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文为心声,有感而发——如何写好小学记叙文人与事的发言稿
文为心声,有感而发
——如何写好小学记叙文的人和事
各位同学,作文有很多文体,有写人的,有写事的,有写景的,也有状物的。而老师今天想简单谈谈记叙文中的人和事。
在开始今天的正式讲课之前,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你喜欢写作文吗?
有没有想过,自己写的为什么要(喜欢)写作文?
我们写的又是什么呢?(这位同学真不错,他把什么是作文都说出来了。)其实我们写的只是我们所想写的而已。
作文是按一定语言组织,表达自己内心想法的文字。
比方,我今天看到一个人,觉得他请有趣的,想写一写他。就涉及到记叙文中的写人。
我们要如何写好一个人呢?要注意二点,刻画人物和记关于人的事。我们先来看一看怎么刻画人物
刻画人物,就是要对最能表现人物思想感情、性格特点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方面进行描写。刻画一个人物,要写一写他的外貌,是通过对人物的容貌、神情、衣着、姿态、语调、外貌特征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种方法。人物的的外貌和人物内心世界密切的联系,具体说:通过外貌描写,使人物的形象更丰满,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通过外貌描写,揭示人物的身份;通过外貌描写,展示人物在特定场合的内心世界;通过外貌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精神面貌和思想品质。
总之,外貌描写要和表现人物特点、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紧密配合。外貌描写要传神,切忌脸谱化,反对那种部分主次,从头写到脚、千人一貌的写法。有了外貌,只要这个人不是哑巴,就可以写一写他的语言了。
语言描写有对话和独白两种。
对话是两个人或几个人的谈话;独白是人物的自言自语。语言是人物内心世界的直接表露,对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起重要作用。有个性特点的语言可以起到“闻其言,见其人”的作用。语言描写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文章中人物的语言要精心筛选,把那些足以能表现人物的个性特点、最能表现中心思想的语言,写进文章中;二是好的语言描写,一定是符合当时的情景,符合人物的性格、身份、性别、年龄和文化修养等方面的特点。对话描写有四种形式:说的话写在后面,说话人后面用引号;说的话在前,说话人写在后,用引号、句号;前后各引一句或几句,中间交代谁说的,用逗号;只写人物语言,不写说话人。这四种形式要根据实际需要灵活事业,避免行文死板。
有了外貌,有了语言,只要这个人是个手脚能动的人,应该也要写一写他的动作。
动作描写是通过人物的行动、动作,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的一种方法。一个人的行为、动作,往往是他的思想感情、性格特征的最真实的外化。看一个人,不仅要听他怎么说,更要卡他如何做,正所谓“听其言,观其行”,因此,动作描写是直接刻画人物形象,展示人物精神面貌,把人物写“活”的重要手段。那么,怎样描写人物的动作呢?
