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十八大以来法治文件讲话学习

时间:2019-05-14 00:16: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第一章十八大以来法治文件讲话学习》,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第一章十八大以来法治文件讲话学习》。

第一篇:第一章十八大以来法治文件讲话学习

第一章 十八大以来法治文件讲话学习

【导读】本章内容主要包括: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关于依法治国部分的摘要、习近平在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上的讲话。第一节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关于依法治国部分的摘要

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重点领域立法,拓展人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推进依法行政,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确保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第二节习近平在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朋友们:

1982年12月4日,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我国现行宪法公布施行至今已经30年了。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纪念这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的事件,就是要保证宪法全面有效实施、推动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历史总能给人以深刻启示。回顾我国宪法制度发展历程,我们愈加感到,我国宪法同党和人民进行的艰苦奋斗和创造的辉煌成就紧密相连,同党和人民开辟的前进道路和积累的宝贵经验紧密相连。

我国现行宪法可以追溯到1949年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和1954年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些文献都以国家根本法的形式,确认了近代100多年来中国人民为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进行的英勇斗争,确认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中国人民掌握国家权力的历史变革。

1978年,我们党召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成为党和国家坚定不移的基本方针。就是在这次会议上,邓小平同志深刻指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根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路线方针政策,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深刻吸取十年“文化大革命”的沉痛教训,借鉴世界社会主义成败得失,适应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新要求,我们制定了我国现行宪法。同时,宪法只有不断适应新形势、吸纳新经验、确认新成果,才能具有持久生命力。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全国人大分别对我国宪法个别条款和部分内容作出必要的、也是十分重要的修正,使我国宪法在保持稳定性和权威性的基础上紧跟时代前进步伐,不断与时俱进。

我国宪法以国家根本法的形式,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成果,反映了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成为历史新时期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基本原则、重大方针、重要政策在国家法制上的最高体现。30年来,我国宪法以其至上的法制地位和强大的法制力量,有力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有力促进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力推动了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程,有力促进了人权事业发展,有力维护了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对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

30年来的发展历程充分证明,我国宪法是符合国情、符合实际、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好宪法,是充分体现人民共同意志、充分保障人民民主权利、充分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好宪法,是推动国家发展进步、保证人民创造幸福生活、保障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好宪法,是我们国家和人民经受住各种困难和风险考验、始终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根本法制保证。

再往前追溯至新中国成立以来60多年我国宪法制度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宪法与国家前途、人民命运息息相关。维护宪法权威,就是维护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权威。捍卫宪法尊严,就是捍卫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尊严。保证宪法实施,就是保证人民根本利益的实现。只要我们切实尊重和有效实施宪法,人民当家作主就有保证,党和国家事业就能顺利发展。反之,如果宪法受到漠视、削弱甚至破坏,人民权利和自由就无法保证,党和国家事业就会遭受挫折。这些从长期实践中得出的宝贵启示,必须倍加珍惜。我们要更加自觉地恪守宪法原则、弘扬宪法精神、履行宪法使命。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存在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保证宪法实施的监督机制和具体制度还不健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现象在一些地方和部门依然存在;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执法司法问题还比较突出;一些公职人员滥用职权、失职渎职、执法犯法甚至徇私枉法严重损害国家法制权威;公民包括一些领导干部的宪法意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切实加以解决。同志们、朋友们!党的十八大强调,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要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这个目标要求,必须全面贯彻实施宪法。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首要任务和基础性工作。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

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我们要坚持不懈抓好宪法实施工作,把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第一,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成功开辟和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为实现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确立了正确方向。这一政治发展道路的核心思想、主体内容、基本要求,都在宪法中得到了确认和体现,其精神实质是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的。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国家的领导核心和指导思想,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爱国统一战线,社会主义法制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等等,这些宪法确立的制度和原则,我们必须长期坚持、全面贯彻、不断发展。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关键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我们要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理念,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共同建设,共同享有,共同发展,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我们要按照宪法确立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国家政权体制和活动准则,实行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实行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有合理分工又有相互协调,保证国家机关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职权、履行职责,保证国家机关统一有效组织各项事业。我们要根据宪法确立的体制和原则,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关系,正确处理民族关系,正确处理各方面利益关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我们要适应扩大人民民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第二,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宪法确立了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原则,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进程。我们要以宪法为最高法律规范,继续完善以宪法为统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把国家各项事业和各项工作纳入法制轨道,实行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国家和社会生活制度化、法制化。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要加强重点领域立法,拓展人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通过完备的法律推动宪法实施,保证宪法确立的制度和原则得到落实。国务院和有立法权的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要抓紧制定和修改与法律相配套的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保证宪法和法律得到有效实施。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坚持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加快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不断提高司法公信力。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作为国家行政机关,负有严格贯彻实施宪法和法律的重要职责,要规范政府行为,切实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我们要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保证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国家有关监督机关要担负起宪法和法律监督职责,加强对宪法和法律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健全监督机制和程序,坚决纠正违宪违法行为。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依法行使职权,保证宪法和法律在本行政区域内得到遵守和执行。

第三,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切实保障公民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是宪法的核心内容,宪法是每个公民享有权利、履行义务的根本保证。宪法的根基在于人民发自内心的拥护,宪法的伟力在于人民出自真诚的信仰。只有保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尊重和保障人权,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宪法才能深入人心,走入人民群众,宪法实施才能真正成为全体人民的自觉行动。

我们要依法保障全体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保障公民的人身权、财产权、基本政治权利等各项权利不受侵犯,保证公民的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权利得到落实,努力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保障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我们要依法公正对待人民群众的诉求,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决不能让不公正的审判伤害人民群众感情、损害人民群众权益。我们要在全社会加强宪法宣传教育,提高全体人民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宪法意识和法制观念,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努力培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让宪法家喻户晓,在全社会形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我们要通过不懈努力,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宪法和法律的权威,让广大人民群众充分相信法律、自觉运用法律,使广大人民群众认识到宪法不仅是全体公民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而且是保障公民权利的法律武器。我们要把宪法教育作为党员干部教育的重要内容,使各级领导干部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掌握宪法的基本知识,树立忠于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的自觉意识。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我们要坚持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高度重视道德对公民行为的规范作用,引导公民既依法维护合法权益,又自觉履行法定义务,做到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相一致。第四,坚持党的领导,更加注重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执政,关键是依宪执政。新形势下,我们党要履行好执政兴国的重大职责,必须依据党章从严治党、依据宪法治国理政。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党领导人民执行宪法和法律,党自身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真正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带头守法。我们要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和依法执政基本方式,善于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善于使党组织推荐的人选成为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人员,善于通过国家政权机关实施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支持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照宪法和法律独立负责、协调一致地开展工作。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厉行法治,不断提高依法执政能力和水平,不断推进各项治国理政活动的制度化、法律化。各级领导干部要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努力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在法治轨道上推动各项工作。我们要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失职要问责,违法要追究,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同志们、朋友们!

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扎扎实实把党的十八大精神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去,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努力奋斗!第三节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上的讲话

中共中央政治局2月23日下午就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行第四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依法治国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不断开创依法治国新局面。习近平强调,我国形成了以宪法为统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我们国家和社会生活各方面总体上实现了有法可依,这是我们取得的重大成就。实践是法律的基础,法律要随着实践发展而发展。要完善立法规划,突出立法重点,坚持立改废并举,提高立法科学化、民主化水平,提高法律的针对性、及时性、系统性。要完善立法工作机制和程序,扩大公众有序参与,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使法律准确反映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更好协调利益关系,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

习近平指出,要加强宪法和法律实施,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权威,形成人们不愿违法、不能违法、不敢违法的法治环境,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行政机关是实施法律法规的重要主体,要带头严格执法,维护公共利益、人民权益和社会秩序。执法者必须忠实于法律。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努力以法治凝聚改革共识、规范发展行为、促进矛盾化解、保障社会和谐。要加强对执法活动的监督,坚决排除对执法活动的非法干预,坚决防止和克服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保护主义,坚决惩治腐败现象,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必追究。习近平强调,我们提出要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所有司法机关都要紧紧围绕这个目标来改进工作,重点解决影响司法公正和制约司法能力的深层次问题。要坚持司法为民,改进司法工作作风,通过热情服务,切实解决好老百姓打官司难问题,特别是要加大对困难群众维护合法权益的法律援助。司法工作者要密切联系群众,规范司法行为,加大司法公开力度,回应人民群众对司法公正公开的关注和期待。要确保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

习近平指出,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任何公民、社会组织和国家机关都要以宪法和法律为行为准则,依照宪法和法律行使权利或权力、履行义务或职责。要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在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引导全体人民遵守法律、有问题依靠法律来解决,形成守法光荣的良好氛围。要坚持法制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广泛开展依法治理活动,提高社会管理法治化水平。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把法治建设和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他律和自律紧密结合起来,做到法治和德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习近平强调,我们党是执政党,坚持依法执政,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具有重大作用。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各级党组织必须坚持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依法办事,带头遵守法律。各级组织部门要把能不能依法办事、遵守法律作为考察识别干部的重要条件。第二章 贵州省“六五”普法依法治省规划知识

【导读】本章内容主要包括:贵州省“六五”普法依法治省规划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工作原则以及贵州省“六五”普法依法治省规划的主要内容,主要内容主要包括:贵州省“六五”普法依法治省规划的主要任务、组织领导和保障等。第一节 贵州省“六五”普法依法治省规划的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我省“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按照依法治省决策部署和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新要求,坚持法制宣传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相结合、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相结合、与社会主义公民意识教育相结合、与法治实践相结合,深入推进普法依法治理,努力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二、总体目标

通过深入扎实的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理实践,深入宣传宪法,广泛传播法律知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法律知识的新需求,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增强各级政府和社会组织依法治理的自觉性,大力提高依法管理和服务社会的水平;增强公民的法律信仰,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推动形成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环境。

三、工作原则

(1)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扣我省“十二五”时期主基调、主战略,安排和落实普法依法治省工作任务,服务经济社会建设,服务改革开放,服务保障和改善民生。

(2)以人为本,服务群众。从群众的实际需要出发,在开展法制宣传中服务群众,把普法依法治理的过程变成服务群众的过程,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3)学用结合,普治并举。结合依法治省的任务和内容,坚持法制宣传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突出宣传法治实践的重要作用,组织开展地方、行业、基层依法治理,实现由注重依靠行政手段管理经济事务、文化事务和社会事务向注重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经济事务、文化事。(4)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不同地域、不同对象和不同行业的特点,确定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重点,研究切实可行的方法,制定年度工作计划,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第二节 贵州省“六五”普法依法治省规划的主要内容

一、主要任务

(1)加强以宪法为核心的基本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

突出抓好宪法的学习宣传,增强公民的宪法意识、公民意识。学习宣传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和依法治省的决策部署,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的能力。加强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相关法律的宣传,促进立法、决策、监督更好地反映民意、集中民智、贴近民生、体现民情。(2)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 大力学习宣传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列入领导干部和公务员教育培训的基本内容,建立健全各项学习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考核制度,教育引导广大公民深刻认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自觉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形成全社会依法办事的法治氛围。

(3)围绕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开展法制宣传教育

积极开展宏观调控、财政税收、金融管理等经济社会管理方面的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各级政府和社会组织依法管理、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结合“十二五”时期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按照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积极开展人口资源、环境保护、生产经营、知识产权等方面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促进产业园区扩区调位升级、应用和发展低碳技术,有力推动工业强省、城镇化带动两大战略的实施。(4)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开展法制宣传教育

围绕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切实加强义务教育、医疗卫生、住房保障、拆迁征用、食品药品安全等方面的法制宣传,促进服务和保障民生。结合劳动力素质提升工程的实施,把法制宣传教育列为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贯穿于各级各类教育之中,大力提高劳动者综合素质。加强安全生产、社会救助、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法制宣传,增强全社会的安全生产意识,依法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利益。

(5)围绕加强社会建设、维护和谐稳定开展法制宣传教育 培育和提升新形势下全体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尤其注重促进各级政府和广大公务员依法决策、依法行政,引导广大群众依法办事、依法表达诉求。加大公正廉洁执法、执法人员守法、创新社会管理方面的法制宣传教育力度,从源头上减少社会矛盾纠纷,推进社会矛盾化解。进一步加强重点窗口部门、人群聚集场所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配合开展各项社会管理薄弱环节的专项整治活动,努力提高全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6)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

把法治文化建设作为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深化法制宣传教育的重要任务,大力弘扬法治精神,增强公民的法律信仰。结合我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程的实施,加强法治文化建设与民族文化、廉政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等的有机结合。广泛开展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引导、鼓励创作和传播更多更好的法治文艺作品,把法律文化更多更好地融入到文学、戏剧、绘画、雕塑、音乐等艺术作品中,寓教于乐,使人民群众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法律教育。积极倡导在法治实践中运用法律文化,注重在司法、行政、执法的具体环节中体现法治精神与人文关怀。

二、突出重点,深入推进全民法制宣传教育 结合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特点,着重抓好领导干部、公务员、青少年、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农民和进城务工人员等重点对象的法制宣传教育,促进全民法制教育深入开展。(1)加强领导干部法制宣传教育,着力提高依法执政能力 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深入学习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国家基本法律和与本职工作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带头学法守法用法,不断提高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完善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法、领导干部法制讲座等制度。把法制教育纳入领导干部理论学习规划,纳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培训课程,探索和推广研究式、互动式学法方式,增强学法效果。加强反腐倡廉法制宣传教育,营造廉政氛围。(2)加强公务员法制宣传教育,着力提高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能力 公务员要全面掌握与本职工作相关的各项法律法规,增强运用法律思维和法律手段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的能力。定期组织公务员开展法律知识培训、专门法律知识轮训和新颁布法律法规专题培训。坚持和完善公务员学法用法年度考试考核制度和公务员岗位学法制度,细化公务员学法用法考试考核实施标准。加大对新录用公务员法律知识测试力度,对执法岗位、法制部门新录用公务员进行专门法律知识考试。(3)加强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着力培养法制观念 根据不同年龄阶段青少年成长特点和接受能力,积极运用互联网等有效途径,有针对性地开展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着力培养青少年学生的法治意识,养成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注重中小学生的法律启蒙、法律常识和预防违法犯罪教育,培养青少年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其分辨是非能力和行为自控能力,养成守法习惯。加强大中专学生法律基础理论教育,树立崇尚法治、遵守法律的意识和观念。重视农民工子女、留守儿童等特殊困难群体青少年的法制宣传教育。完善中小学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学校第一课堂主渠道作用,推动将中小学法制教育渗透到学科教育中,不断提高法制教育质量。健全和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法制教育格局。

(4)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法制宣传教育,着力提高依法经营、依法管理能力

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要努力掌握现代经营管理所必备的法律知识,增强诚信为本、合法经营、依法管理、依法办事的观念,强化市场规则意识和行业自律意识。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法律知识培训和考试考核,把法制培训纳入国有企业负责人培训内容。强化企业法律顾问培训,提高其依法参与企业经营管理和依法维护企业职工合法权益的能力。加强个体、私营、外资等非公有制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新经济、新社会组织管理人员法制宣传教育,发挥街道(乡镇)、社区(村)和行业协会的作用,提高企业法制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5)加强农民、农民工法制宣传教育,着力增强法律意识和依法维权能力 广泛开展与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引导农民依法参与村民自治和其他社会管理活动,提高农民依法生产经营、维护自身权利、参与民主管理和监督的能力和水平。加强农村“两委”干部法制培训,提高其运用法律手段管理基层事务、防范和处理矛盾纠纷的能力。创新农民法制宣传教育网络体系,强化涉农部门和农村基层组织开展农民法制宣传教育的任务和责任。加大农民工法制宣传教育力度,在农民工居住地、工作场所及主要活动场所建立法制宣传教育阵地,明确用工单位法制宣传教育的责任,开展常规性宣传教育,在岗前培训、在岗学习中增加法制教育的内容,搞好法律服务,依法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三、强化措施,切实增强法制宣传教育实效

(1)围绕“六提升”深入开展“法律六进”活动 认真总结“法律六进”(法律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推广活动开展以来的好经验、好做法,大胆创新,打造精品,不断增强“法律六进”活动的感染力、影响力,提升活动的品牌力量。充分发挥“法律六进”的载体作用,不断拓展外延、丰富内涵,开展法律进军营、进工地、进矿山、进家庭等活动,确保“法律六进”活动逐步深入、层层见效。因地制宜,因人施教,采取普遍教育与重点教育相结合、传统手段与现代传媒相结合等方式,使“法律六进”活动常抓常新,提升活动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各地各部门各行业要积极运用典型带动、对口结对等好的经验做法,互进互联,形成声势,提升“法律六进”活动的互动水平。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学法用法需求,将法制宣传教育与法治实践有机结合,确保法律知识送到位,守法责任订到位,法律服务帮到位。要广进深进,常在常驻,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不断巩固提高活动成果,提升“法律六进”活动的规范化、常态化水平。(2)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深入开展主题法制宣传活动

