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行政区划调整后合肥区域性特大城市建设的思考(2011122
关于行政区划调整后合肥区域性特大
城市建设的思考
市发改委
王厚亮、朱胜利、范观兵、盛艳艳、陈鹏
行政区划调整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科学合理的行政区划调整,将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速度和质量的提高,加速提升区域中心城市的地位。今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省委省政府实施了部分行政区划调整,将原地级巢湖市的居巢区、庐江县划入合肥,这是合肥建设区域性特大城市的历史性跨越。
一、行政区划调整是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 建国以来,我国行政区划的调整主要源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由于国家宏观经济战略及大型工程布局,一般以各级行政区为基本单元,实行分类指导,分层次、分地域实施,行政区域逐步演化为“行政经济区”,行政区域应当与经济区相协调、相适应。
通过实施行政区划调整,优化区域经济结构。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地方政府拥有更大的自主权,可以在其行政区域实施相应的经济调控政策,弥补市场的盲目性。不同行政建制的功能不尽相同,根据实际需要,合理变更行政建制,引导生产力合理布局,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例如,2009年,天津撤三区(塘沽区、汉沽区、大港区)并为滨海新区,行 政架构精简高效;2010年,北京市四(东城区、崇文区、西城区、宣武区)合二(东城区、西城区),推进核心区南北区域均衡发展;沈阳三区(东陵区、浑南新区、航高基地)合署建大浑南,推进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等等。
通过实施行政区划调整,加速中心城市发展。随着城市建设规模不断发展壮大,城区空间范围必然向外呈扩张趋势。适时扩大城区行政区域范围,既能满足城市建设自身发展的需要,又有利于发挥城市对周围农村地区的辐射作用。对经济流向不合理的行政区域作适当调整,可以协调区域经济关系,优化区域经济布局,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2002年,合肥实施区划调整,将东市区、中市区、西市区和郊区区划调整为瑶海区、庐阳区、蜀山区、包河区,打破城市郊区包围城区的行政区划格局,有效拓展了城市发展空间,增强了城市发展活力,极大地解放省会城市的生产力。
此次行政区划调整,正是顺应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解决我省城市体量普遍偏小,政区规模相差较大,空间布局不尽合理,人口板块与经济板块不匹配、经济板块与行政板块不协调等问题。通过实施行政区划调整,进一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加快推进合肥区域性特大城市建设,促进芜湖、马鞍山次中心城市的发展,推进区域统筹协调发展。
二、行政区划调整对合肥区域性特大城市建设的影响 行政区划的调整,对合肥加快建设现代化新兴中心城 市,朝着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区域性特大城市迈进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一)合肥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更加坚实
一是发展空间更广。区划调整后,合肥区域面积由7055平方公里增加到11433平方公里,增加62%;人口规模由570.2万人增加到745.7万人,极大地拓展了合肥未来发展空间,对于强化合肥中心城市的地位,促进资源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增强区域的极化和辐射功能,形成了与长三角全面对接的空间开发新格局,为加速安徽崛起提供强力支撑。
二是综合实力更强。区划调整后,2010年合肥GDP总量达到2962亿元,占全省的比重从22%上升到24%;在长三角经济协调会城市中超过绍兴,位居第九;与南京、武汉之间的差距进一步缩小,GDP分别相当于两市的59.1%、53.7 %。合肥初步具备了追赶南京、武汉等区域性中心城市的能力。
三是发展条件更好。区划调整后,合肥通江达海的区位优势进一步凸显。合肥成为全国唯一的环湖发展的省会城市,800平方公里巢湖变成城市的内湖,成为合肥靓丽的名片;区域内丰富的山、水、人(人文)、泉、矿等资源,将助推合肥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二)合肥在区域竞争格局中的战略地位凸显 从安徽崛起看,合肥将成为”引南辐北”的核心引擎。区划调整后,合肥与长江的距离拉近,与跨江联动发展的芜湖和马鞍山紧密相连,有利于形成一个具有区域带动和辐射能力的新兴城市带——江淮城市群。以合肥为核心的“合肥经济圈”,将通过南面引领和融入芜湖、马鞍山、铜陵这样的长江城市带,北面带动和辐射皖北地区的发展,加速安徽崛起步伐。
