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优秀调研文章(充分发挥生态比较优势,实现经济生态建设双赢)大全

时间:2019-05-14 01:04: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优秀调研文章(充分发挥生态比较优势,实现经济生态建设双赢)大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优秀调研文章(充分发挥生态比较优势,实现经济生态建设双赢)大全》。

第一篇: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优秀调研文章(充分发挥生态比较优势,实现经济生态建设双赢)大全

充分发挥生态比较优势 实现经济生态建设双赢

靖安县创建国家生态县之我见

2003年,国家环保部开展了全国生态省、生态市、生态县的创评活动,分别制定了创评标准。其中全国生态县创评标准有二十七条。至今,全国仅有浙江省的安吉等少数几个县获得验收并被命名。全国生态县是国家对县级生态质量的最权威、最高层次的认证和认可,标志着一个县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最佳结合。靖安县根据其较好的自然生态环境,确定了“生态立县”的发展战略,2008年又提出了打造中国生态明珠的构想,既符合靖安县的实际,又符合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要把靖安县打造成中国的生态明珠,首先要进入全国生态县的行列。实际上,全国生态县就是中国生态明珠的具体体现,必须要拿到全国生态县这块金字招牌,在此基础上创出自己的特色,才能称得上是中国的生态明珠。为此,本人认为,靖安县从现在起可率先在全省开展全国生态县的创建工作,用3-5年的时间实现全国生态县的目标,成为江西第一个全国生态县。

一、具有创建全国生态县的条件和基础

国家级的生态县建设,是一个系统的、综合的社会工程,不仅仅是指生态环境的优良,而且是一个县的经济和社会与环境的协调综合评价。靖安县有着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有着近年来较快发展的经济基础,具备着较好的创建条件。

1、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是创建全国生态县的先决条件。

靖安县有着美丽的自然山川,良好的森林结构和植被,全县活木立木蓄积量达626.8万立方米,活立竹蓄积量达3618.9万枝。全县的森林覆盖率达到82.8%,林业绿化率达到82.9%,名列全省前列。空气负离子含量达10.91万个/cm,是名符其实的天然氧吧。境内有北潦南北支流220多公里,常年流水清彻见底。境内动植物种群达5288种,为全省种质资源库基地,被林业部专家誉为“天然基因库”。近年来,靖安县按照生态立县的发展战略,对生态环境采取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全县共区划公益林面积927万亩,占林业用地175.68万亩的52.8%,其中国家、省级重点公益林53.91万亩,占公益林地面积的58.2%。先后关闭了7个笋罐头、120个高耗低值木竹加工企业,清除了17个“新五小”企业。县政府还出台了禁止采伐阔叶林等一系列保护措施和政策,确保了靖安县自然生态环境的良好,为创建全国生态县提供了先决条件。

2、快速发展的经济是创建全国生态县的基础。

近年来,靖安县工业基础不断壮大,工业产业逐步形成,分别形成了园林产品、机械铸造、硬质合金等为主的支柱产业。特别是新工业园的建成,硬质合金产业基地在靖安县落户,将为靖安县经济发展增强后劲。2008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18.26亿元,财政收入达1.7396亿元。人均财政收入达1200余元。浙江省的安吉县是2003年开始创建全国生态县的。2003年,该县的财政收入3.5亿元,人均不到770元。在同一起点上,虽然靖安县财政收入总量比不上安吉,但人均财政收入高于安吉县,应该说具

2备有一定的创建经济优势。

3、农业产业的建立成为创建全国生态县的产业支撑。靖安县分别建立起了椪柑、绿色大米、白茶等为主导的农业产业,已有10.5万亩的绿色椪柑基地、8万亩的绿色大米基地、1万余亩的有机白茶基地。农村生态产业经济初步形成,为创建具备了一定的产业支撑。

4、快速发展的旅游业与创建全国生态县十分迎合。近年来,靖安县以江西唯一的三爪仑国家级示范森林公园、中国椪柑之乡、中国娃娃鱼之乡、中国诗词之乡等国字号的命名为依托,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为主的旅游产业。同时,大力推进农家乐旅游,旅游产业发展迅速。2007年靖安县还分别获得AAAA级旅游景区和“中国的生态旅游大县”200强的荣誉。这与创建全国生态县相当迎合。

