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公司风险管理制度

时间:2019-05-14 01:03: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xx公司风险管理制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xx公司风险管理制度》。

第一篇:xx公司风险管理制度

xx公司风险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xx公司的风险管理工作,建立规范、有效的风险管控体系,提高风险防范和控制能力,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总部机关、直属机构、全资和控股子公司,以下统称“各单位”。

第三条 本制度所称“风险”,是指未来的不确定性对企业实现战略目标的影响。

第四条 本制度所称“风险管理”,是指企业围绕总体战略目标,建立健全风险管理工作流程,培育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最大限度减少或降低风险损失,为实现公司发展目标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和方法。

第五条 风险管理流程主要包括:风险辨识与评估、选择风险管控策略、制定并实施风险管控方案、完善内部控制管理、实施评价监督与改进等内容。

第二章 组织体系与职责分工

第六条 公司董事会成立风险管理委员会。

(一)人员组成 主任委员:董事长 副主任委员:总经理 委 员:董事会成员

(二)主要职能

1.制定风险管理工作规划,完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指导重大风险管控工作;

2.审议并向董事会提交风险管理工作报告;

3.审议年度风险管理工作的计划、风险评估结果、重大风险应对方案等;

4.组织对公司拟进入的行业和产业进行风险评估; 5.审议公司范围内重大决策、投资等项目的风险评估报告并提出改进意见,为董事会的决策提供依据;

6.推动公司风险管理信息化建设;

7.办理董事会授权的有关风险管理的其他事项。第七条 风险管理办公室

公司成立风险管理办公室,与审计部合署办公,在公司风险管理委员会的指导下开展工作。

(一)人员组成 主 任:公司分管领导 副主任:审计部部长

成 员:机关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审计部分管副部长、审计部风险管理专责人员。

(二)主要职能

1.负责风险管理工作的组织与协调; 2.负责拟定年度风险管理工作计划; 3.负责向风险管理委员会汇报重大风险管控情况; 4.负责指导、协调、监督和检查各单位专项风险评估工作;

5.负责组织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专责人员的业务培训; 6.负责起草年度风险管理工作报告;

7.完成公司和上级主管部门交办的有关工作。第八条 各单位要结合工作实际,按照风险管理工作要求,成立风险管理组织机构,明确风险管理专职人员与岗位职责,完善风险管理流程。

第三章 风险辨识

第九条 公司按年度组织各单位开展风险辨识工作。除年度风险辨识外,各单位根据需要可以自行组织不定期的风险辨识工作。

第十条 各单位要不断提升全员风险意识,增强风险敏锐性,及时收集、关注与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密切相关的战略、财务、市场、运营、法律等方面的内外部信息,研判各种影响企业发展稳定的异常状态及其变化趋势。

第十一条 信息收集过程中要加强对历史风险事件的分析,充分考虑已经发生风险事件对后续生产经营管理的影响,重点关注正在变革和调整中的业务活动。

第十二条 各单位可以采取问卷调查、小组讨论、专家咨询、情景分析、政策分析、行业标杆比较、访谈等形式广 泛收集信息,既突出重点又覆盖一定范围,确保无重大风险信息遗漏。

第十三条 收集到风险信息要进行必要的筛选、提炼、对比、分类、组合和命名,为组织开展风险评估奠定基础。

第四章 风险评估

第十四条 公司按年度组织各单位开展风险评估工作。除年度风险评估外,各单位要按照公司关于开展专项风险评估的要求,对“三重一大”、高风险业务、重大改革以及重大投资并购等重要事项建立专项风险评估制度。

第十五条 各单位可以采取评估问卷、专家讨论、领导访谈等形式,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对实现发展目标产生的影响两个维度出发,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确定风险排序。

第十六条 各单位在风险排序的基础上,按照管理实际研究确定纳入年度重点管理的风险事项。

第十七条 对于纳入年度重点管理的风险事项,各单位要组织专业部门深入分析可能造成风险发生的相关因素及其影响,依据风险偏好和承受度选择规避、接受、减少或分担等应对策略。

第十八条 确定风险应对策略时应考虑成本效益原则,充分考虑现有的管理资源,结合企业管理实际,并对潜在的发展机遇与相关的风险进行比较,必要时考虑多种风险应对4 策略的组合使用。

第五章 风险管控

第十九条 各单位要以年度风险评估结果为主要依据,明确各项重大风险的管控责任部门,分专题研究制定应对策略,合理配置资源,确保重大风险管控措施落到实处。

第二十条 要建立重大风险监控预警机制,科学设置监控指标,及时掌握、分析重大风险的变化趋势,动态调整管理策略,实现对重大风险的动态管理和有效管控。

第二十一条 各单位根据选择的风险应对策略,研究制定风险管理解决方案。风险解决方案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一)风险的现状分析;

(二)对重大风险进行分解,找出风险控制的关键环节和主要因素,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风险管控意见及建议;

(三)设置重大风险预警指标和阀值区间,明确指标数据归集渠道;

(四)突破专业限制,对该风险防控中涉及到的其他业务管理活动提出改进建议;

(五)风险发生以后的应急预案;

(六)在风险管控过程中应关注的发展机遇。第二十二条 各单位按照战略目标与风险策略一致、风 险控制与运营效率及效果相平衡的原则,研究制定内部控制管理方案,针对重大风险所涉及的管理及业务流程,制定涵盖各个关键环节的内部控制措施。

第二十三条 制定内部控制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一)建立重点岗位授权制度。对内控所涉及的重点岗位明确规定授权的对象、条件、范围和额度等,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超越授权范围;

(二)建立内控报告制度。明确规定报告人与接受报告人,报告的时间、内容、频率、传递路线、负责处理报告的部门和人员等;

(三)建立内控批准制度。对内控所涉及的重要事项,明确规定批准的程序、条件、范围和额度、必备文件以及有权批准的部门和人员及其相应职责;

(四)建立内控责任制度。按照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的原则,明确部门、岗位和人员的不同职责,规范奖惩制度;

(五)建立内控审计检查制度。结合内控的有关要求、方法、标准与流程,明确规定审计检查的对象、内容、方式和负责审计检查的部门;

(六)建立内控考核评价制度。具备条件的单位要把业务部门风险管理执行情况与绩效薪酬挂钩;

(七)建立重大风险预警制度。对重大风险进行持续不断的监测,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制定应急预案,并根据情况变化适时调整控制措施;

(八)建立健全法律顾问制度。加强法律风险防范机制建设,形成由决策层主导、法律事务部门牵头、法律顾问提供业务保障、全体员工共同参与的法律风险责任体系;

(九)建立重要岗位权力制衡制度,明确规定不相容职责的分离要求。主要包括:授权批准、业务经办、会计记录、财产保管和稽核检查等职责。对内控所涉及的重要岗位可设置一岗双人、双职、双责,相互制约。明确逐级监督职责。

第二十四条 风险管理职能部门要按照各风险管理单位的职责分工,认真督促落实风险管理解决方案,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第六章 监督与改进

第二十五条 各单位要建立贯穿于风险管理基本流程,连接不同层级、不同部门和业务单位的信息沟通渠道,确保信息传递的及时、准确和完整,为风险管理监督与改进奠定基础。

第二十六条 各单位要定期对风险管理工作进行自查和自评,及时发现缺陷并进行整改,其检查、评价报告要及时报送公司风险管理办公室。

第二十七条 内部审计部门定期或不定期对各单位开展 风险管理工作情况及其效果进行监督评价并提出改进意见。

第七章 风险管理报告

第二十八条 风险管理办公室负责编制公司年度全面风险管理报告,经风险管理委员会审议通过后报省国资委备案。

第二十九条 各单位每年3月底前编制本单位上一年度风险管理工作报告,总结年度内重大风险因素的辨识、评估、控制等方面的主要工作,提出下一年度风险管理的工作安排和实施计划,报告经单位主要负责人审批后报公司风险管理办公室。

第三十条 各单位要按季度向公司风险管理办公室报送风险管控信息,重大风险信息在第一时间报送。逐步建立和完善与各级风险管理部门的沟通机制。

第八章 风险管理信息化

第三十一条 公司将风险管理信息化纳入整体信息化工作规划,根据基础信息化项目进展分阶段逐步建立和完善风险管理信息平台。

第三十二条 各单位要充分发挥网络信息平台的优势,逐步实现重大风险预警监控,探索建立反应迅速、机动灵活、便于操作的风险管控应急机制。

第九章 风险管理考核 第三十三条 公司风险管理考核坚持分级考核、关注过程、责任追溯、持续改进的原则。

第三十四条 公司将风险管理工作纳入各单位经济责任制考核范围,采取分值与综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每半年组织一次评价,考核结果将作为各单位负责人年度绩效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企业管理部具体实施。

第三十五条 各单位要将风险管理工作目标分解落实到岗位,切实发挥好每一名员工、每一个岗位的管理、监督作用,实现风险管理责任与收益挂钩。

第三十六条 各单位要结合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风险管理考核办法,并将考核的执行情况报公司风险管理办公室备案。

第三十七条 在年度风险管控工作中由于工作得力、风险管控绩效明显或者为公司挽回重大风险损失的,公司将对有关单位和个人进行年度表彰奖励,鼓励单位和个人在风险管控工作中不断创新,积极推动公司整体风险管理绩效提升。

第十章 附 则

第三十八条 本制度由公司风险管理办公室负责解释。第三十九条 本制度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第二篇:小额贷款公司风险管理制度

贷款公司风险管理制度

小额贷款有限公司

风险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贷款风险的防范和控制,切实化解和消化贷款风险,提高贷款质量,保证信贷资产安全,建立以贷款风险管理为核心的信贷管理体制,依据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银监会,下同)关于贷款风险管理的有关规定,结合贷款业务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贷款风险管理的基本任务:贯彻落实国家关于防范和控制金融风险的各项政策措施,建立和完善适应公司贷款业务特点的贷款风险管理制度和机制,强化贷款风险全程管理,有效防范、控制和化解各类贷款风险,降低不良贷款,提高贷款质量。

