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十八大教育方针
十八大提出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中国教育的现状与改革、发展趋势研究
中国的教育改革从大的方面可以分为高等教育、基础教育和农村教育改革;从专业角度,可分为管理体制改革、投入体制改革、课程改革和教师人事制度改革等。教育是上层建筑,教育改革离不开经济基础,教育改革反映了国家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和文化价值观的变革,与国内外政治、经济的宏观背景密切相关。
一、中国教育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基础教育依然薄弱中国教育的最大问题是基础薄弱,积淀了大批素质比较低的人口。
(1)贫困地区农村义务教育的普及与巩固任务十分艰巨。2001年,全国仍有522个县未实现“普九”,西部地区是新老文盲的集中地区。
(2)中小学辍学率居高不下,政府统计:小学辍学率为0.27%,而实际上西部地区的西藏、青海等4省、自治区都超过1%以上;初中辍学率为3.12%,人数为200万,西藏、安徽等省、自治区超过3%。2001年,义务教育阶段按时毕业率仅为75%,意味着我国每年有500万学生因辍学不能按时完成义务教育,约占小学新生人数的1/4,实际上可能大于这个数据。按时毕业率东、中、西部分别为83.0%、78.2%、62.0%,东西相差21个百分点,西藏、贵州、宁夏不到50%。
(3)高中教育发展迟缓。2001年,初中毕业生升学率为53.2%,高中阶段毕业生升学率为65.5%,相差12个百分点。全国有15个地区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最低的地区为37.4%,说明欠发达地区至少有46.8%-62.6%的初中毕业生升不了高中。15-19岁在校生占同龄人口比例只有OECD国家的一半,获得现代科技信息的比率和水准都不高,25-64岁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较OECD部分国家低4-5年(表1,表2)。同时高中阶段教育发展严重滞后,成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限制因素。现有1.2亿农村人口流入城市,其中1/4-1/3为15-25岁的高中阶段及以后人口,接受正规教育机率不大,在“十五”期间实现高中阶段毛入学率60%的任务艰巨。2001年,建立校园网的小学、初中分别占全国的1.5%、5.7%,全国中小学每51名学生拥有1台计算机。高中师资缺口116万名。基础教育落后的主要原因在于农村教育严重滞后于城市教育,而农村教育的特点还不能用城市教育的发展模式套用,农村教育在更大程度上取决于“三农”问题的逐步解决。城乡教育差异的长期性取决于城乡经济、社会、文化差异的长期性。
(二)农村教育的主要症结
1.农村学生“升学无望、就业无路、致富无术”是农村教育的主要症结。全国大部分农村地区初高中毕业生中50%以上要回到农村,尤其是农业地区和中西部地区这一比例更高,达到80%以上。这些学生大多返乡务农,但农村普通初中教育,尤其是课程设计、课程教学内容与农业生产经营、城乡经济发展实际需要相脱节,毕业后的农村青年不能尽快融入当地的经济活动,造成农村劳动力的巨大浪费和盲目流动。农村孩子升学率低,但农村职业学校又办不下去,导致“有校无生”。根据农村社会发展和农村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分析,在农村自然就业状态下和农村城市化中,农村孩子升学率低,农业收入增长缓慢,劳动力过剩都是农业职业教育难以走出低谷的重要原因。
2.中小学辍学率居高不下,成为农村教育走不出困境的一个重要原因。1986-1990年,全国每年辍学的小学和初中学生都在500万以上,88/89学年度接近800万,89/90学年度565.4万。辍学率一般在小学5年级最高,4年级其次,6年、3年级较少;初中2年级最高,3年级较低。李建平于1998年1月在《中国教育报》发表文章指出,河南某小学辍学率达2.2%,初中达9.39%。6年后该小学将达到12.1%,初中3年后将达到28.17%。其中就辍学原因分析,因升学无望占的40%,受到教师严厉惩罚的占30%,学习压力大跟不上的占20%,农忙时家庭缺劳力的占10%。可见,农村教育的出口问题是关键,是农村学生辍学现象和农村教育走不出低谷的核心问题。研究表明,农村孩子上学的动力从大到小排列,依次是升学、就业(进城、回乡)、谋生(首选是效益高的产业)。流动人口比流出地人口的年龄低、文化程度高也能说明这一问题。
3.透过现象看本质,正确分析现阶段农村社会与教育发展规律,是正确处理农村教育问题的关键。教育专家经研究指出,农村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没有建立完善的农村教育体系,只强调全国教育的统一性、计划性,无视农村教育的特殊性、阶段性、差异性和不平衡性,教育结构单一,形成普通教育和以升学为主线的金字塔型结构体系;
(2)起伏不定,1958年大办农业职业中学,后又大量压缩,1963年又恢复发展,“文化大革命”期间一刀切掉,20世纪80年代前期、中期,积极发展职业教育,一道令把大批普通高中改为职业中学,招生困难,造成“有校无人”;
(3)教育结构、教学内容与农村经济发展严重不适应。近期社会调查和研究表明,农村教育出口不畅,即升入更高一级学校的出口(高中、大学)和职业教育的出口被堵死或不畅,正是农村教育存在的最主要问题。农村考生升学的比例太低,而多数学生既考不上,又不被重视,身心受到严重伤害。如果多数农村学生能考上高中和大学,而少数学生不那么看重升学,踏踏实实学习和掌握1-2门职业技能,或是进城或是回乡并有所成就,就业后还有机会到高校深造,人人体验成功和成就,发展机遇均等,这应该成为充满机遇和希望的未来型农村教育。
(三)高等教育发展仍不适应国家经济发展需要在全国总人口中受过高等教育人口比例过低,各行各业高素质人才极缺。2000年,25岁以上人口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仅占4.6%。而1999年,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分别达到39%、56%、33%、25%。高等教育经过扩大招生以后人才规模全面紧缺状况有所缓解,但是结构性短缺和过剩成为新的突出矛盾。硕士研究生2001年招生16.5万人,占招生总数的3.4%,低于日本的6.6%,2003年达到26万,2004年33万人,虽然发展较快,但也存在结构性过剩与短缺的矛盾。学制缺乏弹性,注重系统理论学习,缺少技术应用性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培养,难以满足社会对多样化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人才外流现象严重,清华、北京大学被称为送往美国留学的摇篮,毕业生中的82%、76%流向美国。不能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执教,人才大量继续流失,是人事制度的缺陷还是频繁的人事制度改革造成的公信危机,需要具体分析。在各种改革名义下的人为随意频繁的管制和折腾,教师缺乏、稳定、宽松、有序、便利的制度性环境和条件是主要症结。科研与试验发展(R&D)整体投入占GDP比例不高,2001年1.1%,而1998年美国、日本、韩国已分别达到2.79%、2.92%、2.52%,这些国家R&D总量中高校占30%左右,而中国只有8.6%。高校生师比过高,达35∶1,按15∶1计算,师资缺口11万人。
(四)教育体制改革滞后,教育投入不足政府单一办学机制与格局没有根本改观,过于干预、独揽、垄断现象仍然存在,未能很好履行应尽职能,投入严重不足。
1.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文化大革命”期间的极左路线全面否定新中国成立后17年的教育发展成果,高等教育受到极大摧残。1976年十年浩劫结束后,1978年恢复高考,以此为契机高等教育经历了恢复、整顿、建设、改革和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基本上属于恢复整顿和建设阶段,国家集中人力、财力办好重点大学,教师队伍、招收学生、教学、教材、教学设备都是在打开国门的同时进入恢复、整顿和建设阶段,农业院校艰难地从乡村迁回城市。这一时期,国家积极向国外派遣大批留学生,积极引进国外智力。应该说在短短10多年时间内,形成的高等教育发展框架和基础,以及今日高校的人才培养与科研成果,是与80年代的恢复性建设和开放国门向国内外一流大学学习、交流与合作分不开的。进入20世纪90年代,政府加快了大学的改革步伐,如计划内、外招生和收费制度的并轨改革,学科分类整合,教师队伍建设和待遇改善,包括筒子楼改造等,都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高等教育体系的需要。令人难忘的高校改革还应属大学的合并。高校资源整合与提升便从此开始。浙江大学、浙江医科大学、浙江农业大学等合并为新浙江大学,紧接着行政指导型的高校整合便紧锣密鼓地加快了速度。这种整合在一些省份和大学也受到非议和抵制,现在看来这并不都是坏事,如果这股风越刮越大,就不是如今的格局。大学的合并既有当时的时代背景和需要,也有计划经济的烙印。从整体上看,大学资源的仓促整合,实际上变成事与愿违的结果。大学合并了,不但假大空,而且失去了各自的特色。什么都没有改变,什么也改变不了,只是一种变相的权力再分配而己。好在并没有刮风,在科学家冷静思考时,政府指令有时也失去光彩,一些指令性改革逐渐被矫正,被岁月冲淡,这就是历史,好在历史不是一个人写的。90年代后期的高校扩招,既有合理的一面,也有急于求成的一面。总的说来,扩招虽然给后来的学生就业带来了麻烦,但适应了当时和现在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和需求,就业难问题是比较复杂的问题,不能简单与扩招相提并论。各行业部门办学改为中央和地方两级政府办学制度是与国际接轨的改革,无可厚非,但也经历了阵痛。现在高校改革的难点是人事制度改革。2002年各事业单位实施的人事制度改革带来的社会震荡最大。很多学者指出,根据国务院办公厅[2002]35号文转发的人事部《关于在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任制的意见》实行的教师人事制度改革与国家《劳动法》第25、26条相违背。遭遇诸多批评的北京大学教师人事制度改革的焦点就是“不晋升便解聘”和只改教师,不改行政干部,体现了中国官本位的文化特质。虽然北京大学几经修改,2004年4月修改许多硬性规则后终于获得通过,但其荡起的余波久久难以平静。问题是在公职人员的劳动保护、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健全情况下,人事部门的单项改革没有综合配套改革所支撑,免不了跷跷板的运动轨迹,即摁住一头,另一头就翘起来,最终结果是拆东墙补西墙。这里还涉及到重大理论问题,即惟效能逻辑和以效益最大化为导向的改革,以及经济增长、社会发展观,包括人事就业改革是否在人口众多且没有建立和完善社保体制情况下的目前中国适合。中国的教育改革也要维护国家政治、经济改革,稳定和发展大局。目前在部分工人失业、富余农民无业、相当部分大学生找不到工作的情况下,大批教师失业和心神不定,会产生连锁反应。稳定压倒一切,这在中国是毋庸质疑的政治智慧,没有一个政治家会视若无睹。问题是在扭曲的发展观和政绩观指使下,一些基层干部倒是乐此不疲,不顾众多教职员工质疑和反对,执意推进单项、激进的教师人事制度改革并没有得到全体教职员工真心支持和响应。通过这项轰动全国的单项教师人事改革,使更多的有识之士开始思考中国教育的民主化、学校自主办学和完善教师工会制度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2.农村、农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明确农村社会转型期的农村教育发展目标和服务方向。在集约化、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农村社会变迁中找到结合点,提高农村人口文化科技素质是根本出发点。此外,还要把握以下几点:遵照党中央的农村政策,以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导向,以发展效益农业、发展二、三产业和社区文明建设、环境保护为两翼,以发展科技教育与改革开放为动力,以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和提高农民收入为突破口,以推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全面实现小康生活为总目标??保持农业教育和院校特色,灵活调整专业设置和结构,适应农业与农村经济的发展要求,走综合化发展道路是正确的办学方向和选择。根据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对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结果,具备科学素养的农村居民仅占居民总数的0.4%,仅为城市居民比例3.1%的1/7左右。由此可见,大力发展基础教育应该是农村教育任重道远的主旋律,发展高中阶段教育是农村义务教育的延伸,是农村社会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农村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积极发展农村高中教育是农村社会转型中的正确选择。很难想象在基础教育十分薄弱的情况下,持续发展职业教育和终身教育,也难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作为国家的重点教育工程,如果在近期内能达到2-3个乡镇1所高中,并逐步达到1个乡镇1所,就可以让众多的农村初中学生升学有望,再带动农村小学的发展,从而逐步消除几百万农村中小学学生辍学现象。无望升学,并在自然就业状态下任其发展,辍学就有其滋生土壤。我国农村人口集中,城市化进程缓慢,不可能出现象西方国家那样农村急剧荒废现象,乡镇将成为更为现实的经济、文化和教育中心。大力发展面向农村的高等职业教育。近几年,大学不断扩招,符合社会发展规律。但是积极发展农村高中和面向农村的高职教育(将来是本科),从城乡一体化、全面发展教育、为农村教育提供出路这一角度看,也有其深远的战略意义,需要立即付诸实践。现有的高职学院、中等专业学校、县职教中心都有条件发展高职教育和社区教育。没有出口的农村教育只能在低谷徘徊。高职面向农村必须在招生方面有优惠、有特殊政策,如加分等因素,优先录取农村考生。在不同条件下,只讲瞬时结果的统一性和竞争性是极为不公平的。高职在农村扩招是每年从800万农村初、高中毕业生中逐步转出300-400万农村青年的一个积极有效的办法,其余400万人经过中学阶段的职业教育可以回到农村创业或进城从事二、三产业。这对减少农村中、小学大量辍学,发展效益农业,有序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推进农村城市化意义重大,符合农村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实为利在当代、功盖千秋。农村劳动力有序流向城市是近几年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也是解决农村问题的战略决策。
