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烟云后边(21):豫剧“梨园怪才”杨启超的传奇人生
烟云后边(21):豫剧“梨园怪才”杨启超的传奇人生
烟云后边(21):豫剧“梨园怪才”杨启超的传奇人生
2013-12-02 09:58:49| 分类: 烟云后边 | 标签:豫东
红脸
杨启超
怪才
立碑
|字号 订阅
★★★
穿越戏曲时空,驱散历史烟云,到后边寻觅一些老艺人不为人熟知的梨园往事
★★★
我2011年2月写了一篇博文,题目是《豫东小红脸王、豫剧奇才杨启超的传奇人生》(链接:
http://blog.163.com/tangbianluo_2008a@126/blog/static/***11160326679/),本文做了修改并充实一些内容,并增加了一些图片和视频,遂成此文。
杨启超生前没有留下什么照片,只找到他和其他豫东红脸名家(中间那位是剧作家)的一张合影,与他主演的《乱世荒唐人》剧照。先看这张合影,最右边的那位就是杨启超,看其貌不惊人,但眉宇间却透着一股灵气,他曾是在豫东大地上叱咤梨园几十年的传奇人物。
(一)杨启超梨园起步
杨启超1931年生于山东曹县南门里一个小生意人家,卒于1993年7月1日。他同豫剧名旦崔兰田、马金凤是老乡,他和崔、马一样,自幼儿来到河南,定居在虞城县,从这一点说,也算“半拉”河南人。崔、马都是因生活所迫,来河南为了混一碗饭而唱戏的,而杨启超家境颇丰,不愁衣食,他来河南却有另一番经历。他小学辍学后,随父经商,后到商丘市合声戏园当勤杂工(据说是在茶坊里烧水送茶),他耳濡目染了豫剧舞台上的演出,不知不觉地受到了豫剧的熏陶。1948年末17岁的杨启超,因战乱、灾荒,戏园关门倒闭,为求生计,又加上他的喜好,即下海从艺。从这层意义上说又和崔、马一样,都是为了捧得一碗饭吃,而步入梨园,只不过他学戏较晚而已。
杨启超1949年应邀至李洪友科班演出。一年后遇上了很好的机遇,就在豫东红脸王唐玉成门下学戏,主攻红脸兼丑行,唐玉成老先生看他聪明好学,将他收为干儿子,这个义子身份加大了他成名的砝码。自1952年应邀进入谷熟县豫剧团(虞城县豫剧团前身),与虞城戏班合并后,转入虞城县实验二团。好像他一辈子都以虞城为家,自始至终均被视为剧团的主角之一。由于他的唱功、演技出群,包括省豫剧一团、二团及洛阳市豫剧团等省内外不少大剧团都想“挖”走他,由于虞城本来是戏窝,他又是虞城梨园的一块招牌,县里多次把他“藏”起来,又加上他的为人等多种原因没有走成,最后也老死在虞城。
(二)说杨启超是“梨园怪才”的理由
学戏必须有两个条件,一是天赋,二是勤奋。杨启超天资聪敏,后来学戏刻苦努力,两个条件全占了。他曾与豫东著名武生李国范、名旦陈玉英组成“黄金三角”,从苏州、扬州一路演至武汉,处处开花,好评如潮。1956年全省戏曲观摩大会上,与著名红脸王小楼联袂演出《辕门斩子》引起轰动,时年25岁的杨启超荣获演员二等奖,而且被专家给予“豫剧豫东流派的后起之秀”之誉。之后他的荣誉称号接踵而至,什么“小红脸王”啦,什么“浑身是戏,豫剧届的奇才啦”,什么“豫剧奇才”啦,什么“梨园怪才”啦,人过六十,老了,也有人盛赞他“宝刀不老,人才难得”!这么多的称谓都是褒义的,到我最看中的是“梨园怪才”。为什么我选中了这个称谓?因为他生性桀傲不驯(凶悍倔强,傲慢不顺从之意也),他的这种品格,注定了他的前生后世,演绎出他身怀绝技,才华横溢。而有点我行我素,别人奈何他不得的性格,为他的戏曲人生增添了不少飘逸的神秘色彩。
左图中间那位就是杨启超先生
在豫剧舞台上,杨启超的演技没什么可挑剔的。请看下面一些实例,或许能觅见他的聪明、好学,演什么行当都有出彩表现的身影:
他写的一手漂亮的蝇头小楷;
头天晚上观摩周信芳演出《四进士》(豫剧叫《宋士杰告状》),第二天就能挂牌演出此戏,周先生能来好的地方,杨启超一个不拉,比如一句念白“我这就走了”,配合动作,四面开花的叫好。一天就学会了一出戏,且演的如此之好,你说怪也不怪?
