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合肥市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及环巢湖地区生态保护修复与旅游发展规划五大方案集合
《合肥市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及环巢湖地区生态保护修复与旅游发展
规划》五大方案
国际招标方案
(一)设计单位: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联合体
迈
向创新、多元的长三角第四极
合肥,一座绿水绕城而令人自豪的城市,近几年日新月异的大发展更是增添了城市的优越感。今天,新机遇、新起点和新使命让我们对未来的新合肥充满期待。作为长三角门户型交通枢纽城市、水绿交融的历史名城和唯一拥有大湖的省会都市,我们对合肥的期待是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长三角第四极和生态宜居的大湖名城。
巢湖市区与庐江县划归合肥这一重大战略举措,赋予合肥新的历史使命——整合省会经济圈与沿江城市带,引领全省加快融入长三角!未来的合肥,将成为长三角西翼的现代服务中心,国家创新基地,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基地和国际知名的休闲旅游基地。为了实现从一个新兴的工业经济强市迈向长三角继沪杭宁之后的中心城市,从“中部增长极”到“长三角第四极”的崭新跨越,创新驱动、多元发展应是合肥的战略追求!
“城湖联动,多元发展”战略意在强化城市与巢湖的共生联动发展,完善和提升都市区空间功能结构,实现由“141”都市区空间战略提升到 “1331” 市域空间战略。
在“一心两带、环湖一体”的空间格局下,优化提升中心城,创新发展巢湖、庐江和长丰三个城区,打造空港新城、庐南循环重化基地和巢北产业新城三大产业增长点,建设环湖一体新型城乡空间。
创建城湖共生的生态宜居名城
基于巢湖保护流域化、生态化和城市功能多元化、品质化的理念,合肥都市区将大量增加内城和滨水公共绿地,形成以“三环九廊”为骨架的湿地绿带网络,强化服务职能和优化产业布局,构筑 “双心两扇两翼”的功能空间形态,以传承和发扬环城公园的精彩,打造“园城一体、城水交融”的生态宜居都市。
发展规划图
依托湿地绿带网络,以“老城中心、新城CBD”双心引领,串联拓展和优化提升商务办公、休闲游憩、科技研发、创意产业、文化展示、高端会展等多种复合功能空间,形成服务职能密集的南北两扇。
在保护“南淝河通风廊道”的基础上,南淝河和十五里河绿廊及其两侧,布局 CBD,公园总部基地,钢铁厂遗址创意文化区,滨湖CRD,南淝河文化、科研、服务外包产业区,大学及科技研发区,徽派文化展示园,科学岛,低碳生态住区等重要功能空间,建设成为合肥最具生态美景和人文魅力的“名片空间”。
重组产业空间形成都市区东西两翼产业新城。东翼以职教城为依托,壮大新站、整合双凤,突出承接产业转移;西翼则以大学城为纽带,组合高新区与经开区,突出自主创新。
网络巢湖、锦绣城乡、度假天堂
构建生态网络巢湖。保护河口、圩地和湖滨等天然湿地,修复池塘、沟渠和农田等乡村湿地,建设污水净化型、雨水蓄积型和景观游憩型的城市湿地,上溯延展河流、小溪等河道湿地,构建由内向外放射、面积达2000平方公里的梯级湿地网络,恢复巢湖生态活力。从“连通两大水系”、“融合水系绿网”、“恢复水位脉动”和“全面控污减负”四方面构建巢湖健康的水循环系统,再现古巢湖丰沛的水网。环巢湖地区大湖风光悠旷,温泉资源优质,皖韵村庄独特,通过功能和空间的创新利用,将构筑“两城映十镇,一湖秀九区”的锦绣城乡空间。在中心城和巢湖城的辐射带动下,建成六个特色旅游小镇和四个田园风貌小镇;基于生态网络巢湖培育发展九龙攒珠第三空间示范区、画里乡村有机农业区和三河百塘源生态湿地等九个特色功能区,实现城乡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双赢。
滨湖对于人类有着内在的吸引魅力,人类对大湖更是充满着偏爱和向往。合肥将树立 “大湖绿都•度假天堂”的旅游形象,构建“一圈一核一区两带”旅游发展新格局,开发八大旅游产品,塑造四大旅游品牌;以“水滨公有”、“亲水为公共权益”和“保护也是发展”等理念,科学打造巢湖国家旅游度假区、国家湿地公园、国家风景名胜区和三河古镇5A级旅游景区、中庙-四顶山核心景区、巢湖时尚休闲运动等八大引擎项目;实现建设旅游大都市和长三角休闲度假新天堂的目标。
新合肥令人憧憬:自然生态血脉流入城市,人类写意精华闪耀大湖!
城与湖,于斯合而为一,唯美肥润天下!
