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为什么中国中小学生想象力21国排名倒数第一
为什么中国中小学生想象力21国排名倒数第一
想象力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它不仅在艺术创作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还是科技创新的基础,是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首要条件。人世间许多伟大的发明无一不是突破常规思维后进行想象创造的结果,许多伟大的发明家和科学家都是‘幻想家’。即使不谈这么高深的东西,在日常生活中想运用好啊Q精神,没有想象力也是办不到的。
但就是这么重要的一个东西,为什么中国的中小学生们就这么缺乏呢?如果说成人的想象力缺乏倒还有情可原,毕竟生活经历多了,很多东西麻木了,再加上工作事物繁忙等原因可能就根本没有多少发挥想象的时间和空间。如果是中小学生缺乏想象力则与他们的年龄有点太不相应了。
我们先看一下哪些因素是诱发想象力的必要条件:
诱发想象力的首要因素——兴趣。一个人对于自己不感兴趣的东西理都懒得理,就更不用说去想了。但单从兴趣角度来讲还是没有接触到本质的东西,一个人之所以对一个东西感兴趣一定是因为这个东西能够使他身心感到某种快乐。所以由快乐诱发兴趣,由兴趣诱发想象。
诱发想象力的第二个因素——主动。发挥想象力的过程是一个主动的过程,但要发挥主动性就要有一定的自由,任何压力和限制都是自由的天敌,也是想象力的天敌。所以自由诱发主动,主动诱发想象。
有了快乐和自由的人就是容易发挥想象力的人,但要使得想象力发挥好的作用,还需要如下的两个条件:
使想象力产生良好结果的第一个条件——引导。中国人在某些方面的想象力可以说是排在世界前列的,比如投机取巧。因此要避免想象力朝着不良方向发展就要对人进行适度的引导,让其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使想象力产生良好结果的第二个条件——聚焦。有句话说的好,一个再聪明的人如果什么都做也将一事无成。所以发挥想象力也要进行适度的聚焦,才能产生良好的结果,产生新的创造。否则真的可能会引发精神错乱啊。
通过上面一点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中小学生缺乏想象力的背后更深层次的因素,那就是中国的家长、学校、社会将太多的主观愿望强加于学生们身上,使得中国的学生既不‘自由’也不‘快乐’,而且没有能够引导学生们走上正确的思维和想象之路。
要解决中国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缺乏的问题也可以从以上四个方面着手,那就是我们的家长、学校、社会要对学生们进行适度的引导,让其适度聚焦,使他们获得更多的快乐和自由。真正的教育不是往锅里加水,而是往火上加柴。
21国调查显示:中国中小学生想象力倒数第一
市人大常委会分组审议义务教育条例草案,代表建议立法保障学生的“想象力教育”
“在全球21个受调查国家中,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排名第一,想象力排名倒数第一,创造力排名倒数第五。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这是市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昨日分组审议《重庆市义务教育条例(草案)》(简称草案)时,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胡健康发出的感慨。
已是二次审议的草案第四十四条规定,“学校应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强化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胡健康建议,该条款修改为,“学校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时,要注重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美国几个专业学会共同评出的影响人类20世纪生活的20项重大发明中,没有一项由中国人发明;中国学子每年在美国拿博士学位的有2000人之多,为非美裔学生之冠,但美国专家评论说,虽然中国学子成绩突出,想象力却非常缺乏。
著名教育家、武汉大学原校长刘道玉此前曾表示,中国孩子的想象力状况令科学界忧虑,“一考定终身”的应试教育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中国教育的解放必须从解放孩子的好奇心开始。
刘道玉拿世界上两个最重视家庭教育的国家———中国和以色列做比较。以色列家长教育奉行狮子育儿法:母狮让小狮子离开独自学会生存;中国的家庭教育则走向两个极端:要么娇宠,要么棒喝。结果是,以色列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有近10位,而中国却一个人也没有。
“正是因为一种寻找标准答案的心理,让我们的想象力流失了。”重庆十八中心理教师邹红说,“问题在我们的学校教育中,一直教孩子寻找标准答案,束缚他们独立的思想;在家庭教育中,家长都不允许孩子有异常的想法,慢慢地扼杀了孩子的想象力。”邹红说,教育不必整齐划一,让孩子有更多的个人空间,让他们多做白日梦,或许会让孩子保留更多的想象力。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这是世界巨匠爱因斯坦的结论———“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
第二篇:21国调查结果显示中国中小学生想象力倒数第一
21国调查结果显示中国中小学生想象力倒数第一
重庆工商大学一间自习室,10个同学的答案有6个与脸相关。
南坪实验小学1年级8班,10个同学有8种答案。
□在市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上
