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特色小镇规划的编制思路分析(5篇范文)

时间:2019-05-14 00:05: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浙江特色小镇规划的编制思路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浙江特色小镇规划的编制思路分析》。

第一篇:浙江特色小镇规划的编制思路分析

浙江特色小镇规划的编制思路分析

规划是引领有序发展的重要手段,特色小镇作为一项新生事物,是涵盖产业、生态、空间、文化等多个领域的系统性工程。因此,特色小镇规划是一项各种元素高度关联的综合性规划,不能照搬现有某个单一领域的规划方式和方法,而应在“多规合一”的基本理念下,针对特色小镇特点开展的创新性实践。

特色小镇规划应是一种“创建概念性规划”,内容上应采用“务虚+务实”相结合方式,既要有作为顶层设计的战略性研究,又要有概念性空间设计和建设项目实施计划,并在主要的规划内容上与所在地的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生态功能区规划进行充分对接。

特色小镇创建概念性规划(以下简称“小镇规划”)的编制框架上,可围绕“主题选择”“小镇选址”“功能定位”“空间组织”“实施计划”等五个主要内容开展,并在此基础上汇总形成小镇创建期的各项规划目标,具体内容如下:

选择特色主题

“特色主题”是特色小镇冠以“特色”之名,并实现小镇产业定位“特而强”目标的根基,也是小镇规划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以浙江省为例,围绕信息经济、环保、健康、旅游、时尚、金融、高端装备等七大万亿级的主导产业,以及茶叶、丝绸、黄酒、中药、青瓷、木雕、根雕、石雕、文房等历史经典产业(即“7+1”产业体系)。从规划角度看,“特色主题”包含了两方面的概念,一是大方向上主攻“7+1”产业体系中哪个门类;二是在大方向下,某个特色小镇所具有的“独特性”细分领域。

一般而言,确定某个特色小镇的特色主题,可以从小镇所在地、更大尺度范围的区域角度入手,立足“特色产业、资源禀赋、文化底蕴”这三个要素,梳理、提炼、总结小镇具有的特征,再将其与“7+1”产业体系进行综合考量确定;这一阶段中,主要与所在地的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相关产业规划进行对接。

其中,特色优势产业因素应是最核心的要素,浙江现有列入创建名单的79个特色小镇,其主题选择多是以特色优势产业为切入点:或是以过去具有影响力的历史经典产业,如“文房四宝”中的“湖笔”之于南浔善琏湖笔小镇;或是以当前优势主导产业,如“皮革服饰设计”之于海宁皮革时尚小镇;亦或是以未来极具潜力的新兴产业,如“互联网+”之于余杭梦想小镇等。特色主题的独特性,还体现在即便主攻同一产业,也是通过差异定位和细分领域,来实现错位发展,比如同为信息经济类的云栖小镇、梦想小镇,前者以发展大数据、云计算为主题,后者主攻“互联网创业+风险投资”。

确定小镇选址

小镇规划在特色主题的确定阶段,实质上回答了两个问题,一是小镇所属区域具有建设特色小镇的必要性;二是小镇今后总体发展的方向性。而“小镇选址”则是回答“小镇建在哪里的可行性”问题。这一阶段,主要通过进行“区位比选、周边影响、多规衔接”等三类分析,综合研究确定规划小镇的合理位置与具体范围。其中:

(1)“区位比选”分析,侧重于考量因小镇开发建设可能形成的正向效应,即该选址对本区域特色优势的发挥程度。

(2)“周边影响”分析,侧重于考虑小镇建设对周边区域整体发展的负面效应,即该选址对周边地区发展可能存在的不利影响程度。

(3)“多规衔接”分析,侧重于考量该选址在3至5年内实施开发建设的可行性,主要通过将3平方公里左右的小镇规划红线范围,与已有涉及此区块的法定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生态功能区规划等之间进行合规性比对。

研判功能定位

“功能定位”是基于小镇特色主题的深化与细化,是小镇长远的目标愿景,目的是实现特色小镇功能叠加“聚而合”要求。这一阶段,可考虑结合《指导意见》中对特色小镇概念的定义,以规划小镇为对象,从“文化”“旅游”“产业”“社区”四个不同维度,采用“先分项、后整合”方式,确定小镇具体细化的目标定位,并提出相关功能建设的发展策略。其中:

(1)进行多角度的分项研究和分析,提出不同角度下,小镇可能具有的相关功能内涵,及其可实现的作用地位。

(2)将多维度的分项结果进行整合,保留可共存、可融合,并能产生叠加效应的部分,完成小镇的规划功能定位研判。

(3)立足确定的功能定位,分别对产业、文化、旅游、社区等功能建设,提出相应发展导向、发展重点和发展路径等内容。

组织空间布局 “空间布局”是塑造特色小镇特色主题和功能定位的空间组织手段,目的是实现小镇建筑形态“精而美”要求。在空间布局整个过程中,可考虑遵循“风貌控制、功能组合、场地拟合、形体设计”四个步骤来实施。其中:

(1)立足特色主题,针对小镇的历史文化传统和未来主导发展方向,筛选、提炼并确定相适宜的建筑风格、环境风貌,作为空间布局的设计导则。

(2)立足各项功能定位,进行功能空间形式的细分,并按照复合集约利用的导向,将其中可整合、叠加、聚集的功能空间类型进行归并设置,采用复合型建设方式,以期达到资源利用效益的最大化。

(3)立足场地环境特点,围绕场地自然环境与开发现状,布置各类功能空间,构建内外交通联系便捷,功能区块呼应紧密的功能布局总平方案。

(4)在三个步骤基础上,按照小镇风貌控制要求,落实总体性的概念设计方案和重要节点的意向效果,塑造完整、连续、有辨识性的小镇形态风貌。

制定实施计划

特色小镇注重与实体经济紧密结合,强调有效投资和可实施性,因此“实施计划”是小镇规划的重要环节。我们认为,实施计划应包括建设项目策划、确定建设主体、安排建设时序、制定运营方案等四个部分。其中:

(1)建设项目的策划,依托规划的功能定位与导向,结合空间布局要求,确定创建期内各具体项目的内容、规模、选址和建设意向。

(2)建设主体的确定,按照目前招商引资引智的实际情况予以明确,并应区分政府性和市场性的投资主体。

(3)建设时序的安排,主要考虑建设主体的投资意愿和土地供给的可能性等因素,安排每个项目的年度投资和供地计划。

(4)运营方案的制定,可围绕开发模式、资金平衡、效益分析等方面展开,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的基本原则,结合每个小镇实际情况,提出针对性的运作方案。

第二篇:特色小镇规划编制指南

【宝典】特色小镇规划编制操作指南

2017年7月

目 录

【宝典】特色小镇规划编制操作指南....................................................................................1 第一章 总 则............................................................................................................................3 第二章 组织机制......................................................................................................................4 第三章 编制内容......................................................................................................................5 第四章 成果要求....................................................................................................................10 第五章 审议程序....................................................................................................................12 第六章 规划实施....................................................................................................................13 第七章 旅游小城镇发展的四大症结....................................................................................13 第八章 旅游小城镇规划的五大对策....................................................................................15 第九章 旅游小城镇的规划手法............................................................................................17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概念定义:

特色小镇“非镇非区”,不是行政区划单元上的一个镇,也不是产业园区的一个区,而是按“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聚焦特色产业,集聚高端要素,融合产业、文化、旅游、社区功能的创新创业载体。发展特色小镇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平台,是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抓手。

第二条 编制依据:

为贯彻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快美丽特色小(城)镇建设的指导意见》(发改规划〔2016〕2125号)和《关于加快推进特色小镇建设的实施意见》,结合实际情况,规范《特色小镇建设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制定本导则。

第三条 建设发展规划要求:

(一)产业特色鲜明。根据城市发展定位,聚焦支撑未来发展的优势传统产业、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并选择一个所在镇(区)最具基础优势、最具成长空间的细分产业作为特色小镇主攻方向,促进产业做精、做特、做强,打造具有持续竞争力的独特产业生态。《特色小镇建设发展规划》须统筹协调周边镇(区)发展,鼓励跨镇(区)协同发展及整合资源共建特色小镇。

