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走心舆论”视角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精准扶贫”

时间:2019-05-13 23:48: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从“走心舆论”视角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精准扶贫”》,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从“走心舆论”视角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精准扶贫”》。

第一篇:从“走心舆论”视角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精准扶贫”

摘 要:贫困问题不是中国特有的问题,但消除贫困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是我们党和历届政府的重要使命。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政府一直重视扶贫工作。“精准扶贫”是针对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特征现实状况而提出的战略扶贫思想,顺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和发展潮流,更是当代大学生时事政治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走心舆论”视角引导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精准扶贫”是一种教学尝试,把时代脉搏融入课堂教学,引导学生从宣传角度关注民生疾苦,关注社会问题,关注政策方针,使大学生的思政课堂延伸到社会实际,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连在一起。

关键词:走心舆论;精准扶贫;思政课堂

中图分类号: g2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21-81-2

对于贫困问题,我国政府一直很重视。而当前我们要攻克的扶贫任务十分艰巨,截至2014年,我国仍有14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59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12.8万个贫困村、近3000万个贫困户,7000多万人生活在贫困线下。基于此,总书记提出“精准扶贫”战略思想。全面理解国家政策与当前面临的扶贫攻坚任务,可使大学生能更深入地了解当前的国情。

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大部分人对于贫困的理解很肤浅,他们没有经历过贫困,听到、看到的没有切身体会,感触不深。这种情况下,要理解“精神扶贫”,就必须有好的方式方法。

信息时代,移动互联网的便利就自然而然地成为教学的良好工具。报纸、网络、电视、新媒体等对“精准扶贫”实践案例和经验特色有很多报道,很有感染力和吸引力。从“走心舆论”视角引导,能使学生对“精准扶贫”有直观感觉,也能更深理解。

我国的贫困问题,有其深刻的历史原因。

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一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百年沉沦,百年战火与灾难,积弱积贫,被世人称为“东亚病夫”,当时新生的中国广泛处于贫困状态之中。虽然积极解决贫困问题,但到1978年,我国仍有大量人口处于连温饱也没有解决的贫困,特别是在农村,约有近3亿人。改革开放后,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贫困问题得到了有效的遏制,扶贫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6.6亿多人口摆脱了贫困。这些成就的取得,得益于国家扶贫政策的有效实施,如《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2000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和《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等的颁布与实施。扶贫工作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既推动了扶贫工作的精进,也为扶贫工作带来了新的困难。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人口成规模流动,年富力强的人都外出打工,留下的多是老弱妇孺。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有效扶贫成为新的难题。而“精准扶贫”战略思想的提出,为“十三五”扶贫工作指明了方向。

2016年2月2日晚,湖南卫视小年夜春晚歌曲《不知该怎么称呼你》迅速走红网络,飞跃三湘四水,唱红大江南北。这首歌就像《在希望的田野上》、《春天的故事》那样走进了人民的心里,红透大江南北,踏响了生气勃勃的时代足音。这首歌歌词只有169个字,3分28秒长,却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热议。不仅政商界、文艺界人士关注,老百姓们是张口即来,很多学生也嘴里哼哼。其实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在关注歌曲的时候,吸引他们的多是如《小苹果》、《待我长发及腰》、《南山南》等这一类非常流行的歌谣,而《不知该怎么称呼你》却打破了这个规律,非常火,引起了大家的兴趣。究其原因有三:

一是紧扣扶贫攻坚时代主题,特别是“精准扶贫”和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

二是歌谣背后的故事很美,很让人感动,***忧民为民的形象在歌声里若隐若现;

三是歌词很美,简洁朴实,朗朗上口,很“走心”,很“暖心”,非常有“温度”,唱出了老百姓的心声。

这首歌讲的是2013年总书记在湖南湘西花垣县十八洞村走访时,与苗族大妈石爬专交流的故事。石爬专家里没有电视,不认得总书记,就问“该怎么称呼您?”,总书记回答,“我是人民的勤务员”,并称64岁的石爬专为大姐。

