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央一号文件关注六大主题

时间:2019-05-14 00:51: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7中央一号文件关注六大主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7中央一号文件关注六大主题》。

第一篇:2017中央一号文件关注六大主题

2017中央一号文件关注六大主题

2月5日,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由新华社受权发布,六大主题投资机会值得关注。在此之前的2016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2017年重点任务之一。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

1)因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等持续攀升等原因,当前国内粮价高出国际市场30%-50%,竞争力缺乏,小规模、高成本的农业生产模式难以持续。2)因消费结构升级、价格机制问题等原因,部分农产品供需结构矛盾突出,大豆供小于求、进口激增,玉米供大于求、库存高企。3)最近十几年我国粮食生产量、进口量和库存量“三量齐增”,广义粮食安全存在结构性隐患,粮食财政负担沉重。4)我国农业生产粗放,单位耕地化肥农药使用量偏高、利用率低,农业面源污染问题严重,优质绿色农产品供给不能满足需求,农业拼资源拼投入的传统老路难以为继。5)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艰巨。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内容:

1)本质:以改革推动农业农村发展从过度依赖资源消耗向绿色生态可持续转变,从主要满足“量”的需求向更加注重满足“质”的需求转变。2)三条底线:粮食生产能力不降低、农民增收势头不逆转、农村稳定不出问题。3)六大任务:调结构,优化产品结构和区域结构等。提品质,下大力气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促融合,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去库存,加快消化玉米等个别农产品积压库存。降成本,通过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促进机械化提档升级等节本增效。补短板,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态环境。4)根本途径:改革体制创新机制,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激活市场、要素、主体。5)2017年亮点举措:盘活集体建设用地、打造田园综合体。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投资机会:

禽畜养殖、土地流转(农垦)、现代种业、农田水利基建、化肥农药、绿色环保农机。1)畜禽养殖产品价格或因环保整治在2017年上半年走高。2)土地流转主题或受益地价重估,农垦改革释放红利。3)现代种业发展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源头,政策支持力度大。4)农田水利等基建因节水、补短板、PPP等空间广阔。5)化肥农药行业优势龙头受益零增长政策、环保压力去产能。6)绿色环保农机受益土地流转、化肥农药零增长。

第二篇:历届中央一号文件主题

历届中央一号文件主题

中央历届一号文件

“三农”问题在中国的改革开放初期曾是“重中之重”,中共中央在 1982 年至 1986 年连续五年发布以农业、农村和农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对农 村改革和农业发展作出具体部署。这五个“一号文件”,在中国农村改革史上成 为专有名词——“五个一号文件”。时隔 18 年,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于 2003 年 12 月 30 日签署《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回归农业。

2005 年 1 月 30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 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即第七个一号文件公布。

2006 年 2 月 21 日,新华社受权全文公布了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主 题的 2006 年中央“一号文件”。

2007 年 1 月 29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 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下发。

2008 年 1 月 30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 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下发。

2009 年 2 月 1 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 关于 2009 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公布。

2010 年 2 月 1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 进一步夯 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

2011 年 1 月 29 日,《中共中央下发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2012 年 2 月,《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 若干意见》 下发。至此,中央在新世纪已出台了九个关注 “三农” 工作的中央 “一 号文件”。鉴于中央一号文件的重要作用,我们总结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历 次涉农问题的中央一号文件的主要精神,供大家回顾和参考,从中可以看出中央 在农村改革和发展方面的政策轨迹。

突破僵化体制 1982年1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第一个关于 “三农” 问题的 “一号文件”,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农村改革进行了总结,并对当年和此后一个时期农村改革和 农业发展作出了具体部署。文件突破了传统的“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体制,明确指出包产到户、包干到户或大包干“都是社会主义生产责任制”。

联产承包制是伟大创造 1983年1月,第二个中央 “一号文件” 《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 正式颁布。这个文件从理论上说明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党的领导下中国 农民的伟大创造,是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化理论在我国实践中的新发展”。文件 提出,稳定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是当前的农村工作的主要任务;森林过伐、耕地减少、人口膨胀,是我国农村的三大隐患。解决上述三个问题,必须强调党 员、干部带头,模范地执行政策,杜绝不正之风。要按照我国国情,逐步实现农 业的经济结构改革、体制改革和技术改革,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农 业发展道路。

