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街区产业集聚区建设动员大会讲话录音整理稿(定稿)

时间:2019-05-14 00:32: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上街区产业集聚区建设动员大会讲话录音整理稿(定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上街区产业集聚区建设动员大会讲话录音整理稿(定稿)》。

第一篇:上街区产业集聚区建设动员大会讲话录音整理稿(定稿)

在上街区产业集聚区建设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黄 卿

(2010年4月23日)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传达省市有关会议精神,总结一季度经济工作,以更高的站位、更大的力度和更快的速度,全力推动全区产业集聚区建设取得更大的突破。区委、区政府“两加快一维护”战略动员大会召开以来,产业集聚区建设、城乡一体化推进和社会稳定工作三大指挥部都能迅速行动,从完善工作机制到具体目标任务的分解落实,都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4月11日到16日,我们又组成60多人的党政考察团,走出郑州看上街,走出河南看上街,北上天津,南下江苏、浙江,就产业集聚区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建设寻找差距、借鉴经验、谋求发展。在考察间隙,我们利用一个下午和一个晚上召开了“两个加快”座谈会,同志们感触很深、决心十足。如何将考察学习的成果转化为我们工作的实效?今天,我们又召开这样一个专题会议,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让同志们思想上高度重视、精力上高度集中、目标上高度明确、行动上高度统一,苦干实干,狠抓落实,全面实现今年的各项目标任务。刚才,徐勇同志传达了上级的会议精神,黄钫同志作了动员报告,绿色新材料基地建设和中心服务业核心

区建设两个推进组的负责同志分别作了表态发言。会上,我们还印发了《关于推进产业集聚区发展2010年工作方案》,希望大家认真抓好落实。下面,就如何加快我区产业集聚区建设再强调几点意见。

一、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增强加快集聚区建设的紧迫感近年来,我们一直强调产业集聚区建设和项目建设,并将其摆上了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特别是去年以来,我们又从全区产业转型的实际出发,进一步将全区产业发展细分为八个产业集聚区。经过努力,全区园区建设是有成效的,但是整体上仍然较滞后,与省市的要求和我们期望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这次到天津、浙江、江苏考察,更是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与沿海发达地区在产业发展方面的巨大差距,我们的集聚区建设仍然存在着眼界不够高、思路不够宽、办法不够多、力度不够大、发展不够快等问题,总体上缺少大手笔、大气魄、大亮点和大项目。归纳起来,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综合实力的差距。常州武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区10多年来,坚持走“高科技、外向型、可持续”的园区发展之路,目前已有曼透平、普利司通等7家世界500强企业入驻,德国卡尔迈耶、香港瑞声科技等数十家行业隐形冠军落户,形成了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和生物医药五大先进产业板块,去年他们实现GDP574亿元,一般预算收入56亿元。与之相比,尽管我们的产业集聚区也开发建设了十多年,但是差距非常明显。二是发展思路的差距。目前,— 2 —

无锡新区已从单纯以引进项目为主发展向引进人才为主的层次,从2006年开始,无锡提出了“5年内引进30名海外领军型创业人才”的“530”计划,仅无锡新区,就有6人入选国家“千人计划”。而我区仅有1人,还是作为央企的中铝郑州研究院引进的人才。2001年初,“海归”施正荣带着技术和在澳洲两年的薪水40万美元,拿着200页手写的《太阳能产业化可行性报告》,在国内奔走多个城市寻求太阳能产业化机遇,无锡看准了机遇,果断地接受了施正荣。9年后,施正荣创办的尚德电力销售额突破了200亿,实现了产能达到世界第三的巨大跨越。目前无锡光伏产业产能占全国的一半、占世界的10%,将中国与世界光伏产业的差距缩短了15年。可以看出,人才对于产业集聚区建设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三是发展优势的差距。目前,沿海发达地区都在传统区位优势的基础上,主动创新创造更多的优势来增强发展能力。武进区、江宁区早已不满足于“七通一平”等土地优势,而是敢于投入数十亿,送土地证、造好厂房、添臵好办公设备来吸引项目入驻,上虞市在积极围海造田的基础上,已融资一百多亿元在杭州湾建设第二条通往上海等地的跨海大桥,以期融入大上海一小时经济圈。虽然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我们可以找到历史的、地理的、文化的各方面的主客观原因,但有一点无法回避,就是作为全市唯一的工业型城区,我们在“三农”、群众生活、社会稳定等压力不大的情况下,如果不能在产业集聚区建设、大项目建设等方面走在全市乃至全省的前列,不能尽快实现全区产

业结构从传统资源型向现代产业体系的快速转变,我们不仅无法向全区老百姓和上级交代,更无法向上街的历史交代。对此,我们必须有清醒地认识,要发扬优良传统,奋力拼搏,苦干巧干,力争通过几年的努力,使我们的产业集聚区在全市、全省领跑。

一是要站在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来认识产业集聚区建设。产业集聚区的基本内涵就是“企业(项目)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合构建”,完全符合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也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现代城镇体系、自主创新体系的最有效的载体,更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最有效的途径。当前制约全区发展的因素很多,但最根本的还是我们的现代产业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经济发展的方式还比较粗放,在发展模式、发展途径上,还有一些与科学发展观要求不相适应的地方,导致土地空间不足、环境压力大、资源紧缺加剧,可持续发展难以为继。要克服这些制约因素,破解发展瓶颈,必须要以发展产业集聚区为突破口。产业集聚区联接城市、农村,带动三次产业,大力推进产业集聚发展,可以以园区聚企业,以企业兴产业,以产业促发展。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的主要作用和意义是:首先是有利于培育壮大产业经济,同时能够促进工业化和城镇化互为支撑、互动发展,实现产城融合;其次是有利于企业集聚和生产要素集聚,促进企业间分工协作和产业链延伸,形成特色突出、优势明显、带动力强的产业集群,支撑工业经济跨越发展;第三是能够有效避免企

业分散布点、大量占地,防止破坏生态、污染环境。通过搭建企业技术平台和创新平台,建设标准化厂房,可以促进企业专业化生产、服务社会化协作、土地集约节约利用、资源循环利用,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科学发展。

二是要站在应对我区生死存亡挑战的高度上来认识产业集聚区建设。回顾上街52年的发展历史,正是由于1958年国家“二五”重大项目——我国第二个铝工业基地(河南铝业公司)的建设,国家才设立了我们这个行政建制。从1958年到1964年,我区的行政区域扩到6-7个乡镇,辖区面积最大时达到260多平方公里,1964年由于国家调整政策,我区又缩小到17.85平方公里,2004年,还是由于我区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建设中国(郑州)铝工业园区的原因,我们区划又增加了一个峡窝镇。我们要想扩大空间,必须立足于产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这是基础和条件,只有做到了产业实力的壮大,才能带来物理空间的扩大。实践证明没有产业就没有城市,没有发展就必将被淘汰!我们现在的产业状况,可以概括为三个基本判断。第一个基本判断:铝工业优势削弱,由于产品单一,产业链太短,并对资源能源的过度依赖,赤泥尾矿没有回收利用,加上体制机制的制约,民营企业大规模进入铝工业领域,造成中铝郑州企业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第二个基本判断:我们新兴产业还没有完全培育成熟,服务业的辐射和带动能力还没有真正形成。第三个判断:我们整个经济总量在全市的比重小,75亿元的GDP不足全市的

四十分之一,而过去我们的GDP曾经一度占到全市的二分之一,比重在不断下滑。美国著名专栏作家克里斯托夫曾在《纽约时报》发表过一篇文章,题为《从开封到纽约——辉煌如过眼烟云》,文章指出,开封作为1000年前世界上的最重要城市,如今已经没落,其实力甚至不如中国发达地区的一个县,而纽约作为当今世界的最重要城市,应该保持高度警惕,吸取教训,防止没落。联系到上街,是任其继续下滑,没落下去,还是努力扭转颓势,发展壮大,使上街的经济在郑州占据一定比重,确立我们的地位。这些都不是危言耸听,这是我们的压力。如何变压力为动力?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的平台就是产业集聚区,发展的载体就是产业集聚区。

