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电视问政的效果评估标准研究
电视问政的效果评估标准研究
【摘要】本文简述了“电视问政”的发展历史,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对电视问政的效果进行评估做了尝试性探讨。从电视问政前期设计节目的中立性,电视问政中期的参与度,电视问政后期政府官员的执行度,电视问政形成品牌后吸引力的持续性和创新性等四个方面来评估电视问政的效果。
【关键词】电视问政;公民参与;舆论监督;效果评估
“问政”,即咨询、讨论为政之道。所谓电视问政,是指执政者通过电视媒体就公共事务与民沟通,公众借此参政议政的传播活动。[1]民众反映问题,媒体揭露问题,官员了解问题,通过电视传播的放大效应,让这些问题暴露在聚光灯下,能够得到及时的回应并解决相关问题。电视问政在全媒体时代,很好地综合了电视节目娱乐性和社会性,围绕城市治理问题,提供了公民参与政治的平台。2011年,武汉市市委、市政府掀起了“责任风暴”、实施“治庸计划”,为检验各单位整改践诺情况,举办《兑现承诺 优化环境――2011十个突出问题整改电视问政》节目,先后16位相关单位负责人,包括4名市级领导,被请进演播厅,接受评说监督,每晚黄金时段直播,引起强大反响。[2]但有人认为电视问政只是一场秀,没有多大的作用。本文对电视问政进一步地分析,就如何对电视问政的效果进行评估做了尝试性探讨。希望依据此标准,在对电视问政进行一系列地跟踪调查与研究后,最终得出电视问政效果评估的结果。
一、电视问政设计的客观与合理
评估电视问政进行前节目设计的中立性。节目设计即是电视问政的表现形式,也直接关系着电视问政的实际效果。因此评估电视问政效果的很重要一点就是看节目设计的是否合理,具体一点就是节目是否中性。衡量节目中性与否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考量。
首先是参与问政的观众是由哪些群体所构成,是否具有代表性。一个有代表性的群体要有来自多方的声音。例如最近很受关注的雾霾问题,如果以环境问题做一档电视问政节目,那观众中就要包括专家学者、人大代表、企业、普通市民学生等等,每一个群体都会有自己不同的看法,只有综合这些声音才是科学的。
还有就是主持人所扮演的角色是否中性,是否过多干预,是否有所偏向其中一方。电视问政节目中,节目主持人的作用一方面是保证节目流程的顺畅,另一方面是当发言人与听者存在沟通上的阻碍时起沟通的桥梁作用,而不是引导提问,或者在问题讨论到很激烈的时候故意转移话题避重就轻,因为政府官员经得起质问是政府官员必备的素质,有时候尖锐及语言上激烈的冲突才能触到问题的实质,才能更好地去解决问题。之所以要保持节目的中立性,一方面是防止电视问政流于形式,避免政府一方唱独角戏,而是应该自下而上让群众畅所欲言,另一方面则是为了让提问的民众群体更客观的看待政府工作。所以说中立性的节目设计是电视问政发挥实际效果的前提。
二、电视问政节目的参与和影响
评估电视问政进行时百姓和政府人员的参与度。电视问政节目的广泛性是决定这个节目影响力的关键因素,其参与度是电视问政产生良好效果的基础。主要针对以下三个对象进行电视问政效果评估:
首先是节目现场的嘉宾与政府人员,这是参与电视问政最直接的方式。节目现场的参与和互动情况对观众有着很大的影响,直接决定节目的效果。他们引导着话题的走向,突出了问题的重点,给观众一定的启发和思考。官员的积极回应,参与的特邀评论专家对问题提出建议,现场民众亮牌表示对官员的承诺是否满意,以表决器体现满意度,通过电视放大了这些效应。所以要对电视问政节目的参与和影响进行分析,首先就是针对现场的人员。
