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范文]
如 何 改 变 幼 儿 园 教 育
小 学 化 的 现 象
汤阴县县直机关幼儿园
申红英
如何改变幼儿园教育 小学化的现象
汤阴县县直机关幼儿园 申红英
摘要:在我们当地,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特别严重,并且得到了部分家长的热捧。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家长的“过度期望”,幼儿园的宣传得到了家长的认可,私立园部分教师素质偏低,缺乏知识更新的条件,没有合理的监管机制等造成的。这种现象后果严重,影响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只有领导关注、家长重视、社会各成分理解方支持这种现象才能得到遏制,孩子们的春天才会到来。
正文:众所周知,3—6岁是一个人智能发展的关键期。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能可以分成逻辑、语言、空间、音乐、肢体动作、内省、人际、自然探索、生存智慧等,只有全面发展,智能才能得到提高。但在我们当地,一些幼儿园教育多以计算、书写为主,小学化想象特别严重。那么这种违背孩子智能发展的现象,为什么能长期存在呢?
一、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得起因
(一)、家长的“过度保护”是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得根源
现在的孩子都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说一不二。在幼儿园只要稍有闪失,家长就会不依不饶,甚至付诸法律。幼儿园领导也会把责任归结到教师身上。教师无奈,只好减少“户外活动”、“游戏活动”的次数,甚至有的幼儿园觉得“游戏”不易“教”、“学”,存在危险,再加上家长的不认可和对在园出现事故的“过激”反应而被“取缔”。“书写”、“计算”都是相对较安静的教学活动,教师易于教学和管理,危险性较低,并且所学内容显而易见,教师容易向家长回报“战果”;目前,小学升初中、初中升高中、高中升大学的分数比重大,也对幼儿园教育中的知识性传授有连锁作用,家长们过早地“期望”孩子多计算与书写。这是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根本原因。
(二)、幼儿园的宣传得到了家长的认可
在当地,公办园只有一所,规模小,能够入园的幼儿数量有限,这就给了私立幼儿园生存的空间。它们教学质量参差不齐,为了立足,有的幼儿园就推出了“会算20甚至50以内的加减法、会学多少多少汉字”为口号的教学模式,幼儿人数逐年增加。其它幼儿园也纷纷效仿。有一段时间,公办园也不得不加入到“趋风效应”中来,因为部分一年级的教师认为,公办园的孩子不会抄“作业”,没学过“拼音”,让他们教起来费心了。因此,这种教法逐渐得到了家长的认可和热捧,并逐渐盛行起来。
(三)、教师素质较低,缺乏知识更新的条件
私立幼儿园注重的是“经济效益”和“效果”。这几年,优秀的幼师毕业生不愿在农村或县城长期从事幼教工作,纷纷踏入到大城市找工作的行列。极少数留下来的,由于工资低、待遇差而频频跳槽。这就导致了园长不想或不敢让教师继续再教育。那么,“计算”、“书写”是人人学过的,他们认为不用培训,教师也能胜任。这也是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原因。
(四)、缺乏合理的监管机制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除主观原因外,还有缺乏领导的监管机制的客观因素存在。幼儿园教育不属于义务教育范畴,因此,没有引起各级领导的重视。想开办幼儿园不用审批,只要有资金和场地,宣传力度到位,都会有生源。收费高低幼儿园自定,几乎无人监管。
二、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后果
(一)太小握笔,影响健康
在一些私立幼儿园,中班的孩子就开始坐在桌前“写”和“算”。而且作业很多,这些成了幼儿园和某些家长炫耀的资本。殊不知孩子的手指骨骼正处于发育期,过早的握笔,长时间的书写会导致骨骼变形,影响美观;孩子力气小,为了写好字,歪着头、呲牙咧嘴,书写姿势不正确,会影响其视力;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期,户外活动的减少,阻碍了钙的吸收,影响其身体的发育,最终使孩子的身体健康受到影响。
(二)、笔画错误,纠正困难
大部分幼儿教师都能教孩子正确的笔画。但由于班内孩子较多,不能一一观察到孩子书写的过程。中班的孩子注意力时间短,有的孩子学习时注意力不集中,书写时只好“比葫芦画瓢”。教师批改时只看到字是正确的,却不知笔画是错误的。更别说有些程度偏低的教师教的就是错误笔画,孩子写对就更不可能了。当这些孩子升入小学后,教师想纠正是非常困难的。
(三)影响智能发展和习惯养成
据专家研究:人得智商70%是在3—6岁形成的。错过这个关键期,将会影响其一生。我们调查发现,“计算”、“书写”只发展了孩子的逻辑、语言、小肢体动作等能力,升入小学一年级后,由于他们学的是已知的知识,表现会不错,但到二年级后,教师就开始发现部分优秀的孩子成绩在逐步往下滑,人际交往能力欠佳。究其原因,主要是孩子错过了发展空间、音乐、内省、人际、自然探索、生存智慧等的关键期。
有的孩子升入小学一年级后,自认为全懂、全会,上课时,产生骄傲心理,不聚精会神地听讲。长此以往,不专心听讲的坏习惯逐渐养成。等到学习新知识时,成绩退步可想而知。
三、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对策
(一)、了解幼教弊端,齐抓共管、分层落实