本报讯 “在全球21个受调查国家中,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排名第一,想象力排名倒数第一,创造力排名倒数第五。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这是市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昨日分组审议《重庆市义务教育条例(草案)》(简称草案)时,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胡健康发出的感慨。
已是二次审议的草案第四十四条规定,“学校应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强化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胡健康建议,该条款修改为,“学校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时,要注重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他说,上述例子是2009年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对全球21个国家进行的调查结果。此外,在中国的中小学生中,认为自己有好奇心和想象力的只占4.7%,而希望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只占14.9%。
他还举例称,美国几个专业学会共同评出的影响人类20世纪生活的20项重大发明中,没有一项由中国人发明;中国学子每年在美国拿博士学位的有2000人之多,为非美裔学生之冠,但美国专家评论说,虽然中国学子成绩突出,想象力却非常缺乏。因此,他建议修改相关条款,通过立法来强化对中小学生的“想象力教育”。
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团市委书记王志杰也认为,我市中小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确有必要加强,应以立法形式进行保障。据他了解,这项工作目前开展得极不平衡,仅有少数学校开设有这类实践课程。他建议各中小学应多开展有针对性的课程,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著名教育家、武汉大学原校长刘道玉此前曾表示,中国孩子的想象力状况令科学界忧虑,“一考定终身”的应试教育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中国教育的解放必须从解放孩子的好奇心开始。
刘道玉拿世界上两个最重视家庭教育的国家———中国和以色列做比较。以色列家长教育奉行狮子育儿法:母狮让小狮子离开独自学会生存;中国的家庭教育则走向两个极端:要么娇宠,要么棒喝。结果是,以色列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有近10位,而中国却一个人也没有。
本版稿件由记者 许二多 汤寒锋 文
记者 张质 摄
调查
我们就“想象力教育”对成人和孩子做了一个实验
这幅抽象图你看它像什么
这幅无名抽象画,是记者昨日用来调查孩子和成年人想象力的,它看上去像什么?
“外星人”、“动物园”、“金鱼”、“家”、“斗牛图”、“地球”„„在孩子们眼里,它“一切皆有可能”;而对许多成年人来说,这不过是一幅人脸而已,答案一致得就像歌曲“世界只是唯一”。
小孩:一切皆有可能
昨天下午,记者带着这幅画来到南坪实验小学。看着这幅图画,孩子们大声嚷嚷开了。“好像一只漂亮的金鱼在水里游!”“不是,是一只猫头鹰在树上打瞌睡。”“我看是神兽金刚吧!”„„
在1年级8班,记者邀请10名刚满6岁的小朋友走上讲台,在黑板上写出自己眼中这幅画的内容,结果得出“外星人”、“动物园”等8个答案。王梓臣同学特别告诉记者:“这是画的两头牛,人们正在进行斗牛比赛。”他还一边指着图画,一边告诉记者这里是什么,那里是什么,描绘出一幅活生生的斗牛图。
成人:大半说是人脸
记者又来到重庆工商大学,在一间教室里找了部分正在自习的大学生来“研究”这幅图。
10名大学生中,有6人回答是“人脸”、“人头”、“鬼脸”等,有两人回答是“河流”,另两人的答案是“马”和“瀑布”。一个男生笑着说:“这是两个头像,一对情侣正在面对面地亲热。”
随后,记者在南坪步行街又考了考十多名三四十岁的路人,一半以上都说是张“人脸”。
“这个有什么好看的,就是一个调色板打倒了。”卖小食品的张先生说。而36岁的高女士歪着头看了半天,肯定地说:“就是一个人在流眼泪。”
专家:画无标准答案
“正是因为一种寻找标准答案的心理,让我们的想象力流失了。”重庆十八中心理教师邹红说,这幅画说是什么像什么,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不同的看法,但成年人都会去猜测标准答案,因此得不到比孩子更多的答案。
邹红认为,想象力本来不应该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弱。相反,因为经历得更多,看到的更多,成年人应该比孩子的想象力更丰富。
“问题在我们的学校教育中,一直教孩子寻找标准答案,束缚他们独立的思想;在家庭教育中,家长都不允许孩子有异常的想法,慢慢地扼杀了孩子的想象力。”邹红说,教育不必整齐划一,让孩子有更多的个人空间,让他们多做白日梦,或许会让孩子保留更多的想象力。建议
大人们的哪些行为会扼杀孩子的想象力?如何培养和锻炼孩子的想象力?毕业于西南大学的儿童心理学博士吴靳给出了如下建议。
这些行为培养想象力
1与孩子一起进行阅读,并在这个过程中鼓励孩子发问、比较、猜测,画下来、演出来、发表不同想法,想象力的培养就能事半功倍。
2常给孩子一些想象力方面的训练。比如给出一些简单的符号如一条线、一个半圆、一个圆圈,让孩子根据这些来组合故事,鼓励孩子尽可能多地组合一些更复杂、完全不同的故事。
3鼓励孩子拆装废旧物品,适当给孩子买一些智力玩具。比如废旧的钟表可以让孩子拿去拆装,甚至家里的电脑等物品,家长都可陪孩子一起拆装维修。
