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健康体检基本项目专家共识
健康体检基本项目专家共识(2014)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中华健康管
理学杂志编委会 健康体检或称健康检查是指对无症状个体和群体的健康状况进行医学检查与评价的医学服务行为及过程,其重点是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及其风险因素进行筛查与风险甄别评估,.[1-2]并提供健康指导建议及健康干预方案”.。健康体检是实施疾病早期预防和开展健康管[3]理的基本途径及有效手段之一。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2]意见》文件精神和前国家卫生部颁布的《健康体检管理暂行规定》(以下简称“体检规定”,引领和促进我国健康管理(体检)机构与行业规范有序地开展健康体检服务。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自
2009
年初以来,在前期部分专家工作基础上,组织全国相关领域专家进行健康体检基本项目的调研、论证,在广泛征求全国各级各类健康体检机构和专家、学者及广大健康体检从业者意见的基础上,经过反复讨论和多次修改,形成了《健康体检基本项目专家共识》(以下简称“体检共识”该共识以国家相关政策和法规为基本遵循,以健康管理创新理论为学术指导,以循证医学证据为基本依据,充分学习借鉴欧美发达国家开展健康体检的成功经验,紧密结合我国实际及行业庐业发展的紧迫需求,突出了针对性、实用性及指导性。健康体检基本项目制订遵循以下原则:(1)以健康评价和健康风险筛查为目的,重点掌握受检者健康状况、早期发现疾病线索;(2)体检采用的技术方法或手段要科学适宜并有很好的可及性和可接受性;(3)为保证健康体检的质量和安全,体检项目所采用的仪器、设备及试剂必须是经
SFDA
认证、有正式批准文号;(4)体检项目要充分体现最佳成本效益原则,避免优先采用一些高精尖医疗技术设备,以免加重受检者的经济负担。本共识是我国健康管理(体检)机构开展体检服务的基本参考依据,适用于全国各级各类从事健康体检的医疗机构和单位,对指导和引领我国健康体检机构及行业规范有序发展,促进健康管理学科与相关产业进步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共识形成的主要经过
本共识的形成主要经历了以下3个阶段。第一阶段:2006至
2009
年,为本共识的调研论证及健康体检基本项目目录(以下简称“基本目录”)框架提出阶段。2006初针对我国快速兴起的健康体检行业及服务产业,为引导健康管理服务规范有序发展,前国家卫生部医政司开始组织全国相关领域专家研究起草《健康体检管理暂行规定)(“体检规定”)及‘基本目录”,专家组经过三年的努力,完成了“体检规定”的制定和“基本目录”框架初稿,但由于对基本体检项目内容上存在较大学术分歧,故国家卫生部医政司与2009年6月致函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分会,委托由该
年,根据前国分会组织专家重新起草制定与“体检规定”相配套的’‘基本目录”。第二阶段:2009至
2010家卫生部颁布的“体检规定”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和《中国健康管理学杂志》(以下简称“分会”和“杂志”),共同组织全国健康管理、公共卫生、临床医学、信息技术等领域的专家及健康管理(体检)机构的部分代表,组成起草组,先后组织了题研讨会,并于稿。2010年
52009
4次专家讨论会和专
年
8月形成了“体检目录”的送审月,在湖北武汉召开的“全国首届健康体检主任高峰论坛”上对“体检目录”送审稿进行了多层次沟通对话与讨论,形成了健康体检基本项目试行稿,并由“分会”组织全国部分健康管理(体检)机构进行试行验证。第三阶段:2012年至今,在“基本目录”的试行过程中.根据发现的问题和部分专家建议对体检“基本目录”的整体构架和主要内容进行了修改和扩充,增加了统一的健康体检自测问卷和体检报告首页及相应内容,并于
201
2年
月在湖南长沙}召开的“全国健康管理示范基地建设研讨会”上进行了广泛讨论,会后由共识起草组汇总各方意见形成了“健康体检基本项目专家共识”
初稿,并于2013年开始在全国更多健康管理机构和专家中进行推广试用和意见征询。2013年底,根据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号)文件精神,结合一年来共识在全国部分健康管理(体检)机构中推广使用发现的问题和建议,起草组对共识进行了多次修改形成待发表稿。2014年1-2月,起草组将共识待发表稿正式提交“分会”和“杂志”编委会审查。“分会”和“杂志”于2014年2月27日发出通知,就共识中的三个附件及主要内容在“分会”全体委员、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部分编委、全国各省市医学会健康管理分会及全国百余家健康管理(体检)机构进行最后一轮的意见征询,并依据征询到的意见和建议进行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形成最终稿。
二、基本项目架构与主要内容