首先,要选择关键性的动作来写。一个人做事的时候,会有许多动作。但他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把这些动作一个不少地都写出来。这就要求选择那些关键性的、最有意义的动作来写。其次,要写准确。同一个动作可以用很多动词来表示,但只有那些有特色,最能反映人物气质的动词,才能把人写“活”。有一位作家说过,最难的不是写动作,而是写出有特点的动作,从动作中写出人来。外在的东西我们都容易看得到,写得出来,有些内在的东西就得让我们感同身受,设身处地为他着(zhuo)想了。那就是
心理的人物内心的活动,是无声的语言。人物内心世界,指人物内心的喜、哀、乐、忧伤、犹豫、嫉妒、向往等复杂的感情。在写人的文章中,恰当地描写人物心理,可以更有效地刻画人物,突出中心思想。心理描写的要求是:要真实,要有根据;人物的心理变化要自然,合情合理;心理描写要为文章的中心思想服务;在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时,要客观、谨慎,不能以己之心,度人之意。
小学生作文时,大多采用第一人称(“我”活“我们”),采用这种人称作文,就不能用“他想” 的形式来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因为“我”不可能钻到别人的脑子里去看。此时,可以换一种方式——在描写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上下功夫,这样可能更合情理,使人感到真实可信。
其实人物单纯的人物刻画是不能够很好的反应一个人的,大家也看到了刚才展示的很多例子中还包括了人做的事情。通过一些事,也是能够很好写清楚一个人的。
在写事情的时候,要选择典型的事例。所谓典型,就是能集中反映中心思想的事,能够表现人物的好思想、好品质、美好情感的事。对小学生来说,选择典型事例,要着眼于小事,选择那些最能反映深刻意义的小事。这样的事表面上看,都是普普通通的凡人小事,但是其中却蕴涵着深刻的意义,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小中见大”。
以上就是怎么写好人,接下来我们谈一谈,如何写好“事”
写事要求清楚、具体。一件事情的发生,总离不开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记叙文六要素”。把这六个方面写清楚了,才能让读者明白究竟是一件什么事。同时,还要寓理于事,即通过一件事或几件事来说明一个道理。在六要素当中,起因、经过、结果是事情的主要环节。其中,“经过”部分又是事情的核心,是全文成败的关键所在。在小学生的作文里,“经过”部分写得不具体是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小学生的继续文不感人,平淡乏味,这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那么到底怎样写事呢?
一是把“经过”部分分成几个阶段,然后按照先后顺序一层一层地写得清楚。写的时候多文几个“后来怎样”,文章就具体了。
二是注意材料的详略,有所侧重。对一些重要的过程、场面要细致描绘,使读者有如身临其境。
三是对事件中的人物,特别是主要人物,当时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又是“怎么想的”,一定要写具体。
其实,在记叙文中,人和事是不可分的,关键是看题目如何要求。
要求写事的题目,文中的人要为事服务;要求写人的题目,文中的事必须为人服务。写人为主的记叙文,就是要通过一件或几件事,来表现人物一种或多种品质。写人的继续文,叙事不要求完整;记事的记叙文,虚实要求完整,而且要贯穿文章始终。
最后再送给大家一句话:
用积累的好词好句,写下自己对生活的感悟,那么你会更加喜欢上写作文的。
第二篇:文为心写——“文学,读书与成长座谈会”发言稿
文为心写——“文学,读书与成长座谈会”发言稿
文为心写——“文学,读书与成长座谈会”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在座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是我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活动,说实话还是有一些紧张的,幸好这个话题于我而言不太陌生,所以还能谈谈自己的看法。