当年杨启超并未演出过杨藩,但第一次演出《刀劈杨藩》时,就被誉为“活杨藩”;
他没有演出过刘备,演出《黄鹤楼》里的刘备,被誉为后起之秀,并到各个戏校进行汇报演讲;
他没有演出过花脸,演出了《程咬金照镜子》,戏中扮演程咬金,后被录入豫东调的精品;
1962年秋河南名老艺人座谈会上,仅两天时间,连念词带排场,配合马金凤合演的《花打朝》李世民一角非常成功,又是一炮打响,名满豫州;
他在郑州演出现代戏《乱世荒唐人》,被戏曲评论家给予极高评价,获得文化奖(上面图片是授奖时所拍);演出的《收台湾》里的郑成功更是威风凛凛;
1979年他在现代戏《女盼高门》中饰赵百福时,曾将许多传统戏的表演程式运用到现代戏中,为同行所称道。杨启超演出《小白鞋说媒》,吴心平也无能相比;
他除了他的老本行红脸戏外,丑行、净行也演出了很多角色均属上乘。除《反徐州》中的徐达、《地堂板》中的贾勇、《烈火扬州》中的杨庭芝、《宋世杰告状》中的宋世杰、《八郎探母》中的杨八郎、《破洪州》中的寇准及《杨河堂》中的杨本督等红脸戏外,他还跨越行当,演了丑角、花脸的戏,比如丑角戏有《十五贯》中的娄阿鼠、《刘墉下南京》的小县官合凤群,以及花脸戏《程咬金照镜子》中的程咬金,这在豫东红脸演员中是不多见的,在全省恐怕也是绝无仅有。够了,他演红脸、花脸、老生、武生、县官均是满堂好,充分表现了他横溢的才华。杨启超自己称可以带五个网子(生、旦、净、丑、末),这话吹得可能有点大。但和杨启超共事多年的徐局长(虞城文化部门领导),他亲自看过他的不少演出,说到很多角色均属上乘,无人能及。
(三)杨启超的功过是非
左图为杨启超和王淑华合演的现代戏《乱世荒唐人》剧照
杨启超一生演戏较多,且出出戏很受观众欢迎,据说上世纪80年代在单县演出的时候,舞台下面摆满了录音机,艺术魅力可见一斑了。传世代表剧目《七狼八虎闯幽州》、《下南京》,与刘新民合作的《龙虎斗》、《老辕门》、《八郎探母》、《王佐断臂》,与吴新平合作的《赵匡胤借头》等。其真正弟子不多,但学习其唱腔艺术的不在少数,目前当红的红脸有朱坤芳、赵辉、景福仓、谢庆军等人,有的跟随他演出多年,有的自称是其传人,他们从杨启超的唱腔里吸收了许多东西。
杨启超善用夹本嗓,高低不挡,唱腔大气,吐字发音工整。做派干净利索,塑造人物感强烈。后来因一些原因,他嗓子出了问题,遂改用大本嗓,60多岁嗓子更不行了,据说一唱戏就吐,从此就无法登台。
视频: 杨启超立碑视频2(其中念祭词的是和杨启超生前共事多年徐德先局长)
豫东红脸已有三位名人在逝世后,后人为他们树碑立传,杨启超是第三人。2011年9月2日,由戏迷李红杰、王新安和许超出资为杨启超先生树碑。这里引用墓碑中两段文字:杨启超天资聪颖,悟性极高,且善于汲取百家之长化为己有。因此,虽未正式拜师学艺,也未专科修炼。却一登台便显示出非凡的天赋,艺术超群,他嗓音极佳,先演丑角,后改红生,文武兼备,生净不挡,所演角色皆出类拔萃。
杨启超师承唐(唐玉成)派,但又自成一体。早期以二本嗓为主,后期以大本嗓为主。唱、做、念俱佳。表演洒脱,极负盛名,是河南省20世纪后半世纪(1950-1990)豫剧红生演员的佼佼者,后被誉为杨派。