(五)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相结合
1.农村教育结果的显效性和教育内容的实用性特点,决定了农村基础教育必须和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相结合,教育类型、层次、形式以及教育发展的阶段性、区域性都要体现农村教育的特点。农村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农村各种实用人才,通过基础教育与职业继续教育相结合,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农民最关注农村教育的直接效应即教育结果的显效性和教育内容的实用性。通过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相结合,经升学转出的农村人口和经职业培训后的青年进城也好、回到农村也好,都可以加快城乡经济发展和城市化的进程,也有利于提高城乡人口的整体素质和社会进步。我国有56个民族,在悠久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多元一体”异彩纷呈的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相同的汉文化也因区域不同而存有较大差异,加上56个民族不同文化习俗,决定了我国农村教育文化的多元性和多民族性。同时,这种教育文化的多元性和多民族性及农村经济的区域性,又决定了农村教育不能搞一刀切、一窝蜂,需要分地区、分阶段、分层次、有区别地逐步推广,循序渐进。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教育还要符合党和国家制定的民族政策和教育政策。
2.农村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相结合是农村终身教育的核心,是教育与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社会变迁相适应的正确选择。农村经济的结构调整和提升,农村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农村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相结合,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发展,正是教育为经济建设服务,教育与经济、社会相平行发展,农村教育积极适应终身教育的发展规律必然要求正确选择。职业教育是发展社会、经济所急需,继续教育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功能、效绩和长远、持续发展相结合,是终身教育的核心和主要形式。随着社会全面发展,人文、社会、法治、公民道德、生态环保、卫生保健教育将深入人心,长驱发展。我国农村教育的基本取向是以中小学为主体,突出抓好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短期职业培训的占20%,接受过初级职业技术培训或教育的占3.4%,接受过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占0.13%,而没有接受过技术培训的竟高达76.4%。说明职业教育的任务还很艰巨。现在的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仍然需要改进,职业教育的课程、教材要注重实际、实用、实效,编出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农村居民喜闻乐见的教材,文字教材还要配以声像教材。农民教育中采用介绍农民切身经验的方法更有实效,容易打动农民的心,这就需要职业学校培养出可以为师的新一代农民。培训农村中小学的师资也是当务之急,这就需要通过农村教育体系建设,由农业院校示范、带动农村中小学发展。
3.农村劳动力转岗转移的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是农村教育的重中之重。解决农村问题关键是解决农村城市化问题。其中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是核心问题。今后20-30年,我国农村教育面临的最大课题也正是如何将巨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压力转变成人力资源优势。按新中国成立后城市化率发展过程预测:1982———2000年,城市化率增长15.51%,平均每年增长0.86%,要达到70%,需39.5年。1953———2000年,城市化率增长22.83%,平均每年增长0.486%[11],要达到70%需70年。如果户口、土地、行政等管理制度发生重大的变化,对统计工作中的误差忽略不计,就可能加快城市化进程,则需要20-25年即可完成,如果再考虑相对停滞期,即2030-2035年达到70%的城市化率,这是比较理想的预测,但有些急于求成。按照这一农村人口转移进程,有计划、有重点、分步骤开展农村人力转岗培训,开发相关课程和教材,研究制定科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增加资金投入,确实任重而道远。农村人口转岗、转移就业培训将成为各级政府教育、农业部门近20-30年工作任务的重中之重,应给予高度重视。
(六)农村教育与农业教育相衔接对农村教育和农业教育有各种不同的解释,但随着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对其固定概念的争论变得苍白无力,更值得深思的是计划经济的思维定式仍有惯性,行业、部门利益仍在束缚和支配着人们的创意和思维。然而有一点不可辩驳,农村教育离不开农村、农业和农民,但又不能局限于农业。在农村城市化进程中,更多的农民要成为市民,农村青少年无须都去当农民,但是应鼓励和扶持有志者在农村创业。从全局考虑,全国一盘棋,从全球考虑,农业国际化,入世后开放,有序而充满活力的农业、农村经济和农村教育将带给我们更多的思考和实践课题。
1.冲破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封闭格局和壁垒,建立和完善开放、有序的农村教育体系。拆除大而全、小而全的行业、部门壁垒,建立和完善农业教育与农村教育相结合的合理层次、结构、布局,以高等教育为龙头,中等职业教育为骨干,县乡村普通、成人、职业学校为基础,开放、有序和充满活力的高、中、初等农村教育体系和运行机制。
(1)通过制度创新,建立高校为农村教育服务的体制,如建立农村教育研究所、农村科技推广培训中心、农村教育学院等。借鉴美国、日本、德国、韩国重视职业教育、继续教育和农村教育的经验,由教育、农业部门经专家论证,在每个省、市、自治区依托现有的农业院校(正规大学)建立1—2所农村教育(继续教育)学院(单独建立或挂靠在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学院),迅速扭转因管理体制的变化,农村、农民教育被削弱的局面。
(2)协同省地教育部门和农业部门,依托现有的分布在各地市的农业职业教育院校,建立地(市)级农村教育示范基地。
(3)省、地农业院校示范、辐射和带动县、乡、村的农村教育体系健康发展。
2.转变政府职能和工作作风。农民职业继续教育从过去动用警力集中培训到依靠行政手段集中培训,向根据农民实际需求,由学校或培训机构开展自主、灵活、开放式的培训和跟踪配套服务转变,这是世界之潮流。农业产业化也好,接受农民职业教育也好,主体是农民。因此,一定要尊重农民意愿和积极性,政府不能再以计划经济的做法取代农民和学校的主体作用,一定要遵循市场与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入世后,转变政府职能迫在眉睫。
3.推进“三教统筹”的制度化建设。进入21世纪,“三农”问题的深刻与复杂,使农村教育并没有因城市经济和教育的快速发展而得到同步发展,政府职能和市场经济的正面效应,也没有立即显现出来。因此“,三教统筹”和农科教结合,依然成为现阶段农村教育为农村社会发展服务的艰巨目标和需要继续推进的有效途径。各级政府教育、农业主管部门通过对农业职业学院、农业职业学校的一次评估,彻底扭转有些学校长期忽视农村教育和农民职业技术教育培训的局面,凡没有职业、成人教育培训机构、教师、场地、设施的学校重新评估学校等级(国家级、省级、地市级学校),并要求限期整改。逐步建立农业、农村院校“三教统筹”的办学体制,大力开展从业农民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并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管理的轨道。
4.调整优化县乡村职业(成人)教育结构。通过调整优化,每个县建立1-3所高职学院或综合性的职业教育中心,每个乡1所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统筹协调、统一运作,形成合力,提高效益,以加强面向农村的高等职业教育和农民培训,并解决农村基础教育的出路。对县乡村名目繁多、达不到质量标准和弄虚作假的各种成人学校、培训机构,通过评估优化结构、层次和布局,以防止各种教育培训机构分散、重复培训和资源、经费浪费现象,建立和完善农村教育体系,提高农村教育的质量和效益。农村社会化终身教育是实现农村城市化、现代化的重要途径考虑到我国区域差别,先进文化、信息从城郊、沿海发达地区逐步向中部、西部农村地区辐射,但农村地区特有的自然环境、民俗文化、人文情节也会影响城市。在农村发达地区率先实施社会化终身教育是社区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农村教育发展的新亮点。农业环保、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成为农业教育的新内容,农村家政等农村生活、文化、环境建设也提到议事日程,日益被广大农村居民所关注。对农村居民男女老少皆宜的电脑、家政、礼仪、插花、园林、茶道、烹饪、书法、绘画、摄影、外语、医疗、保健、太极拳、健美、美容、环保、金融、保险等社区、社会化教育日益受居民的欢迎。有条件的城郊、沿海地区县、乡镇可以通过政府牵引型、学校组织型、社会联合型等灵活多样的运行机制,建立和完善组织体系、运作机制,制定科学的发展计划和评价制度,不断深化、不断改进,努力提高综合效益。在实施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农村学校的先导性和辐射性作用。
第二篇:党的十八大后的教育方针[最终版]
党的十八大后的教育方针
党的十八大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一、坚持教育优先发展。进一步明确强调了教育在国家战略中优先发展的地位。
二、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 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 设者和接班人。
三、坚持改革创新。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着力提高教 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
四、坚持协调发展。要办好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阶 段教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积 极发展继续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
五、坚持大力促进教育公平。要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 倾斜,支持特殊教育,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积极推 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
六、坚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要努力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 的荣誉感和责任感。袁贵仁指出,报告在“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新胜利”中提出,要使我们国家快速发展起来,使我国人民生
活水平快速提高起来。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 开放,对教育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设,经济发展方式 的转变,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 略,需要教育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教育承担的任务十分艰巨,机遇与挑战并存。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 育,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神圣而光荣的使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教育战线要把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落实好党的十八大精神 当作头等大事和首要任务,迅速在全国教育系统掀起学习贯彻落 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热潮。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 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 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 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 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办好学前教育,均衡 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 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完善终身 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 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支持特殊教育,提高家庭经 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 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 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 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第三篇:十八大材料