湖南是全国扶贫攻坚重点省份,有51个国家和省级贫困县、8000个贫困村,到去年底还有近500万贫困人口。[1]在十八洞村习总书记首次提出“精准扶贫”的战略思想,使湖南一下子成为全国推进精准扶贫的策源地,十八洞村的干部群众“立愚公志、打攻坚战”,扶贫与自救相结合,按下了脱贫快进键。

这一首歌让“精准扶贫”有了灵魂,走到了人们心里,让人深深地感受到了“走心舆论”的魅力,大学生也是深受感染的一群人。

“走心舆论”助推“精准扶贫”更精准既是现实需求,也是宣传的意义所在。

“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农村人口全部脱贫是一个标志性指标。到2020年我国有7017万贫困人口要全部脱贫,592个贫困县“摘帽”,14个片区解决区域性贫困问题。这个难度非常大,必须要创新形式,真正做到精准扶贫。

2月19日,总书记在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坚持正确方向,创新方法手段,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要转作风改文风,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讲好百姓故事,传播中华好声音。[2]

实现“精准扶贫”,非常需要有媒体好声音,特别是营造“走心”的舆论宣传。因为“走心”的舆论宣传能聚集人心、鼓舞干劲,能提供思路、推介经验,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大力推进“精准扶贫”更精准,能更好地实现扶贫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现有资源,对学生加强引导,从来都离不开舆论宣传。

“走心舆论”有助于大学生吃透“精准扶贫”的内涵要义。“精准扶贫”是新时期我国扶贫开发的重要战略思想,是对传统扶贫方式的重大改革,是解决扶贫开发突出问题的重要途径,是加快扶贫攻坚进程的关键举措。[3] “精准扶贫”是在传统扶贫方式的基础上,创新体制机制,强调精确和针对性,因地制宜,因户施策,一切从实际出发,拒绝模式化,摈弃一刀切,真真正正扶贫,使百姓受益、社会和谐。在理解“精准扶贫”内涵要义方面,通过“走心舆论”的宣传,大学生能够从多角度、深层次理解。

比如“按照县为单位、规模控制、分级管理、精准识别、动态管理的原则”,通过真实生动的案例,大学生们能够感受到精准识别、建档立卡的益处,发现与以前扶贫方式的差异。

比如六个“精准”,即“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位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媒体在宣传报道的过程中,要达到精准发声、引导全局的目的,就要从不同的视角进行着眼,对贫困村和贫困人口、贫困户认定的识别标准分析要透彻,解读要详细。

比如脱贫途径的“五个一批”: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通过易地搬迁安置一批,通过生态保护脱贫一批,通过教育扶贫脱贫一批,通过低保政策兜底一批。

脱贫最能看到的就是农民收入,实实在在收入的增加,才能让农民看到希望。国家引导的脱贫途径,不能靠强制,靠的是口碑,靠的是宣传的合理引导。乡村旅游的红火、教育条件的改善、特色产业的收入等这些富有典型性的宣传,会起到很好的引导聚心作用。

“精准扶贫”是一个完整的扶贫工作体系,涉及面很广。新闻媒体要做好“精准扶贫”宣传报道,就必须把握好形势、领会贯彻好中央精神,要站在全局的高度,坚持正确的导向,有针对性,以“走心”特色,用新闻报道振奋精神、凝聚力量,为坚决打赢新一轮扶贫攻坚战和整体战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和良好的社会环境。在这个过程中,有一大批“走心舆论”宣传报道,如《花茂脱贫记》、“十八洞”村扶贫故事系列之《找准“病根儿”,扶贫先扶“精气神”》、《选准产业,脱贫按下快进键》等节目,接地气,有实效,大学生通过视频学习,对于“精准扶贫”的内涵意义有了深刻的理解。

