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副市长在全市社区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副市长在全市社区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
话
社区建设是我们国家现代化建设,尤其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项工作非常重要。近两年来,我市社区建设工作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同志的共同努力下,在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取得了很大进展。关于今年和今后我市的社区建设工作如何开展,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已经专题进行了研究,**同志代表市政府的讲话非常重要,请各县(市)区党委、政府,尤其是政府相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
年社区建设的三个重点。
志,对社区的理解不准确,没有形成统一共识,一般理解为社区就是老百姓居住地的居委民委员会,严格意义上讲,这不是社区。过去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的设置,是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政府职能的延伸,政府的很多工作任务都要通过街道办事处、居委会落实完成,在这个前提下,有些同志错把居委会理解为是一个最基层的政权组织,其实居委会不是政权组织,与计划经济条件下的职能也不同。而社区也不是政府的职能延伸,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个最基本的社会组织细胞,严格意义上讲不能履行政府职责。但现在社区还是一个“双面人”,一方面政府职能还没有完全转出来,政府很多工作任务还需要社区完成,另一方面社区还要提供公共服务功能。所以我们要重新认识社区,逐步向市场经济体制转换,包括社会方式、组织方式、生活方式等等。
现三大功能:一是权利保障功能。即所有居民的社会权利、政治权利、民主权利及其它权利在基层要得到保障。这个保障是在现有政治、经济体制框架下制度建设的表现。现在,老百姓有事找居委会,居委会干部非常热情、非常负责。居民理解为这是一种权利的保障,在这一点上对民主政治建设尤其重要,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充分的体现。二是公共服务功能。居住、生存,就要有需求,市场经济条件下,社区就要提供医疗、卫生保健、文化、商品等一系列的公共服务功能,这是社区职能的一个重要方面。三是宜居功能。宜居不仅仅指山、水、空气、环境建设,还指服务关系,所有居民在社区居住,要感到舒服,不愿走,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很深刻的理念,要把它放到一个重要位置上。
理的公共组织,这个组织必须在党的领导下,由全体居民选举产生社区管理成员。关于社区建设的功能、组织形式、职能表现等等,做这方面工作的同志需要了解清楚,把握清楚。我们现在只有一少部分才走向了真正含义上的社区,大部分的社区还是街道办事处和居委会,包括我们现在的居民小区,把社区当作纯商品关系和经营关系,居民在小区居住,小区提供服务、居民付费,有一定利润,这是对社区理解的一个偏差,它忽略了社区的宜居功能和权利保障功能,不要形成建设很多年,最后本质没把握,职能没转化,这样的社区建设就有问题了。今年,社区建设重点要在理念的转换和职能的完备上下功夫,现在已经往社区路子上走的要逐步完备,没有走的要进行转换,不能急于求成,要逐步转换。它涉及到政治体制的改革,涉及到民主法制建设,涉及到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涉及到文化制度范畴等建设,还涉及到老百姓的素质,也涉及到我们各级干部的思维、思想观念和工作方式,涉及一系列问题,要转换机制。做这项工作的领导同志尤其在这点上把握好,当然我们要实事求是,也不要求一天就达到这种程度。
300平方米以上的办公场所、服务场所,这个任务很重。怎样完成这个任务,我讲几点意见:
为,当前各级财政没钱,没地方,没权利,没人管,能不能建?这个问题确实存在。今天开会,就是要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坚定不移地推进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早晚得干,早晚都得有。社区建设很重要,是推进全面小康社会的需要。没地方找地方,资金问题要按照国华市长讲的,按市场化运作方式研究解决。任何部门、任何单位,任何县(市)区不准在这个问题上?quot;不“,必须干。只有研究办法,不能说不行,也不能拖,我们是唯物主义者,唯条件,但不能完全地依赖条件,吉林市和县(市)区都非常困难,需要创造条件。
社区用房要同城市规划建设协调起来,不要脱离实际、搞造价很高的,没必要。总的要求是简捷、大方、实用。各有关部门、各区、县要在市社区基础设施建设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在民政部门的牵头、协调下,要规划好、建设好。不能筹多少钱建多大面积,必须达到300平方米。规划部门要抓紧时间规划设计,不要占道、占绿地,不要出现新的”三小"。各县也要把握好,不要太简单,也不要太复杂。
市场化思维方式,运作筹措资金、组织建设,不要走简单地政府出资、指定建设单位来建设的路子。虽然单体建筑面积小、但整个建筑量很大,动用资金量也很大,各县(市)区要要逐个研究、处理好。
方式。社区建设不只是民政部门、县区、街道、居委会的事情,也是我们各级党委、政府在当今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各部门、各单位都要站在这个高度、从这个大局出发,来认识这项工作,不仅是支持,要当作自己的事去做。所有部门、所有单位,如供电、规划、建设、房产、公用、工商、税务等部门,要从上到下形成合力。社区建设工作合力尤为重要,没有合力干不了,也干不上去。在现行体制下,目前的发展阶段尤为重要。因此有关方面、各部门不要等,不要靠,要相互配合,共同把社区建设工作做好。全市社区建设工作以区、县为主线,区、县政府是社区建设的主要负责人。现在,民政部门、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居委会的条件、职权有限,各方面如果不重视,社区建设工作就很难开展,这不仅需要理解,而且要当作一个共同的任务,形成合力,全面推进我市社区建设工作。
第二篇:副市长在全市社区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范文
社区建设是我们国家现代化建设,尤其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项工作非常重要。近两年来,我市社区建设工作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同志的共同努力下,在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取得了很大进展。关于今年和今后我市的社区建设工作如何开展,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已经专题进行了研究,**同志代表市政府的讲话非常重要,请各县(市)区党委、政府,尤其是政府相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
下面,我强调三个社区建设要突出解决的问题,也是今年社区建设的三个重点。
一、必须加快转换和完善社区的功能