十八大主题: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
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八个坚持: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必须坚持和平发展,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两个“百年”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一定能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4字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八项规定:1.改进调查研究
轻车简从、减少陪同、不迎送不宴请
2.精简会议活动 3.精简文件简报 4.规范出访活动 5.改进警卫工作 6.改进新闻报道 7.严格文稿发表 8.厉行勤俭节约
开短会、讲短话,力戒空话套话 文件、简报无实质内容一律不发 严控随行人员,不安排留学生等迎送 减少交通管制,一般不得封路清场 进一步压缩会议报道的数量字数时长
除统一安排外,不发贺信贺电,不题词题字 严格执行住房、车辆配备等待遇规定
第四篇:十八大征文 整理
实施海洋经济战略,推进“海洋新区”建设
邵长青
天津滨海新区是我国北方沿海开放港口城市,实施海洋经济战略,推进“海洋新区”建设,对于实现中央定位目标,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助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拟提滨海新区发展海洋经济的设想与目标
实施海洋经济战略,推进“海洋新区”建设,以科学开发海洋资源与保护生态环境为导向,以海洋、临海、涉海产业为特色,以陆促海、以海带陆、内外联动,打造沿海沿河的海洋经济集群;以科技为先导,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动力,海洋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加强,海洋科技成果转化率逐年提高,海洋科技对海洋经济的贡献率不断提高;全力推动海洋经济转型升级,海洋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海洋新兴产业实现突破性进展,海洋服务业增加值逐步增长,努力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海洋经济体系;加快提升海洋经济总体实力,海洋经济生产总值占GDP的比重不断提高。
二、推进滨海新区海洋经济科学发展
一是优先制定海洋经济规划。结合实际,制定实施《滨海新区海洋经济发展中长期规划》,编制海岸保护与利用规划和区域建设用海规划;研究制定滨海新区发展海洋经济指标体系和实现路径。二是坚持陆海统筹。落实国家陆海统筹的海洋发展战略,贯彻《天津市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年)》。三是坚持港城统筹。落实“双城双港、相向拓展、一轴两带、南北生态”的城市空间战略规划,实施“一核双港、九区支撑、龙头带动”的发展策略,突出“海、河、港、城”特点,建设具有滨海特色的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四是坚持河海统筹。利用沿海经济带与沿海河经济带交汇的优势,把海洋和海河开发利用保护结合起来,构筑沿河岸、海岸、近海和远海开发保护带,在经济发展、产业布局、城市建设上,充分体现“河海融合”的特色和风貌。五是实施科技兴海战略。建议设立新区科技兴海办公室,组织协调科技兴海工作。创建海洋科技创新和研发转化基地,建设海洋科技示范基地,培育海洋科技型企业群。六是规划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海洋产业集聚区。首先落实《关于明确滨海新区各区域功能定位及产业发展重点的指导意见》;其次统筹规划建设突出功能特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海洋产业集聚区;最后全力建设我国北方海洋科技研发与成果转化重要基地、海洋科技创新领航区、海洋经济科学发展示范区和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七是全力夯实海洋产业基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提升现代海洋产业,逐步形成各类资源合理利用、产业特色鲜明、经济效益良好、自主创新能力较强、发展前景广阔的海洋经济产业群。八是建立完善发展海洋经济的法律和政策体系。九是创新海洋管理体制机制。建议成立海洋开发管理协调领导机构,负责海洋开发利用、治理、保护等重大问题的协调。十是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改善“海洋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海洋自然景观,形成新区海洋资源培育、海洋生态改善与海洋产业发展相协调的良性循环。
作者单位及职务:天津市滨海新区人大常委会代表联络室(人事任免工作室)副主任、议案处处长(兼)
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加快打造现代绿色生态新城
杨玉伦
中新天津生态城按照“三和三能”建设目标,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谐型的生态宜居新城为载体,积极探索和实践城市化和产业化相互依托、相互促进的建设发展之路,历经四年多艰苦创业,初步探索并走出了一条可持续的绿色发展之路。
一、积极应对环境挑战,合力打造生态城市旗舰项目
生态城的区域原貌是三分之一废弃盐田,三分之一盐碱荒地,三分之一污染水面,没有占耕地和良田,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土地盐化、缺乏淡水、污染严重,自然环境很差。在资源条件约束下建设全新的生态城,在国内外均属首创,也是世界上第一个规模最大的全新的生态城市。
二、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着力推进生态城建设发展
自2008年9月开工建设以来,中新天津生态城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不断强化生态意识,坚持“四三二一”的建设发展基本理念。“四”是指生态文化、生态经济、生态环境及生态社会;“三”是三和三能,人与人、人与经济活动、人与环境和谐共存,能实行、能复制、能推广;“二”是指走新型的产业化和城市化道路;“一”就是要走出一条新型的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经济发展之路。在这一理念指导下,中新天津生态城以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打造绿色生态新城为主旨,在基础设施建设、环境综合治理、可再生能源利用、促进绿色产业、社会管理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三、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精心打造生态文明新城
(一)大力促进绿色产业发展。建设生态文明,集约节约利用资源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环。生态城要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绿色产业,不断积聚绿色发展“财富”。
(二)加快推动绿色城区建设。生态城始终把创新发展作为推动城市建设的重要原则,以“探索—实践—完善—推广”的模式,在创新发展上下功夫,努力走出一条绿色发展建设之路。着力做好城市绿色规划;不断加强城市绿色建设;创新完善城市绿色管理。
(三)积极打造绿色宜居环境。高标准规范建筑风格;高水平加快景观建设;高质量强化治水节水。
(四)大力倡导绿色快乐生活。积极发展社会公益事业;精心构建社区管理机制;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单
位:中新天津生态城管委会机关党委 职
务:机关党委副书记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努力使滨海新区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
吴玉书
一、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内涵
我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内涵主要包括八个方面的内容:
(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二)坚持把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思想。
(三)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四)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五)坚持巩固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六)坚持“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
(七)坚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八)坚持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奋斗目标。
二、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努力使滨海新区成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
(一)以高端产业聚集为目标,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二)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有机结合的区域创新体系;打造开放型技术创新平台,建设产业研发转化集群,培育科技小巨人企业,发展科技金融,创建人才特区,建设智慧新区。
(三)要以高端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为重点,大力发展服务业,建设十大服务业集聚区。
(四)要做精沿海都市型农业,推进强街强镇,加快全域城市化步伐。
(五)要落实“双城双港、相向拓展、一轴两带、南北生态”的全市空间发展战略,调整优化滨海新区总体布局,明确产业布局和城镇体系,逐步形成功能明确、互为补充的空间布局结构。
(六)要坚持开放带动战略,在更高层次、更宽领域参与全球和区域的竞争与合作,增强滨海新区在全球范围配置资源的能力,更好地服务环渤海和中国北方地区扩大对外开放。
(七)要坚持适度超前、量力而行的原则,加快交通、能源、水源等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以“两港”(海港、空港)、“两高”(高速铁路、高速公路)、“三快”(快速轨道、快速路、快速公交)为骨架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和低碳、高效、一体化的公用设施体系。
(八)要统筹规划园区建设,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建设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和低碳试点城市标志区;推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和海洋经济,建设低碳新区,构筑节约型新区。
(九)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发展卫生体育事业,加强人口调控和服务管理,提高就业和居民收入水平,建立全民社会保障体系。
(十)要切实打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攻坚战,提升文化综合实力与竞争力,努力建设成为富有开发开放特色、充满创新活力和独特魅力的文化强区。
作者单位:中共天津市滨海新区委员会党校 职务:副校长
滨海新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具体内涵
刘明成 张洪亮 阳立文
结合滨海新区发展实际,我们应当准确理解和把握“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具体内涵和目标,在人民满意的基础上,努力办好符合发展要求、具有区域特色的教育,争当教育发展排头兵。
一、增强城市载体功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滨海新区成立以来,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的状况仍然存在。特别是新区十大战役火热进行,新建功能区较多,教育辐射的速度和广度,还没有与之相适应。这既不能实现人民满意,也会迟滞“生地”变“熟地”的进程。因此,要进一步做好规划布局工作,高标准建设一批学校、幼儿园,积极引进市内外名校到新区开展合作,完善新建功能区的教育功能,确保吸附更多的资金、技术、人才,服务新区经济社会发展。
