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90后农民工社会融合指数较低亟待关注(精选5篇)

时间:2019-05-14 01:05: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当前90后农民工社会融合指数较低亟待关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当前90后农民工社会融合指数较低亟待关注》。

第一篇:当前90后农民工社会融合指数较低亟待关注

当前90后农民工社会融合指数较低亟待关注。

近期,国家卫生计生委与中国人民大学等单位联合就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状况进行分析调查,流动人口社会融合指数包括经济立足、社会接纳、身份认同、文化交融等指标,当前三大困难导致90后农民工难以融入流入地社会亟待关注。存在问题:

一是工作稳定性较差,专业技能较缺乏。90后农民工大多高中、初中毕业,他们虽受过一些教育,但是初、高中阶段都基础学科教育为主,没有专业技能方面的教育或者培训,导致90后农民工虽然受教育程度较80后、80前的农民工高,但是在专业技能教育方面与其他年龄段的农民工一样,甚至低于其他年龄段农民工。受自身文化水平低,专业技能缺乏的制约,90后农民工住往工作稳定性差,收入偏低,导致其在经济上难以立足,难以融入工作所在地区的社会环境。以XX县为例:截至目前,该县农牧民转移就业56976万人,其中90后农民工占三分之一左右,他们多以餐饮、美容等服务行业为主,收入偏低,工作稳定性较差。二是工作经验和社会历练较少,社交网络狭小且同质性强。受年龄的限制,90后农民工的社会阅历较少,导致其社交的网络多以血缘、亲缘、地缘为主,且社交对象多以农民工为主。这种单一的社交很难溶于社会大环境,导致其在法律维权、争取正当利益等方面受到限制,个别人由于长期被欺诈、压抑,极易出

现仇视社会、采取极端报复等现象。以XX县为例:该县2013年审结刑事案件136件,涉及90后犯罪案件16件,90后犯罪嫌疑人20多人,犯罪类型主要以传统侵财型犯罪为主,聚众斗殴案、故意伤害案、寻衅滋事案等侵害公民健康权的案件次之。这些90后犯罪嫌疑人中,大部分是在城镇餐饮、美容、娱乐行业的服务人员,他们受社交“小圈子”影响,很多被动参与犯罪。三是社交手段对虚拟网络环境依赖过多,与现实接触较少。处在信息化时代的90后,手机、网络是其主要的社交渠道。由于我国的互联网、手机网络管理还存在不完善的地方,导致色情、暴力等信息在网上流传,一方面误导了涉世不深的90后。另一方面挤占了90后民工的大部分业余时间,很多人通过QQ、微信、陌陌等社交软件与其他人交往,忽视了与现实中同事、朋友的联系。这也是90后难以融入社会的原因之一。对策建议:

一是加快落实户籍制度及相关制度改革,为有融入意愿的流动人口扫除体制和制度壁垒。二是搭建对话平台,增进彼此认同。三是实施易于操作且受欢迎的融合项目,如子女托管、学习辅导、文化娱乐等,探索解决社会融合重点和难点问题的方法。

第二篇:90后学子关注90后农民工创业

90后学子关注90后农民工创业

如今,90后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90后农民工更是向社会传达了一种不一样的思想。近日,浙江师范大学经管学院义乌实践队在义乌开展了90后农民工的相关调研,而调研的主要内容则是90后农民工的创业意识。

通过走访义乌北苑、荷叶塘、城西、后宅等工业园区及周边农民工聚集地,为当地企业里的90后农民工分发实践队设计的调查问卷,拜访某些特定企业,对其中部分工人进行访谈,了解他们的生存状况以及心理感受,实践队在十五天的实践过程中更多地了解了以90后农民工为主体的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和想法。

实践队的寿佳璐告诉我们:“通过此次调研,我们了解到90后农民工普遍地都有自主创业的目标,但他们是否有能力或认知去努力达到这个目标则有待我们思考。另外,社会公众、国家政府应如何有效地去引导新生代民工的创业意识需要立足于这个现实。而我们在和那些农民工沟通的时候也认识到,其实他们都有创业的想法,但缺乏资金、渠道、人脉、知识这些必要条件。”