国际招标方案
(二)设计单位:上海红东规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联合体
本次规划致力于将合肥打造成全球知名的特大型环湖城市、长三角地区西端的中心城市、区域性的金融中心、中国绿色经济发展的先行先试区、全国产学研示范区、绿荫满城、湖光山色的目的性旅游城市。
产业发展策略:优先发展金融业和现代服务业,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升产业能级、强化区域中心城市功能;依托高校资源,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发展高科技服务,为周边尤其皖江城市带的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建设以生态农业、新能源、休闲旅游业为核心绿色产业体系;继续承接长三角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改造现有产业,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紧紧围绕着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两大领域,打造“6+3”的核心产业体系。六大先进制造业为:电子信息产业、新能源产业汽车产业、装备制造业、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业、家电产业。三大现代服务业为:创新金融、旅游及科技论坛、航运物流。
构建“双核一圈两翼八板块”的产业空间格局:“双核”:合肥中心城区商业与政务核心、巢湖半岛科教与金融核心。“一圈”:环湖现代服务业产业圈。“两翼”:生态农业及绿色经济发展翼、高新技术及先进制造业发展翼。“八大板块”:中心城区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板块、巢湖北岸科技研发与金融服务业板块、巢湖南岸生态旅游板块、巢湖旅游养身及先进制造业板块、庐江先进制造业及重化工板块、肥东绿色经济及农副食品板块、肥西先进制造业板块、长丰生态农业板块。
本次规划对大合肥提出“一心三带”的空间布局结构。以巢湖为核心,发展巢湖北岸城市带、巢湖南岸生态带、庐江南部产业带,形成“半湖山水,半湖城”的城市发展格局。
发展规划图
针对各组团城市分别提出不同发展策略。中心城区:“核心区提升,三面整合,两向拓展,三带控制” ;巢湖城区: “一轴串联、双核共振、两带控制”。庐江城区:“双向拓展、空间联动”。
打造大合肥“3030”交通圈,即城区边缘之间30分钟到达,各城区内部任意两点之间30分钟到达。建设大合肥区域大外环,修建连接中心城区、巢湖半岛、巢湖市区、庐江城区之间的快速路网和轨道交通线路,实现三个城区的一体化;建设一条穿湖通道,连接巢湖南北两岸;中心城区加强快速路网建设,尤其要增加放射状的快速路网;建设环湖大道,成为一条具有综合功能的大道;建设巢湖北岸交通走廊,加强巢湖市区与合肥城区之间的关系,这条交通走廊将连接城市外部交通网,延伸到南京、上海等长三角中心地区,加强泛长三角地区与长三角中心区之间的联系。
旅游规划提出“一核、一环、三城、四区”的空间布局。一核蓄势:巢湖半岛旅游景观核。一环连通:环巢湖国家风景道。三城协作:合肥市(滨湖新区)、巢湖市、庐江县。四区联动:都市旅游板块、山地休闲板块、水上游览板块、乡村体验板块。
我们从经济发展、资源环境和环境管理三方面筛选了22项具体指标构建生态建设指标体系,对大合肥生态资源作出了科学评估。形成“一环、双轴、多点、多廊”的总体生态格局。一环——即沿环巢湖的生态涵养带。双轴——指紫蓬山~浮搓山的景观轴、以冶父山~银屏山景观轴。多点——特色景观风貌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生态系统。多廊——是线性景观单元,是生态斑块之间的通道,主要包括河流廊道、道路、铁路防护绿带等。
为了寻求大合肥未来发展空间及新的增长极,我们提出建设巢湖半岛—创新金融及科技研发基地。巢湖半岛主体功能包括:科研机构、专利保护、科技论坛、知识产权交易、为科技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等。巢湖半岛规划东西、南北两条发展带及CBD、科技论坛论坛、会议中心、大学园、博物馆、湿地公园等八个主题核心。
国际招标方案
(三)设计单位: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联合体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规划方案,是以城市生态学理论与实践经验为基础,以合肥市过去10年间城市建设、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数据和事实为依据,以未来20年间中国改革开放和国民经济发展的科学评估与预测为前提。
空间战略与旅游规划
本规划以实施生态文明战略、跨越式发展为目标,在长三角区域层面、新合肥市域层面、环巢湖地区层面三个层次展开。
