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望向未来文化无须坚守终将走到台前
望向未来文化无须坚守终将走到台前
在娱乐节目火遍全国的情况下。作为硕果仅存的三四档读书节目中的一面旗帜。《书香北京》不容易。即便是“高处不胜寒”。他们仍然充满信心。在他们看来。对文化是坚持而不是坚守。
一期节目改八稿从孩子摔碗引申到换位思考
从一本书到一期电视节目的距离有多远?吴玮讲述的这个故事也许能告诉您答案,“拿到一本书,首先要看书,然后要和图书编辑聊、和作者聊,必须自己先读懂、读透,才能归纳出书中最重要的关键点。有一期关于儿童教育的节目,我们的编导一共改了八稿,一开始总也抓不准要点。后来我跟她说,你先把书抛开,跟嘉宾谈,把自己变成观众,拿你的孩子遇到的问题去请教嘉宾。编导还真遇到了一个问题,她的孩子吃完饭就摔碗,怎么引导教育都不行。后来嘉宾给她支了一招,让她下回吃完饭之后,在孩子还没摔碗之前,自己先把碗举起来摔到地上,看看孩子的反应,在这个过程中嘉宾还教她如何跟孩子沟通。编导真的这么做了,孩子愣了三分钟没说话,从此以后再也没摔过碗。专家说其实这个问题背后蕴含的是共情心理和换位思考,而换位思考、读懂孩子也成了这期节目的一个重点。”
马未都录节目雨中站四小时雨入镜头成道具
同样是太庙国学讲坛,吴玮最难忘的一次录制是马未都在太庙谈北京城市的建筑之美。马先生讲课的那天突然下起了雨,栏目组临时去找伞盖来挡雨,“伞盖从去运到马先生用上,一个小时的时间,这一个小时里马先生给所有的观众热场,观众有什么想听的,他就开始讲。100多位现场观众穿着雨衣在雨中兴致勃勃地听马先生的讲述,节目录制从上午九点一直录到下午一点。我记得很清楚,那个伞盖有一个斜坡,我们的工作人员每过半小时过去顶一下,积存的雨水哗地倾泻下来。就在那样一个环境下,马先生站着讲了四个小时,这是他唯一一次在雨中讲,让我特别感动与敬佩。”那一天,雨中的太庙别有一种美,马未都借着太庙的建筑谈起了中国建筑的最高等级庑殿顶,丝丝细雨被《书香北京》巧妙地当成了道具。“马先生借势讲建筑设计美学,说为什么西方建筑的房檐是直的,中国建筑的房檐是弯的,下雨的时候,直的房檐没有美感,当雨从弯着的房檐一滴一滴落下来的时候,它就是一首很美的诗。现场我们就要求摄像师捕捉这样的一个镜头,雨成了我们的道具,情景交融,恰到好处。”从制片人吴玮的言语中,仿佛能看到那幅雨滴与古建绘成的绝美画卷,而这幅画卷的背后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每次做节目我们不是在完成任务,而是在用心完成一个文化传承的使命。”
会聚众多军事名家打造《血火长城》读书更是读人
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也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书香北京》重磅打造了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系列节目《血火长城》。谈到这一节目,主编白钢说:“我们的系列节目邀请徐焰、王树增、马骏、张召忠、罗援等众多军事名家来做客。其中有一期《王树增谈抗日战争》的节目,《抗日战争》是王树增继《长征》、《朝鲜战争》、《解放战争》之后,又一宏篇巨著。王树增老师对我们节目的录制非常满意,他特别强调节目最终还原出一个事实一赢得抗战胜利的最终力量是中华民族不屈服的意志。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彪炳史册的神圣抗战》这期节目,邀请了著名作家雪岗、东北抗联领导人李兆麟之女张卓亚、上将张自忠外孙车晴。张卓亚女士倾情讲述了自己父辈抛却头颅血染沙场的故事,非常感人。作为书香人,我们深刻地感受到:读书更是读人,每一本书背后的人的故事更为精彩。”
