结构等方面的互补优势,积极拓展合作领域,提升合作层次,促进共同发展,使之成为两国经贸合作新亮点。两国政府及其相关部门要积极为两国中小企业搭建合作平台、开辟新的渠道,促进中小企业在成立、发展、国际化等方面加强合作,为中小企业创造更加良好的投资和经营环境,进一步提高两国中小企业合作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第五,用好合作机制,发挥商协会桥梁作用。要加强两国经贸主管部门的沟通合作,充分发挥中爱经贸混委会作用。同时,两国商协会应该继续积极为企业牵线搭桥,在项目信息交流、重点项目推介、风险控制等各方面提供支持和帮助,推动本国企业参加在对方国家举办的展会、论坛、培训等活动,为两国企业开展交流合作提供更有效的服务、更便利的环境。

女士们、先生们!

当前,国际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进一步显现,世界经济复苏进程艰难曲折,迫切需要世界各国增进互信、加强合作、携手应对。中国是包括爱尔兰在内的欧洲各国应对危机、实现复苏可以借重的可靠朋友,是国际多边事务中可以信赖的合作伙伴。中国将继续以负责任的方式、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支持欧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及欧央行为应对欧洲债务问题所作的努力,继续加强同欧盟的政策沟通和协调,促进中欧经贸、投资和金融合作,参与国际社会对欧洲和欧元区的支持行动。我们相信欧洲有智慧、有能力、有办法克服困难,迎来新的发展。

中国有句谚语叫作:“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爱尔兰也有句谚语说得好:“纵使思忖千百度,不如亲手下地锄”。今天的中国-爱尔兰经贸投资论坛,既是两国企业家的聚会,也体现了两国工商界齐心协力、抓住机遇、共迎挑战的信心和决心。我深信,只要中爱两国政府和工商界坚定信心,攻坚克难,开拓进取,携手奋进,中爱双边经贸合作一定能乘势而上、大有作为,共同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谢谢大家!

第二篇:2009年10月9日在中国-比利时经贸论坛开幕式上的讲话

在中国-比利时经贸论坛开幕式上的讲话

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习近平

(2009年10月9日,布鲁塞尔)

尊敬的菲利普王储殿下,莱特姆外交大臣阁下,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很高兴有机会同比利时和欧盟工商界朋友见面。首先,我谨代表中国政府和人民,向在座各位朋友,并通过你们向长期以来为中比、中欧关系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朋友们,致以诚挚的问候和良好的祝愿!

中比建交38年来,两国经贸、金融、投资、环保等各领域合作全面推进,为两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比利时一直是中国在欧盟的第七大贸易伙伴。去年,尽管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但双边贸易额仍实现14.4%的增长,达到202亿美元,是建交时的1000倍;两国相互投资也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实现逆势增长,显示了巨大发展潜力。特别是西安杨森、贝卡尔特、英博啤酒等比利时在华企业取得良好业绩,中远集团、华为公司、上港集团等中国企业也积极在比利时投资兴业。昨天,两国有关部门和企业签署了加强投资、税收、金融、技术等领域合作的文件,用实际行动发出了我们两国携手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积极信号。

中比应巩固两国机电、航运、纺织、电信等传统领域合作,拓展生物技术、新能源、微电子、环保等领域合作,鼓励两国科技园、经济技术开发区加强交流合作。中方欢迎更多比利时企业赴华投资兴业。我深信,这次中国贸易投资促进团访比必将带动更多中国企业来比利时投资合作。比利时企业拥有先进的实用技术,中国拥有广阔市场和巨大发展潜力。我们双方可以在高端制造业、金融、核能、旅游、港务、企业管理等领域加强技术合作和人员交流。比利时企业还可以在参加中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西部大开发、中部地区崛起中不断丰富同中方互利合作内涵。为促进两国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应该充分发挥中比经贸混委会、中比投资基金等合作机制的作用,努力消除贸易和投资壁垒,在长期商务签证和工作许可等方面为两国企业提供便利,提高中比投资基金的效率。同时,在保护知识产权、规范市场秩序方面加强政府部门的监督管理,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环境。

女士们、先生们!

中比关系发展是中欧关系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纵观中欧关系30多年的发展历程,双方相互了解不断加深,合作空间不断扩大,特别是伴随着欧洲经济不断发展和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中欧合作的广度和深度都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中欧贸易额在30年内增加了100倍。欧盟长期保持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和出口市场地位,并成为中国第一大进口来源地。中国已成为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

当前,中欧关系发展既面临新的挑战、也面临新的机遇。

中欧双方应该坚持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定位,紧紧抓住务实合作主线,坚定不移推进互利双赢合作格局,在宏观经济政策和财经领域加强对话,在中小企业、贸易便利化、科技、交通、邮政等领域加强合作,在共同推进国际金融体系改革中加强协调,以实际行动反对各种形式的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我深信,只要我们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认识和发展彼此关系,恪守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的原则,中欧互利合作的前景一定会更加美好!

女士们、先生们!