另一方面,滨海新区产业结构以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这些都需要技术工人,对于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应当密切与海河教育园区的合作,改革职业教育培养模式,提高职业教育发展质量,加强职业教育院校基础能力建设,争创校企合作示范区,为新区企业提供数量更多、素质更高的职业技能人才。
二、提高教育发展质量,扩大影响力知名度
应该做好各个环节工作,提高教育发展整体质量。坚持德育为先,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切实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推进小班化教学,深化课程改革,改进教学方法,关注个体差异,实施高效教学,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保证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爱好,丰富学生课外及校外活动。倡导启发式教学和体验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大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锻炼时间,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三、探索教育改革经验,践行先行先试使命
《纲要》提出改革创新是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组织实施了一批重大项目和改革试点,目的就在于先行一步进行探索,积累经验,适时推广。其中,滨海新区涉及督导体制、教育信息化、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等多项内容,要立足新区发展实际,积极推进改革试点工作,在实践中总结和提炼经验,为全国教育改革发展贡献智慧。滨海新区正在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试点、名教师名校长培养工程等工作,要积极探索,提高新区教育知名度。
四、保障教育公平发展,加强创新社会管理
要提供更加优质完善的教育服务,满足新区人民对教育发展的新期待。同时,切实保障教育公平,努力缩小城乡间、区域间、校际间教育发展差距。要大力发展社区教育,建设学习型城市。构建以社区院校为依托的社区教育网络。推进社区学院、老年大学建设。借助网络技术,为市民提供更丰富、更优质的教育资源。实现全民学习、终身学习,保障市民接受教育的权利,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服务。
作者:
1.刘明成,滨海新区教育局副局长、党组成员,研究领域:教育管理。联系电话:65305831 2.阳立文,滨海新区教育局党群处副处长,研究领域:教育管理,党的建设。联系电话:65305838 3.张洪亮,滨海新区教育局党群处,研究领域:教育管理。联系电话:65305836 贯彻十八大精神——以提升司法公信力为视角
赵荣停
李慧
张天一
在党的十八大会议上,我党第一次从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战略高度提出司法公信建设问题,把“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深化改革开放的重要目标,表明司法公信力建设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是推动国家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有力保障和支撑。
一、我国司法公信力的现状
(一)目前我国法院的司法公信力得到显著提高
一方面,诉讼范围由小到大,诉讼案件由少到多,说明人民群众对司法裁判的信赖度在不断提高。另一方面,人民法院对大量的诉讼案件的裁判处理,对于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利,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健康有序地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目前我国司法公信力不高以及缺失是不容回避的问题
现阶段,由于媒体的披露、网络的传播等,一些冤案、错案暴露在全社会面前,导致有些群众不禁产生 “我国目前司法公信力怎么啦?”的疑问。我国司法公信力不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法律文书得不到尊重,确定的义务得不到自觉履行。我国法院裁判执行兑现率低,债权人不能完整实现其权利,人民群众对法院裁判的执行不满意确是不争的事实。当事人到法院打官司,除了想讨个公道的说法,更重要的目的是通过司法途径救济其合法权利,但低下的执行兑现率对法院裁判的司法公信力产生极大的不良影响。
2、涉诉信访居高不下。在出现纠纷后,不管有没有道理就直接不停地向信访部门上访,或者有的向法院提起诉讼,但一旦对法院的裁判不服,便直接放弃其他一些权利,想方设法通过上访来达到其合法或不合法的目的。
3、伤害法官的情况时有发生。近年来,已经发生了多起法官遭威胁伤害的事件,而这些遭受伤害的法官则是司法公信缺失的受害者。
三、我国司法公信力不高的原因
(一)司法公开力度不够
主要表现在:司法公开的范围还不够广;司法公开的责任机制没有健全;司法公开的载体还是比较单一的。
(二)法官素质参差不齐
部分法官法律素养不高、价值观偏颇、职业道德较差,具体表现为不作为和乱作为。
(三)法律思维与大众思维的差异性。
由于法官对案件的审判是以事实为依据、法律为准绳的,是一种法律思维,而舆论中人们对案件的看法则是以道德习惯以及个人情感,是一种大众思维,因此,这导致法院的判决与舆论中所得结论不同。
四、提升司法公信力的路径选择
(一)从落实公平入手,进一步维护好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公平保护各方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引导法官内外兼修;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
(二)从确保公正入手,进一步提高办案质量和效率。要求全体干警严格依法办案,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严把案件事实关、证据关、程序关和法律适用关,努力使办理的每一起案件都经得起法律、人民和历史的检验。
(三)从推进公开入手,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全面落实公开审判制度;实行审判程序全过程公开;做到裁判文书一律公开;加大审务公开力度。
作者:赵荣停、李慧、张天一
单位: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法院立案一庭
加强和改进干部教育培训,建设高素质执政
骨干队伍
吴明聚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加强和改进干部教育培训,提高干部素质和能力”。作为天津滨海新区干部教育培训主渠道、主阵地的区委党校要深入领会,贯彻落实,为推动新区干部教育培训事业向前发展、培养执政骨干队伍作出应有的贡献。
一、在培训内容上,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实践,坚定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
首先,注重理论学习和理想信念教育。
深入学习和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深入学习和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牢固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同时,坚定理想信念,第一,要抓好思想理论建设这个根本。第二,要抓好党性教育这个核心,学习党的历史,深刻认识党的两个历史问题决议总结的经验教训。第三,要抓好道德建设这个基础。
其次,要加强党的宗旨意识教育,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要教育引导干部增强为民意识;要教育引导干部多干务实之事;要教育引导干部保持清廉本色;在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党的宗旨意识教育的同时,要加强干部的专业知识学习,加强能力提升和素质培训。
二、在培训方法上,采取多种形式,增加培训对干部的吸引力 一是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二是创新教学方式。通过专题讲座、案例分析、实地调研、对策研究、情景模拟,注重对现实问题的分析和研究,以引导式、启发式、研究式教学为主,推行研究式教学,推广现场教学和体验式教学,探索案例式教学,倡导情景模拟式教学。
三是坚持互教互学。通过开设学员论坛,组织学员考察、撰写调研报告等方式,搭建相互交流学习的平台。
四是要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大力运用远程教育、网络教育和电化教育,进一步拓展培训的空间和载体。
三、在培训效果上,形成各种机制,使干部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
首先,必须要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上积极作为。区委党校教育培训要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发挥参谋助手作用,进一步彰显党校在干部培训格局中鲜明的战略地位、独特的重要作用和不可替代的政治优势。
其次,必须要在理论武装、促进创新上积极作为。党校教育培训要适应中央和市区委工作大局要求,适应干部教育和理论武装要求,促进中心任务落实,促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再次,必须要在提升能力、强化服务上积极作为。党校教育培训要把提高党员干部的素养作为核心任务,增强执政意识,把握执政规律,提高执政能力,努力为区委中心工作服务。
第四,必须要在学习精神、指导实践上积极作为。区委党校教育培训要正确引导党员干部把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同研究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有机结合起来。
第五,以成效为检验标准,强化培训激励约束机制。以提高干部教育培训整体实效为目的,建立并完善干部教育培训考核、激励和约束机制。
认真学习深刻领会 把十八大精神 落实到滨海新区安全生产监管工作中去
郭建亮
一、认真学习报告,提高思想认识
我们要认真学习十八大报告,按照十八大的要求,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牢牢把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这一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努力使学习贯彻的过程成为我们拓展工作思路、创新发展举措、破解监管难题、推动科学发展的过程。
二、深刻领会精神,增强责任意识
我们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要求认真抓好企业的安全监管,及时将上级的指示精神落实到日常安全监管工作中去,尽心尽责地做好预防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实现全区企业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发展。
三、联系工作实际,优化服务质量
我们要坚持把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任务、新要求与全区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实际紧密结合起来,下力气研究解决制约安全监管工作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和重点难点问题,深入谋划推动全区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创新发展,不断加强和改进安全监管工作方面的具体措施办法。
四、务求真抓实干,狠抓工作落实
我们安监人员只有真抓实干,以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打非治违”专项行动为抓手,不定期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加大安全整治力度,狠抓安全准入和标准化建设,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许可制度、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制度,强化和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范企业生产行为,狠抓安全生产监管工作落实,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五、搞好隐患排查,遏制安全事故
十八大报告中强调要“强化公共安全体系和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建设,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这就要求我们按照国家总局“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要求,在预防和治本上下功夫,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监管长效机制,强化从源头开始采取保障安全的措施,以“零容忍”的态度全面抓好安全隐患的排查和整治,将隐患消灭于萌芽状态中,打好隐患排查治理攻坚战,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标准体系。
六、推进依法行政,落实齐抓共管
