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十八大前后,习近平思想上发生哪些变化
十八大前后,习近平思想上发生哪些变化
习近平不是一天练成的,思想也是慢慢成熟的。十八大前后,他的讲话和思想有哪些变化?此前和现在的有何区别与联系?
去年5月,《人民日报海外版》一篇短文中开篇即言,“理解习近平治理思想的“一以贯之”和“与时俱进”,是在研读他的《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之江新语》和《摆脱贫困》等著作之后。”无独有偶,9个月后,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何毅亭作出类似判断,“习总书记十八大以来系列重要讲话中的绝大多数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在他这些(十八大以前的)讲话和著述中都能找到原点”。
何的研究范围,远超《干》《之》《摆》三书,而是“对总书记担任县、市、省主要领导和中央政治局常委期间发表的讲话和著述进行了集中学习研究”,自然更有说服力。
今天学习小组推荐何毅亭日前刊登在《学习时报》上的研究文章《追本溯源融会贯通》,略有删节。读完此文,便能大致理解习近平十八大前后思想的联系与变化。
既要学新,也要温故,呼应对照,领会和认知才更深刻。—————————— 题:追本溯源融会贯通 作者:何毅亭
中央党校校委在深入学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过程中,组织力量对总书记担任县、市、省主要领导和中央政治局常委期间发表的讲话和著述进行了集中学习研究。我们深深感到,总书记十八大之前的讲话和著述,记录了他在不同阶段、不同层面、不同领域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实践探索,展现了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各个方面的深邃思考,体现了他作为马克思主义者的坚定政治立场、价值追求和思想风范,给人以莫大教益。
一是习总书记十八大以来系列重要讲话中的绝大多数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在他这些讲话和著述中都能找到原点。
比如关于改革。在30多年前,时任河北省正定县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就专门讲到综合改革问题。他指出,我们的改革存在不系统、不配套的问题,突出表现是“中间梗阻”,“大婆婆”开明了,“二婆婆”又管紧了。他由此强调要解放思想,大胆创新,敢于撞击那些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在宁德工作时他提出,总体改革的设计必须是目标方案、过渡性方案和分步实施方案相互衔接配套,不求一步到位;在浙江担任省委书记时,他多次提出要善做善成,不断积小胜为大胜,强调改革要在“大胆设想”的同时,还要“小心求证”。
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多次论及全面深化改革,其中不少内容就是对他之前认识的发展和深化。又比如对市场经济的认识,从他在正定提出“商品经济是一种开放性的经济”,到在宁德工作期间鲜明提出“我们很有必要树立„市场为主导‟的战略思想”,到他在浙江多次强调市场经济必然是法治经济、信用经济,必须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再到十八大以来强调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些循序递进的认识反映了习近平同志对市场经济规律不断探索、不断深化的过程。再比如在作风建设方面,习近平同志在正定就曾制定“六项规定”,在宁德制定“十二项规定”,十八大以后中央政治局以作风建设开局起步,制定的“八项规定”中就贯穿和体现着习近平同志对以往做法的总结和提炼。
此外,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曾大力推动“法治浙江”建设、“美丽乡村”建设,这些成功实践可以说是当前法治中国建设、美丽中国建设的先声。
二是习总书记十八大之前的讲话和著述内容丰富,有不少专题逐渐为人所知,有必要进一步挖掘和研究。
比如,习近平同志曾对“贫困”有精彩论述。在宁德工作期间,提出我们不担心说错什么,只是担心“意识贫困”,没有更加大胆的改革开放的新意;也不担心做错什么,只是担心“思路贫困”,没有更有力度的改革开放举措。“摆脱贫困”,其意义首先在于摆脱意识和思路的“贫困”,只有首先“摆脱”了我们头脑中的“贫困”,才能使我们所主管的区域“摆脱贫困”,才能使我们整个国家和民族“摆脱贫困”,走上繁荣富裕之路。他把脱贫工作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紧密联系在一起,深刻指出,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在有些方面落伍了。落伍原因历史学家们可以慢慢探究;但对于更多的人来说,励精图治,发奋图强,以中国的繁荣昌盛为己任,尽短时间使整个国家“脱贫”,尽短时间使中国立于发达国家之林,才是更为紧迫、更为切实的思想和行动。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唯有全民把经济建设当作最大的政治!
他在宁德大力提倡“滴水穿石”精神,给人启迪。他提出,滴水穿石的自然景观“喻之于人,是一种前仆后继,勇于牺牲的人格的完美体现。在整个历史发展进程,在一个经济落后地区谋发展,都应该不追慕自身的显赫,应寻求一点一滴的进取,甘于成为总体成功的铺垫”。他动情地说:“我推崇滴水穿石的景观,实在是推崇一种前仆后继,甘于为总体成功牺牲的完美人格;推崇一种胸有宏图,扎扎实实,持之以恒,至死不渝的精神。”
在浙江,习近平同志对“困难”的诠释也极富新意。他指出,时代进步总是在解决时代难题的基础上实现的。困难之“困”,围住的是失去生命的“木”而不是充满活力的“树”;困难之“难”,动动“点”子、用用脑子就可能迎来“又”一“佳”境。
三是习总书记十八大前后的讲话和著述有不少一以贯之的思想观点。
比如学习,就是习近平同志长期以来一贯重视和倡导的问题。他在正定工作时就强调:我国正处在一个历史性的转变过程中,全党上下都面临一个重新学习的任务。
在宁德,他提倡虚心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要有一种雷锋的“钉子”精神,挤时间学习,争分夺秒地学习。
在浙江,他呼吁要强化活到老、学到老的思想,主动来一场“学习的革命”,切实把外在的要求转化为内在的自觉,成为自己的一种兴趣、一种习惯、一种精神需要、一种生活方式。
到中央工作以后,习近平同志又在中央党校先后发表《关于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领导干部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领导干部要重视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领导干部要读点历史》、《谈谈党校学员的学习》等重要讲话,在广大党员和干部中产生了广泛长远的影响。
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多次强调学习问题,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上对全党的学习作了专门论述,强调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我们的干部要上进,我们的党要上进,我们的国家要上进,我们的民族要上进,就必须大兴学习之风,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坚持实践、实践、再实践。又比如人才,是习近平同志从政以来始终高度重视、长期思考的重要问题。在正定,习近平同志曾主持搞过三次人才大普查,建立“人才”账,大讲“知、举、用、待、育”的人才经。正定县委1983年3月29日在《河北日报》头版头条位置刊发广纳贤士的“九条规定”,引起强烈震撼。
此后到厦门、宁德、浙江直至在中央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就人才问题发表了不少精彩论述。十八大以后他多次强调,在新的历史时期必须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寻觅人才求贤若渴,发现人才如获至宝,举荐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各尽其能。
再比如“功成不必在我”的政绩观,也是习近平同志一贯大力弘扬、身体力行的思想和做法。他在正定就开始讲“功成不必在我”。
在宁德强调各级领导干部应时刻牢记“欲速则不达”“过犹不及”的道理,克服经济建设中急躁情绪和短期行为,做长期艰苦的努力。
在浙江时他多次指出,领导干部要以正确的政绩观为指导,“功成不必在我”,要甘于做铺垫性的工作,甘于抓未成之事。他深入阐述“潜绩”和“显绩”的关系,大力提倡“接力赛”的意识,指出成功之道在于锲而不舍,要像接力赛跑那样一棒一棒地接下去,在前任的基础上添砖加瓦。他强调这样的政绩观是一种政治品格,领导干部应当牢固树立并持久践行。
四是习总书记十八大前后的讲话和著述,体现了志存高远、勇于担当、内敛厚重的政治品格和精神世界。
在十八大之前的讲话和著述中,有不少文字真实反映习近平同志的家国情怀和政治品格,给人留下深刻印象。革命传统和革命理想始终是习近平同志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对人民,他始终保持敬仰热爱之心。上山下乡的经历,更使他形成了一种深厚的黄土地情结、为民情结。他曾充满深情地说,回想起陕北7年的劳动锻炼,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中,在一度被剥夺一切权利的情况下,我还能为人民群众做事,现在情况好了,为什么不能更好地为人民群众多做实事呢?