从区域发展看,合肥将成为长江发展轴上桥梁纽带。在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全国“三纵二横”布局中,合肥与南京、武汉同处于长江发展轴,是全国梯度发展战略格局的东中部三个重要增长极点。行政区划调整后,合肥市域面积达到1.14万平方公里,分别相当于武汉、南京的134.6%、173.2%,并拥有全国第五大淡水湖巢湖;常住人口分别相当于武汉、南京的76.2%、93.2%。合肥成为长江经济带南京至武汉段资源丰富、环境良好、发展空间最大的城市。合肥初步具备了在泛长三角层面,与南京形成“宁合”竞合关系,在中部层面,与武汉形成“汉合” 竞合关系,在长江发展轴上形成“合宁汉”竞合关系。
从国际分工看,合肥将成为长三角区域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舞台。胡锦涛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时强调,安徽要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参与国际竞争合作。合肥是最靠近长三角地区的省会城市,是长三角的腹地。合肥依托“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充分利用科教资源丰富、产业基础较好、劳动力丰富等条件,把握皖江示范区建设的重要历史机遇,建成现代产业的高地,成为长三角参与国际竞争的一个重要地区。
(三)合肥对巢湖的综合治理体制逐步理顺
巢湖作为中国第五大淡水湖,由于过去隶属于不同的行政管辖,容易造成巢湖水环境治理思路的不协调,甚至出现推诿扯皮。区划调整后,巢湖成为合肥的内湖,从根本上解决了巢湖管理体制不顺难题。实现了合肥对巢湖的统一规划、统一治理、统一管护,将有力促进巢湖流域的生态保护和水系管理,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同时还有利于统筹规划和综合开发利用岸线、土地、矿产、旅游等优势资源,提高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充分发挥资源的价值和效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与此同时,行政区划调整也给合肥区域性特大城市发展带来挑战: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促进城乡统筹的任务更重;加强环境保护,推进巢湖综合治理与开发的责任更大;发挥龙头作用,引领全省发展的要求更高;参与区域合作和国际分工,提升对外开放的水平压力更大。
三、行政区划调整后合肥区域性特大城市建设需要思考的几个问题
(一)要有更高的站位,推进区域合作
行政区划调整后,要进一步着眼于合肥在全国区域格局中的战略地位,科学审视和确立合肥在中东部区域格局中的 发展定位,通过进一步深化区域合作,加快区域性特大城市建设。要抓住合肥经济圈、皖江示范区建设机遇,按照“圈内扩容提升、圈外互动合作”的思路,做大做强合肥经济圈,深化与芜马等沿江城市的交流合作,形成与长三角全面对接的空间开发新格局,打造在全国有影响力的都市圈品牌。
一是加快推进合肥经济圈提质扩容。以区域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为核心,以共建共享同城化为主题,进一步树立开放发展的理念,积极推进经济圈内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交通、能源、水利、信息等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和互联互通水平。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围绕区域主导产业发展,强化经济圈城市产业分工协作,推动各开发园区与圈内城市开展合作共建,联动建设一批优势产业基地和产业集聚区。鼓励圈内城市加强战略合作,积极构建区域金融市场、技术市场、人力资源市场,推进区域要素市场发展。根据经济圈建设的需要,适当扩大合肥经济圈范围。
二是深化皖江示范区城市合作。皖江示范区是推进安徽加速崛起的重要增长极。省委书记张宝顺同志在中共安徽省第九次代表大会上所作的报告中指出,要以行政区划调整为契机,支持合肥建设全国有影响力的区域性特大城市。支持芜湖次中心城市建设,推进芜马跨江联动发展,加快铜池一体化进程。区划调整后,合肥与芜马比邻发展,合肥要加强与各地区之间基础设施、产业合作、旅游开发等合作,共同 推进江淮城市群建设进程,扩大合肥作为核心城市的带动作用,提升城市群的竞争能力和辐射带动力。