(二)规划布局合理。按照节约集约用地、“多规合一”的原则,充分利用现有区块环境禀赋和存量资源,升级改造区块内锌铁棚区、传统工业园区,合理布局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空间。规划面积要适当控制,要设立核心建设区或起步区,推动核心建设区紧凑布局、高效利用。其中,规划须选址在交通便捷、环境优美、文化浓郁、社区服务完善的区域,促进产业功能、旅游功能和社区功能融合发展。核心建设区或起步区须选择与“三规”相符合、规划建设条件优越、产权清晰的区域,便于发展建设。规划须坚持“宜创、宜业、宜居、宜游”理念,落实智慧城市、健康城市、海绵城市、公交示 范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城市、全域旅游示范城市等规划建设要求,完善基础设施、服务配套以及公共产品供给。

(三)功能融合完备。规划须满足创新创业人才对优质工作生活环境的需求,突出产业、景观、文化、生态等特色。规划须加强非遗等传统文化和岭南地域文化保护传承,活化改造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和名村,保护山水人文,增强绿色休憩空间。

(四)创新创业活跃。规划须立足高新、高端、高质、高效,推动技术、产业、业态、模式、社会治理、公共服务等全方位创新,培育壮大新动能。规划须发展面向大众、服务中小企业的服务平台,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共建新型研发机构、重点实验室等,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有效载体。汇聚创新人才、风投资本、众创空间、孵化器等高端要素,构建富有活力的创新创业生态圈。

(五)投资机制创新。规划须倡导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坚持高强度投入和高效益产出,谋划一批新的建设项目,且1年内启动项目建设,3至5年内建成。

第四条 规划衔接:

《特色小镇建设发展规划》须与所在镇(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保护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等“多规”进行衔接。

所在镇(区)为中心城区范围的《特色小镇建设发展规划》须符合《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

所在镇(区)为非中心城区范围的《特色小镇建设发展规划》须纳入所在镇(区)总体规划。

第二章 组织机制 第五条 组织领导:

建立市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由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联席会议召集人,相关分管副市长担任副召集人,相关职能部门作为成员单位。联席会议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发改局,负责联席会议日常工作。

第六条 专家领衔与咨询:

建立专家领衔规划建设制度。成立市特色小镇规划建设专家委员会,选择相关领域专家组成专家委员会专家库。市特色小镇规划建设专家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规划局,负责组织规划建设专家委员会日常工作。

第七条 公众参与与咨询:

建立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公众咨询论证机制。听取行业协会、商会、专业技术人才、专家学者、居民等社会各界意见。

第八条 编制主体:

各镇(区)人民政府是《特色小镇建设发展规划》的编制主体和责任主体。各镇(区)人民政府要对照《关于加快推进特色小镇建设的实施意见》的要求切实建立实施推进工作机制,加强组织协调,确保各项工作按时间节点和计划要求规范有序推进。

第九条 部门审查:

由市规划局负责《特色小镇建设发展规划》编制的技术指导与技术审查。由所在镇(区)自行安排部门负责《特色小镇建设发展规划》编制的技术协调。第十条 编制单位:

各镇(区)人民政府须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的要求,选择规划设计水平高、熟悉本地建设发展情况的规划设计团队开展《特色小镇建设发展规划》编制工作。

第三章 编制内容 第十一条 规划目标:

特色小镇规划建设须形成“一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五年大跨越”的发展态势,须形成构筑小空间大集聚、小平台大效益、小载体大创新格局的规划目标。

从全域角度看,特色小镇须实现5年内新增数百亿元固定资产投资、数百家高新技术企业、数百名高端人才和数十家创新创业团队,5年后总产值超千亿元。产业类、科创类特色小镇达到3A级景区标准,严控项目环保准入、污染物控制等目标管控;文化旅游类特色小镇达到4A级以上景区标准,实现保护与提升规划区内生态环境要素的目标。

从镇(区)发展角度看,特色小镇须达到成为所在镇(区)经济转型升级重要动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重要平台、建设和美宜居健康城镇重要载体的规划目标。

第十二条 规划原则:

(一)绿色引领发展原则: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防止无序建设,确实保障并构建特色小镇良好的生态环境,高标准实施对环境敏感目标的保护,严格实施环保准入制度,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加强小镇建设过程中的环境管理。

(二)保护历史文化原则:按照保护独特风貌,挖掘文化特色的理念,确实保障特色小镇的历史文化资源,彰显小镇的历史人文特色。

(三)保障公共服务原则:以人为本,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防止形象工程,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增加公共服务供给,打造宜居精品小镇。

(四)规划协同创新原则:坚持规划协同,创新机制激发活力增强集聚辐射引领作用,形成特色小镇示范带动周边区域发展的格局。

第十三条 规划内容与要求: 规划内容须包括且不限于如下方面:

特色小镇的战略定位、规划目标与指标体系、总体空间布局、特色产业发展策略、历史文化保护与发展、旅游发展策划、生态环境保护、城市设计、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体制机制创新、开发时序安排、实施计划和实施保障机制等。

规划要求可参考且不限于如下方面:(一)总则

说明规划背景、编制依据、规划范围、规划期限等。——规划背景:简述规划编制的背景、必要性和意义。

——编制依据:提出规划编制的法律法规、技术规范、相关文件等依据。——规划范围:明确小镇规划和建设用地范围的四至界线,原则上要求小镇的物理空间集中连片或组团式发展(组团间须有通达的交通连接)。核心建设区或起步区须为集中连片建设发展区,作为特色小镇的重点发展片区。研究范围根据小镇特色可适当扩大至小镇外围区域。

——规划期限:

规划基准年:原则上以规划编制的前一年为规划基准年,即2016年。

规划期限:特色小镇发展建设规划的期限至“十三五”规划期末(至2020年),亦可以对小镇发展远期(2025年)、远景期(至2030年)的规划建设提出展望和设想。

(二)现状分析

——创建基础:小镇的建设、产业、资源、生态环境、历史人文等情况,突出特色优势说明。

——发展分析:从产业发展、空间布局、生态环境保护、历史人文传承等方面分析小镇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一个时期发展趋势,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三)规划目标与指标

——规划目标:对照创建要求,阐述小镇的发展定位与目标、发展重点和实施路径等内容。基于产业定位目标,选择特色主题,树立、提炼、总结小镇特征。

——规划指标:提出小镇产业发展、城镇化、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和利用等方面的指标体系,包括定性、定量指标。其中定量指标须可量化,作为考核指标。

(四)产业发展规划

须突出“特而强”,深挖产业潜力,延伸产业链条,激发发展活力。主要内容包括: ——产业投资计划。分析特色产业的投资计划及安排,提出产业投资的主体及实施的可行性。

——产业发展方向。分析细分产业发展趋势,突出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延伸健全产业链条,提出小镇产业培育重点、转型升级方向和路线图。

——重点产业项目。明确产业重点建设项目,落实用地安排。

——双创平台建设。围绕小镇产业发展,提出创新、创业载体建设内容和布局。(五)空间规划布局

须力求“聚而合”,挖掘、延伸、融合产业功能、文化功能、旅游功能和社区功能。主要内容包括: ——“三规”条件符合性分析:对小镇范围内的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等规划要求进行详细分析,评估小镇建设与“三规”的符合性。

——“四线”管控。小镇空间规划布局符合小镇范围内的生态控制线、基本农田控制线、城市增长边界控制线和产业区块控制线的要求。

——用地布局与安排。在小镇全域范围内,统筹安排建设用地、农业用地、生态用地和其它用地。

——功能分区。确定建设用地的空间布局,提出土地使用强度管制和相应的控制指标。落实产业、文化、旅游和社区功能,避免机械式的功能分区,促进功能适度混合。——交通组织。明确小镇主要路网骨架布局,要求倡导绿色智慧交通,鼓励建设慢行交通系统。