用十八大精神指导安全生产监管部门依法行政,同时在安全生产监管工作中不断加深对十八大精神的理解,坚决克服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多头执法、执法不公甚至执法违法等现象。安全生产监管执法部门要积极推进联合执法、集中执法,树立执法权威,严厉打击各类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要严格实施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
七、实现科技创新,实施科技监管
我们要认真研究滨海新区“十大战役”和“十大改革”背景下企业安全生产监管的发展规律,创新安全生产监管手段,使创新成为深化安全监管工作的动力。通过自查自报系统可以加强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促进企业由被动接受安全监管向主动开展安全管理转变。同时,根据接收的事故信息选择启动应急救援系统。
八、密切联系群众,维护清廉形象
我们要进一步坚定政治理想信念,积极发展党内民主,密切联系群众,搞好党风廉政建设,建设高素质安全监管干部队伍的有力抓手。
作者简介
郭建亮:(1976.12-),男,天津滨海新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监督管理处,科员。研究领域:企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努力提升滨海新区文化软实力
王学军
联系世情、国情、区情、社情、党情,滨海新区可谓发展机遇与风险挑战共存,特别是当前新区发展正处在“十大战役”的攻坚期,“十大改革”的关键期。为此,提升滨海新区文化软实力,为全区社会经济发展凝心聚力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势在必行。
提升文化软实力,要突出强调“一个总引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提升滨海新区文化软实力,要明确指导思想。所谓突出“一个总引领”,就是要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新区文化大繁荣提升软实力的根本。
提升文化软实力,要准确把握“两个着力点”
——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和滨海新区的首善功能 正如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力。所以在全区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为群众提供广阔文化舞台,让所有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开创新区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人民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素养全面提高,“滨海文化”影响力显著增强的新局面。尊重人民群众的文化首创精神,还要求我们准确把握文化发展新趋势,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推动滨海新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区。提升文化软实力还应在发挥滨海新区首善功能上狠下功夫。温总理在视察滨海新区时提出了要把滨海新区建成全国首善区的重要指示,这是在精神层面上对滨海新区树立什么样的精神,拥有怎样的品质提出的更高要求。
新区自成立以来,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全区公民道德建设取得长足进展,人民群众展示出良好的精神风貌。但要清醒看到,当前社会道德领域还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诸如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理想淡薄、价值观扭曲等,这些都严重损害着经济社会正常秩序。党的十八大在论述道德建设时强调,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正是从这一现实需要出发向全社会发出的号令。
提升文化软实力要努力打造“三个支撑” ——文化产业、有效传播、体制创新
新区在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提升文化软实力方面可重点把握三个环节。一是启动高新文化产业集群战略。二是整合文化资源,优化文化产业资源配置。三是实施滨海文化走出去工程。根据十八大关于文化改革发展新要求,必须加快构建和发展技术先进、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现代文化传播体系,乘区文广局荣膺全国广电系统先进集体好的势头,致力形成与滨海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文化传播能力,不断提高滨海文化的影响力。
建立健全以党的领导为核心、政府主导、行业自律、社会监督、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是提高文化软实力的必然要求、根本保障、重要支撑,加快形成职责明确、运转有序、统一高效的文化宏观调控体系,也正是我们当前推进新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点任务之一。
作者及单位:王学军
汉沽工委党校副校长
关于推进滨海新区生态文明建设之思考
陈永安 郝鹏
一、滨海新区生态环境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产业结构不协调,环境压力过大。从产业结构比例来看,2011年三大产业比例为0.14:68.86:31.00,第二产业占总体三分之二以上。以第二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必然带来较高的能耗、物耗和污染排放,对新区的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带来双重压力。
(二)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加强。新区城区大部分均有完备的污水输送管网,但仍有部分污水处理厂管网建设相对滞后,运行负荷较低,布局及处理规模不够合理;再生水生产设施建设滞后,配套政策、管理、技术体系仍不完善,电厂等工业用水大户再生水利用比例较低;镇、村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滞后于中心城区,建制镇的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尚未能同步 建设。
(三)生态文化氛围尚未形成。生态文化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生态文明应秉承的理念和意识还较为欠缺,生态文明理念还未成为广大市民的自觉意识和行为。
二、加快生态环境建设,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一)推进环境保护和绿色生态
滨海新区坚持生态理念,全面加强生态湿地保护,大力推进郊野公园建设,完善绿色生态系统,为广大市民营造整洁美丽的市容和生态环境。近年来,新区着力提升城市载体功能,建成重点基础设施项目300多项。2012年,新区已顺利通过国家环保模范城区的复核验收,标志着滨海新区的环保工作走在了全国前列。
(二)发展现代循环经济
滨海新区应用循环经济理念,建成了2个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园区、1个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和1个市级循环经济示范园区、9个市级循环经济试点,初步形成了电子信息、石油化工、汽车制造、冶金、电力等生态产业链。
(三)构筑低碳新区
滨海新区注重世界发展潮流,优化能源结构,控制煤炭消费,提高清洁能源使用比例,加强植树造林和城市绿化,积极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的低碳发展模式。
(四)建设节约型社会
滨海新区坚持以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为重点,不断构建资源高效利用体系;开展节能金融创新示范,大力发展节能服务产业;加强土地综合整治,调整盘活旧城区土地,严格控制建设用地标准;发展节水工业,推广节水型生产工艺设备,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和淡化海水使用比例;加强建筑节材,推进“绿色建筑”、“建筑节能”。
(五)加强社会宣传
滨海新区紧紧围绕“普及生态知识、强化生态意识、建设生态家园”这一主题,采用媒体宣传、科普教育、社区活动、文化熏陶、家庭参与等多种渠道,着力打造和谐文明的社会氛围,提高公众的生态意识,培育公众对生态环境自觉维护。
作者:陈永安 滨海新区环容局办公室副主任
郝 鹏 滨海新区环容局办公室干部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推进工商行政管理工作再上新水平
邵道路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力服务区域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一是围绕汉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努力服务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始终把支持大项目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作为长期工作,跟踪服务建设项目,努力为大项目提供个性化、贴身服务。
二是围绕企业需求提供高效便捷服务,着力深化各项服务措施的落实。加强“星级接待窗口”建设工作。坚持“简化程序、缩短时限、提高效率”的思路,全面提升窗口服务质量,方便企业办事。
三是围绕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加强商标战略。要深入挖掘汉沽地区的商标发展潜力,突出汉沽特色,实行商标“升级”工程,力争将一批著名商标升级为驰名商标,将一批有发展潜力的一般注册商标升级为著名商标。
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推进市场监管
一是继续深化网格化监管,明确权事划分。在网格化管理工作中,要进一步明确职能科室和三个执法局的权事划分。继续按照区局关于网格化管理的要求,制定“科学有序、权事明确、优势互补、共同担当”的网格管理机制。
二是加大合同监管力度,构建合同诚信环境。2013年,我们要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力度,大力推进合同示范文本的规范使用工作。督促企业使用合同示范文本,严厉打击合同欺诈和利用格式合同条款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
三是进一步加强广告监管,突出重点行业。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手段,严厉查处虚假违法广告。深入推动广告市场整治工作。严厉查处各种违法行为。
四是创新监管模式,探索摊贩社区托管机制。明年,我们计划选取条件较好的社区,将不涉及前置审批的小型服务、销售行业和小型加工行业委托给社区管理,我们负责备案,解决无照经营和就业问题。
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继续加强消保维权建设
一是继续加强12315建设,建设一批高质量工作站。要充分发挥12315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基层的作用。推进“一会两站”和消费维权“直通互动”机制规范化建设。
二是强化消费平台建设,健全消费维权服务机制。继续加大利用搭建消费维权平台,及时解决消费者的申诉举报,发布消费警示。全面开展二级直通互动,加强与销售商、售后维修企业的直通联系。进一步加强与汉沽审判区的合作,发挥行政调解中心的作用,促进消费争议的及时解决。
三是加强流通领域商品质量抽检,加大对不合格商品的查处力度。重点是关乎消费者生命财产安全的商品的抽查力度,并加大对不合格商品的处罚力度,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同时加强预付卡违法的治理。
四、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继续强化大执法力度
一是坚持学法用法,提高法律法规政策水平。建立健全执法人员法律法规学习培训制度、建立领导班子集体学法制度。培养干部自觉养成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习惯。
二是坚持机制创新,提高执法监管效能。整合优化执法办案力量,充分发挥1+1办案机制的作用,将原来的一支执法队伍扩充为三支执法队伍。
三是坚持突出重点,强化案件查办力度。着力查办大要案、疑难案、典型案,进一步提升工商部门的执法权威和办案效能。深化规范直销、打击传销专项执法行动,完善打击传销工作机制。
四是坚持严格执法,切实提高依法行政水平。要健全执法监督制度,完善执法监督程序,强化执法监督手段。要坚持完善案件核审、集体讨论等执法监督制度,加强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和执法评议考核。
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继续加强各级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 一是加强各级班子建设,成为学习干事的带头人。在分局党组和中层班子中要以增强科学决策、依法行政、服务发展、驾驭大局等方面的能力为重点,加强学习和培训。
二是继续完善考核制度,提升考核内容和质量。制定科学有效的岗位目标考核标准,进一步提高考核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建立数据月报制度,实行重点工作责任目标和亮点工作目标责任制。
三是推进政风行风建设,深化学习党的十八大活动开展。深入开展“双述”、“双防”、“三公开”活动。进一步深化政务、局务、党务公开工作,扩大干部知情权、监督权、选择权、参与权。完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加强两个风险点防范管理。四是加强基层基础建设,推进队伍现代化。做好分局主楼和北二楼的升级改造,建成较为先进的行政许可窗口,配备叫号机、评分器等硬件设施,为提升窗口服务效能打好基础。要为基层执法人员配备移动电脑终端,实现市场巡查信息化。