中国人民刚刚隆重庆祝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60年来,中国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年均增长达9.8%,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三位。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农村贫困人口从2.5亿减少到4000万。中国用占不到全世界10%的耕地稳定解决了13亿人口吃饭问题,改革开放前长期困扰我们的短缺经济状况已从根本上得到改变。

当然,中国人口多、底子薄,加上受到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的制约,目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仍排在世界100位之后。中国要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进而基本实现现代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需要付出长期艰苦努力。

中华民族热爱和平。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无论中国发展达到什么程度,中国都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始

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合作,积极参与国际社会应对各种全球性问题的协调和合作,积极推动妥善解决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同各国一道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女士们、先生们!

在国际社会共同努力下,现在世界经济出现了回暖迹象,但世界经济复苏还将经历一个缓慢曲折的过程。中国在应对这场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把扩大国内有效需求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立足点,迅速出台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一揽子计划和政策措施,使经济形势总体企稳向好,但中国经济回升基础还不稳定、不巩固、不平衡。我们将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进一步扩大国内需求,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抓好自主创新和节能减排,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

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中国同比利时和欧盟其他国家保持良好沟通和合作。我们要落实二十国集团领导人3次金融峰会成果,继续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推进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加强国际金融监管合作,防范国际金融风险。通过改革创造有利于世界经济健康发展的制度环境。

在座各位都是比利时和欧洲经济工商界的重要人士,希望你们为深化中比、中欧经贸合作继续发挥积极作用。只要我们大家共同把握机遇,精诚合作,中比、中欧经贸合作一

定会再上新台阶、再创新辉煌!谢谢各位。

第三篇:温家宝总理在中马经贸投资合作论坛上的致辞(全文)

温家宝总理在中马经贸投资合作论坛上的致辞(全文).txt38当乌云布满天空时,悲观的人看到的是“黑云压城城欲摧”,乐观的人看到的是“甲光向日金鳞开”。无论处在什么厄运中,只要保持乐观的心态,总能找到这样奇特的草莓。温家宝总理在中马经贸投资合作论坛上的致辞(全文)

2011年4月28日,中国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吉隆坡与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共同出席中马经贸投资合作论坛并致辞。致辞全文如下:

共同推动中马互利合作再上新台阶 ——在中马经贸投资合作论坛上的致辞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 温家宝(2011年4月28日,吉隆坡)

尊敬的纳吉布总理阁下,女士们,先生们:

我很高兴在吉隆坡与中马两国经济界人士相聚。借此机会,我代表中国人民,向马来西亚人民致以亲切问候!并向长期致力于中马经贸合作的两国经济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谢和崇高敬意!

这是我担任总理以后时隔六年再次访问马来西亚。六年来,马来西亚积极推进经济转型,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外交务实活跃,地区和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中国人民为马来西亚的发展和进步感到由衷高兴和钦佩。

中国和马来西亚是隔海相望的亲密邻邦,两国人民之间的传统友谊源远流长。马来西亚是第一个同中国建交的东盟国家。在两国几代领导人和双方人民的精心呵护下,中马关系经受住了时间和国际风云变幻的考验,步入成熟、稳定、健康的发展轨道。

政治上,两国战略互信加深,高层交往频繁。双方就两国关系及重大国际地区问题保持密切沟通。在涉及彼此重大利益的问题上相互支持,照顾彼此关切;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同舟共济,共克时艰;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应对气候变化、粮食和能源安全等重大国际问题上持相同或相似立场,共同维护发展中国家利益。两年前,纳吉布总理上任不久,选择中国作为东盟之外的首个出访国家,并在北京签署了两国战略性合作共同行动计划,标志着中马关系进入新阶段。

经济上,两国互利合作快速发展,领域不断拓宽。近十年,双边贸易额增长近8倍,2010年达到742亿美元的历史新高。中国已是马来西亚最大贸易伙伴,也是马来西亚棕榈油出口的最大市场,马来西亚是中国在东盟最大的贸易伙伴。中马双向投资日趋活跃,目前总金额已突破60亿美元。“香格里拉”和“百盛”等马来西亚品牌在中国家喻户晓。中方企业在马来西亚参与基础设施合作初见成效,已开工建设了槟城二桥、巴贡电站等一批重点工程。两国金融合作走在中国同东盟国家合作的前列。在国际金融危机肆虐的时刻,两国央行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国家间第一个本币互换协议,为维护地区金融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林吉特成为第一个在中国银行间外汇市场挂牌交易的新兴市场国家货币。

人文上,两国人员交往密切,科教文卫体等领域交流合作扎实推进。两国互为重要的海外游客来源地,现在每周往返两国的航班达到170架次,每年人员往来超过200万人次。“新马泰”至今仍是最受中国民众青睐的出境旅游线路。中国在马来西亚留学生人数超过万人,是马来西亚最大留学生来源国之一,马来西亚来华留学生也有近4000人。他们都是中马友好薪火相传的使者。

实践证明,中国和马来西亚既是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的真诚朋友,也是平等互利、合作共赢的可靠伙伴。中马关系越往前走,相互理解和友情就越深,共同利益和需求就越多,两国人民得到的实惠也就越大。

女士们,先生们:

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东亚地位进一步上升,中国和马来西亚都面临发展的重要机遇和挑战。扩大和深化中马互利合作,符合双方的根本利益,也有利于促进本地区和平稳定和发展繁荣。我这次访问贵国,就是要巩固中马友谊与互信,推动两国关系实现新的更大发展。上午,我同纳吉布总理进行了友好会谈,对发展两国关系达成广泛共识,签署了《两国政府关于扩大和深化经济贸易合作的协定》等多个重要合作文件,确立了新形势下两国互利合作的原则、方向和框架。这里,我想就促进两国经贸合作全面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第一,扩大双边贸易规模。中马两国经济结构各具特色,互补性强,双边贸易还有较大的潜力可挖。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对马来西亚棕榈油、橡胶以及电子产品的需求还会增加,同时中国各类机电产品物美价廉,适用性强,也符合马来西亚的需要。双方应该充分利用中国-东盟自贸区的优惠政策,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扩大进出口规模。在巩固传统大宗商品贸易的同时,努力扩大高新技术、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提高信息通信、生物制药、绿色科技产品的出口比重,进一步优化两国贸易结构。中国政府欢迎马方企业到中国参加各种展览会和交易会。马来西亚是今年中国-东盟博览会的主题国,希望马方企业积极参会,推介产品和交流经验。中方理解马来西亚对华出口热带水果的愿望,决定开放从马来西亚进口冷冻榴莲,也希望马方能逐步增加中国清真食品、汽车产品的进口。在中马双边贸易中,中方一直存在比较大的逆差,对此中方坚持以积极眼光看待,不搞贸易保护主义,致力于发展中逐步实现进出口平衡。

第二,深化双向投资合作。中国政府一如既往地欢迎马来西亚企业到中国发展,特别是到中西部和东北部地区投资兴业。广西钦州中马产业园区是双方在中国西部地区合作的第一个工业园,具有示范意义。中国政府欢迎马方有实力的企业积极参与园区的规划和开发建设。尽管中国企业对马投资起步较晚,目前规模不大,但增速很快,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中国政府鼓励和支持有实力的企业扩大对马来西亚的投资,重点开展加工制造、能源资源、服务业等领域的合作,希望马方提供政策支持和投资便利。

第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合作。今后一个时期,马来西亚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很大,中国企业经验丰富、技术过硬、造价合理,双方合作的空间很大。中方支持中国企业通过多种方式,参与马来西亚道路、桥梁、港口、电站、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双方正在商谈中的马来西亚南部铁路、槟州明光水坝等重大项目,建成后将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必将成为两国企业互利共赢的标志和中马友谊的象征。希望双方企业通力合作,争取早日开工。

第四,拓展双方金融合作。这是两国经济界的迫切要求,也是促进两国经贸合作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中国政府欢迎马方金融机构到中国拓展业务规模,已正式批准马来西亚国家银行在北京设立代表处,允许马来西亚国家银行在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进行投资。希望双方企业充分利用好双边本币互换安排和两国货币即期交易业务,扩大本币在双边贸易结算中的比重。中方愿意根据双方合作项目的实际需要增加政策性融资规模,同时鼓励金融机构为条件成熟的项目提供商业贷款。

第五,促进教育科技等领域的合作。教育科技是中马合作和交流的重要领域。中方愿意加强两国学者、教师、专家和学生的交流,推动高等院校之间的合作。中方在马来亚大学设立了孔子学院,马方在北京外国语大学设立了马来研究中心。两国政府刚刚签署了高等教育学位学历互认协议,中方欢迎更多的马来西亚学生到中国留学,愿意大力开展两国青年友好交流活动。中马科技合作具备较好的基础和条件,双方在生物、遥感、信息、中医药、海洋等领域互有优势,应进一步促进共同研发与人才培训合作。未来五年,中方愿意为马方培训超过1万名通信行业的人才。

女士们,先生们: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越发展,同世界的联系越紧密,就越需要一个和平稳定的外部环境,越需要加强同世界各国的密切合作。开放包容、互利共赢、共同发展,是我们三十多年来发展对外关系的最深体会,也是我们不断进步的重要法宝。

中国刚刚制定了“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坚定不移地扩大对外开放,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我们将实行进口和出口并重、吸收外资和对外投资并重的政策,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促进进出口平衡发展。我们将努力扩大和深化同各方利益的汇合点,在巩固同发达国家经贸合作的同时,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深化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和务实合作,促进共同发展。我们将完善区域开放格局,深化沿海开放,扩大内陆开放和沿边开放,把与东盟接壤的广西、云南建成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中国将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区域合作,推动建立均衡、普惠、共赢的多边贸易体制,反对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所有这些举措,必将给包括马来西亚在内的世界各国企业带来更大的商机。

实践已经证明必将继续证明,中国的发展,对马来西亚、对周边邻国、对世界,都是机遇,而不是挑战,更不是威胁。

今天在座各位都是中马两国经济界的精英,深化两国经贸合作的历史重担落在你们肩上。我坚信,通过双方的不懈努力,两国传统友谊一定会进一步加深,各领域互利合作一定会取得更大成果,中马关系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预祝本次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谢谢各位!