本共识包括健康体检基本项目目录、健康体检自测问卷和体检报告首页三个部分,形成相互关联的一个整体。其主要内容如下: 1.体检基本项目目录:该基本项目目录的设置遵循科学性、适宜性及实用性的原则,采用“1+X”的体系框架,“1'为基本体检项目,包括健康体检自测问卷、体格检查、实验 室检查、辅助检查、体检报告首页等5个部分。“X”为专项体检项目,包括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风险筛查及健康体适能检查项目。备选项目提出了每个专项检查的适宜人群和年龄范围,以满足当前我国民众对健康体检及健康管理服务多样化的要求,为我国健康管理(体检)机构的体检项目及套餐设置提供了基本学术遵循,并为进一步研究制定相关技术标准与操作指南提供基础。“基本项目(必选项目)”与“专项检查(备选项目)”的关系:“必选项目”是基础,是开展健康体检服务的基本检测项目,也是形成健康体检报告及个人健康管理档案的必须项目;“备选项目”是个体化深度体检项目,主要针对不同年龄、性别及慢性病风险个体进行的专业化筛查项目(详见附件1)。必选项目主要内容包括健康体检自测问卷、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辅助检查、体检报告首页等五个部分。健康体检自测问卷和体检报告首页的具体内容详见附件2和附件3,其他三个部分构成了体检基本项目的主要内容。(1)体格检查:包括一般检查和物理检查两个部分。一般检查包括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血压、脉搏;物理检查包括内科、外科、眼科检查、耳鼻咽喉科、口腔科、妇科等。体格检查的内容设置依据为诊断学(第八版)"',其中血压、体重、腰围及体重指数等指标均具有较高级别的循证医学研究证据,是健康体检和健康管理的重要指标和数据。(2)实验室检查:包括常规检查、生化检查、细胞学检查三个部分。常规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粪便常规+潜血.其中血、尿、粪便常规检查是诊断学(第八版〕规定的检查内容,而粪便潜血实验是直、结肠癌早期风险筛查指南中推荐的筛查项目;生化检查包括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尿酸,其中肝、肾功能是诊断学(第八版)规定的检查内容.而血脂、血糖和尿酸等检查项目具有较高的循证医学证据并被国内外慢性病风险预防指南推。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是女性宫颈癌的早期初筛项目。(3)辅助检查:包括心电图检查、X线检查、超声检查三个部分。常规心电图检查和腹部B超检查是诊断学(第八版)和《健康体检管理暂行规定》中要求设置的项目。X线检查项目的设置严格遵循了国家卫计委《关于规范健康体检应用放射检查技术的通知)要求,只设置了对成年人进行胸部X线正/侧位拍片检查,取消了胸部透视检查。备选检查项目包括:慢性病早期风险筛查项目包括:心血管病(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外周血管病)、糖尿病、慢阻肺(COPD)、慢性肾脏疾病、部分恶性肿瘤〔食道癌、胃癌、直结肠癌、肺癌、乳腺癌、宫颈癌、前列腺癌)等,所有专项检查项目均列出了相应的指南和重要研究报告,以便查询。2。健康体检自测问卷:该问卷基于现代多维度健康概念和健康测量指标体系,并学习借鉴了国内外相关问卷,按照问卷或量表研制经过与信效度要求而形成的。内容除基本信
息采集外,主要包括健康史、躯体症状、生活方式和环境、心理健康与精神压力、睡眠健康、健康素养6个维度和85个具体条目。基本信息填写项目与国家电子病历及健康档案相一致,符合国家卫生行业信息标准的统一要求。自测问卷的主体内容包括:(1)健康史:内容包括家族史、现病史、过敏史、用药史、手术史、月经生育史等,除了按照诊断学要求的问诊内容外。重点强调了对主要慢性病家族遗传信息的询问,如早发心血管病家庭史(男性55岁,女性65岁)等。(2)躯体症状:内容设置主要依据诊断学和有关慢性病预防指南,是对主要慢性病风险人群进行的症状与体征的系统询问,包括循环、呼吸、消化、内分泌、神经、泌尿、妇科系统疾病以及视听功能等。(3)生活方式和环境健康:该部分内容主要依据引起主要慢性病的生活方式与环境风险因素而设置,包括饮食、吸烟、饮酒、运动锻炼、环境健康风险等,其中不健康饮食、吸烟、过量饮酒、体力活动不足和有害环境暴露均是具有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的项目及指标。(4)心理健康与精神压力:该部分内容包括情绪、精神压力、焦虑抑郁状态等。该部分内容主要用于筛查精神心理问题的初筛和精神压力的评估。(5)睡眠健康:包括睡眠时间、睡眠质量、睡眠障碍及其影响因素等内容。由于睡眠一方面影响人的健康状况和工作能力,另一方面睡眠问题容易引发多种身心疾病,特别是与心血管系统、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密切相关,故该量表中专门设置了有关睡眠健康的条目内容。(6)健康素养:包括健康理念、健康意识、健康知识和健康技能等内容,是该量表区别与国内外相关或类同量表的创新之处。国内外研究证明,健康素养不但反映了国民的健康基础水平,而且健康素养低可以增加慢性病发生率及疾病负担,应该作为健康体检问卷调查的必须内容。
3.健康体检报告首页:根据国家卫生信息标准化要求,参照电子病历首页和居民健康档案首页的设置格式,依据现行健康体检基本项目目录和健康体检自测问卷的主要内容而形成的体检信息摘要。内容除基本信息外,包括健康自测问卷结果以及发现的主要健康危险因素、健康体检基本项目结果摘要、已明确诊断的主要疾病和异常、健康风险评估与风险分层等。该体检报告首页是健康体检基本项目与健康体检产出的统一要求,是未来将键康体检纳入国家健康信息统计的基本途径。通过规范体检报告首页和体检信息收集与统计标准,为开展检后管理和体检数据的挖掘利用提供基本依据。
三、使用建议与注意事项
该共识的形成与发表凝聚了我国广大健康管理(体检)领域专家、学者及从业者的集体智慧及心血,体现了我国十年来健康管理学术理论研究与健康体检服务实践的最新成果,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开展健康管理和健康体检服务的基本学术遵循。为了在体检服务实践中更好地使用推广本共识及健康体检基本项目目录、健康体检自测问卷和体检报告首页,特提出以下实施要求及注意事项。I一般要求:开展健康体检基本项目的机构和人员必须符合前卫生部《健康体检管理暂行规定》的要求,具有相应的执业资质并持证上岗,并具备完成健康体检基本项目(健康体检基本项目、健康体检自测问卷、体检报告首页)内容所规定的场地、仪器设备、质母控制及信息化要求。