如何认识自己,如何看待成绩,习近平同志始终保持虚怀若谷、谦虚谨慎的态度。在正定,他曾多次拒绝采访宣传。他清醒地指出,对领导干部不是不可以宣传,但不能多,并要把握好宣传分寸。世界上没有至善至美的东西,你把一个人说得完美了,人们就不相信了。
后来在浙江他也说,天下无尽善尽美之事,世上无十全十美之人。问题在于往往自病不知,识己更难。因此他提醒领导干部用“欣赏”的眼光看别人,用“挑剔”的心理看自己。在工作中,他特别注意维护团结、与人为善,提出要正确对待自己和别人,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与人为善,常怀善念。当然,工作和生活中也难免产生一些意见、隔阂、矛盾,对原则问题要理直气壮地坚持正确立场,但在具体生活中许多矛盾都不是因原则问题而引发的,对此则应讲风格,讲胸怀,不去斤斤计较,多想着人家的好处。
五是习总书记十八大前后的讲话和著述具有共同的文风特色。
习近平同志特别重视改进文风。在浙江他曾尖锐指出,现在存在一种很不好的文风,喜欢写长文章,讲长话,但是思想内涵却匮乏得很,把那些又长又臭的裹脚扔到垃圾桶里去,其实诀窍很简单,可用郑板桥的对联概括为“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在兼任中央党校校长期间,他针对新的情况专门论述文风问题,强调要努力克服长、空、假的不良文风,积极倡导短、实、新的优良文风。习总书记本人的讲话具有独特的语言风格魅力,形象生动,语言犀利,直抒胸臆,充满哲思,文情并茂,既反映了他深厚的文化底蕴,也使得他的讲话和著述言之有物,文采斐然。
如他在正定批评那些怕担风险的同志是“还没抬脚就怕摔跟头,那就寸步难行,什么事也干不成”;在宁德,他引用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访华归国之际的名言“什么都没丢,就是留下了一颗心”,来表达自己离开闽东的依依惜别之情;在浙江,他直言“在推杯换盏中放松了警惕,在小恩小惠面前丢掉了原则,在轻歌曼舞中丧失了人格,这样的例子并不鲜见。小事当慎,小节当拘,这是对领导干部的金玉良言”,等等。
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在国内外不同场合多次发表重要讲话,语言朴实生动,平中见奇,早已广为人知,深入人心。比如:用“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这样朴实的语言,来阐明每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用“雄关漫道真如铁”“人间正道是沧桑”“长风破浪会有时”三句诗词,高度凝炼中华民族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用“打铁还需自身硬”,说明加强党建的重要性;用“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概括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总要求;用“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来阐述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最有发言权的道理,等等。这些已为人民大众耳熟能详、津津乐道的经典语句,和他担任总书记之前的文风特色是完全一致的。
总起来说,总书记十八大前后的讲话和著述是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在实践基础、理论渊源、思想内涵、语言风格等方面具有内在的继承性和一致性,共同构成了一个科学的思想理论整体。我们认为,对总书记的讲话和著述,既要及时学、跟进学,第一时间学习习总书记最新发表的重要讲话,做到“学新用新”;又要深入学、系统学,深化对十八大前讲话和著述的学习研究,做到“温故知新”。
唯有追本溯源,才能探寻历史轨迹,把握思想脉络,更好地从发展的角度领会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把握总书记十八大前后讲话和著述的内在联系,进而在理解讲话精神上形成丰富的、立体的、历史的认识,推动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扎实有效地不断向深度和广度拓展。
来源:海外网转载自公众号: 学习时报
第二篇:学习研究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十八大前后重要讲话和著述
追本溯源 融会贯通
——系统学习研究宣传总书记十八大前后重要讲话和著述 作者:何毅亭 来源:《学习时报》2015年1月26日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党和人民励精图治、攻坚克难,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各项事业呈现崭新局面,振奋了党心民心军心,赢得了国际社会广泛赞誉。总书记围绕治党治国治军发表的系列重要讲话,充分反映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执政理念,体现了旗帜上的鲜明性、理论上的创新性、思想上的前瞻性,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指南。
中央党校校委在深入学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过程中,组织力量对总书记担任县、市、省主要领导和中央政治局常委期间发表的讲话和著述进行了集中学习研究。我们深深感到,总书记十八大之前的讲话和著述,记录了他在不同阶段、不同层面、不同领域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实践探索,展现了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各个方面的深邃思考,体现了他作为马克思主义者的坚定政治立场、价值追求和思想风范,给人以莫大教益。
一是习总书记十八大以来系列重要讲话中的绝大多数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在他这些讲话和著述中都能找到原点。
比如关于改革。在30多年前,时任河北省正定县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就专门讲到综合改革问题。他指出,我们的改革存在不系统、不配套的问题,突出表现是“中间梗阻”,“大婆婆”开明了,“二婆婆”又管紧了。他由此强调要解放思想,大胆创新,敢于撞击那些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在宁德工作时他提出,总体改革的设计必须是目标方案、过渡性方案和分步实施方案相互衔接配套,不求一步到位;在浙江担任省委书记时,他多次提出要善做善成,不断积小胜为大胜,强调改革要在“大胆设想”的同时,还要“小心求证”。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多次论及全面深化改革,其中不少内容就是对他之前认识的发展和深化。又比如对市场经济的认识,从他在正定提出“商品经济是一种开放性的经济”,到在宁德工作期间鲜明提出“我们很有必要树立‘市场为主导’的战略思想”,到他在浙江多次强调市场经济必然是法治经济、信用经济,必须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再到十八大以来强调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些循序递进的认识反映了习近平同志对市场经济规律不断探索、不断深化的过程。再比如在作风建设方面,习近平同志在正定就曾制定“六项规定”,在宁德制定“十二项规定”,十八大以后中央政治局以作风建设开局起步,制定的“八项规定”中就贯穿和体现着习近平同志对以往做法的总结和提炼。此外,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曾大力推动“法治浙江”建设、“美丽乡村”建设,这些成功实践可以说是当前法治中国建设、美丽中国建设的先声。
二是习总书记十八大之前的讲话和著述内容丰富,有不少专题逐渐为人所知,有必要进一步挖掘和研究。
比如,习近平同志曾对“贫困”有精彩论述。在宁德工作期间,提出我们不担心说错什么,只是担心“意识贫困”,没有更加大胆的改革开放的新意;也不担心做错什么,只是担心“思路贫困”,没有更有力度的改革开放举措。“摆脱贫困”,其意义首先在于摆脱意识和思路的“贫困”,只有首先“摆脱”了我们头脑中的“贫困”,才能使我们所主管的区域“摆脱贫困”,才能使我们整个国家和民族“摆脱贫困”,走上繁荣富裕之路。他把脱贫工作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紧密联系在一起,深刻指出,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在有些方面落伍了。落伍原因历史学家们可以慢慢探究;但对于更多的人来说,励精图治,发奋图强,以中国的繁荣昌盛为己任,尽短时间使整个国家“脱贫”,尽短时间使中国立于发达国家之林,才是更为紧迫、更为切实的思想和行动。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唯有全民把经济建设当作
最大的政治!他在宁德大力提倡“滴水穿石”精神,给人启迪。他提出,滴水穿石的自然景观“喻之于人,是一种前仆后继,勇于牺牲的人格的完美体现。在整个历史发展进程,在一个经济落后地区谋发展,都应该不追慕自身的显赫,应寻求一点一滴的进取,甘于成为总体成功的铺垫”。他动情地说:“我推崇滴水穿石的景观,实在是推崇一种前仆后继,甘于为总体成功牺牲的完美人格;推崇一种胸有宏图,扎扎实实,持之以恒,至死不渝的精神。”在浙江,习近平同志对“困难”的诠释也极富新意。他指出,时代进步总是在解决时代难题的基础上实现的。困难之“困”,围住的是失去生命的“木”而不是充满活力的“树”;困难之“难”,动动“点”子、用用脑子就可能迎来“又”一“佳”境。
三是习总书记十八大前后的讲话和著述有不少一以贯之的思想观点。
比如学习,就是习近平同志长期以来一贯重视和倡导的问题。他在正定工作时就强调:我国正处在一个历史性的转变过程中,全党上下都面临一个重新学习的任务。在宁德,他提倡虚心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要有一种雷锋的“钉子”精神,挤时间学习,争分夺秒地学习。在浙江,他呼吁要强化活到老、学到老的思想,主动来一场“学习的革命”,切实把外在的要求转化为内在的自觉,成为自己的一种兴趣、一种习惯、一种精神需要、一种生活方式。到中央工作以后,习近平同志又在中央党校先后发表《关于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领导干部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领导干部要重视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领导干部要读点历史》、《谈谈党校学员的学习》等重要讲话,在广大党员和干部中产生了广泛长远的影响。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多次强调学习问题,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上对全党的学习作了专门论述,强调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我们的干部要上进,我们的党要上进,我们的国家要上进,我们的民族要上进,就必须大兴学习之风,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坚持实践、实践、再实践。
又比如人才,是习近平同志从政以来始终高度重视、长期思考的重要问题。在正定,习近平同志曾主持搞过三次人才大普查,建立“人才”账,大讲“知、举、用、待、育”的人才经。正定县委1983年3月29日在《河北日报》头版头条位置刊发广纳贤士的“九条规定”,引起强烈震撼。此后到厦门、宁德、浙江直至在中央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就人才问题发表了不少精彩论述。十八大以后他多次强调,在新的历史时期必须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寻觅人才求贤若渴,发现人才如获至宝,举荐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各尽其能。
再比如“功成不必在我”的政绩观,也是习近平同志一贯大力弘扬、身体力行的思想和做法。他在正定就开始讲“功成不必在我”。在宁德强调各级领导干部应时刻牢记“欲速则不达”“过犹不及”的道理,克服经济建设中急躁情绪和短期行为,做长期艰苦的努力。在浙江时他多次指出,领导干部要以正确的政绩观为指导,“功成不必在我”,要甘于做铺垫性的工作,甘于抓未成之事。他深入阐述“潜绩”和“显绩”的关系,大力提倡“接力赛”的意识,指出成功之道在于锲而不舍,要像接力赛跑那样一棒一棒地接下去,在前任的基础上添砖加瓦。他强调这样的政绩观是一种政治品格,领导干部应当牢固树立并持久践行。
四是习总书记十八大前后的讲话和著述,体现了志存高远、勇于担当、内敛厚重的政治品格和精神世界。
在十八大之前的讲话和著述中,有不少文字真实反映习近平同志的家国情怀和政治品格,给人留下深刻印象。革命传统和革命理想始终是习近平同志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对人民,他始终保持敬仰热爱之心。上山下乡的经历,更使他形成了一种深厚的黄土地情结、为民情结。他曾充满深情地说,回想起陕北7年的劳动锻炼,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中,在一度被剥夺一切权利的情况下,我还能为人民群众做事,现在情况好了,为什么不能更好地为人民群众多做实事呢?
