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解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
解读总书记系列讲话
关于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的重要论述
中共磐石市委党校 于海洋
在今年8月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总书记发表的重要讲话,站在党和国家全局的高度,深入分析了新时期宣传思想工作长远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进一步明确了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的方向目标、重点任务和基本遵循。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深入学习、深刻领会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讲话精神上来,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
充分认识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
总书记在讲话中对宣传思想工作、尤其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地位和作用作了精辟、深刻的阐述,强调‚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从而明确了意识形态工作的定位。深刻领会讲话精神,要求我们充分认识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
从历史经验看,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世界各国的发展经验表明,一个国家能否长治久安,一个社会能否和谐稳定,一个政党能否稳固自身的执政地位,既取决于国家的硬实力如经济实力、军事实力、技术实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如民族精神感召力、民族凝聚力、意识形态的整合力、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等。意识形态建设是整个国家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国家如果失去了意识形态领域内统一的指导思想,出现了意识形态的安全危机,整个社会就会陷入一盘散沙,国家自身的安全也就无法保障,党的执政地位也无法巩固。在这方面,苏东剧变已经给我们提供了深刻的教训。苏东之所以发生剧变,这些国家的共产党之所以丧失了执政地位,原因虽极为复杂,但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这些国家的共产党,主张意识形态的多元化,从而丧失了对意识形态的领导权。结果是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内失去指导地位,全国不同民族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被破坏。苏东剧变的教训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一个政权的瓦解往往是从思想文化领域开始的,政治动荡、政权更迭可以在一夜之间发生,但思想演化是一个长期过程。思想领域内的混乱是最难治理的混乱,思想防线被攻破了,其他防线就很难守住。正因为如此,我们看到,在苏东剧变之后,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意识形态建设和意识形态的安全问题。西方发达国家更是把意识形态作为实现其国家利益的重要手段,并把它渗透到经济社会生活和对外交往的方方面面。就连美国这样的世界超级大国,在冷战结束后也在担忧其国家的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美国著名政治学家亨廷顿在其最后一部著作——《我们是谁?——美国国家特性面临的挑战》中,不仅表示了这种对美国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担忧,而且提出了加强美国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建议。
从当前国际形势看,国际范围内围绕意识形态的斗争越来越激烈。进入新世纪以来,尤其是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思想文化领域里的斗争依然深刻复杂,意识形态安全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经济领域内的竞争开始转向意识形态领域和文化的竞争。2008年以来,在全球范围内讨论国际金融危机、深刻分析此次危机的根源时,意识形态问题尤其是价值观问题被纳入到讨论之中。西方国家一方面在担心自身意识形态主导地位的丧失,开始采取各种措施维护本国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另一方面,面对中国的崛起,西方国家开始担心中国的价值观会替代欧美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并由此产生了所谓‚中国文化威胁论‛,有的西方国家甚至制定了遏制中国文化发展的战略。尤其值得关注的是,近几年来,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推行的意识形态渗透方式发生了新的变化,除了继续对我国实施西化和分化外,还采取了一些新的手法:他们推行所谓民主化浪潮,极力宣扬‚淡化意识形态‛,企图让我们淡化意识形态,核心是淡化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淡化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他们利用我们执政党内少数党员和政府中少数公务员的工作失误、少数腐败分子的腐败行为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添枝加叶,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加以丑化,企图使人们对共产党失去信任,对社会主义失去信心;他们通过广播、电视、电影、报纸、杂志、信息网络等文化产品的输出,公开或隐蔽地推销其社会政治理论、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他们散布所谓‚中国崩溃论‛、‚中国威胁论‛等论调‚妖魔化‛中国,企图搞乱中国发展的外部环境,削弱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这一切表明,在新的历史时期,通过宣传思想工作加强意识形态建设,有效防范西化分化,维护我国政治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任务十分紧迫。
就国内情况来看,国内经济社会转轨转型,给意识形态工作带来新挑战和新考验。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扩大,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人们的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进一步增强。受西方思潮的影响,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受到严峻挑战,非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也有所滋长,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在一些地方还严重存在,部分社会成员信仰缺失,思想道德失范,有些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是非混淆、善恶颠倒、荣辱不分的现象还时有发生。网络、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对意识形态的影响越来越大。中国网民有近6亿人,微博用户达到3亿多人,是全世界最大的网络群体。新兴媒体的出现,给中国思想文化领域带来了一些积极影响,但存在的风险也越来越大,网上舆论斗争越来越激烈。宗教对私人生活领域的影响逐步扩大,进而会影响社会,影响国家的文化和意识形态安全。目前,宗教在高校、在社区、在边疆地区发展速度较快,信教群众越来越多。这一切表明,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内的问题越来越复杂,矛盾越来越尖锐。在我们这样一个具有13亿人口的大国,如果思想处于混乱状态,则有可能演变成社会动荡甚至政治剧变,影响民族的团结和国家的统一,从而影响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大局,给国家和民族带来巨大的灾难,同时对世界也是一场灾难。对此,我们必须有十分清醒的认识,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因此,如何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如何加强对网络媒体的管理和引导,如何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如何适应新形势实现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和管理体制的创新,已经成为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和国家安全的重大课题。
总的来看,冷战结束后,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思想文化领域里的斗争依然深刻复杂,意识形态工作已经成为对党、对国家、对民族的前途命运带有根本性、战略性和全局性意义的重要工作。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在外部环境快速变化,国内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情况下,重视国家意识形态建设尤为重要。我们只有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长远发展、巩固党的群众基础执政基础的高度,认清肩负的责任、面临的挑战,我们才能进一步增强做好意识形态和宣传思想工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牢牢把握宣传思想工作的根本任务和着力点
在我国社会深刻变革和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的条件下,宣传思想工作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其根本任务没有变,也不能变。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讲话中强调,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这一重要论断,深刻概括了宣传思想工作的根本任务,明确指出了宣传思想工作的努力方向,是做好新时期意识形态和宣传思想工作的基本原则与重要遵循。实现这‚两个巩固‛,关键是要解决好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问题。做好新时期的宣传思想工作,一定要把实现‚两个巩固‛、坚定信仰信念作为全部工作的立足点、聚焦点和着力点。
旗帜指引方向,思想凝聚人心。共同的思想基础,是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前提。没有共同的思想基础,党就要瓦解、国家就要解体、民族就要分裂。我们党历来重视共同思想基础建设。毛泽东同志强调党要有‚共同语言‛,邓小平同志强调一靠理想二靠纪律才能团结起来,江泽民同志强调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有自己的精神支柱,胡锦涛同志多次指出要增强‚民族精神‛,巩固‚精神支柱‛、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形成‚共同理想信念‛。党的十八大结束后,总书记在第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就明确强调:‚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形象地说,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所有这些强调的都是共同思想基础建设。
用科学理论统一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思想和意志,是我们党的一条根本经验、一个优良传统。我们党从一诞生,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写在了自己的旗帜上,把实现共产主义确立为最高理想;党的七大,又把毛泽东思想写在了自己的旗帜上。这为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成功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思想上的有力指导和理论上的坚实基础。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个又一个理论成果的取得,我们党又先后把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写在自己的旗帜上,这为推进改革开放,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提供了共同的思想基础。历史经验表明,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对于宣传思想文化阵地,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不去占领,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就会去占领。因此,无产阶级政党在意识形态建设过程中,必须牢牢掌握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
