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的历程-天津改革开放综述(共五篇)

时间:2019-05-14 01:49: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辉煌的历程-天津改革开放综述》,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辉煌的历程-天津改革开放综述》。

第一篇:辉煌的历程-天津改革开放综述

辉煌的历程——天津改革开放30年综述

上世纪七十年代,飞鸽自行车、海鸥手表曾是“天津制造”的骄傲。如今,天河一号、大飞机、大火箭、生物基因和制药等高端制造业依然制造着辉煌。改革开放40年来,传统工业城市天津不仅现代制造业基地初具规模,更以其全方位的开放和发展,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带动力量。

改革开放的春风为津沽大地带来勃勃生机。30年后的今天,我们回首过去,看到的是天津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辉煌历程。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来,天津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深化改革,扩大开放,顺利完成了各个历史阶段确立的主要任务,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一、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发展质量不断提高

改革开放30年来,天津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加快发展步伐,努力提高发展水平,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经济增长跃居全国前列,进入了建国以来经济增长最快、持续时间最长、运行质量最好的时期。

(一)经济实力连续跨越新台阶

经济总量30年跨越五个千亿台阶。30年来,天津地区生产总值(GDP)由1978年的82.65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5050.4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了17.4倍,年均递增10.6%,高于同期全国增速0.8个百分点。1980年,全市GDP首次超百亿,达到103.53亿元。到1996年,天津经济总量迈上第一个千亿元台阶,达到1121.93亿元,提前4年实现了比1980年翻两番的目标,率先完成了“三五八十”四大奋斗目标的第一项。到2002年,用了6年时间,天津经济总量迈上了第二个千亿元台阶,达到2150.76亿元。此后5年,实现了3个千亿的突破。2004年达到3110.97亿元,2006年达到4344.27亿元,并提前4年比2000年翻一番,顺利完成天津“三步走”战略第二步总量发展目标。2007年,迈上了第五个千亿元台阶,全市经济总量突破5000亿元,为2010年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人均生产总值30年攀升两个发展层次。30年来,天津人均生产总值(人均GDP)由1978年的1133元,增加到2007年的46122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递增9.0%,高于同期全国增速0.4个百分点。80年代,天津人均GDP不及1000美元,处于由低收入水平向中等收入水平的过渡阶段。1993年,天津人均GDP首次超过1000美元,达到1007美元,进入下中等收入地区行列。2003年突破3000美元,达到3086美元,圆满完成天津“三步走”战略第一步目标,跻身上中等收入地区行列。2007年达到6065美元,提前3年完成“三步走”战略第三步人均总量发展目标,成为全国31个省区市中继北京、上海之后第三个人均GDP突破6000美元的地区。

财政收入30年迈出三大步。30年来,全市财政收入由1978年的39.25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1204.65亿元,年均递增12.5%。80年代至90年代初期,全市财政收入始终在100亿元以下低速徘徊。1994年全国推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后,开始进入快速增长阶段,1995年达到117.34亿元,首次突破百亿大关;2004年超过500亿元,达到502.17亿元;2005-2007年更是实现跨越式发展,年均递增200亿元以上,到2007年突破千亿大关,迈上新的增长平台。

(二)运行质量不断取得新提高

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综合经济实力的增强,整体经济素质明显提高,经济运行呈现增长不断加快、波动逐渐减小、质量不断提升、物价走势更加平稳、能源消耗持续降低的良好态势。

经济增长跃居全国前列。80年代,天津GDP年均递增7.3%,90年代提高到11.5%,进入新世纪进一步加快到14.2%。从1994年开始,天津经济增速已连续14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07年天津经济增长在全国31个省区市中位居第4位,步入了全国经济发展较快地区行列。经济增长的稳定性明显增强。80年代,天津经济增速波动幅度达到17.7个百分点,90年代波幅缩小为8.9个百分点,新世纪的7年进一步缩小到3.8个百分点,在经济增速加快的同时,经济增长波动逐渐减小,呈现在高增长平台上持续快速稳定发展的良好势头。财政收入增长大幅提高。80年代,全市财政收入年均增长0.9%,低于经济年均增幅6.4个百分点。90年代财政收入年均增长提高到18.5%,高于经济增幅7个百分点。新世纪的7年进一步提高到24.8%,高于同期经济增幅10.6个百分点。物价涨幅更加平稳。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完善,宏观经济管理和调控能力不断提高,在经济增长提速的同时,物价涨幅明显降低,天津城市居民消费价格年均涨幅由80年代、90年代5%以上降到5%以下,新世纪前7年年均仅上涨1.6%。

节能降耗在全国名列前茅。2007年,天津万元GDP能耗为1.02吨标准煤,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14吨标准煤,下降率连续第二年在全国31个省区市中排名第二位。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能源利用率稳步提高。“八五”时期,天津万元GDP能耗从3.28吨标准煤下降到2.58吨标准煤;“九五”时期,从2.19吨标准煤下降到1.64吨标准煤;“十五”时期,又从1.53吨标准煤下降到1.11吨标准煤。1991-2007年,天津能源消费总量年均递增5.4%,低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0.6个百分点,低于同期全市GDP平均增速7.2个百分点,以较低的能源消耗支撑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

二、滨海新区迅速崛起,龙头带动作用明显提升

1994年建区以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取得重大进展,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提高,服务辐射功能进一步完善,一个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基础、以外向型经济为主导的现代化经济新区迅速崛起。2006年,以纳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布局为标志,滨海新区开发开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一)滨海新区成为全市最大的增长点

经济规模不断扩大。1993年,新区生产总值为112.36亿元,占全市比重20.9%;经过9年高速增长,到2002年实现生产总值862.45亿元,占全市比重提高到40.1%,提前1年实现“10年基本建成滨海新区”的目标,也标志着天津“三五八十”四大奋斗目标提前1年全面实现。2007年,新区生产总值增加到2364.08亿元,占全市比重已达46.8%。14年来,新区生产总值平均每年递增20.6%,高于全市同期10个百分点,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0%。

新区现代化工业高速发展。新区工业总产值从1993年的212.90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6282.83亿元,年均递增27.3%;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从1993年的15.2%,增加到2007年的59.8%,年均提升3.2个百分点。14年来,滨海新区形成了四大支柱产业和五大高新技术产业群。2007年,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四大支柱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818.65亿元,占新区规模以上工业的63.6%;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五大高新技术产业群,产值规模占新区比重超过1/3。

开发区和保税区比翼齐飞。1994年以来,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生产总值年均递增28.9%,主要经济指标在国家级开发区中始终保持领先,成为全国最具发展活力的开发区之一;天津港保税区充分发挥国际贸易、保税仓库和物流分拨功能,生产总值以年均42.5%的速度迅猛增长,国际物流通道和进出口基地的作用日益突出。2007年,开发区和保税区生产总值分别达到939.40亿元和289.45亿元,合计占新区生产总值的一半以上。

(二)对外开放门户作用日渐显著

开放型经济迅猛发展。1994-2007年,滨海新区直接利用外资合同额累计达451.44亿美元,占全市的比重为61.4%;外贸出口总额累计1169.37亿美元,占全市的61.4%。作为天津对外开放的前沿,滨海新区始终坚持高水平集约化发展,引进和启动了一批项目规模大、产业关联度强、技术水平高、集聚效果好、带动作用突出的重大项目,成为世界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最密集的地区之一,2007年实际直接利用外资额占全市的74.4%。14年来,丰田汽车、三星手机、飞思卡尔芯片、LG化工、100万吨乙烯炼化一体化、空客A320系列飞机总装、中新生态城等大型项目相继落户滨海新区。在被国家批准为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之后,滨海新区已经成为我国北方最大的对外开放门户。

(三)辐射服务功能明显增强

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物流中心建设步伐加快。随着25万吨级航道工程的竣工,天津港已成为世界最大人工深水港。港口货物吞吐量从1993年的0.37亿吨,增加到2007年的3.09亿吨,增长7.4倍,提前3年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集装箱吞吐量从1993年的48万标准箱,增加到2007年的710万标准箱,增长13.8倍。国内面积最大、开放度最高的东疆保税港区,实现首期4平方公里封关运作,使滨海新区整体的辐射服务功能进一步提升,成为带动区域发展新的经济增长极。天津国际贸易与航运服务中心成功运营,电子口岸与物流信息平台正式开通,在北京、河北、山西、新疆等地区设立了“无水港”,“一站式”通关服务流程进一步完善,辐射服务功能向腹地进一步延伸。天津口岸进出口总值从1993年的125.04亿美元,增加到2007年的1290亿美元,其中外地经由天津口岸进出口货值占到56.9%。

三、结构调整卓有成效,中心城市功能日臻完善

改革开放30年来,天津积极推进国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不断深化结构调整,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努力构建集约型、节约型、生态型发展模式;三次产业结构从1978年的6.1:69.6:24.3,优化为2007年2.2:57.3:40.5,工业继续发挥主导作用,服务业比重明显上升,天津作为综合性经济中心城市的地位进一步巩固提升。

(一)现代沿海都市型农业基本形成

农业生产在结构调整中稳步增长。天津农业增加值从1978年的5.03亿元,增加到2007年110.19亿元,年均递增6%。以粮为主的生产格局发生根本性转变。种植业产值比重从1978年的80.4%,下降为2007年的48.8%,而养殖业比重则从18.9%上升到47%。在种植业内部,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比重从1978年的85.8%,下降为2007年的67.3%,而经济作物比重则相应上升了18.5个百分点。1984年开始实施的“菜篮子”工程成效显著。2007年全市蔬菜产量274.37万吨,比1978年增长1.2倍;肉类、禽蛋和水产品产量也分别增长4.2倍、79.1%和5.6倍;奶类产量67.21万吨,比1978年增长38.1倍。

新农村建设取得显著成就。截至2007年,有76%的农户进入产业化体系,“一村一品”特色专业村达到270个。以“十二镇五村”为重点的示范小城镇建设进展顺利,农村城市化率达到52%,按照国际划分标准已进入城市化进程中级阶段。30年来,相继实施了“351”劳动力培训、饮水管网入户、户厕改造等一系列农村公共事业工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已实现地域全覆盖,人口覆盖率达到89.2%。

(二)现代制造业基地初具规模

老工业在嫁改调中焕发新活力。天津工业增加值从1978年的54.39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2661.87亿元,年均递增11%,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53%。经过嫁接、改造、调整,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1978年,机械、化工、纺织、冶金为天津工业四大支柱产业,产值规模占全市工业的70%以上;80年代,为了大力发展消费品生产,对轻工业实行“六个优先”政策加以扶持,到1990年轻工业产值比重上升到52.1%;90年代以来,逐步确立了电子信息、汽车制造、石油化工、现代冶金、生物技术与现代医药、新能源及环保等六大优势产业,到2007年产值规模占全市工业的72.3%,重工业产值比重达到81.3%。产品结构优化升级,主要工业品产量增势强劲。2007年,全市原油产量1924.28万吨,比1978年增长5.1倍,占全国总产量的比重从3%上升到10.3%;汽车产量45.69万辆,比1978年增长151.3倍,占全国比重从2%上升到5.1%。自行车保持30年优势不减,2007年产量达1711万辆,占全国的26.1%;手机从无到有,年产9779万部,占全国的17.8%;无缝钢管占居行业龙头,年产276万吨,占全国的14.8%。

循环经济发展扎实推进。进入新世纪以来,天津不断强化循环经济理念,不断完善政策环境,先后制定了《关于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实施意见》和《天津市发展循环经济工作部门分工意见》,落实分解了35项发展循环经济重点工作。设立了发展循环经济专项资金,重点支持汉沽盐场滩田苦卤综合利用技术改造、天铁冶金集团高炉余热发电、华明镇太阳能利用等10个项目;贯庄垃圾发电项目列入国家循环经济专项资金支持范围。大力推进循环经济试点建设。开发区、大港石化、海河下游现代冶金等6个循环经济试点园区初步形成;天津已被正式列入国家第二批试点城市,临港工业区、子牙工业园列为国家试点园区。工业节水工作取得较大进展,建设了天津石化、无缝钢管公司、国华电厂等一批工业节水减排示范项目。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有序发展,企业清洁生产工作稳步推进。

(三)现代服务业功能不断提升

第三产业发展得到强化。天津第三产业增加值由1978年的20.09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2047.6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递增11.1%,分别高于第一、二产业平均增幅5.1个和0.3个百分点。80年代,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递增9.6%;90年代提速到12.8%;从2000年起,连续8年保持两位数增长。与此同时,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步提升。改革开放初期至1990年以前,第三产业比重始终在20%-30%的区间内徘徊;1990年超过30%,达到32.9%;1997年跃升到41.0%;此后10年,在工业快速增长的同时,第三产业的比重一直保持在40%以上。近年来,在《天津市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实施纲要》和《关于进一步促进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政策引导下,第三产业发展进一步加快,商贸流通、社区服务、信息服务、中介服务、文化服务、房地产业六大现代服务业体系不断完善。

传统服务业快速发展,现代服务业迅速崛起。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从1978年的4.79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294.06亿元,年均增长13.0%。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增加值从1978年的6.95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591.22亿元,年均增长9.8%。现代服务业发展势头迅猛,比重大幅上升。1978年,金融业实现增加值0.13亿元,仅占第三产业的0.6%;2007年,增加值已达288.17亿元,比重上升到14.1%,提高13.5个百分点。1984年,房地产业实现增加值0.85亿元,占第三产业的2.1%;2007年,增加值达到189.42亿元,比重上升到9.3%,提高7.2个百分点。此外,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技术服务业等新兴第三产业从无到有、发展壮大,在国民经济的比重不断上升,对促进天津经济的腾飞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对外开放规模迅速扩大,外向型经济形成新格局

