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邮电大学军工保密资格认证宣传手册

时间:2019-05-14 01:43: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重庆邮电大学军工保密资格认证宣传手册》,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重庆邮电大学军工保密资格认证宣传手册》。

第一篇:重庆邮电大学军工保密资格认证宣传手册

重庆邮电大学军工保密资格认证宣传手册

一、保密工作基本常识

1、保 密

是一种社会行为,是人或社会组织在意识到关系自己切身利益的事项如果被他人知悉或对社会公开,可能会对社会组织或自己造成某种损害,而对该事项所实施的一种保护行为。“保密”是指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人为地控制某些信息,使之不被扩散的行为。

2、保密工作

指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的规定,有相应的机构和人员进行管理,有统一的制度规范和纪律约束,有一系列的保护措施,有组织、有领导地保护国家秘密而进行的活动。

3、国家秘密

指关系国家的安全和利益,依照法定程序确定,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的事项。其基本特征:①关系国家的安全和利益,这是国家秘密的本质特征,也是区分密与非密的主要标志;②依照法定程序确定,这是国家秘密的程序特征。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的事项,必须在履行确定相应密级后才能成为法律认可的国家秘密;③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这是国家秘密的时空特征,即必须在一定时间内具有保密价值。上述三个特征互相联系,缺一不可,必须同时具备才属于国家秘密。

国家秘密分三级:绝密(最重要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特别严重的损害)、机密(重要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严重的损害)、秘密(一般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损害)。

4、国家秘密的基本范围

①国家事务的重大决策中的秘密事项;②国防建设和武装力量活动中的秘密事项;③外交和外事活动中的秘密事项以及对外承担保密义务的事项;④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秘密事项;⑤科学技术中的秘密事项;⑥维护国家安全活动和追查刑事犯罪中的秘密事项;⑦其他经国家保密工作部门确定应当保守的国家秘密事项;⑧政党的秘密事项中符合国家秘密条款规定的,属于国家秘密。

5、保密工作的十六字方针

“积极防范、突出重点、严格标准、严格管理”,也是国防科技保密工作应遵循的原则。

6、国家秘密事项的保密期限

①基本规定:除特殊情况外,绝密级事项不超过30年,机密级事项不超过20年,秘密级事项不超过10年;②特殊规定:如确定的保密期限,确须高于基本期限的,应报有关中央国家机关批准,有关机关应当在接到报告的30日内作出答复;③国家秘密事项的保密期限届满的,自行解密,保密期限需要延长的,由原确定密级和保密期限的机关、单位或者其上级机关决定。国家秘密事项在保密期限内不需要继续保密的,原确定密级和保密期限的机关、单位或者其上级机关应当及时解密。

7、保密工作守则

不该说的秘密不说;不该问的秘密不问;不该看的秘密不看;不该记录的秘密不记录;不私自录制、复制、拍摄、收集秘密;不在普通邮局以及使用普通电话机、传真机传递秘密;不在无保密保障的情况下携带和存放秘密。

8、国家秘密载体

是指以文字、数据、符号、图形、图像、声音等方式记载国家秘密信息的纸介质、磁介质、光盘等各类物品。磁介质载体包括计算机硬盘、软盘和录音带、录像带等。

9、涉密会议 是指有关机关和单位召开的、研究部署有关国家、部门、地区等涉及国家秘密事项的会议。

10、涉外活动保密

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组织、机构和人员,在我国境内或者境外的任何地方与境外的组织、机构和人员交往中,遵照我国保密法规、制度,所进行的保守国家秘密的活动。

二、学校军工保密资格认证的基本情况

11、学校保密工作管理机构

学校保密委员会负责全校的保密工作,日常工作机构保密办设在党办。

12、我校获得军工保密资格的意义 一是国防科技工业保密工作的需要,二是我校进入国防科研行列、承担国防科研任务的必要条件,对于促进我校学科发展、提升学校综合实力具有重大意义。

13、我校申请的是哪一级军工保密资格认证 军工保密资格分为一级(绝密级)、二级(机密级)、三级(秘密级)三个等级。我校申请二级(机密级)保密资格认证。二级保密资格单位具备承担机密级及以下科研生产任务的资格。

14、军工保密资格认证的依据和主要内容 依据《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保密资格标准》,主要内容包括12项:⑴领导责任;⑵保密组织机构;⑶保密工作经费;⑷保密制度建设;⑸涉密人员的管理;⑹国家秘密载体的管理;⑺保密要害部门、部位的管理;⑻涉密通信、计算机信息系统及办公自动化设备的管理;⑼重大涉密活动和涉外保密管理;⑽保密奖惩;⑾保密工作档案;⑿泄密事件查处情况。

15、我校军工保密的范围

⑴国防军工项目、专利、论文、结题验收或鉴定报告、成果等相关资料、软件、图纸等;⑵上级或有关单位明确划有密级的军工项目合同、文件、资料、统计报表、图纸等。

三、学校军工保密资格认证的具体要求

16、我校军工涉密人员的审批程序

国防科研人员根据岗位需要,认真填写审查审批表,经涉密事项产生单位负责人审查,保密办公室、科学技术处、军工项目管理办公室、人事处等部门会审,由校保密委员会审批通过后方可上岗,同时签定保密协议书。

17、我校定密和变更密级工作的程序

涉密事项产生单位提出申请,单位负责人审查,报保密委员会办公室初审,由校保密委员会办公室负责组织定密和密级审核工作,然后报校保密委员会审批。审批结果由校保密委员会办公室通知秘密事项所在单位及相关单位登记备案。

18、军工项目涉密论文的审查审批程序

军工项目论文公开发表需经委托单位同意,军工项目管理办公室审查,报保密办审核批准。涉密学位论文从开题、制作、完成到评阅、答辩、归档,必须按照我校有关规定进行全程保密管理。定密申请应在论文开题时提出,经军工项目管理办公室审核后,报校保密委员会办公室批准。

19、学校对外宣传报道的审批程序

学校对外宣传报道需经宣传部进行保密审核。军工项目宣传报道需经保密办审查后报宣传部审核。

20、上网信息坚持的原则

坚持“涉密不上网、上网不涉密、谁上网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

21、涉密文件和资料的标识

书面形式的密件,应当在封面的左上角标明密级和保密期限。国家秘密的标识为“★”,“★”前标密级,“★”后标保密期限(如“机密★20年”);地图、图纸、图表在其标题之后或者下方密级和保密期限。电子文档也应按此要求。

22、涉密文件、材料的传递要求

涉密文件、军工项目材料等的传递皆派专人报送,或以机要邮件寄送,或在密码传真机上发送。

23、涉密计算机的相关要求

涉密计算机要经校保密办审批并确定密级,在显著位置贴上密级标识和警示标识;实行专机专用,设置3道密码(秘密级设置密码8位以上,机密级设置密码10位以上);安装防毒软件;绝对禁止连接互联网;禁止使用秘密级涉密计算机处理机密信息;须确定一名计算机安全管理员;外送维修须专人陪同监督;报废须进行审批。