第四篇:在北京大学第六届中国民营企业投资与发展论坛上的讲话

——在北京大学第六届中国民营企业投资与发展论坛上的讲话

同志们:

很高兴参加今天北京大学举办的论坛,和大家一起探讨民营企业发展问题。当前我们谈论民营企业发展问题,离不开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这个时代背景。从历史的视野看,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我们建国以来的第三次历史性变革。如果说第一次变革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创造了新中国60年的辉煌成就;第二次变革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带来了改革开放30年的飞速发展;那么第三次变革将会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形成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格局。在这场伟大的变革中,民营企业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按照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自身素质三个方面有更大作为的要求,把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统一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伟大实践中。

下面,我愿就此谈几点看法。

一、民营企业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刻不容缓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时代要求、发展规律,是复杂的难解之题,也是现实的必解之题。形式喜人、形势逼人、形势不等人,民营企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在“加快”上下功夫、求实效。

首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世界现代化进程锤炼的历史经验。近300年的世界现代化史,就是一部发展方式的更新史。英国依靠工业革命转向工业立国,孕育了超凡的能量,成为跨越两个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领头羊;美国重视科技发明和信息革命,使其成为一个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国家,跃居世界第一经济强国,并以不断创新的方式增强综合国力、巩固经济强国的地位。相反,拉美国家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虽已实现了人均GDP3000美元,但由于未能在收入分配等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方面及时转型,本国企业缺乏技术创新动力,增长粗放方式难以向集约化过渡,最终掉进了“拉美陷阱”而徘徊不前。同样,20世纪90年代后日本、韩国由于忽视了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型,一个个“大企业和超大企业”缺少创新的激励,技术多停留于模仿层面,缺乏企业核心的凝聚力和竞争力,经济发展陷入困境。没有一劳永逸的现代化,也就没有一成不变的发展方式。在发展方式这个问题上,不变则罔,不进则退,这条两百多年来锤炼的历史经验,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推进现代化的国家理念。

其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根本体现。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表面上是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冲击,实质上是对经济发展方式的冲击。国际金融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迫使我们必须重新审视和评判传统的发展方式。重国际市场、轻国内需求,重低成本优势、轻自主创新能力,重物质投入、轻资源环境,重财富增长、轻社会福利水平提高,成为我国长期形成的传统发展方式的主要弊端。这种发展方式忽视结构的优化、质量的提高、效益的增加、过程的可持续和成果的共享,难以实现质与量的统一、快与好的统一、物与人的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无法保持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国际金融危机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更加凸显,不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今后发展的代价会越来越大、发展的空间会越变越小、发展的道路会越走越难。因此,我国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仅有利于跟上世界经济发展方式变革的步伐,而且关系到我国在未来竞争中能否获得新的优势,关系到我国在现代化征途上能否取得新的成就,关系到我国能否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后劲。

最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民营企业科学发展的必然抉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体归根结底是企业,我国民营企业已占全国企业总数的70%以上。广大民营企业能不能调整好自身结构、转变好发展方式,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全局。当前,规模较大的民营企业正面临发展转型期,为数众多的中小企业正处于创业成长期。在大力发展民营经济过程中,民营企业平均生存期较短,人才短缺,市场准入、融资困难等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总体上发展方式仍然粗放,高耗能、高污染、低技术、低水平现象比较普遍,加工贸易型、资源依赖型、能源消耗型企业所占比例偏大,处于产业链低端的数量偏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偏弱。许多中小企业由于对宏观形势把握不准,生产经营不善,应对挑战准备不足,在生存与发展上陷入困境,越来越显示出传统发展方式的不可持续性,更需要我们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帮助。实践证明,成长性强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角,企业技术创新的环境有一条完整的“生态链”。因此,培育和引导有实力的龙头企业,充分利用他们强大的技术力量,带动广大中小企业注重技术进步,走产业集群化、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发展可持续的道路,将成为民营企业科学发展的必然抉择。

二、民营企业要结合实际确立转变发展方式的重点

广大民营企业所处地域不同、分布行业不同、发展规模不同,决定了其转变发展方式的重点不同、途径不同、速度不同,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量企“裁衣”、视情施策,不能“一刀切”、“齐步走”。

一要把握发展趋势,谋划好发展战略。适应新一轮世界经济变革和调整,发达国家的制造业正加快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信息技术与制造环节日益融合,工业产品附加值构成中纯粹制造环节所占的比例越来越低,研发设计、产品营销、电子商务、战略咨询等专业化生产服务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服务业正在从传统的服务经济向现代服务经济转变,现代金融、现代物流、信息服务、技术服务等服务创新层出不穷;传统产业正在从简单的技术改造向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变,低碳经济、绿色经济正在成为发展潮流。民营企业要把握这些发展趋势,从自身实际出发,重新审视企业发展战略,创新发展模式,根据经济社会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完善发展战略。