5、省委、省政府抓生态建设的大气候是创建全国生态县的大好时机。

当前,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生态建设,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提出了“一流的空气、一流的水质、一流的生态、一流的人居环境”要求,并实施“一大四小”工程,是创建全国生态县的大好时机,应抓住机遇,乘势而上。

以上是靖安县创建全国生态县已具备的优势条件,也是创建工作的动力。但也存较多的问题和难点,主要表现在:其一,对照全国生态县27条指标,就靖安县的现状分析,有些指标已经达到,有些指标接近达到。虽然,有着诸多的优势,但存在一定的

差距和难度,有些指标还需经过几年的努力才能达到。如要有80%的乡镇达到全国环境优美乡镇考核标准,并获命名这一指标,虽然高湖镇已获得了命名,但这一任务还是非常之重,要经几年的努力才能达到。其二,靖安县虽然具有近年来快速发展的经济基础,人均财政收入高于安吉县创建时的水平,但经济总量较小,要从财政拿出很多的钱来用于创建工作有较大的困难。因此,要有用小钱办大事的打算。其三,城市和乡镇环境卫生整治难度大,面广任务重,卫生死角多,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日常行为一时难以改变。这些问题都是要在创建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二、全国生态县的创建,会对县域经济和社会产生重大的影响

全国生态县的建设,其意义不仅仅在于生态环境这一方面,而且影响着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如靖安县实现了全国生态县的目标,将会使靖安县社会发生一次深刻的变化,同时还会是人们思维、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转折。具体来说,有如下影响:一是人们的思维和生活习惯及日常行为会得到改变,对生态环境的认识会得到提高,对环境的爱护和保护会变成人们的自觉行为。二是会使生态环境变得更好。到过浙江省安吉县的人都会有一种特别的感受,安吉县在创建全国生态县后,从县城到乡村、到农户,地上看不见一点垃圾,给人一种十分舒服的感觉,他们乡乡都有垃圾中转站,垃圾统一分类处理,可说是卫生环境一流。三是会对旅游业带来飞跃发展。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生态旅游成了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生态县的创建,生态环境各项指标质量将大大提高,无疑

是生态旅游的催化剂。安吉县2007年实现旅游人次达450万,旅游收入17亿元,门票收入6400万元,从2003年起,每年分别增长24%、37%、37%以上,2007年农家乐经营收入达1.5亿元,使旅游业实现了一次跨越发展。四是对经济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安吉县是2003年开始创建全国生态县的,2003年时财政收入是3.5亿元,到2007年财政收入达11.1亿元,全县生产总值达120亿元,实现了一次大的飞跃。得到了生态与经济、社会发展共赢的局面。

三、创建全国生态县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全国生态县,是由国家认证认可,不同于其他民间或是协会组织的创评活动。从2003年开始创评至今,全国仅有少数几个县获得此荣,其意义十分重大。

1、要进一步加强对全国生态县创建的认识。创建全国生态县,是靖安县生态比较优势作用的充分发挥,同时又是良好生态特色的具体显现。生态县的创建不但不会制约经济的发展,而且会对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安吉的经验已表明了这一点。这里要解决认识上的一个误区,那就是认为抓生态建设会制约工业经济,其实恰恰相反,只要我们有正确的认识,不但不会制约工业项目的引进、资金的引进,而且还是一个优势所在。因此,要认识其创建工作的重要性。

2、在创建工作中要突破难点、突出重点,确保创建工作的顺利进行。要有80%的乡镇达到全国优美乡镇,是创建工作中的难点,也是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要把优美乡镇的创建作为整个创建工作大头工作来抓,必须认真计划好、部署好,切合实际做出工作考核方