在长三角区域层面,规划立足于将新合肥建设成为长三角西部地区特大型中心城市为目标,强化新合肥作为安徽省省会的政治、经济、文化职能;充分利用巢湖独具特色的景观、文化、自然资源,规划建设国内首屈一指的环湖生态宜居城市;充分利用合肥已有的科研、教育基础,结合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历史机遇,规划建设世界一流的国际科智创新城市。力争在2030年,形成以新合肥为核心,包括马鞍山、芜湖、铜陵、六安、淮南等皖中城市的大合肥都市圈。大合肥都市圈将与上海都市圈、杭州都市圈呈三足鼎立之势,开创中国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新格局。
在新合肥市域层面,规划将合肥主城区建设成特大型区域中心城市,同时规划巢湖市为地区中心,实施与合肥中心城区等高对接战略。规划以削减巢湖流域入湖污染物为目的,实施部分产业向长丰、庐江境内流域以外地区转移的策略,力争将长丰、庐江建设成为以产业集群为支撑的新城。以新机场建设为契机,建设以信息电子、高端物流产业为重点的机场新城。在市域层面,规划以轨道交通为手段,引导新城发展。
在环巢湖地区层面,规划实施区域城镇化发展策略,重点发展以生态物流业为支撑的三河古城新市镇、以商务旅游为支撑的中庙新市镇、以现代农业为支撑盛桥新市镇。三河古城延续徽派建筑风貌,建设成为全国性的旅游目的地;中庙以儒释道文化为内涵,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知名度的文化旅游目的地;充分利用汤池、半汤的温泉资源,建设具有国际知名度的温泉旅游目的地。环湖新市镇人口规模以10万人为宜,用地规模限制在10Km²。三河、中庙、盛桥呈环湖鼎足之势,引领环湖地区经济发展。其他一般镇,人口规模控制在2万以下,用地规模控制在2.5Km²。巢湖水面宜开展水上休闲运动,力争承办具有国际知名度的水上体育运动会,滨湖宜建设少量高端商务接待旅游设施。
生态修复规划
无论是新合肥的建设还是新巢湖市的发展,无论是环湖新市镇的建设还是水上休闲运动的展开,都必须以巢湖生态修复与保护为前提。本规划提出的环巢湖地区生态修复的四大战略措施,既是对巢湖20年科学研究的成果,也是对新合肥城市建设和发展的严格要求。
第一,陆地节污减排,即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和农村生产和生活过程中的污染物进入巢湖;实施工程包括全面系统提高城市污水处理厂工艺水平,污水处理厂尾水湿地工程,城市雨洪蓄滞生态工程,城市地表软化生态工程,农村面源污染处置生态工程等。尤其强调的是巢湖流域的陂塘系统,源于巢湖而光大于国际,具有1200多年历史,是巢湖流域人民在深刻理解地区自然气候特征基础上,一代一代传承和试验的生态系统工程,旱能补水,涝能蓄洪,能节流化肥农药,能改善小环境,具有巢湖流域典型的历史文化特征,是宝贵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在本次规划中给与特殊的重视。
第二,湖泊藻型变草型,即恢复巢湖草型湖泊的本来面貌。巢湖蓝藻水华的爆发,是生态系统破坏的恶果,而修复巢湖的关键和目标,就是逐渐恢复巢湖草型湖泊的生态特征。本规划提出的“工”字坝生态工程,是在太湖流域取得成功之后的典型生态系统工程,是利用自然的力量逐步削减巢湖内源污染的优化手段,综合了底泥清淤、湿地晒滩、景观建设多种复合功能。规划还提出了在巢湖岸线的河流入口,建设各种类型的湿地要求。
第三,水陆设缓冲带,即为了削减人类行为活动对巢湖的直接影响,分别在巢湖沿岸10m高程以下区域、岸线陆向1000米、岸线陆向4000米,设置三层缓冲带,分别作为禁止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引导开发区,并提供了相应的建设指标要求。其中,要求滨湖新区建设,沿岸线的陆向退1000米,这是在城市防洪排涝、生态负荷预测、旅游策划和景观规划考量之后的审慎之举。
第四,湖体增收节支,即为了削减巢湖内源污染。建议采取底泥堆岛策略,利用岛上植物吸收湖体内N、P等营养物质。规划在湖内有计划放养各种鱼类,以逐渐提高湖体生物多样性,改善湖体生态系统健康水平。
另外,本规划还结合巢湖流域的生态系统保护,在对巢湖流域生态系统敏感性分析基础上,提出景观安全格局规划,并提出了建立大别山与巢湖生态联系的生态用地建设策略。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的规划方案,从空间战略、旅游策划到生态修复规划,都自始至终以新合肥生态城市建设为宗旨,提出将合肥建设成为长三角循环经济发展与产业生态转型引领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与区域城市化综合示范区、国际未来城市与生态科学城建设创新基地的目标,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以建立自然-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目标的复合生态系统规划,在国内外,都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指明了新合肥奋斗的方向。
国际招标方案
(四)设计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联合体