围绕党委、政府各阶段中心工作,抓住新法颁布实施、突发事件应对、热点难点破解等重要时间节点,积极主动开展有声势、有实效的主题法制宣传活动。充分发挥“12·4”全国法制宣传日的品牌效应,大胆探索,创新形式,抓住全社会普遍关注的有利时机,不断强化宣传声势。利用各种法制宣传月、宣传周、纪念日等节点,广泛开展法律宣传活动和专项法制宣传。结合年度宣传工作的重点和各地法治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每年确定一个宣传重点,组织开展系列宣传教育活动。

(3)打造全方位、立体化的法制宣传教育阵地 继续发挥普法宣传栏、黑板报、宣传橱窗、公益广告牌等传统宣传阵地的作用,因地制宜加快建设法治广场、法治公园等大型普法场所项目,进一步完善基层各类法制宣传基础设施。依托广播、电视、报刊等大众传媒,办好普法专栏、法治频道等。维护好各级普法网站,丰富栏目内容,及时更新,开辟法治论坛、微博,扩大网络征集和统计调查渠道,不断增强法制宣传教育的信息化、精品化程度。创新宣传方式和宣传载体,积极开发和利用新兴传媒平台,构建形式新、无盲点的法律传播体系。

四、普治结合,全面推进依法治省

将新形势下依法治理工作与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结合起来,积极构建全覆盖的普法依法治理组织体系,建立功能互补的部门衔接调整机制,签订分工协作责任书,全面推进司法和行政执法领域的法治化。不断健全和落实促进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严格执法、公正司法的长效机制,将法治建设工作融入群众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贯穿于法律援助、综合治理、矛盾纠纷排查等社会管理工作的始终。

(1)加强地方依法治理,全面推进法治县(市、区、特区)创建活动

按照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开展法治城市、法治县(市、区、特区)创建活动的实施意见》(黔党办发〔2010〕13号)的要求,以建设法治政府为奋斗目标,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口,以增强领导干部依法行政能力、提高制度建设质量、规范权力运行、保证严格执法为着力点,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不断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各地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法制建设的实际,建立适合自身经济、社会发展特点的法治城市、法治县(市、区、特区)的考核指标体系,围绕推进党委依法执政能力建设、加强地方立法和规章制度建设、加强经济法治建设、拓展和规范法律服务等方面工作,制定依法治理年度计划,每年确定几项重点工作,解决一些突出问题,扎实开展创建活动。(2)加强行业依法治理,提高各行业法治化管理

各地各部门各行业尤其是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加大对各行业所涉法律法规的宣传,突出重点,抓好关键领域的依法治理。围绕人民群众关心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组织开展专项依法治理活动,提高各行业法治化管理水平。

(3)加强基层依法治理,推进基层民主法治建设 努力缩小我省城乡法律资源差距,依法建立和规范城乡基层经济发展、利益协调、矛盾处理、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机制。大力推进农村、社区、企业、学校等基层依法治理工作,全面开展民主法治村、民主法治社区、诚信守法企业、依法治校示范学校等基层法治创建活动,多途径、多渠道充实和完善民主法治村(社区)活动的内容。

五、组织领导和保障

(1)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领导体制 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将其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和绩效目标管理考评体系。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实施的领导体制,健全各级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完善领导小组定期会议、听取汇报、开展督查等制度,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常工作由司法行政部门承担。各级人大要加强对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监督检查,在立法调研、执法检查和新法颁布实施过程中加强法制宣传教育。(2)进一步健全协调配合的“联动普法”工作机制

各级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和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充分发挥作用,除负责本辖区和本系统的法制宣传教育外,要进一步发挥职能优势、行业优势,积极开展地区之间、成员单位之间的大联动,形成合力。各级各类大众传媒,要积极承担开展公益性法制宣传教育的社会责任。鼓励和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参与和支持法制宣传教育工作。(3)努力建设高素质的法制宣传教育专兼职队伍

加强法制宣传教育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定期联络制度、工作会议制度、信息报送制度、培训指导制度和考核激励制度等,不断提高工作的组织能力和指导水平。充分发挥政法、宣传、组织人事等部门离退休老同志在法制宣传教育中的作用,调整和充实各级普法讲师团、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者、志愿者和文艺工作者队伍。加强协调沟通,充分利用大众传媒、公职律师、社会律师等力量,以及社会各个层面的优秀法律、宣传人才资源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发挥好各支队伍的独特优势,形成法制宣传教育的整体合力。(4)落实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经费

各级政府要将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专款专用。各级财政要在财政预算中将各单位的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经费单列,以保证工作的顺利开展。(5)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理论研究

结合实际认真研究新形势下法制宣传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作用,为深化全民法制宣传教育提供理论指导。通过召开研讨会、座谈会等形式,加强交流,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创新。积极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条例》的立法调研工作,促进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水平的全面提升。

第三章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导读】社会主义的法治理念是体现社会主义法治要求的一系列观念、信念、理想和价值的集合体,反映和指引着社会主义法治的性质、功能、目标方向、价值取向和实现途径,是社会主义法治的精髓和灵魂,也是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的指导思想。

第一节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概述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马克思主义法律观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治国理念的有机组成部分。正确理解和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不仅能为国家法治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也是公民学法、用法的前提和基础。

一、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概念

科学地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对于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具有重要的意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体现社会主义法治内在要求的一系列观念、信念、理想和价值的集合体,是指导和调整社会主义法治整个运行过程的方针和原则;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治理念,它反映和指引着社会主义法治的性质、功能、目标方向、价值取向和实现途径,是社会主义法治的精髓和灵魂,也是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的指导思想。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包括五个方面的基本内涵,即“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这五个方面的基本内涵,是一个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它们共同构成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完整理论体系。

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彻底的人民性、系统的科学性与充分的开放性四个基本特征。

(一)鲜明的政治性 社会主义法治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一个紧密联系、相互作用的整体,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既是社会主义法治赖以建立的基础,其实现又要依靠社会主义法治提供有力的保障。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社会主义法治赖以建立的基础,主要体现在立法过程中的民主立法、执法和司法过程中的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而上述民主立法、民主监督实现所依据的条件和程序,则需要法律予以明确规定。所以说社会主义法治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紧密相连,不可分割。

(二)彻底的人民性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具有彻底的人民性,是与其鲜明的政治性密切相关的。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系统的科学性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建立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吸收借鉴国内外法治的思想精髓和人类法治文明的优秀成果,总结我国法治建设经验教训及充分考虑我国基本国情的基础之上的,具备相当的前瞻性与科学性。在内容构成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也是一个科学的有机整体。

(四)充分的开放性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兼容并蓄,充分借鉴与吸收了人类法治文明的优秀成果。正是这种广泛吸收、兼容并蓄、与时俱进的特性,使社会主义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

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属性

2007年12月26日,胡锦涛同志在全国政法工作会议上第一次正式提出了“三个至上”的重要观点。这是对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规律的科学总结,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原则,因而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属性。其主要内容如下:

(一)党的事业至上

坚持党的事业至上,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鲜明的政治性特征密不可分,其能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坚强的领导和根本保证。坚持党的事业至上是由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历史使命决定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经过长期考验形成的,是历史的必然,是人民的选择。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居于执政地位、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归根结底是因为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二)人民利益至上

坚持人民利益至上,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彻底的人民性特征相关联,在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人民利益至上尤其体现在司法审判工作当中,人民法院必须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呼声视为加强和改进人民法院工作的信号,把人民群众的需要视为加强和改进人民法院工作的重点,把人民群众的满意视为加强和改进人民法院工作的标准。

(三)宪法法律至上

坚持宪法法律至上,树立和维护宪法法律权威。在我国一切组织或个人都应遵守宪法法律,坚持宪法法律至上是实现党的事业至上与人民利益至上的最有力保障。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是高度统一、不可分割的整体,党的事业是关键,人民利益是根本,宪法法律是保障。党的事业,也是为了维护好、发展好、实现好人民利益。党的事业,本质上就是人民的事业。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宪法法律是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表现为法律文本的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是党的事业与人民利益的制度表达。

四、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理论渊源与实践基础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提出并非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有着丰富深厚的理论渊源和实践基础。

(一)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理论渊源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理论渊源概括如下:

1.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既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法治思想,也包括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形成的毛泽东的法治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法治思想,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理论基础。其中包括法与经济关系、法的本质、人权、人民主权、法律权威、法的职能等大量问题。

2.中国传统法律思想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文化资源。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并非都是封建糟粕,其文化内涵非常丰富,虽然存在其历史局限性,但也存在值得借鉴继承的精华部分。主要包括:民为邦本的思想、公正执法的思想、以法治国的思想、礼法并用的思想。

3.西方资本主义法治思想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形成于反封建过程的西方资本主义法治思想虽然具有其阶级局限性,也并不完全符合中国的国情。但是,其中某些观点与个别理论也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主要包括:人民主权论、基本人权论、权力制约论等。但是我们在吸收借鉴西方资本主义法治思想时,绝对不能靠“拿来主义”,而是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充分考虑到中国的特殊国情。

(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实践基础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提出,是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实践的基础上,借鉴其他国家法治实践经验教训,经过几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不断凝练,逐步形成的指导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理论成果。通过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实践基础的总结,其可供借鉴的经验教训主要包括下述内容:

必须以我国的基本国情为根本出发点,不照搬照抄别国法律;建国初期,我国曾一度照搬照抄苏联的法制理论,没有考虑到我国的实际国情,走了许多弯路。所以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是新中国法治建设的重要经验。

此外,还必须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坚持执法为民的执政理念;坚持公平正义的价值追求;坚持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不动摇。这既是新中国法治建设的基本经验,也最终成为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五项基本内涵。

第二节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容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容包括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方面内容,是一个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构成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完整的理论体系。

一、依法治国: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

除了法律规范之外,道德、宗教等都是调整社会的重要规范,但是新中国法治建设的历程告诉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依“法”治国,而非依“人”或其他社会规范治理国家。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其主要理由在于:

(一)依法治国体现了我们党治国理政观念的重大转变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由于“左倾”错误和封建残留思想的影响,我们党长期存在着“以权代法”、“以言压法”的“人治”思想。通过对改革开放之后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验的总结,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逐步意识到“法治”对国家的重要意义。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将过去“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提法改变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极其鲜明地突出了对“法治”的强调。1999年,“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被正式写入宪法。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全面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标志着我们党坚定不移地选择了社会主义法治的治国道路,从而完成了我们党执政治国理念的一次深刻而重大的转变。

(二)依法治国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依法治国是中国基本国情的要求。中国是一个大国,各地区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还不是很平衡,且拥有近14亿的庞大人口和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传统,这使中国与英国、法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国情有重要区别。要有效治理这样一个大国,必须稳定地保持中央的高度权威,同时还必须充分发挥地方的积极性,因地制宜地回答和解决地方性问题。法治不仅可以保证基本规则和政策的稳定性,而且有助于将中央的权威以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制度化;不仅使问题的处理可以依赖于当代人的智慧,而且还可以借助制度凝结的前代人智慧,并通过各层级之间以及同一层级的各国家机构的有效分工合作得以实现,从而保证了效率和公正。

(三)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只有依法治国,人民才能通过各种法定形式参政、议政,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才能通过法定程序保证国家的重大决定符合自己的根本利益;才能使自己的一切合法权利和自由得到切实保障,并在受到侵害时能及时获得法律的有效救助。因此,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必须依法治国。

二、执法为民: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

法律的运行过程包括立法、执法、司法和守法四个阶段。然而这里,我们对于执法为民中的执法应该做广义理解,即其不仅仅包括行政机关或者司法机关的执法司法行为,而是指社会主义法治实践的全部活动。

(一)执法为民的主要内容

执法为民是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其主要包括以人为本、保障人权和文明执法三方面内容。

1.以人为本是执法为民的根本出发点。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执法为民的根本出发点。其具体要求为:以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本;执法为了人民;执法依靠人民。

2.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执法为民的基本要求。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宪法规定的一项基本原则,人权通常是指普遍的人类权利,在我国主要指宪法赋予公民的各项基本权利,主要包括:公民的生存发展的权利、政治权利、经济社会文化权利与妇女、老人等弱势群体的权利。上述公民权利如果遭受到侵犯而得不到救济,势必会极大地损害宪法与法律的威信,所以贯彻落实执法为民必须坚持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

3.文明执法是执法为民的客观需要。所谓文明执法,就是在行政执法中树立以人为本、依法行政、执政为民的理念,充分尊重行政执法相对人的权益,严格遵循法律规定的执法程序,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管理与服务相结合,不断提高行政执法效能,为建设和谐社会和法治社会提供保障。这也是新时期人民群众对执法工作所提出的更高要求。

(二)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的体现 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其主要体现在:

1.执法为民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落实到执法工作中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执政理念的重要体现。坚持执法为民能充分体现出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2.执法为民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的具体体现。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是一切国家权力的来源。执法机关作为权力的行使者,只能充当人民的公仆,为人民服务,而绝对不能凌驾于人民之上。

3.执法为民是法治建设始终保持正确方向的根本保证。执法为民理念的提出清楚地回答了执法工作“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这个根本问题,鲜明地指出了我国法治建设的社会主义性质,其生命力就在于人民性。而在当前执法工作中存在诸多的“野蛮执法”、“暴力执法”的现象,都违背了执法为民理念的要求。

三、公平正义: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

2005年,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的讲话中指出:“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公平正义理念的核心内涵为:

(一)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包括平等对待、反对特权、禁止歧视三方面内容。因为性别、年龄、贫富、身份等个体差异,不可能存在绝对的平等,但是任何公民在法律面前,都应被以同样的标准对待,任何人都不享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公民在宪法和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我国宪法确立的基本原则。

(二)合法合理是公平正义的内在品质

任何组织或个人追求和实现公平正义的方式只有既合乎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又符合事物的内在规律,才能为社会公众所普遍接受。故而该内涵具备合乎法律、利益均衡、情理兼顾三方面内容。

(三)程序正当是实现公平正义的方式与载体

所谓程序正当,是指司法机关必须严格遵守法定程序的规定,保证案件及时正确处理,确保公平、效率、人权保障与司法监督等价值目标得以实现。其主要内容包括充分参与、裁判中立、程序公开、程序约束四个方面。

(四)及时高效是衡量公平正义的重要标尺

及时高效,要求以公平正义为前提和基础,以最短的时间、以最少的成本投入、最低的资源消耗实现最大程度的公平正义。即要求做到完善体制、平均成本和提高效率。我国的及时高效原则主要体现在对行政行为作出的时间限制上,例如:依据行政许可法第四十二条规定,除可以当场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情况外,行政机关应当自受理行政许可申请之日起20日内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确有特殊情况才可以按照法定程序再延长10日。

以案说法01

以及时高效促进公平正义

【案情介绍】贵州省榕江县人民法院在全国首创QQ法庭,即在双方当事人同意的基础上,通过QQ聊天工具来实现远程审案,以提高审判效率和节约当事人的诉讼成本。据统计,“QQ法庭”自2005年运作至今,累计审理各种民商事案件60起,结案率达100%,调解成功率高达99%。

【案例评析】虽然在技术上QQ法庭的设立尚有待争议,但是QQ法庭的设立确实有助于提高审判效率,体现了及时高效的司法原则。

四、服务大局: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

法律作为上层建筑,应该反映并服务于经济基础。服务大局要求牢牢把握大局,紧紧围绕大局,切实立足本职,全面保障服务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一)服务大局理念的基本内涵

1.把握大局。现阶段,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把握大局要求我们充分认识这个大局,并自觉在大局的指引下行动,其包括把握大局的根本性、统领性、历史性、层次性四方面内容。2.围绕大局。这主要包括决策部署以服务大局为目标方向;具体工作以服务大局为基本准则;工作成效以服务大局为检验标准,全面保障服务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

3.立足本职。立足本职原则要求,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过程中,全体执法人员应充分树立大局意识,依法、全面、充分地履行自己的职责。

(二)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必然要求的体现

1.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必然要求,作为人民意志和国家意志的集中体现,社会主义法治必须按照人民的意志,服务党和国家大局,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保障和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必要要求和功能体现。

2.服务大局是由法治工作的性质和地位所决定,作为国家的治理方式,法治必然服务于国家的根本任务和根本利益。

3.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实践的经验总结。

五、党的领导: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最根本的就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一)坚持党的领导的基本内涵 1.坚持党对社会主义法治的思想领导。

坚持党对社会主义法治的思想领导,要求我们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同时,充分考虑中国国情,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坚持党对社会主义法治的政治领导。党的对社会主义法治的政治领导,主要是指党在社会主义法治社会建设过程中在路线、方针、政策上的领导。如“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大战略部署,就是先由党的十五大会议确立的。

3.坚持党对社会主义法治的组织领导。党对社会主义法治的组织领导,是指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考察、培养、选拔和监督党的干部,并通过党的组织和发挥全体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社会主义法治实践中得以全面贯彻落实。实施党的组织领导是实现党的政治领导和思想领导的组织保证。

(二)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的体现

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主要体现在:坚持党的领导是由党的先进性所决定的,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党的领导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坚持党的领导是由法治建设的艰巨性所决定的。

第三节 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一、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依法治国,是指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而不因领导人个人的因素而改变。依法治国,具有全局性、整体性、目的性和长期性四个特点。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必须把握住以下几点:

第一,依法治国的主体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依法治国的主体,体现了人民群众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中的主体地位,尤其表现在民主立法的过程当中,例如2011年个税法关于起征点的调整,就是民意的完整体现。