三是要加快融入长三角的步伐。积极做好与长三角交通规划的衔接,全力推进交通、水运、航空、能源、信息、物流等综合基础设施与长三角地区的无缝对接,拉近与长三角核心区的时空距离。积极参与长三角发展分工,主动承接产业转移,提高产业发展水平和配套能力,加快形成与长三角区域多层面的产业关联,全面融入长三角地区产业分工体系。借鉴长三角地区先进的发展机制,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营造良好高效的发展环境。努力将以合肥为核心的皖江示范区打造成为长三江区域最具活力的板块,参与国际分工合作。
(二)要有更高的要求,提升产业竞争力
现代产业体系是城市经济发展与繁荣的根基,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由之路。坚持新型工业化道路不动摇,发展壮大优势产业,这是加速合肥崛起的重要支撑。要继续以大企业为支撑,大项目为动力,发展产业集群,延伸产业链,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大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这是引领未来发展的主导力量,也是合肥未来发展的潜力所在。结合国家支持的领域和合肥比较优势,聚焦发展重点,大力推进新型平板显示、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新材料、生物产业、节能环保、公共安全等新兴产业发展。着力打造新 型平板显示、汽车、家电、新能源、装备制造、食品和农副产品加工业6个千亿元级产业。
服务业的繁荣发展是经济社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内容。要按照规模化、网络化、品牌化和产业化的要求,进一步完善落实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实施重点行业突破、重点功能区带动和重大项目推动。要通过创新服务业发展的体制机制,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和传统消费服务业改造升级,促进服务业特色化发展,培育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加速形成全国区域性金融、物流、会展、服务外包、商贸、文化、旅游等七大现代服务业中心,为工业化和城市化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
(三)要有更新的思路,推进城市建设管理
坚持人民幸福的城市建设发展价值取向,树立城市转型发展的新理念,提升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显著增强与城市地位相适应的载体功能、服务功能和综合保障功能。
一是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按照“生态优先、中心提升、组团拓展、区域协调、特色彰显”的思路,深化“141”空间发展战略,加快中心城区和城市副中心建设,实现城市空间由单中心、高集聚向多元化、开敞式转变。中心城区要成为全省“首善之区”和辐射源,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新型业态,进一步实现产业结构优化、服务功能完善和管理水平提升; 滨湖新区要进一步拓展建设、提升品质、彰显特色,成为新区开发建设的示范区、展示城市形象的新窗口;四大开发区要成为工业发展的主引擎、创新发展的新高地;五县市要成为新型工业化发展的主战场、城乡统筹发展的新典范。巢湖市是新兴中心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按照中心城区标准,等高对接,建设成为现代产业发展的高地、全国著名的旅游休闲度假胜地和山川秀美的生态之城;庐江县要按照新兴中心城市南部副中心和现代产业基地的标准,加快县城和以汤池为中心的旅游度假区规划建设,加大矿产资源开发和循环利用,带动资源大县向经济强县的跨越。
二是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随着产业的迅猛发展和城市人口的增加,合肥城市建设要以提高综合承载力为核心,统筹抓好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继续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合肥通江达海通道,形成江淮运河航运中心,构筑与长三角一体化的水运体系;加快城际铁路、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建设,打造合肥与周边城市“半小时通勤圈”;加快推进新桥机场建设,形成水、路、空一体化的交通运输网络,早日建成现代化区域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推进供水、供电、燃气、污水处理、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保障功能。