“走心舆论”有助于大学生从特色典型中认识“精准扶贫”。

我国贫困地域广,人口多,扶贫开发的特色典型也多。媒体以他们精准的眼光,以独有的指导性和亲和力,活跃在扶贫大舞台上。视频、歌曲、小品、相声、文图报道等从不同的角度刻画不同类型、不同方面、不同特色的“精准扶贫”,大学生通过学习这些,更能理解,加深印象。很多宣传报道,其重点放在扶贫的关键举措上,鲜活的案例、能打动人心的细节、有感情世情的作品,很好地展现出“精准扶贫”过程中探索出的有效形式和具体措施,能促使引导行政部门和社会力量把有限的资源集中到最需要的地方,也能引导贫困地区的人们结合地域特色思考自己的脱贫路径,从而加快推进扶贫开发工作的高效开展。

扶贫过程中有很多故事,扶贫队伍的作风、考评工作的精准、扶贫成绩的大小、扶贫过程的奖罚、扶贫过程中涌现的典型人物等,对他们的报道能从不同侧面折射出扶贫工作的方方面面,都有启发意义。

随着互联网思维和大数据意识的蓬勃兴起,媒体报道的手法也日益新颖多样,创新思维,转变思路,更多的服务“精准扶贫”的实际需要,一些从下而上的、带着泥土气息、带着乡村情怀、带着建设性的报道不断见诸报端、电台。这些报道内容信息更丰富,手法方式更符合时下的眼光,以群众喜闻乐见和乐于接受的形式,及时报道扶贫工作新进展、取得的新成果。这些宣传资料相比于传统的说教式、灌输式、支配式的老套教学方式,更能吸引学生,从特色典型中感受贫困地区的变化,感受贫困人口对脱贫的渴望。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20年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是我国百年复兴梦想路上的关键一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不是口头上说说,要有全体中国人民的小康,不能有人掉队,农村人口全部脱贫就是一个标志性指标。

媒体对照全面小康5大类39项统计监测体系,分类分项精准解读各地已经实现的目标和还没有实现需要努力实现的目标,为精准扶贫弥补短板、缩小差距提供精准数据支持,这些能让大学生能清晰地了解“精准扶贫”要实现哪些目标,做到哪些措施精准。今日是学生,明日就是建设的主力军。只有认识国情,了解国情,才能有忧患意识,才能更好地认清现状,努力学习,储备知识,增强才干,毕业后才能更好地做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

思想政治教育不同于其他技能知识教育,必须创新思维,改变授课方式,大胆尝试,给学生不同的体验和感受,才能达到教育效果。从“走心舆论”视角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精准扶贫”就是一种尝试,90%以上的学生认为此种方式较好,不千篇一律,不生搬硬套,很新鲜,能深入学习知识,了解时代,能鞭策自我,发奋图强。

第二篇:基于从社会心理学视角分析网络舆论引导

基于从社会心理学视角分析网络舆论引导

[论文关键词]网络舆论;典型报道;深度报道;网络新闻评论;意见领袖

[论文内容提要]网络舆论引导的实质就是舆论引导主体使网民“态度改变”的过程。社会心理学申的态度改变理论为研究网络舆论引导问题提供了理论借鉴。典型报道、深度报道、网络新闻评论、意见领袖等网络舆论引导方式都是对劝说宣传、暗示和模仿以及团体影响等态度改变方法的具体应用。

作为炙手可热的新兴媒介,网络媒体的影响力已经渗入到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等诸方面。近年来,几乎每当国内外出现焦点事件,都会引起网民的强烈反响和激烈的辩论。其中很多具有建设性的看法和观点,有些对有关部门的决策和施政产生了积极影响,互联网正逐渐成为一个“意见自由市场”。但是,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其自由性、匿名性、即时性、交互性等传播特性使得一些不良或非法内容信息恣意传播。在这种背景下,如何对网络舆论进行有效地引导,就成为网络新闻工作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网络舆论引导的目的是改变不正确或非理性的舆论,将其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来。因此,网络舆论引导的实质就是舆论引导主体使网民“态度改变”的过程。实践证明,对网络舆情的引导也需要“攻心为上”,而了解和把握网民的心理变化特征则有助于增强舆论引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网络舆论引导与态度改变理论

