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家广院长在信息学院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集中讨论会上的主题发言概要

时间:2019-05-13 23:20: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孙家广院长在信息学院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集中讨论会上的主题发言概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孙家广院长在信息学院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集中讨论会上的主题发言概要》。

第一篇:孙家广院长在信息学院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集中讨论会上的主题发言概要

用科学发展观规划信息学院的未来与发展

—孙家广院长在信息学院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集中讨论会上的主题发言

2009-3-14,9 – 10:30am(根据录音整理)

各位领导、同志们:

今天,我讲一讲学习科学发展观的体会和认识,仅供大家参考。主要讲三点。

一、要真学、真懂、真用科学发展观

大家都会认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是十分必要、十分重要、也是十分迫切的,但这样能否代表大家真正认识其实质呢?在座的都是高级知识分子,可能会觉得实践科学发展对我们来说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自己已经是从事科学的人了,理所当然就已经具备了科学发展观和具有了科学精神。这种认识实际上存在着误区。几十年甚至几百年来的实践表明,能够真正用科学发展观进行科学发展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建国六十年,有部分发展并非是科学的,甚或可能还是灾难的。比如文革十年,大家都经历过或者都听说过,现在回过头去看那一时段就不是科学发展,而是一种灾难性的破坏。改革开放三十年来,虽然成绩巨大,但同样存在着发展不科学的部分或者是包含着不科学发展的成分。

党中央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明确地提出了科学发展的要求,当时用32个字对科学发展作了经典描述,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同时,还用41个字来表述了5个统筹发展,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十七大明确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作为全党的一次活动,历时一年半的时间,这对我们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大家要坐得住、静得下、想得进、学得深、查得准、改得好、干得实,真正使大家受教育、发展上水平、师生员工得实惠。

通过前期学习,我个人感觉科学发展观有十个要点,需要大家掌握。

1.第一要义是发展。邓小平说过“发展是硬道理”。现在也有一句话,第一要义是发展,第一任务是稳定。党的一把手是稳定的第一责任人。中央一直在提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明确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基础,改革是发展的动力,发展是改革的目标。在座的各位都是各单位领导,所以在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需要思考的首要问题是发展什么?如何发展?

2.核心是以人为本。对大学来说,人员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即学生、教师和管理工作者。对于大学这个特定的单位,它的“产品”是人,简单的说,学生就是大学的产品。所以,怎样科学地发展一个培养人的环境,怎样培养人、锻炼人、造就人,怎样培养出更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大学的核心。如何和谐处理学生、教师和管理工作者的关系,这是作为一位大学的基层单位党政领导需要研究和处理好的问题。

3.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关键是要协调,有协调才能和谐。现在要构建科学发展的和谐社会,关键在领导能不能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和关系。协调好,单位就和谐,协调不好,单位里就会你争我斗。

4.主旨是实现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以及各自领域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并要求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主要是因为三十年来中国经济发展比较快,目前已经仅次于日本在世界上位列第三了。但是,大家都知道,中国经济发展是依赖于资源的牺牲和劳动力的廉价投入进行的。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是投资、外贸和内需,但此前主要靠投资和外贸两个方面的发展,内需在经济发展中实际上没有起太大作用。现在,大家已经看到,随着外贸和投资的减少,国内经济发展指数逐月下降,资源环境急剧恶化,部分地区环境深度污染。为了实现科学发展,中央采取措施治理环境、拉动内需,比如:家电下乡、扩大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建设等等,都是为了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5.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领导艺术的集中体现。6.精髓是道法自然。道法自然实际上就是要在实践活动中顺应规律,顺应自然,顺应发展的潮流。对我们科技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来说,就是要遵循遵守科学规律、科学道理和科学精神。

7.本质是实现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8.最大的特色是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完美结合,真善美的有机统一。

9.社会属性是既姓“社”又姓“普”,它是社会主义的发展观,又是普适的价值观。科学发展观不是社会主义仅有的,是全人类的价值观。

10.全部价值在于实践。我们学习科学发展观的全部价值就是要实践实现科学发展。我跟大家一起回顾中央从十六届三中全会到现在,全党全国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点,目的是让大家认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实质,以便大家能够在学习实践中抓住重点,抓住本质,并努力做到以下三点:

1.学习科学发展观要强调真学、真懂。什么是科学发展观,你学了半年,说不出一二三?对于在座的领导,要做到真学和真懂。对于刚才总结的十条,你们至少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说出两三点,不能一点都说不出来。

2.对科教界现在普遍存在的趋利现象和不端行为,需要用科学发展观加以克服和纠正。什么是趋利现象?简单地讲,就是一种趋向利益的现象。目前这种现象在我们身边很常见,为自己或本单位利益而奋斗甚至不择手段。如乱收费、变相收费;到处攻关拿项目,不是踏实地做好项目;大学本科教育边缘化,上课对付,挣项目、挣钱全力以赴等等,在此不一一列举了。我们学习科学发展观,需要与当前的现实结合起来,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和解决当前现实问题,这样的学习才能体现它的真正价值。如果空学、脱离实际的学,可能在某种意义上,就把学习变成了教条。

3.创建世界一流大学需要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后面我将围绕这个问题进行展开,具体讲一系列的关系问题。

总的来说,就是希望大家在科学发展观学习过程中,要真学、真懂、真用科学发展观,全部价值在于用、在于实践。

二、要用科学发展观认真地做调研,回顾和总结改革开放三十年、建国六十年、建校一百年来信息学院及相关学科的经验

我听说学校有关部门对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清华大学毕业生的情况做过调研,具体材料没有公布,但我也耳闻了一点信息。在座的系院主任、书记们,本系改革开放三十年培养的人才究竟怎么样?和建国六十年和建校一百年比比,究竟是好了?还是怎么样?我今天把这个题目提出来,希望在座的领导,不论是有近百年历史的院系,还是只有几年、十几年发展历程的院系都需要做调研,认真地开展调查研究,实事求是地分析和总结改革开放三十年、建国六十年和建校一百年来,我们办学的成功和不足之处。我个人建议重点放在对人才培养的调研上,调研你的学生,希望既有统计数据,也有典型案例。

比如说,一百年来,我们清华大学有梅贻琦这样的世界知名的校长,有杨振宁,李政道这样的诺贝尔获得者,也有钱钟书,朱自清这样的世界文人墨客……很多大师,都是世界公认的。

建国六十年,在文化大革命之前的十七年内,清华大学的蒋南翔校长在全国教育界有口皆碑,是公认的教育家。他培养出的干部在2000年以前占中央干部总数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这里所谓的中央干部,是指副部级以上、候补中央委员以上的干部。他培养出的院士占全国院士总数的四分之一左右,包括中国工程院和中国科学院院士。改革开放三十年,我们培养人的情况和数据也是很清楚的。希望通过调研和总结,让我们既看到成功的经验,也找出存在的差距,更加推进我们的改革开放,更加促进我们的创新。

除了对人才培养进行调研之外,我也希望大家把典型成果做一下调研。清华一百年,我对解放前的成果不是太清楚,但对蒋南翔时期做出的社会公认的成果是了解的,如:二百号,化工的合成氨、微型汽车、数控机床、911计算机,112计算机等。周恩来和金日成坐的微型汽车,清华第一个做出来;911计算机在中国并列前三名;我们的112计算机,晶体管计算机,中国的第一代,清华第一个做出来的。很多成果当时都很领先,每个成果里面,都有一批团队,有名的几十人,无名英雄成千上万人。

我希望通过调研和总结,分析一下我们现在在办学、在教育上存在的优势和弱势,用科学发展观认真地总结信息学院改革开放三十年、建国六十年、建校一百年来的经验与不足,以实现继往开来,继承创新。