当前,宣传思想工作的环境、对象、范围、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在多元、多变的思想冲击之下,在拜金、拜物等观念腐蚀之下,一些党员、干部出这样那样的问题,说到底是信仰迷茫、精神迷失。面对全球化、信息化的开放执政环境,处身利益诉求、矛盾问题交织互联的转型发展时期,党员干部更要坚定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信仰,脚踏实地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不懈努力,扎扎实实做好每一项工作。这就决定了宣传思想工作的根本任务,仍然是坚持‚两个巩固‛、增强‚三个自信‛,牢固树立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一共同理想。
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必须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科学理论入脑入心,共同理想才能虔诚而执着;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广泛而普及,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才能至信而深厚。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党员干部是关键。因此,宣传思想工作要坚持不懈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工作。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把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作为看家本领,老老实实、原原本本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学习党史国史,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党校、干部学院、社会科学院、高校、理论学习中心组等都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必修课,成为马克思主义学习、研究、宣传的重要阵地。新干部、年轻干部尤其要抓好理论学习,通过坚持不懈学习,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解决问题,坚定理想信念。
要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必须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不仅要在党员干部中开展,而且要面向全社会开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鲜明主题。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必须牢牢把握这个主题、聚焦这个主题,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更好地把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和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之下。要深入开展中国梦的宣传教育,深入宣传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基本内涵,讲清楚国家梦、民族梦与个人梦的关系,引导人们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
总之,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必须紧紧围绕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这一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思想引领作用、舆论推动作用、精神激励作用、文化支撑作用,增强干部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
牢牢把握宣传思想工作的基本要求和基本遵循
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国内经济社会转轨转型,现代传播技术迅猛发展,对宣传思想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正如总书记指出的,宣传思想工作要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基本职责,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找准工作切入点和着力点;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坚持来之不易的宝贵经验,抓好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宣传阐释好中国特色,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这些基本要求,既蕴含着对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又蕴含着对新形势新任务的科学判断,具有很强的战略指导性和现实针对性。当前,贯彻落实这些基本要求,必须正确处理好以下几对关系。
必须正确处理好经济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的关系,围绕中心工作搞好意识形态工作。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二者相辅相成。只有切实做好中心工作,才能为意识形态工作提供坚实物质基础;只有切实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才能为中心工作提供有力保障。我们既不能因为中心工作而忽视意识形态工作,也不能使意识形态工作游离于中心工作。我们在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一刻也不能放松和削弱意识形态工作。宣传思想工作要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基本职责,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找准工作切入点和着力点,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
必须正确处理好党性和人民性的关系,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党性和人民性的关系,是意识形态领域关乎舆论导向的重大问题,只有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宣传思想工作者才能明确方向、站稳立场。总书记强调:‚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坚持党性,核心就是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坚定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坚定宣传中央重大工作部署,坚定宣传中央关于形势的重大分析判断,坚决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中央权威。坚持人民性,就是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只有坚持党性,宣传思想工作才能有明确的立场和指向;只有坚持人民性,宣传思想工作才能获得活力源泉和动力根基。把党性和人民性统筹好、实践好、统一好,宣传思想工作才能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
必须正确处理好正面宣传与舆论斗争的关系,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总书记强调,‚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是宣传思想工作必须遵循的重要方针。坚持这一方针,一方面,我们要坚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要不断改进正面宣传的方式和方法,提高正面宣传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夯实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为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精神力量。另一方面,要积极开展舆论斗争,坚持底线思维,强化阵地意识。在事关大是大非和政治原则问题上,必须旗帜鲜明,敢抓敢管,敢于亮剑。要增强主动性、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找准思想认识的共同点、利益关系的交汇点、化解矛盾的切入点,帮助干部群众划清是非界限、澄清模糊认识,从而引导社会情绪、社会心理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必须正确处理好总结经验和改革创新的关系,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赢得主动权。在长期实践中,我们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来之不易、弥足珍贵,是做好今后工作的重要遵循,一定要认真总结、长期坚持,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另一方面,要大胆改革创新。宣传思想工作创新,重点要抓好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努力以思想认识新飞跃打开工作新局面,积极探索有利于破解工作难题的新举措新办法,把创新的重点放在基层一线。只有在创新中赢得主动权,宣传思想工作才能回答好时代考题,不断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必须正确处理好认识当代中国与外部世界的关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在全面对外开放的条件下做宣传思想工作,一项重要任务是引导人们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认识当代中国,重点是阐释中国特色,就是要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也一定能够创造出中华文化的新辉煌。正确看待外部世界,必须及时准确把握世界形势的新变化,正确认识当今世界出现的新事物新情况,充分了解世界各国出现的新思想新观点新知识,积极借鉴人类文明创造的有益成果,更好地发展我们自己。
必须正确处理好全党动手和部分负责的关系,着力构建全党动手的大宣传格局。宣传思想工作是政治性强、涉及面广、影响力大的系统工程,需要统筹谋划、强化协作,需要多方联动、全员参与。总书记强调,做好宣传思想工作‚必须全党动手‛,‚必须树立大宣传的工作理念,动员各条战线各个部门一起来做‛。一方面,要构建全党动手的大宣传格局。各级党委要负起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加强对宣传思想领域重大问题的分析研判和重大战略性任务的统筹指导,不断提高领导宣传思想工作能力和水平。另一方面,宣传思想部门必须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此外,各条战线、各个部门都应该积极参与到宣传思想工作中来,树立大宣传的工作理念和‚一盘棋‛的大局意识,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自觉支持宣传思想战线的工作。
第二篇:解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
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做了一系列重要讲话。这些重要讲话立意高远、内容丰富、思想深邃。为了深刻领会、准确把握这些重要讲话的新思想新观点新方法新要求,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本刊专访了中共中央党校理论研究室辛鸣教授,请他对习总书记重要讲话予以解读。
《领导文萃》:目前,全党正在认真学习领会总书记系列讲话,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请您谈谈我们应该如何深刻领会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精神实质?
辛鸣: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博大精深,高屋建瓴,这些讲话既描绘了未来中国美好蓝图,又勾勒出今日中国发展的大战略。不仅展示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雄才大略与使命担当,更形成了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的新思路,新理念。认真学习讲话精神,对于我们全党提振精气神,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很有意义。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运用。因此,我们可以从总书记的讲话中梳理提炼出“四大关键词”,通过“四大关键词”来把握总书记讲话的总体要求,领会其精神实质。“四大关键词”分别是: 中国道路、中国梦、改革开放、从严治党。
中国道路:重申中国社会的道路自信
《领导文萃》:我们注意到,十八大以来,总书记讲话中最为强调的也是在其讲话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词就是中国道路。中国道路可以说是总书记讲话中最大的亮点,最核心的话语。总书记为什么这样重视中国道路?