三是要站在抢抓机遇顺势而为的角度来认识产业集聚区的建设。当前中央强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倡发展块状经济和产业集群发展。工信部出台了创建国家新兴产业化示范基地的意见。省委、省政府从09年以来一直强力推动产业集聚区发展,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产业集聚区科学规划、科学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快产业集聚区科学发展若干政策(试行)》、《关于进一步促进产业集聚区发展的指导意见》以及2010年以来省直各部门制定的工作方案,从规划到政策再到指导意见和工作方案,已经形成一个完整的引导政策体系。市委、市政府也连续出台相关的指导意见和扶持政策,专门召开会议安排部署这项工作。4月上旬,省委又组织召开了全省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

发展方式转变研讨会,进一步明确了以产业集聚区建设为主导的经济转型升级之路,更加凸显了产业集聚区建设在未来全省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关于这一点,我们在区委八届十一次全会和前不久召开的“两加快一维护”战略动员大会上都做了强调,这里就不再多说。可以说,产业集聚区建设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大好局面,特别是省、市的大力支持和引导,我们更应责无旁贷、只争朝夕。下一步,我们也要出台若干关于进一步加快产业集聚区发展的政策措施,营造比省市更加优厚的政策环境,强力助推产业集聚区的发展。

二、进一步突出工作重点,不断开创集聚区建设的新局面 刚才,黄钫同志讲到的增强规划引导、产业支撑、集聚发展、要素保障、综合承载、品牌影响等“六个能力”,切中了产业集聚区建设的要害。牵牛要牵牛鼻子,抓工作要抓关键、抓核心。我区规划的八大经济板块,要想做强做大,必须抓住七个关键。

(一)着力抓好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是龙头,科学规划是加快发展的第一要素,也是区域经济开发与发展的核心。要按照“四规合一”的要求,高标准、高起点做好产业发展规划、空间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环评规划,做到前瞻性、科学性和区域特色的高度统一。同时,要按照“集约节约用地”的原则,加强土地整合、探索土地大流转、搞好土地征收储备,为项目入驻创造条件;要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把道路、水、电、气、暖、通讯等基础设施配套到位,切实增强投资商信心。一方面是土地

整合利用要到位,土地整合领导小组要抓紧行动,敢于碰硬,解决难题,确保项目能够顺利入驻,同时要做到每个地块都有储备项目,国土管理部门、各镇办要全力以赴做好工作;另一方面是基础设施配套要到位,下一步要大规模启动八大产业集聚区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不断增强项目投资的吸引力。

(二)着力抓好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要学会利用市场的手段做项目,靠良好的环境引项目。要大胆走出去,瞄准国际、国内的大企业、大集团,抓一批重大项目、重大产业集群。要针对八个集聚区的产业定位,突出特色,谋划一批项目,形成几个产业体系的项目库。包装一批项目,对外宣传发布,走出去,定向招商。同时争取上级政策和资金。研究泵阀、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铝工业、现代高效农业、现代服务业、物流等产业的发展状况和行业信息,有目的地进行产业链招商和以商招商。要坚持科学选商,明确选商标准,严把项目入驻关,一定做好项目的前期考察、评估论证等基础工作,避免项目盲目落地。这里,我强调一点,今后在招商引资上,我们要借鉴上虞的经验,在全区实行招商引资“一票否决制”,对完不成年度招商引资任务的部门,该通报批评的通报批评,该一票否决的一票否决。各镇办、管委会都要全力做好本地招商引资工作,领导班子要常年保持一个人在外招商跑项目。我们一方面要培养出一支专业化的招商队伍,另一方面要动员全区力量,全面撒网,重点捕鱼,进一步营造出全区上下大招商、勇招商、会招商的浓厚氛围。同时,一定要有

足够吸引力的配套优惠政策,这方面要下大力气,拿出大气魄,走一步、看两步、想三步,一招不让地推进,确保项目不断档、发展不停步。今年年底和明年上半年,我们要对产业聚集区项目建设进行评价,奖优罚劣,一次没变化要通报批评,两次仍没变化就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工作不称职的要换位臵。希望产业集聚区建设指挥部要及早着手,拿出具体意见,确保完成阶段性的任务,力争早见效益、早出形象。

(三)着力抓好龙头骨干企业培育。重大项目尤其是高水平的重大工业项目,是汇聚生产要素的重要载体,一个大项目就是一个新产业,一个大项目就能带动一片新区大发展。比如滨海新区的空客A320飞机总装项目,建成后又吸引了众多的国际知名飞机零部件制造企业,项目所在区域已经成为一座空港城。无锡新区的尚德电力,专业从事晶体硅太阳电池、组件、硅薄膜太阳电池、光伏发电系统一体化产品的研发、制造与销售,目前销售收入已超200亿,公司市值突破百亿美元,进入世界光伏前三强,在其带动下,目前周边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国内知名的光伏产业园区。今后,要围绕我们确定的主导产业,注意培育龙头企业,扶持我区现有企业扩大规模,帮助企业上市融资,实现快速扩张。我们也要抓紧研究扶持成长型企业在我区落户发展的政策机制,重点是针对焊材、锂电池等成长型产业做好文章。关于锂电池项目,有关镇办要确保4月底前实现成功落地,要不讲条件,必须完成。同志们一定要有这样一种意识,对于区委的决策,对于安

排部署的事项,坚决不允许一拖再拖,要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同时,针对高科技、附加值高、能做大做强的产业,我们要紧抓不放,力争突破,特别是铝冶炼、惰性电极、特种线缆、汽车配件等产业,要努力抓住机遇,迅速做大做强。商务、招商等有关部门要主动与外地的相关企业接洽联系,争取有新的项目入驻我区。同时,还要有计划加快企业上市步伐,有关部门要抓紧研究制定扶持政策,政府要选准具体企业,力争三年内实现2家企业新上市,五年内实现5家企业新上市。

(四)着力抓好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今年要启动标准化厂房建设,筑巢引凤,促进中小企业集约,为全民创业构建平台。为缓解财政投入的压力,要划拨一些资产,筹建专门针对产业集聚区的投资公司、开发建设公司、担保公司,为产业集聚区建设融资担保。要大力引进与主导产业相关的质检中心、研发中心、信息中心、电子商务平台等公共服务体系。

(五)着力抓好科技自主创新和人才引进。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包括产业园区、集聚区和城市新区三个层次。我区的近期目标是建成全省县域经济科学发展示范区,因此,我们要以新型工业化的理念来指导工业集聚区,以新城区的理念来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以产城融合互动发展的理念来谋划产业集聚区。同时,产业集聚区发展与城乡一体化建设也是一个融合互动、互相协调、互相促进的过程,一定要树立全区一盘棋的观念。在科技和人才方面,要发挥科技三项经费的引导作用,鼓励企业建立国家、省、— 10 —

市级的技术中心和研发中心,支持企业开展高层次管理人才的培训和技术工人的培训。对集聚区企业引进人才,在工作场所、住宅公寓等方面给予支持。无锡新区实施人才战略的经验是“成立之初当保姆、发展之中当助教、成功之后当保安”,通过演好三重角色,悉心扶持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该区财政每年综合补贴科技创新专项经费1亿元,同时设立科技创新引导基金1亿元和科技创新种子基金1000万元,为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提供资本支持;同时实施“天使计划”,每年对100家以上处于“种子期”的科技企业进行扶持性投资,对100家以上处于“创业期”的科技企业进行创业投资;投资机构也从单纯的国有、政府背景转向政府、国企、民企、外资等多方参与,创投资金的规模已达22亿元。虽然我们暂时还没有实力做到像无锡新区那样,但下一步我们要下大力气,争取在科技创新和人才引进方面有所突破、有所作为,特别要在创投基金的引进和使用上力求突破,把更多资本引入我区,为集聚区和企业的发展提供服务。