改革开放30年来,天津充分发挥沿海开放城市的优势,不断改善投资环境,积极、合理、有效地利用外资,促进全方位、多领域、多层次对外开放,外向型经济发展强劲,成为拉动全市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引擎。

(一)对外贸易蓬勃发展

外贸进出口持续快速增长。天津外贸进出口总额从1978年的9.88亿美元,增加到2007年的715.50亿美元,平均每年递增15.9%;其中,外贸出口总额从1978年的8.65亿美元,增加到2007年的381.61亿美元,年均增长13.9%。特别是2001年中国加入WTO以来,天津紧紧抓住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战略机遇,进一步加大对外开放力度,促进了对外贸易规模连年跨越新台阶。2002-2007年,全市外贸出口总额平均每年递增26.1%。2002年全市外贸出口115.95 亿美元,首破百亿美元,2004年、2006年又分别突破200亿、300亿美元大关。外贸出口依存度从1978年的17.1%,上升到2007年的56.3%,提高了39.2个百分点。出口产品结构不断优化。改革开放之初,天津外贸出口以粮油、纺织等初级产品和轻工业品为主;90年代以来,随着“以质取胜”和“科技兴贸”外贸出口战略的实施,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机电产品出口得到快速发展;进入新世纪,电子信息、汽车零部件、新能源、生物医药、海洋石油化工等高新技术产品成为出口的主导产品。2007年,机电产品出口占全市比重达68.1%,比2001年提高15.7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全市的38.4%,比2001年提高8.7个百分点。

(二)招商引资成效显著

利用外资水平不断提高。改革开放以来,天津积极执行对外开放政策,创造条件,改善环境,不断扩大开放领域,提升开放层次,努力促进全方位、多领域、多层次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和完善,吸引了大量的外国资本在天津投资。30年来,全市累计外资合同额778.43亿美元,实际直接利用外资397.50亿美元。截至2007年底,来津投资的全球500强企业达128家,天津已被誉为外商投资企业的沃土。中国加入WTO以来,天津利用外资结构发生明显变化。2001年,服务业外资合同额比重尚不足18%,2007年已达58%,成为全市利用外资的主体。房地产业外资强势涌入,外资合同额占全市比重从2001年的2.3%,上升到2007年27%。新能源领域成为引资新亮点,风力发电、海水淡化、工业气体等一批新能源项目落户津门。

五、改革不断深化,市场化程度明显提高

改革开放30年来,天津始终以“三个有利于”为根本标准,大胆尝试,锐意创新,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渡,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日渐明显,市场主体的活力不断增强,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一)所有制改革稳步推进

非公经济全面活跃。30年来,在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的同时,个体、私营、股份制和“三资”等非公有制经济从无到有、发展迅猛,2007年全市GDP中非公有制经济比重已达53.7%。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国有和集体经济所占比重从1978年的100%下降为2007年的18%,私有经济和三资经济比重上升到53.1%。全市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销售总额中,股份制经济、私有经济和三资经济所占比重2007年分别达到26.3%、18.7%和6.9%。全市外贸出口总额中,三资企业所占比重逐年增大,2007年达到74.2%,成为天津外贸出口的主体。

(二)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化 企业经营机制实现重大转变。1984年,天津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通过放权让利、两步“利改税”、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等改革措施,进一步增强国有企业活力。1992年起,国有企业改革进入整体推进、重点突破时期,围绕“抓大放小”的方针,转换经营机制和制度创新迈出重要步伐。2001年,“8年嫁改调”目标基本完成,累计嫁接改造国有老工业项目 1167 项,152家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完成公司制改造,85%的国有中小工业企业完成各种形式的改制。近年来,围绕嫁接改造、资产重组为重点的企业改革进一步深入。截至2007年底,通过股权转让、合资合作、兼并重组、辅业改制等多种形式累计实施国有企业改制3417家,改制面达到91%,地方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达17家。国有资产管理效能突出。2007年,天津产权交易中心公开挂牌转让完成交易的国有产权项目374宗,成交金额104.8亿元,增值42.9亿元,增值率达69.2%。在四大直辖市的央企国有产权交易试点机构中,天津国有产权交易增值率排名第一。

(三)社会保障体制改革成效明显

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健全。随着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天津各项配套改革取得重要进展,逐步建立了城镇职工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体系和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至1998年,全市城镇企业职工养老、失业保险社会统筹覆盖面已达到职工总数的90%以上。2007年底,全市养老保险覆盖225.6万人,医疗保险覆盖382.46万人,失业保险覆盖221.5万职工,工伤保险覆盖257.17万职工,生育保险覆盖194.03万职工,符合低保条件的困难群众实现了应保尽保。积极发展社会福利、社会救济、优抚安置等社会保障事业,建立并完善社会救助体系、社会互助体系和灾害救助体系。全市收养性福利单位从1980年的50个,增加到2007年的288个,增长4.8倍;在院收养人员从1980年的1383人,增加到2007年的14736人,增长9.7倍。2007年,全市拥有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19个,享受城乡低保的残疾人数达3.21万人。

六、投资建设硕果累累,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改革开放30年来,天津始终高度重视投资对经济的主导作用,不断加大投资力度,逐步改善投资结构,各项建设快速发展,经济发展后劲显著增强,城市面貌发生根本性变化。

(一)固定资产投资突飞猛进

投资总量快速增长。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从1978年的20.3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2388.63亿元,增长116.7倍,年均递增17.4%。从年度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发展进程看,1991年突破100亿元,1998年突破500亿元,2003年突破1000亿元,2007年突破2000亿元。整个80年代,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规模不足百亿元,为62.1亿元,年均递增16.8%。整个90年代,年均投资规模迅速增加到392.1亿元,年均递增26.3%。新世纪的7年,年均投资规模已突破千亿元,达到1368.19亿元,年均递增20.4%。30年累计,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4万亿元,相当于全市GDP的比例从1978年的24.6%上升到2007年的47.3%。

投资重点不断变化。80年代初期,地震灾后重建成为投资重点。80年代中后期,投资重点支持了自行车、纺织、食品、家电等轻工行业发展。进入90年代,投资向汽车、机械、冶金、化工、电子等重化工业倾斜。从“九五”开始,重点加快了基础设施建设,对交通、市政公用事业、邮电通信等服务业的投资力度逐步加大。投资结构不断优化。1980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工业比重达65.6%,而服务业比重为30.1%;2007年,工业比重下降到42.1%,服务业比重则上升到55.3%。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得到加强,占全部投资的比重达到33%。投资规模的扩大和投资结构的优化,有力地支持了各项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

(二)基础设施建设成就斐然

城市载体功能显著增强。30年来,天津累计完成城市基础设施投资3662.88亿元,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的25.8%。80年代,以震灾恢复重建、引滦入津、消灭“三级跳坑”、建设“三环十四射”交通体系为标志,进行了第一次大规模城市基础设施建设。90年代,以成片危陋平房改造、“地下危改”工程和建设一批交通、能源、通信、市政设施为标志,进行了第二次大规模城市建设攻坚战。进入新世纪,依托海空两港,强化交通枢纽功能,以公路、铁路、快速路、轨道立体化交通为骨架,多种交通方式紧密衔接、转换便捷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正快速形成。从2003开始,随着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推进,全市基础设施投资迅速增长,近5年累计完成投资相当于前25年合计的1.7倍。5年间,港口建设累计完成投资276亿元,货物吞吐量突破3亿吨,集装箱吞吐量突破700万标箱,加速了天津成为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物流中心的建设步伐;滨海国际机场改造工程总投资26亿元,旅客吞吐量达到386.1万人。路桥建设飞速发展。30年间,城市新增道路长度近5000公里,增长6.4倍;新增道路面积7000多万平方米,增长10.1倍;新建桥梁300座,增长3.2倍,新建立交桥62座。地铁一号线、津滨轻轨,以及我国第一条时速超300公里的京津城际铁路先后投入运营。水电气热等管网改造成效显著。2007年,全市人均生活用电量434千瓦小时,是1978年的12.8倍;城市居民人均生活用水量44.7吨,是1978年的1.9倍;城市用气普及率100%,比1978年提高72.6个百分点;城市住宅集中供热面积12768万平方米,是1999年的3.7倍。

危房改造工程顺利完成。改革开放以来,天津投入大量资金,加快对老城区的改造和新生活区的建设。特别是进入90年代,提出“用5至7年时间基本完成市区成片危陋平房改造”。截至2002年,市内六区累计拆除成片危陋旧房1500多万平方米,新建住宅近4500万平方米,全市 45 万户、共150多万群众喜迁新居,实现了祖祖辈辈翘首企盼的安居梦。2003年以来,在全国率先启动住房保障体系建设,累计有7万户住房困难群众受益。到2007年,城市人均住宅建筑面积达到27.09平方米,比1978年的3.3平方米增长7.2倍;农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26.6平方米,比1978年的9平方米增长2倍。

海河两岸旧貌变新颜。随着海河综合开发的不断加快,通过新建拓宽改造道路和桥梁,形成了“七横十二纵”路网,整修海河堤岸13.84公里,建成亲水平台17.4万平方米,一批沿河景观带和文化设施落成。运河文化商贸区、大悲院商贸区、古文化街商贸区、和平广场中心商业区等六大重要经济节点基本形成,一批金融商贸设施建成交付使用。海河两岸服务型经济带、文化带、景观带效应开始显现。

七、流通集散功能显著增强,商贸中心城市尽显活力

改革开放30年来,天津不断推进商业结构调整,加快市场载体建设,加大市场开放力度,全面加速商业现代化进程,商贸流通业呈现出良好的运行态势,充满生机活力的大市场、大流通、大商贸格局逐步形成。

(一)贸易流通规模不断扩大

流通业购销总规模大幅扩大。1978年,天津批发和零售业商品购销总额为222.98亿元,其中销售总额为102.35亿元;1993年突破千亿大关,达到1713.23亿元,其中销售总额增加到900.75亿元;到2007年已迈上万亿台阶,达到1.48万亿元,其中销售总额完成7959.03亿元。商品零售规模迅速扩张。1978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仅为25.2亿元;80年代年均递增15%,1988年突破百亿大关,达到121.28亿元;90年代年均递增18.1%,1997年超过500亿元,达到535.02亿元;进入新世纪,平均增长速度达到13.7%,2004年迈上千亿元台阶,达到1044.78亿元;2007年完成1603.74亿元,比1978年增长71倍,年均递增15.9%。

(二)商品交易市场繁荣兴旺

多层次商贸流通格局逐步形成。改革开放之初,天津商品交易市场以乡村集贸为主,1980年拥有城乡集贸市场110个,其中乡村集市76个,超过总数的三分之二,成交额不足5000万元。90年代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四大”召开以后,一批国家级和区域性批发市场相继建成,至1998年已形成包括14个国家级市场、22个区域性市场、704个初级市场在内的740个商品交易市场,其中成交额超过5亿元的批发市场达到13个,超过10亿元的达到9个。进入新世纪,商品交易市场进一步发展完善,逐步形成了以大型批发市场为龙头、以大型商业企业为骨干、以农村和城市社区网点为基础的多层次、多门类的大商贸流通体系,2007年成交额超亿元的批发市场多达60个,其中超10亿元的达到25个,有力地促进了天津作为经济中心城市商贸集散功能和作用的提升。从传统的百货商店、农贸市场,到时尚快捷的超级市场、连锁商店、专卖店、便利店,再到充满现代气息的仓储式超市、网上订购,新型商业业态蓬勃发展,极大地促进了零售市场的繁荣活跃。

八、民计民生明显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成就辉煌

改革开放30年来,伴随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生活环境日益改善,消费结构逐步升级,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群众越来越多地享受到了发展的成果。

(一)民生之本日渐稳固

就业规模不断扩大。社会从业人员从1978年的366.7万人增加到2007年的613.93万人,30年增加247.23万人,年均递增1.8%,高于同期户籍人口增长率0.8个百分点。经济的快速发展、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扩大就业政策措施的日臻完善,为劳动力就业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岗位。进入新世纪以来,通过统筹城乡就业,加强职业技能培训,积极实施再就业工程,多渠道创造公益性岗位,努力拓宽就业渠道,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实现了新增就业岗位数量多于新增下岗失业 人员数量。城镇登记失业率从2002年的3.9%,下降到2007年的3.6%。

就业结构逐步优化升级。1978年,全市就业结构呈“二一三”格局,三次产业就业结构为28:52:20。随着第一产业劳动力的不断转移和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到1985年,就业结构演变为“二三一”格局,三次产业就业结构为21.7:50.1:28.2。2005年,就业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第三产业就业规模首次超过第二产业,形成“三二一”格局,三次产业就业结构为15.1:41.9:43。2007年第三产业就业比重达到44.9%,从业人数比1978年增加202.26万人。30年间,第三产业对全市就业增长的贡献率高达81.8%,成为全市扩大就业的主渠道。