——设施配套。明确小镇给排水、电力通信、燃气、环卫等市政基础设施等相关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和建设要求。

(六)城市设计

须力求“精而美”,展现地貌特色、建筑特色、生态特色、人文特色。主要内容包括: ——小镇整体城市设计。须包含整体形象的景观风貌基调、重要空间形态设计,形成层次分明、错落有序的空间组织。

——建筑风格。要传承和保护地域建筑风貌,提炼地域特色建筑元素,强化建筑风格设计,明确与小镇发展定位相适宜的建筑风格,提出现有建筑改造提升措施。

——人文环境。须包括延续历史文化根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则、目标和内容。要把文化基因植入产业发展、生态建设全过程,着力形成区域特色文化。

——景观构建。须包括小镇发展的景观规划体系,打造景观通廊、规划布局公共空间,打造独特的自然人文景观。

——社区营造及功能完善。坚持放管服结合,积极培育小镇自治,打造有利于小镇发展的营商环境。

(七)实施计划

须包括项目策划、建设时序和资金筹措等内容。

——项目策划。提出小镇建设项目的建设内容、投资规模、建设年限、用地选址、建设主体、责任单位等。

——建设时序。提出小镇建设计划安排,以及每个项目的投资和供地计划,重点项目要以附表形式体现。——资金筹措。提出项目开发模式,明确资金筹措渠道,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小镇建设。

(八)实施保障

从组织领导、要素保障、资金支持、人才扶持、改革创新等方面,提出特色小镇创建的相关保障措施。

根据各镇(区)特色小镇发展基础与条件,选择编制若干研究课题作为《特色小镇建设发展规划》的重要支撑。研究专题可参考且不限于如下方面: ——产业发展研究专题(必做专题):产业发展基础研判、发展机遇与挑战,产业战略定位与目标、特色产业发展策略、产业重点建设项目及实施主体,产业扶持政策、保障措施的研究建议。

——人才集聚与培育发展研究专题(选做专题)。调整和优化人才结构对策,增强调动、利用人才资源的能力,吸引高素质人才的研究建议。

——文化建设研究专题(选做专题)。注重历史文物保护,明确文化资源的整合与创新内容,提出社区文化建设目标和内容的研究建议。

——旅游发展研究专题(选做专题)。提出达到3A级景区标准(文化旅游类特色小镇须达到4A级以上景区标准)发展路径和建设重点,制定旅游交通、游览引导、旅游服务等旅游设施配建等方面的研究建议。

——城市设计研究专题(选做专题)。包括整体形象的空间形态设计、景观风貌设计、园林绿化配置,强化建筑风格设计等方面的设计引导,具体提出建筑高度、体量、风格、色彩等控制要求的研究建议。

——生态环境保护研究专题(选做专题)。包括基于生态环境和地形地貌的特色风貌塑造、环境整治和优化等方面的研究建议。

第四章 成果要求 第十四条 成果形式:

成果形式必须包括且不限于规划文本、规划说明书、研究专题、规划图集及规划附件。

规划文本、规划说明书、研究专题及规划附件可采用A3或A4幅面;图纸须按比例采用A3幅面。

电子数据成果的文字内容部分可提供word格式或pdf格式;图纸须提供dwg和jpg格式,并须符合市规划局有关规划成果电子报批和管理的格式要求。

第十五条 成果要求:

(一)规划文本,主要对规划的各项目标和规划内容提出规定性要求。

(二)规划说明书,主要说明规划的指导思想、内容、重要指标选取的依据,以及在实施中要注意的事项。

(三)研究专题,对小镇建设的重大问题、事项开展专项研究,提出解决思路、实施计划及创新机制,其中产业发展研究专题为必须编制研究专题,各镇区根据实际情况可选择编写人才引进、文化建设、旅游发展、城市设计、生态环境保护等相关专题研究。

(四)规划图集,规划图集内容必须包括且不限于如下图纸内容: ——区域位置图;——用地现状图;——用地规划图;——“三规”规划对比图;——“四线”管控规划图;——道路交通规划图;——产业及项目布局规划图;——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图;——小镇(核心区)城市设计总平面图;——小镇(核心区)城市设计鸟瞰图;——可根据小镇实际情况增加城市更新、历史文化、旅游发展等相关规划图。(五)规划附件包括小镇投资项目实施计划、小镇创建实施方案及“一图一表”(小镇实施项目规划布局图、小镇实施项目进度一览表)。附件与《特色小镇建设发展规划》作为创建特色小镇的申报材料。

第五章 审议程序

第十六条 规划编制程序:

规划须经所在镇(区)人民政府委托编制单位,开展规划编制工作,形成规划初稿。规划初稿经市特色小镇规划建设专家委员会专家评审会及部门联审会审查,由市规划局及相关部门出具规划审查意见,由市特色小镇规划建设专家委员会出具专家评审意见。

规划初稿阶段,须同步进行公众咨询论证和用地情况核查工作。公众咨询工作,须在广泛征求行业协会、商会、专业技术人才、专家学者、居民等社会各界意见后,修改完善规划。用地情况核查工作,须将规划初稿提交市国土局、市规划局等相关部门,对相关规划的用地符合性进行核查工作并出具核查意见,提出修改完善意见。

规划初稿经修改完善后,形成规划方案,须经社会公示后(不少于15个工作日),方案上报市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审议及报市人民政府审定后,通过后形成规划成果。成果经批准组织实施,并报市规划局备案。

第十七条 规划调整程序:

规划调整,由所在镇(区)人民政府政府向市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提出申请。市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审议申请通过后,方可启动规划调整。

规划调整启动后,按照规划编制程序经市特色小镇规划建设专家委员会专家评审会及部门联审会审查,同步进行公众咨询论证和用地情况核查工作,经公示后由市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审议报市人民政府审定组织实施,并报市规划局备案。

第六章 规划实施 第十八条 组织实施:

各镇(区)人民政府根据《特色小镇建设发展规划》,编制创建特色小镇实施方案、建设计划,组织相关建设主体有序推进各项建设任务,落实建设计划。

第十九条 督促落实:

市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负责督促镇(区)落实《特色小镇建设发展规划》实施工作。

通过“标图建库”、编制特色小镇实施报告、建设发展规划实施情况等工作统筹监督落实规划实施。对特色小镇建设进度滞后的镇(区),下发督促整改通知书。对通过考核的镇(区),及时兑现相关优惠政策。对考核不合格的镇(区),取消享受相关优惠政策;对连续两年考核不合格的镇(区),退出特色小镇创建名单。

第二十条 本导则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市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七章 旅游小城镇发展的四大症结 1.法规标准不完善

虽然我国目前已经有小城镇规划建设的相关法规,但并未针对旅游小城镇指定实施细则。由于旅游小城镇在诸多方面的特殊性,目前已有的城乡规划标准难以指导其规划建设,突出体现为:

用地指标:小城镇用地指标是以常住人口进行统计的,而游客属于流动人口范畴,没有相应的用地指标,导致无地可用:

用地分类:旅游小城镇的建设需要大量的旅游建设用地,依据小城镇规划相关规范,难以进行细分,也难以进行分类控制;建设标准问题:小城镇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的标准,在城市的基础上有适当的降低,但对于一个高品质的旅游小城镇来说,旅游服务设施却往往要比一般性城市设施的建设标准还要高。

2.历史风貌难保留

尺度宜人、特色鲜明的小镇风貌是重要的旅游吸引物。但是,在旅游发展过程中,保护和发展小镇特色建筑和特色空间却难度很大。

随着经济的发展,现代化和国际化的风格开始蚕食小镇的传统街区,导致小镇历史风貌逐渐丧失,出现千城一面的结果。同时,部分旅游小城镇在规划建设过程中,容易走入大拆大改大建的误区,破坏性的建设导致小城镇风貌发生不可逆转的巨变。

