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糖尿病中医药保健知识讲座
糖尿病中医药保健知识讲座
一、糖尿病的概述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全身性、代谢性疾病,以血糖水平增高为主要特征。主要是因体内胰岛素量不足或机体不能合理利用胰岛素所致的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而影响正常生理活动的一种疾病。
糖尿病属于中医“消渴”疾病的范畴,中医认为导致糖尿病发生的主要原因为:禀赋不足、饮食失节、情志失调、劳欲过度等因素。
虽然限于目前医学水平,糖尿病仍然是一种不可根治的疾病,需要终身治疗。但是您不必担心,糖尿病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通过“五驾马车”的综合管理和良好的血糖、血脂血压等方面的代谢控制,您完全可以控制糖尿病,避免急性并发症,预防慢性并发症,使您与正常人一样拥有美好的生活。
糖尿病治疗有五驾马车
其中糖尿病教育是五匹马中的引路之马 监测是辨路之马 饮食、运动、药物治疗则是拉车之马
二、中医护理
糖尿病患者常见体质类型:气虚质、阴虚质、瘀血质、痰湿质
1、气虚质:平常说话语音低怯,气短懒言,容易疲乏,精神不振,易出汗。面色偏黄或晄白,目光少神,唇色少华,毛发不华,容易头晕,记忆力减退,大便不成形,或便后仍觉未尽,小便正常或偏多。平常体质虚弱,容易感冒,抗病能力弱,患病后易迁延不愈。
气虚质的运动起居 —— 精神调摄:豁达乐观,心态平和,避免忧思过度
起居调养:避风保暖,劳逸适度
运动调养:低强度多次数,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气虚质的膳食指导
气虚质——正气虚,要固本
饮食原则 :益气养阴
适宜食物:人参、山药、茯苓、大枣、莲子、扁豆、马铃薯、牛肉、鸡肉、鳜鱼、粳米等(1)人参灵芝乌鸡汤
【原料】人参切片10克,灵芝30克,乌骨鸡1只,调味品适量。
【作法】人参片、灵芝装入鸡腹内用砂锅炖至鸡肉烂熟即可。食鸡肉饮汤。每周1次。(2)山药芡实饭/粥
【原料】山药50克,芡实50克,陈皮3克,粳米100克。【制作】将山药、芡实、陈皮与粳米同煮即成。每周1~2次。(3)参芪鲫鱼汤
【原料】黄芪30克,党参20克,鲫鱼 500克,香菇13朵,姜葱蒜适量
【制作】把鲫鱼起锅煎香后加入药材等,水适量,大火煮开改小火煮30分钟,吃肉饮汤。每周1次。(4)大枣姜茶
【原料】生姜5片,大枣5颗
【制作】将生姜洗净切片,加水煮沸,小火再煮15分钟,游泳后或受寒后喝。
2、阴虚质: 手足心热,口燥咽干,鼻微干,口渴喜冷饮,大便干燥,面色潮红、有烘热感,眼睛干涩视物昏花,唇红微干,皮肤偏干、易生皱纹,眩晕耳鸣,睡眠差,小便短涩。阴虚质的运动起居 —— 情志调养: 安神定志,舒缓情志
生活起居:惜阴保精,节制吸烟,谨防高温酷暑
运动调养 :中小强度,动静结合,及时补充水分 阴虚质的膳食指导
阴虚质——津液亏,要养阴
饮食原则:滋补养阴
适宜食物:梨、百合、鸡蛋、牛乳、银耳、猪肉、鸭肉、乌骨鸡、山药、龟肉、松子、海参、燕窝等。(1)沙参养肺汤 【材料】沙参15克,玉竹15克
猪肺100克,葱段适量。
【作法】将沙参、玉竹用纱布包好,与洗净的猪肺及葱段同置砂锅内加水,先用武沸后改用文火炖约2小时稍加盐调味即可。
(2)沙参玉竹炖老鸭
【原料】沙参、玉竹各30~50克,老鸭1只,盐、味精少量。
【作法】先将鸭去毛、内脏洗净,同沙参、玉竹同放瓦煲内,加水适量,文火慢煲1小时以上。油盐调味。(3)元肉百合瘦肉汤
【原料】龙眼肉15克,百合30,猪瘦肉200克,莲子10颗。【作法】将材料共放瓦煲内加水煲汤,调味服食。可常服。(4)玉竹代茶
【原料】玉竹30克、罗汉果10克。
【作法】入锅内加水煎代茶饮连服30日。
3、瘀血质: 面色晦暗,皮肤偏暗或色素沉着,容易出现瘀斑,易患疼痛,口唇暗淡或紫,眼眶暗黑,鼻部暗滞,发易脱落,皮肤发干,或有出血倾向、吐血,女性多见痛经、闭经、或经血中多有血块,或经色紫黑有块。瘀血质的运动起居 —— 情志调养:乐观、欢乐
起居调养:避免寒冷,动静结合
运动调养 :促进气血运行的运动项目,坚持经常锻炼,舞蹈、步行等。