三、正确处理好一些关系,用科学发展观规划信息学院及相关学科的未来和发展

1.“大”与“精”的关系

清华大学经过这几十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真的增大了,校园面积从原来的三千亩变为现在六千亩,院系从文化大革命前的14个到现在的58个。从国外看到的和听到的,好多专家、领导,对清华大学的说法是,变胖了,变肿了,变肥了!变得没有特色了。确实清华大学在国家设置的77个一级学科里可能占了60个,但是世界一流大学、著名大学、知名大学中,学科占有率这么高比例,这么全学科的大学不多。巴黎高师,一年只招二百个学生,教师不到六百人。跟信息学院有密切关系的南加州大学,也很小,但南加州大学也算是好学校吧,至少不比UCLA差。

同清华大学一样,我们信息学院现在也面临同样的问题,是要做到面面俱到?还是做起带头、龙头和源头作用的事?请诸位深思。

在信息国家实验室的筹建过程中,社会对我们的反响还是很强烈的,特别是科技部的领导,科学院的领导。因为科学院与信息相关的研究所有十几个,一个半导体所院士就有十几位,而我们整个信息学院加起来院士不到十位,而且十年来没有新增一位。所以,面对科技部、中科院等领导,我们很有压力啊!李国杰同志经常拿我开玩笑说:“家广啊,你这个国家实验室主任,拿点亮点给我们晾晾看!我的曙光,现在世界top10吧,我的龙芯,也已经产业化了,上亿了,你有啥?”我说:“我有人哪。”他说:“你有人,干不成事儿,有人有什么用啊。只能给人家打工,不能给你清华增光、添彩。”他说的话对不对啊?请诸位领导思考。在这个地方,我们要深思啊,我们作为系主任,作为书记,怎么样做一点带头的事、龙头的事、源头的事。组织一点精兵强将,坚持几十年,做一点外国人、前人没有做过的事,这对我们太重要了。信息学院这么多单位,现在可能就下一代互联网CERNET,算得上做了点龙头的事;但还谈不上是源头,因为不是自己的发明创造。别的暂时是很难说出一二三了。信息学院到底应该做什么样的事儿?怎么做事,如何做成几件事?请大家出招。

2.“高分”与“素质能力”的关系

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刘延东同志讲了十个问题,首要的问题是素质问题。素质问题就是质量问题。2003年,当时的校长书记刚换届,我给顾秉林校长、陈希书记写了一封300字的短信,提出了一个观点,即“清华招生高分不代表高能,要注意要把高分的人变成人才,这是清华大学的首要任务”。时间已经过去六年了,已经第二届校领导了,这个事情的落实各有各的难处,但对于我们信息学院的同志们来说,对于我们的系主任、书记们来说,可能要正确对待分数与素质能力的关系。我们要千方百计地想办法,把那些真正素质好、能力强的学生招收进来培养。我看过哈佛、MIT,包括香港一些大学来大陆招生的办法,他们不仅仅看考分,更要看面试。通过面试录取的学生不一定是高考分数特别高的,但各方面的能力和综合素质是很好的。我们信息学院能不能在招生环节中、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有点创新,用科学发展观处理好高分、素质和能力的关系,把学生的素质能力考查与培养放在第一位。

3.“近”与“远”的关系

对于我们现在在座的各位,可能最大的压力就是如何在2011年4月28日的校庆一百年时,如何向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交帐的事情了。到时候,各单位都需要进行总结、表彰和宣传,希望搞得轰轰烈烈。但是,对待百年校庆这件事,我们既要有决心,又要有信心,也要有个平常心。有决心,就是说我们一定要把这个百年校庆搞好,让党和全国人民满意,对得起党和全国人民的厚爱。有信心,就是要搞出高等院校“无与伦比”的校庆。有个平常心,就是校庆也要实事求是,求真务实,是一不能说成二的。

一个单位的领导光有近期目标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有长远的观点和长远的发展规划。所以我劝大家,既要应对当前百年校庆的热热烈烈、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活动,还要站得高一点,想得深一点,看得远一点,干得实一点;不要完全被当前事务性工作搞昏了头脑,迷失了方向;要近期和远期结合,在长远规划的基础上,做好两年后的百年校庆活动。

