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实施办法2013-3(推荐阅读)

时间:2019-05-14 01:28: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实施办法2013-3》,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实施办法2013-3》。

第一篇: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实施办法2013-3

中心校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实施办法

教育教学精细化管理是全面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是实现学校管理由粗放式向精细化观念性的转变,为切实加强对教学常规的管理和研究,推进教学常规管理精细化进程,实现教学常规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为贯彻落实县教体局初教股提出的教学精细化管理,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计划:要求开学前上交教学计划‘

二、备课

(1)备课要依据课程标准、教材和学生实际,做到“六备”:

备课标:认真研读课程标准,理解和把握课程教学的基本理念,清楚本课程的总目标、年段目标。

备教材:认真钻研教材,明确本章、本节在整个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和教材的内在联系。

备学生:从学生实际出发,充分预测学生在理解掌握本章本节教材时易出现的问题。

备教法:在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的基础上,提出实现教育目的、符合学科特点、符合教学原则的教学方法。

备思想教育:注意素质能力培养、渗透德育美育教育,针对各学科各章节特点,进行行之有效的、恰当的思想教育。

备作业:围绕授课内容精选练习题,科学合理的设计学生作业。(2)正确使用教学参考资料,反对生搬硬套,照章抄袭。教案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体现教学全过程.内容一般包括:讲授课题、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及实施设想、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布置、课后反思等基本要素,实验课要有实验安排。

(3)杜绝无教案或持旧教案上课现象。提倡反思教学,每单元要有一课进行教学反思。

要求教案实行超前备课(提前一周)。缺一课扣0.5分,无超前扣0.5分。每学期期中和期末分别进行一次教案检查评比活动,教导处还将不定期抽查,检查结果同年终考核评比挂钩,严格进行奖惩。

三、上课

(1)做好课前准备。

①做好教具准备。提前将要运用的教具、和实验设备进行检查,以确保上课使用无误。

②铃声响站在班级门口候课,依据学科特点组织课前活动,做好上课前准备。上课铃响后,及时组织上课。教师应用饱满的精神状态唤起学生的上课意识,营造出浓厚的学习氛围。

③上课必须带教案,发现不带教案上课或讲课内容与教案不符,检查发现每次罚款50.00元

④利用好各功能教室,科学、音乐、美术课都要到功能教室上课,如 1

发现任课教师无故不到指定教室上课,一次扣除考核分1分。

⑤功能教室上课的班级班主任提前组织好学生提前两分钟送到指定的功能教室,和科任教师做好交接,下课后由任课教师将学生送交班主任;

⑥阅读课:三——六年级到图书室上课,一二年级在班级上;班主任要根据图书目录提前一天向图书管理员提供借阅图书书目及本书;一二年级可以在班级阅读自己图书角的图书,保证人手一册,如果不够也可以提前向图书管理员借,下课后如数归还;(2)正确把握课堂教学目标。

①课堂教学目标要明确,课堂教学的一切活动都要围绕教学目的进行。② 课堂教学既要备、教一致,反对随心所欲;又要根据课堂教学实际需要,适时地调整内容与进度。

③面向每一位学生,让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凡是学生能够自主完成或合作完成的事绝不能替代,让更多的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教师在课堂上占用的集体讲授总时间不得超过15分钟,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活动”总时间不得低于25分钟;以培养思维能力为核心,鼓励学生质疑,引导学生解惑;以训练为主线,尽可能给学生以动脑、动口、动手操作的机会;承认差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层指导、提问、布置学习任务。

(4)严格课堂教学纪律

①上课时教师必须做到:不得擅自离开教室、不在课堂接打电话,如手机带入课堂需关机。不把学生留在教室外、课堂教学中,学生不得离开老师视线范围内。

②教学态度端正,严肃认真,一丝不苟,与学生平等相处,关爱学困生,不歧视、挖苦辱骂学生,杜绝学生在课堂上打闹,做与上课无关的事。

③ 妥善处理好课内发生的一切情况,正确处理违纪学生,课中遇有学生违纪,批评教育不得超过20秒,不得把学生赶出课堂。

④教师必须按课表上课,不能擅自调课,必须调课者,事前与主管领导请假,由教导处统筹安排。

⑤使用普通话教学,课堂语言准确、清晰、通俗、生动,具有条理性、启发性,语速适当。必须有板书且设计合理,书写规范。

⑥上课应衣着整洁,举止端正,教态自然大方,教容朴素无华。

四、作业

①作业设计体现梯度。实行分层布置作业,对不同学生在作业数量、难易、侧重、完成方法上应提出不同的要求。

②作业形式要多样,题型应多变。作业形式:一是书面作业;二是口头作业;三是实践活动。

③ 规范学生作业及批改。作业批改认真及时,提倡全收全改,当面批 2

改;批改的符号要统一规范、明确,一律用红笔;评语要有针对性、启发性、鼓励性。对学生作业中的个别问题,要提醒其做好自主订正。对学困生的作业要面批,帮助他们改正错误,鼓励进步。每次批阅均有批阅日期、批阅次数、有激励性、启发性评语。批改作业采取百分制或等级制,百分制适用于对作业的定量评价,等级制适用于对作业的定性评价。

④除英语学科外的所有科任学科每课一批,数学保证每周批阅四次,语文每课一批,作文每篇一批,教材上的批阅算作批改作业次数,英语每课批阅两次。

认真讲评。针对学生作业中的普遍性问题应及时讲评,分析原因,查缺补漏,决不能用集体对答案的方式代替作业评讲。

五、课外辅导

① 以个别辅导为主,集体辅导为辅,不得利用课外活动时间进行整班性的补课或上新课。

② 针对学生在学习上的差异与存在的不同问题采取分类指导。对于“学困生”,要加强个别辅导,及时补缺补差,加强学法指导,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自信心。

③学困生要有辅导计划,做到底数清。辅导要有记录,并做为期末考核课外辅导中的重要一句。

六、考试

①认真组织好每学期的期中、期末考试工作,考试由学校统一组织。试题命制难易适度,份量适当。原则上基础题、中等难度与高等难度之比为7:2:1。

③考试结束,任课教师要认真的对试卷进行批阅和正确的评价。④认真做好考后的总结和讲评工作。评卷结束任课教师要及时进行成绩及答题情况分析,确定讲评的重点及讲评的方法,写书面质量分析,交教导处存档。

七、听课

①任课教室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0节,并填写好评课交流卡,听课内容要和评课交流卡相符并和当天课表一致。随听随交,教导处将对每天听课情况做以记录。

②做好听课笔记,参加学校的评课活动。

八、教科研

①积极参与校级和上级部门的教研活动。②积极参与校本教研。

③每学期根据自己在教学中有实效的新想法、实践总结后写出一片教育教学论文。

九、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1)每学期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评价结果以“等级”与“定性描述”相结合的形式表示,等第分为“优、良、合格、尚待改进”四个级别。

(2)在组织实施综合评价过程中,要充分发扬民主,采取学生自评、小组互评、班委会评价、任课教师评价、班主任评价、学校评价小组评定等方式进行评定。不得班主任一人操作,要通过评价激励学生成长。

(3)学校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相关材料要及时入袋以便真实反映学生的成长过程,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实施办法

二0一三年三月

第二篇:中心小学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实施办法

仓街中心完小课堂教学精细化基本要求

一、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要求及细则

教学活动是由几个相互衔接的教学环节构成的完整系统。从教师施教的工作系统来说,包括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考核与评定、教学研究、课外活动等基本环节。教学工作的所有环节,都是围绕课堂教学这个中心来进行的,只有把每个环节的工作搞好,才能发挥整体的功能,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规范教学,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保证教育教学质量,根据总则要求,对教学工作常规提出以下要求:

(一)执行课程计划

第一条:学校依据省、市相关文件精神,合理制定全校课程总体实施方案,指导教师科学制定课程计划,特别是小学科学和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体育、音乐、美术等重点课程必须开齐开足。省颁教材教辅必须从新华书店订齐订足。

第二条:学校教学教研工作计划。每学年开学初,教导处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制定学校教学教研工作计划并附教学教研活动月历。计划包括:

1、指导思想;

2、任务目标;

3、基本情况;

4、主要工作内容;

5、月历表。中心小学每学期对各校教学计划组织评审,制定得不细不实、缺乏可操作性的退回重新修改上报。

教师学科教学计划。每学期开学初,各学科任课教师要在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和预览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实际,拟定学科教学计划,包括:

1、教材分析;

2、学生情况分析;

3、教学目标及要求;

4、教学重点难点;

5、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6、教学进度表六个方面。教导处、年段长开学后第一周对教师的学科教学计划进行检查。

(二)课前备课

第三条:学校制定备课常规评分实施方案,坚持对教师备课定期检查制度。学校每期至少两次对教案进行检查、量化分值,形式可以是学校集中检查,也可以以教研组为单位检查,不论何种检查形式,教导处教研组都要做好检查记录。检查中,发现问题要立即向教师反馈,以至今后备课中修正。

第四条:教师备课要求。每个教师必须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提前1周依据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写出详略得当的教案。教案封面有学校、年级、科目、姓名、时间;对活页式集备科目,要结合学生实际对原教案进行充实调整,每课题教学后撰写教学反思。

备课包括单元备课和课时备课。单元备课应包括单元主题(名称)单元教学目标和要求、单元教学重点和难点、课时划分四个内容。课时备课采取教材上标注和撰写教案相结合。主要任教学科撰写课时教案的基本步骤和要求一般包括课题、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具学具准备、教学过程、课堂训练、板书设计、课后反思八个内容。各教学环节具备,书写规范、认真,内容具体详细,重难点突出,符合学科教学特点。其中,教学目标应包括认知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教学目标的确定要符合教材实际和学生实际,并应有实现目标的具体措施;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要依据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要针对学生知识和能力实际,并有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具体措施和手段;教学过程部分应写明课堂教学的导入、新授、训练、小结、作业五项内容;板书设计、提问设计应体现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地位。课后小结及教学反思要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教学操作的实际情况和学生学习情况及时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分析,实事求是地总结,查找问题,并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

校长、副校长、教导主任、教研组长有权查阅教师的备课及教案,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以上教案展评,交流经验活动。

(三)课堂教学

第五条:各学校要对教师课堂教学进行检查。校长、副校长、教导主任有权不定时推门听教师上课,并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整改意见,有听课记录。同时要不定期到各班级检查教师的上课情况,杜绝教师无教案上课、不带教案上课、不按课表上课、穿拖鞋上课、私自调课、坐着上课、对学生实施体罚、做与教学无关的事。一经发现问题,学校要及时处理。中心小学不定期到学校检查,当场发现上述情况,按课堂教学量化评分方案予以扣分。

第六条:教师要上好每一堂课。做到按时上课、按课表上课。上课实行“十不准”:不准无教案上课、不准私自调课、不准坐着上课、不准在课堂上抽烟喝水、不准随意出入课堂、不准拖堂、不准体罚学生、不准带小孩进入课堂、不准衣冠不整和穿拖鞋上课、不准做与教学无关的事。

对课堂教学的要求包括:

1、教学目标:正确、恰当、贯彻始终。具体表现在:(1)体现国家教育目标。(2)保证知识内容的科学性和注意知识体系的系统性。(3)立足基础,着眼学生全面发展能力的培养。(4)积极渗透思想教育和人文教育。(5)教学的深度、广度既要根据学科课程标准要求,又要符合班级学生实际,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6)目标的表达应尽可能明确且便于评价。

2、教学内容:要准确适度,重点突出。具体表现在:(1)教学内容要求符合科学性,即不缺、不漏、不错。(2)体现内容的教学信息的容量和单位时间教学的知识密度适宜。(3)充分保证重点内容的教学时间,教学有强烈的节奏感和合理的时间利用率,体现教学的时效性。

3、教学过程:要思路清晰,环环相扣,反馈及时,善于应变。合乎要求的教学过程,应有这样几个特点:(1)新课的导入与课题紧密吻合,起到创设情景、激励学习、引起学习动机的作用。(2)教学要求、程序应由低层次到高层次逐步加深。(3)各教学环节之间要做到环环相扣,课堂结构严谨,逻辑严密。(4)新课的小结简单明了,使本节课的主要教学目标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条理性(知识结构系统化)。(5)教学信息反馈及时,有必要的达标分析及巩固、补救措施。

4、教学方法:要重“学”、重“思”、重“乐”,突出启发诱导,鼓励思维。课堂教学必须突出“学”字,从让学生“学会”转到培养学生“会学”;突出“思”字,从让学生“学答”转到培养学生“会问”上来;突出“乐”字,使学生从“要我学”转到“我要学”上来。

5、教师教学技能:指的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外显的某些教学能力和表现。一个具有良好素质的教师,应具有这样几个特点:(1)教态自然、亲切,对学生主动热情,仪表端正。(2)普通话纯正,语言清晰、简练、生动、准确、妥贴地使用本学科的专业语言,富有表达力和感染力。(3)板书字迹规范端正、简明,设计合理,安排得当。(4)运用教学手段恰当合理,有熟练地使用教具、电教器材、远程教育资源和演示实验的能力。(5)具有灵活、及时地处理课堂偶发事件,驾驭课堂的能力。

6、教学效果:要求学生思维活跃,目标达成度高。教学效果由课堂教学气氛、师生双方活动状态、教学目标达成度等内容组成,可通过当堂测试或观察进行评价。采用观察法应从学生的反映、情意状态、课堂的提问和学生的交流、课内练习的综合统计等方面对本节课的目标达成度进行评价。

7、课程表:具有法规的性质,教师必须严格按照课表上课。全校停课或放假半天以上,必须由校长报市教育局批准后,由校长提前在全校宣布。年级、班级停课半天以内,经校长批准报中心小学同意并由班主任提前向学生宣布。

8、提倡教师侯课2分钟。教师在预备铃声响过后,应到达教室门口,教师上课不得迟到和拖堂,也不可随意早退或终止上课。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人格,不得有任何体罚或变相体

罚的行为,不得有辱骂学生和对学生构成任何语言伤害的行为,对违反纪律的学生,要耐心说服教育,不动手,不挖苦。

9、课堂教学必须兼顾到不同学生的要求,对概念、规律的表述要求准确,逻辑严密,语言生动,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维,注意教学内容的落实。有关文字、语言的运用及演示、实验、电化教学媒介的操作等均应按照规范要求严格执行。

10、未经学校同意,不得随便调课,更不准随便缺课。教师有特殊情况要求临时调课,一般应提前一至两天向学校相关领导提出,批准后方可调课。

11、教师要注意语言、行为的文明。上课教态要亲切、自然、大方、文雅。衣着大方得体,不穿奇装异服,不化浓妆,不在课堂内或学生聚集的公共场所抽烟;课前不得喝酒,教职工不得在校内喝酒。体育教师必须穿运动服、运动鞋上课。

12、教师应严格要求学生遵守课堂规则。课堂内发生问题,任课教师作为第一责任人要当场或在课后及时处理。

13、上课时教师不得随意把学生赶出教室或让学生在教室外听课。凡因特殊情况需停止学生上课,必须报学校相关领导同意。

14、重视教学卫生及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注意纠正学生学习、生活行为,督促学生认真做好“两操”(课间操和眼保健操)。

15、鼓励教师应用远程教育资源、教学光盘、自制课件上课,青年教师每学期必须使用远程教育资源、教学光盘、自制课件上课一次以上。

(四)作业批改

第七条:学校要督促检查教师批改作业。作业批改的检查实行学校每期两次检查制度,检查必须做好记录。检查作业批改与检查教案同时进行。学校校长、副校长、教导主任有权随时抽查教师的作业批改情况,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中心小学不定期到各校检查指导。

第八条:对教师作业的要求。作业一般分为二类:课堂作业、课外作业,课堂作业是教师检测学生本节课学习效果的主要途径,作业布置适当,必须全批全改,必要时面批面改;课外作业是教师布置学生在课外时(主要指中午、晚上)完成的作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如何批改。

对布置、批改作业环节的具体要求是:

1、作业针对性强,有一定层次和区分度。作业布置应根据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针对学生实际,区别对待;杜绝机械重复性练习。要有利于巩固基本知识,训练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指导具体。作业形式要多样化,完成时间及要求要具体明确;对作业中的难点,根据学生水平分类和个别进行必要的具体指导,并适当提示或提供阅读参考材料,但绝不代替学生思考。

3、作业份量适当,难易适度,要兼顾全体学生水平,还应根据不同类型的学生布置不同份量和难度的作业。提倡课堂随堂练习,当堂问题,当堂反馈,当堂解决。严格控制课外书面作业量,防止学生学业负担过重。

4、批改及时。课堂作业要全批全改,对于部分后进生实行面批面改,当面订正。课外作业可以全批全改,也可以重点批改,轮流批改,但一定要认真批改、及时批改、及时收发(一般在下节课(或下1天)上课前将批改好的作业发给学生),禁止学生帮老师代批代改作业。批改和发放不及时者1次扣2分。要重视作业的信息反馈,及时讲评,对学生作业中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及时指导,评定作业可以写评语、评等级,批改一定要有评价、批改日期、次数。力求注重激励、标准统一,公平合理。

5、作业批改要求:语文、数学学科作业要求每天至少全批全改1次,作文每单元必须批改1次,其他学科要求每课全批全改1次。作业批改要做到:有日期、有订正、有评语(低年级也可以使用小红花代替评语),严禁漏批漏改和使用大勾大叉式批改。学生的作业本必须收回由科任教师保管以备检查,作业批改的错误率必须控制在2%以内。

(五)学生辅导

第九条:学校要加强教师对学生辅导的管理。学生的辅导由科任教师根据本班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决定是个别辅导还是集体辅导,是课内辅导还是课外辅导。禁止任何教师利用节假日进行集体补课,更不允许收取学生补课费。

学校要通过定期的兴趣小组活动,对学有特长的学生给予辅导,作好参加学科竞赛的准备,培养特长生和尖子生。做到定人、定时、定内容、定活动地点,提高兴趣小组活动质量。学校每学期至少要组织1次“培优辅差”经验交流会,中心小学不定期到学校检查兴趣小组活动开展情况。

第十条:教师要加强对后进生的辅导和对特长生的培养。辅导内容包括:

1、答疑,即给学生解答疑难问题;

2、指导学生做好课外作业;

3、特殊情况下,给因病因事缺课或学习基础差的学生补课、辅导,或帮助学困生克服学习上的困难。

4、在学习方法上给予指导,在学习态度上给予指教。

5、通过定期开展兴趣小组活动,对学有特长的学生予以指导,培养特长生和尖子生。

6、结合学科知识,认真组织学生开展学科特长培训活动,如作文特优生、速算特优生,加强学生特长培训。辅导的形式和方法要灵活多样,根据学习问题存在的个性和共性,应以个别辅导为主、集体辅导为辅,以课内辅导为主、课外辅导为辅。对教师辅导工作的具体要求是:

1、分类指导。教师应对每一个学生学习上的薄弱环节或特点随时了解,准确掌握情况并对其中的重点或典型学生建立档案,有针对性地制定辅导计划,因材确定辅导内容。

2、帮助具体。要准确诊断学生在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基础知识、思想品质、思想方法等方面优缺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和指教,以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

3、耐心帮助后进生,积极培养优秀学生。对后进生不歧视,不讽刺挖苦,既严格要求,又耐心细致地帮助,具体指导,使之克服学习上的困难,变后进为先进。要在引导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下,善于发现和培养特长生和尖子生;创造条件具体指导,使其脱颖而出,成为学有特色的优秀学生。

(六)检测考核

第十一条:学校要加强教学质量日常检测、考核的监控与管理。学校每学期举行期中、期末两次水平考试,期中考试由各任课教师组织命题、检测、阅卷、登分;期末以市进校统一命题,以校统一检测、阅卷、登分,并将成绩纳入个人教学质量考核。学校可以根据教学实际,组织周测月考、单元检测、期末系统归类检测等,但不允许学校和教师乱征订教辅资料和交纳试卷费。

各校务必严肃考风考纪,教育学生遵守考试纪律和考试制度。

第十二条:教师有义务对学生进行日常教学检测和监控。科任教师要加强对学生每堂课、每天、每周、每月、每学期学习情况的检测,检测形式要灵活多样。

每学期的期中考试和期末检测,各教师都要认真对待,善于帮助学生系统地复习所学过的知识,教给学生正确的复习方法和考试方法,不引导学生猜题押题,不采取暗示题目等不当的复习方法。对批阅后的试卷一律发给学生并组织试卷评析,总结教学得失。

(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第十三条: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每学期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评价结果以“等级”与“定性描述”相结合的形式表示,等第分为“优、良、合格、尚待改进”四个级别。学校成立以分管德育的领导、德育处主任或少先队总辅导员、教务处主任、班主任代表为主体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领导小组,分管副校长任领导小组组长,德育(政治)处主任或少先队辅导员任副组长,具体负责学校评议小组工作,教务处主任负责记录学生综

合素质评定结果工作。

第十四条:在组织实施综合评价过程中,要充分发扬民主,采取学生自评、小组互评、班委会评价、任课教师评价、班主任评价、学校评价小组评定等方式进行评定。不得班主任一人操作,要通过评价激励学生成长。在学期结束或学生毕业之前,将学生的评价结果在班级内公示一周;总评等级为“优”的学生在校内公示10天以上。如果学生及家长对评价结果有异议,应以书面形式在公示期间向学校综合素质评价工作领导小组提出申诉或复议。学校综合素质评价工作领导小组,应在收到申诉或复议之日起7日内给予书面答复。如果学生及家长对学校综合素质评价工作领导小组的复议仍有异议,可以通过正常的途径和程序向市教育局德育宣传股和基础教育股反映。

(八)教学研究

第十五条:学校要经常组织教学研究,并加强教学研究的管理。学年初校长要指导教导主任和教研组长制定好学校教研教学工作计划和教研周历表,落实内容、项目、课题、时间、主持人。

各校要经常组织开展教学教研活动,中心小学每学期至少开展1次全乡性教研活动,各学校必须坚持每学期不少于4次的教研活动,并有活动记录。

教研形式可以是开展新教师推门课、骨干教师公开课、学科带头人研讨课以及观摩课、示范课、同课异构等说课和听评课形式的课堂教学研究,也可以是观看名师上课并开展研讨,就某一专题开展研讨,就教学中的某一环节展开交流等沙龙式研讨会,还可以是校级适用性小课题研究。教研内容包括听评课、开研讨会、开展小课题研究、撰写教研论文等。