案和实施方案。以确保整个创建工作的如期实现。

3、可借鉴浙江省安吉县的经验。靖安县与安吉县有着很大的相似之处,可组织有关部门的人员到安吉学习现成的经验。

4、在实施创建工作中,引入市场机制。一方面要推进生态经济化,要遵循经济发展规律,在生态建设中引入市场机制,依靠现代科技和管理,使生态环境优势尽快、最大地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生态资源的经济化。另一方面,要大力推进经济生态化,在经济发展中遵循生态规律,与生态环境相协调,使资源的利用率达到最大,环境的污染降到最小,实现县域经济的生态化。

5、靖安县要举全县之力,用3-5年的时间率先在全省实现全国生态县的目标。从现在起,就要建立起工作班子,成立由县主要领导为组长的领导小组,抽调有关的人员筹备创建工作,对创建工作作出总体部署和计划。聘请专家学者帮助制定生态县建设规划,与上级有关部门沟通联系,并尽快向上申报,用3-5年的时间率先在全省实现全国生态县的目标。

第二篇: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优秀调研文章(加强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

加强生态建设 维护生态安全

——靖安县生态状况调查报告

县政协调研组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加强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是二十一世纪人类面临的共同主题,也是我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近年来,县委、政府高瞻远瞩,提出了“生态立县、工业强县、旅游兴县、林果富民”的发展战略。为了更好地履行政协参政议政的职能,县政协组织机关工作人员,分成三个组,历时30天,走访了中源、罗湾、璪都、高湖、水口、三爪仑、宝峰等7个乡镇38个村组148户农户及林业、水利、环保等相关部门,通过询问、座谈、实地察看、资料分析等形式,围绕“生态立县”这一主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研。调查显示:近年来,县委、政府及林业等相关部门为实现“生态立县”目标,采取关闭高耗材、低产出企业,禁伐天然阔叶林,禁烧木碳,在区划国家省级公益林的基础上,-1- 再划定地方公益林保护区,封山育林等措施;实施长防林重点工程项目、退耕还林项目和日元贷款造林项目、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环境污染治理项目;积极推进林业产权制度改革、森工企业臵换身份改革、林业系统内规范经营机制改革、资源管理方式改革;各乡镇为实施“生态立县”这一发展战略,引导村组主动封山育林,如中源三坪村,鼓励群众植树造林,群众造林的积极性大大提高,民营造林面积首次超过国有造林面积,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县植被覆盖率达到82.8%,活立木蓄积量达到626.78%万方,毛竹蓄积量达到3619万根,数量均呈上升趋势,达到县志记载以来的历史最高水平。然而,传统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只反映经济的数量增长,不反映资源的耗减。一方面是国民产值的持续增加,一方面是资源基础的持续削弱。靖安是山区县,“靠山吃山”的观念使靖安国民经济的增长和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长期过度依赖林业,造成森林资源的过度采伐,也直接导致生态状况不断恶化,致使目前靖安森林出现了数量上升与质量下降并存的局面;靖安河流出现了河道萎缩,水质下降的状况。因历史原因,全国生态环境状况恶化,靖安整体生态同全国横向相比匀称优质,得到有关权威专家的肯定。但与靖安历史纵向相比呈现出退化之势,若不加强建设和维护,则生态环境从长远来说,将跟不上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成为制

-2- 约工业、旅游、农业发展的瓶颈,靖安经济和社会将缺乏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和动力,国家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建立时,靖安生态经济效益的优势将会丧失。

一、生态环境退化的现状及成因

九岭山脉绵亘全境,北潦双溪流贯东西。山青水秀——靖安历史典型的生态环境特征。然而,长期以来,人们只顾从自然生态系统中不断地掠夺索取资源发展经济,却忽视了经济与生态的协调发展,导致生态环境逐步退化:森林功能下降、水土流失加剧、面源污染扩大、水环境质量下降。

1、森林功能下降。

在计划经济及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时期,经济单元化,靖安林业收入曾支撑着靖安财政收入的半壁江山,林木的砍伐量长期超过林木的生长量。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年均砍伐量接近8万方;70年代末80年代初——年均砍伐量超出10万方;80年代末90年代初——年均砍伐量近12万方。为了追求利润,人们在砍伐木材时,往往砍近留远,砍大留小,致使靖安山上凡人迹所至地方的大树所剩无几。80年代之前,林木胸径达20公分左右,90年代末达15公分左右,现在林木胸径大多在10公分左右。不少林地出现“远看青山在,近看无用材”的状况,后续森林资源明显匮乏。由于大面积的过量砍伐,森林难以削弱雨滴对地