三是创新城市管理体制机制和方式。加强标准化城管执法队伍建设,严格执法程序,实现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公开化、标准化、规范化。整合现有信息资源,加快数字化城市管理技术平台建设,推进城市管理的网格化、精细化、长效化,提升城市管理品质。加强交通管理法制化建设和市民现代交通意识教育,提高交通管理水平。加强市政道路、桥梁、管网及其附属设施的管护,不断提高市政设施运营水平。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加大应急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宣教动员和应急演练等工作,提高有效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等突发公共事件的预测预警和处置能力。
(四)要有更新的理念,推进巢湖治理与开发 抓好巢湖综合治理开发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要在坚持生态优先的前提下,按照综合规划、综合治理、综合开发、综合利用的要求,实行统一有序的保护与开发,走永续发展的路子,让城市大兴水之利、尽得水之灵,更好地造福于人民。突出“生态环保”的理念和“独具魅力”的方向,融城市开发、村镇建设、产业发展、流域防洪、水土保持、水环境治理、水资源利用、内河航运等为一体,推进原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开发。
一是加快巢湖水环境综合治理。坚持治湖先治河、治河先治污,强力实施入湖河流综合整治,加大流域内企业排放治理力度和污水处理厂建设力度,进一步完善污水管网系统,深入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实施环湖区域农业结构调 整,从点源、面源上进行有效的治理和控制,并强化工程措施,加快推进“引江济巢”,加强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实现巢湖水环境持续改善。加大灌溉与防洪设施建设力度,发挥保障农业生产、调蓄流域洪水功能,维护生态平衡。
三是有序推进高水平开发。借鉴美国、加拿大“大湖区”建设发展经验,以巢湖为核心,以环巢湖城镇群为依托,以保护生态、发展经济为重要战略构想,建设环巢湖生态经济区,努力建成全国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统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经济示范区。充分利用大水面优势,重点发展以生态型优质水产品、特色种植业为重点的环湖生态农业带;充分利用湖光山色和温泉、湿地、历史文化等资源,按照“城湖共生、重点开发、以点串线、整体推进”的思路,重点开发以健康、休闲、度假、水上运动等为特色的环湖旅游产业带,加快建设巢湖国家旅游度假区,把合肥打造成为国际度假旅游目的地。加快港口、航道建设和入湖河道疏浚,提高腹地通达能力和入江通过能力,建成江淮内河航运中心。
(五)要有更高的标准,推进社会建设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全面推进社会建设,把改善民生作为加快发展的根本落脚点。着力构建“幸福合肥”,让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这是区域性特大城市的应有之义。
一是着力改善民计民生。加快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扩大就业与自主创业并重,大幅度增加城乡居民 工资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社会保险提标扩面,实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覆盖。建立全市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全面实施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统筹并轨。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稳步提高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医疗救助等标准。组织实施农民收入“五年倍增”行动计划,提高农民创收能力。不断提高最低工资和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扩大住房保障有效覆盖面。