瘀血质的膳食指导
瘀血质——有瘀滞,要疏通
饮食原则:行气活血
适宜食物:山楂、桃仁、月季花、陈皮、藕等(1)山楂桃仁饭/粥
【原料】桃仁30g,山楂30克,粳米150g。
【作法】先把桃仁捣烂如泥,放入粳米山楂煮为饭即可服食。可供2人服,每周1-2次。每周2-3次。(2)人参三七鸡
【原料】人参5克,三七6克
生姜3片,乌鸡肉200克。【作法】将人参、三
七、鸡肉
姜放炖盅,加入适量清水,隔水炖2小时,食盐调味,服食。(3)灵芝三七山楂饮
【原料】灵芝30克,三七粉4克
山楂汁200毫升(山楂50克)
【作法】先将灵芝洗净,加水适量,微火煎熬1小 时。去渣取汁,兑入三七粉和山楂汁即成。(4)凉拌黑木耳
【原料】黑木耳,蒜米,陈醋,调味汁,香油。
【制法】黑木耳用清水泡发冼净切成丝,放进开水里煮2分钟,捞出沥水,装碗中,倒进所需要的调料拌均,淋上香油即成。
4、痰湿质:常见表现:面部皮肤油脂较多,多汗且黏,胸闷,痰多,面色淡黄而暗,眼胞微浮,容易困倦,口黏腻或甜,身重不爽,喜食肥甘甜黏,大便正常或不实,小便不多或微混,平素舌体胖大。
痰湿质的运动起居 ——情志调养: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适当增加社会活动,增加知识,开阔眼界;学会运用倾
诉、运动等多种方式自我排遣,舒畅心情,调畅气机。
起居调养:户外活动,避免受寒,保持居室干燥
运动调养 :循序渐进、中小强度、较长时间的全身运动
痰湿质的膳食指导
痰湿质——多肥胖,要运动
饮食原则:健脾化痰,利水渗湿
适宜食物:萝卜、山楂、陈皮、茯苓、冬瓜、赤小豆、竹笋、海蜇、莴苣、薏仁米等。(1)白茯苓粥
【原料】白茯苓粉15克,梗米100克胡椒粉、盐、少许。(根据习惯可加肉)
【制作】梗米淘净。梗米茯苓粉放入锅加水适量,用武火烧沸,转用文火炖至糜烂,再加盐、胡椒粉,搅匀即成。每日2次,早晚餐用。(2)苡仁赤豆荞麦燕麦饭
【原料】薏苡仁、赤小豆、荞麦、燕麦各30克。【制作】共入锅加水煮饭服食。每周3-5次。(3)砂仁煲猪肚
【原料】猪肚250克,砂仁l0克
【制作】猪肚洗净、切块,与砂仁共入锅,加清水适量,共煲至猪肚熟烂,加盐调味。饮汤,食肉。每周2-3次。(4)藿香茶
【原料】藿香l0克
【制作】藿香放煲内,加水2碗煎水,煮片刻,代茶饮。
三、健康教育指导
1、饮食指导:均衡饮食,定时定量,高纤低脂,少糖少盐,戒烟戒酒 血糖控制良好者饮酒的注意事项 空腹血糖<7.0mmol/L者可适量饮酒 每周饮酒1-2次,不饮烈性酒
白酒的量以拇指高度为准,红酒的量以食指高度为准,啤酒的量则以中指高度为准 【注意】血糖不稳定者禁忌饮酒
2、运动指导
(一)运动的作用意义
增加周围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辅助降血糖
加速脂肪的分解、减少脂肪的堆积——减肥降血脂 增加体力及运动能力——增加耐受力 改善脑神经功能状态——增进精神满足
(二)运动的治疗原则
运动的治疗原则是适量、经常性和个体化。运动计划的制定要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进行。
(三)运动的方式方法
运动调养
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有氧运动方式:如太极拳、气功、八段锦、五禽戏、散步、快走、慢跑、游泳等 运动项目的选择要与患者的年龄、病情、经济、文化背景及体质相适应
准备活动:5-10分钟,为轻微运动,如步行。
进行运动:通常为低、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包括步行、慢跑、游泳、跳绳等。 运动后的放松活动:5-10分钟的慢走,自我按摩等。可促进血液回流,防止突然停止运动造成的肢体瘀血,回心血量下降,昏厥或心律失常。
(四)运动的注意事项
有规律强度由低开始
如果进行激烈长时间运动,应监测血糖并注意调整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用量 如运动前血糖较低,应先加餐;进餐后0.5-3小时进行运动 运动减体重应缓慢进行,每周减重少于400g 运动前要检查足部一般情况、鞋子是否合适 携带糖尿病卡片