其次是观看节目的普通观众。其中参与方式包括直接参与和间接参与。直接参与是指电视节目播出时或之后一段时间,通过电话、短信、微博、微信等媒介进行互动的方式。对于这些有迹可循的留言与评论,相关网站的点击量与回应情况,可以直观地了解群众的参与情况。收集、整理、分析这些数据,能够较好地分析群众参与的情况。间接参与是指观看电视节目没有采取行动的方式。除了通过上述方式进行互动了的观众,还有一部分只是观看了电视节目还暂时没有通过某种形式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需通过街头采访、调查问卷了解其参政议政的热情,观看电视问政节目前后对政务看法的改变,以及参与政治的潜在可能性等。
电视问政相对与“网络问政”“微博问政”更具有权威性和公信力,作为当前的主流媒介平台,想利用此优势使市民深入地关心城市治理中的问题,突出“公民性”,提高民众的公共意识,促使“大众”向“媒介公民”的身份转换。[3]但电视问政是民主监督其表、威权问责其里的一种形式。它依靠体制内的科层问责监督和主要领导人的强力意志推动,其核心还是通过媒体曝光后,由上级领导对下级问责。[4]一旦更换领导人,其执政理念与前任领导人不同,这样的电视问政节目是否还能继续坚持下去?所以更重要的是让民众行使好监督权。通过上述方法,分析电视问政是否产生了促进公民政治参与的效果,对政府进行舆论监督,体现民主政治。
最后是未参加节目的政府人员。毕竟进入电视台录制节目,在现场与嘉宾、观众实时互动的政府官员是少数,更多的政府人员没有此经历,并且这种问责形式难以常态化,但要分析他们通过电视问政节目得到的改变。所以除了邀请高级别领导以外,还可多让基层干部出镜,以提高电视问政的覆盖面与实效。通过对这些政府人员的调查,了解其工作作风的转变情况,服务意识是否增强。政府官员要正确认识新闻媒体的作用,并且学会利用媒体的优势,使政府工作在阳光下运行,做到政府政务公开、透明,在人们的监督下工作,保持时时刻刻的警惕。“电视问政”是一档电视节目,更是新形势下政府与民众沟通的一个工作平台。它的目的,就是要通过这种方式达到治庸问责,奖优罚劣,提高干部素质和工作效率,更好地为人民服务。[5]
三、电视问政问题的解决与评价
评估电视问政节目播出后政府部门处理相关问题的执行度。在电视问政中揭露出来的问题,政府部门事后及时处理并作出回应,这是电视问政产生效果的根本。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如果只是空有口头的承诺,而没有落实到事实上,没有问责机制,这样的节目非但不能取信于民,更不能以此渠道改善民生问题。
第二篇:电视问政领导干部关键在效果
电视问政领导干部关键在效果“可视”
群众直接对话厅长,民生难题尖锐发问。日前,由湖南省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举办的《电视问政》,在湖南经视犀利开问。省交通运输厅、教育厅、卫生厅、公安厅四个部门的负责人,针对“高速天价施救费”、“中小学强制搭餐”、“医生公然收回扣”、“户口信息更正难”等问题,现场接受群众提问和满意度测评。
“高速公路上,30公里的距离,8000多元拖车费,贵吗?”“中小学强制搭餐为何屡禁不止?”“医生公然收回扣您难道不知道?”“70岁老太太的户口信息是男性,为什么家属跑了三年都改不了?”市民“考官”毫不客气地逼问、“应考”干部脸上直冒汗珠,这富有冲击力的一幕幕,通过直播镜头传到千家万户,搭建起一个百姓参与、官民互动的考场。
与网络问政等方式相比,电视问政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其“可视”性。它用生动公开的现场互动代替空洞冰冷的文件回复,营造出一种新的政治生态。通过电视荧屏,领导干部“考生”与人民群众“考官”的“短兵相接”瞬间传到千家万户。领导干部的态度是真诚还是敷衍,对工作是熟悉还是陌生,对群众所提问题的回答是瞎编还是正解,群众心中都有一杆秤。
在这种荧屏“聚光灯”下,领导干部大都不敢有丝毫“怠慢”。毕竟,如果“台下”工作不够扎实,一旦走上台来就会面露尴尬,或如坐针毡,或直冒冷汗,相信这种场面是任何领导干部都不愿意看到的。而领导干部要想回答好群众的提问,要想在台上少冒汗、不出丑,就必须在“台下”下功夫,把“底盘”练扎实,从而倒逼他们平时主动“下深水”、重作为。