4多让孩子做一些脑筋急转弯的练习,鼓励孩子思考时多转几个弯,同时鼓励他们不按成年人的思维定式进行思考。
这些行为扼杀想象力
1唯一正确的标准答案。一个经典的案例是这样的:老师问“雪化是什么?”有孩子回答“雪化了是春天”,结果这个答案被老师打上红叉,因为它与标准答案不符。
2替孩子做事。比如替孩子洗碗、洗衣服、背书包、系鞋带,使孩子丧失基本的动手能力和好奇心。
3制止孩子与众不同。这也有一个经典案例:一个孩子在图画本上画了一个绿色的太阳,结果被老师和家长纠正过来,因为“太阳应该是红的”。这样的做法会让孩子不敢进行与众不同的想象。
4过早开发智力。很多家长强调孩子不要输在起跑线上,从小向孩子灌输大量的现成知识,结果孩子记下来、背下来,似乎什么都知道了答案,从而失去了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兴趣。
报评
要让孩子多做白日梦
■阳光
我国中小学生想象力在受调查国家中倒数第一,这个消息令我们沮丧。谁扼杀了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传统应试教育难辞其咎!
中国教育的问题显而易见:给你一个“0”,在数学课上只能是零,在英文课上只能是“O”,不能有别的答案。挑战了老师的权威,便会受到戒尺或类似戒尺的训导,中国孩子受教育的路径,就是在填鸭式死记硬背中“装满知识”的过程。
1968年,美国一位妈妈状告幼儿园,认为幼儿园教会自己3岁女儿26个字母后,孩子再也不能将“0”说成苹果、太阳、足球、鸟蛋之类的东西了,幼儿园应当对这种扼杀孩子想象力的后果负责。那场官司,家长打赢了,并导致内华达州修改了《公民教育保护法》。
如此教育理念,使学生过早告别玩具,被迫提前参与过多过滥的应对成人世界的竞争,损及了人生成长的自然天性与规律,这是把孩子“制作”成用铁丝捆绑、扭曲的盆景,而不是培养成顶天立地的参天大树。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这是世界巨匠爱因斯坦的结论———“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由此来看我们的填鸭式教育,实则抓错了重点。没有想象力的民族会是怎样:影响人类20世纪生活的20项重大发明中,没有一项由中国人发明;以色列诺贝尔奖获得者有近10位,中国一个也没有„„
倒数第一肯定值得反思,但请成人们不要义正词严地指责孩子,而忘了成人世界推崇的传统应试教育才是罪魁。
记住专家说的,要让孩子多做白日梦。
第三篇:中国中小学生想象力倒数第一
全球21个国家调查结果显示
中国中小学生想象力倒数第一
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分组审议义务教育条例草案,代表建议立法保障学生的“想象力教育”
在重庆市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上
“在全球21个受调查国家中,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排名第一,想象力排名倒数第一,创造力排名倒数第五。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这是市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昨日分组审议《重庆市义务教育条例(草案)》(简称草案)时,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胡健康发出的感慨。
已是二次审议的草案第四十四条规定,“学校应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强化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胡健康建议,该条款修改为,“学校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时,要注重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他说,上述例子是2009年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对全球21个国家进行的调查结果。此外,在中国的中小学生中,认为自己有好奇心和想象力的只占4.7%,而希望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只占14.9%。
他还举例称,美国几个专业学会共同评出的影响人类20世纪生活的20项重大发明中,没有一项由中国人发明;中国学子每年在美国拿博士学位的有2000人之多,为非美裔学生之冠,但美国专家评论说,虽然中国学子成绩突出,想象力却非常缺乏。因此,他建议修改相关条款,通过立法来强化对中小学生的“想象力教育”。
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团市委书记王志杰也认为,我市中小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确有必要加强,应以立法形式进行保障。据他了解,这项工作目前开展得极不平衡,仅有少数学校开设有这类实践课程。他建议各中小学应多开展有针对性的课程,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著名教育家、武汉大学原校长刘道玉此前曾表示,中国孩子的想象力状况令科学界忧虑,“一考定终身”的应试教育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中国教育的解放必须从解放孩子的好奇心开始。
刘道玉拿世界上两个最重视家庭教育的国家———中国和以色列做比较。以色列家长教育奉行狮子育儿法:母狮让小狮子离开独自学会生存;中国的家庭教育则走向两个极端:要么娇宠,要么棒喝。结果是,以色列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有近10位,而中国却一个人也没有。
调查
我们就“想象力教育”对成人和孩子做了一个实验这幅抽象图你看它像什么
这幅无名抽象画,是记者昨日用来调查孩子和成年人想象力的,它看上去像什么?