第二,依法治国的本质是崇尚宪法和法律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彻底否定“人治”,否定“以言压法”、“权大于法”的现象,使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和法律不受个人意志的影响。

第三,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是保证人民充分行使当家做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做主的地位。依法治国是一切国家机关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第四,立法机关要严格按照立法法制定法律,逐步建立起完备的法律体系,使国家各项事业有法可依。

第五,行政机关要严格依法行政。依法行政就是要求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严格依法行使其权力,依法处理国家各种事务。它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

第六,司法机关要公正司法、严格执法。总之,依法治国要求各国家机关切实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二、依法治国理念的基本内容

依法治国包含人民民主、法制完备、树立宪法与法律的权威、权力制约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其中人民民主是依法治国的政治基础;法治完备是法治国家的重要标志;树立宪法和法律权威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权力制约是依法治国的关键环节。

(一)依法治国的政治前提:人民民主

扩大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做主,是坚定不移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首要任务。人民民主不仅应体现在立法活动中,更要体现在法的全部运行过程中,做到民主立法、民主监督、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充分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人民民主体现在立法活动中,要求依法治国所依的“法”,不是少数人或者仅仅是当权者的意志体现,而是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民主立法的组织保障。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到:“支持人民代表大会依法履行职能,善于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保障人大代表依法行使职权,密切人大代表同人民的联系,建议逐步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

(二)依法治国的重要标志:法制完备

依法治国的前提是有法可依,故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前提和基础就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所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指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享有立法权和司法解释权的国家机关,坚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保障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及国家、集体和公民个人的合法权利而制定并修正的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法律规范而建立起来的法律体系的总称。

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提出了“到2010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战略目标;2011年3月1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在向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作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时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

实施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所要求的法制完备,既是形式上完备的法律体系,又是适应我国社会发展需要的法律制度。实现法制完备必须认真制定和实施立法规划,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提高立法质量。

(三)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树立法律权威

树立法律权威,指宪法和法律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应享有崇高的威望,获得普遍的认同与遵循;宪法和法律在调控社会生活方面发挥基础和主导作用,一切国家权力和其他社会规范只能在宪法和法律的支配下发挥作用。树立宪法与法律权威理念的具体内容如下:

1.树立宪法与法律权威,必须维护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统一和尊严。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要求在宪法的统帅下,各部门法之间相互协调。在实践中经常出现部门法之间不统一、不协调的情况,例如刑事诉讼法和律师法关于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的权利就做出了不同的规定,这种现象将极大地危害宪法与法律权威的构建。

2.树立宪法与法律权威,必须树立执法部门的权威和公信力。在实践中经常出现暴力抗拒执法的现象,一方面由于执法公信力的缺失导致民众对于执法工作的不信任,例如近几年屡见不鲜的拍卖判决书的现象;另一方面则是由于部分党政机关乃至个别领导通过行政命令的方式干预执法、司法过程而导致执法、司法机关难以公正、独立办案。

(四)依法治国的关键环节:权力制约

权力制约原则是指国家权力的各部分之间相互监督、彼此牵制,以保障公民权利的原则。它是法治国家的基本特征,是依法治国的关键环节。我国依法治国理念的权力制约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的分权制度,其主要包含职权法定、权责对应、权力监督、违法必究四方面内容,即通过立法明确执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职权和责任,通过民主监督保障权力规范有序运行,通过司法遏制滥用职权等违法行为。

第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导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逐步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概念和特征 法制完备是法治国家的重要标志,也是法治建设等首要目标。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前提和基础。

2011年3月10日,吴邦国委员长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庄重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国家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方面实现有法可依。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概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指立足中国国情和实际、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集中体现中国共产党和各族人民意志的,以宪法为统帅,以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等多个法律部门的法律为主干,包括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多个层次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特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相适应,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相适应,与法律体系自身发展规律相适应,具有以下五个方面的显著特征: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包括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和保障人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所包括的全部法律规范、所确立的各项法律制度,都充分体现了人民的共同意志、维护了人民的根本利益、保障了人民当家做主,为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体现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代要求改革开放作为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实践,为法律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提供了波澜壮阔的舞台。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的不断深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相伴而生、相伴而行、相互促进,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法制环境,积极发挥促进、规范、引导和保障作用。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体现了结构内在统一而又多层次的科学要求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各个部分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首先,构成法律体系的法律规范是统一的。即所有法律规范都必须统一于宪法,不得同宪法相抵触。其次,法律体系中不同层次法律规范的效力等级位次明确。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法律的效力高于行政法规,法律、行政法规的效力高于地方性法规。再次,构成法律体系的法律规范是协调的,不能互相矛盾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体现了继承中国法制文化优秀传统和借鉴人类法制文明成果的文化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构建、形成和进一步完善,始终坚持将传承历史传统、借鉴文明成果和进行制度创新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兼收并蓄。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不仅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而且具有文化上的先进性、包容性和广泛性。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体现了动态、开放、与时俱进的发展要求

经过自改革开放以来三十多年的努力,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总体上做到了有法可依。建基于社会实践基础上、对实践经验进行总结与肯定的法律,必将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过程和基本经验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过程

自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至201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

(一)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到新宪法颁布——重新起步阶段

这一阶段,法制建设被重新提上党和国家的重要议事日程,立法机构重新建立或者恢复,制定了一批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急需的法律法规;制定的现行宪法,为法律体系建设提供了宪法基础;初步确立了符合国情的立法体制。这些成就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的重要开端。

(二)从党的十二大召开到党的十四大前——全面开展阶段

这一阶段,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制定了一批适应改革开放、维护社会稳定和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重要法律;立法体制、立法程序和工作机制不断完善,立法机构不断健全。这些进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从邓小平南巡发表重要谈话、党的十四大召开到党的十五大召开前后——框架形成阶段

这一阶段,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任务,对宪法作了第二次修改;加快立法步伐,抓紧制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面的法律,同时也注意制定好其他方面的法律;在立法指导思想、立法制度和工作机制上取得新进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框架初步形成。

(四)从党的十五大召开到党的十六大召开前后——初步形成阶段

这一阶段,紧紧围绕全面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和实现立法工作总目标,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对宪法作了第三次重要修改;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进行总体研究,提出落实立法工作总目标的任务和措施;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使立法制度和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初步形成。

(五)从党的十六大召开到2010年底——形成阶段

这一阶段,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为目标,以提高立法质量为重点,继续加强和改进立法工作;对宪法作了第四次重要修改;抓紧制定在法律体系中起支架作用的法律,集中力量突破重点难点立法;科学立法、民主立法迈出新步伐;对现行法律法规进行全面清理,使法律体系更加科学和谐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如期形成。

2011年3月10日,全国人大委员长吴邦国向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作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时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这标志着党的十五大提出的到2010年形成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立法工作目标已经如期完成。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的基本经验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在党中央的领导下,我们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立法路子。仅仅用几十年时间就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立法任务之重世所罕见,克服困难之多前所未有。这当中最重要的经验主要有以下五条:

(一)坚持党的领导

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也是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做好立法工作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制定的大政方针、提出的立法建议,凝聚了全党全国的集体智慧,体现了最广大人民的共同意愿。坚持党的领导同服从人民利益是完全一致的。

(二)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是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做好立法工作的根本前提。

(三)坚持从中国国情和实际出发

坚持从我国国情和实际出发,是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做好立法工作的客观要求。在立法工作中,我们始终坚持从我国国情和实际出发,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作为立法基础,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任务,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紧紧围绕推动科学发展和促进社会和谐开展立法工作。

(四)坚持以人为本、立法为民

坚持以人为本、立法为民,是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做好立法工作的根本目的。在立法工作中,我们始终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无论在立法过程中还是在法律规范上都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从人民的实践创造中汲取智慧,从人民的发展要求中获得动力。

(五)坚持社会主义法制统一

坚持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是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做好立法工作的内在要求。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单一制国家,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是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建立统一的现代市场体系的基础。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本构成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统帅

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法,为确保中国共产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确保国家一切权力牢牢掌握在人民手中,确保国家永远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方向奋勇前进奠定了法制根基。因此,宪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发挥统帅作用。

(一)以宪法为统帅主要表现在法律以宪法为依据而制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统帅的。这主要表现在我国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等各方面的法律都以宪法为依据而制定的。

(二)以宪法为统帅是由宪法的性质、地位和内容决定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必须以宪法为统帅,这是由宪法的性质、地位和内容决定的。我国宪法序言明确规定:“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的主要内容是规定社会经济制度和国家政治制度等的根本原则。宪法所规定的这些根本原则需要其他各项单行的法律加以具体化,宪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统帅作用与统帅地位是必然的和必要的。

(三)保障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应以宪法为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内容极其丰富,涉及范围非常广泛,作为一个法律体系,它是一个层次分明、结构清晰的整体。按照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条的规定:“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曾对宪法作出明确定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保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长治久安的法制基础。”由此可见,法制的统一和尊严最基本的要义是统一于宪法,服从于宪法的尊严,只有在宪法的基础上,才能保障我国法律体系的统一和尊严。

(四)宪法的发展推动了整个法律体系的完善

宪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不仅发挥了统帅作用,而且宪法本身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之中。1982年制定的现行宪法要比过去的几部宪法更为完善。而从1988年到2004年,宪法本身又经历了四次部分内容的修正,通过了31条修正案。宪法本身的发展和完善定能使宪法在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的统帅作用更加增强力度。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层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在结构上表现为统一而又多层次的特征,既有全国人大制定的宪法、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也有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还有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依照法定权限制定的地方性法规。这些法律法规区分不同层次,具有不同效力,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

(一)法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主干

法律是制度的载体,它以法的形式反映和规范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各项制度。根据宪法的规定,立法法确立了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专属立法权,国家主权的事项、国家机构的产生、组织和职权,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别行政区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犯罪和刑罚,对公民政治权利的剥夺、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和处罚,对非国有财产的征收,民事基本制度,经济基本制度以及财政、税收、海关、金融和外贸的基本制度,诉讼和仲裁制度等只能由法律规定。因此,法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主干,发挥着重要的制度建设作用。

(二)行政法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制定并实施行政法规是国务院履行宪法法律规定职责的重要方式,对于形成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确保宪法法律全面正确实施,规范行政权力运行,维护经济社会稳定,保障和促进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健康有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地方性法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立足地方具体情况,从本地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地方立法职权,因地制宜开展立法工作,制定了大量地方性法规,取得了巨大成就。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经济特区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与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统一整体。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法律部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为我国法律部门的划分奠定了立法的基础。我国法律体系大体划分为七个法律部门,即宪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

(一)宪法

我国宪法部门包括宪法和宪法相关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内容。

宪法相关法是与宪法相配套、直接保障宪法实施的宪法性法律规范的总和。主要包括有关国家机构的产生、组织、职权和基本工作制度的法律,有关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别行政区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法律,有关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国家安全的法律,以及有关保障公民基本政治权利的法律。

(二)民法商法

民法商法部门包含了民事活动的一般规范和市场经济的基本准则。1986年颁布的民法通则对民事商事活动的一些共同性问题作了规定,明确了民法的调整对象、基本原则、主体制度、行为制度、权利制度和责任制度,开启了中国民法商法的发展完善之路。经过多年努力,民法商法在财产权、侵权责任、婚姻家庭、知识产权、商事主体、商事行为等各个方面都建立了较为完备的法律制度。

(三)行政法

行政法是关于行政权的授予、行政权的行使以及对行政权的监督的法律规范总和,也是调整国家行政管理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包括有关行政管理主体、行政行为、行政程序以及行政监督等方面的法律规范。随着行政复议法、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和部门行政法以及配套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的先后出台,各级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政有了更全面、更坚实的法律基础。

(四)经济法

经济法是调整因国家从社会整体利益出发对经济活动实行干预、管理或调控所产生的社会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表明,只有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才能提高效率,充分竞争,经济才富有活力。与此同时,市场本身也存在着自发性、滞后性、盲目性,并不是万能的。改善宏观经济环境,合理利用公共资源,建立公平、公正的竞争秩序,维护有效竞争,保持合理的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协调发展,单靠市场是难以解决的,还需要国家通过必要的法律手段进行适度调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不断总结经验,制定和完善经济方面的法律制度。

(五)社会法

社会法是在国家干预社会生活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一个法律门类,是调整劳动关系、社会保障、社会福利和特殊群体权益保障等方面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制定社会法的目的在于,从社会整体利益出发,对劳动者、失业者、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和其他需要扶助的人的权益实行必需的、切实的保障。它包括劳动用工、工资福利、职业安全卫生、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特殊保障等方面的法律。

(六)刑法

刑法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与刑罚的法律。我国的刑法是国家的基本法律之一,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重要的法律部门,也是其中具有支架作用的法律。

(七)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

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是规范解决社会纠纷的诉讼活动与非诉讼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和。我国诉讼程序法包括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三个方面。非诉讼程序法包括仲裁法、人民调解法等。

第四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的重大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逐步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永葆本色的法制根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夯实了立国兴邦、长治久安的法制根基,从制度上、法律上确保中国共产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确保国家一切权力牢牢掌握在人民手中,确保民族独立、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确保国家统一、社会安定和各民族大团结,确保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走和平发展道路,确保国家永远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方向奋勇前进。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实践的法制体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涵盖了法律调整社会关系的各个方面,一方面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实践在各个方面的发展要求,另一方面也把国家各项工作纳入了法治化轨道,从制度上、法律上解决了国家发展中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问题,为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了法制保障。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兴旺发达的法制保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深入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日益繁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积极构建,确定了明确的价值取向、发展方向和根本路径,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的法制基础。

第五章 公务员简明法律知识

【导读】依法行政的核心与前提是依法。公务员不仅要掌握与自己职责相关的法律知识,更要熟悉与掌握国家的各方面的法律知识。公务员只有真正地学法、懂法、用法,才能在执法中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才能在工作中做到公平、公正,受到人们的认可与支持,实现法治政府的目标。

第一节 宪法及相关法

一、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

宪法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基本国策、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组成和运行的基本原则等国家和社会生活的最基本的问题,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

1.宪法的根本性主要取决于下面三个因素:(1)宪法规定国家最根本、最重要的内容。(2)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3)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更严格。

2.宪法的基本原则,是指人们在制定和实施宪法的过程中必须遵循的最基本的准则,是贯穿立宪和行宪的基本精神。宪法包括下面几项原则:

(1)人民主权原则。是指国家中绝大多数的人拥有国家的最高权力。

(2)基本人权原则。此原则要求宪法的制定和实施必须确认和保障公民的权利和自由。(3)权力制约原则。是指国家权力的各部分之间相互监督、彼此牵制,以保障公民权利的原则。在我国宪法中主要表现为监督原则。

(4)法治原则。该原则的核心是依法治国,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反对法律之外的特权。

二、我国基本政治制度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人民民主政权的组织形式,是结合我国的国情建立起来的,是同我国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相适应的。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政治制度的一大特点和优点。主要内容包括: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我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与中国共产党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人民政协是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方面代表人士组成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其基本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

(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指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的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民族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行使地方国家机关的职权和区域自治权。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各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府都是国务院统一领导下的国家行政机关。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实行自治区主席、自治州州长、自治县县长负责制,分别主持本级人民政府的工作。

(四)特别行政区制度

特别行政区是指在我国版图内,根据我国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专门设立的具有特殊的法律地位,实行特别的社会、经济制度,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的行政区域。如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

三、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一)所有制制度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我国现阶段不仅存在全民、集体所有制两种公有制形式,还存在个体经济、私营经济、三资企业及各种混合经济,这是生产关系必须要适应生产力的结果。

(二)分配制度

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收入分配领域必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三)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通过立法制定的社会保险、救助、补贴等一系列制度的总称。作用在于保障全社会成员基本生存与生活需要,特别是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伤残、失业、生育、死亡、遭遇灾害、面临生活困难时的特殊需要。由国家通过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实现。该制度包括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和社会优抚制度。

四、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 面前一律平等。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一)公民的基本权利

1.公民参与政治方面的权利:平等权、选举和被选举权及政治自由权。

2.公民的人身自由和信仰自由的权利:包括公民的人格权、姓名权、荣誉权、名誉权、肖像权、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3.公民的社会经济、文化教育方面的权利:公民的劳动权、休息权、物质帮助权、受教育权以及科学文化方面享有的权利和自由。

4.特定人的权利:保障妇女的权利;保障退休人员和烈军属的权利;保护婚姻、家庭、母亲、儿童和老人的权利;关怀青少年和儿童的成长;保护华侨的正当权利。

(二)公民的基本义务

1.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团结的义务。

2.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物、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的义务。

3.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4.保护祖国、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的义务。5.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

6.其他方面的义务:夫妻双方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父母有抚养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五、国家机构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主要包括: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它的常设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和军队选出的代表组成。各少数民族都应当有适当名额的代表。

2.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年满四十五周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可以被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决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决定,公布法律,任免国务院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授予国家的勋章和荣誉称号,发布特赦令,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宣布战争状态,发布动员令。

3.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由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组成。国务院实行总理负责制。各部、各委员会实行部长、主任负责制。4.中央军事委员会领导全国武装力量。中央军事委员会由主席、副主席若干人,委员若干人组成。中央军事委员会实行主席负责制。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负责。

