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确保脱贫工作务实,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让脱贫成效真正获得群众认可、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打赢脱贫攻坚战已剩下不到3年时间,当前脱贫攻坚的目标任务、政策措施已经明确,关键是要乘势而上真抓实干、推动落实。我们立下愚公之志、砥砺为民之心、发扬实干苦干之风、下足绣花功夫,着力夯实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基础,一定能如期实现到2020年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美好愿景。(此文刊于人民网)
全面推进脱贫攻坚,是促进协调发展、推动民生改善、共享发展成果的重要举措。当前,脱贫攻坚工作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决战脱贫攻坚,更要确保广大贫困群众都能如期脱贫。
筑牢基础,巩固脱贫攻坚。打赢脱贫攻坚战,要切实转变思想,积极作为,转变滞后观念,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思想引领带动群众自力更生。还要选好“带头人”,培育“领头 羊”,选出基层党组织“领军人”,做群众“放心人”,大力培育创业带富“领头羊”。同时,必须要对症下药,精准发力,敢于向在开展精准脱贫工作中出现“庸、懒、散、浮、拖”等问题“开刀”。
典型示范,引领脱贫攻坚。要加强对脱贫攻坚成效突出的党员干部的宣传,树立“标杆”,激励更多的干部投入到脱贫攻坚中去。加强对典型经验的宣传,促使各地进一步增强总结提炼经验的意识,将好经验好做法加以推广宣传,形成相互借鉴学习的良好态势。加强对典型地区的宣传。大力宣传在脱贫攻坚中率先脱贫的地区,增强地区荣誉感和自豪感,更可以形成相互追赶的良好局面,引领脱贫攻坚继续走向新的胜利。
践行“两学一做”,决战脱贫攻坚。要抓日常,抓长效。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打赢脱贫攻坚战出发,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构建从严从实管理党员干部的常态长效,不断深化改进工作措施,创新工作举措,创造脱贫摘帽有利条件,在扶贫开发的“攻营拔寨”中积极作为,勇当先锋。党员干部要不忘初心、牢记宗旨、敢亮身份、勇担责任,学习好、领悟 透、宣传到、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惠民利农政策,让贫困地区贫困群众分享党的温暖和阳光。
第二篇: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2016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国务院扶贫办政策法规司苏国霞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将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十三五”期间三农工作的重要内容,明确了奋斗目标、主要途径和重大举措。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十三五”时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非常重要的时期,也是扶贫攻坚决战决胜的关键时期。农村贫困现象,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大的短板。如果到了2020年,还有大量贫困人口和贫困现象存在,全面小康就是不完整、不真实的。因此,《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明确提出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到2020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实现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确保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实现这样的目标,我们还面临着巨大的调整。我国农村依然有大量贫困人口,收入水平低,发展环境差,致贫因素复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42%因病致贫、9%因学致贫、6%因残致贫、6%因灾致贫,缺劳力、缺技术、缺资金的分别占16.8%、22.3%、34%。贫困人口大部分生活在自然条件恶劣、地理位置偏远、基础设施落后、社会发育程度较低的地区,不少贫困户存在多重致贫因素,在获得技术、信息、贷款、服务等方面普遍存在困难,容易导致“一代穷、代代穷”现象。要在既定的时间节点确保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必须实施精准扶贫战略,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的问题。