以上文字客观的给了杨启超先生较全面的评价,也算对豫东红脸怪才的安慰。我的此文中,想还原一个真实的杨启超,不能只讲过过五关、斩六将,而不谈败走麦城,下面要讲他的一些缺点了。从这里说起。有戏迷作诗对他赞曰: 曹州花开豫苑红,唐门红生俏杨翁。妙音缺像少人知,可怜先逝运不通。一代名师真本色,千古梨园桃柳风。适可未止误终身,红迷凭吊叹无穷。韵滋出自一东韵,唱响豫东半拉天。
这首诗中以赞扬为主,但其中也有哀叹,有同情,叹他“妙音缺像少人知”,没有赶上好的时运,没有留下多少音像资料;有褒,也有贬,诗中“适可未止误终身,红迷凭吊叹无穷”句,对他没有适可而至提出了批评;诗中“千古梨园桃柳风”剧,莫非是暗指在商丘戏曲界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他那段迷人的风流故事!我不知道这个故事,但我是相信的。他晚年酗酒、赌钱,弄得穷困潦倒,经常要饭为生,这是许多戏迷知晓的。行文至此突然想到,他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红极省城,据说省剧协看他有文化,年轻,戏又唱得好,想把他调入省团,但经过考察,可能因他不拘形迹,陋习较多,只留下同去的李斯忠到省豫剧二团,而他却与这样好的机会失之交臂。如果他当年能留在省团,他面前必将是另一片天地。
(四)杨启超与马金凤
杨启超生性桀傲不驯,这也是注定了他的前生后世,网上这句话说得好。他一人会几十出大戏,是大名鼎鼎的名家,到晚年却十分的悲凉,穷困潦倒。他晚年嗓子就不行了,据说一唱戏就吐,从此戏唱不成啦,退休的工资还被家人拿走,即使有点积蓄还是喝酒和赌钱,经常要饭为生。一位青年网友曾在《三进虞城》博文中写道:“……之后我们买了些礼物,去了杨启超家,杨家以前很好,现在也败落了,生活在县城的最贫困的地方,我们村都没有他那样的房子了,杨启超的前妻还在,他说杨启超基本没有照片,有几张可能被他儿子拿走了,没有保存录音资料。”从上述文字的描述,他的家境可想而知。
前面说到,杨启超和马金凤是老乡,1962年还曾同台演过戏。跟随杨启超先生十几年的谢庆军获“东南五省戏曲汇演”一等奖后,由于他和杨启超的师生关系,也曾跟着马金凤大师同台演出过三四年,为马金凤配过不少出戏,曾被马金凤称为“豫东之宝”,也可见马金凤与杨启超的关系非同一般。在杨启超沦落之后,马金凤不忘旧情还资助过他。当时马金凤到虞城演出,杨启超老师就在后门等着她,当马金凤看到杨启超这样的穿戴,靠要饭度日子很难受。就拿出了500元钱对杨启超说:启超,你怎么混成这样子?去拿着买点衣服去吧。杨启超拿到钱到饭店就要了1斤白酒要了菜,可还没有吃完钱就让家人拿走了。第二天杨启超又到马金凤演出剧院门口要饭,马金凤又问杨启超你怎么没有去买衣服呢?杨启超哭了,说钱没有了,马金凤又拿出了300元给了虞城县剧团的演员.让他们给杨启超买了衣服,买了酒和菜。马金凤两次对他的资助,数目在当时也不算少,体现出一个拿着国家特殊津贴的老艺术家,对一个落到如此地步的二级演员的体贴与照顾。但对他来说只显示出杯水车薪的作用,并没有将他的病治好,更没有把他从这条路上拉回去,也没有改变他贫困的生存状态,以至于到死的时候连个棺材都没有落下。一生有过诸多辉煌,诸多传奇,到老来又有诸多不幸的豫剧怪才,一生除了晚年录制的几段唱腔外,其他什么也没有留下,只却留下了他的名字和他的艺术,以及人们对他的怀念。