我觉得世间的大部分问题都可以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逻辑顺序来解决,咱们这个话题也不例外。所以呢,首先我要谈谈我对“文学是什么”的一些看法。我觉得,文学是一种将语言文字用于表达社会生活和心理活动的学科,属于社会意识形态范畴。正因为它属于社会意识形态范畴,有着强烈的个人主观性,所以文学才会因地域不同而有东西方文学之分,因表达体裁不同而有诗歌散文之分,因创作理念不同而有浪漫与现实之分。文学情怀也由此而生。我喜欢?诗经?里讲述的爱情,我喜欢?史记?里记载的历史,我喜欢唐诗的韵律和宋词的婉约,我喜欢元曲描述的世间百态。文学,就是把生活艺术化。
如果说,文学的存在,只是为了把生活艺术化,那么它存在的必要性就要大打折扣了。曹丕在《典论·论文》中说:“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说的就是文学的社会作用。其实,往小了说,文学最基本的功能就是引发读者共鸣,给人以启迪,促进人成长。在浩瀚如烟的文学作品中,蕴含着穿透时空的人生哲理:孔子教导我们:“敏而好学,不耻下问。”韩愈告诫我们:“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欧阳修说过:“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道理无谓大小,文学不论时代。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四大名著应是必读文学作品。“居庙堂之高而读三国,处江湖之远必阅水浒。修身养性炼心而有西游,世态起落看透方悟红楼。”读了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才知道什么叫做“天地间第一等至情文学”,才懂得父爱无言,伟岸如山是怎样的感情。读了老舍先生的?茶馆?,才了解旧社会的腐朽黑暗,才会更加珍惜现在的国泰民安。读了冰心先生的?小橘灯?,朴质温婉的语言中蕴含着催人奋进的精神力量,而我也深深地被“小姑娘”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所感染。每一部文学作品,读来都是一种成长。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要阅读文学作品的原因。
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解决完了,下面就要说说怎么办了。文学有三种载体:口头、书面和网络。书作为文学最重要的载体,与文学密不可分。古人云:“人不读书,则尘俗生其间,照镜则面目可憎,对人则语言无味。”读书,便是把文学对人性情的影响付诸实践。三毛说:“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过眼烟云,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开卷固然有益。但并非泛读得愈多愈好。读书不在多而在乎选择精当,更重要的是读得彻底。与其读10部无关轻重的书,不如以读10部书的精力去读一部真正值得读的书。一本好书,读来就像春天里一幅淡雅的水墨画,陶冶情操;就像夏天里一缕清凉的微风,拂过心田;就像仲秋里一轮皎洁的明月,“月圆是诗,月缺是画”;就像冬季里无暇的落雪,清洁心灵。读一本好书,如涓涓细流,轻轻缓缓淌入心田,令视野更开阔,眼界更辽远。“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两句诗一直是我循守铭记的座右铭。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为了读书,匡衡“凿壁偷光”;为了读书,车胤“囊萤映雪”;为了读书,李密“牛角挂书”。是周朝浩瀚的书籍成就了老子的《道德经》,是“头悬梁锥刺股”的苦读让苏秦身挂六国相印,是“读书破万卷”铸就了杜甫的“诗圣”之名。一直很欣赏一句诗:“胸藏文墨虚若骨,腹有诗书气自华”。做一个喜爱而又认真读书的女子,淡雅如画,清香如花。安静素然,墨韵清染。于漫卷诗书中,散发出清淡的墨香气质,那是浓妆艳抹修饰不来的,是乔装改扮包藏不了的,或温雅,或脱俗,或不卑不亢,或典雅大方,从李清照、卓文君,到张爱玲、林徽因,油然而升华的,是一种脱俗的气质。
一年四季,都是读书的好时节。“莺啼燕舞,小桥流水飞红”的春天,最适合读诗歌;“纱厨藤簟,玉人罗扇轻缣”的夏天,最适合读小说;“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的秋天,最适合读散文;“竹篱茅舍,淡烟衰草孤村”的冬天,最适合读戏剧。文为心写,诗为情吟。我想,读一本好的文学作品,让书香伴随我们成长,这才是我们今天座谈会主题的真正含义。
第三篇:《有效教学—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问题与策略》心得体会 估算,怎样为好?
《有效教学—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问题与策略》学习心得体会
估算,怎样为好?
