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陈小妹-从译者的主体性看莫言的小说《生死疲劳》的英译研究
从译者的主体性看莫言的小说《生死疲劳》的英译研究综述
摘要:本文首先通过前人对翻译主体性的研究进行了概括式的梳理,发现该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翻译的主体界定、译者主体性的内涵、不同翻译理论视角下的译者主体性研究等方面。然后简要的介绍了主体性在文学翻译中的应用及《生死疲劳》英译本的研究现状。关键字:译者的主体性
莫言
《生死疲劳》
翻译
传统的翻译理论强调对原文的忠实,改译、编译不是翻译,从根本上说是文本中心论。从严复的“信、达、雅”,到奈达的“功能对等”和纽马克的“语义翻译”都体现了对原语文本的重视。随着“文化转向”的出现,翻译中起重要作用的译者从后台走了出来,译者的主体性逐渐成为翻译研究的热点和重点。
一、关于译者主体性的相关研究
(一)译者翻译主体的界定过程
在我国,最早对翻译主体进行阐释的是杨能武(1987),他认为“同其他翻译文学活动一样翻译的主体同样是人,也即作家、翻译家和读者”,将翻译主体的研究范围从译者拓展到作者、读者,袁莉(2002)从阐释学的角度分析认为“译者是唯一的要素主体”,陈大亮(2004)进一步分析了翻译主体的内涵,否定了作者为翻译主体,并认为“译者是唯一的翻译主体”,许钧(2003)将对翻译主体的界定归纳成四种:一是认为译者是翻译主体,二是认为原作者和译者是翻译主体,三是认为译者与读者是翻译主体,四是认为原作者、译者和读者均为翻译主体。
(二)关于译者主体性理论的研究
1.译者主体性的内涵
陈先达(1991)提出“主体性,是人作为主体的规定性,而不是主体作为人的规定性。”,并人认为“主体性最根本的内容是人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简言之是人所有的主观能动性”,揭示了人与主体的内涵和主体性最根本的内涵,但是忽略了主体性还有受动性的一面。许钧(2003)认为译者是翻译活动的主体,其主体性指的是译者在译作中体现的“艺术人格自觉”,其核心是译者的审美要求和审美创造力。查明健、田雨(2003)提出,译者的主体性体现于翻译过程、译者的文化意识和读者意识、译作与原作和译入语文学的互
文关系、译者与原作者和读者的主体间关系方面。陈大亮(2005)在对翻译研究三种范式(作者中心论范式、文本中心论范式和读者中心论范式)影响下的翻译主体性进行分析后指出各种翻译范式的局限性并断言这三种翻译范式使翻译主体性陷入困境,翻译研究呼唤主体间性的出场。翻译研究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转向标示着国内外翻译研究的新趋向。2.不同翻译理论视角下的译者主体性研究
国内的研究者主要从阐释学、女权主义、生态翻译观、接受美学等角度出发研究译者的主体性。还有解构主义、选择适应论、互文性理论、后现代主义等视角,只是从这些角度深入研究的学者不是很多。
屠国元、朱献珑(2003)从阐释学的代表伽达默尔的对话模式出发,认为译者与作者是平等的对话关系,从而使主体性走向了主体间性,认为翻译的实质即解释,是融入译者的主观审美和历史情境的艺术创造行为,译者是一个有意识的主体参加到翻译的活动之中的。唐培(2003)从阐释学的角度出发,认为翻译过程中译本的选择、翻译目的和翻译策略的确定到对作品的阐释都是译者主体性的表现。
徐来(2004)认为,在女权翻译观的指导下,译者会采取多种激进的策略来改造和操纵译文。冯文坤(2005)认为女权主义下的译者主体性只有通过自身外在的“他者”才能辨认出来出来。杨朝燕、丁艳霞(2007)研究认为女权主义翻译的初衷不是承认主观能动性的客观存在,而是翻译研究和实践中对女性的歧视。
刘国兵(2011)从翻译生态学的角度出发,认为译者在发挥其主体性时必须充分尊重其它翻译主体特别是翻译生态链的发动者,即原文作者,同时也要考虑潜在的译语读者,也要充分了解原语文化,努力做到思想信息的有效“移植”。朱月娥(2010)认为,在生态翻译观启示下,译者应站在全球的高度,关注翻译的“无机环境”,保持多样性的语言生态形式,承认文化差异性和尊重异文化,以平等对话为原则,以建立良性的文化关系为目的,保持全球翻译生态系统的平衡和持续发展。