现在,我们有很多同志包括一些在基层做具体工作的同志,对社区的理解不准确,没有形成统一共识,一般理解为社区就是老百姓居住地的居委民委员会,严格意义上讲,这不是社区。过去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的设置,是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政府职能的延伸,政府的很多工作任务都要通过街道办事处、居委会落实完成,在这个前提下,有些同志错把居委会理解为是一个最基层的政权组织,其实居委会不是政权组织,与计划经济条件下的职能也不同。而社区也不是政府的职能延伸,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个最基本的社会组织细胞,严格意义上讲不能履行政府职责。但现在社区还是一个“双面人”,一方面政府职能还没有完全转出来,政府很多工作任务还需要社区完成,另一方面社区还要提供公共服务功能。所以我们要重新认识社区,逐步向市场经济体制转换,包括社会方式、组织方式、生活方式等等。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区在将来的发展方向上主要是实现三大功能:一是权利保障功能。即所有居民的社会权利、政治权利、民主权利及其它权利在基层要得到保障。这个保障是在现有政治、经济体制框架下制度建设的表现。现在,老百姓有事找居委会,居委会干部非常热情、非常负责。居民理解为这是一种权利的保障,在这一点上对民主政治建设尤其重要,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充分的体现。二是公共服务功能。居住、生存,就要有需求,市场经济条件下,社区就要提供医疗、卫生保健、文化、商品等一系列的公共服务功能,这是社区职能的一个重要方面。三是宜居功能。宜居不仅仅指山、水、空气、环境建设,还指服务关系,所有居民在社区居住,要感到舒服,不愿走,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很深刻的理念,要把它放到一个重要位置上。
社区组织是一个自治、自理的公共组织,这个组织必须在党的领导下,由全体居民选举产生社区管理成员。关于社区建设的功能、组织形式、职能表现等等,做这方面工作的同志需要了解清楚,把握清楚。我们现在只有一少部分才走向了真正含义上的社区,大部分的社区还是街道办事处和居委会,包括我们现在的居民小区,把社区当作纯商品关系和经营关系,居民在小区居住,小区提供服务、居民付费,有一定利润,这是对社区理解的一个偏差,它忽略了社区的宜居功能和权利保障功能,不要形成建设很多年,最后本质没把握,职能没转化,这样的社区建设就有问题了。今年,社区建设重点要在理念的转换和职能的完备上下功夫,现在已经往社区路子上走的要逐步完备,没有走的要进行转换,不能急于求成,要逐步转换。它涉及到政治体制的改革,涉及到民主法制建设,涉及到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涉及到文化制度范畴等建设,还涉及到老百姓的素质,也涉及到我们各级干部的思维、思想观念和工作方式,涉及一系列问题,要转换机制。做这项工作的领导同志尤其在这点上把握好,当然我们要实事求是,也不要求一天就达到这种程度。
二、必须完成今年的社区基础设施建设任务
省委、省政府要求,今年内每个社区要建成300平方米以上的办公场所、服务场所,这个任务很重。怎样完成这个任务,我讲几点意见:
第一、要坚定不移地进行建设,不要动摇。有的同志认为,当前各级财政没钱,没地方,没权利,没人管,能不能建?这个问题确实存在。今天开会,就是要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坚定不移地推进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早晚得干,早晚都得有。社区建设很重要,是推进全面小康社会的需要。没地方找地方,资金问题要按照国华市长讲的,按市场化运作方式研究解决。任何部门、任何单位,任何县(市)区不准在这个问题上?quot;不“,必须干。只有研究办法,不能说不行,也不能拖,我们是唯物主义者,唯条件,但不能完全地依赖条件,吉林市和县(市)区都非常困难,需要创造条件。
第二、规划、设计、建设的水平要高,做到长期不落后。社区用房要同城市规划建设协调起来,不要脱离实际、搞造价很高的,没必要。总的要求是简捷、大方、实用。各有关部门、各区、县要在市社区基础设施建设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在民政部门的牵头、协调下,要规划好、建设好。不能筹多少钱建多大面积,必须达到300平方米。规划部门要抓紧时间规划设计,不要占道、占绿地,不要出现新的”三小"。各县也要把握好,不要太简单,也不要太复杂。
第三、要按照社会化、市场化思维方式,运作筹措资金、组织建设,不要走简单地政府出资、指定建设单位来建设的路子。虽然单体建筑面积小、但整个建筑量很大,动用资金量也很大,各县(市)区要要逐个研究、处理好。
三、必须合力推进社区建设
社区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和重要表现方式。社区建设不只是民政部门、县(市)区、街道、居委会的事情,也是我们各级党委、政府在当今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各部门、各单位都要站在这个高度、从这个大局出发,来认识这项工作,不仅是支持,要当作自己的事去做。所有部门、所有单位,如供电、规划、建设、房产、公用、工商、税务等部门,要从上到下形成合力。社区建设工作合力尤为重要,没有合力干不了,也干不上去。在现行体制下,目前的发展阶段尤为重要。因此有关方面、各部门不要等,不要靠,要相互配合,共同把社区建设工作做好。全市社区建设工作以区、县为主线,区、县政府是社区建设的主要负责人。现在,民政部门、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居委会的条件、职权有限,各方面如果不重视,社区建设工作就很难开展,这不仅需要理解,而且要当作一个共同的任务,形成合力,全面推进我市社区建设工作。
第三篇:副市长在全市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推进住建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加快建设和谐富裕宜居城市
——在全市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2年2月22日)
同志们:
刚才,××局长对去年全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进行了全面认真总结,对今年的工作作了安排部署,讲了很好的意见,我完全赞同。大会还对一年来住建系统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希望受到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要珍惜荣誉,再接再厉、再创佳绩!希望各地各部门认真做好工作总结,加强相互间的沟通交流和学习借鉴,共同推进全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一会,娄书记还要作重要讲话,希望大家认真贯彻落实。下面,我就做好今年的城乡建设工作先讲几点意见。
一、团结拼搏,奋勇争先,2011年城乡建设工作亮点频现 2011年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凝心聚力、扎实工作,着力推进跨越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经济社会进入又好又快发展的新阶段。全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自觉服从、服务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齐心协力,团结拼搏,较好地完成了各项任务。工作中呈现出不少亮点,突出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力度大。全市完成市政建设投资 亿元,启动建设了一大批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不断完善城市路网建设,对城区多条道路实行升级改造。完成廉租房建设579套,完成棚户区改造1944户,实施农村危房改造1300户。全年共完成绿化建设改造面积10.2万平方米,新增绿化面积5.2万平方米,亮化道路