第三条 贷款风险管理原则,贷款风险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贷款风险管理一般原则与贷款业务实际相结合;

(二)实行贷款风险性质和历史成因分类管理;

(三)坚持贷款风险管理权责相结合;

(四)坚持把封闭管理措施纳入风险管理。

第四条 本制度适用于办理的各项贷款。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二章 贷款风险划分

第五条 贷款风险。贷款风险是指在贷款业务运营中,由于受到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致使贷款无法按期收回本息,银行可能遭受资金损失。按照风险的划分原则,结合贷款业务实际,贷款风险主要划分为政策风险、经营风险和操作风险。

第六条 政策风险。政策风险是指根据国家和地方政府为实施宏观调控、保护农民利益、稳定市场等政策和特定的产业政策、区域政策,向借款人发放的贷款;借款人因执行政策出现不能按期偿还贷款本息的风险。

第七条 经营风险。经营风险是指根据借款人自身经营需要发放的贷款,借款人因经营管理、市场变化、灾害和道德因素等原因的影

贷款公司风险管理制度

响,不能或不愿意按照事先达成的协议履行其义务,出现不能按期归还贷款本息的风险。

第八条 操作风险。操作风险是指由公司内部控制及治理机制失效以及信息技术系统失效等可能造成的贷款风险。主要包括公司内控制度和治理机制缺陷及内部员工操作失误、违反操作规程、信贷政策超越权和道德因素等造成贷款不能按期收回或损失的风险。

第三章 贷款风险预测

第九条 贷款风险预测。贷款风险预测是指运用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方法,对贷款的各种风险因素、风险性质及风险程度进行识别和测定。贷款风险预测是贷前调查、审查的重要内容。风险预测结果是贷款是否发放、贷款期限确定、发放额度控制、贷款方式选择的基本依据。

第十条 政策风险预测。主要以国家和地方政府相关政策、政策性资金来源的落实与承诺保证情况、贷款贴息补贴和挂账贷款本金消化资金的到位情况为依据,对贷款的政策风险进行预测。

第十一条 经营风险预测。应根据不同的风险因素,分别按照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方法,对风险性质及程度进行识别和预测。

(一)定性分析预测。主要是指通过借款人内容各有关因素以及与借款人贷款偿还密切相关的外部环境和现象的不确定性分析,预测贷款风险。定性分析预测主要包括借款人法人代表素质、经营管理水平、内部控制能力、信誉程度和发展前景分析;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所产生的影响;特定行业或地区的经济政策、经济环境、市场供求变化、价格震荡等情况;各种灾害等不可抗力的外部因素或诉讼、疫情等突发事件影响的分析。

(二)定量分析预测 主要是依据借款人的财务指标和经营指标,对借款人的信用风险进行分析和预测。预测借款人经营风险主要采用借款人信用等级评定、贷款项目评估、贷款风险度计量以及贷款风险敏感性分析等方法。借款人信用等级评分评定主要是根据借款人财务指标设臵评价指标,将评价指标划为不同分值,根据分值划分信用等级,根据信用等级识别贷款风险程度。贷款项目评估主要是通过

贷款公司风险管理制度

对借款人财务指标和投资指标、筹资成本、项目效益测算和不确定性分析等量化指标评估,综合评价项目贷款风险。贷款风险度计量主要是通过设臵贷款风险权重,计量贷款风险程度,量化贷款风险。贷款风险敏感性分析是指贷款风险的主要或关键影响因素的变化进行量化分析,测定和判断其对贷款风险的影响程度。

第十二条 操作风险预测。主要依据贷款公司是否具有较强的风险决策能力员工是否具备所承担职责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执行信贷业务和内部控制制度能力;风险管理是否覆盖贷款操作的各个环节;是否具有完善的信息管理手段等。

第四章 贷款风险预警

第十三条 贷款风险预警是指在贷款操作和监管过程中,根据事前设臵的风险控制指标变化所发出的警示性信号,分析预报贷款风险发生和变化情况,提示贷款要及时采取风险防范和控制措施。

贷款风险预警包括微观预警和宏观预警。微观预警是根据各种风险预警信号及时判断单个借款人或单笔贷款的风险程度和风险性质。宏观预警是在微观预警的基础上,通过对贷款风险分类监测,依据贷款组合风险分析,综合评价贷款质量状况,判断全行或地区或行业的贷款风险程度(宏观预警详见第七章)。

第十四条 政策风险预警。主要通过政策风险信号反映。政策风险信号一般包括国家或地区宏观经济政策、财政金融政策、农业政策、其他特定行业政策、信贷政策、汇率和利率政策等的调整、变动。其中,国家和地方政府与公司贷款密切相关政策调整、政策性资金来源地落实和承诺保证变动、贷款利息补贴和挂账贷款本金消化资金的到位异动,应当作为当前政策风险预警的主要信号和监测的重点。通过对各种政策风险信号进行识别、分析,及时发现危及贷款本息按期偿还的风险苗头,提前对政策风险预警做出反映。

第十五条 经营风险预警。主要通过财务预警信号、市场预警信号、行为预警信号和其他预警信号反映。

(一)财务预警信号。财务预警信号一般包括借款人各项财务指标如流动性比率、资产负债率、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收回率、现

贷款公司风险管理制度

金流量等指标低于行业水平或有较大变动。

(二)市场预警信号。主要通过市场供求和价格波动信号进行综合反映。市场预警信号一般包括借款人所处行业或地区的宏观政策、特定行业政策、财政金融政策等发生改变,可能对行业经济周期和市场发展前景产生不利变化;市场供求关系、产品价格发生持续性或大幅度的波动;贷款上限和贷款支持价格上限面临挑战;地区和行业信用环境以及整体经济环境恶化等。

(三)行为预警信号。行为预警信号一般包括借款人在其他金融机构存在违约记录,提供虚假资料套取贷款,违规开立存款账户,未按规定用途使用贷款,借款人贷款展期次数增加,借款人法人代表的变动,法人代表及其财务、会计人员发生违规违纪行为,主要股东或关联企业发生较大调整,改制改组不规范,担保物品价值下降或担保撤销,借款人未经银行同意对外提供担保等。

(四)其他预警信号。主要是可能发生各种影响借款人经营水平的重大灾害或突发事件等。

第十六条 操作风险预警。主要通过银行内部操作风险信号反映。操作风险信号一般包括贷款管理规章制度不健全,信贷岗位责任不明确、信贷档案不规范、客户信息资料不全面及信贷管理内控机制不完善等;对不符合贷款基本条件的借款人发放贷款、不按规定办理贷款担保、不按规定用途或超权限发放贷款;贷款“三查”或审贷分离操作不规范、信贷监管制度不落实、信贷信息资料匮乏、借款合同要素不全、信贷文本遗失或失效、数据统计失真、风险预测失误以及其他违反贷款管理制度的各种违规行为和工作失误等。

第十七条 建立和健全贷款风险预警系统。要建立微观风险预警与宏观风险预警相一致的预警体系。要运用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客户信息系统,行业或行情信息分析系统、信贷监管系统,特别是粮棉库存监管系统等信息,对贷款运营各环节和各种状态下的风险信息进行收集、整理、识别、反馈,对影响信贷安全的主要风险信号进行前瞻性判断,并制订处臵方案,落实各环节的责任,提出防范和控制风险的预防性和补救性措施。

贷款公司风险管理制度

第五章 贷款风险控制

第十八条 贷款风险防范与控制是指针对可能发生的各种风险,在贷款发放前所采取的预防措施以及在贷款发放后,收回前应当采取的风险控制措施,控制贷款风险的发生、扩大和恶化。应对不同性质的贷款风险采取不同的防范措施,也可以对同一种类贷款风险同时采取多种风险防范和控制措施。

第十九条 实行借款人贷款认定制度,应当对借款人的经营情况、经营效益、资信情况定期进行综合评价,根据有关政策规定及贷款风险程度进行贷款资格认定。

第二十条 实行有效地贷款管理办法。贷款风险防范与控制按照区别对待、分类管理的原则,根据借款人的实际情况和贷款性质、种类,分别实行授信管理、逐笔核贷管理和项目管理的方法。

(一)授信管理。通过核定借款人一定时期内的授信额度,集中同一控制借款人信用风险。根据借款人的不同信用状况分别实行内部授信和公开授信。结合公司贷款业务的性质和贷款的特殊要求,确定借款人的基本授信和特别授信。

(二)逐笔核贷管理。根据借款人资信状况和贷款的风险性质及程度,对不符合授信管理条件的,继续实行逐笔审贷、钱粮挂钩、购贷销还的贷款管理制度。

(三)项目管理。对各种专项贷款,要按照项目管理程序,对贷款项目进行立项、评估、审批、实施、验收、评价的管理过程,以确保贷款项目的成功。

第二十一条 选择有效的贷款方式。应根据借款人的实际情况和贷款性质、种类,分别选择担保贷款和信用贷款方式。选择信用贷款方式的借款人,除另有规定外,原则要有相应的风险补偿和一定比例的自有流动资金,并分别采取贷款风险补偿金管理和自有流动资金比例管理的方式。

(一)贷款担保。对不确定性风险因素较多的贷款,可以按照有关管理制度,分别采取贷款保证、抵押、质押担保方式。

贷款公司风险管理制度

(二)贷款风险补偿管理。对借款人自主经营粮棉油等用于农业的贷款需求,但又不具备发放担保贷款的相应条件,可以采取贷款补偿金方式,作为贷款风险补偿。借款人在贷款前,提供符合有关自筹要求的收购(调入)粮棉油价款一定比例的补偿金,存入指定的贷款补偿金存款账户。补偿金在贷款本息未结清前,不参与借款人的购销经营活动,专项用于弥补收购(调入)粮棉油产生的风险。借款人还清贷款本息后,全额退还补偿金。