“外星人”、“动物园”、“金鱼”、“家”、“斗牛图”、“地球”„„在孩子们眼里,它“一切皆有可能”;而对许多成年人来说,这不过是一幅人脸而已,答案一致得就像歌曲“世界只是唯一”。
小孩:一切皆有可能
昨天下午,记者带着这幅画来到南坪实验小学。看着这幅图画,孩子们大声嚷嚷开了。“好像一只漂亮的金鱼在水里游!”“不是,是一只猫头鹰在树上打瞌睡。”“我看是神兽金刚吧!”„„
在1年级8班,记者邀请10名刚满6岁的小朋友走上讲台,在黑板上写出自己眼中这幅画的内容,结果得出“外星人”、“动物园”等8个答案。王梓臣同学特别告诉记者:“这是画的两头牛,人们正在进行斗牛比赛。”他还一边指着图画,一边告诉记者这里是什么,那里是什么,描绘出一幅活生生的斗牛图。成人:大半说是人脸
记者又来到重庆工商大学,在一间教室里找了部分正在自习的大学生来“研究”这幅图。
10名大学生中,有6人回答是“人脸”、“人头”、“鬼脸”等,有两人回答是“河流”,另两人的答案是“马”和“瀑布”。一个男生笑着说:“这是两个头像,一对情侣正在面对面地亲热。”
随后,记者在南坪步行街又考了考十多名三四十岁的路人,一半以上都说是张“人脸”。
“这个有什么好看的,就是一个调色板打倒了。”卖小食品的张先生说。而36岁的高女士歪着头看了半天,肯定地说:“就是一个人在流眼泪。”
专家:画无标准答案
“正是因为一种寻找标准答案的心理,让我们的想象力流失了。”重庆十八中心理教师邹红说,这幅画说是什么像什么,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不同的看法,但成年人都会去猜测标准答案,因此得不到比孩子更多的答案。
邹红认为,想象力本来不应该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弱。
相反,因为经历得更多,看到的更多,成年人应该比孩子的想象力更丰富。
“问题在我们的学校教育中,一直教孩子寻找标准答案,束缚他们独立的思想;在家庭教育中,家长都不允许孩子有异常的想法,慢慢地扼杀了孩子的想象力。”邹红说,教育不必整齐划一,让孩子有更多的个人空间,让他们多做白日梦,或许会让孩子保留更多的想象力。建议
大人们的哪些行为会扼杀孩子的想象力?如何培养和锻炼孩子的想象力?毕业于西南大学的儿童心理学博士吴靳给出了如下建议。
这些行为培养想象力
1与孩子一起进行阅读,并在这个过程中鼓励孩子发问、比较、猜测,画下来、演出来、发表不同想法,想象力的培养就能事半功倍。
2常给孩子一些想象力方面的训练。比如给出一些简单的符号如一条线、一个半圆、一个圆圈,让孩子根据这些来组合故事,鼓励孩子尽可能多地组合一些更复杂、完全不同的故事。
3鼓励孩子拆装废旧物品,适当给孩子买一些智力玩具。比如废旧的钟表可以让孩子拿去拆装,甚至家里的电脑等物品,家长都可陪孩子一起拆装维修。
4多让孩子做一些脑筋急转弯的练习,鼓励孩子思考时多转几个弯,同时鼓励他们不按成年人的思维定式进行思考。
这些行为扼杀想象力
1唯一正确的标准答案。一个经典的案例是这样的:老师问“雪化是什么?”有孩子回答“雪化了是春天”,结果这个答案被老师打上红叉,因为它与标准答案不符。
2替孩子做事。比如替孩子洗碗、洗衣服、背书包、系鞋带,使孩子丧失基本的动手能力和好奇心。
3制止孩子与众不同。这也有一个经典案例:一个孩子在图画本上画了一个绿色的太阳,结果被老师和家长纠正过来,因为“太阳应该是红的”。这样的做法会让孩子不敢进行与众不同的想象。
4过早开发智力。很多家长强调孩子不要输在起跑线上,从小向孩子灌输大量的现成知识,结果孩子记下来、背下来,似乎什么都知道了答案,从而失去了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兴趣。报 评
要让孩子多做白日梦
-阳光
我国中小学生想象力在受调查国家中倒数第一,这个消息令我们沮丧。谁扼杀了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传统应试教育难辞其咎!