辛鸣:总书记指出“无论搞革命、搞建设、搞改革,道路问题都是最根本的问题。30多年来,我们能够创造出人类历史上前无古人的发展成就,走出了正确的道路是根本原因。现在,最关键的是坚定不移走这条道路、与时俱进拓展这条道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中国道路的深刻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道路决定命运
我们之所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自信,是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逻辑与理论逻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
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逻辑,是指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进程,它揭示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历史必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承载着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和探索,寄托着无数仁人志士的夙愿和期盼,凝聚着亿万人民的奋斗和牺牲,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发展中国、稳定中国的必由之路。毛泽东当年就讲过,其实中国是特别愿意向西方学习的,可是学来学去,老师老是欺负学生,我们只好找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并且是由我们自己走了出来。这样的道路是好是坏我们自己最清楚。2013年3月23日总书记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中很形象地说:“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最有发言权。”
我们之所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还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源远流长。这也就是总书记所强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
(二)道路的坚持、发展和“接力”
2013年1月5日,总书记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上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篇大文章,邓小平同志为它确定了基本思路和基本原则,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这篇大文章上都写下了精彩的篇章。现在,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的任务,就是继续把这篇大文章写下去。”
针对目前党内和社会上一些割裂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历史的现象,总书记特别强调,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这是站在历史的新高度、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充分认识和评价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历史。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这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但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这两个历史时期是一脉相承的,厚此薄彼和虚无历史的态度都是要不得的。
尽管我们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不断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与基本要求仍然在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过程中。比如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的认识。中国共产党在十六大以前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框架的认识主要集中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到十七大的时候,增加了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从过去的“三位一体”变成了“四位一体”。十八大又从“四位一体”拓展到了“五位一体”,增加了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文明的观念贯穿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体现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里面,实现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这就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更加丰满、更加立体,而且更加有利于在未来发展过程中的抗风险性。
(三)坚持道路自信,更要道理自信
总书记在2013年8月19日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这一论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保障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的确,经济建设锻造的是经济社会的硬实力,意识形态工作涵养的是一个社会的软实力。如果没有意识形态这一软实力的相辅相成,不仅硬实力不可能充分展现发挥出来,甚至还会影响制约硬实力的形成与壮大。中国道路为中国社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革与前所未有的兴盛,但是质疑唱衰否定的声音不绝于耳,以至于让相当多的群众也犹犹疑疑。为什么?这些年来我们意识形态领域的一些工作失之于软、失之于弱、甚至失之于无,结果一些无稽之谈乃至别有用心的杂音就开始甚嚣尘上。要改变这样一种被动的局面,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主动权就成为我们当前最为紧迫的任务之一。
实践出道理,大实践出大道理。既然有了“中国道路”,当然就要有“中国道理”。所谓“中国道理”就是用“中国话”,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中国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把我们走的道路背后的理论依据,给大家讲清楚、讲明白,不是言必称外国人怎么想,动不动西方人怎么说。
如果不能把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什么好,我们的制度选择为什么优越,我们的奋斗理想为什么真实等等,这些事关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事关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的大问题从逻辑上讲清楚、讲明白,就谈不上领导权与主动权的掌握。这就要求我们要认真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正大光明而不是遮遮掩掩,言行一致而不是言不由衷,一以贯之而不是欲言又止地向我们的群众乃至向世界讲清楚、讲明白。
中国梦:为中国社会树立精神旗帜
《领导文萃》:如果说中国道路是总书记讲话贯穿始终的一根红线,中国梦则是总书记讲话中一道最亮丽风景。从2012年11月29日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到现在越来越出彩,几乎所有的讲话都少不了它。总书记为什么要提出中国梦和反复强调中国梦?
辛鸣:提出中国梦,不是标新立异,也不是信口开河,而是要为中国社会树立精神旗帜。中国梦并不是今天才有的,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儿女从来没有停止过的追求与夙愿。但是十八大以来如此的“大放异彩”引发中国社会的集体共鸣,这背后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待,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中国梦为中国社会的奋斗赋予意义与价值
现代行为学理论有一个经典案例。同样是做砌砖的工作,如果只是为砌砖而砌砖就觉得越干越累,如果是为了宏伟大厦添砖加瓦,感觉就不一样了,其精神状态截然不同。为目标而努力为理想而奋斗,与伟大事业融为一体,就算再苦再累也会心甘情愿,也会义无反顾。“中国梦”正是为中国社会和中国人民确立了这样一个与伟大事业融为一体的目标,给我们的奋斗赋予了意义与价值。大旗树立起来了,人民群众就知道该往哪里走了。所以,中国梦的内涵十分确定也十分清晰。就其基本意蕴来说,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是个宏伟的目标,伟大的事业,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中国梦就其根本意蕴来说,归根结底是人民的梦,让我们的人民更幸福、更有尊严、得到更加自由全面的发展。2013年03月18日两会闭幕时讲话:“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这也是中国共产党人义不容辞的使命和对中国人民的郑重承诺。
(二)中国梦打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众版
中国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众版。“中国梦”就是从话语体系上进行的创造性转换,给当代中国社会和中国人民一个既能有憧憬有超越又能看得见摸得着的目标,一个既科学崇高又喜闻乐见的理想,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亲和、更加清晰、更加具体。
当然,在这里我们必须要强调的是,讲通俗不等于不要准确,讲亲和不等于没有原则。不用意识形态的话语表达方式绝不等于不讲意识形态的内容。中国梦就其实质来说是人类社会前所未有的一个崭新的梦。正因为 “崭新”,如何做到复兴而不是复古,崛起而不是威胁,中国梦必须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为其界定内涵、塑造灵魂、彰显本质。在这个意义上,“中国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用不同的话语表达的同一的事业。
这也就是为什么习总书记强调“三个必须”的道理所在:条条大路通罗马,但通往罗马的路一定到不了香格里拉。梦不同,圆梦的道路亦不同。实现中国梦的道路是也只能是“中国道路”。梦不同,背后的精神与价值支撑亦不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中国梦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中国梦是伟大的事业,中国梦是宏伟的蓝图。伟大的事业、宏伟的蓝图要有强大的力量来保障。
“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三个必须”与十八大的“三大成果”异曲同工,指向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以,不是有了中国梦就不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了,而是中国梦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了更加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更加坚实的实践基础。
(三)中国梦与美国梦等世界梦是相通的
讲中国梦不可能不提到美国梦。这就难免要有一个比较的问题。比如,美国梦最直接的表现就是“个人成功梦”,来到美国这块土地上的任何人经过奋斗就有取得成功的可能。但与美国梦不同的是,中国梦首先体现为是民族梦、国家梦,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什么我们的中国梦要首先体现为民族梦、国家梦呢?鸦片战争以来170多年的历史告诉我们,中国社会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
但是固然由于中美两国历史事实、发展方位、自身条件、奋斗目标等等不同所导致中国梦与美国梦之间的差别是明显而又深刻的,我们也没有必要刻意去夸大。合作共赢比泾渭分明对中国、对美国乃至对世界更有价值。所以,我们提出中国梦还有一层意蕴就是要向世界说明中国发展道路的世界意义,说明中国好世界好,中国好世界可以更好的道理。
这也就是为什么2013年6月7日习近平主席与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美国加州庄园会晤时所讲的:中国梦“与包括美国梦在内的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相通”。这个论断其实是从哲学的高度让世界对中国梦的开放性与包容性有了新的认识。毛泽东主席与尼克松谈哲学,习近平主席与奥巴马也讲哲学。这相通是很有奥妙的,不像西方人总想把中国梦等同于美国梦,也不像我们有些人总把美国梦与中国梦渲染的水火不容。所谓相通,不同中有共同,共同中又有不同。
为什么中国梦能与世界梦相通?这是由中国梦的文明逻辑所决定的。人类社会的行为背后是文明的印记,不同的文明形成不同的行为模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第一件事情就是插上帝国旗帜以女王的名义宣布占领;中国郑和七下西洋送去的是文明的善意,传播的是文化的光辉。一个以和平和谐为基本价值理念的文明,在历史上是和平善良的,在今天、在未来同样也是和平善良的。
改革开放: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领导文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做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要有源头活水,这就是改革开放。中国共产党人对于改革开放的立场坚定不移,一以贯之。总书记2012年12月间在广东考察时强调,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总书记为什么把改革开放提到这样一个高度?