本规划突出“新合肥”和“双中心”两大主线,将新合肥总体发展定位为:全球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现代化国际性大都市;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区域中心城市;长三角地区新兴现代化特大中心城市,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重点城市,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核心城市。将其主体功能定位为:国家重要的现代产业基地、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和国家自主创新基地;将其发展理念定位为:“巢湖生态城,科技创新城,绿色智慧城,现代国际城”。
未来城市发展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工业强市战略,东进出海战略、合肥都市圈战略和国际化战略共5大战略,近期建成长江三角洲地区新兴现代化特大中心城市,中期建成国家区域中心城市,最终建成1000万人的国际性大都市和环湖通江生态宜居城市。形成双心(合肥都市区、巢湖)同呼吸,两环保永兴,两轴连三极(巢湖副中心、庐江副中心、长丰副中心),东接长三角的”K”字型战略布局框架。
规划采用GIS技术,将合肥中心城区最大的城市空间增长边界划定为1594平方公里,巢湖城区为263平方公里,庐江县城为201平方公里,长丰县城为69平方公里,提出了红线管城、绿线管林、蓝线管水、棕线管路、紫线管古、黑线管灾、黄线管田、粉线管工的“八线空间管治”方案、六类空间整合方案和6大城乡统筹区。建设3大城镇密集区,即以合肥中心城区为核心的合肥城镇密集区、以巢湖中心城区为核心的巢湖城镇密集区和以庐城镇为核心的庐江城镇密集区,建设800-1000万人口规模的合肥中心城市,100万人口的巢湖副中心城市,50万人口的庐江副中心城市和50万人口的长丰副中心城市。并在环巢湖地区形成由17个乡镇构成的串珠状绿色生态城镇发展带,以不超过5万人的小城镇为适度规模,以生态旅游和商贸为主导职能。
合肥中心城区以建设合肥都市区为目标,继续实施“141”城市空间发展战略,按照“东拓北展,南控西进”的拓展方向,形成枫叶型空间发展形态,1个叶柄汲取巢湖营养、5大叶片支撑五大组团、6条主叶脉主导合肥空间拓展方向,枫叶形态代表新合肥的城市精神。
实施“工业强市”战略,根据合肥城市功能转型对产业发展的新要求,构建以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新型产业为主体的现代工业体系,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的现代服务业体系,以都市农业为特色的现代农业体系。一是做大做强家电产业、汽车及零部件产业、装备制造业、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业4大支柱产业,建成全球家电制造中心,全国重要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基地和全国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二是培育壮大6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即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节能环保产业、生物医药产业和公共安全产业。三是改造提升钢铁、化工等4大传统产业。优化产业发展的空间布局。建设6大产业集聚区、2大示范区,形成4大产业带。
实施“旅游活市”战略,努力扮靓一座城、激活一湖水、沐浴三处泉、畅游五座山,到2030建成国家5A景区12个,4A景区32个,国家森林公园5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3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5个,建设极品生态旅游景区2个,精品旅游景区5个,形成5条精品旅游线路,形成“一心融城、双核交辉、四区协调、十景团引领”的旅游开发总格局。把新合肥建设成为长三角地区旅游中心城市、国家重要的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基地和国际知名的旅游度假胜地。环巢湖地区旅游发展坚持“保护与开发并举”的基本原则,构建“一心、双核、三廊、五区”的环巢湖地区旅游体系,建设2大极品生态旅游景区,6大精品生态旅游景区,7大旅游亮点工程。同时加快环巢湖地区形成环巢湖快慢双环交通旅游系统。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以创新型城市建设为目标,加大自主创新力度,构建开放型和应用型的城市创新体系,推行应用研究和自主创新为主的合作创新模式,重点构筑5大国家级自主创新高地,5类自主创新平台,率先把合肥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国家智力密集区、国家科学创新城、智慧城和CEO城。最终把合肥建成国际领先的创新型城市和国际研发中心。