如何认识自己,如何看待成绩,习近平同志始终保持虚怀若谷、谦虚谨慎的态度。在正定,他曾多次拒绝采访宣传。他清醒地指出,对领导干部不是不可以宣传,但不能多,并要
把握好宣传分寸。世界上没有至善至美的东西,你把一个人说得完美了,人们就不相信了。后来在浙江他也说,天下无尽善尽美之事,世上无十全十美之人。问题在于往往自病不知,识己更难。因此他提醒领导干部用“欣赏”的眼光看别人,用“挑剔”的心理看自己。在工作中,他特别注意维护团结、与人为善,提出要正确对待自己和别人,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与人为善,常怀善念。当然,工作和生活中也难免产生一些意见、隔阂、矛盾,对原则问题要理直气壮地坚持正确立场,但在具体生活中许多矛盾都不是因原则问题而引发的,对此则应讲风格,讲胸怀,不去斤斤计较,多想着人家的好处。
五是习总书记十八大前后的讲话和著述具有共同的文风特色。
习近平同志特别重视改进文风。在浙江他曾尖锐指出,现在存在一种很不好的文风,喜欢写长文章,讲长话,但是思想内涵却匮乏得很,把那些又长又臭的裹脚扔到垃圾桶里去,其实诀窍很简单,可用郑板桥的对联概括为“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在兼任中央党校校长期间,他针对新的情况专门论述文风问题,强调要努力克服长、空、假的不良文风,积极倡导短、实、新的优良文风。
习总书记本人的讲话具有独特的语言风格魅力,形象生动,语言犀利,直抒胸臆,充满哲思,文情并茂,既反映了他深厚的文化底蕴,也使得他的讲话和著述言之有物,文采斐然。
如他在正定批评那些怕担风险的同志是“还没抬脚就怕摔跟头,那就寸步难行,什么事也干不成”;在宁德,他引用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访华归国之际的名言“什么都没丢,就是留下了一颗心”,来表达自己离开闽东的依依惜别之情;在浙江,他直言“在推杯换盏中放松了警惕,在小恩小惠面前丢掉了原则,在轻歌曼舞中丧失了人格,这样的例子并不鲜见。小事当慎,小节当拘,这是对领导干部的金玉良言”,等等。
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在国内外不同场合多次发表重要讲话,语言朴实生动,平中见奇,早已广为人知,深入人心。比如:用“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这样朴实的语言,来阐明每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用“雄关漫道真如铁”“人间正道是沧桑”“长风破浪会有时”三句诗词,高度凝炼中华民族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用“打铁还需自身硬”,说明加强党建的重要性;用“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概括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总要求;用“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来阐述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最有发言权的道理,等等。这些已为人民大众耳熟能详、津津乐道的经典语句,和他担任总书记之前的文风特色是完全一致的。
总起来说,总书记十八大前后的讲话和著述是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在实践基础、理论渊源、思想内涵、语言风格等方面具有内在的继承性和一致性,共同构成了一个科学的思想理论整体。我们认为,对总书记的讲话和著述,既要及时学、跟进学,第一时间学习习总书记最新发表的重要讲话,做到“学新用新”;又要深入学、系统学,深化对十八大前讲话和著述的学习研究,做到“温故知新”。唯有追本溯源,才能探寻历史轨迹,把握思想脉络,更好地从发展的角度领会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把握总书记十八大前后讲话和著述的内在联系,进而在理解讲话精神上形成丰富的、立体的、历史的认识,推动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扎实有效地不断向深度和广度拓展。
第三篇: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重要讲话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重要讲话
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他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系统阐发了这个思想,在出访俄罗斯、非洲国家和出席亚洲博鳌论坛等讲话中又进一步作了论述。现在,不但中国,而且全世界都在关注中国梦这个词,希望从中国梦中获益。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我们要实现的中国梦,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世界各国人民。
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强调,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一定要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把我们的党建设好,团结全体中华儿女把我们国家建设好,把我们民族发展好,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 2013年
2013年3月1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既深深体现了今天中国人的理想,也深深反映了我们先人们不懈追求进步的光荣传统。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三个必须”: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三个共享”: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
“三个自信”: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
2013年3月22日至3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对俄罗斯、坦桑尼亚、南非和刚果共和国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在南非德班举行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五次会晤。在坦桑尼亚发表的主旨演讲中,习近平强调,中国人民正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非洲人民正致力于实现联合自强、发展振兴的非洲梦。中非人民要加强团结合作、加强相互支持和帮助,努力实现我们各自的梦想,同国际社会一道,推动实现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梦,为人类和平与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2013年4月28日,五一国际劳动节即将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全国总工会机关,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强调,我国工人阶级一定要在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上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幸福不会从天而降,梦想不会自动成真。“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实干首先就要脚踏实地劳动。>> 2013年5月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满怀着对广大青年的深厚感情和殷切期望,来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参加共青团“实现中国梦,青春勇担当”主题团日活动,习近平在讲话中说:“ 中国梦是我们的,更是你们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终将在广大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他指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是中国青年运动的时代主题。”此前,习近平2日在给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2009级本科团支部全体同学回信中,勉励当代青年珍惜韶华、奋发有为,勇做走在时代前面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他写道:“ 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包括广大青年在内的每个中国人的梦。‘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才能最终成就一番事业。”>> 2013年5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行第六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要清醒认识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清醒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
负责的态度和责任,真正下决心把环境污染治理好、把生态环境建设好,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
习近平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
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实践中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李克强主持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出席
新华网北京1月5日电(记者 徐京跃 霍小光)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5日在中央党校开班。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共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道路就是党的生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习近平指出,全党同志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点,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发挥历史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清醒认识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和不变,永远要有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精神,锐意进取,大胆探索,敢于和善于分析回答现实生活中和群众思想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不断深化改革开放,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
开班式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克强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出席。
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党的十八大精神,说一千道一万,归结为一点,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今年是邓小平同志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
入31个年头了。习近平重点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就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谈了自己的学习体会。他从6个时间段分析了社会主义思想从提出到现在的历史过程,内容包括空想社会主义产生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列宁领导十月革命胜利并实践社会主义,苏联模式逐步形成,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的探索和实践,我们党作出进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习近平指出,邓小平同志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用新的思想观点,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
习近平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主义,关键要看这个主义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我们的制度必将越来越成熟,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必将进一步显现,我们的道路必将越走越宽广。我们就是要有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真正做到“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习近平指出,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这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但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开创的,但也是在新中国已经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进行了20多年建设的基础上开创的。虽然这两个历史时期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导、方针政策、实际工作上有很大差别,但两者决不是彼此割裂的,更不是根本对立的。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分清主流和支流,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发扬经验,吸取教训,在这个基础上把党和人民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习近平强调,马克思主义必定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不可能一成不变,社会主义从来都是在开拓中前进的。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篇大文章,邓小平同志为它确定了基本思路和基本原则,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这篇大文章上都写下了精彩的篇章。现在,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的任务,就是继续把这篇大文章写下去。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社会主义,一定要有发展的观点。我们的事业越前进、越发展,新情况新问题就会越多,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就会越多,面对的不可预料的事情就会越多。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懂了的就努力创造条件去做,不懂的就要抓紧学习研究弄懂,来不得半点含糊。