辛鸣:在十八届一中全会上,刚刚当选党的总书记的习近平就旗帜鲜明地向全党发出了推进改革开放的号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中产生,也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发展壮大。” 2012年12月7日至11日总书记深入广东考察时强调,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2012年12月31日,十八大以来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的主题同样是改革开放,明确提出“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认真学习总书记关于改革开放的一系列论述,我们要把握三个要点:
(一)坚持改革开放正确方向
今日中国社会改革的声音很杂,要分清真改革与假改革,好改革与坏改革。有些人的改革是倒退和走邪路,有些人的改革则是叶公好龙。
2013年10月7日总书记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演讲:“中国是一个大国,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一旦出现就无法挽回、无法弥补。”什么是颠覆性的错误,就是在改革中迷失了正确的方向。所以总书记在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的讲话中强调的第一条就是“改革开放是一场深刻革命,必须坚持正确方向,沿着正确道路推进。在方向问题上,我们头脑必须十分清醒,不断推动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一论述与邓小平是一脉相承的。邓小平同志讲,改革是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是健全党的各项制度。既然是“完善”和“健全”,改革就不是全盘否定,改革更不是连根拔起。如果改革改到最后连中国社会近百年奋斗的发展道路、宗旨信仰都否定了,这还是改革吗?
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国有企业改革势在必然,但国企改革不能简单就是私有化,一味地改变国有企业的所有制性质而不去搞内部的管理运行机制创新,未见得能解决国有企业中存在的真问题,但却会真的动摇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政治体制改革要加快毋庸置疑,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绝对不意味着要取消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不意味着要放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们不动辄在任何问题上问姓“社”姓“资”,但政治体制的姓“社”与姓“资”是客观存在的,也不会因为不去问就没有了。
正因为改革是革命中的建设,是坚持中的创新,所以,改革不仅意味着改变,还意味着坚守,不仅意味着“必须变”,还意味着“不能变”。在改革过程中不思进取,抱残守缺会被人民抛弃、被历史淘汰;在改革的过程中把不能变的给变了,就会丧失根本,就是自毁长城。特别在今日中国人人思变的浪潮中,认识到改革中的“不变”比知道“改变”更重要,守住改革中的“不变”比随波逐流的“改变”更不易。
(二)改革必须为了人民,改革必须由人民改革
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必须坚持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坚持在党的领导下推进。”改革本身并不是目的,改革本身也不能成为目的。我们的改革只有一个指向,就是为了人民的利益而改革,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如果改革不能保证人民群众的利益,这样的改革是没有意义的。人民群众在这里不是一个抽象的政治概念,而是实实在在的十三亿全体中国人民。
为人民改革也不是抽象的政治要求,而有着十分确定的内容与要求。具体来说,就是要在改革中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围绕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来落实,努力把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战略目标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阶段性任务统一起来,把实现人民的长远利益和当前利益结合起来,让人民群众的收入增长不仅与经济增长保持同步,同时还能跑过CPI。让改革既要有“看得见的成果”,更要有群众切身感受到的“看不见的成果”,比如社会安定、就业水平等体现安全感、发展感、满足感、幸福感的成果。
改革还要让人民改革。如果改革仅仅是由少数人把持的,或者只有少数的“能人”与“精英”参与到过程中,那么这样的改革既不民主,也不公正,改革的结果只会对少数人有利,让广大的群众冷漠与质疑。这种改革只会导致贫富分化、群体冲突不断发生,最终是政府、干部、少数人与广大群众的对立日益加深,党和群众的信任关系遭到破坏,以至于撼动我们的执政基础。
坚持人民群众的改革主体地位并不是弱化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理所当然是中国改革的核心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主要体现在善于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最广泛地动员广大人民群众为实现自己的利益和美好生活而团结奋斗,通俗地讲就是就是让民做主,而不是替民做主。
坚持人民群众的改革主体地位也不是淡化改革者的作用。改革要有先行者,改革要有拓荒牛。改革者之所以能有奋起而前行的力量与勇气,之所以能取得改革的成功,正是因为改革者代表了群众的意愿、反映了群众的心声,如果因此而居功自傲、孤芳自赏,那就等于树木离开了大地,不仅一事无成,自己的存在都将是问题。
(三)把握改革开放的科学方法论
习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是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必须坚持正确的方法论,在不断实践探索中推进。”他还指出,“摸着石头过河,是富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改革方法。摸着石头过河就是摸规律,从实践中获得真知。摸着石头过河和加强顶层设计是辩证统一的,推进局部的阶段性改革开放要在加强顶层设计的前提下进行,加强顶层设计要在推进局部的阶段性改革开放的基础上来谋划。”2013年7月23日,总书记在湖北武汉调研时强调的全面深化改革要正确处理的若干重大关系中,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又是其中之一。
干全新的事业,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情,最需要的就是不断地探索,探索就得继续“摸石头”。当然,强调摸着石头过河并不是否定改革的顶层设计。改革从不忽视理论指导的重要,更不否定统揽全局统筹兼顾的必要性,推进局部的阶段性改革开放要在加强顶层设计的前提下进行,要通过顶层设计来优化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深刻认识摸着石头过河和加强顶层设计辩证统一的关系,通过顶层设计为改革明确方向,通过摸着石头过河为改革探索道路。这既是对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坚持,更是对中国社会三十余年来改革经验、改革价值、改革目标的坚持。两者相辅相成,顶天立地,中国改革还有什么坚不可攻克,还有什么命不能被革,还有什么雷区不可被跨越?