看到了90后农民工创业遇到的瓶颈问题,实践队的同学们通过讨论、查找资料,各抒己见,为90后农民工创业出谋划策,实践队的李学丽说道:“我们通过调研所得的数据和后来全队的讨论,整理出来了一份有体系的创业扶助方案。我们认为一方面我们需要一个大的创业环境氛围,这一点义乌政府做的很好,他们出台了如税费减免、小额担保贷款贴息、创业补贴等一系列的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另外,我们也需要90后农民工转变观念,认识自身条件,把握机遇,我们相信,敢想敢为是这一代鲜明的特色,也会为他们的创业提供动力。”

最终,实践队的同学们整理出一份关于该项问题调研的报告,将用于该问题的深入研究和实际应用。

王鹏飞(浙师大经管学院义乌实践队)

第三篇: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合是个重大问题

韩长赋: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合是个重大问题

——关于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2012年03月16日10:00 来源:《光明日报》

2012年2月25日,韩长赋在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小海镇松山村调研,了解农民外出务工情况。

新生代农民工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应当作为一个专题来研究,考察他们的主要特征、社会关系状况,分析他们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研究探索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对策措施,引导这个群体健康发展,逐步融入城市、融入社会。这不仅对农民工问题的研究和政策设计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推进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具有特别意义。

新生代农民工一般是指20世纪80年代后出生的农民工。他们是伴随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而成长起来的一个庞大社会群体,是伴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快速转型而成长起来的一个庞大社会群体,是基本脱离农村而又没有真正融入城市、尚处于社会结构中第三元状态的一个庞大社会群体。新生代农民工是现代化建设的一支生力军,因其数量庞大和身份独特而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全局和国家未来发展。他们的劳动技能高低直接影响着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他们能否顺利融入城镇直接影响着和谐社会建设,他们的社会态度及行为选择直接影响着我们党执政的群众基础。因而,需要从治国理政和长远发展的高度,密切关注这一特殊群体,需要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角度,分析研究他们的特点和走向,需要用改革、发展的眼光和办法,帮助解决他们在融入工业化和城镇化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引导这一群体在实现环境、身份、观念转变中健康成长、顺利发展。

年轻的群体:

新生代农民工的主要特征

新生代农民工户籍在农村,而就业、生活在城镇。2011年全国外出进城农民工达15863万人,其中新生代农民工估计超过1亿人,新生代农民工正在成为农民工大军的主体力量。从出生成长环境看,新生代农民工大体由四部分组成:一是传统农村家庭子女,他们出生在农村,父母均在家从事农业生产,本人从学校毕业后进入城市就业,这是新生代农民工中的多数;二是农村留守家庭子女,父母双方或一方长年外出打工,把他们留在农村生活、读书,毕业之后像父母一样外出打工;三是务工流动人口子女,随外出打工的父母在城市生活,但由于父母就业、生活不稳定,他们是在流动状态下长大的;四是务工定居人口子女,父母打工有相对固定的工作和住所,他们在城市出生、读书,毕业后在城市像父母一样就业。

“新生代农民工”不仅仅是一个出生年代、年龄的概念,更是一个历史的概念。基于生长背景环境的变化,他们与上一代农民工相比有着明显的不同。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大背景考察:第一,新生代农民工是在我国总体进入小康、农村摆脱贫困的条件下成长起来的。他们从小生活在温饱的环境中,没有挨过饿。他们进城打工不是为了求得温饱,而是为了自身更好的发展、自我价值的实现,不仅追求更高的物质生活,而且追求更好的精神生活。第二,新生代农民工是在我国教育快速发展、农村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条件下成长起来的。他们大多都读完了初中,有些还上过高中,受教育程度明显高于父辈,他们外出打工对就业有更高的预期,更加看重发展前景、社会地位和人身权利。第三,新生代农民工是在信息通讯高度发达、社会高度开放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他们从小就与电视和手机相伴,比较了解城市和外部世界,他们的价值观念已经和乡村文化有了较大差异,外出打工更多地是基于对城市生活的一种向往。第四,新生代农民工是在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进程中成长起来的。他们比起父辈来就业机会更多,选择余地更大,因而离农倾向也更强,进城定居的愿望更加强烈。