习近平指出,共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我们既要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也要胸怀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矢志不移贯彻执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做好当前每一项工作。革命理想高于天。没有远大理想,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离开现实工作而空谈远大理想,也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衡量一名共产党员、一名领导干部是否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有客观标准的,那就要看他能否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能否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能否勤奋工作、廉洁奉公,能否为理想而奋不顾身去拼搏、去奋斗、去献出自己的全部精力乃至生命。一切迷惘迟疑的观点,一切及时行乐的思想,一切贪图私利的行为,一切无所作为的作风,都是与此格格不入的。
李克强在主持开班式时指出,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对社会主义的历史发展进程特别是我们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和伟大实践,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把握的几个重大理论问题,进行了系统而深刻的阐述。对于深入理解和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进一步增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切实贯彻。
新华网北京11月29日电(记者李斌)百年奋斗铸就历史辉煌,信心百倍推进复兴伟业。在全党全国上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热潮中,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和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等29日来到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基本陈列,回顾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复兴走过的历史进程,号召全党同志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把我们的党建设好,团结全体中华儿女把我们国家建设好,把我们民族发展好,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
29日上午,习近平等来到国家博物馆,走进一个个展厅,仔细观看展览,认真听取工作人员讲解。一幅幅图片,一张张图表,一件件实物,一段段视频,把人们带回了近代以来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的难忘岁月。
在十九世纪末列强割占领土、设立租借地、划定势力范围示意图前,在鸦片战争期间虎门的大炮前,在反映辛亥革命的文物和照片前,在《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文全译本前,在《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等反映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文物和照片前,在李大钊狱中亲笔自述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面五星红旗前,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照片前,习近平等不时停下脚步,认真观看,详细询问和了解有关情况。
在参观过程中,习近平发表了重要讲话。他表示,《复兴之路》这个展览,回顾了中华民族的昨天,展示了中华民族的今天,宣示了中华民族的明天,给人以深刻教育和启示。中华民族的昨天,可以说是“雄关漫道真如铁”。近代以后,中华民族遭受的苦难之重、付出的牺牲之大,在世界历史上都是罕见的。但是,中国人民从不屈服,不断奋起抗争,终于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开始了建设自己国家的伟大进程,充分展示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的今天,正可谓“人间正道是沧桑”。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总结历史经验,不断艰辛探索,终于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这条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华民族的明天,可以说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经过鸦片战争以来170多年的持续奋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光明的前景。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习近平强调,回首过去,全党同志必须牢记,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能自强。审视现在,全党同志必须牢记,道路决定命运,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多么不容易,我们必须坚定不移走下去。展望未来,全党同志必须牢记,要把蓝图变为现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我们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
习近平指出,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一定要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把我们的党建设好,团结全体中华儿女把我们国家建设好,把我们民族发展好,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
习近平最后强调,我坚信,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
习近平在调研指导河北省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强调
充分调动干部和群众积极性 保证教育实践活动善做善成
新华网石家庄7月12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7月11日至12日在河北省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他强调,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中央要求,扎实做好各项工作,充分调动领导干部和广大群众两个积极性,通过深入学习教育、广泛听取意见,推动深入查摆和解决作风上存在的突出问题,保证活动善始善终、善做善成。
根据中央统一安排,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在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中分别联系一个省,进行具体指导,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习近平联系河北省。11日至12日,习近平在河北省委书记周本顺、省长张庆伟陪同下,先后来到正定县、平山县西柏坡、石家庄市区,深入农村、机关,与各级干部和党员、群众座谈,实地调研指导河北省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
11日上午,习近平一下火车,就来到正定县正定镇塔元庄村,了解村里近年来的发展变化和村党支部、村委会开展工作的情况。他对塔元庄村坚持发展优
秀青年农民入党和坚持选育“农村好青年”的做法表示肯定,希望他们加强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全面提高村级服务水平。
在村民解建勇家,习近平同一家三代围坐一起,详细询问家庭收入怎么样、孩子书读得怎么样、村里的公共服务好不好?他说,让农民群众不断过上好日子,是体现我们党的宗旨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还要继续努力。在村里的综合超市,习近平看货架商品,问蔬菜价格,同前来购物的群众亲切交流。他指出,超市连接百姓生活,是农村服务业的一个发展趋势,要加强农村流通网络建设,为群众生活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
随后,习近平来到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看望镇村干部和村民。村民们敞开心扉,向总书记吐露心声。同大家热烈交谈后,习近平指出,做好基层基础工作十分重要,只要每个基层党组织和每个共产党员都有强烈的宗旨意识和责任意识,都能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先锋模范作用,我们党就会很有力量,我们国家就会很有力量,我们人民就会很有力量,党的执政基础就能坚如磐石。
下午,习近平来到西柏坡,参观了西柏坡纪念馆、毛泽东旧居、中央军委作战室、七届二中全会旧址。在著名的九月会议旧址,习近平主持召开了座谈会。平山县县乡村干部、老党员和群众代表畅谈了他们对反对“四风”、树立良好作风的感想,总书记对他们的意见表示肯定。他表示,西柏坡我来过多次,每次都怀着崇敬之心来,带着许多思考走。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多重温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的伟大历史,心中就会增添很多正能量。习近平指出,毛泽东同志当年在西柏坡提出“两个务必”,包含着对我国几千年历史治乱规律的深刻借鉴,包含着对我们党艰苦卓绝奋斗历程的深刻总结,包含着对胜利了的政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对即将诞生的人民政权实现长治久安的深刻忧思,包含着对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深刻认识,思想意义和历史意义十分深远。全党同志要不断学习领会“两个务必”的深邃思想,始终做到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实事求是、一心为民,继续把人民对我们党的“考试”、把我们党正在经受和将要经受各种考验的“考试”考好,使我们的党永远不变质、我们的红色江山永远不变色。
河北省民政厅社会救助处、社会福利和社会事务处,是直接同群众打交道的窗口处室。12日上午,习近平来到这里,向工作人员了解机关开展教育实践活
动和改进服务的情况。习近平在民政厅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省民政厅、省监察厅、省环保厅、省社科院、河北科技大学、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负责人的意见。他一边听一边同大家讨论,就一些问题深入探讨。
听取大家发言后,习近平指出,调动领导干部和广大群众两个积极性、打牢学习教育和查摆问题两个基础、抓住整改落实和建章立制两个关键,对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效至关重要。领导干部要让群众看到自己敢于正视并解决问题的决心,看到自己拜群众为师、向群众求教的襟怀,看到自己以身作则、发挥示范带头作用的行动。同时,要激发广大群众关心党的形象、关心党的事业、关心领导干部健康成长的责任感,引导群众履行监督责任,多提意见建议,真心帮助领导干部改进提高。对查摆出来的问题,要深刻分析原因,明确整改方向,制定整改措施,规定整改时限,一个一个加以解决。党员、干部改什么、怎么改、改得怎么样,要让群众看清楚,接受群众监督。
调研指导期间,习近平听取了河北省级领导班子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和中央督导组开展督导工作的情况汇报。他强调,开展好教育实践活动,要着力增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提高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做到以“知”促“行”、以“行”促“知”、知行合一;着力贯彻和体现整风精神,把批评和自我批评摆在重要位置,把开门搞活动作为重要方法,把严格执行纪律作为重要措施;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坚持标本兼治,既认真解决“四风”方面的问题,又注重通过强化理想信念、规范工作程序、完善体制机制抑制不正之风;着力保证活动健康发展,切实做到不虚、不空、不偏。
习近平要求河北省级领导班子成员把示范带头作用体现到活动全过程,要求中央督导组深入开展工作,认真履行职责。他强调,省级班子成员是这次教育实践活动的组织者、推进者、监督者,更是参与者。大家要结合活动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用严格的尺子衡量自己,用很高的标准要求自己,用无私无畏的勇气对照、检查、改进、提高自己,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自觉在大局下想问题、做工作。
习近平对河北各项工作取得的成绩表示肯定,强调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目的就是要使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用好的作风做好工作。他希望河北省委统
筹兼顾、合理安排,做到两手抓、两促进,切实抓好当前各项工作,特别是要大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推动党的十八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
调研期间,习近平还专门分别召开河北省和石家庄市部分离退休老同志、正定县领导班子主要成员和退休干部座谈会,听取他们对教育实践活动的意见和建议。
习近平就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以来,短短2个月,就在公开场合6次谈到反腐倡廉。
据新华社报道,1月22日,中纪委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习近平强调指出: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
反腐须反特权
稍早时候,外界已在2012年11月15日新一届政治局常委见面会上,明显感受到反腐的习习新风。当时,习近平以“打铁还需自身硬”来表明下大气力解决“一些党员干部中发生的贪污腐败、脱离群众、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
两天之后,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发表讲话,关于腐败采用了更强的措辞。他说:“物必先腐,而后虫生。”近年来,一些国家因长期积累的矛盾导致民怨载道、社会动荡、政权垮台,其中贪污腐败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大量事实告诉我们,腐败问题越演越烈,最终必然会亡党亡国!