幼儿园教育除是智能发展的关键期外,还是培养良好习惯和学习兴趣的基础,这些将伴随人的一生。幼儿园教育远没有九年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能引起各级领导的重视。前几年全县的年度总结会上很少有幼儿教育的身影,即使提到也是一带而过。近两年来,随着全国形式的发展,加大了幼教管理的力度,但都是资金和口头上的重视,没有深挖幼教中长期存在的弊端:即幼儿园教育小学化。
要想改变这种现象,必须各级职能部门齐抓共管、分层落实,一切从娃娃抓起。把幼教发展当成一项重要工作列入每年的工作日程,幼儿园教育才能步入正规渠道中来。
(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改变幼教现状
随着家长们素质的不断提高,“专家”成了他们信服的对象。“幼教专家”也是如此。因此,我们可以请省内或国内的专家来讲述一些先进的幼教理论,提升家长的幼教水平。
公办园给家长的印象是“学的东西少、玩的时间多”。幼儿教师在家长的心目中就是高级保姆,地位低下,话语缺乏说服力。而小学教师就不同了,每一句话都被家长看成是圣旨,绝对执行。针对这点,可以请有多年教学经验并对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后果体会深刻的小学教师,根据自己多年教学中公立、私立幼儿园孩子升入小学后的状况给家长进行评析,讲解问题形成的原因,让事实说话。只有家长的心灵受到震撼,才能足够引起他们的重视。
(三)充分发挥幼儿园的表率作用
公办园所开设的课程相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它是与幼儿园教育相接轨的。活动多以游戏为主,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孩子富有个性的发展。各领域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了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为了发挥自己的“领头羊”作用,公办园可利用现有资源,如:宣传栏、家长会等形式,向家长宣传幼教新知识、新理念,改变旧传统、旧观念。家长转变了育儿观念。私立幼儿园为了生存,也会迎合家长的心理,改变教育小学化的倾向。幼儿园教育只要有领导的关注,家长的重视,各方的支持,小学化倾向一定会得到遏制,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在不就得明天一定会溢满校园,多彩的春天不久就会到来。
参考文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2014年5月
第二篇:幼儿园教育小学化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拔苗助长
009年,一部耗时3年、以北京一家名叫巴学园的幼儿园里的孩子为拍摄对象的电影《小人国》上映,展现了一种异于传统幼儿园的教学模式——还孩子以天然的状态。
在现实中,巴学园曾饱受争议,“童话毕竟要回归现实”、“我赞成这种教育理念,却不会把孩子送到这来”。
什么才是好的幼儿园教育?家长和幼教专家们都在思考。
别提前“消耗”孩子的兴趣和脑力
“两岁的孩子只用一周就能学会爬楼梯,为什么要让1岁的小孩学一个月做到呢?”在巴学园园长李跃儿眼里,传统幼儿园的教育有点儿拔苗助长。
李跃儿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教材内容需要根据孩子的心智成长来制定。五六岁孩子的心理和大脑发育都没有达到理解小学内容的程度,提前教授反而会提前“消耗”孩子的兴趣和脑力。“孩子就像一粒种子,它的成长是由自身机制决定的,懂得种子的成长规律,施以适当的帮助,种子就会茁壮成长。”她表示,这便是巴学园“孩子是脚,教育是鞋”教育理念的内涵。
在巴学园,这种理念被称为“不唤醒”——不过早学习书本知识,不打断孩子们的任何工作,在6岁以前,让孩子的想象和联想能力处于被保护的状态,而教师的主要任务只是协助孩子。
“在巴学园,首先是呵护孩子的心灵和情感,然后才看他能做什么。”巴学园的老师岳静红告诉记者,如果让一个五六岁的孩子承担过重的责任,一旦他承担不了,他就会觉得自己不够好。“一个总是自责的人将来生活得不会幸福,等他的内心框架建构好了,有些东西他们自然会承担。”
在《小人国》的导演张同道看来,幼儿园教育应该“从孩子身上找出他的兴趣所在,引导他发展出自我及人格,保持学习的兴趣”。
他表示,每个孩子出生后都是好学的,他的任何举动包括玩、探索、打架都是在学习。“孩子认知世界的方式不像成人一样,以书本为主,而是一种体验式学习,通过触觉、听觉、嗅觉去感知这个世界。”但让他感到遗憾的是,这种天然的好学能持续到高年级的极少,“因为他们的创造力和兴趣都被传统的教育方式给扼杀了”。
让孩子培养起主动人格
“主动人格的培养将会是教育的一场革命。”张同道告诉记者,现在的幼儿教育甚至是高等教育都未能实现“把孩子当做一个独立的、平等的个体对待”的状态。
在拍摄《小人国》之前,张同道考察了10多家幼儿园,发现这些幼儿园里的孩子大多处于被动状态,所有的空间、时间都被安排好了,没有选择的余地。他借用了“景别”这一电影专业术语来解释造成孩子处于被动状态的原因—“家长看孩子的景别太小了,只看到特写,没有看到中景,更别说是全景了。”张同道认为,家长看重眼前利益,不断追求“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目标,“其实他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
在张同道看来,10多家幼儿园里缺乏主动人格的孩子像是被拿来填空的符号和棋子,摄像师拍不出孩子的自然状态。而在巴学园,孩子可以决定是否吃饭、是否上课、和谁交朋友,周围的人把孩子当做了一个可以平等对话的人。
在影片《小人国》里,4岁的辰辰对朋友坚持了一年的等待,巴学园并没有强行制止,而是尊重她的选择,在天冷的时候给她加衣,在她同意的情况下陪她一起,并努力让她建立与他人的友谊;两岁的锡坤把鞋、足球丢进垃圾桶测容量,把小方块撒了一地,老师没有责怪他,而是让他在游戏的过程中感受容量和力量,并在玩完之后教他收拾好,让他学会遵守规则„„