5.最高人民法院是最高审判机关。最高人民法院监督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上级人民法院监督下级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最高人民法院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负责。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对产生它的国家权力机关负责。

6.最高人民检察院是最高检察机关。最高人民检察院领导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和专门人民检察院的工作,上级人民检察院领导下级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负责。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对产生它的国家权力机关和上级人民检察院负责。

7.省、直辖市、县、市、市辖区、乡、民族乡、镇设立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组织由法律规定,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设立自治机关。

8.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中,除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代表外,其他居住在本行政区域内的民族也应当有适当名额的代表,自治区主席、自治州州长、自治县县长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

六、国家立法

为了规范立法活动,健全国家立法制度,建立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保障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根据宪法,2000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自2000年7月1日起施行。

1.立法的适用范围: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制定、修改和废止,适用本法。国务院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的制定、修改和废止,依照本法的有关规定执行。

2.立法的基本原则

(1)立法应当遵循宪法的基本原则,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坚持改革开放。

(2)立法应当依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从国家整体利益出发,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

以案说法02

政府制定法规违反程序,公众不满 【案情介绍】2005年6月3日,A市颁布《A市经济特区道路交通管理条例》(以下简称《道路交通管理条例》),规定从2005年7月1日起,该市所有的电动自行车一律不准上路,否则处以500元的罚款,第二次发现,则将车予以没收。在该市召开的《道路交通管理条例》新闻发布会上,政府提出禁止电动自行车上路的三点理由:一是电动车速度不好控制,事故多发;二是电动车与人及汽车争道;三是电动车2—3个月必须更换电池,这些废旧电池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远远超过了汽车尾气的污染。A市这次立法的起草方为市公安局,在市人大表决时是以全票通过的。但这样一项涉及电动车生产商、经销商、使用者及潜在用户利益的公共决策,并没有举行听证会。

【案例评析】A市的做法明显违反了“法律正当程序”,理由如下:第一,该市通过制定地方性法规明确禁止电动自行车上路,影响了公众的公共交通利益,要举行听证会,需要遵循“法律正当程序”。第二,对公民利益造成侵害,必须提供公正公平的补偿,A市在没有提供任何补偿的情况下就立法禁止电动车上路,也违反了“正当程序”。

(3)立法应当体现人民的意志,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保障人民通过多种途径参与立法活动。

(4)立法应当从实际出发,科学合理地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与义务、国家机关的权力与责任。

3.立法的重要意义。立法法是一部关于国家立法制度的重要的基本法律,它的颁布实施对加强立法、提高立法质量、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节 民 商 法

一、民商法概述

(一)民法

1.民法的概念及原则。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民法主要包括物权法、债权法、侵权责任法、知识产权法、婚姻法、继承法等。民法具有以下基本原则:平等原则、自愿原则、公平原则、诚实信用原则、公序良俗原则、禁止权利滥用原则。

以案说法03

民事行为要符合公共秩序和社会公德

【案情介绍】现年60岁的蒋某与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某厂职工黄某于1963年5月经恋爱登记结婚。二人收养一子(黄小某,现年31岁,已成家另过)以养儿防老。1990年7月,蒋某因继承父母遗产取得原泸州市市中区顺城街67号房屋所有权。1995年,因城市建设,该房屋被拆迁,由拆迁单位将位于泸州市江阳区新马路6-2-8-2号的77.2平方米的住房一套作还房安置给了蒋某。1996年,黄某与比他小近30岁的张某相识后,二人便一直在外租房公开同居生活。2000年9月,黄某与蒋某将蒋某继承所得的位于泸州市江阳区新马路6-2-8-2号的房产,以8万元的价格出售给陈某。黄某、蒋某夫妇将售房款中的3万元赠予其养子黄小某在外购买商品房。黄某因患肝癌病晚期住院治疗期间,由蒋某及其亲属照顾直至病故。黄某于2001年4月18日立下书面遗嘱,将其所得住房补贴金、公积金、抚恤金和卖泸州市江阳区新马路6-2-8-2号住房所获款的一半4万元及自己所用的手机一部,将总额6万元的财产赠予张某所有。泸州市纳溪区公证处对该遗嘱出具了(2000)泸纳证字第148号公证书。黄某因病去世后,张某公开当着原配蒋某的面宣布了黄某留下的遗嘱,要求取得赠予财产,被蒋某拒绝。张某以蒋某侵害其财产权为由诉讼至泸州市纳溪区人民法院。

【案例评析】民法通则第7条明确规定,民事行为不得违反公共秩序和社会公德,违反者其行为无效。本案中黄某与被告蒋某系结婚多年的夫妻,应相互扶助、互相忠实。本案中遗赠人认识原告张某后,长期与其非法同居,是一种违法行为。遗赠人黄某基于与原告张某有非法同居关系而立下的遗嘱,是一种违反公共秩序和社会公德的行为,属于无效行为。

2.民法的民事主体。民事主体,是指根据法律规定,能够参与民事法律关系,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当事人。民事主体必须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主要包括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

3.民事法律行为。民事法律行为,是指民事主体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义务的合法行为。民事法律行为应当具备三个条件:一是民事主体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二是意思表示真实;三是不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

4.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民事权利,是指民事主体为实现某种利益而为某种行为或不为某种行为的可能性。根据民事权利内容的不同,可将其划分为财产权和人身权。民事义务是民事主体为实现他方的权利而受行为限制的界限。根据义务产生的原因,可分为法定义务和约定义务。

5.民事责任。民事责任指进行了民事违法行为的人在民法上承担的对其不利的法律后果。根据民事违法行为所侵害的权利的不同,主要分为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

(二)商法

1.商法的概念及原则。商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商事关系或商事行为的法律。商法主要包括公司法、企业法、保险法、票据法、破产法、海商法、商

业银行法、证券法等。具有以下基本原则:商事主体法定原则、保护营利原则、促进交易简便快捷原则、维护交易公平原则、保护交易安全原则。

2.商法与民法的关系。民法与商法同属于私法范畴,但民法调整的是平等主体之间的一般的、普遍的社会关系,而商法则是对平等主体之间的特殊社会关系即商事关系的调整。二者是一般法与特别法的关系,在适用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1)商法的效力优先于民法。商法有特别规定的,适用商法的规定。(2)民法一般适用和补充适用。商法没有规定的,适用民法的规定。

二、物权法 1.物权的概念和特征。物权是指合法权利人依法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其具有以下特征:物权的权利主体是特定的,而义务主体则是不特定的;物权的客体为特定的独立之物,不包括行为和精神财富;物权的内容以支配权为核心;物权具有法定性,其种类和内容、效力以及创设的方式,都由法律直接规定,不能由当事人任意创设。

2.所有权。所有权是所有人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对属于他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利。所有权是物权中最重要也最完全的一种权利,具有绝对性、排他性、永续性三个特征,具体内容包括占有、使用、收益、处置等四项权利。

以案说法04

占用别人的门面房并出租受益属于侵权行为

【案情介绍】原告舒某于2006年8月购买开发商李某商住楼一楼门面房一间,价值390000元,并于2007年8月6日办理了房产证,取得了该门面房的所有权。但被告一直占有该门面房,出租他人并收取租金。原告多次找被告协商未果,现依法诉至法院,请求判令:被告停止侵害,返还房屋并赔偿经济损失;被告王某辩称:该间门面房是其在2005年11月从开发商殷某处购买两间中的一间,首付10万元,总款30多万元,余款开发商答应给办理按揭。2006年12月由殷某、李某、班某将房屋交付给自己,已将房屋装修并使用至今,产权证正在办理过程中。其买卖行为在前,没有侵害原告的利益。

【案例评析】本案中,被告是否构成侵权,首先是原告能否证明对该门面房享有所有权。根据原、被告举证,确认以下事实:原告付给李某购房款390000元,购买了门面房,并于2007年8月6日在房管部门登记并办理了私房产权证。被告在原告办理产权证之前已实际占有该门面房,并出租从中受益,但未在房管部门登记,亦未办理私房产权证明。由此,可以确认原告对本案所争议的门面房享有所有权,被告一直占用该房,拒不搬出的行为已构成侵权。本案中,被告长期占有原告的门面房并出租受益,给原告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理应赔偿。

3.用益物权。用益物权是对他人所有的物,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他物权。用益物权包括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地役权、自然资源使用权(海域使用权、探矿权、采矿权及滩涂从事养殖、捕捞的权利)等。

以案说法05

擅自拆除承典房屋属于侵权行为

【案情介绍】李某在县里有临街房屋12间,是祖遗房产。李某是孤寡老人,长期以出租房屋为生。1986年该县食品公司因扩大营业用房,便主动找李某协商要求买房,李某未同意。以后县食品公司又提出要求典当房屋,李某开始不同意,后经人说和,双方达成了房屋典当协议。协议规定:“李某愿将12间房屋出典给县食品公司,典价4.2万元,典期无限,立约为凭”。双方在协议上签字盖章。1998年,其中三间房屋因年久倒塌。2000年,该地段因城市规划为金融区,房价猛涨。李某要求回赎,但在三间房屋倒塌的损失和回赎价格上发生争议。

【案例评析】本案中,李某与县食品公司订立的协议明确约定将房屋出典给县食品公司,是合法有效的。根据我国有关规定,典期最长为30年。本案中尽管双方约定典期无限,实际上典期只能为30年,据此不能成为成立买卖关系的根据。本案中典权关系合法有效,承典人县食品公司应当享有占有、使用、收益承典房屋的权利,同时应当妥善保管承典房屋。但县食品公司在没有征得出典人李某同意的情况下,擅自拆除承典房屋,是违反义务的行为,对出典人而言构成了侵权行为,应当承担由此给出典人所造成的损失。

4.担保物权。担保物权是为了担保债的履行而设定的物权,包括抵押权、质权和留置权。

(1)抵押权是指债权人对于债务人或第三人不转移占有而提供担保的不动产或其他财产,优先清偿其债权的权利。

(2)质权,亦称质押,指为了担保债权的履行,债务人或第三人将其动产或权利移交债权人占有,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就其占有的财产优先受偿的权利。

(3)留置权指债权人按照合同约定占有债务人的动产,在债务人逾期不履行债务时,有留置该财产并就该财产优先受偿的权利。

5.物权的保护。物权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可以通过和解、调解等途径解决,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三、合同与担保法律制度(一)合同

1.合同,又称契约,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合同主要有买卖合同、借款合同、租赁合同、承揽合同、建设工程合同、运输合同、技术合同、保管合同、仓储合同、委托合同等。具有如下特征:

(1)合同是一种民事法律行为。

(2)合同是双方或多方当事人之间的民事法律行为。(3)合同是当事人在平等互利基础上的法律行为。

2.合同的订立。合同的订立是指两方以上当事人通过协商而于互相之间建立合同关系的行为。当事人订立合同,应当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1)当事人订立合同,有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当事人约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2)合同的内容由当事人约定,一般应包括:当事人的名称或者姓名和住所;标的;数量;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违约责任;解决争议的方法。

(3)合同的订立采取要约、承诺的方式。(4)合同成立时间:一般情况下,承诺生效时合同成立;书面合同自双方当事人签字或盖章时合同成立;有确认书的合同,签订确认书时合同成立;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合同,而当事人未采用的,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的,该合同成立。

(5)合同的成立地点。一般情况下,承诺生效的地点为合同成立的地点;书面合同的成立地点为双方当事人签字或盖章的地点。

3.合同的效力

(1)合同的生效。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生效的,依照其规定;附生效条件的合同,自条件成就时生效。附解除条件的合同,自条件成就时失效;附生效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届至时生效。附终止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届满时失效。

(2)效力待定合同。这是指合同虽然已经成立,但因其不完全符合有关生效要件的规定,因此其效力能否发生尚未确定。效力待定合同有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以被代理人名义订立的合同;无处分权的人处分他人财产的合同。效力待定合同经有权人追认,产生法律效力。有权人不予追认的,不发生法律效力。

(3)可变更、可撤销合同。这是指欠缺一定的生效要件,效力取决于当事人是否行使变更权、撤销权,它是一种相对无效的合同。可变更、可撤销的合同有: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被撤销的合同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

(4)无效合同。无效合同,是指不符合法律规定的要件,不能产生法律效力的合同。合同无效的情形有: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无效的合同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合同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合同无效或者被撤销后,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4.合同的履行。这是指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并遵循诚实信用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为保护当事人的利益,法律规定了合同履行中的几项特殊制度:

(1)合同履行中的抗辩权。抗辩权是指在双务合同中,在符合法定条件时,当事人一方对抗对方当事人的履行请求权,暂时拒绝履行其债务的权利。

以案说法06

办理登记是房屋买卖合同的主给付义务 【案情介绍】2001年1月,甲、乙公司签订了一项房屋买卖合同,合同约定甲公司于当年9月1日向乙公司交付房屋100套,并办理登记手续,乙公司则向甲公司分三次付款:第一期支付2千万元,第二期支付3千万元,第三期则在9月1日甲公司向乙公司交付房屋时支付5千万元。在签订合同后,乙公司按期支付了第一期、第二期款项共5千万元。9月1日,甲公司将房屋的钥匙移交乙公司,但并未立即办理房产所有权移转登记手续。因此,乙公司表示剩余款项在登记手续办理完毕后再付。在合同约定付款日期(9月1日)7日后,乙公司仍然没有付款,甲公司遂以乙公司违约为由诉至法院,请求乙公司承担违约责任。乙公司则以甲公司未按期办理房产所有权移转登记手续为由抗辩。

【案例评析】本案中,乙公司按期向甲公司支付了第一期、第二期款项共5千万元,并无违约情形,甲公司并无理由行使后履行抗辩权,因此,其未按期办理房产所有权移转登记手续属于违约行为,应当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但对乙公司而言,由于其第三期款项的支付与甲公司交付房屋并办理房产所有权移转登记手续是应当同时履行的义务。由于本案中合同标的物是房屋,属于不动产,不动产的买卖中出卖人除负有交付标的物的义务之外,还应当完成产权移转登记,才真正履行完给付义务,由于不动产所有权的变动以登记为要件。尽管当事人未办理登记手续并不影响合同本身的效力,但是因为没有办理登记,房屋的所有权不能发生移转,买受人不能因出卖人的交付而获得房产的所有权。因此,办理登记是房屋买卖合同的主给付义务。本案中,由于甲公司的行为有可能导致乙公司的合同目的不能实现,根据合同法第六十六条的规定,其有权拒绝支付剩余款项。

(2)合同履行的保全。合同履行保全是为保护合同债权人的债权不受债务人不当行为的损害而对合同债权人采取一定保护措施的法律制度。

5.合同的变更、转让、终止

(1)合同的变更。这是指合同内容的变更。合同变更的条件有:原已存在合同关系;合同内容已发生变化;合同的变更须依当事人协议或依法律直接规定及仲裁机构的裁决,有时依有变更权的当事人的意思表示;法律要求对合同变更采取办理批准、登记手续等特定方式的,应遵守法律要求的方式。合同的变更原则上只向将来发生效力,不影响已履行部分的效力。

(2)合同的转让。这是指在合同依法成立后,改变合同主体的法律行为。即合同当事人一方依法将其合同债权和债务全部或部分转让给第三方的行为。合同转让的情形有:债权人转让权利的,应当通知债务人。未经通知,该转让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债务人将合同的义务全部或者部分转移给第三人的,应当经债权人同意;当事人一方经对方同意,可以将自己在合同中的权利和义务一并转让给第三人。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转让权利或者转移义务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的,依照其规定。

(3)合同的终止。这是指合同当事人双方在合同关系建立以后,因一定的法律事实的出现,使合同确立的权利义务关系消灭。合同终止的情形有:债务已经按照约定履行;合同解除;债务相互抵销;债务人依法将标的物提存;债权人免除债务;债权债务同归于一人,但涉及第三人利益的除外;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约定终止的其他情形。合同终止后,当事人应当遵循诚实信用的原则,根据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

6.违约责任。这指当事人不履行合同义务或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应承担的民事责任。违约责任的构成要件主要有:违约行为、损害事实、违约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的因果关系、行为人主观上的过错。

(1)违约责任的形式包括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赔偿损失、违约金。(2)免责事由主要指不可抗力、免责条款。

(二)担保法

担保法,广义上是指调整担保活动中有关当事人之间发生的担保关系的法律规范总称,狭义上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1995年6月30日由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的担保法,自1995年10月1日实施。根据担保法的规定,担保活动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

担保法规定的担保方式有保证,抵押,留置,质押和定金5种。具体如下:(1)保证。指保证人和债权人约定,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保证人按照约定履行债务或者承担责任的行为。保证的方式包括一般保证、连带责任保证。保证的范围包括主债权及利息、违约金、损害赔偿金和实现债权的费用。保证合同另有约定的,按照约定。

(2)抵押。是指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不转移财产的占有,将该财产作为债权的担保。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有权依照本法规定以该财产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该财产的价款优先受偿。

(3)质押。质押是指债务人或者第三人将其动产移交债权人占有,将该动产作为债权的担保。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有权依照本法规定以该动产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该动产的价款优先受偿。

(4)留置。留置是指债权人按照合同约定占有债务人的动产,债务人不按照合同约定的期限履行债务的,债权人有权依照本法规定留置该财产,以该财产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该财产的价款优先受偿。