24、非涉密计算机的相关要求

非涉密计算机绝对禁止处理、存储、传输涉密信息。军工项目课题组的非涉密计算机须进行登记、上网计算机需经过审批。

25、便携式计算机的相关要求

⑴涉密便携式计算机的确定须由校保密委员会审批并确定密级,在显著位置标有密级标识和警示标识;⑵涉密便携式计算机也属于涉密计算机范畴,同样按涉密计算机相关要求进行管理;⑶便携式计算机不得储存涉密信息,只能使用涉密存储介质存储,如因技术原因必须存储在涉密便携式计算机中,则需要校保密委员会审批,但不能带出学校;⑷涉密人员携带便携式计算机外出需要填报《涉密便携式计算机出校审批表》,经所在单位负责人审查,学校保密办审批后方可出校。回校后由计算机管理员检查涉密计算机是否有上网痕迹,非涉密计算机是否处理过涉密信息,并做好登记。

26、涉密存储介质相关事项

涉密存储介质(U盘、移动硬盘、光盘等)要进行审批登记并贴上警示标识,绝对禁止在非涉密计算机中使用,使用时要按要求进行登记。

27、涉密文件复印的主要规定

涉密文件、资料只能在学校保密委指定的涉密复印点使用涉密复印机复印。

复印机密级文件、资料,需经涉密事项产生单位负责人同意,学校保密办审批;复印秘密级文件、资料,需经涉密事项产生单位负责人同意。涉密复印机落实专人管理,并对复印日期、份数、审批人等进行登记。涉密文件、资料的每份复印件加盖涉密资料复制专用章,视同原件管理。

28、打印机使用的主要规定

用与涉密计算机相连接的打印机打印涉密文件、资料时需经涉密事项产生单位负责人审批,并对时间、打印人、批准人、内容、页数、份数等进行记录,同时还须配备碎纸机,对报废纸张进行当场销毁处理。

29、密码传真机使用的主要规定

使用密码传真机传真需要记载传真时间、目的号码、传真内容、操作人员等信息,传真涉密信息需经保密办审查批准。学校的密码传真机设在保密办。非涉密传真机严禁传真涉密信息。30、电话机、手机使用保密管理规定 严禁使用普通电话机、手机谈论涉及国家和学校秘密的事项;不准将手机带入涉及国家和学校秘密的会场或谈论涉密事项的场所,因特殊原因带入的必须取出手机电池或集中专人管理;重要涉密人员不允许使用他人赠送的手机。

31、保密要害部门、部位的防护措施

保密要害部门、部位应具备完善的人防、技防、物防保障条件。物防主要有铁门、铁窗、铁制密码保险柜、防盗报警装置等。

第二篇:军工保密资格审查认证条件

如何申请保密资格

一、申请单位的七个基本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登记注册的企业法人或事业法人。申请单位必须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登记注册的企业法人和事业法人,这是企事业单位申请保密资格的前提条件。

2.承担或拟承担武器装备科研生产的项目或产品涉密。根据有关文件精神,目前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的保密资格审查范围是指承担或拟承担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任务的企事业单位研制项目或生产的产品涉及国家秘密。项目或产品仅背景、用途、数量涉密的,暂时未列入保密资格审查认证范围。

3.无外商(含港澳台)投资和雇用外籍人员,国家有特殊规定的除外。从维护国家安全出发,申请单位不能有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涉密岗位不得雇用外籍人员。有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和雇用外籍人员的单位申请保密资格,需要提供国家或省(区、市)主管部门的批准文件。

4.根据有关规定,要求承担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任务的涉密人员应当具有中国国籍并在中国境内居住,且与境外及港澳台人员无婚姻关系。

5.申请单位要具备相对固定的科研生产场所和条件,并符合安全保密要求。其科研生产和办公场所应当具有产权证明或3年(含)以上的租赁合同。

6.1年内未发生泄密事件。申请单位自申请之日以前12个月内,未发

生经省(区、市)以上保密行政管理部门认定的泄露国家秘密事件。

7.申请单位无省(区、市)以上保密行政管理部门认定的非法获取、持有国家秘密的行为以及其他严重违反保密法规的行为。

另外,属于上市公司的单位,其承担涉密任务的范围还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政策规定。

二、申请单位应当提交哪些申请材料

《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保密资格申请书》(以下简称《申请书》)是申请保密资格应提交的主要文件材料,申请单位应当按照栏目要求和所申请的保密资格等级填写《申请书》,并加盖单位公章。单位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应在相关栏目内对申请条件、申请材料的真实性,保证相关标准的执行及应承担的相关责任作出书面承诺。除《申请书》外,申请单位还应提交:

1.工商营业执照正本、副本(复印件)。

2.组织机构代码证书(复印件)。

3.公司章程。

4.上一个财务验资报告。验资报告是指现行或最新的财务验资证明,应当以文字报告的形式确切地表述验证的内容,并由注册会计师签字或盖章,会计事务所加盖公章。

5.科研生产场所产权证书或租赁合同(复印件)。申请单位需要提交固定科研生产场所产权证明或租赁合同。对于企事业单位租赁的科研生产场所,一般要求合同的租赁期在3年(含)以上。

6.合同甲方出具的研制项目或产品的密级证明,或者合同甲方与拟承担单位签订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任务合同意向书及密级证明。密级证明由合同甲方提供(证明印章与合同印章的单位名称一致),并经单位保密工作机构审核,由单位负责人签字盖章后生效。合同甲方或合同意向单位属军队的,由师级以上业务部门负责人签字,并加盖单位印章。承担多项涉密合同任务的单位仅需提供一项涉密任务的最高密级证

明。密级证明原则上不得涉密。

7.国家军工保密资格认证委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根据实际工作中遇到的特殊情况,按照国家军工保密资格认证委的统一要求掌握。

另外,国有独资企业不需提供上述第3、5项所要求的材料,事业单位不需提供上述第1、3、5项所要求材料,申请一级保密资格单位不需提供上述第5、6项所要求的材料。

三、申请单位如何提交《申请书》

单位填写《申请书》后,应按以下程序提交:

1.申请单位应向其上级主管部门或所在地的省(区、市)国防科技工业管理部门或地市级以上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提出申请意向书,经审核同意后,方可按申报等级向有关审查认证机构提出正式申请。

须经其上级主管部门审核的主要是指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科学院、军工集团公司所属企事业单位。

其他企事业单位,报所在地省(区、市)国防科技工业管理部门或所在地的地市级以上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审核。

2.审核包括三方面内容:(1)《申请书》的填写是否符合《办法》规定,填写内容是否属实;(2)申请单位是否符合《办法》规定的基本条件,申请材料是否符合有关规定;(3)申请的保密资格等级是否以承担的科研生产项目或产品涉及的最高密级为准。