实施“生态立市”战略,加强城市环境污染综合治理,实施清湖碧水工程和蓝天白云工程,改善巢湖水质和环境空气质量,到2020年环湖支流水质逐步消除劣V类,基本达到Ⅲ类,巢湖湖区富营养化趋势逐步遏制。到2030年巢湖水质控制在Ⅲ类或IV类,不出现蓝藻。构建由“三楔护城、一心养城、四核围城、多廊连城”组成的城市生态安全网络,加快城市供水安全体系建设、城市防洪排涝体系、城市防灾减灾保安体系建设,加大巢湖水环境综合治理。巢湖总体水质由2010年的V类提高到2015年的IV类,2020年后的Ⅲ类。建设环巢湖湿地保护带,做好环巢湖地区生态修复,实施生态调度与引江济巢工程。
构建以公路、铁路为主导、以内河航运和航空运输为补充的陆路主导型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新建4条高速铁路或客运专线、4条干线铁路、5条城际轨道、形成由“一环十射”的11条高速公路、24条一级公路组成的陆路交通运输网;将8.3平方公里的骆岗旧机场改建成为合肥的高端中央活动区(CAZ)。建设由“一港七区“组成的合肥组合港,吞吐量达到5000万吨,集装箱运输量达到200万标箱,提升21条航道等级,开辟通江达海的国际战略通道。将合肥组合港建成为长三角地区的喂给港和江淮地区区域性内河航运中心。
为确保战略规划落到实处,重点启动15大战略工程,包括“合肥环湖新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工程、下塘重型制造业加工基地工程、通江达海战略通道工程、城际轻轨战略纽带工程、合肥组合港战略出口工程、机场迁建与再利用工程、引江济巢战略工程、郯庐断裂带沿线地区战略防御工程、巢湖管理战略工程、环湖各县市退出对巢湖水域直接管辖工程等。
展望未来,未来的合肥,将是一个充满绿都魅力、创新活力、在国家战略层面具有重要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国家区域中心城市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将是一个文化特色更加鲜明,经济发展更具活力,人居环境更为优美,社会秩序更加安定,人与自然更加和谐的环湖通江生态宜居城市。
国际招标方案
(五)设计单位:合肥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联合体 定位与职能
城市定位:大湖城市、创新都会
主要职能:具有国际影响的国家科学城;国家重要综合交通枢纽;长三角乃至全球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跨区域贸易流通中心;国际旅游度假目的地。
空间结构与布局
(一)大合肥区域联动格局:一心一带四轴
以合肥主城为中心,强力打造合芜马城镇密集带,作为省域发展的脊梁,同时向淮南蚌埠、安庆铜陵、六安和滁州四个方向轴向发展,带动皖南、皖北两大板块,对接南京都市圈,提高安徽在区域分工和市场资源配置的话语权和主动权。
(二)区域大山水格局:“一巢连江淮,一岭望众山”
通过江淮运河,巢湖南连长江,北接淮河;市区北部为江淮分水岭,是区域重要地理标识,周边大别山、琅琊山等“名山”环列,形成了支持合肥大发展的大开大阖的山水格局。
(三)区域交通体系构建:升级两港,加密两网
搬迁扩容空港,以派河航运枢纽为核心,打造江淮内河港群;加密高速公路网和轨道交通网络,强化区域综合交通枢纽地位,使之成为区域发展的强力引擎。实现2小时沟通长三角中心城市,半小时连接合肥经济圈城市的目标。
(四)市域城镇空间格局:三级三类
三级城镇体系:一主为合肥主城区(合肥市区、肥东肥西城区);三副城为巢湖中心城区、长丰县城、庐江县城;镇包括9个重点镇和51个一般镇。
三类功能区:一类为空港新城、创智新城;二类为下塘新型重工业、柘皋新型产业、庐南循环经济产业等三个基地;三类为生态区内以低冲击方式适度开发高端专属功能。
(五)都会区空间结构:“双脉双翼•大湖绿城”
城市中心脉。以老城区、高铁枢纽和滨湖CBD为核心,逐步形成强烈的都市中心脉,引领城市中心功能区南移。
新型功能脉。沿合芜走廊方向,以低冲击方式依次布局空港新城、高新区、滨湖新区、创智新城、柘皋产业基地和巢湖市区,形成融生态环境、都市休闲、旅游度假与城市创新功能于一体的新型功能脉。
东西产业翼。以经开区、高新区和新站三大国家级园区平台和肥东肥西县城经济发展为主体,形成东西两大产业翼。
大湖绿城。将“一巢连江淮,一岭望众山”的大山水格局引入城市核心区,形成五大生态绿楔。
环巢湖地区生态保护修复
合肥的最优势资源是巢湖,最大挑战也来自巢湖。通过“安澜巢湖、活力巢湖、生态巢湖”三大标志性工程,争取使合肥成为国际浅水湖泊生态治理的示范。
发展规划图
安澜巢湖:包括主城区和重要园区防洪排涝、环湖大堤综合整治、大型对江排洪泵站、主要支流疏浚、堤防加固等工程。活力巢湖:包括引江济巢、引泉入城、江淮运河、滩地清水廊道、湖泊生态水位调控等工程。
生态巢湖:包括污染治理、河口湿地、生态岸线、防浪林台、候鸟天堂、鱼形小岛、观浪崖台等工程
环巢湖旅游发展
形象定位:“众恋有巢,大爱成湖” 旅游定位:以中国传统生态智慧与未来科技智慧为内核,凸显亲水人居文化的国际湖泊休闲度假目的地
项目策划:一会•一巢•七大主题项目•三大综合体(1173工程)
核心吸引项目:
一大盛会——中国巢湖•世界水休闲博览会;
一座地标性创意建筑——未来巢
旅游功能项目——七大水主题项目:
水生态:巢湖国际湿地示范区
