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医学检验专业第十五次校际协作会议
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医学检验专业第十五次校际协作会议
暨全国检验医学教育教学研讨会
会议纪要
一、由成都医学院承办的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医学检验专业第十五次校际协作会议暨全国检验医学教育教学研讨会,于2007年10月19日至10月22在四川省成都市明珠国际洒店隆重召开。重庆医科大学、上海交大医学院、温州医学院、第三军医大学、江苏大学医学技术学院、天津医科大学、蚌埠医学院、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北华大学、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大连医科大学、南京医科大学、武汉大学、福建医科大学、中山大学、大连大学、广东医学院、海南医学院、贵阳医学院、河北医科大学、成都医学院、宁夏医学院、安徽医科大学、东南大学、广州医学院、桂林医学院、河北北方学院、河南新乡医学院、湖北中医学院、吉林医药学院、佳木斯大学临床医学院、南昌大学、广州南方医科大学、南通大学、昆明医学院、泸州医学院、牡丹江医学院、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山西长治医学院、苏州大学、泰山医学院、西安医学院、湖南湘南学院、徐州医学院、郑州大学、佛山科技学院医学院、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成都中医药大学(原四川卫生干部管理学院)、哈医大大庆校区、江苏淮阴卫生高职、安徽医学高专、湖南邵阳医学高专、怀化医学高专、九江学院医学院、山东医学高专、四川中医药高专、浙江宁波天一职业技术学校、浙江省绍兴文理学院医学院、湖南师大医学院、广东湛江卫生学校、广州医学院从化学院、浙江中医药大学、右江民族医学院等63家单位的167名代表参加了这次盛会。本次会议由涂植光理事长,徐克前、汪云利副理事长和吕建新秘书长主持。会议共收到论文115篇。内容涉及检验医学教育教学的教育模式、学科建设、课程设置、实践教育、毕业论文等广泛的领域。
本次会议适逢成都医学院60周年校庆,因此会议开幕式在成都医学院举行。由副理事长汪云利教授主持,成都医学院党委书记冯有明代表承办单位致欢迎词,理事长涂植光教授致开幕词,副理事长徐克前教授代表本次会议和尹一兵教授代表各兄弟院校向成都医学院赠送了礼品,以表示对建校60周年的祝贺,以及对成都医学院给予本次会议大力支持的感谢。开幕式后全体与会代表还参加了成都医学院60周年校庆的庆典大会。
二、大会邀请中华医学会医学检验分会主任委员丛玉隆教授作了“更新观念、抓住机遇,促进检验医学的发展”的专题报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检验系主任、全国医学技术教指委主任樊绮诗教授就有关教指委的组织结构、任务和工作开展情况向与会代表作了介绍。
有26位代表作了大会交流。分别围绕医学检验专业实习基地建设与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医学检验专业高职高专层次的技能培养;临床检验诊断学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和经验;其它有特色的教学改革成果与心得等;内容丰富多彩、各有特色。吕建新教授所作《关于医学检验专业发展的再思考》的发言,就当前医学检验专业办学中的本科教育学制、课程设置、检验医师与检验技师岗位设置等热点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受到与会代表的关注和共鸣。
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医学检验专业校际协作会各专业学组向大会汇报了近两年的工作情况。
三、第六届理事会任期届满。根据本会章程,于10月19日晚召开第六届理事工作会议,就有关校际协作理事会换届工作等相关事宜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并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即第七届理事会和常务理事会。根据协商,凡参加本次会议并参与投票选举的单位,即成为第七届理事会理事单位。第七届理事会理事单位由重庆医科大学、上海交大医学院、温州医学院、第三军医大学、江苏大学医学技术学院、天津医科大学、蚌埠医学院、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北华大学、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大连医科大学、南京医科大学、武汉大学、福建医科大学、中山大学、大连大学、广东医学院、海南医学院、贵阳医学院、河北医科大学、成都医学院、宁夏医学院、吉林医药学院、昆明医学院、湖北中医学院、安徽医科大学、郑州大学、广州医学院、广州南方医科大学、东南大学、南通大学、河南新乡医学院、湖南师大医学院、泰山医学院、桂林医学院、河北北方学院、佳木斯大学、南昌大学、苏州大学、泸州医学院、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湘南学院、徐州医学院、牡丹江医学院、西安医学院、山西长治医学院、佛山科技学院医学院、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成都中医药大学、哈医大大庆