电视问政可能会问出领导干部一身汗、一脸窘,但更会让他们看到问题、感知责任、激发动力,也会唤起群众的参政议政热情,增进对政府工作的了解与理解,掀起干群的“头脑风暴”去破解难题。这既有助于提升政府形象,更拉近政府与百姓的距离,让群众对事关切身利益的问题有了知情权和话语权。这不仅是工作方式的创新,更是对群众权益的尊重。
诚然,电视问政不单是“现场题”,其“可视”也不应仅体现在问政现场,更应在场外。如果只是场上流汗、场外逍遥,那么电视问政难免成为一场政治秀,成为一种“T台”,热热闹闹走过场而已,群众只会越问越失望。这就需要电视问政上演“续集”,做到问政事后有结果、问后有回复,整改效果看得见、摸得着。毕竟,只有效果“可视”,群众才觉可信。
据报道称,湖南经视电视问政节目现场话题犀利、针针见血,群众代表团抛出的每一个问题,都着实让问政台上的厅长们好好地“出了出汗、红了红脸”。电视问政这一创新举措,充分体现了“开门搞活动”、“开门搞整改”的态度。群众是我们各项工作的最终评判者。期待电视问政能真正“可视”,不仅在“场上”,更要在“场外”。
第三篇:电视问政 演讲
慎思、慎言、慎行,做群众满意的勤务员
去年5月份,武汉市再一次聚焦了人们的眼球,高调掀起了一场“治庸”风暴。一石激起千层浪,治庸问责活动引发了强烈的社会反响。“电视问政”、“网络问政”、“微博问政”应运而生。最受关注的莫过于“电视问政”。这是惊人之举。官员成为考生,面对百姓的质询,脊背流汗,不敢怠慢。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官员们的窘态,还看到了党和政府治庸问责的决心。治庸问责不仅仅是风暴,它更是一场深入人心的警示教育;电视问政不在于它真正解决了多少问题,而在于它掀起了对政府问责的破冰之旅。
作为老百姓中的一员,我为这场问责风暴而叫好;作为一名街道工作人员,深深感受到了压力和责任。利剑高悬,要想真正做到尽职尽责而不被问责,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日常的工作中,确实还存在着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虽然这些问题不是十分突出,但是足以引起高度的重视和警醒。
1、学习缺乏主动性,不系统,不深入。往往是上级业务指导部门或者是街道组织学习时才学习,平时满足于在网上浏览新闻,没有其他的学习方式;长期以来学习没有规划,缺乏学习的动力;有时看到好的文章,即使花时间很认真的学习,但是往往看过即忘,经不起时间的考验。长此以往必将导致知识结构老化,政策理论水平较低。
2、对自己的要求还不够严格。在平时的工作中,认为完成领导交办的任务和做好本职就可以了,至于完成得怎么样就不过多的考虑,过多的忙于事务而缺乏更深的思考,总的说来还是比较被动。俗话说平凡者把事做完、优秀者把事做好,我个人认为自己缺乏的是一种精益求精的态度,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个人能力的提升和潜力的发挥。
3、待人接物不太沉稳,为人比较浮躁。我身处窗口行业,深知服务意识的重要性,所以时刻提醒自己认真对待来访的群众。有时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偶尔也会与群众发生争执,可能在群众中间留下了很不好的印象。在工作中碰到许多事情扎推的时候,容易产生焦躁的情绪,缺乏冷静的处事态度,偶尔会说一些不太合时宜的话或者做出一些不合时宜的举动。这些都是不成熟、不理性的表现,因此对我而言,加紧提升内心素养显得尤为重要。
幸福邓南,和谐邓南。作为一名基层工作人员,愿为邓南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倾注全力。在今后的工作当中,我将进一步树立群众观念,强化服务意识,提高能力素质,重点针对自查出来的问题,认真整改提高,慎思、慎言、慎行,争取成为领导放心的下属和群众满意的勤务员。