(二)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天津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388元,增加到2007年的16357元,增长44.2倍,年均递增14.0%。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的153元,增加到2007年的8752元,增长56.2倍,年均递增15.0%。进入新世纪,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居民收入继续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2007年城乡居民收入同步实现比2000年翻一番,顺利完成天津“三步走”战略第二步人均收入发展目标。居民消费水平显著提高。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由1978年的345元,增加到2007年的12029元,增长33.9倍,年均递增13.0%;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由1978年的132元,增加到2007年的4118元,增长30.2倍,年均递增12.6%。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换代。70年代末,居民家庭耐用消费品以手表、自行车、缝纫机、收音机等“老四件”为主,消费水平在百元能级;80年代,以电视机、电风扇、录音机、洗衣机、电冰箱、照相机等“新六件”为代表,消费水平提高到千元能级;90年代,以空调器、影碟机、电脑等成为消费潮流,消费水平上升到万元能级;进入新世纪,通讯设备、家庭设备用品不断更新换代,旅游休闲消费成为时尚,汽车、住房成为新的消费重点,消费水平提高到十万元能级。生活水平不断跨越新阶段。1978年,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为58.1%,按国际标准划分处于温饱阶段;1997年下降到46.7%,比全国目标提前3年达到小康水平;2001年继续下降到37%,步入比较富裕阶段;2007年,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5.3%,30年间下降22.8个百分点。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从1978年的59.8%下降到1998年的47.1%、2002年的38.2%,也开始进入比较富裕阶段。2007年,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8.9%,30年间下降20.9个百分点。

(三)人与环境更加和谐

环保事业取得长足发展。80年代,通过迁移和改造重污染企业,降伏了多年盘旋在市区上空的白、黄、黑三条“烟龙”;通过“引滦入津”工程改善水质,结束了天津市民长期喝咸水的历史。90年代,改善环境成为提高群众生活水平“新三件事”之一。环境整治工作力度明显加大,煤气化、集中供热迅速普及,外环线以内全部建成烟尘控制区。随着机动车禁止鸣笛制度的推出,道路交通噪声明显下降。进入新世纪,大力实施蓝天、碧水、安静、污染防治、生态、创模细胞等六大环保工程,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天津先后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和“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等荣誉称号。2007年,空气质量二级以上良好天数达到320天,比2001年增加146天,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87.7%,6年提高40个百分点;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从2001年起连续7年保持100%;城市交通噪声等效声级为67.7分贝,比2001年下降1.3分贝,比1990年下降3.3分贝;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7.5%,比2001年提高11.5个百分点,比1978年提高31个百分点。

(四)社会发展综合水平位于全国前列

教育整体水平名列前茅。改革开放之初,加强基础薄弱校建设连续三年被列入城乡居民20件实事。1994年在全国率先实现普及9年义务教育。1999年率先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进入新世纪,农村义务教育全面实现,中小学教学设备全部完成升级换代。基础教育不断加强,“历史名校”建设工程效果显著。初中毕业生升学率从1990年的68.4%,上升到2007年的99.9%。高等教育逐步进入普及化阶段。80年代,高等学校累计招生12.72万人,培养毕业生10.55万人;90年代,分别增加到24.25万人和17.29万人;2001-2007年,招生人数和毕业人数分别已达62.88万人和38.18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2001年的39.1%上升到2007年的55%。职业教育体系日趋完善。80年代,中等专业学校恢复发展,技工学校和职业中学迅速壮大;90年代以来,逐步建立起从初级到高级行业配套、结构合理、形式多样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进入新世纪,与教育部共建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继续走在全国前列。

科学技术实力迅速增强。全市专业技术人员由1978年的10.53万人,增加到2007年的41.78万人,增长3倍;其中,平均每万人口拥有科技人员由1978年的147人,发展到2007年的382人,增长1.6倍。科技创新硕果累累。1985年我国《专利法》实施以来,天津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快速增长,分别由1986年的475项和162项,增加到2007年的15744项和5584项,均增长30余倍。90年代以来,天津把加快技术创新作为经济工作的“三件大事”之一,大力实施“科教兴市”战略。进入新世纪,先后出台了建设创新型城市和科技发展纲要等政策措施,技术创新能力显著提高,综合科技进步水平从2003年起连续5年处于全国第三位。设立了科技创新专项资金,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相当于全市GDP的比例逐年提高,2007年达到2.29%,比2000年上升0.78个百分点。电子信息、生物技术、海水淡化等一大批科技研发项目取得突破性成果,推动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明显增强,12家企业进入全国自主创新能力行业十强,力神电池、天士力中药、石油套管等位居行业第一。全市拥有国家级和市级重点实验室达到87家,工程中心42家,企业技术中心236家。新技术产业园区自1988年成立以来,保持了强劲的发展势头,1991年被批准为国家级高新区之后,孵化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

文化建设成就显著。30年来,先后建成古文化街、科技馆、周邓纪念馆、天津博物馆等标志性文化设施,维修改造了中国大戏院、天津图书馆、文庙博物馆等文化场馆。2007年,全市拥有博物馆18个、公共图书馆32个、艺术机构61个,分别比1978年增加13个、13个和22个。文艺创作精品迭出。京剧《华子良》、话剧《为你喝彩》、芭蕾舞剧《精卫》等一批独具天津特色的优秀文艺作品在全国屡屡获奖;2007年,话剧《望天吼》、评剧《凤阳情》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并实现我市戏剧作品“五个一工程”奖八连冠。天津京剧、宝坻评剧、京东大鼓、杨柳青木板年画、天津泥人张彩塑等进入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医疗卫生水平大幅提高。改革开放以来,新建和改扩建了一大批医疗机构,肿瘤医院、胸科医院等专科医疗水平在全国领先。90年代,初步建立起街道和乡镇、区县级、市级三级医疗网。进入新世纪,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市疾病控制中心、120急救中心等相继建成,形成了指挥有力、反映灵敏、功能完善、运转协调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成功抵御了2003年“非典”冲击。2007年,全市拥有医院、卫生院411个,比1978年增加11个;医院、卫生院床位数4万张,增加2.2万张;卫生技术人员数6.4万人,增加2.3万人。

体育事业成绩辉煌。改革开放以来,改扩建了一大批体育设施,其中天津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成为2007年女足世界杯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分赛场。一批重大赛事在津举行。继成功举办1995年世界乒乓球锦标赛、1999年世界体操锦标赛、2006年女子水球世界杯等一系列国际大赛后,2007年又获得第六届东亚运动会举办权。竞技体育成绩喜人。2007年,天津女排在全国女排联赛中实现“五冠王”伟业,天津女足获得全国女足足协杯赛和超级联赛“双冠王”。群众体育工作始终保持全国领先。在全国首创“假日体育”大型群体健身活动,国民体质监测总体达标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改革开放30年取得的成就,见证了天津跨越式发展的辉煌历程。随着加快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战略的深入落实,天津必将以崭新的面貌进入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的新阶段。展望明天,天津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到2010年,人均生产总值将超过8000美元。到2020年,将全面建成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一个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科教发达、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天津,将屹立于渤海之滨。

第二篇:辉煌历程原稿

辉煌历程

广东发展银行是信用卡领域的领跑者,不论是以前、现在还是未来,广发银行都会致力于“办中国最好的信用卡”,不断完善,不断进取,不断创新,充分利用最有价值的资源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更多更好的产品及更完善的服务。广东发展银行是信用卡领域的领跑者,不论是以前、现在还是未来,广发银行都会致力于“办中国最好的信用卡”,不断完善,不断进取,不断创新,充分利用最有价值的资源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更多更好的产品及更完善的服务。

广东发展银行是信用卡领域的领跑者,不论是以前、现在还是未来,广发银行都会致力于“办中国最好的信用卡”,不断完善,不断进取,不断创新,充分利用最有价值的资源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更多更好的产品及更完善的服务。广东发展银行是信用卡领域的领跑者,不论是以前、现在还是未来,广发银行都会致力于“办中国最好的信用卡”,不断完善,不断进取,不断创新,充分利用最有价值的资源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更多更好的产品及更完善的服务。

我们的荣耀

为了表彰我行在市场开拓方面所取得的成绩,VISA国际组织授予我行1999“市场开拓奖”。

2000年9月,我行被中国奥委会授予“第27届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热心赞助商”的荣誉称号,同时我行广发奥运会信用卡被指定为“第27届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唯一专用银行卡”。

为了表彰我行在2000年紧紧把握市场脉搏、充分利用悉尼奥运会这一商机,先后发行了“千禧奥运信用卡”和“金牌广发理财通卡”,无论从产品的广度和深度,还是到产品的功能、包装、宣传都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VISA国际组织特颁与我行“市场创新奖”和“最佳贷记卡成长奖”。

2001年9月,我行在国内发行“广发白金卡”,是国内商业银行首家独立发行的白金卡产品。同年,我行被VISA国际组织授予“白金飞跃奖”的荣誉称号。

2001我行被VISA组织评为“业务杰出成长奖”。

2003年1月,被VISA国际组织授予“杰出合作伙伴”荣誉称号。

我们的第一

1995年3月,发行了国内首张真正的信用卡--广发人民币VISA信用卡及转帐卡;发行了国内首张广发美元VISA信用卡及转帐卡。

1995年9月,与广州天鹅会俱乐部联合推出广发天鹅会联名卡,联名卡集信用卡与会籍卡功能于一身,是广发第一张联名信用卡。

1997年3月,与AT&T中国公司合作,使广发外汇VISA卡成为AT&T“全球通”电话卡在中国认可的首张本地支付卡。

1997年4月发行了国内首张港币卡--广发港币VISA信用卡及转帐卡。

1999年10月,与广州旅游问询中心联合推出国内首张旅游和金融行业联名发行的外汇联名VISA卡--广发商旅卡,该卡属标准的国际信用卡,融合了金融卡和旅外VIP服务的功能。

2000年5月,推出“广发千禧奥运信用卡”系列。该卡得到了VISA国际组织和悉尼奥运组委会双重授权,是中国推出的首张奥运主题的信用卡。

2000年6月,与广州平安保险公司联合推出国内首张保险和金融行业联名发行的人民币联名VISA卡--广发平安卡,也是国内首张以非银行企业标识作为信用卡正面形象的VISA卡,该卡融合了金融卡和保险服务的功能。

2000年9月,与中山大学联合推出国内首张高校和金融行业联名发行的理财通联名卡--广发中大校园卡,该卡实现了非接触式IC卡和银行卡的二卡合一,同时也实现了校园管理和银行卡功能的结合。

2001年6月,我行中山分行与中国移动公司合作,在当地推出广发-全球通联名卡,其“手机钱包”消费功能为国内首创。目前,该项目已在汕头、佛山等地筹备推广。

2001年9月,我行在国内发行“广发白金卡”,是国内商业银行首家独立发行的白金卡产品。

2002年11月,在上海首发广发真情卡。国内首张采用透明卡版设计,专为女性量身订做的信用卡。2003年5月22日,“广发-都市报”卡正式发行。这个是广发与南方都市报合作发行的读者俱乐部会员卡,也是国内首家银行与媒体异业结合的信用卡。

2003年7月,广发银行的标准信用卡发卡量突破百万张,成为国内第一家信用卡发卡量超百万的银行,标志着广发银行信用卡业务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第三篇:辉煌历程

辉煌历程,新的起点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下午好。我是来自外语系11级英语三班的王起胜。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辉煌历程,新的起点》。

去年九月,收到了鲜红的轻院的录取同通知书,这让我激动地一夜没睡好。到现在,已经在郑轻生活了将近一年的时间,他的一草一木,点点滴滴都在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五月,这个绿意浓浓,生机盎然的季节,我们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迎来了郑轻的35岁生日,经过了35年风风雨雨,他慢慢地成长起来,逐渐地变强,变大,创造了精彩的辉煌,35年后的今天,新的起点,新的开始,我们又将担负起更重的责任。

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们,让历史的画面再切换到我们刚起步建学时,一切都是那么地陌生,在没有一点办学经验的情况下,校领导,老师,学生共同努力,浇灌着这棵幼苗,有了老一辈的郑轻人巨大的付出,才有了我们郑轻得今天,当今的郑轻,它已成为中原大地上一所更加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化气息的田园学府。高耸的教学楼,宽敞的篮球场,优雅的校园,年富力强的校级领导,充满激情与活力的教师队伍,加上这几年我们我们取得的骄人的业绩,这,无不凸显了我校的丰厚底蕴,雄浑气魄与时代风采。

展望未来,我们同时也面临着挑战,共同肩负着把郑轻建成一所一流的大学的神圣使命,任重而道远。辉煌的成就只能说明过去,与其他的大学的发展相比,我们在许多方面还存在着不足,但我们“为之则易,不为则难”的校训告诉我们,没有什么能难倒郑轻人,我相信,有了我们一代代郑轻人的坚持不懈的努力,我们郑轻一定会 拥有更加美好的明天

第四篇:《辉煌的历程——甘肃改革开放30年》讲话

各位领导、同志们:

经过全体编撰人员历时数月的辛勤工作,《辉煌的历程——甘肃改革开放30年》今天举行首发仪式。在此,请允许我代表全体牵头组稿单位,向该书的成功出版发行表示热烈的祝贺!