“亡党亡国”的表态一度成为媒体报道的焦点,《第一财经(微博)日报》采访的多位专家都强调,这是一个执政党危机意识的问题,因为现在的关键问题就是能否解决腐败问题,苏联共产党的教训摆在那,腐败若不能得到有效抑制,人民最终是不会认同执政党的。
上海政法学院教师李绍章也告诉本报记者,对于目前的腐败形势,无论是社会还是中央高层其实都有共识,那就是到了临界点,必须彻底解决才有可能化解矛盾与重树权威。“这也是习近平近期高频度、高强度反腐表态的一个背景,这些腐败现状与党的宗旨完全相悖,也只有依靠党中央痛下决心才能解决。”
在两番反腐表态之后,中共中央政治局2012年12月4日召开会议,审议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8项规定。此后,习近平在调研考察过程中又践行这些规定,并作出表率。全国上下遂掀起一番轻车简从、改进会风的浪潮,尽管这并非针对通常意义上贪污贿赂的经济腐败而言,但这也正是习近平昨天所强调的,“反腐倡廉建设,必须反对特权思想、特权现象。”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把前述改进作风规定称为“新八规”,在他看来,这些规定就包括了针对“特权腐败”的改进措施,这些努力也获得了民众的认同。中共中央编译局副局长俞可平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提到,“现在最危险的还不仅仅是贪钱的腐败,我更担心的是官员的特权。”因为一旦承认特权,就意味着它是合法的,由特权导致的腐败是不被追究责任的,特权是一种制度性的腐败。
在现实中,官员在住房、医疗、退休方面的过分福利,单位集体公款支付的礼券礼品,数额巨大的“三公”消费,干部转任国企高管后的巨额收入等。这些都广受公众诟病,无论是俞可平还是竹立家,他们都强调特权是威胁老百姓对政府信任度的一个重要原因,必须有效清除才能让国家与社会走入正常轨道。
高调反腐势将延续
竹立家此前曾对本报评论称,十八大新一届班子成立,“高调反腐”成为一种新气象,而且这种趋势将延续下去。实际上,这从最近为数不少的高级别官员落马也可见一斑。在2012年的最后一天,习近平主持中央政治局会议听取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汇报,研究部署2013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上述会议指出,“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易发多发,个别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严重违纪违法。”“坚持有案必查、有腐必惩,严肃查办违纪违法案件,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而在行动上反腐,对腐败分子查处动真格也成为公众的普遍期待。
本报梳理最高检察院的报告发现,从2008年至2011年,查办涉嫌犯罪的县处级以上国家工作人员分别为2687人、2670人、2723人、2524人。累计5年超过13000人,其中落马或判刑的省部级干部超过30人。
虽然很难预计2013年会有多少省部级干部落马,但是十八大闭幕后,四川省委副书记李春城涉嫌严重违纪被中央免去职务;最近,中央编译局局长衣俊卿因为生活作风问题也被免去职务,这些案例都为大众增添信心。昨天,习近平也说,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既坚决查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又切实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在李绍章看来,打一只“老虎”的效果其实要远超过打一百只“苍蝇”,所以中央的反腐力度还是要着重体现在对于高级别官员、一把手的监督上。“否则,老百姓即便对中央反腐有信心,但对于反腐效果还是不会满意。”除了两只副部级的“老虎”被打之外,还有一部分网络举报腐败的案件得到较快的立案处理也被外界解读为中央反腐力度的加强。
经常抓,长期抓
而梳理习近平最近的反腐论述,也可见其先从观念入手,继而推进队伍建设,再就是昨天所说的“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方针,更加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坚定不移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引向深入。”
今年1月5日,习近平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就特别提到理想与观念,他说:“衡量一名共产党员、一名领导干部是否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有客观标准的,那就要看他能否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能否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能否勤奋工作、廉洁奉公,”并且强调,“一切及时行乐的思想,一切贪图私利的行为,一切无所作为的作风,都是与此格格不入的。”
其后的1月7日,全国政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习近平强调,“深化司法体制机制改革,坚持从严治警,坚决反对执法不公、司法腐败„„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还要求着力提升政法队伍拒腐防变能力。
当然,毋庸置疑的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艰巨的任务。所以在昨天,习近平还说到了反腐倡廉的关键。他说:反腐倡廉必须常抓不懈,拒腐防变必须警钟长鸣,关键就在“常”、“长”二字,一个是要经常抓,一个是要长期抓。“我们要坚定决心,有腐必反、有贪必肃,不断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以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而长效机制也成为高层与学者对于中国反腐的共识,习近平昨天也说,“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加强反腐败国家立法,加强反腐倡廉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深化腐败问题多发领域和环节的改革,确保国家机关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
在李绍章等学者看来,最关键的还是政务公开方面的法律制度的完善,包括官员家庭财产的申报公开,财政预算报告的公开,还有人事选拔任免等事项的全程公开,“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只有在这些领域内有切实的制度推进和行动保障,才真有可能实现‘中国梦’。
团中央日前发出通知,要求各级团组织高度重视、迅速行动,把组织引导广大团员青年和团干部认真学习宣传贯彻总书记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切实抓紧抓好。
通知指出,5月4日,总书记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重要讲话,思想深刻,内涵丰富,语重心长,情真意切,寄托了党对青年一代的殷切期望,体现了党对共青团事业的高度重视,深刻揭示了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与当代青年的密切联系,深刻指明了广大青年在实现中国梦进程中建功成才的努力方向,并对共青团组织深入开展好“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提出了明确要求。这篇重要讲话,是当代青年健康成长的行动指南,是推动新时期共青团事业新发展的纲领性文献。
此次通知强调,要深入学习领会总书记重要讲话的丰富内涵,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讲话精神上来。总书记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我国青年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作出的突出贡献,进一步指明了当代青年成长发展、建功立业的正确道路,进一步指明了共青团带领青年高举团旗跟党走、奋力实现中国梦的光荣使命。要通过学习,深刻理解党与青年的关系,充分认识我
们党自成立之日起,始终代表广大青年、赢得广大青年、依靠广大青年,始终高度重视青年、关怀青年、信任青年,从来都把青年看作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从来都把青年作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生力军,从来都支持青年在人民的伟大奋斗中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对青年一代寄予殷切期望。要深刻理解当代青年在实现中国梦伟大进程中的历史使命,深刻认识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是中国青年运动的时代主题,深刻认识实现中国梦是青年成长成才的最好舞台,深刻认识当代青年是实现中国梦的一支强大的有生力量,不断增强广大青年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责任感、使命感。要深刻理解对青年一代提出的“五点希望”,深刻认识坚定理想信念是青年成长成才的核心灵魂,练就过硬本领是青年成长成才的牢固根基,勇于创新创造是青年成长成才的时代要求,矢志艰苦奋斗是青年成长成才的精神支柱,锤炼高尚品格是青年成长成才的立身之本,始终沿着正确的道路成长成才、建功立业。要深刻理解党对共青团工作的重要要求,发扬“党有号召、团有行动”的光荣传统,通过深入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用中国梦打牢广大青少年的共同思想基础,用中国梦激发广大青少年的历史责任感,让每个青少年都为实现中国梦增添强大青春能量。
通知强调,要采取生动活泼的形式,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热潮。各级团的领导机关、领导班子成员和广大团干部要率先带头学习,集中一段时间,通过理论中心组学习、座谈交流等形式,认认真真学原文,并与学习贯彻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结合起来,与学习总书记给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2009级本科团支部全体同学的回信结合起来,切实提高思想认识,把讲话要求转化为内心自觉。要充分发动学校、企业、农村等各领域基层团组织,充分发挥青联、学联、青企协、青科协等青年组织和社团的作用,使学习宣传贯彻活动覆盖影响更多青年。要组织编写学习辅导读本,帮助青年全面理解、准确领会讲话精神。要广泛开展报告会、宣讲会、座谈会、主题团队日等活动,通过专家辅导、交流讨论、学习问答等多种形式,组织团员青年学习讲话、畅谈感受、促进思考,深刻领会总书记对青年一代提出的重要要求。要充分发挥各类青年模范人物的作用,组织每一位参加座谈会、现场聆听习总书记讲话的优秀青年典型,深入基层单位和广大青年,向他们讲出真实感受,交流学习体会,让更多的青年受益。要大力创新学习宣传载体,注重针对不同青年群体特点,充分运用微博、手机报、即时通信等新媒体手段,采取各种生动活泼、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形式,把讲话精神广泛传播到青少年中去,切实增强学习宣传的实效性和影响力。各级各类团属网站、报
刊杂志等舆论阵地,要开辟专栏专版,组织重点文章,广泛宣传各类为实现中国梦不懈奋斗的青年典型,及时报道各地学习宣传贯彻讲话的情况,大力营造良好氛围。