4.“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我们信息学院是一个工科院系,我们需要理论,需要正确的理论,但更需要正确的工程实践。我跟好多院士和科学家分析,信息领域的理论问题,不像数学和物理那么集中,没那么多普遍的理论问题。信息领域大多是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产生创新,很多是在技术层面上工作。所以,我们既要重视理论,更要重视工程实践。

大家应树立实践是创新的源泉的观点,树立实践是检验一切创新的唯一标准的观点。特别是原始创新问题。在数、理、化、天、地、生领域,在science比较纯、pure theory比较多的地方,我不敢讲这个话,但是在工程、工科院校,或者在我们的工科院系,实践是创新的源

泉,实践是检验一切创新的唯一标准这个观点是绝对正确的。所以大家要两不误,两手都要硬。要在正确实践的基础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去创新理论,去创新科学,去促进科学的繁荣。当然,从信息学院来说,我们也支持一少部分人,进行纯理论研究,但那只是数理层面上的问题。信息科学和技术有四个层次,最底层是数理层,第二是器件层,第三是系统层,第四是应用层。数理层次上的问题,对于信息科学技术来说,还是少量的,不要很多人研究,我认为10%就够了。目前,我们整个信息学院也没有多少人做纯理论问题,比如:量子理论的研究,最后也要去实践、去试验,不完全是数学公式推来推去;复杂巨系统理论研究,也一定是在实践基础上的模型,闭门造车是弄不出正确的模型来的。所以,大家要正确处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十分重视在实践中,在实践的基础上发现科学问题,解决科学问题,这样才能做出创新成果。

5.“个人”与“团队”的关系

对于我们来说,面临着三个团队,或者说三种团队:一个是管理团队,一个是教学团队,再一个是科研团队。这三个团队,都需要我们的系主任、书记们去组建,或是帮助组建。我个人觉得,一个单位“个体户”要少、只有那些做Pure science的人可以是个体户,绝大部分的人或90%的人,都应该组成三类团队的管理模式来开展工作。我反对教学、科研、管理用个体、单干户的形式。因为我知道,单干户是做不成大事的。所以系主任、书记们的首要任务就是组织团队,针对国家战略需求和科学前沿中的大问题组织大队伍,占领大舞台,做出大贡献,力争在国际国内同行中有话语权、有影响力。

在团队里面,有领导就有群众。不管是管理团队、教学团队,还是科研团队,都要实行民主集中制。大家在学术上、在科学上,都是平等的;包括对学生,都要形成一个民主的氛围。在管理团队中,正职要尊重副手,要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绝对不要搞一言堂,不要搞大权独揽、小权分散。我们的主要领导,尤其是正职领导,要甘当配角。说老实话,一个单位搞得好不好,主要看它的正职,看它的一把手。如果正职领导有个好的胸怀、有个好的心态,就可以把大家团结起来做事情,单位就有凝聚力,执行力、创造力,否则各干各的,老死不相往来,甭说干大事,干成点小事都很难。

在信息学院班子里,我一再申明,我是给大家打工的;在决策过程中,我坚持民主集中制,少数服从多数。最近一段时期,学院有一个很棘手的事,就是处理FIT楼的结余经费问

题。我提出的意见和其他同志意见不一致;经过调研之后,仍然不一致,我就否定了个人的意见,服从大家的意见,形成决议,再往下执行。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制度之一,我们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要进一步地贯彻落实好民主集中制,使我们的班子团结、创新,有朝气,有责任心,有事业心,能做成事。

在教学与科研团队中,带头人也相当于管理团队的正职,更要有好的心态,你要有先人后己的胸怀,千万不要把大家的功劳都记在自己的头上,千万不要推过揽功,要时刻把同事、学生的冷暖记心头,把他们的成长进步放在比自己更重要的位置上,这样才能带领一批人抱团干事业。

6.“虚”与“实”的关系

在这里我集中地讲讲校、院、系和国家实验室的“虚”与“实”的关系,这是个讨论了十几年的问题。校、院、系和国家实验室的关系理顺了,既有利于信息学院的发展、有利于国家实验室的发展,也有利于各个院系的发展。我当信息学院院长两年半了,最近又经过和学校书记校长们的沟通和讨论,能够把上述关系说得透彻一些了,现提出来供大家来共同思考和决策。