改革开放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各行各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省委统一组织编辑出版《甘肃改革开放30年》,对于总结我省三十年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展示我省三十年改革开放的发展历程,宣传我省三十年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激励全省人民再接再厉,共谋发展,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为完成好商务部分的组稿工作,我厅专门成立了由厅领导牵头,13个处室主要负责同志组成的工作组,认真查找文档、编撰材料、整理图片、寻访、拜会知情人、经历者,并多次商议讨论,反复斟酌修改,最终形成了近3万字的综合性文章,约2万字涵盖10个方面的典型经验材料,筛选出了50多张反映商务发展历史的图片。全面、系统、生动地展示了三十年来我省市场体系建设、对外贸易、招商引资、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等方面改革发展的进程,客观、真实、公正地总结了三十年我省商务领域对外开放取得的骄人成就和感人变化。

以史为鉴,知兴启。编写《甘肃改革开放30年》的过程,也是我们深切感知我省商务事业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发生深刻变化的过程。从计划经济体制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再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凭票证购物的卖方经济,发展到今天零售批发市场体系逐步健全、商业销售网点遍布各地、各类商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的局面;从1978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72亿元,发展到2007年的633亿元,增长了30倍;从1978年进出口总额3454万美元,发展到2007年的54.96亿美元,增长了157倍;从1981年引资2.6万美元,成立第一家外商投资企业,发展到2007年全省实际利用外资9.91亿美元,增长了3000倍。这一组组数字的显著增长,这一系列的恢宏巨变,使我们进一步深刻地体会到,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唯有科学发展,才能走上又好又快可持续的正确发展道路;也使我们再一次深切地感受到,改革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动力和源泉,唯有不断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才能立足于时代发展的潮流之中而不败;同时也使我们更加坚信,唯有开拓进取,真抓实干,发扬“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甘肃精神,我省欠发达落后地区的经济社会面貌,才能在改革开放三十年成就的基础上,谋求更大的发展,创造更大的辉煌。

以史为鉴,谋未来。在编写《甘肃改革开放30年》的过程中,我厅在总结过去发展经验的同时,对当前的工作认真梳理思考,深入分析研究,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在进一步深化世情、国情、商情、省情认识的基础上,确定了我厅未来三年商务发展的思路和发展重点,制定了未来三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200亿元,年均增长13%;进出口超过100亿美元,年均增长22%;招商引资实际到位金额,年均增长30%以上;对外投资、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增长,高于同期GDP增速的商务发展的工作目标。

以史为鉴,求创新。抚今追昔,30年改革开放成就辉煌;展望未来,30年又是新的起点。目前,我省正处于全面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处于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的重要时期,处于努力走出经济欠发达地区、西部老工业基地创新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我们将继续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四抓三支撑”的总体思路,继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在总结回顾三十年改革开放成就的同时,清醒认识面临的挑战和困难,不为过去的成绩而自满;清醒认识存在的差距和不足,不为既有的经验所束缚;清醒认识发展阶段的变化和特征,不为传统的模式所局限;不断增强使命感、责任感,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和紧迫意识,迎难而进,抢抓机遇,增创科学发展新优势,开创商务事业新局面,争取在未来我省经济社会的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

第五篇:厦门市改革开放历程

厦门经济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巨变与经验启示

来源:厦门日报

2008年10月07日08:50 我来说两句(null)

【开篇按语】

30年风雨兼程,30年高歌猛进。30年,于厦门600多年的城市年轮,不过是窄窄的一圈,但这段岁月,烙印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特区”8个前所未有的字眼,熠熠生辉,光彩夺目。

三十而立。30年来,厦门锐意进取、不断探索,形成了“四个建设”协调发展的厦门模式,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特区的科学发展之路,谱写了一篇波澜壮阔、回肠荡气的史诗。

三十而思。在这特殊的历史节点上,我们回眸改革的脚印,聆听开放的潮音,梳理发展的脉络,总结成功的经验,升华实践的体认,形成了“厦门市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系列理论文章”。

三十求进。纪念过去,是为了更好地面向未来。理论,是指引前行的熊熊火炬。本报从今日起陆续刊发14篇理论文章,希望通过这组系列理论文章的宣传,营造全市理论学习、理论思考的氛围,推动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进一步形成厦门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的宏大气势、强劲态势和良好趋势。

1978年,我们党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次全会做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指引中国人民踏上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吹响了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号角,并为经济特区的诞生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和政策基础。厦门经济特区就是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孕育诞生的,30年来走过了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走出了一条符合厦门实际的科学发展道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交出了一份出色的答卷。回首厦门改革开放的艰辛历程,其中有许多经验应当继续坚持,有许多启示可以昭示未来。

一、厦门改革开放30年的光辉历程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但改革要找一个试验区,开放要找一个窗口,现代化建设要找一个突破口,才能为全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探索路子。经济特区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的。1980年8月26日,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决定批准国务院关于设置经济特区的方案,1980年10月7日,国务院正式批复设立厦门经济特区。经过一年多的筹备,1981年10月15日,厦门经济特区在湖里出口加工区正式破土动工建设。如今,厦门经济特区已经走过了27年的发展历程。在这个历史进程中,厦门的建设与发展始终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关怀与重视。

1984年2月7日-9日,邓小平同志亲临厦门经济特区视察,并亲笔题写了“把经济特区办得更快些更好些”的光辉题词。邓小平同志回京后,同几位中央负责同志谈话时指出,“厦门特区地方划得太小,要把整个厦门岛搞成特区”。在他的直接推动

下,厦门经济特区从湖里2.5平方公里扩大到厦门全岛131平方公里,这为厦门经济特区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基础。邓小平同志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也是包括厦门经济特区在内的中国经济特区事业的总设计师。

1991年12月18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江泽民同志出席厦门经济特区建设十周年庆祝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厦门经济特区是海峡两岸开展经济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窗口,要充分利用有利条件,积极增进海峡两岸同胞的相互了解和往来。1994年6月22日-24日,江泽民再次莅临我市视察,对厦门经济特区所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同时强调指出“中央对发展经济特区的决心不变,中央对经济特区的基本政策不变,经济特区在全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地位和作用不变,要把发展经济特区贯穿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过程”,希望经济特区“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他特别指出“厦门优势、特色应该体现在与台湾的经济合作和贸易往来上,这个作用别的特区不能代替,这个作用随着历史前进会越来越显示出来”。这一系列的重要指示,为厦门经济特区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2006年1月14日,胡锦涛总书记亲临厦门经济特区视察,在海沧台商投资区会见台商代表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指出“凡是对台湾同胞有利的事,凡是对维护台海和平有利的事,凡是对促进两岸交流和祖国和平统一有利的事,我们都会尽最大努力去做,并且一定努力做好”。这一重要讲话精神,写进了党的十七

大报告,成为我们党指导新形势下对台工作的重要原则,充分体现了厦门在全国对台工作大局中的特殊地位和独特作用。

福建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大力支持厦门经济特区的建设和发展,对厦门的工作始终寄予殷切期望,并提出了一系列重要工作要求。1995年召开的省第六次党代会把厦门经济特区定位为“全省经济发展的龙头”,2001年省第七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发挥厦门经济特区的龙头作用”,2007年省第八次党代会再次明确提出“要继续发挥厦门经济特区先行先试的龙头和示范作用”,要求厦门在全省发展大格局中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努力为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和促进祖国统一大业做出历史性的贡献。

厦门经济特区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和“试验田”,其发展历程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息息相关,其发展成就已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精彩缩影。厦门改革开放30年的光辉历程,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78年底开始实行改革开放至1984年初。厦门和其他经济特区一道,承担着改革开放先行者的历史重任。但当时计划经济的观念和体制的影响还相当深,要抛弃这些旧观念、旧体制,做过去连想都不敢想的事,很多人在思想上还转不过弯来,在许多问题的认识上还很不一致。办特区在社会主义国家没有先例可循,没有经验可以借鉴,路怎么走、钱从哪里来?大家心里都没底。面对这种状况,市委、市政府和特区管委会首

先从解放思想入手,开展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的学习讨论,加深了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理解,有效统一了对社会主义条件下试办经济特区的认识,明确我国的特区不是政治特区,与过去由不平等条约产生的租界、殖民地在性质上根本不同,从而澄清了广大干部群众的模糊认识,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思想顾虑,增强了试办经济特区的信心和决心。

当时的特区家底很薄,几乎是白手起家。1980年,厦门的生产总值仅6.40亿元、财政总收入仅1.83亿元、外贸进出口额仅1.41亿美元,基础设施条件很差,电灯不明,道路不平,电话不灵,自来水供应要排队,没有一个万吨级泊位。建特区是先盖大楼,还是先搞基础设施?各种看法都有。市委经过多次讨论,决定把完善基础设施作为办好经济特区的前提条件来抓。一是组织编制了《厦门市城市总体规划(1980-2000)》,城市性质定位为社会主义的海港风景城市,确定了市区围绕厦门港组成一环六片的组团式布局。二是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勇于改革,冲破“无债一身轻”的传统观念,多渠道筹措资金,进行全市性的交通、通讯、供电、供水等基础设施建设。为解决特区建设资金不足问题,厦门在全国率先由地方利用科威特政府贷款2100万美元修建高崎国际机场,开创了举外债搞基础设施建设的先例;利用银行贷款迅速启动湖里出口加工区第一期的开发建设,着力推进“五通一平”和建设一批通用厂房;还先后利用世界银行和日本协力基金会等提供的贷款,建设东渡码头二期,建设万门程控电

话,建设装机容量7.5万千瓦的燃气电厂和跨海进岛的高压输电线路,建设九龙江北溪引水工程、高殿水厂一期工程和穿越厦鼓海底的输水管道等。同时,着手引进港资、侨资、外资,创办三资企业,至1983年底,共引进三资企业项目22个,实际利用外资794万美元,特区发展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在基础设施先行的同时,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工作。在特区动工建设的当天,厦门创办了“自费、走读、不包分配”的鹭江职业大学,并根据城市发展定位成立电子学校和旅游学校,在市委党校与北京对外经贸大学合办外经干部培训班,在厦门大学举办外语和国际会计培训班等,为特区初期培育了一批有知识的专业工人和管理人才。当时6万多成年人走读夜校,成为特区一道特别的风景线。同时,为一批老干部的冤假错案平反昭雪,认真落实侨房政策,迅速清退侨房落实产权,这些举措有力调动了干部积极性,赢得了海外华侨华人的信任,初步树立了厦门对外开放的新形象。

第二阶段从1984年初邓小平视察厦门经济特区至1991年底。邓小平关于“把经济特区办得更快些更好些”的题词,给厦门发展以莫大的鼓舞和鞭策。在这一阶段,党中央、国务院赋予厦门几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政策:1984年批准厦门经济特区扩大到全岛,实行自由港的某些政策,并赋予厦门经济特区“发展我国东南部经济、特别是加强对台工作,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历史任务;1985年国务院颁发《关于厦门经济特区实施方案 的批复》,明确要求把厦门建设成为以工业为主,兼营旅游、商业、房地产的综合性、外向型的经济特区;1988年国务院批准厦门市为计划单列市,赋予相当于省一级的经济管理权限。厦门把肩负的光荣使命和特区自身实际紧密结合起来,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先行先试、敢闯敢试的特区精神,率先进行了艰辛而卓有成效的探索与实践。

大力推进以市场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发挥了综合改革试验区的作用。率先逐步建立健全特区金融体系,成立了全国第一家总部设在厦门的中外合资的国际银行;在全国率先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撤销八大工业局,让企业享有发展自主权;率先探索实施财税体制的改革,实行国有企业税利分流改革,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对450家国有企业进行脱胎换骨的改制改造,促进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增强了企业实力和发展活力;率先取消各类票证,改革不合理的价格管理体制和严重扭曲的价格体系,率先建立土地和劳动力市场,初步培育形成了开放竞争的市场体系;率先推进外贸体制改革,初步形成充满生机活力的特区外贸体系;率先取消了粮食统一征购任务,放开粮价和农副产品价格,粮油统派购改为向农民随行就市收购,把农业推向市场,也提高了农民收入。厦门勇于先行先试的改革实践,推进了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

积极探索实行自由港某些政策,招商引资取得重大突破,在对外开放中发挥了经济特区的窗口和示范作用。1989年,国务

院批准设立海沧、杏林为台商投资区,1992年又批准设立集美台商投资区,享受经济特区现行政策待遇;同安县列为沿海经济开发区,使厦门初步形成了在全国仅有的经济特区——台商投资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多层次、全方位、综合性的经济开放格局。厦门灵活运用特区政策,先后设立保税工厂、保税仓库、保税生产资料市场和免税商场,试办外汇调剂市场,增强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坚持引进外资与国家需要和特区发展紧密结合,注重发挥侨台优势,确立“以台引台、以侨引台、以港引台”的策略,重点引进生产型、技术先进型、出口创汇型“三资”企业,形成了以台为主、侨台并举、侨台联动的招商引资新局面。1984年厦门出现第一次外商投资热潮,1989年成为台商投资热点。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在中央的支持下推进“901工程”的前期准备工作,虽最终没有建成,但它启动了海沧的开发建设,提升了厦门的对外影响力,推动了台商到大陆投资的热潮,引进了翔鹭化纤、正新橡胶等一批大型台资企业。到1991年底,全市累计签批外资项目1138项,合同外资总额24.9亿美元,其工业总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53.2%,外向型经济呈现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坚持以规划为龙头,基础设施建设先行。科学确立城市发展战略,在全国率先开展城市发展战略研究,第一个聘请外国专家编制城市总体发展规划,成为此后20多年厦门城市建设发展的规划蓝本。克服建设资金短缺困难,大胆采取“举债搞建设”、鼓

励外资参与开发建设、基础设施有偿使用、以地养城等创新举措,大规模开展交通、通讯、能源和工业区开发等基础设施建设,利用银行贷款和发行债券,建成我国第一座跨海大桥——厦门大桥,走出“筑巢引凤”——“引凤筑巢”——“共同筑巢引凤”的基础设施建设新路子。城市建设由思明厦港、湖里工业区、筼筜新区、东区、火炬高科技园区到航空城,并由岛内向集美、杏林、海沧呈扇面拓展,城市建成区扩大到42.5平方公里,为加快特区建设构造了良好投资环境。

经过特区初创10年的艰苦创业,厦门经济社会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初步形成以工业为主、工贸结合,各业综合发展的外向型经济特区,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城市综合实力名列全国50强第10位,进入全国城市投资环境40优行列。特区建设的丰硕成果,逐步消除了人们在特区建设初期的各种疑虑,“发展是硬道理”被深深镌刻在特区人心中。特区广大干部群众也在改革开放中不断解放思想,勇于实践,得到了锻炼,经受了考验,树立和发扬了“开明、守信、开拓、竞争、奉献”的特区精神。