中国教育的问题显而易见:给你一个“0”,在数学课上只能是零,在英文课上只能是“O”,不能有别的答案。挑战了老师的权威,便会受到戒尺或类似戒尺的训导,中国孩子受教育的路径,就是在填鸭式死记硬背中“装满知识”的过程。
1968年,美国一位妈妈状告幼儿园,认为幼儿园教会自己3岁女儿26个字母后,孩子再也不能将“0”说成苹果、太阳、足球、鸟蛋之类的东西了,幼儿园应当对这种扼杀孩子想象力的后果负责。那场官司,家长打赢了,并导致内华达州修改了《公民教育保护法》。
如此教育理念,使学生过早告别玩具,被迫提前参与过多过滥的应对成人世界的竞争,损及了人生成长的自然天性与规律,这是把孩子“制作”成用铁丝捆绑、扭曲的盆景,而不是培养成顶天立地的参天大树。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这是世界巨匠爱因斯坦的结论———“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由此来看我们的填鸭式教育,实则抓错了重点。没有想象力的民族会是怎样:影响人类20世纪生活的20项重大发明中,没有一项由中国人发明;以色列诺贝尔奖获得者有近10位,中国一个也没有„„
倒数第一肯定值得反思,但请成人们不要义正词严地指责孩子,而忘了成人世界推崇的传统应试教育才是罪魁。
记住专家说的,要让孩子多做白日梦。(记者 许二多 汤 寒锋 文 记者 张质 摄)
第四篇:中国中小学生想象力倒数第一
中国中小学生想象力倒数第一.txt我的优点是:我很帅;但是我的缺点是:我帅的不明显。什么是幸福?幸福就是猫吃鱼,狗吃肉,奥特曼打小怪兽!令堂可是令尊表姐?我是胖人,不是粗人。全球21个国家调查结果显示
中国中小学生想象力倒数第一
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分组审议义务教育条例草案,代表建议立法保障学生的“想象力教育”
在重庆市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上
“在全球21个受调查国家中,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排名第一,想象力排名倒数第一,创造力排名倒数第五。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这是市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昨日分组审议《重庆市义务教育条例(草案)》(简称草案)时,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胡健康发出的感慨。
已是二次审议的草案第四十四条规定,“学校应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强化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胡健康建议,该条款修改为,“学校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时,要注重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他说,上述例子是2009年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对全球21个国家进行的调查结果。此外,在中国的中小学生中,认为自己有好奇心和想象力的只占4.7%,而希望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只占14.9%。
他还举例称,美国几个专业学会共同评出的影响人类20世纪生活的20项重大发明中,没有一项由中国人发明;中国学子每年在美国拿博士学位的有2000人之多,为非美裔学生之冠,但美国专家评论说,虽然中国学子成绩突出,想象力却非常缺乏。因此,他建议修改相关条款,通过立法来强化对中小学生的“想象力教育”。
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团市委书记王志杰也认为,我市中小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确有必要加强,应以立法形式进行保障。据他了解,这项工作目前开展得极不平衡,仅有少数学校开设有这类实践课程。他建议各中小学应多开展有针对性的课程,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著名教育家、武汉大学原校长刘道玉此前曾表示,中国孩子的想象力状况令科学界忧虑,“一考定终身”的应试教育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中国教育的解放必须从解放孩子的好奇心开始。
刘道玉拿世界上两个最重视家庭教育的国家———中国和以色列做比较。以色列家长教育奉行狮子育儿法:母狮让小狮子离开独自学会生存;中国的家庭教育则走向两个极端:要么娇宠,要么棒喝。结果是,以色列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有近10位,而中国却一个人也没有。
调查
我们就“想象力教育”对成人和孩子做了一个实验这幅抽象图你看它像什么
这幅无名抽象画,是记者昨日用来调查孩子和成年人想象力的,它看上去像什么?