学校和系是实体,这里的系包括一些所和院,如微电子所和软件学院等。信息学院不是实体,而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可能成为实体,这是中国国情决定的。信息学院是学校在信息学科群这个范围内的派出机构,它负责贯彻落实学校的各项指示和政策。信息学院与系、院、所没有直接的领导与被领导关系,但作为派出机构,它对系有协调、监督和建议的责任和权力。信息学院可以代表学校的职能处室组织和开展有关工作,如进行人才引进、职称评定、研究生名额分配、教学质量评估、985 和211建设、项目管理监督等。学院既要对学校负责,也要对各个系院所负责。

国家实验室是个实体,是依托现有的学科与系、院、所互补的实体。国家实验室不做也不应该做系里现在普遍做的事情。国家实验室有区别于系的定位,这就是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国际科学前沿,组织团队,做带头的事、做龙头的事、做源头的事。国家实验室在人才队伍建设上,可以实行双聘、互聘、单聘、外聘等多种形式。国家实验室的成果对内归属其主,对外是叠加整合。这句话大家明白没有?就是你的屁股在哪个单位,这个成果就是你这个单位、这个人的,因为从《专利法》和《科研成果法》来说,你签合同的负责人是谁,这个成

果就归谁,所以没有争议。国家实验室人才按照聘任形式享有相应的资源,各种聘任形式的人才都会享有资源。目前,国家每年是给国家实验室筹建经费的,学校也给了资源,如FIT大楼一万八千平米使用面积。FIT楼是国家实验室的专用科研资源,国家实验室有权决定FIT楼的收费标准和收费处理方法,它类似于各系收资源调节费的做法。

7.“名利”与“社会影响”的关系

诸葛亮在他的《戒子书》里面,有这么一句话:“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我们的古人都知道,淡泊才能明志,宁静才能致远。也就是说,你忘记了名和利,才能想得深、看得远、做得实、做得持久。说老实话,现在趋利现象严重,具体表现为一系列的评估。很多人都在为我们的四个一级学科评估第一而津津乐道,但我个人并没有把这个评估的结果作为我骄傲的资本。

我认为,我们应该追求的是做成事、做成有社会影响的事,social impact,而不是以单一的评估结果为出发点。有人说,趋利现象逼迫得我们只能趋利、趋同,我个人不同意这个观点。我真的不苟同这种评估,我认为我们真的没有必要去参加那种无意义的、劳命伤财的、在某种意义上甚至是弄虚作假的评估。有些评估,已经让我失去了知识分子的良知和纯洁。学校领导曾为难地跟我说,你既不能像中科院各个研究所那样拿出响当当、硬邦邦的有社会影响的成果,又没有教育部评估的第一名,清华大学不就没名了吗?我想我们真正的知识分子,能够像朱自清、闻一多那样活着的知识分子,就应该抬起头来,不care那些虚荣,求真务实地做成一点事,做成一点对社会有贡献、有影响的事,最后让社会给我们一个公正的评价。

8.“人”与“物”的关系

我前面说了,大学的主要产品是人才。学校的一切工作都要为培养人才服务,我们所占有的一切资源都要为培养人才来做事。当然科研成果也很重要,但你没有优秀的人才,就出不了优秀的成果。所以,房子大不一定培养出大科学家;设备条件先进不一定能学到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对物的追求,要适可而止。西南联大为什么能培养出杨振宁、李政道啊?那时候都是在农村啊,是在草棚里上大学啊,为什么呢?那时候是一种国际化的培养,是一种精神的凝聚,它塑造了一种人格,就是不屈服的人格。所以我建议,我们的诸位领导,在对物力的追求上、在对资源的追求上,要适可而止。我个人觉得,现在学校的物质条件,比哈佛、MIT不