与上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具有四个显著特征:一是新生代农民工大多数从来没有种过地,对土地没有父辈那样的感情,对农村没有父辈那样的依恋,他们既然来到城里,就不想再回到农村。深圳市总工会2010年的调查显示,仅有1%的新生代农民工愿意回乡务农。二是新生代农民工大多数受教育程度较高,获取外部信息的方式更现代化,对城市生活更加向往和认同。据农业部农研中心调查,2010年新生代农民工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9.2年,比上一代农民工高1.6年,其中具有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比重近30%,显著高于上代农民工。三是新生代农民工大多数是为了寻求更好发展机会而外出务工,职业期望值较高,而工作忍耐力和吃苦精神远不及父辈。据农研中心调查,有57.1%的新生代农民工两年内至少更换过一次工作,而其中77%的人表示换工作的原因是收入太低和没有发展前途。四是新生代农民工比之父辈心理平衡度较差,对现有生活状况和公平、平等状况不满足,维权意识更为强烈。据农研中心调查,有53.9%的新生代农民工表示,自己在工作中遇到过权益受侵害的情况,与用工单位领导直接协商解决是他们最常用的维权手段,协商无果后有的会愤而离职,也有少数人会采取极端手段维权。总的看,新生代农民工是一个年轻的群体,是一个充满活力、成长性和可塑性强的群体,是特殊历史阶段的产物。全社会如何对待、引导新生代农民工,如何发挥其作用,将直接影响这一特殊群体的发展走向。

再社会化过程:

新生代农民工社会关系考察

新生代农民工从农村来到城市,并准备扎根城市,面临着一次全新的再社会化过程。他们需要转变自身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需要与政府、企业、社区打交道,建立良性互动的社会关系,以适应环境变化。

新生代农民工与输出地的关系。新生代农民工与家乡渐行渐远,脱离了乡风民俗的监督和基层组织的管理,农村对其影响力日益弱化,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陌生环境,已经处于典型的社会学意义上的“匿名状态”。而一个社会群体失去了他的社会背景和行为标准,又没有融入到新的社会环境,很容易产生失范行为。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输入地的管理服务跟不上,极易造成新的社会问题。因此,城市社会需要尽快填补这项空白。

新生代农民工与中小企业的关系。由于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结构特点,中小企业往往是大多数新生代农民工的第一个雇主,也是最大雇主群体。我国的中小企业也是一个新生的社会经济组织,在发展中也面临着诸多困难。两个新生的、又都是比较困难的群体相伴相生,非常容易产生利益上和观念上的冲突。当前,我国劳动力市场供求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尽管企业在劳资关系中仍居于强势,但新生代农民工的地位也在悄然上升。作为企业的员工,新生代农民工不仅渴望更高的工资收入,也希望得到更多的人格尊重和人文关怀。在这一背景下,一味地依靠劳动力低成本来谋求企业收益最大化的传统经营方式,只会滋生不满甚至造成矛盾。促进新生代农民工与企业的相互认同与融合,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方面。

新生代农民工与输入地社区的关系。调查显示,新生代农民工愿意融入当地的社会生活,愿意与城市居民平等相待、和谐共处,也愿意为居住地社区的公共事业做出贡献。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农民工融入当地的程度并不高,主要表现在一些地方不同程度存在着排斥农民工的现象。从社会公平的角度看,农民与市民都是平等的公民。因农民工进城所引发的种种矛盾和现实问题,不应归咎于进城农民;城市居民的生活空间受到挤压,应通过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公共服务来加以解决。因此,我们既要通过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和城市管理体制改革解决农民工的市民化问题,还要注重消除长期以来形成的农民工与市民心理上的隔膜。

新生代农民工与输入地基层政府的关系。作为公民,农民工需要接受当地政府部门的社会管理,也迫切希望能够平等享受当地政府部门提供的公共服务。如找到工作、拿到工资、得到就业培训,他们的权益受到侵害时能够为他们主持公道,子女上幼儿园、上学能够和城里的孩子一样,能够参加医疗、养老、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而一些新生代农民工反映,在寻求政府部门帮助时仍面临一些困难。这反映出一些基层政府部门对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还缺乏足够的认识,还没有做好相应准备,现有管理与服务跟不上农民工的输入规模与现实需求。主要表现在:一些城市政府部门与农民工的沟通渠道不顺畅;一些城市发展规划与农民工的输入规模不相适应;一些体制和政策需要做出相应调整。