勺窝乡希望小学 马泽
2014年7月10日,在勺窝乡教育管理中心左桎英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学习了“估算,怎样为好?”,我有以下几点心得:
一、案例分析。
估算是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的一项内容,也是数学教育界一致认为的一个相当重要的数学技能,《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在第二阶段“教学建议”中指出:“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修订本)》中也提出在各年级应适当加强估算,在“重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中提出要重视培养学生的估算习惯和能力。并把原来作为选学的估算作为必学内容。但是至于如何加强估算教学,目前广大教师仍然处于探索阶段。
案例: 这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一节数学课的教学片段,课题是《乘法估算》。师:同学们以前有没有学过估算? 生:学过。师:试着估算这两个题目:59×4,296×6。师:你们是怎么做的,又是怎样想的呢? 生1:把59看成60,那么59×4可以估算得到240。生2:把296看成300,那么296×6可以估算得到1800。
师:看来同学们学得不错。那么我们再来看看下面这道题,59×41该怎样估算呢? 生3:我算的是2460。
师(有些疑惑):他说的对吗?(示意生3坐下)生4:不对,应该是2400。师(满意的):哦,你是怎样想的呢? 生4:把59看成60,把41看成40,那么59×41可以估算成2400。(这正是书中的方法)„„
就此片断来看,这位教师较好地利用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迁移到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上来。但至少也有这样几个值得思考的问题:(1)为什么要学习估算?估算是“估”还是“算”?(2)估算的方法是否可以多样化呢? 我想这些问题的回答要建立在对估算的正确认识上才能真正得以解答。
二、精算和估算。
在计算教学中,我们习惯了算出问题的精确结果,这样的计算成为精算。但随着科学技术变迁日益加快,信息大量涌入社会,人们的工作节奏和生活节奏大大的加快,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估算的次数逐渐的增多,如外出购物时对要付钱数的估计,考试结束后对可能得到的分数的估计,走进一个会场对会场中可容纳人数的估计等,都要用估算的方法。因此估算能力越来越成为现代社会成员中一种必不可少的基本素质养。
可见,估算实际上就是一种无需获得精确结果的计算,是个体依据条件和有关知识,通过观察、比较、判断、推理等方式对事物的数量或运算结果做出的一种大致的判断。59乘以41,可以估算得到2400,也应该可以估算得到2460,但是有些教师指认为2400正确,因为这正是书中的答案。教师之所以会在课堂上这样处理,还是因为把估算当成了精算来教,过分的强调了估算答案的唯一性。
我们要认识到估算实际上就是一种无需获得精确结果的计算,是对计算结果做出的一种大致判断。其所得结果也只是在一定范围内对答案的估计。
在小学课程中发现许多:“估一估,一枚大头针大约长多少”,“玩具店大约有70种玩具”,这些也是估算吗?其实这是“估量”而不是“估算”。估算是对计算的估计,而估量是对度量和数量的估计,这两者是不同的。小学阶段是基础教育阶段,从小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有助于学生进一步学习其他数学内容。在小学教学中有许多与估算有关的内容,如试商、求近似值、验算等。这里特别提到,在小学数学中估算教学的基础是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估算教学不但要追求计算结果的准确,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探索估算的思考过程和方法,并从中体会估算在实际中的价值,因此估算既要重“估”也要重“算”!估算和精算是学生应该具备的两种相辅相成的计算能力。
估算能力发展应早于精算能力。
首先,从运算的认知过程与结果上看,估算具有直觉化、跳跃化与内隐化的特点,它相对于精确计算程序化、精确化与外部化的特点来说,要简单、开放得多。
其次,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在购物、开展活动中不自觉地进行估算。估算已成为解决生活问题的一项技能。
第三,估算教学中还渗透了一些思维训练,估算的思想中有着简算的思维含量,它的教学对于以后大数量之间的简便计算有着很大的技能迁移。
由此可见,从小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全面发展是有着重要作用的。
三、估算与数感 估算与解决问题。
1、估算与数感。
估算的教学还可以促进学生数感的形成,发展学生的数学直觉。
课程标准中提到,要发展学生的数感,而数感的具体表现中就有:“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做出解释。”为什么把估算作为数感的具体表现呢?