差,他们的实验室和我们的实验室相比,很多的硬件还差得挺多。中国很多大学的殿堂都是金碧辉煌,耳目一新的。我带过来访基金委的很多世界大科学家,到清华科技园的烤鸭店吃饭,人家都吃惊:“啊呀!清华大学伟大啊。如此壮观的大学科技园世界少见。你们有没有诺贝尔奖啊?有什么成果是你清华大学的啊?”我哑口无言。所以梅贻琦先生说,大学不是大楼啊,是大师啊!同志们,真的要把人和物这个关系处理好!当然我也不反对盖大楼,有条件盖大楼也是好的,但是我们没有条件盖大楼,在现有的条件下也要努力做出原创性的成果!我渴望信息学院能出大师、出世界级的大师,出世界有影响的学术流派,这样才能与我们这么壮观的大楼相匹配。

9.“政治”与“业务”的关系

当前,全国青年人里面很多人都想当官。我给信息学院新生讲概论课,调查新生的志向是什么时,愿意当官的至少三分之一以上,愿意当老板的至少三分之一以上,愿意当科学家的寥寥无几,没有什么举手的。同志们,这是大学的悲哀,这是科教界的悲哀,这是我们在座的系主任书记们的悲哀!在座的是不是都想当官,我不知道,我没调研过,但我自己不想当。因为我觉得当官就是为了干事啊,当官难哪。你要把教学团队、管理团队、科研团队组织好,要把方向把握好,要把资源分配好,要把学生培养好,要把教师关爱好。不容易!

现在当官有一种倾向,就是当官为自己做贡献。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处理不好个人和党的关系、个人和集体的关系。当了一把手,首先为自己谋福利,首先为自己谋政绩!在座的要想清楚,我们在领导岗位上是为什么?是为了谁?各位只有明确当官的道义,才能引导我们的学生走向正确的做人之路。我很鼓励大家当官,因为清华大学改革开放三十年来,1977年高考以来,培养的人才里面当大官的人太少了。我们需要培养优秀的政治家、科学家、大企业家。但无论做什么业务工作都不能迷失方向,都要有一个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这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为祖国,而不是为自己。方向不对,就难团结人,就难服人,就难做成事。

10.“静”与“动”的关系

这里的“动”不是活动,不是运动,是对于教学科研单位所要追求一个安静、干净的氛围和心态,至少要在闹中求静、闹中取静。

我真的不习惯我们的教学科研区车水马龙。世界上哪个大学,能像我们的教学科研区这样人来人往、熙熙攘攘?真没有。也没有哪个大学像我们现在的教师这样心中不安静,心浮气躁地去搞钱的。当然,这有我们国家科研经费体制的问题,因为科研经费跟个人的升迁、跟个人的既得利益直接挂上了钩。但是我们在这个不良的体制下,能不能不为名利所惑,做到安静、干净地做事呢?这是对我们教师的考验,这也是对我们在座的诸位领导的考验。我希望能够在小范围里面,营造一个安静、干净的氛围。

我们讲开门办学,是要以开放的心态去包容世界的各个学术流派,是以开门的胸怀去接纳世界各地的学子来清华求学、讲学,而不是敞开各个大门让清华成为交流枢纽,成为免费自由进出的公园。一个大学如果失去了她长期沉积的,让人肃然起敬的文化和氛围,这个大学再有钱,再繁华,再热闹,最终很难成为科学的殿堂,成为大师云集和大师辈出的科学圣地。

11.“关系”与“实力”的关系

现在社会上流行一句很时髦的话:“关系决定成败”。其实应该是细节决定成败,细节决定价值,是不是? 我们现在做任何事,好像首先就得去疏通关系,以至于发展到现在的学生考学、考研、教师提职、报项目等都得先搞关系。本人深恶痛绝!在美国,规定公务员一年只有两次公费请客,没有报销这一说。我们在做科研过程中,能不能凭实力而不凭关系?我个人认为实力是第一位的,不能一味靠搞关系啊。关系搞多了,就容易迷失方向,就容易上当受骗,迟早会翻沟。所以我建议大家慎用关系。