总体来看,新生代农民工群体不断壮大,已经成为当今中国社会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社会结构变迁的一支重要力量。在农民工的再社会化过程中,社会关系的调适与构建将贯穿始终。

矛盾与纠结:

新生代农民工面临的突出问题

新生代农民工,作为边缘性特征明显的社会群体,作为传统二元社会结构中衍生出的“第三元”,在再社会化、在融入城市社会过程中,面临许多实际问题与困境。这些问题处理得怎样,不仅关系新生代农民工群体自身发展,而且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第一,稳定就业面临困难,“频繁跳槽、漂泊不定”现象比较普遍,不利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据统计测算,2010年新生代农民工中只有20%在城市稳定就业,近80%处于不稳定状态。没有稳定的就业,就难以有自身的成长积累,难以有产业工人队伍素质的整体提升,难以有和谐稳定劳动关系的构建。提高农民工就业稳定性,从当前看是一个产业发展问题,从长远看是一个社会和谐问题。如果总有一部分人处于无业和游荡状态,累积到一定程度,就会成为一个很大的社会问题,直接影响到社会的和谐稳定。

第二,权益维护面临困难,“渠道不畅、群体性失语”现象比较明显,容易诱发法外维权。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成为新生代农民工反映最突出的问题之一。目前来看,新生代农民工在维护自身权益时,首选仍是基层政府和相关组织。而城市对农民工的权益保护机制还不完善,应加快构建新生代农民工权益维护机制,畅通权益诉求渠道,切实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一旦新生代农民工采用现行政治法律体制以外的手段来维权,或者被非法组织所利用,可能成为不稳定的因素。

第三,精神文化生活面临困难,“婚恋不顺、文化生活匮乏”现象比较严重,不利于形成积极乐观的文化心态。新生代农民工正处于谈婚论嫁的年龄阶段,婚恋是他们面临的现实问题。据农研中心调查,70%多的新生代农民工没有结婚,这与80%已成家的传统农民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新生代农民工对交友、恋爱、结婚有着十分强烈的渴求。但由于上班时间长、接触面较窄、工资收入低、就业行业农民工男女比例失调,他们中很多人面临“想交友没时间、想恋爱没人选、想倾诉没对象”的困境。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如果新生代农民工婚恋问题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家庭这个细胞缺失,将不利于这个群体走向稳定,从而也不利于社会安定。新生代农民工对人文关怀的需求也十分迫切。大多数新生代农民工进城务工后与亲人朋友相隔甚远,缺乏思想沟通和情感交流,容易心理失衡、情感孤独,一旦有事就有可能出现情绪失控,产生极端行为。新生代农民工对文化生活的需求非常强烈,他们是网吧主要消费群体之一,上网和看电视是他们的主要业余活动。他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也更多地受到网络的影响。总的看,新生代农民工在情感上常常是孤独的,在精神文化生活上是相对贫乏的。如果不能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更多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他们将很难融入主流文化价值轨道。

第四,发展上升面临困难,“前途迷茫、焦虑无奈”情绪比较突出,技能培训和职业发展指导明显不足。新生代农民工怀揣梦想进城,渴望变成真正的城里人,期待在上大学之外找到另外一条通往成功之路,他们是追求上进的。这是他们身上的可贵之处,是引导他们成为社会建设性力量的主流因素。这些年,农民工技术明星、农民工人大代表、农民工娱乐明星等,受到新生代农民工的追捧,也受到社会广泛认同。但总体而言,农民工的发展上升问题、他们的明天还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关注。突出表现在职业培养、继续教育严重不足,身份及地位上升通道并不通畅。如果新生代农民工不能获得有效的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他们的职业梦想将难以实现,而且会影响整个产业工人队伍的素质。如果这个年轻的群体缺乏正常的上升通道,不能保持一种好的发展预期,将会直接影响他们的社会认同,难以使他们保持一种积极的社会心态。