扶持谁,就是要瞄准扶贫对象。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要求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全国扶贫系统组织开展了贫困识别和建档立卡工作,在全国识别出12.8万个贫困村、3000万贫困户、8900万贫困人口,为瞄准对象精准发力奠定了基础。下一步,要进行定期核查,提高数据质量,把过去该纳入而未纳入和新返贫的纳进来,把过去不该纳入和已经脱贫的请出去,实行有进有出的动态管理。要充分利用建档立卡数据,把致贫原因分析清楚,把帮扶计划制定好,把帮扶责任落实到人,把帮扶政策落实到户。
谁来扶,就是要发挥合力。一是发挥我们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强化各级党委政府扶贫攻坚责任,改革对省级和县级的考核机制,引导贫困县党政领导把主要精力放在扶贫开发上。二是明确行业部门的责任,加强贫困地区交通、水利、能源、互联网等基础设施条件,改善人居环境和住房安全,提高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水平,为贫困人口脱贫创造条件。三是动员社会各方面参与扶贫,继续发挥定点扶贫、东西部扶贫协作、军队和武警部队参与扶贫的作用,特别要鼓励支持民营企业、社会组织、个人参与扶贫开发,实现社会帮扶资源和精准扶贫有效对接。四是发挥贫困地区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选好配强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激发贫困群众改变命运的斗志。
怎么扶,就是根据致贫原因和发展需求分类施策。一是发展生产脱贫。对于具备发展条件地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要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增加家庭经营收入。二是外出务工脱贫。适应国家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需要,加大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组织引导用人企业在贫困地区建立劳务培训基地,建立和完善输出与输入地劳务对接机制。帮助贫困家庭劳动力外出就业,增加工作性收入。三是易地搬迁脱贫。对居住在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地方的贫困人口,继续组织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从根本上改变生产生活条件。四是加强教育脱贫。对贫困家庭子女,建立从学前教育到职业教育全覆盖的支持政策,鼓励“两后生”参加职业教育培训,尽快实现就业。五是社会保障脱贫。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无法依靠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脱贫的家庭实现政策性保障兜底。六是医疗救助脱贫。努力提高贫困人口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中的收益程度,加大医疗救助、临时救助、慈善救助等帮扶力度。在实施各项有针对性脱贫措施的过程中,要关注妇女、老人、儿童、残疾人等特殊群体,不仅维持基本生活,更要给予心理关怀。
如何退,就是建立和实施贫困人口脱贫和贫困县摘帽机制。一是设定时间表,制定五年滚动退出规划和减贫计划,分实施。二是留出缓冲期,贫困县摘帽、贫困人口退出后,政策都要继续支持,确保稳定脱贫。三是实行严格评估,按照标准验收,防范虚假脱贫、数字脱贫。
2016经济工作着力点系列述评之五:以超常规力度打赢扶贫攻坚战 :
58个贫困县、7993个贫困村、119.2万贫困户、232万农村贫困人口,是我省面临的贫困现实。
离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越来越近,打赢扶贫攻坚战,尽快补上贫困短板,对我省而言,无疑是一个硬任务。
完成这一艰巨而伟大的硬任务,必须有超常规的举措,因地制宜,精准发力。
今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也是脱贫攻坚决胜决战开局之年,这场攻坚战怎么打?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全省脱贫攻坚大会给出方向:紧扣“六个精准”扶贫基本方略,实施“五个一批”脱贫攻坚工程,齐心协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坚持精准扶贫要注重工作的针对性、聚焦性和有效性,防止靶心失准、拳脚落空。目前贫困地区、贫困人口既有集中连片的特困地区,也有零散分布的贫困村、贫困户,当务之急,是要把扶贫对象摸清,把家底盘清,以吕梁山、燕山—太行山两大连片特困地区为主战场,瞄准232万贫困人口,因地制宜组织好实施“五个一批”工程,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开对“药方子”,才能拔掉“穷根子”。吕梁市全面铺开“3105”重点工作,即突出抓好经济林提质增效工程、贫困村光伏扶贫全覆盖、护工家政人员就业培训为主的“三个一”扶贫攻坚行动,精准实施“8+2”产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等脱贫攻坚“十大重点工程”,认真落实强化组织领导、建立数据平台、干部驻村帮扶、健全投入机制和严肃考核问责“五项保障措施”;临汾市提出重点抓好光伏扶贫、金融扶贫、电商扶贫和消费扶贫四项“亮点工程”,确保精准扶贫的路径更宽、效果更好。