(三)自有流动资金比例管理。可以根据贷款种类和性质,确定 借款人自有流动资金比例最低限额。

第二十二条 严格执行贷款操作规程。实行贷款审核和贷款审批授权制度,按照贷款“三查’程序规范操作,签订借款合同,确保要素完整,合法有效,规避操作风险。

第二十三条 完善库存监管制度。根据收购农产品资金贷款的特点,制定库存监管制度,对借款人粮棉油等库存实施有效监管,控制贷款风险,坚持实行粮棉油等农产品收购报账制度、库存检查制度和货款回笼制度。定期检查或抽查责任人的管户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第二十四条 加强对贷款管理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和稽核,以促进各项管理制度的落实,做到规范和及时操作。

第二十五条 鼓励借款人投保。鼓励借款人对库存粮棉油等商品和其他符合保险规定条件的财产办理保险,转移贷款风险。

第二十六条 防范和控制借款人改革改制风险。对借款人实行合并、分立、股份制改造、破产等涉及公司债权的改制行为,要全程参与,落实贷款债权,防止借款人逃废悬空银行债务。对需要办理债务转移手续的,要规范签订债务转移协议,确保债务落实手续合法有效。

第六章 贷款风险化解

第二十七条 贷款风险化解是指对已发生的贷款风险,应根据风险的种类、特征、运用行政、经济、法律等手段,采取财政补偿、补偿金抵偿、抵(质)押物变现补偿,以资抵债、保险理赔、依法诉讼、呆账核销等措施,避免或减少贷款损失。

贷款公司风险管理制度

第二十八条 对已经发生的政策风险,应及时向政府汇报,以政策为依据,督促按政策规定落实补贴政策和消化计划,消除贷款风险。

第二十九条 对已经发生的经营风险,应采取补偿金抵偿、向保证人追索、处臵抵(质)押资产、以资抵债、保险理赔、诉讼和呆账核销等措施,化解、补偿贷款风险。

(一)用风险补偿金抵偿贷款本息。当借款人销售库存粮棉油发生差亏损、贷款本息不能全额偿还时,要将借款人风险补偿资金作为贷款的偿还来源,及时收回贷款本息。

(二)向保证人追索。借款人不能按期偿还贷款本息,采取贷款保证担保方式的,应依法向保证人追索,督促其以货币方式或资产抵债方式偿还借款人所欠贷款本息。

(三)处臵抵(质)押资产。借款人不能按期归还贷款本息,采取贷款抵(质)押担保方式的,应依法对抵(质)押物品进行处臵,处臵价款优先用于偿还所欠贷款本息。

(四)办理以资抵债。借款人确无货币资金或货币资金不足以偿还贷款本息应对借款人事先抵押或质押财产办理以资抵债,通过处臵抵债资产收回贷款本息。

(五)办理保险理赔。借款人因遭受灾害不能按期归还贷款本息,借款人已经办理财产保险的,应督促其及时向保险公司索赔。保险理赔款应优先用于归还所欠贷款本息。

(六)依法诉讼。对不按期归还贷款本息或故意逃废债务的借款人,应通过诉讼手段依法清收。

(七)办理呆账核销。对已形成的贷款风险,采取一切化解补偿措施后仍无法收回的,按照呆账认定与核销程序报批核销。对表外利息,按照规定程序办理审批手续后实行减免。

第三十条 操作风险的化解。对未按规定权限和程序操作造成贷款决策失误,借款合同要素不全或合同无效,信贷监管制度不落实,信贷信息资料缺乏,数据统计失真,以及其他违反贷款管理制度的各种违规操作行为和工作失误等所产生的贷款风险,应采取相应措施,及时纠正或补救,规范管理和操作,将贷款风险减轻到最低限度直至

贷款公司风险管理制度

消除。

第三十一条 认真解读国家或省级人民政府的政策规定,积极应对“三农”贷款的风险,研究政策对“三农”贷款的风险补偿、化解。

第七章 贷款风险监测与考核

第三十三条 贷款风险监测的依据。贷款风险监测主要依据贷款质量五级分类结果。将贷款划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五类,依次反映贷款的风险程度、前两类为正常贷款,后三类为不良贷款。通过贷款质量五级分类判断借款人及时足额归还贷款本息的可能性。分类的具体依据是贷款实际使用情况和物资保证程度,同时考虑借款人的还款能力、还款记录(包括贷款逾期天数)和还款意愿,以及贷款偿还的法律责任和银行信贷管理等因素。

第三十四条 贷款风险监测方法。贷款质量分类,有信贷和会计部门按有关规定适时认定,并按照贷款质量五级分类监测要求进行归并统计。实行贷款质量分种类、分地区动态监测。

第三十五条 贷款风险监测内容。围绕贷款风险五级分类,设臵若干贷款质量评价指标,监测贷款质量静态分布和动态变化情况、贷款质量的量比及其变动情况,贷款质量布局和地区、行业、种类等结构情况,评价贷款质量稳定性和不良贷款风险程度。

第三十六条 贷款风险监测分析。通过建立自下而上逐级定期监测分析制度,真实、动态地反映贷款质量状况。根据贷款风险的高危品种、高危地区、高危行业的分布情况,强化贷款风险的宏观预警功能。根据贷款风险监测结果,上级行及时完善信贷政策,调整授权管理,采取各种有效的风险管理措施。

第三十七条 贷款风险管理评价考核。实行贷款风险管理量化考核制度,通过对贷款质量动态监测,重点对不良贷款增减变化情况进行评价考核,将其作为衡量各级行工作业绩的重要内容。对不良贷款绝对额非正常原因增加的,实行一票否决制。

第三十八条 贷款风险的披露。贷款质量分类状况按规定统一对外披露,对银监会。人民银行有特殊要求的,按规定另行上报。

贷款公司风险管理制度

第八章 贷款风险管理责任制

第三十九条 实行贷款风险管理总经理负责制。要建立贷款风险管理组织机构,实行贷款风险管理责任制,总经理负总责。

第四十条 实行贷款调查、审查、审批分开管理。贷款调查、审查、审批应分别由不同的岗位或部门负责。建立贷款评审委员会,明确其职能和责任。贷款评审委员会只负责对信贷部门提交的贷款建议进行评审并提出评审意见,贷款有执行董事或执行董事的授权人审批。

第四十一条 明确落实各相关部门的贷款风险管理职责。信贷管理部门负责对贷款风险管理有关制度制定及分类的组织实施,检查指导和贷款质量的监测分析、评价与考核;会计部门实施会计监督及按贷款科目核算反映;稽核部门负责对贷款风险管理工作真实性、贷款损失责任认定和处理情况进行稽核检查;信息电脑部门负责贷款风险监测分类统计报表的生成与上报;法规部门负责风险管理相关制度制度合法性的审核和风险保障措施的法律工作。

第四十二条 实行贷款风险责任追究制度。凡因违规操作,工作机决策失误造成贷款损失的,依据有关规定追究相关领导和责任人的责任,构成犯罪的,交司法部门追究其法律责任。

第九章 附 则

第四十三条 本制度由公司股东会负责解释、修订、第四十四条 本制度自股东会审议通过之日起施行。

第三篇:公司税收风险管理制度

*******有限公司 税务风险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公司的税务风险管理工作,合理控制税务风险,防范税务违法行为,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等税法文件以及《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指引(试行)》、《中国石油福建销售公司内部控制管理手册分册》等内部风险控制文件为依据。

第三条

税务风险管理由公司董事会负责督导并参与决策。董事会和管理层应将防范和控制税务风险作为公司经营的一项重要内容,促进企业内部管理与外部监管的有效互动。

第二章

税务管理机构设置及其职责

第四条

公司税务管理机构设置

公司内部设立税务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财务部、综合办公室、营销部、加油站管理部、投资建设部、人事部、仓储安全部等部门抽调人员组成。

组长:***(总经理)副组长:***(财务部经理)组员:合办公室、营销部、加油站管理部、投资建设部、人事部、仓储安全部经理及财务部税务管理岗、票据结算岗、发票管理岗。

第五条

税务管理机构主要履行以下职责:

(-)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税收政策,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订和完善公司税务风险管理制度和其他涉税规章制度以及相应的实施管理办法,并负责督促、指导、监督与落实;

(二)组织实施企业税务风险的识别、评估,监测日常税务风险并采取应对措施;

(三)指导和监督有关各部门、各所属加油站开展税务风险管理工作;

(四)负责与税务机关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接洽、协调和沟通应对工作,负责解决应以公司名义统一协调、解决的相关税务问题;

(五)参与公司日常的经济活动和合同会签,利用所掌握的税收政策,为公司的战略制定、关联交易、并购重组等重大决策以及开发、采购、销售、投资等生产经营活动,提供税务专业支持与建议;

(六)负责最新税收政策的搜集和整理,及时了解和熟练掌握国家有关财税政策的变化,将与公司有关的重要税务归类汇总后,提交公司领导和所属加油站,必要时组织相关部门和加油站进行培训学习。结合公司实际情况认真研究、分析各项税务政策变化对公司的影响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七)合理利用税收政策,加强公司经营活动的税务筹划,每月对纳税申报、税负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有效地控制税收成本,发挥税务管理效益;

(八)对相关部门和加油站开展的纳税申报、税款缴纳、账簿凭证和其他涉税资料的准备、填报和保管进行监督与审查;

(九)其他税务风险管理职责。

第六条

公司财务管理部门设立税务管理的不相容岗位,财务部经理、税务管理岗、票据结算岗、发票管理岗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