第五,社会归属面临困难,“拔根农村”比较彻底、“扎根城市”力不从心,群体身份认同开始出现。新生代农民工回不到农村,融不进城市,城乡两不靠。如果这一问题长时间得不到解决,在城市主流社会找不到认同、肯定和保护,新生代农民工就可能转向自己群体内获取认可和保护,各种自发团体、自组织就可能发育起来。现在一些城市已经形成了同一个县或地方来的人生活居住在一起、集中在同一个行业的现象,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了老乡团伙占据一方的现象。长此以往,一个城市就有可能形成主流社会与边缘社会并存的双重结构,出现社会阶层之间互不认同难题和价值观差异,从而带来隔离和矛盾,影响社会和谐稳定。

在新生代农民工社会归属和身份认同问题上,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互联网、虚拟社会对他们的影响。在网络上,新生代农民工的意愿可以得到充分表达,容易获得同气相求、同声共振,农民工在现实社会中很少发言、在网上却热衷“跟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网络环境是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最彻底、社会认同感最强、也是最容易实现的一个虚拟空间。在政府、社区、乡村乃至企业对他们的影响和引导缺失的情况下,网络对他们的影响就更加直接和明显,网络文化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影响值得高度关注。

新生代农民工面临的诸多问题,值得我们高度重视和深入思考。妥善解决好这些问题,使这个庞大的青年群体实现稳定就业并能够向上流动,从而保持积极进取的心态,更好地融入我们的主流社会和主流文化,对于整个国家的发展建设、和谐稳定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接纳与融合:

新生代农民工城镇化的路径

客观讲,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过程中,大量进城农村人口融入城市,都会经历一个过程,世界各国都是如此。但是,中国的农民进城打工进而转化为市民,与一些发达国家的移民问题,无论在数量对比还是相互依存程度上都不可同日而语,其艰巨程度和历史意义也不可同日而语。我们所要争取的是,尽量缩短并顺利完成这一过程。

综合考虑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新生代农民工实际,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要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出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改革创新,城乡统筹、远近兼顾,完善管理、强化服务,积极接纳、促进融合的方针,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这一群体,以宽容的胸怀和积极的态度接纳他们。既要立足当前,从经济上帮助他们解决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如就业、技能培训、社会保障、子女上学、住房等;从政治上帮助他们解决合法权益保障、民主权利履行、入党入团等问题;从文化上帮助他们解决继续教育、文化生活、城市生活习惯养成等问题;从社会上帮助他们解决社会身份认同、社会责任培养等问题,又要着眼长远,推进城乡联动改革,加强顶层设计,实行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促进新生代农民工有序融入城镇,从根本上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具体而言以下五个方面是重要的:

一是大力扶持劳动密集型二、三产业和中小企业发展,广泛开辟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创业渠道。中小企业大多是劳动密集型企业,是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创业的主渠道。从一定意义上讲,扶持中小企业就是扶持新生代农民工。应加大对中小企业政策扶持力度,出台面向中小企业的财政、税收、金融、用地等扶持措施,尤其要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自谋职业、开自己的店、办自己的厂,是众多新生代农民工的理想,是有一定经验和财富积累的农民工的打算。应制定出台相关扶持政策,鼓励引导新生代农民工自谋职业、返乡创业、兴办工商服务小企业。

二是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着力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创业技能和整体素质。目前有关政府部门和社会机构利用国家的培训补贴政策,为农民工提供了多种形式的培训,但还远远不能满足需求。要坚持职业教育与在岗培训并重,发挥职业学校和用工单位的主导作用,合理划分政府、企业、学校的职责。职业学校主要负责农村初高中生毕业后的职业教育,使未考取大学的农村初高中生,都能免费接受一次系统的职业技能教育,增加其进入劳动力市场后获得稳定工作的技能。用工企业主要负责新生代农民工的岗位培训,要按国家规定提取并使用职工培训费,对企业用于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的开支可在税前列支,调动企业开展培训的积极性,使已经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新生代农民工能够接受初中级职业技能培训。政府部门要增加公共经费,加强督促检查,强化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劳动职业技能鉴定,对考核合格者发放职业能力证书,并作为大城市落户的优先条件,调动新生代农民工参加教育培训的积极性。