3.环境设施压力大

旅游小城镇的环境承载压力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一是旅游旺季时,游客对环境与设施造成的压力。游客量是随季节波动的,旺季时大量游客涌入旅游目的地,旅游设施供不应求,对环境也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二是设施建设对环境造成的压力。旅游设施建设往往倾向于选择景观条件或资源条件最好的地段,但目前有许多旅游设施建设标准不高,设计水平低下,导致旅游资源的破坏。旅游设施运营过程中,企业往往也不愿意在三废处理上进行投入,导致部分企业排污超标,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

4.主题特色不鲜明

随着经济的发展,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旅游小城镇的需求大大提高,对旅游小城镇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但是目前许多旅游小城镇的建设水平仍然较为滞后,旅游产品缺乏特色,文化特征不够鲜明,或者是同一主题重复建设,或者简单的模仿照搬,缺乏创新。

例如,许多地区依托丰富的温泉资源,建设温泉小镇,但人气却大相径庭,关键就在于一些小镇不注重地方文化的挖掘,没有将文化特色注入小镇的建设,造成温泉旅游产品品质较低,缺乏吸引力。

第八章 旅游小城镇规划的五大对策 1.特色鲜明、文化为魂

旅游小城镇,以文化及小镇风貌为主要体现特征,文化加小镇风貌就形成了其作为景区的一个前提。其中,文化是旅游小城镇的核心吸引力所在,也是其发展的灵魂。

要打造特色鲜明的旅游小城镇,就应该首先挖掘文化、梳理文化,确定旅游小城镇的地域背景、历史背景和文化主题,确定发展方向,寻找差异化优势和独特性内涵。在此基础上,形成一根文化主线,并对文化进行整合,打造由文化形成的文化景点、文化风貌、文化广场、文化街区,各种结点性文化项目,以及文化形成的活动节庆,构建旅游小城镇的项目体系、游憩方式、游憩节点、体验活动等。

2.业态聚集、休闲整合

休闲业态聚集是旅游产业发展的基础。旅游小城镇的业态类型通常有餐饮、住宿、娱乐、文化休闲、纪念品和特产销售、非遗工坊、演艺表演等多种类型。目前,在大众度假时代来临的大趋势下,各种商业业态逐渐从传统趋向休闲。

旅游引导的新型城镇化更多的是依靠旅游产业链中休闲产业的聚集,多样化的休闲产业业态聚集,满足游客吃、住、行、娱乐、游乐、购物、养生、运动等多种需求,由此形成我们称之为多样化旅游休闲产业业态的发展结构。因此,业态规划是旅游小城镇 规划的重点之一。围绕休闲主题,形成多样化业态,业态多样化形成业态聚集,业态聚集形成产业聚集,进而完善城市配套,形成城镇化结构。

3.合理布局、规划塑形

合理的空间布局,是以旅游小镇的功能为依据的,是塑造小镇形态、形成小镇肌理的关键。其中,夜间聚集是小镇布局的重点,也是将游客留下来消费的关键。人群的夜间集散和业态夜间的聚集,决定了小镇的空间形态是以休闲集散广场为核心的。

街道(包括步行街和交通干道)构成了小镇的骨架。一条一条街,把一个一个点连接起来,从而形成合理化、多样化、特色化的业态安排,突出业态的效应,同时通过业态整合和业态交叉形成一街一品的格局。

街道围合了街区,旅游小城镇的街区,是旅游商业型街区,是旅居结合的街区。这种混合社区的结构比例、对管理的要求、对设施的要求,与传统的商业街区和社区是完全不一样的,需要创新的规划方法。

4.休闲元素、活化景区

旅游小城镇作为一个景区,与一般小镇的最大区别在于休闲氛围的营造,这其中,水系、亲水建筑、林荫道、游步道是最能体现休闲氛围的元素。这些元素将入口景观、公园景观、大型中心广场等诸多景点串联起来,整体形成一个惬意休闲的环境。丽江古城,水系蜿蜒,咖啡吧、酒吧、餐厅、客栈都与自然亲近,与充满灵性的水流亲近。林荫道、游步道上,漫步的人群,可以停下脚步,驻足赏景。

5.核心辐射、延伸发展

旅游小城镇,围绕着休闲聚集核心,规模、配套设施逐渐增加,在休闲聚集核心之外延伸发展出公共服务区、旅游商业区、交通服务区、特色养生区、养老区和安置区等多样化的功能区,使小镇在空间上扩张,随之医院、学校、金融、行政中心、办公中心和居住社区等城市配套也逐渐完善,形成完整的城市化发展结构。从几百亩的一个休闲聚集的小镇核心,到有一定城市配套的城市化结构,到一个完整的小城镇的结构,这是旅游小城镇的延伸发展模式。其架构可概括为三个层面:旅游小城镇的核心景区结构、旅游小城镇的延伸独立功能板块结构,以及旅游小城镇的城市化发展的整体结构。对于这三个结构,旅游小城镇本身的景区化和休闲业态聚集化是核心。

第九章 旅游小城镇的规划手法 1.旅游小城镇的理想模型

城市规划中涌现过许多理论思潮,如柯布西耶与“明日城市”、沙里宁与“有机疏散轮”、文丘里与简雅各布的后现代主义等等。纵观城市设计的理论思潮,霍华德的田园城市对我们的旅游小城镇城市形态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霍华德希望建立一个既有城市繁荣、高效和方便的就业与生活条件,又有农村优美自然环境的新型城市,他称之为“城乡磁体”。中心是大面积的花园广场,围绕广场布置公共服务设施:剧院、图书馆、博物馆等,形成公共活动集聚,放射型的道路连接外围居住生产用地与公共中心。城市之中保留大片的农田,作为楔形绿地插入其中,城市具有宜人的尺度,低密度的城市开发,合理的建设规模。

第三篇:浙江特色小镇借鉴

浙江特色小镇可以借鉴的一些经验

FL 2016-07-28 13:44:39

特色小镇不是行政区划单元上的一个镇,没有行政建制。特色小镇也不是一个产业园区的一个区,也不是风景区、开发区、高新区,它不是单纯的大工厂,而是聚焦特色产业,融合文化、旅游、社区功能的创新创业发展平台。特色小镇产业定位“一镇一业”,突出“特而强”。“特”是指每一个特色小镇都主攻信息经济、环保、健康、旅游、时尚、金融、高端装备制造等七大“万亿”产业以及浙江的茶叶、丝绸、黄酒等历史经典产业中的一个产业,而不是“百镇一面”。“强”主要表现为围绕产业高端和高端产业,原则上要求三年投入30-50亿,培育行业的“单打冠军”。特色小镇功能集成“紧贴产业”,力求“聚而合”。“聚”就是特色小镇都有产业、文化、旅游和社区四大功能的聚集。“合”就是四大功能都紧贴产业定位融合发展,而不是简单相加,生搬硬拼。特色小镇的文化旅游社区功能,必须从产业中延伸和挖掘出来,就如浙江的丝绸小镇,它的文化和旅游功能会从丝绸产业中挖掘。特色小镇形态打造“突出精致”,展现“小而美”。“小”就是规划面积一般控制在3平方公里左右,建设面积一般控制在1平方公里左右。“美”就是所有的特色小镇都要建成3A级以上景区,其中旅游类特色小镇要按照5A级景区标准建设。

5月3日,国家发改委表示,为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关于特色小镇发展的重要批示精神,将强化对特色镇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支持,支持特色小城镇提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等功能。今年将选择1000个左右条件较好的小城镇,积极引导扶持发展为专业特色镇。浙江利用自身的信息经济、块状经济、山水资源、历史人文等独特优势创建一批特色小镇,是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的重大战略选择。

厘清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浙江特色小镇建设有一个总的原则,就是“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特色小镇建设就是按照这个原则推进的。

特色小镇建设中,政府主要是做四方面的工作:一是编制规划;二是基础设施的配套推进,包括水电道路建设等等;三是要素保障,主要是土地保障;四是生态环境保护。还有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吸引各方力量来建设特色小镇。企业做什么呢?企业主要是做产业发展,人才引进,市场营销,项目推进、效益追求等等,非常清晰。

浙江的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对象中,如诸暨袜艺小镇、吴兴美妆小镇、龙游红木小镇等等一批小镇,都是民企建设的。同时央企,省里的国有企业,还有高等院校都在积极参与建设。浙江特色小镇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