第七条

税务管理的不相容职责包括:

(一)负责税务资料的准备与填报;

(二)纳税申报表的计算填报;

(三)税款缴纳划拨凭证的填报;

(四)发票的购买、保管;

(五)财务印章保管;

(六)准备和保存有关涉税业务资料,并按税收法律、法规、文件的相关规定向税务机关进行报备;

(七)其他应分离的税务管理职责。

第八条

任何税务事项的申报、计缴、报备必须有书面原始凭证和履行相应的审批程序。

第九条

公司涉税业务人员应具备必要的专业资质、良好的业务素质和职业操守,遵纪守法。公司定期对涉税业务人员进行培训,不断提高其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

第三章

税务风险识别和评估

第十条

公司应全面、系统、持续地收集内部和外部相关信息,结合实际情况,通过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价等步骤,查找公司经营活动及其业务流程中的税务风险,分析和描述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条件,评价风险对企业实现税务管理目标的影响程度,从而确定风险管理的优先顺序和策略。公司结合自身税务风险管理机制和实际经营情况,重点识别下列税务风险因素:

(一)董事会、监事会等企业治理层以及管理层的税收遵从意识和对待税务风险的态度;

(二)涉税人员的职业操守和专业胜任能力;具体包括:纳税申报表的计算填报;税款缴纳划拨凭证的填报;发票的购买、保管;财务印章保管;准备和保存有关涉税业务资料,并按税收法律、法规、文件的相关规定向税务机关进行报备;

(三)组织机构、经营方式和业务流程;

公司设立股东会、董事会、监事,由总经理负责日常经营管理活动;公司本部采用批发的经营方式,加油站采用零售的经营方式;所有的成品油和便利店商品均向中国石油福建分公司购入并配送,公司本部负责成品油批发,加油站负责成品油和便利店商品的零售。

(四)技术投入和信息技术的运用;

(五)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情况;

(六)相关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和执行;

(七)经济形势、产业政策、市场竞争及行业惯例;

(八)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

(九)其他有关风险因素。第十一条

公司应定期进行税务风险评估。税务风险评估由公司财务部协同其他相关职能部门实施,也可以聘请具有相关资质和专业能力的中介机构协助实施。

第十二条

公司应对税务风险实行动态管理,及时识别和评估原有风险的变化情况以及新产生的税务风险。

第四章 税务风险应对策略和内部控制

第十三条

税务风险应对策略和内部控制

(一)采购及付款业务管理

1.结合实际情况,全面梳理采购业务流程,完善采购业务相关管理制度,统筹安排采购计划,明确请购、审批、购买、验收、付款、采购后评估等环节的职责和审批权限,按照规定的审批权限和程序办理采购业务,建立价格监督机制,定期检查和评价采购过程中的簿弱环节,采取有效控制措施,确保物质采购满足公司生产经营需要;

2.采购业务应当集中,避免多头采购或分散采购,以提高采购业务效率,降低采购成本,堵塞管理漏洞。企业应当对办理采购业务的人员定期进行岗位轮换。重要和技术性较强的采购业务,应当组织相关专家进行论证,实行集体决策和审批。

3.建立采购申请制度,依据购买物资或接受劳务的类型,确定归口管理部门,授予相应的请购权,明确相关部门或人员的职责权限及相应的请购和审批程序。

4.建立科学的供应商评估和准入制度,确定合格供应商清单,与选定的供应商签订质量保证协议,建立供应商管理信息系统,对供应商提供物资或劳务的质量、价格、交货及时性、供货条件及其资信、经营状况等进行实时管理和综合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对供应商进行合理选择和调整。

5.建立采购物资定价机制,采取协议采购、招标采购、谈判采购、询比价采购等多种方式合理确定采购价格,最大限度地减小市场变化对企业采购价格的影响。

6.建立严格的采购验收制度,确定检验方式,由专门的验收机构或验收人员对采购项目的品种、规格、数量、质量等相关内容进行验收,出具验收证明。涉及大宗和新、特物资采购的,还应进行专业测试。

7.加强采购付款的管理,完善付款流程,明确付款审核人的责任和权力,严格审核采购预算、合同、相关单据凭证、审批程序等相关内容,审核无误后按照合同规定及时办理付款。

8.在付款过程中,应当严格审查采购发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发现虚假发票的,应查明原因,及时报告处理。

9.重视采购付款的过程控制和跟踪管理,发现异常情况的,应当拒绝付款,避免出现资金损失和信用受损。

10.合理选择付款方式,并严格遵循合同规定,防范付款方式不当带来的法律风险,保证资金安全。

11.加强对购买、验收、付款业务的会计系统控制,详细记录供应商情况、请购申请、采购合同、采购通知、验收证明、入库凭证、商业票据、款项支付等情况,确保会计记录、采购记录与仓储记录核对一致。

12.指定票据结算岗通过函证等方式,定期与供应商核对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预付账款等往来款项。

13.建立退货管理制度,对退货条件、退货手续、货物出库、退货货款回收等作出明确规定,并在与供应商的合同中明确退货事宜,及时收回退货货款。涉及符合索赔条件的退货,应在索赔期内及时办理索赔。

(二)存货管理

1.建立存货管理岗位责任制,明确内部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除存货管理、监督部门及仓储人员外,其他部门和人员接触存货,应当经过相关部门特别授权。

2.重视存货验收工作,规范存货验收程序和方法,对入库存货的数量、质量、技术规格等方面进行查验,验收无误方可入库。

外购便利店商品的验收,应当重点关注合同、发票等原始单据与存货的数量、质量、规格等核对一致。

3.建立存货保管制度,定期对存货进行检查,重点关注下列事项:(1)存货在不同仓库之间流动时应当办理出入库手续。(2)应当按仓储物资所要求的储存条件贮存,并健全防火、防洪、防盗、防潮、防病虫害和防变质等管理规范。

(3)详细记录存货入库、出库及库存情况,做到存货记录与实际库存相符,加油站定期与公司财务部进行核对。

(4)建立存货盘点清查制度,每月由加油站进行清查盘点,公司加油站管理部不定进行抽查,及时发现存货减值迹象。每年终了开展全面盘点清查,盘点清查结果应当形成书面报告。

(三)固定资产管理

1.固定资产纳入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资产管理系统进行管理,对每项固定资产进行编号,按照单项资产建立固定资产卡片,详细记录各项固定资产的来源、验收、使用地点、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运转、维修、改造、折旧、盘点等相关内容。

2.建立固定资产清查制度,每月由加油站组织人员进行盘点,公司每年组织一次全面清查。对固定资产清查中发现的问题,应当查明原因,追究责任,妥善处理。

3.加强固定资产处置的控制,关注固定资产处置中的关联交易和处置定价,防范资产流失。

(四)销售与收款业务管理

1.结合实际情况,全面梳理销售业务流程,完善销售业务相关管理制度,确定适当的销售政策和策略,明确销售、发货、收款等环节的职责和审批权限,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办理销售业务,定期检查分析销售过程中的薄弱环节,采取有效控制措施,确保实现销售目标。

2.加强市场调查,合理确定定价机制和信用方式,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销售策略,灵活运用销售折扣、销售折让、信用销售、代销和广告宣传等多种策略和营销方式,促进销售目标实现,不断提高市场占有率。

3.在销售合同订立前,应当与客户进行业务洽谈、磋商或谈判,关注客户信用状况、销售定价、结算方式等相关内容。

4.大额的销售业务谈判应当组织财务、法律等专业人员参加,并形成完整的书面记录。

5.销售合同应当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所有合同均应通过中国石油合同管理系统按系统规定的权限进行审批。

6.所有销售业务均通过ERP系统进行管理,相关凭证由系统自动生成。

7.公司严格执行先款后货制度,未经中国石油福建分公司批准严禁赊销。

8.加强预收账款管理,财务部销售结算岗应每月与客户进行一次往来对账。

(五)营运资金的管理

1.公司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制度,严格规范资金的收支条件、程序和审批权限。

2.生产经营及其他业务活动中取得的资金收入应当及时入账,不得账外设账,严禁收款不入账、设立“小金库”。

3.办理资金支付业务,应当明确指出款项的用途、金额、预算、限额、支付方式等内容,并附原始单据或相关证明,履行严格的授权审批程序后,方可安排资金支出。

(六)财务报告编制及报送的管理

1.严格执行会计法律法规、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和《中国石油会计手册》,加强对财务报告编制、对外提供和分析利用全过程的管理,明确相关工作流程和要求,落实责任制,确保财务报告合法合规、真实完整和有效利用。

2.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制度规定,根据登记完整、核对无误的会计账簿记录和其他有关资料编制财务报告,做到内容完整、数字真实、计算准确,不得漏报或者随意进行取舍。

3.企业财务报告列示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金额应当真实可靠。

4.各项资产计价方法不得随意变更,各项负债应当反映企业的现时义务,不得提前、推迟或不确认负债,严禁虚增或虚减负债。

5.财务报告应当如实列示当期收入、费用和利润。

6.各项收入的确认应当遵循规定的标准,不得虚列或者隐瞒收入,推迟或提前确认收入。

7.各项费用、成本的确认应当符合规定,不得随意改变费用、成本的确认标准或计量方法,虚列、多列、不列或者少列费用、成本。

8.不得随意调整利润的计算、分配方法,编造虚假利润。9.企业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制度的规定,及时对外提供财务报告。

10.企业财务报告编制完成后,应当装订成册,加盖公章,由总经理、财务部经理并盖章。

11.财务报告须经具有法定资质的中介机构审计,中介机构出具的审计报告应当随同财务报告一并提供。

12.公司对外提供的财务报告应当及时整理归档,并按有关规定妥善保存。

13.分析各项收入、费用的构成及其增减变动情况,通过净资产收益率等指标分析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了解和掌握当期利润增减变化的原因和未来发展的趋势。