第三阶段从1991年底江泽民同志出席厦门经济特区建设10周年庆祝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至2006年初。江泽民在讲话中提出,厦门经济特区要充分利用作为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作用,积极推进两岸同胞的相互了解和往来。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并发表重要讲话,有力推动了厦门新一轮的

改革开放事业。1994年2月,中央确定厦门为副省级城市,为厦门加快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体制优势。在这一阶段,厦门积极应对和有效克服了亚洲金融危机、通货膨胀、台海危机、“远华”特大走私案、“非典”疫情、强台风特大自然灾害等困难和挑战,在遭遇挫折中奋起,在战胜困难中前进,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就。

坚持以工业为主,以生产型、技术先进型和出口创汇型企业为主的发展导向,引进了柯达、戴尔、太古飞机维修、林德叉车、TDK、ABB等一大批大中型项目和高新技术项目,为经济持续发展起到了稳定和支撑的积极作用。经济结构不断调整优化,经济增长方式不断转变,培育形成了电子、机械、化工三大支柱产业,工业成为带动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高新技术产业比重、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旅游、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新成效,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日益提高,各项经济指标快速增长,2005年全市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财政总收入分别达到1006亿元、2099亿元和209亿元,比1991年分别增长9.5倍、17倍和21倍,城市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按照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的思路,全面推进各项配套改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得到有效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基本形成。国有企业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不断完善,以按劳分

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分配制度逐步建立。财税、金融、价格、流通体制等改革不断深化,实现了财税、外贸、外汇、投资等新旧体制的平稳过渡,形成了比较配套的要素市场。先后实施了两次机构改革,完成区级行政区划调整,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事业单位改革有序展开,行政审批大大提速,转变政府职能步伐加快。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逐步深入,建立健全了职工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社会保障工作居全国领先水平。住房制度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建立了住房公积金制度。农村综合改革不断深化,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领域和公用事业改革全面推进,教育卫生资源整合取得重大进展。

抓住学习贯彻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重要讲话精神、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机遇,大力实施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全面推进经济特区、保税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台商投资区、出口加工区建设,逐步成为我国利用外资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先进管理经验比较集中的地区之一。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越办越好,成为我国惟一以促进双向投资为主题的国家级国际性经贸活动,为内地的招商引资发挥了巨大的平台作用,成为国家级的国际交流交往重要窗口。全市吸引外资结构不断优化,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进一步提高,外商投资企业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厦门港口一体化改革取得重大进展,进出口贸易持续快速增长,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口岸。厦漳泉龙城市联盟建设加快推进,闽西

南五市和闽粤赣十三市区域协作不断深化,山海协作、对口帮扶与支援、参与西部大开发都取得了积极成效。成功举办一系列国际性重大文化体育赛事活动,进一步拓展与海外的联谊联络工作,厦门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高。

坚持基础设施建设先行,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新城(新城博客,新城新闻,新城说吧)区建设和旧城改造,建成一批能源、交通、通讯、供水等重要基础设施项目,海港、空港、信息港重大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形成现代化的陆海空立体交通网、先进的信息通讯网和水电设施配套的投资环境,城市生产生活环境更加完善。城市建设加快向岛外拓展,初步形成了以厦门岛为中心,“一环数片、众星拱月”的城市格局。

坚决贯彻中央对台工作方针政策,认真践行特区的历史使命,努力办好海沧、杏林、集美三个台商投资区,积极拓展对台经贸交流与合作。厦门与高雄集装箱试点直航、厦金客运直航、厦门航点两岸包机直航成效显著,顺利开办五年期台胞证办证中心和赴金门旅游业务,成为台湾同胞进出祖国大陆的“黄金通道”,成为推进两岸“三通”的前沿平台和重要基地。成功举办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海峡两岸旅游博览会等重大涉台活动,开办厦门卫视、闽南之声广播,全面开展与台湾之间的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宗教、民俗等方面的交流合作,厦门在两岸关系发展中的前沿平台作用进一步得到发挥。

充分利用全国人大八届二次会议赋予的立法权,制定实施一批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关系人民群众利益的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加快推进依法治市进程。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普法、立法和执法监督工作进一步加强,人民政协的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爱国统一战线不断发展壮大,民族、宗教、侨务、外事工作不断加强,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得到有效发挥。普法宣传教育全面展开,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得到进一步保障。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精神文明建设深入推进,社会保持安定和谐有序,生态环境建设水平不断提高,先后取得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全国科教兴市先进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六连冠、全国文明城市、联合国人居奖等一系列殊荣。

第四阶段是2006年初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厦门并发表重要讲话以来的现阶段。全市上下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为动力,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继续发挥经济特区的“窗口”、“试验田”和“排头兵”作用,深入实施“十一五”规划,又好又快推进新一轮跨越式发展,努力在思想认识、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城市建设、对台工作等方面实现新跨越。

认真总结厦门改革开放30年取得的经验,坚决破除那些与科学发展不相适应的思想观念、体制机制障碍,增强广大党员干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认真贯彻省委关于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大决策部署和对厦门工作提出的一系列重要要求,主动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大局,进一步完善发展的目标思路和方法举措,持续提升又好又快推进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的宏大气势、强劲态势和良好趋势,努力在海峡西岸建设科学发展的先行区和两岸人民交流合作的先行区中发挥示范榜样和先行先试作用,努力为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和促进祖国统一大业做出历史性的贡献。

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发展现代工业为重点,通过工业的快速发展,壮大第三产业,提升第一产业,促进三次产业在更高层次上协调发展。大力推进火炬(翔安)产业区、同安工业集中区、集美机械工业集中区、软件园二期、环东海域等工业集中区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致力打造海峡西岸强大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大力推进自主创新,进一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友达光电、通士达照明、宸鸿电子、富士康光电等一批高新项目落地投产,光电、软件、生物与新医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集群快速发展壮大,五缘湾、观音山、杏林湾商务营运中心以及环东海域东海科技园的开发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快速推进,海沧保税港区以及东渡现代物流区等加快建设,金融、会展、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三次产业结构在调整优化升级中形成良

性互动,经济发展的速度、结构、质量、效益实现相协调,经济发展的后劲进一步增强。

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和谐厦门建设。紧紧围绕“四个加强”、“四个破解”这一现阶段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任务,相继出台实施了一系列开创性、可操作性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平安厦门”建设、市政设施建设和城乡基层组织建设,努力破解住房难、就医难、就学难、交通难等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全国率先推行社会保障性住房建设模式,率先建立城乡一体的全民医保体系,率先实现“双高普九”和实行义务教育阶段城乡居民子女免收学杂费,以及减免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收费,各项民生保障工作水平有新的提高。深入开展新一轮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进一步提升。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城市文化软实力日益增强。创造性地实施“金包银”工程和“移民造福”工程,积极推进符合厦门实际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民收入明显增加。扎实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建设,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不断优化,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历史性进步。

继续推进现代化港口风景旅游城市和海峡西岸重要中心城市建设,科学谋划并大力推进新一轮城市基础设施和一批重大工程建设,主要有环东海域综合整治建设和观音山、五缘湾、湖边水库、杏林湾、厦门火车站(新站)等重大片区开发建设项目,福厦铁路、厦深铁路、龙厦铁路和翔安海底隧道、杏林大桥、集

美大桥、快速公交(BRT)、环岛干道、海翔大道等重大交通项目,以及港口航道、海沧港区、嵩屿港区和机场三期建设等口岸设施项目,进一步拓展了城市发展空间,增强了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力。在推进这些重大项目的过程中,不断创新工作的策略方法,创造性地运用“积极平衡、紧张平衡、就地平衡、综合平衡”的原则和方法,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有力地促进各项建设环环相扣、步步推进,实现了投入与产出相协调,发展的速度、质量、效益相统一。

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2006年1月14日在视察海沧台商投资区时提出的“凡是对台湾同胞有利的事情,凡是对维护台海和平有利的事情,凡是对促进祖国和平统一有利的事情,我们都会尽最大努力做好”的重要讲话精神,紧紧抓住中央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充分发挥“五缘”优势,大力拓展“六求”作为,积极构建两岸人民交流合作的先行区和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平台。进一步办好三个国家级台商投资区,积极承接台湾产业转移,建成厦门国际邮轮中心暨厦金客运码头和五通对台海空联运码头,扎实做好厦金直航、厦门航点包机直航工作。办好厦门台湾水果销售集散中心,拓展赴金门、澎湖及台湾本岛旅游业务,积极推进两岸交流交往,每月都举办涉台重大活动,对台交流合作精彩纷呈,厦门在发展两岸关系中的桥梁纽带和前沿平台作用更加凸显。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厦门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历程,充分证明改革开放的方针政策是完全正确的,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厦门经济特区今天的辉煌。

二、厦门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巨变与经验启示

改革开放30年来,尤其是特区建设27年来,厦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历史性成就。全市生产总值从1981年的7.41亿元跃升到2007年的1387.8亿元,年均递增18%,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实现GDP超过5.7万元;工业总产值从1981年的10.65亿元跃升到2007年的2837.1亿元,年均递增24%;财政总收入从1981年的1.95亿元跃升到2007年的348.4亿元,年均递增21.3%;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81年的482元提高到2007年的21503元,年均递增15.7%;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从1981年的264元提高到2007年的7637元,年均递增13.8%。城市建成区面积由1981年的不足20平方公里拓展至2007年的180平方公里,城市化率从1981年的35.5%提高到2007年的68.3%。厦门以占全省6.5%的常住人口和1.3%的土地,创造出占全省15.3%的生产总值、27.1%的财政收入和53.4%的外贸出口总额,成为我国东南沿海重要中心城市,为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和促进祖国统一大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1.持续推动经济发展从更快更好向又好又快提升,经济长期平均增长率位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

改革开放以来,厦门走出了一条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道路,实现了经济发展的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相协调。与1978年相比,2007年厦门生产总值增长了286.5倍,工业总产值增长了379.3倍,财政总收入增长了224.8倍。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三次产业结构从1981年的26.5:51.6:21.9调整为2007年的1.3:53.1:45.6,电子、机械、化工三大支柱产业的年产值约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2.3%,高新技术企业总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56.6%,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长期位居全国前列,全市财政总收入占GDP的比重达到25%,每平方公里土地面积创造生产总值8756万元,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约0.634吨标准煤,处于全国先进水平。

始终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以来,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市委、市政府始终牢记发展是硬道理,始终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松,一以贯之地坚持“以发展现代工业为重点,通过工业的快速发展,带动壮大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提升第一产业,从而不断实现一、二、三产业在新阶段的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思路,持续推进经济快速健康发展。改革开放之初,厦门地处海防前线,国家投入少,特区经济底子薄、总量小,如果没有较快的发展速度,就不可能做大做强经济特区。厦门经济特区通过发挥政策优势、基础设施先行、发展工业为主、外引内联并举、实施项目带动、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区级经济和民营经济、壮大中心城市等一系列战略举措,有

力地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实现了经济高速度、高质量的跨越式发展,迅速壮大了经济总量,扩充了经济规模,提升了城市的经济实力和综合竞争力,积蓄了强大的发展后劲。在特区二次创业阶段,市委、市政府在推动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坚定实施“以港立市”、“科教兴市”、“人才强市”等战略,切实把经济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和管理创新上来。进入新一轮跨越式发展阶段,市委、市政府以宽广的眼光、战略的思维和大局的意识来谋划科学发展的新思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致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下大力气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致力促进经济增长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相协调,消费、投资、出口相协调,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了经济发展由“更快更好”向“又好又快”提升,保证了厦门始终沿着又好又快的轨道健康发展。

始终坚持走以现代工业为主的发展路子。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厦门经济特区实施方案的批复精神,坚定不移地走以工业为主,旅游、商业、房地产等各业协调发展之路。在特区建设之初就明确提出了“以工业为基础、港口为中心、外贸为先导”的工作方针,大力引进“生产型、出口创汇型、技术先进型”工业项目,培植了一批技术含量高、关联性强、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知名度的行业、企业和拳头产品,形成了一批支柱产业,迅速形成以工业为主、工贸结合、各业综合发展的外向型经济格局。坚持抓好工

业区建设,引导项目向工业区集聚,先后兴办了湖里工业区和海沧、杏林、集美三个台商投资区、火炬高科技园区等一批工业园区。特别是近几年来,市委、市政府做出推进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坚定不移地以发展现代工业为重点,突出抓好火炬(翔安)产业区、同安工业集中区、集美机械工业集中区、软件园二期、环东海域工业集中区等几大工业集中区建设,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并通过大规模的标准厂房建设,发挥其启动器和吸附器作用,带动招商引资和工业发展。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壮大电子、机械、化工三大支柱产业和光电、软件、生物与新医药等新兴产业,不断提升工业经济的规模和效益,工业支撑作用和产业集聚效应日益凸显,建设海峡西岸强大的先进制造业基地的步伐正在加快。