“外星人”、“动物园”、“金鱼”、“家”、“斗牛图”、“地球”„„在孩子们眼里,它“一切皆有可能”;而对许多成年人来说,这不过是一幅人脸而已,答案一致得就像歌曲“世界只是唯一”。
小孩:一切皆有可能
昨天下午,记者带着这幅画来到南坪实验小学。看着这幅图画,孩子们大声嚷嚷开了。“好像一只漂亮的金鱼在水里游!”“不是,是一只猫头鹰在树上打瞌睡。”“我看是神兽金刚吧!”„„
在1年级8班,记者邀请10名刚满6岁的小朋友走上讲台,在黑板上写出自己眼中这幅画的内容,结果得出“外星人”、“动物园”等8个答案。王梓臣同学特别告诉记者:“这是画的两头牛,人们正在进行斗牛比赛。”他还一边指着图画,一边告诉记者这里是什么,那里是什么,描绘出一幅活生生的斗牛图。成人:大半说是人脸
记者又来到重庆工商大学,在一间教室里找了部分正在自习的大学生来“研究”这幅图。
10名大学生中,有6人回答是“人脸”、“人头”、“鬼脸”等,有两人回答是“河流”,另两人的答案是“马”和“瀑布”。一个男生笑着说:“这是两个头像,一对情侣正在面对面地亲热。”
随后,记者在南坪步行街又考了考十多名三四十岁的路人,一半以上都说是张“人脸”。
“这个有什么好看的,就是一个调色板打倒了。”卖小食品的张先生说。而36岁的高女士歪着头看了半天,肯定地说:“就是一个人在流眼泪。”
专家:画无标准答案
“正是因为一种寻找标准答案的心理,让我们的想象力流失了。”重庆十八中心理教师邹红说,这幅画说是什么像什么,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不同的看法,但成年人都会去猜测标准答案,因此得不到比孩子更多的答案。
邹红认为,想象力本来不应该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弱。
相反,因为经历得更多,看到的更多,成年人应该比孩子的想象力更丰富。
“问题在我们的学校教育中,一直教孩子寻找标准答案,束缚他们独立的思想;在家庭教育中,家长都不允许孩子有异常的想法,慢慢地扼杀了孩子的想象力。”邹红说,教育不必整齐划一,让孩子有更多的个人空间,让他们多做白日梦,或许会让孩子保留更多的想象力。建议
大人们的哪些行为会扼杀孩子的想象力?如何培养和锻炼孩子的想象力?毕业于西南大学的儿童心理学博士吴靳给出了如下建议。
这些行为培养想象力
1与孩子一起进行阅读,并在这个过程中鼓励孩子发问、比较、猜测,画下来、演出来、发表不同想法,想象力的培养就能事半功倍。
2常给孩子一些想象力方面的训练。比如给出一些简单的符号如一条线、一个半圆、一个圆圈,让孩子根据这些来组合故事,鼓励孩子尽可能多地组合一些更复杂、完全不同的故事。
3鼓励孩子拆装废旧物品,适当给孩子买一些智力玩具。比如废旧的钟表可以让孩子拿去拆装,甚至家里的电脑等物品,家长都可陪孩子一起拆装维修。
4多让孩子做一些脑筋急转弯的练习,鼓励孩子思考时多转几个弯,同时鼓励他们不按成年人的思维定式进行思考。
这些行为扼杀想象力
1唯一正确的标准答案。一个经典的案例是这样的:老师问“雪化是什么?”有孩子回答“雪化了是春天”,结果这个答案被老师打上红叉,因为它与标准答案不符。
2替孩子做事。比如替孩子洗碗、洗衣服、背书包、系鞋带,使孩子丧失基本的动手能力和好奇心。
3制止孩子与众不同。这也有一个经典案例:一个孩子在图画本上画了一个绿色的太阳,结果被老师和家长纠正过来,因为“太阳应该是红的”。这样的做法会让孩子不敢进行与众不同的想象。
4过早开发智力。很多家长强调孩子不要输在起跑线上,从小向孩子灌输大量的现成知识,结果孩子记下来、背下来,似乎什么都知道了答案,从而失去了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兴趣。报 评
要让孩子多做白日梦
-阳光
我国中小学生想象力在受调查国家中倒数第一,这个消息令我们沮丧。谁扼杀了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传统应试教育难辞其咎!