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关于社会态度改变的研究成了社会心理学的重要课题之一。社会心理学中的态度改变,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影响下,一个已经形成的态度在接受某一信息或意见的影响后,所引起的相应的变化,其本质是个人的继续社会化。关于社会态度改变的研究主要包括学习理论、信息理论、社会判断理论、认知理论、功能理论和态度改变三阶段理论。态度改变理论为我们研究网络舆论引导问题提供了理论借鉴。

网络舆论引导的具体方式多种多样,但是,根据社会心理学对态度改变的研究,具体的引导方式基本上都是以态度改变方法为依据:一是劝说宣传法,或者称说服法。这是一种借助各种传播媒介传播的信息影响人们,使之态度发生改变的方法,是一种常见和广泛使用的方法。二是暗示方法,就是用含蓄、间接的手段、方式和方法对个体或群体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这种心理影响方法表现为使人按一定的方式行动,或接受某种意见或信念。与暗示相联系的一种心理现象是模仿。模仿是指在没有外界控制的条件下,个体受他人影响而仿效其言行的过程,是社会中人际影响的重要形式之一。模仿、暗示的结果,会使多数人行为趋向一致,成为某种约定俗成的规范,有利于社会群体思想和行为的统一,推动社会的变化发展。三是团体影响法。团体的影响来自于团体的规范和准则,这种规范和准则对团体成员具有一种无形的约束力,促使团体中的每个人的言行与团体的规范准则保持一致。例如,在网络社区或者BBS中,都会对以“明文规定”的形式说明该板块的具体规范准则,往往还会指出违反者将受到的处罚。在团体压力下,其成员的态度往往会发生改变。

网络舆论引导的典型方式

网络舆论引导的方式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种:

典型报道方式。典型报道是一种逻辑劝服,其公式是“标准——衡量论证”,即通过寻求典型,塑造典型,树立一种标准供大家对照和模仿。康德在《崇高的分析》一文中揭示了典型化的含义,他认为典型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暗示性,是“最充分的形象显现”。人类只能通过个别认识一般,通过个性感悟共性,通过了解个别事例的性质与特征对同一类事物形成大体一致的意见,这正是媒体通过典型报道引导民意的奥秘所在。通过这种劝服和暗示,就会形成模仿。班杜拉提出的模仿论,即人可以不依赖自己直接的实际操作,而通过对他人的言行举止的模仿而学得一定行为。他很重视榜样的力量,认为榜样特别是受到人们尊敬的榜样。具有替代强化的作用,人们可以通过观察、模仿榜样而产生自我强化的作用。以上理论在网络舆论引导方面则体现为对典型事件和人物的报道。

以对任长霞事迹的报道为例,网络媒体之间协同合作,形成了强大的报道声势。由人民网、新华网、央视国际、中国网、中青网记者共同撰写的《长风彩霞逝者如诗——记登封市公安局局长任长霞》同日在各大网站共同推出。揭开了报道的序幕。同时,各大网站还在相关网页上互相设立链接,为受众全方位、多角度了解典型事迹,学习典型精神开辟了一条网上“绿色通道”。2004年6月3日,人民网开设“人民的好卫士——任长霞”大型专题,并开展讨论,网友踊跃留言。至6月7日0时留言6113条。新华网也设立了“立警为公,执法为民——人民的好卫士任长霞”专题,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等多项内容。多媒体视频新闻《忆长霞》囊括了各大电视媒体的34个节目。还有中央领导关于宣传任长霞事迹的指示,任长霞家人、同事、同学追忆任长霞事迹的报道,滚动播出网友悼念评论的文字和纪念学习任长霞的后续新闻,汇集了各大媒体对任长霞事迹的相关报道,形成了互联网上的任长霞典型报道平台。