一是慎思。就是要管住自己的大脑。在思想上要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践行科学发展观,做政治上的明白人。树立
正确的权力观、事业观、利益观,敬畏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做工作、办事情要深思熟虑,讲大局、讲正气、讲原则,三思而后行。
二是慎言。就是要管住自己的嘴巴。要善于学习、勤于积累,不断提高自己的讲话水平,练好自己谈话的基本功。要吃透政策,把握原则,把上级的指示、要求传达下去,把群众的诉求、呼声及时反映上去,不说假大空话,不讲过时话,不讲雷人话。
三是慎行。就是要管住自己的腿脚。要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转变为自觉行动,依法办事,讲求效率,树立良好的形象。自觉遵守工作纪律,工作时间不在网上聊天、玩游戏、听音乐、看视频等,不在网络上发表与党的路线方针相违背的言论等。作出承诺的事情一定兑现,用群众是否满意来检验自己的工作成效。
以上是我的发言。如果有肤浅、武断之处,请领导和同事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二O一二年七月二十六日
第四篇:电视问政观后感
电视问政观后感
电视问政>观后感
(一)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在这阳光明媚、春暖花开之际,全区上下正在如火如荼的掀起学习实践活动的热潮。'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大讨论也正在热烈的进行着。
青山街道办事处的会议室里传来了石嘴山电视台直播主持人的声音,这是街道全体干部职工正在观看《电视问政》节目。虽然在3月27日,街道部分工作人员已经受邀,现场参与了节目,但是街道何书记、严主任要求干部职工再次观看第一期《电视问政》--践行>群众路线之'为了谁'.在这次的重温观看中,何书记和严主任要求大家认真观看,然后进行讨论发言。此次讨论活动以三个环节展开。
首先,领导干部带头发言。街道党工委何书记讲到:'观看了一遍又一遍,但是一遍又一遍的感受却更加深刻!归根究底就是‘认真’二字,只要认真就没有办不好的事情。细节决定成败,这已是老生常谈了!但是思想不重视,认识不到位,落实程度不到位,何谈为百姓服务?'街道办严波主任指出:'电视问政,首先把群众路线有没有必要在基层搞做了一次很好的诠释。作为基层的干部,一定要定好位、定准位,要始终把居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我们面对的大多是困难弱势群体,责任心、爱心、善心是我们必备的工作法宝。'
其次,干部职工查摆问题、做表率。节目中调查视频反映的问题,大都在各类服务窗口。对待群众没耐心、不热情,态度简单粗暴;部门推诿扯皮;工作没有责任心,居民群众办一件事情来回跑;上班迟到早退;上班时间上网聊天,工作懒散;甚至是存在一些违规操作,漫天要价等问题。街道社区作为基层窗口,代表着党和政府的形象,对照这一面面'镜子',认真查摆自身问题,加强学习,不断完善和提高,内提素质、外塑形象,才能更好的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主题'为民务实清廉'.最后,提出整改意见,抓好落实,确保成效。经过近两个小时认真细致的发言讨论后,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决定,按照区委政府相关领导的重要讲话精神,在街道全体街居干部中深入开展以下四个方面的活动:一是,要深入开展'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大讨论活动,深刻认识群众路线'四风'问题。二是,要正确对待和认识两个问题:'假如我是领导干部,坐在问政席上有何感受','假如我是被拍的工作人员,面对问政有何感受'.三是,要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主题活动大讨论,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树立窗口单位形象。四是,要加强业务知识>培训,尤其是服务窗口,强化督查,进一步提升街道社区服务群众的能力。