(六)着力抓好集聚区现代管理体系建设。目前。我区的指挥部、管委会和推进组这种推进机制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行政推动机制,但是管理还不够规范,运行还不够顺畅,下一步要尽快规范工作流程,完善工作链条,提高工作效率。要发挥两个管委会综合协调的职能,理顺与镇办和职能委局的关系,切实按照“有意向的促签约、签约的促开工、开工的促投产、投产的促见效”的工作链条,为项目建设构建一个顺畅高效的“绿色通道”。

(七)着力展示新形象、打造新优势、实现新变化。首先要展示新的形象,进一步形成整体概念。要在原来工作基础上,抓紧对产业聚集区进行整体包装、整体宣传、对外推介,提高知名度和吸引力。其次,要创造出新特点,形成新优势。这个新特点、新优势的关键,就是要融入生态理念、产业特色和科技内涵,每个产业聚集区的建设都要充分考虑生态、产业和科技的要求,做到这些,我们的产业聚集区就会有极大的投资吸引力。第三,要尽快形成一批发展建设新成果,取得新变化。总的原则就是加快推进!要更加注重“实”,更加注重“快”,工作更实一点,进度更快一点,迅速干起来,不能贻误时机,努力在一年之内实现突破性发展,起码在基础设施建设、新上项目上要实现“双突破”;年底前,要有明显的形象进度。

三、进一步狠抓工作落实,形成服务集聚区建设的良好氛围

关于今后发展的目标和任务早已明确,现在的关键问题是动起来、干起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齐心协力地抓好落实。分包领导要拿出足够精力来指导、调度、督查和推进集聚区建设。各集聚区管委会要全面掌握产业集聚区的进展,搞好协调服务,帮助做好规划、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引进等各项工作。区直各有关部门要确保土地、规划、环保、投融资和考核评价等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各镇办要强化产业集聚区建设的主体责任,党政一把手都要以相当的精力直接来抓,迅速组建班子加快推进,没

有班子的要马上搭建起来,已有班子的要马上明确下来。需要强调的是,产业集聚区建设最重要的是要干起来、要干好。有为才能有位。光说不干,什么都不会有,既有的也会失去。要按照有关要求,进一步细化工作方案,强力攻坚克难。特别是涉及“区中园”和“一区多园”的镇办,要加强协调配合,加强沟通交流,以推动工作。各管委会和镇办之间要在产业集聚区建设上要展开竞赛。对停滞不前或未能完成任务的,责任领导要向区委、区政府作出说明,全区要在新闻媒体上动态公布重点项目、重点园区的建设情况,以接受全区群众的公开监督。

全区上下特别是区直部门的工作重心要进一步下移,以支持产业集聚区建设为重点开展工作,就是要围绕产业集聚区建设目标的实现,来确定和开展本单位、本部门的工作,有什么问题就要解决什么问题,其他地方能解决的我们也应该能解决,其他地方不能解决的,我们也要探讨解决。管委会和镇办解决不了的,分包领导和部门帮助解决,分包领导和部门解决不了的,上报区委、区政府研究解决,绝不允许推诿扯皮、贻误时机、耽误工作。

同志们,科学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未有穷期。没有不敢碰的界限,没有不能破的规矩,限制和瓶颈只能是留给无能之辈的,发展与空间正等待有识之士去发掘、去施展。面对区域竞争的日趋激烈,面对外部世界百舸争流的发展局面,面对上街区未来的发展,全区上下一定要牢牢抓住发展机遇,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阔眼界,扫清障碍,用创新的精神,务实的作风,— 13 —

确保“两加快一维护”战略的顺利实施,为早日建成全省县域经济科学发展示范区而努力奋斗!

第二篇:全区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动员大会讲话

这次全区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动员大会是今年区委、区政府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也是深入实施服务立区战略,加快服务业发展的一次重大部署。区委、区政府对开好这次会议十分重视,多次进行研究,组织开展了专题调研,召开了工作座谈会广泛听取意见建议。刚才,××同志做了一个全面的报告,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区推进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的总体思路、目标原则和主要任务,希望大家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发改局、贸易局、××街道、××街道就进一步贯彻工作要求作了表态发言。下面,我就加快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切实提升中心城区发展水平,讲三点意见。

一、高度统一思想,增强加快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今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的全面启动之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十一五”期间,在全力推进东部新城中央商务区建设的同时,着力建设核心滨水区、临江、七里垫、仇毕、矮柳等五大服务业集聚区。一般来说,服务业集聚区是指按照现代产业经济发展理念统一规划设计,依托交通枢纽,将商务楼宇、星级宾馆、商业设施以及相关的生产生活服务配套设施合理有效地集中,在一定区域内形成形态美观、内外连通、生态协调、资源节约、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具有较强现代服务产业集聚能力的区域,也可以称为微型cbd。服务业集聚区主要是通过功能区块建设来发展一批带动性强、辐射面广、集聚度高、产业能级新的业态,对拓展服务业发展空间,促进服务性企业快速成长具有重要作用。当前,国内一些城市都提出了建设服务业集聚区的发展思路。上海首先提出了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概念,规划了43个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先期启动建设9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南京提出打造10大服务业集聚区,天津提出要打造49个服务业集聚区,无锡、杭州等地也在积极谋划服务业集聚区的规划布局。服务业集聚区反映了cbd分散化的国际趋势,体现了现代城市发展的特点和方向。加快服务业集聚区建设,事关“十一五”规划开好局、起好步,事关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城区新一轮产业布局调整,事关城区综合服务功能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为此,全区各街道、部门一定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出发,深化对加快服务业集聚区建设重大意义的认识,进一步统一思想,切实增强工作责任感和紧迫感。

(一)建设服务业集聚区是贯彻落实“中提升”战略的有效载体。6月初,市委市政府专题召开提升中心城区发展水平研讨会,就推进“中提升”区域发展战略进行了深入研究。“中提升”战略的基本内涵就是创新城市发展模式,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完善城市服务功能,提升城市建设品位,树立城市品牌形象,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其核心在于全面强化中心城区集聚和辐射功能,全面提升中心城区发展水平,为推进国际化港口城市建设提供强大的支撑。××作为××的中心城区和未来的核心城区,“中提升”发展战略的实施,给我们至少带来了四方面的影响:拓展发展视野,促使我们研究问题、提出举措必须放在全大市范围加以综合考虑,遵循城市经济发展规律,自觉推动产业能级提升;增强发展信心,“中提升”战略进一步明确了中心城区的发展思路和发展重点,规划和设想思路清、定位高、举措实,令人鼓舞,进一步坚定了我们发展服务业的信心;提供发展机遇,东部新城中央商务区是实施“中提升”战略的龙头区域,也是引领全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龙头区域,其核心是抓好国际贸易中心、国际运输物流中心和国际金融结算中心三大支柱建设,这为江东发展服务业拓展了新的空间;构建发展平台,“中提升”战略明确了十大重点区块开发建设,其中东部新城中央商务区、三江中央文化商贸区、××*南岸滨江商务休闲区等涉及到江东,这些重点功能区块将成为××城市建设的点睛之笔,推进生产要素的集聚和资源的合理配置,为我们积极承接××服务业发展优势,借势用力、大力发展××服务业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如何把握 “中提升”战略带来的宝贵机遇,积极培育完善以服务、集聚、创新、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是我们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需要着力推进的一项重大任务,也是××城市发展赋予江东的重大使命。我们要充分借鉴国外发达城市的发展经验,按照企业集群、产业集聚、资源集约的原则,通过合理布局和有效开发,将相关产业链中互相联系的各类服务业企业聚集在一起,共享资源,协调发展,互补有缺,充分发挥集聚经济产生的溢出效应,更好地促进综合服务功能的培育和城区发展水平的提升。总之,建设服务业集聚区完全符合“中提升”战略的内涵要求,有利于推动江东城市功能由生产功能向服务功能转变,由形态建设向业态发展转变,由项目开发向功能区块建设转变,是贯彻落实“中提升”战略,加快推进服务经济发展的有效载体。

