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工矿商贸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基本规范
肃州区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
责任规范标准
为进一步落实工矿商贸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切实加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安全管理,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甘肃省安全管理条例》,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甘发„2013‟15号)、《甘肃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区实际制定本规范标准。
一、安全生产责任制
(一)依照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由企业通过文件形式成立管理机构,明确企业主要负责人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列出企业主要负责人的安全生产工作职责和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在企业醒目位臵上墙公布安全生产管理监管机关及其负责人、悬挂示意图,进场须知,安全禁令等标识标牌。
(二)企业应健全完善切实可行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生产档案、原始记录和台帐,按规定如实填写保存备查。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主要包括:
1、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2、安全培训教育制度;
3、安全检查制度;
4、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
5、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
6、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和隐患整改效果评价制度;
7、劳动防护用品发放使用管理制度;
8、安全生产奖惩制度;
9、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10、相关方安全管理制度;
11、危险作业审批制度;
12、安全生产投入保障制度;
13、应急救援管理制度;
14、易燃易爆场所管理制度;
15、安全生产承诺制度;
16、文件档案管理制度;
17、其他保障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
(三)企业应根据生产特点,编制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并发放到相关岗位,所有操作人员熟记本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二、现场安全生产管理
(一)生产经营中的现场管理
1.企业应加强生产现场安全管理和生产过程的控制。对生产过程及物料、设备设施、器材、通道、作业环境等存在的隐患,应进行分析和控制。
2.企业应层层明确生产现场和生产过程的安全责任人,2
挂牌上岗,亮明身份。
3.对生产现场和生产过程、环境存在的风险和隐患进行辨识、评估分级,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4.建立至少包括下列危险作业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部门、人员、许可范围、审批程序、许可签发人员等:
(1)危险区域动火作业;(2)进入受限空间作业;(3)能源介质作业;(4)高处作业;(5)大型吊装作业;(6)交叉作业;(7)其他危险作业等。
(二)作业前现场安全管理
企业进行动火作业、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破土作业、临时用电作业、高处作业、爆破、大型设备构件吊装、设备大修、建筑物和构筑物拆除、涂装作业、危险品装卸等危险作业必须严格执行危险作业管理制度安排专门人员负责现场安全管理确保操作规程的遵守和安全措施的落实。作业前现场安全管理人员应当向作业人员作出安全事项告知。企业委托有专业资质的单位进行前款作业的必须与该单位签订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明确各自的安全生产职责。
(三)企业不得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发包或者出租给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或者相应资质的单位或者个人。发包出租企业必须与承包承租单位签订专门的安全生产管 3
理协议或者在承包合同、租赁合同中约定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要明确各方对日常安全检查、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的管理职责并对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统一协调管理。
(四)企业要在易燃、易爆、强腐蚀、粉尘、高温、毒物、辐射、电力设施以及可能发生坠落、挤压等各类较大危险因素的工作场所和设施、设备上设臵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安全警示标志的制作和设臵应当规范并保持完好无损。
(五)企业应根据作业场所的实际情况,按照GB2894及企业内部规定,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作业场所和设备设施上,设臵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进行危险提示、警示,告知危险的种类、后果及应急措施等。
三、生产设备设施
(一)生产设备设施建设
1.企业建设项目的所有设备设施应符合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要求,安全设备设施应与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2.平面布臵应合理安排车流、人流、物流,保证安全顺行;3.厂房的照明,应符合《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50033)和《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的规定;4.主要生产场所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及建构筑物防火最小安全间距,应遵循《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5.厂区内的建构筑物,应按《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4
(GB50057)的规定设臵防雷设施,并定期检查,确保防雷设施完好;6.安全出入口(疏散门)不应采用侧拉门(库房除外),严禁采用转门。厂房、梯子的出入口和人行道,不宜正对车辆、设备运行频繁的地点,否则应设防护装臵或悬挂醒目的警告标志;7.移动梯台应符合:操作平台护栏完好符合规定,斜撑无变形,铰接可靠,防滑措施齐全、完好,轮子的限位、防移动装臵完好有效,结构件无松脱、裂纹、扭曲、腐蚀等严重变形,不得有裂纹;8.电气室(包括计算机房)、电缆夹层,应设有火灾自动报警器、烟雾火警信号装臵、监视装臵、灭火装臵和防止小动物进入的措施,电缆穿线孔等应用防火材料进行封堵;
9.胶(皮)带运输机应有如下安全防护装臵并确保有效:(1)防打滑、防跑偏、防纵向撕裂;(2)拉线事故开关;(3)防压料自动停车装臵;
(4)头轮、尾轮、增面轮及拉紧装臵应有防护罩或防护栏杆;10.产生大量蒸汽、腐蚀性气体、粉尘等的场所,应采用封闭式电气设备。有爆炸危险的气体或粉尘的作业场所,应采用防爆型电气设备;11.使用表压超过0.1MPa的油、水、煤气、蒸汽、空气和其他气体的设备和管道系统,应安装压力表、安全阀等安 5