作者:邵道路
职务:滨海新区工商局副局长
对执政党建设规律的新探索
——浅谈“三型”建党目标
王玉华
一、深刻理解”三型”政党建设目标的含义
(一)建设学习型政党 十八大报告在肯定近些年学习型政党和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深入推进的同时,再次对学习型政党建设提出新的要求,并把“学习型”放在““三型””第一位置。重视学习,善于学习是我党的政治优势,党在重大转折之时都把学习摆在首位,形成了把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首位的共识。
(二)建设服务型政党 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建设服务型政党的概念,但围绕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中央早有要求,基层党组织则早已开展起“建设服务型基层党组织”活动。当前,建设服务型政党,要求党政职能分开,基层党组织不再作为权力的直接掌握者,与政府争当行使权力的主体,而是恢复政党作为政治组织的本来面目,充当人民与公共权力联系的桥梁。党组织充分发挥服务社会、服务群众的作用,通过切实有效的服务来赢得民心。
(三)建设创新型政党
当前,建设创新型政党,就要深化对党的执政规律的认识、了解和探索,不能墨守成规,不能抱残守缺,更不能僵化和止步不前。通过创新,不断调适和完善党的各项建设。通过创新,不断完善执政党的执政理念、行为方式和运行制度。
二、建设”三型”政党,要实现三个方面的转变
(一)、执政理念的转变
随着客观形势的变化,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完善和发展,以及人们对执政党执政的要求的变化,要求党的执政理念有一个更加深刻的变化。即由以建设为主的执政理念逐步转化为服务为主的执政理念。这些,为建设”三型”政党提供理论指导,奠定思想理论基础。
(二)、加强制度建设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党的“三大建设”,发展到党的“五大建设”,从制度建设与“三大建设”的“贯穿于”关系,到制度建设与“四大建设”的并列关系,既说明我们党从革命党向执政党的历史角色转换,也说明我们党对制度建设重要性认识的深化。通过制定完善的学习制度体系,服务制度体系,创新制度体系,通过提高制度的执行力,为实现”三型”政党建设提供可靠的保障
(三)、实现执政方式的转变
作为未来5至10年中共执政的纲领,十八大报告多处强调“服务”理念,凸显出“把‘人民’举过头顶”的执政观。提出要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确定了“继续简政放权”的改革方向;民生方面,报告强调加快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改进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方式;提出“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等等。这些新观点新提法都要求党进一步实现由“整合型政党”向“服务型政党”的转变,实现党的领导,依法治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有机统一。
作者:王玉华 职务职称:高级讲师
工作单位:天津市滨海新区区委党校 主要研究方向:执政党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科学攻坚 排头发展
——论科学发展观对滨海新区的指导意义 唐玉
一、天津滨海新区的发展及重要意义
胡锦涛主席来天津视察工作时强调指出,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是中央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出发做出的重要战略部署,希望滨海新区成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排头兵”是滨海人艰苦创业的不懈追求。滨海新区有一批争当“排头兵”的大项目、好项目,争当“排头兵”的新城区和功能区,更有一批争当“排头兵”中的排头兵——一线基层共产党人,全区4300多个党组织、近10万名党员学习、思考、创新,开创开发开放的大业。1在排头兵不断的积极带动下,天津滨海新区成为继深圳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带动中国区域发展的第三经济增长极。
二、科学发展观的新内涵及其指导天津滨海新区发展的价值体现 加快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是党中央、国务院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出发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天津市委、市政府紧紧抓住这一历史机遇,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大科学发展观,用新理念研究新课题,用新思路谋划新突破,用新举措探索新路子,用新模式构筑新优势,全 1 记者陈杰,《攻坚克难排头兵,天津滨海新区的新故事》,2011年8月21日,人民日报。力打好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攻坚战。
在十八大精神的鼓舞下,滨海新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构筑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产业体系。集中力量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全面提高发展质量、效益和水平,切实增强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努力实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转型发展。一是加快推进各功能区建设。二是加快发展实体经济。三是加快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滨海新区坚持走集约型、节约型、生态型发展道路,抓住发展生态产业、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生态人居、推进生态文化四大重点,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相和谐。一是着力提升新区载体功能。二是着力发展循环经济。三是着力推进中新天津生态城建设。
天津滨海新区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走科学发展之路。正确处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全面发展、加快发展和协调发展、扩大建设规模和提高整体素质的关系,以创新模式统筹发展,以科学态度抓好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正确把握经济发展趋势的新变化,密切跟踪世界产业和技术转移的新动向;坚持加速科技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作者:唐玉
单位:天津滨海旅游区投资促进局 联系电话:022-6728897
科学发展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新认识
娄 玉
一、必须始终坚持理论上的继承与发展
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一系列紧密相连、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和贯彻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提出并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
二、必须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党的十八大在对过去五年和十年工作成就充分肯定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推进任何方面的改革发展都要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
三、必须以全新的视野认识和推动发展
十年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一系列新的历史性成就,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人们公认,这是我国经济持续发展、民主不断健全、文化日益繁荣、社会保持稳定的时期。事实证明,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全新的视野认识和推动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顺利前进的重要保证。
四、必须坚持群众观点、群众路线
群众观点、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重要结论,是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得出的根本观点、根本路线。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这一立场坚持了“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坚持并发展了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了更加旺盛的生命力。
五、必须坚持和改进党的领导
党的十八大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针对党的建设面临的新挑战新课题,提出了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总体要求、重点任务和重大举措。只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把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同党领导的伟大事业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方法和制度推进党的建设,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使党的各项工作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使党的建设成效体现到增强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上来,体现到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上来,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党的执政使命,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作者及单位:娄玉
中共天津市滨海新区区委党校 坚定信念,建设更加美丽的泰达
李首宇
一、建设美丽泰达,离不开中国特色道路的正确指引
从2008—2012年这5年来,开发区生产总值由1000亿元大跨步跃升到约2201亿元,新增就业岗位20万个,社会管理创新出“泰达模式”,得到党和国家的认可、赞许和推广,并实现了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住有所居,泰达已经成为了全区居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开发区的发展实践雄辩地证明:以改革开放为主要特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建设美丽泰达的指路明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二、建设美丽泰达,离不开历届泰达领导班子的强有力领导 开发区所取得的巨大成功,一方面证明了所走道路的正确性,另一方面还隐含着具体实践道路的曲折性和完成历史任务的艰巨性。开发区历届领导班子万分珍惜来之不易的历史机遇,尽职尽责,创造性地落实天津市和滨海新区的决策部署,在执行力上下功夫,不折不扣狠抓落实,在“前有标兵,后有追兵”的全国开发区的激烈竞争中始终处于优势地位,又好又快地把开发区建设成了一个社会和谐的美丽家园。
三、建设美丽泰达,离不开全体泰达人的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
1.实践创新。开发区以经济为先导,不断聚集实践创新的资源并付诸实施,密切与台湾同胞和台湾经济的联系与合作,实现互补双赢与加深认同。2010年,开发区率先在台湾设立了办事机构,成为第一家在台湾设立办事处的国家级开发区。目前,天津开发区已经成为台商的投资热土,从最初落户的顶新国际集团到2010年富士康项目正式在开发区注册,共有近百家台资企业落户泰达。
2.理论创新。2007年,以时任管委会主任的李勇为代表的开发区人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中国新经济平台理论”,该理论一经提出,立即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巨大影响,成为了泰达的一张名片。2008年,管委会主任何树山提出的“二二二三四”发展战略进一步全面揭示了“新经济平台”的内涵,该战略切合实际,思路清晰,理论性和实践性相得益彰,一经提出,不仅有力地指导了近几年开发区高质、高速发展,而且对其他经济园区也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3.制度创新。在80年代,国内开发区还是新生事物,因此,涉及外商事务的开发区层面的各种法规和制度是一片空白,而且国家的相关上位法也缺位。天津开发区不等、不靠,迅速召集相关专家和人才,突破性地率先编制地方性法规解决经济运行中的主要问题,成为了很好的制度创新的范例。经过时间的检验,现在看来当时的立法取向的准确性和务实性都是无可挑剔的。另一方面,在立法技巧上,立了三个相应法规,增强了外商对开发区的认同感和信任感。