“数感”一词出自英语,可翻译成数感、数觉或数意识。说到数感,使人会联想到“语感”、“方向感”、“美感”等一些词语,而这些词语中更多地包含了一种“直感”的涵义,也就是指人们对于某种特定的事物或现象或属性方面的敏感性,以及相关的鉴别判断能力,其过程是很直接而又迅速的,与之相关的思维更多的是形象思维。再看“数感”,就是要培养学生对客观事物和现象的数量关系方面的敏感性。而估算是个体依据条件和有关知识,对事物的数量或运算结果做出的一种大致判断。它的思维过程表现出较强的直接性,迅速性,这与数感的本质是一致的。因此,数感越好的人估算能力也就越强,估算能力越强数感也就越好。由此,我们再来看到这样的教学片断,当有学生把59×41估算成2460时,我们不妨分析一下这个结果的来历,即把59看成60,然后计算60×41=2460,这个结果与正确结果更为接近,应该说这是很好的方法,通过这个做法也能看出这位学生具有较好的数感和口算能力。这里教师的做法一定要得当,应该问一问学生这个结果是如何得到的,进一步去猜测这个结果性,发现学生回答中可贵之处,充分重视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估算与解决问题。
由于估算能力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需要学生时时处处注意观察生活中的许多常量(如一瓶矿泉水的容积),长此以往,有利于增强学生对周围事物的敏感性和主动捕捉信息的能力,锻炼他们的观察李,这实际上是再生活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养成估算习惯,有助于增强学生行为的计划性,更有利于对现实生活问题的解决,从而促进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对一个问题进行估算大致可以分为这样几个步骤:简化、转换和调整。从估算的过程和方法中看出,估算和学生的思维是密切相连的。由此可见,估算可以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和独创性。
估算的能力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因此还是将估算的教学渗透到日常的计算教学,重视估算的习惯的培养,才能更好地促进估算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建议。
估算要以准确熟练的基本口算为基础,要求学生能够具备把握数的大小关系的敏感性,分析估算误差时必须以理解运算意义为前提,估算与精算又相互渗透、相辅相成。因此估算具有综合知识的特征。但是估算教学并非无章可循,估算的方法灵活多样,答案也并非唯一,无论答案的表现形式还是精确程度,都要切合估算的目的或解决问题的需要。因此在估算教学中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1.创设情境,激发估算的欲望。
在估算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能给学生提供问题情境,让学生产生估算的愿望,而不是机械的看到“大约是多少”就是估算,要注意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2.鼓励估算方法多样。
小学数学中,常见的估算方法有:凑整法、规律法 3.加强估算的准确性。
估算的教学中让学生再“估一估”后再“算一算”是十分必要的,这样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估算的合理性,与真实数据之间的差距,从而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态度。4.培养估算的习惯。
估算的能力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因此还是将估算的教学渗透到日常的计算教学,重视估算的习惯的培养,才能更好地促进估算能力的培养。
通过今天的学习,使我更理解了不论选择何种估算方式学习,教师要积极给学生机会质疑,这是在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和质疑能力。
第四篇:《有效教学—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问题与策略》心得体会 该怎样表达为好?
《有效教学—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问题与策略》学习心得体会
该怎样表达为好?
勺窝乡希望小学 马泽
2014年7月15日,在勺窝乡教育管理中心左桎英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学习了“该怎样表达为好?”,我有以下几点心得:
一、案例分析。
1、数学课堂教学是学习数学语言的主渠道。
2、案例P118——120:《谁的表达更准确》、《一个值得怀疑的命题》。
3、案例分析、《谁的表达更准确》面对这么多得数学表达,教师也显得无从取舍了。究竟应该如何去表达数学?究竟什么事数学语言?我们天天接触数学,但是很少有人对数学语言进行专门系统的研究。譬如数学语言的产生、发展和形成;数学语言与一般语言有哪些不同,具有哪些特殊性;数学语言在促进人类文明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如何学好数学语言等等。
《一个值得怀疑的命题》中“谁能说一说,要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必须知道什么条件?”老师的这种说法正确吗?作为老师,每天都在课堂上用语言在传递着人类文明的一部分——数学,那么教师在数学课该使用怎样的数学语言?数学教学语言和数学语言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数学语言和数学教育又有着怎样的关系?
随着数学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学生在课堂上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时间的增多,那么学生该用什么样的语言来交流数学问题,是否要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数学语言和数学地思考又有着怎样的关系?