各校要认真开展听评课活动,校长、副校长每学期听课不少于15节,教导主任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0节,教师间应开展一定数量的互听互评活动,每学期听课不少于10节。听课、评课都要有记录。

各校要经常组织教师撰写教研论文,并上报中心小学教导处,由教导处统一向上级报送。根据获奖级别给予教师奖励和考核加分。

鼓励学校开展课题研究。各校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根据学校教学实际,结合教学中的问题开展实用型小课题研究。课题研究一定要有课题、有方案、有人员、有记录(简称“四有”),最后还要有成果和开题报告、结题报告。

各校务必加强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实行在教学上压担子、在考核上戴帽子、在培养上指路子、在管理上给位子的方针。

各校务必每学期组织教学教研经验交流会和教学质量分析会各1次,并有会议记录。第十六条:教师要坚持教学研究。学期初,教师要认真研究教材和学科课程标准,并撰写教学计划;开学后,要积极参加学校或中心小学组织的教研活动,完成学校或中心小学安排的教研任务;学期末,要做好本学科教学教研总结。

每位教师均有上公开课的权利和义务。原则上,新分配教师必须上1节推门课(新教师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实践、总结后,准备1节公开课,由全校教师对这节课作点评,以其寻找亮点、查找不足,帮助新教师尽快进入角色);骨干教师必须上1节示范课(骨干教师在某一方面或某一学科、某一教学片段有一定的创新或特色,准备1节示范课,以其达到引领其他教师的目的);学科带头人必须上1节研讨课(学科带头人就当前某一问题而准备1节研讨课,引领全体教师就这一问题展开讨论和研究,这样的课可以形成系列的);每位教师每年必须上1节公开课,有利于通过公开课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鼓励教师间自发组织教学研究活动或参加校级间教学交流活动;鼓励教师参加各种正规的教育学术社团并开展教学研究;鼓励教师撰写教学论文和参加各种教学竞赛活动;鼓励教

师向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坛新秀靠拢。

鼓励教师开展实用型小课题研究。本着“问题即课题”、“课题问题化、课题生活化、课题教学化”的方针,打破“课题神秘化”,鼓励教师结合教学实际,联系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就“问题”立“课题”,开展应用研究,并将课题研究成果写成教研论文上报中心小学或投递各教育报刊社。

深化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做好整体部署规划和学校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过程性记录,建立相应台账。

(九)教学总结

第十七条:学校教学教研工作总结。每学期末,各校要召开专题总结会议,总结本学期教学教研工作的开展情况,对照计划,分析哪些开展的好,哪些需要今后改进,并研究制定学校教学教研工作总结,按时上交中心小学教务处。总结包括:

1、本学期取得的成绩和经验(结合工作实际写,不允许虚夸假报);

2、主要工作内容(对照计划逐条总结);

3、存在问题和教训(详写);

4、今后改进措施及努力方向等四个方面。

第十八条:教师学科教学总结。每学期末,各学科任科教师要对照计划,结合教学成绩实际,认真总结本学期本学科教学的得失,并拟定学科教学总结,包括:

1、取得的成绩和经验(结合工作实际写,不允许虚夸假报);

2、主要工作内容(对照计划逐条总结);

3、存在问题和教训(详写);

4、今后改进措施及努力方向等四个方面。

二、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办法

常规管理是学校管理的重要内容。通过学校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旨在规范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教学常规是对教学工作诸环节的基本要求,一般地说,教学常规的管理包括建立健全各级常规管理组织机构、学校各级管理人员职责要求和对教学常规要求的检查评估、考核四个方面。

第十九条:建立健全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组织机构。

一、成立各级领导工作小组

中心小学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坚持中心小学立足全乡、统筹协调、总体督导、不定期抽查;坚持分类管理、分类指导、分类检查、分类考核。

为切实做好教育教学精细化管理实施工作,保证管理质量,学校成立工作小组,由校长、分管教学副校长、教导主任、教研组长或骨干教师组成,负责落实本校教师教学常规的检查、反馈、登记、报送。工作小组人员每年9月10日前确定(中途人员变动后由相关人员接替不再另报名单)。工作小组要分工明确,责任明确,做到分管的工作有布置、有检查、有落实,一抓到底;接手的工作按时、按质、按标准完成;已做完的工作,认真检查、核实和总结上报。要把对本学校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工作的业绩考核与年终目标考核挂钩,与教师的绩效工资奖惩和履职考核挂钩,充分激励学校管理人员积极工作,教师积极进取,形成工作合力。

二、完善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机制

1、完善管理网络。小学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以中心小学领导小组为中心,建立“中心小学教导处——各教育共同体——各学校——各教研组”四级管理网络;整合各级力量,建立一支服务于教学,服务于教师,服务于学生的管理队伍。落实教学教研的日常检查、督导落实、管理考核、量化奖惩等常规工作,力求做精做细做实做好。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各校要每月开展一次教学研究活动,每两周组织一次教学业务学习,为本校教师提供集中学习研究的时间;各学校要每学期组织1—2次本类教研活动,为教师之间、学校之间提供交流发展的机会;中心小学教导处每学期组织2次送课下校活动,为学

校教师送去新理念,组织2—3次骨干教师巡回教学活动,分年级分学科开展教学研讨观摩活动,为全乡教师提供一个相互学习、交流的平台,为青年教师提供一个展示教艺的机会。

第二十条:教学常规管理职责的分解

一、中心小学教导处职责

教导处是负责组织全乡教学精细化管理工作的职能部门。其主要职责是:

1、拟订中心小学教学精细化管理工作计划,制订教学精细化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及督促检查。

2、组织各校制定学校教学精细化管理计划,并负责检查、评比、归档。

3、负责审查各学校开课计划,编制校历、制定课程表;督促检查教学计划和教学常规的执行完成情况,组织各类、学校进行教学常规管理精细化评估、考核、奖惩。

4、组织开展教学常规管理经验交流、教学竞赛、教师常规评比工作,抓好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经验的总结和交流;负责组织到其它乡镇进行教学业务方面的协作与交流。

5、定期下各学校检查学校教学精细化管理情况和教师备课笔记、学生作业的批改、课内外辅导、教学研究、业务学习等,并深入课堂听课诊断。

二、教研组职责

学科教研组是学校教研和教学的基层组织。教研组长全面负责教研组的教学研究组织工作,对本学科的教学质量有直接责任,其主要职责是:

1、贯彻落实学校教学计划,制订切实可行的教研组计划,学期教研计划必须有研究的中心,具体的内容及时间、人员安排等。

2、确定各年级教学要求,检查各年级教学进度,每学期至少2次。

3、掌握本组教师备课、讲课、作业批改、辅导的情况,负责业务能力和工作态度的考核工作,评价本组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学效果。落实学校常规教学基本要求。

4、组织好组内教师的业务学习和教学研究工作。经常下班听课,听取学生意见,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

5、协助教导主任每月组织一次学科教学内容研究活动;一学期召开一次教学经验总结交流会。

第二十一条:学校常规的检查与评估

1、教学常规的检查与评估以办法中的要求为基本内容,以教师工作中的笔记、计划总结、教案、论文和学校检查记录等文字材料为基本资料;以实地看、听、谈、查、问为基本形式进行。所得结论作为评估学校管理和教师教学的基本依据。

2、中心小学每学期要组织1次全面的教学质量检测(期末测试),把检测结果作为评定学校和教师教学业绩的一项重要依据;每学期组织2次对学校和教师教学常规工作进行全面深入的检查与指导,指导和纠正学校、教师在常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督促定期改正。

3、评估方法:评估采取“实地察看、即时听课、调查访谈、查阅资料、询问学生”等形式,采取平时常规检查与期末集中评估相结合、学校自评与中心小学评定相结合的办法。

4、学校教学常规管理成效将纳入学校领导班子考核指标,并作为评价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教师教学常规考核结果作为教师职务职称晋升、绩效工资发放,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

5、各学校教学常规检查方式:教学常规检查采取学校月查、中心小学抽查相结合的方式。(1)月查由各学校校长、教导主任和教研组长负责,查后在相应的材料中留下检查痕迹,并做好检查记录,学校存档。(2)抽查由中心小学不定时不定人进行。每学期至少到各校抽查1次,并针对每一项的具体要求做好记录,并在相应的材料中留下检查痕迹,抽查结果各类保存期末作为考核学校和教师的重要依据。

第二十二条:学校常规管理的考核与奖惩

以学校为单位集中统一考核,按本实施细则和相关考核办法对本学校和教师进行量化考核,学年末将学校和教师量化考核成绩由高到低排序,进行公示,并报中心小学。各校教师要提供相关材料和证件以备复查。

第二十三条:学籍和教学管理档案建设

各校要高度重视教学常规精细化工作的痕迹管理和档案建设,指定专人负责学籍和教学管理的档案管理(一般由学籍管理员和教导主任兼任)。要建立完善的归档制度,做到每项重要活动、方案中需要的材料和检查记录都要完整、准确、系统的归档保存。在学校教学常规工作中形成具有保存、查考、利用价值的各种文字材料,均属归档范围。必须整理立卷向档案管理人员移交,集中管理,并系统整理组卷。编排、填写卷内文件目录、备考表,进行装订分类装盒。

第三篇: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

学校精细化管理--教学常规

2013全旗教育工作会议提出,要继续抓好八个年主题活动,进一步唱响“推进内涵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主旋律。为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加大课程标准的推进力度,加强教学常规管理,规范教学行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结合我旗各校教学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牢固坚持“安全立教、和谐治教、管理兴教、质量强教”的教育理念,树立“用心工作,爱心育人,真心服务”的教育思想,加强教学科研,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师生探索教与学的方式、全面提升师生教与学的水平,全面规范教学行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确保教学质量得到提高,促进全旗教育均衡发展、内涵发展、特色发展、优质发展。

二、工作目标

加强教学过程管理,规范日常教学行为。根据学生个性发展,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方式,因材施教,培养多方面、多层次人才。重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加强学生良好学习行为习惯、创新意识的培养,细化教学过程与方法,积极开展研究性教学,重基础、重能力、重特长、重发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材施教,实施分层次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大面积提高各学科平均分、及格率和优分率,最大限度减

少低分段学生人数,提高高考一本、二本录取率和升学率,使全旗教学质量跃居全市前列。

三、内容与要求

(一)计划与制定

1、制定教学计划

制定教学计划,教师要做到三个熟悉:一是熟悉《课程标准》,研究课程标准,拓展选修科目,模块的选择,明确教学目标;二是熟悉教科书,明确重难点;三是熟悉学生,通过各种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特点、能力等。教学计划必须与学校的教学工作计划保持一致。教学计划应包括以下内容:①对学生、教材等情况的分析;②教学的指导思想和本学期应达到的教学目标;③教学时数和教学进度;④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⑤学习困难学生转化的具体措施;⑥业务学习、教研教改及教学活动安排。