周梅(2007)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切入分析,认为文本的不确定性及“图式化视界”框架下的文本“空白点”理论既制约了译者主体性的发挥,同时又提供了译者再创造的“度”,即,译者的再创造应以作品本文的物质语境和相对的时代语境为限度,译者的再创造也必须置于文本的既定框和文本内涵所产生的历史范畴之内,译者的再创造应以原作的艺术意境和价值定位为根本。
二、译者主体性在文学翻译中的应用研究
相关研究主要结合具体的文学文本包括诗歌、散文、小说、佛经、戏剧、电影等,来分析译者主体性在实际文学翻译过程中的运用和发挥。
宋杨(2006)认为文学翻译中译者的主体性主要体现在对原文的思想内容和风格特色的把握的再现方面,并分析了译者对原作的主观感受、译者的语言风格、意识形态、个性和主观审美偏好、文化修养等的等因素对译者主体性发挥的影响。陈梅(2006)通过研究圣经翻译译者主体性的构建分析认为,译者的主体性建构中的翻译的目的方法乃至氛围都制约着译者,而他们翻译的目的是要让更多的人去相信上帝,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与《圣经》原作者达到“视界融合”,这种外部力量的制约使得译者必须服从思想意识规范所规范的原作者的精神。束金星(2007)从译者主体性的角度对唐诗翻译研究认为,诗歌意义阐释的多元性不仅在于古诗本身,也在于译者多维视角的存在,译者主体性的发挥从不同侧面揭示源语文本的丰富内涵,读者多重的艺术享受。张艳丰(2010)从散文节奏的表现、语词的使用、风格的再现、译语的选择等几个方面分析了译者主体性在散文翻译中的制约性和能动性。吴晓冬(2010)研究鲁迅小说英译本对比后发现,译者主体的意识形态制约着翻译文本的选择和解读,译者主体的读者意识影响译本的语言处理,译者的身份角色干预影响着文本信息的传递。
三、小说《生死疲劳》英译的相关研究
对小说的英译研究主要集中于翻译中的文化因素。主要的切入点有生态翻译观、顺应论、阐释学、接受美学。
邵璐(2013)研究认为,《生死疲劳》在英译过程中通过删减文化负载信息来降低目标文本在目标语言文化中的受阻性,使用“伪忠实”译法凸显中国文化和语言特质,从而传达源文本的异国风情。从生态翻译观的角度出发,有学者(杭建琴,2014)分析出葛浩文充分发挥译者主体性,合理使用“归化”与“异化”策略,维持了整个翻译生态圈的平衡。邓蓓(2014)从生态翻译学中的语言、文化、交际三维出发研究译者的翻译策略选择,认为《生死疲劳》的英译过程中,译者在整体上尽量保持与原文本的一致,试图寻求到原作与译作、原作文化与译作文化环境、翻译生态美学和翻译群落之间的最佳平衡点。有研究(褚旭贞,2013)从顺应论的角度出发,从文体及语言特色、独特的叙事视角、目的语读者的审美期待和接受程度和文化传递等方面对译者翻译过程进行研究,分析翻译现象及译者在翻译目的的指导下,对原文本目的语读者及其文化等各方面做出动态的顺应翻译效
果。
四.总结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翻译研究领域的学者对翻译主体性的研究表现出前未有的关怀,从谁是翻译主体,到译者的主体性,再到主体间性,论题层层深入,不可否认,该领域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深化了翻译研究的发展。基于译学发展的新趋势,翻译主体和主体间性研究的发展,我们应该重视译者主体性的研究方法,要从宏观、微观多角度多层次系统地研究,同时还要加强对国外研究成果的关注。对《生死疲劳》的研究局限于英译过程中的文化因子研究,缺乏更加宽阔的视野,从译者的主体性角度解释分析该英译本在目的语文化中成功的翻译主体的功能发挥则更少。
参考文献:
[1]Nida,E.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on[M]: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3.[2]Newmark,Peter.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M].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3]Gadamer,H.Truth and Method[M].China Sciences Publishing House,1999.[4]杨武能.阐释、接受与创造的循环[J].中国翻译,1987(1).[5]袁莉.关于翻译主体研究的构想[C].//张柏然,许钧.面向二十一世纪的译学研究[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397~409.[6]陈大亮.谁是翻译主体?[J].中国翻译,2004(2):3~7.[7]许钧.“创造性叛逆”和翻译主体性的确立[J].中国翻译,2003(1):6~11.[8]查明建,田玉.论译者的主体性[J].中国翻译,2003(1):22.[9]陈达生.关于主体和主体性问题[J].哲学原理,1991(9).[10]陈大亮.翻译研究: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转向[J].中国翻译,2005(2):3~9.[11]屠国元,朱献珑.译者主体性:阐释学的阐释[J].中国翻译,2003(6):8~14.[12]唐培.从阐释学视角探讨译者的主体性——兼谈《魔戒》译者主体性的发挥[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院报,2003(6).[13]徐来.在女性的名义下“重写”——女性翻译理论对译者主体性研究的意义[J].中国翻译,2004(4).[14]冯文坤.舞者,还是舞?——论女性主义翻译观与译者主体性[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15]杨朝燕、丁艳霞.从女性主义翻译观看译者主体性[J].中国翻译,2007.[16]刘国兵.翻译生态学视角下的译者主体性研究[J].外语教学,2011.[17]朱月娥.翻译主体生态系统中的译者主体性[J].中国科技翻译,2010.[18]周梅.论文学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J].运城学院院报,2007.[19]宋杨.译者的主体性在文学翻译中的作用[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0]陈梅.外部力量与译者主体性的构建——以《圣经》翻译为例[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21]束金星.译者主体性与李商隐诗歌英译的多元阐释[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2]张艳丰.译者主体性与散文翻译——《英国乡村》两种译本的个案研究[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3]吴晓冬.译者主体视野下的鲁迅小说英译本的研究——以杨译本与莱尔译本为例[D]:硕士论文.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0.[24]邵璐.莫言英译者葛浩文翻译中的“忠实”与“伪忠实”[J].中国翻译,2013(3).[25]杭建琴.翻译生态学视阈下译者主体性功能研究——以葛浩文的英译本《生死疲劳》为例[J].长冶学院学报,2014.[26]邓蓓.从生态翻译学三维度看葛浩文英译本《生死疲劳》[J]北方文学,2014.[27]褚旭贞.顺应论视阈下的小说英译研究——以葛浩文的《生死疲劳》为例[D]:硕士论文.上海:华东示范大学,2013.
第二篇:莫言《生死疲劳》等小说读后感
真实而荒谬的文字
——莫言《生死疲劳》等小说读后感
范斯琦
在许多对于莫言小说的介绍文字中,都将他的小说与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相比较,认为他的小说是中国版马尔克斯精神的体现。其实我并不喜欢这种把有些相像,或者神似或者形似的东西,说成是中国的马尔克斯之类的。莫言之所以成为今天的他,是因为他在马尔克斯的影响下发展属于自己的东西,将他的所见所感用一种让人感觉甚至有点荒谬的笔法写出。我在读了莫言的《生死疲劳》、《丰乳肥臀》、《天堂蒜薹之歌》后读了《百年孤独》;在合上马尔克斯的小说时,我忽然觉得他的风格似曾相识,但具体的又无法清晰地说出。这也证明了所谓的“中国的马尔克斯”并不正确,他们只是风格相似而已。莫言自己也曾说过:“他们是两座灼热的火炉,而我是冰块,如果离他们太近,会被他们蒸发掉。”