三是推进城乡联动改革,切实保障新生代农民工的各项基本权益。新生代农民工地跨城乡,既要保障其在农村的合法权益,也应保障其在城市享受平等的权益。在农村关键是保障新生代农民工的土地权益。要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流转土地,农民工落户城镇是否放弃宅基地、林地、承包地,应当尊重他们的意愿。在城市关键是保障新生代农民工的公共服务和民主政治权利。养老、医疗、失业等保险制度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应覆盖农民工,改善新生代农民工住房、子女教育等公共服务,将在城镇稳定就业的农民工逐步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探索允许农民工子女在父母务工地参加中考、高考的办法。建立农民工权益救济机制,免费开展针对农民工的法律援助。建立优秀新生代农民工评劳模、选举人大代表、入党入团方面的工作机制,积极接纳合乎条件的农民工加入共产党、共青团和工会组织,保障他们实现基本政治权益。

四是丰富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生活,统筹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的人文关怀。鼓励用工企业或农民工集中居住社区开展符合新生代农民工特点的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活跃其业余文化生活,满足其基本情感需求。社区文化站和综合服务中心开展活动和服务,要包含农民工,促进农民工从情感和生活上融入社区、融入城市。城市免费向市民开放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对新生代农民工一视同仁,保障农民工平等使用图书馆、文化馆、文化站、博物馆、体育馆等公益性文化设施,鼓励文化经营单位和文艺工作者为农民工提供免费或优惠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鼓励工青妇组织对其开展心理咨询服务。针对新生代农民工上网比例较高的特点,重视发挥网络媒体的正面引导作用。

五是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机制,积极畅通新生代农民工成才、上升的通道。应多出台以实际居住地为依据的社会管理、社会福利政策,不再出台与户籍挂钩的社会福利政策,从制度上淡化身份差别和身份意识。要建立新生代农民工的上升通道,使新生代农民工通过自身努力和不断奋斗,能真正在城市安居乐业,逐步融入城市生活。研究放宽新生代农民工进城落户的相关政策,大城市可探索类似“积分制”的落户办法,优先将农民工中的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高级技工、技师及其他有突出贡献者,准予落户。加快落实放宽中小城市、小城镇特别是县城落户条件的政策,促进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并享有与当地城镇居民同等的权益。提高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产业和人口聚集能力,为他们能稳定地留下来创造条件,使其工作融入企业、子女融入学校、家庭融入社区,与城镇共生共荣,与居民融洽相处,在城镇中愉快工作、稳定生活、健康发展。

(责任编辑:常雪梅)

第四篇:基层反映当前网络民意呈“以暴制暴”发展亟待关注

基层反映当前网络民意呈“以暴制暴”发展亟待关注

近日,网络等媒体上最火的新闻有两个:一是7月9日晚,兰州一老人手拿砖块站在斑马线上,只要有车辆闯红灯经过,便用砖块砸向违章车辆,一晚就有近30辆车被砸。二是7月11日下午3时,在广州荔湾区龙津东路708号门前的路面上,一男子被指强奸少女,遭殴打致死。老人用砸车来教训无德司机,路人为老人的行为喝彩叫好,网络调查结果也多是欢呼、赞同。而在广州男子被殴打过程中,围观者中始终没有一个人上前制止,甚至参与殴打,直致命案发生。当前网络民意呈“以暴制暴”发展亟待关注。