全装臵,并应定期检测,确保合格有效;
12.不同介质的管线,应按照《工业管道的基本识别色、识别符号和安全标识》(GB7231)的规定注明介质名称和流向;13.起重机应标明起重吨位,并应设有下列安全装臵:(1)限位器;(2)缓冲器;(3)防碰撞装臵;(4)超载限制器;(5)连锁保护装臵;(6)轨道端部止挡;(7)定位装臵;
(8)其他:零位保护、安全钩、扫轨板、电气安全装臵等;
(9)走台栏杆、防护罩、滑线防护板、防雨罩(露天)等防护装臵;
(10)大型起重机械安全监控管理系统、安全信息提示和报警装臵;
(11)滑线指示灯、通电指示灯、桥下和驾驶室照明灯等;
14.所有设备设施建设应符合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要求。
(二)设备设施运行管理
1.企业应对生产设备设施进行规范化管理,保证其安全 6
运行。企业应有专人负责管理各种安全设备设施,建立台账,定期检维修,对安全设备设施应制定检维修计划。
2.设备设施检维修前应制定方案。检维修方案应包含作业行为分析和控制措施。检维修过程中应执行隐患控制措施并进行监督检查。
3.安全设备设施不得随意拆除、挪用或弃臵不用,确因检维修拆除的,应采取临时安全措施,检维修完毕后立即复原。
4.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测、维修、改造、拆除和报废,应符合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要求。
5.企业应执行生产设备设施到货验收和报废管理制度,应使用质量合格、设计符合要求的生产设备设施。
6.拆除的生产设备设施应按规定进行处臵。拆除的生产设备设施涉及到危险物品的,须制定危险物品处臵方案和应急措施,并严格按规定组织实施。
(三)设备设施验收和报废拆除
1.安全设备设施不得随意拆除、挪用或弃臵不用。确因检维修拆除的,应采取临时安全措施,检维修完毕后立即复原。
2.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测、维修、改造、拆除和报废,应符合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要求。
3.企业应执行生产设备设施到货验收和报废管理制度,应使用质量合格、设计符合要求的生产设备设施。
4.拆除的生产设备设施应按规定进行处臵。拆除的生 7
产设备设施涉及到危险物品的,须制定危险物品处臵方案和应急措施,并严格按规定组织实施。
(四)作业行为管理
1.企业应加强生产作业行为的安全管理。对作业行为隐患、设备设施使用隐患、工艺技术隐患等进行分析,采取控制措施。
2.企业应根据作业场所的实际情况,按照GB2894及企业内部规定,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作业场所和设备设施上,设臵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进行危险提示、警示,告知危险的种类、后果及应急措施等。
3企业应在设备设施检维修、施工、吊装等作业现场设臵警戒区域和警示标志,在检维修现场的坑、井、洼、沟、陡坡等场所设臵围栏和警示标志。
四、安全检查与隐患排查治理
(一)企业是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的责任主体,应当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等制度,经常性地进行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并切实做到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五到位”。对存在的隐患制定整改计划和应急方案及时消除事故隐患。必须建立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治理台账。
(二)企业负责人及其各级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对安全生产状况进行经常性、专业性和综合性的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事故隐患和问题应当立即处理,不能立即处理的应当按照事故隐患的等级进行登记,建立事故隐患信息档案,制 8
定整改计划或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明确专人负责实施监控治理。
(三)企业应当制定年度检查方案,明确日检、周检、月检的内容,应当每季、每年对本企业事故隐患排查和治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分别于下一季度第1个月15日前和下一年1月31日前根据隐患类别分别向有关部门报送书面统计分析表,统计分析表应当由企业主要负责人签字。
(四)企业要高度重视重大事故隐患的排查治理。具体可参照《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进行辨识和管理。对于已经确认的重大事故隐患必须及时报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五)抓好企业班组安全检查。坚持“一班三检”(班前、班中、班后)制度,有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每天开好班前会和班后会。班前会结合当天工作任务,做好危险点分析,布臵安全措施,交待注意事项;班中对各个工作点进行巡回检查,排查在岗职工精神状况、生产过程中的职业危害和安全隐患;班后会总结讲评当班工作和安全情况,表扬好人好事,批评忽视安全、违章作业等不良现象,并做好记录。
五、安全教育培训与安全文化建设
(一)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取得《安全资格证书》或《安全培训合格证书》。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技术培训并考核合格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方可上岗作业。持证上岗率达到100%。
(二)企业必须对新上岗的临时工、合同工、劳务工、9
轮换工、协议工等进行强制性安全培训,保证其具备本岗位安全操作、自救互救以及应急处臵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后方能安排上岗作业。其它企业从业人员在上岗前必须经过厂、车间部门、班组三级安全培训教育方能安排上岗作业。建立各类规范教育培训台账。
(三)从业人员在本企业内调整工作岗位或离岗一年以上重新上岗时应当重新接受车间部门和班组级的安全培训。企业实施新工艺、新技术或者使用新设备、新材料时应当对有关从业人员重新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培训。
(四)企业应制定年度培训计划并建立教育培训档案,如实记录教育培训情况。
(五)企业应当积极开展安全文化创建活动,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理念,大力营造浓厚的企业安全文化氛围。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在危险源、带你和作业现场等部位设臵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的安全标识和操作规程。
2.在车间墙壁,上下班通道,班组活动场所 设臵醒目的安全警示、温情提示等宣传用品。
3.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手机短信等手段,宣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日常安全常识、事故警示、榜样事迹实践经验等安全文化内容。
4.设立安全文化廊,安全角、黑板报、宣传栏等安全文化阵地,每月至少更新两次版面。
5.建立内外部安全信息沟通机制,员工共享安全信息。10
传播安全文化。
6.积极引导员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自觉接受安全行为规范,按章操作,做到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所伤害。
7.员工能够主动关心团队安全绩效,时时关注岗位安全与健康,同伴解决安全问题。
六、安全生产投入
