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6年以后怎么考在职研究生 2016年起不再组织在职联考 未来在职硕士考生该何去何从?
在职研究生发展背景
1998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组织实施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工作,从2000年起,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由各招生院校联合组织考试发展为全国联考,统一考试、统一录取,有学位、无学历。日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已印发《关于2014年招收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工作的通知》,自2016年起,所有在职研究生均作为非全日制的分类纳入到国家研究生招生计划,取消在职研究生联考,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
取消在职研究生联考的过渡阶段
作为一项重要决策,《关于2014年招收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工作的通知》里,对于取消在职研究生联考规定了2年的过渡期。2014、2015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仍继续组织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全国联考,相信这是打算近期攻读在职研究生的学员朋友最愿意听到的消息。而在2016年之后,除了特殊专业外,所有攻读在职研究生的学员均须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
取消在职研究生联考的背景
为什么取消掉这一发展了10余年的入学方式呢?从纳入到国家研究生招生计划这一举措来看,最主要的原因大概是在职研联考的难度要低于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取消在职研究生联考,将其作为非全日制学生纳入到国家研究生招生计划中,最显著的提高无外乎两点,其一是入学的质量;其二是教学的质量。二者的提高,能够带动在职研究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在职联考取消后对研究生考试的三点影响
一、极有可能增加入学考试难度
两场考试合并为一场考试,也就意味着两批考生合并为一批,考生基数会有上升,作为选拔性考试,各大研招单位入学名额是否随之增多,却未见明显调整。虽然不排除下一步有可能将原有在职研究生培养的教学资源统一并入全日制研究生培养中来,增加招生名额的可能,但目前尚无任何教育部、高校的官方政策与解读。
所以,人数多了,入学名额不变的情况下,作为选拔性考试,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增加考试难度。另一方面,即便试卷本身难度不变,人数的增加,本身就增加了难度。因此作为2016年以后参加考试的在校“准研究生”,要做好复习准备。
二、专业硕士必将成为大趋势,超越学术硕士比例成为主流
国务院学位办颁发的“单证在职硕士”统一纳入“双证全日制硕士”后,原来因成人考生“在职不研究”带来的“重取证轻学术”的就业诟病就会消失,在大学生群体中间因分不清“在职单证专硕”和“全日制双证专硕”造成的“所有专业硕士就业都会受质疑,就业力不强”的误区会被打消,这无疑为专业型学位在高校大学生中的接受程度起到了一定的“助推”作用。
将会有越来越多的考生将注意力放到专业型学位上来,加之教育部一直在大力扶植专业型学位办学招生,因此专业硕士招生人数,办学规模超越当前的学术硕士,成为研究生报考的主流。
三、复试对考生综合素养更加看重
“成人考生”和“大学生考生”两个群体比较起来,前者“考试学习能力弱,实践经验丰富”,而后者却反之,因此造成了,大学生考生利于考研“初试”而弊于“复试”。
但两项考试合并后,必将进一步增加全日制研究生考试中成人考生的数量与比重,也会一定程度上“拉高”复试对综合素养和实践经验的要求,这对不擅长综合面试的大学生考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专家意见:
部分专业录取分数线或高于研究生分数线
教育部表示,不再组织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全国联考,并不是取消在职攻读招生渠道,也不会使考生丧失在职学习机会,而是将在职攻读招生工作以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形式,纳入国家研究生招生计划和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表示,在职研究生取消联考、参与研究生考试后,考试难度肯定会比原来增加。在录取方面,根据专业不同,有的录取分数线并不一定会比研究生分数线低。
储朝晖认为,现在很多在职研究生存在“在职不研究”的情况,如果想要获得研究生学位,就要更加努力。考生何去何从?
提示广大考生:第一,不论政策怎样变化,提高自身的应试实力和应试技巧,才是以不变应万变的有效方法。
第二,专业硕士是未来发展的大趋势,政策的调整,使专业硕士的形势更加明朗,考生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专业报考。
第三增加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做复合型人才,往往是在复试中胜出的有效办法,面对“汹涌而来”的成人考生,在校考生要及时展现出应有的综合素质,方可利于不败之地。
抓住在职研究生的低门槛机会
虽然即将取消在职研究生联考,但通知中明文规定2014、2015年的在职研究生的选拔依然会采用联考,也就是说,如果你打算近几年考在职研究生,不妨抓紧时间,在2014、2015年参加在职研究生联考,难度相对低一些。
当然,这个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会刺激部分学员提前选择攻读在职研究生,相对于2013年而言,可以预见2014、2015年的在职研究生联考难度会提升一些。但和取消在职研究生联考的2016年相比,2014、2015显然是抓住在职研究生入学低门槛的最后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