-3- 表土壤的冲击,林区地表裸露,土地受到侵蚀,大大降低了森林在蓄水保土、涵养水源、净化空气、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生态功能。

2、水土流失加剧。

水土流失,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自然因素主要包括地形、地貌、气候、土壤、植被等;人为因素主要是对自然资源掠夺性开发利用,如乱砍乱伐、毁林开荒、顺坡耕作以及修路、开矿、采石、建厂,随意倾倒废土、弃石、矿渣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我县自然因素较好,不易产生水土流失。建国初期,水土流失面积只有24.34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77%。但据2001年的遥感数据,全县有水土流失面积168.54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2.24%,主要是人为因素的结果。近十多年来,虽然开展了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存在一边治理,一边因发展经济,不及时进行植被恢复的现象,导致水土流失加剧,地质灾害点逐年增多,2007年达515个;山体滑波,泥石流增多,少数电站、旅游度假村、农舍被毁。由于森林保持水土能力下降,在水力的侵蚀下,地表径流携带大量泥沙和固体废弃物,沿程淤积于山塘水库与河流中,使山塘水库萎缩,河床抬高。河流随处可见浅滩,少数河段沙石淤积堆甚至出现几乎与河岸持平的现象,致使河流水容量下降,行洪能力下降。

-4-

3、面源污染扩大。

环保意识不强,环保措施不力,环保资金不足,致使环境污染点增多,污染面增大,主要表现在:

①工业污染——不少工矿企业未按要求建设污染处理设施,已有的设施或设计不完善或不正常运行,致使污染物超标排放严重。据宜春市环境监测站对工业园污染物排放量较大的13家企业监测情况表明,13家企业中9家污染物排放超标,达标率仅为30.8%。其中污水达标率为37.5%,废气达标率为43.8%。靖安县欣荣钨矿、江西弘达矿业有限公司在长年的采选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废石尾矿随意堆放在河道内,造成河道堵塞。

②农业污染——据农业部门统计,全县每年约用1万吨化肥,300多吨农药,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残存物增多;农膜、废塑料袋随处可见,白色污染增多;牲畜粪便不及时处理,一遇下雨,污水横流,乡村厕所不合卫生要求,卫生巾等不易腐烂的脏物不予掩埋,污染面增大;

③生活污染——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口越来越向城镇集中居住,生活消费品不断增加,生活垃圾不断增多。未建设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每年产生的约300万吨的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北潦河,污水中含有约1000吨COD、200吨氨氮以及总氮、总磷等污染物对河流水

-5- 质造成严重影响。多数乡镇村庄随意倾倒生活垃圾。县城狗脚山垃圾填埋场超过设计服务能力,并且不能达到卫生填埋要求,造成二次环境污染。

④其他污染——医疗垃圾大部分由医院自行处臵,部分医疗垃圾混合在生活垃圾内,存在病原体污染隐患。有些医院未按要求建设医疗废水处理站,大量含有病原体污染物的污水对城市环境造成威胁;旅游垃圾大多数无人清洁,漂流河段到处可见废弃物。

4、水环境质量下降。

森林涵养水份能力下降,水土流失的加剧,面源污染的扩大,导致水资源可利用量减少,水环境质量降低。北河、南河均处亚健康状态。

据气象部门资料反映,近年来我县年均降雨量与早先相比有增无减,但人们普遍感到两河水量明显减少。其直接原因是森林涵养水份能力下降,河床蓄水能力降低,使降雨时地表径流增大,流速加快,造成“大雨大水,小雨小水,多晴几天无水”的状况。由于河流水体的面污染源扩大,水环境容量缩小,河水稀释自净能力下降,加之水库电站较多,拦截河流,改变河流自然状态,使河流生物链遭到破坏,生物减少,生物净化能力下降,水污染(尤其南河)越来越严重。据宜春市环境监测站对自来水厂取水口断面的监测结果