中国教育的问题显而易见:给你一个“0”,在数学课上只能是零,在英文课上只能是“O”,不能有别的答案。挑战了老师的权威,便会受到戒尺或类似戒尺的训导,中国孩子受教育的路径,就是在填鸭式死记硬背中“装满知识”的过程。
1968年,美国一位妈妈状告幼儿园,认为幼儿园教会自己3岁女儿26个字母后,孩子再也不能将“0”说成苹果、太阳、足球、鸟蛋之类的东西了,幼儿园应当对这种扼杀孩子想象力的后果负责。那场官司,家长打赢了,并导致内华达州修改了《公民教育保护法》。
如此教育理念,使学生过早告别玩具,被迫提前参与过多过滥的应对成人世界的竞争,损及了人生成长的自然天性与规律,这是把孩子“制作”成用铁丝捆绑、扭曲的盆景,而不是培养成顶天立地的参天大树。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这是世界巨匠爱因斯坦的结论———“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由此来看我们的填鸭式教育,实则抓错了重点。没有想象力的民族会是怎样:影响人类20世纪生活的20项重大发明中,没有一项由中国人发明;以色列诺贝尔奖获得者有近10位,中国一个也没有„„
倒数第一肯定值得反思,但请成人们不要义正词严地指责孩子,而忘了成人世界推崇的传统应试教育才是罪魁。
记住专家说的,要让孩子多做白日梦。(记者 许二多 汤 寒锋 文 记者 张质 摄)
第五篇:21国调查结果显示大陆中小学生想象力倒数第一
21国调查结果显示大陆中小学生想象力倒数第一
1898 次点击 53 个回复 0 次转到微评
生产工具 于 2010/11/25 10:53:32 发布在 凯迪社区 > 猫眼看人
“在全球21个受调查国家中,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排名第一,想象力排名倒数第一,创造力排名倒数第五。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这是市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昨日分组审议《重庆市义务教育条例(草案)》(简称草案)时,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胡健康发出的感慨。
已是二次审议的草案第四十四条规定,“学校应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强化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胡健康建议,该条款修改为,“学校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时,要注重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他说,上述例子是2009年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对全球21个国家进行的调查结果。此外,在中国的中小学生中,认为自己有好奇心和想象力的只占4.7%,而希望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只占14.9%。
他还举例称,美国几个专业学会共同评出的影响人类20世纪生活的20项重大发明中,没有一项由中国人发明;中国学子每年在美国拿博士学位的有2000人之多,为非美裔学生之冠,但美国专家评论说,虽然中国学子成绩突出,想象力却非常缺乏。因此,他建议修改相关条款,通过立法来强化对中小学生的“想象力教育”。
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团市委书记王志杰也认为,我市中小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确有必要加强,应以立法形式进行保障。据他了解,这项工作目前开展得极不平衡,仅有少数学校开设有这类实践课程。他建议各中小学应多开展有针对性的课程,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著名教育家、武汉大学原校长刘道玉此前曾表示,中国孩子的想象力状况令科学界忧虑,“一考定终身”的应试教育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中国教育的解放必须从解放孩子的好奇心开始。
刘道玉拿世界上两个最重视家庭教育的国家———中国和以色列做比较。以色列家长教育奉行狮子育儿法:母狮让小狮子离开独自学会生存;中国的家庭教育则走向两个极端:要么娇宠,要么棒喝。结果是,以色列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有近10位,而中国却一个人也没有。
调查
我们就“想象力教育”对成人和孩子做了一个实验
这幅抽象图你看它像什么
这幅无名抽象画,是记者昨日用来调查孩子和成年人想象力的,它看上去像什么?