通知要求,要以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奋力推动新形势下共青团工作和建设实现新发展。各级团组织和广大团干部要增强责任感、使命感,把贯彻总书记讲话精神与筹备召开团的十七大紧密结合起来,把总书记对共青团提出的重要要求切实贯彻到团的各项工作和建设方方面面,进一步明确努力方向,着力增强共青团工作的影响力,增强党在青年中的凝聚力,增强青年对党的向心力,更好地带领广大青年为实现中国梦不懈奋斗。要把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深入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灵魂,进一步丰富活动的思想内涵,引导青年把个人梦想汇入实现中国梦的时代洪流,不断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大力发扬“党有号召、团有行动”的光荣传统,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找准自身工作的切入点和结合点,进一步发挥好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作用,团结带领青年为改革发展稳定作贡献。要坚持勇于探索、锐意创新,积极适应经济社会深刻变革,全面把握当代青少年的新特点、新变化,大力创新工作思路、工作方式和自身建设,不断丰富工作内容、提高工作水平,努力使团的工作与时俱进、团的事业永葆活力。要坚持深入基层、走进青年,尊重青年主体地位,切实改进工作作风,竭诚服务广大青年,坚持问需于青年、问计于基层、问效于社会,积极为广大青少年成长发展、实现梦想提供服务。
关于中国和俄罗斯关系,习近平指出,中俄互为最主要、最重要的战略协作伙伴,中国人民对俄罗斯人民怀有深厚的感情。两国关系在各自外交全局和对外政策中都占据优先地位。这次访问俄罗斯,体现了中方对中俄关系的高度重视,也体现了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高水平和特殊性。两国要巩固战略和政治互信,增强在涉及对方核心利益问题上的相互支持;扩大务实合作,深化人文交流;密切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的协调和配合,维护世界和平、安全、稳定。我期待着访俄期间同普京总统就进一步发展两国关系深入交换意见。
关于中国和南非关系,习近平表示,建交15年来,中南关系实现了从伙伴关系到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历史性跨越。中南同为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视对方为自己的发展机遇和对外战略的重要支点,双方合作越来越具有战略影响和全球意义。
关于中国和非洲关系,习近平强调,中非同属发展中国家,有着广泛共同利益。中非合作是全方位和互利共赢的。中国衷心感谢并铭记非洲朋友在涉及中国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问题上所给予的坚定支持和宝贵帮助。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都会一如既往做非洲和平稳定、繁荣发展、联合自强、平等参与国际事务的支持者和促进者。
关于中国和印度关系,习近平指出,中印是两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一起走和平发展、合作发展道路,是两国共同利益所在,对亚洲和世界也是一件大好事。当前,中印两国都在加快发展,双方要抓住机遇,扎实推进各领域交流合作,照顾对方核心关切,妥善处理两国间存在的问题和分歧,把中印关系提高到新水平。
关于中国和巴西关系,习近平指出,当前,中巴关系正处于历史最好水平,战略性和全局性日益凸显,两国发展利益从未像今天这样紧密相连。我相信,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两国合作一定能够不断取得新突破,既促进两国更好实现可持续发展,又有利于两国增强抵御国际经济风险的能力。
关于金砖国家合作,习近平指出,当前,包括金砖国家在内的一大批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快速发展,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重要力量,这顺应了和平、发展、合作的时代潮流。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必须反映世界经济格局的深刻变化,增加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金砖国家合作有利于促进世界经济更加平衡、全球经济治理更加完善、国际关系更加民主。中方期待德班会晤向国际社会传递团结、合作、共赢的积极信息。
关于中国改革发展,习近平强调,中国共产党在中国执政,就是要带领人民把国家建设得更好,让人民生活得更好。中国共产党必须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更好为人民服务。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开创发展新局面,就必须实现改革新突破。我们将加强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体制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随着形势和条件的变化而向前发展。我们愿意借鉴人
类一切文明成果,但不会照抄照搬任何国家的发展模式。中国的改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只有走中国人民自己选择的道路,走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最终才能走得通、走得好。
关于中国同世界的关系,习近平强调,中国人是讲爱国主义的,同时我们也是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胸怀的。随着国力不断增强,中国将在力所能及范围内承担更多国际责任和义务,为人类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中国将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我们也希望世界各国都走和平发展道路,国与国之间、不同文明之间平等交流、相互借鉴、共同进步,齐心协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在回答关于中国领导人的工作状况的提问时,习近平表示,中国是一个大国,人口多,国情复杂,领导者要深入了解国情,了解人民的所思所盼,要不断增强工作能力,要有“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自觉,要牢记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牢记责任重于泰山,丝毫不敢懈怠,丝毫不敢马虎,必须夙夜在公、勤勉工作。人民是我们力量的源泉。只要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完成不了的任务。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王沪宁,国务委员杨洁篪,外交部部长王毅参加上述活动。
新华网北京2月24日电中共中央政治局2月23日下午就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行第四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依法治国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不断开创依法治国新局面。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李适时、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沈德咏、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胡泽君、司法部部长吴爱英、国务院法制办主任宋大涵结合实际工作,就这个问题发表了意见。
中共中央政治局各位同志认真听取了他们的讲解,并就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发表了讲话。他强调,我国形成了以宪法为统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我们国家和社会生活各方面总体上实现了有法可依,这是我们取得的重大成就。实践是法律的基础,法律要随着实践发展而发展。要完善立法规划,突出立法重点,坚持立改废并举,提高立法科学化、民主化水平,提高法律的针对性、及时性、系统性。要完善立法工作机制和程序,扩大公众有序参与,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使法律准确反映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更好协调利益关系,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
习近平指出,要加强宪法和法律实施,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权威,形成人们不愿违法、不能违法、不敢违法的法治环境,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行政机关是实施法律法规的重要主体,要带头严格执法,维护公共利益、人民权益和社会秩序。执法者必须忠实于法律。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努力以法治凝聚改革共识、规范发展行为、促进矛盾化解、保障社会和谐。要加强对执法活动的监督,坚决排除对执法活动的非法干预,坚决防止和克服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保护主义,坚决惩治腐败现象,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必追究。
习近平强调,我们提出要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所有司法机关都要紧紧围绕这个目标来改进工作,重点解决影响司法公正和制约司法能力的深层次问题。要坚持司法为民,改进司法工作作风,通过热情服务,切实解决好老百姓打官司难问题,特别是要加大对困难群众维护合法权益的法律援助。司法工作者要密切联系群众,规范司法行为,加大司法公开力度,回应人民群众对司法公正公开的关注和期待。要确保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
习近平指出,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任何公民、社会组织和国家机关都要以宪法和法律为行为准则,依照宪法和法律行使权利或权力、履行义务或职责。要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在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引导全体人民遵守法律、有问题依靠法律来解决,形成守法光荣的良好氛围。要坚持法制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广泛开展依法治理活动,提高社会管理