“人生就是不断判断和选择的过程,经过这样的教育,他们在童年便学会了主动选择,这样的孩子以后内心是强大的。”张同道说,教育的目的不在于让孩子认多少字,算多少数,而在于培养孩子与人交往的能力、独立处理事情的能力、处理自我情绪的能力,并加强孩子对生活的理解和担当。
某幼儿师范学校的肖翠玲也持同样观点。20多年来一直从事培养幼教老师工作的她表示,幼儿园教育要达到的目标不在于传授给孩子的知识有多少,而在于对孩子情感认知影响的深浅。教育的任务是让孩子了解身边未知的事物、培养优秀的品质,并建立对世界的初步认知。
“幼儿园的主人应该是孩子。大人国和小人国应该和谐地在一起,而和谐的前提就是尊重和理解。”张同道说。
让懂教育的人牵着不懂教育的人走
尽管支持巴学园的教育理念,但张同道也很无奈。如果小学、中学维持原样,幼儿园单方面做出改变,也无法实现很好的对接。在张同道看来,应试教育对孩子学习成长的危害很大,但要对其进行改革、实现教育的良性发展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肖翠玲则表示,中国教育的现状要改变,必须让懂教育的人牵着不懂教育的人走。肖翠玲所理解的“真正懂幼儿园教育的人”有3种:幼儿园老师、幼儿园的园长以及教育部门分管幼教的负责人。
在她培养的幼教老师中,有不少人向她反映,口头上的教育理念与现实往往存在偏差。有的幼儿园要求大班上计算课,并开放了家长日,让家长检查老师的教授水平;有一些教育培训机构来到幼儿师范学校,提出自己选拔幼师的几个要求„„拿了专业幼师资格的老师们很是无奈,“明明知道对孩子不好,还是得按要求做”;幼儿师范学校也很被动,为了增加学生进入幼师行业的竞争力,教学会相应作出调整。
而幼儿园园长做的也并不如想象中的好。很多幼儿园园长是真正懂教育的人,现在却被部分家长及现实因素牵着走。肖翠玲表示,很多幼儿园园长都是有过多年教龄的老师,他们对于教育的理解都很深刻,也真正明白孩子需要什么,应该如何去培养。但在现实面前,幼儿园所倡导的教育理念却被抛到了一边。
肖翠玲告诉记者,在国内,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再到中学,都如同一根紧绷弦的箭,一到大学就感觉彻底解放了;而外国却恰恰相反,大学之前玩,大学期间努力学习。高考过后撕书发泄、考上大学后不再努力等现象都证明了教育的可悲。如果这种状态不改变,对中国教育的发展都不利。
“懂教育的人就像一根‘指挥棒’,还孩子一个自然成长的环境需要它指引好正确的方向。”肖翠玲说。
第三篇:幼儿园教育小学化浅谈范文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浅谈
——以一节早期阅读活动为例
姓名:张 智 渊 班级: 小教(学前)
学号:12007240880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浅谈
——以一节早期阅读活动为例
2009年,一部耗时3年、以北京一家名叫巴学园的幼儿园里的孩子为拍摄对象的电影《小人国》上映,展现了一种异于传统幼儿园的教学模式——还孩子以天然的状态。什么才是好的幼儿园教育?家长和幼教专家们都在思考,很多人都在呼吁别提前“消耗”孩子的兴趣和脑力,“两岁的孩子只用一周就能学会爬楼梯,为什么要让1岁的小孩学一个月做到呢?”在巴学园园长李跃儿眼里,传统幼儿园的教育有点儿拔苗助长。在巴学园,这种理念被称为“不唤醒”——不过早学习书本知识,不打断孩子们的任何工作,在6岁以前,让孩子的想象和联想能力处于被保护的状态,而教师的主要任务只是协助孩子。“在巴学园,首先是呵护孩子的心灵和情感,然后才看他能做什么。”巴学园的老师岳静红告诉记者,如果让一个五六岁的孩子承担过重的责任,一旦他承担不了,他就会觉得自己不够好。“一个总是自责的人将来生活得不会幸福,等他的内心框架建构好了,有些东西他们自然会承担。”这就是现在幼儿教育发展的一种趋势——拔苗助长。
前段时间我们刚刚在幼儿园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实习生活,在这段实习生活中我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了解,幼儿教育小雪花——拔苗助长的事情是的的确确的从在,并且成为广大家长的追求,我所在的某公立幼儿园在进行早期阅读教育,但是这种早阅读教育本身是无可厚非的。但是为了家长的需求,让孩子多识几个字,会写几个字这种单纯的文化知识的需求,不得不把早期阅读课上成小学生的语文课。这样做知会“消耗”孩子的兴趣和脑力,下面我以一堂早期阅读课《洗澡》为例:
班级:中班 一活动名称:
早阅:《洗澡》
二活动目标: 引导幼儿在熟悉儿歌的基础上知道洗澡 学习目的字:洗澡、胸脯、胖、咯吱窝、痒、咯咯。三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 目的字字卡“胸脯”“胖”“咯吱窝”等
四活动过程: 问:如果手脏了怎么办?两脏了怎么办?身体脏了怎么办?引出洗澡。问:洗澡有哪些好处?问什么要勤洗澡? 3 出示目的字,认识阅读目的字。4 老师朗读儿歌《洗澡》(2-3遍)5 领读(2-3遍)指读(2-3遍)6 阅读并圈出目的字,在读儿歌巩固记忆。在这堂课中,涉及了六组字词,“洗澡、胸脯、胖、咯吱窝、痒、咯咯”。这些字词有的甚至是在三四年级才能学到的,单从词语上看就明显超出了中班幼儿的能力,从过程中看,在这一节课中除了第1、2步中问了5个问题,在回答问题中幼儿和老师做了互动,其余时间幼儿一直没有自主支配的时间和游戏时间,从头到尾都是坐在那里听老师在讲,然后就是跟着老师读课文,完全是小学化的套路,然自读课文,圈字巩固课文,这就是现在的早期阅读,不仅如此,还要每天复习学过的字词,这样做直接的后果就是小孩失去了很多应得的时间和游戏,幼儿园的活动本来就应给以孩子的为中心主体,以游戏为主要活动。而现在却是恰恰相反,早期阅读和语言课的方向都有倾向语文课,甚至有些幼儿园的大班开始直接去学习书写汉字或者直接拿小学的课本来教。