完成这一艰巨而伟大的硬任务,必须有超常规的力度,树立“大扶贫”理念,调动社会力量共襄扶贫。
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扶贫开发,是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的重要特征。近年来,全省各地大力推进企业产业扶贫,企业赢效益,农民得实惠,双双都满意。沁县潞宝金和生食品有限公司实施肉鸡养殖加工一体化产业项目,支持当地及周边村庄560多户贫困户就业增收。“骑摩托几分钟就到工厂,每个月能挣3000多元,比以前在太原打工强多了!同时,照顾老人、种地两不误!”提起现在的生活,长街村宋二宝一脸满足。
扩大社会力量的参与面,动员更多的国企、民企、社会组织和个人通过各种方式参与扶贫开发,还需要有一系列体制、机制的突破创新。在这方面,我省按照坚持市场导向,促进农企双赢的要求,加大力度支持引导各类企业参与产业扶贫;制定出台《关于单位包村干部驻村开展“两包三联”精准帮扶的实施意见》,发挥包村领导、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三支队伍“三位一体”精准帮扶体系。把这些政策、措施落实好,才能真正汇各方之力,加快脱贫攻坚进程。
完成这一艰巨而伟大的硬任务,必须有超常规的行动,领导带头,以上率下。
目前,从中央到地方都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扶贫开发的好政策,这些好政策能否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关键看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班子软弱涣散、缺乏凝聚力,干部畏首畏尾、缺乏执行力,硬任务就会变成软约束,再好的政策也难以落地。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切实加强党的领导,为脱贫攻坚掌好舵、领好航。如今,在省级成立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的基础上,各市参照省里做法,全部成立市委书记、市长任组长,副书记和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相关部门一把手参加的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省直24个部门也全部成立一把手任组长的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眼下我们的任务是雷厉风行,真抓实干,把发展作为解决贫困的根本途径,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的积极性,着力激发扶贫对象自力更生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
脱贫攻坚的“集结号”已经吹响,军令状已经下达。我们唯有上上下下一条心,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劲头,一步一个脚印地攻坚克难,才能不辱使命,如期实现到2020年232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的宏伟目标。(赵建军)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全省脱贫攻坚大会和农村工作会议精神,2月28日下午,全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在太原召开。这是全省脱贫攻坚大会之后扶贫系统召开的第一次大会,既是对2016年全省扶贫开发工作的部署会,也是打赢“十三五”脱贫攻坚的动员会。会上,省扶贫办主任刘志杰做了重要讲话,省扶贫办副巡视员郎作仕主持会议。
会议强调,2016年我省的扶贫开发工作以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和全省脱贫攻坚大会精神,加大扶贫开发力度,严格落实“一把手”负总责的脱贫攻坚领导责任制,以吕梁山、太行山两大片区为主战场,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抓好顶层设计,落实工作责任,创新机制体制,完善帮扶体系,加强队伍建设,组织动员政府、市场、社会各方力量,参与支持脱贫攻坚。推动扶贫开发重点工作取得新突破,确保全年完成10万贫困人口易地搬迁,5万农村贫困劳动力精准培训促进转移就业,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50万贫困人口脱贫,实现脱贫攻坚首战首胜。
刘志杰主任紧紧围绕“两个确保”的总目标,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总方略,讲了五点意见:
一、树立新理念、增强使命感,担负起脱贫攻坚的政治、经济、和社会责任;
二、聚力精准脱贫、合力攻坚克难,构建山西特色的脱贫攻坚大格局;
三、积小胜为大胜、打好战役,确保脱贫攻坚首战首胜;
四、在机制创新上下功夫、在规范管理上求突破,打造精准脱贫的工作体系;
五、乘势而上强队伍、驰而不息抓作风,在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发挥示范表率作用。
会议还讨论了《山西省“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规划》、《山西省2016年易地扶贫搬迁实施计划》和《关于大力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的指导意
今年确保50万贫困人口脱贫 发布人:山西省扶贫办
来源:山西日报
发布时间:2016-2-29 9:53:43
浏览次数:
全省扶贫开发工作会举行
2月28日,记者从全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获悉,今年我省将加大扶贫开发力度,严格落实“一把手”负总责的脱贫攻坚领导责任制,确保完成50万贫困人口脱贫任务。
“十二五”期间,我省扎实推进百企千村产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金融扶贫、教育扶贫和劳动力就业培训等重点工程,启动实施光伏扶贫、乡村旅游扶贫和电商扶贫试点等,5年共有220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2015年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达到6078元,比上年增长11.9%,高于全省平均水平4.6个百分点。
今年,我省以吕梁山、太行山两大片区为主战场,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抓好顶层设计,落实工作责任,创新机制体制,完善帮扶体系,加强队伍建设,组织动员政府、市场、社会各方力量,参与支持脱贫攻坚,推动扶贫开发重点工作取得新突破,确保全年完成10万贫困人口易地搬迁,5万农村贫困劳动力精准培训促进转移就业,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长治市易地扶贫搬迁做到“搬得出、稳得 住、能致富”
发布人:周希泉
来源:长治市扶贫办
发布时间:2015-1-5 14:34:27
浏览次数:
今年,长治市坚持把易地扶贫搬迁与新农村建设、发展特色农业结合起来,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以“ 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为目标,扎实开展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截止目前,全市易地扶贫搬迁新建住房开工率达91.1%,主体完工率62%,提前完成移民新建住房完工率40% 的考核进度要求。
一是按照城镇化理念实施移民搬迁。大县城、重点镇、中心村成为移民主安置地,占移民总数的93.1%。其中:进入县城 安置的有1756户,5224人,占移民总数的21.4%;进入重点镇安置的有1209户,4512人,占移民总数的18.4%;进入中心村安置的有 3950户,13041人,占移民总数的53.3%;其它分 散移民有464户,1695人,占移民总数的6.9%。不仅按照新农村、小康村的标准规划、设计、建设移民新村,而且注重运用城市化理念,完善配套水、电、路、气、暖等基础设施建 设。武乡县在县城新建全市第一家高层移民小区,安置762户,2799人;武乡县洪水镇移民工程富民小区,占用原焦化厂旧址,新建10栋六层楼,安置移民504户,1764人;平顺县 新城村将长钢遗留厂房和公寓改造成移民安置房,安置移民100户,350人。
二是围绕产业布局实施移民搬迁。主要是依托全市10大特色种养加品牌基地和10大旗舰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及百企千 村产业扶贫企业进行定向移民搬迁,实现有业安置。如武乡县与产业项目一同规划的移民小区有3个,即土河坪村移民新区与潞安集团的食用菌大棚和油用牡丹种植项目一同规划,安置94户276人;涌泉乡新龙移民小区,与多维公司饲草饲料研发中心一同规划,安置27户77人;石北乡小良村移民小区与大象肉鸡养殖基地一同规划,安置45户147人。平顺县崔 家庄村打造了“一户一房一棚”移民与产业配套模式。
三是根据群众意愿实施移民搬迁。主要体现在三个“自选”上,即移民方式自己选、建房结构自己选、建房工 队自己选,最大限度降低建房成本。比如,武乡县蟠龙镇东沟村移民安置点,搬迁庙凹、新庄、后石板、阳坡、庙烟5个自然庄131户599人,采取本地工队建房、移民户投工投劳抵 扣房款等办法,新建移民住房每平方米价格仅为650元。
四是提高补贴标准实施移民搬迁。从去年开始,市、县两级财政对移民搬迁实行了3500元/人的配套补贴,加上省里5000元 /人的补贴,长治市人均移民搬迁补贴达到8500元。沁源县财政对全县移民建房实行了13800元/人的配套补贴,加上省5000元/人,市2500元/人,人均移民建房补贴达到21300元。