(七)税务事项的具体控制办法

1.当公司税务登记内容发生变化时,证照管理部门应及时到工商部门和税务部门办理变更登记手续。

2.财务部应按国家财政、税务部门的规定,设置账簿,根据合法有效凭证记账,进行核算。

3.财务部须按国家财税部门的规定保管账簿、记账凭证、完税凭证及其他有关资料。

4.财务部须按法律法规的规定向财税部门报送有关报表及资料。5.财务部须按法律、法规的规定报送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报告表及其他资料,并依法履行代扣代收税款义务。

6.税务证书税务登记证件的管理:公司指定专人保管税务登记证件,未经批准不得出租、出借

(1)税务登记证原件存放于综合办公室保管。

(2)有关部门在办理公司有关事项中,需要提供税务登记证副本、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证书等证书的复印件时,须财务部经理同意后方可取得复印件。

7.防伪税控系统的管理

(1)财务部票据结算岗方可进行防伪税控系统操作。(2)财务部发票管理岗凭IC卡领购专用发票,票据结算岗领用发票后把发票通过IC卡读入到防伪税控系统。开具专用发票应严格按增值税有关规定开具时限的要求开具。

(3)向购货方开具的红字发票,必须在符合《增值税专用发票使用规定》中有关销售退回及索取折让和证明等开具红字发票规定的前提下,开具负数发票。换票要取得了原已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和抵扣联后,按同样数量、同样金额开具负数。

(4)每月最后一日前,将申报期所属月份取得的专用发票抵扣联通过税务机关报税系统发票认证功能逐笔录入,并与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明细账进行核对,打印进项税额报表。

(5)每个申报期所属月份的次月15日前抄税,打印销项税额报表,备份数据,并将税控IC卡及增值税发票领用存月报表,增值税发票存根到税务机关报税,并验证增值税专用发票。

(6)严格按照税控要求使用防伪税控系统,不得损毁或擅自改动税控装置。出现问题立即报告税务机关,并填写出现的问题、原因,及时配合税务机关、三明海天计算机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处理,使税控系统始终处于完好状态下。

8.发票领购、保管和开具管理

(1)发票管理岗负责发票的领购和保管,票据结算岗开具发票,税务管理岗对开具的发票进行审核。

(2)发票存放于专门的保险柜中并由发票管理岗负责发票的管理工作。(3)发票管理岗设立“发票领用缴销登记表”,并实行交(验)旧领新控制。

(4)严格按照发票管理规定开具销售发票,严禁开具虚假发票。(5)明确出票程序,将开票和复核分开,严格对票据内容进行核查。

根据岗位职责分离的原则,税务管理岗对票据结算岗所开发票的时间、对象、金额、适用税率等事项进行审核,并加盖发票专用章。

票据结算岗根据发票开具要求开具发票,在发票作废时,在作废发票上加盖“作废”章并保存。

(6)定期组织对相关人员进行发票报账知识培训,制定严格的发票入账期限。

9.纳税申报

采用网上申报,每月15日之前如实准确填写申报表及其附表,定期将书面报告送主管税务机关。

(1)增值税:每月15日前完成上个月应缴纳增值税的申报工作,并打印保存增值税申报表及相关附表。

(2)企业所得税:每个季度的次月15日前完成申报并预缴税金,按季提供财务报表,次年5月31日前完成上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并报送财务报告,发生资产损失的同时报送资产损失相关材料,次年4月30日前完成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相关资料的报送备案工作。

(3)其他税种按税务机关规定的期间申报纳税。10.税款的计算

(1)当期应纳增值税=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

(2)应纳城市维护建设税=应增值税额×适用税率(7%或5%)(3)应纳教育费附加及地方教育费附加=应纳增值税额×适用率(4)应纳堤防费=销售收入×适用税率

(5)应纳房产税=房产原值×(1-25%)×1.2%(6)应纳城市土地使用税=计税土地面积×单位税额(7)应纳税得额=利润总额+或(-)纳税调整项目金额

应纳企业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5%-减免税额-抵免税额

(8)应纳印花税

营业账簿×5元/本

购销合同金额×计税比例×0.3‰

财产租赁、保险合同金额×13‰

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金额×0.3‰

(10)应纳社会保险费=主管税务机关核定应缴基数×适用的费用率

11.税务事项内部检查

税务事项日常内部检查由公司财务部负责,受公司董事会外聘的税务师事务所进行。

(1)进项税额检查

A.取得的专用发票的真伪,内容是否真实、是否写齐全正确、税务登记号是否准确;

B.专用发票联与抵扣联记载的内容是否一致、有无只有抵扣而无发票联;

C.抵扣运费单据是否属于规定的可抵扣的票据,项目是否符合要求、运费是否已付款;

D.付款单位与发票单位是否一致;购进的存货是改变用途的,是否将其负担的进项税额作进项转出;

E.对纳入防伪税控,取得防伪税控系统开具的发票,属于扣税范围的,是否于180日内认证。

(2)销项税额检查 A.销售额计算是否准确;

B.采取折扣方式销售货物,是否在一张发票上分别注明销售额和折扣额;

C.不予免抵退税额是否按规定作进项税转出。(3)企业所得税检查

A.销售收入计算是否准确、完整;B.成本的计算是否前后一致,计算是否正确; C.资产的税务处理以及折旧的计算是否符合税法规定; D.工资及福利、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是否要纳税调整; E.是有否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罚款、罚金、滞纳金及非法支出;

F.是否有在税前扣除各项减值准备金,各项减值备的转回是否正确计算纳税调整金额;

G.是否有在税前扣除资本化利息支出;

H.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计算是否准确,资料是否完整,是否按规定期限及程序报送备案;资产损失是否按照规定报送相关资料,资产损失相关资料是否齐全;

I.广告费、宣传费、业务招待费、捐赠支出、个人佣金等是否超标准;

J.是否有为个投保的人寿保险、财产保险等不得税前扣除的商业保险;

K.是否有白条、收款收据等非正式票据。

第五章 信息与沟通

第十四条 建立税务风险管理的信息与沟通制度,明确税务相关信息的收集、处理和传递程序,确保公司财务部内部、财务部与其他部门、财务部与董事会、监事会等公司治理层以及管理层的沟通和反馈,发现问题应及时报告并采取应对措施。

第十五条

公司应与税务机关和其他相关单位保持有效的沟通,及时收集和反馈相关信息。

1.建立和完善税法的收集和更新系统,及时汇编公司适用的税法并定期更新。

2.建立和完善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收集和更新系统,确保公司财务会计系统的设置和更改与法律法规的要求同步,合理保证会计信息的输出能够反映法律法规的最新变化。第十六条

根据业务特点和成本效益原则,将信息技术应用于税务风险管理的各项工作,建立涵盖风险管理基本流程和内部控制系统各环节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

1.利用计算机系统和网络技术,对具有重复性、规律性的涉税事项进行自动控制;

2.将税务申报纳入计算机系统管理,利用有关报表软件提高税务申报的准确性;

3.建立税务日历,自动提醒相关责任人完成涉税业务,并跟踪和监控工作完成情况;

4.建立税务文档管理数据库,采用合理的流程和可靠的技术对涉税信息资料安全存储;

5.利用信息管理系统,提高法律法规的收集、处理及传递的效率和效果,动态监控法律法规的执行。

第十七条

税务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数据的记录、收集、处理、传递和保存应符合税法和税务风险控制的要求。

第六章 监督和改进

第十八条

财务部应定期对公司税务风险管理机制的有效性进行评估审核,不断改进和优化税务管理制度和流程。

第十九条 内部控制评价机构应根据企业的整体控制目标,对税务风险管理机制的有效性进行评价。

第七章 附则

第二十条 本制度由财务部负责解释。第二十一条

本制度经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后施行。

第四篇:担保公司-风险管理制度

辽宁蓝海科技风险融资担保有限公司

风险管理制度

辽宁蓝海科技风险融资担保有限公司

风险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增强辽宁蓝海科技风险融资担保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防范和控制风险的能力,加强风险管理的组织建设、机制建设和制度建设,促进可持续发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及本公司章程的规定,制定本公司风险管理制度。

第二条 风险管理的基本任务是:贯彻执行国家关于防范和处置金融风险的各项政策措施,树立全面风险管理理念,健全风险管理组织体系,改进管理监控方法,强化风险全程管理,增强识别、计量、预警、防范和处置风险能力,提高风险管理水平,确保风险在可控目标之内,确保安全经营稳健发展,确保风险收益的优化。

第三条 风险管理遵循全面管理、制度优先、预防为主、职责分明的原则。(一)全面管理原则。资产、所有者权益和收入、支出、损益以及人员薪酬、奖惩等经营管理的各项事务和每个环节,都全面地进行风险管理,涉及风险控制人人参与、各司其职。

(二)制度优先原则。开展各项事务先制定相应制度,尽可能使制订的制度科学、合理并严格按照制度执行,并对制度执行效力和结果实行全程监控。(三)预防为主原则。各类风险应防范于未然,以预防预警为主,出现问题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予以处置化解。

(四)职责分明原则。防范和处置风险明确各职能部门和责任人,明确相 辽宁蓝海科技风险融资担保有限公司

风险管理制度

应的权利和义务,对因渎职、失职或营私舞弊造成风险和损失的行为,依法追究相应责任人的责任。

第二章 风险管理的目标和要素

第四条 风险是指对目标产生不利(负面)影响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风险类型包括:声誉风险、法律风险、合规风险、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