在传统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型过程中,素质教育在幼儿教育上的体现是培养孩子的兴趣,让孩子拥有自由想象的空间和健康、轻松的心理状态。所以幼儿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幼儿的兴趣爱好,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活动、游戏多于知识的学习。糼儿园应该是孩子尽情玩的地方,幼儿教育就应以开发全脑教育为主,就是多培养幼儿的素质教育,多调动幼儿多方面的兴趣,给孩子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在那里孩子学会与人沟通,与人相触。培养孩子的学习乐趣,真的是在玩中学,不应该把小学的课程拿到幼儿园里来学。所有活动以游戏的方式开展才是受幼儿欢迎的,只有手幼儿欢迎的东西才能跟好的被幼儿认可和接纳,才能事半功倍。
幼儿园开展早期阅读是个很好的方向,但如果能考虑孩子的兴趣和身心发展规律,以游戏进行,以游戏的方式开展阅读活动,多让幼儿参与活动,让幼儿直接参与早期月的活动游戏的操作当中,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和探索认识文字的积极性,在做中学,不去考虑和计较他们对汉字的收获,而是关注他们过程中是否开心,想象力是否得以表现,这才是幼儿教育应该考虑的。至于大班的书写就跟是多余,大班的幼儿身体条件和小肌肉的发展就决定了他们不适合做书写这些精细动作的特点,让他们认识认识,指指读读就够了,该是什么时候学的就应该到什么时候去学,这种发展的基本规律是科学的,如果人为地一味去违背规律办事,对长远的发展是利大于弊,虽然幼儿在学习中能够认识其中的一些字词,甚至能够写出来,但所需要的时间和小学比起来就耗时的多了,所以也是事倍功半,这正如两岁的孩子只用一周就能学会爬楼梯,而我们却要让1岁的小孩学一个月做到,让孩子承受了放大了的痛苦得到的是缩小了的收获,懂教育的人就应该像一根‘指挥棒’,还孩子一个自然成长的环境需要它指引好正确的方向,而不是灌溉式的填充。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应就是家长对孩子的期望以及对幼儿园的要求,家长给孩子入园的时候考虑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这个园里能给孩子教会多少文化知识?多少个汉字多少个数字?能教会孩子几以内的加减法„„这些是他们关注的,所以他们为孩子选择幼儿园的标准就是该幼儿园的传授知识的成绩。很多家长都希望孩子将来上学后能成为成绩优异的好学生,他们认为,这样会使孩子将来上学后对课程不陌生。也有的家长认为,幼儿园应该培养孩子乐于动手动脑的习惯,使孩子有自己的兴趣,而不应该一味地让孩子学习书本。每天接园的时候家长问孩子的问题是今天老师教你什么了?今天在幼儿园学会什么了?学会几个字了?老师夸奖你了没有?而并不关心孩子在幼儿园里过的开不开心快不快乐。翻过来思考,幼儿园不是义务教育,为了生存必须盈利,盈利的方式无疑是幼儿数量,生源问题,扩大生源吸引生源的最厉害的招数就是取悦家长,投家长之所好,教幼儿文化知识。这样就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了,取悦家长有时就很难照顾到幼儿的需要了。所以小学化的幼儿教育主要责任就是家长的坚持导致的。
幼儿教育小学化,只有家长感到兴奋,而幼儿失去了游戏、时间、自由、快乐。想象力不能得到充分的开发,兴趣不能得到很好的培养,一些教育心理学家指出,幼儿园教育的“小学化”是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因为“小学化”教育模式不仅会增添幼儿的心理压力,同时也束缚了孩子的独立个性和想象能力。对幼儿教师来说也是一种挑战,既要兼顾家长的要求又要兼顾幼儿的客观条件,在鱼与熊掌难以兼得的情况下就只能煎自己了,很好的调和这两者的关系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既让孩子游戏玩的开心又让孩子学扎实超出他们能力的知识很难。部分小学还设有入学考试或入学面试,入学考试的成绩对分班有一定的影响,这也是促使家长选择过早让孩子接受小学化教育的一个因素。另一方面,在孩子升入小学后,一些孩子的成绩不理想,使得家长认为现在 “跟不上”是因为在幼儿园没有打好基础,有些小学老师认为“幼儿园多教一点知识也好,这样的话孩子升入小学后也学得轻松,我们老师也能轻松些。”小学老师这种图轻松的心理,也导致了幼儿教育小学化。
童年是人生无忧无虑的一个美好阶段,但是目前社会上幼儿教育小学化的情况却愈演愈烈,使许多年仅四五岁正是玩耍年龄的幼儿像小学生一样,每天背着沉甸甸的书包上学,晚上还有一大堆作业。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规定,幼儿教育应当是养成教育,旨在“培养幼儿的良好生活、卫生习惯”。司马懿说过一句非常有名的话:“圣人不能违时亦不失时。”幼儿时期就应做幼儿期的事情,这样才能使孩子健康地成长。我们要培养的是幼年出口成章而后才华尽失的江郎,还是创新型的合格接班人?这是一个值得大家深思问题。
第四篇:浅析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
浅析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
【摘要】:在知识经济浪潮的推动下,幼儿早期教育逐渐成为人们关心的热点问题。幼儿园作为儿童进入社会后接触的第一个正式的教育机构,它对于儿童的身心发展、日后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但是,幼儿园教育小学化问题已是当代基础教育中的一大疾患,这种违背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教育模式,只会阻碍幼儿的发展。本文就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现状、原因、危害和应对措施进行论述,以期幼儿园教育能够走上正轨。
【作者单位】: 内蒙古阿拉善左旗第二幼儿园