8.5公里,硬化道路近3万平方米。完成城区天然气中压管网8.8公里,庭院管网19公里,入户安装6700户,日供天然气9500立方米。新建西郊公园公厕一座。二是速度快。我市去年城乡建设工作量是历年来最大的一年。面对繁重的工作任务,各地、各部门,特别是住建系统各单位不等不靠,坚持高效率、快节奏,埋头苦干、扎实工作,克服了诸多困难,各项工程快速推进。同安桥建成通车,和平东路跨铁路桥建设完成主体工程。望溪东路、铁西北路、西四路等路网体系不断完善。世人瞩目的龙眠河东岸综合整治工程顺利完工,文博园、二水厂扩建、污水管网、荣康院新址建设进展顺利。特别是盛唐路、龙眠东路、龙眠中路、和平东路改造提质工程,当时任务急、工期短、影响大,在住建系统广大干群的努力下,仅仅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便全部完成所有工程,赢得了市民群众的一致好评。三是亮点多。在建设过程中,我们注重挖掘特色,打造“亮点”。如龙眠西路师范段小游园、二中围墙的改造,为民办事中心绿化工程、市区路灯及景观灯建设以及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都成为展示城市形象的标志工程;同康路综合改造项目的实施,使山水等自然资源与历史人文景观有机结合,一座灵动的、充满魅力的山水城市将会逐步展现在我们眼前,桐城的城市品位将进一步得到提升。四是效果好。加强工程质量监管,重大项目实行招投标,精心筛选施工单位和队伍,确保每一项工程都经得起检验和推敲,许多工程成为了精品工程。五是合力强。市财政、国土、交通、交警等部门以及企业都积极参与和支持城市建设,在重点工程建设、城市环境综合
整治、小城镇建设等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在过去一年的全市城乡建设工作中,我们形成了不少好的理念和做法,值得在今后的工作中坚持和发扬:一是注重改善民生。推进城市建设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把民生问题放在城乡建设第一位。各地、各相关部门在城乡建设中将着力点放到与民生密切相关的区域供水、公共交通、住房保障、人居环境等方面,扎扎实实认真办好政府民生工程,让人民群众在城市建设中得到更多的实惠。二市注重城乡统筹。各地、各部门积极探索城市化进程和新农村建设互为促进的内在规律,规划、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环境综合整治开始向农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开始向农村覆盖,城市文明开始向农村辐射,促进城乡资源共享、生态共保、产业共兴。三是注重整体联动。各地、各部门树立“大建设、大发展”理念,坚持区域互动、部门联动,形成上下一心的凝聚力、攻坚克难的战斗力和奋勇开拓的创造力,不断增强城乡建设工作的全局性和整体性。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鉴于诸多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当前我市城乡建设还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和不足,集中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城乡一体化建设力度不大。缺乏统筹规划和产业布局,市与镇、镇与镇之间没有形成互动发展,城镇化水平不高。二是城乡建设的步伐仍然不够快。制约城乡建设的体制性、机制性等深层次问题还没有得到及时有效解决。三是城市品位不高。虽然近年来,城市建设投入在逐年加大,规模在逐年扩张,但是城市建设缺少精品、缺少特色,基础设施
不配套,城市功能不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的任务十分艰巨。四是抓城市建设的合力还不够强。建设工作中仍然存在推诿扯皮现象,没有形成齐心协力抓城建的强大动力和合力。对此,我们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要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出发,切实增强搞好建设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再加力度,再鼓干劲,不断促进全市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认清形势,明确重点,努力开创城乡建设工作新局面
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年,是新一届政府施政的开局年,更是实现桐城经济社会“弯道超车”的攻坚年。坚持“稳中求快、好中求超”发展,对城乡建设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各地、各部门必须充分认清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在全市发展大局中谋划好、实践好城乡建设的每一项具体工作。做好今年的城乡建设工作,必须深刻认识和牢牢把握所面临的以下三大背景:第一,中央提出保持适度投资规模,保持信贷总量合理增长,抓好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大强农惠农政策支持力度等政策,为我们进一步推进城乡建设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第二,“北融南接”战略的深入推进,为我市城乡建设互动发展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第三,市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描绘了桐城今后五年发展的宏伟蓝图。新一届政府响亮地提出了“把桐城建设成为合肥经济圈南翼门户城市和合肥与安庆之间的节点城市”的奋斗目标。实现这一宏伟目标,要求城乡建设工作必须着力完善保障民生的制度性安排,着力解决影响民生的突出问题,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我们要紧紧围绕市人大十五届一次会议确定的城乡建设主要目标,开动脑筋、创新思路、真抓实干,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着力推动重点工程建设。加强市域路网工程建设。合力开通南部新城双港至新渡快速通道,积极争取设立合安高速南部出口。加快城市路网升级改造。推进城区东南、东北、西南三大片区路网建设,新建道路6.8公里。实施文昌大道、龙眠西路、和平路等道路升级改造。完成同康路综合整治任务,启动同安路综合整治工程前期工作。积极开展双创工作,加大城市绿化力度。新增绿化面积12万平米,启动西山森林公园、投子山公园、木鱼山公园、墩塘公园、文昌大道东侧街头游园建设,做好景点的“串点成线”文章。围绕方便群众生活,强化配套设施建设。敷设城区供水管网35公里、天然气中压管网20公里、污水管网6公里,实施和平东路跨铁路桥等道路亮化工程,硬化背街巷道1万平米,建设菜市场、停车场、公厕各2—3座。保障性住房建设。完成 万平方米经济适用房和廉租住房建设任务。继续抓好荣康院迁建、公路客运中心站、老干部活动中心和重大文化旅游等重点工程建设,促进我市现代服务业发展。
二是着力推进东部新城建设。2011年市委市政府成立了东部新城建设综合指挥部,建设力度不断加强,编制完成了东部新城详细性规划,城区基础设施建设进展有条不紊。今年要以水系疏浚、道路畅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加快推进东部新城建设,引导教育、医疗、商业、休闲娱乐等行业布点建设,实现东部新