作者:李首宇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公用事业局
工作从事领域:区域经济发展和城市能源供应管理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 努力探索工商行政
管理工作新路子
王华忠
理解领会十八大报告,首先要准确把握十八大的精神,这是学习和贯彻的前提。大会把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一道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提出了新阶段党和国家的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作为一名基层工商部门的负责人,全面深入学习领会会议精神是做好本职工作的根本要求,也是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水平的关键所在。
一、学好十八大精神,完成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的庄严使命 作为一名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我们有自己不得不承担的的责任,这就是对民族的责任,对人民的责任,对党的责任,勇敢地承担这些责任是我们对祖国多年培养的一种回报,也是我们践行十八大精神的标志。作为一名党员,一名基层领导干部,要在实际工作中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进一步增强自身的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大会精神上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立足本职岗位,作出更多业绩。一是坚定地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头,完成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的庄严使命。二是世界在变化,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在前进,我们要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完成我们的工作任务。三是在实践中不断加深对十八大精神的理解,运用十八大精神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四是要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和大部制改革的新形势,研究新情况,解放新问题,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二、与时俱进,努力探索工商行政管理工作发展的新路子
(一)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在服务大局中谋划发展
工商部门要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自觉服从地方党委政府的领导,自觉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在服从、服务中履行好部门职责。把市场秩序好不好、市场主体健不健康做为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关键环节来把握,通过维护市场秩序促使市场主体健康发展来服务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在加强监管中助推发展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是政府监管市场的执法部门,履行市场监管职责、维护好市场秩序是我们最根本的职责,也是最首要的任务、最好最大的服务。
(三)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在保障民生中体现发展
针对消费者反映强烈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综合运用消费维权执法、12315受理服务、消费者协会等多种职能,努力实现消费维权由事后受理处理为主向事前预警和超前防范转变,积极引导消费者树立科学文明消费理念,提振消费信心,改善消费结构,扩大消费规模,努力回应广大消费者的诉求和关切,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更多的改革发展成果。
(四)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在固本强基中促进发展
工商部门要按照建设“学习型、事业型、团结型、创新型、务实型、廉洁型”班子的要求,切实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严格落实效能建设各项制度,使效能建设常态化、制度化和规范化;要加强执行力建设,坚决杜绝执行不坚决、不到位、不规范的问题,防止执行的随意性、片面性;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和思想政治工作,激发干部职工爱岗敬业的工作热情;加强工商文化建设,大力构建富有时代特色的工商文化,增强工商机关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
作者:王华忠 单位:滨海新区工商局 职务:滨海新区工商局副局长
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引做好新区社会建设工作
刘立京
十八大报告“勾画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宏伟蓝图”,为我们全党、全国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综览全篇,报告从三个方面阐述了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部分之一的社会建设的重要地位。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争当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新区应从四个方面入手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一、十八大社会建设的战略布局
(一)社会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社会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一个任务要求 2.社会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倚重路径
(二)社会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布局之一
(三)社会建设是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基本要求的重要内容
二、新区做好社会建设的具体举措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滨海社会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凝聚起社会建设的共识,汇集起社会建设的力量。核心价值观能够发挥鼓舞人们斗志的作用,因为价值观为人们描绘了美好的前景,必然激发起人们对未来的热爱和对美丽新区的追求。汇聚这些因素,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滨海精神,全体滨海儿女和衷共济、万众一心,新区社会建设的道路就会越走越坚实。2.以多种机制保障滨海社会建设
新区社会建设需要经济机制的保障,通过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践行社会主义根本原则。健全街道社区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完善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公共财政体系。建立公共资源出让收益合理共享机制,使人们更多分享改革的成果;新区社会建设需要政治机制的保障。通过新区政权机关、政协组织、党派团体等渠道,就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广泛协商,广纳群言、广集民智,增进共识、增强合力,健全新区协商民主制度。3.以增加居民收入带动滨海社会建设
新区人民增收从根本上来说靠新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通过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和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把新区经济发展活力和竞争力提高到新的水平;增收最基本的途径就是就业。新区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推动实现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
4.以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完善辅助滨海社会建设
新区要加快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解决好与人民最直接最现实的教育、医疗卫生等方面的问题。发展好新区教育事业,为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铺就稳固基石。发展好新区医疗卫生事业,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
作者简介:中共天津市滨海新区委员会党校,副教授,邮编:300451,研究领域:社会与文化 积极探索新时期机关党建工作的有效途径
李 媛
为了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努力建设一支与工商行政管理工作职能相匹配的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的高素质的工商干部队伍,勇当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排头兵,怎样把机关党建工作与工商职能紧密结合起来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这也是工商事业科学、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笔者就积极探索新时期机关党建工作的有效途径作一粗浅探究。
一、充分认识机关党建工作创新的重要意义
1、创新机关党建工作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保持党的纯洁性教育活动的必然要求。
2、创新机关党建工作是加快滨海新区建设的必然要求。
3、创新机关党建工作是建设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的必然要求。
二、创新机关党建工作的方法
1、思维创新。
2、内容创新。
3、方式创新。
三、创新机关党建工作的有效途径
1、积极构建机关党建工作创新的长效机制。一是定期交流制度。每年召开两次以上专题会议,总结、交流、研究、检查和部署机关党建创新工作,并对成绩突出的机关党组织进行表彰。二是联系点制度。机关党组织负责人结合各自分工,建立1至2个基层党建工作联系点,对各基层工商所党支部指导、督促,积极开展机关党建工作创新。三是调查研究制度。机关党组织围绕如何创新机关党建工作,组织力量进行专题研究,每年至少形成1篇以上专题调研报告。四是激励制度。建立专项基金,支持和鼓励机关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开展形式多样的创新活动。
2、把机关文化建设作为机关党建工作创新的主要着力点和突破口。要按照机关文化建设的总体目标和要求,结合机关工作实际,下大力气培育机关精神,倡导文化理念,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更好地服务中心工作。
3、按照以人为本的理念,扎实推进机关党建工作创新。要把认真落实党员在党内生活中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作为创新的重点。要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从工作、学习、生活多角度、多层面关心党员,进一步增强机关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4、以专业化为方向,加强能力建设,夯实管理基础。一要在中层干部层面培养领军型人才。二要在机关层面培养复合型人才。三要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5、以精细化为标准,加强绩效考核,激励创新争优。在考核指标系统方面,要紧扣上级工商机关“四个统一”、“四个只有”、“四高目标”等总体工作要求和地方工委工作部署,确定工作标准,细化目标要求,体现上下衔接、重点突出、均衡推进、整体提升的思路,形成新的可操作性强的《绩效考核目标管理的实施方案》。在考核管理过程方面,要推行精细化目标管理工作法,将目标任务分解到岗、落实到人、细化到时,以岗定人、按岗定职,职责明晰、权责相符,从而保证目标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
6、以规范化为导向,加强纪律约束,提升队伍形象。规范的行为是队伍展示形象最重要的载体,严格的纪律约束是保证行为规范的根本。要通过加强纪律观念教育、纪律制度制定和纪律行为监督保证工商队伍依法行政、廉洁从政、公正管理、严格执法。一是执法行为规范。二是日常管理规范。三是党风廉政规范。
作者单位:李 媛 滨海新区工商局塘沽分局综合办公室
坚持生态文明建设 打造美丽滨海新区
时桂平