二是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统筹布局和发展学前教育,做好全国学前教育试点。做大做强优质教育资源,率先在全省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民办教育,积极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加强群众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推进全民健身示范工程。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建设一批标准化乡镇综合文化站,大面积推广“农家书屋”工程,完成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全面推进以药品零差率销售为突破口的基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基层医疗机构补偿机制。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继续加大药品食品安全监管力度。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推动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重点推进“社会救助、就业服务、居家养老和残疾人服务、青少年文化活动”四大专项服务中心建设。
第二篇:村级行政区划调整后党组织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也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体。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强不强,直接关系到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在2001年村级行政区划调整后,县委对合并村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情况进行了深入的调研。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合并村后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要求我们必须着眼于现实问题,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用新的视角来审视当前合并村党组织的现状,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积极探索新形式下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有效途径。
一、合并村党组织现状
XX县原有行政村98个,在2001年村级行政区划调整后,撤掉25个,并入到22个行政村中,合并为现在的73个。在调整过程中,按照“素质升级工程”的具体要求,把2名政绩平庸,年龄大的村干部从支部书记的岗位上调整下来,不担任职务,把3名工作打不开局面,缺乏开拓创新意识的支部书记调整为副书记,同时,在党员中选拔了5名年富力强、有文化和开拓意识、责任心强、能带领群众致富的青年党员担任党支部书记。调整后的22个行政村中,有党支部书记20名,(其中下派的2名),副书记16名(2名主持工作)。
年龄结构:25岁至35岁的12名,由原来的19.4提高到33.3;36岁至45岁的13名,占36.1;46岁至55岁的11名,由原来的44.5下降到30.5。文化结构:中专高中的21名,由原来的44.5提高到58.3;初中的13名,由原来的44.4下降到36.1;小学的2名,由原来的11.1下降到5.5。这些合并村中,党支部发挥作用好的6个,占27.3;一般的7个,占31.8;差的9个,占40.9。
二、存在的问题
1、团结难搞。在合并村的同时,对村干部进行了适当调整,即原来的党支部书记任合并村的党支部副书记或不担任职务,部分村委会主任任合并村的小组长。村班子调整后,部分村干部存在这样两种心态:一是认为原来在村里当一把手,现在成了副手,是被“降职使用”,在群众中丢了面子。二是认为我村的经济条件好,你村的经济条件差,并入我村势必给我村集体和群众造成经济负担,得不偿失。因此,合并村后,各村的经济仍然独立、各自为政,村合人不合,人合心不合,这是造成班子内部不团结的一个因素;另一方面,有的村支部书记习惯于传统的思维定势,习惯于搞“家长制”、“一言堂”,对村里的一切事物大包大揽,架空了村委会。再就是村党支部与村委会各自为政,互不通气,存在着“两叉气”现象,甚至互相“别马腿”。如原永丰村与原茅兰沟村合并为茅兰沟村,支部书记岁数大,身体多病,搬到乡所在地居住,有工作任务时,便乘车到村里安排部署一下,一般情况下,靠打个电话“摇控指挥”。原茅兰沟村一名干部任小组长负责管理村中事务,基本上与党支部不联系、不通气,在村级事务管理和决策中,不愿接受党支部领导,自搞一套,各自为政、“分灶吃饭”。个别人甚至公开提出,你支部书记管你的党员,我村委会主任或小组长管我的村民,造成了班子关系不协调,难团结。
2、班子难配。村级班子处于农村工作的最前沿,是党在农村各项政策最基层的执行者,是发展农村经济的组织者和带头人,是农民心目中党和政府的形象和代表,肩负着“管一村百姓,保一村平安,富一村群众”的职责。合并村后,出现一些村级班子作用滑坡现象。从调整组建的角度出发,很难从村中选出个象样的村干部。一方面是村级后备干部数量不足,质量不高,后继无人,给正常的选配村级班子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另一方面,村级集体经济状况差,负债多,穷村的干部不好当,同时,由于村集体经济薄弱,村干部发不到误工补贴,或者发到少量的误工补贴与社会收入比较差距悬殊,使得一些人觉得当村干部太吃亏,因而不想干、不愿干。