2.体检基本项目目录的使用要求:该目录是开展健康体检服务的墓础,健康管理(体检)机构,必须在保证完成基本项目目录的前提下,方可根据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和健康管理机构具备的人员、技术设备等条件选择开展备选项目,特别是推荐开展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部分恶性肿瘤相关的风险筛查与监测项目。考虑到我国体检机构设备条件及发展的不均衡性,允许对体检项目目录中的具体指标及内容(三级指标和内容)适当放宽,如血脂四项(三酸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中不一定均要做高密度脂蛋和低密度脂蛋白,只要求完成总胆固醇和三酞甘油两项即可。
特别说明:进行备选项目检查时必须首先参考基本项目内容,以避免项目的重复检查
(如;血压、体重指数检查为基本项目,在冠心病、脑卒中风险筛查套餐中未再列人);按照卫计委有关规定,基本体检项目不包含“乙肝五项”及除X线胸片外的有关放射检查;本体检基本项目适合成人健康体检,不包含妇幼保健、职业病、人职(人学)体检,不涉及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评价。
3.健康体检自测问卷的使用要求:健康体检自测问卷是开展健康体检基本项目服务的重要内容之一问卷获取的健康信息及数据与医学检查设备获取的健康信息同等重要,是形成健康体检报告首页的重要内容和开展检后健康评估与开展个性化健康管理服务提供基础信息。因此,各级各类健康管理(体检)机构必须将体检自测问卷纳人开展健康体检服务的必备项目及体检套餐。该问卷主要适用于18岁以上成人。问卷采用多样化采集方式,包括电子问卷、纸质问卷、面对面问答、远程移动终端等。答题前先仔细阅读问卷引导语与答题要求及注意事项.建议每个被检者必须完成自测问卷后方可获取健康评估及健康指导报告。对自测问卷填写不合乎要求或存在漏填、错填、误填者要及时剔除,以免影响体检报告首页质量。
4.填写体检报告首页的注意事项:体检报告首页是基于健康体检项目和健康自测问卷信息采集基础上形成的个人体检信息摘要。体检报告首页的内容应突出重点,体现规范化和个性化要求。所谓突出重点即突出体检发现的主要疾病及异常.指出健康风险分层及健康走向。所谓规范化即指按照体检报告首页的统一格式及要求进行填写,以便于体检信息的互通、互享、统计分析及交流。所谓个性化即要反映每一个受检者的实际情况和体检结果的针对性。
附件2: 健康体检自测问卷(试行)
一、基本信息 姓名: 性别: 口男 口女 出生日期: 年_ 月_ 日
身份证号: 民族:口汉族口少数民族 出生地: 省_ 市_ 县
婚姻状况:口未婚 口已婚(含同居)口丧偶 口离异 口其他 文化程度:口小学及以下 口初中 口高中 口中专及技校 口大学本科/专科 口研究生及以上 职业:口国家公务员 口专业技术人员 口职员 口企业管理人员 口工人 口农民 口学生 口现役军人口自由职业者 口个体经营者 口无业人员 口退(离)休人员 口其他 医保类别:口城镇职工医保 口城镇居民医保 口新农合医保 口其他 口无 联系电话:
二、健康史一家族史!.您的父母或兄弟姐妹是否患有明确诊断的疾病? A.是B.否 1-1.请选择疾病的名称:(可多选)A.高血压病B.脑卒中C.冠心病D.外周血管病E.心力衰竭F.糖尿病G.肥胖症H.慢性肾脏疾病 1.慢性阻塞性肺病 J.骨质疏松 K.痛风 L恶性肿瘤 M.风湿免疫性疾病 N.精神疾病、O.其他 1-2.请确定所患的恶性肿瘤名称: A.肺癌 B.肝癌 C.胃癌 E.食管癌 F.结直肠癌 G.白血病 H.脑瘤 I.乳腺癌 J.胰腺癌K.骨癌L膀胧癌M.鼻咽癌 N.宫颈癌 0.子宫癌 P.前列腺癌 Q.卵巢癌 R.甲状腺癌S.皮肤癌T.其他 1-3.您的父亲是否在55岁、母亲在65岁之前患有上述疾病吗? A是B.否
三、健康史一现病史 2.您是否患有明确诊断的疾病或异常? A.是B.否 2-1.请您确认具体疾病或异常的名称:(可多选)A.高血压 B.脑卒中 C.冠心病 D.外周血管病 E.糖尿病 F脂肪肝 G.慢性肾脏疾病 H.慢性胃炎或胃溃疡 I.幽门螺杆菌感染 J.胃息肉 K.肠道息肉 L.慢性阻塞性肺病 M.哮喘 N.慢性胰腺炎 0.骨质疏松 P.慢性肝炎或肝硬化 Q.慢性胆囊炎、胆石症 R.结核病 S.类风湿性关节炎 T.前列腺炎或肥大 U.慢性乳腺疾病V.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 w.血脂异常 x.尿酸升高 Y.恶性肿瘤 Z.其他 2-2.请确定您所患的恶性肿瘤名称: A.肺癌 B.肝癌 C.胃癌 E.食管癌 F.结直肠癌 G.白血病 H.脑瘤 I.乳腺癌J.胰腺癌 K骨癌 L.膀胧癌 M鼻咽癌 N.宫颈癌 0.子宫癌 P.前列腺癌 Q.卵巢癌R.甲状腺癌S.皮肤癌T.其他 2-3.请填写您被诊断患有上述疾病或异常的年龄:_ 岁
四、健康史一过敏史 3.您是否出现过过敏? A.是B.否 3-1,请选择过敏源:(可多选)A.青霍素 B.磺胺类 C.链霉素 D.头抱类 E.鸡蛋 F.牛奶 G.海鲜 H.花粉或尘埃 I.粉尘J.洗洁剂 K化妆品L其他
五、健康史一用药史 4.您是否长期服用药物?(连续服用6个月以上,平均每日服用一次以上)A.是B.否 4-1您长期服用哪些药物?(可多选)A.降压药 B.降搪药 C.调脂药(降脂药)D.降尿酸药 E.抗心律失常药 F.缓解哮喘药物 G.解热镇痛药(如布洛芬等)H.强的松类药物 I.雌激素类药物 J.利尿剂 K.镇静剂或安眠药 L.中草药 M.避孕药 N.抗抑郁药物O.其他
六、健康史一手术史
5.您是否因病进行过手术治疗?