从严治党:以坚强的政治核心打造政治保障
《领导文萃》:我们看到,在总书记的讲话中,关于党的建设的篇幅最多。但是,总书记讲党的建设不是抽象谈党建,而是始终贯穿一个很明确的主题,这就是从严治党。自十八大以来,中央陆续出台“八项规定”,反对“四风”,在反腐败斗争中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扎实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这一系列新举措顺潮流、得民心、见实效。请你结合实际,谈谈总书记关于从严治党的思想。
辛鸣:打铁还得自身硬,从严治党就是今日中国共产党的新“赶考”。2013年7月11日至12日,习近平到河北省调研时指出:“当年党中央离开西柏坡时,毛泽东同志说是‘进京赶考’。60多年过去了,我们取得了巨大进步,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富起来了,但我们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依然严峻复杂,应该说,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我认为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从严治党方面有三个着力点:
(一)从转变作风入手
作风是党的性质、宗旨的外化,直接而深刻地反映了党对人民群众的态度。90多年来,优良作风一直是中国共产党的骄傲与标志,但是随着执政时间的拓展,也潜滋暗长了一些不良的作风,这集中表现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上。
什么是形式主义?文山会海、贪图虚名、弄虚作假、工作不实等等;什么是官僚主义?高高在上孤陋寡闻、强迫命令颟顸无能、糊涂无用懒政惰政等等;什么是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呢?这本是我们最不需要说的问题,因为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了我们与“享乐奢靡”根本就是绝缘的,但现在却成为了一个突出的问题。贪图享受、及时行乐,铺张浪费、挥霍无度、骄奢淫逸等等,不一而足。
面对这些问题怎么办?伤其十指不若断其一指。集中力量,任务明确,在作风建设上打一个歼灭战,不仅可以有效遏制不良作风的蔓延,还可以为党内其他一些问题的解决创造有利条件。因此,十八大以来新的党中央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制定八项规定。总书记2013年1月22日在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指出:“八项规定既不是最高标准,更不是最终目的,只是我们改进作风的第一步,是我们作为共产党人应该做到的基本要求。”对于这项工作要有“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决心与行动。
(二)用反腐败整党
中国共产党作为唯一合法的执政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政党,腐败风险客观上也更大。因此旗帜鲜明反对腐败,保持与腐败的水火不容尤为必要。2013年1月22日总书记在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的讲话,为我们更加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 坚定不移把反腐倡廉建设引向深入指明了方向。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艰巨的任务。反腐倡廉必须常抓不懈,拒腐防变必须警钟长鸣,关键就在“常”、“长”二字,一个是要经常抓,一个是要长期抓。我们要坚定决心,有腐必反、有贪必肃,不断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以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我们在查处党员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时,既打“老虎”又拍“苍蝇”,不仅查高层,查级别高、权力大的干部腐败,也查基层、查掌握具体权力的干部腐败案件,不让任何层面的违纪违法的党员干部有一丝侥幸之心。
——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任何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干部都没有法律之外的绝对权力,任何人行使权力都必须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自觉接受人民监督。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督,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健全施政行为公开制度,保证领导干部做到位高不擅权、权重不谋私。
(三)用信仰塑魂
总书记讲,“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 因此,“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当年苏联共产党被解散时,两千多万党员竟无一人是男儿,根源就在于失魂落魄,名为共产党员但却不再信仰共产主义。在今年召开的中纪委二次会议上,总书记提出要清除不合格党员。不合格党员,首先是思想上不合格,思想上不合格行为上就会潜移默化,政党的旗帜就会变色。我们讲三个自信,其实三个自信归根揭底是信仰自信。只要像总书记所讲的“永不动摇信仰”,我们的道路事业理想就不会动摇。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信仰、宗旨、理想是连在一起的。真认为好就会理直气壮去宣示,真认为对就会坚定不移去做到,真认为珍贵就会心甘情愿去牺牲。
《领导文萃》:以上“四大关键词”对应了事关中国发展的四个重大问题,道路,旗帜,法宝,核心。您解读的这“四大问题”环环相扣,可以让我们对习总书记讲话有一个总体全面和深刻的认知。
辛鸣:关键词固然关键毕竟不是全部,只是我们学习总书记讲话的入手处。我们要在此基础上,全面系统,原原本本去认真学,并把所学变为实践遵循。习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讲话,表达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于中华民族所处的历史方位,应该肩负的历史责任以及通过什么样的历史规迹来实现历史使命这一重大问题的思考与解答。我们相信,只要我们深入学习领会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的精神实质,并把它贯穿到我们的工作和实践当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将越来越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会越走越宽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会离我们越来越近。
第三篇: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100问
总书记系列讲话100问
1、我党“两个100年”奋斗目标是什么? 答: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实现“中国梦”,青年人要在哪些方面有所作为?
答:一定要坚定理想信念;一定要练就过硬本领;一定要勇于创新创造;一定要矢志艰苦奋斗;一定要锤炼高尚品格。
3、新形势下,学习和掌握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要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推进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要处理好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4、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证明了中华民族哪些优秀品质和特性? 答: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
5、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对自己的错误所抱的态度是什么? 答:一是敢于承认,二是正确分析,三是坚决纠正,从而使失误和错误连同党的成功经验一起成为宝贵的历史教材。
6、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权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
7、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是什么?
答:高举旗臶、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接中外、沟通世界。
8、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三个进一步解放”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答:进一步解放思想、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进一步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
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是什么?
答: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10、广大青年树立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哪几点上下功夫?
答:要勤学,下得苦功夫,求得真学问;要修德,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要明辨,善于明辨是非,善于决断选择;要笃实,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
11、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最重要的问题是什么? 答:严肃党内政治生活需要多方努力,其中至关重要的是要使全党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政党有别于其他政党的本质特征,深刻认识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大作用,深刻认识党内政治生活不正常的严重后果。
12、“三严三实”内容是什么?
答: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
13、“一带一路”是指哪“一带一路”? 答:“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14、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我军政治工作,当前要重点抓好什么工作?
答:着力抓好铸牢军魂工作,着力抓好高中级干部管理,着力抓好作风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着力抓好战斗精神培育,着力抓好政治工作创新发展。
15、“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内容是什么?
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16、新形势下我国劳模精神是什么? 答: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
17、新形势下我国发展理念有哪5个方面? 答: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18、总书记提出的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什么? 答: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19、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所谓中国精神包括哪些? 答: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20、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强调,实现中国梦要坚持哪“三个必须”? 答: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2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哪些内容? 答: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22、中国梦的本质是什么? 答: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23、宣传思想工作的基本职责是什么? 答: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24、宣传思想工作必须遵循的方针是什么? 答: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
25、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和根本利益是什么?
答: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6、遵守党的政治纪律的核心是什么?
答: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维护中央权威。
27、反腐败斗争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答:党要始终紧紧围绕人民,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一刻也不脱离群众。
28、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什么?
答: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9、新形势下,检验一个领导干部理想信念是否坚定的标准是什么?
答:关键看干部是否能在重大政治考验面前有政治定力,是否能树立牢固的宗旨意识,是否能对工作极端负责,是否能做到吃苦在前、享乐在后,是否能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勇挑重担,是否能经得起权力、金钱、美色的诱惑。
30、总书记对好干部的标准作出了怎样的概括? 答: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信念坚定,就是要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真诚信仰马克思主义,矢志不渝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不动摇。为民服务,就是要做人民公仆,忠诚于人民,以人民忧乐为忧乐,以人民甘苦为甘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勤政务实,就是要勤勉敬业、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精益求精,创造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敢于担当,就是要坚持原则、认真负责,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清正廉洁,就是要敬畏权力、管好权力、慎用权力,守住自己的政治生命,保持拒腐蚀、永不沾的政治本色。
31、城镇化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坚持以人为本,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坚持优化布局,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合理分工、功能互补、协同发展;坚持生态文明,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坚持传承文化,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
32、党的建设的一贯要求和根本方针是什么?