基层认为,部分网民对于暴力行为发出“暴力”言论,除了有对正义的渴望外,恰恰也证明当下很多人缺少应对冲突的理性姿态。一是折射出社会不公下的仇富心态。不可否认,人们对富人的仇恨的确是存在的。由于社会不公或制度不健全,一些人胆大妄为或钻法律的空子,或通过关系攫取不义之财,或通过不正当的手段而发家致富。而“豪车”、“豪宅”、“富二代”、“二奶”等由于与富人相关,也理所当然都成为人们抨击和仇恨的对象。这不仅仅个人的极端行为,而是诸阶层与另一阶层之间的矛盾。二是执法不力下的法威缺失。一个七旬老人,冒着生命危险,持板砖“主持正义”。他砸伤的不仅仅是一辆辆违章闯红灯的车子,还砸破了相关部门执法不力,监管不严的遮羞布,这也足以证明当地的交警部门对交通管理的失责。长期以往,将会让普通百姓失去对公权部门信任,降低国家法律在心目中的威力。三是民意不畅下的矛盾积累。砸车事件发生之后,引起了网络等媒体的热炒。交警部门这才想起安装摄像头,补建基础设施。同时也反映出,民意没有顺畅的反映渠道,不能得到及时的关注和舒解,长期累积的矛盾,必然会有计划或无计划的在某件相干或不相干的事上爆发出来。

“以暴制暴”是对文明和正义的非理性裹胁,它会导致我们走向民主、法治的反方向。为此基层建议:一是要正确对待网络民意,并制订合理的规范,合理引导网络民意的形成,避免不利于社会安定团结的言论对社会的冲击。二是网络管理者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学习相关法律政策和业务知识,把好舆论入口关,不让虚假民意误导网民。三是要建立理性认同的法治权威,同时要尊重社会成员普遍平等的权利。(湖州市南浔区委办)

第五篇:关于当前社会农民工对学习需求的调查报告

关于当前社会农民工对学习需求的调查报告

2010年10中旬,我开展了对当前农民工对学习需求的社会调查,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在揭阳市区某鞋厂的农民工中,选择3个作为代表进行调查了解。通过调查,对当前入城打工的农民工的基本生活状况和他们的学习需求、方式、内容等相关问题有了较为明确的了解。

一、关于农民工对学习的需求。

受访对象全部明确表示愿意参加继续教育。主要原因是目前学历较低(受访对象都是初中毕业),只能从事像生产、装配之类的普工,因而待遇也低,月薪平均为1500左右,而待遇较高(月薪一般有2000)的办公室文员、跟单员等白领岗位一般都要求高中以上的学历,专门技术岗位要求有专门技术证书;除了待遇以外,工作强度高也是他们寻求继续学习晋升白领的重要原因。

二、关于农民工的学习目的。

关于农民工的学习目的是提高学历还是掌握具体技能,不同的访谈对象有不同的意愿。有的想通过学习提升学历,从而符合办公室文员的招聘条件,晋升白领阶层;有的想通过短期培训掌握某项具体技能,转到其它待遇高的技术岗位。

三、关于农民工对学习内容的需要。

农民工需要哪些学习内容,不同的受访对象均有不同的意愿。如市场营销、机械加工与制造、数控技术等。这主要与个人的爱好和具体岗位的待遇有关。如受访对象之一所从事的岗位是塑胶鞋半成品的后道修整,因没有专业技术,虽入鞋厂已有3年,而月薪只有同厂内从事数控注塑机操作工月薪的一半,故希望通过学习到数控技术后可以从事待遇较高的技术岗位。

四、关于农民工对学习方式的要求。

农民工选择哪种学习方式,与他们工作的时间关系较大。目前工厂采取的8小时工作制,由于近期订单增加、生产饱和,一周中还要加班2-3个晚上。一个月下来,加班费是一笔不小的收入,因此大部分农民工选择加班,所以难以适应经常性的夜校的学习方式。对于电大学历性的学习,弹性的学习时间、电脑课件、网上学校等方式更适合农民工的要求;对于专业的技能培训,中专技校、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和其他社会机构组织的短期培训更能引起农民工的兴趣。

经过上述的调查了解,当前城市里的农民工大部分学历较低,缺乏专业的技术,待遇也低,加之通货膨胀,生活成本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他们急于改变现状,追求更好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而继续学习,提高学历、掌握技能是他们改变现状的重要途径。针对如此庞大的学习需求,社会、国家应该顺势而为,积极为他们创造条件,提供更好、更多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机构,采取更能符合农民工学习方式,提供更加实用的学习内容,以帮助他们提高学历和掌握技能。

下载当前90后农民工社会融合指数较低亟待关注(精选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当前90后农民工社会融合指数较低亟待关注(精选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