城与南部新城和老城区“三位一体”化发展。住建局要按照市委、政府的要求,积极参与,尽早谋划,当好参谋助手,切实把新区建设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三是着力推进村镇建设。坚持以村庄规划为引领,以农村危房改造、农村清洁工程、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土地整理和增减挂钩、农村道路建设、农村饮用水工程等项目为抓手,整合各方资源,大力推进村庄整治工作,建设农村美好家园。
四是切实加强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工作。这些年我市的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基本上没有出大的工程质量事故,这是和各地政府和建设、质检、安全等部门共同努力分不开的。但我们也必须承认,工程质量形势不容高估,更不能盲目乐观。随着新一轮建设高潮的到来,建筑质量问题必须进一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要在全市牢固树立和强化“百年建筑”的理念,真正把提高工程建设质量作为惠民强市的“百年大计”,并树立和强化规划、设计、施工、建材、装修一体的“大质量、大安全”观念。要在近几年持续开展施工质量和安全攻坚战的基础上,进一步健全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和建立工程质量保障体系,不断加大对资质、合同、市场的监管力度,并把对工程质量的管理臵于全社会的监督之下。企业要打质量牌、信誉牌和道德牌,靠公平竞争和良心取得应有的经济效益。质量管理要坚持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实行终身责任制。前一段时期,我市因建设工程质量问题,群众投诉、上访比较多,这是一种很不好的倾向。为了从源头上、制度上预防工程质量和建筑
安全事故的发生,加强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管理工作,市政府已经出台《加强建筑市场安全管理的通知》和《加强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的通知》,希望各地、各有关单位、各建筑企业要加强学习,认真贯彻落实。各级质量和安全生产监管部门一定要本着对群众、对政府、对社会高度负责的精神,切实抓好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管理工作,努力建设政府放心、人民满意工程。政府在这方面的态度是一贯的、坚决地,一旦工程建设中出现质量或安全事故,将严格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予以严惩,绝不姑息迁就。该追究责任的,将依照有关规定对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予以严肃处理。
五是全面加强城市管理工作。加快推进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提高城市管理信息化水平。落实市容环卫责任区制度,建立完善市容环卫责任区管理、检查评比制度,坚持街道、社区分级考核模式,真正实现管理重心下移。继续深入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围绕“五一”、“十一”等重要时间节点和重大活动的举办,组织以城市出入口整治、重要道路及节点整治、违法建筑拆除、市容包装等为主要内容的环境综合整治。着力推动城市管理工作向各镇、农村延伸。新时期城市管理工作要主动适应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城乡管理体制一体化的新要求,将触角向镇和广大农村延伸,大力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加大农村环卫设施投入,推行“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的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臵模式,积极探索城乡保洁市场化运营。
三、加强领导,合力攻坚,确保城建工作任务圆满完成
(一)搞好协调,加强督导,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一是要加大集中指挥调度的力度。市区的城建工程由市城建重点工程指挥部统一指挥,统一调度。各级、各部门和有关建设、施工单位,必须服从指挥部的集中调度和统一指挥,按照市里的总体安排,不折不扣地完成各项任务,确保政令畅通。二是要加大督查落实的力度。施工的大好季节已经到来,所有项目必须立足主动,超前安排,倒排工期。按期完成,城建各部门和施工单位的负责同志,要切实增强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以对市委、市政府高度负责、对桐城发展高度负责的态度,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抓好各项任务的落实。主要领导要亲临一线,亲自督导,亲自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三是要加大监督管理的力度。要严格工程招投标,严防暗箱操作,尽最大努力降低工程造价,节约工程投资;要严格工程质量,加强工程监理,禁止劣质工程;要注意安全生产,减少事故发生,向管理要质量,向管理要效益。要注重将宏观管理与微观管理相结合,要从每一个细节上体现城市建设的品位和水平。
(二)更新观念,市场运作,努力破解资金、土地瓶颈。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拓宽思路,广开渠道,不断探索经营城市的路子,积极筹措城建资金,保障项目建设,努力形成“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多元投资格局。一是要积极向上争取。要充分利用政策,能挂靠国家项目的,要千方百计争取国家投资。二是要进一步激活城市土地市场。高度垄断土地一级市场,实行经营性用地招拍挂出让制度,以地为本,借地生财,聚集建设资金。三是要继续争取金融投资,有计划地量力举债用于城市建设。四是要招商引资。积极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建设,拓宽筹资渠道。五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各级财政每年都要安排一定资金用于城市建设。
(三)加强法律保障,加大执法力度,继续优化城市建设环境。面对征地难、拆迁难和阻工问题,要坚持在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前提下,对那些少数恶意阻工、无理取闹者依法坚决予以打击,营造良好的建设环境。要坚持依法行政,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政策办事,认真履行职责,依法推进规划制定、土地审批、工程招投标、城管执法等项工作,不能因部门利益和个人利益,违法行政,执法犯法。要严格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秩序,规范开发企业和政府投资工程,依法查处建设单位和勘察、设计、施工、监理、招标代理单位的违法违规行为。
(四)协调联动,各负其责,团队作战。要对以往住建工作的成功做法进行总结,继续实行市级领导牵头抓重点工程和项目法人负责制,全权负责,一抓到底。充分发挥城市建设重点工程办公室的综合协调作用。坚持街道负责工程征地、拆迁工作,努力营造上下“协调联动、合力攻坚”抓城市建设的良好氛围。今年重点工程投资大、项目多,各地和有关部门要一着不让地抓好各项工作。市住建局要会同各责任单位按照计划,细化每项工程方案,严格按计划进行调度、督促落实。各相关责任单位要抓紧开展前期准备工作,尽快开工建设。要加强施工管理,强化节点控制,落实计划时间,扎扎实实推进。