二要积极调整结构,培育新的增长点。企业调整结构要发挥主动性,顺应产业发展规律的结构调整越自觉、越主动、越及时,发展质量就越高,发展后劲就越足,发展活力就越大。企业调整要注重全方位,按照经济社会发展趋势调整组织结构,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根据居民消费结构变化调整产品结构,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运用新技术、新材料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培育整体竞争优势。企业调整结构要坚持经常性,充分认识结构调整既是阶段性艰巨任务,又是经常性工作,必须常抓不懈。在调整结构过程中民营企业要积极投身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工程、现代物流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创造新产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要推动自主创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经济结构调整的周期不断缩短。一些新兴技术的出现,深刻影响并改变着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许多传统产业发生了“颠覆性”的革命。比如现代信息技术促成传统制造业向柔性化、智能化转变,大批量、单一品种的规模化生产方式渐行渐远,小批量、多品种的生产方式大行其道,产品得到极大丰富,市场被不断细分。民营企业要培育具有特色且可持续的核心竞争力,就必须顺应科技和消费文化发展的趋势,大力推进文化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组织创新。要通过广大民营企业的努力,加快构建我国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同时以企业并购、技术合作、吸纳人才等举措,多渠道地吸收全球创新资源和最新成果,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努力掌握更多自主知识产权,培育更多自主品牌,提升核心竞争力。

四要搞好节能减排,努力实现低碳发展。民营企业要认清世界发展大势,把握国家产业导向,坚持绿色投资原则,积极调整投资结构,主动跟踪并投资于低碳产业、产品,努力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从优化升级和有进有退两方面入手,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对耗能高、污染重的产能加快淘汰和升级改造步伐,推进企业转型升级,实现集约、高效、无废、无害、无污染的绿色发展;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全力推行清洁生产。资源配置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过程中有两个方面内容:一是资源的利用效率,其核心是降低单位产品的资源耗费数量;二是资源的配置效率,其核心是在把具有可选择用途的资源配置到不同的生产用途过程中,能够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得到最大的产出。民营企业的低碳发展之路应该采取既基于国情又符合世界发展趋势的技术路径,制定清晰的阶段目标和可行的优先行动计划,把“低碳化”相关指标整合到各项计划和管理制度中去,探求节能减排的发展模式,不断提高企业技术与产品的竞争力,实现技术跨越式发展。

三、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践中培育一支高素质企业家队伍

实践证明,成熟的市场经济必须具备两个基本要素,即与市场经济相配套的完善的法律体系和市场化、职业化的企业家队伍。我们的民营企业领导者大多集投资者和管理者、经营者于一身,在早期的市场“拚杀”中练就了一身本领,但面对科学发展的新要求,还必须以现代企业家的高标准,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实践探索中,勇于接受锤炼,全面提高素质。

一要加强战略修养,树立科学发展理念。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实践中,我们清楚地看到,企业有无发展战略,发展战略是否科学,已经成为企业发展能否抗风险、可持续的关键因素。我国的民营企业都是从小到大发展起来的,现在大多数还属于中小企业,这种发展历程和发展规模使得许多民营企业不注重、不善于制定和完善企业发展战略。特别是面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要求,一些民营企业决策者由于缺乏审时度势的战略修养,不能主动求变,思路还不够清晰,行动比较盲目,对于企业发展战略缺乏清醒的认识和把握。在国家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大节能减排力度,一些高耗能、高污染的落后产能必将被淘汰的政策规范下,可能有一批企业因越不过这道“坎”而面临生存危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涉及众多领域和方面,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从认识论的角度讲,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必先转变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思路决定出路,企业发展战略就体现着企业的发展思路,决定着企业的发展出路。因此,要想成为现代企业家,就必须坚持按照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要求,树立远大的目标,用唯物辩证法分析形势、判断趋势、把握未来,特别是有实力有条件的企业要坚持“走出去”战略,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把自己和企业的发展与时代前进的潮流紧密结合起来,以新的思维运用新的战略和方法,不断解决现存的问题,也就是要站在高起点,抢占制高点,达到高水平,成为具有战略修养的科学发展推动者。

二要始终坚持学习,提高科学管理水平。我们正处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知识“折旧”速度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在这样一个知识日新月异、局势瞬息万变的时代,民营企业要做到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其领导者树立强烈的“职业风险”意识,牢固树立终身学习观念,注重提高学习能力,带领建设学习型企业,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过程,就是不断解放思想的过程。思想解放,包含着内容的解放,同时也是思维方式的转变。所以我们如果放松学习,不及时“充电”,知识就会迅速老化,思想就会很快僵化。如果我们对新事物、新现象的感觉理所当然,缺乏以新的视角进行探索的新思路,那就看不到也提不出问题,抽象不出规律,解决不了矛盾。尤其在重大问题决策中,不能情况不明决心大,心中无数点子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一场智慧的较量、技术的竞争、管理的博弈。因此,要想成为现代企业家,就必须自觉树立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以发展战略谋划、人才队伍建设、企业风险管控、公共关系高层协调为企业家自身管理企业的主要职责,树立“少干就是多干”的思维,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要在创新企业发展战略上着力,把好企业发展的“方向盘”,做到驾驭有方;要在规范企业管理制度上着力,紧紧围绕以人为本和企业生产经营成本的“两本”管理,健全预测、预警、预案一体化的企业风险管理制度,做到管理有道;要在建设企业文化上着力,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创造力,做到发展有根。