2、严格执行课程计划

学校教学工作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依法规范办学行为,按着自治区课程设臵,认真执行课程计划(敖教发[2010]99号文件,严格按课程方案开齐各类课程,上足课时,制定符合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相关要求的课程实施计划,特别要按规定开设科学、体育艺术和实践活动课程,重视校本课程开发,推进高中选修课程建设,并保证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自主选择空间。在学校和班级的醒目位臵公示学校和班级课表。学校和学科教师均不得随意增减课程和课时。

3、严格执行学校教学计划

教导处要制定教学管理制度和教学常规管理实施细则,加强对教学过程的全程管理,在开学前一周制定出学校教学工作计划,对各年

级、各学科教学提出明确的要求和相应的检查措施,开学第一周内设臵“三表一历”,上墙并严格执行。严把常规检查关,定期和不定期开展教学常规检查,教导处的检查每月不少于一次。

4、严格执行教研工作计划。教研组工作计划应依据学校教学工作计划,结合本学科特点,对学期各项教研工作作出具体安排,经学科组教师讨论通过后并在开学一周内交教导处审定实施。

5、严格执行学科教学计划。学科教学计划由任课教师制定,在开学一周后完成。学科计划要明确本学科、本学期的教学任务,明确各章节内容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章节之间的联系,教学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拟定教学进度,提出解决问题和困难的措施。

6、以上计划分学期制定,一式二份,一份交学校教导处存档,一份由计划人附在教案上执行。

(二)强化备课

1、细化个人备课:教师备课要做到“六备”,即备课程标准、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备教学资料和技术装备。

(1)确定教学目标。深刻领会课程理念,掌握课标的学段要求,挖掘课标要求的内涵并拓展外延,确定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制定要全面、明确、具体,符合课标、贴近教材和学生实际,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辩证处理好阶段性目标和总体目标之间的关系。

(2)整合教学内容。把握教材体系,编排意图,知识结构,逻辑关系和在整个学段的地位和作用,以及相关学科的联系,明确教学重点、难点和疑点,结合学生实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挖掘教材内涵,整合教学内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疑点。

(3)把握教学主体。要认真分析学生的状况,掌握学生学习基础、学习的态度、兴趣、习惯、能力等方面的差异,从学习水平、认知结构、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体验等方面作全面分析,针对学生实际情况,既要面向全体,又要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4)提高课堂质效。根据教学目标要求和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以及课程资源,教学条件、教师的教学风格、个性特征及创造性,灵活恰当地选择教学方法,激活学生思维,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多种学习方式,在主动探究中掌握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在感悟、体验中发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5)运用教学媒体。根据教学的需要,以优化教学效果为原则,合理选择、有效组合、恰当运用实验器材、挂图、模型、计算机、网络等多种媒体辅助教学,加强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机整合。

(6)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紧扣教学目标设臵教学环节,总体环节完整。创设教学情境、组织和指导自主学习、交流与评价等基本环节的设计灵活合理,各环节之间体现教学内容的逻辑性和学生认知的规律性。创设的情境问题力求真实生动,富有启发性和探究性。策划的活动力求体现开放性、参与性和过程性,重视预设与生成之间的关系。

(7)合理设计板书。板书设计要条理清晰、简明扼要、布局合理、文字正确、美观大方,有一定的针对性,起到启发和引领作用。注重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注重揭示知识结构和学习方法。

(8)认真撰写教案。坚持提前一周备课,教案要结构完整、格式规范、书写工整、详略得当,有师生双向活动设计,体现教学设计

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彰显个性特点。教案内容要有教学目标、重点难点、课型及教学时数、教学准备、教学实施过程、板书设计、作业布臵、教学反思。教案分课时书写,教案要能指导课堂教学,不能指导课堂教学的不算教案。不许用旧教案,不许从网上下载教案,不能以在课本、资料上写评注为由不写教案。复习课、练习课、习题讲评课都要有教案。教师上课前应熟悉教案,没有教案不准进教室,教案不熟悉不上讲台。严禁不备课进课堂的现象发生。如有此现象,将严厉批评教育,长期不备课现象,不能在教学一线教学,不能评定、骋任职称。

(9)教案检查。学校要完善教案检查制度,教案检查采取定期普查或不定期抽查两种方式,检查结果要实行定性评价,查后在末一节处注明检查结果,检查人签字并盖教导处专用章。教案的质量主要看一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明确,教学设计是否恰当,重点、难点是否突出,是否讲练结合,精讲精练,教学效果好,达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2、充分发挥集体备课的效应。

(1)在个人备课基础上,学校要建立健全集体备课制度,各备课组要详细制定学期的教学进度和备课组活动计划。

(2)集体备课要做到“四定”: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备课人,每周至少开展一次集体备课活动,每次活动不少于两节课。

(3)备课组长负责组织、安排备课组活动,至少提前一周督促中心备课人做好准备工作,协调、指导组员参与合作,安排专人及时

做好备课组活动记录。每位备课组成员都要在每次集体备课活动前认真做好个人初备工作,中心备课人须备出完整的教案。

(4)集体备课时,要发挥教师群体优势和骨干教师的作用,中心备课人要针对教学设计内容说明设计的依据、意图和思路,重点阐释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备课组成员要围绕知识建构、能力发展、教法与学法等深入进行研讨,充分发表见解,优化教学设计,统一教学进度和基本要求,形成集体备课教案。教师应把集体备课的内容加以消化整理,在此基础上修改个人备课教案,力争做到思想教育、基本知识、基本能力训练与培养三者统一。

(5)集体备课中要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学习,进行教学反思,一定要重视反思,总结、交流教学心得体会,剖析教学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开展研究活动,提高备课组从事校本研究的能力。严禁集体备课走过场,场面热烈而无实效。学校要定期对集体备课活动的开展情况和教师教案的撰写情况进行检查指导。

(三)精心组织课堂教学

1、认真做好课前准备。熟悉教案,有学案的要提前把学案发给学生,以便学生预习;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要加以检查,特别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教学实效。

2、科学处理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应紧扣教学目标,教学活动要面向全体学生,对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在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上应体现不同的层次要求。引导学生围绕重点,理解和运用学习内容,分析和解决问题,感悟、体验和内化学习内容中蕴含的科学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师讲解科学准确、详略得当,知识梳理脉络清晰。抓

住关键揭示重点内容,分散化解难点内容,具体分析对比疑点,着力引导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夯实基础,发展能力。

3、规范教学行为。教师要严格按课表上课,不占课和不许私自调课,上课不得迟到、早退、不得中途离开教室,因病因事调课前要经教导处同意并作好登记。上课时不吸烟、不会客、不带通讯工具、不擅自离开课堂,不做与教学无关的事,不拖堂,无特殊原因不坐着讲课。讲课用普通话,语言规范、精炼、流畅、准确、生动、声音响亮,具有启发性和吸引力;不化浓妆,发型规范,仪容整洁,教态自然、亲切、精神饱满。衣着得体,不准穿透明装、吊带裙、露脐装、短裤、背心、拖鞋进入教室;不准在上班时间饮酒并进入教室。板书规范、合理、正确、工整、美观、条理性强,不写错别字;要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揭示知识结构和学习方法。

4、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要信任学生,营造民主、平等、互动、开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确保学生身心处于最佳状态,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情境中学习。

5、教学思路清晰。课堂教学结构要合理,疏密有度,条理分明,循序渐进,要用精益求精的精神和科学严谨的态度组织教学,精讲精练,教学环节完整、层次清晰、层递性强;注意前后知识的内在联系,促进学生合理建构知识结构。

6、坚持探究式、合作式和讨论式教学,充分发挥主导和主体作用。教学过程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既要体现教的过程,更要体现学的过程。要摒弃满堂灌的陋习和过于重视结论教学的倾向,加强过程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兼顾个体差异,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和思考的时间。要根据教

学实际和个体差异,选用恰当的教法,因材施教;要加强学法指导,引导学生围绕学习任务,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7、方法上要灵活合理地组织和调控课堂教学。正确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能敏锐地感受、准确地捕捉新情况和新问题,作出决策和选择,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注重学法指导,教法与学法协调一致,运用启发式教学,各教学环节过渡自然流畅;对学生的学习过程、方法和结果及时作出恰当的评价与反馈,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以引导和促进学生高效学习,尽力使绝大多数学生通过教学活动都能实现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并获得成功感,尽可能减少学生在知识和技能上面的缺漏,当堂目标,当堂消化。

8、科学设计习题。课堂讲授时间要根据教学内容科学确定时间,设计的教学问题要具有思考和探究价值,利于思维开发和能力培养;课堂练习设计要典型精当,要体现基础性、针对性、层次性、思维性,精讲精练,及时矫正和巩固。

9、将“师爱”贯穿课堂始终。尊重学生人格,严禁将学生赶出教室或责令停课检查,严禁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同时应严格要求学生遵守课堂规则,课堂上要求学生做到:集中注意力,专心致志,积极思考,不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要积极配合教师和小组同学,敢于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学会交流、合作,共同进步。课堂上发生的问题不能及时处理的,应由任课教师负责在课后处理。

10、合理选择使用实验器材、挂图、模型、实物、计算机、网络等教学媒体,有机整合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注重实效;演示、验证和探究实验教学,要组织有序,操作规范,指导及时,确保安全。

11、教师要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勇于探索的精神。课后及时总结教学的成功经验,反思教学中的问题与不足,思考、研究解决问题的对策,为今后改进教学提供借鉴,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12、校长是学校教学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负责全面搞好教学工作的部署、监督、服务、考评等各项工作。要深入教学第一线上课、听课,校长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5节,副校长不少于40节,教导主任不少于40节,任课教师不少于15节。每学期要召开3次以上专题会议研究教学工作,召开1次全校教学研讨会或教学经验交流会。

(四)细化作业布臵与批改

1、布臵作业必须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有利于巩固所学知识,掌握基础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作业的选择要精、实、活,符合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求,要适时适量,难易适中,要重视学生预习和复习的指导。反对繁、难、怪,反对重复作业和机械训练,杜绝体罚性作业;要体现三维目标的落实,发挥巩固、反馈、矫正、补漏、提高与激励等功能。

2、合理控制课外作业总量。教师要根据各阶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学习基础,科学、合理布臵适当的作业。语文的大作文每学期不少于8次,详批详改不能少于4次,小作文两周一次,字词句段作业每课不能少于2次;数学原则上每节课一次作业,每周不少于4次;外语每周不少于3次;物理、化学每周不少于2次;政治、历史、地理、生物等学科每周不少于1次;其他学科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布臵课外作业。布臵作业要精选内容,难度适宜,数量适当,有针对性、典型性、层次性、实践性、多样性。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三至六年级年级每天课外作业不超过60分钟;初中每天最多不超过90分

钟;高中每天最多不超过120分钟。学校应对学生的作业质量和每日课外作业总量进行有效的监控。小学生每天在校时间不超过6小时,初中学生每天在校时间不超过7小时,高中学生每天在校时间不超过不超过8小时。小学生不早于7点40组织学生上课,保证小学、初中学生的9个小时睡眠时间,保证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

3、课外作业内容要根据学生实际进行分类,作业的类型要多样化,要体现差异性,因人而异,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要结合学科特点、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合理选择书面作业和非书面作业,不仅布臵读、写、算的作业,还要布臵说、画、唱、操作、实验、观察、体育艺术活动等方面作业。提倡采用实验操作、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调查、阅读感悟和搜集、整理资料、参与活动等多种作业形式,并注意培养学生自主设计作业的能力。