3、活动难开展。我县地广人稀,合并村之间的距离一般都在2公里以上,最远达30公里,由于所有的合并村都没有迁村,给党组织集中召集党员开展活动带来了困难。党支部组织的各项活动,如常规的“三会一课”制度不能持久地坚持下去。党支部只能组织原所在村所属的党员开展活动,遇重大事项决策需要召开支部党员大会时,一些有责任心的党支部书记,在开会前亲自开四轮拖拉机接送合并村的党员干部,即不方便,也无形中给村干部增加了经济负担。如在发展党员召开支部党员大会时,因党员召集不齐,超不过半数,只能筹划下次再开,遇到春耕、夏铲、秋收农忙时更难集中,致使部分党员长期不参加组织活动,疏于管理,影响了支部
建设。
4、素质难提高。从年龄结构上看,并村干部年龄老化的现象不容忽视。在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一些老党员思想转不过弯子,仍然以老眼光看待新事物,认识保守,思想老化,不适应新形势下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有的不能严格要求自己,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甚至麻木不仁,损害了党员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从文化知识上看,部分村干部学历低者居多,一些村干部对党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路线知之不多,理解不深,特别是在新形势、新任务面前底气不足,发挥作用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差,适应能力明显弱化,存在着老办法不能用,新办法不会用,软办法不顶用,硬办法不敢用的困惑。导致产生新的“三不”干部,即:政治上不能发挥作用,经济上不能带领群众致富,纪律上不能严格约束自己。
二、合并村党组织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加强合并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责任在县委,落实在乡镇,要按照省、市委关于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总体部署,大力实施县委提出的“六项工程”,把抓乡促村作为加强对农村党建工作领导的一个重要环节来抓,形成层层分解责任,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氛围,达到“抓好党建是本职,不抓党建是失职”的共识。
(一)集中整治,抓好班子建设。
解决合并村的问题,关键是选好配强村党支部班子,特别是要选好村党支部书记。农村党支部书记是一个地方的领头雁,一个好的支部书记可以带动一方致富,一个平庸的党支部书记却可能误一方事业。因此,选配一个好的支部书记是民心所向,是发展经济的需要。在工作中,要坚持“多换思想少换人,先换思想后换人,不换思想再换人”的原则,把那些素质好、能力强、作风正、群众拥护、依法守信并能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党员推上村党支部书记岗位。继续推行“双选”办法,即把村型小、矛盾少、群众威信高的党支部书记选举为村委会主任,把那些群众拥护,素质高,公道正派的党员村委会主任,通过“两推一选”的方式选到村党支部书记岗位上,实行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使党支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解决“两委”关系不协调的问题。在这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利用村党支部换届之机,突出“配强、配齐”。,让有文化、有能力、年纪轻、表现好的党员进入支部班子。二是对后继无人的,实行“下派、回请”。主要是回请外出打工,经商的党员能人,复退军人,一时没有合适人选的,下派乡机关干部到村任职。三是对软弱痪散的实行“调整、组建”。要区别情况,加强分类指导。对因存在班子矛盾而导致后进的支部,组织专门的工作组,实行“三包”工作方法,即县委领导包联系点、乡镇领导包片、乡镇干部包村共同帮助解决存在的问题。工作中从讲政策、办实事,理顺情绪入手,统一思想认识,建立健全党的组织,对那些思想观念陈旧的,采取教育提高,限期改正的措施进行整顿。对那些村干部素质低,私心重,能力差,班子软弱涣散,工作长期打不开局面,坚决果断地进行组织调整。四是要强化教育,分类指导。紧紧抓住“两委”班子不团结的因素,对党支部和村委会双方进行不同内容的教育。对党支部主要进行如何提高能力、尊重农民依法自治的教育;对村委会主要进行如何强化党的观念,服从党的领导的教育,即进行“树再高、顶不破天”的教育。对那些“直选”上来的非党员村委会主任或小组长区别情况,分类指导。对素质比较好的,加强培养,吸收为入党积极分子,纳入发展党员对象;对素质比较差的(有的是靠宗族、宗派“抬”上来的,有的是靠“三兄弟、五亲戚”“捧”上来的,有的是靠对选民的小恩小惠选上来的,有的靠说大话,乱许愿“吹”上来的),根据全国人大直选后村民委员会组成人员的有关解释,采取监察、检查的办法,通过教育、帮助,促其端正认识,提高素质。对有问题的,该查处的查处,坚决将其从领导岗位上撤换下来。通过采取有针对性的分类指导,促使村委会班子的成员认识到上级党组织的政治导向,主动自觉地接受党支部的领导,配合党支部的工作,推进合并村两委班子的团结统一。