水运动:巢湖国际水运动公园
水游乐:巢湖水嬉戏乐园
水师:1862淮军水寨
水城:古巢州水下千年古城
水乡:三河古镇
水田:大圩创意农业休闲产业园
产业集聚项目——三大旅游度假综合体:
创智新城科技度假综合体
半汤温泉科技养生综合体
滨湖新区RBD综合体
第二篇:借自然之力_现城湖共生_合肥市空间战略暨环巢湖地区生态保护与(精)
借自然之力,现城湖共生
--《合肥市空间战略暨环巢湖地区生态保护与修复规划》 王巍巍
摘要:本文试从历史视角审视巢湖流域内城湖关系的千年变迁,提出应将城市与湖泊视为共生的有机 体。城镇应主动转变发展模式,为巢湖的生存空间做出谦卑让步,为湖泊的生态保护和修复做出积极努力。通过优化产业和城镇空间布局,创造有正向生态价值的城市场所,以减轻湖泊生态压力;通过归还湖泊自 然空间,帮助湖泊恢复自然脉动和连通,以恢复巢湖自净能力,实现湖泊生命健康;走出一条城市与湖泊 协同共生的生态文明发展之路。
关键词:巢湖 城市 共生
巢湖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 水质污染严重, 富营养化问题突出, 是国家 “三河、三湖” 污染治理的重点对象之一。2011年合肥市进行了行政区划调整,将巢湖整体纳入,使巢湖 成为五大淡水湖中唯一的城市内湖。两种声音响起, 一种认为应通过滨湖开发再创城市辉煌;持反对意见的认为城镇大规模建设必然加速湖泊的陨灭。是否能够找到一条实现城市湖泊共 生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本文试寻求这个答案。城湖关系历史回顾
巢湖流域古文化发达,考古发现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出现了人类聚落,距今已有 6000-7000年的历史。根据人类对巢湖的利用方式和程度的不同,可分为三个阶段: 1.1 被动适应阶段
巢湖流域最早出现的聚落遗址属于新石器时代, 其后聚落遗址数量有所减少, 商周时期 重新达到繁盛;汉代流域文化仍较为发达,聚落遗址和墓葬数量很多,但汉代以后,聚落遗 址和墓葬的数量则急剧减少, 流域文化走向衰落。从新石器时期到汉代这个阶段, 巢湖流域 聚落遗址变迁受环境变迁影响巨大。随中全新世以来流域气候山温暖湿润向温和干燥的发 展, 巢湖湖泊逐渐收缩、水位持续下降, 新石器中晚
期至汉代聚落遗址从高海拔逐渐向低海 拔地区转移并向湖泊靠近。另外, 聚落遗址分布受地形地貌影响也较为明显。巢湖流域东部 东临长江,地势低洼,水网密布,极易受河道摆动
和洪涝灾害的影响, 因此,此段历史时期聚落遗址 数量和分布都呈现出西多东少的格局。
这段长达 4000多年的历史时期内,巢湖流域 聚落人口规模较小, 生产能力不发达。对巢湖的开 发主要停留在利用湖泊退去的农田进行耕种, 在湖 泊中捕获鱼类等,巢湖的利用水平非常低。这是一 个人类逐步适应自然,被动与自然相处的时期。人 类对巢湖的影响甚微。巢湖流域的气候、地貌、水 文等自然条件直接影响人类活动范围和生产生活 方式。
1.2 逐步改造阶段
巢湖流域内有规模的开发始于三国时期。孙吴 曾在沿湖大力推行屯田, 利用淤浅的滩涂、湿地修 筑圩田,为证土地不受水淹,逐步地筑堤防水、与
水争田。此后湖堤也不断向湖心延伸,但由于人口
图 1巢湖流域聚落遗址分布及海拔高程(新石器时代-商周-汉代 摘自吴立 , 王心源(2009 少,开发程度低,对巢湖区域的生态环境影响尚不显著。唐宋时期,随着经济重心的南移, 巢湖区域的开发也随之加快。入清至光绪年间已是“尽涸而为田矣” ,巢湖沿湖围垦面积就 达 62.8 万亩。清咸丰以后至 1985 年的 130 多年里,杭埠河、三河以下的 20 多里湖汊已 淤塞而全被围垦,原 360 个汊滩大都已围垦成圩田,巢湖出现水华的记载。
从三国到清末近1500年间,农耕文明不断发展,生产水平逐步提高,人口规模的膨胀 使得对粮食的需求迅猛增大。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不再受制于自然条件, 开始通过圩湖造田 改造巢湖,这导致巢湖水系湿地大量被侵占,巢湖调蓄洪水、净化水质等功能不断降低。这 是一个人类逐渐改造利用自然的时期, 人类与自然的天秤, 逐渐倾向于更为强势的人类一方。1.3 工程操控阶段
新中国成立的 60多年间,城市迅速发展,人口集聚膨胀,人类加大了对巢湖的开发利 用,对巢湖的利用方式也呈现多样化,从饮用、灌溉、航运、水产到旅游、地产等。为使各 种经济活动顺利开展, 人们财产生命安全得到保障。人们开始在巢湖沿
岸修建水利设施。沿 巢湖修建的硬质堤岸改变了湖滨带生态系统,不利于对面源污染的拦截和湖体水质的净化。在裕溪河修建了通江的闸门后, 巢湖成为了人工控制的半封闭性水域, 长江入湖水量大幅减 少,从原来巢湖径流量的 45%降低到 5%,水体交换量下降了 88%。以水利安全为目的的水 位调控,改变了湖水的自然涨落节奏,造成了植物无法生根发芽,降低了其生存几率。多年 的围湖造田也大为缩减了植物的生存空间。这均使得承担巢湖自净功能的湿地生态系统破坏 殆尽,近年巢湖水生植物覆盖面积不足 1%。同时,城镇的迅速膨胀,农业面源的增加,加 重了湖泊的污染负荷。根据统计,近几年每年经由入湖河流以及区间地表径流进入巢湖的总 氮可达 1.7万多吨,总磷 1200多吨,使得巢湖水体中总磷总氮浓度居高不下,导致蓝藻水 华频频发生,进一步恶化了水质。2010年巢湖一般水质监测点水质达不到地表水五类标准。由于巢湖西半湖水质不断恶化,合肥市被迫取消巢湖引水,改从巢湖支流上游建水库取水。湖泊从贫营养到富营养的自然演变十分缓慢,人类无疑加快了其进程。