3.审核部门经审核后,对是否同意申请提出审核意见,加盖印章,并退送申请单位。

4.申请单位将审核同意的《申请书》直接报送到有关军工保密资格认证委,正式提出申请。其中,申请一级保密资格的单位直接将《申请书》报送到国家军工保密资格认证委,申请二级、三级保密资格的单位直接将《申请书》报送到所在地省(区、市)军工保密资格认证委。

5.国家或省(区、市)军工保密资格认证委收到申请单位《申请书》后,交由国家或省(区、市)军工保密资格认证办,由其组织书面审查,在10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

对不符合要求的,不予受理,并向申请单位书面说明理由,将申请材料退回申请单位。对决定受理的单位,将在30个工作日内组成现场审查组进行现场审查。

第三篇:军工保密资格审查认证大讲堂

军工保密资格审查认证大讲堂——第一讲:如何申请保密资格

编者按:年初,修订后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保密资格审查认证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正式实施,新一轮军工保密资格审查认证工作即将展开。应广大读者的要求,自本期开始,本刊开设“军工保密资格审查认证大讲堂”,针对审查认证机构和申请保密资格的单位关心的问题进行解读,供工作中参考。

一、申请保密资格的单位(以下简称申请单位)应当具备哪些基本条件

申请单位应当具备以下7个基本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登记注册的企业法人或事业法人。申请单位必须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登记注册的企业法人和事业法人,这是企事业单位申请保密资格的前提条件。

特殊情况下,对不具有法人资格的单位,须由国家军工保密资格认证委审批。

2.承担或拟承担武器装备科研生产的项目或产品涉密。根据有关文件精神,目前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的保密资格审查范围是指承担或拟承担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任务的企事业单位研制项目或生产的产品涉及国家秘密。项目或产品仅背景、用途、数量涉密的,暂时未列入保密资格审查认证范围。

3.无外商(含港澳台)投资和雇用外籍人员,国家有特殊规定的除外。从维护国家安全出发,申请单位不能有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涉密岗位不得雇用外籍人员。但随着军工企事业单位重组、改制步伐的加快,特别是一些民营企业加入到军工科研生产配套单位行列,出现了一些新情况,依据国防科技工业投资主体多元化政策的相关规定,经国家或省(区、市)主管部门批准的单位可以申请保密资格。有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和雇用外籍人员的单位申请保密资格,需要提供国家或省(区、市)主管部门的批准文件。

4.承担涉密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任务的人员,应当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居住,与境外人员(含港澳台)无婚姻关系。根据有关规定,要求承担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任务的涉密人员应当具有中国国籍并在中国境内居住,且与境外及港澳台人员无婚姻关系。

5.有固定的科研生产和办公场所,并符合国家有关安全保密要求。申请单位要具备相对固定的科研生产场所和条件,并符合安全保密要求。其科研生产和办公场所应当具有产权证明或3年(含)以上的租赁合同。

6.1年内未发生泄密事件。申请单位自申请之日以前12个月内,未发生经省(区、市)以上保密行政管理部门认定的泄露国家秘密事件。

7.无非法获取、持有国家秘密以及其他严重违法行为。申请单位无省(区、市)以上保密行政管理部门认定的非法获取、持有国家秘密的行为以及其他严重违反保密法规的行为。

另外,属于上市公司的单位,其承担涉密任务的范围还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政策规定。高等院校申请保密资格应当结合科研项目管理建立保密管理体制,具备相对集中的涉密科研场所,与开放区域隔离。非公有制企业目前仅限定于申请二级、三级保密资格。

二、申请单位应当提交哪些申请材料

《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保密资格申请书》(以下简称《申请书》)是申请保密资格应提交的主要文件材料,申请单位应当按照栏目要求和所申请的保密资格等级填写《申请书》,并加盖单位公章。单位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应在相关栏目内对申请条件、申请材料的真实性,保证相关标准的执行及应承担的相关责任作出书面承诺。除《申请书》外,申请单位还应提交:

1.工商营业执照正本、副本(复印件)。

2.组织机构代码证书(复印件)。

3.公司章程。

4.上一个财务验资报告。验资报告是指现行或最新的财务验资证明,应当以文字报告的形式确切地表述验证的内容,并由注册会计师签字或盖章,会计事务所加盖公章。

5.科研生产场所产权证书或租赁合同(复印件)。申请单位需要提交固定科研生产场所产权证明或租赁合同。对于企事业单位租赁的科研生产场所,一般要求合同的租赁期在3年(含)以上。

6.合同甲方出具的研制项目或产品的密级证明,或者合同甲方与拟承担单位签订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任务合同意向书及密级证明。密级证明由合同甲方提供(证明印章与合同印章的单位名称一致),并经单位保密工作机构审核,由单位负责人签字盖章后生效。合同甲方或合同意向单位属军队的,由师级以上业务部门负责人签字,并加盖单位印章。承担多项涉密合同任务的单位仅需提供一项涉密任务的最高密级证明。密级证明原则上不得涉密。

7.国家军工保密资格认证委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根据实际工作中遇到的特殊情况,按照国家军工保密资格认证委的统一要求掌握。

另外,国有独资企业不需提供上述第3、5项所要求的材料,事业单位不需提供上述第1、3、5项所要求材料,申请一级保密资格单位不需提供上述第5、6项所要求的材料。

三、申请单位如何提交《申请书》

单位填写《申请书》后,应按以下程序提交:

1.申请单位应向其上级主管部门或所在地的省(区、市)国防科技工业管理部门或地市级以上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提出申请意向书,经审核同意后,方可按申报等级向有关审查认证机构提出正式申请。

须经其上级主管部门审核的主要是指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科学院、军工集团公司所属企事业单位。

其他企事业单位,报所在地省(区、市)国防科技工业管理部门或所在地的地市级以上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审核。

2.审核包括三方面内容:(1)《申请书》的填写是否符合《办法》规定,填写内容是否属实;(2)申请单位是否符合《办法》规定的基本条件,申请材料是否符合有关规定;(3)申请的保密资格等级是否以承担的科研生产项目或产品涉及的最高密级为准。

3.审核部门经审核后,对是否同意申请提出审核意见,加盖印章,并退送申请单位。

4.申请单位将审核同意的《申请书》直接报送到有关军工保密资格认证委,正式提出申请。其中,申请一级保密资格的单位直接将《申请书》报送到国家军工保密资格认证委,申请二级、三级保密资格的单位直接将《申请书》报送到所在地省(区、市)军工保密资格认证委。

5.国家或省(区、市)军工保密资格认证委收到申请单位《申请书》后,交由国家或省(区、市)军工保密资格认证办,由其组织书面审查,在10个工作日内作出

是否受理的决定。

对不符合要求的,不予受理,并向申请单位书面说明理由,将申请材料退回申请单位。对决定受理的单位,将在30个工作日内组成现场审查组进行现场审查。

第四篇:军工保密资格审查认证中心简介

军工保密资格审查认证中心简介

2005年11月2日,经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批准,同意设立国防科技工业保密资格审查认证中心,为原国防科工委所属事业单位(正局级)。2006年6月14日,国防科技工业保密资格审查认证中心正式成立。2008年3月,政府进行机构改革,原国防科工委与信息产业部等部门合并,成立工业和信息化部,同时组建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原国防科技工业保密资格审查认证中心划转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管理,名称调整为军工保密资格审查认证中心。