目前,浙江省已经公布了两批79个特色小镇省级创建对象,51个省级特色小镇培育对象。特别是首批37个特色小镇,取得了4方面的成效。一是特色小镇正成为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新载体。各个特色小镇都成为了创新创业人才的首选地,成为转型发展、创新发展的主战场。每个小镇都集聚了大量的人才。二是特色小镇正成为推进项目建设、拉动有效投资的新引擎。首批37个特色小镇吸引了3300多家企业,完成投资480亿,有5个小镇投资已经超过20个亿。三是特色小镇正成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实践。特色小镇为现代创业群体提供了个性化的创业需求供给,为不同的客户提供了有效的需求供给,在高质量产品供给上也有了新的作为。四是特色小镇正成为各级干部积极主动作为的新舞台。特色小镇为浙江干部主动了解新经济、发展新经济、做实新经济提供了有效抓手。

在政策的鼓励和市场的推动下,浙江省涌现出一批极具影响力的的特色小镇,在该省的特色小镇建设中发挥着龙头作用,下文特挑选了一些典型案例加以分析: 特色小镇三大成功模式

延续历史文脉,发展历史经典产业

特色小镇的建设发展是当地传统文化和当地社会经济结合发展的生动实践。相当一部分特色小镇发展茶叶、丝绸、黄酒、中药、青瓷、木雕、根雕、石雕、文房等历史经典产业,不仅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起到了十分有利的作用,同时又把文化遗产提到对当下社会发展有促进作用的地位。

传承历史的小镇并不是被动发展或是纯粹的“博物馆”,如茶叶、丝绸、黄酒等小镇,既挖掘千年历史文化积淀,延续历史文化根脉,传承工艺文化精髓,又引领该产业创新发展,为传统产业注入新活力。青瓷小镇

中国青瓷小镇于2012年正式启动建设,龙泉青瓷小镇凭借青瓷制作历史经典产业列入首批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名单,着力于打造集文化传承基地、青瓷产业园区、文化旅游胜地为一体的青瓷主题小镇。

上垟在龙泉青瓷发展史上的独特地位、良好的产业文化基础,成为中国青瓷主题小镇的灵魂。2015年底,“中国青瓷小镇开发项目”正式签约,该项目以上垟镇龙泉瓷厂旧址为核心,整合周边资源,深入挖掘龙泉青瓷文化内涵,建设成为开放式、生态化的人文景区。青瓷文化园是青瓷小镇项目的核心,保留原国营龙泉瓷厂风貌,设置青瓷传统技艺展示厅、青瓷名家馆、青瓷手工坊等各种青瓷主题的休闲体验区,为不可复制的青瓷文化历史增加了新的休闲体验。

经过一年的建设发展,中国青瓷小镇初见成效,目前已吸引了89家青瓷企业、青瓷传统手工技艺作坊入驻,带动了当地4000多名农民就业创业。依托小镇浓厚的青瓷文化底蕴和依山傍水的秀丽风景,城镇建设风生水起,一个世界青瓷技艺传承地、青瓷文化创意集散地、青瓷文化交流汇集地为一体的世界级青瓷小镇已初具规模。着眼未来经济,发展新兴产业

与历史经典产业相对应,相当一部分特色小镇在产业规划之初,就将目光瞄准了新兴产业。例如云栖小镇、梦想小镇都发展信息经济,但为了凸显特色,二者又有所不同:云栖小镇以发展大数据、云计算为特色;而梦想小镇主攻“互联网创业+风险投资”。

在规划理念上,投资突出“有效”,而“有效性”体现在与实体经济紧密结合,聚焦前沿技术、新兴业态、高端装备和先进制造等层面。

突出高端引领,每个着重发展新兴产业的特色小镇都是一个创新平台,促进了创新要素大量聚集、促进了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促进了科技金融紧密结合、也促进了创新创业蓬勃发展。依托特色小镇集聚创新资源,激活创新要素,转化创新成果,最终实现产业发展从资源要素驱动发展到创新驱动发展转变。云栖小镇

云栖小镇是浙江省首批创建的37个特色小镇之一。小镇位于美丽幸福的首善之区杭州市西湖区,规划面积3.5平方公里。云栖小镇的灵魂人物——王坚博士,致力于把云栖小镇打造成中国未来创新的第一镇,坚持发展以云计算为代表的信息经济产业,着力打造云生态,大力发展智能硬件产业。目前已经集聚了一大批云计算、大数据、APP开发、游戏和智能硬件领域的企业和团队。云栖小镇采用了“政府主导、民企引领、创业者为主体”的运作方式。政府主导就是通过腾笼换鸟、筑巢引凤打造产业空间,集聚产业要素、做优服务体系。民企引领就是充分发挥民企龙头引领作用,输出核心能力,打造中小微企业创新创业的基础设施,加快创新目标的实现。创业者为主体就是政府和民企共同搭建平台,以创业者的需求和发展为主体,构建产业生态圈。这是云栖小镇最有创新活力的部分。

云栖小镇创造了全新的产业生态,云栖小镇构建了“创新牧场-产业黑土-科技蓝天”的创新生态圈。“创新牧场”是凭借阿里巴巴的云服务能力,淘宝天猫的互联网营销资源和富士康的工业4.0制造能力,以及像Intel、中航工业、洛可可等大企业的核心能力,打造全国独一无二的创新服务基础设施。

云栖小镇建设仅仅一年,发展非常迅速。2015年实现了涉云产值近30个亿,完成财政总收入2.1个亿,累计引进企业328家,其中涉云企业达到255家,产业已经覆盖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金融、移动互联网等各个领域。借鉴国外经验,发展特色产业

首先从起源来说,特色小镇的灵感其实来自于国外的特色小镇,如瑞士的达沃斯小镇、美国的格林威治对冲基金小镇、法国的普罗旺斯小镇。这些小镇的产业富有特色,文化独具韵味,生态充满魅力,对浙江优化生产力布局和发展浙江特色小镇颇有启迪。

其次从小镇特色产业的定位和选择来说,浙江特色小镇的做法也借鉴了国外经验。例如,特色小镇的产业定位突出“一镇一业”,这其实借鉴了日本在发展农村中推广的“一村一品”做法,二者内涵一致,只不过后者局限在“农村”的建设,而前者扩展到”镇“的层面,与新型城镇化紧密结合在一起。基金小镇

2015年05月17日,杭州玉皇山南基金小镇正式揭牌,一个类似于美国对冲基金天堂——格林尼治的基金小镇,在国内诞生了。基金小镇凭借金融业列入首批浙江省特色小镇创建名单。玉皇山南基金小镇位于杭州市上城区玉皇山南,核心区规划总占地面积2.5平方公里,总建筑面积约30万平方米。玉皇山南基金小镇以美国格林尼治基金小镇为标杆,运用国际先进理念和运作模式,结合浙江省和杭州市的发展条件和区域特质,旨在打造一个集基金、文创和旅游三大功能为一体的特色小镇。

基金小镇用“微城市”的理念打造园区,加快建设生活配套服务平台,在玉皇山南集聚区内,公共食堂、商务宾馆、停车场、配套超市等正在加快建设,有的已投入使用。此外,基金小镇还将提供一系列特色配套服务。比如引进由省金融业发展促进会组建和管理的“浙江省金融家俱乐部”,将创办成立“浙江金融博物馆”,成立对冲基金研究院,为小镇入驻私募机构提供专业化服务。截至目前,基金小镇已集聚了68家私募、股权投资企业,到位资金63亿元,管理资产规模300多亿元,成为杭州市私募股权投资企业最多、管理资产规模最大的区块。入驻企业中,既有新引进的阿里巴巴旗下杭州湖畔山南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宁波远大物产等,也有“老牌”的敦和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此外,位于安家塘19号的莫言工作室也已完成装修施工,即将迎接莫言团队正式入驻。