(一)企业应按照《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财企[2012]16号)建立安全生产投入保障制度,完善和改进安全生产条件,按规定提取安全费用,专项用于安全生产,并建立安全费用台账。
(二)制定包含以下方面的安全生产费用的使用计划:(1)完善、改造和维护安全防护设备设施;(2)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和配备劳动防护用品;(3)安全评价、重大危险源监控、事故隐患评估和整改;
(4)设备设施安全性能检测检验;
(5)应急救援器材、装备的配备及应急救援演练;(6)安全标志及标识;
(7)其他与安全生产直接相关的物品或者活动。制定职业危害防治,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监测和职业健康体检费用的使用计划。
(三)建立员工工伤保险、安全生产责任保险的管理制度。
(四)足额缴纳工伤保险费、安全生产责任保险费。
(五)保障死亡、受伤员工获取相应的保险与赔付。
七、政府监管
(一)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要加强企业产业政策引导,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淘汰不符合产业政策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工艺和设备,督促企业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二)实行企业“安全生产约谈制度”和“黑名单”制度。凡在一年内发生一般事故以上的等十种行为之一者的企业均列入“黑名单”,“黑名单”向社会公告并向工商、税务、银行、证券、社保、投资、国土资源、建设等主管部门通报并纳入各部门企业信用等信息系统,一年内严格限制新增的项目核准、用地审批、证券融资等并作为银行贷款等的重要参考依据。
(三)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对企业实行严格的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和管理,组织对企业安全生产状况进行安全标准化分级考核评价,评价结果向社会公开,并向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担保业等主管部门通报作为企业信用评级的重要参考依据。
(四)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安全生产专业服务机构的作用开展安全生产管理和安全技术服务工作。安全生产主管部门对企业落实主体责任情况要加强经常性的监督检查,对不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并导致事故发生的将依法、依规追究主要负责人及相关人员的责任。
八、奖惩机制
(一)企业应每年至少一次对本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情况进行考核评定,验证各项安全生产制度措施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检查安全生产工作目标、指标的完成情况。
(二)企业主要负责人应对本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情况工作全面考核负责。考核评定工作应形成正式文件,并将结果向所有部门、所属单位和从业人员通报,作为年度考评的重要依据。年内对安全生产工作绩效显著的部门、车间、班组、个人实施奖励。对安全生产履职不到位,引发事故的部门、个人实施处罚,并张榜公布。
(三)区政府在每年第一季度区政府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对上年度安全生产工作成绩显著的企业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对发生事故,隐患整改不力的企业及其主要负责人列入“黑名单”予以曝光,并依法实施最严厉的行政处罚。
第二篇:深圳市工矿商贸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暂行规定范文
深圳市工矿商贸企业落实安全生产
主体责任暂行规定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落实工矿商贸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切实加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安全管理,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深圳市安全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工矿商贸企业(以下简称“企业”)。
第三条 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是指企业依照法律、法规和本规章的规定,应当履行的安全生产职责和义务。
第四条 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应当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按照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企业全面负责、员工参与监督、社会广泛支持的原则,建立落实主体责任的长效机制。
第二章 安全生产责任制
第五条 落实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主要负责人要依法确保安全投入、管理、装备、培训等措施落实到位,确保企业具备安全生产基本条件。
第六条 明确企业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企业分管安全生产的负责人协助主要负责人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其他负责人对各自分管业务范围内的安全生产负领导责任。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及其人员对本企业安全生产实施综合管理。
第七条 企业主要负责人对安全生产工作负有下列职责:
(一)建立健全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岗位及每个从业人员的安全责任和考核要求;
(二)组织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各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三)依法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四)保证本企业安全生产资金投入,纳入本企业经费预算,并有效实施;
(五)组织建立本企业日常检查、隐患排查、治理防控制度,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六)组织开展本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七)依法组织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依法进行项目建设和生产经营活动;
(八)依法参加有关部门组织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并持证上岗;组织全体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培训;
(九)组织制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定期开展应急救援演练;
(十)依法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组织(协助)事故调查处理;
(十一)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安全生产职责。第八条 企业应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加强安全生产基础管理。安全生产档案、原始记录和台帐,应按规定如实填写,保存备查。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主要包括:
(一)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二)安全培训教育制度;
(三)安全检查制度;
(四)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
(五)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
(六)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和隐患整改效果评价制度;
(七)劳动防护用品发放使用管理制度;
(八)安全生产奖惩制度;
(九)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十)相关方安全管理制度;
(十一)危险作业审批制度;
(十二)安全生产投入保障制度;
(十三)应急救援管理制度;
(十四)易燃易爆场所管理制度;
(十五)安全生产承诺制度;(十六)文件档案管理制度;
(十七)其他保障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
第三章 机构设置与人员配备
第九条 从业人员五十人以下的企业应当配备至少一名专职或者兼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在五十人以上三百人以下的企业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并配备不少于两名专职或者兼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从业人员超过三百人的,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并配备三名以上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其中至少一名是专职的)。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和非煤矿山等企业,按国家有关规定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第十条 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对本企业安全生产实施综合管理,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协助决策机构和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组织制定本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计划目标,并进行考核,组织实施;
(二)参与制定安全生产资金投入计划和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并具体实施或者督促相关部门落实;
(三)组织制订或修订安全生产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并对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四)定期组织开展现场安全检查,对检查出的问题组织或督促整改,不能立即整改的及时向本企业负责人报告;
(五)指导和督促承包、承租单位履行安全生产职责,审查承包、承租单位资质、证照和资料;
(六)组织开展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的申报、检测工作,落实职业危害的防治措施;
(七)组织实施企业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和培训,总结和推广安全生产先进经验;
(八)按规定监督劳动防护用品的采购、发放、使用和管理工作,并监督、检查和教育从业人员正确佩带和使用;
(九)配合生产安全事故的调查和处理,履行事故的统计、分析和报告职责,协助有关部门制定事故预防措施并监督执行;
(十)配合本企业相关部门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当好各部门的安全顾问;
(十一)建立健全本企业各类安全生产档案;
(十二)本企业规定的其他安全生产管理职责。第十一条 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是本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决策参与者、执行者、监督者。企业要保证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在本企业开展安全生产工作的建议权、执行权和监督权,且应当采纳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对安全生产工作提出的合理化建议。
第十二条 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在本企业属于中层以上管理人员。
第四章 安全教育培训
第十三条 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与本企业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应当按规定接受培训和再培训,经考核合格,由工矿商贸企业安全生产主管部门(以下简称安全生产主管部门)颁发《安全资格证书》或《安全培训合格证书》。
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企业的从业人员应按有关规定参加专门培训,经考核合格,由安全生产主管部门颁发《安全资格证书》,方可上岗作业。
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技术培训并考核合格,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方可上岗作业。
第十四条 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初次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32学时。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12学时。
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资格培训时间不得少于48学时;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16学时。
第十五条 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经具备相应资质的培训机构培训,经考核合格,由安全生产主管部门颁发《安全资格证书》。
其他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经具备相应资质的培训机构培训,经考核合格,由安全生产主管部门颁发《安全培训合格证书》。
第十六条 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企业必须对新上岗的临时工、合同工、劳务工、轮换工、协议工等进行强制性安全培训,保证其具备本岗位安全操作、自救互救以及应急处置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后,方能安排上岗作业。
其它企业从业人员在上岗前必须经过厂、车间(部门)、班组三级安全培训教育,方能安排上岗作业。
第十七条 企业新上岗的从业人员,岗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24学时,每年接受再培训的时间不得少于6学时。
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等企业新上岗的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72学时,每年接受再培训的时间不得少于20学时。
第十八条 从业人员在本企业内调整工作岗位或离岗一年以上重新上岗时,应当重新接受车间(部门)和班组级的安全培训。
企业实施新工艺、新技术或者使用新设备、新材料时,应当对有关从业人员重新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培训。
第十九条 企业应制定培训计划并建立教育培训档案,如实记录教育培训情况,教育培训档案包括如下资料:
(一)安全培训教育计划和实施方案;
(二)培训课件或培训内容;
(三)培训签到表;
(四)考试试卷;
(五)培训课程安排表(应注明培训时间及课程老师安排);
(六)培训影像资料(照片或录像)。
第二十条 具备安全培训条件的企业,应当以自主培训为主,也可以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安全培训机构,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
不具备安全培训条件的企业,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安全培训机构,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
第五章 安全生产投入
第二十三条 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企业要按照有关规定存储、使用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
从业人员在300人以下的企业,存储金额不低于人民币30万元(不含30万元);
从业人员在300人以上的企业,存储金额不低于人民币100万元(不含100万元)。
风险抵押金实行专户管理,具体监管办法由安全生产主管部门与财政部门共同制定。
第二十四条 企业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以下简称在建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简称“三同时”)。安全设施投资应当纳入建设项目概算。
第二十五条 企业以下在建建设项目应当进行安全预评价、编制安全设施设计专篇、进行安全设施验收评价,并向安全生产主管部门申请设计审查和验收。
(一)非煤矿山在建建设项目;
(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火灾危险性为甲类的在建建设项目;
(三)《爆炸危险场所安全规定》中规定爆炸危险场所等级为特别危险场所和高度危险场所的建设项目;
(四)其他按照国家规定需要进行安全预评价的在建建设项目。
具体申请程序和要求按《广东省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监督管理办法》(广东省人民政府令第147号)办理。
第二十六条 前条规定以外的在建建设项目竣工后,企业应当及时组织取得相应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对安全设施进行验收评价,并在在建建设项目正式投入生产或者使用前,将安全设施验收情况向安全生产主管部门备案。
备案时应当提交安全设施验收报告,并载明下列内容:
(一)安全设施设计是否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以及省规定的安全生产标准和技术规范;
(二)安全设施的施工是否符合设计的要求;
(三)安全设施测试运行的情况;
(四)竣工验收单位、人员出具的验收意见;
(五)生产经营单位对竣工验收结果的意见;
(六)验收报告应当说明的其他事项。
第二十七条 企业应当采用先进适用的技术装备,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努力提高企业安全水平。
第二十八条 企业应按照《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T9006—2010)和相关要求,深入开展以岗位达标、专业达标和企业达标为内容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第二十九条 下列企业应在二年内完成三级以上标准化达标:
(一)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自带仓储)、储存企业。
(二)化学制药企业,涉及易燃易爆、剧毒化学品、吸入性有毒有害气体的企业,船舶修造、家具制造企业。
从业人员在300人以上的商贸、印刷、塑胶制品企业,纺织服装、鞋、帽、玩具制造企业,机械制造企业。第三十条 从业人员在50人以上300人以下的商贸、印刷、塑胶制品企业,纺织服装、鞋、帽、玩具制造企业,机械制造企业应在三年内全部完成三级标准化达标。
第三十一条 从业人员在50人以上的其它企业应在四年内基本完成标准化达标。
从业人员在50人以下的企业应按政府分类分级的要求实施规范化管理。
第六章 安全检查与隐患排查治理
第三十四条 企业应当制定检查方案,明确日检、周检、月检的内容,应当每季、每年对本企业事故隐患排查和治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分别于下一季度第1个月15日前和下一年1月31日前,根据隐患类别,分别向有关部门报送书面统计分析表。统计分析表应当由企业主要负责人签字。
第三十五条 重大事故隐患包括:
(一)危险化学品仓库、车间未独立设置或设置不合理,未与员工宿舍保持安全距离;或与员工宿舍在同一座建筑物内的;
(二)危险化学品仓库未分类储放、未安装防雷设备、未安装报警装置、未安装防爆电器等安全防护措施的;
(三)危险化学品生产场所未安装防雷设备、未安装报警装置、未安装防爆电器等安全防护措施的;
(四)在使用危险物品的车间或者仓库的建筑物内,设置员工宿舍的;
(五)净化车间、粉尘车间、涂层烘干室(炉)等隐患易发场所未经消防验收或不符合安全要求,且设置在人员相对密集的生产经营区域,未经物理隔离的;
(六)使用国家淘汰剧毒含氰电镀工艺,无有效防护措施的;
(七)生产经营场所存在大面积(或大量)的易燃易爆物品,消防设备设施及逃生通道、标识不符合安全标准,且与人员居住区域、人员密集场所无足够安全距离的;
(八)存在车间、仓库、宿舍等“三合一”现象的;
(九)配电线路未按规定装设短路保护、过负载保护和接地故障保护,或作业场所电线裸露、乱接乱拉,容易引发触漏电事故的;
(十)能产生铝粉、镁粉、锰粉、面粉、淀粉、纸粉、木粉、塑料、染料、棉花、烟草、血粉、鱼粉等爆炸性粉尘的场所未按照爆炸性粉尘环境电气设备(GB12476.1-2000)的标准配置电气设备的;
(十一)在能够散发可燃气体、蒸气和爆炸性粉尘的场所,未采取有效的通风措施的;
(十二)其它存在重大事故隐患的。
第三十六条 对于重大事故隐患,企业必须及时向相应主管部门报告。重大事故隐患报告内容应当包括:
(一)隐患的现状及其产生原因;
(二)隐患的危害程度和整改难易程度分析;
(三)隐患的治理方案。
第三十七条 在易燃、易爆、强腐蚀、粉尘、高温、毒物、辐射、电力设施以及可能发生坠落、挤压等各类较大危险因素的工作场所和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安全警示标志的制作和设置应当规范,并保持完好无损。
第三十八条 企业进行动火作业、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破土作业、临时用电作业、高处作业、爆破、大型设备(构件)吊装、设备大修、建筑物和构筑物拆除、涂装作业、危险品装卸等危险作业,必须严格执行危险作业管理制度,安排专门人员负责现场安全管理,确保操作规程的遵守和安全措施的落实。作业前,现场安全管理人员应当向作业人员作出安全事项告知。
企业委托有专业资质的单位进行前款作业的,必须与该单位签订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明确各自的安全生产职责。
第三十九条 企业不得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发包或者出租给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或者相应资质的单位或者个人。
发包(出租)企业必须与承包(承租)单位签订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或者在承包合同、租赁合同中约定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要明确各方对日常安全检查、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的管理职责,并对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统一协调、管理。
第七章 应急管理和事故报告处理
第四十三条 企业应当制定应急预案演练计划,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应急预案演练。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企业每半年至少组织一次演练。预案文本及演练资料应存档备查。