一、主要职责

(一)受托对申请国防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保密资格认证的单位实施现场审查、复查,开展相关工作。

(二)协助组织对申请国防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单位实施现场审查、复查和监督检查,开展相关工作。

(三)承担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涉密信息系统测评分中心职责,负责有关单位涉密信息系统测评。

(四)协助开展军工国家安全、保密、保卫培训教育工作,开展相关业务研究,提供相关咨询服务。

(五)受托开展军工涉密通信、计算机信息系统和办公自动化设备的安全保密技术检查,提供技术咨询和服务。

(六)建立和维护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和保密资格审查认证有关信息数据库,整理资料汇编,编辑获证单位名录。

(七)承办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内设机构

(一)综合管理处(办公室)

(二)审查一处

(三)审查二处

(四)技术测评处

(五)研究咨询处

(六)科技发展处

三、人员编制

事业编制35名,其中,领导职数5名,设主任1名,党委书记或副书记1名,副主任2名,总工程师1名。

四、其他事项

业务上受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安全生产与保密司、军品配套与监管司指导。

第五篇:军工保密资格审查认证考试试题库(含答案)

保密基本知识试题(共238题)

一、填空题(46题)

1、国家秘密是指关系国家的 和,依照法定程序确定,在一定时间内只限 的人员知悉的事项。

2、各级国家机关、单位对产生的国家秘密事项,应当按照 的 规定确定密级。

3、文件、资料汇编中有密件的,应当对各独立密件的 和 做出标志,并在封面或者首页以其中的最高密级和最长保密期限做出标志。

4、摘录、引用密件中属于国家秘密的内容的,应当以其中 和 做出标志。

5、保守国家秘密是我国公民的 一项。

6、涉密人员是指因工作需要,接触、知悉、管理和掌握 的人员。

7、涉密人员上岗前要经过 和培训。

8、因私出国(境)的重要涉密人员须经 或省级 管理部门审批。

9、涉密人员脱密期届满的,对其知悉的国家秘密仍负有。

10、涉密人员脱离涉密岗位必须实行脱密期管理 , 其中核心涉密人 员脱密期为 年 , 重要涉密人员为 年,一般涉密人员为 年。

11、涉密人员脱离涉密岗位必须清退所保管的涉密载体、签订 以后,才能办理手续。

12、外聘工勤服务人员不得接触。

13、“绝密”是 的国家秘密 , 泄露会使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 的损害。

14、保密期限需要延长的,由 和 的机关、单位或者其上级机关决定。

15、不准在私人交往和通信中泄露。

16、不准在普通手机通话和发送短信中涉及。

17、不准将普通手机与 连接。

18、不准将普通手机带入。

19、不得在互联网上用电子邮件传送。

20、不准通过普通邮政、快递、物流方式传递属于国家 秘密的、和。

21、个人因公外出 , 应把所携带 存放在保密设备里。

22、销毁磁介质、光盘等秘密载体 , 应当采用 或 的方法彻底销毁 , 确保信息无法还原。

23、不得在涉密计算机和非涉密计算机上 使用移动存储介质。

24、不得使用普通传真机和一体机传输。

25、计算机口令在网络中必须加密 和。

26、涉密系统不得直接或间接连接国际互联网 , 必须实行。

27、涉密计算机的密级应按 和存储信息的 确定。

28、计算机一旦存储和处理过一份涉密信息 , 就应当确定为,并粘贴相关密级标志。

29、未经审批的涉密信息系统 , 在试运行期间不能存储和处理。

30、未经本单位 管理部门批准 , 不得自行对涉密计算机进行格式化并重装操作系统。

31、在涉密工作区域 , 禁止使用 存储介质。

32、涉密办公自动化设备现场维修时 , 应由有关人员 陪同。

33、存储在涉密计算机或存储介质中的电子文件 , 只要内容涉密 , 就应当。

34、机密级涉密计算机的系统登录如采用用户名加口令的方式 , 则系统口令更换周期不得长于。

35、处理秘密级信息的涉密计算机系统口令长度不得少于 个字符。

36、处理机密级信息的涉密计算机系统口令长度不得少于 个字符。

37、绝密级计算机采用 口令或 身份鉴别措施。

38、符合国家保密要求的涉密计算机屏幕保护程序启动 时间要求是不超过。

39、高密级的移动存储介质禁止在 使用。

40、涉密移动存储介质禁止在 和 上交叉使用。

41、携带涉密计算机和存储介质外出应当履行。

42、携带涉密计算机和存储介质外出工作 , 带回时应当 进行。

43、单位通过互联网发布信息应当进行。

44、严禁将用于处理国家秘密信息的具有打印、复印、传真等多功能的一体机与 连接。

45、机密级国家秘密是重要的国家秘密 , 泄露会使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 的损害。

46、秘密级国家秘密是 的国家秘密 , 泄露会使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 的损害。

二、判断题(对下列各题 , 正确的打 “√”, 错误的打“ × ” 共 143 题)

1、国家秘密是指关系国家的安全和利益 , 依照法定程序确定 , 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的事项。()

2.一切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公民都有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

3.保守国家秘密的工作的方针是积极防范、突出重点、依法管理 , 既确保国家秘密安全又便利信息资源合理利用。()

4.“业务工作谁主管 , 保密工作谁负责”是保密工作 的重要原则。()5.国家秘密的密级分为绝密、机密、秘密三个等级。()

6.绝密级国家秘密是最重要的国家秘密 , 泄露会使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特别严重的损害。()

7.机密级国家秘密是重要的国家秘密 , 泄露会使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严重的损害。()8.秘密级国家秘密是一般的国家秘密 , 泄露会使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损害。()9.保守国家秘密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

10.涉密岗位根据涉及国家秘密的程度分为核心(绝密级)、重要(机密级)和一般(秘密级)三个等级。()

11.核心涉密岗位是指产生、管理、掌握或者经常处理绝密级或较多机密级事项的工作岗位。()

12.涉密人员是指因工作需要 , 合法接触、知悉、管理和掌握国家秘密的人员。()13.涉密人员应当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14.涉密人员上岗前要经过审查和批准 , 并接受保密教 育培训。()

15.经审查合格 , 进入涉密岗位的人员须按规定签订保 密责任书或承诺书 , 承担相应的保密责任。()

16.涉密人员在岗期间 , 保密工作机构应当会同人事部 门、涉密人员所在部门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保密教育和检查、考核 , 对严重违反保密规定不适合继续在涉密岗位工 作的应当及时调离涉密岗位。()

17.涉密人员与境外人员通婚或者接受境外机构、组织资助的应当向单位报告。()18.涉密人员本人或者直系亲属获得境外永久居留权以及取得外国国籍的应当向单位报告。()