正如诺奖评委会前主席谢尔·埃斯普马克说:“(诺奖颁奖词中)我们用的词是hallucinationary realism,而避免使用'magic realism'(魔幻现实主义)这个词,因为这个词已经过时了。魔幻现实主义这个词会让人们错误地将莫言和拉美文学联系在一起。当然,我不否认莫言的写作确实受到了马尔克斯的影响,但莫言的'幻觉现实主义'(hallucinationary realism)主要是从中国古老的叙事艺术当中来的。他将中国古老的叙事艺术与现代的现实主义结合在一起。”
在莫言故事中一个个鲜明的人物一定是来自于生活的。他这两本小说发生的背景差不多,都是文革前后,正好与莫言的人生经历相吻合。无论是《生死疲劳》中谄媚装腔的吴秋香,顽固不化的洪泰岳,为身份“奋斗”一辈子的西门金龙,勤奋老实却最后与人私奔的蓝解放,还是《丰乳肥臀》中有恋乳癖,身材高大的精神侏儒上官金童,坚强质朴的上官鲁氏,七个性格各异又都勇敢追寻幸福的姐姐„„莫言把这一个个人物演绎的生活百态清晰自然地呈现在我们面前,故事真实,辛酸,残酷。
然而他的描述同时又会让你感觉到有一种由荒诞而产生的不真实的感觉——你会觉得某些程度上那只是一个故事,就像是《生死疲劳》中作者所写的:“„„这又是那小子(指莫言)胆大妄为的编造。他小说里描写的那些事,基本上都是胡诌,千万不要信以为真。”《生死疲劳》中的掌柜西门闹生前是个乐善好施,广结好友的财主,高密没有哪一户人家没受过他的恩,然而他在文革时被打死,到阎王那里受尽折磨,经过了六世轮回。“轮回”之类的事情大多数人都认为是不可能存在的,因而这就加强了“故事”的色彩。然而他的描写如此细致甚至精致,让这“故事”有了以假乱真的效果。他如此形容两位鬼卒:“他们的身体结构与人无异,所不同的只是他们的肤色像是用神奇的汁液染过,闪烁着耀眼的蓝色光芒。我在人世间很少见过这种高贵的蓝色,没有这样颜色的布匹,也没有这样颜色的树叶,但确有这样颜色的花朵,那是一种在高密东北乡沼泽地开放的小花,上午开放,下午就会凋谢。”每次读他的文字,我都会有一种非常“异样”的感受,可以称之为“不安的真实”。明明是假的,但你却愿意去相信它,然而你相信的时候又真切地明白这个故事的不真实。大概也只有“幻觉现实主义”这个词能解释了吧。
不过,一本好的小说,或者说是一本能被大部分人接受、欣赏的小说,情节上一定是要吸引人的。毕竟这世界上没有那么多的哲学家,一本被称为“哲学著作”的充满大道理和抽象意象的书能被人尊敬却没办法让人欣赏。
《生死疲劳》是我看得第一本莫言的书。一开始看了书名以为是一个历经过生死的人医生的故事,没有想到是一个被枪毙的地主西门闹经历六世轮回,跨越五十年的所见所感。西门闹“虽死犹存”,用自己的眼睛和自己的灵魂见证着曾经与自己一起生活的人们跨越半个世纪的变迁。他认识的和他认识的人们的后代的故事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张巨大的网。高密东北乡的人们无一例外地被不由自主地困在这张网中。不论他们一生中曾走到世界的那一个角落,他们最终的归宿永远是生他们的这片土地,在生命的最后时光回到故乡。莫言这一种叙述的方式非常奇特——尽管他的每一篇小说都有一种不同于其他的特殊叙述方式,甚至有的顺序乱得让人头疼,只有看完一遍后才能稍微理清。在莫言众多的有着鲜明人物形象的小说中,这一篇有着一定的特别地位——因为很多对于“莫言的代表作”的推荐,人们能首先想到的其中之一都是有《生死疲劳》的。我想对我而言,是那些性格各异的又通人性的动物们。比如《猪撒欢》这一章节中的沂蒙山公猪刁小三。