A.是B.否 5-1.请您选择手术的部位?(可多选)A.头颅(含脑)B.眼 C.耳鼻咽喉 D.领面部及口腔 E.颈部或甲状腺 F.胸部(含肺部)G.,自脏(含心脏介人)H.外周血管 I.胃肠 J.肝胆 K.肾脏 L.脊柱M.IU肢及关节N.膀胧 O.妇科P.乳腺Q.前列腺R.其他
七、健康史一月经生育史 6.您第一次来月经的年龄: 岁
7.您是否绝经? A.是(绝经年龄: 岁)B.否 S.您的结婚年龄:_ 岁
9.您是否生育过? A.否B.是〔初产年龄:_ 岁,生产 次,流产总次数 次)9-1.您的孩子是母乳喂养吗? A.是(哺乳时间 月)B.否
9-2.您是否曾患有妊娠糖尿病? A.是B.否 9-3.您是否曾患有妊娠高血压? A.是B.否
八、躯体症状(最近3个月)10.您感觉身体总体健康状况如何? A.好 B.一般 C.差 11.您感到疲劳乏力或周身明显不适吗? A.没有
B.偶尔
C.经常 12.您视力有下降吗? A.没有 B.轻微 C.明显 13.您听力有下降吗? A.没有 B.轻微C.明显 14.您有鼻出血或浓血鼻涕吗? A.没有B.偶尔C.经常 15.您出现过吞咽不适、硬喳感吗? A.没有B.偶尔C.经常 16.您有明显的咳嗽、咳痰吗? A.没有B.偶尔C.经常 17您有过咳痰带血或咯血吗? A.没有B,偶尔C.经常 18.您感到胸痛或心前区憋闷不适吗? A.没有B.偶尔C.经常 19.您感到有胸闷气喘或呼吸困难吗? A.没有B.偶尔C.经常 20.您感到低热(体温偏高)吗? A.没有B.偶尔C.经常 21.您感到头晕或头昏吗? A.没有B.偶尔C.经常 22.您感到恶心、反酸或上腹部不适吗? A.没有B.偶尔C.经常 23.您有过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或腹胀吗? A.没有B.偶尔C.经常 24您有过不明原因跌倒或晕倒吗? A.没有B.偶尔C.经常 25.您感到明显的手足发麻或刺痛吗? A.没有B.偶尔C.经常 26.您双下肢水肿吗? A没有B.偶尔C.经常 27.您排尿困难吗? A.没有B.偶尔C.经常 28.您有尿频、尿急、尿痛及尿血吗? A.没有B.偶尔C.经常 29.您有腹泻、腹痛或大便习惯改变(人厕时间、次数、形状等)吗? A.没有B.偶尔C.经常 30.您出现过柏油样便或便中带血吗? A.没有B.偶尔C.经常 31您出现过不明原因的身体消瘦或体重减轻吗?(体重减轻超过原体重的10%)A.是B.否 32您是否发现乳房有包块,并伴有胀痛吗(与月经周期无关)? A.是B.否 33.您有不明原因的阴道出血、白带异常吗? A.是B.否 34.您身体有过明显的疼痛吗?(外伤除外)A.是B.否 34-1.疼痛的部位?A.头B.颈肩C.咽喉E.腰背F.胸部G.腹部H.四肢I.关节
九、生活习惯一饮食 35.您通常能够按时吃三餐吗? A.能B.基本能C.不能 36.您常暴饮暴食吗? A.是B.否 37.您常吃夜宵吗? A.不吃B.偶尔吃C.经常吃 38.您参加请客吃饭(应酬)情况? A.不参加或偶尔参加((1-2次I月)B.比较多(1-2次Z周)C.9常参加(3-5次凋)D.非常频繁(>5次/周)39.您的饮食口味? A.清淡B.咸C.甜D.高油脂E.辛辣F.热烫 40.您的饮食偏好? A.熏制、腌制类B.油炸食品C.甜点D.吃零食(适量坚果除外)E.吃快餐 F.喝粥2次/天)G.其他 41.您的主食结构如何? A.细粮为主 B.粗细搭配C.粗粮为主D.不好说 42.您喝牛奶吗? A.不喝B.偶尔喝(1-2次凋)C.经常喝(3-5次凋)D.每天都喝(>5肉周〕 43.您吃鸡蛋吗? A.不吃B.偶尔吃((1-2次凋)C.经常吃(3-5次凋)D.每夭都吃(>5勿周)44.您吃豆类及豆制品吗 A.不吃B.偶尔吃(1-2加周)C.经常吃(>,3次l周)45.您吃水果吗? A.不吃B.偶尔吃((1-2肉周)C.经常吃(3-5次凋)D.每天都吃(>5次凋)46.您平均每夭吃多少蔬菜? A.<100 g B.100一200 g C.200一500 g D.>500 g 47.您平均每天吃多少肉(猪、牛、羊、禽)? A.<50 g B.50-100g C.101-250g D>250 g 48.您吃肥肉吗? A.不吃B。偶尔吃一点C.经常吃 49.您吃动物内脏吗? A.不吃B.偶尔吃((1-2次凋)C.经常吃(33次凋)50.您吃鱼肉或海鲜吗? A.不吃B.偶尔吃(1-2次凋)C.经常吃(33加周)51.您喝咖啡吗? A.不喝B.偶尔喝((1-2次凋)C.经常喝(3-5次凋)D.每天都喝(>5肉周)52.您喝含糖饮料(果汁、可乐等)吗? A.不喝 B.偶尔喝((1-2次/周)C.经常喝(3-5留周)D.每天都喝(>5加周)
十、生活习惯—吸烟 53您吸烟吗?(持续吸烟1年以上)A.不吸B.吸烟C.吸烟,已戒(戒烟1年以上)D.被动吸烟(每天累计15分钟以上,且每周1天以上)53-1.您通常每天吸多少支烟?(含戒烟前)_ 支,您持续吸烟的年限?(含戒烟前)_ 年 53-2.您戒烟多长时间了? 年
十一、生活习惯一饮酒 54.您喝洒吗?(平均每周饮酒,次以上))A.不喝B.喝C.以前喝.现已戒酒(戒酒1年以上)54-I.您一般喝什么酒? A.白酒B.啤酒C.红酒D.什么都喝 54-2.您每周喝几次酒?(含戒酒前)A.13790 C.37一3890 D.不知道 79.您认为安静状态下成年人最理想的脉搏次数是? A.30-50次/分钟B.51一70次/分钟C.71一90次/分钟D.>90次/分钟
E.不知道 80.您认为成年人每天最佳食盐量不要超过多少克? A.<6克B.<8克C.<10克D.<12克E.不知道 81.您认为成年人正常体重指数是(体重指数=体重kg/身高m2)? A.<18.5 B.18.5-24.9 C.25,29.9 D.30以上E.不知道 82.您认为成年人正常腰围是?
男性:A.<-80 cm B.<85 cm C.;90 cm D.`95 cm E,不知道 女性:A.-70 cm B.;75 cm C.-80 cm D.585 cm E.不知道 83.您认为成人空腹血糖正常值是? A.<3.89 mmol/L B.3.89~6.1 mmol/L C.6.1一7.0 mmolL D.-7.0 mmoUL E.不知道 84.您认为成人三酸甘油正常值是? A.<0.56 mmoUL 8.0.56一1.7 mmol/L C.> 1.7 mmol/L D.不知道 85.您认为成人总胆固醇理想值是?