19.涉密人员离岗后 , 应当遵守脱密期管理规定 , 核心涉密人员脱密期 3~5 年 , 重要涉密人员脱密期 2~3 年 , 一般涉密人员脱密期 1~2 年。()

20、涉密人员脱离涉密岗位 3 年内不得在境外驻华机构 或外商独资企业工作。()21.涉密人员脱密期内不得在境外驻华机构或外商独资企业工作 ,但可以为境外组织或人员提供劳务咨询或者其他服务。()3 22.涉密人员因私出境应经所在单位同意 , 还应按照有关规定办理保密审批手续。()21 涉密人员脱密期内可以因私出境。()

24.涉密人员脱密期满后 , 可以不再履行保密责任和义务。()

25.涉密人员离开涉密岗位后 , 就不再对本人在原涉密 岗位上知悉的国家秘密事项承担保密义务。()26.涉密人员脱密期满后 , 对所知悉的国家秘密仍然要承担保密责任和义务。()

27、对出境后可能对国家安全造成危害或者对国家利益造成重大损失的涉密人员 , 不得批准出境()

28.、涉密单位应对聘用的保安和临时工进行保密教育培训。()

29、不准在私人交往和通信中泄露国家秘密。()

30.、配偶、子女和本人都是涉密人员 , 互相谈涉密事项没有关系。()

31、各级国家机关、单位对所产生的国家秘密事项 ,应当按照国家秘密及其密级具体范围的规定及时确定密级。()

32、定密工作是指对机关、单位业务活动中所产生的国家秘密事项及时、准确确定其密级、保密期限、知悉范围 ,并对国家秘密载体作出标志及时通知应当知悉的机关、单位和人员 , 并按规定进行全过程管理的活动。()

33.项目定密是指军工单位对承担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项目依法进行确定密级、保密期限、知悉范围和作出国家秘密标志的工作。()

34.保密范围定得越宽 , 密级越高 , 越有利于国家秘密的安全。()35.定密和变更密级的程序是项目承办人依据密级范围提出初始意见 , 部门领导审查签字后报主管领导审批 , 对 把握不准的可由单位定密工作小组审定。()36.国家秘密的标志为★ , ★前标密级 , ★后标保密期限。()

37.纸质载体的密件 , 其密级和保密期限应在首页(或者封面)标明。()38.地图、图纸、图表在其标题之后或者下方标明密级和保密期限。()

39.文件、资料汇编中有密件的 , 应当对各独立密件的 密级和保密期限作出标志 , 并在封面或者首页以其中的最低密级和最短保密期限作出标志。()

40、摘录、引用密件中属于国家秘密的内容 , 应当以其 中最高密级和最长保密期限作出标志。()

41、密件的密级和保密期限变更后应当在原标志位置的附近作出标志 , 原标志以明显方式废除()

42、在保密期限内解密的密件 , 应当以能够明显识别的方式标明 “ 解密 ” 的字样。()

43、国家秘密事项的密级和保密期限一经确定 , 就不能 改变。()

44、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 , 除有特殊规定外 , 绝密级事 项不超过 20 年 , 机密级事项不超过 10 年 , 秘密级事项不超过 5 年。()

45、国家秘密事项的保密期限届满即自行解密。()

46、保密期限需要缩短的 , 由原确定密级和保密期限的 机关、单位或者上级机关决定。()

47、保密期限需要延长的 , 由原确定密级和保密期限的 机关、单位或者上级机关决定。()

48、单位领导要求继续保密的事项 , 在所要求的期限内不得解密。()

49、已降密的事项可以随意公开。()

50、企业的技术成果被确定为国家秘密后 , 在保密期限内不得擅自解密和对外提供。()

51、各级机关和涉密单位编发的内部工作简报都应定为国家秘密。()

52、密级的变更包括降低或者提高密级等级。()

53.制作涉密载体应当依照有关规定标明密级和保密期限 , 注明发放范围及制作数量 , 并编排序号。()

54.纸介质涉密载体应当在本机关、单位内部文印室或委托保密工作机构定点的单位制作。()55.国家秘密定点复制单位 , 使用电子方法排版印制或 打印国家秘密载体的 , 复制完成后其磁盘内的载体内容可以自行删除。()

56.收发涉密载体应当履行清点、登记、编号、签收等手续。()

57.传递涉密载体应当密封包装 , 装载涉密载体的信封 或袋牌上应当标明密级、编号和收发件单位名称。()

58.传递涉密载体应当通过机要交通、机要通信或指派 专人传递;不得通过普通邮政渠道传()59.国家秘密文件、资料可以通过普通邮政 “ 特快专递 ” 传送。()60.不准通过普通邮政传递属于国家秘密的文件、资料和其他物品。()61.记录涉密内容应当使用保密本。()

62.单位收到绝密级载体后应当按照规定的范围组织阅读和使用 , 并对接触和知悉绝密级国家秘密的人员作出文字记载。()

63、单位内部复制涉密载体应当履行审批手续 , 复制机密级以上涉密载体须经部门或单位领导批准 , 加盖复制戳记 , 视同原件管理 , 并进行登记。()

64.因公出差 , 且两人同行 , 可以携带密件到购物、餐饮、娱乐等公共场所。()

65.阅读、承办、使用密件 , 应当在符合保密要求的办公场所进行 , 严禁擅自携带外出。()

66.传阅秘密公文的人员很多 , 逐人逐份登记很麻烦,有时可以不登记 , 收回时自己在文件登记本上画个勾就可以了。()

67.某协作单位工作人员因工作需要借阅协作范围内的绝密级图纸 , 该单位接待人员电话请示有 关领导同意后 , 就可以为其办理借阅手续。()68.某领导携带涉密 U 盘参加行业工作会 , 会议要求报书面材料 , 因时间紧急 , 该领导使用涉密 U 盘连接营业性 场所计算机打印了机密级汇报资料 , 作删除处理。()

69.某单位进行文件汇编工作时 , 少量摘抄了某涉密文件 , 经办人员认为该文件汇编册不涉密 , 可不标注密级。()

70.个人参加会议带回的秘密文件、资料 , 应交本单位文秘部门登记、管理。()

71.阅读和使用涉密载体应当办理登记、签收手续 , 管理人员应当随时掌握涉密载体的去向。()72、传达国家秘密事项时 , 凡不准记录、录音、录像的 , 应当事先申明。()73、不准在普通于机通话中涉及国家秘密。()74、普通手机处于关机状态下 , 不存在泄密隐患。()75、不得使用普通手机短信传送国家秘密信息。()76、不得将普通手机与涉密信息系统连接。()77、不得在涉密场所使用普通于机。()

78、个人因公外出携带秘密载体应当采取严格的保密措施。()

79、因工作需要随身携带密件、密品外出时 , 不得进入购物、餐饮娱乐等公共场所。()80、领导干部为了工作方便 , 可以将密件带回家中处理。()81、工作人员离开办公场所 , 应当将涉密载体存放在保密设备里。()