始终注重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厦门的产业发展经历了从特区起步时期的轻工食品、“三来一补”,到上世纪九十年代的电子产业,再到近年来的高新技术产业的“步步高”,厦门的招商引资也相应地走过了从一开始的“来者不拒”,到产业链招商,再到针对性招商的“三部曲”。为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制定了明确的产业发展政策,加强政策引导和规划指导,不断完善工业行业、产品、增长结构和产业布局的规划。同时提高招商引资的质量和水平,积极引导外商投资发展技术先进型、出口创汇型企业,推动特区产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在产业导向上,坚持以工业为主,兼营旅游、商贸、房地产、金融等,促进各业综合发展,促使全市经济总量迅速扩大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行引进嫁接与易地改造相结合,使一批有潜在优势的传统工业企业通过设备引进、技术更新、管理升级或者异地搬迁,盘活土地资产,加快技改步伐,从而重获发展生机。以“壮士断腕”的气概推动产业布局调整,逐步完成把工业企业从岛内迁往岛外的艰巨任务。特别是近几年来,市委、市政府顺应国际市场和经济环境的新变化,高起点推进产业聚集和产业结构调整,致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构筑区域性科技创新体系,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优势企业、品牌企业为龙头,加快产业技术的改造和提升,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实现整体的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的优化,保持产业领先优势。一批大型骨干企业如柯达、厦华、金龙汽车等在新一轮跨越式发展中调整了方向,一批新型龙头带动企业如友达光电、富士康光电、通士达照明、宸鸿电子成为厦门高新技术产业的“领头羊”。充分发挥各区优势,通过建设各有侧重、优势互补的工业集中区,调整引导区域产业布局,在岛内大力推进服务业发展,在岛外推进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同时,大力推进岛内外商务营运中心建设,通过工业的快速发展,带动和加快物流、金融、商务会展、信息服务、中介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和旅游、商贸、餐饮、休闲、娱乐等生活性服务业的发展,并把工业集中区建设与农村城市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以工业化的快速推进带动城市化的迅速发展。按照“两头在外、中间在厦”,即种苗业和农副产品的深加工及销售中心在厦门,种植、养殖在

市域外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目前,全市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功能布局明显优化,综合实力显著增强,转变发展方式取得显著成效。

始终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特区建设之初,厦门就明确地提出不以牺牲环境来求得经济的一时发展,十分注意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坚持发展速度、质量和效益的相协调,通过节能降耗,发展循环经济,提高单位土地的投资强度和产出效率等举措,走出了一条具有厦门特色的内涵型、效益型、集约化的经济发展路子。进入新一轮跨越式发展阶段,更加注重统筹各方面的协调发展,更加注重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更加重视解决“三农”问题,更加重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运用规划、投入、项目、政策等手段,做到规划先行、投入支撑、项目带动、政策支持,有效统筹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工业集中区建设与农村城镇化相互促进,“四个加强”即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加强“平安厦门”建设,加强市政设施建设,加强城市社区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等四个方面工作深入推进,“四个破解”即破解“住房难”、“就医难”、“就学难”、“交通难”等四个难题取得明显成效,一大批科教文卫项目相继落成,生态文明建设全国领先,厦门正沿着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阔步前进。

厦门改革开放30年的实践昭示我们,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必须始终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

心不动摇;始终坚持走以发展现代工业为重点的路子,促进三次产业在新的阶段协调发展,带动社会事业、城市建设管理等各方面的同步协调发展;始终坚持优化产业结构布局,高起点推进产业聚集,增强科技含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保持产业领先优势;始终坚持好字当头,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才能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进一步增强加快科学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继续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发展现代工业为重点,同步配套发展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提升第一产业,促进一、二、三产业在更高层次上协调发展这条正确的思路不动摇,继续下大力气完善工业集中区的配套建设,下大力气推进新一轮基础设施建设,下大力气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不断创新发展观念,丰富发展内涵,开拓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持续提升又好又快推进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的水平。

2.着力发挥经济特区先行先试作用,率先基本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始终坚持先行先试,勇当改革开放的“排头兵”,不断取得改革新突破,闯出了一条重点突破、整体推进、适度超前、综合配套的改革之路,率先基本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各项改革持续推进、不断深化,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现代市场体系不断完善,市场法规进一步健全,与国际市场接轨的市场规则日益

完善。国有企业活力进一步增强,民营经济迅速发展,市场主体已融入市场化、全球化的发展环境,多种所有制经济相互补充、共同发展。创新精神深入人心,思路创新、方法创新、科技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已经成为推动厦门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勇于突破常规、打破框框,率先在众多方面、众多领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探索。在全国第一个利用外资修建机场,组建第一家地方航空公司,成立第一家中外合资银行,在全国率先取消专业化行政管理机构,率先开放市场、取消计划供应,率先开辟了生产资料市场、产权市场、人力资源市场、科技市场,率先进行政企分开和企业利改税试点工作,率先推行产权制度改革,实行土地房产两证合一,实行土地有偿转让和政府采购、医药采购等公开招投标制度;率先在用人上实行公示制、票决制、竞争上岗、试用期制等等。这些具有超前性的先行先试,在我国改革进程中发挥了示范带头作用。进入新一轮跨越式发展阶段,积极应对国际国内复杂环境,抢抓机遇,谋定后动,以思路创新为先导,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始终保持开拓进取、积极向上的良好精神状态,主动作为、善于作为、体现作为,以更高的层次、更宽的视野、更大的勇气推动新的更大发展,以思想大解放引领大发展,以大发展推动思想大解放,开启了新一轮特区创业的新征程,开创了特区思想解放的新境界。

坚持以市场为取向推进各项改革事业。注重现代市场体系建设,整顿规范市场秩序,建立起开放、竞争的商品流通体系和完善的生产要素市场体系。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大力推进代业主招投标、建设工程经评审最低价中标、财政性投资建设工程“代建制”,鼓励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理顺市区两级关系,推行“收支两条线”、财政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先后进行了4次政府机构改革和两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精简政府机构,提高行政效率。不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特区创办之初,率先探索国有企业重组、实行股份制改革等。为了让企业有发展自主权,把企业推向市场,1988年厦门率先撤消八个工业局,率先实行国有企业税利分流改革,对66家市属预算内工业企业统一实行15%的所得税率,为各类企业创造了税负上的平等竞争环境,并对一批大中型国有企业进行重点扶持,促进了国有工业的快速发展。在此基础上,率先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推进国有企业转机建制,完成350家国有企业改制,组建国有资产投资公司,首创由“国资局、投资公司和企业”三个层次组成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提高国有资产运营效率。在新一轮跨越式发展阶段,成立新的国资监管机构,整合重组10家市直管国有企业集团和13家委托管理的国有企业集团,使国有控股企业不断向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集中,有效促进国有企业的做大做强和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继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快推进事业单位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提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

务能力。市人大和市政府分别组织制定了80多部地方性法规和120多件规章,规范政府社会管理行为,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大力实施“阳光工程”,推行经营性商业用地和部分公共行政资源“招拍挂”制度。推进厦门港口一体化改革,做大做强厦门港。深入推进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领域和公用事业改革。创新工业集中区、商务营运中心等重大项目开发建设管理体制,创新和完善市、区联动开发建设机制,推进市、区两级财权事权配套改革等等,把改革不断推向深入。

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循序渐进、积极稳妥的原则,一方面抢抓机遇不失时机地推进各项改革,一方面坚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在维护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在改革和发展中促进社会稳定。在全国率先推出住房公积金制度,设立社会保险统筹和个人专户并实行管办分离,推行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险合一”的社会保险制度等;率先推行最低工资标准、最低生活保障线(含农村)、农村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等,率先取消进城务工人员的就业证和子女寄读费,在进城务工人员中实行基本医疗保险,把农民工子女纳入本市未成年人医保范围;率先在国企改革中实行少破产、多兼并,少关闭、多嫁接改造的指导方针,做到既从长远利益出发推进改革,又努力把职工眼前利益损失及改革所带来的困难降到最低限度。在推进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的进程中,坚持立足于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

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不承诺过度、过早。坚持从事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做起,大力实施“四个加强、四个破解”,推行合作医疗和大病救助制度,调整医疗资源布局,优化整合教育资源,合理配置城乡文化教育卫生体育事业资源;更加重视解决困难家庭和中低收入家庭的生产生活。

坚持不断创新推进工作的策略和方法。实行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始终把贯彻落实上级精神与厦门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特区初创阶段,为克服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大与资金不足的矛盾,采取了“筑巢引凤”、“引凤筑巢”等方法和“开发一片、建成一片、收效一片”策略,率先利用国外政府贷款“借船过河”建设机场,发行债券筹资建设中国第一座跨海大桥,促进了厦门能源、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顺利推进。九十年代初,厦门再一次先行先试,率先尝试“以地养地、以地养城”,通过土地有偿使用筹资改造老城区,加快了城市建设的步伐。进入新一轮跨越式发展阶段,更加重视策略和方法创新,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创新举措,引导各级领导干部运用科学的策略方法推进工作。为了扎实有效地推进各项工作落实和各项事业发展,坚持先谋后动、谋事力成,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先为有所后为、有所多为有所少为;为了克服用地矛盾,优化岛内产业布局,创造性地实施了“飞地工业”和“飞地营运中心”模式;为了克服大规模开发建设带来的资金投入困难,创造性地实行“四大平衡”的原则和机制;为了有效

解决工业集中区建设中遇到的征地拆迁困难和被征地农民的长远生产生活出路问题,创造性地实施“金包银”工程;为了实现以高效率求高速度,对重大项目建设采取“指挥部”管理模式,创新建设管理集中审批制度和重大工程项目建设管理方法,做到“超常不违规、创新不走样”;为了应对国内外市场环境变化的影响,建立了快速灵活的国内外重要产品价格波动的预警反应机制和价格形成机制等等。这一系列在实践中孕育出来的鲜活经验和有效方法,确保厦门在推进新一轮跨越式发展中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坚持千方百计持续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充分发挥各级党委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注重凝聚全党共识,发动全民参与,切实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使各项改革取得最广泛的群众理解和支持。在全国率先制订了《立法条例》,把法规草案公开征求市民意见的做法规范化、制度化,大到城市规划设计,小到公交收费调整,广泛征求意见,问计于民。在全国率先实行听证会制度,选拔任用干部民主考核、推荐、公示制度,企业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制度,行风评议制度等,保障群众的民主权利。率先实行市民旁听市政府常务会和新闻发言人制度,开通市长热线和专线电子信箱,建立领导信访日以及信访责任制等制度,畅通市情民意反馈渠道;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群众代表视察重点工程,广泛调动群众参政议政的积极性。注重在体制机制上为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遮风

挡雨”,营造干事创业和风正气顺、人和业兴的良好环境,持久地形成推动改革发展的强大合力。

厦门改革开放30年的实践昭示我们,必须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发扬先行先试、敢闯敢试的特区精神;始终坚持深化改革,勇于创新,紧密联系厦门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失时机地推进各项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有效破解制约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的突出问题;始终坚持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始终坚持不断创新推进工作的策略和方法,努力在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上取得新突破,才能为发展提供体制机制保障,持久地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不断开创经济特区发展的新局面。实践无止境,改革亦无止境。当前已进入改革攻坚期和发展关键期,各种社会深层次矛盾日益凸显,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日趋多元化,我们一定要主动应对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中出现的新的复杂因素,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坚定不移地深化各项改革,锲而不舍地把各项改革事业推向前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体制保障。

3.全方位推进对内对外开放,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

始终坚持全方位对外开放,通过大胆地引进来、走出去,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促进开放型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厦门已经成为境外资本的重要聚集地,全市历年累计批准直接利用外商投资项目7928个,合同利用外资287.2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69亿美元,外商投资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占全市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目前已达78.7%。厦门已成为对外贸易的重要口岸,与世界上20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合作关系,外贸进出口累计总额2374亿美元,分别占全省的一半以上。厦门已成为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有12个国外城市与厦门结为“友好城市”,每年在厦门举办的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已成为影响重大的国际经贸盛会,国际马拉松、世界合唱比赛等国际性文体赛事为厦门搭建了对外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厦门国际交往的领域不断拓宽,层次不断提升,国际知名度不断提高。对内开放合作成效也十分显著,与31个国内城市结为“友好城市”,区域经济合作、城市联盟建设不断向更深层次、更宽领域推进。

始终坚持对外开放的正确方向。始终以积极主动的姿态拥抱世界、走向世界。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一方面主动融入世界经济和区域经济,加强对外经济技术交流合作,积极引进国外的资金、技术、知识、先进管理经验和优秀文化来发展壮大自己。另一方面,清醒认识经济特区的定位和使命,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引进有所抵制,有所吸收有所批判,紧紧掌握对外开放的主动权,注意维护国家的主权和经济社会安全,注意防范和化解国际风险的冲击,防范和抵制西方意识形态、思想观念和腐朽落后文化的侵袭,为全国对外开放探索了路子,积累了经验,经受住对外开放大潮的洗礼和考验。

积极营造良好的开放环境。特区建设伊始,着重从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制定特殊优惠政策、落实华侨政策、加大基础设施建

设、培养和引进人才等方面改善投资环境。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外商投资达到一定规模并形成良性发展后,着重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廉洁高效的服务型政府,提高行政机关办事效率,完善地方法规,有效保护外商投资合法权益,营造了“亲商、重商、安商”的良好氛围,为外商投资营造良好的体制环境。随着上世纪末全国多层次、多形式、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发展,特区政策优势逐步淡化,国内外竞争态势日益激烈,厦门更加重视体制机制创新,把保持特区优势的立足点和重点放在深化各项改革、调整经济结构、加强社会管理、提高市民素质,努力营造良好的经济环境、生态环境、人文环境、法制环境等方面,增创特区“三个文明”协调发展优势和社会全面进步优势。特别是加入WTO后,厦门主动适应世贸规则和国内外环境的变化,继续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建设,为进一步开放提供了比较完善的市场环境和社会环境。