12.“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我个人觉得,清华大学创新的最重要、最紧迫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应在本科教育上。要对本科教育进行创新。我在这里给大家念一点儿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改革的动向和趋势。

“90年代,研究型大学开始认真思考如何更好地将教学工作与科研活动相结合,如何更好地发挥研究型大学在师资、设备、经费等方面的优势,使这些优势更好地为本科教学服务,从而提高本科教育质量。研究型大学的本科教学决不能仅停留在“教”与“学”的层面,而应充分发挥研究型大学的资源优势,加强教学与科研的内在有机统一,开展基于研究的本科教育教学。这是90年代以来美国研究型大学在本科教育改革上的基本特征。”

“90年代,研究型大学面临的外部环境,知识的高速扩充使得大学很难通过四年教学让学生成为一个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和学科前沿发展的优秀专业人员;而社会对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的期望也发生了变化,社会更多地希望研究型大学培养出具有开阔思维、创新能力、领袖才干的复合型人才,而不是某一方面的技术工人。”

“新生问题是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面临的首要问题之一,新生素质不高困扰了几乎所有的研究型大学。1998年以来研究型大学在改善新生教育方面加大了力度,80%以上的研究型大学都给新生开设了‘学术导向性研讨课’。”

“90年代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出现了新的特征:其一,教师教学并不局限于课堂,而是尽力为学生创造小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怀疑和探索的精神;其二,除课程学习外,教学还注重学生交流技能的训练,使交流技能与课程学习相结合;其三,注重创造性地利用信息技术。”

“面对社会日新月异、竞争日益激烈的新世纪的挑战,作为美国大学旗舰,以创新为己任的研究型大学,决不会抱残守缺、固步自封,诚如哈佛大学前校长劳威尔所说:‘学生们一代接着一代,如同海水一浪接着一浪冲击着陆地。不论我们认为人的历史是单调的或是狂暴的,有两个事物总是新的,这就是青春和对知识的追求,这也正是一个大学所关心的。我们学校的年龄可以用世纪来计算,但只要它热切地追求这两件事物,它就永远不会衰老。随着时代的变迁,为达到目的所使用的方法可能变化,但目的本身是永远不变的’。”

我念这一段材料,就是希望诸位能够重视清华本科生的教育改革,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继承的目的就是为了创新。中央提出要提高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国家。而如果作为创新的主力军——大学都不进行创新活动,教育不创新,素质不提高,质量不提高,那我们的创新国家是不可能实现的。

13.“急”与“稳”的关系

在工作上我们要只争朝夕,但是我们不能浮躁。因为我们的教育和科研有自身的规律。我们要尊重教育科研的规律,要承担学术责任,发扬科学精神,不辱历史使命,一步一个脚印地做学问、做教育。我们千万不能急功近利、不能弄虚作假、不能张冠李戴,我们要道法自然,按照科学规律,顺应自然地艰苦奋斗,在一个小方向,坚持12×365×50个小时努力工作。在这方面,我们在座的领导有的做得还是很好的,电子系的王希勤同志就是很奋斗的一个人,为了电子系的发展,应该说很卖力气,只争朝夕,有想法。电子系在化工电子楼盖了一万五平米,下面还要再盖三万五平米的大楼。我前面说了,不是盖大楼越大越好,但他至少有发展的思路,想做成事,他有责任心和事业心,至少想着不辱使命吧。

以上我讲的13个关系,就是希望大家要用科学发展观规划好本单位的未来和发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要经过学习、调研、讨论、整改、落实、总结、提高几个阶段。当然各个部委不一样,有的是十一个阶段,有的是七个阶段;清华大学可能是六七个阶段,或是三个阶段六个层面,大家这几步都要做的。我觉得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大家应当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坚持当前和长远相结合。察实情,讲实话,鼓实劲,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不辱使命,勇担责任,做出无愧于历史,无愧于祖国,无愧于清华大学的贡献。

我说完了,不对的地方请诸位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下载孙家广院长在信息学院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集中讨论会上的主题发言概要word格式文档
下载孙家广院长在信息学院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集中讨论会上的主题发言概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