第四篇:【特色小镇】旅游小镇规划案例分析

旅游小城镇是指以开发当地具有价值的自然或人文景观或在此基础上开展旅游服务的小城镇。旅游小城镇具有一般小城镇所不具备的特征:

1、经济特征——旅游是支撑产业

从国民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说,旅游小城镇以旅游业为支柱型产业,旅游业对于小镇经济具有强大的带动作用,通过“住、购、食、娱”等元素的建设,来促进小镇经济的发展。

2.规模特征——精致是一种美

“精致是一种美”主要是体现在旅游小城镇的规模特征上。旅游小城镇由于其面积有限,并不追求规模宏伟或者建筑华丽,而是专注于在合宜的尺度内构建旅游吸引物。

3.功能特征——休闲是生活方式

当前旅游市场已经从传统的单纯观光游转向休闲度假体验游,旅游小镇的兴起正是迎合了市场需求的这种转变。

由于我国高速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人们对追寻与城市景观迥异的旅游地的兴趣越来越高。

“给城市里的人在小城镇找个心灵归宿”所代表的休闲度假功能成为旅游小镇最主要的功能。

前瞻产业研究院 | http://f.qianzhan.com/

4.文化特征——文化是形象符号

旅游小城镇所拥有的特殊文化,能转化为旅游小城镇独特的形象特征。徽州地区的众多古村落就是文化生成小镇形象符号的典型代表。徽 州当地徽文化所特有的谨慎、保守,体现在建筑上就转化为“高墙小窗”、“马头墙”等特征,而这些建筑特征最终成为代表徽州地区众多古村落的形象符号,让游客产生一种“见到小窗、马头墙就是到了徽州”的感受,“小窗”、“马头墙”也就成为徽州古村落的形象符号。

5.商业特征——消费是经济业态

旅游小城镇发展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而经济发展依靠的就是游客在当地的消费。

不论是古镇游,还是生态小镇游,都鼓励人们慢下来、住下来、轻松下来。在这个过程中,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所起到的都是引导消费的过程,吸引人们通过消费去释放、去体会一种和平时不同的生活方式。

前瞻产业研究院 | http://f.qianzhan.com/

案例模式

1、束河模式—企业参与的旅游小城镇开发模式 案例简介:

位于云南的束河是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的重要组成部分,于2005年入选CCTV“中国魅力名镇”。

束河古镇在开发过程中依靠“一个资源、一个企业、一个特色旅游城镇”的模式,使得得天独厚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发展成一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旅游小城镇。

发展特点:

①公司开发与政府监管相结合

束河镇政府将经营权出让给昆明鼎业集团,鼎业集团仅一年就投入多达3亿的资金,充分解决了小镇政府开发资金来源不足的问题。

开发过程中企业可以决定资金支配和开发进程,但必须在政府的引导和监督下进行,不能在损害当地居民利益和后代利益的情况下进行开发。

②公司开发与居民参与相结合

鼎业集团在开发过程中,注重对当地居民利益的保护,推行“游富带民富”策略。

集团让当地居民成为开发的参与者,推出“庭院旅游”,通过家庭客栈、庭院商店、家庭茶吧等项目带领居民参与到旅游开发中来,共享利益。这使得当地居民的收入水平大大提高,社区和谐度大大提升。

③公司开发与古镇保护相结合

鼎业集团在开发过程中非常重视对古镇的保护,一方面,鼎业集团对古镇现有景区进行修复和保护;另一方面,着力恢复镇区古时街道风貌。

这些举措在对古镇进行保护的同时完成了古镇旅游景观的构建,对于公司和古镇而言是双赢的举措。

前瞻产业研究院 | http://f.qianzhan.com/

④公司开发与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

鼎业集团先后投入了1.2亿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了包括连接束河古镇与香格里拉大道长1.1km的四车道柏油马路、6km五花石古巷道路、7.1km“三线两管入地”等基础设施工程的建设。

基础设施的提升为束河未来旅游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迪斯尼效应——大项目驱动的旅游小镇发展模式 案例简介:

位于美国佛罗里达州的奥兰多,是迪斯尼乐园、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等大型游乐园所在地,每年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往此处。

大型游乐项目的建设和运营成功地使当地从单纯依靠柑橘种植业转向由旅游业驱动的经济发展模式,并成为世界知名的旅游目的地。

上海迪斯尼乐园项目于2010年11月正式启动。迪斯尼的经济辐射力和乐观的经济预期使川沙的未来经济被极度看好。

发展特点:

前瞻产业研究院 | http://f.qianzhan.com/

①大项目推动下的旅游小城镇影响力提升

旅游大项目的建设往往能提升小城镇的影响力,使其旅游形象鲜明、重点突出、品牌响亮。

往往提到奥兰多,人们的第一反应就是迪斯尼。从一定意义上,迪斯尼阳光正面的形象已经代表了奥兰多对外的旅游形象。这种强烈的关联使得迪斯尼本身就是奥兰多最好的名片,迪斯尼的品牌、形象、影响力无形中帮奥兰多做了大量旅游推广。

②大项目带动下的小城镇旅游业相关产业发展

旅游大项目的营建有助于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带动当地就业。

据上海市发展改革研究院的报告分析,上海迪士尼乐园直接间接带动的产业可达上百个,估计将带动上海旅游产业总收入年均140亿-180亿元的增量,拉动旅游业增加值每年100亿-150亿元的增量。

在这样巨大的总量辐射力的带动下,作为迪斯尼乐园的接待地,川沙未来将在游客的“吃、住、行、购、娱”这五大方面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大量和迪斯尼乐园相关的消费将在此进行,以迪斯尼为主题的旅游相关产业将迅速起飞,迪斯尼产业链将在此完整构建。

川沙也将迎来经济飞速发展的时期,它的经济将和奥兰多一样,因迪斯尼而兴,因迪斯尼而旺。

③大项目带动下的旅游小城镇土地增值

川沙镇的土地经济价值在迪斯尼项目的带动下得到了充分的释放。由于受限于规划,川沙镇在过去十几年都将迪斯尼地块封冻起来,极少进行开发和利用,因此当地地价一直难以抬升。

迪斯尼项目启动后,川沙镇土地价值得到释放,镇区一商业地块成交溢价率高达427%。

而未来作为迪斯尼的主要游客接待地,川沙的交通和基础设施将进一步改善,周边地价的预期将更为乐观,土地将继续保持增值趋势。

前瞻产业研究院 | http://f.qianzhan.com/

3.长子营经验——生态型旅游小镇的发展模式 案例简介:

长子营镇位于北京市大兴区的东部。当地畜牧业、农业都相当发达;万亩原始次生林保持了原始的丘陵地貌,林地条件优越。

中国生态农业第一村留民营、国家“九五”重大产业项目北京高科技蔬菜示范区都在该镇。

发展特点:

①农业先行,农旅互动

低碳农业生产带动的观光之旅。顶着中国生态农业第一村、全球生态500佳光环的留民营村是以低碳生态的农业生产技术为特色的大型农业生产基地。该村以沼气能源为中心,充分利用生物能和太阳能,串联农、林、牧、副、渔生态系统,真正做到了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这种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理念带动了农业观光之旅,形成了有机农业示范区、畜牧养殖区、工业区、有机农业观光和生态旅游区等几大农业观光区域。

前瞻产业研究院 | http://f.qianzhan.com/

优美农业景观带动的踏青之旅。地处长子营镇赤鲁村桃源谷拥有万亩梨树,开花季节时能够欣赏到万亩梨花盛开的场景。

除此之外,游客还可以深入赤鲁桃源谷,赏桃花,看杏花,观梨花。由农业(果林业)生产所形成的优美的农业景观也成为旅游业发展之处。

悠闲农事体验带动的体验之旅。长子营是北京的蔬果之乡,一年中有三季可以进行蔬果采摘。

优质的蔬果生产基地为来这里旅游的游客不仅提供了采摘绿色有机蔬菜的机会,还提供了采摘温室蟠桃、凯特杏、樱桃、洋梨、鸭梨、芒果、冬枣、山楂等个性化水果的机会。

而捡鸡蛋、亲手栽种花草、到大棚里摘菜等个性化的农事体验项目也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往长子营,为该镇生态旅游增加了更多乐趣和吸引力。