-6- 表明:水质稳定达到省政府考核规定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Ⅲ类水质标准,但未能全面达到法律规定的Ⅱ类水质标准,已对饮用水环境造成影响;工业园排放的大量超标污水将直接对香田乡交界断面(政府考核断面)水质造成影响,存在较大的环境安全隐患。

二、生态环境退化的危害及影响

山是生存之本,水是生命之源。山水是靖安人民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是不可替代的基础资源。“生态立县、工业强县、旅游兴县、林果富民”,“立”是根本,是关键。目前,生态环境对靖安工业、旅游、农业及民生造成的负面影响已初见端倪,潜在的危害难以意料。

1、工业。

①河流承载力(尤其南河)日趋饱和状态,供水量难以满足大型工业用水项目,工人大幅度增加生活用水需求;水质量下降,将大幅度提高县城饮用水及工业用水处理成本,直接影响县城北岸的开发,工业园区项目的引进。

②木竹可用资源减少,使以木竹为原料的加工企业,缺乏原料依托,规模难以扩大;从外面进口原料增加企业成本,降低了市场竞争力,企业缺乏发展动力。

③森林涵养水份能力大幅度下降,使降雨流失,直接影响水电发电量。目前,全县装机100千瓦以上的电站有70

-7- 座,装机容量63050千瓦,造成较大经济损失。

④物种资源减少,难以开发新型产业或融入相关产业链。如从银杏叶中提取的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黄酮,从红豆杉中提取的抗癌物质紫杉醇,其价值都超过了黄金,已形成两大产业。我县银杏、红豆杉均有存量,但数量较少,难以开发利用。

2、旅游。

①北河、南河县内总长249公里,2公里以上的支流69条。现两河支流经常断流,有的甚至干涸;干流承载力日趋饱和,难以承载大型旅游项目,旅游难成规模;两河主流源头均受采矿污染,浊流滚滚,河水洁净度降低,旅游难上档次;河流水量减少,水流日趋平缓,漂流愈来愈缺少惊险刺激,难成品牌。

②森林缺少高大乔木,“净化空气,利于人身健康;美化环境,陶冶情操”功能降低。旅游者难以得到挺拔和独立、博大与精深、从容与大度、宁静和庄严的森林感悟,使靖安旅游缺乏森林吸引力。

3、农业。

①森林可用资源减少,降低了农民收入。调查中发现,林改后分山到户,有些农户分了十几亩甚至几十亩山,但山上大多可采资源少,几乎没有收入,山上片农民耕地又少,收入甚微。这次调研,调查到的各乡镇户均人平收入中,林

-8- 业的收入比例较低,如高湖镇人平山林面积29亩,人平林业收入235.8元,仅占人平年收入的8.1%。

②森林涵养水份能力降低,泉眼干涸。如高湖西头历史上从未断流的小河今年二次断流,原先靠引山泉灌溉的农田,造成干旱。我们走访的村组,均存在程度不同无水耕田的现象,仅中源乡龙丘村西岭片今年就有100余亩田因此荒芜,造成有些农户需买粮度日的状况。

③森林生态失衡,野猪失去天敌,又未及时组织捕猎,繁殖极快。用调研中老百姓的话说:“野猪还比家猪多”。其在寻找食物过程中,毁坏竹笋,破坏庄稼,使竹笋成材率降低,许多边远的山坳田无法耕种,百姓深受其害。

4、民生。

①环境问题影响社会安定。由于环境污染引发的群众来信来访呈显著上升趋势,经常发生因污染问题企业与周边群众矛盾尖锐。这次调查中发现,不少工矿企业产业的污水废水未经处理随意排放,对下游群众的生产生活产生极大的影响,遇到暴雨及山洪时,将对下游村民产生安全隐患,群众反映强烈。如中源港口村与钨矿的矛盾就很尖锐,群众扬言要赴省进京上访。

②环境污染影响人的身体健康,成为群众日益关注的社会问题。其中南河高湖镇以下的水域水质存在问题,大量未

-9- 经有效处理的污水直接排入南河,使得水质下降。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存在农村生活、农田面源、畜禽养殖、鱼塘养殖等诸多环境安全隐患,水源水质已超过法律规定的饮用水水源环境质量标准,直接影响沿途居民的饮用水安全。工业园区排放的污水中含有重金属、挥发酚等有毒有害物质,对下游群众的生产生活产生影响。