第四十四条 企业发生生产安全事故,企业负责人应在第一时间采取果断措施组织救援,并立即启动应急救援预案,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同时按有关规定及时、准确上报有关事故情况。
第八章 政府监管
第四十八条 政府对企业实行分类分级管理,加强正确引导并及时评估效果。
第四十九条 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安全生产专业服务机构的作用,开展安全生产管理和安全技术服务工作。安全生产专业服务机构对相关评价、鉴定结论承担法律责任,对违法违规、弄虚作假的,要依法依规从严追究相关机构和人员的法律责任,并降低或取消其资质。
第五十条 安全生产主管部门对企业落实主体责任情况要加强监督检查,对不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并导致事故发生的,将依法、依规追究主要负责人及相关人员的责任。
第九章 罚 则
第五十五条 企业未按照本办法第二十九条、第三十条、第三十一条的规定,在规定时间内未实现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的,责令限期改正,并处五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
第五十六条 企业未按照本办法第三十二条、第三十三条、第三十四条、第三十六条的规定,进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防控和报告的,给予警告,并处五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五十七条 企业未按本办法第三十七条的规定,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的,责令限期改正,并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止建设或者停产停业整顿;造成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十八条 企业未按照本办法第三十八条的规定,对危险作业进行严格管理的,责令限期改正,并处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造成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十九条 企业未按照本办法第四十条至第四十三条规定,编制应急救援预案并进行评审备案、建立应急救援组织,制定并进行应急救援预案演练的,给予警告,并处五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
第十章 附 则
第六十五条 本规定所称的“以上”包括本数,所称的“以下”不包括本数。
第六十六条 本规定自2010年 月 日起施行
第三篇:浅谈企业如何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各位同事、各位工友大家晚上好: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的演讲题目是安全就是质量安全就是效益,在开始今天的演讲之前我想引用习近平主席的一句话:始终把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在当今国家大力发展的阶段,在众多铁路工程施工火热的时期,我们已经看到了国家的进步,看到了百姓生活的兴旺,但是在看到这些美好的事物的时候,回头看一看我们是不是落下了什么,目前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截止2013年我国建筑业企业单位数总共七万余个,建筑业从业人员数为3852.47万人,是从业人数最多的行业,同时也是高空作业、流动性强、高危险、事故多发的行业,因此建筑施工行业也被列入我国高危行业,据统计,2001至2008年我国建筑行业共发生伤亡事故160起,其中,死亡590人,受伤483人,建筑施工安全事故数量持续增长,反映出我国的建筑施工行业安全形势仍不容乐观。
我做了一个统计在研究了17个工业化发展中国家的情况,我们发现,他们都经历了事故的,上升期、高发期、稳定期、下降期这一过程。中国目前处于上升期。
还记得公司叶总监在我们梁场上过一堂课,她曾经形象的做了一个比喻,当把人的生命比作是“1”时,生活就是在“1”后面加“0”,后面加的“0”越多,说明事业越成功、家庭越幸福。倘若人的生命不存在了,后面加再多的“0”还有什么意义呢?如果一个工地出了伤亡事故,伤了人、死了人,这个工地就要停产整顿,伤员要进行治疗,死者要进行善后处理,事故原因需要调查分析处理,职工的情绪需教育稳定……这一切的一切会给工程带来多大影响?会使经济受到多大损失?是可想而知的。从历年的资料得知,发生事故的单位所受到的经济损失少则几万、几十万多则上百万。同样,如果一个工程出了质量事故,需要采取补救措施,或需要推倒重来,如果倒塌,更会造成人员伤亡,所发生的经济损失是无法估量。
在前期梁场大力推行实施的精细化管理中,通过班子领导的悉心教育,同事们的耐心请教,我发现其实安全生产工作和精细化的联系
也是密不可分的,我们知道,安全生产来不得半点马虎,必须以实事求是的态度,严肃对待每一项工作坚持实行精细化管理严把安全生产的每一个环节才能避免“细节”上的疏忽和管理上的粗放,才能避免失误远离事故。精细化管理,就是精益求精,务求实效。精,是解决事物的根本,是精细化管理的自然结果;细.是事物发展的内在联系和规律性,是精细化管理的必经途径。安全生产无小事,安全生产这件大事就是无数“小事”、“细节”的集合体,没有“小事”和“细节”的安全,就不会有安全生产这个大事整体的安全,因此,要实现安全生产就必须坚持走精细化管理之路;必须坚持“严格管理是核心,精细管理是基础”的管理理念,关口前移,从基础工作做起,从小事做起,从每一个人做起,切实把安全生产的基础工作做好,做实。
下面让我们看几组照片。
看了这些照片大家可能心里面早已被深深的震撼了,同样我也早已陷入了深思中,这些事故本可以避免,事故的缘故最终还是因为作业人员麻痹大意,根本不把安全当做一回事,不对自己的生命负责,那今天在坐的都是我们管理人员,在现场施工的时候管理人员应该怎么做呢?在这我有4个期望,企业是安全生产的主体和根本,政府监管、社会监督只有落实到企业的生产管理中,才能最大限度地消除安全生产事故隐患,而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落实,必须通过政府的有效监管,才有可能实现。因此,企业必须强化思想认识,居安思危,警钟长鸣,狠抓落实,严格履行职责,坚持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落实到生产经营的第一个岗位,建设务实高效的技术保障、综合监管和应急救援体系,防微杜渐,常备不懈,为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安全保障。
第四篇:浅谈企业如何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浅谈企业如何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等法律法规,切实履行监管服务职能,促进企业健全规章制度,加强安全管理,夯实安全基础,预防一般事故,杜绝较大以上事故的发生,现对企业如何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提如下几点意见。
一是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作为一个企业,安全生产是首要的任务,是各项工作的保障,抓安全就是抓经济效益,应当把发展经济建立在安全生产可靠保障的基础上。企业负责人要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把安全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常抓不懈。企业负责人为单位第一责任人,领导班子成员对分工分线的安全工作负责,落实生产过程中领导干部轮流带班制度;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强化企业安全班组队伍的建设;强化企业技术管理机构的安全职能,按规定配备安全技术人员,切实落实企业负责人安全生产技术管理负责制,强化企业主要技术负责人技术决策和指挥权。加快安全生产技术研发,在财务预算中必须确定必要的安全投入,并确保有效实施。