(二)建设服务业集聚区是深入实施服务立区战略的重要举措。近几年来,全区上下认真贯彻区第六次党代会精神,紧紧围绕全面建设现代化新中心城区的奋斗目标,牢牢把握发展第一要务,在深入实施服务立区战略中作了积极的探索,在深化实施服务立区的理念、做法和机制上积累了新的经验,服务业发展呈现出可喜的变化,2005年全区服务业增加值为68.2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68%以上。当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区服务业发展结构性矛盾依然比较突出,现代服务业的主导地位还未完全确立;功能性建设还没有形成突破,与先进制造业的高级链接和融合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区域特色还不够鲜明,过去形成的一些功能区块多是在不自觉的过程中实现的,区块特点不够显著。同时,中心城区之间加快发展服务业的竞争日趋激烈,加快发展服务业面临的难得机遇和许多有利条件基本相同,我们必须创新发展理念,推动错位发展,充分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挖掘、发挥各方面的现实与潜在优势,形成个性鲜明、不可替代的经济社会发展新优势,防止同构化、同质化现象。为此,我们必须要深入实施服务立区战略,努力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以服务业集聚区建设为突破口,按照资源节约、功能集聚、配套合理、形态美观、交通顺畅、生态协调的要求,统一规划,精心设计,加快建设一批集特色、功能、形象为一体的服务业集聚区,实现各种服务业态的优势集聚、信息集聚、功能集聚,从而不仅要提升现代服务业的层次、规模和能级,在新一轮服务业发展中抢占制高点、保持竞争力,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和增强区域竞争力的新亮点,还要为全市研究部署建设服务业集聚区提供重点示范的经验,继续当好全市服务业发展的排头兵。

(三)建设服务业集聚区是加快楼宇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现在全区上下对发展楼宇经济已经达成广泛的思想共识,积累了新的经验,创造了新的亮点,呈现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当然,发展楼宇经济,是一个需要付诸行动、见诸实践的过程,是一个需要不断丰富创新思路和举措的过程。加快建设服务业集聚区,有利于实现中心城区对周边地区经济要素的集聚和辐射,并且在产业规划、载体建设、项目实施、政策服务上形成新的发展经验,这对发展楼宇经济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基于产业关联效应和社会网络效应而形成的服务业集聚区,客观上可以为楼宇经济发展构筑起一个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因此,服务业集聚区并不等同于楼宇,也不是以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替代楼宇经济发展,两者的关系既不能对立,更不能割裂来看。所以,我们说大力发展楼宇经济,是从区域的资源禀赋、区位特点和发展要求出发,培育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壮大城区综合经济实力的必然选择;加快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是“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的工作方法在楼宇经济发展中的生动实践,是楼宇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和思路深化,是加快楼宇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总之,加快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是我区“十一五”时期加快服务业发展的落脚点、聚焦处和突破口,意义重大,事关江东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全区各街道、部门一定要充分认识加快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的重大意义,自觉地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区委区政府的决定上来,牢牢抓住当前难得的重大发展战略机遇,遵循发展规律,充分利用有利条件,积极克服不利因素,坚定信心,奋发有为,扎实工作,全力以赴加快服务业集聚区建设。

二、突出发展重点,推动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快服务业集聚区建设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培育和增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强化区位优势,完善空间布局,凸显功能特色,打造主导产业,引领现代服务业集聚,力争在全市率先实现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的重大突破,使我区真正成为体现××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的标志性区域和体现国际化港口城市综合服务功能的示范区域。当前,在推进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工作中,要突出做好三项重点工作:

(一)超前谋划,及早组织,深化前期工作。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充分发挥党委、政府对产业发展的推动和引导作用,在加快集聚区建设环境、做好重大项目前期工作上下功夫。一是要超前做好前期基础工作。前期工作是项目建设的关键,更是集聚区建设的关键。主要包括地籍地貌调查、征地拆迁安置、规划文本编制、土地出让等,这是功能区块建设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也是整个建设程序中最艰难、最烦琐、耗时最长的环节。集聚区前期工作不等于项目前期工作,集聚区前期工作越充分,项目的前期工作就越从容,开发建设的进度就越有保障;反之,项目的前期工作就难以展开。因此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一定要立足早、务求细、确保实,积极主动、扎实耐心地夯实基础工作。二是要扎实做好拆迁工作。拆迁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事关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稳定,事关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培育和发展。当前,拆迁工作从某种意义上讲,已经成为影响城市发展的重大问题,成为制约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的瓶颈,成为影响今后一个时期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因此,各街道、部门要牢固树立“项目是生产力,拆迁也是生产力”的发展理念,讲政治,顾大局,加大拆迁工作力度,把它作为体现项目带动战略的基础性工作来抓,确保重点工程项目建设顺利开展。要坚持思想工作优先,把拆迁户的思想工作做通、做透,积极引导他们正确处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对企业和群众的合理需求和诉求,坚持以人为本,切实维护拆迁户的合法权益。要健全完善拆迁工作程序,把拆迁工作做细、做实,做到“依法拆迁”、“阳光拆迁”、“以情促迁”,进一步规范操作,有情操作,尽量避免因拆迁而引发不稳定事件的发生。相关部门和单位也要根据各自职责做好相关工作,切实承担起相应责任。三是要切实加强功能区块之间的统筹。要根据各功能区块资源禀赋,科学规划合理界定功能定位,充分体现各自理念和特色功能。要科学安排建设时序,循序渐进,根据计划安排及条件的成熟程度,充分做好时序上的统筹,确保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在总体目标构架内整体推进。

(二)认真研究,科学定位,做精做细规划。在政府发挥主导力的主要途径和环节中,规划始终是第一位的,是最基础的环节,对服务业集聚区建设起着先导作用。一是要精细编制规划。结合每个服务业集聚区的资源禀赋和实际条件,结合城市整体规划和服务业发展规划,充分考虑城市建设、交通、居住、环境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等趋势,积极研究制订相应的专项规划,注重积极整合资源要素,统筹相关工作因素,明确功能定位和规划布局,不断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前瞻性,增强规划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要通过集中体现集约化,通过开放、开阔体现人性化和生态化,通过建筑群落和生态绿地体现景观化,实现功能完善、业态新颖、生态和谐、景观优美,切实做到以规划带动项目,以项目集聚功能,以功能促进发展。二是要细化单项规划。要明确工作重点和时间节点,积极研究制定阶段性规划,为后期组织开发建设,确保规划落地,实现发展定位创造最佳条件。要努力以各个阶段性目标措施的落实,来有序推动服务业集聚区整体的发展,积小胜为大胜,做到年年有进展,三年出形象,五年大变样。三是要注重业态发展规划。形态建设是城市整体的物质形状和文化内涵的综合表现,是服务功能的载体与基础,但如果仅有形态建设而没有规划培育相应的产业业态,服务业集聚区的功能就会单

一、弱化甚至空洞。因此,服务业集聚区必须更加注重产业业态的发展规划,以商务楼宇为核心,星级宾馆、商业休闲、生态环境为配套,以及相关的生产生活服务业比例协调,不断增强凝聚力、吸引力和辐射力。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区各职能部门一定要站在全市、全区的高度,统筹五个服务业集聚区发展,科学确定主体功能,依托各自区位优势,培育各自优势产业。