A.<5.2 mmot/L B.5.2-6.1 mmolL C.>6.1 mmol/L D.不知道 86.答完该问卷后,您对自己的健康状态感觉如何? A.好 B.比较好 C.-般(还可以)D.不好或较差 E.不好说 87.您对该健康自测问卷的总体印象是? A.很好 B.比较好 C.一般(还可以)D.不好说
E.较差或不好
附件3: 健康体检报告首页(试行)体检机构: 体检编号: 第_ 次体检 本次体检日期:_ 年_ 月_ 日 体检项目类别:1.健康体检自测问卷2.基本体检3.专病专项检查(注明)姓名 性别:1男2.女 出生日期_ 年_ 月_ 日
身份证号 民族 职业_ 婚姻状况::未婚2.已婚3.丧偶4.离婚 文化程度:I.小学及以下2.初中3.高中4.中专及技校4.大学本科I.专科5.研究生及以上
审核签名
第二篇:健康体检项目范文
卫生部
健康体检项目目录
说明
一、为指导和规范健康体检服务,卫生部组织专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健康体检项目目录》(以下简称《目录》)。《目录》包括基本项目和备选项目两个部分。
二、基本项目是为达到健康体检目的所设定的项目,共14大项59小项。建议受检者全面了解自身健康状况时使用。
三、备选项目是基本体检结束后,发现受检者存在某种疾病风险时开展的体检项目及体能项目,由医疗机构和受检者共同确定。
四、《目录》的制定坚持了以下原则:
1.达到健康体检的目的,即了解受检者的健康状况,并早期发现疾病隐患,如肿瘤和常见慢性疾病等。
2.区分健康体检项目和疾病诊断项目。主要用于疾病诊断用途的技术和方法不列入健康体检项目。
3.保证健康体检的质量和安全。采用临床证明已经成熟、准确、敏感的诊断技术和方法。侵入性和存在较大风险的项目不列入健康体检项目。
4.有利于体现健康体检成本效益最优原则。引导健康体检合理进行,避免浪费。
五、《目录》将根据需要定期进行修订。
健康体检项目目录
一、基本项目
第三篇:健康体检检查项目及注意事项(模版)
健康体检检查项目及注意事项
65岁以上老年人免费检查项目:心电图、血常规、尿常规、血糖、血脂、B超(肝、胆、双肾,男+前列腺、女+子宫附件)。
注意事项:每年检查一次,前来检查时应该空腹、憋尿。
高血压患者免费检查项目:心电图
注意事项:至少每季度检查一次,以便于观察对血压的控制情况及对心脏功能的评估。糖尿病患者免费检查项目:心电图血糖
注意事项:至少每季度检查一次,以便于观察对血糖的控制情况及对心脏功能的评估。孕产妇免费检查项目:B超肝功能+乙肝表面抗原
注意事项:前来检查时该空腹、憋尿。
6月龄至3岁儿童免费检查项目:血红蛋白及常规检查
养生顺口溜
铁不冶炼不成钢,人不养生不健康吃的慌,咽的忙,伤了胃口伤了肠 三天不吃青,两眼冒金星若要身体壮,饭菜嚼成浆
饭前喝汤,胜过药方若要百病不生,常常饥饿三分 宁可锅中存放,不让肚子饱胀先睡心,后睡眼
宁可无肉,不可无豆饭养人,歌养心
吃米带电糠,营养又健康人有童心,一世年轻
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巧笑一笑,十年少
暴饮暴食会生病,定时定量可安宁哭一哭,解千愁
第四篇: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等:维生素制剂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15)
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等:维生素制剂临床应用专
家共识(2015)
维生素制剂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北京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 自2006年以来,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先后制定和更新了《临床诊疗指南:肠外肠内营养学分册》、《中国儿科肠内肠外营养支持临床应用指南》、《中国新生儿营养支持临床应用指南》、《老年患者肠外肠内营养支持中国专家共识》等,为临床营养诊疗提供了指导性意见。为了指导临床营养中维生素制剂的合理使用,推广国际上临床营养支持的新观念,提高临床医师对患者维生素代谢状况评估的认识及加强对防治维生素缺乏的了解,进一步推动我国维生素研究的开展,现由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及北京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部分专家讨论制定本共识,共识内容尚待完善,请同道批评指正。背景
一、定义 维生素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一类低分子有机化合物,在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量极微,必须由食物供给。维生素既不构成机体的组成成分,也非供能物质,然而在孕育生命及生长发育、调节人体物质代谢、维持正常生理功能、防治疾病等方面却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维生素是结构上互不相关的一组有机化合物,按其溶解性质不同,可分为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两大类。脂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共4种;水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维生素B6、泛酸、叶酸、维生素B12和生物素共9种。
二、维生素缺乏危险人群 一般来说,维生素缺乏危险包括偏食、快速减重、生长发育、妊娠、高龄等因摄食减少或机体生理状况改变,导致的维生素摄入减少或需要量增加,各种临床疾病导致的摄入量减少、吸收功能下降,呕吐、腹泻、肠瘘等造成的排出增加,应激、炎症反应、自由基生成增加等导致的消耗及需求增加。多数水溶性维生素在近端空肠中吸收,脂溶性维生素则多在回肠中段和末端吸收。因此,消化道溃疡、短肠综合征、炎性肠病、消化系统肿瘤、放射性肠炎、消化道瘘等患者常容易缺乏水溶性维生素。胰腺功能不全和胆汁丢失时脂肪吸收障碍,患者易发生脂溶性维生素缺乏。接受大手术的患者围手术期较长时间禁食(>5 d)或摄入不足,易发生水溶性维生素缺乏。危重症患者的代谢变化使体内儿茶酚胺、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等内分泌激素大量合成和分泌,导致参与激素合成的维生素B2、泛酸和维生素C大量消耗;氧化自由基会大量消耗抗氧化维生素,包括维生素E、维生素C、维生素A、烟酸、维生素B2等。有研究结果表明,ICU患者普遍缺乏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D;同时凝血-纤溶系统的激发使合成凝血因子所需的维生素K大量消耗。烧伤患者由于皮肤屏障功能被破坏,产生大量渗出液,急性应激、感染等高代谢状态可导致维生素的消耗大大增加。肝病患者因摄食减少、肠道吸收不良、肝脏贮备功能下降、合成分泌、代谢障碍和需要量增加等因素容易发生维生素缺乏。酒精性肝病患者常缺乏叶酸、维生素B1、维生素B6和维生素A。另外,肝病患者常伴有腹水或因使用利尿剂、合并糖尿病等原因导致排尿量增加,水溶性维生素严重丢失。老年或慢性病住院患者常因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原因导致维生素消耗增加,或因合并用药等减少维生素吸收等原因导致维生素缺乏。