(五)精心策划,舆论先行,不断加大宣传力度。要加大城市重点工程建设的宣传力度。各新闻媒体要开办专栏,开展多形式、多角度的跟踪采访报道,形成强大的宣传声势。要精心策划宣传内容,创新宣传方式,树立推广典型,扩大宣传效果。特别是要做好被拆迁单位、被拆迁居民的政策宣传和思想工作,教育被拆迁户识大体、顾大局,积极配合拆迁。要加强舆论监督,对工作不力、进展滞后的单位,要公开曝光。通过广泛深入的新闻宣传,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热爱桐城、建设桐城的热情和积极性,提高市民的参与意识,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
(六)转变作风,提质提效,努力提高住建干部队伍素质。要加强队伍建设,改变懒惰、拖拉、死抠条文作风,增强时间观念,干净做人,高效做事。客观上讲,住建工作有一套完整的基本程序和办事制度是必要的,但这决不能成为工作拖拉、效率低下的借口。要继续强化服务意识、效率意识,自觉做到主动服务,热情服务,急事急办,特事特办,切实提高工作效率。要坚持行政权力透明化,推行集中办公,简化审批程序,规定时限办结,不得推诿,不得设卡,不得刁难,不得拖延。凡是有时间幅度的,各有关部门必须在最低时限内办完,一天也不能拖延。对那些弄权误事、吃拿卡要甚至贪赃枉法者要追究责任,严肃处理,决不迁就。
同志们,城乡建设工作关系百姓利益,打造宜居宜业的美好家园是群众企盼,人心所向。希望大家继续发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采取行之有效的工作措施,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形成协调联动的强大合力,开拓进取,攻坚克难,圆满完成各项任务,努力开创我市城乡建设工作的新局面。
谢谢大家!
附表:1 合作经营协议书
甲方: 乙方:
经甲乙双方友好协商,就中石油煤层气保德区块地面工程合作经营事宜,自愿达成如下协议,以资信守:
一、合伙宗旨:共同合作、合法经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二、合作经营项目:中石油煤层气保德区块地面建设工程。
三、合作经营地点:山西省保德县。
四、出资金额方式:期限垫付。
1、甲方以现金方式出资200万元;乙方以现金方式出资200万元(主要用于补足前任合伙人撤资款项)。
2、合同签订之日乙方向甲方交付100万元投资款,剩余100万元乙方须在2012年3月31日前全额到位。3、2012年3月31日前应付前任合伙人撤资的17万利息,双方各承担8.5万元。
4、乙方垫付2012年2月开工前期全部费用。(回款前)
五、股份划分:甲方 %、乙方 %。作为确定盈余分配和债务承担的基础。
六、合作期间甲乙双方的出资为双方共有资产,不得随意请求分割。
七、甲乙双方的任何一方原则上不得中途退撤,任何一方在不给合作事务造成不利影响的前提下可以退出,但须经双方协商认可。
八、甲乙双方的分工、权力与义务:
1、甲方为合作项目的负责人,全面负责合作业务的日常经营与管理,重点负责商务活动及工程的回款工作。费用不得超过工程总额的10%。
2、乙方负责合作项目的生产,施工、安全工作。
3、以甲方公司的名义,在保德县与当地银行开设账户,双方各留印鉴、共同管理。乙方负责施工过程中的财务工作,对于涉及财务、账目以及借款、还款、日常投资等资金使用事项在超过
元额度(元以下的应各自记账留存凭证定期对账),应许甲乙双方协商一致方可进行。同时,甲乙双方都有对财务账目的监督权利。
九、盈余分配与债务承担:
合作双方共同经营,共同合作、共担风险、共负盈亏。
十、合作任一方违反本协议导致合作损失的,应当对另一方承担。本协议未尽事宜,双方协商解决。
本协议一式 2 份,甲乙方各执一份,经甲乙方签字画押后生效。
甲方: 乙方: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第四篇:在社区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这次全*社区建设工作会议主要是回顾总结我*社区建设的工作情况,研究部署下一阶段社区建设的有关工作。我*的社区建设工作总的来讲,这几年是有特色、有成效,走出了新路子,做出了新贡献的。刚才各位同志的发言和书面交流材料也很好,内容丰富,思路清晰,重点突出,操作性强,比较切合实际。而且,大家的思想统一,认识一致,规划具体,措施到位,信心十足。这对于全面推进社区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现在,我讲三点意见。
—、认清形势、把握大局,充分认识社区建设的重大意义
全面推进社区建设工作是*委为加强城*现代化管理、提高居民群众生活质量、改善投资环境、树立阳泉新形象而作出的重大决策,是阳泉*政治、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现实需要,是事关我*改革、发展、稳定的一件大事。这几年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社区建设工作,深入研究社区建设工作,下足决心抓社区建设工作,绝不是心血来潮,头脑发热,而是深思熟虑,深谋远虑的。社区建设不是权宜之计,而是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城*走向文明管理的客观要求,是城*管理和城*建设中的一项长期工作,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城*基层社会结构面临着重组和调整,社区的地位和作用显得非常重要,社区建设的要求也就显得十分迫切。因此,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从全局的高度来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城*社区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第一,推进社区建设是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必然选择。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群众利益无小事,老百姓的吃饭、穿衣、住房问题解决了之后,就需要有一个好的环境,包括文化环境、卫生环境、医疗环境等,对所居住的社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为社会、为居民群众创造一个文明进步、祥和稳定的生产生活环境,这是我们的职责所在。近年来,各级政府在这方面是做了大量工作的,但政府也不是万能的,不能事无巨细地将所有基层问题全部包揽下来。过去,企业办社会的那—套行不通;今后,政府也不可能包揽一切,而只有通过开展社区建设才能从根本上找到出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通过推进社区建设,有关部门和街道办事处,深入到社区这一城*最小的单元,去解决人民群众生活中的既具体又实在的困难和问题,并且发动社区社会力量去解决诸多社会矛盾,使社区真正成为广大居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家园。因此,不仅要把社区建设作为探索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建设环境优美、秩序稳定、生活方便、人际关系和谐的文明社区的大事来抓,而且还要作为新时期,特别是*场经济条件下党和人民政府如何全心全意去为人民服务,如何去密切与人民群众的关系,促进城*文明建设和社会全面发展的政治任务去完成。