82、绝密级秘密载体必须放置在安全可靠的密码保险柜中保存 , 并有专人管理。()83、销毁磁介质、光盘等秘密载体 , 应当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彻底销毁 , 确保信息无法还原。()

84、在不解密的情况下 , 机密级、秘密级国家秘密技术成果可以申请公开专利或者由保密专利转为公开专利。()

85、公开报道、出版或个人接受境外媒体采访涉及国家政治、经济、外交、科技、军事方面内容的 , 不用事先经过审批。()

86.未经保密工作机构审查批准 , 严禁公开报道尚属国家秘密的武器装备技术性能指标、科研生产能力、结构布局、产量、发展规划等涉密内容。()

87.机关、单位每年应当定期对当年所存涉密载体进行查、核对 , 发现问题的应当及时向保密工作机构报告。()

88.销毁纸介质涉密载体应当采用焚毁、化浆等方法处理 , 使用碎纸机销毁的应当使用符合国家保密标准的碎纸机 ,送造纸厂销毁的应当送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指定的造纸厂销毁 , 并由销毁单位两 人以上押运、监销。()

89.U 盘上的涉密信息 , 只要执行了删除程序就不可恢复了。()90.涉密载体不得作为废品出售。()

91.密品是指直接含有国家秘密信息的设备或者产品。()

92.密品的研制、生产、保存和使用单位应当对密品的密级、保密期限、知悉范围、保密要点的内容进行登记,各环节的交接应当登记签收。()

93、保密要害部门、部位由各机关、单位确定 , 报国家 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确认或备案。

94、保密要害部门、部位应当具备完善可靠的人防、技防、物防措施。()95、涉密场所使用进口设备和产品的应当进行安全保密技术检测。()

96、涉密场所禁止使用无绳电话和普通手机 , 未经批准不得带入有录音、录像、拍照、信息存储功能的设备。()

97、普通手机关机后可以带入要害部门、部位。()

98、涉密电子文档应当标注密级标志 , 密级标志不能与正文分离。()99、不得在涉密计算机和非涉密计算机上交叉使用移动存储介质。()100、不得使用未采取密码保护的通信系统传输涉密信息。()

101、不得将自己使用和保管的涉密计算机和移动存储介质擅自交给他人使用。()102、无线电话不保密 , 军线电话是保密的。()

103、数字移动电话传输的是数字信号 , 因此是保密的。()104、在保密通信技术比较落后的情况下 , 允许在单位内部无保密措 施的电话中传递国家秘密。()

105、电磁信号泄漏泄密的方式主要是辐射和传导两种方式。()

106、涉密存储介质经文件删除并格式化处理后 , 仍不得作为非密介质使用()

107、利用现代通信及计算机网络远程传输国家秘密信息,必须采用密码保护措施 ,禁止密明用。()108、涉密信息使用的加密措施经过国家密码主管部门批准后 , 在任何地方都可以使用。()109.涉密信息使用的加密措施须经国家密码主管部门批准,并与所保护的信息密级等级相符()110.绝密级信息必须加密存储。()

111.涉密计算机不得安装使用无线键盘、无线鼠标、蓝牙、红外和无线网卡。()112.涉密便携式计算机应当拆除具有无线联网功能的硬件模块。()

113.无线联网功能硬件模块无法拆除的计算机禁止作为涉密计算机和信息系统的服务器、用户终 端使用。()

114.涉密计算机不得安装来历不明的软件和随意拷贝他人文件。()

115.涉密计算机和移动存储介质未经国家指定的专业销密点销密 , 不得自行淘汰处理。()116、在涉密场所使用的与国际互联网或者其他公共网络连接的计算机不得安装视频、音频等输入装置。()

117.不得在上国际互联网的计算机上处理和存储涉密信息。()118.涉密计算机不得与国际互联网络或其他公共网络相连接。()

119.确因工作需要 , 可以使用私人计算机处理涉密文 件 , 但要与国际互联网断开连接 , 待处理完涉密信息后可 与互联网连接。()

120.任何单位和个人均不得在国际互联网网络主页、电子公告栏、聊天室、网络新闻组上发布、谈论、张贴、传播国家秘密信息。()

121.为节约开支 , 可以将淘汰的涉密计算机交本单位非涉密部门使用。()122.涉密信息系统不得直接或者间接连接国际互联网 ,必须实行物理隔离。()

123.国家秘密不得在与国际互联网连接的计算机和信息系统中处理、存储、传递 , 但可以在单位内部非涉密计算机上处理、存储飞传递。()

124.召开涉及国家秘密的会议 , 使用无线扩音、通信设备不能把音量开得太大。()125.对参与国家秘密技术研制的科技人员 , 有关单位不得因其成果 不宜公开发表、交流、推广而影响其评奖、表彰和职称评定。()

126、在对外经济合作中 , 凡涉及国家秘密的资料未经保密审查和批准 , 一律不得对外提供。()127.在对外交往与合作中急需提供国家秘密事项的 ,以先提供 , 后补办手续。()

128.对外公开宣传报道时 , 单位代号、真实名称、掩护名称不得同时使用。()

129.接受新闻媒体采访 , 不得涉及国家秘密 , 特殊情况需要涉及国家秘密的 , 应当办理审批手续。()

130.音像制品涉及国家秘密的 , 应按涉密资料保管。()131.保密教育和保密提醒是科技交流必须坚持的制度。()

132.对外科技交流活动不得涉及国家秘密 , 确需涉及国家秘密的应当履行审批手续。()133.未经批准 , 任何单位、部门或个人均不得到重要涉密场所进行采访、照相、录像等活动。()134.使国家秘密被不应知悉者知悉的 , 属于泄露国家秘密行为。()

135.发现国家秘密载体在使用中下落不明 , 应当在 8 小时内向本单位保密工作机构报告 , 向上级报告不应超过24 小时。()136、涉密载体下落不明 , 自发现之日起 , 绝密级载体 10日内、机密级、秘密载体 60 日内查无结果的 , 按泄密事件处理。()

137、报告泄密事件应当包括被泄露国家秘密的内容、密级、数量及其载体形式、事件发现经过、责任人基本情况、发生的时间、地点及经过。()

138.将涉及国家秘密的计算机和计算机信息系统与国互联网连接 , 泄露国家秘密的 , 应予立案。()

()139.过失泄露一项绝密级国家秘密的可不予立案 , 在位内部处理。

140.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规定 ,露国家秘密 , 不够刑事处罚的 , 可以酌情给予行政处分。()

141.以窃取、刺探、收买的方法 , 非法获取国家秘密 , 都应当依据《刑法》追究其刑事责任()142.发生泄密事件的机关、单位不及时上报或隐匿不报的 , 视情节和造成的后果追究有关人员或领导人的责任。()

143.未经相关保密工作部门批准 , 不得向境外邮寄密 品密件或随身携带密品密件出境。()

三、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43题)

1、国家秘密是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的事项。A.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B.依照法定程序确定 C.按照领导的意图确定

2.一切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都有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A.国家公务员 B.共产党员