法治化水平。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把法治建设和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他律和自律紧密结合起来,做到法治和德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习近平强调,我们党是执政党,坚持依法执政,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具有重大作用。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各级党组织必须坚持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依法办事,带头遵守法律。各级组织部门要把能不能依法办事、遵守法律作为考察识别干部的重要条件。
习近平指出,今天,神舟十号飞船成功发射、准确入轨,我国第五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首战告捷。此时此刻,我的心情和大家一样,感到十分高兴和激动。
习近平指出,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党中央作出实施载人航天工程重大战略决策以来,航天战线的同志们秉持航天报国的理想和追求,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开拓进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同志们为祖国航天事业建立的卓越功勋,党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
习近平说,神舟十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第二步第一阶段的收官之战,对巩固和完善空间交会对接技术、推动空间实验室和空间站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他希望同志们总结经验、再接再厉,精心做好各项后续工作,确保任务取得全面胜利,在实现航天梦的征程中谱写新的壮丽篇章。
第四篇:系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十八大前后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论述
系统学习总书记十八大前后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论述
2015年02月09日 09:35:32 来源: 学习时报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一论述是一项重大理论创新,对于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将产生深远影响。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从“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到“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三十五年来,我们党在对计划和市场、政府和市场关系的认识上艰辛探索、不断深化,并取得历史性突破。习近平同志多年来对市场规律的实践探索和论述,就生动体现了这一探索过程。
市场的价值法则使许多人变得聪明能干起来。
在正定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对发展商品生产、运用市场规律倾注了极大精力。1983年12月22日,习近平同志在发展商品生产三级干部会议上指出:目前,正定县正在经历着一个大转变,就是由不重视商品生产转变到重视商品生产;由自给半自给的经济转变到商品经济的轨道上来。广大农村正在经历着一场伟大的历史性变革,我们要继续放宽政策,搞活农村经济,使农民有更多的发展余地,必须走发展商品生产的道路,一定要树立“不抓农业不稳,不抓工业不富,不抓商业不活”的指导思想,站在发展商品经济的高度上总揽全局。他强调,认定优势,发挥优势,是加快商品生产发展的前提条件。他还指出,商品经济是一种开放性经济,要加快其发展,必须实行开放性政策,把内部的和外部的各种有利条件都充分利用起来。对于企业,习近平同志指出,过去办企业靠的是国家计划,现在不行了,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相辅相成,短一不可,特别是社队企业,主要靠市场调节。如果我们仍寄希望于靠计划、靠包购包销,那就只能是坐以待毙。针对有些同志的埋怨情绪,他说:“要埋怨的话,先埋怨自己,为什么没有市场竞争的思想准备。”
在1984年1月的正定县委常委(扩大)会议上,习近平同志强调指出,要把农村经济工作的重点转移到大力发展商品生产上来。各级领导都要用商品经济的观点,从流通、信息、人才、技术、政策等方面总结经验,采取措施,搞好改革,做好工作,使我们领导的思想、作风、管理手段等适应发展商品生产的需要。
1984年2月,习近平同志在正定县委工作会上专门谈到强化发展商品生产手段,抓好信息,搞活流通,加强协作和联营问题。他指出,信息是一个社会概念,它是社会共享的人类一切知识、学问以及从客观现象提炼出来的各种消息的总和。信息是商品生产的耳目和神经系统,有人把当今世界称为“信息世界”,把捕捉信息看成是搞活经济的必不可少的手段,可见信息的重要。正定县经济起飞的速度快慢,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于信息工作的好坏。他提出要形成一个以县信息中心为中枢的“蛛网型”信息网。要有计划地在全国各地设立固定信息点,广辟信息渠道,并学会捕捉、分析和利用信息,使信息尽快转化为财富,转化为生产力等。习近平同志指出,流通是商品生产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抓生产必须抓流通。供销社体制、信用社体制都要改革。要鼓励农民个体进入流通,大力发展和支持个体商业服务性行业,大力发展和支持流通领域里的重点户、专业户,使他们成为流通领域的重要补充力量。要通过多种渠道,扩大和争取市场,主攻石市,挤入京津,咬住晋蒙,冲向全国。有条件的要力争打入港澳和国际市场。千方百计使正定县商品流通处于纵横交错、四通八达、常流不溢的良好状态。习近平同志还提出,要拿出全身解数,采取一切办法,争取协作单位。不要怕大人物事繁难请,不要怕大机关高门坎难进,不要怕请不动,不要怕吃闭门羹,上层不通走下层,官方不通走民间。要大力发展合资联营企业,一只手要伸出去,以较优惠的条件,吸引外来资金到正定县投资办厂或联营办厂,争取城市工业向正定县扩散。另一只手要抓住本乡本土,通过国营与国营、国营与集体、集体与集体、集体与个体、个体与个体等多种形式的联营,集聚社会闲散资金,发展正定经济。
在发展正定商品经济中,习近平同志反复强调市场的重要性。他指出,市场的价值法则使许多人变得聪明能干起来。要依托城市,大力发展商品生产,城市需要什么我们就种什么,城市需要什么我们就加工什么。在实践中正定总结出一套依托城市的诀窍:投其所好,供其所需,取其所长,补其所短,应其所变,被群众称为“二十字经”。根据实际,习近平同志领导大家大力开发“缝隙经济”,积极为石家庄市拾遗补缺,努力开拓商品生产门路。他提出,必须运用价值规律这个杠杆,依靠市场调节,扬己之长,填大工业、大城市生产生活之缺。寻缝觅隙,挤进去,站住脚。城市缺什么,就补什么。这不仅包括擀面杖、笤帚、拖把之类的普通日用商品,也包括一些在城市不好安排的高级化工产品。正定的同志把这种运用市场调节规律填补计划经济不足,以拾遗补缺、劳动密集型和小型分散为主要特征的小商品生产称为“缝隙经济”。所谓“缝隙”,既有空间上的“缝隙”,也有时间上的“缝隙”。空间上的“缝隙”,如国家计划之不周,城乡结合部的薄弱环节,大工业各行业之间的空档,市场上的供求矛盾,区域上的经济差异等都有“缝隙”可钻。时间上的“缝隙”,如农闲冬闲季节,工前工后的空余时间,也都有转化为经济效益的可能。所以,只要充分利用这些时间和空间上的“缝隙”,必然会形成新的生产力。
要树立“市场为主导”的战略思想。
在宁德,习近平同志提出,经济建设就是最大的政治,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是闽东脱贫致富的根本出路。1989年他在论畲族经济的发展时强调:要树立商品经济观念,这是开放的前提条件。畲族经济的发展,既需要外力的帮助和推动,更需要内在活力的启动。要启动内在活力就要把原始的、自然经济的封闭保守的观念,改变为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新思想、新观念。
习近平同志指出,今后闽东的发展,不但需要艰苦奋斗的精神,更需要寻找适合闽东经济的道路,其指导思想归结为“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注重效益”。遵循这个指导思想,闽东的经济发展要处理好六个关系,包括:长期目标和近期规划的关系、经济发展速度与经济效益的关系、资源开发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生产力区域布局中的山区与沿海的关系、改革开放与扶贫的关系、科技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他强调:开发和扶贫对闽东来说,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所以都应统一于商品经济规律的运动之中。针对资源开发问题,他强调:资源开发有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市场需要,从立足于本地资源这个角度看,我们很有必要树立“市场为主导”的战略思想,并由此确立一条“市场—技术—资源”的发展战略。自然资源不等于经济资源,自然优势也不等于经济优势。自然资源只有同市场结合,才是经济资源。利用和开发资源必须着眼于社会需要,商品必须是市场需要的商品。
深化市场取向的改革,关键是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在浙江,习近平同志从浙江改革开放的实践出发,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市场和政府的关系等问题做出过很多重要阐述。
他深刻指出,市场经济必然是法治经济,强调市场经济的高效率就在于价值规律、竞争规律、供求规律的作用,但发挥市场经济固有规律的作用和维护公平竞争、等价交换、诚实守信的市场经济基本法则,需要法治上的保障。如果不从法律上确认经济实体的法人资格,企业就不能成为真正的市场竞争主体。如果缺乏维护市场秩序的法治保障,市场行为就会失当,市场信息就会失真,公平竞争就会失序。如果缺乏对不正当市场行为进行惩防的法治体系,守信者利益得不到保护,违法行为得不到惩治,市场经济就不能建立起来。从这个意义上说,市场经济就是法治经济。
他多次提到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指出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前提,是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重要条件,是经济和金融正常运行的根基。诚实守信,从古至今都是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在现代市场经济制度中显得更为重要。诚实守信的基本表现是言必信,行必果,体现在市场经济和企业发展中就是要更加注意信用和品牌。信用是市场经济的通行证,也是企业发展的基础,良好的信用可以带来融资的便利、社会的认可和企业价值的提升。人无信不立,商以诚待人,业靠诚信创。他倡导在全社会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让守信者得实惠,失信者砸饭碗。进一步完善企业和个人征信体系,加快信用制度建设。要充分发挥政府在信用建设中的表率作用,树立诚信的形象,建设“信用政府”。