(5)定金。定金是指合同当事人为了确保合同的履行,依照法律和合同的规定,由一方按合同标的额的一定比例预先给付对方的金钱或其他替代物。债务人履行债务后,定金应当抵作价款或者收回。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无权要求返还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

四、知识产权法律制度

(一)知识产权概述

知识产权也称为智慧财产权,是指人们对文学、艺术、科学、工业等领域基于智力活动创造的成果和经营管理中的标记、信誉等享有的权利。广义的知识产权主要包括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商号权、产地标志权、商业秘密权、植物新品种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等各种权利。狭义的知识产权仅包括著作权、商标权和专利权三部分。知识产权与物权相比较而言,相同的地方在于都具有支配性;不同的地方在于:

1.物权的客体是有形的财产,知识产权的客体是无形的智力成果。

以案说法07

支持奥运要用合法的方式

【案情介绍】在北京2008年奥运会倒计时600天时,某事业单位开展了迎奥运宣传活动,未经授权,在单位的宣传栏里张贴了“新北京、新奥运、新××(为该单位简称)”的宣传口号。

【案例评析】“新北京、新奥运”属于登记备案的奥林匹克标志,未经权利人允许,其他单位无权擅自使用。该单位进行此次宣传活动,原意是为了表达对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支持和关注,实际上却造成了对奥运标志、口号等奥林匹克知识产权的违规使用,侵犯了奥林匹克知识产权。

2.物权是一种绝对权力,可以对抗权利人以外的任何人;而知识产权具有严格的地域性,效力仅限于本国境内,如想得到跨国保护,须参加国际公约或者签订双边、多边协定。

3.物权的保护是没有时间限制的,可以永远存在;而知识产权在保护时间上有限制。(二)著作权

著作权,又称为版权,是指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作品的作者及其相关主体依法对作品所享有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

1.著作人身权。著作人身权是指作者通过创作表现个人风格的作品而依法享有获得名誉、声望和维护作品完整性的权利。具有以下内容:

(1)发表权,即决定作品是否公之于众的权利,这种权利的特点就是一次用尽;(2)署名权,即表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权利,其行使方式不限于在作品上署真实姓名,还可以署笔名、别名或者不署名;

(3)修改权,即修改或者授权他人修改作品的权利;(4)保护作品完整权,即保护作品不受歪曲、篡改的权利。

2.著作财产权。著作财产权就是作者对作品进行使用并获得经济利益的权利。内容包括:复制权、发行权、出租权、展览权、表演权、放映权、广播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摄制权、改编权、翻译权、汇编权、应当由著作权人享有的其他权利。

著作财产权是可以依权利人的意志进行转让和许可使用的权利,并且可以成为继承和赠予的客体。

著作财产权的保护是有期限的,公民作品的发表权、著作财产权的保护期为作者有生之年及其死亡后50年。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作品、著作权由法人或其他组织享有的职务作品、电影或类似摄制电影方式创作的作品,其发表权和著作财产权保护期为自首次发表后50年。

(三)专利权 专利权是指一项发明创造,经过申请人向国家的专利主管机关申请,经审查合格后,由该主管机关向专利申请人授予在规定期间对该项发明创造享有专有权。专利权均须经过主管机关审查后方可授予,而著作权自作品完成之日即产生。

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负责管理全国的专利工作,统一受理和审查专利申请,依法授予专利权。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专利管理工作。

以案说法08

专利权保护要考虑细节问题

【案情介绍】请求人于1997年10月29日就“多层平台式展示架的锥度套筒制造方法”向国家专利局申请发明专利,国家专利局于2000年8月授予发明专利权,专利号为ZL97106680.9。2001年4月向广东省某市知识产权局提起行政调处,认为被请求人采用其专利方法生产锥度套筒,侵犯其发明专利权。代理人接受被请求人的委托,经查阅专利文献并对比被请求人的产品及该产品的制造方法,发现两者的产品结构不相同、所采用的原材料不相同,被请求人的制造方法中缺少 “焊接”和“去披锋”这两个必要技术特征。涉案专利是一项产品的制造方法,“焊接”这一技术特征是必须要有的,如果省略该步骤就不能制造出产品,也就不能达到发明目的,因此,被请求人所采用的方法没有落入涉案专利的保护范围。但被请求人的制造方法必须省略“焊接”步骤,由于省略了该步骤,因此被请求人的生产效率和产品的品质得到显著的提高。

【案例评析】知识产权局合议组审理后认为,本专利技术特征为:切割——焊接——冲压——导角,皆为必要技术特征;而被请求人的制造方法可概括为:切割——导角——冲压,比请求人的制造方法缺少“焊接”这一必要技术特征。因此被请求人的制造方法并未全部落入请求人专利的保护范围。请求人与被请求人由于采用的制造方法不同,其效率以本专业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眼光来看有显著的差异,即在同样长的时间内使用这两种不同方法制造锥度套筒,其产量和质量上的差异是明显的,因此,两种方法是不等效的。所以,被请求人的行为不构成侵权。

专利的种类包括有:

(1)发明,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

(2)实用新型,是指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

(3)外观设计,是指对产品的形状、图案、色彩或者其结合的设计及色彩与形状图案的结合做出的富有美感并适于工业上应用的新设计。

发明专利权的保护期为20年,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的专利权保护期为10年。

(四)商标权

1.商标及商标权的概念。商标是商品的生产者和经营者在其生产、制造、加工、拣选或者经销的商品上或者服务的提供者在其提供的服务上采用的,用于区别商品或者服务来源的标志。商标权是商标专用权的简称,是指商标主管机关依法授予商标所有人对其注册商标受国家法律保护的专有权。

2.商标权的保护。商标在商标主管机关注册后,方可取得商标专用权,并受法律的保护。未经注册的商标则不受保护。对于商标注册,采取自愿的原则。

商标专有权人对于侵犯商标专有权的行为,可以选择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处理,也可以选择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3.商标的管理。我国采取集中注册,分级管理的原则。集中注册即由商标局统一集中负责我国的商标审查、核准、注册工作;分级管理是指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负责本地区的商标管理工作。

4.商标的使用范围。商标权人使用注册商标必须以核准注册的商标和核定使用的商品为限。

5.商标权的保护期限。商标权的保护期限为10年。有效期届满后,如注册人继续使用该商标,必须依法办理商标续展手续,续展次数不限。

五、金融法律制度

(一)银行法律制度

1.银行的概念。银行是通过存款、贷款、汇兑、储蓄等业务,承担信用中介的金融机构。银行是金融机构之一,而且是最主要的金融机构,它主要的业务范围有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以及办理票据贴现等。

2.我国现行的银行体系

(1)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是我国的中央银行,享有货币发行的垄断权,是货币发行的银行,代表政府管理全国的金融机构和金融活动,经理国库。中国人民银行的主要职责有: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保证货币币值稳定;依法对金融机构进行监督管理,维护金融业的合法、稳健运行;维护支付、清算系统的正常运行;持有、管理、经营国家外汇储备、黄金储备;代理国库和其他金融业务;代表我国政府从事有关的国际金融活动。

(2)政策性银行。政策性银行一般是指由政府设立,以贯彻国家产业政策、区域发展政策为目的,不以营利为目标的金融机构。其主要特点是:有自己特定的融资渠道,财政拨款、发行政策性金融债券是主要资金来源,不面向公众吸收存款;资本金多由政府财政拨付;不以营利为目标;有自己特定的服务领域,不与商业银行竞争;一般不普遍设立分支机构,业务通常由商业银行代理。我国政策性银行包括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三家。

(3)商业银行。商业银行是以经营存款、放款,办理转账结算为主要业务,以营利为主要经营目标的金融企业。其主要特点是: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国有独资或控股的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在现阶段,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规定,商业银行不得在境内从事信托投资和股票业务,不得对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企业投资,不得投资于非自用不动产;实行稳健经营方针,争取最好盈利水平。我国商业银行主要包括以下类型: ①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由国家专业银行演变而来,包括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

②股份制商业银行。我国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主要有交通银行、光大银行、招商银行、华夏银行、中国民生银行、中信实业银行、深圳发展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广东发展银行、福建兴业银行等。

③城市合作银行。1993年底中央银行提出组建城市合作银行,1995年春,国务院决定在城市信用社基础上组建城市合作银行。其服务领域是:依照商业银行经营原则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为中小企业发展服务。目前,我国已有多家城市合作银行挂牌营业,总体看发展迅速,抵御风险能力逐渐增强,经济效益明显改善。

(二)证券法律制度

1.证券的概念及特征。证券是一种权利的书面凭证,也就是记载并且代表一定权利的文书。证券具有以下特点:

(1)证券是一种财产性的权利凭证;(2)证券是一种流通性的权利凭证;

(3)证券是一种要式性的权利凭证,即法律对证券有严格的格式要求;(4)证券是一种收益性的权利凭证。

2.证券的种类。证券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证券一般指财物证券(如货运单、提单等)、货币证券(如支票、汇票、本票等)和资本证券(如股票、公司债券、投资基金份额等)。狭义的证券仅指资本证券。我国证券法规定的证券为股票、公司债券和国务院依法认定的其他证券。

3.证券发行。证券发行是指政府、金融机构、工商企业等以募集资金为目的向投资者出售代表一定权利的有价证券的活动。公开发行证券,必须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条件,并依法报经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或者国务院授权的部门核准;未经依法核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公开发行证券;非公开发行证券,不得采用广告、公开劝诱和变相公开方式。

4.证券交易。是指证券持有人依照交易规则,将证券转让给其他投资者的行为。一般分为两种形式:一种形式是上市交易,是指证券在证券交易所集中交易挂牌买卖。另一种形式是上柜交易,是指公开发行但未达上市标准的证券在证券柜台交易市场买卖。为了保护弱势的中小投资者以及国家社会的公共利益,确保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我国的证券法对某些证券交易行为给予限制或禁止,特别是禁止了内幕交易、操纵市场、虚假陈述以及欺诈客户等证券欺诈行为。

(三)期货法律制度

1.期货的概念。期货是现在进行买卖,但是在将来进行交收或交割的标的物,这个标 的物可以是某种商品,例如黄金、原油、农产品,也可以是金融工具,还可以是金融指标。2.期货合约。期货合约是指由期货交易所统一制定的、规定在将来某一特定的时间和地点交割一定数量和质量标的物的标准化合约。期货合约的种类包括商品期货合约和金融期货合约。期货合约的标准通常由期货交易所设计,经国家监管机构审批上市。期货合约的商品品种、数量、质量、等级、交货时间、交货地点等条款都是既定的,唯一的变量是价格。期货合约的买方,如果将合约持有到期,那么他有义务买入期货合约对应的标的物;而期货合约的卖方,如果将合约持有到期,那么他有义务卖出期货合约对应的标的物。

3.期货交易。期货交易应当在依法设立的期货交易所或者国务院期货监督管理机构批准的其他交易场所进行。禁止在国务院期货监督管理机构批准的期货交易场所之外进行期货交易,禁止变相期货交易。

4.期货交易所。期货交易所的设立,由国务院期货监督管理机构审批。期货交易所不以营利为目的,按照其章程的规定实行自律管理。

期货交易所会员应当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登记注册的企业法人或者其他经济组织。5.期货公司。期货公司是依法设立的经营期货业务的金融机构。期货公司的设立,应当经国务院期货监督管理机构批准,并在公司登记机关登记注册。

(四)保险法律制度

1.保险的概念。保险是以契约形式确立双方经济关系,以缴纳保险费建立起来的保险基金,对保险合同规定范围内的灾害事故所造成的损失进行经济补偿或给付的一种经济形式。

2.保险的种类。保险可以分为人身保险和财产保险两大类,而在财产保险中则包含 了责任保险在内。

(1)人身保险,系以被保险人的生命或身体为保险标的,并以生存、死亡或人身伤害为保险事故;当被保险人发生保险事故时,保险人依约定给付一定金额的保险金的保险。

(2)财产保险,又称产物保险,简称产险,系以各种财产,例如房屋、汽车、机车、船舶等为保险标的;当这些标的发生所约定的保险事故,例如火灾、碰撞等而导致财产遭受毁损或灭失时,依约定给予补偿的保险。

(3)责任保险,是以被保险人对第三者依法应负的赔偿责任为保险标的的保险;当依法应负的赔偿责任发生时,保险人应依据保险合同的规定对第三人给付保险金。

3.保险合同。保险合同是投保人与保险人约定保险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保险合同的当事人包括投保人、保险人、被保险人和受益人。

保险合同订立的要求:人身保险的投保人在保险合同订立时,对被保险人应当具有保险利益。财产保险的被保险人在保险事故发生时,对保险标的应当具有保险利益。保险利益是指投保人或者被保险人对保险标的具有的法律上承认的利益。订立保险合同,保险人就保险标的或者被保险人的有关情况提出询问的,投保人应当如实告知。

保险事故发生后,按照保险合同请求保险人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时,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应当向保险人提供其所能提供的与确认保险事故的性质、原因、损失程度等有关的证明和资料。投保人、被保险人故意制造保险事故的,保险人有权解除合同,不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

第三节 经 济 法

经济法是国家从整体经济发展的角度,对具有社会公共性的经济活动进行干预、管理和调控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经济法大体包含两个部分:一是创造平等竞争环境、维护市场秩序方面的法律,主要是有关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反倾销和反补贴等方面的法律;二是国家宏观调控和经济管理方面的法律,主要是有关财政、税务、金融、审计、统计、物价、技术监督、工商管理、对外贸易等方面的法律。

一、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反垄断法

(一)反不正当竞争法

1.反不正当竞争法是调整在制止不正当竞争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立法目的是为了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鼓励和保护正当竞争,制止不正当竞争,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基本原则包括自愿、公平、平等、诚实信用、遵守公认商业道德以及不得滥用竞争权利等原则。

2.不正当竞争行为是指经营者在市场竞争中,采取非法的或者有悖于公认的商业道德的手段和方式,与其他经营者相竞争的行为。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列举了11种不正当竞争行为:市场混淆行为、虚假宣传行为、商业诋毁行为、商业贿赂行为、侵犯商业秘密行为、掠夺性定价行为、搭售或附加不合理条件的行为、不正当有奖销售的行为、公用企业或其他依法具有独占地位的经营者的限制竞争行为、政府及其所属部门限制竞争的行为、串通招标投标行为。

3.对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监督检查

(1)监督检查部门。我国对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监督检查的部门主要是县级以上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2)职权。监督检查部门在监督检查不正当竞争行为时,享有四种职权,即询问权、查询复制权、检查权和处罚权。

4.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法律责任

(1)民事责任:停止侵害、赔偿损失。

(2)行政责任:强制行为人停止不正当竞争行为;没收非法所得;处以罚款;吊销营业执照。

(3)刑事责任:销售伪劣商品,采用贿赂手段以销售或购买商品,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监督检查部门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和徇私舞弊、故意包庇犯罪行为人不受追诉,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侵害他人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虚假广告罪、串通投标罪、侵犯商业秘密罪等。

(二)反垄断法 1.垄断和反垄断法概述。垄断指少数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和控制。根据我国反垄断法的规定,垄断行为是指排除、限制竞争以及可能排除、限制竞争的行为。

我国反垄断法的立法目的在于预防和制止垄断行为,保护市场公平竞争,维护消费者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反垄断法所限制的垄断行为主要包括三种:(1)经营者达成垄断协议;(2)经营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3)具有或者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的经营者集中。

2.垄断协议。经营者达成垄断协议是指经营者达成排除、限制竞争的协议、决定或者其他协同行为。经营者达成并实施垄断协议的,由反垄断执法机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处罚款;尚未实施所达成的垄断协议的,可以罚款。

3.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1)以不公平的高价销售商品或者以不公平的低价购买商品;(2)没有正当理由,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3)没有正当理由,拒绝与交易相对人进行交易;

(4)没有正当理由,限定交易相对人只能与其进行交易或者只能与其指定的经营者进行交易;

(5)没有正当理由搭售商品,或者在交易时附加其他不合理的交易条件。

(6)没有正当理由,对条件相同的交易相对人在交易价格等交易条件上实行差别待遇。

以案说法09

液化燃气站违法搭售获利受罚

【案情介绍】H市液化燃气站规定,新老液化燃气用户必须购买W化工公司生产的MYJ112灭火器一只,否则不予供气。H市液化燃气站销售的灭火器是为W化工公司代销的,每种结算价为22元,而该液化燃气站向用户的售价为29元。至工商行政管理局调查时,市液化燃气站已经向用户销售灭火器1003只,销售款为29087元。H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对液化燃气站的行为作出行政处罚:停止违法行为;罚款5万元。

【案例评析】违法搭售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是指经营者利用自身的经济优势,违背交易客户的意愿,在提供商品或服务时,强迫交易客户接受不愿接受的商品或服务的行为。本案中,H市液化燃气站用供气特权强迫用户购买高价的灭火器,在正常供气的交易基础上附加不合理的销售高价灭火器的行为,属于不正当竞争,属于违法行为,应当受到处罚。

4.经营者集中。经营者集中,主要是指企业的合并。企业合并是较为常见的市场行为,反垄断法所控制的是对市场竞争形成威胁和破坏的企业集中。经营者违法实施集中的,由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责令其停止实施集中、限期处分股份或者资产、限期转让营业以及采取其他必要措施恢复到集中前的状态,还可对其处以罚款。