精心搭建国际国内交流合作平台。改革开放刚开始,特区对外交流的渠道和办法不多,招商引资主要依靠散发材料、发函件、交朋友等方式,这种局面令人着急。此时发生的两件事情为厦门引进了现代招商模式,催生了厦门的会展业。1984年11月国务院特区办在香港举办中国开放城市洽谈会,厦门当场签订了不少协议。1985年5月香港汇丰银行帮助厦门在新加坡举办厦门投资洽谈会,招商效果也很好。受此启发,厦门启动了富山展览城建设,并在这里举办了第一个投资贸易洽谈会——第一届国际展

览会。1987年厦门市主办的投资洽谈会吸引了漳州、泉州、龙岩等地参加,由四地市联合举办“闽南地区外商投资贸易洽谈会”,后成为第一届福建省投资贸易洽谈会。1988年正式把投洽会时间定在9月8日,此后由于参加范围不断扩大、层次不断提高,投洽会1988年易名为“福建投资贸易洽谈会”、1997年改为“中国投资贸易洽谈会”,2005年改为“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在投洽会成长的过程中,厦门作为主办城市或承办单位,精心策划、精心组织,不断创新会展内涵和组织接待方式,拓展其范围,提升其功能,使之从地方性小展会上升为国家级国际性展会,从招商引资转为双向投资,进一步扩大和丰富了厦门对外交流合作的平台。

坚持以我为主、于我有利,不断提高引进外资水平。特区建设初期,厦门确立以生产型、出口创汇型、技术先进型为主,大中小项目并举,多渠道多形式利用外资等原则,制定和实施“以侨引台、以港引台、以台引台”和台港侨外一起上的引资策略,充分利用侨乡优势,开展招商引资,引进了一大批三资企业,厦门的工业制造产业迅速发展壮大,同时第三产业也得到快速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厦门着眼于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围绕业已形成的支柱产业,进一步拓展招商领域,特别重视引进跨国公司、高新技术企业和现代服务业,注重引进附加值高、能耗少、污染少的项目,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引进的项目中,工业仍占较大比重,跨国公司投资和高科技项目增多,资本密集

型和技术密集型项目比重明显上升。进入新一轮跨越式发展阶段,为解决用地紧张、产业布局不合理等问题,加快五大工业集中区和五缘湾、观音山、杏林湾商务营运中心等载体建设,强化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招商,下大力气吸引更多的世界500强等知名大企业来厦设立生产基地和营运中心,引进了一大批新的大型项目和支柱产业配套项目,吸引了一大批具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促进了现有外资企业的增资扩产,引资的层次和水平进一步提高。通过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从而带动物流、金融、商务会展、中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呈现加快发展势头,对外开放的整体水平显著提升。

完善外贸服务体系和管理体制,积极开拓多元化国际市场。改革开放初期,厦门仅有5家经国家批准经营出口的外贸公司。1984年以后,按照“政企分开、自负盈亏、工贸结合、推行代理制”的原则,对传统高度集中经营的外贸管理体制进行改革,逐步建立起各类进出口经营机构并存、以出口大户和集团公司为骨干的外贸经营体系,厦门建发、国贸等一大批地方外贸公司迅速发展成为厦门外贸的生力军,对外劳务合作、工程承包、到境外投资办企业等多方位的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业务得到积极拓展。上世纪九十年代,国家取消出口补贴、控制出口退税指标、全面实行自负盈亏,外贸体制改革迈出较大步伐,为了适应这一变化,厦门积极改善通关环境,改善重点出口企业服务工作,鼓励外贸企业转变经营策略,调整经营方向,开拓多元化国际市场。设立

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大力发展国际贸易、国际中转和保税业务。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到境外设立贸易网点、投资办厂和承揽工程,参加国际展览会和其他市场促销活动,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加入WTO以后,建立口岸通关快速联动机制,设立口岸通关绿色通道,推行“大通关”,提高通关效率,实施象屿保税区与东渡港区“区港联动”,建设保税物流园区,积极支持企业巩固传统出口市场,拓展新兴市场。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兑现出口退税,建立健全反倾销应诉快速反应机制,支持企业获得国际产品质量、环境管理和安全标准认证。坚持科技兴贸战略,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扩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商品出口,鼓励进口先进技术设备和国内短缺资源,促进对外贸易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坚持内联协作,增强辐射带动功能。始终走外引内联共同发展、相互促进的路子,在内联过程中,坚持“扬长避短、形式多样、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原则,以内地科技优势为依托促进科技与生产的联合,以内地工业基础为依托发展与技术管理先进型的内地企业经济联合,利用特区窗口促进内联企业朝外向型发展,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促进横向经济合作朝更宽领域更大区域发展,扩大特区对内地的辐射面;通过内联把内地的资源优势与特区的政策优势有机地结合起来,既促进特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增强特区外向型经济实力,又让内地得到了经济实惠,发挥了特区的窗口和基地作用。近几年来,进一步加大国内招商引资

工作力度,强化闽西南五市区域合作和闽粤赣十三市区域经济合作,提升厦漳龙山海协作水平,推进厦泉漳龙城市联盟建设,加快厦门港经济合作步伐,有力拓展了厦门经济发展腹地。同时,积极发挥外地驻厦机构和异地社团组织的联系联络作用,密切国内友好城市关系,建立全国闽商商会联络工作机制,完善商会、协会、促进会协调工作平台,精心实施对口支援和帮扶工作,促进企业拓展国内市场,增强特区的辐射带动功能。

厦门改革开放30年的实践昭示我们,必须顺应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坚持扩大对外开放,坚持以我为主、于我有利和合作共赢的开放方针,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坚持统筹外引内联,充分发挥港、澳、台、侨等优势,并根据国内外的形势变化和本地区各个发展阶段的不同情况,积极营造有利于开放的良好环境,不断调整、丰富开放的形式和内容,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借助国际国内资金、技术、知识,借鉴国际先进管理经验、规则和优秀文化成果,参与国内外经济合作与竞争,才能不断拓展开放领域,提升开放层次和水平,不断增创开放新优势,为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源源不竭的活力。在国际国内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作为担当开放“窗口”和“桥头堡”重任的经济特区,我们要抢抓国内外新一轮产业重组和生产要素转移的契机,创新利用外资方式,拓展利用外资的新领域,着力引进一批具有较强产业带动力的龙头大项目,大力发展国际服务外包业务,实施科技兴贸和多元化战略,转变对外贸

易增长方式,优化进出口结构,实现对外贸易持续繁荣。继续实施“走出去”战略,支持企业在研发、生产、销售等方面开展国际化经营,加强培育国际知名品牌。继续在对内对外开放上走在前列,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不断增创开放新优势。

4.积极构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前沿平台,对台工作的桥梁纽带作用日益凸显。

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对台工作方针和部署,充分发挥“五缘”优势,大力拓展厦台各项交流合作,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促进祖国统一大业做出了积极贡献,厦门作为对台工作的桥梁纽带作用和重要基地平台日益凸显。厦门已成为台商投资祖国大陆的重要聚集地,全市累计实际利用台资29.83亿美元,台资企业达3238家,是厦门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厦门已成为重要的对台贸易口岸,2007年厦门对台进出口总额为29.31亿美元,在东南沿海城市中名列前茅。厦门已成为台胞入出祖国大陆人数最多的重要通道,历年累计进出厦门口岸的台胞达600多万人次,约占台胞来大陆总数的12.8%,其中厦金直航累计运载旅客266万人次。厦门已成为两岸交流交往最热络、最活跃的重要基地,两地之间科技、文化、教育、卫生、体育、宗教、民俗等各方面交流日益频繁,近年来几乎每月都举办大中型交流活动。今年7月4日,两岸周末包机和大陆居民赴台旅游正式启动,台湾中部地区四县市长率团从台中首航厦门,澎湖县长率团从澎湖包机首航厦门,厦门进一步成为两岸交流交往的热点城市。此外,厦门有

效地配合了两岸重大事务性商谈,妥善处理了台轮海上遇险、两岸遣返交接、寻找失踪台胞等敏感的涉台问题,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明确定位,自觉服务对台工作大局。厦门要完成从海防前哨到经济特区的角色转换,必须使大家认识到过去作为海防前哨开展对台斗争是服从大局,现在作为经济特区开展对台交流合作同样是大局需要。通过有效的宣传教育,特区广大党员干部服务对台工作的大局意识增强了,开展对台工作的主动性增强了,从而自觉明确定位,立足岗位,敢于打对台工作主动仗,敢于闯对台工作新路子,敢于创对台工作新经验,牢固树立把厦门建成两岸交流合作基地和对台工作试验区的指导思想,大胆实践,积极探索,努力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探索路子、积累经验。在具体工作实践中,逐步摸索出一套“地方对地方、行业对行业、公司对公司”的工作模式,不断取得对台工作的新突破。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厦门提出与金门“两门对开”,得到台湾尤其是金门民间、航运业界的积极回应,在两岸民间、业界的不断推动下,2001年1月,厦金实现“小三通”,开辟了台胞进出祖国大陆的便捷通道,对两岸直接“三通”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海外舆论称赞这是“52年来两岸关系的重大突破”。

发挥优势,稳步推进对台合作交流。充分发挥地理区位优势,主动作为,大胆探索,在促进两岸关系从对抗、隔绝向缓和、接触转化,从单向投资向双向、全方位、多领域的交流合作发展中

发挥了先行先试的作用。1982年起,厦门先后开辟了沙波尾、大嶝、刘五店、东渡等台湾渔船停泊点。八十年代后期,制定放宽台商投资行业和投资形式限制、简化台资确认手续以及其他各项优惠政策和措施,有效吸引了台商来厦投资。1989年和1992年厦门先后获准设立杏林、海沧、集美三个台商投资区,为大规模引进台资拓展了空间。1994年颁布实施了全国第一部地方性涉台法规《厦门市台湾同胞投资保障条例》。1994年和1997年,率先实行台胞“落地办证”和“落地签注”政策,厦门与高雄实现试点货运直航。1997年和1999年相继创办了对台出口商品交易会、大嶝对台小额商品交易市场。2001年厦金航线开通后,为了进一步提升其功能,方便两岸人员进出,又建设了厦门国际邮轮中心暨厦金客运码头和五通海空联运码头。2003年,厦门率先赴金门举办两岸商品展,被誉为“破冰之展”。2004年底,率先开放福建居民经厦门口岸赴金门旅游。2005年,根据中央的统一部署,厦门市委率先开展与台中市国民党党部交流。2006年,厦门成为两岸节日包机直航点,建成全国规模最大的“厦门台湾水果销售集散中心”,首次赴台湾本岛举办两岸建筑建材暨产品展,这是大陆在台湾本岛举办的规模最大的商品展。今年以来大陆第一家综合性台资医院——厦门长庚医院正式开业,引进了台湾人寿、富邦银行投资我市金融业。这些举措不仅为厦台交流合作搭建了平台、打造了品牌,也为海峡两岸全方位的交流合作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灵活务实,积极做好台湾人民工作。寄希望于台湾人民是对台工作的一项重要方针,厦门在开展对台文化和民间交流交往中,始终尽最大努力、最大热情、最大善意做台湾人民工作,千方百计让台湾民众了解祖国大陆的建设成就和对台方针政策,增强其对祖国大陆的向心力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始终坚持把原则性和灵活性结合起来,积极创造条件,主动地走出去、请进来,在与台湾人民的近距离接触中化解疑虑、消除隔阂、加深了解、增进感情。坚持讲究方式方法,根据各阶层台胞对两岸交流的不同需求和爱好采用不同的交流方式,如知识界人士多采用学术交流、观摩切磋、高雅艺术欣赏等方式,普通民众多采用寻根谒祖、宗亲联谊、宗教民俗、观光旅游等方式,青少年学生则开展诸如夏令营、艺术体育比赛、校际交流等活动。坚持以诚相待,把台湾同胞看成自己的亲戚朋友,时时处处让台湾同胞感到亲切、温馨。各部门、各单位还在开展对台经贸交流合作和其他涉台事务中,加强载体平台建设,努力服务好台商,维护台商台胞的合法权益,创办了台湾学者创业园,鼓励台湾青年、学生来厦就业、创业、上学,邀请台商代表列席市“两会”,推举台商代表担任政协委员等等。通过长期不懈的努力和潜移默化的影响,有效地消除了两岸同胞之间的隔阂,极大地增强了共识与互信。

完善机制,持久形成对台工作合力。创立“政府主导、民间出面”模式,通过利用地方或民间在与台湾各项交流中具有地方性、民间性、非政治性的优势,灵活选择厦台交流的议题和事项,以取得对台事务的实质进展,不断突破台湾当局的政治性、政策性规限。建立有效工作机制,通过建立台商“午餐会”、“季谈会”制度,优化台商服务机制,密切党委、政府与台商的联系。通过加强涉台立法,建立台胞投诉处理制度,构建涉台民商事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完善台胞合法权益保障机制。通过成立对台工作领导小组以及其他专项工作小组,形成全市对台工作管理、协调和服务机制。积极发挥党派和社团作用,利用民主党派、台商协会等涉台社团与台湾相关团体和人士便于联系的优势,发挥其在处理相关涉台事务中的特殊作用。

厦门改革开放30年的实践昭示我们,必须始终牢记厦门经济特区的重要使命,充分发挥厦门与台湾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承、商缘相连、法缘相循的“五缘”优势,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在服务对台工作大局中先行先试,灵活务实地开展对台工作,不断突破台湾当局的政策规限;坚持合作共赢,充分考虑台湾同胞利益,做到两岸交流合作为了两岸人民、依靠两岸人民;坚持寄希望于台湾人民,在各项交流合作中做台湾人民工作,争取台湾民心,不断融合两岸人民感情;坚持以闽南文化为纽带,增进台湾同胞对中华文化和祖国大陆的认同,才能牢牢掌握对台工作的主动权,不断拓展两岸交流合作新领域,充分发挥厦门在对台工作中的桥梁纽带和前沿平台作用,不断为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统一大业做出新贡献。当前,两岸关系正朝着和平稳定的方向发展,两岸经贸文化交流合作面临着重要的历史性