熬通宵看完六本书认真做功课打动蒋勋
台湾知名画家、诗人与作家蒋勋,以《汉字书法之美》、《蒋勋说红楼梦》、《孤独六讲》等作品扬名于世,他短短的内地之行,只接受了《书香北京》一家电视媒体的专访,打动他的正是书香人的专业和敬业。得知蒋勋先生来北京的消息后,主编吕楠一连参加了三场有他出席的活动,上午一场,下午一场,晚上一场,先期跟蒋勋先生进行了沟通。为了做好蒋勋说《红楼梦》的选题,80后的女编导一直看书看到凌晨5点,把6本《蒋勋说红楼梦》全部认真看完,在选题会上,从书中提炼出3个关键词,贯穿节目始终。这样精心准备的录制让蒋勋先生十分满意,他觉得节目组是认真做了功课的。录完节目后,知道蒋勋先生爱茶,制片人吴玮特意拿出了自己私家珍藏多年的老枞毛蟹,送给了蒋勋先生,令他念念不忘,直到临上飞机前收拾行李还在说这个茶真香。在吴玮看来,把好东西分享给懂它的人是一种乐趣,不把大家当大家,而是当成朋友去处,也是《书香北京》众星云集的秘诀。
阅读已成生活方式读书感言被嘉宾要去当书评
多年制作读书节目,让制片人吴玮深有感触,“读书是一种内在的需要,它让我们通过斑斓多姿的生活表象,抵达对世界真相和生命本质的探寻,提高幸福力。”不光自己读书,她还经常和导演沟通读后感,“我习惯看完一本好书后就写两三百字的感想,让编导看完之后也写一个感想,交换一下,找出要点。能写好书评,就知道节目怎么做了。”在长时间的熏陶与磨炼下,书香人已经成了很多领域的专家,他们的水平也得到了嘉宾的认可。吴玮在看完《大学之路》的作者、曾任腾讯副总裁的吴军博士的书后,也分享了她对通识教育的理解,并引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陈鹤琴先生的教育理念‘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吴军博士说,你这是一个很好的书评,能不能发表出来,在网上分享。”在吴玮看来,术业有专攻,团队的职业素养非常重要。“嘉宾在自己的领域都是非常厉害的,但我们是职业的传媒人,要体现我们的职业素质与匠人精神,这样的话,跟嘉宾沟通的时候,很容易达成共识,也很信赖我们,他们说出自己的东西时,也很希望从传播力的角度得到我们的专业意见,我们跟他们是一种互补。”
除夕夜谈老规矩收视率创第一
如今的荧屏上,文化类的节目并不少,如央视的《诗词大会》、《成语大会》等,但大多是竞技类的季播节目,更快节奏,也更吸引眼球。与这些节目相比,在BTV青年频道周末晚间档播出的《书香北京》更像一泓清泉,没有华丽的包装,没有激烈的言辞,没有胜负的争夺,只是在演播室里静静地说书聊文。就是这样一种传统的形式,长久地散发着沁人心脾的书香,吸引了大批爱读书的人,就连除夕夜的喧闹都没能夺去它的光芒。就在今年的除夕夜,《书香北京》播出了一期节目《谈谈北京老规矩》,本以为除夕不会有什么收视,没想到反而大受欢迎。吴玮说:“这期节目我们请来的嘉宾是京味作家刘一达,谈了很多北京的老规矩,比如说什么叫做礼尚往来。那期节目居然是一季度收视率最高的。我们在最闹腾的时候做了一个对北京文化的追溯,这种差异化正是对观众的吸引力,也说明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依然不减。”读书节目少了但书友会多了