水利工程建设和围湖造田掠夺式的利用, 损坏了湖泊自然属性, 大幅度降低了湖泊自净 能力, 城镇发展又增加了湖泊的污染负荷。人类将湖泊视为可任其操控对象, 忽视了湖泊自 然属性。城镇发展是以牺牲湖泊健康,缩减湖泊寿命为代价。人与自然关系走向对立,两者 间的天秤已严重倾斜。这种试图以人工控制自然的不可持续发展观已经严重阻碍了城市发 展。如果人类不改变城镇的发展模式和湖泊利用方式,以一己之力,欲超控自然,其结果必 将是巢湖迅速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失去湖泊的城市不仅将退去大湖闪耀的光彩, 也将失去生 存发展之根基。法律视角下的生态价值观
近年我国湖泊污染问题日渐突出, 国家和地方政府通过立法对湖泊的利用进行约束和管 理, 不同时期制定的法律法规, 可以反应同时期湖泊与人类的矛盾重点, 及人类对湖泊的生 态价值观。本文对长江流域下游的洞庭湖、鄱阳湖、巢湖和太湖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了分析。
图 2我国四大湖泊各阶段立法分析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左右起的十余年间, 四个湖泊均制订了保护区管理条例, 通过设立自 然保护区和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对局部地区进行特定目标的封闭式管理。此种保护方式在湖 泊自身生态环境问题较少, 外部城镇开发压力不大的一定时期内, 实现了对局部地段特定目 标的保护。从 2000年起的约十年间,长江下游城镇化速度迅速加快造成了环境压力逐年增
大, 我国先后对太湖和巢湖制定了水污染防治条例。城镇排污法规的出台对控制污水的排放 量发挥了一定效果。但由于污染源头产业选择和布局不合理, 控污管理实施不到位, 缺乏对 湖泊自净能力的恢复等原因,湖泊的污染依旧呈现着不断恶化的趋势。2011年国务院总理 温家宝签署第 604号国务院令,公布《太湖流域管理条例》 ,这是目前我国最高级别的湖泊 管理条例。该条例从流域统筹的角度,对湖泊的饮用水安全、水资源利用、水污染防治、岸 线利用等均作出规定。以《太湖流域管理条例》为代表的新时期湖泊保护法律法规,已明确 的认识到局部保护以及单纯的末端治理均难以实现湖泊保护目标, 只有从流域尺度出发, 将 湖泊治理和城镇发展统筹考虑,才能够实现湖泊有效保护和城镇可持续发展。
我国湖泊保护法律经历着从局部保护、污染末端治理到统筹管理的三个阶段, 局部保护 和末端治理都是对单一对象(湖泊或城市 进行管理, 没有充分考虑到城市与湖泊是相互联 系,利益共通的一体。而 统筹管理要求我们改变人与自然对立的发展观,将城镇与湖泊的 命运联系在一起,建立“城湖共生”的生态观。只有实现巢湖水体的健康,才能保障城市 的长远发展,城市的发展也应促进巢湖的水体健康。
为挽救湖泊消亡的命运,如仅依靠人类的力量,投入资金巨大,且为舍本逐末之举。唯 有借助自然之力, 通过焕发巢湖自身的生命活力, 发挥其自净能力, 才能真正实现巢湖的可 持续健康目标。因此,一方面,城镇应主动转变建设模式,减轻对巢湖的生态压力;同时, 城镇应主动退让巢湖生存空间,帮助巢湖恢复生命活力。“城湖共生”的战略举措
新时期背景下,合肥市面临着产业转移和城镇人口集聚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可以说, 巢湖流域内土地利用和生产方式决定着巢湖的命运。为此, 规划确定了 “减轻外源压力、增强内在活力” 的生态恢复准则,确定了以下四大实现“城湖 共生”的战略举措: 3.1 创造正向生态空间
城市的各类功能空间一直被认为是为人类服务的场所, 但其实通过建设方式的改变, 城 市的开放空间可成为具有正向生态价值的场所。如利用公园、社区绿地、停车场、游戏场、屋顶等,作为暂时或者永久性的蓄水区和湿地,便可减轻城市下游巢湖的洪水和污染压力。规划提出赋予城市公共空间更多生态价值的建设目标,通过建设雨水滞留型、水质净化型、生境营造型、自然恢复型、缓冲过滤型等多种类型城市湿地, 改变城市地面过度硬化所造成 的内涝、洪水威胁,减缓城镇污水对河流水质的污染压力,增强河流水系的自净能力,恢复 水系的生物多样性。以雨水滞留型湿地为例, 老城区可通过识别城市洪涝多发点, 在洪涝多 发点的同一雨水汇水分区内, 结合绿地公园建设雨水湿地和生态塘, 新区可在原有低洼区建 设湖池等方式对雨水进行滞留净化。水质净化型湿地是在南淝河、双桥河和十五里河及其支 流等河道内污水排放口处,针对污水厂出水末端,以除氮、磷为目标的人湿地。
图 3 合肥市中心城区绿色公共开放空间规划图 图 4 合肥市中心城区开放空间的生态功能指引图
3.2 减缓工程压力
3.2.1 降低环巢湖公路的生态影响
环巢湖公路是沿巢湖周边的一条以休闲、旅游为主, 交通为辅的交通线路。为了将公路