编者按: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以来,四川省达州市自亮“家 丑”、自我纠偏,大面积召回调整履职不力的第一书记。同时制 定第一书记选任、管理、考核、保障、奖惩“1+5”配套政策体 系和巡回督导、召回问责等刚性制度,把导向立起来,让规矩严 起来,从严从实选准管好第一书记,有效激励第一书记扎根脱贫 攻坚第一线,履职尽责发挥作用。汪洋副总理对达州的做法给予 充分肯定并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各地学习借鉴。本期转发达州市 的典型做法,供学习借鉴,并请各级各部门组织贫困村第一书记 认真学习,做好工作。
带领群众搞起了山羊养殖。据统计,全市第一书记累计带动投入 扶贫资金、物资折合 7.6 亿元,带领实施完成扶贫项目 356 个,发展现代种植业 6.9 万亩。
在生活保障方面,生活费按每人每个工作日 80 元补助,交 通费用据实报销,开设“自助厨房”,为第一书记提供必要的生 活条件。每年面向第一书记开展“五个一”关爱行动(1 次普遍 轮训、1 次谈心谈话、1 次健康体检、1 次关怀慰问、办理 1 份 意外伤害保险)。
在职务晋升方面,要求市县在提拔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时,贫困村“第一书记”须优先考核并占一定比例。宣汉县坚持“凡 提拔必下、凡新进必下、凡后备必下”的第一书记准入条件。在 开江县,已有 5 名表现优秀的第一书记或驻村干部得到先行提拔 重用,待驻村期满后再到新岗位任职。
由于“思路上有高参、资金上有兜底、项目上有后盾”,第
一书记们在贫困群众面前的威信渐渐立了起来,第一书记示范引 领、村级班子团结协作、干部群众凝心共进的局面逐步形成,全 市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得到增强。
“五个一批”作答脱贫大考
李长文
2016年01月18日10:54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7017万,这是现行标准下中国农村贫困人口的数量。按照2020年全部实现脱贫的目标,中国每年要减贫1200万人。
时间紧,任务重,如何才能按期完成?2015年10月1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上首次提出“五个一批”的脱贫措施,为打通脱贫“最后一公里”开出破题药方。随后,“五个一批”的脱贫措施被写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经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发展生产脱贫一批
关键词:整村推进,贴息贷款
“制定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出台专项政策,统筹使用涉农资金,重点支持贫困村、贫困户因地制宜发展种养业和传统手工业等。”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
“私人定制”发展项目。未来五年,扶贫攻坚战将从“整县推进”转向“整村推进”和“整户推进”。随着“扶贫目标、扶贫任务、扶贫资金、扶贫权责”权限“四到县”,项目发展更接“地气”——以贫困村和贫困人口的资源、承受能力促进项目落地,宜农则农,宜游则游,如推动电商扶贫工程、旅游扶贫工程、光伏扶贫工程等,达到“一村一品”“一户一项”。
资金向贫困地区倾斜。国务院扶贫办公室主任刘永富介绍,2015年国家投入扶贫专项资金420亿元。在今后五年,国家和各省区市都将大幅度提高扶贫专项资金比例。对于已经建档立卡的贫困人群,目前国家已经提供5万元以下3年以内的财政贴息贷款,用于发展通过论证的脱贫项目。此外,国家还将在贫困地区设立扶贫再贷款,其优惠幅度将超过支农再贷款,并将扶贫小额信贷大规模推广到户,为贫困地区、贫困人群发展项目提供源头活水。
易地搬迁脱贫一批
关键词:6000亿元,1000万人
“对居住在生存条件恶劣、生态脆弱、自然灾害频发等地区的农村贫困人口,加快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
让贫困人口搬得出、稳得住。未来五年,中国将有1000多万人通过易地搬迁脱贫。根据自愿和因地制宜原则确定安置方式,在移民新村、小城镇、乡村旅游区等区域集中安置,或采取“插花”等方式分散安置,或通过进城务工、投亲靠友等途径自行安置。由政府根据个人情况确定住房建设标准,并享有与当地群众同等的基本公共服务,确保搬迁人口在新的生活环境中稳得住。
让搬迁人口能致富。国家将投入6000亿元资金安置易地搬迁人口,并将因人而异提高收入水平——对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的人群,在养殖、林果、设施蔬菜等产业上加以扶持,提高经营性收入;对有条件的地方,引进有实力的企业,通过土地流转,提高财产性收入水平;对外出务工的群众,加大技能培训力度,提高就业能力,增加工资性收入。
生态补偿脱贫一批
关键词:首次提出,重点机制 “国家实施的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保护、防护林建设、石漠化治理、防沙治沙、湿地保护与恢复、坡耕地综合整治、退牧还草、水生态治理等重大生态工程,在项目和资金安排上进一步向贫困地区倾斜,提高贫困人口参与度和受益水平。”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