5.行政垄断。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滥用行政权力,限定或者变相限定单位或者个人经营、购买、使用其指定的经营者提供的商品即构成行政垄断。行政垄断由上级机关责令改正;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二、产品质量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一)产品质量法

1.产品质量法是调整在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中因产品质量所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我国产品质量法所规范的产品,是指经过加工、制作,用于销售的产品,不包括初级农产品、军工产品和建筑工程。我国产品质量法的立法宗旨是加强对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明确产品质量责任,保护用户、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该法遵循下面原则:

(1)加强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原则;(2)保护用户、消费者合法权益原则;(3)贯彻奖优罚劣原则;(4)严格产品质量责任原则。

2.产品质量监督,是指由产品质量监督机构、有关组织和消费者,按照技术标准,对企业的产品质量进行评价、考核和鉴定,以促进企业加强质量管理,执行质量标准,保证产品质量,维护用户和消费者利益。监督范围包括可能危及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产品;影响国计民生的主要工业产品;用户、消费者或者有关组织反映有质量问题的产品。监督类型有国家监督、行业监督、社会监督。

3.产品检查制度。产品质量监督检查制度是指国务院产品质量监督部门和县级以上地方产品质量监督部门依据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以及人民政府赋予的行政职权,对生产领域、流通领域的产品实施质量监督的一项制度。

产品质量监督检查以抽查为主要方式。监督检查的方式有以下几种:监督抽查、统一监督检查(简称统检)、定期监督检查。

除上述三种主要形式外,各级产品质量监督部门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群众举报,或根据上级及有关部门的指示或意见,就某些企业的某种产品组织一些日常执法监督检查活动。

4.罚责。生产者、销售者违反产品质量法的规定,有关部门依法对其进行行政处罚,主要方式有责令停止生产销售、没收产品、没收违法所得、罚款、吊销营业执照等;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1.消费者的权利:安全权、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求偿权、结社权、获得有关知识权、人格尊严和民族风俗习惯受尊重权、监督权。2.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途径

(1)与经营者协商和解。一般争议均可由双方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进行,重大纠纷或双方无法协商解决的,可寻求其他解决方式。

(2)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消协调解结果由双方自愿接受和执行。

(3)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申诉主要是根据具体情况,向工商部门、物价部门、质量监督等部门提出申诉,寻求救济。

(4)提请仲裁。仲裁的前提是双方事先订立的书面仲裁协议或条款。(5)提起诉讼。诉讼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最后的也是最重要的途径。

三、税收法律制度 1.税收的概念和特征

税收是国家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凭借公共权力,按照法律所规定的标准和程序,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强制地、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特定分配方式。税收与其他分配方式相比,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的特征。

2.税法的概念及构成要素

税法是国家制定的用以调节国家与纳税人之间在纳税方面的权利及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包括以下构成要素:

(1)征税主体。我国行使征税权力的机关有三个,分别是税务机关、财政机关和海关。财政机关负责征收农牧业税、耕地占用税和契税,海关负责征收关税,并代征进口环节的增值税、消费税,代交通管理部门征收船舶吨税。其余的税种由税务机关负责征收。(2)纳税主体。企业、个人、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都可以成为纳税主体。(3)征税对象

征税对象是指针对什么样的标的物进行课税,是区分税种的标志。如流转税以流转额为征税对象,收益税以所得额为征税对象。

(4)税率。税率是税法规定的每一单位课税对象与应纳税款之间的比例,是税法的核心要素,代表着征税的深度。我国税率的基本形式有定额税率、比例税率和累进税率。采用定额税率的税种有资源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等;采用比例税率的税种最典型的是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累进税率分为全额累进税率、超额累进税率和超率累进税率,现行税法只采用超额累进税率和超率累进税率。采用超额累进税率的税种是个人所得税的某些税目;采用超率累进税率的税种是土地增值税。

3.我国的主要税种

按照征税对象的不同,我国的税收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流转税。流转税是以商品生产流转额和非生产流转额为课税对象征收的一类税。流转税是我国税制结构中的主体税类,目前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和关税等税种。

(2)所得税。所得税也称收益税,是指以各种所得额为课税对象的一类税。所得税也是我国税制结构中的主体税类,目前包括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税种。(3)财产税。财产税是指以纳税人所拥有或支配的财产为课税对象的一类税。包括遗产税、房产税、契税、车辆购置税和车船使用税等。

(4)行为税。行为税是指以纳税人的某些特定行为为课税对象的一类税。我国现行税制中的城市维护建设税、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印花税、屠宰税和筵席税都属于行为税。

(5)资源税。资源税是指对在我国境内从事资源开发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类税。我国现行税制中资源税、土地增值税、耕地占用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都属于资源税。

4.税收的监管

(1)税务管理。税务管理是征收管理的基础性工作,主要内容是税务登记、账簿与凭证管理、纳税申报。

(2)征收管理。征收管理是税务机关为了实现税收计划,协调征纳关系,组织税款入库而开展的组织管理和监督检查等各项工作,是税收监管的中心环节。

(3)税务检查。税务检查是税务机关对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的情况进行的监督、审查的制度,是税收征收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税务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审计法律制度

(一)审计与审计法概述

1.审计。审计是审计机关依法独立检查被审计单位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以及其他与财政收支、财务收支有关的资料和资产,监督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真实、合法和效益的行为。在我国,审计的基本职能是监督,即监督财政收支和财务收支活动的进行,审计是一项具有独立性的经济监督制度。

2.审计法。审计法是调整审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1994年8月31日,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

审计法的基本原则包括合法性原则、客观公正原则、实事求是原则、廉洁奉公原则和保守秘密原则。

(二)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

1.审计机关的设置及领导体制。国务院设审计署,在国务院总理的领导下,主管全国的审计工作,审计长是审计署的行政首长。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设立审计机关,分别在省长、自治区主席、市长、州长、县长、区长和上一级审计机关的领导下,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审计工作。

2.审计人员的权利、义务

(1)审计人员的权利:审计人员依法执行职务,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拒绝、阻碍审计人员依法执行职务,不得打击报复审计人员。

(2)审计人员的义务:审计人员办理审计事项,与被审计单位或者审计事项有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审计人员对其在执行职务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和被审计单位的商业秘密,负有保密的义务。

(三)审计机关职责 1.审计各级政府的预算执行情况。2.审计中央银行的财务收支。

3.审计国有金融机构及国有企业的资产、负债、损益。4.审计国家的事业组织的财务收支。5.审计国家建设项目预算的执行情况和决算。

6.审计政府部门管理的和社会团体受委托管理的社会保障基金、社会捐赠资金以及其他有关基金、资金的财务收支。

7.审计国际组织和外国政府援助、贷款项目的财务收支。

(四)审计机关权限

1.有权要求被审计单位报送有关资料。2.有权检查被审计单位的会计资料和资产。

3.有权就审计事项中的有关问题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进行调查。4.有权对被审计单位正在进行的违反国家规定的行为进行制止。

5.有权建议有关部门纠正与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有关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的规定。6.可以向政府有关部门通报或向社会公布审计结果。

(五)审计程序

1.组成审计组,于实施审计前向被审计单位送达审计通知书; 2.通过审查、查阅、检查、调查等方式进行审计,取得有关资料;

3.审计组向审计机关提出审计报告,审计报告报送审计机关前应征求被审计单位的意见,被审计单位应将其意见以书面形式送交审计组或者审计机关;

4.审计机关审定审计报告,对审计事项作出评价,出具审计意见书;自收到审计报告之日起三十日内,将审计意见书和审计决定送达被审计单位和有关单位。

五、土地与房地产管理法律制度

(一)土地管理法律制度 1.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

(1)土地所有权。土地所有权包括国有土地所有权和集体土地所有权。城市市区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土地所有权的取得与丧失必须依据法律规定,不得约定。土地所有权禁止交易。

(2)土地使用权。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取得方式包括划拨、出让(拍卖、招标、协议)、流转。集体土地使用权的取得方式包括承包、分配、拨付。集体土地使用权不得出让、转让、出租用于非农业建设。

2.土地总体利用规划制度(1)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在一定区域内,根据国家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当地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对土地的开发、利用、治理、保护在空间上、时间上所作的总体安排和布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由各级人民政府组织编制,规划期限由国务院规定。

(2)土地总体利用规划编制的原则:严格保护基本农田,控制非农业建设占用农用地; 提高土地利用率;统筹安排各类、各区域用地;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占用耕地与开发复垦耕地相平衡。

(3)土地总体利用规划的审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行分级审批,省级、省政府所在地的市、人口在100万以上的城市以及国务院指定的城市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报国务院审批;除此之外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报省政府批准,其中,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可以由省政府授权设区市的市政府批准。

3.耕地保护

耕地保护是指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等手段和措施,对耕地的数量和质量进行的保护。耕地保护是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全局性战略问题。

“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是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4.建设用地管理

建设用地管理是对所管辖行政区域范围内城乡建设用地的征用、划拨和出让实施统一管理,承办由同级政府审批的建设用地的审查、报批工作,指导、监督、协调各部门的建设用地,会同有关部门制订有关建设用地管理的行政法规、技术政策和经济管理办法,负责国有土地使用权转让、出租、抵押的监督。建设用地按其利用方式不同分为农业建设用地和非农业建设用地。

建设用地管理的主要工作是:

(1)研究编制各类建设用地的中长期用地规划和年度用地计 划指标,并监督实施;

(2)依法办理土地的征用、划拨,城镇国有土地的出让工作和土地使用 权转让的监督管理;

(3)清查处理违法用地和违章用地;(4)制定、完善建设用地管理的法律、法规和各类规章制度;

(5)组织制定国家建设项目和乡镇用地定额指标的编制和实施。建设用 地的审批权限一般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土地管理部门来执行。

(二)房地产管理法律制度 1.房地产开发管理

(1)房地产开发,是指在依法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土地上进行基础设施、房屋建设的行为。房地产开发具有以下原则:

①依法在取得土地使用权的城市规划区国有土地范围内从事房地产开发的原则; ②房地产开发必须严格执行城市规划的原则; ③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的原则; ④应当坚持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原则; ⑤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的原则。(2)房地产开发的条件要求:

①开发主体合法。进行房地产开发的单位和个人,应取得房地产开发的资格。如果是房地产开发企业,应依照城市房地产管理法规定的条件设立,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登记,并取得营业执照。

②依法取得房地产开发用地的使用权。房地产开发主体必须通过城市房地产管理法规定的合法途径(出让和划拨),取得房地产开发用地使用权。用于房地产开发的土地,必须权属清晰,房地产开发主体拥有国有土地使用证。

③在规定的期限内动工开发房地产。以出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进行房地产开发的,必须按照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约定的土地用途、动工开发期限开发土地。

2.房地产交易管理

房地产交易是房地产交易主体之间以房地产这种特殊商品作为交易对象所从事的市场交易活动。房地产交易,包括房地产转让、房地产抵押和房屋租赁。

(1)房地产转让,是指房地产权利人通过买卖、赠予或者其他合法方式将其房地产转移给他人的行为。房地产转让,应当签订书面转让合同,合同中应当载明土地使用权取得的方式。房地产转让时,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载明的权利、义务随之转移。房地产转让,当事人应当依法办理权属登记。

房地产不得转让的情形:以出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不符合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的条件的;司法机关和行政机关依法裁定、决定查封或者以其他形式限制房地产权利的;依法收回土地使用权的;共有房地产,未经其他共有人书面同意的;权属有争议的;未依法登记领取权属证书的;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禁止转让的其他情形。

(2)房地产抵押,是指抵押人以其合法的房地产以不转移占有的方式向抵押权人提供债务履行担保的行为。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抵押权人有权依法以抵押的房地产拍卖,所得的价款优先受偿。依法取得的房屋所有权连同该房屋占用范围内的土地使用权,可以设定抵押权。以出让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可以设定抵押权。

房地产抵押,应当凭土地使用权证书、房屋所有权证书办理,抵押人和抵押权人应当签订书面抵押合同,并依法办理权属登记。

(3)房屋租赁,是指房屋所有权人作为出租人将其房屋出租给承租人使用,由承租人向出租人支付租金的行为。房屋租赁,出租人和承租人应当签订书面租赁合同,约定租赁期限、租赁用途、租赁价格、修缮责任等条款,以及双方的其他权利和义务,并向房产管理部门登记备案。

六、环境保护法律制度

(一)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1.概念。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指在进行建设活动之前,对建设项目的选址、设计和建成投产使用后可能对周围环境产生的不良影响进行调查、预测和评定,提出防治措施,并按照法定程序进行报批的法律制度。

2.应用范围。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一般是限于对环境质量有较大影响的各种规划、开发计划、建设工程等。

3.评价内容。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建设方案的具体内容;

建设地点的环境本底状况;建设方案实施后对自然环境(包括自然资源)和社会环境将产生哪些不可避免的影响;防治环境污染和破坏的措施和经济技术可行性论证意见。

4.评价程序。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一般是:

(1)由开发者首先进行环境调查和综合预测(有的委托专门顾问机构或大学、科研单位进行),提出环境影响报告书。

(2)公布报告书,广泛听取公众和专家的意见。对于不同意见,有的国家规定要举行“公众意见听证会”。

(3)根据专家和公众意见,对方案进行必要的修改。(4)主管当局最后审批。

5.意义。通过环境影响评价,可以为建设项目合理选址提供依据,防止由于布局不合理给环境带来难以消除的损害;通过环境影响评价,可以调查清楚周围环境的现状,预测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的范围、程度和趋势,提出有针对性的环境保护措施;环境影响评价还可以为建设项目的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二)“三同时”制度

1.概念。“三同时”制度,是指建设项目需要配置的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环境法律制度。

2.适用范围。对环境有影响的建设项目需要配置环境保护设施的,必须适用“三同时”制度。

3.实施程序。

(1)建设项目的初步设计,应当按照环境保护设计规范的要求,编制环境保护篇章,并依据经批准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或者环境影响报告表,在环境保护篇章中落实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措施以及环境保护设施投资概算。

(2)建设项目的主体工程完工后,需要进行试生产,其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投入试运行,建设项目试生产期间,建设单位应当对环境保护设施运行情况和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进行监测。

(3)建设项目竣工后,建设单位应当向审批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请该建设项目需要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4)建设项目需要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经验收合格,该建设项目方可投入生产或者使用。

(三)排污收费制度

1.排污收费制度是指国家环境管理机关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对排污者征收一定数额的费用的一项法律制度。

2.征收排污费的对象是超过国家或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3.企业事业单位向水体排放污染物,不超过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的,缴纳排污费;超过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的,缴纳超标准排污费。企业事业单位向大气和海洋排放污染物的,其污染物排放浓度不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的征收排污费,超标排污应当限期治理并课以罚款。

(四)限期治理制度

限期治理制度,是指对污染严重的污染源,由法定国家机关依法限定在一定期限内治理并完成治理任务,达到治理目标的一整套法律制度措施。

限期治理的对象:严重污染环境的污染源;位于需要特别保护区域内的超标准排污的污染源,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指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和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

限期治理的决定:

(1)中央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管辖的企业事业单位的限期治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决定;

(2)市、县或市、县以下人民政府管辖的企业事业单位的限期治理,由市、县人民政府决定。

(3)造成环境噪声污染的小型企业事业单位的限期治理,可以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在国务院规定的权限内授权其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决定。

逾期未完成治理任务的处罚。对经限期治理逾期未完成治理任务的企业事业单位,除加收超标准排污费外,可以处以罚款,或者责令停业、关闭。罚款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决定。责令停业、关闭,由作出限期治理决定的人民政府决定;责令中央直接管辖的企业事业单位停业、关闭的,须报国务院批准。

第四节 社 会 法

社会法是调整有关劳动关系、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它主要是保障劳动者、失业者、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和其他需要扶助的人的权益的法律。它包括劳动用工、工资福利、职业安全卫生、社会保障、社会救济、特殊保障等方面的法律。

一、劳动关系法律制度

(一)劳动合同法律制度 1.劳动合同的概念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工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分为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

2.劳动合同的内容

(1)必备条款。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2)可备条款

①试用期条款。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两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②违约金条款。一般情况下,用人单位不得与劳动者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3)劳动合同的解除

①劳动者预告解除。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②劳动者随时解除。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劳动合同无效的。

③劳动者立即解除。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④用人单位随时解除。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因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⑤用人单位预告解除。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第二篇:第一章十八大以来法治文件讲话学习

【第1题】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就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2.0分)答:A:全国全国人大人大 B:全国人大会全国人大常委会 C:党党

D:全国人大国务院 标准答案C 【第2题】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1.0分)答:A:法治 B:依法执政 C:司法 D:立法 标准答案A 【第3题】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我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不断提高,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2.0分)答:A:宪法公信力 B:立法机关公信力 C:政府公信力 D:司法公信力 标准答案D 【第4题】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维护国家法制(),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 利和自由。(2.0分)答:A:统一、尊严、权威 B:统一、准确、权威 C:准确、权威、实施 D:准确、尊严、权威 标准答案A 【第5题】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