第二,推进社区建设是提高居民群众生活质量和促进政治安定和社会稳定的必然要求。社区建设的目的是服务群众、造福社会,因此社区建设与老百姓的利益息息相关。社区建设已成为党和国家领导密切关注的一项重要工作。胡锦涛同志曾明确提出:“要大力加强城*社区建设,充分发挥街道办事处、居委会的作用。”随着社会主义*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和城*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政府不该管或管不好的事情正逐步从政府职能中分离出来,寻找它新的承载体;而企事业单位开始走向*场,社会成员的“单位”属性逐渐减弱,职工对单位的依赖性也随之弱化了。“单位人”开始向“社会人”转变,社区成为居民群众的重要活动场所,成为城*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托和落脚点,成为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联系的最前沿。通过推进社区建设,发动社会力量,建设发育完善、功能齐全的现代化社区,使居民群众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能在社区得到解决。把社区建设成为广大居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家园,努力改善居民群众的生活、工作环境,提高居民群众生活质量,满足居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就会缓解诸多社会矛盾,就会得到居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就会提高党和政府的形象,就会促进政治安定和社会稳定。
第三,推进社区建设是扩大基层民主,巩固基层政权的重要保障。街道和居委会是我国城*的基础和细胞,是社区建设的主体和依托。推进社区建设必然要全面加强街居建设,加强城*基层组织建设,将城*管理重心下移,实行“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城*管理模式,使城*管理中的许多政府行为逐步转变为社区居民自治行为,以更加顺应广大居民群众的意愿和呼声,同时有效地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居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在此基础上推进基层民主,就有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和思想基础。
第四,推进社区建设是我*加快迈进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在*委九届五次会议上,我们确立了建设“富裕、文明、生态、诚信”阳泉的宏伟目标。必须明确,我们所要建设的这“四个阳泉”,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既惠及农村又惠及城*的事业。从当前要解决的一些问题来看,下岗职工再就业、贫困居民救助、计划生育管理、离退休职工管理、社会治安管理、改善生活环境等等社会问题都还不同程度影响着发展。推进社区建设就是要把广大干部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最大限度地凝聚和发挥出来,解决*场经济发展进程中城*工作出现的新的社会矛盾和问题,创建生活便利、治安良好、环境优美、人际关系和谐的文明社区,为我*进入小康社会创造有利的环境和条件。
二、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全面推进新型社区建设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要全面推进社区建设,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应着重抓好以下六个方面基础性工作。
1、完善组织体系,实现社区自治。社区建设的核心和基础是社区组织建设,社区组织建设的重点是社区党的建设和自治组织建设。搞好自治组织建设要注意理顺三个关系:一是区、街与社区的关系。社区居委会是自治组织,要实现社区自治,必须转变政府职能,明确政府职能定位,坚持工作重心下移,做到“权随责走,费随事转”。各级各有关部门要端正思想认识,社区居委会不是基层政府的“腿”,也不是政府部门的办事机构。要清理附加给社区的不合理任务,努力减轻社区居委会的行政负担。我们讲政府转变职能、重心下移、工作进社区,就是要求政府把基层管理与服务的职能落实到社区,服务到居民,而不是把工作推给社区,更不是建机构、挂牌子、占房子。反过来说,社区是城*社会管理的基本单元,基层政府对社区事务负有管理的职责,社区居委会具有自我管理的任务,要研究政府的行政管理与社区居委会自我管理的衔接。要特别强调尊重居民的自治权利,发挥居委会自治功能,确立社区居民的主人翁地位和社区居委会的自治地位。社区内要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逐步实现社区居委会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不论社区管理体制怎样改革,社区居委会都应坚持三个不变:自治的性质不能变,自治的功能不能变,政府与居委会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不能变。二是社区居委会与驻区单位、物业管理部门的关系。社区与驻地单位要加强联系,实现“资源共享、共驻共建”。社区居委会与物业管理部门的关系,前者是以做人的工作为主,是居民利益的法定代表,后者是以管物为主,是企业行为,决不能用物业公司代替社区居委会。目前,我们物业管理工作方面还不成熟,外地有较好的经验,我们要根据阳泉的实际认真进行研究探索。三是社区内四层组织之间的关系。社区党组织是领导核心,社区居委会是自治组织,社区议事委员会是监督组织,社区居民代表大会是决策机构。社区居委会要向社区居民代表大会定期述职,接受居民群众的监督和评议。同时,完善社区事务公开制度,建立开放式、参与式的社区管理框架,加强社区成员对社区事务、社区干部和基层政府工作的有效监督。
2、健全服务体系,强化服务功能。社区服务是社区建设的灵魂,也是社区建设的生命力之所在。社区建设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则是坚持以人为本。搞好社区服务,就是不断满足人的需要,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一要充分挖掘社区服务资源,大力开发服务设施和项目,建立健全社区服务网络,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不断提高社区服务水平。今后,要让居民群众自己来评判社区服务的质量和水平,让他们真正感受社区、享受社区,增强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二要积极探索社区社会化、*场化、产业化的新路子。近年来,各县区提出了“优
三、壮
二、精一”的发展思路,其中“优三”就是要优化第三产业,社区服务业就是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进一步优化。为此,社区服务要考虑公办民助、公办民营、民办公助、股份制、合作制等办法,对那些以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为宗旨的服务项目,如托老幼服务、家政中介服务等,应根据居民不同层次的需要,引入*场的经营机制,独立核算,独立经营,逐步实现实体化,从社区服务中心直接经营管理下剥离,使其成为社区服务业中的支柱性产业。对于那些已有*场需求又有发展潜力的服务项目,重点给予资金和政策扶持,使其逐步实现产业化,逐步返还扶持资金并对其他服务项目有所帮助;对于那些纯粹公益性、福利性的服务项目,则通过资金补贴的方式维持正常运转;对于特困群体,则通过资金转移支付的方式保证他们能够享受到应有的服务。三要创新服务方式。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建立多渠道的社区服务投入机制,鼓励个体、私营、民营等企业通过投资入股、合伙经营等形式,开办社区服务项目,促进社区资源最大限度的整合。同时,要建立社区民意记录本、社区政策宣传本、服务网络联系本等,促使社区建设过程中底子清、群众明。