答: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是党的建设的一贯要求和根本方针。
33、深化农村改革的主线是什么? 答:必须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坚持家庭经营基础性地位,坚持稳定土地承包关系,不断探索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
34、什么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臵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35、推进供给侧改革,必须牢固树立什么理念? 答:创新发展。
第四篇: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笔记
《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学习读本笔记
学习时间:2014年5月19日
学习内容:第一章 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抓好总书记系列讲话的学习
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发表了系列重要讲活。这些系列讲话回答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深入阐释了党的十八大精神,丰富发展了党的科学理论,进一步升华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和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的认识。
一、从国际国内大局看学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的重要性
1、任何思想、任何观点都有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2、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执政,面临着新的国际国内形势。
3、党的十八大开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征程,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奋力开拓改革发展新局
面,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激荡着13亿人的新期盼。
二、从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看学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的重要性。
1、我们当是一个高度重视思想理论建设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2、总书记系列讲话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最新发展。
3、世界在变化,中国在前进。
三、从干部队伍建设看学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的重要性。
1、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人。
2、俗话说:“龙头怎么甩,龙尾怎么甩”。
3、对于干部来说,思想政治素质是第一位的素质。
综上,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为我们在新的起点实现新的奋斗目标提供了基本遵循,要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抓好学习贯彻,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讲话精神上来。
第二章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一、中国梦的提出
2012年11月29日,总书记等来到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基本陈列。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时的深情阐述,是中国梦通过党和国家领导人之口第一次进入公众视野。
二、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
1、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的第一位的问题。
2、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
3、实现中国梦,必须把坚持中国道路作为首要遵循。
三、实现中国梦必须红阳中国精神
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四、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1、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凝聚中国力量是实现中国梦的根
本保证。
2、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
3、中国梦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没一个中华儿
女的共同期盼。
4、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为
之奋斗。
学习时间:2014年5月20日
学习内容: 第三章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应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是全面建设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一、紧紧抓住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主线
第一,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长期实践取得的根本成就。
第二,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位一体构成的。第三,深刻领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第四,深刻领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
第五,深刻领会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二、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
道路决定命运。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
1、中国共产党人探索道路问题,经历了艰辛的过程。
2、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必须牢记远大目标。
3、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必须永不动摇
三、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
1、党的十八大强调指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
2、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要求我们全面准确地认识我国仍将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从全局上和总体上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前进的方向;客观深入地分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不同时期显现的阶段性特征,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和政策。
3、要脚踏实地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奋斗。
第四章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
一、深化改革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综观国际国内形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稳定。
第一,改革开放是一场深刻革命,必须坚持正确方向,沿着正确道路推进。
第二,改革开放是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必须坚持正确的方法论,在不断实践探索中推进。第三,改革开放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坚持全面改革,在各项改革协同配合中推进。第四,稳定是改革发展的前提,必须坚持改革发展稳定的统一。
二、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
推进改革,贵在把握机遇。全面深化改革,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一)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三)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四)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1、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决定着中华民族前途命运。
2、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民族强。
3、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的工作,需要做的事情很多。
四、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1、改革开放是我们的强国之路,30多年来,我们通过开放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强国之路,受到全世界瞩目和高度赞扬。
2、对外开放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3、倡议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
学习时间:2014年5月26日
学习内容:第五章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习近平指出,要加强宪法和法律实施,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权威,形成人们不愿违法、不能违法、不敢违法的法治环境,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习近平强调,我们提出要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所有司法机关都要紧紧围绕这个目标来改进工作,重点解决影响司法公正和制约司法能力的深层次问题。
习近平指出,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任何公民、社会组织和国家机关都要以宪法和法律为行为准则,依照宪法和法律行使权利或权力、履行义务或职责。
习近平强调,我们党是执政党,坚持依法执政,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具有重大作用。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
二、保证宪法全面有效实施
第一,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第二,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第三,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切实保障公民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
第四,坚持党的领导,更加注重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三、做好工青妇工作 1.好好工会工作 2.做好共青团工作 3.做好妇联工作
第六章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一、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我们要按照总书记的要求,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把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和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之下。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
二、认真做好宣传思想工作
习近平指出,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是宣传思想工作必须遵循的重要方针。在全面对外开放的条件下做宣传思想工作,一项重要任务是引导人们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
三、切实加强道德建设
习近平指出,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道德的力量也是无穷的。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
道德是社会关系的基石,是人际和谐和基础,要始终把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作为极为重要的战略任务来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和有力道德支撑。
学习时间:2014年5月27日
学习内容:第七章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2012年11月,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一中全会上讲话中就明确指出,要“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一、高度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
高度关注民生、关心群众生活,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体现,是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穿党的历史的一条红线。关注民生是贯穿我们党历史的一个鲜明特色。
二、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
保障和改善民生,体现在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上。为此,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了以下内容:
1、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2、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
3、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
4、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5、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三、加快推进住房保障体系和供应体系建设 加快推进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建设,是满足群众基本住房需求、实现全体人民住有所居目标的重要任务,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证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必然要求。