网络媒体典型报道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不仅体现了报道形式和传播手段的多样化,也实现了网民的实时互动,吸引了广大网民积极参与,这是网络典型报道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从网民的留言和评价中我们了解到,人们需要榜样的激励,需要精神的力量,这是网络典型报道取得成功的社会心理因素。

深度报道方式。深度报道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上,为读者梳理出对于事实的认识,也属于一种逻辑说服。深度报道往往具有“言之有物,鞭辟入里”的高度说服力,从而达到从更深的层次将舆论引导到正确方向上来的目的。

和传统媒体相比,网络媒体在从事深度报道方面体现出优越性。在传统媒体的深度报道中,或以文字为主、辅以图片报道,或以声音为载体报道,或以综合文字、音像等多种符号的报道,都有其形态上某方面的缺陷。而网络新闻深度报道则凭借多媒体手段,对重大社会事件进行有背景介绍、有分析解释、有归纳预测的报道与点评,报道方式也多种多样。而且报道是超文本结构的,即文本的构成,不仅有文字文本,而且有声音文本、图画文本、影视文本。在超文本结构中,新闻报道中的每一个关键人名、地名、时间,甚至一个词语、一个句子都可以联结另一个声音文本、图画文本、动画文本或影视文本。这样,网络媒体使深度报道更为生动、丰满、深刻。人民网的“人民视点”、新华网的“焦点网谈”、红网的“红外线”都在网络深度报道方面表现得比较出色。目前,中国网络媒体的深度报道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势。首先,随着政治民主化进程的推进,调查型深度报道将有更大的发展。在我国抗击非典的新闻报道中,“信息透明度”原则得到很好的贯彻,一批全方位透视非典的调查性深度报道起到了安定民心的社会“稳压器”、动员社会各界的“协调器”与促进社会进步与加强城市管理的“推进器”的作用。其次,评论型深度报道不再局限于曝光式的批评性报道,更多的眼光投向富有建设性的议题。很多深度报道更注意捕捉“社情民意”,报道百姓真正关心的话题,例如再就业工程、房改政策出台、医疗制度改革、帮困扶贫工作、全民健身、环境保护与生态平衡、社区文化建设等等。‘这些新趋势表明,反映公众舆情已经成为深度报道的一个重要组成元素,深度报道在引导网络舆论和稳定民心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网络新闻评论方式。社会心理学认为,任何信息的报道,对某些事实的描述,如果不加专门的阐释和评论,对人们的思维定势是几乎不产生任何影响力的。网络新闻评论是传统媒体的新闻评论在网络平台上的延伸与创新。当前我国网络新闻评论有两种主要形式:一是网络媒体的评论,这是传统新闻评论的翻版或延续,往往是网络媒体的编辑就新近发生的新闻或变动的事实,在新闻网页上所设的言论专栏里发表或发布的署名评论,例如人民网的“人民时评”、“网友说话”等栏目。另一种是网民评论,目前网民评论最集中的场所还是BBS,例如人民网的“强国论坛”、新华网的“发展论坛”等。网民评论是反映公众舆情、传达社情民意的窗口,人们可以随时将自己的观点、言论以原创或跟贴的形式发表出去,网友还可以针对新闻事件进行讨论,这是一种自发式的、群言式的解读新闻的方式。

2005年3月,日本右翼势力修改历史教科书,篡改历史,美化对外侵略。4月,台独分子祭拜靖国神社,日本允许**访日。这一系列事件,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反日情绪,在北京、广州、上海发生了涉日游行,还发生了打砸日本商店、损坏日本货品等行为。互联网上的反日舆情十分高涨,甚至有人别有用心地企图利用互联网策划、鼓动长假期间进行非法游行示威。人民网的观点频道从4月16日开始,在“人民时评”和“网友说话”两个栏目中登录了一些评论员、网友、学者的评论文章,着重对游行事件发表看法,如丁刚在文章《我们怎样表达爱国热情》中认为,爱国是可以肯定的,但是要智慧地表达,不要给国家和人民带来负面影响。人民网还在“网友说话”栏目中,登载了一些学者分析日本和中日关系问题的文章,解析了从二战结束后中日关系的变化和日本政府对待历史的言行。这类高屋建瓴的解析文章让人们了解了事情的始末,克服盲目从众心理,反思自己的行为,纠正一些不当的做法,做到真正的爱国。人民网的这组评论性文章,得到了许多网民的支持和赞同,显示了网络新闻评论在引导舆论方面产生的积极作用。