承包土地15年不变 1984年1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一九八四年农村工作的通知》,即第三个“一号文件”。强调要继续稳定和完善联产承包责任制,延长土地承包 期。为鼓励农民增加对土地的投资,规定土地承包期一般应在15年以上,生产 周期长的和开发性的项目,承包期应当更长一些。文件明确了农村进行商品生产 的重要性,提出只有发展商品生产,才能进一步促进社会分工,把生产力提高到 一个新的水平,才能使农村繁荣富裕起来,才能使我们的干部学会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利用价值规律,为计划经济服务,才能加速实现我国社会主义农业的现代 化。继续坚持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

扩大市场调节力度 1985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 政策》,即第四个“一号文件”。取消了30年来农副产品统购派购的制度,对 粮、棉等少数重要产品采取国家计划合同收购的新政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进 一步系统化,同时从农产品统派购制度、产业结构调整、交通、支持乡镇企业、鼓励人才流动、放活金融政策、加强小城镇建设等十个方面活跃农村经济。文件 还提出扩大市场调节,使农业生产适应市场的需求,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合理化,进一步把农村经济搞活。国家还将农业税由实物税改为现金税。

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 1986年1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一九八六年农村工作 的部署》,即第五个“一号文件”。肯定了农村改革的方针政策是正确的,必须 继续贯彻执行。文件进一步摆正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在肯定原有的一靠 政策、二靠科学的同时,强调增加投入,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同时明确提出个 体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必要补充,允许其存在和发展。文件指出农业的物质技 术基础还十分脆弱,一部分地区农民种粮的兴趣有下降的迹象,在农村经济新旧 体制交替过程中出现了不协调现象,城乡改革汇合后各方面利益关系的调节更加 复杂。要认识到,发展国民经济以农业为基础,不但反映经济规律,也反映着自 然规律,必须坚定不移地把它作为一个长期的战略方针。

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 2004年2月8日,针对近年来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增长缓慢的情 况,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成为改革 开放以来中央的第六个“一号文件”,也是时隔18年后中央再次把农业和农村 问题作为中央”一号文件”的主题。文件要求,要调整农业结构,扩大农民就业,加快科技进步,深化农村改革,增加农业投入,强化对农业支持保护,力争实现 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尽快扭转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2005年1月3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 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 即改革开放以来中央第七个,“一号文件”。文件要求,要稳定、完善和强化各项支农政策,切实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继续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努力实现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2006年2月2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 设的若干意见》,即改革开放以来中央第八个“一号文件”。文件要求,要完善 强化支农政策,建设现代农业,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加强基 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推进 >> 农村综合改革,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良好开局。

发展现代农业是建设新农村的首要任务 2007年1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即改革开放以来中央第九个,“一号文件”。文件要求,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 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 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

进一步夯实农业基础 2008年1月3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 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即改革开放以来中央第十个“一号 文件”。文件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要求切实加大“三农”投入力度,巩固、完善、强化强农惠农政策,形成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良性互动格局,探索建立促 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并制定一系列政策措施。文件以切实加强农业基 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为主题,切中了当前农业农村发展的要害,抓住了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问题,是党中央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出 发,从农村发展迫切需要出发,对“三农”工作作出的重大部署。

把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 2009年2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 续增收的若干意见》。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第十一个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 文件。《意见》指出,必须切实增强危机意识,充分估计困难,紧紧抓住机遇,果断采取措施,坚决防止粮食生产滑坡,坚决防止农民收入徘徊,确保农业稳定 发展,确保农村社会安定。“一号文件”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继续提供有 力保障 充分用好重农强农的政策武器 稳定粮食生产 保障有效供给 我国加大支持农民种粮力度 全力解决农民工就业。