②环境保护,生态人居

京南绿肺,长子营以其万亩的次生林成为京南面积最大的都市“绿肺”,在此背景下,结合当地大规模农业生产的背景,长子营生态条件较好,空气质量较高。

低碳循环。前面已经提到留民营依靠沼气发电,目前以这个村为中心实现了七村联供,联供工程以沼气和有机肥料生产为纽带,链接禽畜养殖、绿色农业、有机农业种植、农产品加工、物流配送、观光休闲,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和综合效益最大化。

宜居宜建。长子营经过多年的建设,逐步形成交通便利、环境优美的宜居环境。

目前全镇已基本形成了三大发展带:以高速路千亩自然水域、千亩片林为依托的牛坊至佟庄居住发展带;沿凤河、长采路、万亩菜田形成的留民营、镇工业区至路城营的宜居发展带;以国家森林公园、万亩果品基地为依托的沿安大路而形成与和顺场至再城营的宜居发展带。

三大宜居发展带的形成将为长子营镇的旧村改造和城市人口疏散工作提供可用的空间,创造居住发展空间。

前瞻产业研究院 | http://f.qianzhan.com/

4.“五朵金花”绽放——对接大都市旅游小镇发展模式 案例简介:

成都三圣乡以种植花卉为主要旅游资源,花卉种植面积多达8000余亩。“三圣花乡”涵盖成都锦江区的五个村落,包括幸福村的“幸福梅林”,江家堰村的“江家菜地”,红砂村的“花乡农居”,驸马村的“东篱菊园”,万福村的“荷塘月色”,五个村子并称为“五朵金花”,形成“春有红砂,夏有荷塘,秋有菊园,冬有梅林,江家菜地四季皆宜”之旅游情景。

发展特点:

①满足都市人向往田园的需求,实现田园生态化

大都市人群平时生活节奏快、压力大,在周末或节假日时亲近自然、享受自然的愿望更加强烈。

三圣乡所采用的生态农业结合旅游农业的农家乐模式恰好满足了大都市人群这方面的需求。

不论是“江家菜地”展示的“周末都市菜农采摘忙”的场景,还是“东篱菊园”营造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浪漫,都深深吸引了都市人,为他们在乡村找到了心灵的栖息之所。

前瞻产业研究院 | http://f.qianzhan.com/

②对接都市的基建标准,实现设施服务城市化

三圣乡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也积极接轨城市,充分考虑了人性化的需求。道路建设依傍地势地貌和自然山水,交通布局做到人车分流;水电供应稳定;电话、宽带到户;天然气供应充足且为未来铺设留有余地。

高标准的基础设施建设让都市人来到三圣乡享受到和城市一样的便利,进一步增强了三圣乡的旅游吸引力。

③依傍大都市的技术力量,实现发展技术化

靠近大都市的旅游小城镇在发展过程中更容易得到大都市的技术支持。例如“五朵金花”中的“东篱菊园”在建设时,依托四川省农科所的技术力量,以规模种植菊花为支撑,引导村民规模化、多样化进行大田种植菊花,形成1000余个菊花品种、300余万盆盆栽菊花、2700余亩的菊花种植规模。

与此同时,在农科所的引导下,村内农房进行改造,和菊花景观一起形成整体和谐、色彩缤纷的农村景观系统,给游客带来视觉上的享受。

④承接大都市资本投入,实现资本多样化

三圣乡的资金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民间资本的介入。锦江区政府以8300万资本搭建融资平台,成功撬动了当地民间资本1.6亿来投资建设三圣乡。二是政府对基础设施的资本投入。

“五朵金花”每个村都投入一千多万的资金用于乡镇基础设施的改造。三是集体资产的参与。乡镇以固定资产入股来参与三圣乡的旅游发展建设。三种来源中,获得资本数额最大的就是通过招商引资吸引民间资本注资三圣乡旅游。在此过程中,成都市相对发达的经济水平和开明开放的投资空间为民间资本的注入奠定了基础。

前瞻产业研究院 | http://f.qianzhan.com/

第五篇:浅谈特色小镇规划设计

远景设计研究院

浅谈特色小镇规划设计

2015年,“特色小镇”热起来了,原因是多种因素的强大助力。2015年04月22日浙江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的指导意见》,5月,总书记在考察浙江时,对特色小镇给予充分肯定;9月,中财办副主任刘鹤到浙江调研特色小镇,11月,中财办关于浙江特色小镇的调研报告得到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张高丽副总理的批示。也许是由于浙江特色小镇的巨大影响,绝大多数人误以为特色小镇发源于浙江,是浙江的创造。其实不然,特色小镇从起源到大热经历了较长的过程,在浙江推出特色小镇之前,许多省市在特色小镇规划建设方面做出了探索,本文从特色小镇的起源来阐述特色小镇的规划设计及意义。

一、特色小镇的起源

小镇的概念,最早的时候是特指驻兵镇守的州郡中之较小者。《南齐书?柳世隆传》中提到:“东下之师,久承声闻。郢州小镇,自守而已。”后来,小镇又衍生为县以下人口较集中而有商业活动的居民点。唐代,除军事重地的镇之外,还有集镇、居民点含义的“小镇市”。如唐代风水大师杨筱松的代表作《撼龙经》就有“大为都邑帝王州,小为郡县居公侯。其次偏方小镇市,亦有富贵居其地。”明、清小说作品中常有“小镇店”一词,体现古代小镇有店铺有商业的要素。

按照汉语大词典的解释,特色一词是指事物所表现的独特的色彩、风格等。即一个事物或一种事物显著区别于其他事物的风格和形式,是由事物赖以产生和发展的特定的具体的环境因素所决定的,是其所属事物独有的。

“特色”一词长期在文学艺术界使用,从50年代到80年代的期刊报纸文章中,绝大多数文章都是文艺界谈论艺术特色、思想特色、语言特色、地方特色、民族特色、乡土特色等。与小城镇研究挂钩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初。1983年,费孝通先生经过对吴江的调查,形成著名的《小城镇,大问题》报告。《瞭望》周刊1984年以“各具特色的吴江小城镇”为题摘要刊发。上个世纪90年代中叶学术界开始关注小城镇特色。探讨小城镇地方特色、文化特色、民族特色、古镇特色、产业特色、空间特色等。

产业界使用特色小城镇或特色小镇一词主要是旅游业,因为民族特色、地方特色、风光特色是是小城镇旅游的主要吸引点。云南省“十一五”期间专门打造特色旅游小镇。2014年10月17日,浙江省省长李强参观“云栖小镇”,首次公开提及“特色小镇”。2015年04月22日,浙江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浙江版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的总体要求、创建程序、政策措施、组织领导等内容。

2016年3月17日发布的《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加快发展中小城市和特色镇,因地制宜发展特色鲜明、产城融合、充满魅力的小城镇。

2016年5月6日,《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要求加快特色镇

远景设计研究院

发展。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创新机制,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推动小城镇发展与疏解大城市中心城区功能相结合、与特色产业发展相结合、与服务“三农”相结合。发展具有特色优势的休闲旅游、商贸物流、信息产业、先进制造、民俗文化传承、科技教育等魅力小镇。

二、特色小镇规划的目的

特色小镇的特色就是要挖掘当地历史文化和产业资源形成特色产业、特色产品,特殊人才,同时最基本的要求是生态和宜居。同时,“特色小镇应该有四个‘有’,两个‘住,即有特色、有底蕴、有创意、有故事,同时留的住,住的下”。

在谈到特色小镇产业发展时,国际绿色产业合作组织执行主席、高峰论坛组委会总顾问胡石英提出,建设特色小镇的重要目标就是逐步解决三农问题,做到雪中送炭的精准扶贫,三农问题首先是农业,其次是农民,再次是农村,不要只盯着农村,更要注重产业。另外,特色小镇还需要具有品牌孵化能力。中国社会经济决策咨询中心副主任刘瑛建议,特色小镇品牌管理应该用联合背书模式,用品牌管理打造特色小镇,影响带动特色小镇的企业品牌、产品品牌,一起走向科学化管理道路。