(三)创新思路,积极接轨,强化招商选资。抓住国际资本加快向服务业领域转移的有利时机,注重产业导向,加大招商选资力度,扩大服务业集聚区的开放与合作。一是要坚持“招大引强选优”。进一步创新招商方式,拓宽招商渠道,推进“以民引外”、“以外引外”、“以会引商”,强化服务业“招商选资”,着力引进高集聚、强辐射的服务业特色和品牌企业,不断提升产业能级。要围绕服务业集聚区区块定位的要求,突出重点产业招商,着力引进航运服务、会展商务、商贸流通、文化创意等服务产业。要积极做好宁波书城等功能性项目的各项准备工作,进一步提高招商选资效率。二是要积极开展“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的深层次交流与合作。正确处理加快内源发展与拓展外向发展的关系,加强与上海及长三角周边城市在经济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虚心学习经验,主动接受辐射,集中一个时段对集聚区特色楼宇招商作重点推进,在参与国际竞争和与外来资本的互动融合中进一步激活城区经济,提升发展水平。关键是要把推介和选商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利用服务业集聚区资源,选择一些实力强、资质优的企业,迅速形成生产力。认真总结到上海、香港等地举办服务业推介会的成功经验,组织几次重点地区的推介活动,加强服务业集聚区整体营销,突出重点,主动出击,多层次、多渠道地联络港澳台地区和世界各国的投资商、跨国公司,加强与境内外服务业发展机构的联系,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推介方式对接项目。三是要注重产业配套项目招商。服务业集聚区强调产业集聚和功能的系统性,如今投资商在投资时越来越重视产业链的完整和各项服务的配套,因此,要在构建产业集群总体思路下,设计招商选资的目标吸引政策,着力吸引那些具备产业带动优势和有产业关联效应或配套协作功能的项目进入区内,以促进相关集群的发展和竞争优势的提升。

三、切实加强领导,确保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协调有序推进

加快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是我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工作,既是江东自身长远发展的需要,更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这项工作任务重,要求高,各街道、部门一定要增强全局意识、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合心、合力、合拍,推动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一)理顺组织领导机制。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是切实保证和推动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的关键。加快推进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市区两级政府职能部门、区部门和街道关系,面临着拆迁、规划等诸多困难,工作中需要协调解决的问题和矛盾很多,因此,必须健全组织领导体系,切实加强领导和协调,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要对现有服务业发展的领导机构加以适当整合,在前阶段实践的基础上理清关系,明确职责,统筹有力,推进有序。要充分发挥区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作用,切实做好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的重大决策、组织实施和统筹协调,及时协调解决发展中的重要问题。要加强部门和街道的组织协调,合理分工、明确职责,聚心聚力地推进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具体来说,部门要更多地承担面上的综合协调职能,负责集聚区的规划编制、项目论证、重大项目的协调、主要问题和矛盾的协调以及计划实施、评价监督和考核;街道要更多地承担前期工作,落实服务管理职能,负责集聚区区块内前期工作推进、项目建设服务。各街道、部门要把推进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工作摆上重要的工作日程,抓紧落实促进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的专门机构和工作力量,保证各项工作部署的顺利实施。

(二)完善政策协调机制。政策扶持是政府推动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的必要举措。讲到底就是要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要在坚持市场化导向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政府推动引导和服务作用,通过政策引导和必要的政策扶持等形式,促进各种社会资源和经济资源的合理流动,积极吸引民资、外资参与集聚区建设和功能培育,提升项目运作的质量和水平。要整合政策体系,重点是衔接好近年来经济发展中出台的发展服务业、楼宇经济、对外招商、科技创新、人才引进等方面的扶持政策,形成有效激励机制,建立起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要紧紧围绕产业功能,统筹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和其他区块、其他业态发展,做到既要集中资源集中精力推进重点,不断加强政策的扶持力度和创新服务措施,以保证重点项目建设的稳步推进,又不忽视一般区块的培育引导,处理好各方面利益关系,做到统筹兼顾、协调联动。

(三)健全工作推进机制。要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充分发挥街道的主体作用,加快做好服务业集聚区建设过程中的基础性工作。积极研究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工作推进的保障机制,建立健全工作的责任、考核、督查制度,进一步明确目标,强化职责,落实任务,加强检查,确保工作有序推进。要建立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工作考核机制,完善考核体系,针对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的特点,科学设置内容,增强考核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通过考核奖惩,鼓励先进、鞭策后进,进一步调动全区推进集聚区建设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建立激励机制,积极研究有利于激发干劲、加快发展的奖励政策,充分调动街道在推动服务业集聚区建设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加强街道、部门间的协作,在处理一些难点问题上,加强职能互补,善于把复杂问题简单化,努力提高工作效率与质量。要建立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工作的例会制度,加强对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的跟踪、监测和研究,及时协调解决建设过程中的难点、热点问题,开展工作交流和情况分析,形成市区上下联动,街道、部门有效配合的良好工作格局。

同志们,加快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既是市委、市政府对江东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区贯彻落实“中提升”战略和深入实施“服务立区”战略的主要抓手和重要载体。各街道、部门一定要解放思想、坚定信心,精心实施、密切配合,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为切实提升中心城区发展水平,建设现代化新中心城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第三篇:产业集聚区建设工作汇报

产业聚集区建设工作汇报

一、规划调整进展情况

我县原有市级产业聚集区三个分别是:长垣县起重产业聚集区、卫材产业聚集区、新城产业聚集区。其中长垣起重产业聚集区已纳入省级规划,后经衔接,省有关部门同意对我县的产业聚集区进行整合,申报长垣县产业聚集区(含长垣起重工业园区)。调整草案如下:

1、布局设置、以城区远期规划为依托(起重园区已纳入城区总体规划),长垣县产业聚集区由南北两部分构成,南部为起重,含起重园区、参木及木岗,北部为新城工贸,含蒲东、蒲西。

2、规划面积:在土地规划修编时,将可调一般农田充分向聚集区周边集中。但为了保证本次申报成功,应遵循省政府产业聚集区的政策,整合后的长垣产业聚集区总面积暂定为40.8平方公里(含建成区,其中起重园区21.8平方公里,蒲西8平方公里,南蒲木岗4平方公里,参木4平方公里,蒲东3平方公里),聚集区所用一般农田外的剩余指标在本次规划区周边预留。

3、建设用地指标使用:省分配我县建设用地指标为7.5平方公里。建设用地指标要侧重用于城区建设和聚集区建设,暂提以下分配方案:起重园区1.5平方公里,蒲西0.7平方公里,蒲东0.6平方公里,参木0.7平方公里,木岗0.5平方公里,电厂0.8平方公里,合计为4.8平方公里,剩余指标及新争取到的用地指标放在城区建设使用。

4、规划修编工作:已选定河南省城市规划设计院,对我县产业聚集区规划进行修编,资料采集和经费协商已结束。计划4月27日将规划布局图报领导审定。

二、基础设施建设进展情况

2009年计划修建、续建道路18条,计划完成总投资17672.35万.目前已完成道路建设2条,正在建设16条,累计完成投资2600万元;完成总投资3600万元、面积20000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开工建设投资4000万元的园区第一初级中学,2009年计划完成投资2500万元;完成投资500万元的园区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完成投资450万元的参木安全饮水工程;开工建设投资8200万元的西客站项目和投资5000万元的汽车检测中心项目;开工建设投资500万元的新城工业区域绿化项目和投资600万元的联通信息开发建设项目。

三、招商引资情况

目前招商引资情况整体效果不明显。没有显著的进展。

四、项目建设情况

起重工业园区新入驻、开工建设企业8家,2009年计划完成总投资 万元,参木工业集聚区新入驻企业3家,2009 年计划完成投资 万元;新城工贸集聚区新入驻企业4家,2009年计划完成投资 万元。木岗产业集聚区新入驻企业 家,2009年计划完成投资 万元。