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 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 2010年2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 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第十二个以“三 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意见》指出,当前,我国农业的开放度不断提高,城乡经济的关联度显著增强,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日益加大,农业农村发 展的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在积累增多,各种传统和非传统的挑战也在叠加凸显。面对复杂多变的发展环境,促进农业生产上新台阶的制约越来越多,保持农民收 入较快增长的难度越来越大,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要求越来越高,破除城乡二元 结构的任务越来越重。加快水利改革发展 2011年1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 定》。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第十三个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也是新中 国成立62年来中共中央首次系统部署水利改革发展全面工作的决定。文件出台 了一系列针对性强、覆盖面广、含金量高的新政策、新举措。文件强调,把水利 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把农田水利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 务,把严格水资源管理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举措,大力发展民生水 利,努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水利现代化道路。

推进农业科技创新 2012年2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 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文件指出,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根本出路在科技。农业科技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的基础支撑,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必然选择,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决定力量,具有显著的公共性、基础性、社会性。

农民——农业——农村——农业——农业——农业农村——城乡发展——水利改革(河的两边一边是城、一边是乡;一边是农业一边是农村)——科技创新(从最熟悉的2004、2007、2012年开始记忆)

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呢增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夯实农业的基础地位;促进农业农村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统筹城乡发展,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基础地位;加快农村水利建设;推进农业科技创新;

第三篇:历年中央一号文件主题

历年中央一号文件主题

2014年: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2013年: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

2012年: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 2011年:加快水利改革发展

2010年: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

2008年: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 2007年:积极发展现代农业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006年: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005年: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 2004年: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

第四篇:解读2012中央一号文件六大亮点

解读2012中央一号文件六大亮点(1)

核心提示2月1日,以“农业科技”为关键词的中央一号文件由新华社受权发布,这也是自2004年以来中央连续发布的第9个以“三农”为主题的“一号文件”。今年的一号文件新意亮点何在,有哪些新论述、新思路、新举措?

亮点一:把”农业科技“摆上更加突出位置

文件表述: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根本出路在科技。农业科技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支撑,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必然选择,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决定力量,具有显著的公共性、基础性、社会性。必须紧紧抓住世界科技革命方兴未艾的历史机遇,坚持科教兴农战略,把农业科技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下决心突破体制机制障碍,大幅度增加农业科技投入,推动农业科技跨越发展,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注入强劲动力。

农业部总经济师、新闻发言人陈萌山:“今年的中央1号文件突出强调农业科技创新,把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作为农产品生产保供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撑,在中国农业科技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关于农业科技创新的问题,中央1号文件进一步明确了农业科技的定位、定性和定向。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宏观室主任党国英:今年中央1号文件从三方面确保我国农业科技的发展:明确了发展农业科技的责任;国家将确保加大用于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致力于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制。

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 根本出路在于通过科技创新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亮点二:在政策设计上,明确“三大指向”强农惠农富农

文件表述:进一步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奋力夺取农业好收成,合力促进农民较快增收,努力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专家解读: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陈锡文:在“三农”政策体系上,明确提出“三大指向”。过去一直提“支农”,后来提“支农惠农”,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科学地表述为“强农惠农”,这次一号文件又提升到“强农惠农富农”。这是重中之重战略思想的丰富发展,是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方针的细化实化,是强化农业基础、惠及农村发展、富裕农民生活的精炼表述和精辟概括。

(来源:新华网)解读2012中央一号文件六大亮点(2)

2012年02月03日10:06 手机看新闻

亮点三:在总体思路上,提出“三强三保”

文件表述:围绕强科技保发展、强生产保供给、强民生保稳定,进一步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奋力夺取农业好收成,合力促进农民较快增收,努力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专家解读

农业部总经济师、新闻发言人陈萌山:虽然我国农业科技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与建设现代农业的新要求相比,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差距仍然较大,突出表现在“三个不足”: 一是创新成果供给不足。农业科技总体水平还不高,跟踪式、模仿式,甚至低水平重复式研究还较多,类似杂交水稻、黄淮海综合治理等重大成果多年少见,我国50%以上的生猪、蛋肉鸡、奶牛良种,90%以上的高端蔬菜花卉品种依赖进口。二是农技推广服务不足。基层农技推广体系还存在许多突出问题,如管理体制不顺、运行机制不活、经费投入不足、条件建设薄弱、人员素质不高,等等,推广能力落后于生产和农民需要。专业化和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还相对滞后,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要求。三是农业人才总量不足。农业科研缺乏领军人才,基层农技人员年龄老化问题突出。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农村“谁来种地”、“谁来养猪”已成为绕不过的严峻问题。