三要发扬创新精神,不断创造发展奇迹。创新是现代企业家的必备素质、重要责任,体现的是精神境界,能够为企业发展注入无穷活力。如果说改革开放激发了中国人的创业激情,那么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新形势下,民营企业除了要保持创业激情,更要发扬创新精神,提高创造能力,使自己的企业能够成为长于研发设计的“头脑公司”,而不甘于做只赚加工利润的“手脚公司”。发扬创新精神,就要鼓励冒险、宽容失败、崇尚创业,勇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而且要不断吃新“螃蟹”,必要时也要敢于吃“鳄鱼”。“十二五”期间将是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也将是民营企业集中创造奇迹的展示时期。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奇才”创造奇迹。民营企业必须重视人才储备,吸引更多的高端人才、国际人才、创新型人才,广泛吸纳人才、真心对待人才、放手使用人才,形成支撑企业创造奇迹的人才队伍。因此,要想成为现代企业家,就必须着眼未来发展大势,围绕国家发展大局,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过程中创造出更多的发展奇迹来。

四要勇担社会责任,具有持久人格魅力。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的认可程度,往往决定着企业发展的现实空间和长远潜力。因此,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树立发展生产、回馈社会的价值理念,不仅有利于社会进步,也有利于企业发展。作为民营企业领导者,要充分认识到发展好企业、提供好就业、关爱好职工是企业的首要社会责任,维护市场秩序、严格诚信守法是企业的基本社会责任,扶危济困、产业报国是企业的长期社会责任。民营企业领导者的社会责任感,是其内在品德和综合素质的体现。实践证明,民营企业能否长久发展,关键还要看其领导者的人品、眼界、心胸,是否具有持久的人格魅力。产品如人品。德,得也。无德者,既不能得人心,也不能得财富;既不能留住人才,更不可能经营好企业。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过程中,民营企业要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扶危济困的传统美德,积极投身公益慈善事业和光彩事业,当前特别要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作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和目标。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民营企业是人民群众就业的主渠道。只有劳动关系和谐了,才能巩固就业、促进就业,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夯实人力资源基础。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黄金期”,也是各种矛盾的凸显期,因各种利益冲突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一定范围内存在的企业劳动关系也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民营企业要切实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建立职工工资随企业效益增长稳步增加的机制,及时足额缴纳各种社会保险,切实搞好劳动安全保护,加强对职工的技能培训和人文关怀,实行人性化管理,不断改善职工工作生活条件,使其更加有尊严地工作和生活。因此,要想成为现代企业家,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勇担社会责任,由传统的“资本发展战略”转为“人本发展战略”,由“广告营销”理念转为“人文营销”理念,由“人治管理”转为“人本管理”,以自身的良好品德、人格魅力赢得职工尊重和社会信任。

尽管当前国际经济形势依然充满不确定因素,国内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仍需巩固,民营经济发展依然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但是只要广大民营企业认清形势、坚定信心、抓住机遇、迎难而上,把握和运用好科学发展观这个强大的思想武器,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一定能够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促进“两个健康”,为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第五篇:在中国责任保险发展论坛上的讲话

各位嘉宾,同志们:

今天,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联合举办“中国责任保险发展论坛”,深入探讨发展责任保险的有关问题。这次会议的召开,对于促进保险业与安全生产工作的相互结合和共同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作用。我代表国家局,向各位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顾秀莲副委员长在百忙中出席了我们的会议,并发表了重要讲话,明确了保险业以及安全生产工作的方向任务。吴定富主席在刚才的讲话中,阐述了发展责任保险的意义和思路,听了很受启发和鼓舞。下面,我简要介绍一下目前的安全生产形势,并就如何推动商业保险与安全生产工作的结合,谈一些粗浅的意见。

一、全国安全生产状况总体趋向好转,但形势依然严峻

虽然安全生产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由于受经济发展阶段、生产力水平,以及结构性矛盾、体制性障碍等深层次原因的影响和制约,加上一些地方和单位责任制不落实,工作不到位,造成我国目前的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

第二,重特大事故尚未得到有效遏制。2001-2003年,全国共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特大事故397起,平均2.76天1起;发生一次死亡30人以上的特别重大事故42起,平均26天1起。发生一次死亡100人以上的事故3起,大约每年1起。这些事故,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了巨大损失,在国内外造成严重影响。

西方工业化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其安全生产大致上都经历了从事故上升、高发,然后逐步稳定、下降这样一个周期。一般来说,gdp人均1000-3000美元这个区间,往往是生产安全事故的高发期。我国目前正处在这样一个阶段。东部沿海地区和珠江三角洲的情况也表明,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总量的快速扩张,事故发生的机率也大大提高了。本世纪前20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必须把事故多发的势头控制住,实现安全生产与经济社会的同步发展。安全生产工作面临的挑战是严峻的,任务是艰巨的。