校区、江苏淮阴卫生高职、安徽医学高专、九江学院医学院、山东医学高专、怀化医学高专、四川中医药高专、浙江绍兴文理学院医学院、宁波天一职业技术学校、湖南邵阳医学高专、广东湛江卫生学校等60所院校组成;常务理事单位由28所院校组成,分别是重庆医科大学、上海交大医学院、温州医学院、第三军医大学、江苏大学医学技术学院、天津医科大学、蚌埠医学院、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北华大学、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大连医科大学、南京医科大学、武汉大学、福建医科大学、中山大学、大连大学、广东医学院、海南医学院、贵阳医学院、河北医科大学、成都医学院、宁夏医学院、佛山科技学院医学院、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成都中医药大学、哈医大大庆校区、江苏淮阴卫生高职、安徽医学高专。
第七届理事会由涂植光教授任名誉理事长;重庆医科大学尹一兵教授担任理事长;按照理事会章程,成都医学院(汪云利教授)和宁夏医学院(张建中教授)为副理事长单位;温州医学院(吕建新教授)担任秘书长。
四、经过3天的交流学习和研讨,大会圆满完成了各项议程,达到了预期目的,隆重闭幕。闭幕式上,第七届理事会理事长尹一兵教授作了表态发言。会议向涂植光教授在担任第六届理事会理事长期间所作的贡献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并致以敬意。涂植光教授致答谢词。
第十六次校际协作会议(2009年)将由宁夏医学院承办。宁夏医学院副院长王惠堂教授在闭幕式上致了邀请词。表示一定要把十六次协作会议办好,把会议办成一个和谐的会、进步的会和创新的会,一定会办成使理事会满意,参会代表满载而归的会。
经过激烈竞争,昆明医学院将承办2011年的第十七次校际协作会议。
会议取得圆满成功。向为本次会议付出辛劳的成都医学院致敬,向为本次会议提供方便的成都明珠国际饭店以及关心本次会议的所有单位和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医学检验专业校际协作会
成都医学院 二OO七年十月二十三日
第二篇: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医学信息
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医学信息
学术会议纪要
一、会议概况
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医学信息学术会议于2009年10月28日至11月1日在云南省昆明市天和酒店召开。来自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解放军系统的182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开幕式由中华医学会医学信息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徐一新教授主持,中华医学会杨民副秘书长代表中华医学会致开幕词,主任委员王汝宽教授代表医学信息分会致欢迎词。中华医学会副秘书长韩晓明、信息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代涛,副主任委员王铁成和中华医学会组织管理部主任张辉出席了会议。
二、会议论文及交流情况
会议共收录论文220篇,是历年学术会议中收录论文数量最多,学术质量较高的一次。编辑出版了《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医学信息学术会议论文汇编》,并制作了全文光盘。其中经分会常委会讨论、确定大会专题报告7篇(实际报告6篇),审稿确定大会发言论文27篇(实际报告16篇),青年论坛交流论文32篇(实际报告22篇),其余均为书面交流,全文刊登。
大会组织的7篇专题报告,分别是: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王汝宽教授的“医学信息工作在医学转型中的作用”;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代涛研究员的“新医改形势下的卫生信息化建设”;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信息研究所刘岩教授的“我国医学情报事业的回顾与展望”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崔蒙研究员(因故未到会交流)的“中医药信息学内涵研究”;南通大学董建成教授的“中国医疗卫生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解放军医学图书馆湛佑祥研究员的“我国医学图书馆事业的回顾与展望”;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王伟教授的“我国医学信息教育与改革得回顾与展望”。
专题报告重点介绍了新中国成立60周年,特别是改革开发30年来我国医学信息学在医学图书馆、医学情报、医学信息教育和医院信息化等多方面所取得的成绩。既有对我国医学信息事业发展的历史回顾、也有对未来事业发展的前景展望。专题报告宏观性、综合性和战略性较强,与会代表开阔了视野,启迪了思维。
在本次收录的大会发言和青年论坛中,内容涉及医学信息研究、医学信息技术、医学信息资源建设与管理、医学信息学教育、医学信息计量学、医院信息化和医学信息人才培养等多方面。