吴艳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小学化 危害 应对措施
在知识经济浪潮的推动下,幼儿早期教育逐渐成为人们关心的热点问题,从幼儿的入园率和幼教机构的数量便可得知,我国幼儿教育正向前不断迈进。幼儿园作为基础教育的根基部分,是儿童迈出家庭生活,进入社会后接触的第一个正式的教育机构,它对于儿童的身心发展、日后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问题的提出。
《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园教育工作的原则: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近年来,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为了幼儿的身心健康,教育行政部门出台了相关的文件和采取了一系列的行政手段明令禁止。虽然在行政手段上明令禁止,但由于多方面的影响和比较复杂的原因,实际上却禁而不止,如何改变学前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状况?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很好的解决对策,尚未探索出从根本上控制和扭转这种现象的有效对策。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和预计的研究突破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在国外不存在,据好孩子育儿网转载的人民日报记者调查文章,天津、贵州、哈尔滨、珠海等地均出现学前幼儿教育小学化的问题,目前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在全国各地都有不同程度存在,幼儿教育小学化、拔苗助长式的“填鸭”教育、各种名目繁多的专项技能训练受到家长追捧,家长的一些违背幼儿教育规律的要求,驱动一些幼儿园以所谓专项、特长教育,代替幼儿园的全人教育,严重危害幼儿的游戏权、发展权,危害幼儿的身心健康,小学化倾向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有害无益。这种有悖于学前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现象已引起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也有人士深入调查分析了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产生的不良后果,其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孩子还未上学,就已厌学;2.扼杀了幼儿的天性,剥夺了幼儿的快乐;3.不利于幼儿身体的正常发育,危害了幼儿的身体健康;4.不利于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危害了幼儿的心理健康;5.遏制幼儿智力的全面发展,错过了幼儿教育的“关键期”;6.忽视幼儿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不利于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7.拔苗助长,对幼儿入小学后的学习造成负面影响。中央民族大学的张云蕾以吉林省地区部分幼儿园为个案做了调查研究,写成论文《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问题的研究》。
1.学前幼儿:系指在课题研究基地中学习的四周岁至七周岁之间的学龄前幼儿。
2.幼儿教育:系指狭义的幼儿教育,特指幼儿园和其他专门开设的幼儿教育机构的教育。
3.小学化倾向:包括三种现象:一是指一些幼儿园为了适应部分家长的错误需要,提前对幼儿进行小学教育的不良倾向;二是指教师不了解学前幼儿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点采取小学化的教学模式对幼儿施加教育的行为;三是指并非以游戏为基本教学方式寓教育于一日生活中,而是以所谓的课堂教学为基本教学方式的教育模式。
4.解决对策:系指为了解决某一特定的问题,所采取的一系列手段、方法、途径、方式、策略等的总和。
研究中重点关注教师和幼儿,以人为本,关注教师专业化发展和幼儿身心和谐发展,关注幼儿的学习过程和教师的教育过程,关注教师教育活动设计和组织及幼儿学习的兴趣和积极主动性。要处理好教师、幼儿和教育的关系。研究中还需关注教育策略,即教师为实施的教育方案而发生在幼儿园的一系列行为。研究中也要关注评估策略,它主要是对幼儿园一日生活各环节的教育过程与结果做出的一系列的价值判断行为,制定出完善的幼儿园评估策略与方案,主要涉及对幼儿的评估和对幼儿园一日活动的评估。
(二)研究思路: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带动教师的专业成长,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转变家长、校园长教育观念,树立正确育人观、儿童观;改变幼儿的学习方式,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减轻幼儿学习负担,还幼儿快乐童年,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三)研究的目标:我们选择该研究课题的意图,在于通过研究找出不同的学前教育机构存在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问题的各自不同的原因和共性的原因。针对具体问题,探索一些切实可行的解决对策,在研究实践中对教师的教育行为予以指导、帮助和协调,在研究实践中促使校(园)长教育理念转变,对家长的成材观念和育子观念加以引导,对社会大环境施以积极有效的影响,从而削弱本地区学前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危害,逐步使幼儿教育步入适合幼儿身心健康成长的游戏化轨道。