法意识;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3.0分)答:A:民主思维和民主方式 B:辩证思维和辩证方式 C: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 D:法治思维和辩证方式 标准答案C 【第6题】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加强()立法,拓展人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2.0分)答:A:司法领域 B:行政领域 C:特殊领域 D:重点领域 标准答案D 【第7题】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绝不允许()。(2.0分)答:A:以言代法 B:以权压法 C:徇私枉法 D:枉法裁判 标准答案ABC 【第8题】推进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就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就需要做到以下()方面。(1.0分)答:A: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B: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 C: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

D: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标准答案ABCD 【第9题】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推行依法行政,做到()执法。(1.0分)答:A:严格 B:规范 C:公正 D:文明

标准答案ABCD 【第10题】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推进(),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2.0分)答:A:科学立法 B:严格执法 C:公正司法 D:全民守法 标准答案ABCD 考生答案

【第11题】随着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全面落实,我国法治政府已经全面建成,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人权得到切实的尊重和保障。(3.0分)答:错 对

标准答案对

【第12题】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 护稳定能力。(2.0分)答:错 对

标准答案对

【第13题】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党代表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2.0分)答:错 对

标准答案错

【第14题】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推进权力运行公开化、规范化,要完善政务公开、司法公开和各领域办事公开制度,但是党务不得公 开。(2.0分)答:错 对

标准答案错

【第15题】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2.0分)答:错 对

标准答案对 【第16题】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重点领域立法,拓展人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2.0分)答:错 对

标准答案对

【第17题】我国现行宪法是()年通过的。(1.0分)答:A:1984 B:1982 C:1996 D:2004 标准答案B 【第18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共进行了四次修正,分别是哪四次?()(2.0分)答:A:1982年1984年1996年1999年 B:1982年1984年1996年2004年 C:1984年1988年1999年2004年 D: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 标准答案D 【第19题】宪法的生命在于()。(3.0分)答:A:实施 B:遵守 C:履行 D:完善 标准答案A 【第20题】我们党要履行好执政兴国的重大职责,必须依据()从严治党、依据()治国理政。(3.0分)答:A:宪法宪法 B:党章宪法 C:党章党章 D:党章法律 标准答案B 【第21题】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和依法执政基本方式,善于使党的主张通过()成为国家意志。(2.0分)答:A:表述 B:实施 C:指定程序 D:法定程序 标准答案D 【第22题】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法治是治国理政的()。(2.0分)答:A:基本方略基本方式 B:基本方略基本途径 C:基本要求基本方略 D:基本途径基本方略 标准答案A 【第23题】习近平在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我们要把()教育作为党员干部教育的重要内容。(2.0分)答:A:法律 B:制度 C:宪法 D:法制 标准答案C 【第24题】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是宪法的()。(2.0分)答:A:核心内容 B:重要内容 C:首要内容 D:根本原则 标准答案A 【第25题】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照宪法和法律()、协调一致地开展工作。(2.0分)答:A:独立负责 B:互相监督 C:互相报告 D:上下领导 标准答案A 【第26题】习近平在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要坚持不懈抓好宪法实施工作,把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提高到一个 新水平,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0分)答:A: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B: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C: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切实保障公民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 D:坚持党的领导,更加注重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标准答案ABCD 【第27题】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全面推进()的进程。(1.0分)答:A:科学立法 B:严格执法 C:公正司法 D:全民守法 标准答案ABCD 【第28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的一体建设。(2.0分)答:A:法治国家 B:法治政府 C:法治社会 D:法治环境 标准答案ABC 【第29题】各级领导干部要努力推动形成()的良好法治环境,在法治轨道上推动各项工作。(2.0分)答:A:办事依法 B:遇事找法 C:解决问题用法 D:化解矛盾靠法 标准答案ABCD 【第30题】宪法作为我国的根本大法,具有()特征。(2.0分)答:A:根本性 B:全局性 C:稳定性 D:长期性

标准答案ABCD 【第31题】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努力培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让宪法家喻户晓,在全社会形成()的良好氛围。(1.0分)答:A:学法 B:尊法 C:守法 D:用法

标准答案ABCD 【第32题】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基本原则、重大方针、重要政策在国家法制上的最高体现。(2.0分)答:错 对

标准答案对 【第33题】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要抓紧制定和修改与法律相配套的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保证宪法和法律得到有效实施。(2.0分)答:错 对

标准答案错

【第34题】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2.0分)答:错 对

标准答案对 【第35题】我国现行宪法可以追溯到1949年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2.0分)答:错 对

标准答案对

【第36题】1949年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和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 法》都是以根本法的形式确立的。(2.0分)答:错 对

标准答案对 【第37题】如果宪法受到漠视、削弱甚至破坏,人民权利和自由可以通过其他法律来保护。(2.0分)答:错 对

标准答案错

【第38题】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1.0分)答:错 对

标准答案对

【第39题】并不是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1.0分)答:错 对

标准答案错

【第40题】我们继续完善以法律为统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把国家各项事业和各项工作纳入法制轨道。(1.0分)答:错 对

标准答案错

【第41题】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依法行使职权,保证宪法和法律在全国范围内得到遵守和执行。(2.0分)答:错 对

标准答案错

【第42题】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担负着对宪法和法律监督的职责。(1.0分)答:错 对

标准答案对

【第43题】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说法是错误的,因为宪法和法律是我国的立法机关制定的。(2.0分)答:错 对

标准答案错

【第44题】2013年2月23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全面推进()进行第四次集体学习。(1.0分)答:A:依法实践 B:严格立法 C:依法行政 D:依法治国 标准答案D 【第45题】()是实施法律法规的重要主体,要带头严格执法,维护公共利益、人民权益和社会秩序。(2.0分)答:A:全国人大 B:行政机关 C:国务院 D:各级政府 标准答案B 【第46题】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上强调,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把()贯彻到依法 治国的全过程。(2.0分)答:A:实事求是 B:依法行政 C:党的领导

D:人民当家作主 标准答案C 【第47题】我国形成了以()为统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1.0分)答:A:党 B:刑法 C:行政法 D:宪法 标准答案D 【第48题】我们党是执政党,坚持(),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具有重大作用。(1.0分)答:A:依法用权 B:依法裁判 C:依法行政 D:依法执政 标准答案D 【第49题】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上指出,要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在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引导全体人民

遵守法律、有问题依靠法律来解决,形成()的良好氛围。(2.0分)答:A:遵纪守法 B:守法光荣 C:违法必究 D:全民守法 标准答案B 【第50题】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努力以()凝聚改革共识、规范发展行为、促进矛盾化解、保障社会和谐。(2.0分)答:A:宪法 B:法律 C:法治 D:实践 标准答案C 【第51题】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上强调,要坚持司法为民,改进司法工作作风,通过热情服务,切实解决好老百姓打

官司难问题,特别是要加大对困难群众维护合法权益的()。(1.0分)答:A:法律资助 B:法律优抚 C:法律帮助 D:法律援助 标准答案D 【第52题】行政机关是实施法律法规的重要主体,要带头(),维护公共利益、人民权益和社会秩序。(2.0分)答:A:严格执法 B:公正司法 C:遵守法律 D:实施法律 标准答案A 【第53题】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上强调,要确保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1.0分)答:A:立法权、司法权 B:司法权、行政权 C:审判权、检察权 D:审判权、监督权 标准答案C 【第54题】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坚持()共同推进。(1.0分)答:A:依法治国 B:依法执政 C:依法行政 D:依法裁判 标准答案ABC 【第55题】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上强调,要加强宪法和法律实施,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权威,形成人们()的法治环境。(2.0分)答:A:不愿违法 B:不能违法 C:不堪违法 D:不敢违法 标准答案ABD 【第56题】要做到法治和德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就要求()。(2.0分)答:A: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B:把法治建设和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 C:把科学立法和严格执法结合起来 D:把他律和自律紧密结合起来 标准答案ABD 【第57题】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上强调,要完善立法规划,突出立法重点,坚持立改废并举,提高立法科学化、民主 化水平,提高法律的()。(2.0分)答:A:针对性 B:及时性 C:系统性 D:超前性

标准答案ABC 【第58题】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上指出,要加强对执法活动的监督,坚决排除对执法活动的非法干预,坚决惩治腐败 现象,做到()。(2.0分)答:A:有权必有责 B:用权有保障 C:用权受监督 D:违法必追究 标准答案ACD 【第59题】在司法工作中,司法工作者要做到()。(1.0分)答:A:密切联系群众 B:规范司法行为 C:加大司法公开力度

D:回应人民群众对司法公正公开的关注和期待 标准答案ABCD 【第60题】我们国家和社会生活各方面总体上实现了有法可依。(1.0分)答:错 对

标准答案对

【第61题】法律是实践的基础。(2.0分)答:错 对

标准答案错

【第62题】各级组织部门要把能不能依法办事、遵守法律作为考察识别干部的首要条件。(2.0分)答:错 对

标准答案错

【第63题】执法者必须忠实于法律。(1.0分)答:错 对

标准答案对 【第64题】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但是我国的立法机关除外。(2.0分)答:错 对

标准答案错

【第65题】任何公民、社会组织和国家机关都要以宪法和法律为行为准则,依照宪法和法律行使权利或权力、履行义务或职责。(2.0分)答:错 对

标准答案对

【第66题】要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是不可能的。(1.0分)答:错 对

标准答案错

【第67题】要完善立法工作机制和程序,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但是不能让公众参与,因为立法是国家立法机关的职责。(2.0分)答:错 对

标准答案错

【第68题】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上强调,要加强宪法和法律实施,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权威,做到有法 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3.0分)答:错 对

标准答案对 【第69题】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上强调,要完善立法工作机制和程序,使法律准确反映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更好协调 利益关系,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1.0分)答:错 对

标准答案对

第三篇:十八大以来的法治变革

十八大以来的法治变革

佟丽华:

2015-08-04 14:45 来源:共识网作者:佟丽华

465次点击:我要评论

偌大的国家,如果不能从制度上推动改革,如何能够有效地维护更多普通人的权益?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推动法治变革,就是希望依靠制度来更有效地约束权力,从而最大限度地保障更多普通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2010年6月30日,我在中南海受到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和时任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同志的接见。习近平同志参加了当时的座谈会。会议后他与大家握手告别,当我介绍自己是主要为农民工提供法律援助的律师时,他特别给以勉励,说话期间他一直握着我的手,让我深切地感受到他对农民工维权问题的关注。但我的思考和忧虑是:诺大的国家,如果不能从制度上推动改革,那怎么能够有效地维护更多普通人的权益?

一、“改革万言书”专报最高层

2012年7月3日,在北京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上,我当选为中共十八大代表。

在中国当前社会,在中国当前社会,很多人把党代表、人大代表视为一种荣誉,我更认为这是一种责任,所以特别珍惜。

我从1999年开始致力于公益法律服务事业,先后创建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北京致诚农民工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2011年两家中心分别获得联合国特别咨商地位,开创了中国民办社会组织获得联合国特别咨商地位的先河。我们致力于为那些贫困的孩子和农民工提供免费法律帮助,已经有超过60万弱势人群从我所推动的免费法律服务中直接受益,仅帮助农民工就讨回欠薪和工伤赔偿款超过6亿元;我们及时化解了成千上万起可能恶化的案件或群体性冲突,为社会和谐稳定做出了贡献。我们通过讲座和媒体采访等各种方式传播法治,仅听过本人讲座的律师、警察、法官、检察官、政府官员、学生和老师就超过10万人。我长期研究未成年人保护和犯罪预防、农民工及劳动争议解决机制、农民权益保护及农村法治、律师制度及刑事司法等具体问题,深入参与了未成年人保护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大量法律法规的制定,很多意见变成了法律、法规或政策。尽管做了很多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相对巨大的社会需求,我们还是面临很多挑战。

作为长期工作在中国公益法律服务最前沿的一名律师来说,我更深切地体会到法治对百姓及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我希望在党的十八大这一举世瞩目、继往开来的重大会议上,尽力呼吁法治。离大会召开还有一段时间,结合自己多年的经验和研究,我开始认真准备一份关于依法治国的书面建议材料。经过反复认真的修改,我完成了一万余字的《当前依法治国面临的挑战及改革建议》,该报告分三个大部分,九个小部分,涉及几十项具体改革建议。

党的十八大期间,我在大会发言时大声疾呼法治,主要谈了四个认识:不论是反腐败、环境保护、建设健康的市场秩序,还是维护人民群众权益,所有问题的解决都需要健全法治。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但是如果没有法治的保障,这些成就有可能得而复失。要确立新时期评价是非的标准,不论党政领导干部还是老百姓,凡是维护法治尊严的,就是好的,凡是破坏法治尊严、践踏法律的,就是在损害党和国家的权威。中央制定了很多很好的宏观政策,但没有能够及时转化为中观的法律制度,所以难以解决微观层面的现实问题,党要加强顶层制度设计的能力。律师行业的作用是把法律这种书面上的规则激活成为社会规则,国家要把律师行业发展、壮大作为推进法治、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一支战略力量。

党的十八大小组发言时,我提出如何提交认真撰写的《当前依法治国面临的挑战及改革建议》问题,尽管党内文件早就规定了党代表提案制和提议制,但还缺乏有效的实践。经过大会工作人员专门请示,我的报告以“北京团佟丽华代表就深化依法治国问题给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改革建议”为题专报大会,当我问到这个建议将提交到哪一级领导时,中办负责接待的同志肯定地告诉我,会提交到你能想象的最高层面。

党的十八大前后,我接受数十家媒体采访宣传法治。一篇稿件最能反映我的心声,文章标题是我的原话,“法治是破解当前各种难题的最佳路径”,应境内外媒体要求和大会安排,我还接受了16家中外媒体的联合采访,采访主题既有我非常熟悉的中国律师行业发展、中国未成年人保护、农民工法律援助等话题,也有中央委员候选人情况、***案件等敏感话题。中国青年报在随后的报道中说,“今天下午,一个小时之内,十八大代表、律师佟丽华一口气回答了10多家境内外媒体提出的几十个问题。”“佟丽华是大会新闻中心计划外临时安排的第一位接受集体采访的基层代表”。每次采访,我话题的重点都落脚在对依法治国的呼唤。

2012年11月14日上午,大会秘书长习近平以全票当选中央委员,这充分体现了大家对他的期待和信任;15日下午,他当选新一届中共中央总书记,一个新的时代开始了。

2014年7月29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10月将在北京召开的四中全会,主题是“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问题”。在党的全会上研究深化依法治国,这在历史上还是首次。尽管我并不了解党的十八大期间提交的改革报告是否发挥了作用,但中央全会要专题研究全面深化依法治国,这是我的希望。能在这一进程中发挥着积极作用,能与历史变革同向而行,我感到欣慰。为了呼吁更多人关心法治改革,我接受了《北京青年报》的专访,文章在9月17日发表,整整一版,标题很抢眼,《改革“万言书”专报“最高层”》,文章开篇就说:

作为中国著名公益律师、三位律师界十八大代表之一,佟丽华曾在十八大会议期间提交关于深化依法治国的“万言”改革建议,他用“振奋、期待”来形容此时他对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心情。

二、谏言四中全会

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召开前一周,我被通知作为基层代表列席四中全会,其他省都只有一位基层十八大代表列席,这次北京是两位。2014年10月20日上午大会召开,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认真听取了总书记代表中央政治局所做的工作报告以及就《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草案所做的说明。四中全会,注定是中国法治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次会议。在当天下午及第二天上午的小组讨论中,我反复认真阅读会议文件,聆听各位领导干部的发言。

让我欣喜的是,10月21日下午,中纪委王岐山书记来参加我所在小组的讨论。在第一位领导发言后,我在后排站起来举手,我问:“我是列席代表,不知能否发言?”当天下午主持人是总参谋长房峰辉上将,他说:“没有问题。”在他手势的指引下,我坐到发言席,正面对王岐山书记。我慷慨激扬的发言与会场上标准的领导讲话风格迥异,我注意到坐在他身边的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同志与他简单交流,显然是在介绍我。由于比较尖锐地批评了立法质量问题,发言结束后心里稍有些忐忑,但心底无私。他对我的发言表示充分肯定,并希望我参加随后的座谈。

这样的发言真是让人激动、印象深刻!过去十几年来,我参加了至少数百个各种形式的座谈会等会议。每次会议上能够清楚感受参加会议领导的态度:有些领导非常务实、确实希望听到意见和建议;也有一些领导完全是应付场景,会议期间心不在焉,会议后礼貌性地讲话,让人感觉浪费时间和精力。王岐山书记显然属于前者,对于那些官场八股他会打断或者调侃,他鼓励的是开诚布公、畅所欲言。

会议后中办工作人员提醒我,最好把对决定草案的修改建议写个简单书面材料,以利于起草小组研究。我写了七条建议。第二天下午大家见到了决定修改稿,会议主持人介绍,我们小组所提建议被采纳的还比较多。郭金龙书记说,我们组佟丽华提的关于人大专职常委问题的建议被采纳了。原来,我的七条建议被采纳了两条,增加了一项新的制度,“增加有法治实践经验的专职常委比例”。

23日下午,第二次全体会议,总书记发表讲话。他的讲话在两方面让我印象尤其深刻,首先就是他对法治重要意义的理解;其次就是他十多处引用中国古人名言警句,讲话书面材料中只有这些名言警句,并未注明出处。他每讲到一处,都抬起头来,面向大家介绍其出处,可见他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入理解。

会议结束后,很多媒体联系采访我。我首先接受了《北京青年报》的专访,文章依旧是整个版面,标题是:《佟丽华:感受到最高层依法治国决心》。随后,其他一些媒体也陆续发表了对我的长篇采访文章,《推进依法治国领导干部转变观念是第一大挑战》、《检察日报》以《决定影响检察改革的十个问题》为标题观点鲜明,但诸如《四中全会律师披露与王岐山互动场景》、《律师在四中全会讨论会上谏言王岐山两人互动十分钟》等标题显然是媒体为了吸引读者“眼球”所做。尽管很多媒体都反复询问会议期间尤其是与王岐山书记互动时的细节,但我还是坚定地婉拒了。

三、参加中纪委第二次专家学者座谈会

2014年12月26日上午,也就是四中全会闭幕刚刚两个月,我有幸参加了在中纪委召开的党风廉政建设以及反腐败问题专家学者座谈会。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就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王岐山书记亲自主持召开的第二次专家学者座谈会。两年多前的第一次专家学者座谈会,中央电视台等众多媒体都进行了报道,王岐山亲自主持会议、不希望专家学者念稿子、鼓励专家学者畅所欲言的务实作风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这次会议开始,王岐山书记开篇就介绍,本来还想安排宣传一下,但为了让大家畅所欲言,他自己也可以随时与大家交流,所以就不再安排媒体报道啦。我们八位相继发言,轮到我发言时,我手中拿着那份《当前依法治国面临的挑战及改革建议》的报告,开始就说,其实在党的十八大召开以前,我对当时的社会状况是充满忧虑的,我在当时向大会提交的报告中写道:

当前各种社会矛盾日趋尖锐复杂:……立法质量低,缺乏可操作的顶层制度设计;包括执法机关在内的各种公然违法现象普遍猖獗,司法权威日益弱化;法院拒绝受理很多案件意味着很多矛盾被排斥在依法解决大门之外;过分强调调解和信访表面看来化解了一个矛盾、实现了眼前和谐,但可怕的是刺激了更多纠纷发生;因农村土地、房屋拆迁、环境污染等问题依法维权的路径基本被堵死……

1997年,党的十五大就明确提出要依法治国,1999年依法治国被写入宪法,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再次明确提出要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但十五年过去了,依法治国的效果到底怎样呢?必须要看到的现实是,依法治国日益面临巨大挑战!