三、维生素缺乏的临床表现 明确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缺乏或风险是进行营养评价所必需的一部分。在出现典型的维生素缺乏症所引起的临床表现之前,维生素摄入不足或吸收障碍已经造成机体一系列不同程度的细胞代谢障碍及功能受损或疾病。首先是机体维生素储备耗竭,随之出现细胞生化功能紊乱,然后出现非特异性的功能损伤。短期的功能损伤包括认知能力下降,免疫功能下降;长期损伤包括自由基损伤,最后发生器质性病变,而表现出特征性并发症;如果仍然无法纠正甚至导致过早死亡。维生素缺乏引起的临床表现见表1。
四、维生素的推荐摄入量 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ietary reference intake,DRI)是为保证人体合理摄入营养素而设定的每日膳食营养素摄入量的一组参考值,主要包括四个指标:平均需要量(estimated average requirement,EAR)、推荐摄入量(recommended nutrients intake,RNI)、适宜摄入量(adequate intake,AI)、可耐受最高摄入量(tolerable upper intake level,UL)。EAR是根据人群研究的结果制定的,达到该剂量能够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生理状况群体50%个体需要量的摄入水平,是制定RNI的基础。RNI是个体营养素需要量的摄入水平,是在EAR的基础上产生的,长期达到RNI水平可满足机体对该营养素的需要,保持健康和维持组织中有适当的储备。UL是每日平均摄入营养素的最高限量,对一般人群几乎不引起不利于健康的作用,但摄入量超过UL时,损害健康的危险性随之加大[具体可参见《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速查手册(2013版)》]。
五、维生素与营养支持 目前,营养支持的观念已由满足患者蛋白质、能量需求发展到满足微量营养素(包括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在内的全方位人体需求。瑞典危重症专家Berger和Shenkin甚至指出,不添加微量营养素的营养支持不能称之为营养支持治疗。体内维生素的耗竭状态(尤其是维生素B1的缺乏)可引起再喂养综合征、乳酸酸中毒、Wernicke脑病和Korsakoff综合征等;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等抗氧化维生素的补充可以改善患者的氧化应激状态,改善患者预后;给予腹部手术后患者静脉滴注多种维生素后,相比于对照组,可增加术后患者的总抗氧化应激能力,减轻全身炎症反应,促进伤口愈合。全营养肠内营养制剂中通常包含符合RNI的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每日摄入2 000 ml可满足每日营养素需要量。如果只能达到需要量的50%或更少,电解质、矿物质或微量营养素的摄入量相应减少因而不足。当胃肠道处于应激缺血状态时对维生素等微营养素的吸收率很难保证,静脉补充是可靠的方式。维生素是临床营养支持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机体有效利用葡萄糖、脂肪酸进行供能及蛋白质合成的基础,肠外营养支持方案中应常规添加静脉用多种维生素制剂。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分别于1979年和2003年发表了关于成人肠外营养多种维生素日需要量推荐建议(表2)。肠外营养液中多种维生素的规范化配制指导原则见附录。
证据
一、长期家庭肠外营养 1997年N Engl J Med报道1例短肠综合征女性因其家庭肠外营养支持方案中未添加静脉用多种维生素发生Wernicke脑病,在恢复添加多种维生素并给予维生素B1治疗后神经功能恢复正常,精神状态改善;2012年Perko等也报道5例因家庭肠外营养支持方案未添加静脉用多种维生素而发生Wernicke脑病的病例。维生素缺乏还可导致其他代谢紊乱。1997年JAMA报道3例长期全肠外营养的患者因B族维生素缺乏出现乳酸酸中毒。1999年,Mayo Clinic报道1例肠外营养出现代谢性酸中毒的患者资料。因此,长期肠外营养必须添加多种维生素制剂,防止出现代谢障碍。
二、围手术期肠外营养 围手术期有营养风险或存在营养不良的患者,以及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连续5~10 d以上无法经口摄食达到营养需要量的患者,应给予肠外营养支持。对于中、重度营养不良患者术前应给予7~10 d营养支持。临床推荐使用'全合一'(All-In-One,AIO)肠外营养模式,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是'全合一'肠外营养处方的必需组成部分。围手术期肠外营养支持方案应添加常规剂量的静脉用多种维生素。对术后不能恢复EN,使用全部或部分PN的患者,需要每日补充各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尤其应注意老年围手术期患者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补充。并非所有市售的维生素产品均适用于肠外营养。目前,我国用于肠外营养溶液的维生素制剂的各成分含量参照FDA(表2)。对于有酗酒史、长期摄入不足、严重呕吐、重度营养不良的围手术期患者制定的营养方案中维生素应按照2倍于常规剂量补充,并给予静脉或口服维生素B1,以预防Wernicke脑病和再喂养综合征的发生(见后文)。
三、危重症 严重营养不良、烧伤、外科手术及脓毒血症或严重创伤均会导致维生素需求增加。随着呕吐、腹泻、消化道瘘、胃肠减压丢失和伤口渗出,维生素会大量流失。重度炎性反应时,各种维生素的血清水平也呈下降趋势,术后患者的血清维生素A、C和E水平下降。肠内营养或肠外营养支持一旦开始实施,危重症患者均应补充微量营养素。通过研究表明,额外补充适当剂量的维生素A(1 000 U/d)、维生素E(50~60 U/d)、维生素C(500 mg/d),将使危重症患者受益,但尚需多中心、大规模临床研究证实。一项纳入了21项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研究的荟萃分析结果显示,抗氧化微营养素(抗氧化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明显降低重症患者总死亡率和感染并发症发生率,有降低机械通气时间的趋势,对ICU时间、住院时间无明显影响。适当补充微量营养素可能会提高危重患者的临床疗效。2009年,JPEN发表成人营养疗法中微营养素的补充实践参考,对危重症患者的维生素建议见表3。
第五篇: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围术期血糖管理专家共识(2015年快捷版)
围术期血糖管理专家共识(快捷版)
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