(四)研究的重点:
通过课题研究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转变家长的育子观念和成才观念,引导幼儿主动探索,勤于动手动脑,快乐有效学习,改变幼儿的学习方式,变小学化教学模式为游戏化教学模式,使教育情况发生变化,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
(五)研究的价值:
本课题试图通过研究,探索出一条适合惠农区实际的师资培训的新路子,解决各研究基地存在的实际问题,为教师提供一个专业提升发展的平台,减轻学前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扭转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对社会大环境施以积极有效的影响。一旦研究成功可以为其他地区提供可借鉴的经验,为转变幼儿教育小学化提供可贵的第一手资料,同时为学前教育的健康发展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新路子。可以用几个有利于对本课题的研究价值给予概括。
1.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和专业教师队伍的成长;
2.有利于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3.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促进幼儿的和谐全面发展;
4.有利于转变校长、教师和家长观念,还幼儿快乐的童年;
5.有利于幼儿教育的科学发展。
(六)课题选题的意义
旨在通过开展该课题的研究,呼吁社会和家长重视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和谐发展,通过研究找出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对策来扭转育英私立幼儿园这一禁而不止且有愈演愈烈之势的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问题。选择该研究课题,对于找出我地区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问题根源并找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对策,还幼儿教育一片健康发展的蓝天意义重大。时下时髦的一句话是,“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可是对学前幼儿不当的教育方法和超出其年龄的超负荷的小学化教育却恰恰与这个初衷相违背,其结果将会导致“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为此,从学前教育现状和实际出发,从基层做起,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实践,切实找出改变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有效方法和最佳、最便捷的方法与策略。
三、研究的方法。
在研究中课题组将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研究法、实地考察法、观察法、行动研究法、记录分析法、实践探索法、观摩交流学习法、经验介绍法等展开对课题的研究。
1.行动研究法:行动研究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基于实际问题解决的需要,与专家合作,将问题发展成研究主题进行系统的研究,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一种研究方法。在行动中研究行动,要求各课题研究成员有明确的目的,有具体的计划,控制研究过程,收集相关信息数据,进行分析、统计、加工、提炼,形成研究成果。
2.文献研究法:通过在网上、书刊上查阅相关文献,提高理论认识,吸取有效经验方法,促进研究。
3.观察研究法: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对研究对象(幼儿、教师)进行观察,典型群体与个案研究相结合,多种感官参与与信息技术相结合,从而收集真实、准确、有代表性的信息。
4.合作研究:强调组员之间的合作学习、合作研究,通过共同参与,彼此沟通,达到资源共享、共同提高的目的。
……
一,学前教育小学化超前化的起因
随着儿童观和教育观的改进,学前教育的小学化超前化已成为幼儿教育改革中不可不去的刺。可要剔出这颗已入骨的剌却是件不容易的事。特别是对于处在农村的幼儿园,因留守老人及儿童过多,而他们对于新知识,新方法的接受力较弱,面对着那些先进的理念和经验却难以运用。如,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幼儿教育应该是游戏为主的教育活动,可家长们每天放学都会不厌其烦的问教师“我的孩子在学校为什么没写字?”“你们什么时候才会教他(她)写字?”“我们送他是来读书的,不是来玩的!”“孩子完不成作业别让他回家!”,我曾在手工课上教幼儿折一件玩具风车,为提高幼儿的积极性,就请幼儿折好后拿回家给家长看,并告诉他们说父母一定会因为这件什物是你折的而感到高兴,也请家长对你动手力及模仿做评价,或是提建议,也便于让我们以后做得更好;第二天早上,我找了个小朋友,请他说说昨天把作品拿给家长看后家长的反映,及自己听到家长评价后的感受,那个孩子跟我说:“老师,我奶奶和妈妈当时就把风车扔在垃圾桶里了,说我在学校不好好的读书写字,却去做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我想孩子听了这句话后不光否定了孩子劳动成果,就连作为老师的我都很无语。作为家长,特别是那些留守的爷爷奶奶们,他们不认为与人交往交流是幼儿该学的,不认为良好的行为习惯是该幼儿养成的,不认为孩子有好奇心及探究欲望是好的,不认为发展幼儿的认识能力是不可缺的,不认为孩子建康的生活态度和心理健康起关键性作用;更不知道培养孩子主动学,快乐学的优势。他们只关注孩子今天在学校里写了什么字,做了些如1+2=3的数学题,只知道他家的小孩因参加某活动污了一身衣;只知道他的小孩跟人有点摩擦我必须出头,只知道他又因调皮把什么弄坏了等等。当下,随着外出人口的增多,农村人口不断的流失,为了仅有的生源,作为农村的幼儿教师不得不做出以家长的观念为主的观念转变。这就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幼儿教育的小学化,超前化。