2011年世界读书日,《书香北京》在微博上推出“品书香,晒书房”活动,参与者上万人,很多年轻人纷纷秀出书房照片。最让吴玮感动的是一位在北京打工的年轻人,照片中是一个很狭小的小屋,和室友睡上下铺,一个十分简陋的书架,整齐地排列着翻旧了的书,这位网友说:“我的书房就是这个小书架,这些是我最珍爱的书,也是最苦最累时的精神食粮,因为在读书的时候,我可以看到未来。”
也许有人会感慨,现在的电视读书节目少了,但是各种书友会的存在依然证明着读书的生命力。《书香北京》也有自己的书友会,吴玮告诉记者:“书友会有线上视频,我们请很多专家来做节目,很多人在看到节目的同时还想看到额外的所谓的‘彩蛋’,录完节目之后,嘉宾会给我们《书香北京》微信群的微课堂再讲一些有意思的事情,而且是互动式的。几个微信群直播,群里有几千粉丝收听。”在工作之余,《书香北京》的制片人、主编也会参加各种读书会,和大家一起分享读书心得。这么多爱书人的存在,正是托起《书香北京》这艘大船的巨浪,助力它扬帆远航。“除了书友会,我们在线下开辟多种渠道,丰富节目外延。开展众多亲民的读书活动,比如连续四年承办‘北京阅读季――书香家庭’评选活动,走进北京中关村第三小学、人大附中、育才学校、首师大附中等多所中小学开展‘书香校园’活动,会集我台众多主持人、志愿者为盲人朋友阅读文学作品的盲人有声阅读大型公益活动,《书香北京》线下书友会等。”主编白钢说。文化之美在于变马未都不谈家具谈小猫
在吴玮看来,要让更多的观众对文化节目产生兴趣,创新很关键,要创出新的心理需求点来吸引观众。“传统的东西也在继承和发展,比如说我们上周去马未都的观复博物馆,马先生现在已经不是谈瓷器谈文物谈家具了,而是谈猫,观复猫。马未都的博物馆里养了六只猫,这六只猫变成了一个文化的载体,他说以后来博物馆不要找马馆长,要找猫馆长,他给这六只猫出了书、画了漫画,讲了从古埃及、唐诗宋词跟猫有关的历史直到现在猫的故事。这些观复猫,要坐在紫檀的椅子上,要宣扬的是紫檀的文化。为什么摆了猫之后的传递效果比光摆椅子要好?马先生说有好多小朋友可能不懂椅子,但是他喜欢猫,会因为喜欢猫而去研究猫坐的椅子。换一种方式之后,猫就变成了一种IP,这些猫是可以衍发出衍生品的,卖猫的衍生品可能比卖椅子还要让马先生兴奋。我觉得所有的文化都需要一种创新或者一种手段,比如说现在最新的VR、AR技术,可以复原消失的文化,戴着VR,眼镜就可以看到复原的圆明园,这难道不是在传递一种文化吗?我们这个节目不是说死守着一样东西不变,我觉得文化最大的魅力就在于创新,在变化中产生一种新的灵感、一种新的表现方式、一种和受众新的结合点。我们做节目也如同积木式创新,不管是历史的专家、文化的专家,还是科技的专家,我们把他们像积木一样搭在一起,看看能搭出来一个什么样不同的东西。节目本身的内容是取之不尽的,不管是传统的还是创新的,文化的创新是无穷尽的。”
传播前沿新知科技也是文化
本着创新的思想,《书香北京》接连推出了一批创新的节目,《创新并非从0到1――创新模式如何引领众创时代》、《中国式众筹》、《硅谷为什么不可复制》……这些在很多人眼中并不像传统读书节目的节目,播出后都获得了成功。节目的编导段静欢告诉记者,“从电视节目的角度,我觉得我们传播的都是最前沿的新知,我们会把最前沿的科学家和科技方式用最快的书传播出来,在这一点上,我们应该是在读书节目、文化节目中独树一帜的,而且也取得了很好的社会反馈,比如我们去年播出的《硅谷之谜》,就被评为台里的优秀节目。从嘉宾的角度来说,我们找的都是权威嘉宾、热点话题,像谈《硅谷之谜》的吴军就是一位硅谷投资人,其实这些前沿的东西已经在时时刻刻改变着大众的生活。”