血糖异常增高是围术期的常见问题。一方面,手术创伤应激诱发机体分泌儿茶酚胺、皮质醇和炎性介质等胰岛素拮抗因子,促使血糖增高。另一方面,合并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等胰岛素抵抗或胰岛素分泌障碍疾病的患者更容易发生围术期高血糖。另外,围术期经常使用的激素、含糖营养液等进一步增加了高血糖的风险。值得注意的是,长时间禁食和不恰当的降糖治疗也有引起患者低血糖和血糖剧烈波动的可能。
大量证据表明,围术期血糖异常(包括高血糖、低血糖和血糖波动)增加手术患者的死亡率,增加感染、伤口不愈合以及心脑血管事件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延长住院时间,影响远期预后。合理的血糖监测和调控是围术期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得到重视。据此,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于 2014 年组织专家组起草和制订了《围术期血糖管理专家共识》,本文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修订的 2015 年快捷版本。
围术期血糖管理的基本原则
识别围术期血糖异常的高危人群
围术期血糖异常以高血糖为主,可分为合并糖尿病的高血糖和应激性高血糖两类(stress-induced hyperglycemia)。一般手术围术期高血糖以合并糖尿病者居多。目前我国糖尿病患病率逐年增高,合并糖尿病的外科手术患者也日趋增多,其中相当比例的患者术前并未得到正确诊断和有效控制。有国外研究报道,择期手术中 10% 以上的患者合并隐匿性糖尿病。与普通人群相比,合并糖尿病尤其是未发现、未治疗的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更加显著,围术期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更高,应当在术前加以识别。而单纯由于应激导致血糖显著增高者往往提示手术应激很强,或合并感染、败血症等并发症,可能为危重患者。
合理的血糖控制目标
大量循证医学证据表明,血糖控制有利于减少外科重症患者术后感染等并发症,但控制过于严格(如降至“正常”范围)则增加低血糖风险,对降低总死亡率并无益处。尽管目前的结论主要来源于对 ICU 重症患者以及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的研究,对一般外科手术患者的理想血糖值尚缺乏高级别的研究证据,但采用适当宽松的血糖控制目标已得到了广泛的共识。
围术期血糖管理的要点
围术期血糖管理的要点在于控制高血糖,同时避免发生低血糖,维持血糖平稳。因禁食、降糖方案未及时调整或降糖治疗中断等因素造成的围术期血糖波动比稳定的高血糖危害更大。严密的血糖监测、及时调整降糖治疗方案是保持围术期血糖平稳的关键。应根据患者术前血糖水平、治疗方案、有无并发症、手术类型等进行全面评估,制定个体化的管理方案。
血糖术前评估与术前准备
术前评估
1.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反映采血前三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可用于术前筛查糖尿病和评价血糖控制效果。对既往无糖尿病病史者,如果年龄 ≥45岁或体重(BMI)指数≥25kg/m2,同时合并血压、高血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家族史等高危因素,行心脏外科、神经外科、骨科、创伤外科、器官移植等高危手术者,推荐术前筛查 HbA1c; HbA1c≥6.5% 即可诊断糖尿病。既往已有明确糖尿病病史的患者,HbA1c≤7% 提示血糖控制满意,围术期风险较低; HbA1c>8.5% 者建议考虑推迟择期手术。单纯应激性高血糖者 HbA1c正常。注意贫血、近期输血等因素可能干扰 HbA1c测量的准确性。
2. 对合并糖尿病的患者,术前还应了解糖尿病类型、病程、目前的治疗方案、低血糖发作情况,特别是有无糖尿病并发症。合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综合征、是非急诊手术的禁忌。病程长的糖尿病患者可能并发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且心肌缺血症状往往不典型、容易漏诊,应引起警惕。
3.手术类型与围术期高血糖风险相关。手术越大、应激越强,血糖增高越明显。与区域麻醉比较,全身麻醉特别是吸入性麻醉药刺激血糖升高的作用更显著,但目前并没有证据证明糖尿病患者必须首选区域麻醉。
术前准备
胰岛素是围术期唯一安全的降糖药物。术前应将原有降糖方案过渡至胰岛素,并根据禁食情况减去控制餐后血糖的胰岛素剂量。
1.糖尿病患者手术当日停用口服降糖药和非胰岛素注射剂。磺脲类和格列奈类口服降糖药可能造成低血糖,术前应停用至少 24 小时;二甲双胍有引起乳酸酸中毒的风险,肾功能不全者术前停用24~48小时。停药期间监测血糖,使用常规胰岛素控制血糖水平。术前住院时间超过 3 天的患者可在入院后即换用短效胰岛素皮下注射控制血糖,术前调整到适合的剂量。无需禁食水的短小局麻手术可保留口服降糖药。2. 入院前长期胰岛素治疗者,方案多为控制基础血糖的中长效胰岛素联合控制餐后血糖的短效胰岛素皮下注射。长时间大手术、术后无法恢复进食的糖尿病患者,手术日换用短效胰岛素持续静脉泵注控制血糖。短小门诊手术者,手术当日可保留中长效胰岛素,剂量不变或减少1 / 3~1 / 2,停用餐前短效胰岛素。
3.术前控制餐前血糖 ≤140mg/dl(7.8mmol/L),餐后血糖 ≤180mg/dl(10.0mmol/L)。手术风险越高,术前血糖控制达标的重要性越强。另一方面,术前血糖长期显著增高者,围术期血糖不宜下降过快。因此,应当综合评估风险,合理选择手术时机,可适当放宽术前血糖目标上限至空腹 ≤180mg/dl(10mmol/L),随机或餐后2小时 ≤216mg/dl(12mmol/L)。
4.避免术前不必要的长时间禁食,糖尿病患者择期手术应安排在当日第一台进行。禁食期间注意血糖监测,必要时输注含糖液体。由于术前精神紧张应激,手术患者发生低血糖的风险低于普通住院患者。
围术期血糖监测和控制目标
围术期血糖测量方法
床旁快速血糖仪测量指血(毛细血管血)血糖用于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患者。血糖仪需定期校准。严重低血糖时血糖仪所测得的数值可能偏高,应与中心实验室测量的静脉血结果进行对照。动脉或静脉血气分析是围术期血糖监测的金标准。在低血压、组织低灌注、贫血以及高血脂、高胆红素血症等代谢异常的情况下,指血血糖准确性下降,应使用动脉血气监测血糖。生理情况下,动脉血糖较毛细血管血糖高 0.3mmol/L。围术期血糖监测频率
正常饮食的患者监测空腹血糖、三餐后血糖和睡前血糖。禁食患者每 4~6 小时监测一次血糖。术中血糖波动风险高,低血糖表现难以发现,应 1~2小时监测一次血糖。危重患者、大手术或持续静脉输注胰岛素的患者,每 0.5~1 小时监测一次。体外循环手术中,降温复温期间血糖波动大,每 15 分钟监测一次。血糖 ≤70 mg/dl(3.9mmol/L)时每 5~15 分钟监测一次直至低血糖得到纠正。病情稳定的门诊手术患者,如手术时间 ≤2 小时,在入院后和离院前分别监测一次血糖。