二,学前教育小学化超前化的弊端
作为教师的我们都知道。因为孩子出生家庭因素及幼儿成长社会环境不统一,导致了我们孩子入园前期幼儿的身心发展不统一,这就使我们必须要允许孩子的个体差异。同时孩子也是独立的个体,有他们自己的独特喜好,我们更不能用一把尺子的同一尺度去衡量他们,要因人施教,引导他们全面发展的同时并富有个性的发展。作为教师的我们更知道学前教育小学化,超前化,对孩子的身心发展的影响,及幼儿升入小学一年级后因为自我满足心态将不利孩子学习习惯的养成以及将来的成长。你想,如果孩子在学前教育阶段就硬性的学了小学时的知识,到升小一年级后,他将会因为老师所说所讲的知识他都知道而不以为然,就会出现教师与学生各做各事(老师在上面讲,他在下面玩)的这种状况,使他不能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可是在学前期所储备的知识毕竟有限,等他的这些储备知识一用完,而他却并未获得良的学习习惯,那这个孩子将来的如何去面对那更深一层的知识?没有好的学习习惯,没有了学习兴趣,他在别人学习的时间会干些什么?在父母忙着生计,爷爷奶奶只管温饱时候,又有谁又来关心他们想些什么?做些什么?我们都知识催熟的水果外表鲜艳,可时间一久就会腐烂。而催熟的孩子有多少后劲?有没有同时滋生出其他被忽略的隐患?急功近利地提前灌输知识和训练技能会有哪些问题?首先,违背孩子身心发展规律的训练,孩子被迫付出的努力太大,使孩子牺牲了个性多方面发展的机会;再说急于求成的浮躁心态,和所运用的强制性方法对孩子的影响,孩子被压抑的兴趣和紧张焦虑的心情,久而久之将不利于孩子的个性健康;所以,请我们的家长朋友们给孩子一定的时间与空间,让他们能自由的并富有个性的发展,别让孩子在学前教育时期就背上那沉重的识文写字的担子。而这样一种以断送孩子以后为代价的提前发展是不值得的。
三,正确认识儿童观,教育观
孩子在学前期时,作为成人的我们对待幼儿教育时,只要多开展寓教于乐的幼儿教育活动,多创设有利于幼儿主动学习和发展的环境;鼓励幼儿大胆表达、倾听、激发幼儿学习的动机。并对他们在活动中的需要及时适当地做出反应;找机会参与到儿童活动之中,形成合作探究式的互动;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对儿童的每一次发展和进步都做出积极的反映,看到他们的闪光点,不吝啬表扬,努力使每个幼儿获得满足与成功,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并对儿童的学习活动提出合理的要求和适当的干预,让他们在活动中了解社会规则,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重视活活动的过程,让幼儿能够活动中获取社会经验,而不是活动的结果。更要善于发现教育机会,做积极的正面引导。作为成人的我们只需做好幼儿教育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与引导者。而不是每天要求学生去写几个字,让孩子只知道机械的重复或者模仿,而不是学习探索与创新。我们教育的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是否调动了儿童活动的积极性;再找时间与小学教师多联系,做到不超前教育,但也不滞后教育,真正做好幼小衔接,让孩子上小学后既不茫然也不会因超前而产生自我满足的心理。只要我们的教育“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就是好的学前教育。可怎么样才能让广大的家长朋友知道这新的教育观?又如何能转变这种观念呢?我认为应从以下方面做起:
第一,作为幼儿教师的我们要坚持新的儿童观及教育观。并多做学前儿童观与学前教育观的宣传。一切为了孩子的将来,不再让家长做幼儿教育观念的主导者。
第二,请家长也与小学部教师多联系,明确幼儿园与小教部的目标差异,让孩子知道孩子在上小学时我们孩子所学的知识不会超前也不会滞后。
第三,争取让更多的家长,特别是农村家长了解现代幼儿教育的观念,了解学前教育小学化,超前化对幼儿身心健康的危害。
万丈高楼平地起,平地还需好基石。请各位老师及家长为了孩子的将来,正确对待学前教育,坚决抵制学前教育的小学化超前化。
内蒙古阿拉善左旗第二幼儿园
吴艳
电话:***
***
第五篇: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如何防止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如何防止
幼教《纲要》明确规定了幼儿园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那就是幼儿园要让孩子在各种游戏中完成其学习任务,并在保育教育并重的基础上保证幼儿的语言表达力,空间想像力,社会交往能力,自我保护能力和创造力均得到充分的发展和锻炼。幼儿教育绝不是让幼儿写几个字算几道题那么简单,幼儿园应给幼儿培养出其人生发展所需要的诚心、礼貌、爱心、乐观、坚强、自信、宽容等良好习惯,为幼儿今后的成功发展奠定基础。避免幼儿园教育小学化是要以游戏为主,保教并重。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成长,并不是要走向排斥所有知识学习的另一个极端。作为幼儿园首先要明确自己办园的目标,其次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做好家长的工作,担负着转变家长观念、提高家长教育能力的责任。