四、搞好扶贫开发工作
贫穷是社会不稳定的主要因素。只有消除贫困,社会才会和谐稳定,经济社会才能又好又快发展。扶贫开发是消除贫困的重要途径。必须清醒的看到,消除贫困仍然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项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
第八章 把环境污染治理好、把生态环境建设好
一、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
目前,我国的生态环境形式相当严峻,一些地方环境污染问题相当严重。在30多年快速发展之后,环境问题已经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社会问题;不仅是社会问题,也是政治问题。生态文明建设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保障。生态文明建设是民意所在民心所向。
生态文明建设是党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
二、科学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要求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一)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二)全面促进资源节约
(三)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
(四)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学习时间:2014年6月3日
学习内容:第九章 建设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国防和军队建设。
一、关于强军目标思想的重大意义
建设强大的人民军队是我们党的不懈追求。关于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重要思想,是对我们党建军治军的继承于发展。
1、总书记提出的强军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内在要求。
2、总书记提出的强军目标,是适应国际战略形势和国家安全环境发展变化的迫切需要。
3、总书记提出的强军目标,是对国防和军队建设历史方位和阶段性特点的准确把握。
二、准确把握关于强军目标思想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要求
1、牢牢把握听党指挥这个灵魂。
2、牢牢把握能打胜仗这个核心。
3、牢牢把握作风优良这个保证。
三、坚持用强军目标统领军队建设实践
1、更加注重从思想上政治上建设和掌握部队。
2、坚持不懈拓展和深化军事斗争准备。
3、不折不扣落实依法治军从严治军方针。
4、积极稳妥推进国防和军队改革。
5、进一步走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
第十章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一、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
1、总书记强调,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民族。
2、总书记指出,我们的和平发展道路来之不易,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经过艰辛探索和不断实践逐步形成的。
3、总书记强调,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我们还明确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奋斗目标。
二、做好周边外交工作
1、要着力深化互利共赢格局。
2、要着力推进区域安全合作。
3、要着力加强对周边国家的宣传工作、公共外交、民间外交、人文交流,巩固和扩大我国同周边国家关系长远发展的社会和民意基础。
三、建设海洋强国
1、总书记指出,21世纪,人类进入了大规模开发利用海洋的时期。
2、总书记强调,要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着力推动海洋经济象质量效益型转变。
3、总书记指出,要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着力推动海洋开发方式向循环利用型转变。
4、总书记强调,要开发海洋科学技术,着力推动海洋科技向创新引领型转变。
5、总书记指出,要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着力推动海洋维权向统筹兼顾型转变。
学习时间:2014年6月9日
学习内容:第十一章 全党要大兴学习之风
总书记高度重视学习,强调在全党大兴学习之风。总书记关于学习的思想,别具一格,富有特色,极大地丰富了我们党关于学习的思想宝库。
一、高度重视学习问题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学习、善于学习,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就是一部创造性学习的历史。
二、认真学习中国他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对于中国共产党人来说,学习的内容非常丰富。
三、认真学习党章
党章是党的总章程,集中体现了党的性质和宗旨、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党的重要主张,规定了党的重要制度和体制机制,是全党必须共同遵守的根本行为规范。
四、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
1、习近平同志指出,领导干部要爱读书。第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第二、做好领导工作必须的各种知识书籍。第三、古今中外优秀传统文化书籍。
2、习近平同志指出,领导干部要善读书。第一、要坚持阅读与思考的统一。第二、要坚持读书与运用相结合。第三、要锲而不舍、持之以恒。
第十二章 建设一支宏大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2013年6月,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任务,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关键在党,关键在人。
一、保证党和国家兴旺发达的根本大计
1、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是保证党和国家兴旺发达的根本大计。
2、当前,干部队伍建设正处于重要时期。
3、治国之要,首在用人。
4、一靠自身努力,二靠组织培养。
5、总书记指出,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
6、总书记指出,把好干部选用起来,需要科学有效的选人用人机制。
7、总书记强调,培养选拔年轻干部,事关党的事业薪火相传,事关国家长治久安。
二、全面做好党的组织建设的各项工作
1、组织工作必须认真贯彻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
2、加强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
(1)总书记强调,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
(2)总书记指出,贯彻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必须扎实做好抓基层、打基础工作,使每个基层党组织都成为坚强战斗堡垒。
(3)总书记指出,严肃的党内生活,是解决党内自身问题的重要途径。
3、抓好组织部门自身建设。
学习时间:2014年6月10日
学习内容:第十三章 认真执行八项规定,切实改进作风
一、加强作风建设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的重大政治课题
越是深化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是在这样的条件下长期执政,越要重视加强作风建设,这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的重大政治课题。
二、做坚持实事求是的表率
坚持实事求是,就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就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事求是,就必须始终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
三、加强作风建设必须重视调查研究
搞好调查研究,一定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广泛听取群众意见。调查研究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梳理求真务实的作风,具有追求真理、修正错误的勇气。调查研究方法也要与时俱进。
四、提出和执行八项规定
要强化督促落实,各级督导组要加强督促指导,有针对性地提出要求;各级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要加强指导、严格把关;要充分发挥舆论宣传和监督的作用,引导推动“四风”问题专项整治和制度建设工作扎实开展。
五、倡导厉行节约、反对浪费
人无俭不立,家无俭不旺,党无俭必败,国无俭必亡。浪费也是腐败,节约也是政绩。
第十四章 下最大气力解决好消极腐败问题
一、扎实做好保持党的纯洁性各项工作。保持党在思想上的纯洁性,是保证党的正确政治方向和党的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保持党在组织上的纯洁性,是保持全党步调一致和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组织保证。保持党在作风上的纯洁性,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和不断从人民群众实践中吸取经验、智慧和力量的固本之道。
二、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权力观。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的执政理念,是领导干部掌权用权的本质要求。权力的行使与责任的担当密切相连,有权必有责。有权力的地方必须有监督,没有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
三、领导干部要干干净净干事。第一,领导干部干干净净干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性质和宗旨的内在要求。第二,领导干部要加强修养、提升境界,不断增强干干净净干事的自律能力。第三,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和制度建设,有效促进领导干部干干净净干事。
四、下大气力解决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要从领导干部做起,下大力气解决党内存在的问题,尤其是一些党员干部贪污腐败、脱离群众的问题;要自觉学习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要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与人民群众心心相印、同甘共苦、团结奋斗。
五、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要善于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对腐败,加强反腐败国家立法,加强反腐倡廉党内法规制度建设,让法律制度刚性运行。
学习时间:2014年6月16日
学习内容:第十五章 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在全党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新时期新形势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一次再学习、再教育、再实践,是实现党的奋斗目标、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必然选择,非常紧迫、重要和及时。
一、充分认识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大意义
第一、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
第二、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
第三、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的必然要求。
二、准确把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 第一、牢牢把握目标任务 第二、认真贯彻总要求。
第三、以整风精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第四、坚持领导带头。第五、注重长效机制。
三、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提高领导班子解决自身问题能力
总书记指出,“四风”问题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密切联系。
总书记指出,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必须提高领导班子发现和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总书记指出,党性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必须在严格的党内生活锻炼中不断增强。
四、打铁还需自身硬
第一、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水平。第二、善于观大势、谋大事。第三、全面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第四、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第五、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第十六章 科学对待党的国家的历史
一、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
把历史当作最好的教科书,是总书记的一个重要思想。要继续加强对党史、国史的学习,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做好现实工作、更好走向未来,不断交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答卷。
二、注重学习借鉴历史经验
历史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形成、发展及其盛衰兴亡的真实记录,是前人的“百科全书”。我们要学习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要学习和借鉴中国历史上治国理政的丰富经验。我们要学习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高尚的精神追求。
三、认真学习党的历史
习近平同志强调,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中国近现代以来历史最为可歌可泣的篇章,学习中国近现代史要特别注意学习中国共产党的历史。
四、科学对待党和国家的历史
一是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
二是正确对待党在前进道路上经历的失误和曲折。
三是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学习时间:2014年6月17日
学习内容:第十七章 把握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风格
一、担当意识
1、从总书记系列讲话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强烈的忧患意识。
2、从总书记些列讲话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的担当精神。
3、从总书记些列讲话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的政治勇气。