二是加强安全宣传教育培训。充分利用全国“安全生产月”等重大活动,广泛宣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自救互救常识和技能,提高作业人员的自我防范意识和安全操作技能。企业用工要及时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组织职工参加岗前培训,企业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特殊工种要经过考核后,持职业资格证书上岗。深入开展以岗位达标、专业达标和企业达标为内容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活动。
三是坚持日常检查与节日排查相结合,及时消除各类事故隐患。重点加强对生产现场监督检查,杜绝违章指挥、违规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的“三违”行为和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三超”组织生产。加强建设项目安全管理,严格落实审批、监管责任。企业新、改、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要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施工、投入生产和使
用。企业应经常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做到有布置、有检查、有落实,并切实做到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五到位”。鼓励职工监督举报各类安全隐患,对举报者予以奖励。建立以安全生产专业人员为主导的隐患整改效果评价制度,确保整改到位。
四是建立预警机制,完善应急预案。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动态监控及预警预报体系,及时进行风险分析。发现事故征兆立即发布预警信息,落实防范和应急处置措施。对重大危险源和重大隐患要主动报市安监局备案。定期进行应急预案演练,并赋予企业生产现场带班人员、班组长和调度人员在遇到险情时第一时间下达停产撤人命令的直接决策权和指挥权。
五是分散工伤风险,依法办理工伤保险。企业和职工应当遵守安全生产和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执行安全卫生规程和标准,预防工伤事故发生,避免和减少职业病危害。根据新修订的《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九条,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上一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应当而未参加工伤保险的用人单位职工发生工伤的,由该用人单位按照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支付费用。
六是明确生产安全事故的处置、责任追究和行政处罚有关规定。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事故一般分为以下等级:
(一)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二)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三)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四)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本条第一款所称的“以上”包括本数,所称的“以下”不包括本数)
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1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情况紧急时,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可以直接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事故发生单位对事故发生负有责任的,依照下列规定处以罚款:
(一)发生一般事故的,处10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
(二)发生较大事故的,处2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
(三)发生重大事故的,处50万元以上200万元以下的罚款;
(四)发生特别重大事故的,处2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的罚款。
事故发生单位主要负责人未依法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导致事故发生的,依照下列规定处以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发生一般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30%的罚款;
(二)发生较大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40%的罚款;
(三)发生重大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60%的罚款;
(四)发生特别重大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80%的罚款。
企业是安全生产的主体和根本,政府监管、社会监督只有落实到企业的生产管理中,才能最大限度地消除安全生产事故隐患,而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落实,必须通过政府的有效监管,才有可能实现。因此,企业必须强化思想认识,居安思危,警钟长鸣,狠抓落实,严格履行职责,坚持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落实到生产经营的第一个岗位,建设务实高效的技术保障、综合监管和应急救援体系,防微杜渐,常备不懈,为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安全保障。
第五篇:浅谈企业如何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浅谈企业如何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自新《安全生产法》颁布以来,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是政府和相关行业监管部门对企业的核心监督内容,也是企业本身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促进企业安全发展的重要保证。现就目前企业在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可能存在的问题和结合我公司在如何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方面的一些相关措施,谈谈个人的一些想法。
1、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存在的问题 1.1主观意识培养不到位
(1)安全意识淡薄
领导对安全生产工作重视不够,重生产、轻安全;企业员工和外包单位劳务工安全意识淡薄,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等不安全行为时有发生。
(2)安全培训不到位
目前企业安全培训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安全培训内容空洞、针对性不强,安全培训走过场、流于形式,大部分企业没有建立培训效果评估机制,无法合理判断培训效果。
(3)隐患排查意识不强
领导对隐患排查治理重视不足,消极应付政府检查,极少自觉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以至于员工经常对存在的隐患视而不见,缺乏积极主动排查隐患的意识。1.2制度不健全,主体责任不清晰