二、把商业保险引入安全生产领域,有助于促进安全生产工作

保险业与安全生产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两者在最终目的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都是为了更好地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合法权益,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协调发展,客观上具有紧密结合、良性互动的内在需要和动因。把安全生产工作与保险业结合起来,积极发展工伤事故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既可以促进安全生产工作,又可以拓展保险业的领域,充分发挥保险业保障人民群众利益、促进经济发展的社会功能;既是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客观需要,也是保险业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

保险业与安全生产工作相结合,保险机构主动介入工伤预防,是国外的一条成功经验。在欧美等先进工业化国家,工伤保险已成为安全生产工作的三大支柱(即安全立法、安全监察和工伤保险)之一。保险业发育比较成熟的德国,建立了35个同业工伤事故保险协会,既负责调查事故、办理赔付,也负责所辖范围内企业安全生产日常性监督检查,提供安全生产政策、技术等方面的咨询和指导。由于保险机构面向企业所做的工作,是以防范事故、服务企业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更容易被企业所接受。而其独特的经济手段和激励约束机制,又是一般的政府监管、监察行政执法工作所无法替代的。在西方工业化国家从事故高发到基本稳定、最终实现根本好转本资料权属文秘资源网严禁复制剽窃的安全生产发展过程中,保险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并重,是世界各国在工伤保险方面的通行做法。由于种种客观原因,目前我国的商业保险尚未真正进入安全生产领域,雇主责任险、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等商业险种,尚未得到普及和推广。现阶段我国的工伤保险,主要采用社会保险、统筹统管的形式。

首先要充分肯定,工伤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在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分散用人单位事故风险和促进安全生产工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应该看到,社会保险在运作机制、资金利用效率、以及对安全生产工作的促进程度等方面,也存在着一些需要深入研究和完善的地方。由于高风险行业事故频繁,赔付率较高,工伤社会保险制度建立后的许多年来,多数煤矿、危险化学品等高风险企业尚未纳入工伤社会保险统筹;由于力量有限,一些地方的工伤社保机构只能把精力放在向事故伤害对象提供保险救助,办理医疗和抚恤赔付上,较少介入事故防范和安全生产工作,存在着工伤保险与工伤预防脱节的现象;一些地方的工伤保险费用结构不尽合理,基金统筹账户结余过多。

我们相信,随着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的正式实施和社会保险制度的不断发展完善,这些问题最终都会得到解决。

为了尽快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工伤保险体系,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应当在安全生产和工伤保险领域,尽快引入商业运作机制。在坚持和完善工伤社会保险制度的同时,积极发展雇主责任险、人身意外伤害险以及其它商业险种。使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服务和促进我国的安全生产工作。

以责任保险为主要形式的商业保险进入安全生产领域,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安全生产工作起到促进作用。

一是保险费的收缴。可以采用差别、浮动费率,根据投保单位的行业风险类别、职业伤害频率、企业安全生产基础条件等,划分不同的费率档次。风险较大、职业伤害频率较高和安全基础较差的企业,缴纳的保险费率相应就高。同时将费率与企业一段时间内的事故和赔付情况挂钩,定期调整缴费标准,对安全措施得力、事故减少、赔付下降的企业,以降低保险费率作为奖励;反之则以提高费率作为惩罚。通过发挥费率机制的作用,促使企业重视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加强安全防范。

二是保险机构超前性开展事故预防工作。商业保险的特点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为了减少赔偿支出,降低保险成本,保险公司需要做好防灾防损工作,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对投保企业进行安全监督检查。对隐患严重的客户,要提出改进安全生产工作的措施。同时积极推广安全性能可靠的新技术和新工艺,促使企业提高本质安全水平。保险公司在经营状况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拿出一部分资金,从事公益性、社会性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和安全文化建设,增强从业人员和社会公众的安全意识,从而减少事故,降低赔付,实现商业保险机构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三是保险公司的事故调查工作。伤亡事故发生后,保险公司为了办理赔付,将对事故进行必要的调查。这种调查,事实上也是对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一种特殊形式的监督。通过调查,不仅可以划分责任,同时可以发现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差距和问题,促使企业加强和改进安全管理,防止同类事故的再次发生。从这个意义上说,商业保险公司的事故调查人员,就是一支不占行政编制安全生产监管队伍。总之,商业保险进入安全生产领域,可以使安全生产工作多一种手段,多一份支持,多一份保障。

三、从实际出发,探索商业保险与安全生产工作相结合的方法途径

商业保险与安全生产工作相结合的前景广阔,内容丰富,方法途径很多。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可以先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在各类企业特别是小企业积极推行工伤事故雇主责任险。小企业事故多发,已经成为当前安全生产领域的突出矛盾。2001年以来全国发生的一次死亡3人以上的重特大事故,70%发生在小企业。为数不少的小企业业主,安全生产法律意识淡漠;个别业主甚至“要钱不要命”,以牺牲工人安全和健康来为自己换取超额利润。而且,由于企业规模小、家底薄,发生重特大事故后,一些业主常常躲避逃匿,把抢险救灾和事故善后完全推给地方政府。在小企业推行工伤事故雇主责任保险,不仅有助于强化业主的安全意识,保障小企业的健康发展;同时也有助于扭转“业主发财、政府发丧”的情况,切实维护广大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