(二)整顿秩序,全面认真治理三乱问题
从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入手,解决集体财务、土地纠纷、社会治安混乱问题。抽调经管站人员驻村清帐,定期向群众公布帐目,明确债权、债务,做到一碗水端平,减少后遗症。对有土地纠纷的村,由政府牵头,组织人员对全村所有耕地进行丈量,清理多占土地和“黑地”,给群众一个公正的回答。农闲时间,邀请司法部门的同志到村里进行法律知识讲座,增强村民的守法自觉性,同时对重点治安防范对象由派出所建立档案,并由帮教小组进行跟踪监督,减少违法犯罪行为发生,维护良好的社会治安。
(三)搞好培训,提高党员干部素质。
针对农村党员文化素质低的实际,要紧紧抓住教育培训这个最基本的环节,充分利用县委党校、乡镇业余党校、职教中心三个阵地,采取教师面授、电化教育、典型参观、交流经验等四种形式,对党员干部进行多渠道、多层次的文化教育和科技知识培训。同时,采取岗前培训、届中培训、学历培训和以会代训等多种培训形式,掌
握带领群众发展农村经济和现代农业的本领,学会做群众工作的基本功,提高正确认识和处理新时期农村人民内部矛盾的能力。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还要组织党员学科技活动,抽调科技人员组成科技教育讲师团,根据实用、实效、实际的原则,分期到各乡镇巡回授课。教师授课与实地参观相结合,使党员干部掌握水稻、药材种植和养殖绒山羊等技术和技能,使他们成为懂一种技术、带头富一方经济的“土专家”。有计划、有步骤地为各村配备电视机、VCD,为电化教育提供条件,建立健全电教站、电教片片库,设电教点对农村党员进行系统的电化教育,做到设备、经费、人员、制度“四落实”。
(四)改进方法,切实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
1、加强和改进党的组织生活。党员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是党章对党员提出的基本要求,加强和改进党的组织生活要注意解决好三个问题:一要解决党组织生活制度不落实,流于形式的问题。要建立健全并认真执行党的组织生活制度,一般情况下,支部大会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支委会民主生活会每年或半年召开一次。至少每季上一次党课。根据合并村因地域较远,党员难集中的实际,可由支部副书记、党员干部、小组长定期组织本小组的党员与支部同步进行。二要解决内容单一,缺乏吸引力和时代气息的问题。要根据形势任务的变化和党员的思想实际,不断充实和丰富党的组织生活的内容。即要对党员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知识的教育,又要组织党员学习市场经济知识、科学文化知识和实用技术。要把组织生活的思想性同知识性、趣味性和科学性结合起来,吸引党员自觉地参加组织生活。三要解决党组织生活工作化问题。要把党组织生活会同一般工作和生活会议区别开来,党组织生活会和工作会议不能互相代替。
2、加强和改进党员的目标管理。以支部为单位,年初组织党员对照党章,准则和评议党员的标准,由党员自己制定目标规划,经支部大会通过,并以此为考评依据。党员目标管理的重要内容包括发展经济,精神文明建设,党内工作三部分。可把党员服务区、“三个代表”和“三个带头人”活动纳入目标管理之中,要科学制定目标,精心组织实施,认真考核评比。
3、加强和改进民主评议党员工作。民主评议党员是从严治党,提高党员素质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和监督的方法,做好这项工作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解决标准低,搞形式,走过场的问题。民主评议党员结束后,乡镇党委应认真按照标准进行质量考核,对那些评议不认真,问题没解决,验收不合格的单位,要重新补课。二要解决处置力度不大的问题。要明确处置不合格党员是对不合格党员的一种教育,帮助他们改正错误和不足,因此在处置工作中要克服手软,留人情的倾向,严格按照处置标准加大处置不合格党员工作力度。三要解决评议方法步骤过于简单化的问题。不搞人人过关,坚持重点评两头,即重点评选优秀共产党员和评议不合格党员,并对优秀党员进行表彰,对不合格党员进行组织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