三、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见及建议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随着国家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建立,生态经济效益将日益提高。县委、政府今年提出的打造“五地”与前几年提出的“生态立县”一脉相承,是落实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加强生态保护,维护生态安全,是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的重要实践,是增强我县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保障,不仅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而且必将产生深远的历史意义。

1、建立长效机制及考评机制。保护生态环境见效期长、牵涉面广,因此,必须建立长效机制及考评机制。建议县委、政府制订保护靖安县生态环境的近、中、长期规划,明确目标,并通过人大立法;建议将“植树造林、水土保持、环境保护”等指标细化,列入乡镇和部门工作考核范围,使保护生态环境

-10- 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2、建立健全稳定的投入保障机制。生态环境保护属于社会公益型事业,也是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因此,必须坚持以政府投入为主体,鼓励集体、个人积极参与,形成多渠道、多形式、多方位的多元化投资体制,使环保工程项目顺利实施。①争取项目资金。目前,国家十分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加大了环境保护投资力度。我们应抓住这一契机,积极申报对口项目,如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厂、河道清淤等大型项目,争取专项资金。②增加政府投入。对国家明确需要配套资金的项目,政府要想方设法配齐,逐步将林业执法人员的人员经费列入县财政预算,将育林资金臵换出来,专项用于造林、封山育林等项目,起到引导促进作用。③筹措社会资金。鼓励个人、单位、团体集资融资独办或合办民营林场,鼓励木竹加工企业建立用材林基地。④设立生态环境维护基金。保护生态环境人人有责,良好的生态环境会给一些行业带来直接经济效益,如旅游、发电、木材加工等,可向相关单位、企业、个人筹集环境维护基金,所筹集资金确保用于保护生态环境,从而为有关行业带来更大经济效益,实现良性循环。

3、加大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为了形成以保护生态环境为荣,以破坏生态环境为耻的良好社会氛围,使全县上下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共识,必须加大生态环境保护的宣

-11- 传力度。建议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纸等传媒作用;充分发挥专业部门的主渠道作用;充分发挥诗词、征文、演讲等感染作用;充分发挥工会、妇联、共青团、学校等团体作用,广泛宣传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政策、知识。树立一批环保典型,广泛宣传他们的事迹,表彰他们的业绩。同时,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进行曝光,使当事人或单位受到舆论谴责或经济处罚,形成精神压力、经济压力,进一步提高全县人民的环保意识、环保能力,培养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感、光荣感、使命感。

4、加大生态环境保护的整治力度。为了有效遏制破坏生态环境行为,有效控制生态环境污染,必须加大生态环境保护的整治力度。建议成立靖安县生态环境保护领导小组,统一布署、协调、指挥相关部门整治行动;建议设立生态环境保护监测点。按照谁损害生态,谁进行修复的原则,对所有实施的工程项目,必须有环境评估及修复计划。严格要求企业达到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推行污染处理设施保证金制度,确保企业排污设施在投产前到位。

5、加快恢复森林功能。①加大两河集雨区内造林力度。造林项目重点向上游区域倾斜,加强天然阔叶林的保护,加大人工阔叶林的栽培。②树立科学造林理念,防止因非科学造林而引发的新的生态问题。摒弃以往炼山造林而导致水土

-12- 流失、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的单一技术经营模式,提倡以小片皆伐造林为主的模式。堵塞遍地开花采伐,“拔大毛”且只砍不造,人为制造低产低效林的漏洞。在生态功能上经济林是不能代替生态林的,因此,在造林时要注意生态林和经济林的合理搭配,最大获取森林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③建议推广中源三坪村经验,引导鼓励村组自发制定村规民约,主动封山育林。加强天然阔叶林和省级以上公益林的封禁力度,提高森林涵养水份的能力。④关闭高耗低效企业,引导扶持生产初级产品的木竹加工企业,不断提高木竹产品附加值,向低耗高效方向发展或转型,控制木竹资源消耗。⑤提倡勤劳致富,建议推广三爪仑乡经验,鼓励林农上山造林、育林,“把山当田种”,提高林业经济效益,提高农民收入,吸引外出务工农民回乡创业。⑥建议乡、村两级组织参与林业部门林政执法,罚没收入实行对半分成,加大林政管理力度,防止乱砍乱伐。⑦建议成立野猪捕猎队,适度捕猎野猪。保持森林动物平衡,尽快恢复森林生物链。