机遇。作为肩负促进祖国统一大业使命的厦门经济特区,一定要牢牢把握中央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对台工作方针和统一部署,在海峡西岸建设两岸人民交流合作的先行区中发挥先行先试作用,力争在推进两岸直接“三通”、拓宽两岸人民往来通道方面有新作为,在提升对台经贸合作层次、密切两岸人民经济纽带方面有新作为,在深化厦台对口交流、融合两岸人民民族感情方面有新作为,在做好台湾人民工作、促进两岸人民之间和谐相处方面有新作为,努力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大业做出新的历史性贡献。

5.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文明城市建设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经历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日益深入人心,全民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不断巩固,特区广大干部群众自觉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有力推动了三个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文化建设全面推进,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形成市、区、镇(街)、村(社区)多层次、布局合理、功能先进的四级公共文化设施体系。文艺创作硕果累累,创作生产的50多件各类文艺作品获国家级奖项。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成功举办一系列具有国际和全国影响的重大文艺活动,群众性文艺活动精彩纷呈。文化体制改革积极推进,文化产业发展迅速。2007年全市文化及相关产业实现增加值102.95亿元,占全市GDP的7.48%。对台文化交流不断取得突

破性进展,成功举办一系列涉台经济文化活动,厦门对台文化交流的“桥头堡”作用进一步发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成效突出,涌现出了国家级文明单位10个、文明村镇4个,市民文明素质明显提升,城市文明程度明显提高。2005年和2008年,厦门连续两届以考评全国总分第一的成绩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城市称号。

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指导思想。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既是经济特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任务,又是其思想文化保证。改革开放以来,始终自觉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方针,高度重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把它纳入工作全局,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同经济工作一起研究、一起部署、一起检查、一起落实。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广大党员、教育干部群众,在全市组织开展学习实践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主题活动,广泛深入开展理论教育、理论宣传和理论研究,使科学理论不断深入人心,并转化为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坚持以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加强舆论引导,充分发挥主流媒体在舆论宣传上的引领作用,坚持做大做强党报、党刊、电视台、电台等媒体,使之成为正面宣传的主阵地。制定和完善突发事件宣传报道机制、互联网新闻宣传管理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等,健全新闻舆论阵地的规范化管理,加强对互联网、移动电视、楼宇显示屏、手机短信等新兴媒体的管理,推动互联

网新闻宣传监控平台建设,牢牢把握舆论工作的主动权,持久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

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全面发展。加快城市社区和农村村镇图书室、阅览室、文体活动室等设施建设,新建了“五馆合一”的市文化艺术中心等一大批基础设施项目,初步形成了规划科学、结构优化、特点突出的文化基础设施格局。推动公共文化资源和布局的均衡化,增加对岛外和农村的文化建设投入,加快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农村电影数字化放映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流动文化大篷车、万村书库等农村公共文化工程建设,提前四年实现国家下达的村村通工程目标。抓住广电系统作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单位和全市作为全省文化体制改革综合试点城市这一契机,积极推进报业、广播电视、图书发行、文艺团体和文化市场的管理体制改革,全市文化体制改革初显成效。大力实施文化精品工程,繁荣文学艺术创作,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推动文学、影视、戏剧、音乐、舞蹈、曲艺、美术、书画、摄影、民间艺术等各个艺术门类发展,创作出一批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优秀作品,其中一批获得国家大奖。积极发展文博图事业,保护开发文化遗产,弘扬和发展闽南文化,南音、高甲戏、歌仔戏、车鼓弄、拍胸舞、答嘴鼓等闽南民间民俗文化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厦门成为国家授牌设点闽南文化生态重要保护实验区,闽南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进入新阶段。群众性文体活动蓬勃开展,社区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村落文化、节庆文化创出特色,成功举办一系列具有国际性、全国性影响的重大文体活动,文化软实力不断增强。

不断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坚持不懈地抓好思想道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认真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制定《厦门市市民文明公约》、《厦门市“十不准”规定》,开辟《公民道德论坛》、《走进文明城市》等专栏,充分利用电视台、电台、报纸等现代传媒开展市民思想道德教育。突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初步形成学校、社区、家庭“三位一体”教育网络,大力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扎实有效地开展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层层建立落实工作责任制。广泛开展、不断深化各类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依托载体,打造品牌,进一步提升精神文明建设水平。办好来厦市民文明学校,重视进城务工人员、下岗职工、城乡生活困难群众、被征地农民等群体的文明教育。厦门荣获首批全国文明城市后,本着创建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理念,进一步健全文明城市创建点评机制和创建工作的长效机制,全面深入推进新一轮文明城市创建工作,2008年9月再次以总分第一的成绩通过中央文明委组织的全国文明城市复查考评。厦门改革开放30年的实践昭示我们,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成为国家软实力和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进和谐文化建设,全面推进公民的思想道德建设,不断提高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水平,带动城市文明水平和市民素质不断提升,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和健康的文化生态,才能促进经济特区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并在做好台湾人民工作中发挥积极的示范作用。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文化建设是推进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内容,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持续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促进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进一步提升文化软实力,为我市推进改革开放和新一轮跨越式发展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6.积极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提升。

始终按照协调发展、和谐发展、科学发展的思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追求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并取得显著的成效。基本建立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民生显著改善,城乡居民社会保障水平位居全国前列。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社会公共服务体系日趋完善,社会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生态文明建设得到加强,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目前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特

区建设前增长100多倍,而环境质量依然保持良好,在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质量考核中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列。特别是近几年来,厦门以“四个加强”、“四个破解”为重点推进各项民生保障工作,民生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得到不断改善,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开放、和谐发展的成果,厦门日益成为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

重视发展社会事业和保障民生。坚持经济建设与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不断加大对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的投入,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根据人民群众需要和财力条件逐步扩大保障范围,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厦门是在全国率先推行最低工资标准、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合作医疗、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和村(居)干部固定补贴制的城市之一,也是最早在进城务工人员中实行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险统征的城市,2007年全市企业人员实现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等保险的覆盖面达90%以上。近几年来,大力推动“四个加强”、“四个破解”各项工作,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积极破解“住房难”问题,率先在全国大规模开展社会保障性住房的规划建设,从多个层次构建厦门市的住房供应体系及住房保障体系,为全国解决低中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积累了有益经验。积极破解“就医难”问题,制定并实施“医疗重组”计划,构建让市民及时就医、方便就医、合理就医、合理负担、具有厦门特点的新型医疗服务体系,促进优质医

疗资源向城市社区和农村延伸,不断健全完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在全国率先实行城乡一体全民医保,减轻城乡居民医疗负担,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积极破解“就学难”问题,完善教育体制与运行机制,促进各级各类教育持续、健康、协调发展,全面落实城乡义务教育免收学杂费制度,对持有义务教育收费减免卡的农民工子女免收借读费,有效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积极破解“交通难”问题,加快岛内外路网建设,创新交通管理体制,以线带面、以线治点,加大中心城区交通综合整治工作,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方便居民出行。加强市政设施建设,建立惠及全体市民的现代化市政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建立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长效机制,不断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和工作机制,促进城镇新增劳动力、下岗失业人员和“4050”困难群体的就业再就业,努力扩大社会就业面。加强平安厦门建设,探索建立和完善了多元化矛盾纠纷解决机制,把矛盾和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有效促进了社会的稳定和谐,“平安厦门”建设水平不断提高,厦门在全省社会治安环境的综合测评中连续多年位居首位,居民治安满意率高达95%以上。加强农村和社区基层组织建设,创新社区建设体制和服务机制,完善社区服务体系,推进和谐社区、和谐镇村建设,进一步夯实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注意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方针,不断创新符合厦门实际的新农村建设思路和机制,加

快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持续促进农民收入提高,努力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推行与城市职工接轨的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政府购买公益性岗位、农民免费转岗培训、引导农民发展农村股份合作项目、评选农村“信用户”、实施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农村中高考落第生进入技校学习等新举措,率先实现了农村低保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面落实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农业特产税等四税减免、城市自来水和有线电视进村入户、行政村村村通“硬质化”道路和公交车、所有自然村移动网络全覆盖、“村改居”集体资产改制、村干部实行基本报酬制度等新突破,有效促进了城乡协调发展。按照 “居住社区化、就业非农化、资产股分化、福利社保化”原则,推进“城中村”改造,进一步加快农村向城市、农民向市民转变。在工业集中区周边村庄创造性地实施“金包银”工程,基本实现每户被征地农民有一套居住用房、一套出租房和一个店面(或一份股份),这一做法深受农民欢迎和上级领导的高度肯定,被誉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益探索”。

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始终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充分发挥人大、政协的职能作用,创新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形式,形成民主科学的决策和执行机制。充分发扬民主,拓宽反映社情民意的渠道,设立“市长专线电话”和专线电子信箱,实行单位部门领导人接待日制度等,在政府和市民之间建

立了便捷的信息沟通渠道。积极推行企业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和厂务、校务、院务、村务公开制度,保障基层群众民主权利。积极推进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严格政法队伍教育管理,健全内外部监督体系,确保严格执法、文明执法、公正执法,为特区建设保驾护航。

坚持不懈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按照可持续发展方针,以创建生态城市、全面提升和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目标,把生态建设、环境保护与产业结构调整、经济结构优化、减少污染物排放总量统筹起来考虑,探索出一条高科技、低能耗、高效益、低成本、高速度、低污染的发展道路。始终按照国务院批复的厦门城市发展定位,把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具体目标落实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我市获得地方立法权后,出台的第一部地方性法规就是《厦门市环境保护条例》。重视建立生态保护工作机制,将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任务纳入行政首长目标责任制,将生态保护纳入考核体系,做到责任、措施和投入“三到位”,逐步形成了分级管理、部门协调、上下联动、良性互动的生态建设工作机制。坚持以系统、全程、长远、区域协调发展的思想为指导,大力发展生态农业,重点推进生态工业发展,积极发展循环经济,着力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外延型向集约内涵型转变,积极构建涵盖三次产业的生态产业体系。积极破解资源缺乏的瓶颈制约,采取节约能源、降低能耗、开发新能源、利用再生能源,以及资源集约化利用等措施,促进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在推

进新一轮跨越式发展中,更加重视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集中开发建设了火炬(翔安)产业区、同安工业集中区、集美机械工业集中区、软件园产业基地等工业园区,引导项目向园区集中,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使工业园区成为节约集约用地的先进示范。坚持生态优先和协调发展原则,自觉进行生态修复,开展西海域禁止水产养殖综合整治工作,全面启动总面积114.28平方公里的环东海域整治建设工程,有力提升厦门海域的生态环境质量,厦门海岸带综合管理被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作为示范工程在全球推广示范。倡导人人参与环境保护,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形成广泛社会实践,加快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不断优化人居环境,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统筹兼顾社会各方面的利益。注重社会公正正义,努力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使全社会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发展。适时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促进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提高,1994年厦门市在全省首个公布最低工资标准,至今该标准已调整十几次,使其维持在全国较高水平。全面落实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特困家庭医疗救助制度,在全省率先开辟社区“爱心(慈善)超市”,就地就近对低保户和特困家庭提供实物救助,不断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推进公益慈善事业健康发展。大力发展老龄事业,建立健全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老人服务体系。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坚持不懈地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解难事,

下载辉煌的历程-天津改革开放综述(共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辉煌的历程-天津改革开放综述(共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改革开放铸辉煌

    改革开放铸辉煌 亲爱的朋友们: 今天是2008年11月*日,此时此刻站在这里演讲,我心里有一种无法抑制的激动,2008,不平凡的一年,你给了我太多的感动与震撼:百年罕见的冰雪突袭南方,给1......

    回顾党的辉煌历程 回望改革开放40年成就

    回顾党的光辉历程、回望改革开放40年 成就 1921年的七月,一群当时怀揣救国理想的志士仁人在浙江嘉兴南湖的红船上,商量着当时看来似乎不会产生多大影响的事——建立中国共产党......

    改革开放的历程和利弊

    刑事司法系 监狱学0941 黄家瑜 0920310135 改革开放的历程和利弊 摘要 改革开放(the reform and opening-up policy )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中国开始实行的改革经济政策、对外......

    求真务实铸就辉煌历程

    求真务实铸就辉煌历程 开拓创新描绘美好明天——义井镇近三年教育工作回顾各位领导、同志们、老师们: 金秋时节,在举国上下喜迎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的日子里,我们怀着喜悦的心情......

    中国共产党的辉煌历程

    心得体会 ————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 (姓名:袁洋学号:20113225 班级:2011级英语2班) 学习了“中国共产党90年的光辉历史和宝贵经验”让我受益匪浅,从中我了解到了我们党在这......

    党的辉煌历程

    党的辉煌历程 质检科 贾书朝“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唱着这首心中的歌,我们将迎来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诞辰九十周年的光辉节日。 回顾九十年的辉煌历程,我们心情澎湃,我们......

    辉煌历程90年 主要内容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青少年读本 --辉煌历程90年 目录 第一章 翻天覆地二十八年(1921-1949) ..................... 1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及历史特点 ....................

    建党90周年辉煌历程

    建党90周年 九十年峥嵘岁月,九十载光辉历程。今天,我们党已成长为拥有7300多万党员、在13亿人口的大国长期执政的大党。九十年的风雨砥砺,我们党更加坚强伟大,党的肌体生机勃发;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