运动中若出现极度乏力、头晕眼花心慌、 胸闷、憋气、出虚汗,及腿痛等,立即停止
注射胰岛素者,在运动时最好不要将胰岛素注射在大腿、上肢等活动较剧烈的部位。
3、生活起居
1).环境温、湿度适宜,顺应四时及时增减衣物。
2).起居有常,戒烟限酒。
3).保持眼、口腔、会阴、皮肤等清洁卫生。
4).积极主动参与糖尿病教育活动。
4、情志调理
1).多与医护及病友沟通,增强与慢性疾病作斗争的信心,保持乐观心态。避免不良情绪的影响。2).多参加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病友活动。3).应用中医七情归属,采用移情易性的方法,分散对疾病的注意力,改变不良习性。
四、糖尿病足的预防
1、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足部检查,包括足有否畸形、胼胝、溃疡、皮肤颜色变化;足背动脉和胫后动脉搏动、皮肤温度以及有否感觉异常等。
2、预防关键点:定期检查、识别是否存在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重视足的保护;穿合适鞋袜,鞋底较厚而鞋内较柔软,透气良好;去除和纠正易引起溃疡的因素。
3、有危险因素者注意足部卫生,洗足水温在37~40℃,洗后擦干,尤其注意擦干趾间;不宜用热水袋、电热器等直接暖足;避免赤足;勿自行修剪或用化学制剂处理胼胝;穿鞋前先检查鞋内有无异物或异常;干燥皮肤可以使用油膏类护肤品。
4、定期足部穴位按摩,如涌泉穴、三阴交穴、足三里穴、阳陵泉等。
第二篇:高血压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讲座
高血压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讲座
3月16号下午,城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慢病俱乐部举行中老年人健康保健暨高血压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讲座。
本次活动主要是为了对中老年人的健康保健进行预防式宣传,对高血压的患者及高危人群进行中医药防治指导。城南中心邀请德阳市第二人民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唐俊主治医师对在场全体中老年人进行高血压的中医药养生保健宣传与指导,活动上唐俊主治医师主要讲述了对高血压的预防:1)合理膳食;2)控制体重;3)戒烟限酒;4)适量运动。并重点介绍了中医养生保健:1)生活起居(环境、膳食、睡眠、排便、运动);2)食补药补(食疗方剂);3)中医按摩方式方法;4)中药饮片的煎服。并针对中老年人的身体情况提出了几个好的食疗方剂。唐俊主治医师详细介绍了高血压如何预防与如何使
用中医药进行治疗,对中医按摩的手段和中药饮片的煎服进行详细的指导。活动上每一位中老年人都认真聆听了唐俊主治医师的讲解,对高血压的中医药预防与治疗有了新的认识,提高了对高血压的认识,降低了对高血压的恐慌感。
本次活动提高了城南社区的中老年人对疾病的认识,降低城南社区高血压的发生率,让城南社区的中老年人更好的对疾病的防治,中医药养生保健的作用得以重视,唐俊主治医师代表城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体工作人员表达了社区工作人员对每一位中老年人的真挚的关心。
至此,中老年人健康保健暨高血压中医药养生保健宣传取得圆满成功,中老年人的健康保健意识得以提高,为中老年人的健康做出有益贡献。
本次讲座人数92人,测血压人数48人,现场咨询人数32人,发放健康手册80本,健康宣传资料324张。
德阳市旌阳区城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016年3月17日
第三篇:儿童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讲座资料
儿童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讲座资料
时间: 地点: 主讲人: 讲座内容:
(一)饮食喂养