防止幼儿教育小学化我认为要采取以下措施:
1、帮助家长树立新知识观、让家长真正理解和形成“以幼儿发展为本、终生教育和科学的幼儿教育”新思想,促进家长成为预防和避免幼儿教育小学化的主体,通过家长会、家长开放日、亲子游戏等一系列的活动来宣传科学的幼儿教育,指导家长加强育儿知识,与家长建立平等和谐的关系,定期用书面的形式向家长反馈幼儿发展情况和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内容,定期进行家长问卷调查,了解家长意见、建议并及时解决问题。让家长知道幼儿园教育的内容包括健康的心理,愉快的情绪,合作的精神,动手的能力,语言的表达等等,都不是能用成绩衡量的。幼儿的发展水平和认知特征,决定其学习方式更多地依靠实际的活动:游戏、生活、探索、交往,依靠“做中学”。
2、幼儿园一定要遵循幼教规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要“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要避免仅仅重视表现技能或艺术活动的结果,而忽视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倾向。”《纲要》中强调指出“尤其要避免只重视知识和技能,忽略情感、社会性和实际能力的倾向。”学校方面的配合,“别人的孩子提前学了小学知识,我们的孩子不早学上学就会跟不上。”
3、参观学习示范性幼儿园,取长补短。园长和教师要多走出去参观学习,请进来示范指导,吸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加强教师的专业培训及培养,促进教师内涵的发展,使教师的专业水平有进一步的提高,鼓励教师多做教育反思,多积累保教经验,促使教师自我提高。及时进行课后反思,针对幼儿在一日活动中的各种表现进行分析,发现问题进行研究,不断调整计划,改进教育行为,最终促进幼儿的学习和发展。做到每周有反思,在每周一进行上一周教学工作反思检查,并且每月至少一篇保教心得;在不断的学习中使传统落后的教育方式得到改变。
4、为了推动幼儿教育的标准化、规范化。我们采取学前教育培训、请进来、送出去、通过送课下乡、观摩教学、组织优秀教师、专业特色教师开展教研、听课、评课、示范课、优质课等活动,采取“帮扶互助”的方式,推动幼儿园在办园条件、师资水平、教学质量等方面不断提高。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从客观上使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得到解决。
5、正确衔接小学教育纠正和防止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并不是要割裂幼儿教育与小学的联系,关键是如何将两类教育科学衔接。幼儿教育是入学前的准备教育。实践证明,幼儿教育应该注意正确的与小学教育相衔接,因为搞好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能使幼儿较快、较好地适应小学的学习和生活。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工作主要是入学准备工作,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整个幼儿园教育过程中促使幼儿在体、智、德、美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二是对大班幼儿做好有针对性的、专门的教育工作,即社会适应能力培养、良好学习品质和学习能力培养,入学意识教育。不过,在入学准备工作中,不能无视幼儿身心发展的年龄特点,无视幼儿的学习特点,简单照搬小学的教学方式,用上课取代游戏。如果这样,就又会回到“小学化”的老路上去了。
6、加强保教队伍建设,纠正和防止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需要建设一支数量足够、素质合格并逐步优良的幼儿保教队伍。“小学化”的幼儿园一般都存在保教人员数量不够、素质较低、经验不足的问题,尤其是保育员这三方面问题特别大,这是导致幼儿教育“小学化”的主要原因之一。针对这些问题,应当根据《教师资格条例》的有关规定,实行幼儿园园长、教师、保育员资格准入制度,严格实行持证上岗。逐步按照“两教一保”的要求配备保育员,以突出保育工作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有效防止“小学化”倾向。要建立和完善促进幼儿教师、保育员专业水平不断提高的机制。保教人员均应实行聘任制。要建立园本教研制度,鼓励教师立足教育实践,积累丰富幼儿教育经验;开展经常性的园本教研活动,立项课题开展纠正防止“小学化”的教改实验研究;鼓励保教人员在职进修,提高学历和专业素质,提高幼儿保教质量。
7、改善办园条件和环境,纠正和防止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需要创造幼儿教育必要的条件和环境。幼儿教育“小学化”的产生,主要原因之一还在于一些幼儿园办园条件差,设备、设施和相关的教育资源不能为实施素质教育提供基本的、充足的条件。对此,幼儿园的主管部门和举办者(法人)应当千方百计,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投资力度,按照办园标准加快建设,以逐步达到规定的办园条件。同时,幼儿园也要注意丰富、积累和创造园内、社会和幼儿家庭的教育资源,使办园条件更趋完善。总之,幼儿园应当“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和条件”,通过“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