3、创新共建体系,共创社区文明。社区文明是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城*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重点是提高社区居民的思想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各级各部门都要围绕这个重点,创造条件促进文化、体育、科普、教育等工作尽快进社区,促进社区工作制度化、规范化,营造一种积极、健康、文明、向上的社区氛围,推动城*精神文明建设上档次、上水平。一要抓教育,重点是认真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抓好思想道德、科学普及和民主法制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特别是要在社区广泛开展诚信教育,大力倡导信用观念,增强信用意识、为加快区域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二要抓活动,重点是抓好各种文明创建活动。要在社区深入持久开展“社区是我家、文明靠大家”活动,努力创建文明小区、文明楼院、文明家庭,开展社区单位与社区贫困家庭结对济困活动,特别要坚持开展“九进社区”活动,因地制宜,精心设计“服务千万家”方案,认真落实具体措施,组织开展各种社区服务,做到月月有安排、季季有重点。通过“九联一体化、服务千万家”这个活动载体,推动文明社区创建工作。三要抓环境,重点是抓好社区环境的综合治理。从培养社区居民的环境意识、公德意识入手,大力整治脏、乱、差和各种形式的环境污染,积极营造方便舒适、整洁优美的人居环境。
[1][2]下一页
第五篇:在全市社区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一、充分认识在新世纪新阶段加强社区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加强社区建设是继续深化改革,促进城市经济增长的必然要求。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一方面有更多的经济社会组织、更多的离退休人员、更多的待业人员和外来务工人员到社区落户。近几年来,随着国有企业改制退位,大量的“单位人”变成“社会人”,进入社区,给社区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压力。社区的工作对象扩大了,工作内容更丰富了,工作任务也更繁重了。另一方面,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原来承担的一些任务,如社区服务、社会保障等功能也从原来的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逐步剥离开来,交由社区承担,社区的职能增加了,社区工作的难度也增加了。因此,只有加强社区建设,完善社区的功能,提高社区的管理水平,才能适应并且为我市的深化改革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同时社区在为区内企业和各类组织提供服务、创造环境的过程中,可以促进社区服务业的发展。社区服务业从某种意义来说,是城市中具有广阔前景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新的就业增长点。社区服务业的发展,不仅有利于整个经济结构的调整,还有利于扩大内需,促进群众的消费,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
2、加强社区建设是提高群众生活质量和文明素质的内在要求,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住房、医疗、养老和就业等项制度的改革,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非典疫情发生后,人们的生命健康意识、公共安全意识日益增强,革除陋习、健康生活、善待自然、珍爱生命正成为共识,居民对生活服务、居住环境、文化娱乐、医疗卫生等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加强社区建设,大力开展社区教育,引导居民爱祖国、爱城市、爱社区,可以形成崇尚先进、团结互助、扶正祛邪、积极向上的社区道德风尚;广泛开展“改陋习、树新风”活动,深入开展文明创建活动,经常组织具有社区特色的群众性文体活动,丰富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可以增强社区的归属感、认同感和凝聚力、亲和力,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紧紧抓住社区居民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并坚持把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加强社区服务与管理,可以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广泛调动社区居民“讲文明树新风、共建美好家园”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文明素质。
3、加强社区建设是搞好社会治安、维护社会稳定,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需要,是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随着改革的深入,经济社会组织的多样化,人们生活方式的多样化,社区将逐步成为各类矛盾的汇集区,成为社会治安、社会稳定的第一防线。加强社区建设,全面构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基层网络和安全防控机制,可以及时有效地进行各种矛盾纠纷的调解,将各类不稳定因素化解和处理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整个城市社会的安定团结就有了保障,人民就能安居乐业。社区居民是我们党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加强社区建设,发挥社区作用,做好社区的群众工作,就能够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更好地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4、加强社区建设是加快池州城市化进程,提高城市化水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趋势。池州市城市化水平还很低,远远低于全省全国的水平。加快池州的城镇化、城市化进程,是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从池州的市情出发,加快城市化的进程实质上就是结构调整、社会转型、城乡一体的过程,就是减少农民、转移农民、富裕农民的过程,也就是更多的农民通过社区变成市民、融入城市的过程。可以说,社区建设是城市化的支点。支点越多,整个城市化的基础就越坚实牢固。随着城市人口增加(主要是农民进城),城市规模扩大,社区在城市正常运转、快速发展中的组织作用、服务功能、稳定机制日益凸现,只有加强社区建设,才谈得上加快城市化进程。
二、抓住重点,加大力度,切实解决社区建设中的突出问题。