解读2012中央一号文件六大亮点(3)

亮点六:在提升农技推广服务能力上,集中出台“三大政策”

文件表述:对扎根乡村、服务农民、艰苦奉献的农技推广人员,要切实提高待遇水平,落实工资倾斜和绩效工资政策,实现在岗人员工资收入与基层事业单位人员工资收入平均水平相衔接。进一步完善乡镇农业公共服务机构管理体制,加强对农技推广工作的管理和指导。切实改善基层农技推广工作条件,按种养规模和服务绩效安排推广工作经费。2012年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基本覆盖农业县(市、区、场)、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条件建设项目覆盖全部乡镇。

盘点近年中央“一号文件”:连续九年力挺“三农”

“八连增”“八连快”凸显三农“黄金期”

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增强农业气象科技实力

(来源:新华网)

第五篇:中央一号文件

对中央一号文件的理解和认识

“中央一号文件”原指中共中央每年发的第一份文件。现在已经成为中共中央重视农村问题的专有名词。

一号文件中提到的问题是中央全年需要重点解决,也是当前国家亟需解决的问题,更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难度。比如我国是个农业大国,也是个农业弱国,农民在全国人口总数中占有绝大的比例,农民的平均生活水平在全国处于最低阶层。而农村的发展问题千头万绪、错综复杂,因此“三农”问题就是目前我国亟需解决的问题,因此中共中央在1982年至1986年连续五年发布以农业、农村和农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对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作出具体部署。2004年至2011年又连续八年发布以“三农”(农业、农村、农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了“三农”问题在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重中之重”的地位。

“三农”问题在中国的改革开放初期曾是“重中之重”,中共中央在1982年至1986年连续五年发布以农业、农村和农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对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作出具体部署。群众宣讲中央一号文件

这五个“一号文件”,在中国农村改革史上成为专有名词——“五个一号文件”。时隔18年,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于2003年12月30日签署《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回归农业。2005年1月3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即第七个一号文件公布。2006年2月21日,新华社受权全文公布了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主题的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2007年1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下发。2008年1月30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下发。至此,中国在新世纪已连续出台了五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有力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开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局面,也给农业健康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和农村长期稳定带来强劲的动力。

以下是中央一号文件的部分亮点内容:

1982年1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第一个关于 “三农”问题的 “一号文件”,对迅速推开的农村改革进行了总结。文件明确指出包产到户、包干到户或大包干 “都是社会主义生产责任制”,同时还说明它 “不同于合作化以前的小私有的个体经济,而是社会主义农业经

济的组成部分”。

2006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即第八个 “一号文件”。这份2006年中央 “一号文件”显示,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历史任务将迈出有力的一步。

2012年2月1日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是新世纪以来指导“三农”工作的第9个中央一号文件。一号文件突出强调部署农业科技创新,把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作为今年“三农”工作的重点

通过上面三个主要内容,我们可以看出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要求,但也有共同特点,可以总结为:

一是强调粮食主产区农民增收和贫困地区农民增收这两个重点和难点。

二是从农业内部、农村内部和农村外部这三个层次,提出促进农民扩大就业和增加收入的有关政策。

三是从为农民增收创造必要外部条件的角度,提出了开拓农产品市场、增加对农业和农村投入,以及深化农村改革的政策措施。

四是强调了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领导、落实政策。

通过各机关对中央一号文件的解读,我们可以深刻的体会到国家加大对“三农”问题的解决力度具有深刻的历史价值,尤其是近五年来的一号文件的意义更加深刻。

首先,我国农村已形成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农业和农村政策体系框架:全面取消农业税;对农业生产实行直接补贴;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重点转向农村;在全国农村普遍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保障农民工权益等。新的农业和农村政策框架体系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实现城乡一体化新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财政保障和政策支持。

其次,近年来的5个中央一号文件,按照“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思路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形成支农惠农的长效机制,我国农业生产的“怪圈”开始被打破,粮食生产已经连续5年丰收。