围术期血糖控制目标
1.推荐围术期血糖控制在140mg/dl(7.8 mmol/L)~180mg/dl(10.0mmol/L),不建议控制过严。正常饮食的患者控制餐前血糖 ≤140mg/dl(7.8mmol/L),餐后血糖 ≤180mg/dl(10.0mmol/L)。
2. 术后 ICU 住院时间 ≥3d的危重患者,推荐血糖目标值 ≤150mg/dl(8.4mmol/L)。
3.根据患者手术类型、术前血糖水平、脏器功能,建立围术期血糖控制的个体化目标。整形手术对伤口愈合要求高,血糖目标降低至 108mg/dl(6.0mmol/L)~144mg/dl(8.0mmol/L)有利于减少术后伤口感染。脑血管疾病患者对低血糖耐受差,血糖目标值可适当放宽至≤214 mg/dl(12.0mmol/L)。高龄、有严重合并症、频繁发作低血糖的患者,血糖目标值也可适当放宽。原则上血糖最高不宜超过250mg/dl(13.9mmol/L)。
血糖管理实施方案 高血糖
1.糖尿病患者围术期需要输注葡萄糖者,建议液体中按糖(g):胰岛 素(U)=3~4∶1的比例加用胰岛素中和。肠内外营养的患者应注意营养液中的糖负荷,选用糖尿病专用 型制剂,适当降低糖与脂肪的比例,缓慢输注,通过降低糖类总量、减慢吸收速度,降低血糖峰值,减少血糖波动。
2.尽量避免引起血糖升高的其他因素。地塞米松常用于预防术后恶心呕吐,可升高血糖水平。使用其他糖皮质激素、儿茶酚胺类药物、生长抑素和免疫抑制剂也可能造成血糖增高。
3.血糖 >180 mg/dl(10.0 mmol/L)开始胰岛素治疗。静脉给胰岛素起效快,方便滴定剂量,术中和术后ICU 期间适宜静脉给药。持续静脉泵注胰岛素有利于减少血糖波动,糖尿病患者以及术前已经使用静脉胰岛素的患者术中首选持续静脉泵注胰岛素。应激性高血糖的患者可选择单次或间断静脉推注胰岛素,如血糖仍高,则予持续泵注。
通常使用短效胰岛素加入生理盐水,浓度1U/ml配泵,参照患者的血糖水平、术前胰岛素用量、手术刺激大小等因素来确定胰岛素的用量,密切监测,根据血糖升降适当调整泵速,注意个体化给药,避免发生低血糖。胰岛素皮下注射适合病情稳定的非重症患者,常用于术前术后过渡;注意避免短时间内反复给药造成降糖药效叠加。
4. 严重高血糖可能造成渗透性利尿,引起高渗性脱水和低钾血症,应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术中由于多数患者血糖水平增高,一般输注无糖液体。术后和过长时间的手术当中,为了减少酮体合成和酸中毒风险,在血糖<250mg/dl(13.9mmol/L)的前提下,静脉泵注胰岛素的同时可泵注加入中和比例胰岛素的含糖液体,根据测得的血糖水平调节泵速。胰岛素 + 糖双泵同时输注有利于减少血糖波动,但可能促使钾向细胞内转移,进一步加重低钾血症。因此,持续静脉泵注胰岛素时应注意监测血钾,可预防性补钾。
低血糖
1. 低血糖的危害超过高血糖。血糖 ≤50 mg/dl(2.8mmol/L)时出现认知功能障碍,长时间 ≤40 mg/dl(2.2mmol/L)的严重低血糖可造成脑死亡。发生一次低血糖围术期死亡率即可增加。
2.低血糖重在预防和及时发现。衰弱、严重感染、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低血糖风险增加。长期未得到有效控制的糖尿病患者可能在正常的血糖水平即发生低血糖反应。脑损伤患者难以耐受 100mg/dl(5.6mmol/L)以下的血糖水平。需要警惕的是,全麻镇静患者的低血糖症状可能被掩盖,不易及时发现。
3. 静脉输注胰岛素的患者血糖 ≤100 mg/dl(5.6mmol/L)应重新评估,调整泵速。血糖 ≤70 mg/dl(3.9mmol/L)立即停用胰岛素,开始升血糖处理。可进食的清醒患者立即口服10~25g 快速吸收的碳水化合物(如含糖饮料),不能口服的静脉推注 50% 葡萄糖 20~50ml,之后持续静脉点滴5%或10%葡萄糖维持血糖,每5~15分钟监测一次直至血糖 ≥100mg/dl(5.6mmol/L)。仔细筛查引起低血糖的可能原因。
血糖术后管理
术后早期管理 1.术后因疼痛应激、感染、肠内外营养液输注,是血糖波动的高危时期,也是血糖管理的重要时期。
2.术中持续静脉泵注胰岛素者,建议术后继续泵注24小时以上。机械通气和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的ICU 患者容易出现血糖波动,胰岛素应静脉泵注。
3.病情稳定后过渡到皮下注射胰岛素。根据过渡前静脉泵速推算皮下胰岛素剂量。皮下注射和静脉泵注应有2小时左右的重叠,便于平稳过渡。积极预防术后恶心呕吐,尽早恢复正常饮食,根据进食情况逐步增加餐前短效胰岛素剂量。
出院前准备
1.长期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在出院前1~2天恢复原有方案。
2. 饮食正常规律、器官功能稳定后,如无禁忌证,可恢复口服降糖药。二甲双胍在肾功能稳定后加用,并且不早于术后 48 小时。
3. 对于围术期新发现的糖尿病患者以及调整了治疗方案的患者,应进行出院前宣教,安排内分泌科随诊。
4. 门诊手术术后监测直至排除低血糖风险后方可离院。皮下注射速效胰岛素 1.5 小时内、常规胰岛素 3~4 小时内有发生低血糖的危险。离院途中应随身携带含糖饮料。常规降糖治疗需推迟到恢复正常饮食以后。
小
结 围术期血糖管理对于减少血糖异常相关的并发症、促进患者术后快速康复、改善手术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术前筛查糖化血红蛋白有助于识别围术期高血糖相关不良事件的高危人群。“合理、有效、安全”是血糖管理的宗旨,围术期血糖目标值定为 140mg/dl(7.8mmol/L)~180mg/dl(10.0mmol/L)兼顾了血糖管理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较为合理。血糖 >180mg/dl(10.0mmol/L)即可启动胰岛素治疗,短效胰岛素持续静脉泵注便于及时调整剂量,减少血糖波动,是高危患者围术期血糖控制的首选方案。严密监测血糖,个体化管理,方可实现围术期平稳过渡。
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专家组成员:黄宇光(通信作者,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麻醉科)、高卉(执笔者,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麻醉科)、郭向阳(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麻醉科)、郭政(山西医科大学)、王国林(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麻醉科)、王国年(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麻醉科)、马正良(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麻醉科)、徐世元(南方医科大学附属珠江医院麻醉科)、郑宏(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
参考文献(略)
(收稿日期:2015-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