念完报告中的上述内容,我说,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强力反腐遏制了腐败、奢靡等不良风气蔓延的势头,越来越多人恢复了对执政党的信心,但对形势要有清醒的判断,当前反腐依然面临很多挑战。我赞成岐山书记关于反腐要标本兼治、治标要为治本赢得时间的观点,四中全会全面深化依法治国的决定标志着反腐由治标向治本的转型。下一步的反腐,在治标力度不减的同时,要迅速推动治本进程,也就是要推进依法治国以及完善制度的过程。只有完善制度,才能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腐败。随后我具体提出了五项完善制度的建议。

会议期间王岐山书记与大家热烈互动,会议从上午9点开始,接近12点20分才结束。中央书记处书记、中纪委常务副书记赵洪祝,中纪委副书记、监察部部长黄树贤等领导同志参加了会议。

四、不适、困惑与变革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中国社会再次全面开启了包括法治在内的变革时代。变革是个复杂的过程,必然带来角色、利益及发展的各种变化,由此也会出现各种不适,其中目前已经显现、并且在一定时期还将持续的十种不适最为明显。1.很多党员领导干部不适应。以前有些人习惯了高高在上,现在“党规党纪严于国法”,他们要比老百姓受更多约束,很多官员感慨“为官不易”。2.各种有权者不适应。以往他们不仅可以耍特权、摆威风,还可以权钱、权权、权色交易,每逢年节就会有很多各种礼金、购物卡等,现在“八项规定”以及逢年过节中纪委发出的各种警示,让权力不可任性,不仅领导干部,就连很多基层手中有权的干部都感到不适。3.政府领导面对行政诉讼不适应。以往一些单位负责人并不关心诉讼情况,一般法官也忌惮行政诉讼,甚至不敢立案,现在局面变了,法院立案容易了,有关单位负责人还要出庭。4.政府法制部门不适应。不论是政府决策还是诉讼,都需要法制部门参与并拿出处理意见,这对以往缺乏实战经验的政府法制部门将是很大挑战。另外有些部门行政诉讼案件可能大幅增加,如果不增加编制,法制部门人员有限,那么在要求行政首长出庭的背景下,如何应对快速增长的行政诉讼案件?5.法院不适应。立案制改革可能使法院在短期内案件数量急剧增加,那么法院如何在法定审限内及时审理案件?6.年轻法官检察官不适应。员额制将导致有些年轻法官检察官成为助理人员,在收入、职业荣誉等方面都会出现心理落差。7.法院检察院领导不适应。以前有人对案件指手画脚习惯了,尽管不参加开庭,但能主导案件裁决,现在如果不进入员额,不仅不能干预案件,收入还可能比法官检察官低。8.警察检察官不适应。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将颠覆传统的一条龙模式,对公安侦查和检察院批捕和审查起诉都提出了更高要求。9.立法者不适应。依法治国对科学立法提出了更高要求,不论从立法体制上还是立法人才上,人大都将面临更多挑战。10.行政执法不适应。法律、政策之间模糊甚至冲突情况还大量存在,如何在执行上级指示以及依法行政之间寻求平衡,对行政执法工作提出了更大挑战。

国内外关于当前中国法治变革存在各种讨论和评价,对未来既有积极的期待,也有消极的质疑。我曾经就这一话题与一些国内外专家和中国不同层级的党政官员、法官、检察官和律师都有讨论,发现很多人还是感觉困惑。尤其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以来,在法治变革的快速推进过程中,我们缺乏足够的讨论和共识的凝聚,即使在党委、政府、人大、司法等机关内部,很多官员不仅是不适应,关键是对法治变革的意义以及重点都缺乏了解,这无形中影响了法治变革的效率和质量。

站在历史的视角看,这将是一个有趣的时代。在几千年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权力已经习惯放肆,权贵已经习惯猖狂,人民无奈只能卑微!法治是一个伟大的梦想!但本就强大的权力怎么可能甘于被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法治是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最佳的治理模式,其最大魅力就是可以让每个人在法律面前都是平等的,公共权力会受到最大限度的制约,公民权利将得到最大限度的保障!如何实现法治?这将是一个复杂曲折甚至漫长的过程。但这个方向是美好的,值得我们期待和为之奋斗!

2014年5月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首次提及“新常态”,但当前大家更多是在讨论“经济新常态”。中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标志着中国社会不仅是经济在走向“新常态”,更关键是政治也在发生重大变化。权力是政治的核心要素,政治的直观体现就是如何行使权力。这种政治变化就是要依法治国,“有权不可任性”、“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这是每个人尤其是党政领导干部必须要看到的。

偌大的国家,如果不能从制度上推动改革,如何能够有效地维护更多普通人的权益?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推动法治变革,就是希望依靠制度来更有效地约束权力,从而最大限度地保障更多普通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显然,这样的变革是令人鼓舞的。

应人民出版社的邀请,写作这本书。本书共有七章,主要是结合党的十八大以来尤其是四中全会以来,对总书记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学习及体会,介绍了三十多项国家正在推动的重大法治改革举措以及六十多项具体改革措施,其中也结合我多年法治工作的经验,对相关改革的背景及发展提出了建议。希望相关介绍和建议对关注中国法治改革的人士有所启发。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将奠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基,这不仅使我们每个人受益,也将使我们的子孙后代受益。所以,这不应该仅仅是某一个人的梦想,而应该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梦想。只有我们努力,我们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只有我们大家都努力,都来“争当改革促进派”,我们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梦想!

寄希望于改革,努力于当代,憧憬于未来!

第四篇:十八大以来重要名词学习

十八大以来重要名词学习

1.【四个坚持、三个支撑、两个走在前列】

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改革开放,为全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提供支撑,努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上走在前列。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3.【中国梦】

中国梦,正式提出于2012年11月29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4.【“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梦”的核心目标是“两个一百年”的目标。

5.【“五位一体”总布局】

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中国梦的实施手段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6.【“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7.【五大发展理念】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8.【四个意识】 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9.【“五大思维”能力】

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10.【四个自信】 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11.【四大考验】 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12.【四风】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13.【三严三实】

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14.【监督执纪“ 四种形态” 】

党内监督必须把纪律挺在前面,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经常开展批评和自

我批评、约谈函询,让“红红脸、出出汗”成为常态;党纪轻处分、组织调整成为违纪处理的大多数;党纪重处分、重大职务调整的成为少数;严重违纪涉嫌违法立案审查的成为极少数。

15.【三个维护】 维护党中央权威、维护核心、维护和贯彻军委主席负责制。16.【两学一做】 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

17.【四个合格】 政治合格、执行纪律合格、品德合格、发挥作用合格。18.【三个确保】

确保党的组织充分履行职能、发挥核心作用,确保党员领导干部忠诚干净担当、发挥表率作用,确保广大党员党性坚强、发挥先锋模范作用。19.【四讲四有】

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20.【四个自我】 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21.【八项规定】

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规定,强调要改进调查研究、精简会议活动、精简文件简报、规范出访活动、改进警卫工作、改进新闻报道、严格文稿发表、厉行勤俭节约。

22.【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 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23.【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

各级干部在履行本职岗位管理职责的同时,还要对所在单位和分管工作领域的党风廉政建设负责。通俗地说,就是“一个岗位,两种责任”,每位干部既要干事,还不能出事,一手抓发展,一手抓廉政,“两手抓、两手都要硬”。24.【一案双查】

在查办违纪违法案件的同时,一并调查发案单位党委主体责任、纪委监督责任是否落实到位,做到有错必究、有责必问。25.【专项巡视】

中央专项巡视,是继2013年中央做出“巡视对象不固定”、“巡视组长一次一授权”变革后的又一新部署。它以问题为导向,形式更为灵活,哪里问题多、哪个部门问题多,就往哪投入更多力量,以便发挥巡视和监督的最大效力。26.【好干部“五条标准”】

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

27.【心中“四有”】 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28.【压倒性态势】

2016年12月28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听取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2016年工作汇报, 研究部署2017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相比2016年年初“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正在形成”的判断, 此次政治局会议作出新判断,“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28.【老虎苍蝇一起打】

习近平指出,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既坚决查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又切实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30.【领导干部“四讲”】 讲修养、讲道德、讲诚信、讲廉耻。31.【天网追逃】

天网行动是中央反腐败协调小组部署开展的针对外逃腐败分子的重要行动,综合运用警务、检务、外交、金融等手段,集中时间、集中力量“抓捕一批腐败分子,清理一批违规证照,打击一批地下钱庄,追缴一批涉案资产,劝返一批外逃人员”。32.【关键少数】

指领导干部。2015年2月2日,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研讨班在中央党校开班,总书记在开班式上强调,各级领导干部在推进依法治国方面肩负着重要责任,全面依法治国必须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33.【钉钉子精神】

干事业好比钉钉子。钉钉子往往不是一锤子就能钉好的,而是要一锤一锤接着敲,才能把钉子钉实钉牢。钉牢一颗再钉下一颗,不断钉下去,必然大有成效。干事业何尝不是如此?一个单位、一个地区面貌的改变,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而需要沿着正确的目标久久为功、持之以恒。34.【“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划出了健康政商关系的界限和底线。“甘蔗不能两头甜”,选择从政就不要在从政中发财,选择发财就应去合法经商,这是硬道理、明规矩。只有政商边界清晰、彼此清白,各就其位、互不勾结,才能良性互动,共同推动整个社会健康发展。这不仅让政商双方有规可依、有度可量,更给党员干部和企业家之间怎样打交道,指明了方向,划出了底线。这对于打造绿色的政治生态、构建公正的市场环境、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具有重大意义。

35、【四项基本原则】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36.【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37.【新古田会议】

2014年10月30日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在福建省上杭县古田镇召开,被称为“新古田会议”。38.【精准扶贫】

精准扶贫是粗放扶贫的对称,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一般来说,精准扶贫主要是就贫困居民而言的,谁贫困就扶持谁。“精准扶贫”的重要思想最早是在2013年11月,习近平到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作出了 “ 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 ” 的重要指示。

39.【三去一降一补】 指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40.【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41.【人类命运共同体】

指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42.【放管服】

指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简称。“放”即简政放权,降低准入门槛”。“管”即公正监管,促进公平竞争”。“服”即高效服务,营造便利环境。4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就是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落实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44.【新常态】

新常态:“新”就是“有异于旧质”;“常态”就是固有的状态。新常态就是不同以往的、相对稳定的状态。这是一种趋势性、不可逆的发展状态,意味着中国经济已进入一个与过去三十多年高速增长期不同的新阶段。45.【入党誓词】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

第五篇:学习十八大以来重要文件心得

学习十八大以来重要文件心得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一次重要会议,是总结经验、催人奋进的大会。大会的主题: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意义重大、令人振奋。我们要紧密结合工作实际,认真学习领会十八大精神,以十八大精神指导推动实际工作,充分运用多种形式,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不断提升工作能力和素质,把改革精神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落实到本职工作当中。

十八大全面回顾和总结了我们党过去五年和十年取得的成绩和经验,深刻分析了当前国际、国内复杂形势对党和国家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对中国未来发展特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了战略部署,指明了前进方向。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十八大报告传递出的“务实”新风,其实也是在要求和告诫全党同志,务必要始终保持“务实”的作风,务必要始终具备“实干”的精神,在实践中改革,在改革中创新,在创新中实践,不空谈,不浮夸、不务虚,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开拓创新,脚踏实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中央周围,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共同创造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更加幸福美好的未来!

立足本职,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用勤劳的双手一流的业绩成就属于自己的人生。立足岗位要爱岗敬业,热爱源于对党的事业的忠诚和对人民群众的深情,有热爱才能忠于职责、勤于职守、乐于钻研,才能敢于开拓、敢于创新、敢于担当,才能“擦地板也比别人擦得亮”。立足岗位还要不断学习,小平同志说:“不注意学习,忙于事务,思想就容易庸俗化。”在学习中深化对形势的判断,深化对问题的思考,深化对规律的认识,使干有方向,干有目标,干有思路,干有成果。要不怕困难、攻坚克难、要勇于创业、敢闯敢干,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头倡导良好社会风要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自觉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积极倡导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始终保持积极的人生态度,道德品质、健康的生活情趣。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以十八大精神为动力,坚持将学习贯彻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推进教育实践活动与扎扎实实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结合在一起,以科学发展观指导今后的工作。立足基础工作,遵从群众利益无小事,服务于民。始终把抓管理、抓成本、抓创新、抓服务、保安全、稳定一方为工作目标

作为一名员工,学习领会十八大报告精神,就是要在实际工作中,将报告精神融入思想,化为实践,贯穿于工作的各个方面。以党的十八大的精神为指针,统一思想认识,尽职尽责地做好自己的事,顾全大局,妥善处理好各种矛盾、关系,进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无论哪种形式和办法,都要出实绩,见实效的,实践充分证明,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才是硬道理。要积极主动地工作,以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自觉担负起推动首都科学发展、建设中国特色中国的历史重任。要树立风清气正,办实事能干事的良好形象。提高为居民服务水平。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我们要加以发扬光大。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要大力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这是学习和贯彻十八大精神的根本保证、只有学以致用、坚持在实践中不断加深对十八大精神的理解,才能真正把十八大精神落实到实处。以实际行动促进社会进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总之,在平时学习和工作中我将贯彻落实好党的十八大精神,不断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提升自身综合能力,创造性地开展各项工作,把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与做工作相结合,为建设文明和谐新型社会贡献力量。

下载第一章十八大以来法治文件讲话学习word格式文档
下载第一章十八大以来法治文件讲话学习.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十八大以来重要讲话

    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奋勇前进 ——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的讲话 (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复兴之路》展览,回顾了中华民族的昨天,展示了中华......

    党员学习十八大以来历史心得体会

    党员学习十八大以来历史心得体会党的十八大以来,以(____)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坚持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

    学习十八大以来的历史心得体会

    学习十八大以来的历史心得体会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重要的时间节点,犹如一座座高高耸立的灯塔,指引着人们前行的方向。2012年11月8日,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

    十八大以来中央关于法治建设的重要论述

     十八大以来中央关于法治建设的重要论述 1、(单选题)习近平在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我们要把( )教育作为党员干部教育的重要内容。  o A.制度B.法制C.宪......

    十八大以来中央关于法治建设的重要论述

    十八大以来中央关于法治建设的重要论述 1.(单选题)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努力以( )凝聚改革共识、规范发展行为、促进矛盾化解、保障社会和谐。 A.宪法 B.实践 C.法治 D.法......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法治建设大事记

    ■2012年11月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提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2012年12月4日,召开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

    十八大以来100个新名词

    十八大以来100个新名词 1、中国梦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们最伟大的梦想,我们称之为“中国梦”。中国梦的基本内涵式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2、......

    十八大以来的变化

    十八大以来的变化 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已经一年多了,在这一年中,我们欣喜的看到了社会上的一些变化。不管是在反腐倡廉,“苍蝇老虎一把抓”,还是在反对铺张浪费,勤俭节约从政府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