五、下一步的推进措施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产业集聚区建设工作由所辖地的乡(镇、办事处)负责,乡(镇)长、办事处主任为第一责任人,鉴于我县产业聚集区布点多,且多头管理,要组建强有力的产业集聚区建设协调推进机构和办事机构,明确任务,明确责任,强力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并抓好各项政策的落实,确保建设目标按时保质保量完成。

(二)加快产业集聚区的规划编制和报批。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高起点、高标准地科学规划集聚区。对集聚区产业布局、功能定位及其市场趋势等要进行认真研究、充分论证,务必于5月底前完成产业集聚区总体规划、控制性详规以及区域环评的编制。产业聚集区规划要与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本规划相衔接,做到“三规”协调。

(三)继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特别要加大道路、电力、信息、供水、排水、供气、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等八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并实现资源共享;按照节约、集约使用土地的原则,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和开发深度,大力建设标准化厂房,降低中小企业发展成本。

(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首先要根据我县的优势产业,进一步加强项目库建设,如我县的起重机械装备、卫材、汽车配件等项目,加大宣传力度,吸引客商前来投资兴业,力争多引进投资总量大、产业带动能力强、科技含量高的龙头项目。其次要紧紧盯住沿海产业转移,承接好更多产业入驻产业集聚区,同时对引来的客商提供优质服务,使他们成为县(区)产业聚集园区的活广告和“金”字招牌,争取通过老客商引进新客商。第三,要大力实施“总部经济”和“回归经济”,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在外长垣籍成功人士回乡创业,引导和鼓励他们到产业集聚区发展二、三产业。第四,对于世界500强或国际知名跨国公司和中国500强企业投资的生产性项目,紧盯不懈,具体政策特事特议特办。

(五)大力提升服务功能水平。按照产业类别和产业的关联性分区布局,实现工业逐步向集聚区集中,集聚区向专业化、特色化方向发展。一是要承诺服务首问责任制,牢记“一切为了企业、为了企业一切”的理念,树立起尊重客商、尊重创业者的良好风尚,实现企业与服务机构的扁平化无缝对接。二是要健全落实好领导联系企业制度,及时解决集聚区建设中出现的问题。三是严格执行“二十五天宁静日”和“五禁止、十不准”的规定,让企业放心投资、安心生产,促进集聚区经济健康协调发展。

(六)加大督查力度。继续坚持和完善产业集聚区建设进展情况季督查、通报制度。不定期召开各产业集聚区负责 人会议,听取汇报,总结经验和不足,研究解决问题。建立目标考核机制,考核结果全县通报。每月2日、17日各产业集聚区要将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新入驻企业及新上项目情况上报县发改委。

(七)积极争取上级扶持资金。各产业集聚区要加大公共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体系平台、多层标准化厂房等项目的谋划力度,积极争取上级建设资金。每月2日、17日各产业集聚区要将争取上级资金情况上报县发改委。

第四篇:产业集聚区建设工作汇报

产业聚集区建设工作汇报

一、规划调整进展情况

我县原有市级产业聚集区三个分别是:长垣县起重产业聚集区、卫材产业聚集区、新城产业聚集区。其中长垣起重产业聚集区已纳入省级规划,后经衔接,省有关部门同意对我县的产业聚集区进行整合,申报长垣县产业聚集区(含长垣起重工业园区)。调整草案如下:

1、布局设置、以城区远期规划为依托(起重园区已纳入城区总体规划),长垣县产业聚集区由南北两部分构成,南部为起重,含起重园区、参木及木岗,北部为新城工贸,含蒲东、蒲西。

2、规划面积:在土地规划修编时,将可调一般农田充分向聚集区周边集中。但为了保证本次申报成功,应遵循省政府产业聚集区的政策,整合后的长垣产业聚集区总面积暂定为40.8平方公里(含建成区,其中起重园区21.8平方公里,蒲西8平方公里,南蒲木岗4平方公里,参木4平方公里,蒲东3平方公里),聚集区所用一般农田外的剩余指标在本次规划区周边预留。

3、建设用地指标使用:省分配我县建设用地指标为7.5平方公里。建设用地指标要侧重用于城区建设和聚集区建设,暂提以下分配方案:起重园区1.5平方公里,蒲西0.7 1

平方公里,蒲东0.6平方公里,参木0.7平方公里,木岗0.5平方公里,电厂0.8平方公里,合计为4.8平方公里,剩余指标及新争取到的用地指标放在城区建设使用。

4、规划修编工作:已选定河南省城市规划设计院,对我县产业聚集区规划进行修编,资料采集和经费协商已结束。计划4月27日将规划布局图报领导审定。

二、基础设施建设进展情况

2009年计划修建、续建道路18条,计划完成总投资17672.35万.目前已完成道路建设2条,正在建设16条,累计完成投资2600万元;完成总投资3600万元、面积20000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开工建设投资4000万元的园区第一初级中学,2009年计划完成投资2500万元;完成投资500万元的园区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完成投资450万元的参木安全饮水工程;开工建设投资8200万元的西客站项目和投资5000万元的汽车检测中心项目;开工建设投资500万元的新城工业区域绿化项目和投资600万元的联通信息开发建设项目。

三、招商引资情况

目前招商引资情况整体效果不明显。没有显著的进展。

四、项目建设情况

起重工业园区新入驻、开工建设企业8家,2009年计划完成总投资万元,参木工业集聚区新入驻企业3家,2009

年计划完成投资万元;新城工贸集聚区新入驻企业4家,2009年计划完成投资万元。木岗产业集聚区新入驻企业家,2009年计划完成投资万元。

五、下一步的推进措施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产业集聚区建设工作由所辖地的乡(镇、办事处)负责,乡(镇)长、办事处主任为第一责任人,鉴于我县产业聚集区布点多,且多头管理,要组建强有力的产业集聚区建设协调推进机构和办事机构,明确任务,明确责任,强力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并抓好各项政策的落实,确保建设目标按时保质保量完成。

(二)加快产业集聚区的规划编制和报批。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高起点、高标准地科学规划集聚区。对集聚区产业布局、功能定位及其市场趋势等要进行认真研究、充分论证,务必于5月底前完成产业集聚区总体规划、控制性详规以及区域环评的编制。产业聚集区规划要与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本规划相衔接,做到“三规”协调。

(三)继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特别要加大道路、电力、信息、供水、排水、供气、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等八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并实现资源共享;按照节约、集约使用土地的原则,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和开发深度,大力建设标准化厂房,降低中小企业发展成本。

(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首先要根据我县的优势产业,进一步加强项目库建设,如我县的起重机械装备、卫材、汽车配件等项目,加大宣传力度,吸引客商前来投资兴业,力争多引进投资总量大、产业带动能力强、科技含量高的龙头项目。其次要紧紧盯住沿海产业转移,承接好更多产业入驻产业集聚区,同时对引来的客商提供优质服务,使他们成为县(区)产业聚集园区的活广告和“金”字招牌,争取通过老客商引进新客商。第三,要大力实施“总部经济”和“回归经济”,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在外长垣籍成功人士回乡创业,引导和鼓励他们到产业集聚区发展二、三产业。第四,对于世界500强或国际知名跨国公司和中国500强企业投资的生产性项目,紧盯不懈,具体政策特事特议特办。

(五)大力提升服务功能水平。按照产业类别和产业的关联性分区布局,实现工业逐步向集聚区集中,集聚区向专业化、特色化方向发展。一是要承诺服务首问责任制,牢记“一切为了企业、为了企业一切”的理念,树立起尊重客商、尊重创业者的良好风尚,实现企业与服务机构的扁平化无缝对接。二是要健全落实好领导联系企业制度,及时解决集聚区建设中出现的问题。三是严格执行“二十五天宁静日”和“五禁止、十不准”的规定,让企业放心投资、安心生产,促进集聚区经济健康协调发展。