声誉风险,是指由内部管理与服务的问题引起自身外部社会名声、信誉和公众信任度下降所造成的风险。

法律风险,是指由不当的法律文书、制度或违法行为自身的法律权利等所造成的风险。

合规风险,是指因没有遵循法律、规则和准则造成遭受法律制裁、监管处罚、重大财务损失和声誉损失的风险。

信用风险,是指由被担保人违约所造成的风险。

市场风险,是指由市场价格(担保费率、汇率、股票价格和商品价格)的不利变动所造成业务发生损失的风险。

操作风险,是指由员工操作不当或不完善、有问题的内部程序及系统或外部事件(如自然灾害)所造成的风险。

第五条 全面风险管理是一个过程,它由董事会(包括监事,下同)、经营管理层和其他人员实施,应用于战略制定并贯穿于本公司的各项活动之中,旨在用于识别可能会影响的潜在事件,管理风险以使其在本公司的风险承受能力或风险偏好之内,并为既定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辽宁蓝海科技风险融资担保有限公司

风险管理制度

第六条 全面风险管理框架从不同的侧面关注和管理风险,并力求实现经营目标、合规目标,以此促进可持续发展。

经营目标,是指有效和高效率地利用其资源,以实现公司的经营目标。

合规目标,是指符合适用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第七条 为服务并实现全面风险管理的目标,全面风险管理应具备以下相互关联的八个构成要素,并能有效运行。

(一)内部环境。即:董事会批准检查经营决策和重要政策,了解经营中的风险,明确可接受的风险程度,确保经营管理层采取必要的步骤,识别、计量、检测和控制这些风险。

监事负责监督董事会、经营管理层风险管理的有效性,履行以下职责:监督董事会、经营管理层风险管理的履行情况;监督风险制度的实施,确保被认定的风险薄弱环节得到及时整改。

公司管理层实施董事会通过的经营策略和方针;制定和完善有关的制度和程序,用于识别、计量和监测业务中的风险;建立和完善内部组织结构,明确相互的权利和责任,确保赋予的任务能得到有效执行;执行适当的内控政策,对内控制度执行的有效性和是否完善进行监测。

董事会和公司管理层要促进内部员工职业道德水平的提高,在内部建立一种控制文化,向内部各员工强调和宣传内部控制的重要性。所有员工都要了解各自在内部控制中的作用,全面投入内控制度建设。

(二)目标设定,即:内控制度要与本公司经营规模、业务范围和风险相适应,以合理的成本实现内部控制的目标。设定风险容忍度目标,增长、风险与回报相联系,实现全面风险管理的目标。辽宁蓝海科技风险融资担保有限公司

风险管理制度

(三)事件识别。即:设立履行风险管理职能的专门部门,负责组织制定并实施识别、计量、监测和管理风险的制度、程序和办法,以确保既定目标的实现。建立函盖各项业务、所有范围的风险管理体系,对目标产生负面影响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进行识别和持续的监控。负责组织建立明确的内部制衡机构和实行双签有效制度,涉及资产、财务和人员等重要事项变动,都不得由一人独自决定。

(四)风险评估。即:为建立一个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必须有效识别和持续评价面临的各类风险,特别是对经营目标有负面影响的重要风险。内控制度还必须随时加以修改和完善,对新的或者以前没有控制的风险进行控制。(五)风险对策。即:指公司管理层负责内部控制的建设、执行和内部控制的监督、评价。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审计、检查、评价内部控制的健全性和有效性,纠正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建立内部控制的风险责任制:董事会、经营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负责,并对内部控制失效造成的重大损失承担责任;业务部门及时纠正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并对出现的风险和损失承担相应的责任;对违反内部控制的员工,依据法律规定、内部管理制度追究责任和予以处分,并承担处理不力的责任。

(六)控制活动。即:内部控制要成为日常业务中不可分离的一部分,在业务的每一层级都有明确的内控措施,包括:高层审核、不同部门采取的内控措施;建立审批、授权及核实制度。为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必须建立适应的责任分离制度,员工不能承担有利益冲突的工作,且进行仔细、独立地监督。

(七)信息与沟通。即:有效的内部控制同时也是一个有效的信息数据系 辽宁蓝海科技风险融资担保有限公司

风险管理制度

统,掌握全面的内部财务、经营、监测信息,以及对内部决策有关的、反映重大事件和条件变化的外部市场信息;保证所有员工充分了解和遵守涉及其责任和义务的所有政策和程序,保证其他有关信息能够向恰当的人员沟通。(八)监控。即:对内部控制是否有效进行持续的监测,对主要风险进行监测成为日常业务活动的组成部分,并在日常运营中随时发现、提示可能的风险点,同时参与改进、优化业务流程,以有效防范风险的发生。

第三章 风险管理的组织体系

第八条 风险管理层级包括整个董事会、公司管理层、各职能部门。各个层级都要坚持同样的目标;每个层次都必须从上述八个全面风险管理要素方面实行全程风险管理。

第九条 规范、完善的法人治理机制通过合理划分股东、董事(包括监事,下同)、经营管理层之间的权利、义务和责任,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内部监督的有效性和激励约束的合理性。

第十条 风险管理实行统一领导,垂直管理,分级负责。

第十一条 财务会计、风险管理部经理是单位风险控制的关健人员之一,财务会计、风险管理部经理对于内部控制中的缺陷以及存在的重大风险隐患,应在第一时间向公司总经理报告的同时,及时向董事会报告。

第四章 风险管理的理念和文化

第十二条 风险管理是全方位与全员参与的管理。风险管理涉及担保业务管理的各个环节,因此需要对风险进行全方位的管理。风险存在于担保业务 辽宁蓝海科技风险融资担保有限公司

风险管理制度 的每个环节之中,风险管理需要全员参与,全体员工必须营造“全员重视、积极参与、献计献策、齐抓共管”的全面风险管理理念和文化。

第十三条 通过加强对员工风险管理理念和文化的灌输、培养和提高,有效增强员工风险管理工作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和自学性。

第五章 风险管理的范围和过程

第十四条 风险管理的范围涵盖各个业务部门和各类型的风险。要实行通盘管理,将声誉风险、法律风险、合规风险、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不同类型的风险纳入到统一的风险管理范围,并针对每一类风险的特征采取相应的管理流程和办法。

第十五条 风险管理需要实行全程管理。对风险识别、风险计量、风险评价、风险接受、风险转移、风险补偿等各个环节划清职责、分别把关、风险落实、管理到位。完善担保业务流程各环节的风险管理制度和风险评价方法,保证所有环节的各类风险都能得到有效控制,建立风险预警机制,驾驶操作风险、道德风险的防范。

第六章 风险管理的计量和方法

第十六条 风险管理的方法。主要有:(一)既重视审保分离,又重视全程管理;

(二)既重视单一信用风险管理,又重视信用、市场、操作多种类型风险管理;

(三)既重视单笔交易单一风险,又重视所有信用敞口总体风险; 辽宁蓝海科技风险融资担保有限公司

风险管理制度

(四)事前主动引导和事后被动督导并重管理;(五)惩戒功能和激励功能并重管理;(六)源头控制管理和未端治理管理相结合;(七)定性分析管理和定量分析管理相结合。

第十七条 通过定性和定量方法,归集、分析在不同时期、不同部门、不同项目以及每个环节的各类风险,全面衡量自身总体风险承受能力。通过对资本、收益、风险的衡量,判断局部风险对整体风险的影响程度以及是否可接受,理性处理风险管理和业务发展的关系。

定量主要结合以下指标进行。

信用风险指标

1、不良资产率=不良信用风险/信用风险资产*100%,控制在<2%;

2、不良贷款率=(次级类贷款+可疑类贷款+损失类贷款)/各项贷款*100%,控制在<2%;

3、资产损失准备充足率=信用风险资产实际计提准备/信用风险资产应提准备*100%,控制在>120%;

第七章 风险管理的重点

第十八条 政策。本公司以服务营口地区中、小企业为宗旨和经营方向,以“流动、小额、分散、效益”为融资担保策略。要重视国家宏观经济发展和产业政策调整的分析和研究,降低因政策面或宏观经济变化对各产业(担保客户的行业、发展对象)的负面影响。

第十九条 法律。法律风险是本公司面临的一种商业风险,法律风险可能 辽宁蓝海科技风险融资担保有限公司

风险管理制度

造成经济损失。法律风险的原因通常包括有关法律法规、合同违约、侵权(例如知识产权)等。法律风险会给自身带来严重的后果;法律风险在事前是可防可控的。法律风险可以通过强化法人法律治理来控制。本公司采取预防性法律措施来应对法律风险环境,针对自身面对的风险做出一些防范性工作。分配给预防性法律措施一定的资源并与面临的风险成正比。

第二十条 授权。本公司对高级管理层、业务岗位授权开展担保业务的品种、审批的限额都要明确、清楚和适度权审批人员或组织审批品种和审批限额与其控制和管理信用风险的能力相适应;既要管好授权,又要严格控制转授权。

第二十一条 授信。本公司实行统一授信担保管理,健全客户担保信用风险识别与监测体系,完善授信决策与审批机制,根据审保分离原则,授信审批部门与授信执行部门相互独立,形成健全的内部制约机制,不得合二为一;防止违反担保原则发放人情担保和向关系人发放信用担保。实行最高授信担保额度管理,对同一客户实施最高额度担保授信。

第二十二条 会计。严格执行会计制度和会计操作规程,运用计算机技术实施会计内部控制。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和合法,严禁设置账外账,严禁乱用会计科目,严禁编制和报送虚假会计信息(报表)。

第二十三条 资本充足与损失拨备。本公司不断提高资产风险五级分类的真实性、规范性和准确性,揭示资产内在损失和资产质量;严格执行审慎的损失准备金制度,及时足额提取各类损失准备;建立资本约束机制和资本充足率管理制度,增强资本管理的主动性,确保风险损失拨备充足,确保资本充足率符合审慎经营要求。辽宁蓝海科技风险融资担保有限公司