在这次'电视问政讨论'活动中,'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在镜头前又一次直面人民群众,一览无余,面对群众的评判,'四风'问题的凸显,人民群众对我们党和国家的期望,再一次向我们每一位党员领导干部敲响了警钟!'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将是我们党员干部灵魂深入的拷问与鞭策。
青山街道全体干部职工,将以此次《电视问政》为契机,深刻认识'三个谁'的问题,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确保扎扎实实开展,取得工作实效。
电视问政观后感
(二)近日,观看了谷城电视一台播放的电视问政专题栏目——《>环境保护,任重道远》,此次出席问政的是县环保局局长严国宏、副局长王新生、环境监察大队队长李忠。问政台上,5位群众代表与环保局负责人呈'八'字形排列,俨然一副政绩问卷考场。
环境保护,迫在眉睫。通过谷城环境短片的曝光,现场群众代表就谷城县环境保护现状对环保局提出质疑:是否有对造成污染的企业、工厂等采取放任或纵容的态度?县城排放的污水是如何处理的?国家拨付的改善环境的上千万元资金如何运行以及>投资建设的污水处理厂究竟是否有人监管?
一连串饱受争议的问题被提上了台面。面对这些直指核心的诘问,环保局负责人从宣传力度、从严执法、设备投建运行管理等方面作出解答和承诺。
印象十分深刻的是一位群众代表就污水处理问题说出了自己的所见所闻,用亲身经历现场对质,环保局副局长王新生用数据和业务知识作出了解释。之后,为了给这位群众代表一个满意的回复,严国宏局长承诺节目录制完后一同前往现场,将电视问政的监督机制落到实处。
本期的电视问政在群众的期盼中落下帷幕,但我们不禁要思考,为什么电视问政之前,有些问题迟迟解决不了,而在群众、媒体监督'压力'下迅速有了结果恐怕最重要的还是一个责任问题,正如现场评论员所说,出现问题多从主观方面找原因,有没有不作为、乱作为的问题?推诿扯皮,规避风险,试图将问题淡化不是办法。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只有将行政透明化、公开化,才能心安理得地接受百姓监督;只有将百姓提出来的事情马上办、立即办,才能真正体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
期望相关部门能够理清职责、严格落实,让电视问政的效用真正放大。
电视问政观后感
(三)'电视问政'为民办实事第三场节目相继播出,关注民生热点问题,看完之后,我产生以下几点感慨:
第一、为政须有责任心,强化服务意识。这次电视问政,直指某些部门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有的是存在较长时间的老问题,有的是刚曝露出的新问题。无论新、老问题,电视问政之后,面对群众的质疑、主持人的'拷问',一些'老大难'问题便得到解决。于是我在想,为什么电视问政之前,这些问题迟迟解决不了,而在群众、媒体监督的'压力'下却迅速有了结果?这里面,恐怕最重要的还是一个责任心的问题。我们工作人员在平常工作中,就要责任意识强,敢于担责,办事不推诿扯皮,热情对待群众。这就反映了从政者具有执政为民的情怀。需要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精神、责任意识,事不避难、忠诚履责、尽心尽力,做好自己的工作,我们坚持每月深入到所服务的企业调查研究,协调指导工作,增强'产业第一、企业家老大'的观念,强化服务和责任意识。