1.工作重点:宣传根据儿童不同年龄段喂养不同饮食 2.具体措施:
(1)通过发放中医食疗健康处方、宣传单,开设主题 社区讲座等方式,使家长对儿童饮食根据不同年龄段有正确 的喂养方法。比如婴儿期以母乳或牛乳为主,认识疾病的发 生、发展和饮食密切相关,纠正“儿童多吃,身体胖,就是 健康”等有关饮食的错误观念,加强对饮食科学性和重要性 的认识。
(2)普及科学膳食、中医饮食保健知识等,针对不同 年龄段的儿童进行饮食保健,提高免疫力,避免疾病的发生。
(二)生长发育
1.工作重点:宣传不同年龄段儿童发育的特点
2.具体措施:通过发放各种宣传册、宣传单,开设主题社区讲座等方式,运用中医干预儿童阶段生长发育,让家长 对儿童各阶段生长发育特点正确了解,比如幼儿期:从 1 周 岁到 3 周岁为幼儿,这时期的体格增长较前减慢,生理功能 日趋完善,对外界环境逐渐适应,乳牙渐已长出,语言、动 作及思维活动发展迅速。要注意断奶时的合理喂养,否则易 致吐泻、疳症。由于接触感染机会增多,故各种小儿急性传 染病的发病率最高,应做好预防保健工作。
(三)日常保健
1.工作重点:让家长掌握一些中医的基本保健技能,能 够运用其在儿童各阶段。
2.具体措施:开展专题的中医儿童保健按摩培训,让家 长在中医师指导下能对各阶段儿童的日常保健有基本了解,能够运用中医基本保健按摩手法对儿童进行日常保健按摩。
(四)疾病与防治
1.工作重点:运用中医在儿科的优势,展开对儿童的常 见病、多发病的治疗与防治。2.具体措施:
(1)在疾病的预防方面,运用中医药对时令疾病,如 流行性感冒、小儿腹泻、夏季中暑等进行疾病的早预防,使 家长能基本了解中医药在儿童疾病预防方面的作用。
(2)在疾病的治疗方面,运用中医药对儿童的常见病、多发病进行治疗,如小儿腹泻、小儿肺炎、腮腺炎等进行中 医药的治疗。
第四篇:糖尿病知识讲座小结
糖尿病知识讲座小结
通过宣讲糖尿病糖尿病症状、与1型糖尿病有关的因素、与2型糖尿病有关的因素、与妊娠型糖尿病有关的因素、临床诊断临床表现。使群众了解到糖尿病是慢性病,血糖升高对器官造成慢性持续性损害,严重的引发的并发病。糖尿病压患者应认识到长期平衡有效控制高血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为居民提供糖尿病防控知识宣传教育,本次宣传活动受到了教师的好评,我们的目的在于努力提高人群对糖尿病的知识、治疗率及控制、降低人群的血糖水平,逐步将糖尿病防治知识普及到每一个家庭。
2014年10月28日
第五篇:糖尿病知识讲座总结
糖尿病知识讲座总结:
为切实做好糖尿病预防工作,提高人民群众对糖尿病的认识,维护人民群众身心健康, 根据上级文件精神要求,结合实际,黄龙村卫生所积极、主动、有效地开展丰富多彩的糖尿病 防治宣传活动。紧紧围绕定期上户测量血压、血糖”提高宣传防治各种疾病知识。营造浓厚的宣传教 育氛围, 在卫生所设立咨询台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不断提高全镇人民群众糖尿病防治意识, 最 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各种疾病发生。现就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在宣传活动日期间, 我们充分利用宣传单、横幅、健康教育讲座等方式,向广大人民群 众进行糖尿病防治宣传教育。通过发放宣传资料、现场咨询、现场讲解教育等宣传糖尿病相 关知识,营造全民抗击疾病、维护生命健康的氛围。本次宣传活动的主题是:认识常见食物对糖尿病的影响, 如何搭配和选择食物”。紧密结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容加强糖尿病防治知识宣传。通过 本次宣传活动, 对提高人民群众对糖尿病防治知识等相关疾病防治知识的认识起到了积极的 作用。今后, 我镇将继续认真组织开展糖尿病防治宣传活动, 结合我村 的实际,进一步丰富活动内容, 创新活动形式,提高全村广大人民群众糖尿病防治意识,维 护广大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
2018年5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