二、数学语言与数学学习。
1、数学语言.数学语言是一种日常生活语言,但它比日常生活语言更准确、更简单、更抽象,是一种高度抽象的专业语言,是一种以符号表达为主的特殊语言。
(1)、符号化:从数学符号的形成方式来看,现有的数学符号可分为象形符号、缩写符号和约定符号。
a、象形符号是用符号的形状特征唤起视觉表象来反映数学概念的符号。b、缩写符号多数是由数学概念的外文词汇的前一个或数个字母构成的缩写,也可以用汉语拼音的类似构造进行缩写。
c、约定符号的形成是与思维活动的习惯和历史有关的,并且具有思维的合理性等特点。
(2)、简洁性:数学语言非常简洁精确,它具有独特的价值,它是科学语言的基础。(3)、通用性:数学语言与一般语言相比,它具有无民族性、无区域性,它是世界上唯一的通用语言。
2、数学语言与数学学习。
语言是思维是的外壳,要说就得先想,没有脱离思维的语言。人们思维的过程与结果,必须通过语言表达出来,语言的磨练也讲促使思维更严谨更灵活,从而使两者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因此,数学语言与数学思维之间也有着密切的关系。
维果斯基说思维能够促进语言的掌握,语言也可能促进思维的进步,但也不是绝对的。他的观点给我们这样的启示,在小学数学阶段,思维活动可以促进数学语言由外部转向内部,再由内部转向外部,从而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
三、数学教学语言。
数学教学语言可以理解为数学教学中使用的语言,这其中包括数学语言,但不完全是数学语言。它和数学语言有着本质的区别,数学语言是数学教学语言的内容之一。但是数学教学语言不可能完全具有数学语言的特点,它还要考虑接受对象——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由于小学生思维特点的限制,我们在使用数学语言和教学数学语言时就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学生的年龄特点,应该允许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一些数学思想,但是前提应该是保持使用语言中的数学名词的意义不变。
数学语言的掌握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教师要有意识的引导,做好榜样,同时也要严格要求。
数学教学语言有两个特点:
1、数学教学语言首先要准确规范,简洁严谨。
准确规范表现在,数学语言中所表达的对象和意义应该是确定的,正确的,不是模糊不清的,或是模棱两可的。特别是,数学概念的定义应该用科学上确定的概念,不能用暧昧、隐喻之词,也不能用日常语言的词义解释。
简洁是数学美的特征,简洁性表现在,数学语言应该是用尽量少得词语,来表达数学对象或它们之间的关系。
严谨,即表达的对象之间的关系应该是符合逻辑的,正确的,数学教师对定义、定理的叙述要准确,不应该使学生发生疑问和误解。
教师要做到如下两点:
a、对概念的实质和术语的含义必学自己有个透彻的了解。
b、必须用科学的术语来授课,不能用生造的土话和方言来表达概念、、法则、性质等。
2、数学语言要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数学教学面对的对象是小学生,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要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首先要求教师语言要规范,给学生做出榜样。要想使这些学生能喜欢数学,教师的教学语言首先就要形象生动,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使深奥的知识明朗化,复杂的问题简洁化。
四、数学语言教学策略。
1、加强数学语言中特定词汇意义的理解。有助于学生慢慢养成用数学中特定的词汇来表达自己想法的习惯。
2、加强自然语言与数学语言之间的转换训练。
自然语言即日常生活中所用语言,是学生熟悉的,用它来表达的事物,学生感到亲切,也容易理解。通过两种语言的转化,就可以使抽象的数学语言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借鉴,从而能透彻理解,运用自如。