二、务实作风
求真务实,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以贯之的科学精神,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
三、战略思维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战略思维就是高瞻远瞩、统揽全局、善于把握事物发展总体趋势和方向的能力。
四、辨证方法
辩证思维能力,就是承认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善于抓住关健、找准重点、洞察事物发展规律的能力。
五、历史眼光
总书记系列讲话具有很强的历史感,体现了深远的历史眼光、深厚的历史智慧和深邃的历史思维。
六、创新精神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开放的思想体系,它从不满足于现状,主张批判地吸收人类文明所创造的一切优秀成果,并根据实践的发展不断地进行理论创新。
七、百姓情怀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非常亲民,表现出强烈的群众情怀。我们知道,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全部奋斗的根本目的,是检验我们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是确保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雄厚根基。
八、自律品格
总书记强调,作风建设一定要从上头抓起,各级领导机关、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都要把自己摆进去,带头转作风。
九、朴实文风
总书记系列讲话精辟深刻,说理透彻,贴切实际,质朴生动,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没有套话。
学习时间:2014年6月23日
学习内容:第十八章 领导干部要做学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的表率
要深入学习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系统学习、完整理解、全面掌握深刻领会讲话精神,用讲话精神统一思想、指导实践、推进工作。
一、把总书记系列讲话的学习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
要明确学习的内容、形式和要求,形成声势气势,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二、坚持把总书记系列讲话当作一个科学体系来把握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观点和重要思想,集中体现了党的十八大强调的“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三、在领会总书记系列讲话的精神实质上下功夫
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关键是掌握思想精髓,把握讲话贯穿的坚定信仰追求、历史担当意识、真挚为民情怀、务实思想作风和科学思想方法,更好地用讲话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工作,更好地明确方向、坚定信心、统一思想、开创未来。
四、注意同学习其他重要精神结合起来
要把学习贯彻讲话精神同学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结合起来,同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结合起来,融会贯通、全面把握。
五、紧密联系实际开展学习
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学习的成效在于解决实际问题。
第五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
《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
一、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2012年11月29日,党的十八大闭幕不久,总书记率中央政治局常委和中央书记处的同志来到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总书记深情指出:‚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此后,他又在国内外很多重要场合,对中国梦进行了深刻阐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经提出,就产生强大的号召力和感染力。干部群众畅想中国梦,社会舆论聚焦中国梦,港澳台同胞心系中国梦,海外华人述说中国梦,国际社会关注中国梦,中国梦成为中国走向未来的鲜明指引,成为激励中华儿女团结奋进、开辟未来的一面精神旗帜。1.中国梦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
只有创造过辉煌的民族,才懂得复兴的意义;只有历经过苦难的民族,才对复兴有如此深切的渴望。《复兴之路》展览,回顾了中华民族的昨天,展示了中华民族的今天,宣示了中华民族的明天,生动诠释了近代100多年来中国人民寻梦、追梦、圆梦的历史进程。总书记引用三句诗对这段历史进行了生动叙说。中华民族的昨天,可以说是‚雄关漫道真如铁‛;中华民族的今天,可以说是‚人间正道是 沧桑‛;中华民族的明天,可以说是‚长风破浪会有时‛。这三句诗将中华民族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熔铸于百余年中国波澜壮阔、沧桑巨变的历史图景,镌刻于几代人为民族复兴奋斗的艰辛历程,发人深省、催人奋进。中国梦,反映了近代以来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美好夙愿,进一步揭示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和当代中国的发展走向,指明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
2.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
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宏大叙事‛的国家梦,也是‚具体而微‛的个人梦。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中国这么大一个国家,就像是在大海中航行的一艘超级巨轮。在这艘巨轮上,我们每个人都是‚梦之队‛的一员,都是中国梦的参与者、书写者,都应当同舟共济、齐心协力、奋勇前行。当今时代是放飞梦想的时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美好梦想。中国梦的广阔舞台,为个人梦想提供了蓬勃生长的空间;每个人向着梦想的不断努力,又都是实现伟大中国梦的一份力量。只要每个人都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梦想之中,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就会汇聚成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力量。
3.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这为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继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指明了方向。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梦想。4.实干才能梦想成真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每一个人付出艰苦努力,用实干托起中国梦。总书记强调:‚面向未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靠实干,基本实现现代化要靠实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靠实干。‛
5.中国梦与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相通
如何看待中国梦与世界其他国家人民梦想的关系,中国梦将给世界带来什么?对此,总书记多次宣示:中国梦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与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息息相通,中国人民愿意同各国人民在实现各自梦想的过程中相互支持、相互帮助。中国将始终做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坚持走共同发展道路,继续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将自身发展经验和机遇同世界各国分享,欢迎各国搭乘中国 发展‚快车‛、‚便车‛、‚顺风车‛,实现共同发展,让大家一起过上好日子。
二、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关于全面深化改革 1.改革是一场深刻革命
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总书记强调:‚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我国过去3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我国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依靠改革开放。
2.把握全面深化改革总要求
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有管总的目标。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总部署、总动员,勾画了到2020年全面深化改革的时间表、路线图,形成了改革理论和政策的一系列新的重大突破。这是改革进程向前拓展的客观要求,体现了我们党对改革认识的深化和系统化,对于干部群众准确把握中央精神,统一思想、统一意志,凝聚起推进改革的强大合力,具有重大意义。
3.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的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
4.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我们党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总书记强调,要科学统筹各项改革任务,推出一批能叫得响、立得住、群众认可的硬招实招,处理好改革‚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的关系,突破‚中梗阻‛,防止不作为,把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来,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5.处理好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关系
全面深化改革,触及深层次的社会关系和利益调整,凝聚改革共识难度加大,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任务艰巨,协调不顺,处理不好,改革就难以顺利推进,难以取得成功。要牢固树立进取意识、机遇意识、责任意识,坚持辩证法,从纷繁复杂的事物表象中把准改革脉搏,不断探索改革的内在规律,重点把握和处理好几个重大关系。6.争当改革的促进派和实干家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当前我国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能否坚定信心、凝聚力量、攻坚克难,确保各项改革举措落地生根,直接决定着改革成败。总书记指出:‚要注重调动各方面推动改革、参与改革 的积极性,鼓励广大干部既当改革促进派又当改革实干家,盯住干、马上办。‛
三、提高解决改革发展基本问题的本领 ——关于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既部署‚过河‛的任务,又指导解决‚桥或船‛的问题,为我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树立了典范。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既要准确理解讲话提出的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又要深刻把握讲话贯穿的科学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不断提高攻坚克难、化解矛盾、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更好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1.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
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刻揭示了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在当今时代依然有着强大生命力,依然是指导我们共产党人前进的强大思想武器。‛我们党自成立起就高度重视在思想上建党,其中十分重要的一条就是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和武装全党。学哲学、用哲学,是我们党的一个好传统。要原原本本学习和研读经典著作,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
2.保持战略定力
战略定力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当 今时代,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社会全面开放,国内国外各种思潮、各种观点甚至各种奇谈怪论多得很,众说纷纭、泥沙俱下,可谓‚乱花渐欲迷人眼‛。总书记指出:‚在这样的复杂环境中,保持理论上的清醒、增强政治上的定力是很要紧的。‛
3.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底线思维能力
我们党面对着十分复杂的国内外环境,肩负着繁重的执政使命,如果缺乏科学理论思维的有力支撑,就难以战胜各种风险和困难,难以不断前进。要切实提高运用科学理论思维观察事物、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4.调查研究是一项基本功
总书记指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研究问题、制定政策、推进工作,刻舟求剑不行,闭门造车不行,异想天开更不行,必须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不断增强看问题的眼力、谋事情的脑力、察民情的听力、走基层的脚力。5.发扬钉钉子精神
干事业好比钉钉子。钉钉子往往不是一锤子就能钉好的,而是要一锤一锤接着敲,直到把钉子钉实钉牢,钉牢一颗再钉下一颗,不断钉下去,必然大有成效。如果东一榔头 西一棒子,结果很可能是一颗钉子都钉不上、钉不牢。做工作、干事业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发扬钉钉子的精神,不折腾、不反复,切实把工作落到实处,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6.依靠学习走向未来
我们党历来重视抓全党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学习。在每一个重大转折时期,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党总是号召全党同志加强学习;而每次这样的学习热潮,都能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实现大发展大进步。总书记指出,全党同志一定要善于学习、善于重新学习,要有本领不够的危机感,以时不我待的精神,一刻不停地增强本领。只有全党本领不断增强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才能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