6、加快恢复河流水库生态。①建议根据河道治理的要求,提出河流治理规划及措施。优化资源配臵,找准河道清淤工程与洪屏电站工程用料的结合点,降低河道清淤成本,增大河流水容量,提高河水稀释及河流行洪能力,严禁毒鱼、电鱼、炸鱼,尽快恢复河流生物链,丰富河流生物群体,提

-13- 高生物净化能力。②建议县城尽快增设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厂,要求各乡镇必须建立垃圾填埋场,严禁向河流两岸倾倒垃圾,向河中排放未经处理的污水,减少水体面源污染,提高河水洁净度。③建议加大石马水库备用水源保护力度,禁止违规渔业养殖,控制库水污染,维护水库自然生态,提升水体自净能力,提高水质,保障县城居民饮用水安全。

7、加快推进有机农业生产。建议加大沼气的推广力度,不断提高沼气利用率,使农村人畜粪便资源化利用,减少燃料对森林的消耗,有效节约资源;建议加快推进有机和绿色农业生产,有效控制农业污染,大力推动“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提升农产品品质,形成靖安绿色农产品品牌,提高靖安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14-

第三篇: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优秀调研文章(发展旅游产业实现兴县富民)

发展旅游产业实现兴县富民

旅游产业在世界上被誉为永不衰落的“朝阳产业”,在我国,旅游产业是目前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而且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消费结构将进一步由生存型、温饱型向享受型、发展型转变。旅游产业将迎来新的发展高峰。正是看到了旅游产业这种蓬勃发展的广阔前景,近年来,全国各地一些具有良好旅游资源禀赋的地区纷纷把旅游产业作为当地支柱产业来抓,并取得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一批一批新兴的旅游景点、景区如雨后春笋发展壮大起来。

靖安县位于江西省西北部,省会南昌的后花园,如何加快区域经济发展,带领群众走向富裕,始终是摆在县委、县政府面前的一项重大而艰巨的任务。县委、县政府经过反复深入调研,明确提出要发展旅游产业,并把旅游兴县富民作为全县的重要工作,得到了全县上下广泛认同。为什么选择发展旅游产业?怎样发展旅游产业?作为这次调研的主题。

一、为什么选择发展旅游产业。

首先,是靖安有众多的得天独厚的发展旅游产业的优势。一是靖安有三爪仑国家示范森林公园,全县森林覆盖率为95.7%,负氧离子含量高达10万个/cm以上,空气清晰,全国罕见,对人体健康大有裨益,被誉为天然的氧吧;二是靖安是我国古代三大清官况钟故里;三是靖安是中国佛教胜地,有千年禅宗古寺“宝峰寺”;四是靖安是省会南昌的后花园,随着高速公路的贯通,今后,靖安将进入南昌半小时经济圈,是旅游休闲的胜地。

现在是我们发展旅游产业的宝贵机遇。在个性休闲化度

3假旅游日益取代传统的团队旅游而成为旅游主导形态的今天,便利的交通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起着关键性的影响。而国家规划建设的昌铜高速公路已在建设中,并将于2011年建成通车。交通问题不但从根本上得以解决,而且还将成为我发展旅游产业以及其它产业一大优势;更为关键和重要的是昌铜高速贯通以后,将使得我县的区位优势进一步凸显:以县城为中心,向东半小时就到省会南昌,向北一个半小时就到九江港口和著名旅游胜地庐山。也就是说我县地理位臵已基本上处于与众多发展成熟,且具有很高知名度的旅游景区和经典半天旅游圈子的部位,这为我们依托这些热点景区和景点,借势发挥、借力打造,在短时间内迅速提高旅游知名度和影响力,从而加快发展进程,创造非常有利的条件。