生态补偿是中央首次提出的扶贫新理念。国务院扶贫办公室政策法规司司长苏国霞对此有这样的阐释:“这次是第一次结合生态保护脱贫,将生活在生态脆弱地区、搬不走的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转化为生态保护人员、护林员,领取工资。”
通过生态保护脱贫是今后扶贫工作的重点机制,除了结合建立国家公园体制,创新生态资金使用方式,利用生态补偿和生态保护工程资金使当地有劳动能力的部分贫困人口转为护林员等生态保护人员外,国家还将调整贫困地区基本农田保有指标,加大贫困地区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力度。开展贫困地区生态综合补偿试点,健全公益林补偿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完善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推动地区间建立横向生态补偿制度。
发展教育脱贫一批
关键词:公平优质,职业教育
“加快实施教育扶贫工程,让贫困家庭子女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
推动教育公平优质。国家教育经费将向贫困地区、基础教育倾斜,一方面,改善贫困地区办学条件,合理布局贫困地区农村中小学校,加强标准化和寄宿制学校建设,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对于已经建档立卡的贫困学生,实施普通高中免除学杂费、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另一方面,稳定贫困地区教师队伍,落实连片特困地区教师生活补助,建立乡村教师荣誉制度,推动城乡教师合理流动和对口支援,让贫困地区学校留得下、稳得住教师。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对于贫困家庭来说,培养出一个孩子,就可能给全家人的生活带来巨大改变。“加强有专业特色并适应市场需求的中等职业学校建设,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这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提出的扶贫新路径。此外,职业院校和技工学校还将与企业扶贫相结合,重点招收贫困家庭子女,开展订单式培养,确保贫困家庭劳动力至少掌握一门致富技能。
社会保障兜底脱贫一批
关键词:应保尽保,2000万人
“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无法依靠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脱贫的家庭实行政策性保障兜底。”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
保证一个不掉队。前几种方式能够解决目前7017万贫困人口中的5000万人脱贫,而剩余的2000余万人口多是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针对这些贫困人口,国家将以政策性兜底的方式助力,对于符合条件纳入低保范围的贫困家庭,做到应保尽保。中国国际扶贫中心副主任黄承伟认为:“实行社保政策兜底脱贫,能够保证贫困群众一个不掉队。”
加强医疗保障力。在一些贫困地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比例超过40%。因此,让贫困人口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努力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就成为加强生活保障的重中之重。对贫困人口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个人缴费部分由财政给予补贴。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大病保险支付后自付费用仍有困难的,加大医疗救助、临时救助、慈善救助等帮扶力度,将贫困人口全部纳入重特大疾病救助范围,使贫困人口大病医治得到有效保障。
“五个一批是一种列举和思考,但又不仅仅局限于此。”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说,隐含其中的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的分类施策思想,是对7000余万贫困人口的精准施策,也是扶贫开发的破题之道。
第三篇: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2013年11月,总书记在湖南省湘西州十八洞村考察时首次提出“精准扶贫”概念,指出“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要精准扶贫,切记喊口号,也不要定好高骛远的目标”。之后,总书记多次对精准扶贫做出重要论述,精准扶贫思想不断丰富和完善,精准扶贫成为我国脱贫攻坚的基本方略。