3、加强数学符号语言的教学。
符号语言是数学特有的,最具特征的语言,教学中除了坚强符号的意义、写法的教学外,还要特别注意符号引入的必要性和自然性,培养学生的符号感。
4、加强数学阅读指导
学生仅靠课堂上听教师的讲授是很难丰富和完善自己的数学语言的,所以一定要通过数学阅读,做好与标准数学语言的交流,才能规范和发展自己的数学语言,从而更好地理解数学。
5、可以借鉴的例子,P126——130。
通过今天的学习,使我更理解了不论选择何种表达方式学习,教师要积极给学生机会表达,这是在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和表达能力。
第五篇:以生为本,让课堂发生学习——以《学与问》为例谈小学说理文教学
翟利岳
教是为了学,这个道理谁都知道。但审视当下的课堂,真正发生学习的,却不多。现以《学与问》教学为例,谈谈如何以生为本,策划“学”的活动,使课堂真正发生学习。
苏教版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主要由《观书有感》《学与问》《大自然的文字》《养成读报的好习惯》《习作七》组成。《习作七》与前面几篇课文密切相关,要求学生“讲课文中的故事,谈从中受到的启示”。
直视:“学”的展开
课程教学的逻辑过程往往这样依次展开:示标、议标、达标、查标、补标、评标。“标”即教学目标。具体教学过程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相应的流程。然而不管环节次序如何调整,这六个环节的存在,保证了学生在课堂上发生学习。
一、教学目标
1.知道“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学与问相辅相成”的哲理。2.品读课文,理解论证观点过程中,叙事与议论一一对应的关系。
3.明白“日新月异、瞬息万变”的细微差别;理解诗句中“人间”的含义。4.朗读课文,体会“论”的针对性,“证”的条理性。
二、教学过程
(一)示标、议标。
1.读“习作7”的习作要求,思考:这次习作有什么要求?与以往的习作有什么不同? 2.本次习作不但要叙事,还要写启示(议论)。我们通过学说理文《学与问》来体会叙事与议论如何巧妙结合。
(二)达标。1.读题析题:“学”“问”分别是什么意思?“学与问”又怎么理解? 2.检查生字词预习情况,明白“人间”的含义,把课文读通顺。3.品读第一自然段。
思考:作者在第一自然段提出了怎样的观点?用文中的中心句概括。
朗读中心句和两个比喻句,体会学与问的不同分量,读出“也”字的逻辑重音。
小结,板书:提出观点。4.品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指名读,也用书上的一句话来概括作者的观点。
朗读这句话和比喻句、夸张句,读好关联词组“只有„„才„„”,体会“学与问”相辅相成的关系。
学生小结,板书标题:总结观点。5.品读第二、第三、第四自然段。(1)理解“论证”:
回忆以前学过的三篇说理文谋篇规律,知道这些自然段为“论证观点”。
“论”与“证”分别是什么意思?(论:议论,谈启示;证:证明,一般通过叙事进行证明。)
举例子:老师很喜欢六(2)班同学,百忙之中还抽空来给大家上课。这句话前半句“议”(议论),后半句“证”(摆事实、叙事)。(2)体验“论证”:
默读,用括号分别标出议论、叙事部分,想想作者围绕观点在叙事时讲了哪两个“问”,各用一个字概括。
讨论交流。板书(爱)问、(善)问。评点:“爱问”先证后论,“善问”先论后证,文章错落有致,浑然一体。品读第二、第三自然段:
自由读第二自然段,想想作者是从哪三个方面来写“爱问”的?(板书:问的方式、问的对象、问的内容)朗读,体会作者叙述的简洁、层次分明的特点。
指读第三自然段,思考作者在议论时说了哪三个要点?(板书:多问几个为什么、随时随地地请教、能者为师)点拨:议论的要点是哪里来的?你是怎么知道的?请静心默读体会。学生交流,用直线标出“多问几个为什么”是来自于“问的内容”的启示,“随时随地请教、能者为师”是分别来自于“问的方式、问的对象”的启示。
小结:作者在叙事时为什么不写哥白尼的外貌、生活环境、工作经历等内容?只写“问的方式、对象、内容”?点拨:论与证要一一对应,严谨流畅。
朗读第二、第三自然段,体会论与证的对应严谨的特点。(3)总结“论证”:
品读第四自然段,“善问”这部分是如何“论”与“证”的?请分别举例说明。