他深入探讨政府与市场“两只手”的关系,指出深化市场取向的改革,关键是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即“看得见的手”与“看不见的手”这“两只手”之间的关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起作用的只有政府这一只手,所以在改革初期重点是突出市场这只手,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要切实转换政府这只手的职能,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法治政府,发挥好、规范好、协调好这“两只手”的关系。改革逐步推进到一定的时候,“两只手”应该是这样的关系:在经济社会协调上,市场这只手更多地调节经济,政府这只手则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在经济运行上,市场这只手调节微观领域的经济活动,政府这只手用来制定游戏规则、进行宏观调控;在公平与效率上,市场这只手激活效率,政府这只手则更多地关注公平;在城乡发展上,城市的发展更多地依靠市场这只手的作用,农村的发展则由政府这只手承担更多的职能。当然,这是需要一个过程的,但必须沿着这个方向,不断深化改革。
在深入实施“八八”战略、推进浙江经济新发展的实践中,习近平同志提出了大量有关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精辟见解。
他提出,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不是权宜之计而是治本之策。我们要正确处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与加强宏观调控的关系,准确把握和积极落实双稳健政策。“稳健”是相对于扩张性政策和紧缩性政策而言的,是一种有保有压、有伸有缩、上下微调、松紧适度的宏观调控政策。实施双稳健政策,完全符合经济周期阶段性变化的客观趋势,完全符合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相机决策、反向操作的规律性。
他要求进一步加强现代产权制度建设,推进省属国有企业产权多元化和民营企业的制度创新,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从根本上解决低水平重复投资问题;另一方面,他强调:在国有企业改制和国有产权转让的具体操作过程中,为推进改革,可以制定和实施一些必要的配套政策,但必须守住一条“底线”,就是一定要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决不能出现低估贱卖、暗箱操作、自卖自买的现象。
他热情支持民营经济的发展,坚持观念创新、体制机制创新、技术创新、服务创新,尊重和发挥群众的首创精神,使千百万农民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不搞“成分论”,不限制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比例、发展速度、经营方法、经营规模,使个体私营者在政治上有荣誉,社会上有地位,经济上有实惠,事业上有作为。在实践中对非公有制企业,在政治上给予关心,在权益上给予保障,在政策上给予扶持。对个私企业做到登记注册平等、税收管理平等、规费标准平等、金融贷款平等、市场准入平等;鼓励民营企业进入一些关系国计民生的制造业特殊领域,鼓励民营企业参与重化工业、装备制造业重大工业项目的投资、建设和经营,鼓励有条件的私营企业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促进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大发展、大提高。
在经济协作方面,习近平同志提出要接轨上海,参与长三角地区交流与合作,强化区域分工、互补协作意识,淡化“楚河汉界”。努力实现市场相通、体制相融、资源共享、交通共连、人才互通、产业互补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合作等。
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多次谈到市场经济,强调指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二者是有机统一的,不是相互否定的,不能把二者割裂开来、对立起来。新形势下,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坚持在实践中深化学习、在学习中深化实践,不断研究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学会正确运用“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成为善于驾驭政府和市场关系的行家里手。我们一定要认真贯彻总书记要求,不断提高对市场规律的认识和驾驭能力,正确处理市场和政府关系,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上迈出新的步伐。
(梁言顺 作者兼任中央党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秘书长)
第五篇:系统学习研究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十八大前后重要讲话和著述
追本溯源 融会贯通
——系统学习研究宣传总书记十八大前后重要讲话和著述
作者:何毅亭 《光明日报》(2015年02月04日 13版)
编者按
中央党校校委在深入学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过程中,组织力量集中学习研究了总书记十八大前后重要讲话和著述,形成了系列文章,自2015年1月底起在《学习时报》连续刊发。本刊拟对部分文章予以转摘,今天摘登该系列文章的第一篇。
中央党校校委在深入学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过程中,组织力量对总书记担任县、市、省主要领导和中央政治局常委期间发表的讲话和著述进行了集中学习研究。我们深深感到,总书记十八大之前的讲话和著述,记录了他在不同阶段、不同层面、不同领域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实践探索,展现了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各个方面的深邃思考,体现了他作为马克思主义者的坚定政治立场、价值追求和思想风范,给人以莫大教益。
一是习总书记十八大以来系列重要讲话中的绝大多数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在他这些讲话和著述中都能找到原点
比如,在30年前,时任正定县委书记的习近平就专门讲到综合改革问题,提出对改革的认识和改革的方法论;他注重探索市场经济规律,1989年在宁德鲜明提出:从立足于本地资源这个角度看,我们很有必要树立“市场为主导”的战略思想;对于作风建设,他一贯强调,1983年在正定曾主持制定《关于改进领导作风的六项规定》等等。
二是习总书记十八大之前的讲话和著述内容丰富,有不少专题逐渐为人所知,有必要进一步挖掘和研究
比如在宁德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曾对“贫困”有精彩论述。提出,我们不担心说错什么,只是担心“意识贫困”,没有更加大胆的改革开放的新意;也不担心做错什么,只是担心“思路贫困”,没有更有力度的改革开放举措。“摆脱贫困”,其意义首先在于摆脱意识和思路的“贫困”,只有首先“摆脱”了我们头脑中的“贫困”,才能使我们所主管的区域“摆脱贫困”,才能使我们整个国家和民族“摆脱贫困”,走上繁荣富裕之路。此外,他对“滴水穿石”精神的提倡、在浙江对“困难”的诠释等,也都内涵丰富,很有新意。
三是习总书记十八大前后的讲话和著述有不少一以贯之的思想观点
比如对于学习、人才等问题,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长期思考;对于“功成不必在我”的政绩观,习近平同志一贯弘扬、身体力行。他在正定就开始讲“功成不必在我”。在宁德强调各级领导干部应时刻牢记“欲速则不达”“过犹不及”的道理,克服经济建设中急躁情绪和短期行为,做长期艰苦的努力。在浙江时他多次指出,领导干部要以正确的政绩观为指导,“功成不必在我”,要甘于做铺垫性的工作,甘于抓未成之事。他深入阐述“潜绩”和“显绩”的关系,大力提倡“接力赛”的意识,指出成功之道在于锲而不舍,要像接力赛跑那样一棒一棒地接下去,在前任的基础上添砖加瓦。他强调这样的政绩观是一种政治品格,领导干部应当牢固树立并持久践行。
四是习总书记十八大前后的讲话和著述,体现了志存高远、勇于担当、内敛厚重的政治品格和精神世界
在十八大之前的讲话和著述中,有不少文字真实反映习近平同志的家国情怀和政治品格,给人留下深刻印象。革命传统和革命理想始终是习近平同志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对人民,他始终保持敬仰热爱之心。上山下乡的经历,更使他形成了一种深厚的黄土地情结、为民情结。他曾充满深情地说,回想起陕北7年的劳动锻炼,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中,在一度被剥夺一切权利的情况下,我还能为人民群众做事,现在情况好了,为什么不能更好地为人民群众多做实事呢?
对于自己的成绩,习近平同志始终保持虚怀若谷、谦虚谨慎的态度。在正定,他曾多次拒绝采访宣传。他清醒地指出,对领导干部不是不可以宣传,但不能多,并要把握好宣传分寸。世界上没有至善至美的东西,你把一个人说得完美了,人们就不相信了。后来在浙江他也说,天下无尽善尽美之事,世上无十全十美之人。问题在于往往自病不知,识己更难。因此他提醒领导干部用“欣赏”的眼光看别人,用“挑剔”的心理看自己。在工作中,他特别注意维护团结、与人为善,提出要正确对待自己和别人,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与人为善,常怀善念。
五是习总书记十八大前后的讲话和著述具有共同的文风特色
习近平同志特别重视改进文风。在浙江他曾尖锐指出,现在存在一种很不好的文风,喜欢写长文章,讲长话,但是思想内涵却匮乏得很,把那些又长又臭的裹脚扔到垃圾桶里去,其实诀窍很简单,可用郑板桥的对联概括为“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在兼任中央党校校长期间,他针对新的情况专门论述文风问题,强调要努力克服长、空、假的不良文风,积极倡导短、实、新的优良文风。
习总书记本人的讲话具有独特的语言风格魅力,形象生动,语言犀利。如他在正定批评那些怕担风险的同志是“还没抬脚就怕摔跟头,那就寸步难行,什么事也干不成”;在宁德,他引用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访华归国之际的名言“什么都没丢,就是留下了一颗心”,来表达自己离开闽东的依依惜别之情;在浙江,他直言“在推杯换盏中放松了警惕,在小恩小惠面前丢掉了原则,在轻歌曼舞中丧失了人格,这样的例子并不鲜见。小事当慎,小节当拘,这是对领导干部的金 4 玉良言”,等等。这些论述与他十八大以来已广为人知的经典语句的文风特色是完全一致的。
总起来说,总书记十八大前后的讲话和著述是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在实践基础、理论渊源、思想内涵、语言风格等方面具有内在的继承性和一致性,共同构成了一个科学的思想理论整体。我们认为,对总书记的讲话和著述,既要及时学、跟进学,第一时间学习习总书记最新发表的重要讲话,做到“学新用新”;又要深入学、系统学,深化对十八大前讲话和著述的学习研究,做到“温故知新”。唯有追本溯源,才能探寻历史轨迹,把握思想脉络,更好地从发展的角度领会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把握总书记十八大前后讲话和著述的内在联系,进而在理解讲话精神上形成丰富的、立体的、历史的认识,推动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扎实有效地不断向深度和广度拓展。
(作者系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中央党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主任。本文刊于《学习时报》2015年1月26日1版,本刊刊登时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