风险管理制度

第八章 附 则

第二十四条 本制度自本公司总经办审议通过后实施。

第二十五条 本制度未尽事宜,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第二十六条 本制度由本公司总经办负责修订解释。

第五篇:xxx小额贷款公司风险管理制度

XXX小额贷款公司风险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增强XXX小额贷款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风险防范和风险控制的能力,加强风险管理的组织建设、机制建设和制度建设,促进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家金融方针政策和有关法律法规规章以及本公司章程的规定,制定XXX小额贷款公司风险管理制度。

第二条 风险管理的基本任务是:贯彻执行国家关于防范和处置金融风险的各项政策措施,树立全面风险管理理念,健全风险管理组织体系,改进风险管理监控方法,强化风险全程管理,增强识别、计量、预警、防范和处置风险能力,提高风险管理水平,确保风险在可控目标之内,确保安全经营,稳健发展,确保风险收益的优化。

第三条 风险管理应遵循全面管理、制度优先、预防为主、职责分明的原则。

(一)全面管理原则。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和收入、支出、损益以及人员、薪酬、奖惩等各项事务,都应全面地进行风险管理,涉及风险控制应当人人参与。

(二)制度优先原则。开展各项事务应优先制定相应制度,尽可能使制订的制度科学、合理并严格按照制度执行,对制度执行效力和结果应实行全程监控。

(三)预防为主原则。各类风险应防范于未然,以预防预警为主,出现问题应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予以处置化解。

(四)职责分明原则。防范和处置风险应明确职能部门和责任人,明确其相应的权力和义务,对因渎职、失职或营私舞弊造成风险和损失的行为,应依法追究相应责任人的责任。第二章 风险管理的目标和要素

第四条 风险是指对目标产生不利(负面)影响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风险类型包括:战略风险、声誉风险、法律风险、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

战略风险是指由重大事项的决策失误或战略规划的严重偏差所造成的风险。

声誉风险是指由内部管理与服务的问题引起自身外部社会名声、信誉和公众信任度下降所造成的风险。

法律风险是指由不当的法律文书、制度或行为所造成的风险。

信用风险是指由借款人或市场交易对手违约所造成的风险。

市场风险是指由市场价格(利率、汇率、股票价格和商品价格)的不利变动所造成的表内和表外业务发生损失的风险。

操作风险是指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职员及系统或外部事件(如自然灾害)所造成的风险。

流动性风险是指由资金流动性状况出现不足及其波动所造成的风险。

第五条 全面风险管理受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人员的影响。这个过程从发展战略规划制定一直贯穿到具体的各项活动中,用于识别可能影响的潜在事件并管理风险,使之在风险偏好之内,从而合理确保取得既定的目标。

第六条 全面风险管理必须实现战略目标、经营目标、报告目标、合规目标4个目标,并以此促进可持续发展。

战略目标是指某个时期内打算实现或完成已确定的一项或几项重大计划。

经营目标是指为实施战略目标而在一个阶段内需要实现或完成的主要经营计划。

报告目标是指一个报告期间(通常为一个内)需要实现或完成的工作计划。

合规目标是指各项活动应遵循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尽可能避免不合规事件发生或由不合规事件发生所造成的风险控制在既定目标之内。

第七条 为服务并实现全面风险管理的4个目标,全面风险管理必须具备以下8个要素:

(一)内部环境。即:董事会有义务批准检查经营决策和重要政策,了解经营中的风险,明确可接受的风险程度,确保管理层采取必要的步骤,识别、计量、检测和控制这些风险。管理层有义务实施董事会通过的经营策略和方针;制定和完善有关的制度和程序,用以识别、计量和监测业务中的风险;建立和完善内部组织结构,明确相互的权利和责任,确保赋予下级的任务能得到有效执行;执行适当的内控政策,对内控制度的有效性和是否完善进行监测。董事会和管理层有义务促进内部职业道德水平的提高,在内部建立一种控制文化,向内部各层级职员强调和宣传内部控制的重要性。所有职员都应了解各自在内部控制的作用,全面投入内控制度建设。

(二)目标设定。即:内控制度应与其经营规模、业务范围和风险特点相适应,以合理的成本实现内部控制的目标。基于历史概率统计的基础上设定风险容忍度目标,合理确保发展战略与风险偏好相一致,增长、风险与回报相联系,促进董事会、管理层实现全面风险管理的目标。

(三)事件识别。即:应当设立履行风险管理职能的专门部门,制定并实施识别、计量、监测和管理风险的制度、程序和办法,以确保既定目标的实现。应当建立涵盖各项业务、所有范围的风险管理系统,开发和运用风险量化评价的方法和模型,对目标产生负面影响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进行识别和持续的监控。应当建立明确的内部制衡机构和实行双签有效制度,涉及资产、负债、财务和人员等重要事项变动,都不得由一人独自决定。

(四)风险评估。即:为建立一个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必须有效识别和持续评价面临的各类风险,特别是对经营目标有负面影响的重要风险。内控制度还必须随时加以修改和完善,对新的或者以前没有控制的风险进行控制。风险管理最重要的两个因素是高质量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和高素质的风险分析人员。

(五)风险对策。即:应当指定不同的机构或部门分别负责内部控制的建设、执行和内部控制的监督、评价。前一机构或部门负责设计内部控制体系,组织、督促各业务部门、下属机构建立和健全内部控制;后一机构或部门负责组织检查、评价内部控制的健全性和有效性,督促管理层纠正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应当建立内部控制问题和缺陷的处理纠正机制,管理层应当根据内部控制的检查情况和评价结果,提出整改意见和纠正措施,并督促业务部门和下属机构落实。应当建立内部控制的风险责任制:董事会、管理层应当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负责,并对内部控制失效造成的重大损失承担责任;内部审计部门应当对检查发现问题隐瞒不报、上报虚假情况或检查监督不力,承担相应的责任;业务部门和下属机构应当及时纠正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并对出现的风险和损失承担相应的责任;管理层应当对违反内部控制的职员,依据法律规定、内部管理制度追究责任和予以处分,并承担处理不力的责任。

(六)控制活动。即:内部控制应该成为日常业务中不可分离的一部分,一个有效的内控制度应建立一套适当的内控结构,在业务的每一层级都有明确的内控措施,包括:高层审核、不同部门采取的内控措施;对是否遵守风险头寸进行检查,并在出现违规情况时进行监督;建立审批、授权及核实制度。为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必须建立适应的责任分离制度,职员不能承担有利益冲突的工作;对于潜在的利益冲突,必须加以识别,尽可能降低到最低限度,且进行仔细、独立地监督。

(七)信息和交流。即:有效的内部控制同时也应是一个有效的信息数据系统,掌握全面的内部财务、经营、监测信息,以及对内部决策有关的、反映重大事件和条件变化的外部市场信息;信息本身应该是及时可靠的,随时可以获得,并且前后一致。有效的内部控制要求必须建立可靠的信息系统,反映所有重大业务的情况;所有信息,包括以电子方式持有和使用的信息,必须保密,独立监测,并且在意外时间发生时,有完善的措施作为备用手段。有效的内部控制必须有有效的信息沟通渠道,保证所有职员充分了解和遵守涉及其责任和义务的所有政策和程序,保证其他有关信息能够向恰当的人员沟通。

(八)监控。即:应对内部控制是否有效进行持续的监测,对主要风险进行监测应成为日常业务活动的组成部分,同时还由业务部门和内部审计部门对其进行定期评价。内部控制还应包括完善有效的内部审计制度,由独立的、经过良好训练的合格职员从事内部审计工作;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制度监测工作的一部分,应该直接向董事会或其审计委员会报告,向管理层报告。对于内部控制中的缺陷,无论由业务部门、内部审计部门或者其他职员发现,都应该及时向适应的管理层报告,并加以及时处理。内部控制的重大缺陷应直接向管理层和董事会报告。所有支行,不管其大小,都应该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系统,同其业务性质、复杂性以及表内和表外业务中潜在风险相适应,并且随着外部环境和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完善。

第三章 风险管理的组织体系

第八条 风险管理层级包括整个董事会、管理层、各职能部门、各条业务线及下属各分支机构。各个层级都要坚持同样的4个目标;每个层次都必须从8个全面风险管理要素方面实行全程风险管理。

第九条 规范、完善的法人治理机制通过合理划分股东、董事、管理层之间的权利、义务和责任,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内部监督的有效性和激励约束的合理性。

第十条 风险管理的组织体系是指由受董事会直接领导,以风险管理委员会为核心,以风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实施操作,以各职能部门、各条业务线、各分支机构的风险控制人员为主要参与人员组成的组织结构体系。

第十一条 在董事会下设立风险管理委员会,风险管理委员会对董事会负责,对辖内风险管理实行统一领导。

风险管理委员会设办公室,根据风险管理委员会制定的政策,对辖内风险进行垂直管理。风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应作为日常部门开展工作;风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合署于风险管理职能部门。风险管理部负责人担任办公室主任。

各职能部门、各条业务线、各分支机构以及营业点或岗位,均应设有风险控制人员。下一级风险控制人员对本级负责人只承担风险报告任务;下一级风险控制人员对上一级风险控制人员负责,并逐步对风险管理委员会负责。

风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和风险控制人员对管辖内的整个风险控制过程和结果分级负责。董事会对辖内的风险管理负最终责任。

第十二条 本公司风险管理委员会是董事会领导下的一个专业委员会,主要负责全行风险管理政策、风险管理原则和风险管理战略的研究和提出,负责系统性、突发性风险的防范和化解工作。风险管理委员会对董事会负责,并定期向董事会报告工作。

本公司风险管理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

(一)根据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和经济金融方针政策,并结合我市实际,对全行市场定位、信贷投向及资产运作方向、方式进行研究并提出建议;

(二)对全行信贷、投资和其他资产运作中风险分类管理的重要规定、政策和措施进行研究并提出建议;