(五)杨启超的演唱视频
杨启超一生演过不少戏,开始以演传统戏居多,文革期间,传统戏被赶下舞台,也演过十多年现代戏,自1978年后又开始演传统戏。他没有留下录像资料,录音也很少,与他生前在豫剧界的地位极不般配。
他最早的录音是在1956年,商丘地区戏曲第二次会演期间,由他与李斯忠、王小楼合演的《司马茅告状》,不过李斯忠是主角,他仅是个配角,本文不再截取唱段上传。他到80年代时兴出磁带的时候,能够找到的也只有左图所示的《赵匡胤借头》(与吴新平合作)一盘磁带。
本文我只选了他三个有字幕的片段,这样便于不甚了解豫剧的青年朋友,或外省朋友欣赏,如果你还想对他的唱腔进一步了解,不妨自己去搜索他的其他录音。
1、杨启超 《借头》
2、豫剧红脸杨启超音配像《闯幽州》“擂罢了三通鼓山摇地动”
相配套唱词:擂罢了三通鼓山摇地动,威威坐下我金刀令公。众儿子披了甲威风齐整,赛过天将与天兵。大郎儿披了甲威风凛,恰赛过黄飞虎智取过五营。二郎儿披了甲也有一比,恰赛过西凉的马超英雄。三郎儿豹头环眼性勇猛,恰赛过张翼德当阳退兵。四郎儿五郎子也有一比,恰赛过吕布赵子龙。六郎儿和七舍年轻幼小,赛过元霸存孝少英雄。七个郎八只虎谁人不晓,谁不知杨无敌我金刀令公!我保定宋王爷江山完整,恁看那满朝文武、八大朝臣、九卿四相、龙子龙孙、太子太保,哪一个不说我保国尽忠? 北国的天庆王有帖来请,请我主赴会到幽京。此一去幽州会吉凶难定,宋王爷若遭灾我落担羞名。杨继业坐大帐不传令,单等着宋王主驾离皇宫。忙催三军出令旗,杨老将背过脸心加疑。未行兵帅旗倒主军不利,多着凶来少着吉。回头来本奏给宋王天子,我的万岁爷,今天降灾再选个黄道吉日。
好一个真龙天子开言语,尔真喜煞杨无敌,凤凰不落无宝地,不管它黑道日、黄道日,只要是俺父子八人齐。来来来,叫了声我的大郎子,忙催三军拜字旗。你看帅字旗上写金字,朗朗大字写得齐,上写宋王臣的主,还有披甲的八千岁。在一旁又写下我七个子,还有我金刀杨无敌。哈哈哈,两国阵一催萧骦马,敢叫胡儿把头低。放炮三声助起意,杨老将勒住马平蹄。此一番到在北国地,管保那胜着多来败着稀。抖一抖搭琅马上去,拿番邦防营是鹰抓鸡。
3、豫剧红脸杨启超《闯幽州》“话儿不能这样言讲”
(2013年12月3日唐小宝于洛阳)您可能也喜欢:
烟云后边(12):多灾多难、充满传奇色彩的豫剧名旦姚淑芳 2013.04.27
烟云后边(12):多灾多难、充满传奇色彩的豫剧名旦姚淑芳
豫东小红脸王、豫剧奇才杨启超的传奇人生 2011.02.10 豫东小红脸王、豫剧奇才杨启超的传奇人生
秦腔《墩台挡将》(即豫剧《康茂才挡将》)全折剧本 2012.11.23
秦腔《墩台挡将》(即豫剧《康茂才挡将》)全折剧本 随便说说(13):从豫剧豫西调名老艺人胡发生最近演唱的《文昌阁》唱段说开去 2012.10.04
随便说说(13):从豫剧豫西调名老艺人胡发生最近演唱的《文昌阁》唱段说开去
转发至微博
转发至微博
推送到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