天津市、滨海新区正处于转型发展的重要阶段,既面临难得的机遇,也面临严峻的挑战。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已刻不容缓。我们一定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认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按照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增强城市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吸纳就业、人口聚集功能,加快推进城镇化的总体要求,大力实施拓展、改造、提质战略,以城建重点工程项目为抓手,进一步加大城市建设力度,掀起新一轮城市建设新高潮,加快推进美丽滨海新区建设。
一、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必须全面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丰富内涵,深刻认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
(一)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把天津建设成为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的有效途径。
(二)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由之路。
(三)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
二、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必须深刻把握生态文明的精神实质,积极践行生态文明建设
(一)政治上,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增强政治坚定性,保持党的纯洁性;要坚定立场,永葆党性,政治信念绝不能动摇;要精诚团结、甘于奉献,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服务意识不能淡薄。
(二)实际工作中,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大力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
(三)思想意识层面,要加强生态意识文明建设,培育高尚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树立人与自然同存共荣、天人合一的自然观,选择健康、适度消费的生活观。
三、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必须认真落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任务,努力打造美丽滨海
(一)科学编制规划,提高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水平。按照国际一流标准,搞好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两规合一”修编工作。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夯实生态文明基础。争取多方支持,多方筹集资金,完善配套基础设施,提升新区承载能力,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保障。
(三)狠抓城市管理,推进生态宜居城区建设。一是,深化城市管理考核,加快数字化平台建设。二是,实施市容环境综合整治,搞好绿化改造提升、街景立面整治、“美丽新区”旧楼区改造和城市维护,同时整治老旧社区。三是,改善民计民生,实施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和节能改造,推进老城区平房供热补建。
(四)加强环境监管,改善生态环境。一是,狠抓污染物总量控制和污染防治,严格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优化能源结构。二是,搞好建设项目环保审批监管,确保“三同时”环保执行率达100%。三是,全面完成清水工程,强化水源地保护。四是,加强重要生态功能区、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加大海洋、湿地、森林等保护修复力度。
作者简介:时桂平,中共天津市滨海新区汉沽工委党校讲师,法学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与现代管理。
建立和谐关系 营建文明幸福社区
----浅谈进一步理顺物业公司与社区居委会之间的关系
胡庆军
党的十八大把民生问题作为我党今后工作的一个重点,因此,如何解决城市社区管理, 理顺社区居委会和物业服务公司的关系,是当前社区建设的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一、居委会和物业公司在小区管理中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从运行情况看,部分居委会和物业公司在小区日常管理中存在不同程度的矛盾。其主要表现:有的物业公司与居委会,因职责分工不明确,出现了经济利益之争、工作职责之争、服务设施之争,导致关系不够协调。有的小区还出现“有利的事抢着做,麻烦之事无人做,遇见责任‘踢皮球’”的现象,使小区的管理职责得不到有效的落实,引发各种各样的问题和矛盾。
此外,部分居委会和物业公司在服务管理内容有些交叉、重叠。目前,法律法规对居委会的服务内容不够明确。一般居委会承担着社区服务、卫生、教育、文化、治安、环境等管理工作。而物业公司管理服务的内容也包括了保安、交通、绿化、卫生和物业(指小区建筑及公共设施设备)的使用管理、维护、更新,以及按照使用人要求,及时提供全方位服务。由于二者管理服务的内容大致相同,职责交叉,在管理上“撞车”与“真空”现象并存,容易造成工作不落实和工作相互推诿扯皮现象。
二、如何理顺关系,进一步规范社区管理和运作
一是对相对封闭的住宅小区,有比较明确的规划和边界,从有利于资源的节约、整合和充分利用,有利于社区管理和服务水平的提高出发,应将这类相对独立的的居民小区划定为一个社区,建立一个社区居委会。
二是对生活配套设施不全、环境较差,须有计划的整治达标的老旧居住小区,要加大整治力度,待整治达标后,进行社区整合,加强沟通协调。
针对当前社区居委会和物业管理队伍的现况,要组织力量对社区居委会和物业的从业人员进行岗位培训,让社区工作人员了解物业管理的范围职责,通过培训,持证上岗;居委会也要吸收一些高素质人才进入社区管理智囊团。
物业管理企业自办社区服务项目,应注意充分利用自身的条件和优势,选择适合于物业管理特点的服务项目,只有这样才能“扬长避短”取得良好的实效。物业管理企业如果不具备条件和优势自办社区服务项目,还可以采取与街道、居委会、企事业单位联办社区服务项目,承担某些社区服务项目;与医疗卫生单位联办“医疗服务站”,开展社区医疗服务,开办家庭病房,老年人护理等服务;与疗养院、敬老院联办社区养老公寓、托老所;与商业、饮服务业联办“一条龙服务”,为业主和用户送货上门、送餐上门等;还可以联办其他一些社区服务项目。
物业管理企业作为一个企业,在搞好物业管理主业的同时,开展
第五篇:十八大征文
辉煌历程,青春同行
这段时间我学习了十八大会议精神,感触颇深。这是一次胜利的大会。十八大总结了党的十七大以来5年的工作,回顾总结了34年来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和宝贵经验,规划了下一个五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发展蓝图。总之,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在十八大报告中都有体现。通过这一系列理论和政策的修改、更新,让人们深刻感受到了国家的不断进步和党的执政活力。
首先,十八大确立了“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的重要指导地位。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国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上升,综合国力有了长足的提高。我国在国际事务中也扮演着十分积极的角色,越来越受到其他国家的尊重。在不断发展的同时,我国也面临着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及今后发展和改革方向等各种问题的困惑。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我党最初的指导思想,为党的建立和其奋斗方向指明了道路。但是历史的发展告诉我们,要想最终在我国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照搬已有的理论是行不通的,必须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联系当时的国际大环境,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修改和完善,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于是,在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道路中,我党孕育出了毛泽东思想;在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我党提出了邓小平理论。这些先进思想帮助党和国家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如今新世纪了,我们的发展到了一个新的程度和水平。温饱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大家不怎么愁吃愁穿了。于是需要更好的生活环境、更好的生活质量,需要有蓝天、青山、绿水的美好生活环境。所有这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再加上我们的发展到了一定阶段之后遇到了新的瓶颈,在这样的形势下,单纯用过去传统的办法发展,显然就不适应新的要求了。于是在党的十七大中,胡锦涛总书记面对新的形势,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如今五年过去了,科学发展观指导我们调整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效果。实践证明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和新的中国国情相结合达到了新的高度和阶段。确立“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的重要指导地位,是十八大的一个历史性贡献。
在十八大上,中央明确宣布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五位一体”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行政学院科研部主任许耀桐说过:“生态文明是一种新的文明形态,是对以耗费大量自然资源
和造成环境严重污染的工业文明的超越,对中国以及全球实现可持续发展均意义重大”。随着我国经济和文化的不断发展,人们的观念也在不断的进步,如今,以环境和健康为代价一味谋求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已经为人们所摈弃,人们越来越注重自己的生活质量,同时也越来越关心子孙后代的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强调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成为全国各族人民的诉求,与之相关的生态文明建设也成为党和人民关注的焦点。
事实上,建设生态文明是我国迫在眉睫的挑战。近年来,有相当一部分地区出现过民众因担心环境被破坏而反对工业项目上马的群体事件。于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十八大提出了“五位一体”的新布局,更加强调均衡、可持续和以人为本的发展。在这五位一体的布局中,经济建设是根本,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只有不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着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才会不断减少因环境问题而引发的群体事件,也会更加顺利地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五位一体”新布局的提出,即为我国的发展方式敲响了警钟,同时也体现出了我们整个国家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努力下取得了极大地进展:唯有国民富足,才有余力去关心我们周围的蓝天白云,我们身后的子孙后代;唯有民智日开、思想进步,才会对发展的方式提出更高的要求。新政策的提出,符合人民当前的需求,体现出了党的执政活力。同时,我们也不该忘记,新政策的确立,有赖于正确指导思想的支持。正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遵照其以人为本、统筹兼顾的核心精神,才有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五位一体”新布局。“五位一体”为我国后一阶段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进一步证明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性和正确性,坚定了人民群众对党和国家的信心。
学习十八大的精神,思绪万千。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中国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沿着社会主义道路阔步前进,创造了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辉煌业绩,中华民族全面复兴的壮丽前景清晰地展现在人民面前。作为一名学生党员,我应该在平时加强学习理论知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技术过硬,在思想上和党中央保持一致,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为推进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