(六)加大督查力度。继续坚持和完善产业集聚区建设进展情况季督查、通报制度。不定期召开各产业集聚区负责

人会议,听取汇报,总结经验和不足,研究解决问题。建立目标考核机制,考核结果全县通报。每月2日、17日各产业集聚区要将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新入驻企业及新上项目情况上报县发改委。

(七)积极争取上级扶持资金。各产业集聚区要加大公共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体系平台、多层标准化厂房等项目的谋划力度,积极争取上级建设资金。每月2日、17日各产业集聚区要将争取上级资金情况上报县发改委。

第五篇:产业集聚区建设工作汇报

产业集聚区建设工作汇报

近年来,根据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市坚持把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作为加快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建设的重要举措,紧紧围绕“四集一转”要求,瞄准全省先进,拉高发展标杆,整合优质资源,突出创新机制、强化载体、破解瓶颈、融合互动四个着力点,产业集聚区建设呈现出“规模扩张快、入驻项目多、产业层次高、承载能力强”的良好发展势头,产业集聚综合效应日益显现。2012年,全市产业集聚区主要指标位居全省前四,产业集聚区已成为我市经济发展的增长极,招商引资的主平台、产城融合的主纽带、吸纳就业的主渠道、民生改善的突破口。

一、快速增长、全面提升,产业集聚区建设成效显着

一是产业规模由小变大。2012年,我市产业集聚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54.7亿元,较2009年增长208.1%,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56.7%,较2009年增长30.3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980.6亿元,较2009年增长174.7%,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到54.6%,较2009年增长19.4个百分点;产业集聚区对全市工业的贡献率达到79.7%,较2009年提高21.4个百分点。

二是产业层次由低变高。先后实施瑞庆汽车61万台发动机、大江重工装备产业园等360个与优势主导产业关联度高、竞争力强、成长性好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项目,产业层次加速由“粗大笨”向“高精尖”转变。2012年,产业集聚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9家,占全市比重达到85.2%;规模以上主导产业营业收入达到1442亿元,占集聚区收入68%,较2009年增加660亿元。

三是产业布局由散变聚。企业集聚,2012年全市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91个,比2009年增加210家,占全市比重由2009年的16.5%提高至33.8%;项目集聚,2012年新开工亿元以上重点项目196个,占全市比重达73.4%,分别较2009年增长460%、44.2%。

四是支撑能力由弱变强。截止2012年底,全市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投入超200亿元,建成道路695公里、管网1350公里、标准化厂房550万平方米、电网390公里、变电站35座,建成区面积达110.7平方公里,较2009年新增60.84平方公里。

五是集约节约水平快速提升。2012年,入驻产业集聚区项目单位土地面积平均投资强度达到4200万元/公顷、平均产出达到6240万元/公顷,较2009年分别提高28%、31%;万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能耗较2009下降15%以上。

六是产城融合步伐显着加快。截至2012年底,已启动村庄搬迁20个,新建安置小区15个,总规划建筑面积达559.4万平方米;全市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从业人员达到16.6万人,较2009年底增长7.5万人;安置失地农民就业3.8万人次,占失地农民总数的40.4%,年直接提高农民工资性总收入近20亿元。

二、科学谋划、勇于开拓,创造性开展产业集聚区工作

(一)坚持把加强领导、完善政策、强化考核作为坚强保障。在加强组织领导方面,成立******市产业集聚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市长任组长,常务副市长任副组长,成员单位包括发改、工信、财政等21家市直相关部门;对全市产业集聚区管委会领导职数实施高规格配备,根据主要发展指标,对经济规模最大、发展迅猛的******、******市产业集聚区,按照“两个正县、两个副县”职数配备,对发展较好、速度较快的******县等产业集聚区,按照“一个正县和两个副县”职数配备。在完善政策支撑方面,按照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先后制定了《关于产业集聚区发展的指导意见》(焦发〔2011〕9号)、《关于进一步加快产业集聚区和重点项目建设的补充意见》(焦发〔2012〕5号)和《关于印发******市产业集聚区发展考核办法的通知》(焦政办〔2012〕96号)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有力推动了集聚区又好又快发展。在强化考核方面,将指标考核纳入政府考核体系,市政府与各产业集聚区签订发展目标责任书,对完成指标的给予通报表扬;当年未完成目标的,对县市区和产业集聚区给予通报批评,所在县(市)区党政主要负责人、分管领导,产业集聚区主要负责人向市委市政府做出书面检查。对连续两年完成建设目标的给予重奖,所在县市区党政主要负责人、分管领导,产业集聚区主要负责人优先提拔重用;连续两年未完成建设目标的,所在县(市)区党政主要负责人、分管领导,产业集聚区主要负责人降一级使用。

(二)坚持把培育主导产业集群作为主攻方向。按照“竞争力最强、成长性最好、关联度最高”的要求,科学编制了《******市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合理选择特色主导产业,突出龙头带动、链式发展。重点实施“21315”产业集群培育计划,培育了风神轮胎、中内配、多氟多等20个集群龙头企业,打造了汽车零部件、生物医药等10个特色产业链,实施了厦工机械配套产业园、格林沃特年产125万套汽车尾气净化器项目等300个主导产业培育重大项目,2012年底,全市各产业集群主营业务收入接近1500亿元,形成了******汽车零部件、市工业现代化工等4个主营业务收入超百亿和******装备制造、******市经济技术装备制造等8个主营业务收入超50亿元的产业集群。

(三)坚持把招大引强作为主要抓手。高度重视发挥产业集聚区招商引资的主平台作用,采取定向招商、图谱招商、大员招商等多种方式,深入开展大招商活动,取得了“一举应多变”、“一招求多效”的综合带动效应。一是定向招商,加强与世界500强、央企及行业龙头企业的对接,先后引进中国兵装、中国兵器、东风汽车等15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入驻产业集聚区。******县产业集聚区邀请国家财政部、国资委领导和50余名央企高管,在京成功举办******对接央企活动,签约国药集团、中海油集团等6个项目,总投资156亿元,成为全省首家在北京举行对接央企活动的县,受到省委、省政府充分肯定,并在2012年全省大招商电视电话会上作为全省两个先进县之一做典型发言。二是图谱招商,围绕主导产业发展,制定产业链招商图谱,重点抓产业链条缺失环节,突出建链、补链、延链招商工作。******经济经技术产业集聚区围绕装备制造业产业链条延伸积极与厦工机械、奇瑞汽车等行业龙头产业合作,其中引进投资25亿元的年产61万套汽车发动机零部件项目从开工建设到第一台发动机成功下线,仅用232天,刷新了我国汽车发动机项目建设史上的纪录,创造了“奇瑞速度”,实现了“提升拓展”的新突破。三是大员招商,在全市实行招商引资党政“一把手”工程,市县各级主要领导亲力亲为,走在招商引资工作一线,做到重要招商活动亲自参加、重要客商亲自拜访、招商引资重大问题亲自解决,提高招商效率。******市委书记、市长先后8次赴上海谈判,促成了总投资45亿元的上海宝钢再制造项目成功落地,为******产业集聚区打造国家级再制造基地夯实了基础。

(四)坚持把促进节约集约作为本质要求。我市始终坚持“节约、循环、复合、紧凑”的发展理念,合理确定集聚区投资强度、建筑容积率和投入产出率等方面的标准,不断加强各地土地整理储备平台建设,充分挖掘存量土地潜力。******市产业集聚区“引企上山”破解瓶颈,把不适宜农业种植的山前荒坡地变成了省“十强”产业集聚区,仅此一项就节约耕地8000余亩;******市工业产业集聚区西部园区充分利用该区北部太行山脉,投入3亿多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修建道路10条,总长20公里,平整出土地5000多亩。******县产业集聚区在全县尚有2万余亩土地指标的情况下,严格贯彻国家节约集约用地政策,建设占地500亩的标准厂房,完成投资3.9亿元,建成标准厂房36栋,建筑面积共26万平方米,宁波凯元电器、大正新能源等32个项目先后入驻,较单独供地节约用地1600多亩。******、温县产业集聚区将投资强度提高到280万元/亩,对每一个项目均进行科学测算,严把土地征用关,确保了土地的集约节约利用。

