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金融办 在全县统筹城乡重点改革及农村集体资产量化确权改革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发言
在全县统筹城乡重点改革及农村集体资产量化确权改革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发言
(2014年9月18日)
近年来,县金融办紧紧围绕提升金融服务“三农”
县金融办
能力,以改善农村支付体系、扩大农村产权抵押融资规模为抓手,扎实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全县农村金融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涉农信贷持续较快增长。截止2014年7月末,全县涉农贷款余额82.9亿元,占县内贷款余额87.4%,较年初增加11.9亿元,增长16.8%,高于同期县内贷款余额增速0.2个百分点。
二是农村支付系统进一步改善。截至2014年7月末,全县银行在乡镇设有金融网点48个,ATM51台,实现了乡镇网点全覆盖;安装了POS机439台,农商行设立便民金融服务点25个,农行安装274台惠农通,发放惠农卡10.75万张,1-7月银行卡助农取款交易12万笔,交易金额1.11亿元。
三是农业保险提质扩面。全县能繁母猪保险、农村房屋保险、农村小额人身保险等涉农保险业务顺利推进,并创新性地开展了土鸡保险业务,从今年开始,积极推动水稻、马铃薯、玉米、生猪等政策性农业保险品种。全县农业保险保费收入占总保险比例接近50%。
(二)农村产权抵押融资稳步推进
(一)农村金融服务成效明显 截至2014年7月末,全县累计发放农村“三权”抵押贷款19.6亿元(比全市涉农区县平均额高2.4亿元),其中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融资0.3亿元,农村居民房屋抵押融资15.5亿元(含农村土地复垦贷款14.8亿元),林权抵押融资3.8亿元,占比分别为1.5%、79%、19.5%。截至2014年7月末,全县农村“三权”抵押贷款余额为11.4亿元(比全市涉农区县平均额高2.4),其中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融资0.1亿元,农村居民房屋抵押融资9.2亿元(土地复垦余额为8.7亿元),林权抵押融资2亿元,占比分别为1.8%、80.7%、17.5%。
二、全县农村金融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村产权抵押融资发展不平衡
全县农村产权抵押融资工作因现行法律法规有待完善和配套,推进不平衡,总体呈现各银行对风险小、收入稳的土地复垦贷款争着做,对林权(商品林)抵押融资可以做,对农房抵押融资只是从去年开始试探性地做,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融资都是由重庆市农业担保公司和县兴农担保公司作为反担保措施,且在县农委办理抵押登记仅一单。从各银行开展情况看,农行、农商行承担了土地复垦贷款,农商行、农行、哈尔滨银行开展了林权贷款,农行、农商行开展了农房抵押贷款,农商行、重庆银行开展了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农发行、工行、邮储银行未开展“三权”抵押贷款。
(二)农村金融环境有待改善
我县地处偏远,市场化程度相对较低,导致农村地区金融环境亟需改善。从各乡镇现状看,大多数乡镇不良贷款占比偏高,个别地方达到80%以上,今后工作的重点要从经营主体培育、经营主体运用金融工具的能力提升、经营主体信用建设、不良贷款清收等方面入手,积极改善农村金融环境。
(三)农村金融服务有待进一步加强
农村地区金融服务主要以金融机构分理处为主,便民服务点为辅,创新型金融机构处于空白状态,支付体系尚不完善,便民度不高,村村可存取款等金融业务仍未全面实现;农村地区金融业务以常规性存取款业务为主,贷款营销难度较大,信贷投放严重不足。
三、下一步工作建议
正在研究出台《关于金融服务“三农”发展的实施意见》,主要内容如下:
(一)目标
1.涉农贷款确保“两个不低于”,即涉农贷款增速不低于同期全部贷款增速,增量不低于上年同期增量。
2.进一步完善农村支付体系,初步实现“村村能存取”。
3.积极扩大农村产权抵押融资规模,力争2015年末,农村产权抵押融资累计发放额达到30亿元,余额超15亿元。
4.保险业健康有序发展,增加创新性农业保险品种,水稻、马铃薯、生猪等政策性保险实现全覆盖。
(二)主要政策 1.鼓励扩大信贷投入
一是实行差别化存款准备金管理制度。如对考核达标的农业银行县级“三农金融事业部”,执行比农业银行低2个百分点的优惠存款准备金率等
二是实行支农再贷款奖励。如对符合条件的县域法人金融机构,在现行优惠支农再贷款利率基础上再降低1个百分点的利率发放支农再贷款等;再如,对涉农贷款比例不低于70%且上年度涉农贷款增量高于借用支农再贷款总量150%的法人金融机构,支农再贷款限额可达其资本金总额的100%。
三是对年度贷款增量给予奖励。如对符合条件的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以及基础金融服务薄弱地区的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在开业5年内,按当年贷款平均余额的2%给予补贴;再如,对年末不良贷款率低于3%,且满足涉农贷款具体要求的县域金融机构,按当年贷款平均余额同比增长超过15%的部分给予奖励等。
2.积极改善农村支付体系
对在农村地区安装的ATM(CRS)机具、农村便民金融自助服务点,助农取款服务点和手机支付服务点给予一次性奖励;对农村信用体系信用信息系统开发、设备采购以及运维费支出给予费用补贴。
3.鼓励开展农村产权融资
市、区县财政出资设立农村产权抵押融资贷款融资风险补偿专项资金,对各金融机构在农村产权抵押贷款的损失给予补偿。
(三)主要措施
一是强化部门职责,形成政策合力。县财政局要牵头制定各类财政资助政策的管理办法,确保国家、市、县各项奖励政策落实;县人行要加强政策的宣传和对各金融机构的指导;县银监办要结合秀山实际,将各项政策要求引入对银行业的日常监管范畴,确保增量投入;县农委要根据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特点,尽快出台和实施土地承包经营权融资抵押登记管理办法,并积极研究出台大中型农机具、农村小型水利设施(库、塘、堰)、集体资产股份、农村经营性集体建设用地等融资抵押管理办法;县国土房管局要进一步完善农房、宅基地融资抵押登记管理办法,简化登记办证手续,缩短办证时间,提升便民度;县林业局要完善林权融资抵押管理办法;县金融办要统筹协调政策的落实,同时做好保险业服务“三农”、农村创新型金融机构设立等工作。
二是强化乡镇(街道)职责,改善金融环境。要加强金融知识的宣传,营造良好的农村金融环境,尤其从信用宣传、贷款主体培训、不良贷款催收等方面着手,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协调乡镇(街道)经济组织与金融机构的对接,推荐优质企业顺利获得融资。
三是强化对金融机构的考核,切实提升金融服务能力。各银行要根据自身情况,强化考核机制,加大内部人员涉农信贷投放支持力度,增大涉农信贷规模;各保险公司要积极扩大政策性保险覆盖面;各担保公司要继续增大涉农信贷担保额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