“外星人”、“动物园”、“金鱼”、“家”、“斗牛图”、“地球”„„在孩子们眼里,它“一切皆有可能”;而对许多成年人来说,这不过是一幅人脸而已,答案一致得就像歌曲“世界只是唯一”。
小孩:一切皆有可能
昨天下午,记者带着这幅画来到南坪实验小学。看着这幅图画,孩子们大声嚷嚷开了。“好像一只漂亮的金鱼在水里游!”“不是,是一只猫头鹰在树上打瞌睡。”“我看是神兽金刚吧!”„„
在1年级8班,记者邀请10名刚满6岁的小朋友走上讲台,在黑板上写出自己眼中这幅画的内容,结果得出“外星人”、“动物园”等8个答案。王梓臣同学特别告诉记者:“这是画的两头牛,人们正在进行斗牛比赛。”他还一边指着图画,一边告诉记者这里是什么,那里是什么,描绘出一幅活生生的斗牛图。
成人:大半说是人脸
记者又来到重庆工商大学,在一间教室里找了部分正在自习的大学生来“研究”这幅图。
10名大学生中,有6人回答是“人脸”、“人头”、“鬼脸”等,有两人回答是“河流”,另两人的答案是“马”和“瀑布”。一个男生笑着说:“这是两个头像,一对情侣正在面对面地亲热。”
随后,记者在南坪步行街又考了考十多名三四十岁的路人,一半以上都说是张“人脸”。
“这个有什么好看的,就是一个调色板打倒了。”卖小食品的张先生说。而36岁的高女士歪着头看了半天,肯定地说:“就是一个人在流眼泪。”
专家:画无标准答案
“正是因为一种寻找标准答案的心理,让我们的想象力流失了。”重庆十八中心理教师邹红说,这幅画说是什么像什么,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不同的看法,但成年人都会去猜测标准答案,因此得不到比孩子更多的答案。
邹红认为,想象力本来不应该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弱。相反,因为经历得更多,看到的更多,成年人应该比孩子的想象力更丰富。
“问题在我们的学校教育中,一直教孩子寻找标准答案,束缚他们独立的思想;在家庭教育中,家长都不允许孩子有异常的想法,慢慢地扼杀了孩子的想象力。”邹红说,教育不必整齐划一,让孩子有更多的个人空间,让他们多做白日梦,或许会让孩子保留更多的想象力。
建议
大人们的哪些行为会扼杀孩子的想象力?如何培养和锻炼孩子的想象力?毕业于西南大学的儿童心理学博士吴靳给出了如下建议。
这些行为培养想象力
1与孩子一起进行阅读,并在这个过程中鼓励孩子发问、比较、猜测,画下来、演出来、发表不同想法,想象力的培养就能事半功倍。
2常给孩子一些想象力方面的训练。比如给出一些简单的符号如一条线、一个半圆、一个圆圈,让孩子根据这些来组合故事,鼓励孩子尽可能多地组合一些更复杂、完全不同的故事。
3鼓励孩子拆装废旧物品,适当给孩子买一些智力玩具。比如废旧的钟表可以让孩子拿去拆装,甚至家里的电脑等物品,家长都可陪孩子一起拆装维修。
4多让孩子做一些脑筋急转弯的练习,鼓励孩子思考时多转几个弯,同时鼓励他们不按成年人的思维定式进行思考。
这些行为扼杀想象力
1唯一正确的标准答案。一个经典的案例是这样的:老师问“雪化是什么?”有孩子回答“雪化了是春天”,结果这个答案被老师打上红叉,因为它与标准答案不符。
2替孩子做事。比如替孩子洗碗、洗衣服、背书包、系鞋带,使孩子丧失基本的动手能力和好奇心。
3制止孩子与众不同。这也有一个经典案例:一个孩子在图画本上画了一个绿色的太阳,结果被老师和家长纠正过来,因为“太阳应该是红的”。这样的做法会让孩子不敢进行与众不同的想象。
4过早开发智力。很多家长强调孩子不要输在起跑线上,从小向孩子灌输大量的现成知识,结果孩子记下来、背下来,似乎什么都知道了答案,从而失去了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兴趣。
报评
要让孩子多做白日梦
■阳光
我国中小学生想象力在受调查国家中倒数第一,这个消息令我们沮丧。谁扼杀了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传统应试教育难辞其咎!
中国教育的问题显而易见:给你一个“0”,在数学课上只能是零,在英文课上只能是“O”,不能有别的答案。挑战了老师的权威,便会受到戒尺或类似戒尺的训导,中国孩子受教育的路径,就是在填鸭式死记硬背中“装满知识”的过程。
1968年,美国一位妈妈状告幼儿园,认为幼儿园教会自己3岁女儿26个字母后,孩子再也不能将“0”说成苹果、太阳、足球、鸟蛋之类的东西了,幼儿园应当对这种扼杀孩子想象力的后果负责。那场官司,家长打赢了,并导致内华达州修改了《公民教育保护法》。
如此教育理念,使学生过早告别玩具,被迫提前参与过多过滥的应对成人世界的竞争,损及了人生成长的自然天性与规律,这是把孩子“制作”成用铁丝捆绑、扭曲的盆景,而不是培养成顶天立地的参天大树。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这是世界巨匠爱因斯坦的结论———“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由此来看我们的填鸭式教育,实则抓错了重点。没有想象力的民族会是怎样:影响人类20世纪生活的20项重大发明中,没有一项由中国人发明;以色列诺贝尔奖获得者有近10位,中国一个也没有„„
倒数第一肯定值得反思,但请成人们不要义正词严地指责孩子,而忘了成人世界推崇的传统应试教育才是罪魁。
记住专家说的,要让孩子多做白日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