第二、做事要有执行力,提高工作效率。有了责任心,便有了做好事情的精神基础。但只有满腔热情,没有攻坚克难的韧劲和能力,也是不行的。有些事情为什么落实不下去?有些工作为什么总是进展不理想?如果只是责怪工作人员没有责任感,不扎实工作,那倒是有失偏颇。因为有的同志工作热情是较高的,责任心也是较强的,只是工作的执行力还不够,工作的成效也就大打折扣了。一个人的执行力,实际反映了他工作的魄力、能力及工作方法等多方面的问题。我们都要养成认真学习,勤于思考的习惯,才能面对问题时不人云亦云,毫无主见,束手无策。除此之外,还要有敢于硬碰硬、坚忍不拔的精神,尤其是在工作中遇到难过的'坎'时,更应如此。这个时候,如果咬紧牙关,挺一挺便过去了;如果心存畏惧,稍一松懈,便前功尽齐了,问题也就成了'老大难'.第三、监督必须常态化,严肃工作纪律。这次电视问政直击的源头,即是解决庸、懒、散现象。官员在冒汗、尴尬中意识到自己是被监督的对象,责任心极大地被唤醒,这将使官员的执政理念和执政方式都有所改变。有专家认为,在改革的攻坚作者声明:本帖为本人原创,未经本人和华声论坛许可,不得转载期、发展的关键期、矛盾的凸显期,官员尤其要重视和倾听不同的声音,只有这样才能做出理性的判断和正确的决策。电视问政应该说是加强群众监督与新闻舆论监督的一个很好的结合。但是电视问政绝不能仅仅限于镜头前的一时考验,必须完善配套机制,避免好做法流于形式。要定期向民众通报有说服力的处理意见,对电视问政中披露出的问题要进行跟踪报道,对一些不恪职尽不作为或乱作为的人和事要严肃处理。
第五篇:电视问政观后感
依规行事,依法行政
——有感于西安市房管局电视问政栏目
2016年4月13日,我局组织观看了针对西安市房管局的电视问政节目,我感受颇深。且不说记者拍到的有关经适房出现的问题和现在的房管局领导管理有多大关系,还是公租房的卫生是否由房管局来负责,这些都是专业问题,我们这些隔行的单位无权评说,但是拍到的机关工作人员上班的工作状态和面对市民诉求的应对处理的画面时,让我这个长年在基层工作的人不禁汗颜。
我在基层工作二十年了,工作就是和群众打交道,干得是很具体的事,没有大话、空话,只有实干,讲实话。但自我审查,电视上拍到的一些干部违规现象我也存在过一些,以前也不以为意,现在看来这些小毛病是必须改的,一定要做到慎独。我认为我需要从以下几点来改正:
一、时刻警醒、严于律己
从中央提出的八项规定,到反对四风、三严三实、三抓三讲,及《准则》和《条例》的出台无以不给党员干部规定了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反复讲、反复学,其实对我们基层干部来说就是讲了一个遵守纪律和依法办事的问题。遵守纪律说白了说了按时上下班,上班不做与工作无关的事。
二、以礼待人
中国自称礼义之邦,我们从小受的教育就是讲文明讲礼貌,小时候唱的歌也是见了老师问声好,见了同学问声早,可现在我们如何做得见了办事群众一声好“你好”说不出来?我们是怎么在无形中给自己“涨姿势”的?究其内心是把人民服务的职责停留在了口头上,没有落实在实处。领导经常在会上要求我们做到“三个一”,即一张笑脸、一把椅子、一杯热茶。这么具体简单的事我们难道还做不到吗?不要喊口号,必须从行动上立刻改变,不要再让群众门难进,事难办,脸难看,我们要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
三、精通业务、依法办事
我们食品药监部门是个执法部门,我们行动的准则就是所有食品药品的法律法规。熟悉并精通业务是我们一切工作的依据,如何判断生产、经营和使用三个环节在“四品一械”方面的违法违规,这需要法律、法规的支持,不是信口开河,不是关系亲疏。如何对“四品一械”进行许可,这在法律上也是有严格规定和要求的。所以,学法、懂法、用法贯穿我们工作的始终,要想在执法过程中不违规、不犯错必须静下心来仔细学习,用学到的知识指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