其次,是因为旅游产业本身的特点更加适合靖安的县情。主要表现在这几个方面:一是有利于缓解就业压力。虽然我县人口不多,但比较散落,加之过去经济一直比较落后,导致就业渠道相对较窄,人们就业观念也相对比较落后,这使得县委、县政府在就业问题上一直面临很大的压力。而旅游产业是一项综合性、关联性非常强的产业,通过发展旅游产业,不仅可以带动餐饮、住宿、交通运输等第三产业加快发展,同时由于这些行业就业和创业门槛相对较低,从而又能进一步促进就业、刺激创业,因而不仅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而且有利于增加群众收入,促进社会和谐。二是有利于扩大对外开放。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加之交通的不便,经济的落后,导致老百姓的思想观念一直比较封闭保守,并成为制约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而旅游产业具有经济与文化一体的特点,通过发展旅游产业,不仅可以创造直接的经济效益,而且可以促进文化的交流与传播,从而有力于加快靖安对外开放的步伐,扩大靖安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为加快发展创造良好的氛围与环境。三是有利于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靖安属于山区县,全县森林覆盖率高,环境优美,有大片原始森林,生态环境非常好。如何在加快发展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是我们在发展过程中必须始终高度重视的问题。而旅游产业是一项绿色产业,对资源和环境造成的影响和压力较小,可以有效地破解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有利于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第三,是因为服务全国特色文化大市场建设的需要。什么是特色文化大市场?如何来建设特色文化大市场?要回答这问题殊非易事。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对文化遗产进行挖掘,保护和开发,并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发展不断创新其形式和内容,使之真正成为永不衰竭的推动发展的动力源泉,是我们所要建设的特色文化大市场的非常重要的内容和目标之一。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坚持不懈地一手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和展示,一手抓对物质遗产的保护和开发。就后者而言,我们在实践中已经得到一些成功的依托物质文化遗产来发展旅游产业,通过发展旅游产业来保护和传承、传播物质文化的范例。比如况钟园林、水口东周古墓、宝峰寺等。而要发展我县旅游产业,非常有必要以更宽的视野,更大的气魄把它从总体统一部署起来。如前所述,象我县集众多而独特的文化旅游资源于一身的县份目前并不多,也正是基于这一点,我们选择了发展旅游产业,不仅是靖安自身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社会进步的需要。

二、怎样发展旅游产业?

1、坚持“大手笔策划,高起点规划”。有没有一个好的策划和规划,直接决定着一个景区或是一个景点的开发提高其品味乃至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因为旅游资源特别是文化旅游资源,往往具有唯一性,一旦开发失误将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

2、坚持突出众多,先易后难。由于我们的人力、精力,特别是财力和经验有限,不可能全面开花,所有必须要循序渐进,先行启动市场前景好的项目。

3、坚持政府主导,市场开发。旅游产业综合性,关联性很强。要求政府必须发挥主导作用。但同时旅游产业专业性也很强,而且往往投入巨大,政府既没有财力,更缺乏能力大包大揽,必须走招商引资的路子。政府的主要职责是搞好策划规划,创造良好投资环境,具体的项目必须交由那些有实力的、专业从事旅游产业的企业去搞。

4、坚持高档次建设、精品化开发。旅游产业具有“赢家通吃”的特点,精品旅游景区和景点往往人满为患,可持续发展能力很强,反之则举步为艰,陷入恶性循环。我们一定要牢固树立精品意识,并将这个意识贯穿开发和建设的始终,而决不能因一时困难随意降低标准。

5、坚持走开发与保护并重的路子。正确处理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关系,始终把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生态环境放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加快发展,在科学开发中促进保护。

6、加强宣传。充分利用各种途径加大对我县旅游产业的宣传力度,以达到在统一全县干部群众思想的同时,赢得上级有关部门支持,赢得投资者的青睐。

下载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优秀调研文章(充分发挥生态比较优势,实现经济生态建设双赢)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优秀调研文章(充分发挥生态比较优势,实现经济生态建设双赢)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