C.企业事业单位和公民

3.保守国家秘密的工作实行积极防范、突出重点、依法管理 ,()的方针。A.确保国家秘密安全 B.便利各项工作的开展

C.既确保国家秘密安全又便利信息资源合理利用

4.各级机关、单位对产生的国家秘密事项 , 应当按照()及时确定密级。A.保密法实施办法 B.保密规章制度

C.国家秘密及其密级具体范围的规定

5.一份文件为机密级 , 保密期限是 10 年 , 应当标注为()。A.机密 10 年 B.机密★ C.机密★10 年

6.某文件标注 “ 绝密★ ”, 表示该文件保密期限为()。A.30 年 B.20 年 C.长期

7.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届满的 , 自行()。A.变更 B.公开 C.解密

8.重要涉密部门的人员选配,应当坚持()的原则,并定期进行考核,不适合的应及时调整。A.谁选配谁负责 B.先审后用 C.先选后训

9.涉密人员离岗、离职前 , 应当将所保管和使用的涉密载体全部清退 , 并()。A.登记销毁 B.订卷归档 C.办理移交手续

10.复制属于国家秘密的文件、资料或摘录、引用、汇编属于国家秘密内容形成的涉密载体 , 原件的密级、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围。A.不得擅自改变 B.可以根据情况改变 C.可以改变

11.制作涉密载体 , 应当依照有关规定()注明发放范围及制作数量 , 涉密载体应当编排顺序号。

A.标明密级和保密期限 B.提出管理要求 C.认真进行核对

12.印刷、复印等行业在复制国家秘密载体方面 , 接受县级以上各级政府()的指导和监督。A.公安部门 B.工商部门 C.保密行政管理部门

13.印刷、复印等行业的定点复制单位 , 在复制国家秘密载体时 , 应当尽量缩短复制时间 , 对不能当即取走 , 确需过夜的 , 须放在安全可靠的()内 , 并派人值班看守。A.车间 B.仓库 C.文件柜

14.收发涉密载体 , 应当履行()手续。A.清点、登记、编号、签收等 B.交接 C.签字 15.任何情况下 , 不得向境外传递()秘密载体。A.机密级 B.秘密级 C.绝密级

16.变更密级或解密 , 应由()A.密件使用单位决定

B.原定密机关、单位决定 , 也可以由其上级机关决定 C.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指定的单位决定

17、传递绝密级秘密载体()。A.只能通过机要交通递送 B.只能通过机要通信递送

C.必须通过机要交通、机要通信或派人直接递送

18.领导干部阅办秘密文件、资料和办理其他属于国家秘密的事项 , 应在()内进行。A.办公场所 B.家中 C.现场

19.销毁涉密载体 , 应当送()指定的厂家销毁,并由销毁 单位派专人押运监销。A.公安部门 B.上级机关 C.保密行政管理部门

20.销毁秘密文件、资料要履行()手续 , 并由两名以上工作人员到指定场所监销。A.清点 B.交接 C.审批、登记

21.在境外遇到危及所携带的国家秘密载体安全的紧急情况时 , 要立即()所携带的秘密载体 , 并及时向本单位的保密部门报告。A.销毁 B.藏匿 C.邮寄 22.存储国家秘密信息的介质 , 应按所存储信息的()密级标明密级 , 并按相应的密级文件进行管理。A.最高 B.最低 C.相应

23.涉密场所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相关部门的安全技术检测 , 与境外机构、人员住所保持()的安全距离。A.300 米 B.1000 米 C.相应

24.计算机信息系统的保密管理应实行()制 , 由使用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单位主管领导负责本单位的计算机 信息系统的保密工作 , 并指定有关机构和人员具体承办。A.分工负责 B.单位负责 C.领导责任

25.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保密管理人员应经过严格审查 ,定期进行(),并保持相对稳定。A.考评 B.考试 C.考核

26.各单位保密工作机构应对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工作人进行()的保密培训 , 并定期进行保密教育和检查。A.工作中 B.定期 C.上岗前

27、计算机和信息系统应采取相应的防()泄漏的保密措施。A.信息 B.密级资料 C.电磁

28.计算机信息系统打印输出的涉密文件 , 应当按相应()文件进行管理。A.普通 B.一般 C.密级

29.涉密计算机信息系统不得与国际互联网或其他公共信息网络连接,必须实行()。A.防火墙隔离 B.物理隔离 C.逻辑隔离

30.存储国家秘密信息的 U 盘只能在()计算机上使用。A.本单位同一密级或更高密级的涉密 B.办公用 C.上网用

31.存储过国家秘密的信息介质可以()密级使用。A.提高 B.降低 C.解除

32.涉密信息处理场所应当定期或者根据需要进行()检查。A.安全性能 B.保密技术 C.不定期

33、绝密级国家秘密技术在保密期限内()申请专利或者保密专利。A.可以 B.不得 C.暂缓

34.新闻出版单位和提供信息的单位 , 应当根据国家保密法规 , 建立健全()保密审查制度。A.报纸杂志 B.工商部门 C.新闻出版

35.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的规定 ,()泄露国家秘密 , 情节严重的 , 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A.故意 B.故意或过失 C.过失

36.发生泄密事件应当迅速查明(),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 并报告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和上级领导机关。

A.主要、次要责任者

B.被泄露国家秘密的内容和密级、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危害、事件的主要情节和有关责任者 C.事件属于什么性质

37.某领导外出时提包被窃 , 找回后发现包内钱物丢失 , 涉密文件完整无缺。这一事件()。A.属于泄密事件 B.不应视为泄密事件

C.在不能证明文件未被不应知悉者知悉时 , 按泄密事件处理

38.属于国家秘密的文件、资料或其他物品下落不明的 , 自发现之日起 , 绝密级、机密或秘密级分别在()内查无下落的 , 应当按泄密事件处理。A.10 日 ,60 日 B.15 日 ,60 日 C.10 日 ,30 日

39.泄密事件查处工作的终结期限为()。A.6 个月 B.1 个月 C.3 个月

40.发生泄密事件的机关、单位 , 应当在发现后的()小时内 , 书面向有关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报告。A.60 B.48 C.24 41.向境外组织、机构人员泄露绝密级国家秘密的泄密案件 ,由()组织或参与查处。A.省、自治区、直辖市保密行政管理部门 B.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 C.中央国家机关保密部门

42.过失泄露绝密级()件、机密级()件或秘 密级()件的,应予立案。A.12,3 B.1,3,3 C.134 43.对在定密工作中因玩忽职守、不负责任错定、漏定 , 致使国家秘密泄露 , 或者妨碍正常交流 , 使国家利益造成损失的 , 应视情节的轻重追究当事人的()。A.行政责任 B.刑事责任 C.法纪责任

四、简答题(共 6 题)1.涉密人员应遵守的计算机管理 “ 十个不得 ” 内容是什么 ? 2.涉密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密四方面要求是什么 ? 3.什么是保密要害部门、部位 ? 4.保密要害部门、部位防护措施有哪些 ? 5.重要涉密会议应采取哪些主要保密措施 ? 6.什么是泄露国家秘密的行为 ?

