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界江区域城镇化策略选择的环境分析5篇

时间:2019-05-14 01:42: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俄界江区域城镇化策略选择的环境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俄界江区域城镇化策略选择的环境分析》。

第一篇:中俄界江区域城镇化策略选择的环境分析

中俄界江区域城镇化策略选择的环境分析

[摘要]黑龙江省城市群是本省未来经济发展格局中最具活力和潜力的核心地区,在黑龙江生产力布局中起着战略支撑点、增长极点和核心节点的作用。黑龙江城市群的建设应形成“三角形”分布:“哈大齐工业走廊”城市群、“东部煤电基地”城市群、中俄界江区域城镇群。中俄界河区域城镇建设十分缓慢,与城镇群的建设目标相差甚远。

[关键词]中俄界江;城镇群;生产力布局

中俄界江区域包括18个县(市、区),根据地理特征可分为4个地区,即:黑龙江中上游地区;黑龙江中下游地区;乌苏里江流域,为保持研究的整体性把穆棱河、绥芬河流域,也列在其中。中俄界江区域城镇化策略的选择主要取决中俄界江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开发政策等综合环境。

一、中俄界江区域城镇化策略选择的优势

(一)建设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契机

黑龙江省将率先建设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以此与“一带一路”战略对接,将重点推进运输体系、基础设施、产业对接、配套服务、人文合作五方面的建设。以哈尔滨为中心,建立跨境石油化工产业,拯救哈大齐贫油状况,促进农业、食品工业和俄罗斯的合作。以此为契机,设计、推进中俄界江区域城镇群的布局与建设。

(二)中俄贸易发展促进边境城镇化发展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与俄远东及外贝加尔地区发展战略互动对接,中俄界江区域同俄罗斯5个州区接壤,以绥芬河、黑河、东宁、同江、抚远等重点边境口岸为节点,建设连接国内生产基地和国外商品市场的跨国物流网络、资金流和信息流为一体的现代服务体系,为以外贸带动中俄界江区域城镇化发展创造了优越的条件。

(三)城镇化试点工程取得积极进展

2012年黑龙江省城镇化试点工程取得积极进展。全省完成村镇建设投资450亿元,撤并自然屯800个,近38万农民转移到中心村、新型农村社区、小城镇和城市居住。农垦、森工、油区、沿乌苏里江四县(市)和响水区域以及条件较好、具备发展潜力的中心镇为突破口,推动区域率先实现城镇化,建设一批居住小区,为农民进城提供居住条件。

二、中俄界江区域人居环境分析

(一)人居环境适宜度较低

区域极端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差异惊人,平均气温在-3.8℃到5.5℃。13个市县在全省零度等温线以北,年温差、昼夜温差、地区之间温差明显。春、秋两个季节短促,气温变化较大;夏季凉爽宜人,为避暑胜地;冬季寒冷漫长,是从事冰雪旅游和冰雪运动的理想区域。因此,建设冰雪旅游和冰雪运动的特色小城镇大有发展前途,实践已证明这一点。

(二)交通通达程度较低

交通通达程度反映了区域交通运输能力及便利性。黑龙江省边境地区有3条国道、16条省道;绥芬河市、鸡东县、密山市、虎林市、黑河市、孙吴县、塔河县、漠河县有铁路通过;目前,仅黑河市、漠河县、鸡东县有航空线路。中俄界江区域路网密度低,部分市县公路、铁路等级不高,航空运输能力极为有限。交通通达程度较低,严重限制、制约了城镇的发展。

(三)边境地区的人口状况令人堪忧

中俄界江区域的人口状况令人堪忧。2010年黑龙江省边境地区18个市县总人口3473533人,占全省总人口的比例不到10%。进入21世纪以来,边境18市县人口总量进入缓慢增长期。从人口自然变动因素看,中俄界江区域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进入已经“三低”阶段,人口发展的不安全因素开始增加。

(四)资源开发和产业发展限制多

黑龙江省边境地区资源非常丰富,但发展过程中受到很多因素限制和制约:一是矿产资源开发受限,二是绿色能源发展受限,三是第三产业发展受限。黑龙江省边境地区城市规模小、人口居住分散、远离中心城市、消费不足、第三产业发展缺乏动力,边境地区对俄旅游政策不宽松。

(五)地处边远高寒发展成本高

边境地区地处高纬高寒,基础设施落后,交通不便,发展成本高于其他地区。气候严寒和发展成本高的双倍叠加,降低了人口幸福指数,是边境地区人口不稳定和经济发展缓慢的重要因素。一是生产、生活成本高。二是行政成本高。三是生产周期短,四是地域广阔。综上分析,黑龙江省边境地区人口总量稀少,并呈减少趋势。人才后备资本流失严重,劳动力结构性缺失明显;人口空间分布零散,村屯人口规模小,抑制产业发育,人口产业集聚效益差;人居环境适宜性差和社会物质积累不足,缺乏人口和产业的吸引力等等。这些问题应该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如果不能认真地、彻底地加以解决,边境地区城镇化建设很难稳定繁荣。

三、中俄界江区域城镇群建设选择的策略

处于中俄界江区域内的城镇化发展必然围绕该区特点,选择不同的具有区域特色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具体的可以选择:

(一)以边境贸易为主的口岸型城镇化模式

口岸城市是城镇化发展中比较特殊的一个类型。以区域15个口岸为核心点,向内向外发展扩散、集聚作用,带动沿边境城镇建设。具体的实现路径是:实施战略准确定位,强化自身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边境贸易,商业服务聚集;借助外部核心经济区域的辐射作用,大力进行城镇创新,推动城镇化。

(二)以商品集散为主的物流型城镇化模式

发挥城镇的物流职能,以发展商品集散的物流网络为城镇化建设动力的城镇化发展模式。以公路、铁路交通较发达的小城镇为依托,发展农、林、牧、渔等商品集散功能型的城镇化。加快建设以哈尔滨为中心的辐射全省的公路、铁路、航空为一体的物流网络发展,规划、论证中俄界江区域互联互通的铁路与公路建设。

(三)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保护区的特色城镇化

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包括大兴安岭地区、黑河市和伊春市行政辖区及通河县、巴彦县、绥棱县、汤原县、萝北县山区部分(含区域内林区、垦区),要突出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突出培育和发展生态主导型经济,突出科学有序开发资源,通过体制机制创新,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千方百计加大投入力度,大力推进环境修复和重建。

(四)打造异国风情的生态名镇

中俄界江区域部分城镇具有上百年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居民的生产生活和建筑艺术深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如,绥芬河市、东宁县、黑河市等。境内自然生态优势显著。因此,借鉴欧洲风格,利用人口与自然和谐的优势,建设中西合璧的边境名镇、生态城镇。回归原生态的宁静,形成新的旅游亮点,促进绿色、低碳环保城镇快速成长。

中俄界江区域人口经济带的18个市县的城镇化建设应实施“五河一江一远”(漠河县、塔河县、黑河县、绥芬河市、饶河县、同江市和抚远县)的城市群发展战略,形成比较合理的、符合地域特色的中俄界江区域国际小城镇群落布局。

参考文献

[1]2013黑龙江省统计年鉴

[2]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城镇化:前景、战略与政策[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10:302.[3]王家庭.对多重约束下的“低成本集约型”城镇化发展模式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0.作者简介

曹延明(1967-),东北农业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人口经济学,公司治理。

基金项目

黑龙江省社科基金“中俄界江区域国际城镇群建设的路径与对策选择”(12B055)

下载中俄界江区域城镇化策略选择的环境分析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俄界江区域城镇化策略选择的环境分析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