男、女生分读“勤学好问、观察思考”分别对应的先后事例。
作者是如何写好“论证”的?请帮老师总结。
“爱问”与“善问”的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
(三)查标、补标。
以已先学的《大自然的文字》第六、第七自然段为例,自主读书,画句子说明论证的一一对应和严谨。
(四)评标。
1.以《砍樱桃树》为例,根据叙事要点写启示、谈议论。2.师生共同总结说理文的谋篇,着重点评:在叙事与议论时,除了要点要对应、严谨外,还要注意句子的前后衔接、连贯流畅。
细究:“学”的内容
教材中的选文,王荣生教授把它分为四种:定篇、例文、样本、用件。在这里,我们把《学与问》这篇说理文作为例文或用件来探讨。如何呈现文本独特教学价值,要注意“看”。
一是看课程标准中的学段目标,找准学生学习活动的制高点。《学与问》是六年级课文,课标中关于第三学段中阅读教学的要求是:“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以老师的教为主的设计,往往选择“读懂作者的观点是什么”为教学内容,能公式化地“知道作者是按提出观点,举例论证,总结观点这样的结构来成文的”,这样就“过滤”掉了许多应该教的内容,所确定的“学”的内容显然浅了。
二是看编者意图,了解本篇课文在单元中所处的位置,找准学生学习活动的切入点。《学与问》被编排在第七单元的第二篇,前一篇是《古诗两首》,其中有朱熹的哲理诗《观书有感》,后一篇为《大自然的文字》,单元七的习作要求是“写语文书里的故事或写启示”。因此,我认为本文的学习内容至少有两点,一是联系生活或课文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读懂“观点”,引起自己情感上的共鸣;二是了解作者的表达顺序,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学习作者阐发观点的技能。尤其应从“怎么将叙述与议论相结合,阐发自己的观点”切入。
三是看文体的特点,从而确定学生学习活动的重难点。学生在四年级已经学过类似的课文《说勤奋》,五年级时又学了《滴水穿石的启示》和《谈礼貌》。对六年级的学生来说,阐发观点要鲜明,叙述事例要简约,论证过程要严谨,这是他们要细细揣摩,逐步学习的。因此,这篇课文确定的学习内容是:学习作者如何严谨地摆事实、讲道理的,进一步感悟说理文条分缕析、叙议结合的写作特点。
回昧:“学”的行为
学的内容确定后,策划好学生“学”的活动,教师有许多策略可选择,如指导学生反复地读,收集相关资料,小组内展开讨论,按要求完成练笔等等,但其中有一点是不可回避的,那就是“课堂提问”。从教师“怎么教”出发和从学生“怎么学”出发的“课堂提问”有着天壤之别。
请看教者所提的几个问题:
“一问”问得明:谁能在第一自然段中精准地找到表明作者观点的语句?把它说给大家听。说理文更讲究思维的精准,因此老师的教学语言指向是必须很明确的。只有这样,学生才不会拉拉扯扯地把似是而非的内容考虑进去。老师在引导学生交流找到的观点的时候,不是用“朗读给大家听”,而是用“说”观点,这也是与文体特点非常吻合的。
“二问”问得巧:用括号分别括出议论、叙事部分,想想作者围绕观点在叙事时讲了哪两个“问”,各用一个字概括。(板书:()问)老师的提问没有迂回,直截了当指向“问”,学生学的活动既动笔,又动脑,问题没有现成答案,具有挑战性。
“三问”问得准:这三个观点是从哪里来的?和叙事部分有什么联系呢?请大家找出例子与道理一一对应起来的内容,看看叙述和议论是如何紧密结合起来的?学生在这样精准的问题引领下,必定会静心探究课文内容,到教材中去走个来回,学的活动得以充分展开。此刻的学习能充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因为它要揭开实例的内核,寻找实例内部和观点之间相互印证的地方。
“四问”问得趣:说理文关注“说理”,是不是课堂会没有了“情趣”?老师会不会戴着理性的、古板的面具,把课上得索然寡味?当然不是。在教学中,如何在“理”的推进中,有“情”的适当介入,水乳交融,定好“学”的基调,也很重要。如探究议论的要点是哪里来的?课堂上,我明知故问:“是天上掉下来的?地上长出来的?随手捡来的?究竟从哪里来的?你是怎么知道的?”通过这样轻松、诙谐的语言来激发学生求知的浓厚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