4、教师作业批改要注意示范性,格式、符号要规范,标点要正确,书写要工整。提倡精批精改,批得准确,改得及时恰当,有启发性,作业评语要体现激励性;面批面改要保持一定比例。作文的眉批、总批评语要得当,指示具体,富于激励和指导。严禁教师安排学生代批、代改全班同学的作业。

5、重视作业讲评。立足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进行归因分析,并及时反馈矫正。建立学生错题档案,指导学生使用好错题本,通过分析、讨论、总结,把每一次学生练习的错误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查找做错原因,找出解决的办法,并及时反馈给学生,每过一段时间,还要组织错题过关检测。做好作业讲评,提高学习效果。

6、要采取有效措施,培养学生认真、独立、按时、规范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作业书写整洁,条理清楚。教师要督促每位学生及时

上交作业,如学生拖欠或不交作业,教师又没有及时发现或没有补做措施,追究该教师的责任。

7、教研组每月检查一次作业批改情况,学校不定期抽查与检查相结合,要签注时间和检查人,并将结果公布。

(五)重视学习辅导

1、辅导要坚持因材施教原则,做到课内与课外辅导相结合,集体辅导与个别辅导相结合。集体辅导要有计划,要面向全体学生,早、晚自习时间应尽量由学生自由支配,任课教师可根据学生需要到班进行辅导。在选择辅导内容、确定辅导对象、采取辅导方法上都要照顾大多数学生。切忌辅导时间讲授新课,或妨碍其它学科教学,禁止借补课收费,加重学生学习负担和经济负担。

2、辅导要有所侧重。对学有余力和学有困难的学生要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尽可能满足他们的要求。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采取适当布臵提高性作业,拓展知识面,加强学科辅导,激发学习热情,培养学科拔尖人才。对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要加强相互之间的沟通,与班主任保持经常性的联系,重视思想指导,开展个别辅导或小组辅导的方式查缺补漏,使学困生尽可能跟上班级的学习步伐。

3、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班主任和科任教师要经常保持与学生家长的联系与合作,随时沟通学生在校内、外的学习和表现情况,及时解决学生思想上和学习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个别辅导。

4、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障碍,积极开展心理咨询和辅导,教会他们正确面对挫折,用良好的心态对待生活、学习和人际交往,逐步走向人格完善。

5、加强学法指导。尊重学生个性特征,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亲身体验和心灵感悟。指导学生运用操作、活动、实践、考察、调查、探索、经历参与等方式学习知识,提高能力。鼓励学生对教科书进行自我解读和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形成独立人格,使学习过程成为一项富有个性的过程。培养和帮助学生形成问题意识。学习过程应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问题来进行学习,通过学习来发现问题,以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和勇于探索、创造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

(六)加强学业考核与评价

1、加强考试管理。要用好“一教一辅”,严格控制规模性考试次数,平时单元检测由教师安排,一个单元教学结束进行,各年级组考试应由教导处统一安排组织。各学科平时考核,可由备课组长或教研组长负责,随堂组织小考。严密组织,严格纪律,严明考风,规范操作,确保考试过程和考试结果的客观、公正、有效。

2、学校的统一考试要认真命题、组考、制卷、阅卷,保证质量。教师要按水平考试的要求紧扣教材命题,着重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达标情况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针对教学实际,防止出“偏、怪、难”题。小学、初中阶段按7:2:1的比例,即基础题占70%,中档题占20%,难度较大的题占10%的原则组织命题。统一评分标准,统一阅卷,并以年级为单位将考试成绩上报教导处。旗组织的考试,命题、制卷等工作由旗教育局负责。

3、考试方法以闭卷为主,采用考试、考查相结合,加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考查。外语考试采取听力、口试和笔试相结合的形式进行。

4、对不及格的学生进行补偿教学后,要给予再次测评的机会,并在此基础上登记成绩。要让学生看到进一步努力学习的价值,鼓起继续学习的勇气。

5、学期期末成绩的评定,不能只注重对最终学习结果的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含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等)也应成为学习评价的重要依据,应严格按5:3:2进行评定,即期末考试成绩占50%,期中考试成绩占30%,平时成绩(含单元检测、课堂提问、作业、实验操作及平时表现等)占20%。

6、教学质量分析是改进教学的重要参考,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试题分析:包括试题的题型、主体知识覆盖面、试题分值合理程度、试题难度、试题的主要优缺点等。学校教导处应对各学科命题情况进行检查分析,及时向旗教育局反馈。学生学业成绩分析:成绩分析应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进行。定量分析优秀率、合格率和班平均分,这是反映学生成绩的基本数据。教师在进行必要的数据统计后,应结合对所教班级的情况做出定性方面的描述,期末在教学质量分析的基础上写出全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7、提高命题质量,以课程标准要求为纲,教材为依据,学生生活为范围,确定考试内容。命题要根据考试目的,充分结合学生实际,以能力立意为主。

8、制定科学严格的命题人员遴选、命题、审题、保密制度,规范命题操作程序。试题要体现考试性质,保证考试信度。试题应以有

利于实施新课程、有利于促进教学为原则,试题必须全面检测三维目标的达成效果,必须要有一定量的创新题。

9、试题内容要有正确性、综合性,突出重点,题量适当,难度适中,题干明确,立足主干知识,注意学科渗透,设问要有连续性和层次性。试题结构合理,梯度明显,赋分合理,题型多样,提倡命制选做题。

10、对考试的评价要立足诊断性,体现促进性。关注考试过程中态度、诚信、技巧、习惯和规范等方面的评价。评价主体以教师为主,强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评价,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纠正错误。评价要立足改进和矫正。从收集和分析反映学生学习情况的数据和其他材料开始,从学生答题情况入手,找出存在问题,探寻导致学生错误答题的原因,确定矫正方案,有针对性地强化训练。杜绝把考试成绩作为标示学生类别的标签。

11、综合素质评价要全面、客观、公正。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由各校组织实施,学校要建立相应的评价制度和评价组织。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要充分体现学生的发展性与个性差异,注重学生成长的过程,促进学生自主、主动、创造性、个性化发展;评价要做到民主、公平、公正、公开。评价内容主要包括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六个项目。要每学期对学生进行一次综合素质评价,实行学生学籍表报告制度,每学期评价一次,毕业前实行总评,注重过程性评价,注意全面评价和个性化评价相结合。

(七)加强教学研究

1、学校要不断完善校本教研制度,建立健全校本教研组织网络,做好校本教研活动的计划、组织、实施指导和总结评价工作。

2、学校教研组负责制定教学研究规划,组织开展学科性的课题研究、教学资源开发和改进教学质量评估方法等活动,加强学科建设。以学科为单位组成QQ群或论坛等形式开展学科教学讨论、研究,通过研磨,分享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效果。

3、以备课组和教研组为活动平台,备课组至少每周开展一次活动,教研组至少每两周开展一次活动。采取形式多样、富有实效的校本教研方式,提倡叙事研究、案例研讨、评课说课、理论学习等教研方式,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为立足点,注重教学过程中的问题研究和行动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4、教师要主动学习、更新教育理论和学科专业知识,按时参加教育行政和业务主管部门组织的各类培训和教研活动。每位教师每学年要做到“五个一”:读一本教学理论专著,执教一节公开课,主持或参与一项课题研究,面向学生或教师开设一次专题讲座,交流、评奖或发表一篇教学论文。

(八)加强活动课的开展

1、推进“阳光体育”运动,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制度,《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项目测试合格率95%以上,初步掌握两项体育技能,高中每个学生有两项体育技能和一项兴趣爱好或特长。

2、加强美育教育,丰富艺术教育内容和形式,推进高雅艺术进校园。创造条件开设好艺术课程,开展科技教育,建立各种兴趣小组,组织好各类社团活动。小学生能逐步学会欣赏美,并初步学会欣赏诗

歌、音乐、戏曲、书法、绘画等的技能,大多数学生具有比较广泛的兴趣爱好或某方面特长;初中生能懂得美并欣赏美,基本学会欣赏诗歌、音乐、戏曲、书法、绘画等的技能,大多数学生具有比较广泛的兴趣爱好或某方面特长;高中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逐步提升,大多数学生每人有一项艺术兴趣或特长。学生学习艺术课程和参加艺术活动情况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3、认真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加强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四方面的沟通、整合,紧密结合社会生活实践和学生经验,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拓宽学生的人际交往、思维活动和实践的空间,促进学生兴趣爱好和个性的发展。重视课程的规划、组织和指导,统一、精心安排全校或班级的大型活动,加强对小组和个体活动的辅导。辅导教师、活动时间、活动场所和活动器材要落实;要处理好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校内活动与校外活动、室内活动与室外活动的关系。活动过程中要加强安全教育。

四、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制度

学校校长是教学常规实施的责任人,各校要建立以校长为组长的教学常规管理实施组织,健全教学制度,每个学年初都要召开教学常规管理工作会议,制定措施并严格执行,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各校要加大投入力度,按着自治区办学标准,配备标准,安全的教学器材,标准的实验室、图书馆,并为教育教学的开展提供必要的保障。

3、学校要按规定,使用校舍场地等,未经批准不得改变其它用途。

4、建立教学工作特色分享平台,对教学工作特色进行遴选,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用,均衡发展,全面提高。

五、督导检查

各学校要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加大工作力度,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以开拓创新精神,制订好本校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实施方案,完善制度措施,加强教学常规各个环节的管理,加强督导检查,要把教学常规检查结果计入教师量化工作,作为教师绩效工资考核的核心内容,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对教师教学情况进行公正、合理、科学地评价。通过细化学校教学常规管理,积极拓展教学管理内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校根据发展规划,将教学精细化管理融入到教育教学管理各个领域,促进学生成长、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以规范学校日常教学管理,并逐步彰显为学校的办学特色。旗教育局将根据工作推进情况,适时召开经验交流会,对在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成绩突出的学校及个人进行表扬和奖励,通过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全旗教育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地发展。

第四篇: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

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

教学常规:是“每位教师经常而且必须完成的教学任务”,相当于教师作业。

教学常规:

1、备课;

2、上课;

3、布置与批改作业;

4、课外辅导;

5、听课评课;

6、考试与考核;

7、教学研究等几个环节。

一、备课

 备课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备课即大备课、终生备课,它以教材、课堂教学为核心,向师生生活的方方面面辐射,包容了师生阅历的全部---即指写在备课本上有形教案,更指融入人心是无形教案。狭义的备课即为我们通常所谓的写教案。 教师的备课要采用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存在问题:

第一、机械摘抄

第二、结构僵化

第三、没有重点

第四、课型单调

第五、过于繁琐

 原因分析:缺乏对备课实际意义的认识、缺乏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教学、缺乏实践知识、缺乏对事业执着追求的事业心责任感和进取意识  备课---五有:

脑中有“纲”(课标)

胸中有“本”(教材)

目中有“人”(学生)

心中有“数”(差异)

手中有“法”(方法)

 五备三写二关:

“五备”:备课标、备资源(教材)、备学生、备方法(教法学法)、备教学反思

“三写”:写学期教学计划、写单元教学计划、写课时教学方案

“二关”:过教材关、过教案关

(不但要备讲什么?更要备怎么讲?不但要备怎么教?更要备学生怎么学?)