再次,加大力度建立健全适应现代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基础设施。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今后将逐步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包括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水平,增强农村基本医疗服务能力,稳定农村生育水平,繁荣农村公共文化,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2008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实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目前,全国已有90%的农民参加新型合作医疗。各地加大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按照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加强农村基

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市场和农业服务体系”的要求,今年5月,商务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联合下发《关于加强农村市场体系建设的意见》。

由此可见,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我国在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也全面加强农村社会基础设施建设,意义深远。

一号文件的颁布具有明显的现实性、时代性和前瞻性,它直接指导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更为重要的是,十个“一号文件”的颁布,使中国农民真正地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益,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和农村生产力的发展。综观改革开放以来的十个“一号文件”,可以得出以下三个基本经验:

第一,激发农民的主体性。农民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主体,农民在思想上如果认识不清,“三农”问题便不能解决。十个中央“一号文件”的颁布与执行,表明了党和国家把“三农”问题摆到了“重中之重”的位置,“三农'问题的真正解决必须从思想上解决农民对党和国家政策的忧虑与担心,使农民利益真正落到实处。

第二,解决“三农”问题必须“三重”。解决“三农”问题要落实到具体实践中,一是必须重落实。“二是必须重统筹。必须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路上做文章,改革要向与农业、农村、农民关系密切的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全面推进,从城乡一体的角度通盘考虑农村的基础设施、就业、教育、医疗、文化、社会保障等,为解决”三农"问题创造良好的内部与外部环境;三是必须注重实效。中央颁布十个“一号文件”说明,在解决“三农”问题的过程中,实效非常重要,即主动适应发展阶段的变化,不断地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及时调整政策趋向,把“一号文件”的主要精神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去,真正把农业和农村经济摆在重要位置、落实到位。

第三,开拓解决“三农”问题的新途径。中国的发展必须立足农村现实,必须着力于解决“三农”问题。十个“一号文件”无可辩驳地说明了这一点,在新的历史时期和发展阶段,在我国发展过程中,这一精神尤为重要。只有依靠这一精神,才能正确处理各种关系,使党的农村政策落到实处、收到实效,只有依靠这一精神,才能顺应时代发展,形成正确的制度与体制。因此,在“三农”问题的解决中,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在深化改革中开拓发展新途径,破除一切妨碍发展的观念、改变一切束缚发展的做法、革除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只有这样,“三农”问题的真正解决才有希望。

农业稳则基础牢、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问题依旧存在,由于历史上所形成的制度与体制障碍,农村的落后与贫穷、愚昧和偏僻、偏执与保守,与城市相比较还存在一定的反差。因此,加强“三农”工作,着力解决“三农”问题,关系着党和国家的全局,关系着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关系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远发展,也关系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以上就是我对中央一号文件的理解和体会,通过进一步的学习我们会更加体会到国家以农业为本的治国之策。

财务091

王军强 2009091031

下载2017中央一号文件关注六大主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7中央一号文件关注六大主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央一号文件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全文) 2013-2-1 9:20:00 中国食品科技网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 (2012年12月31日)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坚......

    中央一号文件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全文) 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全文如下: 2011年,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中央决......

    中央一号文件

    “中央一号文件”原指中共中央每年发的第一份文件。但是现在“中央一号文件”已经成为中共中央重视农村问题的专有名词。中共中央在1982年至1986年连续五年发布以农业、农村......

    中央一号文件

    (2010年12月31日)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兴水利、除水害,事关人类生存、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夺......

    中央一号文件主题汇总5篇

    中央一号文件主题汇总 “三农”问题在中国的改革开放初期曾是“重中之重”,中共中央在1982年至1986年连续五年发布以农业、农村和农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对农村改革和农业......

    中央[2013中央一号]文件关注农村征地[五篇]

    2013年重要一号文件 —— 关注农村征地 “中央一号文件”原指中共中央每年发的第一份文件。现在已经成为中共中央重视农村问题的专有名词。中共中央在1982年至1986年连续五......

    中央一号文件解读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水利是现代农业建设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是生态环境改善不可分割的保障系统,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基础性、......

    中央一号文件解读

    中央一号文件解读:水利建设成为国家固定资产投资的重要投向 新华社北京2月4日电(记者姚润丰)近日公布的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突出抓好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国家固定资产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