多年来,年会的大会发言力求向与会代表介绍医学信息领域的新思想、新概念、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本次大会发言的特点为:
1、医学情报研究更加贴近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如:健康中国2020战略规划科技支撑与前沿领域;
2、医学科技查新工作向规范化发展,如:医学科研论文查收查引工作规范化探讨;
3、信息计量学研究更加深入,如:信息计量学研究现状、发展趋势、热点分析等;
4、医院信息化已经成为医院开展医疗服务工作的重要支撑,如:构建基于组件开发与HIS系统无缝连接的RIS/PACS系统,北京地区区域PACS建设的探讨等;
5、医学信息机构要为突发灾害做好信息服务。如:汶川地震后医学信息服务的实践与启示。
会议继续组织了青年论坛交流,它为培养年轻人提供了特殊的讲台,也是近年来学术会议一直延续的特点之一。本次青年论坛报告特点为:
1、战略层次较高,如:部分国家医学科技发展战略比较初探、组织领域国际卫生发展研究文献的情报学分析;
2、医学信息研究的内容较贴近医学前沿,如:运用非相关文献知识发现方法挖掘疾病的潜在相关基因、循证医学的应用研究等;
3、医学信息研究与高新信息技术紧密结合,如:云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
1医疗信息化、云的区域电子健康档案存储与交换构架、WEB2.0的医学信息学专业学习的平台设计等;
4、医学情报的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研究更加深入,如:生物医学实体关系抽取的研究、本体的文本挖掘结果的存储与表现等。
从专题报告、大会交流到青年论坛交流论文均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它较全面的反映了我国医学信息事业近年来的学术成就与进展,使与会代表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我国当前医学信息学的研究热点和动向,对促进学科的发展与学术交流以及推动医学信息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代表们一致认为,学术交流内容宏观、综合、新颖、前瞻、信息量大,拓展了知识面,同时又能紧密结合本职工作,既提高学术水平又增强了实际工作能力,对进一步提高学术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本次会议首次使用了中华医学会信息管理平台,进行网上学术会议管理工作。从征集论文、专家审稿到参会代表的注册,全部实现了互联网远程管理。所以,本次年会无论从收集的论文数量到参会代表的人数,都是近年来最多的一次。他对提高工作效率、审稿结果科学客观与真实,提升学术会议质量及扩大学科的影响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优秀论文评审结果
会议由分会主任委员王汝宽教授主持闭幕式,徐一新教授做了会议的学术总结,全面概括了本次会议的主要学术内容和主要学术特点。接着王汝宽教授宣布了本次会议经专家小组评审获得大会交流和青年论坛优秀论文作者的名单。大会交流优秀论文分别为:田玲等的“健康中国2020战略规划科技支撑与前沿领域”;张红萍等的“拓展情报所业务为政府部门服务-江苏省卫生科研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与维护”;王伟等的“国际信息计量学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张士靖的“信息素养教育现状及思考”;邹立君的“高校合并对高等院校医学图书馆的影响及对策”;崔雷等的“基于本体的转化医学信息组织表达方法的探索。青年论坛交流优秀论文分别是杜甲珺等的“中文用户健康词表构建方法的实证研究”;蒋筱等的“特征因子(Eigenfactor)与期刊评估;师成虎等的“培养循证医学信息人才的探索与实践”;胡新平等的“云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医疗信息化研究。
会议在热烈欢快的气氛中由参会的常委向获奖者颁发了获奖证书和奖金,对获奖者表示祝贺与鼓励。
四、学组活动及换届改选情况
会议期间,中华医学会医学信息学分会的医学教育学组、医学查新学组和医院信息化学组分别开展了学术活动,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召开了编委会议。
会议期间由中华医学会组织管理部组织召开了中华医学会医学信息学分会第四届委员改选工作会议,选举并产生了中华医学会医学信息学分会第五届委员会。主委委员为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的代涛所长、候任主任委员为复旦大学图书馆的徐一新副馆长,副主任委员分别为中华医学会的杨民副秘书长、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信息研究所的刘亚民所长、解放军医学图书馆的湛佑祥馆长和中华医学会的王铁成副编审。
在本次学术会议期间还首次举办了小型展览,为参展厂家提供了展示其产品的平台,得到了参展厂家的一致好评。会议得到清华同方光盘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康健查查网络科技有限公司、Springer中国有限公司、Sage中国公司、Elserier中国公司和Swets中国代表处的支持与帮助。
中华医学会医学信息学分会
2009年11月1日
供稿:刘文君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