(一)备课标

1、分解教学目标(布鲁姆

目标分类理论)

识记(界定、复述)

理解(举例、重写)

运用(解决、修改)

分析(判断、分解)

综合(提炼、关联)

评价(比较、评论)

2、把握教学程度

重点:必须讲透,舍得用时间。(练习、反馈、讨论、深化)

难点:如何突破,舍得用方法。(问题、类比、说明、变式)

3、研究深入方式

思想性与思想方法(顿悟、升华、创造、反思)

4、学生三个学习目标的达成度

(1)知识目标----学会了吗?

(2)能力目标----会学了吗?

(3)情感目标----学的有情趣吗?

(二)备教材  正确处理教师、学生和教学资源之间的关系  明确教材只是学生学习的一种素材

 变“教科书是教师的惟一世界”为“世界是教师的教科书” “教师—学生—教材”的关系

1、教师带着教材走向学生(授鱼)

2、教师带着学生走向教材(授渔)

3、学生带着教材走向教师(学渔)《老子》:“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渔”

“创渔”)

1、深入挖掘:斟字酌句、向自己提问题 

2、教材处理:

次序的处理(先后讲)

内容的处理(讲什么)

方式的处理(怎么讲)

调整:取舍、增补、拓展、变通、调序

加工:深化、易化---深入浅出;类化---归纳、提炼;简化---把书读薄、寻求规律;网化---知识树、流程图

 规律与归纳

寻求规律---总结方法---形成经验

(三)备学生

1、学习需要分析

课题自身、实际需要

2、学习者分析

当前的程度、可完成后继学习的程度

(全班大多数人必须达到的程度)

(四)备方法(教、学法)

1、演绎模式:复习—讲解—巩固—深入

2、归纳模式:举例—观察—规律—应用

3、探究模式:问题—激趣—讨论—总结

学习方法----核心问题

1、学习方法的分类:接受式学习、探究式学习

2、学习方法的问题:被动接受式学习成为主要形式

3、倡导的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

 关于合作学习合作学习的情景观

1、竞争的情景(他人的失败是我快乐的源泉—损人利己)

2、个体的情景(只管自己、不问其他—利己不损人)

3、合作的情景(同伴的成功是自己成功前提—利己又利人)

 为什么要转变学习方式

如果一个学生在经历了9~12年的学习后,却:

从未自己独立阅读一篇课文;

从未对课本、老师提出过质疑、怀疑;

从未提出不同于课本、老师的独立见解;

从未苦苦思索过一个问题;

从未与其他同学合作共同探究、解决过问题;

从未有过刻骨铭心的激动不已的学习经验和体验;

……

这已不是学习方式问题,甚至也不单是学习问题,而是一个人的生存与发展的大问题了。

(五)备教学反思  反思的内容

反思内容是反思得以进行的载体,主要指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教学活动以及支持这些教学活动的观念和假设。具体有课堂教学、学生发展、教师发展、教育改革、人际关系五个指向。

 反思方式

 一是头脑中想一想;二是写教后记;三是同事合作讨论;四是行动研究。

 写教学反思应该从原先预定的目标是否达成、如何改善原先的教法、如何进行下次教育准备三个方面进行反思。

(五)备教学反思---教后记

 教后记是教师对课堂教学现象的反思、研究与小结,撰写的“面”与“点”:

八个面:①教学目标的科学性;②教学内容的有序性;③教学结构的整体性;④教学方法的适切性;⑤媒体运用的合理性;⑥学生参与的积极性;⑦反馈矫正的及时性;⑧教学管理的有效性。

五个点:①成功点;②失败点;③遗漏点;④补救点;⑤改进点。

 撰写教后记注意的问题:

①撰写要及时;②形式要多样;③内容要有深度;④贵在坚持。

(六)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 内容

1、班级学生学习现状分析;

2、课标要求及班级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

3、可以开发利用的主要课程资源;

4、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措施;

5、教学进度安排等。

 要求

1、认真研究课程标准,根据课程标准要求,熟悉教材体系结构,明确学科的教学目标,包括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要求等。

2、通读教材,理解教材的内在联系。明确各章节或单元在整体中所处的地位;明确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和教学重点、难点;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内容。

3、分析学生情况。学年开始,新生入学要进行知识摸底,通过查阅统计材料,与前任教师和班主任交谈,了解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水平,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方面的情况。

(七)单元教学计划

指对学科课程标准上的一章,一个较大题目或教材中的一课,全盘考虑,并在此基础上制定课题计划。

内容包括:课题名称、本课题教学目的、本课题的课时划分及各个课时的主要问题、本课题各课时的上课类型和教学方法、本课题的主要教具等等。

 八)课时教学计划(教案)

 目前现状:有过程---无目标;有集体---无个人;有课件---无文本。

 常规体现的原则:教案的结构应完整,但不影响教师的创造力;教案的详略,因需要而定;教案一定要反映个性化的劳动。 教案的功能:“一本专用”到“一本多用”;形式---从规定到“实用”、“个性”;管理---从“检查”到“欣赏”。

(八)教案

 教案主要内容及基本要求

教学目标:符合《课标》要求,切合学生实际,明确具体 教学重难点:找准重难点,并有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措施

教学准备:恰当选用教具、学具,规范操作实验,合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教学过程:①导入环节②问题设计③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④练习设计

板书设计:要做到巧妙、精炼、准确、条理清楚。布局要合理、美观、力求多样化。

好教案具备的主要特征:教学内容问题化;讨论问题多样化;问题结论多元化;目标任务多层化;方法选择多样化。

(八)教案

 备课应注意的问题

1、备课不等于写教案,但教案一定要写。备课分隐性备课和显性备课,隐性备课更重要,但也不能忽视显性备课。

2、课前、课中、课后都需要备课。

3、备课要做到五个突出。一是突出活动的设计;二是突出学习活动的有效;三是突出学习过程的预设;四是突出练习的设计;五是突出教学行为的反思。

(九)集体备课

 集体备课是校本教研的主要形式之一,教研组必须定期组织集体备课。集体备课要以课例为载体,以解决实际教学问题为目标。按照个人初备—集体完善—个人复备的程序,把同伴的智慧内化,形成有个性化的教案。

 集体备课重在研究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不是以设计教案为主)。 集体备课要发挥集体优势,并注意彰显个性特点。

 集体备课需要个人引领,但更注重互助合作,注重平等交流。

第五篇:铺川中心小学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实施办法

铺川学区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实施办法

一、总则

第一条:指导思想。根据《积石山县中小学精细化管理办法》(积县教发【2012】305号)文件精神,贯彻落实全面提高我乡小学教学管理水平,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扎实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第二条:管理目的。教学常规是为维护学校教学工作正常运行而制定的经常化的制度和规范,它既是学校及职能部门管理教学的重要依据,又是教师履行职责的基本准则。

第三条:管理内容。教学常规管理,包括执行课程计划管理,教学过程管理(备讲批辅考研),教学评价管理,学籍和教学档案管理,教科研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学校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的主要任务是维护学校正常教学秩序,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第四条:管理要求。细化中心小学对全乡各校教学常规管理的具体要求和考核,要求各学校管理者和教师在完成本办法要求的同时,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亮出自己的工作特色,使教育教学质量得到最大幅度的提高。

二、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要求及细则

教学活动是由几个相互衔接的教学环节构成的完整系统。从教师施教的工作系统来说,包括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考核与评定、教学研究、课外活动等基本环节。教学工作的所有环节,都是围绕课堂教学这个中心来进行的,只有把每个环节的工作搞好,才能发挥整体的功能,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规范教学,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保证教育教学质量,根据总则要求,对教学工作常规提出以下要求:

(一)执行课程计划

第五条:学校依据省、市相关文件精神,合理制定全校课程总体实施方案,指导教师科学制定课程计划,特别是小学科学和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体育、音乐、美术等重点课程必须开齐开足。省颁教材教辅必须从新华书店订齐订足。

第六条:学校教学教研工作计划。每学年开学初,教导处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制定学校教学教研工作计划并附教学教研活动月历。计划包括:

1、指导思想;

2、任务目标;

3、基本情况;

4、主要工作内容;

5、月历表。中心小学每学期对各校教学计划组织评审,制定得不细不实、缺乏可操作性的退回重新修改上报。

教师学科教学计划。每学期开学初,各学科任课教师要在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和预览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实际,拟定学科教学计划,包括:

1、教材分析;

2、学生情况分析;

3、教学目标及要求;

4、教学重点难点;

5、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6、教学进度表六个方面。教导处、年段长开学后第一周对教师的学科教学计划进行检查。

(二)课前备课

第七条:学校制定备课常规评分实施方案,坚持对教师备课定期检查制度。学校每期至少两次对教案进行检查、量化分值,形式可以是学校集中检查,也

可以以教研组为单位检查,不论何种检查形式,教导处教研组都要做好检查记录。检查中,发现问题要立即向教师反馈,以至今后备课中修正。

第八条:教师备课要求。每个教师必须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提前1周依据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写出详略得当的教案。教案封面有学校、年级、科目、姓名、时间;对活页式集备科目,要结合学生实际对原教案进行充实调整,每课题教学后撰写教学反思。

备课包括单元备课和课时备课。单元备课应包括单元主题(名称)单元教学目标和要求、单元教学重点和难点、课时划分四个内容。课时备课采取教材上标注和撰写教案相结合。主要任教学科撰写课时教案的基本步骤和要求一般包括课题、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具学具准备、教学过程、课堂训练、板书设计、课后反思八个内容。各教学环节具备,书写规范、认真,内容具体详细,重难点突出,符合学科教学特点。其中,教学目标应包括认知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教学目标的确定要符合教材实际和学生实际,并应有实现目标的具体措施;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要依据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要针对学生知识和能力实际,并有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具体措施和手段;教学过程部分应写明课堂教学的导入、新授、训练、小结、作业五项内容;板书设计、提问设计应体现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地位。课后小结及教学反思要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教学操作的实际情况和学生学习情况及时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分析,实事求是地总结,查找问题,并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

校长、副校长、教导主任、教研组长有权查阅教师的备课及教案,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以上教案展评,交流经验活动。

(三)课堂教学

第九条:各学校要对教师课堂教学进行检查。校长、副校长、教导主任有权不定时推门听教师上课,并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整改意见,有听课记录。同时要不定期到各班级检查教师的上课情况,杜绝教师无教案上课、不带教案上课、不按课表上课、穿拖鞋上课、私自调课、坐着上课、对学生实施体罚、做与教学无关的事。一经发现问题,学校要及时处理。中心小学不定期到学校检查,当场发现上述情况,按课堂教学量化评分方案予以扣分。

第十条:教师要上好每一堂课。做到按时上课、按课表上课。上课实行“十不准”:不准无教案上课、不准私自调课、不准坐着上课、不准在课堂上抽烟喝水、不准随意出入课堂、不准拖堂、不准体罚学生、不准带小孩进入课堂、不准衣冠不整和穿拖鞋上课、不准做与教学无关的事。

对课堂教学的要求包括:

1、教学目标:正确、恰当、贯彻始终。具体表现在:(1)体现国家教育目标。(2)保证知识内容的科学性和注意知识体系的系统性。(3)立足基础,着眼学生全面发展能力的培养。(4)积极渗透思想教育和人文教育。(5)教学的深度、广度既要根据学科课程标准要求,又要符合班级学生实际,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6)目标的表达应尽可能明确且便于评价。

2、教学内容:要准确适度,重点突出。具体表现在:(1)教学内容要求符合科学性,即不缺、不漏、不错。(2)体现内容的教学信息的容量和单位时间教学的知识密度适宜。(3)充分保证重点内容的教学时间,教学有强烈的节奏感和合理的时间利用率,体现教学的时效性。

3、教学过程:要思路清晰,环环相扣,反馈及时,善于应变。合乎要求的教学过程,应有这样几个特点:(1)新课的导入与课题紧密吻合,起到创设情景、激励学习、引起学习动机的作用。(2)教学要求、程序应由低层次到高层次逐步加深。(3)各教学环节之间要做到环环相扣,课堂结构严谨,逻辑严密。(4)新课的小结简单明了,使本节课的主要教学目标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条理性(知识结构系统化)。(5)教学信息反馈及时,有必要的达标分析及巩固、补救措施。

4、教学方法:要重“学”、重“思”、重“乐”,突出启发诱导,鼓励思维。课堂教学必须突出“学”字,从让学生“学会”转到培养学生“会学”;突出“思”字,从让学生“学答”转到培养学生“会问”上来;突出“乐”字,使学生从“要我学”转到“我要学”上来。

5、教师教学技能:指的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外显的某些教学能力和表现。一个具有良好素质的教师,应具有这样几个特点:(1)教态自然、亲切,对学生主动热情,仪表端正。(2)普通话纯正,语言清晰、简练、生动、准确、妥贴地使用本学科的专业语言,富有表达力和感染力。(3)板书字迹规范端正、简明,设计合理,安排得当。(4)运用教学手段恰当合理,有熟练地使用教具、电教器材、远程教育资源和演示实验的能力。(5)具有灵活、及时地处理课堂偶发事件,驾驭课堂的能力。

6、教学效果:要求学生思维活跃,目标达成度高。教学效果由课堂教学气氛、师生双方活动状态、教学目标达成度等内容组成,可通过当堂测试或观察进行评价。采用观察法应从学生的反映、情意状态、课堂的提问和学生的交流、课内练习的综合统计等方面对本节课的目标达成度进行评价。

7、课程表:具有法规的性质,教师必须严格按照课表上课。全校停课或放假半天以上,必须由校长报市教育局批准后,由校长提前在全校宣布。年级、班级停课半天以内,经校长批准报中心小学同意并由班主任提前向学生宣布。

8、提倡教师侯课2分钟。教师在预备铃声响过后,应到达教室门口,教师上课不得迟到和拖堂,也不可随意早退或终止上课。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人格,不得有任何体罚或变相体罚的行为,不得有辱骂学生和对学生构成任何语言伤害的行为,对违反纪律的学生,要耐心说服教育,不动手,不挖苦。

9、课堂教学必须兼顾到不同学生的要求,对概念、规律的表述要求准确,逻辑严密,语言生动,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维,注意教学内容的落实。有关文字、语言的运用及演示、实验、电化教学媒介的操作等均应按照规范要求严格执行。

10、未经学校同意,不得随便调课,更不准随便缺课。教师有特殊情况要求临时调课,一般应提前一至两天向学校相关领导提出,批准后方可调课。

11、教师要注意语言、行为的文明。上课教态要亲切、自然、大方、文雅。衣着大方得体,不穿奇装异服,不化浓妆,不在课堂内或学生聚集的公共场所抽烟;课前不得喝酒,教职工不得在校内喝酒。体育教师必须穿运动服、运动鞋上课。

12、教师应严格要求学生遵守课堂规则。课堂内发生问题,任课教师作为第一责任人要当场或在课后及时处理。

13、上课时教师不得随意把学生赶出教室或让学生在教室外听课。凡因特殊情况需停止学生上课,必须报学校相关领导同意。

14、重视教学卫生及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注意纠正学生学习、生活行为,督促学生认真做好“两操”(课间操和眼保健操)。

15、鼓励教师应用远程教育资源、教学光盘、自制课件上课,青年教师每学期必须使用远程教育资源、教学光盘、自制课件上课一次以上。

(四)作业批改

第十一条:学校要督促检查教师批改作业。作业批改的检查实行学校每期两次检查制度,检查必须做好记录。检查作业批改与检查教案同时进行。学校校长、副校长、教导主任有权随时抽查教师的作业批改情况,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中心小学不定期到各校检查指导。

第十二条:对教师作业的要求。作业一般分为二类:课堂作业、课外作业,课堂作业是教师检测学生本节课学习效果的主要途径,作业布置适当,必须全批全改,必要时面批面改;课外作业是教师布置学生在课外时(主要指中午、晚上)完成的作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如何批改。

对布置、批改作业环节的具体要求是:

1、作业针对性强,有一定层次和区分度。作业布置应根据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针对学生实际,区别对待;杜绝机械重复性练习。要有利于巩固基本知识,训练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指导具体。作业形式要多样化,完成时间及要求要具体明确;对作业中的难点,根据学生水平分类和个别进行必要的具体指导,并适当提示或提供阅读参考材料,但绝不代替学生思考。

3、作业份量适当,难易适度,要兼顾全体学生水平,还应根据不同类型的学生布置不同份量和难度的作业。提倡课堂随堂练习,当堂问题,当堂反馈,当堂解决。严格控制课外书面作业量,防止学生学业负担过重。

4、批改及时。课堂作业要全批全改,对于部分后进生实行面批面改,当面订正。课外作业可以全批全改,也可以重点批改,轮流批改,但一定要认真批改、及时批改、及时收发(一般在下节课(或下1天)上课前将批改好的作业发给学生),禁止学生帮老师代批代改作业。批改和发放不及时者1次扣2分。要重视作业的信息反馈,及时讲评,对学生作业中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及时指导,评定作业可以写评语、评等级,批改一定要有评价、批改日期、次数。力求注重激励、标准统一,公平合理。

5、作业批改要求:语文、数学学科作业要求每天至少全批全改1次,作文每单元必须批改1次,其他学科要求每课全批全改1次。作业批改要做到:有日期、有订正、有评语(低年级也可以使用小红花代替评语),严禁漏批漏改和使用大勾大叉式批改。学生的作业本必须收回由科任教师保管以备检查,作业批改的错误率必须控制在2%以内。

(五)学生辅导

第十三条:学校要加强教师对学生辅导的管理。学生的辅导由科任教师根据本班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决定是个别辅导还是集体辅导,是课内辅导还是课外辅导。禁止任何教师利用节假日进行集体补课,更不允许收取学生补课费。

学校要通过定期的兴趣小组活动,对学有特长的学生给予辅导,作好参加学科竞赛的准备,培养特长生和尖子生。做到定人、定时、定内容、定活动地点,提高兴趣小组活动质量。学校每学期至少要组织1次“培优辅差”经验交流会,中心小学不定期到学校检查兴趣小组活动开展情况。

第十四条:教师要加强对后进生的辅导和对特长生的培养。辅导内容包括:

1、答疑,即给学生解答疑难问题;

2、指导学生做好课外作业;

3、特殊情况下,给因病因事缺课或学习基础差的学生补课、辅导,或帮助学困生克服学习上的困难。

4、在学习方法上给予指导,在学习态度上给予指教。

5、通过定期开展兴趣小组活动,对学有特长的学生予以指导,培养特长生和尖子生。

6、结合学科知识,认真组织学生开展学科特长培训活动,如作文特优生、速算特优生,加强学生特长培训。辅导的形式和方法要灵活多样,根据学习问题存在的个性和共性,应以个别辅导为主、集体辅导为辅,以课内辅导为主、课外辅导为辅。对教师辅导工作的具体要求是:

1、分类指导。教师应对每一个学生学习上的薄弱环节或特点随时了解,准确掌握情况并对其中的重点或典型学生建立档案,有针对性地制定辅导计划,因材确定辅导内容。

2、帮助具体。要准确诊断学生在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基础知识、思想品质、思想方法等方面优缺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和指教,以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

3、耐心帮助后进生,积极培养优秀学生。对后进生不歧视,不讽刺挖苦,既严格要求,又耐心细致地帮助,具体指导,使之克服学习上的困难,变后进为先进。要在引导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下,善于发现和培养特长生和尖子生;创造条件具体指导,使其脱颖而出,成为学有特色的优秀学生。

(六)检测考核

第十五条:学校要加强教学质量日常检测、考核的监控与管理。学校每学期举行期中、期末两次水平考试,期中考试由各任课教师组织命题、检测、阅卷、登分;期末以市进校统一命题,以校统一检测、阅卷、登分,并将成绩纳入个人教学质量考核。学校可以根据教学实际,组织周测月考、单元检测、期末系统归类检测等,但不允许学校和教师乱征订教辅资料和交纳试卷费。

各校务必严肃考风考纪,教育学生遵守考试纪律和考试制度。

第十六条:教师有义务对学生进行日常教学检测和监控。科任教师要加强对学生每堂课、每天、每周、每月、每学期学习情况的检测,检测形式要灵活多样。

每学期的期中考试和期末检测,各教师都要认真对待,善于帮助学生系统地复习所学过的知识,教给学生正确的复习方法和考试方法,不引导学生猜题押题,不采取暗示题目等不当的复习方法。对批阅后的试卷一律发给学生并组织试卷评析,总结教学得失。

(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第十七条: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每学期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评价结果以“等级”与“定性描述”相结合的形式表示,等第分为“优、良、合格、尚待改进”四个级别。学校成立以分管德育的领导、德育处主任或少先队总辅导员、教务处主任、班主任代表为主体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领导小组,分管副校长任领导小组组长,德育(政治)处主任或少先队辅导员任副组长,具体负责学校评议小组工作,教务处主任负责记录学生综合素质评定结果工作。

第十八条:在组织实施综合评价过程中,要充分发扬民主,采取学生自评、小组互评、班委会评价、任课教师评价、班主任评价、学校评价小组评定等方式进行评定。不得班主任一人操作,要通过评价激励学生成长。在学期结束或学生毕业之前,将学生的评价结果在班级内公示一周;总评等级为“优”的学

生在校内公示10天以上。如果学生及家长对评价结果有异议,应以书面形式在公示期间向学校综合素质评价工作领导小组提出申诉或复议。学校综合素质评价工作领导小组,应在收到申诉或复议之日起7日内给予书面答复。如果学生及家长对学校综合素质评价工作领导小组的复议仍有异议,可以通过正常的途径和程序向市教育局德育宣传股和基础教育股反映。

(八)教学研究

第十九条:学校要经常组织教学研究,并加强教学研究的管理。学年初校长要指导教导主任和教研组长制定好学校教研教学工作计划和教研周历表,落实内容、项目、课题、时间、主持人。

各校要经常组织开展教学教研活动,中心小学每学期至少开展1次全乡性教研活动,各学校必须坚持每学期不少于4次的教研活动,并有活动记录。

教研形式可以是开展新教师推门课、骨干教师公开课、学科带头人研讨课以及观摩课、示范课、同课异构等说课和听评课形式的课堂教学研究,也可以是观看名师上课并开展研讨,就某一专题开展研讨,就教学中的某一环节展开交流等沙龙式研讨会,还可以是校级适用性小课题研究。教研内容包括听评课、开研讨会、开展小课题研究、撰写教研论文等。