1、采取有效措施,切实解决“有人办事、有钱办事、有地方办事、有章理事”的问题。今年,省委、省政府把解决社区“四有”问题作为社区建设工作的重点,提出到2005年全省要彻底解决,其中规定市辖区办公用房和活动用房面积达到300平方米以上。就我市“四有”问题解决情况看,其程度也是参差不齐,存在的问题仍很突出。各县、区一定要针对目前实际,切实制定工作方案和工作计划,加大投入,加大力度。一是有人办事问题。要激活社区用人机制,按照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要求,采取“公开招聘、竞争上岗、选前试用、依法选举”的办法,切实将那些政治素质好、年富力强,有知识、有文化、热心社区工作的人员充实到社区领导班子中来,特别是要选准、配强社区党支部书记、社区居委会主任。要建立起专职社区工作者的教育、培训和管理制度,将社区干部纳入各级党校培训计划,有计划地安排社区干部参加专业学习,切实提高他们的素质,以适应日益发展的社区建设新形势。实行社区干部全部持证上岗,推进社区干部职业化、专业化的进程。今后,凡从事社区工作的,要做到逢进必考,先培训后上岗。二是有钱办事问题。目前,社区建设经费主要有三块:一块是社区干部的生活补贴费,一块是办公和活动费用,一块是办事费用。社区干部生活补贴经费要由市区、县镇两级财政按比例共同承担,按月足额拨付到位。社区居委会成员的基本养老保险金和基本医疗保险金,除个人缴纳部分外,也应由市区、县镇两级财政按比例予以缴纳。社区居委会的办公和活动经费要由县、区财政解决,同时社区在开展公益性活动时,可向社会和驻区单位募集一定经费,以补充活动经费的不足。办事费用实行谁交办谁出钱;必须办,又没有钱办的由政府拿钱。社区居委会要逐步与所办企业脱钩,不得直接从事创收,以集中精力搞好社区的服务和管理。三是有地方办事问题。祝安同志讲得很具体,我不再多讲,在这里要特别强调一下,各地要认真执行市委、市政府4号文件规定,有关部门要给予大力支持和配合,切实解决好社区办公用房和活动用房。四是有章理事问题。各地要根据《居委会组织法》和中央、省有关文件要求,制定各项制度和措施,规范社区工作,理顺社区关系,强化社区功能,确保社区建设制度化、规范化。
2、以人为本,注重实效,扎实推进社区建设各项事业。社区服务、社区治安、社区环境、社区卫生、社区文化等工作,都是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各级各部门要围绕全市社区建设的总体思路和工作目标,扎扎实实地抓好落实,抓出成效,抓出特色。这里重点强调一下社区服务工作,这是目前居民群众最关注、要求最迫切的一个问题,也是社区建设能否深入开展的关键,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社区能否落实的具体体现。一是从满足居民物质文化生活需求、适应社区发展趋势出发,大力开展社区服务,让群众得到服务,得到实惠。要把居民的要求作为社区建设的第一信号,按照群众的要求去做,并超前去做,力争在解决居民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上取得突破。二是在充分利用现有服务资源的基础上,不断拓展服务空间,增强服务功能。要实行纵向延伸,把城市管理服务向社区延伸,促使社会保障、再就业等服务工作进社区,引导市、县、区属医疗单位以及商场超市进社区设点。同时要实行横向开放,动员社区内各级各单位共同参与社区建设,把社区内单位的服务设施、服务场所以及服务项目向社会开放,实现资源共享,共驻共建。三是运用现代科技和通讯手段,加强社区服务网络建设。贵池区、各街道都要逐步建立社区服务网络,每个社区都要建立社区服务站,进而形成统一的、高效运转的、功能齐全的社区服务网络体系。同时要积极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通过社会招标的方式,把社区服务分别交由各类企事业单位和社会中介机构去办。对一些诸如文化娱乐、康乐保健、购物饮食等,要逐步形成规模服务,推进社区服务向产业化方向发展。
3、着眼于推进社区自治,规范社区工作的运作机制。在现阶段,关键是政府要明确定位、转变职能,既要在推动社区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又要改变传统的依靠行政命令管理社区的方法,逐步从领导转向指导、从管理转向服务,最大限度地实现政社分开,架构“小机构、大服务”的新格局。一是理顺政府有关部门、街道办事处与社区的关系。重点解决好以下问题:第一,要明确划分政府职能部门、街道办事处与社区的工作职能,明晰相互之间的关系;第二,要保障社区依法履行民主管理权利。各部门尤其是街道办事处(城关镇)不能任意干涉社区自治管理范围内的事务,不得随意向社区居委会摊派任务,要还权于社区,让社区有充分的自主权;第三,要坚决防止行政职能向社区居委会延伸,绝不能把社区建成“小政府”,当作政府机关的“腿”。要确立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的权威,今后凡是涉及在社区建立组织、交办任务、进行工作考核等,均须报请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二是探索社区自治的有效实现形式,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社区居民代表大会,社区居民委员会等组织的职能、权利、关系要进一步明晰。三是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社区工作的运行机制。要开拓创新,进一步健全社区居委会的有关工作制度和运行机制,防止出现“穿新鞋、走老路”和机关化、行政化倾向,积极推进社区自治。
三、加强领导,探索创新,推动社区建设工作上台阶。
1、强化领导,明确责任。各级各有关部门一定要统一思想,合力推进。县、区党委、政府要把加强社区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党政一把手是社区建设的第一责任人,要亲自过问,亲自研究解决社区建设中的难点问题,分管领导更要全身心地抓。街道(镇)党委、政府是社区建设的责任主体,党政一把手是社区建设的直接责任人,这是我们一直强调的一个原则。各街道、城关镇及有条件的建制镇都要把社区建设作为工作的重点来抓,切实摆上位置。市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各个专业指导组要切实履行职能,加强工作的指导和协调,特别对工作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要及时加以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各级领导和各职能部门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切实履行好引导、指导、协调、帮助的职能,并且做到尽职不越位、帮忙不添乱。市、县(区)两级民政部门是社区建设的牵头单位,要切实履行职责,在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发挥好职能作用,把推进社区建设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来完成,把社区建设作为城市民政工作的重点来推进。要主动协调各有关部门制定政策,进行业务指导,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共同参与和推进社区建设。
2、因地制宜,探索创新。社区建设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照抄照搬,还有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索。从我市目前的情况看,在社区规模调整和新的社区组织体系建立之后,随着社区建设的深入开展,一些体制上、机制上的矛盾和问题逐步凸现出来,如何适应社区建设的新要求,实现体制创新、制度创新和运行机制创新,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比如,①社区发展在布局、规模上如何与城市规划相衔接,新增社区的标准,社区与街区、小区的关系问题;②如何建立起适应社区建设要求、区别于过去居委会工作模式的新的社区管理模式、工作规范和运行机制,如何实现社区组织扁平化、属地化,社区管理民主化、社会化,社区服务产业化、市场化;③如何理顺政府、社区、市场三者间的关系(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