“意见领袖”方式。信息传播者自身具备的特点对劝说宣传有着极大的影响,例如专家身份、社会地位、职业背景等等。这让人们很自然地联想到传播学中的“意见领袖”。意见领袖能够影响受众“怎么想”,从而使受众发生态度、行为的变化。

当网络上出现大量虚假信息和极端言论,受众无所适从时,他们对于权威意见的依赖会更强烈,更需要意见领袖为自己解惑。网络中的意见领袖主要是BBS的版主和强势话语者或活跃者,他们已成为网络新闻媒体舆论引导的一支生力军。中青在线青年话题论坛的版主李方几年来以“版主日记”的形式发表了几百篇评论,在网友中影响很大,他自己也曾当选“中文论坛最勤奋版主”。目前,涌现出来的意见领袖大多具有良好的写作功底,同时具有鲜明的网络特色、地方特色和生活特色。例如,网友“小黄”常常通过一些日常生活的小故事来讲述生活中的大道理,让人看了深受启发。

此外,网络媒体特邀专家或网络评论员撰写评论性文章,以及采用“专家在线访谈”形式来引导舆论,都是对“意见领袖”方式的运用,也更能体现出信息传播者自身特点具有的劝服优势。例如,人民网的“网友热评”中,在引导对日舆情时,邀请到了新华社的高级编辑、国际部编委、东京分社前社长、国际问题专家王大军,他曾在日本工作过14年。他不仅发表了《到底怎么看待中日关系》的文章来分析中日关系,还作客新华网发展论坛,就中日关系同网友在线交流。王大军在文章中和回答网友的提问过程中,深入分析了中日关系间的种种问题,并且以他在日本的生活经历和亲身感受回答网友提出的问题,介绍日本国内的现实状况。他深刻而详细地阐述能够使网友了解中日关系的历史脉络,理解我国对日的政策,端正自己的爱国观点。

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是以上多种引导方式共同使用、互相补充,以达到引导网络舆论的最佳效果。

网络舆论管理需“疏”、“堵”并重

“由于因特网确实开阔了新闻和言论的自由空间,政治、经济的权利组织针对因特网实行的控制方式,正在从硬性控制转向以软性的对话关系、对策关系为主,如同我们说话中有语法的无形控制,但大多没有感觉到一样。”如果从社会控制理论来看,对网络舆论进行引导是一种“软控制”,但是强调舆论引导并不意味着对“硬控制”的漠视。“硬控制”主要是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并辅以技术手段,对网络信息进行内容上的管理,突出表现为“堵”。“堵”作为一种强力手段,对网络信息散乱、负面倾向等不健康状况的及时清理、规范会有明显效果,如:对一些恶意散布西化言论、攻击我政治体制、蓄意蛊惑人心的所谓“自由民主”、“思想启蒙”等具有颠覆性、破坏性的网站进行封杀;对一些恐怖、黄色、反动、人身攻击等有害言论予以删除或取消访问资格。这些“硬控制”为网络媒体的健康发展、占领新阵地、掌控网络话语权,起到了保驾护航的扶持性作用。但从网络媒体的长远发展来看,由于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不同特点,应逐步调整“堵”与“疏”的比例,因势利导、顺势而为,采取以“疏”为主、以“堵”为辅的网络舆论引导与管理手段,不失为一种理性、科学的选择。

下载从“走心舆论”视角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精准扶贫”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从“走心舆论”视角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精准扶贫”.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