(三)对预防全行经营和管理中的全局性、突发性、倾向性重大风险问题进行战略研究并提出防范建议;

(四)对全行风险管理的工作目标进行前瞻性分析并提出建议;

(五)拟定系统突发性支付风险应急预案和重大风险问题解决方案;

(六)对须经董事会批准的重大事项进行研究和提出建议;

(七)对以上事项的实施进行检查;

(八)董事会授权的其他事项。

第四章 风险管理的理念和文化

第十三条 风险管理是全方位与全员参与的管理。风险管理涉及业务管理的各个环节,因此需要对风险进行全方位的管理。风险存在于业务的每个环节之中,风险管理需要全员参与,全体职员必须营造“全员重视、积极参与、献计献策、齐抓共管”的全面风险管理理念和文化。

第十四条 产生风险的各业务部门和交易领域,应将每日的风险信息及时准确向风险管理部门报告,使风险管理部门和业务部门保持密切有效联系;同时建立清晰的风险报告路线,除了纵向层级之间的报告,还应包括横向之间的交流,实现信息共享,要建立一套具体的风险报告模式,规范风险报告的格式和传递路径,使风险政策能得到很好贯彻。

第十五条 通过加强对职员风险管理理念和文化的灌输、培养和提高,有效增强职员风险管理工作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

第五章 风险管理的范围和过程

第十六条 风险管理的范围涵盖各个层级的业务单位和各类型的风险。要实行通盘管理,将战略风险、声誉风险、法律风险、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等不同类型的风险纳入到统一的风险管理范围,并针对每一类风险的特征采取相应的管理流程和办法。

第十七条 风险管理需要实行全程管理。要对风险识别、风险计量、风险评价、风险接受、风险转移、风险补偿等各个环节划清职责、分别把关、风险落实、管理到位。完善业务流程各环节的风险管理制度和风险评价方法,保证所有环节的各类风险都能得到有效控制,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加强操作风险、道德风险的防范。

第六章 风险管理的计量和方法

第十八条 风险管理需要不断探索新的方法。主要有:

(一)既重视审贷分离,又重视全程管理;

(二)既重视单一信用风险管理,又重视信用、市场、操作、流动性多种类型风险管理;

(三)既重视审批授信管理,又重视问题授信管理;

(四)既重视单笔交易单一风险,又重视所有信用敞口总体风险;

(五)事前主动引导和事后被动督导并重管理;

(六)惩戒功能和激励功能并重管理;

(七)单一行业和资产组合并重管理;

(八)表内风险和表外风险并重管理;

(九)源头控制管理和末端治理管理相结合;

(十)定性分析管理和定量分析管理相结合。

第十九条 通过定性和定量方法,归集、分析在不同时期、不同客户、不同机构、不同业务的各类风险,全面衡量自身总体风险承受能力。通过对资本、收益、风险的衡量,判断局部风险对整体风险的影响程度以及是否可接受,理性处理风险管理和业务发展的关系。

第七章 风险管理的重点

第二十条 法律。法律风险是银行面临的一种商业风险,法律风险可能造成经济损失。法律风险的原因通常包括违反有关法律法规、合同违约、侵权(例如知识产权)、怠于行使自身法律权利等。法律风险会给自身带来严重的后果;法律风险在事前是可防可控的。法律顾问和律师的区别是:法律顾问是内部职员,律师则是外部人士;法律顾问注重事前防范和事中控制,而律师则是事后诉讼。法律风险可以通过强化法人法律治理来控制。具备充足的内部和外部法律专业人员以及其他法律资源的法律部门是法律风险防御系统的心脏。我行应采取预防性法律措施来应对其法律风险环境,应针对自身面对的风险做出一些防范性工作。分配给预防性法律措施的资源应与面临的风险成正比。

第二十一条 授权。对高级管理层、各职能部门、辖属分支机构和关键业务岗位授权开展业务的品种、审批的限额应该明确、清楚和适度;授权有权审批人员或组织审批品种和审批限额应当与其控制和管理信用风险的能力相适应;既要管好授权,又要严格控制转授权。

第二十二条 授信。实行统一授信管理,健全客户信用风险识别与监测体系,完善授信决策与审批机制,授信审批部门与执行部门应相互独立,形成健全的内部制约机制,不得合二为一; 防止对单一客户、关联客户和集团客户风险的高度集中;防止违反信贷原则发放人情贷款和向关系人发放信用贷款;防止信贷资金违规投向高风险领域和用于违法活动。实行最高授信额度管理,对同一客户实施最高额度授信,在最高授信额度下实行中长期授信单笔授权管理。

第二十三条 资金业务。对资金业务对象和产品实行统一授信,实行严格的前后台职责分离(做到前台交易与后台结算分离、自营业务与代理业务分离、业务操作与风险监控分离),建立中台风险监控和管理制度,防止资金交易员从事越权交易,防止欺诈行为,防止因违规操作和风险识别不足导致的重大损失。

第二十四条 存款及柜台业务。对营业网点、要害部门和重点岗位实施有效监控,严格执行账户管理、会计核算制度和各项操作规程,防止内部操作风险和违规经营行为,防止内部挪用、贪污以及洗钱、金融诈骗、逃汇、骗汇等非法活动,确保我行和客户的资金安全。

第二十五条 中间业务。开展中间业务应当取得有关主管部门核准的机构资质、人员从业资格和内部的业务授权,建立并落实相关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按委托人指令办理业务,防范或有负债风险。

第二十六条 会计。实行会计工作的统一管理,严格执行会计制度和会计操作规程,运用计算机技术实施会计内部控制。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和合法,严禁设置账外账、设立小金库,严禁乱用会计科目,严禁编制和报送虚假会计信息(报表)。

第二十七条 计算机信息系统。严格划分计算机信息系统开发部门、管理部门和应用部门的职责,建立和健全计算机信息系统风险防范的制度,确保计算机信息系统设备、数据、系统运行、系统环境和信息备份的安全。

第二十八条 ATM等自助设备。ATM等自助设备的保险柜钥匙、密码必须由两人分开保管,严禁单人同时保管保险柜钥匙及密码,并实行定向交接制度。自助设备加取钞前,必须进行清机,及时对账,确保账款相符。自助设备清机、加取钞必须双人操作,严格执行双人清机、双人开启保险柜、双人加取钞、双人清点现金的工作制度。自助设备管理人员严禁向设备维护商在日常的设备维护、保养过程中泄露开机密码和乱丢设备钥匙。自助设备的纸制交易流水和电子交易流水均为重要档案,纸制交易流水应由设备管理机构定期整理装订,归档保管;电子交易流水由省级行业管理部门定期备份,均需保存规定年限。ATM吞没卡以保障客户资金安全为前提按规定加强挂失、止付、领卡登记管理。凡24小时服务的具备现金功能的ATM等自助设备原则上要安装摄像系统,监视的区域、范围必须符合有关要求。要加强对自助设备的安全巡视和对摄像系统的定期检测;自助设备的录像资料、运行监控资料、交易监控资料需保留规定年限。提示持卡人妥善保管身份证件、银行卡账户信息和密码,防止犯罪分子伪造假卡盗取卡内资金。

第二十九条 资本充足与损失拨备。全面提高贷款风险五级分类的真实性、规范性和准确性,揭示贷款内在损失和资产质量;严格执行审慎的损失准备金制度,及时足额提取各类损失准备,加大损失资产核销力度;建立资本约束机制和资本充足率管理制度、程序和责任制,增强资本管理的主动性,确保风险损失拨备充足,确保资本充足率符合审慎经营要求。

第八章 附 则

第三十条 本制度未尽事宜,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的规定执行。本制度施行前有关规定与本制度相抵触的,以本制度为准,原规定停止执行。

第三十一条 本实施细则如遇省联社金融风险基本制度正式出台内容相抵触的,以省联社为准。

第三十二条 本实施细则由XXX小额贷款公司董事会负责解释和修订。

第三十三条 本实施细则自董事会决议通过之日起执行。

下载xx公司风险管理制度word格式文档
下载xx公司风险管理制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贷公司风险管理制度

    XX小额贷款有限责任公司 风险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提高XX小额贷款有限责任公司依法合规经营管理水平,建立健全合规风险管理机制,借鉴银行业合规风险管理经验和办......

    公司风险控制管理制度范例

    公司风险控制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保障基金运营和投资业务的安全运作和管理,加强公司及所管理基金的内部风险管理,规范基金运营和 投资行为,提高风险防范能力,有效防......

    成都市担保公司风险管理制度[模版]

    成都市融资担保有限公司 风险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公司担保行为,保证担保业务工作质量和效率,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公司从事担保业务应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

    小额信贷公司风险管理制度

    投融资及贷款风险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投融资及贷款风险的防范和控制,切实化解业务风险,提高贷款质量,保证资金安全,建立以风险管理为核心的业务管理体制,......

    小额贷款公司风险管理制度(精选5篇)

    XXX小额贷款公司风险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增强XXX小额贷款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风险防范和风险控制的能力,加强风险管理的组织建设、机制建设和制度建设,促进可持......

    担保公司风险管理制度及流程

    担保公司风险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公司担保行为,保证担保业务工作质量和效率,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公司从事担保业务应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公司规章制度,遵循......

    担保公司风险控制流程管理制度

    江苏宝鼎投资担保有限公司 风险控制流程管理制度 本管理制度按担保业务程序共分为七章,分别是: (一)受理,客户申请受理与项目立项 (二)调查,包括项目初审和项目综合分析 (三)审批,包括......

    小额贷款公司的风险管理制度[大全5篇]

    ********小额贷款有限责任公司 风险管理制度 (********小额贷款有限责任公司****年股东会第***次会议审议通过) 为加强贷款管理,有效防范贷款风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