我体会,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体系主要由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三个问题构成。
一、扶持谁。确保把真正的贫困人口弄清楚,把贫困人口、贫困程度、致贫原因等搞清楚,以便做到因户施策、因人施策。”解决“扶持谁”的问题,要求实现“扶持对象精准”,具体工作内容为精准识别和精准管理。由国家统一制定识别办法,并按照县为单位、规模控制、分级负责、精准识别、动态管理的原则,开展贫困人口识别、建档立卡和建立全国扶贫信息网络系统等工作。
二、谁来扶。近年来,我国建立起脱贫攻坚责任体系。中央出台《省级党委和政府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办法》,脱贫攻坚任务重的省份的党政主要负责人向中央签署脱贫责任书,层层签订脱贫责任书、立下军令状,形成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抓扶贫工作格局。要求普遍建立干部驻村帮扶制度,期间全国共选派77.5万名干部驻村帮扶、19.5万名优秀干部到贫困村和基层组织薄弱涣散村担任第一书记,解决扶贫“最后一公里”难题。
三、怎么扶。总书记指出:按照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具体情况,实施五个一批工程。“要提高扶贫措施有效性,核心是因地制宜、因人因户因村施策,突出产业扶贫,提高组织化程度,培育带动贫困人口脱贫的经济实体。”推进精准帮扶工作是解决“怎么扶”问题的重点,实现“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因村派人精准”。瞄准建档立卡贫困对象,建立需求导向的扶贫行动机制,深入分析致贫原因,逐村逐户制定帮扶计划,专项扶贫措施与精准识别结果和贫困人口发展需求相衔接。
在学习领会总书记的扶贫开发战略思想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时代价值和意义,既体现在指导国内精准扶贫理论创新、顶层设计、基层实践上,也体现在为全球减贫治理提供中国方案上。
第四篇:学以致用,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学以致用,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华西村学习有感
根据县委组织部统一安排,4月8日——11日,我有幸参加了我县脱贫攻坚乡(镇)村干部华西培训班第三期。这几天培训的课程安排的十分紧凑合理,既有现场参观、影片欣赏,也有理论指导、经验分享和交流,通过几天的培训学习,我被华西村的发展历程和华西精神深深的震撼到了。我想我们金寨的广大干部群众要不断的跟华西学习,学习他们艰苦奋斗,敢于创新,科学发展,超时俱进的精神,齐心协力大干苦干几年,我们一定能够彻底打赢脱贫攻坚战,逐步带领群众走上小康路。
一、脱贫攻坚必须牢记以人为本、共同富裕的宗旨。“有福民先享,有难官先当”是吴仁宝老书记的一句至理名言,也是华西村历届领导班子的行为准则。华西村带头人始终把服务群众、造福百姓作为自己最大的幸福和毕生的追求,倾心尽力为群众办好事、谋利益,有效地调动了华西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当前,我县目前正处于大发展、大建设以及实现脱贫攻坚任务的关键时期,我们学习华西经验,弘扬华西精神,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富民优先,善于凝聚人心,集聚民智,促进民富,为加快发展、率先发展营造强大合力。
二、脱贫攻坚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千难万难,实事求是最难。华西村富就富在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富就富在他们走出了一条符合本村实际的科学发展道路。这种始终从实际出发,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华西村赢得了宝贵的发展时光。我县整体脱贫,各村情况千差万别,各乡(镇)、村只有结合本地实际,找准符合本村实际的发展道路,打造适合本地实际的特色产业,坚持一村一品,才能摆脱贫困,走上富裕的小康之路。
三、脱贫攻坚必须选好领路人。张镇南教授在给我们上课时降到“村子要想富,关键看支部;村庄要想强,要靠领头羊”。如果说华西村能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完全是吴仁宝老书记一个人的功劳,可能连他自己都不认可,但是,老书记在其中发挥的核心作用,却是无人能够取代的。没有吴仁宝,华西固然也能像其它农村一样能得到发展,但是要想取得今天的巨变,恐怕很难。当前我县正在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宅基地改革、脱贫搬迁、库区移民搬迁四项重点工作,各村既面临着发展的机遇,同时面临着史无前例的巨大挑战。各村必须要有一个无私奉献、信念坚定、能领着乡亲们艰苦创业的领路人,同时必须配齐、配强村两委干部。