在这一章节中,西门闹转世为一头健壮的公猪,“四肢健壮,身体修长,粉皮白毛,短嘴肥耳,是猪中的英俊少年”,在杏园养猪场称了王。然而他前世为西门闹时的儿子西门金龙开车到沂蒙山进了一卡车的猪,包括了那只叫做“刁小三”的野猪。他从一出场就充满了传奇色彩:他下了车就躲在了车下,戳梧桐杆子,扔瓦片都没用,刁小三一口就能把那些坚硬的东西咬碎。最后还是用泡了酒的白面馒头才灌醉、制服了他。这个角色的设立一看就知道是和西门猪站在对立面上的——“瘦而精干,嘴巴奇长,尾巴拖地,鬃毛密集而坚硬,肩膀阔大,屁股尖削,四肢粗大,眼睛细小但目光锐利,两只焦黄的獠牙,从唇边伸出来。”果然后来他就和西门猪为了争夺猪王的地位而搏斗,结果以刁小三双目被抓得失明而告终。但是没有人能想到的是,后来他们相继逃出养猪场后,刁小三竟成了主角的军师,使三角洲上的野猪全都臣服于他。这两个角色可谓“不打不相识”,失明后的老刁一下子变得沉稳起来了,尤其是在被人阉割催胖时,他坚持锻炼,吃东西很节制,硬是没让自己接近被宰杀的命运。这与那些面临看似的绝境却仍然用自己的力量拼出一条道路的人们是多么的相似!《生死疲劳》中还有一章叫做“狗精神”,我想并不仅仅是狗这个物种有着某种特别的精神,哪怕是猪这个公认是好吃懒做的代表的物种,也有着人们可以去学习的地方。我并不清楚莫言在塑造这些动物形象时是否有着这种特别的用意,但我从他们的故事中领悟到了谁也没有资格小瞧谁,每个人,每个动物,哪怕看上去不堪,说不定有一天就能让我们为之惊叹。
说到“西门猪和刁小三成为同盟”的后来,我不得不提起莫言的有一种写作风格——把故事后来的情节在前面用几笔带过,有意无意地先提起。他也曾以某个主人公的口吻这么说:“我大概是被莫言这小子传染了,总把后面的内容提前说。”不管他这是出于什么目的,在读书的时候这种特殊的内容安排的确能产生不同一般的写作效果。后来在读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时,一开头就是一个悬念,“多年以后,奥雷连诺上校站在行刑队面前,准会想起父亲带他去参观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而这个悬念甚至要到了好几个章节过后才得以解开。回到莫言的“剧透”写法,这种写法在某种程度上使后来发生转折的时候,读起来不至于吓一跳;在之前读到的时候也对后面的内容产生了些许期待。当然这么说并不意味着莫言的小说情节会急转直下来达到让人受到惊吓的效果——他的构思比较缜密,层层递进,不会让人觉得突兀。同时刚才引用的那位主人公的话又引出了莫言小说的另一特点——他总是喜欢把自己作为小说的一个人物放在他的故事里,而且还不是路人甲这种无关紧要的小角色。这一点在《生死疲劳》中特体现得格外明显。从《驴折腾》中调皮捣蛋,擅长编顺口溜,是主人公蓝解放的干兄弟的小顽童莫言,成长到《狗精神》里已从作家班毕业,在西安一家小报担任记者的长大后的莫言。他总喜欢把自己描写得丑态百出,就像是那个严肃的革命年代里一个油嘴滑舌的小丑。在他的另一本小说《酒国》里,他甚至用书一半的章节来放一个叫李一斗的写作爱好者和他尊敬的莫言老师的通信——我想那百分之百是现实生活中这个已经得了不少奖的作家莫言。对于这种写法我实在是分析不出作者的意图,但是效果还不错,至少让《生死疲劳》这本其实充斥着那个因年代原因而产生的种种悲剧的地方变得幽默了起来,让一个本应是虚构的故事变得讨人喜欢,看似更接近事实。而最重要的影响,我觉得这其实体现了莫言对于小说创作的投入。他把自己完全融入到了情节中,他不仅是故事情节的创造者,他更是一个故事的见证者,一个参与者。所以这不能只算作莫言写小说的一种方法,这也是一种态度的表现。
莫言的文字之所以真实,是因为他的一生积累了非常丰富的写作素材,他后来回忆说,他起初的创作之路并不平坦,因为他没有意识到自己“二十多年的农村生活经验是文学的富矿”。同时他的文字之所以显得荒谬,是因为他有着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在莫言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时候,他的颁奖词中就有这么一句话:“莫言的想象力是超越人类的存在。„„莫言的故事有着神秘和寓意,让所有的价值观得到体现。”当他把童年的幻想付诸笔端,便成就了文学史上这一笔真实而又荒谬的油画。有时候,我躺在草地上,望着天上懒洋洋地飘动着的白云,脑海里便浮现出许多莫名其妙的幻象。
最后,我想用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的一段来再次赞扬莫言。“莫言是一个诗人。他撕下程式化的宣传海报,让个人从无名的大众群体中凸现出来。他用嘲笑和讽刺的笔触抨击历史和对历史的剥夺篡改以及政治的虚伪。他有技巧的揭露了人类最阴暗的一面,在不经意间给象征赋予了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