存在安全管理制度、岗位安全操作规程不全,缺乏安全监督、考核机制。有的企业甚至没有健全的安全责任网络,经常出现“责任模糊”、“责任交叉”和“责任空白”现象。1.3安全管理基础不到位
未按要求配备安全管理机构或管理人员,其中部分企业安全管理人员素质低,安全知识匮乏,不具备要求的安全管理能力,在日常安全监督管理中流于行式、墨守成规,不愿集思广益,没有创新管理的思路,很多安全管理只停留在纸面上,未能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导致安全管理基础薄弱。
2、我公司在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措施
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应从“树立安全意识、责任意识和隐患意识”出发,以“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为核心,以“浓郁的安全文化氛围、全面的标准化建设、完善的应急救援体系”为保障,充分挖掘全员安全能动性管理等多种手段,来构建多重防护保障,夯实安全工作基础。我公司从建厂以来,在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方面主要采取的几项措施:
2.1创新方法,培养员工正确安全意识 “安全工作,意识先行。”加强思想教育引导和安全生产、法制宣传,使正确的价值观入脑、入心。我公司从2014年开始,在正常开展各项安全、技术培训外,创新培训方式:一是,编制安全题库、教学PPT和视频发送到公司内部网站以供大家学习;二是,将安全法律法规、事故案例、安全知识等学习内容,在公司内部安全交流微信群进行平台推送培训,以提高公司全员的安全素质;三是,依托省新能源总公司安全交流小组为平台,以“走出去、拿进来、取长补短”理念,定期开展兄弟电厂安全交流活动;四是,将外包单位人员纳入公司培训范畴,定期开展安全知识培训,将外包单位人员培训、考试、奖罚等情况纳入个人档案,实行一人一档,不断巩固和提升公司全员正确安全意识。2.2充分挖掘违章监督能动性,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
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确保工作深层次、全方位开展,其次要落实责任,狠抓整改,对隐患进行记录建档,制定整改措施,严格整改措施的落实,最后,开展多样化违章监督和隐患排查活动,充分挖掘违章监督和隐患排查资源。近年以来,公司开展了每日安全曝
光栏、红马夹安全流动哨、“不安全,违章随手拍”、“ 安全违章举报”、“每日一小查、每周一大查”、“视频记录仪流动检查”等多项违章监督和隐患排查活动,同时开通了“居安思危”QQ和微信交流群,很大程度的提高了全员参与安全监督和隐患排查的能动性。各项违章和隐患得到很大程度的控制,安全生产也得到进一步提升。2.3建立各项规章制度,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
建立健全以“安全生产责任制”为核心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建立科学的安全责任体系,遵守“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和“一岗双责”的原则,实行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同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明确各层级责任人,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把安全责任落实到每个人,建立全员安全生产责任考核机制,严格考核及责任追究,贯彻依章从严治理,实行安全与绩效、薪酬、晋升挂钩,全面落实安全生产奖惩措施。
建厂以来,公司安全的“保证”“监督”两个体系相互协调配合,日趋成熟,各项隐患能及时发现并整改闭环,每月初召开的安委会作为保证体系会议,针对典型安全问题,进行讨论分析,制定防范措施;每月底召开安全监督网络会议,总结安全监督情况,向保证体系提出监督整改意见。目前,公司安全“保证”“监督”两个体系健全,运作正常。2.4构建多重防护保障,夯实安全工作基础
企业安全文化、标准化建设和应急组织保障能力是企业安全管理的“软环境”,创造良好的“软环境”是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重要防护。
(1)突出“以人为本”安全理念,开展安全文化示范创建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要突出“以人为本”,充分利用人们在企业安全工作中的价值、道德、信念、情感等精神力量,激发员工安全生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公司在2015年提出以“提升安全理念,转变安全行为,掌握基本方法,创建本安型企业”为安全文化建设总体模式,以“让安全成为一种习惯,让习惯变得更规范!”为安全愿景,制定全体员工和相关方所理解的安全方针、目标、理念,并通过广播、展板、简报、微信平台、利用骨干、模范带动等多种途径进行传播和宣传;设立安全文化廊、安全角、黑板报等安全文化阵地;大力开展演讲、展览、征文、书画等活动,通过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同年获得南通市安全文化示范单位称号。
下一阶段,公司将不断深入开展安全文化的建设,将紧紧围绕“一个中心”(突出“以人为本”这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安全理念渗透和安全行为养成),进一步巩固企业安全文化创建成果、深化交流,及时借鉴国内外安全文化建设的先进经验,内化思想,外化行为,全方位提升每一位员工的自觉行为,逐步形成全员参与、群策群力的安全互联互通系统,持续不断的培育出:安全特点适合自身的、安全理论高度认同的、安全行为自觉践行的、安全要求行业领先的企业安全文化。(2)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创建 强化安全生产标准建设,建立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从组织机构、安全投入、教育培训、装备设施、现场管理、重大危险源监控、职业健康、应急管理及绩效评定等方面制定完善实施方案,加强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监督。2012年,公司顺利通过南通市“三级安全标准化”验收,为如东县首家获得三级安全标准化企业。2014在已通过的南通市“三级安全标准化”的基础上,采取标准化“回头看”,进一步规范安全生产管理,大力开展“标准化绩效评定和持续改进”活动,同年,通过省能监办“三级安全标准化”验收。(3)强化“平战结合、快速应对”理念,提高应急管理能力
加强事故应急体系的建设,加大应急队伍物资、装备等资源的资金投入,定期修编应急救援预案,注重预案的可持续和实用性。公司在2013重新修订颁布《突发事件综合应急预案》和18个《专项应急预案》,并经过评审后在县安监部门备案;同时,根据预案的培训、演练计划开展各类桌面演练和实战演练。为检验预案与当地政府应急预案衔接性,在2015
年、2016年与当地消防大队、县环保局、县能源局开展了四次联合演练。目前,根据《转发国家能聚综合司关于印发<电力企业应急预案评审与备案细则>的通知》(苏监能安全[2015]23 号文)及国家能源局《电力企业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的要求,公司成立了应急预案修订工作组,对公司应急预案进行新一轮的修订、补充和完善,以保证应急预案预防突发事件和指导处置突发事件的实用性。
近年来,我们一直致力于落实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工作为重点,以隐患排查和事故预防为主攻方向,虽然做了一定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清醒的认识到,与上级的要求和标准还有差距。我们将在今后的安全工作中,继续认真贯彻落实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进一步采取措施,加大安全管理工作力度,全面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向精细化管理模式推进,努力使公司的各项安全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