军工保密资格审查认证考试试题库

参考答案

涉密人员考试试题库参考答案

保密基本知识试题

一、填空题

1.安全 利益 一定范围 2.国家秘密及其密级具体范围 3.密级保密期限 4.最高密级最长保密期限 5.基本义务 6.国家秘密 7.保密审查

8.军工集团公司 国防科技工业 9.保密义务

10.3~5

2~3

1~2 11.保密承诺书 12.国家秘密

13.最重要 特别严重 14.原确定密级 保密期限 15.国家秘密 16.国家秘密

17.涉密计算机(涉密信息系统)18.涉密场所 19.国家秘密信息 20.文件资料其他物品 21.涉密载体(秘密载体)22.物理化学 23.交叉 24.涉密信息 25.存储传输 26.物理隔离 27.处理最高密级 28.涉密计算机 29.涉密信息 30.信息化 31.无标志的 32.全程旁站 33.标明密级 34.一周 35.8 36.10 37.智能卡或 USBkey 结合口令38.10 分钟 39.低密级的计算机上 40.涉密计算机非涉密计算机 41.审批手续 42.保密检查 43.保密审查 44.普通电话线 45.严重 46.一般

生理特征

二、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18.√19.√20.× 21.× 22.√ 23.× 24.× 25.× 26.√ 27.√28.×29.√30.×31.√ 32.√33.√34.×35.√ 36.√37.√38.√39.×40.√41.√42.√ 43.×44.×45.√46.√47.√48.×49.×50.√51.×52.√53.√ 54.√55.×56.√57.√58.√59.×60.√61.√62.√63.×64.× 65.√66.×67.×68.×69.×70.√71.√72.√73.√74.×75.√ 76.√77.√78.√79.√80.×81.√82.√83.√84.×85.×86.√ 87.√88.√89.×90.√91.√92.√93.√94.√95.√96.√97.×

98.√99.√100.√101.√102.×103.×104.×105.√106.√107.√108.×109.√110.√111.√112.√113.√114.√115.√116.√ 117.√118.√119.×120.√121.×122.√123.×124.×125.√ 126.√127.×128.√129.√130.√131.√132.√133.√134.√ 135.√136.√137.√138.√139.×140.√141.√142.√143.√

三、单项选择题

1.B 2.C 3.C 4.C 5.C 6.A 7.C 8.B 9.C 10.A 11.A 12.C 13.C 14.A 15.C 16.B 17.C 18.A 19.C 20.C 21.A 22.A 23.C 24.C 25.C 26.C 27.C 28.C 29.B 30.A 31.A 32.B 33.B 34.C 35.B 36.B 37.C 38.A 39.C 40.C 41.B 42.C 43.A

四、简答题

1.答 :(1)涉密计算机不得连接互联网;(2)涉密计算机不得使用无线键盘和无线网卡;

(3)涉密计算机不得安装来历不明的软件和随意拷贝他人文件;(4)涉密计算机和涉密移动存储介质不得让他人使用、保管或办理寄运;(5)未经专业销密 , 不得将涉密计算机和涉密移动介质淘汰处理;(6)涉密场所中连接互联网的计算机不得安装、配备和使用摄像头等视频、音频输入设备;

(7)不得在涉密计算机和非涉密计算机之间交叉使用移动存储介质;(8)不得在互联网上存储、处理涉密信息;

(9)不得使用普通传真机、多功能一体机传输、处理涉密信息;(10)不得通过手机和其他移动通信工具谈论国家秘密、发送涉密信息。2.答 : 包括四个方面 : 物理安全、运行安全、信息安全保密、安全保密管理。

3.答 : 单位内部业务工作中涉及绝密级或较多机密级、秘密级国家秘密的部门为保密要害部门。单位内部集中制 作、存放、保管国家秘密载体的专门场所为保密要害部位。

4.答 :(1)保密要害部门部位要有安全保密隔离措施,并安装防盗报警装置;

(2)涉及机密、绝密级国家秘密的保密要害部门部位 还要安装电视监控系统,门禁系统,采用 IC 卡或生理特征身份鉴别,并配备警卫人员;(3)存放国家秘密载体要配备密码文件柜,存放绝密级国家秘密载体要配 备密码保险柜。

5.答:大型或重要涉密会议应当在内部场所召开;确需在外部场所召开的,主办部门应当制定保密工作方案征询保密工作机构的意见;对会议现场进行安全保密技术检查;对参加会议的人员要登记备案;对会议人员和服务人员要进行保密教育;按规定使用手机干扰器、低辐射扩音设备、防辐射屏幕装置 , 不得使用无线话筒。

6.答 : 泄露国家秘密行为是指违反保密法律法规和规 章制度 , 使国家秘密被不应知悉者知悉;使国家秘密超出了限定的接触范围 , 而不能证明未被不应知悉者知悉的行为。

下载重庆邮电大学军工保密资格认证宣传手册word格式文档
下载重庆邮电大学军工保密资格认证宣传手册.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军工保密资格审查认证考试试题库--简答题及其答案

    保密基本知识试题(238题) 四、简答题 1.涉密人员应遵守的计算机管理“十个不得”内容是什么? 2.涉密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密四方面要求是什么? 3.什么是保密要害部门、部位? 4.保密要......

    保密资格认证简介[范文大全]

    保密资格认证简介 保密资格认证制度是中央加强国防科技工业保密工作的重要举措,是军工单位保密工作应对严峻挑战的有效手段,是军队装备建设的重要保障,是确保信息安全的必然要......

    军工保密资格审查认证工作明细

    军工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保密资格审查认证 一、申请保密资格的单位应具备申请条件。 申请保密资格的单位应当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登记注册的事业单位法人; (......

    军工保密资格审查认证工作明细

    军工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保密资格审查认证 一、申请保密资格的单位应具备申请条件。 申请保密资格的单位应当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登记注册的事业单位法人; (......

    军工保密资格认定工作试题库(2017年版)

    保密基本知识试题 (共281题) 一、填空题(共41题) 1. 国家秘密是关系国家 和 ,依照法定程序确定,在一定时间内只限__ __ 的人员知悉的事项。 2. 保守国家秘密的工作,实行 、 、 的方......

    军工保密资格认定工作试题库3

    涉密人员测试试题 《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保密资格标准》内容试题共331题 一、 填空题(共95题) 1.《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保密资格标准》包括(保密责任)、(归口管理)、(保密组织机构......

    军工保密资格认定工作试题库1

    军工保密资格认定工作试题库 涉密人员测试试题 (保密基本知识试题共281题) 一、填空题(共41题) 1.国家秘密是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依照法定程序确定,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

    军工保密资格认定工作试题库(2017年版)

    军工保密资格认定工作试题库(2017年版) 保密基本知识试题(2017年版) (共281题) 一、填空题(共41题) 1、国家秘密是指关系国家的________和________ ,依照法定程序确定,在一定时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