(五)坚持把体制机制改革作为创新动力。一是加强套合工作,因地制宜地理顺与所在乡镇的行政管理体制,******县于2011年9月在全省率先探索实行产业集聚区行政村代管体制,将产业集聚区发展建设区内5个行政村交由集聚区管委会代管,2012年8月,经省政府批准,******县成立龙泉街道办事处并与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合署办公,由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兼任龙泉党工委书记,集聚区规划范围内9个村所有涉及的人、财、物全部由产业集聚区管委会管理,所有项目落地由集聚区管委会直接协调土地征迁事宜,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行政套合。二是落实“直通车”制度,按照“人员派驻制、流程内部化”的模式,推动职能部门向产业集聚区派驻人员。******县在产业集聚区成立行政服务中心,设置工商、税务、质监、环保、安监、金融、电力等18个办事服务窗口,将涉企审批事项全部纳入中心统一办理,做到“进一个门、办全部事”;同时,建立项目手续“免费代办制”,凡产业集聚区招商引资项目,所有工商、税务等审批事项,由行政服务中心免费代办,承诺时限,限时办结,真正让投资者享受到了“一站式”、“保姆式”服务。三是创新工作方法,******市集聚办建立“点、线、面”三位一体工作法,点即把握重点,将产业集聚区项目建设、规划调整、主导产业培育等重点工作进行细化分解,落实到人、跟踪督导。线即抓住主线,以强化服务意识为主线,建立对口服务制度,加强与相关责任部门沟通衔接,真正做到上下互通、部门联动。面即全面推进,统筹全面,协调推进全市产业集聚区快速发展。强力实行目标责任制、绩效考核制、对外公布制、工作台帐制四项制度,我市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的典型做法得到了省政府的认可,省政府办公厅以《政府工作快报》转发。******市产业集聚区推行“一线工作法”,由市级领导负责在一线招商,职能部门负责在一线服务,产业集聚区管委会负责在一线解决问题,保障了重点项目的顺利引进、快速实施,东风集团汽车尾气净化器项目签约后,仅用一个月完成用地协调560亩、办理各项手续29项。

(六)坚持把要素平台建设作为重要支撑。在投融资平台建设方面。积极组建投融资机构,吸引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进驻,引导金融机构开发适合产业集聚区发展的融资担保产品。目前,我市9个产业集聚区拥有投融资公司18个,总注册资金26.7亿元,累计融资超50亿元,其中******市政府注资5亿元成立******市产业集聚区投资开发有限公司,累计为产业集聚区建设融资超20亿元,有效地缓解了资金紧张问题。在技术创新平台建设方面,我市积极推进产业集聚区技术创新平台建设,目前,产业集聚区拥有国家级、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达62家,占全市总数的83.8%,比2009年增加36家。在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方面,重点推进保税、检验检测、环保、物流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全市产业集聚区现已建成各类公共服务平台47个,综合配套能力得以全面提升,其中******市产业集聚区投资5.5亿元,建成了我省第二家公共保税中心--河南德众公共保税中心,中心具备保税存储,出口退税,转口贸易,国际采购、分拨、配送,简单加工和增值服务,物流信息处理和咨询六大功能,并实现了当年规划、当年建设、当年开关运行,******市成为了全省首家拥有“通关口岸”和保税区功能平台的县(市)。在人力资源保障方面,创新方式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市把产业集聚区作为培养优秀干部的重要基地,面向全市公开选拔13名优秀科级干部到产业集聚区担当重任,其中硕士研究生7名,为集聚区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撑;同时对高层次人才实施“保姆式”服务,积极解决户口、住房、待遇、家属就业、子女入学等问题,吸引了一大批高端人才加入******产业集聚区发展。******县强力实施人才兴县战略,通过引进造纸专家姜丰伟,实现了“一个人才推动一个产业”的发展,目前******县产业集聚区已形成以江河纸业为龙头16家企业组成的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集群主营业务收入2012年突破50亿。

(七)坚持把协调联动作为重要推进手段。建立了由市政府有关领导负责、市直有关部门参加的产业集聚区发展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解决全市产业集聚区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市直各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按照“重在培育、示范带动”的要求,在10个领域分别选择产业集聚区积极开展示范创建活动。市发展改委认真履行市产业集聚区发展联席会议办公室职责,明确发展目标,加强综合协调;统计局加强产业集聚区统计队伍建设,全面、准确反映各项指标完成情况,为产业集聚区工作快速发展提供数据支撑;商务局以集聚区为平台,积极引导集聚区实施“走出去”“引进来”战略,打造全市对外开新高地;市重点办强化项目服务,将产业集聚区项目纳入市重点项目管理,优先配置要素资源,强化协调服务;国土局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周转指标集中用于集聚区建设;市工信、人社、科技、住建、质检、工商、税务、电力、通信等部门,也结合自身职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断加大对产业集聚区发展的支持力度,全市上下形成了联动合作、打总体战的工作格局和强大工作合力。

下一步,我市将继续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直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持续求进为工作主基调,按照“四集一转”内涵要求,围绕省“四个一”产业集群培育工程,着力抓好“五个强化、两个完善”(强化产业集群培育、强化项目带动、强化规划引领、强化服务功能提升、强化节约集约发展和完善支持政策、完善体制机制),不断提升发展质量与效益,推动全市产业集聚区实现更大规模、更快速度、更高水平发展,力争到2020年全市产业集聚区主营业务收入接近万亿,为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建设提供强力支撑。

下载上街区产业集聚区建设动员大会讲话录音整理稿(定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上街区产业集聚区建设动员大会讲话录音整理稿(定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最新产业集聚区建设汇报材料[定稿]

    鲁山县产业集聚区建设情况汇报 (2012年3月20日) 尊敬的各位市领导: 今年以来,鲁山县按照市产业集聚区建设提升行动计划要求,积极实施产业集聚区建设跨越行动,强力推进各项建设工作......

    鲁山县产业集聚区建设情况

    鲁山县产业集聚区建设情况 (二00一年四月 日) 2011年,对鲁山县产业集聚区来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一年,我们将严格按照省、市加快集聚区建设工作的具体要求,以赶超先进集聚区为目......

    全区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动员大会讲话[推荐五篇]

    文章标题:全区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动员大会讲话这次全区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动员大会是今年区委、区政府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也是深入实施服务立区战略,加快服务业发展的一次重大部署......

    产业集聚区建设发展情况汇报

    产业集聚区建设发展情况汇报尊敬的******处长,各位核查组领导:上午好,首先我代表******区委区政府,欢迎你们来到******区,对******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2012年企业税收完成情况进行......

    天津建设10大产业集聚区

    天津建设10大产业集聚区 占全市工业半壁江山 来源:天津网-天津日报 2011年04月07日 随着天津市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优化,本市工业以高水平大项目好项目为支撑,围绕龙头企业,拉长......

    产业集聚区 演讲稿

    沙澧产业集聚区,漯河市的新名片 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 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沙澧产业集聚区,漯河市的新名片》。 朋友们,欢迎大家来到中原明珠漯河市,我叫,是你们的导游。今天......

    产业集聚区建议

    一是认识问题:发展是硬道理,是解放思想,超常规发展,还是按部就班,循规蹈矩的发展;是支持鼓励的发展,还是求全责备的发展;全县上下必须统一“工业强县”的发展战略。必须统一产业集聚......

    新市长产业集聚区建设情况汇报提纲(模版)

    鄢陵产业集聚区建设情况汇报提纲 (2010年10月28日) 尊敬的张市长,各位领导: 下面,我把鄢陵县产业集聚区建设情况向各位领导作以汇报。 鄢陵县产业集聚区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