建设对巢湖生态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环巢湖公路的选线首要原则是应保障滨湖湿地的完整 性,远离重要湿地,回避鸟类等动物栖息地。回避距离至少在 600米以上,有条件的地区应 在 1000米以上。在水鸟栖息的核心区附近设立交通标志, 包括保护和区划标志;设警示标志, 严禁鸣笛和超速,以降低交通噪声源强。其次,环巢湖公路还应结合防洪工程建设,环湖公 路机动车道一般不宜结合防洪大堤修建, 而慢行车道可以结合大堤修建, 因此可以在现有大 堤段采用机非分离式断面, 结合大堤营造环湖景观空间, 满足慢行交通的观景需求。在地势 较低的区段应抬高路基,修建生态廊道,保留水流以及生物的顺利通过。
3.2.2 基于水环境容量的产业布局
合肥市未来仍处于工业阶段的中后期, 将集聚大量的工业项目。为降低巢湖流域的总污 染负荷, 本次规划对合肥市的各个流域环境容量进行了分级, 通过对各流域水资源及受纳水 体水环境容量进行分析,将市域各流域的水环境容量分为四级。
图 5合肥市流域分区图 图 6合肥市流域水环境容量分级图
由市域各流域水环境容量排序图可知, 水污染物排放量较高的行业, 不宜布局在巢湖流 域、瓦埠湖流域、白荡湖流域、池河流域, 宜优先布局在西河流域、裕溪河流域、滁河流域。规划建设的庐江矿业集群即使在采用国内先进水平进行末端治理, 污染物排放总量对巢湖的
生态环境影响也不容小觑。因此,庐江矿业集群选址应优先考虑在西河流域。3.2.3 产业园污水资源的回用
合肥市制造业产业布局主要沿城镇东西两翼集聚, 形成多个产业园区。规划建议以物质 流循环和资源化的方式对园区产业的高浓度废水进行综合处理与利用,并据此优化产业布 局。针对园区混合污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质进行深度处理, 使净化后的水可在园区内部循环利 用。以减轻城镇产业发展对巢湖水系流域的资源及污染的双重压力。
3.3 归还自然空间 3.3.1 退圩还湖
人类长期侵占了巢湖的自然空间, 扼杀了巢湖的生命活力。本次规划通过退圩还湖的保 护策略, 对巢湖周边的空间进行重新分配, 以给予湖泊足够的生存空间, 恢复巢湖湿地生态 系统。退圩还湖还有助于降低巢湖防洪压力。通过巢湖淹没区的情景模拟分析, 根据对农村 搬迁和农业生产影响较小、地面高程低、防洪压力小三方面原则,综合考虑,合理确定退圩 还湖的圩区。规划确定圩内平均高程在 8米以下,土地退为水域或滩涂,圩内居民迁出。经 测算,退圩还湖后,可增加巢湖蓄水容积 7.8 亿 m 3。
图 7 退圩还湖水系湿地空间模拟分析图 3.3.2 构建滨湖缓冲带
具有一定宽度的湖滨带有助于改善生境与提高生物多样性, 滨湖缓冲带还具有降低农业 面源污染的功能, 是湖泊非点源污染的“天然屏障”。不同宽度的湖滨带具有不同等级的生
态价值,一般认为, 30-60米宽的滨湖缓冲带是维持基本环境功能的宽度。120-300米的滨 湖缓冲带是能够有效去除营养污染物的有效宽度。而要实现生物多样性的功能,需要 600-1000米的滨湖缓冲带。因此,在巢湖沿岸规划 300-1000米的滨湖缓冲带,以降解农业 面源污染, 逐步恢复湖滨的生物多样性。在巢湖滨湖缓冲以原生植被为主, 部分地段可种植 具有一定经济效益的生态林带, 逐步形成适宜的湖滨带生物环境及栖息间的动植物群落, 进 而使湖滨带的各项功能趋于完善。
图 8 不同宽度湖泊带的生态效益(摘自
http:// 3.4 重塑自然韵律
3.4.1 恢复巢湖水位脉动
湖水的自然涨落对鱼类的产卵 以及下沉植物和浮游植物的生长起 着重要作用。为促进巢湖水生植物生 长、加强巢湖的自净能力,规划确定 了恢复巢湖水位脉动的方案。水位脉 动方案应在满足巢湖防洪的前提下, 兼顾农业灌溉和航运需求,综合考虑
确定。水位脉动通过优化巢湖闸、裕 图 9湿地植物四季生长与水位脉动关系图
溪闸等控制工程的调度进行调节。调节方案还应尽量减少运行费用。恢复巢湖的水位脉动, 不仅对生物的生存和生长提供了空间,同时也为城市创造了丰富的四时之景。
图 10巢湖水位生态调控示意图 3.4.2 重建巢湖通江廊道
历史上, 巢湖是与长江相连的天然吞吐型湖泊, 巢湖的水体流动与交换, 巢湖内的水生 植物与动物的生存, 均得益于长江的连通。规划因借引江济淮工程, 综合考虑巢湖水质改善、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影响等影响因素,推荐采用白荡湖 +凤凰颈线路,重建巢湖与长江 的连通通道。规划在巢湖实施“灌江纳苗” ,在长江鱼汛期间,在充分保障防汛抗旱的前提 下,开启阻隔湖泊的裕溪闸、巢湖闸等节制水闸,让长江的各种鱼苗进入巢湖繁衍栖息。同 时建成巢湖闸鱼道、改造裕溪闸鱼道,定期维护裕溪闸、巢湖闸的鱼道,保障水生生物常年 洄游通道的畅通。
图 11 巢湖与长江联系通道 在生态文明的指引下,城市与湖泊从对立走向统一,实现“城湖共生”是人类与自然 和谐相处的必然选择。本篇文章的图纸选《合肥市城市空间战略暨环巢湖地区生态保护与修复规划》 项目组主要成员:桂萍、程小文、王巍巍、张志国、李宗来 参考文献 1 吴立,王心源等.巢湖流域新石器至汉代古聚落变更与环境变迁.地理学报,2009,64(1:59-68.2 陆荣.宋以前巢湖区域的开发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版,2007,28(5:76-80 3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合肥市城市空间战略暨环巢湖地区生态保护与修复规划 作者简介:王巍巍,工程师,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