各校要认真开展听评课活动,校长、副校长每学期听课不少于15节,教导主任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0节,教师间应开展一定数量的互听互评活动,每学期听课不少于10节。听课、评课都要有记录。

各校要经常组织教师撰写教研论文,并上报中心小学教导处,由教导处统一向上级报送。根据获奖级别给予教师奖励和考核加分。

鼓励学校开展课题研究。各校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根据学校教学实际,结合教学中的问题开展实用型小课题研究。课题研究一定要有课题、有方案、有人员、有记录(简称“四有”),最后还要有成果和开题报告、结题报告。

各校务必加强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实行在教学上压担子、在考核上戴帽子、在培养上指路子、在管理上给位子的方针。

各校务必每学期组织教学教研经验交流会和教学质量分析会各1次,并有会议记录。

第二十条:教师要坚持教学研究。学期初,教师要认真研究教材和学科课程标准,并撰写教学计划;开学后,要积极参加学校或中心小学组织的教研活动,完成学校或中心小学安排的教研任务;学期末,要做好本学科教学教研总结。

每位教师均有上公开课的权利和义务。原则上,新分配教师必须上1节推门课(新教师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实践、总结后,准备1节公开课,由全校教师对这节课作点评,以其寻找亮点、查找不足,帮助新教师尽快进入角色);骨干教师必须上1节示范课(骨干教师在某一方面或某一学科、某一教学片段有一定的创新或特色,准备1节示范课,以其达到引领其他教师的目的);学科带头人必须上1节研讨课(学科带头人就当前某一问题而准备1节研讨课,引领全体教师就这一问题展开讨论和研究,这样的课可以形成系列的);每位教师每年必须上1节公开课,有利于通过公开课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鼓励教师间自发组织教学研究活动或参加校级间教学交流活动;鼓励教师参加各种正规的教育学术社团并开展教学研究;鼓励教师撰写教学论文和参加

各种教学竞赛活动;鼓励教师向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坛新秀靠拢。

鼓励教师开展实用型小课题研究。本着“问题即课题”、“课题问题化、课题生活化、课题教学化”的方针,打破“课题神秘化”,鼓励教师结合教学实际,联系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就“问题”立“课题”,开展应用研究,并将课题研究成果写成教研论文上报中心小学或投递各教育报刊社。

深化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做好整体部署规划和学校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过程性记录,建立相应台账。

(九)教学总结

第二十一条:学校教学教研工作总结。每学期末,各校要召开专题总结会议,总结本学期教学教研工作的开展情况,对照计划,分析哪些开展的好,哪些需要今后改进,并研究制定学校教学教研工作总结,按时上交中心小学教务处。总结包括:

1、本学期取得的成绩和经验(结合工作实际写,不允许虚夸假报);

2、主要工作内容(对照计划逐条总结);

3、存在问题和教训(详写);

4、今后改进措施及努力方向等四个方面。

第二十二条:教师学科教学总结。每学期末,各学科任科教师要对照计划,结合教学成绩实际,认真总结本学期本学科教学的得失,并拟定学科教学总结,包括:

1、取得的成绩和经验(结合工作实际写,不允许虚夸假报);

2、主要工作内容(对照计划逐条总结);

3、存在问题和教训(详写);

4、今后改进措施及努力方向等四个方面。

三、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办法

常规管理是学校管理的重要内容。通过学校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旨在规范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教学常规是对教学工作诸环节的基本要求,一般地说,教学常规的管理包括建立健全各级常规管理组织机构、学校各级管理人员职责要求和对教学常规要求的检查评估、考核四个方面。

第二十三条:建立健全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组织机构。

一、成立各级领导工作小组

中心小学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坚持中心小学立足全乡、统筹协调、总体督导、不定期抽查;坚持分类管理、分类指导、分类检查、分类考核。

为切实做好教育教学精细化管理实施工作,保证管理质量,学校成立工作小组,由校长、分管教学副校长、教导主任、教研组长或骨干教师组成,负责落实本校教师教学常规的检查、反馈、登记、报送。工作小组人员每年9月10日前确定(中途人员变动后由相关人员接替不再另报名单)。工作小组要分工明确,责任明确,做到分管的工作有布置、有检查、有落实,一抓到底;接手的工作按时、按质、按标准完成;已做完的工作,认真检查、核实和总结上报。要把对本学校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工作的业绩考核与年终目标考核挂钩,与教师的绩效工资奖惩和履职考核挂钩,充分激励学校管理人员积极工作,教师积极进取,形成工作合力。

二、完善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机制

1、完善管理网络。小学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以中心小学领导小组为中心,建立“中心小学教导处——各教育共同体——各学校——各教研组”四级管理网络;整合各级力量,建立一支服务于教学,服务于教师,服务于学生的管理队

伍。落实教学教研的日常检查、督导落实、管理考核、量化奖惩等常规工作,力求做精做细做实做好。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各校要每月开展一次教学研究活动,每两周组织一次教学业务学习,为本校教师提供集中学习研究的时间;各学校要每学期组织1—2次本类教研活动,为教师之间、学校之间提供交流发展的机会;中心小学教导处每学期组织2次送课下校活动,为学校教师送去新理念,组织2—3次骨干教师巡回教学活动,分年级分学科开展教学研讨观摩活动,为全乡教师提供一个相互学习、交流的平台,为青年教师提供一个展示教艺的机会。

第二十四条:教学常规管理职责的分解

一、中心小学教导处职责

教导处是负责组织全乡教学精细化管理工作的职能部门。其主要职责是:

1、拟订中心小学教学精细化管理工作计划,制订教学精细化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及督促检查。

2、组织各校制定学校教学精细化管理计划,并负责检查、评比、归档。

3、负责审查各学校开课计划,编制校历、制定课程表;督促检查教学计划和教学常规的执行完成情况,组织各类、学校进行教学常规管理精细化评估、考核、奖惩。

4、组织开展教学常规管理经验交流、教学竞赛、教师常规评比工作,抓好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经验的总结和交流;负责组织到其它乡镇进行教学业务方面的协作与交流。

5、定期下各学校检查学校教学精细化管理情况和教师备课笔记、学生作业的批改、课内外辅导、教学研究、业务学习等,并深入课堂听课诊断。

二、教研组职责

学科教研组是学校教研和教学的基层组织。教研组长全面负责教研组的教学研究组织工作,对本学科的教学质量有直接责任,其主要职责是:

1、贯彻落实学校教学计划,制订切实可行的教研组计划,学期教研计划必须有研究的中心,具体的内容及时间、人员安排等。

2、确定各年级教学要求,检查各年级教学进度,每学期至少2次。

3、掌握本组教师备课、讲课、作业批改、辅导的情况,负责业务能力和工作态度的考核工作,评价本组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学效果。落实学校常规教学基本要求。

4、组织好组内教师的业务学习和教学研究工作。经常下班听课,听取学生意见,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

5、协助教导主任每月组织一次学科教学内容研究活动;一学期召开一次教学经验总结交流会。

第二十五条:学校常规的检查与评估

1、教学常规的检查与评估以办法中的要求为基本内容,以教师工作中的笔记、计划总结、教案、论文和学校检查记录等文字材料为基本资料;以实地看、听、谈、查、问为基本形式进行。所得结论作为评估学校管理和教师教学的基本依据。

2、中心小学每学期要组织1次全面的教学质量检测(期末测试),把检测结果作为评定学校和教师教学业绩的一项重要依据;每学期组织2次对学校和教师教

学常规工作进行全面深入的检查与指导,指导和纠正学校、教师在常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督促定期改正。

3、评估方法:评估采取“实地察看、即时听课、调查访谈、查阅资料、询问学生”等形式,采取平时常规检查与期末集中评估相结合、学校自评与中心小学评定相结合的办法。

4、学校教学常规管理成效将纳入学校领导班子考核指标,并作为评价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教师教学常规考核结果作为教师职务职称晋升、绩效工资发放,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

5、各学校教学常规检查方式:教学常规检查采取学校月查、中心小学抽查相结合的方式。(1)月查由各学校校长、教导主任和教研组长负责,查后在相应的材料中留下检查痕迹,并做好检查记录,学校存档。(2)抽查由中心小学不定时不定人进行。每学期至少到各校抽查1次,并针对每一项的具体要求做好记录,并在相应的材料中留下检查痕迹,抽查结果各类保存期末作为考核学校和教师的重要依据。

第二十六条:学校常规管理的考核与奖惩

以学校为单位集中统一考核,按本实施细则和相关考核办法对本学校和教师进行量化考核,学年末将学校和教师量化考核成绩由高到低排序,进行公示,并报中心小学。各校教师要提供相关材料和证件以备复查。

第二十七条:学籍和教学管理档案建设

各校要高度重视教学常规精细化工作的痕迹管理和档案建设,指定专人负责学籍和教学管理的档案管理(一般由学籍管理员和教导主任兼任)。要建立完善的归档制度,做到每项重要活动、方案中需要的材料和检查记录都要完整、准确、系统的归档保存。在学校教学常规工作中形成具有保存、查考、利用价值的各种文字材料,均属归档范围。必须整理立卷向档案管理人员移交,集中管理,并系统整理组卷。编排、填写卷内文件目录、备考表,进行装订分类装盒。

第二十八条:本实施办法自2013年3月起实行。

铺川中心小学

2013年3月12日

下载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实施办法2013-3(推荐阅读)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实施办法2013-3(推荐阅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大八浪中心校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实施办法2013-9doc

    中心校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实施办法 一、备课要求 1、备课应重点按照我校构建自主学习高效课堂模式的主旨即“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激励、唤醒、赏识”进行。 2、教师至少要提......

    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细则

    东案小学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细则 教学常规管理包括课程管理、备课、课堂教学、作业批改、辅导、检测与评价、教科研等方面,教师在按要求搞好常规教学的前提下,在教育教学方面......

    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措施

    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措施 教学常规管理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心,是提高教学质量,增强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本保证。学校要深挖教学常规工作精细化管理的内涵,以“教导处—教研组—备......

    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交流材料

    班卡乡教育办公室学校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交流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为了贯彻落实县教研室召开的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会议精神,进一步提高全乡整体办学水平和办学效......

    教学常规工作精细化管理

    联合小学教学常规工作精细化管理 一、主导思想 教育教学精细化管理是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为了搞好教学精细化管理,努力营造教师“用心工作、爱心育人、真心服务......

    数学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

    数学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 安阳市钢二路小学一年级备课组 预习常规: 一.由于孩子年龄较小,预习起先由教师引导进行(前半个月),循序渐进让孩子产生预习意识。 二.教师应教会孩子预习......

    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方案

    农安三中教学常规工作精细化管理实施方案 教育教学精细化管理是全面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是实现学校管理由粗放式向精细化观念性的转变,为切实加强对教学常规的管......

    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细则

    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细则 欢迎光临双辽市双山中学 2010-05-13 09:55:26 作者:admin 来源:教务处 文字大小:[大][中][小] 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细则 教学常规管理包括备课、课堂......