四、脱贫攻坚必须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走共同富裕的道路,让所有的群众都过上好日子,是共产党人的一个理想和奋斗目标。吴仁宝老书记曾说:“是共产党的干部就要让人民过好日子!如果我们这些干部不能让人民过好日子,算什么共产党员?!”只有走集体经济道路,发挥集体的力量,才能在农村集中力量办大事,才能实现共同富裕。目前我县不少村里,在能人大户的带领下,农民自觉自愿成立的新兴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已经不断涌现。这些专业经济合作组织改变了过去村民一家一户的散乱局面,在生产销售、信息发布、农村弱势群体扶助等方面,已经发挥了很好的作用。这样的组织只要引导得好,完全可以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第五篇: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方案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方案
根据《中共**县委、**县人民政府关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结合我镇实际,现就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县委扶贫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坚决打赢扶贫攻坚战的要求,牢固树立创新、绿色、协调、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坚持扶贫开发和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坚持扶贫开发与社会保障有效衔接、坚持扶贫措施与建档立卡精准识别相结合、坚持把扶贫开发作为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聚全镇之力、集全镇之智,全力打赢攻坚战。
二、基本思路
全镇2个重点贫困村和8个非重点贫困村同步实施扶贫开发工作,成立1个扶贫工作站,配备7名工作站成员,10名村扶贫专干,抽调国家公职人员联户包扶,建立四项清单。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主线,以产业扶贫为重点,以“整村推进”为抓手,以光伏、教育、健康、基础设施、金融扶贫为着力点,增强“造血”功能,增加贫困村和贫困户收入。
三、目标任务
按照省、市、县三级党委和政府“确保如期脱贫”工作目标,依托“扶贫对象和需求清单”内容,进一步再理清工作思路,瞄准脱贫任务、需求、投入和相应措施,实事求是地研究好
脱贫“摘帽”目标任务。结合我镇具体实际而言,今后我们将重点抓住**村和**村两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和全镇1149户2208人的贫困人口,争取在2017年底完成**和**2个村脱贫任务,2019年全面完成五保和低保户(无劳动能力)之外的脱贫任务。确保人均纯收入接近全县平均水平,贫困村年集体经济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贫困人口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同步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四、重点工作
(一)实施产业脱贫工程。
1、支持**村和**村扶贫专项资金参股企业,采取参股分红的方式,增加村集体收入,提高贫困户收入。2、加快105国道周边整治,推进会馆、**等美丽乡村建设,围绕二道河水利风景区,积极开发生态体验、观光采摘、垂钓休闲、农家乐等旅游产品,引导贫困人口通过乡村旅游脱贫。(二)实施光伏脱贫工程。
积极申报光伏基地集中建设项目,支持无劳动力、无项目、无资源、无稳定收入来源的贫困户积极参与共同管理,共同收益。解决300户贫困户脱贫,同步辐射周边村、解决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三)实施就业脱贫工程。
积极配合上级主管部门开展“雨露计划”实施方式改革,全面掌握贫困户子女在中、高职院校就读情况,申报资金补助,组织有劳动力的贫困户参加技能培训。(四)实施智力脱贫工程。
搞好教育扶贫,做好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各学习阶段的教育资金补助,深化文明创建,倡导真善美,传递正能量。(五)实施健康脱贫工程。
建立贫困人口健康卡,实施乡村医生免费签约服务,建立健康档案,强化医疗救助扶贫,重点推进贫困人口医疗和大病保险制度全覆盖。使贫困人口大病医疗得到有效保障。(六)实施社保兜底扶贫工程。
民政办与扶贫办建立数据联网,建立低保户与贫困户信息共享,开展低保户家庭经济状况再核查,实行动态管理,应保尽保。2017年底全面实现扶贫线和低保线“两线合一”,共同推进贫困户危房改造。切实保障贫困户基本住房安全。(七)加强实施金融扶贫工程。
全面落实扶贫再贷款利率优惠政策,支持贫困村发展特色产业和贫困人口就业创业,协调农商行做好扶贫贴息工作。五、保障措施
镇党委统一领导全镇扶贫开发,落实包村责任,指导扶贫工作队开展工作,帮助贫困村制定规划及制定措施,强化动态管理,确保扶贫对象精准识别,做到时时清、事事清、人人清、镇扶贫工作站做好扶贫工作队与村协调,形成上下联动,合力攻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