(二)在高风险行业推行商业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推行这一险种的法律依据非常充分,《安全生产法》、《劳动法》、《煤炭法》、《建筑法》等,对此都有明确的规定。由于高风险行业事故多发,赔偿数额较大,一些地方的工伤社会保险机构感到很为难,迟迟没有纳入统筹。迫切需要探索新的方法途径,来解决高危行业的工伤事故保险问题。

高危行业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的基本思路是:通过政府引导和保险机构的宣传运作,在企业自觉自愿的原则下,上缴一定的保险费用,由特定的商业保险公司对企业工伤事故实行承保。企业作为被保险人,当其员工受到工伤事故的意外伤害时,可以按照合同的约定,由商业保险公司来履行主要的赔偿责任。通过实行浮动费率,建立激励约束机制,促进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

鉴于目前我国在煤矿安全方面,已经建立了全国统一、垂直管理的监察工作体系,在政府引导和行政推动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同时经过这些年的努力,全国煤矿安全状况逐步趋于稳定,在保险费基数测算方面,具有一定的便利条件,因此建议先在煤矿推行。可以选择若干个具有代表性的省区进行试点,就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的运作模式、管理方式等,深入进行探索,取得经验后再在煤炭行业和其它行业推广。

(三)探索和发展商业性工伤事故同业保险。借鉴德国工伤保险同业协会的模式,本着风险共担的原则,选择伤亡事故多发、安全生产任务比较繁重的行业和领域,如煤矿、非煤矿山、危化品、烟花爆竹、建筑施工等,探索和实行工伤事故同业保险。设立行业性工伤保险基金。依托商业保险公司、行业协会和相关机构,依法建立具有社团法人资格的基金管理和经办机构,在保监会和安全生产监管部门的指导下开展工作。按照“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的原则,合理筹措、分配和使用保险基金。在保险基金的使用方向上,分别用于工伤预防、医疗康复和事故伤害赔偿三个方面,形成保险与预防紧密结合的“三位一体”的工伤保险机制,实行工伤事故同业保险,既符合现代工伤保险的发展趋势,也符合我国国情。不仅有助于健全完善工伤社会保险制度,而且有助于商业保险更好地进入安全生产领域。同业保险机构可以根据安全生产的实际,来设定新的险种,拓宽商业保险进入的渠道;通过设计保险条款,明确除外责任、严格赔偿条件等,有效防止企业投保后可能出现的忽略安全防范等消极现象,防范业主责任转移后的道德风险以及少数不法业主可能发生的恶意伤害行为,更好地体现国家在安全生产领域发展商业保险的意图,形成商业保险和安全生产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以上只是我们的一些不成熟的想法。目前我国安全生产工作和保险事业,都处在重要的发展阶段。新情况、新问题很多。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开阔眼界,在学习借鉴国外成熟经验的基础上,从实际情况出发,积极实践,大胆探索,寻求更多的途径和更有效的方式方法。我们将进一步加强与保监会以及相关部门的合作,紧密配合,共同努力,实现安全生产与商业保险、社会保险的良性互动,走出一条通过发展商业保险来促进工伤预防的新路子,不断开创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的新局面!

下载习近平在中国-爱尔兰经贸投资论坛上的讲话(全文)(推荐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习近平在中国-爱尔兰经贸投资论坛上的讲话(全文)(推荐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在中国责任保险发展论坛上的讲话

    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同志们:上午好!有机会参加“中国责任保险发展论坛”,我感到非常高兴。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共同举办这次论坛,以责任保险与......

    在经贸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今天召开全市经贸工作会,也就是召开城市经济工作会,经贸这一块主要包括工业、流通、金融,也就是城市经济,参加今天会议的有市政府各部门负责人、各区县长和分管书记、县长,主要研......

    在计划经贸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欺上瞒下。在这种官本位观念的指导下,很难从实际出发,从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也很难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去做事。官本位的观念本质上讲就是轻视知识,轻视人才,看重的......

    在全市经贸、外经贸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市经贸、外经贸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市经贸、外经贸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市经贸、外经贸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全市经贸、外经贸工作会议,主要是总结去年的......

    在计划经贸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计划经贸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一、关于解放思想问题推进和实现跨越式发展,首要的问题是要解放思想。只有有了跨越式发展的思想,才有跨越式发展的行动,所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跨......

    在全市经贸、外经贸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这次全市经贸、外经贸工作会议,主要是总结去年的工作,表彰先进,研究部署今年的任务目标,进一步动员全市上下振奋精神,真抓实干,乘势而上,全力推动我市经贸、外经贸工作更快......

    在全市经贸、外经贸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市经贸、外经贸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这次全市经贸、外经贸工作会议,主要是总结去年的工作,表彰先进,研究部署今年的任务目标,进一步动员全市上下振奋精神,真抓实干,乘势......

    在班主任论坛上的讲话

    在班主任论坛上的讲话段爱民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很荣幸站在这里发言。我发言的题目是“困惑与办法”。 我带的1204班,曾有不少困惑,有的问题一直在困扰着我。 一.做不完的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