在很多热点事件发生之前,《书香北京》已经提前开始策划、制作。吴玮说:“阿尔法人机大战的时候我们播出了一期节目谈人工智能,其实是我们提前策划与录制的,嘉宾是普利策奖的获得者马尔科夫,我看过他写的《与机器人共舞》,对人工智能的发展有着深入的研究,很受启发。当得知他来北京的时候,我们第一时间把他请到演播室,做了一期有关人工智能的节目,后期制作的时候正好出了谷歌机器人和韩国棋王人机大战的新闻事件,在那个节点播出,很受大家的关注和欢迎。我们把这个节目当成提供思想、提供知识的节目,当有一些最新的新知出现的时候,一些改变生活的思想出现的时候,我们是第一时间把它作为一个方向、一个选题的内容。书一直是我们的载体,传达的是背后的知识,科技也有科技的文化,这是一个大文化的概念。”
形式创新走出演播室今年世界读书日寻找“最美的书”
除了内容创新,形式上《书香北京》也在创新。比如以纪录片的形式实地拍摄的两期《探访清东陵》的节目就取得了极佳的收视成绩。再比如说今年的4.23世界读书日特别节目,《书香北京》再次走出去,由主编白钢牵头,栏目组实地拍摄,探访书籍设计大师,寻找“最美的书”。白钢谈道:“这期特别节目我们将通过探访五位业内著名书籍设计师吕敬人、吴勇、刘晓翔、小马哥、张晓栋,讲述他们的书籍设计故事,带您领略‘最美的书’的魅力。工业化时代,书籍印刷技术革新发展,但是仍有许多做书人坚守着自己的理念,对书的细节、书的内容、书与人的沟通进行不断的思考以及形式的探索。读书的五感,做书人的执着,他们的故事能让您从内心感受到读书的美好。我们希望通过这期节目,走进做书人的内心世界,与他们的情感相连,让每一位观众感受到书之美和读书的愉悦。”
中国读书的好时候没有过去它才刚刚开始
在采访中,吴玮一再强调,《书香北京》的成功离不开领导的支持,北京电视台历任台领导和部门领导都非常支持《书香北京》,体现了北京台“首善媒体,大美品质”的文化追求。宣传部领导和市台办促成了《书香北京》作为文化走出去项目在台湾中天电视台播出。主管副总编和主任亲自带节目组去一家家书店走访考察,并会经常推荐好书给节目组,没有领导的强有力支持,就没有《书香北京》的今天。
对于如何做好读书节目,白钢认为:“读书是来源于生活与世间万物,眼界和心胸开阔时,无处不是书卷,尤其在做读书节目时,我们也是这样一种主张。不是死读书,而是把书读活。”对于读书节目的未来,吴玮充满信心:“我们都会考虑观众的求知需求,并力求做到比一般观众多走半步,半步是一个度,走得太高曲高和寡,走低了又有媚俗之嫌。因为获取注意力最好的方式是迎合用户已知的需求,产生影响力最好的方法是服务用户未知的需求。我们《书香北京》的核心是做影响力,我们有定力做有价值的‘文化品牌’。我记得王阳明有句诗: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文化的价值是长久的,比如我们曾经做过的节目《故宫日历》,源自民国的老日历,而现在故宫出版社重新创新编排《故宫日历》,大受欢迎,每年的销量已经相当于一个小型出版社,这正是一种文化的复兴。读书也是如此,就像白岩松在我们活动中说过的一句话一样:‘有人说,在中国读书的好时候已经过去,不,恰恰它才刚刚开始。”’吕楠则用美人来形容文化:“现在可能看起来文化节目式微,但是中华好诗词这样的节目为什么会兴起,因为中国已经进入中等发达国家,当人们的收入到一万多美元这个层面的时候,民族的文化是一个复兴点,以后会越来越好,我们只不过是比别人早迈出了一步。当衣食无忧的时候,人们会思考我是谁、我从哪儿来、将向何处去。《书香北京》就像百科全书一样,给你打开了一扇知识的门,为什么不走进来呢?文化只是羞答答地隐在幕后,这个美人终将走到台前,站在舞台中心,这是必然的。如果你现在能够成为一个有文化的读书人的话,会让你在未来的十年站在一个高点上看世界。读书肯定是有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