三、特色小镇的“特”

从本义讲,“特色”是事物本身显著区别于其他事物的风格、形式,即独有性、排他性。城镇特色是由城镇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特定而具体的环境因素所决定的,这些环境因素包括历史、人文、地理、交通、气候、产业等。特色小镇的特色,与我们平常说的城镇特色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联系在于,特色小镇的特色同样有赖于其存在和发展的环境因素,如地域特色、生态特色、文化特色等;区别在于,特色小镇的特色,其侧重点在于产业特色、功能特色。特色小镇是新兴产业和几个传统经典产业发展的平台,是“产城人”融合发展的新载体,其主要功能在于承载产业发展,促进人居改善和环境友好。

可见,特色是小镇的核心元素,产业特色是重中之重。

四、特色小镇的意义

首先是加快新型城镇化的有效路径,新型城镇化要求大中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同时也是搭建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基本平台的有效举措,加快城镇化特别是特色小城镇建设步伐,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重要抓手,也是满足群众过上美好生化新期待的迫切需要。再次,有利于改善居住环境、提高生活品质 推动产业发展,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 增强商贸活力,繁荣现代服务业 丰富区域发展内涵,提升文化吸引力。最后,是探索推动小城镇建设的科学方法。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小城镇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一是农民收入提高带来机遇,二是产业转移和农民工回乡创业带来机遇,三是高铁、公路、桥梁、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成和完善带来机遇,四是城市居民生活方式变化带来机遇。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特色

远景设计研究院

小城镇建设理当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要突破口。

五、如何打造特色小镇

1)产业定位,突出“特而强“,力求“聚而合”。2)功能定位,适应大休闲时代的发展趋势。

3)规划设计,保持“特色小镇”的鲜明性和乡土文化的鲜活性。A、保持小镇“特色”的鲜明性

特色小镇的特质在于“特色”,其魅力也在于“特色”,其生命力同样在于“特色”。因此,保持小镇“特色”的鲜明性,是打造特色小镇的首要原则。

B、保持乡土文化的原生性、鲜活性

乡土文化是“小镇文化”的内核,也是小镇最有魅力的元素之一。只有外壳,而无鲜活乡土文化内涵的小镇是难有生命力的。

所谓“原生性”和“鲜活性”,是指用独特的自然风貌、生活习俗和人的生产劳动等社会性生态元素,诠释小镇文化传统。可供挖掘的乡土文化十分丰富,如纺线、织布、蒸糕、做圆子等生活文化,土布服饰展示、传统婚庆仪式等民俗文化,推铁环、踩高跷等游戏文化,等等。只要善于开发、善于利用,就一定能够让小镇散发诱人芳香。

C、务求与产业发展相融合

前瞻产业研究院指出,特色小镇的打造,必须结合产业规划统筹考虑,这样才能有望保持小镇持久的繁荣。目前,许多小镇功能的衰退,便是一个反面例证。

特色小镇的功能定位,限制了不少产业的发展空间。正因为如此,选择和培育一个适合小镇自身发展的产业,更显重要。一个有活力的产业,能凝聚人气,吸引人流、物流、资金流,同时能促进就业、繁荣市场。特色小镇的打造,必须把农业、渔业、林业、商贸业,以及饮食等各类服务业的发展结合起来全面规划,选择适合小镇发展方向的产业做强做大,逐步发育成为小镇发展的有力支撑。

D、赋予小镇生态旅游功能

与传统小镇相比,特色小镇的一个显著特点,在于它不是简单地作为一种聚居形式和生活模式而存在,同时还是一种宝贵的文化旅游资源和贸易、休闲、度假的场所。因此,从道路、交通、环境、建筑风貌,到功能布局、各类设施,从休闲、娱乐,到餐饮、商贸,在充分满足居民物质和精神生活需求外,一切要从打造生态旅游小镇的思路出发,精心打造,务显“特色”,使生态旅游业、现代服务业,成为小镇赖以发展的产业之一,为小镇发展提供

远景设计研究院

源源不断的经济收入。

E、统筹思维,系统设计

特色小镇的建设,耗时、耗力、耗钱,其建设的成败,直接影响小镇的发展步伐和群众的生活状态,关系重大,必须着眼城镇化、一体化要求,统筹思维,系统设计。

从小镇的功能定位、分布、产业发展方向到具体的数量、规模,从特色小镇建筑风格、功能设计、配套设施到文化挖掘,“特色”打造,从筑巢引凤到招商引资,从规划建设到管理服务,从小镇与城乡统筹发展的关系到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之间的关系,都要系统思考,系统设计,以充分体现服务于特色小镇建设和改善人民群众生活的宗旨。

总结

规划是引领有序发展的重要手段,特色小镇作为一项新生事物,是涵盖产业、生态、空间、文化等多个领域的系统性工程。因此,特色小镇规划是一项各种元素高度关联的综合性规划,不能照搬现有某个单一领域的规划方式和方法,而应在“多规合一”的基本理念下,针对特色小镇特点开展的创新性实践。

从目前浙江省第一批、第二批79个省级特色小镇的申报创建经验看,全省各地编制的规划名称有实施方案、实施规划、创建方案、创建规划、概念规划等多种,并无统一范式。特色小镇规划应是一种“创建概念性规划”,内容上应采用“务虚+务实”相结合的方式,既要有作为顶层设计的战略性研究,又要有概念性空间设计和建设项目实施计划,并在主要的规划内容上与所在地的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生态功能区规划进行充分对接。

特色小镇创建概念性规划的编制框架上,可围绕“主题选择”“小镇选址”“功能定位”“空间组织”“实施计划”等五个主要内容开展,并在此基础上汇总形成小镇创建期的各项规划目标。

下载浙江特色小镇规划的编制思路分析(5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浙江特色小镇规划的编制思路分析(5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特色小镇规划设计

    远景设计研究院 浅谈特色小镇规划设计 2015年,“特色小镇”热起来了,原因是多种因素的强大助力。2015年04月22日浙江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的指导意见》,5月,习......

    特色小镇规划的编制方法思考(合集5篇)

    特色小镇规划的编制方法思考 规划是引领有序发展的重要手段,特色小镇作为一项新生事物,是涵盖产业、生态、空间、文化等多个领域的系统性工程。因此,特色小镇规划是一项各种元......

    浙江特色小镇名单(5篇)

    以下根据浙江省特色小镇名单按城市分类:金华市 1、 金东金义宝电商小镇——互联网型产业小镇 2、 义乌丝路金融小镇——金融业型小镇 3、 武义温泉小镇——休闲度假类小镇 4......

    浙江的10个特色小镇

    特色小镇怎么干?看看浙江的10个特色小镇 【热点观察】导读浙江特色小镇建设创新推动“产、城、人、文”融合,为破解空间资源瓶颈、产业转型升级、改善人居环境、推进新型城镇......

    浙江特色小镇调研报告

    浙江特色小镇调研报告 特色小镇是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功能、社区特征的发展载体,以下是小编搜集整理的浙江省特色小镇建设情况调研报告,欢迎阅读查看。 为加快新......

    特色小镇浙江的“锦囊记”

    自2012年12月出任浙江代省长以来,李强推进了四张清单一张网等重大战略,其中获中财办点赞、外省领导频繁取经的特色小镇尤为引人注目,李强也亲自撰文《特色小镇是浙江创新发展的......

    【特色小镇案例】浙江横店特色小镇案例剖析

    东方好莱坞--浙江横店 一、概况 横店,位于浙江省中部东阳市境内,距离东阳市区18公里,距中国小商品城义乌36公里。距省会城市杭州160公里,距金华90公里,处于江、浙、皖、沪、闽、......

    特色小镇规划设计思考

    特色小镇规划设计思考 特色小镇是按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结合自身特质,找准产业定位,科学进行规划,挖掘产业特色、人文底蕴和生态禀赋,形成“产、城、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